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计这首诗的故事内容用哪两个成语概括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 微言大言—成语的故事
&&&&&&&&&&&&&&&&
/ 中小学生课堂故事博览 微言大言—成语的故事 
桀犬吠尧  “桀犬吠尧”由“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战 国策·齐策六》)发展来,西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则云“桀之犬可使吠 尧”。西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邹阳的文士,“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起初,他和文学家枚乘等人都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因他们不但有文才,而且 也有口才,所以很受器重。后来,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不愿随从,便上书劝 谏。可吴王刘濞听不进去,邹阳便和枚乘等人一起投奔了梁孝王刘武。但是 梁孝王的心腹公孙诡等人嫉妒邹阳,在梁孝王面前说了邹阳等不少的坏话。 梁孝王一怒之下便将邹阳关进监牢,并准备把他处死。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 王,为自己辩白,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文《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在信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上名人被疑甚至被迫害至死而实际上都是忠 贞之士的事例,提醒梁孝王细察真情,重用贤才,不要冤枉好人。他还说道: “今人主(实指梁孝王)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极之意,披心腹,见情素, 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土,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 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梁孝王看了很受感动,便将邹阳释放出狱。 “跖”,指“盗跖”;“由”,指许由,传说是个“高尚的”隐士。“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意思是暴君的狗可以听从指使去咬圣王, 大盗的门客可以去刺杀高尚的人。后人从这里概括出“桀犬吠尧”成语,比 喻奴才、走狗一心为主子卖命,不分是非,不分好歹,尽干坏事。噤若寒蝉  这句成语见于《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 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东汉时,有一个叫杜密的人,字周甫。他为人稳重质朴,少年时就显示 出了特有的才华。后来,杜密被司徒胡广所赏识,任为代郡太守。杜密为官 清正,执法严明,且善于知人善任。  杜密去官回到家乡以后,对政事依然十分关心,经常向太守举荐好人好 事,批评和揭发坏人坏事。当时,有一个叫刘胜的官吏是杜密的老乡,也由 蜀郡告老还乡。刘胜的为人和杜密正相反,他明哲保身,不问政事,对好人 好事和坏人坏事,一概不管。  有一次,太守王昱对杜密称赞刘胜是个清高之士。杜密知道王昱醉翁之 意不在酒,名为称赞刘胜,实则批评自己好管闲事。便对王昱说:“刘胜地 位很高,受到上宾的礼遇。但他知道好人不推荐,听到坏事不作声,就像冷 天的蝉一样,哑口无言。他只求自己平安无事,但对国家不负责任。这样的 人其实是个罪人,有什么可称赞的!”接着,杜密又说:“我发现贤人就向 你推荐,对违法的坏人敢向你揭发,使你能赏罚分明,不也是为国家尽了一 点力吗!”王昱听了这番话,很是敬佩,便愈加厚待杜密了。“噤若寒蝉”意即像冷天的蝉一样一声不吭。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不敢作声。九牛一毛  这句成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 毛,与蝼蚁何以异?”(亡,失去。)汉武帝时,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境内作战,开始时士气旺盛,武帝得知后很高兴,许多大臣也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 败投降,武帝很生气,那些大臣也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当时,司马迁却认为,李陵只有 5000 步兵,被匈奴 8 万骑兵围住,但连续战斗十几天,杀伤 1 万多敌人,最后因粮尽箭完,才被迫投降,李陵仍不 失为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他的功劳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武帝见司马迁为李 陵辩护,便将其关进狱中。  