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从校徽的设计骆驼与校树木棉的形貌引发联想,联系自已的学习生活感受,抒发自已的爱国爱校情感

  蘑菇亭外语角校大门图片  传承文化:创新积淀,体现个性,彰显特色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基础。学校合并重组六年来,继承原合并之前职业大学、九江师范、江西庐山旅游中专(原九江农校)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创新工作思路,建立适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搭建了学生成长发展的良好平台。  学校形成了以“大讨论”统一思想、推进共识、实现共为与融合发展的和谐创业文化;以“濂溪讲堂”、九江职业大学学报为平台的学术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的教育活动和唱响红色经典为主题的校园红色文化;以思政工作三进宿舍为核心的寝室文化;以“心理协会”组织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以“向东班爱心家教”协会、志愿者协会和“蜗牛班”为主体、面向弱势群体的志愿者服务文化;以学校“祥鹤记者团”、晨燕文学社、春晖文学社为组织的校园新闻及文学创作文化载体;以校“艺术团”、礼仪队、武术协会为组织开展的校园文体活动等等。  校园文化活动,体现个性、彰显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形成了具有影响的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模范教工之家、全国志愿助残服务示范基地、全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了《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江西电视台、江西教育电视台、九江电视台以及新华网、中国教育网、大江网、今视网、江南都市网、九江新闻网等不同媒体给予了专题报道,为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所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拥有了较好的社会美誉度。学生公寓一景学生食堂谋划发展:主动适应,阳光招生,服务社会  自06年合并重组开始,学校的发展就赶上了国家政策的大调整,面临了银根紧缩、招生计划缩减控制、生源减少等诸多难题,为了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大环境,学校提出了主动适应的办学指导思想,既然搭上了职业教育的末班车,就应当奋起直追,负重奋进。学校在以校长卢志鹏为班长的领导下,克服多重困难,按照三个主动适应的思路即“主动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地方经济市场需求相适应”,突出重围,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  在主动适应的理念下,学校以专业的结构布局为主线进行了两次院系部大调整,采取了支持机电、师范、学前、经济管理等传统优势专业,建立建筑、护理、农林水等新型专业,淘汰过时的部分专业。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传统的学前、经济管理等专业开始勃发生机,建筑、护理专业也正在不断的显示出各自的优势。现拥有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2012年学校加强办学的市场对接与国际合作,与武汉思远IT学院联合开办了计算机3G移动通信方向、软件技术软件外包方向的行业定向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项目(工程造价)“2+2”模式本科班,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科班等。  学校是国家首批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现在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统一计划招生。与其他高校一样,搞好招生事关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面对一些高职院校实施有偿政策招生的严峻形势,学校经受住了考验,依然坚持“阳光招生”,诚信招生,发出了“决不搞有偿招生”的响亮口号。在区域招生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学校因为主动适应而实现了2011年招生的新突破,由原来的每年招生不到2000人到实现当年招生4400多人的跨越。《中国青年报》在日职业教育版头条以《九江职业大学:绝不搞有偿招生》(记者李斌)的标题,大篇幅报道了学校招生的各项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效“这种招生规模上的跨越,背后是学校办学思路、办学质量的提升。依靠办学而非“回扣费”去争取市场,这才是职业院校的长足发展之道。”  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作为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坚持立足九江、服务江西、面向全国,发挥高校的智力和资源优势,积极搞好区域性服务工作,具备了专业人才覆盖面宽、对接服务能力强的辐射服务优势。  现在,学校已经开展了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的国家级培训项目、九江市基础教育教师、普通话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技工、会计、物流、导游等)等培训工作。学校响应国家支援西部建设的号召,分别于09年及11年面向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和四川、青海、甘肃等西部省份招收免费大学生近50名,社会服务由省内延伸到省外。今后,学校将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推进九江职业大学的创新跨越发展,为九江的科学发展、赶超进位作出更大贡献,真正实现打造中部地区、长江沿岸一流高职名校的奋斗目标。(文/傅义赣)  作者:李斌来源新华教育)[江西财经大学]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路168号联系电话:学校网址:学校网站:招生网站:
近六年录控线与校线对比趋势图
近六年录控线与校线对比趋势图
江西财经大学各省市录取分数线(江西→理科)
江西财经大学各省市录取分数线(江西→文科)
江西财经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13→江西→理科)
电气信息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类
房地产经营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商管理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公共管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电气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信息类
新闻传播学类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民经济管理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信息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新闻传播学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江西财经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13→江西→文科)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国民经济管理
工商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
公共管理类
新闻传播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公共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新闻传播学类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教育、哲学、历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日,温家宝总理与江西财大师生共度除夕,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激励着学校永葆奋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办学历史:江西财经大学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78年复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
2、办学特色: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机制,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路子,努力朝着“人才培育有鲜明特色、专业学科有竞争优势、科研成果有重要影响”的全国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
3、办学条件: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260余亩,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310多万册(含电子)。校园幽香雅静,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各类教室500余间,各类实验室56个,教学计算机11905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28117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56个,其中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5个;校园网大容量、高效率、全覆盖,实现了“一卡通”;各类运动场馆总面积23万多平方米。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财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5个教学学院,MBA学院、国际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设置学院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设有《当代财经》杂志社、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创业教育研究指导中心)、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金融管理国际研究院、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财税研究中心、中国税票研究中心、现代商务研究中心、文化产业与传媒研究中心、证券期货研究中心、红色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中澳亚太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创新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江西生态法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20多个。
