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辅导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_百度作业帮
小学文言文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 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分析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注释  斫:zhuo,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飞往月宫 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蟾蜍 就是传说中的月精 故老的传说中月亮上有颗桂树,还有蟾蜍.因此有一本记录异事的书上说:”月亮上有颗桂树非常高,树下有个人不停的砍砍,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砍树的人叫做吴刚,是西河人,在学仙道的时候犯了过错,就罚他砍伐桂树. 刻舟求剑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寓言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   4、状:形状   5、乌:乌鸦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8、是: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10、故:所以   11、湮:填塞 古今异义词   赤足:1.文中指红色的脚.   2.现代汉语中指光脚.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
文言文 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
你不是最后的我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花果山 碧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 明月伴星星伴月,星月交辉 脸映桃红桃映脸 风摇柳绿柳摇风 海上飞燕飞上海 江内行船行内江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
高二必读: |
各科辅导: |
高三必读: |
各科辅导: |
单元作文: | | | | |
体裁作文: |
教学资源: |
各科复习: |
知识考点: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
【摘要】鉴于大家对精品学习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章》),用现代汉语语序&硬译&,则会译成:&什么罪的有?&&一支羽毛的不能举起,是不用力气。&这使人想起日本人说中国话。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力量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一些固定格式等等。这些知识,随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均能逐一接触到,这里强调几点:
1、可以借助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哉&、&夫&常用来表感叹;&乎&、&与&、&邪&、&何&、&盍&、&孰&常用表疑问;&之&、&是&常用来表疑问;&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
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
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容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先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
学习文言,还有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中学大纲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的上空升起了一片&璀璨&的群星,他们是鲁迅、胡适、梁实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穆旦、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风流儒雅,他们学贯中西、鉴古知今。与其说他们是文学大师,不如说他们是运用白话语言的大师。他们的作品90%以上用白话写成,他们灵动地驾驭白话,&垒筑&起白话汉语的华彩篇章。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顿失光彩&、&暗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譬如社会政治动荡等等,但一个最合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是最根本的解释,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小学阶段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文人们,在孩童时期的语言&敏感期&阶段,即13岁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深入的文言教育。他们在语言&敏感期&所接受&语文教育&,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是在废除文言的背景下,基本以白话为主体的、为本位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人们,在语言&敏感期&,基本是&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而不是&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
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具有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少年时期就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以文言为本位的&语感&。这种文言本位的&语感&,跟随他们成人,伴随他们终生,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他们文字表达的&下意识&,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他们能够自如、娴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或摹像、或写意、或达情,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
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而白话是一种历史极短的语言。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而全民使用白话自&五四&诞生至今不过百年。白话还没有创造出自己&辉煌&、&丰厚&的历史&积淀&,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当今白话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用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文言与白话的关系,一母一子,一本一末。人们在孩童的&语言敏感期&,从&根源处& 学习语言,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古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相反,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写出的文字,就难以达到以上境界,而可能拖沓、冗长、繁琐、欧化、罗嗦、抽象。
