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心不忍的意思请求解释

&|&&|&&|&&|&&|&&|&&|&&|
&|&&|&&|&&|&&|&&|&&|&&|
【记者呼声】天使折翅 老父请求救助
时间: 11:47:46&&作者:&&来源:吕梁日报晚报&
本报讯 25岁的任东是石楼县人,2007年,作为一名优秀士兵,他光荣从北京武警部队退役,之后进入石楼县公安局民爆队做了一名临时警察。&好汉不能再提当年勇&。如今,身患白血病的任东躺在病榻上,面对家徒四壁,好小伙对生命充满了渴盼。
任东是石楼县灵泉镇人。2003年他光荣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到2007年退役时,他随同所在部队,参加过护卫辖区的各种活动,并曾荣立三等功,获得&优秀士兵&的光荣称号。退役之后,任东回到家乡,在县公安局民爆队做了一名临时警察。虽然是一名临时警察,但任东继续发扬他在部队养成的好习惯、好作风,脏活、累活、有危险的活他都抢在前面,深受领导同事的好评。
灾难来的没有一点预兆。2009年9月下旬,任东突然感觉厌食、乏力,浑身酸痛,开始以为是过度劳累所致,后来慢慢觉得自己两条腿奇痛,手腕也痛。在石楼县医院检查时,医生建议他去大医院检查。不久,任东在西安医院被确诊为白血病。晴天霹雳!当时全家人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这么年轻,这么优秀,平时身体如此强壮,怎么可能得这样的病呢?于是老父亲带着他在西安、太原、北京开始了漫长的治疗征程。
54岁的老父亲任燕平面对记者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告诉记者:&前一阵子的化疗已经花掉了15万余元,虽然医生已经为他找到了相匹配的骨髓,但要换骨髓还得50多万元。作为一个农民家庭,我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能借到钱的亲戚朋友也都借过了,但距离昂贵的医药费还相差甚远,要我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年轻的生命受病痛折磨,甚至有生命的危险,我真的于心不忍啊!请求社会各界好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救救这可怜的孩子吧!我全家会感激不尽,铭记恩德的!&
为挽救任东的生命,任老一家已经债台高筑,50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啊!我们期待更多的仁爱之士能够援手,救救这个年轻的生命。(记者 李雅萍 通讯员 苏淑婷)
(编辑:蔡晓霞)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联系电话:;监督电话 : 在线客服:QQ:、、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八一街29号  邮编:033000
 联系邮箱:;吕梁日报社社长邮箱:
 吕梁新闻网 版权所有道德经全文释义14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有智之者“知”“道”的妙用,勤而行之,从不敢多言。而整天喋喋不休的人,自以为了解了“道”的精微妙处,其实他“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不显露锋芒,能够消解纷争,含敛光芒,同于尘世,超越物外,淡泊无欲,这就是“玄妙齐同”的境界。(也是真正有智慧者的行为)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所以,及无法与他亲近也无法同他与他疏远。及无法使他得利也无法使他受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及无法使他高贵也无法使他低贱。修道之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才是天下最了不起的。
夏代自禹开国,到第五代皇帝,就是相统治的时期了。这时已是夏出现衰落危机的时期了。
后羿的祖先世代执掌射正职官,此时力量已经超过了夏的国君相。凭借自己善射的本领和势力,后羿篡夺了相的权力,把相流放到商丘。
相流放到商丘,住在同姓诸侯斟寻那里,过着流亡的生活。
后羿做上国君后,整天不是打猎,夸耀自己的善射,就是饮酒淫乐,不理国政。武罗、伯姻、熊髡、龙圉等良里都受到排斥,偏偏听言奸臣寒浞。
这位寒浞本是被他父亲赶出门的不肖之子,但羿视为宝贝,拜为丞相。不久,寒浞利用手中的权力,把羿杀死在桃梧,又在穷门将后羿的儿子杀掉,自己当上了国君。
寒浞有儿子浇,封地在过这个地方,史称过浇。这位过浇,力大无穷,可以在陆地上撑船走,所以,寒浞让他带领大军,再去消灭斟寻、斟灌,并将流亡在斟的相杀掉。
过浇率领军队,前往消灭斟氏,遭到顽强的抵抗,但斟氏终不是对手,被过浇的军队杀得七零八落,相也死在其中。
相有一妃子,来自有仍氏,名后缗。敌人杀来时,她已有了身孕,幸得卫士拼死抵抗,血流遍地,后缗才得以逃脱追杀。
后缗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只好逃回自己娘家有仍氏,生下少康。
相有一旧臣靡,见相被杀,他在有鬲这个地方把斟的残部收罗起来,不断与后羿战斗,最终将后羿杀掉。
这时,少康已成为一年青力壮的青年,被靡立为国君,就是夏代的第六代君主。
少康没有忘记杀父之仇,在浇的封地过,消灭了浇的势力,浇也被少康杀死。从此,夏丧失的政权,又完全控制在夏人手中了。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要以“正道”来治理国家,要以“奇谋”来用兵,要以“不扰民”的方式去取天下。这些结论是从何而来的呢?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请看实例:当天下越多“忌讳”,人民就越来越贫穷。当人们“利器”越多的时候,国家就越来越混乱了。当人们都懂得用“伎俩”(虚伪狡诈)以智取巧的时候,天下怪事奇出。当国家“法律越森严”的时候,盗贼就越多。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现代哲学故事一则
“高手”是让所有人都想赢你
有个以湖蟹闻名的酒店,需要招聘一名厨师长。
湖蟹在进蒸笼前需要用麻绳绑起来,这是道很繁琐的工序,所有的厨房员工都不喜欢这道工序,所以每次绑湖蟹都是由厨师长带头。
有两位厨师同时来应聘,试工。第一位试工的厨师每次都带头绑湖蟹,还经常与其他厨师进行“绑湖蟹比赛”。每次比赛,大家都尽最大的努力,可就是比不上他,所有人都为他娴熟的技术折服———他5分钟绑20只湖蟹,其他厨师最多绑12只。
另一位应聘者也号召大家来比赛,但是他不用表掐时间,光是手脚比划,数个数,这位厨师的手脚并不快,虽然他的喊声最大,但是每次一开赛,别的厨师一认真起来就能超过他,他几乎成了大家的笑料。
尽管如此,那位厨师反而用更大的声音喊着一定要追上其他厨师,他拼命追,其他员工自然也就拼命地不让他追上。直到试工结束,他捆绑湖蟹的效率依旧落在其他厨师后面。
试工结束了,老板竟然聘用了第二个厨师。作为一名厨师长,干活效率竟然比职工还慢,怎么服众?
酒店老板说出了其中的奥秘:第一位应聘厨师虽然手脚很快,但他总赢,让大家缺乏自信和动力,虽然大家都响应了比赛,但实际上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不能赢的比赛,反正都是输,还能拿出真正的实力和积极性吗?
第二个厨师手脚虽然慢,但他的“步步紧逼”逼迫大家既兴奋又紧张地拼命加快速度,不让他追上,就在这追与逃之间,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提高了劳动效率———他们竟然每5分钟绑了18只湖蟹。
员工们没有想到的是———刚才在老板办公室,第二个厨师已经当着老板的面绑过一次湖蟹,他的成绩是每5分钟绑25只。
他说:我一个人少绑10只湖蟹,但其余10人每人多绑6只,总效率相当于每5分钟提高了50只。
高手,不是让所有人都输给你,而是让所有人都想赢你!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从政者能够做到无为宽厚(例如:“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样可使百姓安居乐业行善积德天下太平。若从政者总去斤斤计较越多设施刑法,百姓就会变得狡猾缺少大智慧都是小聪明。
(吾不知用何词来阐明寓意,用心去体会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谁能知道究竟那?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正的可以变为邪,善良可以变为恶。人们迷惑而不知其理太久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所以圣人方正而不割,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耀而不耀眼刺人。
哑巴吃密之悟
有一个学僧,恭恭敬敬地请教慈受禅师:“禅者悟道时,对于悟得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道,说不出来。”
学僧:“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像哑巴吃蜜!”
