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制作的古琴哪里好好

古琴造型优美,历来为制琴家所重视,南宋芝翁的《太古遗音》,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古籍。在存见的古琴中,最常见的为伏羲、仲尼、联珠、落霞和月型等式样,古琴型式虽多,但只是在项部和腰部向内弯曲上有所不同而已。宋代以来,琴制由大渐趋狭小。一般说来,《太古遗音》琴制为中琴,唐琴属于大琴二列。我国制琴历史极为悠久。唐、宋是古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造型美观、工艺精巧、音响宏亮、音色优美的珍品。
制作古琴最重视选材。面板应使用纹理顺直、宽度均匀、硬度适中,无疤节和虫蛀等缺陷的梧桐木制作。唐代制琴世家雷氏曾总结为:“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古琴的制作已失传多年,一些历代流传下来的名琴,又多系演奏家自制,故各部件的位置、尺寸很不统一。古琴恢复制作是近几十年的事,所仿制的琴,也各有特点,但音量都较小,还不适合在演奏厅使用。近年来试制改良的宏音古琴,使它初步适于独奏、小型合奏或为歌唱伴奏。鉴别古琴的优劣,主要从选材、工艺和发音等方面进行。在工艺上,琴面弧度平正、自然适度,不能有凹陷或不平现象。琴身端正,放于桌上应平稳。各部分加工须精细,胶合处严密牢固无缝隙。琴身油漆色调雅致,表面平滑光亮。琴弦应丝条均匀、质地光泽,洁白而拉力强。缠弦以紧密、均匀、明亮、光润为佳。在发音上,应音响纯净、音量宏大,各弦发音均匀,没有杂音,高音清晰,共鸣和传远效果好,音色优美、圆润、清脆,既不尖锐,也不拙。
古琴上的断纹,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这种特有的现象是由于木质、漆底和振动性能等的不同,琴漆经过长年的振动而造成的。有断纹的古琴,不但琴音透澈,而且外表也很美观。北宋以来,琴人对此极为重视。断纹的形状较多,据《潜确类书》中载:“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千百条者;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有龙纹断,其纹圆大;有龟纹,冰裂纹。”古琴历来以蛇腹断和梅花断最为名贵。辽宁博物馆珍藏的唐琴“九霄环佩”,就是蛇腹断的古琴。购买:
学习弹奏古琴,首先必须准备一张较好的古琴,并须准备适用的琴桌与琴垫等用品。1.古琴:由于古琴不像其它民族乐器那样普及,学习的人较少,乐器厂制造的古琴数量也不多。要选购比较满意的古琴,除可到古玩商店去物色,或向古琴收藏家请求出让外,现在北京、上海、苏州、扬州、贵州、西安等地的民族乐器厂以及某些有制琴专长的人,均制作古琴,可供初学者选购。一张较好的古琴,应具备以下一些优点:(1)高音区要清脆有金石声,中低音要浑厚丰满。(2)发音要松透、明亮、圆润、有韵味。(3)琴弦离琴面不可过高,琴面要平匀,不可有杀(噪)音。(4)徽位排列要正,否则会影响按音的准确和泛音的发音。(5)年代久远有历史价值的古琴,琴身上往往有“断纹”,这种琴常常发音松透、圆润,优美动听。2.琴桌
从前弹琴用的琴桌,有单人琴桌和双人琴桌两种。桌面有石制的,也有木质的。
一般说,琴桌要用干透的松质木料制成,桌面不可太厚,下面最好制成共鸣箱,以帮助古琴发音,增加音量。琴桌必须做的稳固勿使摇动,以免影响弹奏效果。琴桌要低,专用的琴桌,高约73厘米(较普通用桌略低),座位要高,以两膝能放进桌下为宜,便于演奏技巧的发挥。一般合适的书桌也可以代替琴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古典音乐”即以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交响曲、奏鸣曲、室内乐为主要标志所形
【音乐美图】古香古色的小提琴古典音乐家网官方网址: .cn
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建立首先要归功于胡伯曼这位对音乐有着崇高理念的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他
【特别推荐】萌呆了:可以演奏的提琴猫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特别推荐】中国新声代:李成宇和谭芷昀 《You Raise Me Up》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有人认为,美国人学习音乐是极限,而中国人学习数理化是极限。这是因为,首先美国人从幼儿园就开始给孩子创
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曲目范围广泛,传统风格的作品得心应手,尤其是演奏德、奥作曲家的作品时更是首
【音乐趣图】大师们都怎么“写”高音谱号的?古典音乐家网官方网址: www.classicalmusician
【特别推荐】钢琴大师基辛演奏李斯特《钟》(节选)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轻松周末】音乐中国风《这就是上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欧洲古典音乐奠基人、天才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的作品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创作题材。在他的众多作品中,艺术
  近现代常见的弹弦乐器三弦,是明清以来鼓书、弹词类说唱音乐曲种常用的重要伴奏乐器。近年来一些出土文物
【音乐趣图】请敲出这个旋律再进!古典音乐家网官方网址: .