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作家、学者,整体上文字水平(主要是白话表达水平),难以与上半叶的大师&比肩&,根源就是少年时代&语言敏感期&接触的文言愈来愈少。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如鲁迅、郭沫若等人,他们成为&白话大师&,开白话运用的一代风气,根本原因是,他们在19世纪接受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文言教育,可以说,这些&白话大师&们,少年时期在文言的&酱缸&里浸泡过的,成人后登上文坛,每个&汗毛孔&里都渗透着文言的滋养。而20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文人、学者们,少年&语言敏感期&,恰好处在大陆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从诞生、发展、再发展的时期,也即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此时,正是大陆所谓的&现代语文教育&对文言否定愈演愈烈,语文课本摒弃文言愈来愈多的时期。大陆语文课本在七十年代彻底告别了文言。因此,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成人的文人们,少年时期接触文言的数量&一代少之于一代&,因而他们成人时的文风也基本上&一代逊于一代&。几十年来,大陆文人的整体文字面貌是越来越 &水&,越来越&白&,越来越&俗&,越来越&痞&,失去了纯粹、古雅、洁净、朴素。不可否认,这正是所谓大陆&现代语文教育&斩断了&文言&血脉的结果!历史的教训,我们不能不汲取,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
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的文言,成人后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少年&语言敏感期&仅仅涉猎极少的文言,或者仅仅学习白话,哪怕是一流的白话,那么,成人时期,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通过白话学习白话,似近实远,事倍功半;通过文言学习运用白话,似远实近,事半功倍。根扎于&文&,语发为&白&,这应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法则。
可以听听香港著名学者,堪称语言大师的董桥先生对鲁迅先生的点评:&(鲁迅)&先生之文,上穷远古,旁及异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语,苍然深邃,情致极焉&。鲁迅读过古书不少,从而&知旧世之弊&,文章&雄厚冷峭,于书卷气杂以斗士风采&。仔细阅读鲁迅的白话文,不难发现他笔下其实&白&中处处有&文 &,可见文言真是白话的基础。&
我绝对不是主张在中小学阶段全面恢复文言教育,全面实行&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我主张白话、文言,各占半壁江山,适度加大中小学阶段文言的课文比例,而且是小学、初中、高中循序渐进地增加,至高中阶段在课文篇目数量上应当略高于50%;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也绝不是放在培养&白话大师&上,我们着眼于奠定一代几代&现代人&的&白话运用&的根底,提高&现代语文教育&&学习运用白话&的效率。
现代汉语等于&现代&&进步&,文言等于&非现代&和&落后&,用啥即学啥,不用啥就摒弃啥,这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思维逻辑。
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我们是&现代人&就应该学习现代文,现代语文教育应当着眼于&现实运用&,文言已经不用,至少是几百年前的书面语,是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陈腐语言,现代人何必再去学,再学说不定会受到拘囿、禁锢甚至毒害,也无益于应用。
这里面潜藏着一种简单的认知逻辑:白话等于&现代&、&进步&、&民主&、&自由&,文言等于&非现代&、&落后&、&陈腐&、&封闭&、&禁锢&。包含着一种简单的实践逻辑:现代生活应用用什么,就直接学习什么,现代生活不直接应用,干脆就可以摒弃不学。
其实,对文言和白话这种简单的认知逻辑,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存在过,我们还是细细听听&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是如何说的吧:
&古学诚不能无病,现代人也决不能单看古书,这何消说,但一见古书,便视为毒品,未免有点晒不得太阳吹不得野风的嫌疑。现代人贵能通古今,难道专看什么斯基译作,读洋书、说洋话、打洋嚏、撒洋污。《史记》、《汉书》不曾寓目,《诗经》、《左传》一概不识,不也是中洋毒吗?&
文言诗文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正像白话中有语言垃圾,也有语言珠玉一样。对于中小学课本来说,宜古今兼选,不可偏执一端,或偏古失今,或偏今失古,关键是编写教材者选择、取舍得当。&古者则幽深淡远之旨,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两者须看时并用,方得文字机趣。&&国语要雅健,也必有白话、文言二源。&(均为林语堂语)林语堂先生还说,文言与白话的谁现代与谁保守,关键不在于&之乎&或&了吗&,而在于文中是今语还是陈言。如文中是今语,即使借了 &之乎者也&穿插,也不碍事,不伤大雅;如果文中是陈言,即使借了&吗呢吧&来穿插,也还是鬼话。其原因就在于,一真切、一浮泛。所以,林语堂说我宁可写 &白话的文言&(明白晓畅、雅俗共赏、简洁素朴的文言),不写&文言的白话&(貌似白话,口语,却罗嗦、繁冗,让人不明不白)。
我们再想想,司马迁《史记》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堪称博大、恢弘,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铮铮傲骨,俯仰天地的目光,即使放在今天,也堪称超绝。诗经的质拙、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都已经成为文化史、文学史的绝唱。我们能够说以上这些是&非现代&、&保守&、&封闭&的吗?
文言诗文,更有对学生精神和语感熏陶感染的作用。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彻千万年,沐浴古今人。他们的灵魂,用&文言&&走过&的漫漫的精神历程,我们今人再通过&文言&,让学生去&循迹走过&,对学生的精神就是一次次历练。不断地 &走过&、不断&历练&,就是民族的精神&积淀&、&精神记忆&与&精神传承&!同样也是语感的形成。作家李霁野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经过诗人的眼睛来看万象,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而不曾读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这里的诗词指的是古典诗词,如此量化积累,就是语感的形成,也是精神气质的形成。这些恐怕是单纯学习白话诗文所不可替代的吧?
另外,如果须循着&学什么,就用什么;不用什么,就摒除什么&的思路,发展下去,进行语文教学,那么,现代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大量产品说明书、市场调查报告、手机短信、QQ聊天语等等,放在语文课本中呢?因为它们是今天用得最多的呀!
