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数学依照原理 遵循原则遵循的是标准的什么推理功理化体系

自然辩证法资料-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自然辩证法资料
导读:这个定律在当量的关系上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机械和化学的等等这些当,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证明自然界中物质形态具有统一性,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的转化的过程,德国哲学家康德发表了《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一书,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系统地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了自然一、概念题(4个,20’)1、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等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这个定律在当量的关系上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机械和化学的等等这些当时被称之为“物理力”,而实际上是能量的特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不能自生自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从一种物质传递到另一种物质,其总能量是不变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证明自然界中物质形态具有统一性。它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因此,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的转化的过程。2、非加和性关系:整体和部分使存在于系统中的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部分和整体可以经由两种方式而相互过渡:加和性方式和非加和性方式。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乃是由于其中存在着非加和性关系。这种非加和性表征着新属性的出现,表征着系统与其构成部分之间的质的差异。非加和性的存在,使得系统完全约化为其构成部分简单叠加的方法失去了合理性。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等诸特性。系统的整体性即系统功能的非加和性。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当要至部分属性的丧失;协同和放大意味着耦合各方在一种新的模式下协调一致的活动,其原有属性可以被拓宽放大。他们交错重叠在一起,共同导致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形成。4、吸引与排斥:在非生命世界中充满着以吸引和排斥为对立两级而不断展开的矛盾斗争。恩格斯指出:“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中。”在这里,吸引和排斥主要是指非生命界事物相互作用中两种相反运动趋势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对接近和分离、收缩和膨胀、凝聚和扩散、吸收和辐射、化合和化分、聚变和裂变等特殊矛盾运动所作的高度概括。恩格斯是把吸引和排斥作为非生命世界的基本矛盾来把握的。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是非生命世界各种事物运动的源泉,并在不同的运动中有不同的表现。 吸引是指物体或系统要素间的集、聚、合的变动趋势,所谓排斥,是指物体或系统要素间的离、散、分的变动趋势。吸引和排斥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一切谢物并排入环境的过程。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这两种作用协调地、持续地进行,使生命体内的组分不断更新,而维持其整体结构和功能。生命体以新陈代谢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高度的有序性和稳定性。6、“星云(假)说”: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发表了《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一书,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康德认为,太阳系是从同一团尘埃微粒组成的弥漫星云中,通过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逐渐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它阐明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1796年,拉普拉斯发表《宇宙体系论》,提出了类似的星云说,并对星云说进行数学和力学方面的论证。后人把这两个类似的假说称之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恩格斯评价说:“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依赖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7、“渐变论”与“突变论”:在地质学中,赖尔在年出版的《地质学原理》中,奖励是演化的思想引进了地质学,提出了地球缓慢进化的“渐变论”。恩格斯称赞,这个学说使人确信“不仅整个地球,而且地球今天的表面以及生活于其上的植物和动物,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突变理论是1965年托姆提出的。突变论指出,非线性系统从某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的转化,是以突变形式发生的。“突变”一词,法文原意是“灾变”,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突变论的主要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8、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系统地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从而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深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为自然界的历史观“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9、大爆炸假说:关于宇宙的起源,加莫夫提出了大爆炸假说。后来发现它在宇宙年龄小于1秒时,碰到了诸如视界问题、平度问题、磁单极子问题等无法克服的困难,从而导致了爆胀宇宙论的产生。按照大爆炸假说这个学说,宇宙起源于200亿年前一个极高温度、极高密度的“原始火球”的大爆炸。它所描述的宇宙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宇宙演化的极早期,基本粒子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重子衰变成质子放出电子和中微子,电子和正电子相遇而湮灭为两个光子,因而光子辐射占了优势。(2)辐射阶段和核合成阶段。这个时期宇宙的演化有两个主要特征:其一,辐射占优势,实物9占次要地位;其二,当温度下降到10K、宇宙时为1~3分钟是,进行核反应,形成化学元素。(3)实物阶段。(4)未来阶段。10、板块构造说: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整个地壳被划分为若干个大的板块,板块不受海底地壳或大陆地壳的限制,板块在地幔软流圈之上,随着软流圈的热对流发生移动,因此不仅大陆在漂移,海底也在漂移,整个地壳都由于板块的移动进行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还认为,海底地壳既不断从大洋中脊处生成,也不断在海沟处消亡,每一处海底地壳都要经历生和死的过程。除此之外,还存在水平运动支配下的垂直运动。板块有三种边界,即分离界,汇聚型和平错型板块边界。在汇聚型板块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不仅会发生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也导致强烈的造山作用。由板块的水平运动控制的这种垂直运动造就了丰富的地貌。11、直觉思维法: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它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科技史上的许多重大的难题,往往就是在这种直觉和灵感的顿悟中,奇迹般地得到解决的。它具有三个特征:认识发生的突发性、认识过程的突变性、认识成果的突破性。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12、公理化方法:最早的创造人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完美的自然科学体系,应该是建立在少数第一公理的基础上,即由演绎方法组织起来的概念命题体系,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公理化的方法。公理化方法不但是整理已有科学知识并构造为公理化陈述系统的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构造新的知识系统的方法。13、系统分析法:是常用的系统科学方法之一。是为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用,而对系统各种要素、过程和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对系统的这种分析最早应用于化学定性分析,后来拓展到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在系统论产生之后经移植和拓展,充实以现代内容,从而形成了系统分析方法。14、信息方法:信息方法是现代通信理论、控制论、自动化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它运用信息理论,把研究对象抽象为信息及其变换过程,通过信息的获取、传输、加工、处理、利用、反馈等过程,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认识对象和调控改造对象。15、反馈控制方法: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中常用的方法。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反过来作用与输入,从而影响再输出,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看,反馈是因果关系中结果对原因的反作用。