如何写申请goldman sachs 发音工作的推荐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21 / 27 页
在线时间 小时
假如你要申请,我觉得你目标得设得高一些,而不是“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读完后做我原来一样的工作,equity research analyst,”。
在线时间 小时
请问各位前辈,国内本科学校的背景对Insead录取有多大影响?本人国内本科学校云南大学,虽然重点,211,但是排名很靠后了。再加上在法国的研究生学校也算不上一流,这些会不会成为非常不利的因素,应该怎么弥补?GMAT死拼?谢谢!!!
在线时间 小时
关于推荐人,请各位大哥大姐指点下,我之前的一份工作,直接老板是中国人,但他已经离开那个公司了,再上面有个德国的GM,有一些私交,但德国人一般都比较较真,可能写出来的推荐信不一定就很convincing了。但是德国的GM写是否会效果好一些,更能让admission认可呢,正在纠结中......另外现在的工作,直属老板和大老板在工作中都有比较多的接触,大老板的文采更好些,是否级别高点的写出来的比较有说服力呢? 各位能分享下当时推荐信的情况吗?多谢多谢!!!
在线时间 小时
假如你要申请,我觉得你目标得设得高一些,而不是“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读完后做我原来一样的工作,equity research analyst,”。-- by 会员 remo ( 12:24:21)
汗!我是说在法国做同样的工作,经过暂时的打听,不会法语(只会英语),都极度困难,我还能干啥啊 ~~~~ remo对毕业后大家在当地工作去向有了解么?可否交流下?
在线时间 小时
看到很多被录取的同志都选择了从font开始,有什么特别原因不?
在线时间 小时
假如你要申请,我觉得你目标得设得高一些,而不是“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读完后做我原来一样的工作,equity research analyst,”。-- by 会员 remo ( 12:24:21)
汗!我是说在法国做同样的工作,经过暂时的打听,不会法语(只会英语),都极度困难,我还能干啥啊 ~~~~ remo对毕业后大家在当地工作去向有了解么?可否交流下?-- by 会员 barbiebear ( 19:15:11)
哦,理解。可能各人情况不同吧,我会考虑亚太的机会多一些。
在线时间 小时
请问各位前辈,国内本科学校的背景对Insead录取有多大影响?本人国内本科学校云南大学,虽然重点,211,但是排名很靠后了。再加上在法国的研究生学校也算不上一流,这些会不会成为非常不利的因素,应该怎么弥补?GMAT死拼?谢谢!!!-- by 会员 guillaumexie ( 21:17:22)
不好意思最近比较忙,没有及时回答。我觉得academics主要还是从你的本科成绩和GMAT来考察的;INSEAD的中国学生经常来自的那几所国内本科学校或许也会引起注意,但这个不应该是决定因素。
在线时间 小时
关于推荐人,请各位大哥大姐指点下,我之前的一份工作,直接老板是中国人,但他已经离开那个公司了,再上面有个德国的GM,有一些私交,但德国人一般都比较较真,可能写出来的推荐信不一定就很convincing了。但是德国的GM写是否会效果好一些,更能让admission认可呢,正在纠结中......另外现在的工作,直属老板和大老板在工作中都有比较多的接触,大老板的文采更好些,是否级别高点的写出来的比较有说服力呢? 各位能分享下当时推荐信的情况吗?多谢多谢!!!-- by 会员 zhiling ( 11:54:51)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跟大老板也有很多的直接接触,他对你比较了解可以在推荐中举出一些例子,那么让大老板写也是可以的。文采和级别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对你的了解以及愿意为你的推荐信付出的efforts。建议你跟GM交流一下,1)看他是否comfortable对你做推荐 2)他是否有时间。毕竟如果你申请多所学校,推荐信的工作量不小的
在线时间 小时
看到很多被录取的同志都选择了从font开始,有什么特别原因不?-- by 会员 heavenlyblue ( 17:25:19)
有很多原因,我猜想原因之一是,很多同学就业目标是亚太区。所以他们会选择在后半部分去新加坡校区,方便就业。那么刚开始的几个学期就在法国校区开始;有些同学中间还会去Wharton或者Kellogg逛逛
在线时间 小时
过去两周是banking集中来招summer intern的时候,主要是IBD, ECM, Research等职位。粗略统计一下,上一周来搞presentation&networking的有Deutsche Bank, Moelis & Company, Barclays Capital, Nomura, Credit Suisse, Merrill Lynch, Citi, Morgan Stanley, UBS, HSBC, 本周有Goldman Sachs, Lloyds Banking Group,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JP Morgan,Rothschild Bank等。建议计划做IB的同学申请有internship的Dec class,特别是转行的。此外最近MBB咨询和KKR也来校组织了一些见面活动搞搞铺垫联络感情,presentation, workshop和coffee chat。三月份起各公司(除投行)正式进场陆续开始招聘
21 / 27 页
所属分类: 商学院申请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ChaseDream 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关注Warald
Search ...
