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对立的对吗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论文)81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论文)81
引言;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相关性和;一、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内涵;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也是;(一)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内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2]由此可见,我国关于相关性的解释与国际上通用;(二)浅析相关性的几个相关问题;1、会计信息应该与什么相关;2、会计信息应该与谁的需求相关
引言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层面上是统一的,而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对立,二者权衡的信息就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更加凸现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地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权衡选择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浅析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指出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应该如何权衡及其改善措施。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内涵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也是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根源和基础,在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前,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两者的基本内容。(一)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内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提出了“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用户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局,或者去证实或纠正先前的预期,从而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才视为相关性,其构成要素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1]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相关性的规定为:“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2]由此可见,我国关于相关性的解释与国际上通用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浅析相关性的几个相关问题。1、会计信息应该与什么相关。[3]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认为,相关性包括三种概念,即决策相关性、目标相关性和语义相关性。决策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与使用者的特定经济决策相关;目标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要与使用者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关。由目标相关性带来的问题主要是目标本身都具有主观性,信息使用者有各种各样的具体目标,会计信息很难满足所有使用者的各种主观愿望所导致的全部需求;语义相关是指会计信息应该能够使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的用意。2、会计信息应该与谁的需求相关。相关性最初是指一般相关性,也就是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作为与所有信息使用者相关的信息,向他们提供通用的财务报告。现行的财务报告已经达到了一般相关性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三类信息使用者,即政府、企业外部的有关方面及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需求。但是不同使用者对信息有着不同的需求,解读会计信息的能力也不同,所以会计信息只有了解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对症下药,提供依据使用者需求而订制的个性化信息,才能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正具备决策相关性。3、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程度受供、需双方条件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程度并不是由供应者一方决定的,即使供应方公布的会计信息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是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辨别能力不强,只能对信息做到一般程度的了解,不能很好地看到会计信息后隐藏的深层涵义,或是没有及时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采用,或是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决策时具有盲目性等,那么相关性再好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也无法起到很好地指导作用。4、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披露受条件制约。企业是否将会计信息对外部披露主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成本效益原则。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成本包括信息收集、加工、整理成本和接受相关部门审计成本,所以除法律强制规定的以外,只有该信息的披露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时,信息供应者才会主动进行披露。二是自我保护原则。如果某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利于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或是导致企业竞争不利的话,企业一般不会对外部披露。 (三)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内涵: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对可靠性的定义为:“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可以信任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当会计信息反映了其所打算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现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和结果,既不倾向于事先预定的结果,也不迎合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能够经得起验证核实,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4]我国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可靠性的规定为:“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5] (四)浅析可靠性的几个相关问题。 1、如实反映。是指会计信息应当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保持一致,会计信息若不能真实反映所计量的经济事项,就不具有可靠性。会计信息反映经济事项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会计信息应当恰当地反映所表达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仅是其表面形式。如实反映要求会计人员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如果会计方法不当,无论会计人员如何审慎运用,所得出的结果都是不可靠的。如实反映旨在减少会计方法选择的偏差,使会计信息更能恰当地表达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其更具有可靠性。[6]2、客观性。