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植160亩色素辣椒色素,现在已挑选完毕,不知今年的辣椒色素价格如何

快速注册成为生意地用户
请输入密码
生意地会员登录
请输入密码
海南辣椒价格跌破成本价
黄瓜玉米也滞销
海南辣椒价格跌破成本价
黄瓜玉米也滞销
导读:4月19日,央视深度聚焦“滞销的农产品”,海南的甜玉米赫然在列;去年,海南的黑皮冬瓜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登上央视。  食品产业网讯:4月19日,央视深度聚焦“滞销的农产品”,海南的甜玉米赫然在列;去年,海南的黑皮冬瓜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登上央视。  短短的新闻,落到田间地头,却是老百姓欲哭无泪的痛。  今年,海南的甜玉米“跌跌不休”,最低收购价跌至0.3元/斤,更可惜的是不少玉米被撂在地里。  而在玉米之前,黄瓜也一度遭遇“滑铁卢”,1000斤黄瓜,收购商仅出价30元。  相比往年,今年辣椒、木瓜、西瓜、豆角等海南农产品价格也偏低,出岛瓜菜平均价比去年同期下降0.39元/公斤。  丰收不增收,部分农产品滞销已经成为年复一年的常见现象。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一旦产销两旺,很快就有大批农民蜂拥种植,滞销在所难免。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政府相关部门对市场把握、宏观调度及引导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本报今起推出“滞销的海南农产品”调查报告,上篇重点分析原因,下篇主要探讨对策,以期为百姓种植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价跌、价跌,&跌跌不休……  玉米最低收购价跌至0.3元/斤,而种植成本价约0.8元/斤  面对自家的900亩甜玉米,东方市八所镇种植户张家贵的心情从天上掉到了地下。“2月初时,收购价还基本能保持在每斤1.6元,虽然与去年同期的2.4元每斤还有一定差距,至少不会亏钱。”张家贵说,进入2月下旬后,价格开始逐步回落。  3月,海南玉米收购价跌至冰点。“3月份的收购均价仅仅0.5元/斤,最低时甚至到了0.3元/斤,而保本价要0.8元/斤才行。”张家贵说,很多农户沉下心来等待价格回升,地里的玉米却越等越老,最后没等到价格回升,玉米就已经错过了最佳采摘期。  “辛苦一年丰收了,却没人来收,就连预付了10万元的老板也跑路了,这让我们很着急。”当地一家农户向媒体抱怨说,因为销路不振,他家一半玉米地都没有收割。  甜玉米也叫水果玉米,生长周期短、易管理,东方市是海南省秋冬季甜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县市,今年种植面积达30万亩。甜玉米的种植成本在0.8元每斤左右,今年玉米种植户们普遍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今年价跌的农产品不仅是玉米,此前,黄瓜也一度遭遇“滑铁卢”。  “摘一天的黄瓜都买不了一双水靴!1040斤黄瓜,收购商仅出价30元。”3月,万宁市礼纪镇石龙坑村梁亚妹望着满园的黄瓜,苦涩地说,“2014年10月,我们用种槟榔和养猪赚的2.4万元投资种植4亩黄瓜,本希望能再赚一些钱后改善生活,想不到全部泡汤了。”  今年2月,万宁市1万亩黄瓜丰收上市,每天上市量达到160万斤—200万斤,却出现价格大幅下跌,最低跌至0.3元/斤。因价格低迷,不少瓜农将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黄瓜就地倒掉。  不仅是玉米和黄瓜,相比往年,今年辣椒、木瓜、西瓜、豆角等海南农产品价格也偏低。据省农业厅统计,截至4月17日上午,全省累计出岛瓜菜总量278.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6.18万吨,综合平均价3.7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0.39元/公斤。  海南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冬至2011年春,海南岛瓜果菜出岛483.9万吨,产值176.2亿元;2011年冬至2012年春,这个数字是516.3万吨和186.1亿元,到了2012年冬至2013年春,瓜果菜出岛503.9万吨,产值165.9亿元。相比2011年,2013年产量的提升却并没有带来产值的提升。  “忙种”实为“盲种”  内地暖冬致玉米销售市场变小,而种植面积却急剧扩大  东方市于2009年开始推广甜玉米种植,得益于气候条件好、玉米品种优,是近几年来种植风险较低的农作物。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是东方甜玉米上市期,80%以上销往省外各大市场。  “前几年甜玉米几乎年年丰收,去年甜玉米上市时,收购价格便达到了2.4元/斤,几乎所有的玉米种植大户都赚得盆满钵满。”东方市农业局局长卞晓燕说。  由于价格好,加上种植技术要求不高,甜玉米受到了农户的欢迎,种植面积连连扩大。2009年东方市甜玉米种植面积为6.4万亩;2014年,种植面积就达15万亩左右。而今年,种植面积突增到30万亩、总产量达33万吨。  “去年玉米收购价格高,许多农户的腰包鼓了,便主动扩大了种植面积。”卞晓燕说,而许多从事甘蔗种植的农户,比较过甘蔗与玉米的投入、收益后,纷纷选择了玉米种植。  种植面积高歌猛进,而市场并没有迅速拓宽。“今年内地暖冬,北方玉米需求的空窗期本来就较往年更短,一边是市场需求变小,一边是种植面积扩大,此消彼长之下,滞销就不那么难理解了。”赴东方市参加甜玉米产销对接会的武汉玉米经销商蒋建忠说。  种植没有目的性、盲目跟风种植,在海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张健看来,是海南农业存在已久的问题。“2001年、2007年和2011年海南香蕉三次价格下跌,部分原因就是种植面积增长过快;去年冬瓜滞销,也是如此。”  产销信息不对称  农户与收购商缺乏有效沟通,而中介的利益并不与农产品价格挂钩  每年冬春,湖北瓜果菜收购商周新涛,就要忙着打电话给海南的“客户”,打听瓜菜是否上市、产量如何。而这些“客户”并非种植户,而是中介。  记者调查发现,海南瓜果菜销往岛外,一般是岛外收购商在海南当地寻找中介,再由中介带着收购商到农户家去看田地里的瓜菜,双方先期议价,等到成熟时,收购商再来收购,或者委托中介收购。而中介商则赚取介绍费和差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海南省规划院副处长夏勇开就曾对此做过调研。他说,中介商在海南农业是非常活跃的群体,不仅收购时有中介商的身影,农民种植瓜菜的品种或种苗也大多数是由中介商提供。“由于岛外收购商并不了解海南,中介商起到了桥梁作用,但是,长此以往,也就断绝了农民与岛外收购商的联系,也就使得产地与市场缺乏有效沟通。”  业内人士也坦言,虽然中介商在瓜菜收购时起到桥梁作用,但是中介商由于只是赚取介绍费和差价,其利益并不和农产品价格高低挂钩,所以很难将农民的种植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有效地传导。而大部分农民只管种,并不管卖,坐等收购商上门;而收购商由于各种情况,也不太愿意直接与农户打交道。  日前,在东方市玉米产销对接会上,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经销商李忠跃就提问:“东方玉米个头大、品质优,但在对外推销时,还是通过中介来与市场对接。为什么没有一个平台能够直接连通农户与经销商,种植户也能更直接地看到市场。”  种植户看不到市场,收购商看不到产地,加之农民对于市场的预判能力较低,没有一个及时发布分享市场信息的平台,农民就只能被动接受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事实上,海南省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农产品流通办事处,及时了解并发布产销和市场行情信息,但这些信息却没有反馈到最需要的农民手上,而是反馈给收购商。  “农民掌握信息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也极其有限。”张健表示,同样的,农民发布信息的渠道也十分有限,经销商往往要深入田间地头才能获取第一手的信息。“而对于农业部门而言,也不能总是通过举办产销对接会来实现信息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还有农户之间信息的模糊,不知道别的农户都种了什么,只能根据自家的情况判断。每年4月是海南木瓜价格高峰期,然而今年收购价格却仅1.5元/斤左右,而往年至少在2元/斤以上,去年达到4元/斤。乐东木瓜种植户周群国告诉记者,木瓜之所以价格下跌,原因是去年台风导致香蕉园受灾,大量种植户改种木瓜,导致今年4月集中上市。这种现象,去年已经发生过一次,澄迈一些香蕉种植户,由于香蕉枯萎病和台风等影响,纷纷改种冬瓜,导致种植面积从1.5万亩,突增到2.6万亩。  “农民都知道量多价格跌,有时候农民也不想盲目种植,但是由于信息获取不畅,只能跟着感觉走。”周群国说,“香蕉受灾,到底有多少人改种了木瓜,在当时并没有人清楚。很多时候,到了收获季节了,才知道大家都种了木瓜,量大价格跌了。”  少了时间差,价格就差  海南运输劣势明显,因此与两广的上市时间差很重要,一旦撞期,便会价跌  业界在分析今年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黄瓜和玉米时,都指出了一个共同原因,与内地撞期了。  万宁市农业局局长蔡吉林说,由于去年10月海南连下暴雨,造成万宁黄瓜延迟一个多月上市,加上内地暖冬,山东、广东、&广西等全国多个地方的黄瓜都同时上市,造成黄瓜价格低迷,主要收购海南冬季瓜菜的江南市场黄瓜价格仅为0.5元一斤。