关注Warald
多年经验长远考虑,助你实现自我
遇到难题?Warald替你答疑解惑!
北美研究生申请录取和全奖通知
纵横比较,做到心中有数
留学申请只是起点 | 长远规划 助你学业顺利 + 事业成功
Warald出书了!
真实有料的美国留学指南,不知道后悔一辈子
购买链接:
原创精华,申请结果汇总,内部消息分享
专业介绍,选课心得,一起来上公开课!
方法综述,美国各大公司面经,网友内推
信噪比最高,干货最多,参与原创,共同成长
Aug 2009我前段时间写了几篇申请趋势/总结和申请形势预测的文章,有的人说,管他经济如何,管他是否经费削减,我认真做好我的申请就是了,所以这种文章没用。
这种说法也不是全无道理,到了现在这地步,很多人也只能把申请进行到底,不可能推出,而且做好自己的申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问题是,“作”申请简单,但是要“做好”申请,除非实力雄厚可以横扫对手或者至少无论如何肯定是手里一把offer,否则还是得考虑形势变化的,小到略微调整选校名单,大到调整自己的重点攻关范围,都会影响你的申请结果。
以前我blog说加州的经济崩溃,学校会如何如何,Florida是california难兄难弟,紧随其后。UCF这个学校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个别的专业也比较好,但是因为budget cut,少了7720万,校长在6月宣布,要把很多系干掉,包括cardiopulmonary science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radiologic sciences, and statistics and actuarial sciences programs.
消息一出,举州哗然。最后弄来弄去,7月份佛罗里达州决定多拨给UCF点钱,这样可以在下面的两个年度留住这些program/department。但是UCF的头儿们还是表示,两年之后,这些program仍然不太可能会被保留,还是要被裁掉。现在这些马上要死掉的系,能做的就是尽量在两年之内让学生们能拿到学位毕业。
这些系的老师,有的会被保留,合并到其他系里面,但是估计很可能还是有老师会被裁掉。
以前说做了终身教授(tenure),这辈子就是铁饭碗,是安全的,但是这几年不断的有极端的例子来打破这种说法。New Orlean被台风吹跨了,Tulane University大幅度裁掉了很多专业和终身教授;Texas南部台风,UTMB损失惨重,也不得不lay off一些终身教授;现在florida州政府穷的没钱了,UCF不得不干掉一些院系,老师们饭碗不保。
Aug 2009一亩三分地论坛第一份集中编辑的精华pdf文件《图片版新生指南+北美生活》正式问世~~
市面上新生指南行李清单不少,但是很多内容非常过时容易误导别人,我们的新生指南不但是小k这种高手主力创作,泽霏添加了不少好的idea,而且是图片版的,独一无二,有片片有真相!
欢迎各位筒子转载到自己学校的bbs或者其他论坛上,给一亩三分地增加人气~~
点击这里下载,没有任何积分/权限限制,注册用户都可以下载
Aug 2009这篇文章内容有点过时了,最近解答在这里:《GRE和TOEFL最晚可以什么时候考?GT考试太晚,申请是否来得及?》。
每年都有人要么出国动手晚,要么是前面的考试比如6G考砸了,不得在下半年继续考试,个别人甚至是10G+11月T这种很紧凑的安排;有的时候,纯粹是因为报名的原因,比如ibt、GRE没有考位了,没抢到时间早的。每年都有人问,10G晚不晚?11T或者12月考托行不行?
要回答这些问题,最好先看以下两点:
1)申请提交什么时候截至?
少数学校比如大名鼎鼎的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t Seattle,截至日期是11月1日,那估计很可能来不及了。注意,我用的词是“很可能”而不是“绝对”,因为我知道他们的个别专业11月以后照样接受申请,但是这个subject to change every year,所以最好还是在application deadline之前,把该做的都作了,不要去碰运气。
名校大多申请截止日期早,不少是在12月,大体上,你需要在圣诞之前(most preferred)或者下一年度刚开学的时候,把材料送到。
其他的学校,大多是在1月截至,就是他们春季学习开学的时候,典型的是1/1-1/15;也有的学校是2月1号截至。再晚的也有,数量比较少。
这些是说全奖申请,如果是申请MS admission的话,很多学校截止日期更晚,个别是4-6月。
2)申请被怎样处理?录取过程如何?