控制是指对系统的调节过程。在实际过程中,采用反馈手段对系统进行调节的方法称为反馈控制方法。使用该方法要由控制器、执行机构、控制对象、反馈装置等四个主要部分构成一个系统,并采用信息技术对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使系统达到某种特定的状态,或按规律运行。16、黑盒方法:黑盒又称黑系统,指内部要素和结构尚不清楚的系统。黑箱方法简言之就是通过探索功能而推测结构的方法,它通过考察黑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过程,即研究其功能或行为方式,以推测和探求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黑箱方法的根据是结构与功能的内在的联系,结构深藏于内,而功能表现在外,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功能对结构也有反作用。17、功能模拟方法:是指在暂不考虑系统内部组成要素及结构的条件下,应用模型来再现原型功能的方法。该方法立足于系统间的同能现象,即系统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的相互对应。两个系统功能的相同或相似是功能模拟的基础。18、对称思想方法:指将对称的思想方法引入到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研究中。所谓对称是指事物和过程以一定的中介进行变换时出现的不变性。非对称则是指变换的差异性。对称和非对称主要分为时间、空间、过程三个方面。对称的类型一般用对称元素和对称动作来区分。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充分注重空间和过程的对称性,并用对称性描述自组织过程。19、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人类,遗传性保持了人类本身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恒定,这样才使人类世代相继繁衍,而在一定条件下,变异使物种的特性有所改变,使之能够不断前进发展。一般说来,生物的变异多属正常活动范围,这些变异在后代中巩固下来并遗传。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了前进发展的条件,遗传只能是简单的重;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就失去了意义,生物也就不能进化了。20、进化与退化:不可逆过程的双重作用,导致了自然物在进化中会有两个方向:进化方向;退化方向。这两个方向是对立统一的。进化一般是指物体客观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退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这里的有序表示客观事物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转化;无序表示表示客观事物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无规律的联系和转化。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中广为存在的两种趋势和过程,它们具有一定的统一性。21、高技术:以当代科学革命为基础的当代技术革命产生了高技术。高技术集中代表了当代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特点。“高技术”的概念,本来是美国经济学界在70年代提出的一个表示企业或产品技术密集程度高的用语,后来才被世界各国用于对技术本身的评价和概括。我们所研究的高技术,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以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技术群。“高技术”的概念最先是由两位美国女建筑师于20世纪60年代在她们合写的《高格调技术》一书中提出的。对其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从经济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否适合于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学说创造者达尔文提出的理论。他认为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其要素是变异、遗传和生存竞争)。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宇宙事物乃至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演进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败”的准则,不仅是适用于上古时代动植物界的法则,同样也是适用于科技文明的现代社会的法则。不论是生物家还是经济学家都承认:在一场激烈的竞争中,凡是不能适应者,都会被淘汰。适者生存是自然的法则,所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就成了导向。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是个人、企业、国家的必经之路。我们的准则应该是优胜劣汰,鼓励竞争,鼓励公平的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的斗志,激发人的潜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我们的国力上去,我们在各方面都上去。
反之,如果我们不愿意为自己制造机会、而情愿接受所谓的运气、命运的摆布,那么终将会被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能举出例子吗?参考例子: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惟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不管恐龙灭绝是由上述哪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来的都是因为恐龙不能适应新的变化而绝种,这充分证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2、“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人合一”命题不仅蕴涵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蕴涵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感性与理性(“肉”与“灵”,“欲”与“理”)的统一,“天人合一”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追求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追求人的感性欲求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和谐统一。提倡“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天人合一”命题还富于人道主义精神,充分肯定了人作为人所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3、“非此即彼、亦此亦彼”非此即彼,亦此亦彼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前者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形而上学是一种世界观及相应的方法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并且这种增减或者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用一个词概括形而上学的态度就是“非此即彼”。另外,形而上学这个术语在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辩证法刚好相反,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所引起的。用一个词概括其观点就是“亦此亦彼”。唯物辩证法就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之上的辩证法,唯物论就是那个著名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流派。辨证法和行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第一唯物辨正法用普通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4、进化与退化区别:进化是反映一个事物在演化过程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在系统进化的过程中,系统的特点、属性增多,适应能力增强,系统结构优化。退化是反映一个事物在演化过程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在系统进化的过程中,系统的特点、属性减少,适应能力减弱,系统结构恶化。联系:进化和退化的特点:(1)自发性特点(2)稳定性重建的特点(3)离散性特点。进化和退化是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它们相互包含(即进化中包含退化,退化中包含进化),同时并存(即一个系统进化以另一个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消耗为基础),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化和退化可以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演化过程。5、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关于事物或现象之间在时间上相互联系的性质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决定论是承认一切事物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性,否认绝对意志自由的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任何一种现象都与过去发生过的若干其他现象有联系并受其制约,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决定论之分。非决定论是否认事物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主张绝对的意志自由的一种哲学观点,其实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它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秩序,一片混乱,无规可循,因此,人可以随心所欲,其行动不受任何因果联系的制约。