一般就是指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根据会计凭证能够得到证实的信息就一定是客观的。但由于会计方法选择、会计职业判断等因素,会计数字从形式上虽然可以精确到元、角、分,但其客观程度却是相对的,我们也只能从会计方法的使用过程去判断其客观性,而无法从会计方法的结果来判断,所以,必须审慎地看待这种客观性。[7]具备可靠性的会计信息总是客观的,而客观的信息却未必是可靠的。3、可验证性。指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在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处理,就能得出相同的结果。可证实性能确保会计人员无偏差地使用其所选择的方法,不论该方法是否恰当,只要会计人员使用得当,未掺杂个人偏见,会计信息就符合可证实性的要求。可证实性旨在减少会计人员的偏差,而不涉及会计方法是否恰当,可证实性的实现要求有确定的会计方法和无偏见的会计人员。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两者的关系分析及权衡 (一)相关性和可靠性两者的关系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强调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投资者和债权人只有在获得既可靠又相关的信息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有利的、正确的决策,因此就必须权衡好两者的关系。[8]一方面,在一定情况下,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不是同比例的提高: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是可靠性较差;有的信息可靠性较好,但相关性较差。如果相关性失去可靠性的支持,就会对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反之,如果可靠性离开了相关性,那么再可靠的信息对使用者来说也不存在参考的价值了。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其中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反而会物极必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信息使用者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而收集了大量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增加分析难度和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反之,使用者为了证实信息的可靠性,花费大量时间验证其真伪,忽视信息的时效性,造成信息失效。所以,既不能离开相关性谈可靠性,也不能离开可靠性谈相关性,而是要分析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1、两者相互统一。首先,它们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都是为决策有用性服务。其次,相关性与可靠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提出的。相关性回答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而可靠性使信息使用者能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使用。再次,相关性与可靠性都要受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的制约。会计信息没有可靠性,相关性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反之,会计信息没有相关性,可靠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般情况下,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统一的。对利益相关者有用的信息只有可靠才能帮助其决策,真实可靠的信息只有与决策需要相关才真正具有价值。人们之所以通过准则、法律等力图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2、二者相互对立。对于经济活动的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报告还是不报告,如果报告,应采用何种方式报告,强调相关性或强调可靠性往往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公司的盈利预测信息,由于此类信息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和受公司管理当局操纵的性质便得其可靠性较差,但对投资者来说却是非常相关的,因此既不能不报告盈利预测信息,也不能将其列入会计报表或报表附注等可靠性较高的信息类别,最终权衡的给果是将其作为其他类别的财务报告报送。由于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提高相关性,有可能损害可靠性;提高可靠性,则有可能损害相关性。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可靠性受到相关性的影响。从原始凭证到账簿,会计人员会根据自身对于相关性的主观判断而对原始信息给与不同程度的重视,同时影响其对折旧、减值准备等项目的预测和估计。对相关性判断的标准不同,对相同会计信息处理的结果就会有差别,由此而呈现的经济活动的面貌[9]与其真实情况之间就会产生距离。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及时地获取信息,迅速地做出反应成为在经济活动中制胜的重要条件。再相关的信息如果失去时效性,对于决策者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然而为了及时捕捉信息,企业极易在未获取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之前就进行会计处理,其中预测、估计的成分必然会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损害。3、二者的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属性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像可靠性与相关性这种存在内在冲突的质量属性之间更是如此:会计信息可靠性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针对过去的质量要求,而相关性是以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为计量属性、针对未来的质量要求。我们必须对这两者予以相同程度的重视,提高信息相关性的举措,绝不能以降低或失去可靠性为代价,而任何强化可靠性的做法,也绝不能离开相关性的导向。会计信息必须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相关性,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二)相关性和可靠性两者的关系如何权衡。 1、继续重视可靠性。“新准则体系特别地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财政部颁布38个会计准则中86次出现‘可靠’二字,表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可靠性的重视。”[10]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生命力的源泉,不可靠的会计信息,无论都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论文)81等内容。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论文)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会计类 论文应用本科生 毕业论文 (设计 ) 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专考 业: 会计 号: 学...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论文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各国会计界 的一个重...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阐 述,以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相关...  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博弈问题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论会计信息相关...易发表网提供各学科期刊论文下载、毕业论文... 0 0 0.0 文档数 浏览总量 ...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思考(论文)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关于会计...以真实的记录企业 经济活动的交易和事项发展而来的财务会计不论怎样改革,都不会...  浅议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 【摘要】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易发表网提供各学科期刊论文下载、毕业论文...