东方市农业局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是暖冬,内地玉米和海南玉米的上市时间也“撞车”了。  海南作为冬季节瓜菜种植基地,得益于纬度、气候优势,各品种瓜菜往往能在全国率先上市,这个时间差,也决定了海南瓜菜的畅销与滞销,区别往往就在几度之间。  “海南的优势明显,劣势也明显,运输就是一大难题,从海南运到河南的费用是从广西运到河南的两倍,所以时间差很关键&。”来自河南郑州的收购商吴赞粱说,“广西、广东秋季瓜菜已经销完,春季瓜菜还未上市,这之间的空挡期是海南冬季瓜菜最佳销售时期。”  蒋建忠说,今冬内地气候温和,海南玉米全国最早上市这个大的优势被削弱。同样作为玉米主产地的两广地区提前收获,原本就变小的市场再受挤压,价格自然上不去。  “现在,海南瓜菜行情关键要看大棚蔬菜的产量。”吴赞粱说,年内地冬季气温偏冷,大棚蔬菜减产,海南瓜菜行情好,而去冬今春内地气温偏暖,大棚蔬菜丰收,海南瓜菜行情就低迷。  遭受暖冬,与广东、广西撞期,往往会使海南瓜果菜遭到致命打击。2013年海南冬季瓜菜就因此出现价跌滞销现象,当年一季度,全省瓜菜价格水平下降了14.2%,线椒、圣女果、佛手瓜等品种同比上年价格跌幅高达30%-50%。  时间差不仅存在与岛内与省外,也存在于岛内南北地区。从事农业的陈胜庭,曾长期担任省荔枝龙眼协会秘书长,他告诉记者,海南就像中国的缩影,农产品上市时间从南往北,以荔枝为例,三亚陵水最先上市,然后往北移到海口澄迈,时间跨度为4月到6月。如果由于气候影响,南北同时上市就会出现价格下跌。  海南岛陆地面积小,虽然同时上市,相对于“两广”(广东、广西)来说,也是少的,市场也并非是供过于求,但是由于来海南岛的收购商有限,出现收购商稀缺,价格也会出现下跌。例如,2014年5月,琼北地区荔枝提前一周上市,而此时的收购商都集中在琼南地区收购,导致海口等北部市县荔枝无人收购,而造成荔枝短期内的价格大幅下跌。去年儋州冬瓜价格大跌,也与澄迈冬瓜与儋州冬瓜同时上市有关。  种植粗放,品相不佳  种植管理粗放,品种更新慢,跟不上市场味口调整  今年海南瓜果菜价格下跌,也并非所有农户都损失惨重。周群国家种植80亩木瓜,就比其他农户价格高出0.3元/斤-0.5元/斤。“量大价跌时,质量就能够体现出优势来,我们家的木瓜果形好,呈长条形,受市场欢迎,而不少农户家的果形则是偏圆形。”  周群国说,一个果园的商品率也很重要,如果参差不齐肯定卖不出好价格,“我们果园之所以受收购商欢迎,是商品果率能够达到95%左右,其中一级果达到80%。”而记者调查发现,一般农户的木瓜商品果率平均为70%-80%,一级果仅为60%左右。  周新涛就表示,海南气候好、土壤好,农产品的底子是不错的,但是由于种植粗放、管理不到位,导致瓜果的品相不佳。  乐东绿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开法说:“海南热带农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都是粗放惹的祸。种植粗放,影响产量和质量,卖不出好价格;管理太粗,成本又高,利润当然也就薄。”  有种植户坦言,过去海南气候条件优越,人无我有,无论好果差果都有人收购,冬季瓜果菜往往也能够实现“暴利”,让不少种植户失去了精细化种植和管理的积极性。“很多种植户存在‘赌徒’思想,倾向于大面积种植,价格好大赚,价格不好就亏&。”  海南农产品种植技术,也往往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今年,梁亚妹家的黄瓜,挂在枝头,个头足,重量大,一个瓜1斤以上,看着非常漂亮。然而,黄瓜绝非越大越好。  万宁黄瓜经销商曾祥艳介绍,目前全国只有江西南昌市场才需要大黄瓜,市场需求太小;海南黄瓜销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区域市场,4两—7两之间的瓜最受欢迎。  品种老化,也影响了海南农产品的后劲。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黄正恩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口味的改变,瓜果菜品种大约五六年会更新一次,而海南很多农户种的是10多年的老品种。  “比如泡椒,海南还有不少地方种植厚皮泡椒,而这个品种近年来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以前我们发往上海的瓜菜,每车都要配1万-2万斤,但后来逐渐减少,两年前,就不再收圆椒了。这两年厚皮泡椒的收购价不到薄皮泡椒的一半。”来自上海的经销商王波说,市场的口味在不断变化,市场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变化,过去畅销的品种,经历几年也会淘汰。  海南农业科学院瓜菜研究所所长肖日新坦言,海南农民需提高接受新品种的勇气和意识,不要等到外地种的最新品种赚了钱&,再开始种植,没有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就会弱。
注:本站所有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生意地立场,如侵犯贵方权益可通过邮件反馈