少数学校的确是先来先处理,但是很少有学校可以在申请截止后一个月之内给你结果。奖学金的评审,典型情况是:少数名校们12月申请截止,然后2月份给 offer;大部分学校在1月截至,3-4月之间给offer。中间的处理时间,至少两个月,而且大多是研究生院先预处理,再转给系里决定。
系里录取和奖学金评审过程,大体上是招生委员会确定一个时间,把手头收到的所有完整申请快速过一遍,挑选部分进入下一轮,然后讨论决定给谁offer;如果老师手里有RA,基本可以自己愿意啥时候给结果就啥时候,最后报上去审批就可以了。
少数学校因为收到的申请太多,人手不够用,可能过了截至日期就不处理你的材料了,但是大部分学校在deadline之后至少三四个星期内都在整理大堆大堆的申请材料包裹。只要你的材料到了,还是会被归档,学校不是开公司的,还是很体谅学生的。
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在系里make decision之前,材料(成绩单,G/TOEFL score report, RL, etc)齐全。从这个角度来看,10G+11T来得及。
那考试晚的同学,看到这里是不是就可以松口气了呢? NO。下面是两个大问题:
1)对自身的分析定位,需要在拿到英语考试成绩之后才能进行;选校工作和申请文书写作,一般更往后。如果没有英语考试分数,很明显,你的这些工作就没办法顺利展开。如果等到考试成绩出来,比如说11-12月份再动手,那就太晚了。
解决方法是自己估计一个有把握的分数,按照这个分数来进行各项工作。申请提交之前,根据实际成绩比预期的高或者低,对学校名单作一下调整。当然,如果你自己估计的分数很没谱,弄不好选校要重新做一遍了。
2)即使你估计的分数比较合理,请注意,你在冲刺g/t的同时,也要作申请。
有的人号称什么20天搞定托福,30天拿下gre,欢迎到一亩三分地论坛(/bbs)来讲讲,给大家多点讨论或者景仰的素材;大部分申请人,英语考试会耗时巨多,投入巨大,考了多次的,都很常见。
作为新手DIY申请,我建议尽量不要晚于9月中旬开始正式处理各种工作。换句话说,从9月开始,你就要准备考试,同时准备申请 — 实际上,有的人暑假就开始了。
申请的过程听上去步骤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时间花费无数,我这里不啰嗦细节了,总之无论是选校、文书写作还是提交申请,甚至连打印邮寄材料,花费的时间都可能比想象的多得多。我自己当年刚起步的时候,也是这样子,记忆深刻。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事情的确很花时间,也有不少东西需要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事关重大,心理上肯定忐忑不安,也干过为了修改个别单词,所有文件重新打印重新封包裹的事情。
1)从9月开始,根据自己的状态,制定一个大体上合理但是不苛刻的计划,然后一定要尽量100%执行 — 注意,重要的不是随便制定一个计划,而是制定一个你能执行的计划
2)考虑一下,是否应该多申请一些截止日期晚的学校
3)申请的各项工作,在考试之前就要开始做了,这样10G之后,可以迅速的转移精力,完成申请。
如果有11月要考toefl和Sub的,时间上会更辛苦;如果申请的学校/专业截止日期大多比较早,压力也会更大。
我客户里,处理的最晚的申请,大概是10月托福考的很差,口语低的不能用,只好12月中下旬重新考,而大部分学校都是1月15以前截至,而这个时候没有托福成绩,再加上前面考砸过一次,所以选择学校上不敢冒进;网申系统里估计了一个分数填写上去,1月拿到新的托付成绩,跟估计的相差不大,就迅速送分。一路下来,受到很多限制,曾经也看着15分的口语很绝望,但是好在全奖最终也拿到了。
最后,请注意,我上面说的只是大多数情况,并不是“肯定如何”。
—- Warald ()
http://iamxiaoning1980.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我的ID/Email/Blog,谢谢
Jul 2009很明显,如果哪个好学校给个硕士全奖,估计大家都会欢天喜地的从了。但是现在的申请形势,要拿全额奖学金(学费+生活费)到美国读书,almost所有学校/专业都得申请博士。
最近有些人来信问我到底该申请博士全奖还是硕士ad,也有的人告诉我在参加国内某些机构组织的培训,说是组织大家讨论读硕士和读博士的利弊优劣,启发思考。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说白了,主要是钱的问题。自费对国内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而要拿奖学金,基本就得申请博士;至于读硕士博士的比较和各种考虑因素,我blog里有很多这样的文章,这里就不罗嗦了。
国内的人没有环境,也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决定,你在国内觉得考虑的很充分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也许在美国根本就不成立,或者跟美国的现实不同。我觉得在国内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闭门造车”了,很可能得出被误导的结论。
要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你需要很多的外界信息,同时参考自己的具体情况。这个不是国内的培训师就能讲清楚的,这些人自己都没在美国读过博士,没有在美国多年生活和职场打拼的经验,信息都是第n手的,你想偏了,他们未必有能力帮你纠正。
可能去问在美国读书的师兄师姐会得到更多信息,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自己也在迷茫,没有什么职场经历,有的老生,观点尽管明确,但是未必正确。至于工作好多年的人,就算你能联系上,估计也没那心情听你唠叨 — 想想如果突然来个人,跟你这快要大学毕业的人请教怎么读好高一,你会有多大兴趣?