文档数 浏览...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会计...会计如果 缺乏足够的专业判断能力,无论会计准则多么详实,即使是以规则为基础制定...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及在实务中的运用_...这篇论文就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两 个重要特征相关...《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大众科技,2006.1...  毕业论文(设计)中文摘要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及其相关性影响分析摘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构成, 它们不仅与财务报告使用 者及其所要做出...英语翻译摘要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理想而有用的会计信息当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_百度作业帮
英语翻译摘要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理想而有用的会计信息当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
英语翻译摘要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理想而有用的会计信息当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它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信息相关性的目的在于与决策目标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具有反馈和预测双重价值.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可靠性是相关性的基础,相关性是可靠性的目标.新会计准则中重点强调可靠性同时加重相关性的比例.结合我国经济现状,现实的选择应当是:在可靠性基本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最终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关键词: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对立;统一
Decision-mak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one,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of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two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n ideal and useful When people with the releva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reliability.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should be based on actual transactions or accounting matters based on recognition,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which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in line with the accounting and other related elements of information,to ensure true and reliabl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relevance of the objectives and decision-making related to financial reporting helps the user-to-business past,present or future or forecast to assess the situation,with double the value of feedback and prediction.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wo is also a unified,reliability is the basis of relevance,relevance is the goal of reliability.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emphasis on reli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bin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status,should be a realistic option: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basic premise has been to raise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relevanc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the eventual realization of the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Key words:ac unity
这个也太长了。公考,家教,作文,写作,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律师,秘书,文秘,作业,辅导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_13900字
摘要 ............................................................ 2
Abstract ........................................................ 3
绪论 ............................................................ 4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含义 ................................ 5
(一)会计信息概念 .............................................. 5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概念 ........................................ 5
(三)会计信息可靠性概念 ........................................ 5
(四)、关于会计信息的几个原则 ................................... 5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 7
(一)排斥性 .................................................... 7
(二)相互依存性 ................................................ 8
三、怎样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 9
(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和处理 ...................... 9
(二)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 9
(三)选择适当的方法,改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 9
四、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现实思考 ........................... 10
(一)关于相关性的现实思考 ..................................... 10
(二)关于可靠性的现实思考 ..................................... 10
五、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二者的关系 ................................. 11
结论 ........................................................... 12
参考文献 ....................................................... 13
致谢 ........................................................... 14
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要求,会计工作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决策。因此,正确地认识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并妥善地协调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矛盾,对于准确有把握有用信息的特征,从而选用更加科学合理的会计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相关性与可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关性与可靠性均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是前提,是会计信息的第一质量特征。着力提出了若干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政策性意见。