【来源】海南日报
已有0条评论
您可以输入150个字符
发布成功,请等待审核...
食品行业资讯
食品最新消息辣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2012年色素辣椒价格走向趋势如何? 最高和最低价位分别是多少?_百度知道
2012年色素辣椒价格走向趋势如何? 最高和最低价位分别是多少?
提问者采纳
你好,1、根据目前专业产辣椒村信息显示,由于去年辣椒受前年产量释放过快,前年价格上涨后,辣椒种植偏多,去年价格爆跌。今年产量偏少,故今年预判,价格应是回升趋势;2、但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影响,各加工企业减少产量,故对辅料的采购减少,这对今年的价格是一个不利因素;3、下半年辣椒全面上市,在流通环节增加供应,也会导致辣椒价格会有一个短暂下挫。稍后随着现货供应的减少,价格会逐渐走出上涨趋势。4、所以,我看好今年的辣椒价格趋势。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辣椒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这个真还看不清楚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 > 信息详情
对当前辣椒价格上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 00:00:00&&
发布人: &&
文章来源: www.&&
点击率:2255
&& 自定样式:
文字颜色 黑色 白色
红色 灰色 绿色
蓝色 青色 黄色
背景颜色 白色 黑色
粉红 灰色 绿色
蓝色 青色 综色
&&& 今年辣椒为何如此走俏?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啥?按照今年的市场形势变化情况,今后我县在辣椒产业发展上应着重做好哪些工作?带这些问题,日前,政府办组织信息科和政协经科委、县农业局辣椒办的同志深入香花、九重、厚坡等乡镇采取走访辣商、农户、相关业内人士和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进行了调查。
&&& 一、辣椒价格上涨情况及原因
&&& 今年8月底新椒上市以来,辣椒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后,上涨幅度逐步增大,目前,干小椒价格最高达20—24元/公斤,是前三年辣椒价格的4倍多,大辣椒(干椒)也由原来的2元/公斤涨至10元/公斤。据辣城的辣商分析,明春干小椒极有可能涨到30元/公斤左右,创造自1996年以来历史上辣椒价格的第二个高峰。
根据调查和业内人士分析,导致今年辣椒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 一是辣椒种植面积萎缩,产量降低,供不应求。年,辣椒价格一路下滑,以小椒为例,香花辣椒城年为7—8元/公斤,年为4—6元/公斤。农民种植辣椒得不偿失,改种其他作物,导致面积减少,产量下降。二是旱涝等自然灾害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多数辣椒主产区遭受了水、旱、风、低温等多种自然灾害,致使今年辣椒产量锐减。三是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普遍上扬,且增幅大、增速快,拉动了辣椒价格的上涨。自春节以来,粮食、蔬菜等价格一直上涨,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30—50%,有的农产品价格甚至成倍翻。与此同时,化肥、农膜等农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四是受苏丹红的影响。上半年,因苏丹红的影响逐渐解除,市场对辣椒的需求量剧增,加上近年来主产区辣椒产量下降,总量较少,库存不多,导致辣椒价格一路飙升。五是辣椒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近年来辣椒除食用外,经深加工还可提取辣椒碱、辣红素,制作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年需求量成倍增长。六是辣商囤积居奇。由于前些年全国辣椒价格一直偏低,产量不断减少,部份经验丰富的辣商预测到今年辣椒价格极有可能上涨,所以8月份辣椒价格抬头以后,立即开始囤积居奇。
&&& 二、辣椒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和效益分析