当今社会的很多家长和声乐老师都对音乐的认识有严重的误区,即重在培养艺术技巧。学习音乐不仅仅
【特别推荐】动物园中的大象交响乐团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特别推荐】舞动灵魂:地铁奇缘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历史珍藏】传奇: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与钢琴家李希特演奏贝多芬的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第一号姆斯蒂斯拉夫·列奥
【特别推荐】杨百翰大学无伴奏男生合唱团《丹尼男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双簧管现称:OBOE(欧宝),这一词来自法语中的高(Haut)之意和木材(bois)之意的
1.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人与自然、社会互相联系,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免遭病邪侵扰,这是中医理论体
【特别推荐】萌萌哒——猫咪和节拍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音乐美图】袖珍吉他“标本”古典音乐家网官方网址: .cn
【特别推荐】2015约瑟夫·约阿希姆小提琴比赛本杰明吉尔摩演奏《罗曼史》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特别推荐】吉他大师乔·帕斯经典演奏《夏日时光》(选自歌剧《波吉与贝丝》)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排箫,汉族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排箫是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
柏辽兹 没有任何一件乐器比大提琴更适合表现精致与充满渴望的旋律。 温情流丽的韵致-(大提琴cello)思念是
【音乐美图】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古典音乐家网官方网址: .
【特别推荐】俄罗斯女郎神秘的民间桦木合奏,金发女踏快速飘移的步伐,让人摸不到,猜不透!俄罗斯民间传统的《桦木
左手指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左手吟按指法,一类是左手拨弹指法。   左手吟按指法
由托马斯·比切姆爵士创建于1946年。乐团与世界最著名的指挥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尤
【特别推荐】安娜-奈瑞贝科与拉蒙-瓦尔加斯二重唱“哦,我可爱的姑娘!”选自普契尼《波西米亚人》 点击下方“阅
【特别推荐】拜伦-贾尼斯演奏 肖邦的钢琴诗《夜曲降D大调,作品27第2号 》
拜伦-贾尼斯,By
classicalmusician
中国最权威的古典音乐信息、交流、服务平台。我们与欧美及中国超过100家音乐院校、国际音乐比赛组委会及青年歌剧艺术家项目、音乐节、培训项目等主办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够有效地为中国古典音乐人才量身定做各种服务项目,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classicalmusician
中国最权威的古典音乐信息、交流、服务平台。我们与欧美及中国超过100家音乐院校、国际音乐比赛组委会及青年歌剧艺术家项目、音乐节、培训项目等主办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够有效地为中国古典音乐人才量身定做各种服务项目,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古琴的各种分类
发表时间:
作者:周健&
点击数:20259
古琴的各种分类
&&& 古琴的制作是一个很复杂和漫长的过程,要制作一台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古琴是非常难的,在发音上,按《太古遗音》的说法,一张好琴要具备&九德&,即&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按现代说法,即音响纯净、音量洪大,各弦发音均匀,没有杂音,高音清晰,共鸣和传远效果好,音色优美、圆润、清脆,即不尖锐,也不钝拙。可见古人就对古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张古琴制好后,必须经过琴家长年不断的弹奏,琴音才会越弹越好。古琴根据用料、制作工艺尤其是琴的音音等情况,分为普级,中级,高级和仿古琴等几类。
&&&&&&&&&&&&&&&&&&&&&&&&&&&&&&&&
普级古琴一般为仲尼式
中级古琴采用老木制作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157" src="/upfiles/image/newpic/7864.jpg" />
高档古琴采用古木制作
仿古古琴采用精选古木制作
仿古仲尼式
仿古连珠式
仿古伏羲式
点击以下古琴名称可见具体的介绍和图片:
关键词: &
网站访问量:
网站导航:&& && && &&& && &&&&&&&&
推荐商品:&&&&&&&&&&&&& &&&&&&
推荐栏目:&&&&&&&& &&&&&&&&&&
版权声明:万春民乐网上的所有音乐和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和我们联系,我们立即改正或删除!
