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中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老师的那段概括

游国恩老师的往事与随想-《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CN
您的位置: &
游国恩老师的往事与随想
作者:李行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页面功能 【字体:
【E-mail推荐
  ■人物钩沉
游国恩老师的往事与随想
  ■李行健
  国恩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但有关他的几件小事却时时萦绕在我的心间,总想有时间把它写下来作为对老师的怀念。
  1953年我考入北大中文系,被分配在文学专业。一门重要的课(每周6节)就是中国文学史(一)。这段文学史要从神话传说讲到魏晋南北朝。内容丰富,任务重。当时授课老师就是游国恩先生。他是全国知名的楚辞专家,当时中文系仅有的两名一级教授之一。大家对听游先生的课非常重视,特别像我这种从小地方来的带着土气的学生,能听大专家讲课,真是感到兴奋、幸福无比。为了帮助大家学习,特别是读懂先秦的文学作品,系里派萧雷南副教授担任辅导,为游先生当“助教”。像这样配备强有力的师资任课,恐怕只有北大能办到,并且也只有当时的北大能办到。
  游先生上课,很有大家风范,但却一点也没有大家的架子。他讲课不紧不慢,态度和蔼可亲,每次都写有详细的讲稿。所以他讲课既无多余的话,也没有前后衔接不紧的事。让我们听课的人觉得自然流畅,津津有味,实为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但由于当时没有教材,也缺乏参考书,主要靠课堂记笔记,这有点美中不足。所以在转年的《光明日报》发表了我写的一篇短文《教授讲课应发讲义》(这是《光明日报》记者钱统纲同志采访后整理的。后来与他失去了联系,多方打听才知道他被划成右派后,不知下放到什么地方劳动改造去了。我们分别55年了,很想知道他的消息)。也不知先生看见这篇小文没有,如果见到了,不知先生以为如何,我始终也未向先生提起过此事。我当时很希望游先生能把他的讲稿出版或印成讲义,岂不更方便他讲授和我们学习吗?不少同学也赞同我的想法。可能由于当时强调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和阶级斗争等诸种原因,游先生一直也未把它的讲义出版。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到了新年前夕,当时老师分到各班和同学一起联欢过年。恰好国恩先生分在我们班,而我又正坐在他的旁边。他很自然地问起我是什么地方人。因为他问得随便,我也答得很自然。会散了,这些事也就忘怀了。可在期中考试时,却因我家乡是四川遂宁这件事,让我着了一回急。当时是口试,游先生当面考试。我记得抽签抽到的考题是一道理论问答和解释诗经中的四句诗,还有什么就记不清楚了。我回答完后,我见先生点头表示满意,我也就放心了。不料先生看看我,笑笑说:“李行健,我还要考你一道题。”我乍一听,有点紧张,因为前面答的题有半小时自己准备的时间。这次突然增加一道题,不知能否答出来,难免心中忐忑不安。先生看出了我的紧张,于是说,你别紧张,这道题答不出来我也会给你五分(满分),如答出来就更好了。我说请先生问吧!游先生看看我,不紧不慢地说,你不是四川遂宁人吗?我说是。可万万想不到这个同考题有什么关系。先生接着说,你们遂宁同《红楼梦》有什么关系吗?我一时回答不出,先生说你好好想想看。于是我搜索枯肠,也没有一点头绪,后来不知怎么灵感来了,我说我们遂宁有个大诗人叫张船山,他的妹妹嫁给高鹗,而高鹗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书人。我不知自己的认识对不对,所以怯生生地问,不知老师问的是否这回事。先生当时开心地笑了,我也就知道自己没有说错。最后先生在我的记分册“中国文学史”考试成绩后面写上一个“优”字。这本记分册我至今还珍藏着。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当时的情景,先生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充分显现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怀,连一个普通学生籍贯这样的小事,老师也记在心中。一有机会,老师就以他博闻强识的大学者眼光,由小事切入启发学生去思考。世人大多只知先生是著名楚辞研究专家,而不知先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史都有精深的研究。先生对宋诗就研究得很深。后来我在大学也教过21年书,甚至还当过几届班主任,也没有做到像国恩老师这样细致入微地关心、教育学生。
  升入二年级后,不上游先生的课了,就很少见到先生。只有系里开会,或在文史楼系办公室的楼道上偶尔碰到过先生。1958年我毕业的那年,毛主席号召除“四害”,也就是彻底消灭麻雀、苍蝇、蚊子和老鼠等四种被认为有害的动物和昆虫。北京市规定某一天全市总动员打麻雀,各单位分片包干,全民出动。游先生等老教授也分配到学生中一齐去打麻雀。恰好游先生和我两人组成一个“战斗组”,负责新建成不久的36楼前空地一角,不让麻雀停下来,让其饿死、渴死乃至累死。停在地上的麻雀用吆喝声赶走,落在房上或高处的用鞭炮吓走。我给游先生找了一个小凳子,让他坐在那里观察,我负责到周边轰赶和放鞭炮吓唬。游先生不停地向四面八方监视麻雀行踪,时不时用他浓浓的临川口音发出几声吆喝轰赶声。他那种聚精凝神的认真劲同上课时一样令人难忘。这次我们整整干了近四个小时,据说北京市的麻雀差不多都被消灭了。确实见到有麻雀不得吃、不得喝,也不得停,在半空累得掉了下来。著名专家赶麻雀,恐怕也是大家闻所未闻的事。我们当时都怀着响应毛主席号召的虔诚信念、忠于职守地干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后来才知道上当了。因为麻雀并不是害鸟,在庄稼生长阶段它吃害虫,还对人类有益哩!所以后来在科学家解释和要求下给麻雀平了反。
  上面记的仅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事,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历史上那个特定阶段的某些事实,很可以供人们反思和回味。谨记下来作为对我们敬爱的国恩老师的怀念,对那个特定时代片断的回忆。
  《中国教育报》日第4版
精彩图片推荐
热点新闻推荐
·······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它的宗旨是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