资产阶级社会学家还利用非决定论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否认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以达到维护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目的。6、必然性或偶然性必然性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偶然性即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相反,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属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善于利用一切必然性因果,又要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弱有害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三、简答题(2个,20’)1、简述系统论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即作为物质系统的整体,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质或者失去了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性质。物质系统的“整体”与“堆”有着显著的区别。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非加和性关系的表征。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括:加和性与非加和性关系两种。所谓加和性关系,是指各部分可以用简单相加的办法逐渐建立整体的特性,即整体的特征能够分解为各个要素的特征之和。但由各部分之间的相干性造成的非加和性关系的存在,却使系统出现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属性,使系统与其构成要素之间出现质的差异。相干性是指一种耦合关系。耦合各方经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彼此约束、选择、协同和放大。约束和选择意味着耦合各方原有自由度的减少乃至部分属性的丧失;协同和放大意味着耦合各方在一种新的模式下协调一致地活动,其原有的属性可以被拓宽放大。它们交错重叠在一起,共同导致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形成。2、系统的稳定性物质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物质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某种状态的特性,它体现了物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依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物质系统可以分为孤立、封闭和开放系统三类:孤立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封闭系统与环境之间仅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在这三类系统中,开放系统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系统的稳定性可通过涨落衡量。系统的状态变量对平均值的一定偏离或起伏即涨落。只有经受涨落后能恢复自身状态的物质系统,才有存在的可能。这种对涨落的不变性就是系统的稳定性。然而,并非系统的每种状态都是稳定的。按照对涨落的不同反应可以区分出三种状态:恒稳态――对涨落保持不变的状态;亚稳态――在一定范围内对涨落保持不变的状态;不稳定态――在涨落下即行消失的状态。物质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的。超出这个范围,原有的稳定态就会失稳,涨落将支配系统的行为。当这种涨落被一定条件所巩固时,就会出现新的稳定态。即随着外界控制参量的变化,系统会经历稳定―失稳―再稳定的演化历程。随机涨落会导致系统内部机制的改变。如果这种改变不是发生在临界点附近,那么系统的结构会平息涨落,系统依然是稳定的。如果涨落被放大到临界点附近,结构无法调整这些机制,稳态将转化为失稳,宏观时空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而在变化了的时空结构中,又会有新的涨落。3、简述自然界演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答:推动自然界演变和发展的动力存在于自然界的内部,即其自身所具有的内部矛盾:(1)在非生命世界,主要是吸引和排斥的矛盾。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是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这里的吸引和排斥主要指非生命世界事物相互作用中两种相反运动趋势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对接近和分离、收缩和膨胀、凝聚和扩散、吸收和辐射、化合和化分、聚变和裂变等特殊矛盾运动所作的高度概括。从存在的自然界到演化的自然界,从基本粒子到总星系,都存在着吸引和排斥的矛盾,它是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在生命世界中,主要是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矛盾。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内因生物进化的根据,外因是生物进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的基础在于生物体的便宜,没有变异给自然选择提供材料,自然选择就无从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只有生物体的变异,没有外界环境条件的选择,也说不上生物的进化。4、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自然界的演化是以物质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的新旧交替为标志的,这种新旧交替有不可完全逆转的性质,且具有普遍性。一个物质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如果存在一个反过程,它能够使该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恢复,即物质系统回到原来状态,同时消除了原来过程对外界环境引起的影响,则原来的过程为可逆过程。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为不可逆过程。所谓不可逆是指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对物质系统和外界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严格地说,自然界中发生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虽然在实践中存在着可序结构的产生,它的双重作用,导致了自然演化的两个方向。5、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答:科研选题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这是指课题应该面向社会需要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包括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防建设的需要、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的需要等等。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包含开拓科学领域的需要、更新科学理论的需要、改进科学方法的需要等等。(2)创造性原则。这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成果。(3)科学性原则。这是指选出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4)可行性原则。这是指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6、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指位了在科学思维中实现创新目的所必须遵循的途径、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步骤等。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存在两个特征:(1)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辨证统一。在任何科学创造过程中,两者都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法还走不通的地方,科学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道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经打开了通路后,又必须即使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架起逻辑桥梁。即使是最卓越地想象力、直觉和灵感,其认识成果也必须经过逻辑的加工、找到逻辑依据。否则,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知识。(2)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综合。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的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散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收敛思维则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接受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创造活动中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的两种思维模式,它们的优化综合是一切创造性思维的共性特征。7. 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及作用假说是基于已知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猜测性说明,通常由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包括推理规则)、对现象本质的猜测和推演出的预言和预见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1)科学性。假说是以 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前提而提出来的。