服务宗旨:使更多民乐爱好者用上具有江南精致民乐制作特点和韵味的产品,为繁荣民族乐器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乐器协会单位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工商总局中国农林局二胡生产指定生产单位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扬东路277号晶汇大厦(速八酒店旁)16层1619室&&&& &&&&&&&
邮编:215001&&&&&&&&&&&&&&&&&&&&&& Email:&&
&&& QQ:&&&&&&
&& 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4&&苏ICP备&国内唯一古琴丝弦制作传承人:最细弦用300根蚕丝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产婉玲
  为了提高效率 自己设计制弦机器
  因为琴弦粗细要求不一,所以最后有道缠弦工序,在做好的弦外缠上蚕丝使得原先的弦变粗,缠不好则会影响音质。潘老告诉记者:“这一步骤也是古琴弦区别于一般弦的地方,缠弦要注意弦的松紧度和均匀度,所以即便缠一根弦都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潘老自己画图纸设计缠弦机器,让琴弦制作从纯手工变成半手工。
  如今潘老年岁渐高,最让他担忧的是,这绝处逢生的古琴弦制作技艺会再度失传。谈起收徒弟,潘国辉忧心忡忡地表示:“古琴丝弦制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至少得有十几年的学习和经验才能自己独立制作琴弦,但是由于学习过程十分枯燥乏味,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也坚持不下来,这是我最担心的。”
  不过,让潘老欣慰的是,自己的女儿潘赟在自己的熏陶下也对古琴情有独钟,不但喜欢古琴的弹奏,同时也慢慢地对古琴弦的制作颇感兴趣。
  36岁女儿辞去工作 跟父亲学制弦技艺
  今年36岁的潘赟是潘老的独生女,喜欢古琴,几年前开始学习古琴弹奏。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对古琴独有的情结,潘赟爱上了古琴的弹奏,同时也对古琴弦的制作颇为感兴趣。
  本是公司白领的潘赟在征得父亲同意后,在去年辞去了本职工作,转行跟着父亲学起古琴弦的制作技艺。潘赟告诉记者:“父亲年纪大了,这门技艺需要一个传承人。父亲做了50多年的琴弦,我要继承发扬下去,干什么工作都有辛苦的地方,做一行就该爱一行,这样才能做好。”
  如今,潘赟并没有能完全学会父亲那套制弦工序,但她表示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也能出师,得到父亲的全部真传,这样也能让父亲早点“退休”,在家好好休息安度晚年。
  不过,潘老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古琴弦的制作,让这门手艺得以继续传承下去。朴实的潘老告诉记者:“其实我也不懂得什么申遗,也不想去申遗,但听别人说申遗后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所以我就申请了,希望成功后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学习这门技艺。”
  特别提醒 我们请你来和潘老互动
  如果您对古琴弹奏感兴趣,或者对古琴弦的制作好奇,想和我们的“苏式民星”潘国辉和潘赟近距离接触,您可拨打电话9,或者立即加入QQ报名。想了解我们,还可加入扬子晚报苏州官方微信—大苏州(微信号yzdasuzhou),我们将组织读者、微友进行互动交流,在运河社区组织读者现场和两位达人进行交流,现场不但有优美的古琴演奏欣赏还有难得一见的古琴弦制作。具体时间:7月9日上午9点,具体地点:苏州市运河社区。