我有这个耐心来讲,但是根据以前跟别人的email讨论,感觉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有的事情我也不知道答案,而且还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每年的具体形势,似乎没办法整出一篇文章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
但是申请10fall入学,有一种情况,我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如果你是本科生,背景比较优秀,申请博士有能力拿到全奖,除非你家里扔个30-50万不算什么,否则最好还是申请博士。
今年的就业形势很糟糕,美国的失业率逼近两位数,国际学生找到工作的人当然有,比如一亩三分地论坛(/bbs)里有学MIS的人找到工作,写了经验介绍,但是整体上,今年国际学生毕业接近于失业,h1b签证到现在还剩了很多名额,估计今年都用不完。
如果2010年入学读硕士,毕业的时候也就是年左右,job market能恢复到什么样子,现在没人能预测。注意,我也没说到那时候就业市场会很差,我只是指出风险。如果你家里有钱,30-50万不是什么大负担,那你随便;但是如果你本来可以申请博士全奖,最终却倾家荡产自费了一把,万一找不到工作,那这个投资就亏大了。与其委屈自己在学校多待几年,也别委屈爹妈的生活和养老钱。人生的很多decision是像赌博,的确要高风险才有高回报,不过有些赌局,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下注的。
申请读博士的好处,是可以攻守自如。如果过几年经济条件好转,那就拿硕士学位走人找工作;如果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就继续留在学校里读书,否则,提前毕业的话,你找工作很困难,万一成了没工作经验被迫回国的海带咋办?没有工作经验,在国内也很难找到好的职位。前段时间听说在北京上海出现了“海漂”,指的是有海外学位但是在国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海带久了,高不成低不就,只能飘荡着。
有的人可能要问是否能如愿拿到硕士学位。如果你的最高学位是本科,你拿到的可能性非常大,系里一般都会让你中途做thesis给个硕士学位。至于如何退出,其实早在2006年,我的成名作之一,《讲讲来美国后转学转专业的问题》里面就提到了一种转学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完全适用于中途走人,因为走人的难度,比拿推荐信转学小多了。这个解决方案,特别适用于拿 TA/fellowship(只要不是ra就行)的本科生。
如果你已经有硕士学位了,能否拿硕士退出,要看系里的政策。stanford 一些院系无论你是否有硕士学位,统统录取来读硕士;有的系里只要你有了硕士学位,念完博士就是你拿US degree的唯一出路;有的系里,phd qualify不过,就可以拿硕士走人。这些政策不太可能在申请的时候弄清楚,而且政策也可能随年份随哪个老师掌权变化。
像CS这种专业,按理说想拿硕士跑掉很难,但是我知道有人07fall入学读phd,08年在经济变坏之前试探着问系主任能否拿硕士走人,系主任很爽快的答应了,说随你便,学位没问题,不要说申请季节陶瓷信比垃圾邮件还多,系里很多自费的老生经常来找我唠叨着要奖学金,我们不缺好学生。
有的人可能也觉得中途退出博士学习不地道,但是 1)这个是权利,系里觉得你表现不好,有权利停你的奖学金;觉得配偶不合适,你有权利离婚;2)ta是公款,也别拿自己很当根葱,你不要奖学金了,后面有无数的人排队等着拿呢;3)quit PhD,无论是为了转学也好,就业也罢,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在很多系,比例不高,马马虎虎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人员流动了。
最后,再次强调,1)请注意我这篇文章的适用人群,如果你拿奖没多大希望,那你也只能自费;2)有争议的问题要做决定,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和我blog的作用,是在你做了决定以后,提供帮助。
—- Warald
http://iamxiaoning1980.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我的ID/Email/Blog,谢谢
Jul 2009今年来信跟我询问的海外兵团人数有明显的增多,也许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是US based,在美国工作生活,所以这些人看了我的blog之后,更愿意来问我吧。