鲁迅、胡适、郭沫若反对文言,更多是从政治、思想、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的。而他们自身的文言素养,却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奠定得异乎寻常的雄厚了,所以他们成年后,无论怎样大张旗鼓地反对文言,而自身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养,是反对不掉的;他们自身的文言功底或者说是文化的根底,是不会因此而变薄的。而如果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语文教师们&,自身文言根基很浅,却也跟在大师后面,齐声附和&废掉文言&,那么,我们可能&废掉中华文化灯塔&,废掉几代人&文化根基&,同时废掉&白话的根基&。使几代人的&白话&成为&浮萍&!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代大陆文人的文字正在出现&粗鄙化& 趋势,广大青少年的语言也正在&网络语言&、&商业语言&的冲击下,出现&垃圾化&趋势。
学生厌学文言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我们教文言文时,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若算一下时间,学生从小学时就接触文言文,到了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比外语短,但&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这一要求是否达到了呢?显然没有。学生面对一篇哪怕是浅显的文言文,还是一片茫然。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没有搞清楚。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若说是为了交流吧,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变成了古人,峨冠博带,一见面就是&之乎者也&一大串,显然是很荒唐的。若说是为了研究古代文献吧,这显然是少数人的责任,从普及的角度来说,这少数人把古代文献翻译成现代文,做成光盘,或直接进入网络,全民即可受用,为什么要让一个高中毕业生具备&能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呢?现在,你若是随便到高中生中做一下民意测验,问你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他保管回答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考试不考文言文的话,他会立马将文言文放弃。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模糊不清,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没有明确的方向。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我觉得应当把文言文当作一种文化,而不应当仅仅当作一种语言来学,更不应该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文言文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把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经由我们的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从《尚书》,一直到清代,文言典籍里蕴藏着多么丰富的中国文化!我们让学生接受什么?就是接受这种文化。可我们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严重走偏了,只停留在字意的层面上,而且通过词语解释和语法特点等的标准化题型的反复操练,把学生刚刚萌发的一点兴趣给磨平了,使文言文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那么面目可憎。其实文言文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它里面包含着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我有时不无偏激地想,我们今人和古人相比,我们的智慧和思想是不是越来越变得迟钝了?你看,我们所有发现的智慧和思想,在《论语》中都可以找到。过去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事实上,我们的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的企业家就曾拿我们的《孙子兵法》来管理他的企业;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就对我们的古代文化情有独钟。我们阅读古代典籍,可以了解到孔子、孟子、庄子、晏子、鬼谷子、诸葛亮这样的大智,也可以了解到郑袖、吕后、秦桧、魏忠贤这样的大*,了解到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看到现代生活的影子,为我们了解现代社会提供一面镜子。
其次,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有些混乱。学生的认知过程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可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符合这条规律,在过程安排上有些混乱。比如说,你能说出《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放在初中和放在高中有什么区别吗?事实上这几篇经典篇目并不比《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等浅显,于是就出现了同一篇课文,过去是放在初中的,如《醉翁亭记》,现在又放在高一的情况。上海的二期课改也没有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比如《左忠毅公逸事》,过去上海H版教材是放在高二的,现在新教材放到了高一,你不能说它的根据是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我觉得过去学习文言文可能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这点是不是可以值得我们编排文言文教材时借鉴,还望方家考虑。
再次,文言文的学习方式应当改变。我认为,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的读书被做题目所代替,尤其是文言文学习,被标准化的A、B、C、D的题目所代替,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做这样的题目,只能使本来就不高的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加弱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靠长期诵读、感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那些繁琐、细碎的所谓文言句法训练,不是真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存心捉弄学生,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绞尽脑汁,让他们在那里做着大量的无用功,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这种状况若不尽快改变,害莫大焉!试想一想,一方面现代文在淡化语法,一方面文言文在强化语法,不是与我们的课改精神背道而驰吗?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让学生对语法一无所知,毕竟古文和现代文有着许多不同,我们只需引导他们了解究竟有哪些不同即可,不必在这里做过多的纠缠。关于这一点,吕叔湘先生在《语言的演变》一文中讲得很清楚,不需要我在这里饶舌。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呢?我在这里强调两点: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们只要这样实践过,就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理性。二、文以气为主。现在能够留存下来的文言文,是经过了几千年读者眼光的过滤,大浪淘出来的金子,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像《孟子》的&浩然正气&,《庄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范仲淹的宠辱皆忘,欧阳修的超然自乐,韩潮柳海,等等,你不通过反复诵读,是难企其妙的。别的不说,每当我咏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觉得有一股清泉流溢胸间,那种快意和美感是别的享受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到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使他们受到文与质的感染与陶冶,充实其底蕴,丰富其情操,何愁他们不具备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这样,学生面前的文言文还怎会是那样面目可憎而索然无味呢?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宝,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对于古代文化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写了大量的作品,在各方面有较高的价值,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例如宋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等诗句至今传诵。古人写作时是非常讲究谋篇布局,章法技巧的。为写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贾岛就有&推敲&的典故之说。因此,古人有些篇章不仅可以使我们受到文学熏陶,而且对我们的写作也会有帮助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文言文,而且还要学好文言文,才能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总结】2013年精品学习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精品学习网学习愉快!
更多频道: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文言文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