关键词:会计信息 相关性 可靠性 现实性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in the two requirements, accounting work existence significance lies i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o that the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make rational decisions. Therefor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and properly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seful information, so as to choose a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ccounting policies,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evance and reliability undertook the system studies, and conclude that: relevance and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re the ma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herein, reli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is the premise, is the firs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advice. Key words: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reality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它那诚信、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获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誉。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传统财务会计的特色即是反映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历史图像。此外,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的判断, 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财务报告的分析, 因此它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非常基本、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必须明确讨论的基点。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它们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 必须兼顾。相关性与可靠性及其关系确定和把握是值得重视和应该协调好的问题。可靠性这一质量特征是面向历史的,它要求如实反映过去的客观情况;而相关性则强调预测价值、反馈价值、讲究及时性,这一质量特征更多的是面向未来,带有较多的估计和判断。历史与未来、主观与客观这些对立的因素也就注定了可靠性与相关性无法完全兼容,注定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对两者的程度高低必须作出选择。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看,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为宗旨的,同时也兼顾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含义
(一)会计信息概念
信息是对人有用的,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表征,也是客观事物状态经过传递后在人脑中的再现,从而可以对人产生指导。任何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被人接受和利用。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概念
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例如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以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三)会计信息可靠性概念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对可靠性的定义为:“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可以信任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当会计信息反映了其所打算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现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和结果,既不倾向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书籍于事先预定的结果,也不迎合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能够经得起验证核实,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在这个定义中,可靠性包括了三部分:反映的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可靠性的定义相比,这个定义强调了两点。一是可靠的信息必须是值得信息使用者信赖的;二是可靠的信息必须是可以验证的。
由葛家澍、余绪缨等主编的《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一书中对可靠性的定义为:“可靠性指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足以信赖。具体地说,对一个理性的,对会计信息有充分理解能力的人来说,依据这些信息,能够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信息是可靠的。”这个定义与前两种定义相比,突出了两点:一是信息是否可靠,是对于理性的、对信息有充分理解能力的人而言,而不是对所有的人;二是可靠的信息必须能使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决策。
由此可见,应从两方面来定义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即从信息提供者,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来讲,必须遵守会计法规,遵循会计核算原则,按照一定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尽可能提供真实、公正的会计信息;以及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讲,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能使信息使用者信赖,能够放心地用于投资、信贷等决策使用。
(四)、关于会计信息的几个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美国FASB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相关性所下的定义为:“信息导致差
别的能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指的是与决策相关,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国际会计准则中列示相关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相关性有两个基本质量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就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其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作出的决策。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指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这两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不可或缺的。具有相关性的信息不一定具有可靠性。但具有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具备可靠性的前提。如果企业提供一大堆与决策不相关的会计信息,即使其是真实的,也会引起信息使用者的迷惑,从而对其他的信息产生怀疑,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是指不论对企业有利的财务状况,还是对企业不利的财务状况,均应有所反映,不允许依照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任意取舍,从而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只有全面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可以说,不全面的会计信息本身也是不真实,不可靠的。遗漏会造成资料的虚假或令人误解,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很多企业习惯“报喜不报忧”,对取得的成绩,则大书特书,而对出现的不利情况,则含糊其辞,或干脆不反映。这样,给信息使用者造成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影响,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隐瞒不利信息,会使股价脱离实际。一旦被发现,投资者损失惨重,企业也会面临严重危机。
3、重要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对于任何事项都要相同程度地反映。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
对会计信息全面反映的基础上,还要贯彻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分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固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批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再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在使用重要性原则时,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交易或事项的重要性进行判断。重要性原则中的“重要”是个相对的概念。同一个会计事项,对于较大规模的会计主体可能是不重要的,但对于较小的会计主体可能又是重要的;发生金额相同的会计事项,因其性质不同,其重要性也会有所不同。另外,还要注意,“重要”是个整体的概念,比如,某一类经济事项其每一次发生金额较小,对企业影响不大,但积少成多,从一个会计年度来看,则会对企业有较大的影响。
重要性原则的贯彻实施,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如果企业对于重要的事项一笔代过,而对于次要的事项则详细论述,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即使对于次要信息的简化处理,也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①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②不至于误导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