5、学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4个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含4个自主设置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3个专业领域,48个本科专业;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江西省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
6、教学工作:2002年和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两次均获“优秀”等次。2001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拥有8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教学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试验区;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学校、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0年有6项国家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批准立项,立项数在江西省高校中名列第一,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并列第二。迄今我校国家质量工程项目总计29项(含教学成果奖2项),在全国高校中位于72位,在全国财经院校中位于第5位,在江西高校中位于第1位。
7、科研工作:2010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立项数名列全国财经类高校第3位,第13次名列江西省第一;近两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共有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被编入《成果要报》,并送中央领导决策参考。2010年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立项数和资助额均创我校历史纪录,立项数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位列第三名。教师近五年来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6项,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410余篇,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26项。主办的《当代财经》(月刊)入寻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和“新闻出版署百强优秀期刊”,《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双月刊)入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两刊均为CSSCI来源期刊,2010年《当代财经》被转摘篇数在所有财经类院校学术刊物中排名第1位,居全国经济学学术期刊第6位。
8、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97人,专任教师1395人,其中有教授230人、副教授422人;博士429人,在读博士184人;外教91人;博士生导师53人、硕士生导师42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百千万工程”人才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李京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我校顾问;国内外30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9、招生就业: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本科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面向全国30个盛直辖市、自治区招生。2010年本科招生绝大部分省份一志愿录满,在24个一本招生省份中,文、理科分别有14和15个省份最低录取线比当地一本线高出15分以上,最高超出63分;在江西录取再创新高,不仅保持一本一志愿100%录满,文理科录取线分别比省重点线高出11分和13分,居省内高校之首。现有各类在籍学生3.9万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全日制本科生有2.5万人。各类研究生4235人,其中博士生155人。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近三年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年均85%以上,研究生为98%,高职生为90%。先后获江西拾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2010年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家之一。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大篇幅报道江财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重就业率更重就业质量”。
10、国际办学:学校坚持开明办学、开放办学,与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国纽约理工学院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77所名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现有研究生、本科、高职等各层次学生境外交流项目99个。2009年国内最大的托福考点之一正式落户我校。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交换生组织中国大陆首家成员大学,自2011年起我校学生有机会进入美国150所大学及世界近百所大学进行交换学习与交流。学校2002年成立国际学院,开办本科教学试验班,设有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三个专业方向,现有在校生2182人,教学方式和资源与国际接轨,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教学相长、中西合璧、外引内联、高位嫁接”的办学特色。
11、党建团学工作:学校按照“保方向、凝人心、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多年坚持“国旗日日升、好事月月评、红歌年年唱”。“明德网”被评为江西省高校示范性网站。2003年和2007年两次省党建工作评估均获评“优秀”等次。
学生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累计成绩在全国财经院校和江西高校中均名列第一,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6位)、全球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课程统考全球第一名和大陆第一名、“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包装设计大赛学生最高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百佳学生社团”(绿派社)等荣誉。大学生网球队获批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全国共268个,网球共26个)。艺术学院学生魏曦铭导演的全国第一部由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的电影《城市候鸟》顺利首映。
学校设立各类奖学金18项,年奖励总金额245万余元,奖学金最高8000元/年。年发放各类助学金3000多万元。
12、社会声誉:学校连续19年被评为“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
现有教职工2197人,专任教师1395人,其中有教授230人、副教授422人;博士429人,在读博士184人;外教91人;博士生导师53人、硕士生导师42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百千万工程”人才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李京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我校顾问;国内外30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社会历史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物理与能源学院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
福清分校(福清校区)
人民武装学院
闽南科技学院
经济统计学
国民经济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统计学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视觉传达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会计电算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