传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和经验。除要闻版外,还辟有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成教育、理论、国际教育等专刊,校长、读书、招生考试与就业等周刊。每周一、二、三、四、五对开八版。
每周六、日对开四版。
刊号:CN11-0035
邮发代号:1-10
国外代号:D739
邮发代号:1-10
订阅价格:0.70/份 252元/年
社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邮政编码:100082
总机:010-在初中一年级语文书中《如是我人》一文中,写了田文杰老师的哪些事?游国恩老师的哪些事?可以看出两位老_百度知道
在初中一年级语文书中《如是我人》一文中,写了田文杰老师的哪些事?游国恩老师的哪些事?可以看出两位老
年、幽默,又充满了尊重。同时,不忘他的两位老师,作者仍是念念不忘。刘绍棠为我们描述了这两位老师,语言风趣,刘绍棠也不留情面的剖析了自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初中一年级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写了田文杰老色狼强奸,泡女一是
Sorry!不是我们版本的,嚄无能为力……
哪个版本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是我人》课件4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如是我人》课件4
大小:190.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语文:第7课《如是我人》课文精讲2(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18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语文:第7课《如是我人》课文精讲2(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18
如是我人课文精讲;〖主干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声誉()骈体()楷书()懈怠();窥见()琵琶()()威慑();2.补全下列四字词语;无____而终敲山____虎杀鸡____猴一__;____古通今避____不及妙语连_______;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游先生言下之意,我了然于心;了然于心:;那只有装腔作势,借以唬人了;装腔作势:;我没有固执
如是我人课文精讲〖主干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声誉 (
)2.补全下列四字词语。无____而终
敲山____虎
杀鸡____猴
一___而就____古通今
避____不及
妙语连____
____高气扬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游先生言下之意,我了然于心。了然于心:那只有装腔作势,借以唬人了。装腔作势:我没有固执己见。固执己见:游先生目瞪口呆,莫名其妙。莫名其妙: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____,当代作家,河北省通县人,主要作品有《
》等。5、《如是我人》一文主要记叙了田文杰和游国恩老师的那些事情?〖点击思维〗1、“誉”的读音和“誊(téng)”的读音不同,不要混淆;“琵琶”一词中“琶”音应为轻声,不要加声调;“慑”不要误读为“niè”。2、注意“杀鸡儆猴”不要写成“杀鸡敬猴”,“敲山震虎”不要写作“敲山镇虎”,“趾高气扬”也不要错误地写成“指高气扬”等。3、本文出现了很多含义丰富的成语,查查成语词典,仔细总结整理一下吧。4、作者刘绍棠的小说《蒲柳人家》曾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有机会找来读一读吧。5、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能力。【规律方法】〖理清结构〗一、我的出生与名字的由来。二、小学的田文杰老师。
时间顺序三、大学的游国恩老师。
详略得当四、我晚年的自我“暴露”。〖语言特色〗本文的语言平实、幽默,而且蕴含丰富的意味。如:“把我的趾高气扬打得一干二净,从零开始”,写得平朴而又生动,表现出了教育的意义。“敲山震虎”“杀鸡儆猴”“打马骡子惊”,这种夸张和比喻,把当时田老师教育学生时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教育方法、教育策略都蕴含其中。又如:“我也就乍不起胆子,厚不起脸皮”,在通俗中寄予着做人的道理。 〖把握重点〗一、田文杰老师对“我”的影响文章先介绍田文杰老师的教育思想――“教之严,师之情,不打不成才”,及其思想的由来,然后,围成“教之严”和“不打不成才”来记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在我该打时,毫不心磁手软地狠打”。作者先写“我”“沾沾自喜”,“傲视同学”的原因――“一直考第一名”“全校也只此一个”;“祖父”也“洋洋得意”“眉飞色舞”;田老师也是“赞不绝口”,“我”也就有了骄傲的资本,但是,“田老师”不出三天,“找个理由”打“我”一顿,“把趾高气扬打得一干二净”。第二件事,田老师打出“童子功”。作者先介绍自己的习惯:写字“工工整整、清清楚楚、横平竖直、一字不苟”,然后正面述说田老师是如何打出这“童子功”的。从侧面写出田老师的严厉及其效果。二、游国恩老师的特点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回忆38年前在北大学习期间,得到游国恩先生指点一事。作者先概括受业于王力等四大学者门下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他们的治学精神永存”“对我仍起师范和威慑作用”然后具体写游国恩先生对他教诲一事,游国恩老师“笑眯眯地说”,态度和蔼可亲,“闻一多??冯沅君??”话语不多、却因材施教,寓理于事,教义颇深,使作者“了然于心”,认定了自己既改不了“浪漫派”的“脾气”,也丢不了“浪漫派”的“影子”于是安心“写小说”,表现了游国恩老师因材施教的思想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攻克难点〗一、人物传记的特点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实用文体。