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但杀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而且 对司马迁施行了最残酷的“腐刑”。对此,司马迁极端痛苦和愤恨,曾想自 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许多权贵者的眼中实在是 微不足道,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会惹人耻笑。在给他的好友任少卿的信中, 司马迁写到,如果这样死去,好比九条牛身上掉了一根毛,和死掉一个蝼蚁 差不多。于是,司马迁忍受耻辱,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了“九牛一毛”这句成语,比喻极为渺小轻微。举案齐眉“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 东汉章帝时期有一位文人,名叫梁鸿,博览群书,很有学问。他年轻时在太学里念书,因为家境贫穷,课余时间,就到洛阳上林苑帮人家放猪,也 做过雇农。太学毕业后,回到扶风平陵县,当地有不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 嫁给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县里有个女子叫孟光,虽然外貌丑陋,但却具有很好的德操。很多有钱 人向她求婚,她都不答应。她 30 岁时,父母问她为什么要拒绝婚配,她说要 选一个像梁鸿那样的人。梁鸿听了就托人去求婚,孟光果然答应了。  结婚后不久,他们搬到霸陵山中隐居,靠种地和织布过日子。有一次, 梁鸿路过都城洛阳,作了一首《五噫之歌》。这首诗流露了他忧国忧民的感 情,充满了愤慨悲叹之声。汉章帝听到后,下令捉拿他。他就改名换姓同妻 子逃亡到山东一带。不久,又搬到吴中,借住在富翁皋伯通的家里。梁鸿每 次帮人家舂米回来,孟光早就把饭菜准备好了,总是把端饭菜的托盘举到跟 眉毛平齐,表示对丈夫的礼貌。(原文是:“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 仰视,举案齐眉。”)梁鸿也总是挺客气地把托盘接过去。  “案”是古时候端饭用的托盘。后来,人们引用“举案齐眉”这个成语, 来比喻夫妻相敬。含褒义。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这句成语,出自一首乐府诗。诗的开头第一句是:“鸡鸣 高树巅,??”因此,在《乐府诗集》中,这首诗就以《鸡鸣》为篇名。这首诗的末后两节,原文是: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 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这两节的大意是说,:一家四五个兄弟,都是高官,每隔 5 天休假的日子,他们同来相聚的时候,路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瞧他们的服饰打扮,多 么华丽,连马嚼子和缰绳都有黄金装饰,光灿灿地,漂亮极了!接着说:井 边有一株桃树,桃树旁一边有一株李树。害虫来咬桃树的根,李树虽然没有 遭到虫害,却也替桃树着急、难受,而至于僵死了。桃李这样的树木,竟能 同情互爱、以身相代,而同胞兄弟却还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净的呢!  这是一首暗寓讽刺的诗。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往往因争权夺利, 而勾心斗角,互相残杀;兄弟之间,表面上虚伪应付,暗底里彼此嫉妒,设 若一人有难,其余的人不但不肯相助,还要幸灾乐祸,或者乘机打击。这首 诗,就是讽刺这类“兄弟”的,说他们不如树木。  “李代桃僵”这句成语,就是由这首诗而来。但是,我们运用这句成语 的时候,只用它来比喻“代替”、“顶替”。例如以甲代乙、以此代彼的意 思,同什么兄弟手足之情完全无关。《聊斋志异·胭脂》中说:“彼逾墙钻 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僵李代桃”,意同“李 代桃僵”。  连篇累牍  “连篇累牍”出自隋朝李谔《上书正文体》(见《隋书·李谔传》)。 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的“治书侍御史”李谔是一个很有辩才的人,文 章也写得很不错。当时的文风,由于承袭了南北朝时的不良影响,一般都过 分追求词句的华丽,而不重视内容,往往空洞浮夸,不切实际。李谔反对这 种文体,特地上书隋文帝,请求明令禁止。他的这篇《上书正文体》,后来成为文学史上一篇有名的论文。 据《隋书·李谔传》载,李谔在论文中对当时文风批评道:“竞骋文华,遂成风俗。??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 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写文 章互相比赛词句的华丽,已经成了恶劣的风气。文章不讲什么正当道理,只 写一些虚幻的枝节,只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一篇又一篇地写 了许许多多,堆满了桌子,塞满了箱子,但写的无非是月哟露哟,或者是风 哟云哟,??”。李谔认为,这些东西写得一天比一天多,朝政也就会一天 比一天乱。李谔的这篇文章,在当时起了很大影响。