学僧觉得很有道理,但随即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一个禅者没有悟道时,但他善于言辞,说得头头是道,他说的能够算悟吗?”
慈受:“既然还没有悟道,说出的怎算做禅悟呢?”
学僧:“但是他说的听起来好像也蛮有道理呀,如果不算做禅悟,那他是什么呢?”
慈受:“鹦鹉学舌!”
学僧:“哑巴吃蜜和鹦鹉学舌,有什么不同呢?弟子愚笨,请老师讲具体一点儿。”
慈受:“哑巴吃蜜,甜在心头,是深深地领悟了禅理,这是‘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舌,语音虽似,却毫无意义,这是‘不知’,好像小孩子学说话,并不了解其中的含义。”
学僧:“啊,是这样,那么面对那些没有领悟禅理的人,怎么对他们说法呢?”
慈受:“自己知道的给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不要给他知道。”
学僧:“老师,那您现在是‘知’还是‘不知’?”
慈受:“我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像。你说我是知还是不知呢?”
学僧很受启发,礼谢而去。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
治理国家,要像保护自然一样顺其自然(万物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任由它自生自灭咱们不加以干扰),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尽早顺从“道”。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只有早顺“道”而行才能多积“德”,只有多积“德”才能“无不克”,只有“无不克”才能达到大道无穷,只有大道无穷才能达到安邦治国,只有以道为治国之本,立国之母国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所以这样的国家才是深根固柢,她的根植于长生久视之道。
郑人是墨子的学生。他谨遵师诲,墨守成规,然而买鞋的事却惹出了大笑话。在众人的讥笑声中郑人百思不得其解,是老师错了?还是自己有问题?最后他只好向自己的老师求解。
墨子问明了原委,连连摇头。郑人问:“老师,我宁信度,不信足,有什么错吗?”
墨子思索了片刻:“宁信度,不信足。这种说法并不为过,但是你真的这么认为吗?”
郑人疑惑了:“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现在……”
“你当时就不是这么认为的。”墨子断然否定了他的说法:“宁信度,不信足。说明度比足更重要,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么你到集市上去的时候为什么带着足,却没有带度?你把度忘了,说明你并不重视度,如果你真的带了度就不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其实我觉得度是不需要的,我自己带着足不就够了吗?”郑人不解。
墨子仰天长叹:“我追求的是天下之度啊!凡事皆有度,我们的任务是去制定度,然后让所有的人都去遵守它,这才是我们墨家的精髓。你带着一枚度去买鞋,这显得很不方便,也没必要,可是如果你让别人帮你买鞋,度的作用可就大了。推而广之。如果我们将天下人之足皆一一测量,然后按其大小分成若干等次度,以甲乙丙丁名之,然后使人人皆知自己之度,这样一来以后买鞋只需记得自己的度名就够了,用不着每次买鞋都要测量一次。这样才能从复杂走向简单。人人有度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广而言之:我们要做到宁信度,不信人。”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经常翻动,翻动多了就容易碎掉。(有机会大家也在家里试一试,很有意思!)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用“道法”清静无为的方法去治理天下,所以天神人鬼都能各安其位,所以鬼不会伤人,因此人们不会觉得有鬼。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不只鬼不伤人,神也不会惩罚人,因此人们不会觉得有神。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不只神不惩罚人,圣人也不干预人们,因此人们也不会觉得有圣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万物互不相伤,交归于本原,因而天下太平。
狼比狗聪明的原因
在河边,一只狼要带好几只小狼过河。以我们粗浅的经验,它一定会一只一只地叼过去。但事实并非如此。老狼因怕子女受伤害,它会咬死一只动物,把动物的胃吹足气,然后再用牙咬住蒂处,做成一只鼓鼓囊囊的皮筏。借着这生命的皮筏,全家渡河。
在动物界,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如果让单个的狗与单个的狼搏斗,败北的肯定是狗。虽然狗与狼是近亲,它们的体型也难分伯仲。但为什么败北的总是狗呢?有人曾就这问题仔细地将狗与狼作对此研究。结果发现,经人类长期豢养的狗,因为不面临生存的危机,脑容量远远小于狼:而生长在野外的狼,为了生存,它们的大脑被很好地开发,不但非常有创造性,而且有着异乎寻常的生存智慧。
狗并不是天生就比狼愚蠢,而是后天豢养的结果。因为万事万物皆有惰性,一旦条件优越。就难免不思进取。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治理大国要向江海一样居于下流,以此居天下雌柔的位置。以其天下之交,雌柔常常以静战胜雄强,这也就是静处下的缘故。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因此,大国对小国谦下,则可聚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见容与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因此,一个用谦下取得了小国的依附,一个用谦下取得了大国的包容。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不过想令小国归附,小国不过想令大国包容,两者通过谦下各得其所,因此大者宜为下。
从前有个又穷又愚的人,在一夜之间突然富了起来。但是有了钱,他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些钱。
他向一位和尚诉苦,这位和尚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有了钱,不贫穷了,可是依然没有智慧。我劝你进城里去,那里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八十两银子,别人就会教你智慧之法。”
那人去了城里,逢人就问哪里有智慧可买。
有位哲人告诉他:“倘若你遇到疑难的事,不要急着处理,可先朝前走七步,然后再后退七步,这样进退三次,智慧便来了。”
“‘智慧’就这么简单吗?”那人听了将信将疑。
当天夜里回家,他推门进屋,昏暗中发现妻子居然与人同眠,顿时怒起,拔出刀来便要砍下。
这时,他忽然想起白天买来的智慧,心想:何不试试?
于是,他前进七步,后退七步,往复三次,然后,点亮了灯再看时,竟然发现那与妻子同眠者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任由头脑发热,怒火中燃,便会失去理智,意气用事,这是做决策时的大忌。不妨做一下慢处理,比如先让自己从心里数到一百,再做决定。这样,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冷静是最简单的智慧。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是万物之奥,善人的珍宝(善人都将其作为立身行事的根本法。)。不善的人也不能违背它(“道法”),并以求用它(“道法”)来保全自己。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美言可以获得人们的尊重,美行可以令人效仿。不善之人,为何要弃之那?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立天子,置三公,双手拱抱璧玉,等驷马先行,以尊其位,不如坐进此道,以尊自然,以守自然。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古人为何要重视道?依道而行?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是因为只要遵循道法依道而行,则有求必得,有罪可免,所以它是天下最可贵的。
一位博士,从未谈过恋爱,转眼到了而立之年,父母焦急万分,四处为他张罗相亲。一段时间过后,媒人纷纷抱怨:“你家儿子是不是在诚心找对象?给他介绍的姑娘条件都不错,他也答复可以考虑,怎么每次都不见他再联系,难道还要人家女孩追他不成?”父母连忙解释:“儿子可能是读书读傻了,不会谈恋爱。”于是,父母轮番给他讲授恋爱的方法和技巧,但毫无效果,再次约会,博士仍如木头一般笨拙。半年后,正在父母长吁短叹之时,儿子突然带回一个女朋友,并很快结婚。婚后,博士对妻子百般宠爱,一日闲谈,公婆问儿媳:“我儿呆头呆脑的,你们是怎么好上的?”儿媳说:“他可懂浪漫呢,送我玫瑰,请我看电影,还带我吃烛光晚餐,好感动。”
父母终于明白,儿子并不傻,谈恋爱也是不用教不用学的,当他有了爱的欲望,就什么方法都会了。
  一位作家,到乡间体验生活,看到一位老农正在给牛喂草料。奇怪的是,老农并没有把草料铺在地上,而是全部铲到了小屋的屋檐上。看着牛辛苦地伸长脖子够草料吃,作家疑惑:“干嘛不把草料放在它方便吃的地方呢?”老农说:“唉,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这家伙只怕吃两口就不肯再吃了;放到屋檐上,让它每吃一口都觉得不容易,它反而会努力去吃,直到吃光为止。”果不其然,这头牛在吃完了靠近屋檐的草料后,竟然跳起来去舔更远处的草料,直到全部嚼完方才罢休。作家顿悟:“动物和人一样,太容易得到了就不懂得珍惜,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更想努力地去获得。这种‘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求索欲望,最能激发一个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和斗志。”
  一位工人,下岗后摆摊修自行车,生活十分窘迫。他想带女儿到游乐园玩,想买好东西给女儿吃,但苦于囊中羞涩,实在挤不出多余的钱。后来,到了周末,他总要带女儿到附近的豪华酒店转转。女儿很高兴,坐在大厅宽大舒适的沙发上,尽情地感受它们的柔软与华贵,专注地看着服务生彬彬有礼地招呼过往客人……就这样,他每星期都要带女儿来坐坐、看看,大堂经理终于忍不住问:“不消费为何总带女儿到这里?”
