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搞退耕还林资金管理办法,林业部去勾划图纸时所勾划的地块我家的地与别人家的地同等,可村里做数字表时,却把他们

用心勾划的日子
每年阳历的岁末,都能得到各种精美的新年日历。拿在手中,总是会有些伤感,旧的一年还没来得及好好整理,新的一年又这么猝不及防地到来了。然后就是坐下来,用心静静的寻找一些日子。
首先要找出的是自己的生日,然后为它做各种各样浪漫的设想。每当这时就觉得自己很自私,可这也许是人的本能,就象在一大群合影中,你首先要去寻找自己的“光辉形象”一样。人要先自爱才能去爱别人。我知道,这个日子我标注的越多,剩下的生命就会越短,所以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有一种压力,这压力大多源于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无奈和怀念,花儿落了,明年会再开;春天走了,明年会再来,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轮回,可人类有么?人应该也如天上的星星吧,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和能量,既便是流星,也会有刹那的璀璨,如果你的存在不能为天空增辉,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想到这里,我也会感到有无穷的动力,我知道自己是渺小的,但我会尽力绽放自己的美丽。
然后我找出了老公和儿子的生日,他们分别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结婚快10年了,和老公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当激情和狂热渐渐褪去了颜色,留下的只有淡淡的亲情和温情。我们彼此似乎都成为了对方身体的一部分,触之可能没有感觉,可一旦失去,就如割裂自己的身体一般疼痛。没有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却拥有一份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真实。我不敢奢想和他坐着摇椅慢慢聊的浪漫,但是却希望能和他慢慢变老,然后看着我们的孩子渐渐长大。我很欣赏两句话“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爱,就是包容”。虽然它与我理想中轰轰烈烈的爱情相去甚远,可是也许只有这两句话,才是对婚姻对爱情最好的诠释。儿子是我生命的延续,尽管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极其普通的人,但他却是我全部的希望。有人说养儿是为了防老,或者希望日后孩子对父母会有所报答。可是我一直认为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给予我的快乐和欣慰是付出多少努力都换不到的,只有做为一个母亲,才可以体会到养育儿女时的烦恼和喜悦。每次翻看给儿子记的成长日记,我心底都会升起一股浓浓的爱意和温情,我会伴着他哭,伴着他笑,更多的时候是被他感动,感动他的善解人意,感动他小小的年龄所能理解的一切事情。年幼的儿子继承了我对文学的热爱,经常出口成章,阅读量大的惊人,而且对知识有一种如饥似渴的追求。我知道,儿子会渐渐地羽翼渐丰,离开我的怀抱和视线,尽管我很舍不得,但我会给他自由,让他放心地去飞,给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然后我又找出父母的生日,看到这两个日子,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愧疚,就象我为儿子付出了全部的爱一样,父母为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年开明的父母顶住村里人不理解的目光,让我们姐妹五个和哥哥一样接受教育,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的做法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今父母年老力衰,又不肯到城市来和我们同住,所要求的也只是子女能经常回家看看,可我们总是在忙,忙事业,忙孩子,忙自己的小家,忙一些自己也说不清的事情。虽然也会在父母生日来临之际,匆匆到邮局寄些钱回家,可是那短短的几句留言,又怎能表达尽儿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用心划出的还有哥哥姐姐的生日,他们为我的成长和生活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可多年形成的习惯却使我们都不太表露自己的感情,连平日里打个电话,也不似和朋友这般温柔。但我知道,他们和我的父母一样,是那样的在意我,就象我在意他们一样。如果说世上有哪一种情可以永恒,我想应该就是亲情了吧。
最后我开始找一些和有关或是我比较关注的日子,比如说,哪一天过年,哪一天立春,哪一天是和老公的纪念日,还有,去年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为什么今年不同样来个惊喜呢?往往给好友发去生日贺卡,对方会很感动地回复:你怎么记得我的生日?我会很无辜地表白:你去年是这个时候过的,今年应该不会变吧?因为我知道,友谊同样也需要经营,虽然平时大家只是淡淡地相处,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能感受到她们对我的关心。在我无助的时候,在我苦恼的时候,我可能不会向家人倾诉,但却会霸道地在任何一个时刻给好友打去电话……
4月1日,5月16日,9月6日,11月13,还有……
看着用各色的笔标注的各种各样的日子,我没办法不让自己沉静。成长为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人,我经常会感到落寞、乏味和孤独,现在看来,过去的时光,我的生活是多彩的;未来的岁月,更是充满了希望和阳光。那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把过去和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或勾起我对一段美好往事的回忆,或提醒我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或在昭示明天更加绚烂的时光…… 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也许,每个人都有心灰意冷的时候,那么,不妨也象我一样,对着每年的日历划下一些你认为重要的日子吧。也许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能让你静静地梳理自己的思绪,减少一些遗憾,甚至,甚至还会收获一些惊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耕还林条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