文中的“连篇累牍”、“积案盈箱”,都是形容言之无物的文章又多又滥。后来,“连篇累牍”便成了成 语,人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数量很多而内容重复空泛的文章或文件等书面材 料。含贬义。洛阳纸贵  西晋的京都洛阳,繁华得够气派,终日熙来攘往,车水马龙。有个出身 寒微、衣冠破旧的青年人,背着个小包裹,径直地向著名的文学家、在朝廷 任著作郎的张载的高门大宅走来,从大清早等到太阳偏西,费了好大麻烦才 得拜会了这位老前辈,一见面他就说:“幸会大人,我是齐临淄人,名叫左思。学生出身低贱,却爱重文学,很早倾慕大人文章,我自己也很想创作一篇《三都赋》,甚望大人不吝提携 指教。”张载打量了一下这个青年,见他相貌平常又平常,说话带点口吃。可是张载并没有瞧不起左思,他深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个青年 既然有铺写魏、蜀、吴三国都城壮丽景象的志愿,总是应该给予鼓励的。他 详细地询问了左思的创作打算和准备情形,并且把自己熟悉的蜀地岷、邛等 处的山川风貌热诚地向这位青年作了介绍。  左思很高兴得到长辈的支持鼓励。可是他没料到,他要作赋的消息传开 之后,奚落,讥诮,讽刺,从整个洛阳城的四面八方,挟风带雨似地向他扑 打过来。  “哈哈,简直不知天高地厚!”有人笑着指责:“肚子里有多少才学, 竟敢自比班、张?”  东汉的班固,写过《两都赋》,张衡写过《二京赋》,都是流传百年脍 炙人口的辉煌巨作。他们认为一个无名小卒竟声言写什么《三都赋》,自比 班固、张衡,实在是痴心妄想。“瞧瞧他那副长相,听听他那份口才,也配  到东都文苑来吹嘘?” 原来,当时的上流社会极讲究门第、出身,左思的父亲只当过地方小吏,因而他被京城的大家豪族一百个瞧不起。 那时,有个出了名的诗人陆机,听说一个青年要想创作《三都赋》,就把两手一拍,仰脸笑了好半天。他自己刚来洛阳的时候,也曾经有这么个宏 愿,可是后来终究没有写成。现在,这么个“乡巴佬”倒要伸手摩天,他觉 得实在可笑。他给弟弟陆云写信,特别提到这件事,说:“叫他写吧,等他 的大作告成,只能有一个用途,就是拿来给我盖酒瓮子!”  左思这个“乡巴佬”,却真有一股子拗劲儿,他就在嘻笑怒骂之中,认 真地下苦功夫创作起来了。不管别人说什么,他一定要达到目的。为了创作《三都赋》,他专心致志地构思,像着了迷。他在家里所有地方:卧室、书 房、院落、门庭,就是厕所里,菜园的篱笆边也都放上纸笔。不管到哪里, 想到一个词,就马上把它记下来:琢磨成了一句话,就立刻把它写上。他借 读了大量书籍,访求了不少名人。写作过程中,他深感自己见识不广,就向 朝廷求了一个“秘书郎”的职位,使自己能多读书,多接触有学问的人。他 就这样日积月累地进行创作,当岁月消逝,那些讥诮、奚落他的人都对这件 事情冷落了的时候,只有他仍然一刻不倦怠、一点不偷闲地在写。写了改, 改了写,一直坚持了 10 年,终于把一篇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气魄雄浑的《三 都赋》创作出来了!“啊!这是成功的大作!”左思的赋先被在文学界声誉很高的皇甫谧看到了,他一读完就兴奋地称赞起来:“我要为这篇作品写个序!” 皇甫谧把《三都赋》连同自己写的序一并奉给著作郎张载和中书郎刘逵看。张载、刘逵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并且很热心地研究起来。因为左思的这篇赋涉及了许多山川地域,草木鸟兽,奇珍异宝,这两位前辈就商量着分 别给赋作注。张载注《魏都赋》,刘逵注《吴都赋》、《蜀都赋》。由于有 著名的文学家给《三都赋》作注,就使得这部新作影响更大,流传更广了。 以博洽著称的司空张华读过《三都赋》,也禁不住赞叹说:“啊!这作品是 班固、张衡的水平。读完了还能让人留有余味,时间越久会越觉得新鲜,可 以称得起传世之作!”经过名人这样的品评、称颂之后,左思的这篇赋很快在京城传抄开了。高门大户要装文雅,书生文士想学文词,商人店铺却惦记广招徕,官吏们也 跟着赶时髦。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争先恐后地传抄《三都赋》。当时 的文章书籍,都要靠笔墨抄写在纸上,由于抄赋的人太多,一下子弄得整个 京城的纸张都脱销涨价,出现了“洛阳纸贵”的情景。  《三都赋》在人们中盛传,当年扬言要拿这篇作品去盖酒瓮的陆机也看 到了,展读之后,他心悦诚服,连声说:“是一篇优秀佳作,我实在不能再 增添什么东西了。”他本来也想过要写作《三都赋》,现在只好取消这个打 算了。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左思传》。 “洛阳纸贵”,原来只是说洛阳城的人们因为传抄左思写的赋,连纸都涨价了。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称赞文章写得高超,受人喜爱,广为流传。扪虱而谈  这句成语原作“扪虱而言”,出自《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 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 人。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 的政治家。  公元 354 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 的衣服去见桓温。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 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 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 相。