尽管不可能存在什么统计数字来直接证明我的观点,但是我相信手持美国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申请的海外兵团,在今年和明年可以影响申请的形势。类似的话题,我的blog里面已经多次谈过了。
我前段时间写的《影响2010Fall入学申请的几点因素》一文中已经列举一些海外兵团的优势:
美国兵团的优势很明显,尽管GPA4.0很不容易,但是GPA3.5遍地都是;能力不差,学习又用功的人,拿3.7-3.8应该没问题;人在美国,如果周围有合适的学校/老师,可以去当面套瓷,尤其是申请自己系,优势明显;也许你可以拿到系里老师的牛推,比如老师当年phd从牛校毕业,现在在 50名的学校做 professor,他给你一个强力推荐,尤其是推荐给他当年的导师,也许你就青云直上去牛校了;有些美国老师也喜欢招接受过美国学校培养的硕士,因为对他们的教育质量、英语口语和适应美国学习生活的能力更放心。
根据我跟海外兵团的email交流,我觉得我不需要进一步帮忙提高这个群体的信心
我的目的是point out several issues,然后讨论分析一下海外兵团申请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也未必有good solutions,我也只能摸索着积累经验。
至少有以下三个问题,美国的BS/MS们需要考虑:
《一》定位
定位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你重点申请的学校档次跟你的背景不匹配,你最后两手空空或者去个很委屈的学校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因为定位没谱而失手的海外兵团成员,09fall我已经见过了。
似乎有不少人想,我都在排名30的美国学校读了硕士了,申请读博士,怎么地也不能比现在的学校差吧?更何况人在美国,总是有优势的吧?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应该反问一下,如果你想留在自己系里读博士,你们系会要你吗?假如系里每个年级有10个全奖博士,50个自费硕士,很明显,并不是只要你想读博士,系里就会给你全奖的!你推论的基础就是错误的,你并不是手里捏着前30的offer保底,你没有任何保底!别说前30,申请之前,你连前50的 offer都没影儿!而且,有的系为了diversity,有可能倾向于从其他学校招生来读博士。
定位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无非就是
1)把你和背景最相近的师兄师姐做对比 — 如果你们系里,你这个背景典型是去30-50,那30-50就是你的重点区间
2)把你和一起竞争的人做对比
— 你的对手不是班里根本不打算读phd的,而是要跟你一起抢offer的。如果上一级有5个背景不比你差的人申请phd offer,但是这一级有10个,在假定offer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那你的申请难度可以粗略的认为是加倍了。
国内的人是申请的主力军。就算身边出国的人不多,也可以跟国内其他类似学校的人做对比。海外兵团的问题,是身边可以拿来做对比的前辈太少了。国内bbs,亮背景、讲过程、show结果、写总结的文章一堆一堆的,相比之下,美国国内的申请不成气候。
有的人在美国读本科,gpa 4.0,看上去很牛,但是美国同学们本科念完,基本都找工作去了,选择读phd的人很少。偶尔冒出个申请phd的老美,你也不知道他的申请结果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高或者低,没准人家就是想回家乡 or stay close with family,不在乎去什么档次的学校。去问老师,老师会鼓励你,但是很可惜,他们最多只管本系的招生,而不是你目标学校的graduate admission committee member,就算有时间,也很难回答你的一些问题。美国人可能申请的学校数目不多,可以不在意成败,但是如果你没有拿到绿卡,你还是要考虑好申请失败以后如何留在美国。
在美国读master的,人员流动更大。年景好的时候,找工作容易,毕业生都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而且研究生更松散,可能未必知道师兄师姐后来干吗去了;年景差的时候,大家都窝在学校里,都要申请phd,看看周围的人,都是跟你一样的迷茫。如果有师兄师姐申请成功了,你也未必知道人家的gpa等详细背景 — 人在美国,大家都讲privacy的,貌似没谁去晒自己gpa吧,偶尔被你知道个别人的背景,again,他的申请结果到底是不是正常?