他笑了:“我们是穷人,哪里消费得起,但是,我想让女儿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的美好和富足等着自己去追求,这种实现梦想的欲望比道理更能激励她去奋发进取。”
  当一个人迷茫、消沉、低落的时候,让他重新迸发生机、获得新生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赋予他“欲望”,爱的欲望、追求的欲望、梦想的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以“无为”为“有为”,以“无事”为“有事”,以“无味”为“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为“怨”。
这里我用到了“为”此意为“行为为事”白话译文解释为“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注意:老子的无为非无所作为。)。以不滋事来处理事,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生于少,处理事情的时候最好从简单的入手,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用“德”来何解怨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易简单的方面入手,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这样的思想也就成就了老子所说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细想。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所以“圣人”永远不会自吹能做多大的事,而却能建立伟业成其大。
轻许诺言必然失言,想得越容易反而遇到的困难会越多。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所以“圣人”总是去想会遇到的困难并且很周到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困难不会难到他。
国王和车夫
从前,郭国的国君出逃在外,他对为他驾车的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把清酒献上。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又拿来干粮。
国君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东西的?”
车夫回答:“我储存的。”
国君又问:“你为什么要储存这些东西?”
车夫答道:“是为了让你在逃亡的路上充饥解渴用的。”
国君问:“你知道我将要出逃?”
车夫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呢?”
车夫回答说:“因为你喜欢别人说奉承话,讨厌人家说真话,我想过规劝你,又怕自己比郭国灭亡得更早。”
国君一听变了脸色,生气地问:“我落到今天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夫见状,连忙转变话题:“你流落在外,那是因为你太有德了。”
国君听后又问:“我既是有德之人,却要逃离国家,流落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德的人,只有你一个人有德,所以才出逃在外啊!”
国君听后,忘了自己是在逃难,十分高兴,就趴在车前横木上说:“哎呀,有德之人怎么受这等苦哇!”他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车夫用干粮垫在国君头下,自己悄悄地走了。后来,国君死在田野里,被虎狼吃掉了。
国君在穷途末路之时,仍不能体会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车夫的一片赤诚之心,仍改不了喜欢听奉承话的毛病,其失败为必然。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安定的局面容易持守,没有迹象的事物容易图谋;脆弱的东西容易分解,细微的东西容易散失;所以要在事情尚未萌芽之时,就预先处理好。乱事在尚未形成的时候就要预防以免发生之时难以处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数要从嫩芽开始生长(好比树的成长过程);九层高台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垒起来的(好比高楼搭建的过程);千里之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逞强者必败,贪婪者比失,圣人无为不贪,因此,不败,不执着,所以不会有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经常做一些事情,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却在最后管他失败了。这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最后,如果在最后也能像开始那样谨慎小心,就不会失败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所以圣人“不争”,圣人所追求的是一般人所遗弃的(所以圣人不回去收藏平常人所认为的珍宝玩物,这也证明了老子老师所说的“不贵难得之货”)。
圣人所学的是平常人认为不值得学的东西,这样反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好比人们误解老子认为其迷信,其实不然。)
圣人始终辅佐万物适应自然为已任,从不敢妄为。
(圣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奢求不妄为,绝圣弃智,不贵难得之货,致虚极,守静笃,无为,无欲,无我,谦虚,谦下,不争。)
妄为悲哀的牛
一头勤劳的牛病倒了,主人很同情,也很难过。
病牛在主人的细心照料下,病情逐渐好转,备受感动!一天,看着主人的劳繁疲惫与万分辛苦,病牛实在于心不忍,于是鼓足了全身的力气,拼命拉了一天的犁。
病牛的突然“康复”让主人欢喜万分。但事实上,病情却恶化了许多,然而为了主人高兴,也为给主人分担辛苦,病牛第二天又坚持着拉了一天犁。这主人竟没半点欢喜,反而有些怀疑:病牛其实很懒惰,装病,逃避工作,还白白让我照顾它?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主人决定让病牛继续拉犁。尽管病情又恶化了许多,病牛想:我是头勤劳的牛,如果今天不坚持下去,主人肯定会认为我不愿吃苦,懒惰,岂不是勤劳一生所得之美名毁于一旦吗?所以一定要坚持住!
侥幸,第三天坚持过去了!主人欣慰地想:这家伙果然是装病!幸好我聪明,早早识破了!这下可要狠狠地惩罚他。于是,病牛拉的犁更重了。然而病情却非常严重了,但是病牛想:主人也太不理解我了!唉,我只好再坚持下去,用行动来证明我的清白。
第四天,坚持!
每五天,坚持!
第六天,终于,病牛坚持不住了,再次倒下了!
这次彻底病入膏肓了!然而让病牛悲哀的是:主人不再同情他也不再难过,还说,“像这种东西,死了才好!”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于用道治国之者,不会要人民以智取巧,而是要人民质朴敦厚。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智巧诡诈太多;所以,以智治国乃国之灾害,不以智治国才是国家的幸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知道这两总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同,而有所舍取就是一种法则,长久的记住这种法则并且应用这一法则,就可以称为玄妙无上的“德”,即为“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深远,与常理不同,然而依循它却可以达到大顺。
何需太多聪明人
在日本,常常是一个聪明人,领着99个“笨拙的傻瓜”拼命地干。99个“傻瓜”没有创新精神,但是,有实干精神。
谁是领导笨拙的日本人的聪明人呢?他们是战前的经济支配者和战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他们是聪明的日本男人,操纵着日本的经济命脉。
笨拙的日本人,在这些聪明人的带领下,一年当十年,争分夺秒地干起来。只要上面决定的事,下面的日本人就按部就班地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敢提什么建议。只要上面政策对了,大家齐心协力,什么事不能干好呢?
