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季节性移动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回顾]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季节性地往返运动,于是又造成气压带、风带每年在南北半球季节性地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这里要注意的是,北移和南移是气压带、风带在某一季节相对于春分、秋
分时的位置而言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对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
1、气候类型的形成
热带草原气体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压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南北纬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是在赤道低压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区,冬季,在干燥的信风控制下,降水少,草木枯萎;夏季,在赤道低压控制下,降水丰沛,草木茂盛。非洲食草动物往往随季节变化而南北长距离迁徙,就是这个原因。但并非所有的热带草原气候都是因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产生。如非洲赤道处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水热状况发生了垂直变化,因此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反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再如,马达加斯加岛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是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形成的。
地中海气候是在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天气温和、多雨。只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地中海气候范围有大有小,区域形状有所差异。如南非阿扎尼亚一带,由于这些地区位于南纬30°~南纬40°之间的陆地面积较小,受大陆面积的限制,地中海气候仅出现在南端一隅,面积很小;再如,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地中海气候面积也非常狭窄,这是由于西风带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上山脉逼近海岸所致。
2、季风的产生
亚洲南部的西南季风,就是由于夏季时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的。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北印度洋海水从西向东流动形成了顺时针洋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为什么会选择在冬季出发、夏季返回了,原因就在于可以借助风向、水流作为船行进中的动力。
如果西南季风势力强,那么就会带来大量降水;反之,则降水少,易导致旱灾。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就是西南季风惹的祸。
澳大利亚北部也有一股季风��西北季风。夏季(南半球季节)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季节性南移,超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显然,该处的西北季风与冬季时东亚的西北季风成因截然不同。(如下表所示)
3、风力强弱的变化
在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过程中,风力的强弱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曾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但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为由,一再推迟。为什么呢?因为英吉利海峡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当时恰逢冬季,南北温差较大,气压梯度力变大,于是造成西风强劲,海上风浪变化大,不利于渡海作战。如果当时是在夏季,西风正好风力弱,风浪也小,那么对渡海作战就比较有利。
我国神舟号宇宙飞船的发射时间往往选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就是因为此时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半年,海上风浪较冬季小,有利于分布在南半球海域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精确测控。
[思路拓展]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有关,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又受黄赤交角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小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也将缩小,那么热带草原气候范围将如何变化?若黄赤交角为0°,地中海气候还会存在吗?……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与地球偏向力息息相关。地球自转方向决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进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那么西风带还会出现在大陆西岸吗?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气候类型?英国还是温带海洋气候吗?其他地方气候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以上假设是不可能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假设,是为了启发学生转变思维模式,发挥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突破思维定势,大胆展开想象,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试题演练]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如图)。回答1~3题。
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 、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2、在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A、巴拉那河 B、刚果河 C、湄公河 D、莱茵河
3、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答案:1、A 2、C 3、C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规律,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环流、河流补给、气候类型等知识。
第1题,图中②处在南回归线附近,是副热带高压带,高温干燥少雨,而B项是低压带的特点,C项是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特点,D项是西风带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2题,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明显偏南,应为北半球冬季,巴拉那河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为丰水期,刚果河和莱茵河无明显的枯水期,湄公河位于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区,正值冬季,应为枯水期,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3题,图中①、②之间是受东南信风带影响的地带,东非高原、巴西高原、马达加斯加岛三地部分或全部地区位于东南信风影响的地带,而撒哈拉沙漠全部位于北半球,不可能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C。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其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其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26|
上传日期: 09:56:0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其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下载积分:20
内容提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5|
上传日期: 09:12:1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官方公共微信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C甘肃省武威五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地理)..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C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当前位置:
>>>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
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疏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主要考查你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低气压控制地区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的信风带内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温两季
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信风带内大陆的南部和东南部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
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达到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北两极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1、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2、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3、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4、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5、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6、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相似点:气温:全年各月均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不同点:降水量多少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介于mm之间,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年降水量介于750-1000mm之间。雨季集中程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渐变现象。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雨季长短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相似点:四季分明,夏凉冬暖。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以“温”定“带”——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最冷月气温
最热月&5℃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以“水”定“型”——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最冷月&15℃
全年多雨,&2000mm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雨旱两季,&1500mm
全年很少,&250mm
最冷月&0℃
冬雨型,300-1000mm
雨热同期,800-1500mm
亚热带季风
全年湿润,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
最冷月&0℃
雨热同期,500-1000mm
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
温带大陆性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导致全球气温波动上升的原因:
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就自然因素而言,包括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等,这是地质时期、历史时期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为因素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结果,包括两方面:一是燃烧大量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森林的破坏,减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发现相似题
与“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164896787197988960792217301596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