&&& 从调查情况看,辣椒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有四:一是部分辣农开始惜售,等待价格继续上涨,获得更高收入。二是辣商继续囤积居奇。据统计,目前全县约有600家辣商分赴全国各地乃至到印度、缅甸等国收购并贮存辣椒,总量约达3万余吨,价格6亿元之多。三是价格上涨带来了市场的活跃,市场的活跃带来了饮食服务和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力开辟了增收路子。据调查,目前仅从事辣椒挑拣的村妇每人每天即可收益10—20元。四是总体上明年辣椒种植面积很有可能大幅增加,我县辣椒产业的发展有可能掀起第二个高峰。从三个辣椒主产镇抽样调查的50户农户看,80%的农户表示明春要大幅度增加种植面积,15%的农户表示要看具体形势和政府的政策导向,5%的农户表示不愿追赶今年的形势,但这部分农户要么是承包地少,要么是缺乏劳力。
&&& 从收益看,尽管今年辣椒价格创造了1996年之后的第二个高峰,但作为历史悠久的辣椒主产区这一,我们的收益并不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表象看,是因为近年来农户种植辣椒的积极性不高,辣椒种植总面积不大,总产量不高。从深层次看,除去长期以来辣椒价格一直偏低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县辣椒产业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使用有机肥、轮作倒茬等传统技术和小教密植栽培、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一直局限在示范田内,辣椒产品质量严重退化,效益低下;二是产业链条短,拉动能力弱。目前我县的辣椒加工能力仅4万吨左右,而且小企业多,龙头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的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少。同时由于市场监管不力,信用度不高,市场调控能力也越来越小。三是关于市场信息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滞后。据部分辣商反映,凭多年在辣椒行业的经商经验,去年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今年的辣椒形势很有可能看好,但由于无人过问,信息无从提供;四是其它产业的冲击。近年来,在促进农业发展上,国家采取了粮食直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而在辣椒产业发展上,政府扶持相对较少,辣椒的比较效益越来越小,农户种植辣椒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 三、启示与建议
&&& 基于上述调查与分析,辣椒产业的再度恢复、壮大已是大势所趋,建议我县在下步工作中,充分利用今年辣椒价格上涨的“东风”,重振我县辣椒产业的“雄风”。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 一要进一步坚定发展辣椒产业的信心和决心。首先,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县已经具备了发展辣椒产业的诸多优势。我们有优越的生产环境,有一定的加工基础,有良好的市场氛围和成熟的种植经验,有一支分布全国各地、经验丰富、经济实力较强的营销团队,这一切都为我县辣椒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辣椒价格的再次提升为我们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三,自2003年以来,全县辣椒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为今后的轮作倒茬提高辣椒种植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奠定了基础。第四,从市场规律看,今年距历史上辣椒产业最兴盛的1996年已达十年,辣椒产业的恢复期已经来到,发展辣椒产业的商机已经到来。第五,从历史的角度看,重振辣椒“雄风”,对促进香花、九重、厚坡、仓房、马蹬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 二要搞好规划,加强引导,稳步发展。鉴于今年的辣椒市场形势,明年农户大力发展辣椒基本上已成定局。但由于现在的信息传媒发达,竞争对手众多,所以,县乡政府既要抢抓机遇,把握现实,发挥优势,抓好发展,又要及早着手,搞好规划,加强引导,稳步推进,把辣椒的种植区域向适生区和最适生区推进,全县种植规模应控制在10万亩左右,以免市场上供大于求,价格再次下迭时,农民经济上受损、积极性受挫。