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王猛于公元 375 年病 死,终年 50 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扪虱而谈”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从容不迫、无所畏忌的样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句成语见于《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南北朝时的东魏,孝静帝是名义上的皇帝,朝廷大权掌握在丞相高洋手 中。武定八年(公元 550 年),高洋代魏自立,建立了北齐王朝,年号天保。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高洋杀害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就这样,高洋还不放心,担心自己篡夺来的皇位得而复失。  公元 559 年 6 月 20 日,天空出现日食。掌管天文的太史对高洋说:“今 年应当除旧布新。”高洋听后十分疑虑,他把彭城公元韶召来问道:“西汉 末年王莽夺取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很快就让刘秀夺了回去?”元韶说:“因 为当初王莽没把刘氏宗室全部杀光。”一句话,勾起了高洋的杀心。他下令 把原皇室的宗室近亲 44 家逮捕下狱,押到东市处死,前后共杀掉 700 多人, 连婴儿也无一幸免。高洋的凶暴残忍,使原魏帝的远房宗族非常恐慌,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定襄令元景安提出,脱离元氏,请求高洋赐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 皓坚决反对。他说:大丈夫宁愿玉碎,不为瓦全,怎么能抛弃自己的宗族, 改从别人的姓氏呢?谁知元景安胆小怕死,他卑鄙无耻地把元景皓的这些话 都报告了高洋。结果,景皓被处死,元景安得以苟且偷生。“宁为玉碎,不 为瓦全”即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宁愿 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不愿屈辱地活着。抛砖引玉  这句成语曾见于《谈征》中的一个故事,《幼学求源·卷二十四》中引 用过。《五灯会元》卷四“南泉愿禅师法嗣”中有:“师曰‘比来抛砖引玉 却引得个(基,砖头)子”之句。  据《谈征》载: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的人,字承祐,山阳(今河南修 武县)人。他的诗写得很好,就是大诗人杜牧也喜欢读他的诗,并特别喜欢 他的“长笛一声人依楼”这一句诗。因此人们又叫赵嘏为赵倚楼。当时,有一个叫常建的也是个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当赵嘏有一次到吴地的时候,常建料想他一定去灵岩寺游览,为了想得到赵嘏的诗句, 就先在寺里墙上题了两句诗。后来赵嘏果然到灵岩寺游览,他看见墙上只有 两句诗,于是顺手写了两句,续成了完整的一首诗,这就达到了常建想得到 他的诗句的目的。常建的诗没有赵嘏的诗写得好,而常建又以较差的诗句引 出了赵嘏的好诗句,当时有人就把常建的这种作法称之为“抛砖引玉”。  这个故事只是一种传说。程登吉编《幼学求源》时虽然也照上引述过, 但指出此故事荒谬不可信。因为常建是开元十五年(公元 727 年)的进士, 而赵嘏则是会昌二年(公元 842 年)的进士,两人并不生在同一年代,所以 绝对不会有常建料想赵嘏去游灵岩寺,写诗求诗的行为。至于常建是不是曾 在灵岩寺写过两句有头无尾的诗,百年之后,赵嘏续过,则无人查考,不敢 妄说。但言常建写诗是为了让赵嘏来续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不少书籍中这样 引用过,所以本书也按《谈征》的说法做了引用,并写了这段话,以防以讹 传讹。  “抛砖引玉”这句成语(有时也写作“引玉之砖”)常用来比喻用自己 粗浅的意见或文字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或佳作,常作自谦用。剖腹藏珠  这句成语见于《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上(唐太宗李世 民)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而藏置。’”唐代时,太宗皇帝李世民是个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他经常和大臣们商讨治国之道。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天,唐太宗和侍臣们闲谈,他向大家 讲了一个故事:西域有个商人,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了一颗非常贵重的 珍珠。这个商人生怕珍珠让别人盗去,便想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可找来 找去哪儿也觉得不安全。