跟我email往来的人,似乎都有我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到底是因为这些问题普遍存在,还是说跟我联系的人都恰好是有这些问题的,我没调查过,没有发言权。
《二》科研背景
申请博士,最重要的就是科研能力和潜力,并不是gpa的高低。上课拿高分和phd research作的好,是两回事。
这个问题,CMU计算机系老师写的那个很著名的Grad School Talk(http://www.cs.cmu.edu/~harchol/gradschooltalk.pdf)里面讲的很清楚:A GPA of 4.0 alone with no research experience will not get you into any top CS program.
尽管这个文章是谈CMU的Computer Science(本领域第一),尽管这个老师的个别观点我不赞成,尽管我觉得她因为太牛眼光太focus on top programs所以有的观点在排名低点或者竞争不激烈的学校/专业不是很适用,但是她说的道理是正确的,尤其是如果你想去名校的话。
有的人的逻辑是:因为gpa好,所以可以去good PhD program;但是实际上,应该是你有超群的research能力或者潜力,所以可以去good PhD ... Jul 2009相关文章
美国博士要读几年才能毕业
读了硕士再申请,是否能省读博士的时间?
美国大学是否承认国内的硕士学位
是否应该在国内先读研在申请出国?
应该选择保研还是出国
硕士/博士中途退学申请怎么办
我不打算写个声讨中国导师的文章,国内的老师里,也有不少好人;我也不打算写个综合评价国内导师的文章,我没在国内读过研究生。我这篇文章只是focus on一个方面,就是如果你比较优秀,导师给你种种承诺,你到底应该怎么看待。正面的例子当然也是有的,但是我这篇文章里举的是反面例子。
人得活在希望里面,而承诺往往能给人希望。在无边无际的美丽希望和近处姿色平平的现实之中,有的人自然会lost。
小张同学是05年经人介绍跟我联系上的,他是06年毕业,在国内一个知名但又不是牛校的重点本科读计算机专业,gpa 接近90,GRE/TOEFL都很好,分数上很完美。小张很痴迷去牛校,但是家里没钱让他自费,所以只有拿全奖一条路子。
我告诉小张,按照他的背景,大概能进前50,但是前20的牛校准牛校们,我觉得希望不大,他们系历史上出国的学生很少,没有什么学生能去前30,他也没有什么科研经历。
我说申请的时候你可以申请点牛校看看运气如何,但是我建议你还是立足到一个前50的学校全奖读phd,因为你没有硕士学位,中间学校会给你,然后你用美国的硕士 + thesis + 美国导师推荐信去个牛校读博士,时间上只浪费2年而已,具体的操作方法,跟我后来(06年)写的那篇《如何转学转专业》文章里的方法一致。
小张也明白自己的实力,知道用自己的本科背景是达不到目的的,觉得我的建议很可行。
后来他跟一个老师做点research,老师对他很欣赏,很想让他留下来,就跟他说,不如你放弃06fall入学的申请,留下来,跟我好好做一年的科研,我们争取发表个好会议的论文,你当第一作者,我当通讯作者,一切按照美国的导师辅导学生的标准来,这样07fall,你可以用一篇高质量的英文会议论文来申请牛校,我在美国也有认识的人,当年我还去了XXX学校做访问学者呢,我用关系在帮你联系一下,这样你就可以申请牛校了。
我回复小张说,1) 如果会议很好,那么论文是你们想发表就能发表的吗? 好点会议的论文接受比例,就算放水的年度,也得在15%-20%,也就是提交的论文里有超过80%的会被拒绝,领域顶尖会议,可能得有超过90%的论文被拒绝。你导师多大本事,敢号称指导你中一篇好会议的论文? 他自己目前一共发表了多少篇?  2) 访问学者没啥用,那是国内的老师出国旅游用的,我知道有不少访问学者,到了美国,就没怎么在系里出现过,有的人英语烂的都没办法跟人交流。如果你导师的博士是在美国某个牛教授手下读的,可能有自己的圈子,但是小张的导师,年龄不小了,前面若干年只有硕士学位就当了教授,本世纪初期才在国内某个学校混了个博士学位。能在美国有什么硬关系,人家要给面子?