一种是自传,另一种是由别人撰写的。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平、机关、家庭、爱好和主要精力,还可以写出自己的理想,对人生和社会的见解。为别人写的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有简要评论;也有侧重记人一生中几件典型事情的。要求内容真实准确,语言可以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于文学色彩。二、写作特点1、结构特点:时间顺序叙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过渡自然。2、作品风格淳朴,描写从容自然,乡土色彩浓郁。如文中引用的一些成语及俗语。让人读来倍感亲切。〖质询疑点〗本文的题目是《如是我人》,按说应该多介绍自己。可是作者为什么具体地描述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诲?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与魏巍的《我的老师》作一下比较。作者回忆关于蔡老师的事,是为了表达对老师深深的爱和敬意,以及对老师的思念。而本文叙述两位老师的事除了表达敬意之外,重在体现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从而表明自己的人生准则及写作态度。也就是说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不一样的,魏巍写老师是为了赞美老师,刘绍棠此处写老师是为了写自己的一生,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及准则。因而《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如是我人》则类似人物传记。〖主干知识〗1、yù
趾3、①了然于心:心里很明白,很清楚。②装腔作势:做作,装样子给人看。③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④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4、刘绍棠 《运河的桨声》 《蒲柳人家》5、文章主要写了田文杰老师打出我的“童子功”的事情和游国恩老师告诫我,做学问要摆脱“浪漫派”的脾气和影子。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语文:第7课《如是我人》课文精讲2(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18等内容。
 语文:第23课《外国诗歌两首》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 ) 呼啸( ) 桅杆( ) 祈求( ) 蕴藏( ) f岩( ) 微澜( ) 2、根据...  语文:第5课《我的老师 》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我的老师》课文精讲〖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_语文_初中教育_...2 A、渺小 自卑 狭隘 不安 平庸 懊恼 B、平庸 ...C、《如是我人》写了小学老师的“狠打”,大学老师...  语文:第1课《散步》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散步课文精讲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熬夜( ) 咕咕( )分歧...  语文:第15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课文精讲〖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  拥你入睡课文精讲〖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 1、给加线字注音。 搓背( 静谧( )) 亲昵( 袅袅( )) 懵懵懂懂( 回溯( ))拽( ) 2、根据注音写汉字。 顾 ...  语文:第24课《寓言诗两首》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寓言诗两首》课文精讲〖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语文:第6课《韩老师教我敢... 语文:第7课《如是我人》课... 语文:第7课...语文:第21课《唐诗四首》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隐藏&& 唐诗四首课文...  语文:第10课《跟陌生人说话》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跟陌生人说话课文精讲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如是我人》教学设计
右外---方伟
你好,游客
如是我人》教学设计
右外---方伟
来源:北京市右安门外国语学校&
作者:方伟
《如是我人》教学设计
作者刘绍棠《如是我人》后记中写道:《如是我人》者,我就是这个样子也。全书的特点是一个文坛老农的嬉笑怒骂。都是有感而发,,即兴而作。敢保是口吐真言说实话,毫无雕饰是真相。真言未必是真理,真相未必好看。然而,只有真言和真相才能&如是我人...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体的特点。
2、重点理解两位老师的特点及对作者的深远的影响。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为人准则和写作态度。
4、培养学生概括和归纳能力及对语言的品味和欣赏能力。
5、培养学生模仿迁移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边我们已学过的《我的老师》一文,回忆本文内容。
2、比较《我的老师》与《如是我人》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新课:通过比较以上二文,我们发现《如是我人》是一篇写作者一生的文章,属自传体,故全篇不是要写老师,主要写老师是为了写出老师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1、既是写作者一生,请你迅速通读全文,看文中主要写了作者一生的哪些事?找出后分别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1)&我&的出生与姓名。(2)小学的田文杰老师对我的影响。