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要使会计信息如实反应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他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直是西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个原则。中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一次把它写进了会计准则中,但仅仅反映在总的准则中,在基本准则中没有反应。这说明我国仅仅把这项准则作为总体指导性准则,而还没有太多实际运用。比较典型的运用就是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上。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上所有权仍属于出租人,但由于其租赁其占其使用寿命的大部分,且租赁期满一般归承租人所有,最主要的,租赁期间其经济利益归承租人所有,所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一般按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才能使会计信息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真实性,也更可靠。
5、谨慎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是指当某项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企业应选用不虚增盈利,不导致过于乐观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对资产计价,当有两种价格可供选择时,就应选用较低的价格入帐。如对期末存货的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就是在资产计价上采用稳健性原则的一个例子。如果是负债,则应选用较高的价格入帐。如在债务重组中,如果因采用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而产生或有支出,则债务人应在债务重组日,将或有支出包含在将来应付金额中。对可能发生的收益,不进行预计。如同样是修改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对债权人则可能产生或有收益,但会计制度规定,在债务重组日,对发生的或有收益不进行预计,而与将来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要进行预计。这在会计处理中是运用最多的一个方面。如对应收帐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于期末提取减值准备等。
按照稳健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评价建立在较可观的基础上,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人们一般认为这样的信息是比较可靠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应防止稳健性原则的滥用。如在国有企业与外商联营活动中,就应防止某些人为了个人私利,压低国有资产的作价,侵害国家的利益。再比如,在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预计的问题上,要严格把握尺度,防止一些企业为了少交税,任意扩大预计的损失,造成国家税收流失。
企业应当做到:(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
(一)排斥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互冲突的,因为过分强调相关性,可能会削弱可靠性。为了追求相关性,就必须满足及时性。信息提供不及时,相关的信
息就会变得无关,而可靠性也便相应失去了用武之地。然而要增加时效,提高及时性,会导致企业在未获取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之前就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可靠性的损害。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相互依存。若相关性强,可靠性差,会使投资者做出错误判断,甚至误导其决策;反之,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强,相关性差,则其再完整、再可靠,也无多大用处。相关性要求信息提供应非常及时,不可避免要涉及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预测或估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可靠性。为了追求可靠性,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为了符合形式上的可靠性,许多估计事项和期后事项由于不符合确认的条件,只能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上披露,使得会计报表的相关性下降。
如果我们假定会计信息重在反映企业财富的价值,那么,从理论上看在会计信息真实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富总和应当等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当两者发生偏离时,偏离越大,说明会计信息真实性越低,相关性也越差。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相关性发生同方向的变化。那么,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又是什么呢?真实的会计信息一定可靠,而可靠的会计信息并不意味着真实,至少我们根据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呈报的公允性来衡量的可靠信息并非一定是真实的。可靠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会计信息是否人为失真,而不能衡量会计信息是否发生制度失真。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说,只要会计系统从设计上无法完全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一矛盾就无法根本解决。
(二)相互依存性
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的判断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关系到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着会计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大多数情况下,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是一种协调状态。
受托责任观认为,资源所有者将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资源保管权和使用权,受托者按照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进行独立自主的运营,通过相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受托者和委托者的权、责、利。在受托责任观下,强调委托者与受托者的责任关系,并要求会计人员以第三方身份客观地、公正地介入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责任关系之中,反映受托经营责任及履行经营责任的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不受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因此,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受托责任观更强调可靠性。提高了可靠性,也就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符合相关性这一特征的会计信息也在扩大和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更关注未来信息。投资者既需要财务信息,又需要非财务信息;既需要定量信息,又需要定性信息;既需要确定性信息,又需要不确定性信息;既需要年度信息,又需要季度、月度甚至实时信息。会计信息力图满足这些不同需求,必然要求如实客观地表述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使不同类型会计信息之间能够相互验证,能够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因此,提高相关性,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总之,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提高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目标的,它们是统一的。不能以牺牲可靠性来提高相关性,也不能以放弃相关性来确保可靠性,两者不可偏废。所以,辩证地理解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看到,两者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我们必须对两者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他们的排列顺序先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者不能兼顾时如何取舍。
三、怎样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兼顾的对信息的有用性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我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直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最重要标准,而多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总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选择取向,应在可靠性基本得到保证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相关性,进而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和处理
1.环境会计是离不开经济这个大环境的。经济运行是否平稳,有没有出现通货膨胀都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货币计量,如果出现了物价大幅度波动,货币严重贬值,此时历史成本作为反映可靠性的典型代表已经不再可靠了,其所反映的价值甚至可能在记录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历史”了。如存货的计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完全采用可变现净值,而不是只在减值时才采用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我认为,经济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下,可靠性几乎可以不用考虑,而应该更偏重相关性。