100个人中,只要一个聪明人的才智得到发挥,他就像军事指挥家,其他人齐心协力、冲锋陷阵,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有了99个听话的日本人,才有今天的日本,所以,日本人的笨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日本特定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日本公司,如果太出众,你想出人头地,就会受到大家的冷落。刚到日本公司的中国人,都想表现一下,工作很卖力,结果,引起同事们的嫉妒。那些日本人常常恶作剧,将中国人的文件偷偷藏起来,写检举信给老板。
所以,刚到目本公司工作的中国人,要做到“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要人云亦云,和他们一起大合唱,有时要“捣糨糊”,日本人才会接近你。
发明奇才中松义郎,在日本。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中松义郎发明了3000件以上的产品,其中,1093件占世界第一位,被纽约世界发明家协会连续15次评为世界第一。在美国,他的声誉很高,被美国发明协会认定为近代杰出的六名科学家之一。而在日本,他得不到日本上层财政界人士的赞赏,在他们看来,虽然中松义郎是天才,却是个人英雄主义。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他善于居于底下处,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所以想要成为人民的领袖,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要成为人们的国君不也是为人民服务嘛!),想要成为人民的表率,就必须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样的表率国君虽居于上而人民不感繁重,虽处于前而人民不感伤害。因此乐于推戴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都不会跟他争。
潜力的激发
学生的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音乐大师。上课第一天,他便给学生一份难度颇高的乐谱。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教授没说什么,只是叮嘱他回去好好练习。
学生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教授说:“试试看吧!”于是,学生又一头扎进更高难度的挑战中。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就这样,学生每次上课都会看到一份新的乐谱,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回到课堂上,再次面临更高难度的挑战。渐渐地,学生觉得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
这天,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问教授为什么总是这样训练他。教授没有说话,只是抽出那份最早的乐谱交给学生,说:“试试吧!”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自然流畅!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弹出超出自己预料的水平。放下乐谱,学生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教授缓缓地说:“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要知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人人都说我德高望重,其实不然。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没有人会这样说了。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慈爱,能够维护众生,产生勇气;节俭,能够蓄精积德,能推至广远;不出人头地就反而能得到爱戴,所以能成为众人的领袖。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今天如果让我舍弃这三宝,则必死无疑。三宝中,以仁慈最重要。有了它,站则胜,守则固,天也将卫护他,并给他慈爱和温暖。
风水在人心
从前有一人在山中迷路了,已有两天两夜没有喝到水,一天天要黑了,远远地看见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就急忙地向灯光跑去,终于跑到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跟主人说:给我一口水吧,我要渴死了。
女主人于是给他舀了一瓢水,并且在水里放一点马草,这个人边喝边吹漂在水上的草,同时想:我这么渴,给水喝还放草,喝完后,与主人说了一会话,得知他会看风水,女主人就请求他在山里给找一风水宝地在此生活。
这人心想:给水喝还放草,把水弄脏,就随便地选了一个地方,告诉女主人说:这里挺好,就在这里吧。女主人很感激,说了声谢谢。
于是女主人就在那个地方住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这人又经过了那个地方,看见这家人生活得很是兴旺,一大家人充满欢笑,其乐融融。心中好奇:这样一个磁场一般的地方,她们怎么过得这么好。心中不解,这样的磁场只有是有德行的人家,才能过好,她们心好,为什么会在给我的水里放草呢?
于是就走进屋里,女主人见到他很高兴,并且很感谢为她选了个风水宝地。这人更加不解,于是就问道:以前我向你讨水喝,你为什么往水里放草?
女主人笑了笑说:我看你来到我家时,上气不接下气,怕你喝急了,那样会喝炸肺的,所以往水里放点草,好使你慢慢喝。
这人听后很是感动,更加坚信:风水在人心啊!
人心善是可以改变风水的,人心不善,即使是生活在好的风水地,也会因为心术不正,而使风水转变,为自己招来灾祸。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于统兵者,不穷兵黩武;善于打仗者,不会被激怒;善于战敌者,不会与敌对持;善于用人者,谦下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这就是所说的不争强斗气的道德,这就是所说的发挥人的积极性,这就是所说的遵循客观规律。
镜子的智慧
徒弟抬一面镜子,边抬边说:“这镜子可真是便宜,几十元买了这么一大面!”
师父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镜子啊!它可以当你的老师呢。”
“哦?”徒弟也逗趣说,“不知这镜子老师将何以教我啊?”
师父问“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到镜子前面,是不是都映得出?”
“当然”徒弟说。
“那么东西移开后,镜子里还留有余影吗?”师父问。
“那怎么会呢?”徒弟说。
“这就是智慧啊!”师父说:“这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
“不能”徒弟说,“想不到这镜子还有点门道,还有吗?”
“多得是”,师父说:“比如孔孟先师或帝王将相来照镜,你说镜子会因为高兴而加倍细心吗?”
“不会”徒弟答。
师父问;“如果乞丐、弃儿来照镜,镜子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吗?”
徒弟说:“不会。”
“这就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叫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你做得到吗?”师父问。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兴冲冲地问。
师父问“当甲物体正在照镜子时,镜子会一边照甲又一边惦念乙吗?”
“不会”。
师父问“这叫把握当下,置心一处。你做得到吗?”
“做不到!还有呢?”徒弟穷追。
师父问“镜子映现红色物体时,其本身会不会也变成红色?映现绿色时会不会本身也变成绿色?”
徒弟说“不会。”
师父问“镜子本身虽不变色,却仍能红来现红,绿来现绿,是不是?”
“是,这叫什么?”徒弟问。
“这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你做得到吗?”师父问。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还不解渴。
师父问“镜子映人映物、映水、映火、而本身玻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叫做’体不动,而用常显。用常显而体不变’你明白吗?”
“明白了”,徒弟感叹地说,“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镜子,竟蕴含了这么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为师啊!!”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兵书上说:我不敢主动挑起战端,而是采用守势。我不敢冒进半寸,宁可退后一尺。这就是所说的以无阵之阵来抗击,以无臂之臂夺取。以无兵之兵战斗,以无敌之心对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祸莫大于轻敌逞强,轻敌逞强就要丧失三宝。所以俩兵相对,仁慈者胜。
借禅宗智慧开启成功门
“讲座开始前,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个特殊的因缘。”“全球通名家讲谈”的现场,吴言生双手合十,难掩内心的激动。“我今天站立的这个地方,很有佛缘,它的名字叫佛山;而佛山的中心,又是一个很有禅意的地方,叫禅城。在佛山、在禅城讲佛教思想,讲禅宗智慧,有佛缘,有禅意。”
“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宗也一直是中国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派。”对于遍参禅门的吴言生来说,禅宗智慧是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法宝。他开宗明义地指出,“禅的最终目标是开悟。”在众人眼中,“开悟”是何等深奥的字眼,但在吴言生看来,禅是最生动、平常的智慧。
放下,便是担当
“有人问慧海禅师:什么是修行?禅师说:饥餐困眠。学人不理解,说:我也是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为什么就不是修行?禅师告诉他:通常世人在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总是想这想那,千般计较;在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总是梦这梦那,万种思量。所以他们吃饭的时候是在分别计较,睡觉的时候是在颠倒梦想。”
人类的童年时代,总是和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浑然一体,但随着分别意识的生起,开始追名逐利、刻意钻营地度过一生。“生命的旅途上,到处都是疲惫的流浪者。因为我们看不破,放不下。禅宗常说,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放下妄想,得到的是智慧。但是,‘放下’并不是枯木死灰,也不是缺乏担当。”几句禅语过后,吴言生搬出了鲜活的故事。
“从前有位老婆婆供养了一位僧人,又请来一个妙龄少女给和尚端茶倒水。一天,老婆婆想测测这个出家人的修行到底到了哪种地步,就授意姑娘在送饭的时候一把抱住和尚,问他感觉如何。和尚的回答非常坚决:枯木已寒烟,三冬无暖意。意思是说,我感觉自己像一根枯死了的木头,在数九寒冬的天气里,心里面没有任何的暖意。在一般人看来,这位出家人的修行已经到了无情无欲的高深地步。但老婆婆听完姑娘的转述,却生气地将出家人赶走了。”
故事讲完,“全球通名家讲谈”的现场观众都在纳闷:这老婆婆怎么如此决断?