(3)大学的游国恩老师对我的影响。(4)&我&的晚年的自我暴露。
2、四件事中侧重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田老师和游老师各具有什么特点?对作者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概括&如是我人&&&&我人如此&的&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5、课文语言幽默又平实,有一些口语,在文中找出两个典型的词语或句子,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含义。
6、学了本文,你一定浮想联翩,你是否也想给自己写个自传?模仿本文,仿照本文的叙事方法
《如是我人》教学案
   二. 重点:1. 掌握课文中常用字词的音、形、义。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 了解自传体文章的特点。三. 难点:学习本文平实、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学习提示】
  寿终正寝:就是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妙语连珠:形容有意味,或动听的言语很多。
  了然于心:形容心里十分清楚。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博古通今: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作古:去世。是委婉的说法。
  窥见:从小处发现。窥,从小孔或缝隙中看。
  率尔:轻率。
  杀鸡儆猴:杀了鸡警示猴子,让猴子不犯同样的错误。
  3. 改正句中错别字。
  (1)我迫不得已,昼夜突击,苍促成稿。& & & & & &
  (2)游先生目瞪口呆,莫明其妙。& & & & & & & & &
  (3)他们却缺乏自信,偏要给每个试题都写出祥细答案。(详)
  (4)更名有损声誉,坚绝不肯同意。& & & & & & & &
  (5)豪不心慈手软地狠打。& & & & & & & & & & & &
  (6)继成了我外祖父那&教不严,师之惰,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承)
二. 文学常识
  刘绍棠,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是他的成名作。他有多部短篇小说集,多部中篇小说和多部长篇小说。他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 课文分析:
  1. 解析标题:&如是我人&,&是&是代词,此的意思,&如是&即如此,&如是我人&就是我人如此的意思。
  2. 内容分析:
  本文从介绍自己的出生起笔,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介绍自己。我们通读课文,不难看出作者向我们叙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3段)介绍自己的出生与姓名;(4-19段)写小学的田文杰老师和大学的游国恩教授对自己深远影响;(20-24段)&我&的晚年的自我暴露。
  三部分内容作者先写自己的出生和姓名,表明自己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然后重墨描述了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各有特色,都给作者深远影响。描述田文杰老师先介绍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不严,师之惰,不打不成才。围绕这思想和方法叙述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在我骄傲时狠打我的趾高气扬&,这是写田老师的严。第二件是&写田老师打出我的童子功。&作者先写自己养成的习惯,再回忆田老师的严格要求与痛打。描述大学时的游国恩老师具体写了一件事,告诫&我&做学问要摆脱浪漫派的脾气和影子。虽只是一件事,但看出游国恩因材施教的思想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是作者了然于心,认定了自己既改不了浪漫派的脾气,也丢不掉浪漫派的影子,做不了严谨的学者,于是安心写小说。课文的结尾部分写自己晚年的自我暴露,有敢露真相的坦诚。
  作者为什么具体的描述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诲?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与魏巍的《我的老师》作一下比较。作者回忆关于蔡老师的事,是为了表达对老师深深的爱和敬意,以及对老师的思念。而本文叙述两位老师的事除了表达敬意之外,重在体现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从而表明自己的人生准则及写作态度。也就是说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不一样的,魏巍写老师是为了赞美老师,刘绍棠此处写老师是为了写自己的一生,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及准则。因而《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如是我人》则类似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的特点: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实用文体。一种是自传,另一种是由别人撰写的。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平、机关、家庭、爱好和主要精力,还可以写出自己的理想,对人生和社会的见解。为别人写的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有简要评论;也有侧重记人一生中几件典型事情的。要求内容真实准确,语言可以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于文学色彩。
  3. 结构特点:时间顺序叙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过渡自然。