(2)假定性。假说中包含着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猜测。这种猜测往往是在科学资料不甚充足、检验条件不甚完备的情况下提出的,带着假定性成分,在未来可能被证伪而淘汰,也可能基本被确证并经修正完善后成为理论。(3)易变性。指对同一自然现象,由于人们占有的材料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等原因,可以提出多种不同的假说;对同一自然现象提出的假说,还会随着实践过程中的新发现而变化,随着争论的发展而修改。科学假说的作用:(1)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自然科学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一部科学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假说和理论不断更迭的历史。(2)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地媒介。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凭借已有的认识向未知领域试探着前进,假说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激发思维创造性地作用。(3)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不同的假说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它们之间的争论,有助于揭露矛盾、启发思考、相互补充,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8.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康德拉季耶夫是苏联早期经济学家,他在1918年出版的《大经济循环》一书中,提出了大循环理论即长波理论。按照这一理论,资本主义经济每一次大循环都有上升(繁荣)―资本的饥荒期和下降(衰退)―资本的饱和期两个阶段。前一时期表现为对资本的需求增加,投资和资本输出增加,贷款利率提高,新兴产业建设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就业人数增加,长期失业消失。后一时期表现为投资减少,贷款利率降低,新兴产业建设放慢以至停止,失业人数增加等。这种经济增长―衰退周期约为五十年左右,故称“长波”。“长波理论”中关于大循环期的划分,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发展的历史进程有一定程度的吻合。关于把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联系起来,提出技术更新和固定资本更新有密切联系也是合理的,但是只考虑信贷资本和新技术对投资的促进作用,几乎完全忽视了利润率的作用,则是片面的。9.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建立了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指将新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即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它包括引进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和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按照创新理论,经济发展是来自经济生活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变动;这种变动是由于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创新”这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所引起的;经济增长通过经济的周期更新来实现,经济周期又是以“创新”为媒介和动力而循环的。由于“创新”的引进不是连续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的。从“创新理论”出发,熊彼特又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 “创新理论” 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因素,并阐述了由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生产过程、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变化,这些都是有价值的 。但熊彼特以“创新理论”来掩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剥削关系,表明其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立场。10.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53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过程》和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这两本书中,研究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他把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即牛顿学说出现以前的社会生产功能极有限的发展阶段。(2)准备起飞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即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工业,交通,商业为主的社会。(3)起飞阶段,即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起飞。(4)向成熟推进阶段,指一个社会已把当时的先进技术有效的应用于他的大部分资源的时期。(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指主导部门转到耐用消费品方面。(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一阶段经济主导部门从耐用消费品转到服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这些部门叫作生活质量部门。罗斯托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经济成长全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经济成长的基础是新科技成果的采用和传播,经济成长则是不断的,有效地把新技术吸收到经济中的结果。这些观点是积极的,但其理论中也存在着明显错误的观点。11.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5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被认为是第一部全面论述经济发展问题的著作。按照刘易斯的理论,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由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欲望和从事经济活动的努力,知识的增长和运用,资本的积累这三个直接原因引起的。其中,知识的增长和运用尤为重要。刘易斯把知识的增长和运用分为三个阶段:研究理论问题提出一般原理的纯科学阶段;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研究阶段;将技术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到生产中取得发展阶段。在他看来,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和运用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应用发达国家的成果,着重解决对本国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刘易斯关于技术知识的发展速度是最终制约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因素,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和应用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重视教育,主张增加智力投资等观点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但他把人的欲望作为经济增长的因素,则是浅薄的。12.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59年第一次使用“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到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尝试》,全面阐述了他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观点。他归纳了“后工业社会”的五个特征:(1)经济上从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2)社会的领导阶层由企业主变为科学技术研究人员;(3)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是社会革新和决策的根据;(4)未来的技术发展时有计划有节制的。技术评价占有重要地位。(5)制定各项政策需要通过“智能技术”。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作为一种历史观,是科学技术决定论的典型表现。知识阶级将取代工人阶级而起到社会先锋的作用。否定生产关系的调整要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推动历史发展的观点,否定知识分子要和产业工人协同推进社会发展,否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的根本差别,竭力鼓吹趋同论等,都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但其详细考察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种种变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13.托弗洛的第三次浪潮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一书,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把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大约公元前8000年开始的农业革命,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渔猎是嗲进入了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是200多年前发生的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即信息革命。