最后,他干脆剖开了自己的肚子,把珍珠藏在了肚 子里。这样一来,珠子是藏起来了,可这个人的性命也就丢了。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唐太宗问大家:“你们说真会有这样的人吗?”侍臣们说:“可能有吧。” 唐太宗说:“这个商人爱珠而不要命的行为是愚蠢的,也是可笑的。但是,有些官吏因贪赃受贿而丧命;有的皇帝因追求无止境的享受而亡国,这难道不是和这个商人一样的愚蠢和可笑吗?” “剖腹藏珠”意思是剖开肚皮来收藏珍珠。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期期艾艾  这句成语是由“期期”和“艾艾”结合而来的。“期期”见于《史记·张 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不 奉诏。”“艾艾”见于《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据《史记》记载:汉初有个将军叫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 为泗水卒史,农民战争中归刘邦,并从刘邦入关破秦,任中尉,后升至御史 大夫,封汾阴侯。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当 时,汉高祖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如意为太子。周昌对此坚决反对,并 向刘邦提出劝谏,说:“我不善言辞,但知此事不能这么办,如陛下想废太  子,我就不服从您的命令了。”因为周昌口吃,在说上述话时,把本不需重 叠的“期”字说成了“期期”。  据《世说新语》记载:三国时,魏将邓艾口吃,但应对巧妙。他在自称 名字时,常常连说:“艾??艾”。有一次,晋文王和他开玩笑说:“你老 说‘艾??艾’,究竟是几个艾呀?”邓艾回答说:“‘凤呵,凤呵’本来 就是一个凤。”  根据以上记载,后人引伸出“期期艾艾”这句成语,形容口吃的人说话 不流利。千金买骨  这句成语见于《国策·燕策一》:“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 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 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时,燕国曾一度被齐国打败。燕昭王继位后,决心收拾残局,招贤 纳士,以便重振国威,向齐国报仇。为此,昭王向一个叫郭隗的人求教说: “现在燕国处境困难,我想广招人才,帮我治理国家,你看怎样才能找到有 才能的人呢?”郭隗没有直接回答昭王提出的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郭隗说:从前,有一个国君想得到一匹千里马,于是贴出告示,说愿出一千两黄金来购买。3 年过去了,千里马仍没买到,国君闷闷不乐。这时,有个侍臣 向国君请求出去寻求千里马。侍臣找了 3 个月,终于找到了线索,可到地方 一看,马已经死了。侍臣拿出了 500 两黄金买回了那匹千里马的头骨。谁知 国君见花了这么多钱买回来一堆马骨头,非常生气,把这个侍臣训斥一顿。 国君说:“我要的是活马,你买了这堆马骨头有什么用?”侍臣回答说:“大 王要买千里马,可 3 年都没买到。其实并非世上没有这种马,而是人们不相 信你真会舍得出 1000 两重金来买。现在我拿 500 两黄金给你买了千里马的骨 头,消息传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马给你牵来。”国君一听侍臣说得有道 理,就没有再怪罪他。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到了国君 手中。郭隗讲完这个故事后,对燕昭王说:“大王真想招纳贤士,就先从我开始吧。大家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重用,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还会犹豫吗? 这样不愁远隔千里,人才会主动找上门来。”  燕昭王认为郭隗说得有道理,便首先重用了他。消息传开,果然不少有 勇有谋的人物纷纷来到燕国的都城。燕昭王依靠这些人,经过 28 年的努力, 终于治理好了国家,并联合秦、楚等国一起打败了齐国,收复了失地,洗刷 了过去失败的耻辱。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千金买骨”这句成语,比喻求贤才的渴望。前倨后恭苏秦是战国初期洛阳人,字季子。那时,策士游说之风很盛行,凭着能说会道,善出主意,取信于哪一国的统治者,便能做起大官来。苏秦便是其 中最出名的一个。  当时的诸侯国家,主要的有 7 个。西方的秦国(在今陕西一带),由于 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势最强,不断侵略其余六国。六 国的统治集团内部,于是出现了亲秦、反秦两派:亲秦派主张东方六国同西 方的秦国和好相连,叫做“连横”;反秦派主张六国由南到北联合起来,对 抗秦国,叫做“合纵”(东西叫“横”,南北叫“纵”)。  那般凭巧嘴求官的策士,就趁此大肆活动。苏秦其实并没有一定的主张, 他的唯一目的是当上大官。他先到秦国去,向秦惠文王说了许多动听的话, 并且连续十次上书,竭力宣传“连横”的主张,鼓励秦国一步一步去并吞其 他六国。可是秦惠文王不听苏秦的话,他并非不想并吞六国,统一中国,只 是还没有作好充分准备。苏秦没有办法,看看旅费已经用完,衣服也都破旧 了,只得垂头丧气,回到洛阳的老家。  