  实习生 杨洋 记者 姚一鹤 文/摄[责任编辑:产婉玲]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越南博士隐居东湖与古琴为伴 已手工制作近200张琴_新浪湖北_新浪网
图为:阮延俊手工制琴
图为:阮延俊弹奏自己制作的古琴
图为:阮延俊将半成品挂起来风干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叶文波 实习生张楠 李思维 摄影:记者王永胜
  东湖边,曲径通幽,两扇古典木门镶嵌着铜钉,匾额上刻着“南天坊”三字。僻静的院落内,传出悠扬的古琴声。顺着天籁之音,楚天都市报记者见到了古琴演奏者——留学中国的越南人阮延俊。而他弹奏的古琴,也是自己手工制作而成。
  2005年,阮严俊来到华中师范大学留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顺利拿到硕士、博士学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从小神往的古琴,从此痴迷于手工制作古琴的传统工艺。
  如今,阮严俊扎根东湖边,雇佣了工人,开办了制作古琴的“工厂”,已售出近200张古琴。阮延俊说,他的梦想是将来带着古琴回越南,在家乡推广。
  痴迷中国文化 越南博士隐居东湖边
  壁上挂着柳体墨宝,木板上刻着古琴减字谱,案几上放着整套茶具,桌上横放着一张古琴,满室檀香,点缀着梅花、兰花。昨日中午,记者走进阮延俊租下的3层楼别墅,就被浓烈的中国风吸引。“这是我花了50万元,按自己的喜好装修的。”阮延俊说。
  一撮飘逸的胡须,一袭艳丽的红围巾,加上一口流利的汉语,还时不时蹦出几句武汉话,引用几句中国古诗词。让人实在难以相信,眼前这位“木工”,竟然是个老外。
  阮延俊介绍,他1978年出生于越南广治省,其祖父在当地是位“老儒”。祖父从小要求他背诵《三字经》、给他讲解中国历史故事,还告诫他写有汉字的纸是不能丢在地上的。这让年纪小小的阮延俊,对中国这片神奇而又伟大的土地,产生了无限遐想。在越南读大学期间,他主修的就是中文。
  2005年夏天,阮延俊留学到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一直读到博士毕业。
  毕业后,阮延俊没有选择回国,也没有和同学一样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是与古琴为伴,在东湖边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整个白天都在制作古琴,晚上就练琴、看古书,除了喝茶我也没有别的爱好。”阮延俊说着,坐到琴前,十指轻抚,一曲古色古香的《神人畅》悠扬而出。
  一个老外,怎么和古琴结缘?阮延俊说,这要从读博期间参加的一次比赛说起。
  上网自学起步 厕所里制成第一张琴
  2011年初,阮延俊入选参加中国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参赛者需准备才艺表演。
  表演什么节目好呢?阮延俊的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六指魔琴》,还有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尤其是《英雄》的片头,古琴弹奏与打斗场面相呼应,冷冽的琴音让阮延俊感觉到:琴音有一种力量,可表达人的心境、胸怀。这种力量,深不可测。
  尽管没有任何音乐基本功,阮延俊毅然决定:表演最爱的古琴。
  可是,市面上的古琴比较稀少,一张普通的古琴售价也高达七八千元,这让靠奖学金生活的阮延俊实在为难。
  阮延俊在网上查看了古琴制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制琴所需的配件、材料,他决定试着自己动手做古琴。原来,在越南上大学期间,阮延俊曾在一家家具厂兼职做过3年木工,对自己的手艺比较自信。
  说干就干,阮延俊从郑州买回木材,一边查找资料,一边通过QQ群向古琴大师请教。因为寝室地方狭窄,阮延俊只好在宿舍楼公用的卫生间开工。为了赶在比赛前完工,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竟在两个月内做出了像模像样的古琴,又加紧学习弹琴。