微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构成了第三次浪潮的技术基础。第三次浪潮的主要特点是多样化,个人化,小型化,标准化生产和消费变为非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生产和消费日趋多样化。他认为,在第一次浪潮的农业社会里,主要的财产是土地;在第二次浪潮的工业社会里,主要的财产是机器,厂房;在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里,主要的财产是信息。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无形的,却有无限潜力的财产形式,因而在信息社会里财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托夫勒关于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等观点,是有参考价值的。但总体看,他的第三次浪潮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根本对立的。首先,他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否定社会革命的作用。其次,他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矛盾,但却以此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再次,他用三次浪潮来概括人类社会的发展,抽掉了划分社会性质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从而以实现半自给,,半自治,文化多样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资本主义“乌托邦”来取代,否定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前景。14、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论(1) “大趋势”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奈斯比特于1962年提出的。在他的著作《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奈斯比特详细研究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把工业化社会之后的美国未来发展趋势归纳成十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工业社会已经变成信息社会。他认为,信息社会始于年。世界上有两个重要的事件标志着工业时代的结束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一是1956年美国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二是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展现了信息革命全球化的前景。(2)奈斯比特认为信息社会有三个特点:A、“信息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的信息知识。B、“必须创造一种知识价值理论来代替劳动价值理论”。C、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的时间观念也要发生变化,同工业社会相比,在信息社会里,人们的时间倾向性是将来。(3)、奈斯比特强调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但他想用“知识价值论”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完全错误的。众所周知,人的劳动(活劳动)包含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两个方面。在信息社会中,智力消耗的比重大大增加了,但绝不意味着创造产品的价值不需要花费劳动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奈斯比特以知识价值来否定活劳动作为价值度量的客观性,就是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进一步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事实上,新技术革命确实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15、约翰?霍肯的信息经济论信息经济论是美国企业家约翰霍肯在他的《下一个经济》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物质经济”是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它以大规模使用和消耗原料、资源和能源为基础,以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为特征;而“信息经济”则是大大减少产品和劳务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其中的智能和信息比重的经济。可以这样认为,工业化时期的机械化延伸了人类的肌肉;信息化时期的微电子技术延伸了人类的智力。例如,采用微电子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人造卫星等,不但提高了使用功能,而且减小了提及,节省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成本。霍肯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新技术应用的社会后果离不开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信息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物质生产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霍肯忽视了后者,所以他的信息经济论是片面的。16、简述高技术及其特点高技术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以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技术群。它集中代表了当代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在当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高技术的主要特点:(1)、高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2)、高技术是具有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3)、高技术是对于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战略价值的技术。在当代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高技术的发展,意味着其技术的开拓力量、经济和竞争力量、军事的威慑力量、政治的影响力量的增强。17、大科学的特点(1)大科学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过去的科学研究,主要以个人自由研究为主,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其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从1942年开始的美国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是大科学开始出现的标志。可以说,大科学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高度协同的科学。(2)大科学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现代科学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技术为它提供的研究手段;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在越来越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科学为它提供的理论基础。(3)大科学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科学的发展,各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相互渗透,一系列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的涌现又加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现代科学已越来越整体化了。 四、论述1、论述自然界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自然界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实体组成的,而所有的物质实体又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1)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从基本粒子到天体,从具有生命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到人,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自然界就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之中。自然界的物质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统一性,而且其形态是千姿百态、无限多样的。同时,这种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是其统一性的前提条件。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尽管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不同形态的物质客体又具有统一性。(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整个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客体,从微观粒子到宇宙天体,从生物大分子到整个生物圈,无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是自然界的一种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3)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稳定性物质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物质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某种状态的特性,它体现了物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依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物质系统可以分为孤立、封闭和开放系统三类。