&&& 三要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首先要围绕良种培育和技术革新,进一步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产品市场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我们要想在今后的辣椒产业发展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以质取胜。近年来,县辣椒研究所建立辣椒种质材料圃3亩,引进国内外辣椒品种74个;建立综合试验示范田3亩,开展良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初选优质品种6个,研究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及抗重茬等无公害生产技术4项。年推广“香花”辣椒良种12.5吨,推广面积12.5万亩,推广专用肥160吨,组织现场培训17场次。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政策扶持,对研究良种和应用良种的农户分别予以重奖和补贴。其次要围绕最新技术信息的发布和市场价格预测继续完善和提升辣椒信息中心功能。就目前而言,各地辣椒产业的技术信息和价格信息还不算畅通,全国一体化信息平台缺位,区域市场规模较小,辐射力有限,没有形成辣椒产品北上南下、各市场配合贯通的流通格局。随着宁西铁路、宛坪高速、南襄高速的开通,淅川完全有能力填补这个空白。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辣椒技术信息的掌握和市场形势,变化的预测,充分利用目前互联网等多媒体优势定期向辣农及购销商发送最新的技术信息和价格信息,用香花的价格影响全国的价格,最终在香花形成全国的价格中心。近期尤其要做好辣椒价格预测,使农户和辣商该售即售,该囤就囤,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减少损失。
&&& 四要强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打响“香花”辣椒品牌。“香花”辣椒目前已经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创品牌不易,保品牌更难。今后的工作中,要强力推进辣椒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这既是辣椒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作为水源地控制面源污染的需要,更是竞争国内外市场的利器。要继续完善和提升辣椒质量检测中心,积极培训无公害生产技术,把无公害生产技术由田间延伸到工厂和市场。对辣椒市场要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要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的要求,对辣椒产品实行检测,符合标准的,粘贴无公害标志后方可进入市场,否则坚决拒之门外。农业、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广泛宣传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品牌要求,组织和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以确保“香花”辣椒的“牌子”不倒。
&&& 五要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辣椒产业的发展,主体是辣农,关键看效益。要在充分把握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辣椒产业效益、提高农户发展辣椒产业的积极性,就必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要采取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扎木成排的办法分类整合和提升我县所有辣椒龙头企业的经营水平,统一使用商标,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进行销售,真正形成集团化、规模化,从而增加产量,增加规模,提高质量,打响品牌,占领市场;要进一步完善香花辣椒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提升市场凝聚力;要切实加强产业综合服务,以淅川辣椒协会为基础,建立全国性的香花辣椒商会和辣椒产业协会,连接育种、栽培、加工、营销等产业链条,力争在香花形成全国辣椒产业一体化营销网络;要开辟辣椒产业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办公、一单式收费和一条龙服务,努力开创“香花”辣椒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关于我们 |
电话:4 传真:8 E-mail:
淅川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农信通技术支持频道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