“枯木禅确实是修行的很高境界,却并非最彻底。枯木不能逢春,就是死灰,失去了爱心,也失去了承担。”言毕,吴言生又微笑着引出了另一个故事。
“一日大雨,小河涨满水,一个年轻女子在岸边踯躅,不敢过河。一位大和尚带着徒弟云游到此,便将姑娘抱到河对岸。姑娘回眸一笑,道谢而去,师徒二人也继续上路。小和尚觉得师傅做得不对,在心里嘀咕了半晌,终于忍不住问道:‘佛陀不是教导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吗?今天您怎么把那个姑娘给抱起来了呢?’师傅听后大笑:‘我早已把那姑娘放下了,你还一直把她抱在心里呢。’所以说,禅的智慧在于能在一个恰当的尺度内收放自如。人生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了承担,生命就没有了热情与责任,但当承担变成了负担,又失去了灵性和洒脱。”几句利落的点评,为吴言生赢得了满堂掌声。
现代管理的出路
2500年前,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诞生了“禅”;1400多年前,达摩大师又将禅带到中国。这样一种智慧早已被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点滴之中,被人们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
传统的西方管理学是一种刚性、机械的管理,“以制度为中心,以量化考核为形式”,将人视为无差别的管理对象。当西方管理学的发展陷入困境时,他们开始反省,希望在东方智慧中找到走出困境的要旨。“韩国、日本的一些成功企业家就充分汲取了禅宗的智慧,禅式管理应运而生。禅式管理不是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被管理者,而是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则来管理,激发每个员工内在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关心人的心灵,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成长。”
“全球通名家讲谈”的很多观众都是企业人士,“以人为本”总是他们挂在口头的管理名词,可如何与禅的智慧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却是难题。
吴言生将禅式管理的内涵提炼为四点:“第一,平等。佛教对一切生命都无条件地加以尊重、关爱,所谓‘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一个睿智的管理者不应该将自己凌驾于被管理者之上,而要共同努力、合作无间,从而一起走向成功。”
“第二点内涵是敬重。古代,有一个寺院的大饼做得非常好,香客纷纷捐出重金以求得品尝大饼的机会。一个乞丐拿着三文钱也想买一个大饼,方丈收下了钱,给了乞丐一个饼。十几年以后,事业有成的乞丐专程上山拜谢禅师当年的一饭之恩。方丈施给乞丐一个大饼是为了让他不挨饿,而收下那三文钱则是为了给他尊严。这样的一种尊敬可以激励人的一生,精神力量是非常大的。”
禅式管理的第三点内涵是包容。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禅宗里也有一句话,“规矩不可行尽”。规章制度若定得太死,被管理者没有了任何弹性与空间,管理的绩效反而会大打折扣。“‘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禅式管理内涵的最后一点,吴言生将其归结为“感恩”。“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无数人帮助的结果。只有感恩,生活才会更充实,事业才会更辉煌,人生才会更成功!”
用出世心做入世事
“佛教倡导的是出世,而企业的精神却代表着积极入世,佛教思想与企业精神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一位现场观众的提问代表了很多人对佛教的疑惑,这也让吴言生发觉,原来有不少人对于佛教的理解还有偏差。
“首先,佛教并非出世而是入世的。大成佛教讲‘普度众生’、‘悲智双运’,说的就是一个修佛之人光是觉悟了远远不够,还必须来到世间,拯救其他的人。所以说佛教的精神是入世的,甚至是济世的。其二,日本明治时期的禅宗高手铃木正三曾提出‘工作坊就是道场’这个概念,在企业界的精英里非常流行。我们的工厂、企业就是我们修道的地方。出家人用爱心、平等、敬重、包容、感恩来管理道场,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精神来管理企业,企业也能因此产生凝聚力、向心力。”
开启了对佛教的认识之后,现场观众的思考就越来越深入,追问也愈来愈切。“佛教一直提倡放下,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也是中庸忍让,这和现在社会中所提倡的积极进取是否存在冲突呢?我们该如何用禅宗更好地去解释它?”
“这就回到了我开头所讲的‘放下’与‘担当’,如何将它们与现实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一位名叫蒙克夫·基德的登山家,在不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过海拔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基德却淡然地说:‘无氧登山最大的障碍是欲望。在空气稀薄的高山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需要更多的氧气。为了登上峰顶,为了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气,必须学会拔除一切欲望和杂念。’当我们攀到了人生、事业的高处,一旦杂念过多,就会跌下来。要成功,就必须放下。这里的放下,并非是放下对事业的热爱与责任,而是放下杂念,释放潜能,从而更好更勇猛地达成我们生命的伟大目标。”
看着众人脸上或多或少显露的“顿悟”,吴言生欣喜地说:“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吧: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用加法来工作,用减法来生活。这样,才能回归本心,享受智慧人生!”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言语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做。世人都被名利私欲所蒙蔽,所以很难理解我的言语,所以没人能做。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我的言语都是有根源的,行动也是有根据的。就是因为人们不了懂我的言语和行动,所以也就不能理解我。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真正了解我的人很少,能够跟随我的就更少了。所以圣人外面穿的是粗衣,内心却怀着美玉。(这也就是应了那就话“知人之面不知心”)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地也用偈语回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臬禅师哈哈一笑道:“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飞扬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习性难除”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之冲动,遗笑他人。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能够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是最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是“妄为”,这是大毛病。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不去犯同样的错误这是高明的!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没有这个毛病,是因为他知自己的错误所在,所以不去犯这样的错误。是以不病。
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准备接替之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他俩说:“你俩谁能只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替之人。”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明坚,一个叫明远。&
悬崖之下,身体瘦弱的明坚,屡爬屡摔,摔得鼻青脸肿,还顽强攀爬,当拼死爬至半壁,无处着力时,摔落崖下,头破血流,气息奄奄,最后高僧不得不用绳索,将他救助上来。
而身体强健的明远,攀爬几次不成功后,便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水而下,遇树林,出山谷,然后游名山,访高师。一年之后,明远才回到寺中。高僧不但没有骂他怯懦怕死,将他赶出寺门,反而定他为接替之人。
众僧不解,高僧微笑解释道:“寺院后悬崖极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的。悬崖之下,却有路可寻,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高僧将五彩袈裟和锡杖传于明远,语重心长地对众僧说道:“师言要听,但伸缩进退变化,乃圣人之道。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攀爬悬崖,是师出奇题,验看弟子心境如何。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牢,顺天而行者,便是我的意中人。”不久,高僧在安详中圆寂。明远成为这座大寺庙的住持,寺庙香火鼎盛,僧徒日众。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当人民不在畏惧统治者的暴行时,那天下就要打乱了。所以统治者在位不应该给人民造成威胁无法生存,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想要使人民不厌恶,就应该这样做不要给人民造成威胁压迫。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不自持己见,知道自己位居万民之上,不求自我表现,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自见、自贵、才能获得自知、自爱。
有一个老和尚在垂暮之年,他想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一个弟子。可他的众多弟子中有三人悟禅极深,老和尚一时难以择谁为传人。
一个暮色苍茫的傍晚,老和尚猜到自己的寿命将止,该到他决定继承人的时候了。他叫来三个弟子,吩咐他们出去各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既便宜又能塞满禅房。
老和尚给了弟子们各人一枚铜钱後,有两个弟子出去了,可是另外一个弟子却端坐在老和尚身边打禅,没有行动。
不久,有一个弟子回来了。他告诉老和尚,他已买来了几车的乾草,足可以添满禅房了。老和尚听後,摇头蹙眉,非常失望。
接着,另一个弟子也回来了。只见他从袖子中取出一支蜡烛,然後把蜡烛点燃。老和尚见状,口念「阿弥陀佛」,脸上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神色。
这时,老和尚把目光盯向了他身旁的弟子。只见那弟子起身,将铜钱还给老尚,双手合十说:「师父,我买的东西就来了!」说完他吹熄蜡烛,禅房一片黑暗,那弟子将手指向门外说:「师父请看,弟子买的东西已经来了&&」师徒背向门外望去,只见东半边天上,一轮满月刹那间从地平线上跃出,冉冉上升。金色的月光照进禅房,禅房里洒满光辉,一片通明。
老和尚警讶得半晌无语。禅房里一时寂静非常。许久,老和尚才问打禅的弟子:「你何以想到此法?」弟子双掌合十卑恭着师父,说:「乾草固然能装满禅房,但却使禅房不洁而黑暗,虽价廉而实平庸所为;蜡烛小如手指,不值一文,然烛光能充盈禅房,买烛者非上智而不能为也!」弟子沉吟片刻,神情肃穆,继续道:「月光既出,玉宇澄清,月光可谓九天中最无价之物!月光为何物?月明则天明;天明则地明,天明地明则心明;然佛明四宇,佛明我心,可见月光乃我佛也!今我不取一文得到我佛,只因我心中有佛光!」
老和尚闻言,脱下袈裟披在打禅的弟子身上:「你心中的佛光,乃上智中之至聪至慧者也!」
老和尚选到了传人,我也悟出了生活的禅意&&心中的佛光,诚如我们生活中的快乐美满、幸福温馨,乃至一切的真、善、美……
原来,只要我们心中装有快乐、幸福……生活就会像月光毫无保留地普照我们的心里,从而让我们远离烦恼、忧愁、沮丧、消极……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勇于表现刚强者易于送命,善于表现柔弱的反而能够生存。此两者都是勇,但是却由表现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这就是自然规律,可又谁知天意呢?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圣人也很难判断,自然规律是不争而取得胜利,不言而万物响应,不召而众生自来,淡然筹谋天下大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是广大无边的,所无不包,没有一点疏失。
佛陀的教诲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释迦牟尼佛: “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佛陀回答说:
“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就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这个世界,将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统统改掉。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几年之后,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
“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
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面写着:
“改变你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王子见到释迦牟尼佛,王子说:“我已经看过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改变我自己。”佛陀听了,微微一笑,说:
“也许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的是门上写的:
“接纳你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自责和苦恼之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把目光放在他做不到的事情上,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他因此学会了欣赏自己。
王子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怨声载道: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差别,所以,他总是不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他因此学会了宽容别人。
王子又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连连失败: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他因此学会了包容世界。
这时,释迦牟尼佛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 “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
希有不伤其手矣。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如果人民饱受暴政的逼迫,到了连死都不怕反抗的时候,统治者又怎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若人民都畏惧死,一有人做坏事就被抓起来杀掉,那还有谁敢胡作非为呢?