孤立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封闭系统与环境之间仅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在这三类系统中,开放系统具有更大的普遍性。(4)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都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即每个物质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一个要素,同时它作为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本身,通常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这样便形成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2、试述自然界演化的两个方向自然界的任何物质系统都要经历产生、成长、衰落、毁灭的历史过程。所有这些演化均可以归为两大类:进化与退化。一般认为,进化对物质世界更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人类最早精确认识并深入研究的演化现象却是退化。所谓退化,是指物质系统由有序向无序、由高序向低序的演化过程和趋势。退化的理论根据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一定律指出,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任何物理过程或化学过程总是导致熵的增加,系统最终达到一个具有极大熵值的平衡态,而且这种熵增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自发过程。可见,退化过程就是熵增过程。进化是指物质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演化过程和趋势。进化的根据则是生物进化论与自组织理论。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具备以下条件就会进入有序状态。(1)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 (2)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3)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各要素之间产生相干效应与协调动作,从而可以使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4)系统中的正反馈可以促使系统的变化被放大和加剧,从而推动系统的质变,加速系统自复制自组织的过程。(5)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状态的条件。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中广为存在的两种趋势和过程。当代科学对进化的深入研究表明,进化与退化是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1)、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2)、进化与退化互为条件(3)、进化与退化依据一定条件以互相转化3、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而且是有意识、有意志、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主动地、积极地适应和改造周围的自然界,使其顺应自己日益增长的需要。(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而且是有意识、有意志、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主动地、积极地适应和改造周围的自然界,使其顺应自己日益增长的需要。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即自然界是人产生、存在、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的受动性的表现: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正是自然界在其发展过程中,经由一般物质――有机物――原始生命体――高等动物 ――人,最终把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来。因此,没有自然界的长期发展,就没有人的产生。第二,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即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然资源。第三,人的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其为人类提供宽广的活动空间。然而,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意识、有意志、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第一,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自身的自然,促进自身自然的进化与发展。第二,人作用于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的面貌,推动自身需要的发展。(2)迄今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表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仅是紧迫而必要的,而且在指导思想、协调方式和途径等方面,人类必须作出深刻的反思和慎重的选择。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干涉能力的巨增,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而这种平衡的改变又明显地带来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后果,从而引出了所谓的“全球性问题”。如此严峻的形势,不能不使人们从建设和增长的狂热中冷静下来,进行深入的思考。显然,听任人与自然的关系继续恶化下去,无疑只会断送人类的美好前程。人们必须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路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之路。协调发展要求人们必须树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主动表现自己的人,人以自身的行动来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是主体;在人和自然构成的调控系统中,人是控制者。人工自然扩大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是由于人这个调控者观念上的错误造成的:为了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盲目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等。 协调发展不允许人类再采取过去的不良增长方式,却不意味着人类必须以生活质量下降为代价求得人与自然界的协调,也不意味着必须完全保持自然界固有的平衡,而是强调人类同大自然协同一致,运用知识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环境。协调发展所追求的是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关系。现在人类的植树造林、保护动植物资源的行为,都是试图重建自然界平衡的自觉行动。但人类必须加大自觉行为的力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动态的和谐。
协调发展的观念既考虑到当代,又考虑到后代,包含着“持续性”的价值观。当代人不能忽视后代对资源、环境所拥有的权力,要充分重视生态持续、经济持续、资源持续,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避免对环境的重大破坏,使未来人类也能维持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当代人应当树立一种跨越时空的全新道德观,以约束我们的行动,在考虑我们的需要的同时,绝不能对后代人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可能性构成危害。从一定意义上说,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3)实现协调发展的条件:观念的更新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是协调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协调发展的组织制度保障。人的社会关系的不协调,必然会阻碍人与自然的协调。4、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及认识论意义系统科学方法,或简称系统方法,即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来解决认识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的方法的总称。系统方法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的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系统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方法、控制方法、反馈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模型方法、系统决策方法等多种,常用的还有功能模拟法、黑箱方法、图式识别方法等。系统方法要求人们把对象和过程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并且尽可能将整体作形式化的处理。系统方法所处理的对象,都是由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交织起来的网络画面,采用系统方法时,应尽可能将此画面作组织化的科学抽象,从而具体的反应和把握世界。