  2011年8月份,阮延俊带着自制的古琴来到北京,可惜在首轮比赛中被淘汰。阮延俊看着手中有些粗糙的琴,心中有些不满意,他决定做一把真正的古琴。2012年夏天,本应博士毕业的阮延俊,为了研究古琴,推迟了博士论文的提交时间。
  在这一年时间,阮延俊周游全国各地,拜访古琴名师,见识中国最好的古琴。武汉音乐学院的丁承运、上海的龚一、北京的李祥霆等名师,他都曾上门求教。他还自费买了教材,研究声学和木材结构。
  拆迁房找木材 对斫琴工艺精益求精
  阮延俊说,中国制作古琴的人已越来越少,且多半是家族传承。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琴,多系演奏家自制,各部位的位置、尺寸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制作古琴的关键环节,比如挖槽腹,阮延俊都亲力亲为。用他的话说,古琴的音色决定性因素就在这里,心里没有音准、没有感悟,是制不好琴的。“把琴做出形叫制琴,但只有制出有灵魂的琴,才能叫斫琴。”阮延俊说。
  阮延俊一直坚守古法制琴,每一步都严格把关。比如,选木材时,一定要选择无结、无疤、无裂且年代久远的木材;坚持每刷一道生漆自然风干一个月,杜绝使用化工油漆和烘干设备。一把琴至少需要刷10余道生漆,因此整个工艺流程至少要耗时一年多时间。
  “只有每一步都到位了,才能保证木材不变形、保证标准音。”阮延俊说,每一块木材的薄厚、音色不一样,如何找到标准音,完全依靠斫琴师自己的感悟。为此,他只能多听好琴的声音,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弹琴水平,还要经常向名师请教。
  如今,阮延俊制作出的古琴越来越好,在圈内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琴友前来预订,但他从不收订金。他说,不收订金就不会赶工了。
  “古书上说最好的琴是‘上桐下梓’,即琴面是桐木,底板用梓木。这两种木材很少有,所以大部分的古琴都是用杉木做的。很多木材都是来自拆迁的老房子,木质十分干燥,回音效果好,是制琴的绝佳材料。最初都是我自己找,现在有固定的供应商。”阮延俊说。
  售琴近200张 励志把文化带回家乡
  一张古琴价格高达一两万元。阮延俊说,迄今为止已出售了近200张古琴。从账面上看,毛利已超过了一两百万。
  但阮延俊笑着说:“我没有赚到钱,反而欠了很多债。更何况,我根本不是为了赚钱。”他说,每一把古琴的材料成本高达三四千元,此外还有时间成本、人工成本。
  2014年3月,阮延俊在东湖边,租下这栋三层楼别墅,年租金6万元。他花了50多万元装修。如今,在“别墅工厂”里,整个三楼就是“木工房”,摆着各类的木板、电锯、油漆,墙上挂着尚未成型的琴板风干。阮延俊还雇佣了一对夫妇帮忙。
  “为什么这么执着?”记者问。
  “古琴是君子之器,能让人内心平静。”阮延俊说,古琴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武汉,就有俞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这样的文化应该传承下去。
  阮延俊说,在读研、读博期间,他主要是研究苏轼的诗词、人生。自己也和苏轼的性格一样,追求完美、为人执着,只要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下一步,他将把古琴文化、中国古文化带回越南家乡传播,这就是他的终极梦想。
01-23 08:12|分享
01-23 08:11|分享
01-23 08:03|分享
01-23 08:01|分享
01-23 07:59|分享
01-23 07:56|分享
01-23 07:48|分享
01-23 07:37|分享
01-23 07:27|分享
01-23 07:23|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哪里可以学古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