“常有司杀者杀。”
天地间,冥冥中有专司杀伐的力量,无须人代劳。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如果人代替天实施杀伐,就好像一个不会工艺的人代替木匠做工一样,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为什么不生气呀?”
法师借机开示说:“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若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
“若我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或许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恶缘,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业障呢?”
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问了许多佛的问题及法师的称号,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开了。事情过了很久之后,一天法师接到一封报值挂号信,信内附有五千元钱,正是那位大汉寄的。
原来大汉年轻时不知勤奋努力,毕业之后,在事业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婚后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
不料,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他想起了师傅的教诲,使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过错。
现在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师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师父为他们祈福消业。
法师的宽容带给了大汉觉悟,教会他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宽容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纽带,让我们彼此相连,让我认清彼此,珍惜生命。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统治者要的税太高,因此人民陷于饥饿。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统治者强作妄为,因此难以统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人民之所以轻死,是因为统治者使人民无法生存,因此不怕饭死罪(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因此统治者恬淡无为比强取豪夺要高明得多。
南泉因赵州问:「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擬向即乖。」州云:「不擬爭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擬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
非也。」州於言下顿悟。
无门曰:「南泉被赵州发问,直得瓦解冰消,分疏不下。赵州纵饶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
颂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马祖因大梅问:「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
无门曰:「若能直下领略得去,著佛衣,喫佛饭,说佛话,行佛行,即是佛也。然虽如是,大梅引多少人,错认定盘星。爭知道说箇佛字,三日漱口,若是箇汉,见说即心是佛,掩耳便走。」
颂曰:「青天白日,切忌寻觅;更问如何?抱赃叫屈。」
马祖因僧问:「如何是佛?」祖曰:「非心非佛。」
无门曰:「若向者里见得,参学事毕。」
颂曰:「路逢剑客须呈,不遇诗人莫献;逢人且说三分,未可全施一片。」
南泉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无门曰:「南泉可谓老不识羞,纔开臭口,家丑外扬。然虽如是,知恩者少。」
颂曰:「天晴日头出,雨下地上湿;尽情都说了,只恐信不及。」
五祖曰:「路逢达道人,不將语默对,且道:將甚么对?」
无门曰:「若向者里对得亲切,不妨庆快!其或未然,也须一切处著眼。」
颂曰:「路逢达道人,不將语默对;拦腮劈面拳,直下会便会。」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就会变的僵硬。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草木生时是柔脆的,死后就要干枯了。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所以坚强与死是同类的,柔弱与生是同类的。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所以用兵逞强必遭灭亡,树木粗壮必遭砍伐。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凡强大反居下方,凡柔弱反而居上方。
老子本章告诉大家,强壮的未必是好事,现实中的第一并不一定是好事(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
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
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
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若说父母生给你的,你是太不孝了;父母生给你的,只有佛心,其它没有。”
盘珪禅师一生接待学人,不说佛法,不说禅法,只是要求你自己应具有的佛心和高贵的道德。
后来,盘珪禅师圆寂后,一位住在寺院旁的盲人对参禅的学僧说道:“我虽是瞎子,看不到对方的面孔,但却能从对方说话的音声判断他的性格。通常,我不但可以在一个人对幸福者或成功者的祝福语中,听出他的嫉妒声气,也可从他对不幸者或失败者所发出的安慰语中,探出他的得意和满足声气,彷佛他可从那些慰祝之言中得到许多的利益似的。但是,在我所有的体会中,盘珪禅师对人说话的声气始终是真诚无伪。每当他向人宣示快慰之情时,我只听到快慰的声气;而当他向人一吐愁肠时,我只听到愁苦的声气。那种声气,完全从他的佛心中流露出来的,那佛心,就是他父母生的。”
学僧听后,一面否认盲者的话,一面赞美盘珪禅师道:“我们老师的佛心,不是父母生的,那是他本有的。”
把一切好的都归之于父母生的,这会失去自己的本性,把一切坏的都归之于父母生的,这也会被说为不孝。好和坏,是习性,不是本性,既非与生俱来,也非父母所生。假设有人问:“佛陀是谁生的?”答以“佛陀是摩耶夫人生的”,此话错也,悉达多太子是摩耶夫人生的,而佛陀则是从般若生也,所谓“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即此义也。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道法自然)自然规律,就犹如射箭一样,弓位高了就往下压一压(高者抑之),弓位低了就往上抬一抬(下者举之)。用多余去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人之道(规律),则不是这样。它是损不足去奉多余。什么样的人才能用有余去奉天下呢?
“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唯有有道者。因此圣人为而恃,功成而不处,不会去想在众人面前立贤名,以均天下。
人死只有业随身
从前有位最富有的人,他一生最欢喜珠宝和金银,可以说‘珠宝满仓库,金银堆成山。’成为世界第一大富翁。因为他最欢喜金银珠宝,所以他的大儿子,名叫钻石,二儿子名叫金子,三儿子名叫银子,小儿子则名叫业障,不知为什么缘故。
他一生爱钱如命,吝啬成性,不肯布施去救济穷人。自己享受,天天美食,大鱼大肉填肚子。可是吃来吃去,脑满肠肥,成为大肚子,于是乎便患了高血压,不久就中风(脑溢血),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卧床不起。可是他舍不得花钱请护士照顾,所以想叫自己四个儿子轮班侍候。这样既省钱又得天伦之乐,不料大儿子、二儿子以及三儿子皆反对,只有小儿子细心照料。不久,小儿子也罢工,不管他了。
这位最富有的人,就这么一气之下,病势就加重了,到奄奄一息的时候。他又想,我自己到阴间去,无人作伴,这太寂寞了。于是想叫大儿子陪他去,乃唤大儿子到病床前,说:‘钻石!我快要死了,感觉一个人太寂寞,你能不能陪爸爸一起去死呢?’大儿子一听,便皱眉头地说:‘爸爸您老糊涂了,我怎能陪您去死呢?’说完扬长而去。
他又唤二儿子到病床前,便说:‘金子!爸爸对你很好,很疼爱你,我现在快要死了,你可不可以陪伴我死呢?’二儿子一听,把眼睛一瞪的说:‘岂有此理!要死就快点死,不要发神经!’乃怒气冲冲的走了。
他又唤三儿子到病床前,便说:‘银子!我对你不错,你所要求的事,爸爸皆满你的愿。今天爸爸要死了,希望你陪爸爸一起去死。’三儿子一听,大发雷霆的吼叫:‘你这个老东西!我应该把你打死,免得作怪。’说完之后,转身就走,还狠狠地说:‘你真应该死!’