家里的人,见苏秦这样狼狈地回来,都不理他。父母不同他讲话,妻子 只顾织布,看也不看他一眼,他要求嫂子给他弄点吃的,嫂子不但不给,还 奚落了他一顿。苏秦很难受,于是立志苦读,一定要争这口气。他日夜用功, 研究兵法。有时实在累了,也不肯睡觉,他准备一把锥子,瞌睡时,就猛刺 大腿,一痛,就忘了瞌睡,继续读下去,常常弄得腿上鲜血淋漓。——这就 是“引锥刺股”的故事。后来苏秦又去各国游说。现在他宣传的是“合纵”的道理了。先说服了燕国、赵国,然后又逐步使燕、赵、齐、楚、韩、魏六国结成以楚国为首的 同盟,联合对付秦国。苏秦兼任六国的国相,佩六国相印,并担任“纵约长”。 秦国因此不敢东侵,相持了约 15 年之久。据《战国策·秦策》载,有一次, 苏秦因公路过洛阳(洛阳是周朝的首都),周天子特地叫人预先打扫街道, 派大臣出城迎接。苏秦的父母,拄着拐杖,在 30 里外的大路口等候。回到家 里,妻子躲在旁边,不敢正眼看他。他嫂子更趴在地下,连连磕头。苏秦笑 道:“嫂子,何前倨而后恭也?”他嫂子一边哆嗦,一边答道:“如今叔叔 做了大官、发了大财哩!”苏秦叹道:“唉,贫穷则父母不以为子,富贵则 亲戚畏惧,难怪人们要看重权势利禄了!”对人先前非常倨傲而后来却又万分恭敬,就叫“前倨后恭”或“前倨后卑”。  苏秦的“引锥刺股”,后来流传为形容勤学苦读的成语。或者与孙敬“悬 头”的故事合并而称为“悬头刺股”。倾箱倒箧  这句成语本作“倾筐倒庋(gui 鬼,置放、收藏东西的地方)”,亦作 “倾筐倒箧”,出自我国晋朝时候的一个故事。见《世说新语·贤媛》:“王 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 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晋朝时候,太尉郗鉴很喜爱他的女儿,他听说司徒王道的儿子和侄子们 都很好,就叫人前去做媒。媒人把意思和王道一说,王道就请他到东厢房去 看哪一个少年可以。这人看过以后,回去对郗鉴说:“王家的几位少年都很 好,听说我要替你选女婿,个个都装得一本正经的极力表现自己,只有一个  人露着肚子睡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好象不知道这回事一样。”郗鉴听后, 说:“这正是我的好女婿啊!”后来,他又亲自去看,果然满意,便把女儿 嫁给了这个少年。这位少年便是王道的侄子,后来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郗氏和王羲之结婚后,有一次回娘家,对他的两个弟弟说:王家的人看见谢安和谢万来,立刻把筐子、柜子里收藏的食物都拿出来招待,??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倾箱倒箧”这句成语,形容竭尽所有。请君入瓮这个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有两个掌管刑狱的大臣,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这两个人贪暴残酷,设计了种种惨无人道的刑法,大搞逼供信,枉杀 了许多忠臣良将。特别是周兴,外号叫“牛头阿婆”,他竟然这样说道:“凡 被告之人,审讯时没有一个不自称冤枉的,处死后,也就没事了。”  后来,有人向武则天密告,说周兴与人共同谋反,武则天便让来俊臣负 责审理这个案子。来俊臣知道,周兴对于办案是内行,他决不会老老实实地 承认参与谋反的。他想了一个办法,派人请周兴来吃饭。周兴欣然而至。席 间,来俊臣装成一副向周兴请教的神态,对周兴说:“最近,我审讯了一些 犯人,种种刑具都用过了,犯人们就是不肯招供,不知老兄有什么好办法没 有?”周光并不知道自己已被别人告发,回答道:“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告诉你一个妙法:用一只大瓮(即大坛子),四面架起炭火烧,烧到内外 发烫,把那些不肯认罪的囚犯放入瓮中,什么样的囚犯也得老实招供。”于是,来俊臣马上叫人搬来一只大瓮,照周兴讲的,四周烧起炭火。然后对周兴说:“有人告发你参与谋反,太后(指武则天)命我审讯你,请兄 入此瓮吧。”周兴听了,惊慌万状,当场叩头认罪。后来,人们由“请兄入此瓮”引出“请君入瓮”成语,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布置的圈套,想害别人,最后却害了自己。曲高和寡  战国后期楚国的文学家宋玉,是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在楚怀王、楚襄 王时代,曾做过“文学侍从”一类的官。据说这人天资聪敏,相貌漂亮,一 张嘴非常厉害,是个诡辩家。  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听说不少人对你有意见,你是不是有什么 品行不端之处呢?”宋玉听了,并不检查自己,却回答道:“有一个歌唱家, 在我们首都(郢都)的中心广场演唱。最先唱的是《下里》、《巴人》,他 唱的时候,几千听众都跟着同声唱了起来;后来他又唱《阳春》、《白雪》, 这时,能跟着唱的,却不过几十人。最后,唱更高级的歌曲时,跟唱的就只 有几个人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曲调越高深,能跟随同唱的 人就越少)。”  宋玉的这段回答,他还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答襄王问》。南北 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选编的《文选》中,曾搜集了这篇文章。