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近三年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年均85%以上,研究生为98%,高职生为90%。先后获江西拾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2010年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家之一。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大篇幅报道江财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重就业率更重就业质量”。
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招生简章
  为了做好我校2014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章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第一条 学校全称:江西财经大学
  第二条 学校性质:公办,学历层次:本科,学制:四年。
  第三条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蛟桥园校区位于双港东路169号;麦庐园校区位于玉屏西大街。
  职教本科合作实验班合作的高职院校和学生就读学校:①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天祥大道291号;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地址:江西省九江市青年路96号。
  二、有关要求
   第四条 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以下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计量)、管理科学(金融风险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经大数据管理)、信息 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投资与结算)、国际商务、电子商 务、商务英语、会计学(ACCA方向)[①]、会计学(CIMA方向)[②]、金融学(FRM方向)[③]、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 (CITF方向)[④]、会计学(国际会计)、金融学(CFA方向)[⑤]和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其他专业语种不限。
  第五条 身体要求:按《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执行。
  三、录取规则
  第六条 各专业对单科成绩要求:
   1、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投资与结算)、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IMA方向)、金融学 (FRM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会计学(国际会计)、金融学(CFA方向)和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要求 英语单科成绩较好。总分相同条件下,英语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2、法学、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要求语文单科成绩较好。总分相同条件下,语文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3、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计量)、管理科学(金融风险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经大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软件工程、电 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经济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金融精算)等专业要求数学单科成绩较好。总分相同条件下,数学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4、同等条件下语、数、外单科综合考虑,没有明显偏科者优先录取;
  第七条 不设院校志愿级差,按考生院校志愿顺序录取。
  第八条 对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考生,按加分或降分后同等条件对待。
  第九条 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照&专业级差&的原则安排。一、二志愿和二、三志愿的级差分别为3分和1分,以后志愿不设级差;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所填专业录取满额时,作退档处理。
  江苏省的考生进档后按&等级级差法&排序。等级A+、A和B+的级差分分别为3、2、1分。
  内蒙古自治区的考生进档后按&专业志愿清&的原则录取。
  第十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方式:①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按相关政策投档到我校的考生中,以文化分为基础,按在该省招生计划的150%确定入围考生;②在文化入围的考生里按校考成绩(认可省级联考成绩的省份按省级联考成绩)排序录取;③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审定。
  第十一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方式: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按相关政策投档到我校的考生中,按文化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四、学费标准
  第十二条 以下为我校2013年各专业学费标准。2014年以江西省财政厅、物价局批准的学费标准为准。
  14000元/年的专业: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会计学(国际会计)、金融学(CFA方向)、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会计学(CIMA方向)、会计学(ACCA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投资与结算)、金融学(FRM方向)。
  10000元/年的专业:软件工程
  9200元/年的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音乐学
  4250元/年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计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经大数据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4020元/年的专业: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金融精算)
   3790元/年的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会计学(注册 会计师)、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管理科学(金融风险管理)、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 理、旅游管理、法学、法学(法务会计)、商务英语、日语、社会工作、广告学、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
  注:对涉及大类招生培养的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两个专业前两年按3790元/年收费,后两年按4250元/年收费。
  五、招生计划
  第十三条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的招生计划录取。(招生人数见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
  六、职教本科合作实验班
  第十四条 我校职教本科合作实验班合作的高职院校和学生就读学校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试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和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试点专业:会计学)。我校负责招生、学籍管理和教学质量全过程监督等,日常教学运行管理和学生管理由就读学校负责。
  第十五条 试点专业属本科层次,学制四年。学生为我校的学籍。学生学习期满,各科成绩合格,由我校颁发与本校相同专业学生一致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七、其他
  第十六条 录取到软件工程和职教本科合作实验班的学生进校后不能跨录取批次、跨培养院校调整专业。
  第十七条 学校网址:
  联系电话:
  [①]ACCA是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的英文缩写。
  [②]CIMA是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的英文缩写。
  [③]FRM是&全球金融风险管理师&的英文缩写。
  [④]CITF是&特许国际贸易金融师&的英文缩写。
  [⑤]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英文缩写。
微信关注博才网微信号:hbrc-com
〖〗链接地址:
江西财经大学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江西财经大学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相关最新文档
相关热点排行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最新信息大全
热门信息大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徽的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