这时,无有余策,这个富有的人,便很悲哀地痛哭流涕向小儿子说:‘业障!我虽然不爱你,可是你是我的小儿子,你愿不愿意跟著我去死?’小儿子不加考虑,很慷慨地说:‘我愿意陪爸爸一起去死,您到什么地方去?我跟您到什么地方去,免得爸爸一个人太寂寞。’富人一听,心里很舒服,两眼一闭,两腿一伸,到阎王殿去报到,结束一生。
这个公案,警惕世人,不要贪恋红尘,无常转瞬即至。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弱病老。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人生在世,莫待老来方学道,试看那些孤坟,尽是少年人。不要留恋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所谓‘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好像这个富有的人临死时,金银珠宝带不去,只有业障陪他去,这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要赶快觉悟,发菩提心,修无上道,才能了生脱死,没有白来这世界一趟,不要再糊涂一辈子。切记这两句话,把它作为座右铭:转自
见事省事出世间,& 见事迷事堕沉沦。
有首偈颂,说的道理很正确,今天不妨说出来作为参考,仔细的研究,有一番哲理在其中。是这样说的:
鱼在水里跃,人在世上闹;不知为善德,亏心把孽造。
金银堆成山,闭眼全都撂;空手见阎王,愧心把泪掉。
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按照业的轻重和情的深浅来判断。所谓‘业重情迷’,这种人死后堕地狱。所谓‘业深情痴’,这种人死后作饿鬼。所谓‘业重情浓’,这种人死后转畜生。业越轻,情越浅,便往生于三善道。到‘业尽情空’的时候,便是圣人。
业重,就是时时刻刻存著邪知邪见,不怕因果,见利忘义,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迷,就是遇到感情,没有智慧,便著迷了。所谓‘理智控制不住感情’,任其发展,便铸成大错。这类众生,将堕落在地狱里。这种业太重的人,就是佛菩萨来耳提面命,来教化劝说,他也不会听的。真理他不听,只信邪理,这一类的众生,虽然做人,可是无药可救。
业深情痴的众生,他的业障虽然很深,但是没有那样的重。遇到感情便糊涂了,分别不出是道、不是道?是法、不是法?境界一来,便随著境界转了,转到什么地方去呢?转到饿鬼道去,到那时候,悔已晚矣!
业重情浓,业障虽重,犹比入饿鬼道者较轻点;情感虽浓,还比入饿鬼道者较浅一点;这种人,将来转为畜生,受各种不同的痛苦,其苦不堪设想。
‘业’是一种最公平的惩罚,堕落不堕落,乃由感情来分别。只知有情,不知有智这种人,将来一定堕落在三恶道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你存什么心,就到什么道中去。修道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明眼善知识一看便知,将来他会堕落在哪一道中受生。
凡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业障。障碍你不能上升,乃至障碍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对著境界而生出执著,就是情感。见到境界,便生执著,这皆是情感的作用。诸位要深自警惕,不要被情感所牵而不能出离,当知‘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盼共勉之!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重大的仇怨,纵使把它调解,也会有余怨留在心中。这怎么能算是妥善的方法呢?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所以圣人就象借贷人虽执有借据但只给予并不索要。有德的人也是如此。无德的人只索取并不给予。天道无私,只给有德的人。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弟子一路上竟满腹牢骚,嘀咕不停,嫌背的行李太重,不断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却说路途那么遥远,老是休息,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呢?镜虚禅师径自精神饱满地向前走去。
有一日,师徒俩经过一座村庄,迎面遇到一位姿态美丽的妇女,走在前面的师父不晓得跟那位妇女说了些什么,只见那女人突然大声尖叫。妇女的家人和邻居闻声出来一看,以为和尚轻薄妇女,齐声喊打。身材高大的镜虚禅师不顾一切地向前飞奔,走在后面背着行李的徒弟也快速地跟随师父往前奔逃。
跑过几条山路后,镜虚禅师见村人没有追上,就在一条寂静的山路边停了下来,回头看见徒弟气喘嘘嘘地跑了过来,就非常关心地问徒弟道:“刚才背了那么多行李,跑了这么远的路,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李很重!”
总而言之,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对前途没有坚毅不拔的信心及目标,那么做一点小事,就会觉得很辛苦、繁重;如果对前途有信心、有理想、有目标,再远的路途、再重的责任,也不会感觉辛苦、繁重了。
因此,我们在人世间,最重要的是训练自己要有承担力、责任感,你有多少担当就有多少力量,相对的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做到。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因此圣人说:能够承担起全国屈辱的,才能称为一国之主。能够担当国家灾难的,才算是一国之王。真理听起来都不是很顺耳。
金碧峰禅师忽见屋里晃动着两个影子,一道白光,一团墨点,如同悬置一般挪动,他自知大限降临,那是黑白无常前来捉拿他。
金碧峰禅师仅那么一瞥,又沉浸在禅定之中。夜色灌满了禅房。他的身体像墨块一样,融入夜之水中。
黑白无常明明看见金碧峰禅师的身影,却发现霎时没了痕迹。他俩搜寻一遍,仅是个空空的禅房。
接连三天,黑白无常明确金碧峰禅师该在禅房,想着可以轻易得手,只是,禅师无踪无迹,仿佛那禅房是禅师的躯壳,去敲去摸,并无反应。
黑白无常便打听,不得不敬佩,禅师已修成正果,达到无物的境界,他俩已感到难以交差。毕竟还没碰到过如此棘手的事情。追究下去,两位无常探知金碧峰禅师有一只纯金铸就的金钵,外形精致华丽,此物为皇帝所赐。
黑白无常认定有希望了。金碧峰禅师唯一的偏爱就是那只金钵,参禅的间隙,他偶尔会拿出来欣赏,那时,他就起了凡夫之情,喜爱狠了,禅定时,还动了喜爱的念头,那个瞬间,禅师的身形就显现了。
黑白无常商定,等候禅师起心动念那一刻,他俩立即下手。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黑白无常潜伏在禅房里。
漫漫长夜,黎明前的时候,又静又黑,恍惚中,禅师念头一闪:阳光里金色的金钵。禅师的形象犹如深潭中的浮出那样,只见一道白光,一团黑点。禅师警觉出了死亡的逼近,他立即收起了念头。
黑白无常又扑了个空。禅师已无影无踪了。静得令人着急。
天一亮,金碧峰禅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金钵投入炼炉之中。他觉得一身轻松,再无牵挂了。
夜间,黑白无常频繁登门,仍旧无可奈何,没处下手。他俩还是第一次完不成差事。
蜘蛛丝的力量
说一日佛祖坐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无数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