  解疑:第13自然段&都说名师出高徒,在我身上却无此效应。&这一段是承上还是启下?&名师&二字为据,应是开启下文对北大著名教授游国恩的叙述。因为田文杰老师堪称严师而非名师。
  4. 写作特点:
  (1)作品风格淳朴,描写从容自然,乡土色彩浓郁。如文中引用的一些成语及俗语。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2)语言平实、幽默,而且蕴含丰富。虽平实却很生动,于通俗中蕴含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学法指导:学会在比较中抓文章的特色
一.这篇文章写作者的一生,但这一生大部分都与老师有关,所以文中主要写了两个老师对自己的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叙述了&我&的出生与名字的由来以及&我&的晚年的自我&暴露&。
2.解释下列词语
寿终正寝:旧时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正寝:旧式住宅的正屋。人死后,一般停灵在正屋正中的房间)。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高兴。
斟字酌句:即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态度慎重。
雷厉风行:象雷一样猛烈,象风一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会等的严格和迅速。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博古通今: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了然于心:心里非常清楚,明白。
四.课文分析 本文按照文章记事的顺序,可以分为四部分:&我&的出生与姓名;小学的田文杰老师;大学的游国恩老师;&我&的晚年的自我&暴露&。根据教学的需要,重点分析二、三部分。
(一)&我&的出生的名字的由来(第1至3段)
(二)介绍小学的田文杰老师(4&12段)
(三)大学的游国恩老师(13&19段)
(四)&我&的晚年的自我&暴露&(20段至结尾)
1.课文介绍了小学的田文杰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些事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文章先介绍田文杰老师的教育思想&&&教之严,师之情,不打不成才&,及其思想的由来,然后,围成&教之严&和&不打不成才&来记述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在我该打时,毫不心磁手软地狠打&。
作者先写&我&&沾沾自喜&,&傲视同学&的原因&&&一直考第一名&&全校也只此一个&;&祖文&也&洋洋得意&&眉飞色舞&;田老师也是&赞不绝口&,&我&也就有了骄傲的资本,但是,&田老师&不出三天,&找个理由&打&我&一顿,&把趾高气扬打得一干二净&。
第二件事,田老师打出&童子功&作者光介绍自己的习惯:写字&工工整整、清清楚楚、横平竖直、一字不苟&然后正面述说田老师是如何打出这&童子功&的。从侧面写出田老师的严厉,及其效果。
2.大学的游国恩老师有怎样的特点?
文章14至18段,作者回忆38年前在北大学习期间,得到游国恩先生指点一事。作者先概括受业于王力等四大学者门下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他们的治学精神永存&&对我仍起师范和威慑作用&然后具体写游国恩先生对他教诲一事,游国恩老师&笑眯眯地说&,态度和蔼可亲,&闻一多&&冯沅君&&&话语不多、却因材施教,寓理于事,教又颇深,使作者&了然于心&,认定了自己既改不了&浪漫派&的&脾气&,也丢不了&浪漫派&的&影子&于是安心&写小说&,表现了游国恩老师因材施教的思想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3.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难道必须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真人&不露相吗?&
这是一篇自传体的文章,这句话揭露了本文的写作主旨,表达了作者为人诚实,正直的文风,同时,借&尿炕&一事,讽刺了&装腔作势,借以唬人&的虚伪作风,蕴涵着做人的道理。
4.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文章的语言平实、幽默、而且蕴含丰富。如:&把我的趾高气扬打得一干二净,从零开始&,写得平朴而生动,写出教育的意义。&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打马骡子惊&,这种夸张和比喻,把当时田老师教育学生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教育方法,教育策略都蕴含其中。又如:&我也就乍不起胆子,厚不起脸皮&,在通俗中蕴含着做人的道理。
深入探求:
比较分析:魏巍《我的老师》和刘绍棠《如是我人》
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刻画老师为主,它们在内容上,写法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就它们的相同或不同之处比较分析如下:
首先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存在很多相似之处:1.都是对老师的怀念和赞美; 2.都是善于选择典型的事例;3.都谈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
其次从写法上看,两篇文章又存着不同之处:魏巍写蔡芸芝老师直接描写其外貌动作等,而刘绍棠笔下的田文杰老师和游国恩老师则是主要以刻画语言、动作来表现。
第三,从两位作家塑造的三位老师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有时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来体现老师的辛勤培育,以侧面烘托老师的形象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关新闻 & & &
& (07月10日)
& (07月10日)
& (07月10日)
& (07月10日)
& (07月10日)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国恩是怎样的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