所说的《下 里》、《巴人》,是通俗的民间歌谣,《阳春》、《白雪》,是比较高深的 乐曲。宋玉这段话的用意是说:因为他的品格高超,所以一般人不了解他,  同他合不来。“曲高和寡”这句成语,便是从宋玉的“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那句话简化而来的。  东汉时的黄琼,孤傲自恃,隐居不仕,“太傅”李固写信劝告他道:“常 闻语曰:‘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峣峣,形容高峻;皎皎,形容洁白。高峻的东西容易折损, 洁白的东西容易沾污。曲调太高了,赏识者一定不多;名声太大了,实际就 难于与之相符。)李固劝告黄琼,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清高,这样就会脱离 群众、脱离实际。其中“阳春之曲,和者必寡”一语,也就是“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这句成语,因此很少用作赞语,一般都用作贬词,形容某些自命不凡的人,空摆架子,脱离群众。权宜之计  “权宜之计”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参考《后汉书·董 卓传》。  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另立 9 岁的汉献帝, 窃居相位,权势烜赫一时。董卓有一个部将名叫吕布,精通武艺。2 人专横 跋扈,任意杀戮朝臣和百姓,弄得民怨沸腾。司徒王允见董卓祸害日深,曾几次秘密召集几个大臣商议诛杀董卓,决定用计策动吕布来杀死董卓。公元 192 年 4 月,汉献帝久病初愈,在未央殿 大会群臣。董卓命令吕布等带领卫队护卫。这时候,王允设下的伏兵,突然 朝董卓冲杀过去,董卓从马车上掼下来,大声疾呼:“吕布在哪里?”吕布 怒喝一声:“皇上下令诛杀你这个逆贼!”喊声刚落,一戟将董卓刺死了。 董卓被杀死后,王允认为大患已除,天下太平,做事就不因时因事而采 取变通办法(原文是“不循权宜之计”),所以好多部下对他逐渐疏远了。 不久,董卓的旧部郭汜、李傕攻入长安(这时汉献帝已西迁长安)杀死王允, 赶走吕布。后来,郭汜、李傕又争权夺利,互相火并起来,关中地区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  后来,人们引用“权宜之计”这个成语,来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 采取的变通办法。曲突徙薪“曲突徙薪”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霍光传》。 西汉的大司马霍光的小女儿成君,是汉宣帝的皇后。霍氏家族总揽国家大权,显贵已极。当时有个名叫徐福的人,上奏章给汉宣帝,希望皇上及时 加以抑制,不要使他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而遭致灭亡。但徐福一连上了三 次奏章,皇帝都置若罔闻。霍光死后 3 年,霍氏家族因为谋反而被汉宣帝杀 尽。事后,揭发霍氏的人都受到了封赏,而徐福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当时 有个大臣为徐福鸣不平,上书给汉宣帝,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听说古 时候有一个客人去拜访一家主人,他见那家人的厨房里,烟囱做得很直,一 烧饭就直冒火焰,而灶门旁边还堆了许多柴草。这个客人看到这种情况,就 劝主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搬得离灶远一些,不然容易引起火灾。主 人听了,却当作耳边风。不久,这家人果然失火了,幸亏邻居们赶来抢救,才把火扑灭了。事后,主人设宴酬谢救火的邻居,而那个劝他改修烟囱和搬 走柴草的人却没有被邀请。于是有人对主人说:‘如果你早听那个客人的话, 就不用备办酒席,更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今天你按功劳大小来请客酬谢大家, 而那个劝你改造烟囱、搬走柴草的人却没有得到你的什么好处,光把烧得焦 头烂额的人当作上等客人,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文是“今论功而请宾,曲突 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听后恍然大悟,赶紧把那个人 请来。徐福多次上书指出霍氏阴谋叛乱,要防患于未然,杜绝后患。徐福的 意见如果能够实行,国家既不致以土地来分封功臣和赏赐爵禄,大臣也不致 因叛乱而被诛杀灭族。希望你对于有预见性的建议应该加以重视,并应该让 建议者居于事后奔忙劳禄的人们之上。”于是宣帝下令赏赐徐福。  后来,人们引用“曲突徙薪”这个成语,来比喻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或 灾患),必须预先做好防备工作,也就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人琴俱亡  大书法家王羲之有 7 个儿子,品格才华最突出的是王徽之、王献之兄弟 俩。这两兄弟的性格都像他们的父亲一样,追求旷达洒脱,恃才傲物,反对世俗礼节的种种约束。 徽之、献之兄弟俩年轻时候常常在一起读书论史,品评人物。有一次他们读《后汉书·高士传赞》,谈到文章中盛赞东汉精通学问、不媚权贵的名士井丹时,献之不由得拍着书案呼叫说:“好啊!