此时,一个江洋大盗透过地狱之火看到了慈悲的佛祖,立刻向佛祖发出了呼救。佛祖以
他慈悲的目光看到此盗生前虽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只蜘蛛的时候,却突然动了善心,移开脚步使其得以存活,
不想成了一生中罕见的善事。
佛祖决定用用那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脱离苦海。一根蜘蛛丝垂下了井边,那大盗发现了,并立刻抓住游丝向上爬去。
不想其他倍受煎熬的恶人们看到也蜂拥上来抓住了游丝,任凭那大盗恶声大骂,他们仍然拼命地向上爬。
大盗怕蜘蛛丝不堪重负,毁了脱离苦海的唯一希望,便抽刀将身下的游丝砍断,结果,本来攀许多人都安然无恙的蜘蛛丝却突然绷断。
大盗也因抛弃了心中最后一点怜悯,而重新跌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理想的国家是,国土很小,人民很少,没有冲突和纠纷,纵使拥有兵器也用不着,没有苛邢暴政,人民也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迁移远方了。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虽然有船只车辆,也没有机会乘坐。虽然有盔甲也没有机会去展示。使人们回到绳结记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人人恬淡寡欲,吃的虽是粗食,但也觉得很甘美。穿的虽是破衣服,但觉得很漂亮。住的虽是陋室,但觉得很安逸。风俗虽是俭朴,但觉得很快乐。与邻国之间彼此能听到对方的狗犬鸡叫,但人民从生到死都不相往来。
&在南印度,有位富翁,他虽然名义上在学道,但仍为俗习所缠缚。
本来,学道人的生活,应该简单朴素。比方说,吃饭只求能饱,穿衣只求暖身就够了。而这位学道的人,饮食起居却尽量讲求享受,譬如说,用汤水洗浴啦,用酥油摩身啦等等,与不学道的人了无区别。因为他自身为这些贪爱所束缚,所以修行多年,别人都觉悟证果了,他还是依然故我。
后来,他自己警觉到落在别人之后,即发惭愧心,决定往后要精进用功。于是来到摩揭罗国孔雀城东,有五里许的一所山寺中,礼拜当代有名的高僧优波笈多尊者为师,跟随他学习。
既见尊者,就请求开示说法。优波笈多尊者知道他身受贪爱束缚,对他说:
“如果真的你能接受我的教示,我就可以指点你学道的方法。”
“尊者慈悲,弟子愿受教示。”
优波笈多尊者带他到一座山上来,运用神通法力,化一棵很高的大树,教那学道的人上树,在树下又化一个深广无比的大坑。先要他放下两脚,再要他放下一只手,最后,又要他放开仅有的一只扳着树枝的手。学道者就提出异议说道:
“若再放开一只手,便要堕坑而死了。”
优波笈多尊者听后,很不高兴,怒斥道:
“已经与你约定,一切要受我的教示,怎么你现在不听?”这时学道者想到此行的目的,随即把眼一闭,不顾一切地把手放开,准备堕下去。正当他这贪爱之念去除的一刹那间,树与坑都不见了。从此,他知道色身的幻化无常,虚妄不实,不再执着,能够放下一切。优波笈多尊者这才为他说法开示,他也精进地加倍用功,很快地就证得罗汉果。
不能忘我,就不能除贪爱,贪爱不除,修道的魔障就会多起来的。
&弥兰王对那先比丘说道:
“佛法里讲:世间上活到百岁,一直作恶的人,如果他临命终时,能够一心念佛,则必生天上(编者:原书为“必生净土”经核实,根据《那先比丘经》应为“必生天上”),这话叫人难以相信。经里又讲,人若杀生一次,必堕地狱,这话我也不能相信。”
那先比丘听后,反问道:
“请问大王,若有人拿了一块小石头,放在水上,那块石头是浮在水面上呢?还是沉入水里去呢?”
弥兰王回答道:
“石头一定会沉入水中去的。”
“假若把大石头放在船上,是不是也会沉没呢?”那先比丘又问。
“不会沉没的。”弥兰王回答。
“那么,大王,我告诉你,”那先比丘解释道:“大石放在船中,因为船的关系,就不会沉没,所以人虽有大恶,佛法慈航,自然不会让他堕落,你为什么不相信呢?小石块在水中,因没有船载,所以沉没,如人不信佛法,死后便入地狱,你为什么不相信?”
弥兰王听后,大喜道:
“善哉!善哉!佛法真不可思议!”信与不信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因为处处虚心向别人请教。一知半解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处卖弄自己。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没有私心,什么都无保留,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很充足。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顺天而行,只有贡献施与,不和人家争夺。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人我是非的困扰,而承受种种的苦恼,于是觉悟到一个人在这尘劳中浮沉,终究能获得什么呢?在这庞大的宇宙中,人只是微小得如恒河中的沙粒,整日用心在争夺和欺诈的上面,最后还不是万般带不去吗?这种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他又想到修道者的生活,他们是为众生而工作着,这是何等的伟大呢!至少修道者是不会被世事尘劳所困扰的,而且他们将来还有一个解脱的圣果可获得。
于是他离开了家庭去做了沙门。
做了沙门以后,他每天早起晚睡,认真修学,一点儿不敢懈怠,他以回忆过去的生活和憧憬未来的圣果作为修道的鞭策。可是岁月一年一年的过去,他还没有证得圣果。于是心怀疑惑,难道这些功夫都不对吗?他想着想着,竟恐惧起来,别因此误入歧途或着魔啊!唉!不如回家去做个凡夫算了,又何必这样苦苦修行呢。
当他打定主意,准备回家的时候,又犹豫了。成功和失败就在一念之间的定夺。这一走,几年来的勤苦学道,不就将付之流水,永远失去悟道的希望了吗?如果能再鼓起勇气来前进,或许会有成就吧!去与留的念头正在他心中翻腾的时候,触动了山中的树神。树神和他曾经有过一段因缘,现在知道了他的思想情况,就很为他忧急,认为他这样回去,会永沦生死的大海。树神就用点小神通试试他,想挽回他的意志,助他成就道业。于是化现一个美貌的比丘尼,穿上艳丽的衣服,满带珍宝的饰品,扭身弄姿走到修道者的面前来。
修道者一看很不以为然,正颜厉色的责问道:
“你是个比丘尼,一个出家学道的人,怎可以穿用俗人的衣饰呢?怎可以这般打扮来炫耀人的眼目呢?”
化人比丘尼答道:
“这有什么关系?衣服、装饰品都是幻化的,脂粉是颜料做的,这有什么可贪着呢?就是你的身体不也是假相吗?眼前看来青春健壮,等到无常一到,地、水、火、风分散,哪儿有真正的主人呢?”
“一个人在世界上,就像天上的月亮,孤身只影,独来独去,赤身来也赤身去,没有一件真正属于你;愚痴的众生,在虚幻不实的境界中贪着、迷恋着,以致自己束缚着自己。所以说,那不是境界迷人,实在是人自迷不觉;不是烦恼缠人,而是人找麻烦来自缠。他们为虚幻不实的境物所迷,终生如梦如醉如痴,却日夜怨天尤人,不知苦不是本有,那是自己恶业招致来的。众生是可怜的,他们偶而造些善因,得到乐报就沾沾自喜,就不知乐报也是假的,快乐很难永随身边,灾祸却如影随形,片刻不离。想求得自在永乐,必须了悟生死,远离贪欲和造作。
“三界中当然也有如天人拥有许多的福报,但他们也有享尽堕落的时候。佛法说:人住家庭如坐牢狱,天在三界的最上层也如牢狱。唯有诸佛菩萨所修学的无漏学,观照诸法空相,息灭人我差别的偏见,才是最究竟的常乐境界。”
化人比丘尼滔滔不绝的一番话,像一桶净水浇淋在修道者的心上,他细细审察每一句话的意义,的确,四大本是和合的假相。众生就因过分贪着四大假相,而害了自己。觉悟到诸法本空,住在世界上就如客居他乡,看十方众生,实在没有亲疏可言。修道者由此心胸豁朗,舍却挂碍,一本初衷,认真学道,终于得大自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心不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