运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处理对象时,要把握以下一些原则:(1)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首要原则,他把研究对象视为有机整体,探索其组成,结构,功能及运动变化的规律性。系统方法要求从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认识和考察对象,使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归纳和演绎,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都协调一致起来。(2)动态原则。这是指系统方法的历时性原则。系统化方法应把系统看成动态的“活系统”。在研究系统是应把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统一加以研究,以把握其过程和未来趋势。(3)最优化原则。亦称整体优化原则,这是使用系统方法的目的和要求。这一原则要求在动态解决问题时,统筹兼顾,大力协同,多种择优进行综合优化和系统筛选。应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决策论等有效方法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4)模型化原则。采用模型化原则需把真实系统模型化,在采用时,除遵循模型方法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应使模型的形式和尺度符合人的需要和可能,适合人的选择。这四个原则是应用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系统方法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术等科学的新进展,同时也带来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系统方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1)系统方法是认识、调控、改造、创造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系统方法是扬弃了传统科学的简单性原则而产生的。世界上的事物和过程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和子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所以需要系统的思考,在这方面,系统方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2)系统方法为人们提供了制定系统最佳方案以实行优化组合和优化管理的手段。(3)系统科学方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只侧重分析的机械方法的栅栏,指导人们从总体上进行思维,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思路,建立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促进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联盟,帮助人们打破两种科学,两种文化的界限,建立统一的世界图景和文化图景,建立起系统的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和系统的人类社会图景。系统科学方法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广泛应用的方法。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应用系统方法去解决科技项目的开发、科研系统的管理、科学技术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等多方面的问题。5、论述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1)、组织和自组织是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照特定的指令,形成特定的结构或功能的过程。组织的形成,可以表现为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统一结构。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2)、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是一个学科群,包括许多门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生命系统论、资源物理学、突变论等。各种非平衡自组织理论虽然有很大差别,但它们都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混乱无序的系统,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会形成有序状态;二是有序运动的系统,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方式会形成无序状态。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从多方面讨论通向混沌的道路,它证明,非平衡过程也可以进入混沌。研究表明,倍周期过程、三个以上频率互相耦合过程、阵发混沌都可以通向混沌。此外如准周期过程、进入湍流过程,也都能通向混沌。(3)、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提出的许多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A、描述系统质变的方法。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为了描述偶然随机涨落而造成的多种质变可能的过程,采用了数学分支点理论和突变论数学方法。它们采用的方法说明,数学决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对量的描述阶段,而应当探索对复杂多样的质和质变的描述。B、统一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方法。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用突变论、分支点理论探索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利用各种要素的相干性、协同性的机制,研究系统演化在临界点上的行为,认为稍微复杂一些的系统的未来是不确定的。C、选择新目标、追求新范式。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扬弃了传统科学的目标和范式,探索复杂性、偶然性、非决定论,强调了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范式。6、论述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答:主要从两个层次来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一是对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判断;二是赖以进行这种判断的价值标准。(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决定因素,推进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强化了人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改变了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了人类劳动的条件。2、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终于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得以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推动着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3、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创造出新工艺、新工具、新材料,不断开发新资源,推出新产品,促进着经济结构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经济基础的改变,从而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二)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的三种思潮1、悲观主义:悲观主义者通过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发展现状,认为如果维持现在人口增长率和资源消耗速度不变,那么由于世界性的粮食短缺、资源耗竭或环境污染等问题,将导致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突然崩溃。悲观主义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世界末日”式的图景,但却尖锐地提出了关系到全球人类“生死存亡”问题的紧迫性,提出了全球概念,使人们的眼界扩大到世界性问题的范围。2、乐观主义:认为人类面临的问题并不足虑,人们可以通过对自然的进一步开发和技术进步来解决这些问题,人类环境的前景是美好的。这种观点看到了现代科技进步的威力,对保护环境充满信心。但却忽视了全球性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3、现实主义:是从现实出发持谨慎态度的乐观主义。认为世界明天的好坏,并不是命运注定的,也不是科学技术的本性决定的,而取决于人类今后20年左右做出的决策是否明智。。这种观点比前两种观点更为可取。(三)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的价值标准以上三种观点,都涉及到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看法,之所以出现差异,是因为大家用以判断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价值标准不同。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应注意以下两个基本观点:1、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不断实践中,应逐步增强其正效应,减弱其负效应,充分利用它的积极作用,设法限制和克服其消极作用。消极的“悲观主义”和浪漫的“乐观主义”都强调了问题的一面,从而导致片面的结论。2、科学技术是在社会限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本身同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其社会后果区别开来。把科学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或负效应一概归咎于科学技术乃至科学家,是缺乏分析的,也是不公正的。