2.不同的报表项目性质不同,通常需要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如果某种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则这种资产或负债就应该更倾向于采用可靠性较高的计量属性;如果其价值即使在短期内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则这种资产或负债就应该更倾向于采用相关性较高的计量属性。
(二)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虽经几次治理但实际情况并未根本改变,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作研究很多因内部控制风险和财务会计反映监督职能先天不足的信息失真现象依然存在,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主要集中于要求会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每一项会计记录必须有合法的凭证依据,每一种会计处理都必须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不允许伪造和篡改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原始资料)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这种致力于健全会计核算过程基本环节的努力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对会计信息质量作进一步要求,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都有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但是由于会计政策或会计方法选择的不同。对于同一会计事项,会计反映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同样一批原始凭证,其会计核算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由于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导致的反映结果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的事实中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合法失真,是一个会计制度自身完善与否的问题,避免会计政策选择下的会计信息失真。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当侧重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方面可靠性是财务会计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立命之本,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主要出在可靠性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我国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在现阶段一定要以可靠性作为主要矛盾来解决。
(三)选择适当的方法,改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第一,简化现行财务报表的项目。在目前环境下有必要对原有账务体系进行调整,取消一些失去生命力的项目,将一些表外项目纳入新账户体系。从而增加报表信息的相关性。
第二,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某些非财务信息,报表附注构成财务报告体系的重要内容。附注对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已成为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数据和判断报表信息质量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中附注的重要性显得不足,基层单位及财会人员也不熟悉附注的意义和写法,财务报告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会计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附注问题做出具体规定。
第三,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陈报和考核,提高,现金流量表的编报频率增加考核指标。现金流量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弹性。其可靠性和相关性明显优于其他财务指标,但现行的现金流量表按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年报,并且只有编报要求而无考核要求。这必将降低现金流量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此应要求企业每月编报现金流量表,并且增加诸如现金净流量占盈利额。营业额等的比重。由于在前月现金流量表基础上逐月编报的工作量将明显小于全年编报一次的工作量,改现金流量表为月报,应该也是可行的。
第四,增加财务数据分析。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仍未脱离财务报表的传统,向使用者提供的依然是需由他们经分析后才真正变成有用性信息的数据,缺少来自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企业增加财务数据分析的内容肯定是受到信息使用者普遍欢迎的。至于分析的具体内容应视企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行业特点而定。但总是离不开收入,费用和成本,利润及财务状况变动等主要方面。
四、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现实思考
(一)关于相关性的现实思考
会计信息不等于企业信息。根据职能不同,企业管理分为若干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会计只能是这些职能部门中的一个,尽管目前的会计理论界和正在修订的会计法规,对会计的对象、职能、任务都会拓宽,但无论如何,会计管理不能等于企业管理,企业全部经济信息的提供,不能由会计一个职能部门来承担,企业的综合报告,会计部门也难以独立完成。这样的信息报告,应该由谁来编制?在资本市场上,财务会计信息是否是唯一的信息来源?会计部门提供如此众多的信息是否会导致与其他渠道提供的相关信息发生重复或矛盾,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有待于探讨和解答,因为将会计信息等同于企业信息,理论上不合理,实务中带来诸多问题。同时,现行财务报告由其自身属性决定的局限性不应受到过分指责。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在性质上主要是财务的,如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以货币表现的项目。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大的信息系统,各信息系统之间应有一定的分工,财务报表是以提供财务信息的方式为社会服务,即使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内容形成的财务报告,也只能是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的一种手段,而不可能包罗万象。当然,在研究它时,应紧密结合其他信息披露手段,如职工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
会计信息披露的制约条件。某些会计信息是否对外披露至少有两个限制条件:1、成本效益原则。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成本包括信息收集、加工、整理成本和必须接受的内外部审计成本,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只有该项信息的披露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时,信息供应者才会主动披露。2、自我保护原则。如果某项信息的披露不利于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竞争不利的话,企业一般不会对外披露。比如,企业产品的制造成本、新研究和开发项目、投资项目等。对该类信息的披露一般法律也不作规定。
(二)关于可靠性的现实思考
对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应该动态地去理解。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反映的客体是复杂多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经济现实,即便不存在主观上的偏向,会计信息也很难是绝对精确可靠的。因此,只能动态地去理解它:其一是对于每项会计信息,都不应该理解为具有独一无二的精确数;其二是应根据经济事项的不
确定性程度,有差异地去理解不同会计信息的不同的可靠程度,比如前瞻性信息献出历史信息的可靠程度要小,但它比历史信息更有用。
对不同经济事项采用相应不同的计量和披露方式以增加可靠性的适应程度。在会计理论还没能确认、计量方面有所突破的前提下,采取划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表内与表外、原始数据与分析加工数据分别列示,或在披露信息的同时披露其计算方法和风险等则是明智之举。
五、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二者的关系
(一)新会计准则以提高财务信息可靠性为宗旨
第一,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财务信息可靠性。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对其运用有严格的限制。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此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第二,借款费用资本化对象和范围的扩大,更加如实地反映了资产的价值。旧准则关于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仅指固定资产,而新会计准则立足于更加真实反映企业长期资产的占用,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和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方面做出了重大修改,将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了,规定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的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也要予以资本化,从而更能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