小张最终没听我的,被导师忽悠的决定先不出国,然后再申请牛校,小张从大四寒假开始,就泡在实验室给老板免费干活,天天辛苦的写程序。
我能说啥呢? 我谈口气,摇摇头,顺便景仰一下小张老师的口才。
第二年也就是06年暑假,小张又来跟我联系了,这次闭口不提发表高质量英文会议论文的事情了,但是说老板的一个好朋友,是国内牛校的教授,来了趟实验室,做了个报告,还跟小张亲切交谈了一下,小张很激动,牛教授说,我们XX大学在美国的声誉那是没得说,我实验室的就有很多人去牛校,小张啊,我听你导师说你干活很勤快,人也聪明,回头来我这里读研吧。3年以后,我给你个牛推荐,让你去个牛校,我看你这聪明劲,不比我那些去Purdue,UMass Amherst的学生差,但是你要想去更好的学校,需要非常非常用功才行。
小张很激动阿,激动地又来问我,说这个是去牛校的好途径吧?我尽管心里嘀咕,但是我总不能说不可信不可行吧?可能性当然是有的,只不过,我宁可去个50-60的学校,也不愿意在国内浪费三年堵一把去前20/30,在我价值观里,问题不是这个老师是否忽悠人,而是我根本不会把三年青春压在不确定的事情上。
之后很久我就跟小张失去联系了。09年初他看了我前面写的《近年来中国大陆学子赴美留学申请形势分析与总结》一文,觉得有感触了,告诉我,他07年的确开始在这个国内牛校读研,但是导师很忙,学生很多,很少见到人,而且自己跟本科类似,基本是当廉价IT民工编程的,到现在为止,一篇好论文都没有,不过好在自学成材,自己研究怎么写论文,下半年应该可以发表个烂国际会议。GRE过期了,重考6G,verbal还没当年高,现在的toefl有口语,考了个很气人的99/20,差一分就过百了。
最主要的是,折腾了这4年,背景没变强,但是申请形势大大恶化了:来实验室挂个名混点科研经历的本科生眼瞅着一年比一年多;同级的很多研究生都要申请;该死的金融危机,美国高校都没钱了,师姐09fall申请,purdue, UCLA给的都是PhD AD,没钱。
当年介绍他跟我认识的本科同学,背景类似,现在博士还剩一年要毕业了,人家打算去学校做professor,都可以回头来招小张当学生了。。。
小张不是唯一的例子,后面不成功读研的经历倒也算了,这种延迟一年发表好论文的美丽承诺,前年和去年跟我联系的,都有人信了,我只能衷心祝愿他们最终能发表好论文,去更好的学校。
—- Warald ()
http://iamxiaoning1980.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我的ID/Email/Blog,谢谢
Jul 2009近期给我来信的人跟一年前相比,多了如下两类:
1)美国本科毕业要申请10fall秋季入学的,我最近1-2个月收到了至少6-7个人的信,原来以为要到11fall这些人才会大规模出现,看来10fall也会有一些申请phd的。bbs上也有,我就没统计了。
跟我联系的这些人,背景都很不错,学校从比较有名的,到彻底没名气的,都有。gpa大多是3.9-4.0,或者很确信自己在班里是TOP 5%。
2)已经在美国读phd但是不得不申请10 Spring or Fall的,今年上半年至少有5个这样的人跟我联系。原因是系里经费削减受影响,没钱给支持那么多TA了,同时老板没钱给RA;有的人是老板的钱用完了又没申请到新的funding,以前系里都补上给TA,现在缺钱,不给了。
这些人,必须得自费或者走人。看上去很悲惨,其实也不完全是坏事,正好给你个机会,拿老板的推荐信转学去个更好的学校。选校的时候,冲击好学校不用我废话了,但是我建议别过于冒险,保底的学校一定要选几个而且要选好了。
之计算机专业在美国的就业情况+如何选课如何学习(上)
之计算机专业在美国的就业情况+如何选课如何学习(中)
这个系列前两篇做了分析铺垫,最后的一篇文章,谈了具体的如何围绕着目标来选课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来maximize your chance to find an industry position。
不过,为了支持一亩三分地bbs的建设,我暂时不打算公开发表,我只公布在ee/cs/mis专版里,要看的话,去一亩三分地bbs注册。
点击这里可以阅读,提醒有积分限制
Jul 2009这个系列的文章都是首发一亩三分地bbs EE/CS/MIS专版里,先给自己bbs的筒子们看~~~
接前篇:之计算机专业在美国的就业情况+如何选课如何学习(上)
上篇里说了公司里需要cs的学生去做什么工作,这篇是过渡,谈一下cs研究生教育和工业界需求的不同。
很多人来美国以前对研究生学习充满了期望,以为可以通过学习,迅速获得将来在社会上求职谋生的技能。这个想法当然没错,但是我想提醒,学校里侧重培养学术科研能力,传授理论知识,跟工业界需求不同。
大家都希望选择排名高的学校接受研究生教育,而这些学校,只所以排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理论研究做的好;research做的不好的学校,排名不可能高了,甚至是没有什么排名。