总之,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要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一方面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靠社会实践和社会的改革,即依靠社会的进步。7、如何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鉴于科学、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对于国情各异的不同国家来说很难找出一条统一的模式,但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科学、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必须协调这是共同的。协调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由:(1)目的性原则。所谓协同发展的目的性原则,就是指要实现协调发展,首先就必须从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个追求系统结构和功能优化的正确的又是切实可行的目的,并以这一目的为中轴不断调整系统的结构及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和要素间的联系。(2)超前性原则。协同发展是一个过程,是科学、经济、社会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是从旧平衡到新平衡的动态平衡过程。让科学走在生产和经济建设之前,从而起到引导作用,这是真正实现协调发展使科学、经济、社会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3)协同性原则。协同发展所要解决的是关系问题,要使科学与经济协调发展就要对科学技术系统内部的关系,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进行不断的调整建立,能保持协调发展还必须以每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为约束条件,调整本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各自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结构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整体的运筹和规划。要实现科学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要在一个科学、民主、权利相结合的领导决策结构,作为集中协调的中心,这是能否做到协调发展的保证,这个协调发展的中心必须是有权威的,能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有远见的,必须是要重科学,讲求民主又高度集中。(2)要有一发育健全,富有活力的“软”环境。(3)要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能否做到协调发展的基础。(4)要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关心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后果和自然后果,充分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加重了人类的责任。人类要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科技工作者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发展的决策,并通过发展科技来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8、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两重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然而,科技的应用对社会发展有两重性效应:它既有可能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进步;也有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负面影响。正如里夫金所言:“每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总是利弊共存。新技术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力量越大,我们为其破坏甚至毁灭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两重性效应正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更好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科技发展的社会控制。对科技的社会控制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形式。内部控制是一种微观控制,是在科技社会内部建立起各种行为规范和机制,使科学家的行为和研究工作约束在一定的框架范围之内。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和规范,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就会失控,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也就会失控。因此,有必要在科学社会内部健全各种规范,形成有效机制,引导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就当前而言,内部控制应主要注意:①完善科学创新规范和机制,引导科技工作者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大胆创新。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规范和机制,使科技成果的优劣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评价,为科技工作者指明正确的研究方向。③完善科技奖励规范和机制,加强对科技失范行为的惩治,激励科技工作者既勇于进取,也防范科技失范行为发生。总体说来,内部控制是要使科学界内部按照社会意识的整体要求来规划科研工作,做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为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不影响未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利用的要求;科研成果不与人类已有的传统伦理观念产生巨大的冲突,并在适当的时期内随社会伦理观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科学研究的成果不影响到其他社会、自然子系统的正常运转,并有助于它们的运行向着与整体系统相互协调的方向发展。在相应的研究成果产生以后,在科学界内部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和尺度也应以整个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依据来制定。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以它对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正负效应来进行比较,其差值可以作为对科学成果价值的量化,作为依据来对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同时,对好的、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科学界内部可以将其优先推广到社会的生产实践中,从而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科技成果对社会产生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地需要,促使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外部控制属宏观控制,是社会运用意识形态,通过制定科技政策、科技法律、科技规划影响和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哲学、文化、艺术、宗教、道德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体现在它们对科技发展与人类行为价值取向的选择上。人类对科技的宏观控制首先是要在思想意识形态中树立起对科学技术正确、客观的理解模式,摒弃原有的科学技术万能论,明确科技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线性关系,而是共同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一定要考虑社会其他子系统对此的承受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统筹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科学技术界内部还是社会其他如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使用都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这样就可以做到从源头处把握科技未来的可能走向,从而达到对科技发展方向的宏观控制,使科学技术应该为人类整体发展谋利益的观点在控制系统内部得到充分的阐发。(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2)“全球问题”的实质。“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3)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所谓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它表明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也表明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要把人类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具有两重性,它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但是,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像西方现代主义那样否定、排斥科技理性,因为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人,是错包含总结汇报、计划方案、行业论文、党团工作、高中教育、旅游景点、农林牧渔、自然科学、经管营销以及自然辩证法资料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racle 体系结构 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