第三,严格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旧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工具。为杜绝此类现象,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新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将促使企业管理层和财务经理改变会计核算思路,也促进了我国会计行业更快地融入国际环境,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新会计准则注重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第一,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新会计准则中六大会计要素不变,在利润中增加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利得构成企业利润总额,但不是收入取得的;费用与损失的确认原则不同,费用是正常情况下都要发生的,损失虽不是正常的成本和支出,但是要减少利润。把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开,有利于使用者更准确地确认会计要素,从而更好地体现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
第二,适度引入公允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旧会计准则以历史成本作为单一计量属性。虽然历史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由于无法避免 “时滞”的存在,致使会计信息缺乏及时性,从而严重削弱了会计信息相关性。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唯一原则,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力。当然,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它充分考虑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同时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和相关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特别是在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两个约束条件下,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提高才能使信息符合需要,从而对决策有用。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变动往往不是同向的,相关性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可靠性的降低,反之亦然,二者之间形成了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财务报告的披露等方面,这种对立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会计人员往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1.汤云为,《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葛家澎,《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春凯,《浅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财会研究,2003(9)。
4.夏冬林,《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特征》,会计研究,2004(1)。
5.张翠荷,《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四川会计,2000(2)。
6.张莹莹,《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优于相关性》,嘉兴学院学报,2001(3)。
7.孔庆林,《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
8.王龙、高亮,《浅析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地位》,2009。
9.林斌、石水平,《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现实与改进》,2005。
10.罗飞燕,《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企业家天地, 2007(3)。
11.赵丹形,《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北方经贸,2009(6)。
12.李玉周,《上市公司信息鉴别与投资策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3.葛锐、徐静,《XBRL 的技术基础分析》,《财会通讯》,2005年第3期。
14.张瑞君,《网络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沈颖玲,《会计全球化的技术视角———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体系》,《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本论文的选题以及撰写都是在安永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撰写的最终完成,安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安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安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此外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写作毕业论文是再一次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 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监控责任,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第一章、 第一章、概论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王世水
第一章、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 第一节、财务会计概述 第二节、 第二节、财务会计基本前提和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三节、 第三节、财务会计基本要素 第四节、 第四节、财务会计法规
引导案例 学习目标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会计准则》根据市场经济的 需要,借鉴国外会计惯例。同时总结了我国会计工作实践,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作了全面的,系统的原则规定。这些规定是:真实可靠性
浅析谨慎性原则及在会计中的应用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审计意见的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审计的一系列重大诉讼案件的不断涌现,审计质量日益成为各方利益关系人关注的焦点。“审计质量控制”已成为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审计质量的概念做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目录 摘要 ............................................................ 2 Abstract ........................................................ 3 绪论 .........
[摘 要]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否。因此,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信息质量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深入分析这些影响 因素,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提高会计信息
内容提要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指生产会计信息的程序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在所有重大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面对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和流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货币汇率和原材料
56.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海南红塔卷烟有限责任公司 冯旺潜 摘 要:本文就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能力要求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概述,浅析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两大因素,重点阐述从树立法规意识、注重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等三个方面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关键词:会计
会计准则论文国际趋同论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 摘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经济后果。本文分析和评价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的理论基础与经验证据,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经济后果 一、引言 在经济不
驴YI'INl52IN6III㈣IIIIr!1 分类时F230 X季夫津 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邶敏 导师姓名联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刘早春副教授学科专业名称会计学论文提交日期2008年3月20日论文咎辩日期2008年5月21f-3学位授予单位 磐辩委员会主席 学位论文评阅人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