研究生学习,尤其是在一个侧重理论研究的氛围下,老师们强调的是你在一个小方向内深入研究,获得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里做research,经常可以听到强调”IDEA”(中文可以翻译成“点子”),把IDEA挂在嘴边,因为 找到新颖的idea设计一套方法理论来解决学术问题,才是科研的核心;老师当然希望你有强大的编程能力来实现你的idea,但是找出idea远比编程更重 要,因为编程能力可以慢慢培养,idea可不是你想有就可以有的。
研究生的课程,根本目的还是系统的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而不是教学生如何使用某项具体技术,所以到了研究生这个层次,就没有什么很应用的 课程比如说C++/Java了。开设的程序语言设计(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这种课程,也是从底层告诉你如何设计一个程序语言,而不是教你指针数组怎么用,类怎么设计。整体上,学校里轻视成熟技术,学校的老师不会很 excited陪你整天玩j2ee,.NET这些东西,尽管他们在工业界用途广泛。
相比之下,公司决大部分职位需要的是能熟练使用某些具体技术的人,公司基本不需要你卓越的研究能力和超群的理论水平。
还是举三个例子方便理解
你很喜欢程序语言设计这门课,你深入的学习了如何设计一门语言让别人使用来编程,说起程序语言设计的各种问题,啥type system, scoping, parameter passing,evaluation mechanisms,你头头是道,班上就你一个人拿A。你鄙视了一下班上号称java/C++高手,但是只拿B的同学,然后信心饱满的去找工作。
有个公司里要找software developer,要求熟练使用某种语言,你觉得通过课上的学习,对常用程序语言设计上的优缺点有了很清楚的了解,你甚至写过一个很全面很深刻的总结, 基本的object oriented concepts你还是会的。但是面试的时候,公司的人不跟你讨论任 何语言的优劣,人家全是问如何使用某种语言,比如说 JDK某个类的methods有哪些能做什么,enterprise javabeans的知识,如何实现singleton的模式,什么是object oriented perl,给你个现实问题让你现场设计C++ classes,etc etc
如果你的技术水平不过硬,你立刻就傻眼了,一肚子的理论知识都白搭;而那些理论学习成绩一般的java/C++ experts,反而更容易应付自如。
学校的课程是讲授理论的,是tell you how to design a language, not teach you how to program in any language。research/theory和technology/application,是不同的。
XML曾经是数据库(DB, Database)的研究热点,多年前这项技术刚出现的时候,学校里的professor们会指导学生研究这个方向,比如研究针对XML的query如何 设计如何优化,等你毕业的时候,你以为你是数据库专家了,但是去公司求职的时候,发现市面上还没有处理XML的数据库呢。你强大的xml数据库 domain knowledge就是屠龙之技,无用武之地。
等这项技术开始成熟了,oracle和SQL Server都决定支持XML存储和查询,招聘大量懂XML和数据库的人去开发,你才有机会;但是开发数据库的就那么几个公司,如果oracle和微软都 不要你的话,你走XML+DB的这条路子就暂时断绝了。XML当然是项成功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domain,能query XML的DB engine也早就有了,但是学校里拿来发表论文的东西,有多少在大浪淘沙之后,能被工业界广泛采用?如果你辛苦研究的新颖理论/技术中途死掉了,你在这个小领域上的努力也就接近白费了。
也许你会说,我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啊,但是公司的人会说,我们花钱招你来是让你干活,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让你来发论文的。我们用的就是SQL的数据库, 你说你懂数据库?ok,那我出SQL和Oracle的题目考你,回答的不好,我们不要。SQL的确不难,但是作为成熟的技术,不是novel idea,一些研究DB的研究生可能几年没碰过,万一人家出了个古怪或者复杂的问题,你被问倒了,没拿到job offer,那你不是要哭死?至于oracle这种大型软件,里面的东西就更多了,有些研究数据库的同学,可能用的是实验室自己开发的xml or data stream ...91
欢迎转载,转载必须在标题注明转载,在文章正文开始之前而不是最后,用不小于正文的字体大小,肉眼可以清楚识别的颜色,一字不漏的附带文章末尾的版权声明,包括作者ID、博客网址和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感谢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oldman sachs grou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