品性高洁,谁比得上井丹!” 徽之笑着说:“高洁是高洁,不如司马长卿那么傲世”,他对敢于冲破封建 礼教束缚,与卓文君结合的司马相如更加钦敬。对于一般人看重的礼节,兄弟两人都很不在乎。  王徽之特别喜欢竹子。凡他住过的宅院,房前屋后都种上各种竹子。他 常对着青翠葱茂的竹枝吟啸咏叹。他曾经指着竹子对人说:“何可一日无此 君?”他听说吴郡有个士大夫家养了许多优种竹子,就坐着轿子到那家的竹 林前面,全神贯注地对着竹子,像和老朋友谈话似地吟哦。那家主人洒扫庭 阶,招呼他坐,他连头也不回。他出来后,主人不满地把门关上了,他就又 站在园外尽情观赏了好长时候才离开。弟弟王献之,字子敬,和哥哥一样性格。献之也听说吴郡大户顾辟疆家有一座名园,便想去游览。他坐在平肩舆上,叫人径直抬到顾家的园里。顾 家正在大宴宾友,高朋满座。献之本来不认识这家人,他旁若无人地只顾自 己观赏园景,既不拜主人,也不打个招呼。主人恼怒了,就走上前责备他说: “您对待主人如此无礼,在士人面前这么傲慢,哪里是有身份的人?简直是 不足挂齿的百姓!”接着就下了逐客令。王献之还是那么高傲地看看他,显 出一副不屑争辩的神气,扬长而去。  哥哥王徽之的傲世态度也是有名的。他曾经在车骑将军桓冲门下做参 军,整天不理衣帽,不顾仪表,也不管职务上的事。有一次桓冲问他负责什 么职务,他说“好象是管马”。问他管多少马,他就说,我不懂马,谁管它 有多少。桓冲说:“听说近来死了不少马,你可知道这事?”徽之回答:“活 马我都不知道,哪儿会知道死马去?”有一回他骑马跟随桓冲出行,正赶上 下暴雨,因为将军坐车,他就下了马硬挤到桓冲的车上去坐下,说:“将军  大人,您怎么能一个人专占一辆车!” 兄弟俩都不愿做官。王徽之在担任“黄门侍郎”时,很讨厌这种侍候皇帝的差事,就辞官回家了。正好,得了重病的献之也在家里调养。过不久, 徽之也生起病来。当时有个迷信说法,认为人将死的时候,如果另一个人愿 意把自己的寿命让给他,那他还可以活下去。王徽之很敬爱弟弟,就向术士 说:“我的才华地位不如弟弟,我愿意把年龄让给他!”可是术士说他已经 没有转让的余地了,因为他的病也不轻。他听了只好叹息。  过了不多日子,献之病重去世了,全家上下哀悼痛哭,一片悲戚。只有 徽之不嚎哭、不流泪,一个人往灵床上一坐,呆呆地发怔。人们感到诧异, 却不了解这个性情落拓的人,连悲哀的表现也不同寻常。只见他坐了一阵, 就慢慢站起身,走到献之屋里,把弟弟生平爱弹的琴抱到堂前。他坐下来, 调弄着琴弦,想奏一首哀悼的曲子。可是他内心极度悲伤,怎么也调不对弦。 他“霍”地站起身,把那琴往地上一摔,大呼一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由于过度感伤,王徽之病情很快转重,过了一个多月,他也郁郁地死去了。这个故事出自《晋书·王羲之传》。 “人琴俱亡”,原来意思是说人死了,他的琴也不能再存在。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说明看见死者的遗物,更引起对他的怀念和哀思。三人成虎  这句成语见于《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 虎。”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有一次,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去作人 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 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如果有第 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 象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要远得 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 知道。”  庞葱辞别了魏王以后,毁谤他的话先后传到了魏王的耳朵里。后来魏太 子质押期满,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  街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说这里有老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 这样说,如果不是从事物的本质上看问题,往往会信以为真。所以后来人们 根据这段故事引伸出了“三人成虎”这句成语,比喻说的人一多,就容易使 人误假为真。杀鸡焉用牛刀  “杀鸡焉用牛刀”原作“割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阳 货》,又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春秋末期,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鲁国武城县做县官。有一次,孔丘来到武 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他微笑了一下,对子游说:“治理武城这个小地 方,根本用不着礼乐。比如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大刀(原文是“割鸡焉用牛 刀”)!”  子游引用孔丘以前讲过的话来反驳他:“以前我听老师讲过,君子学了 礼乐就能相亲相爱,小人学了礼乐就易于驱使。我照你的话去做,为什么又 取笑我?”孔丘听了子游的辩驳,连忙改口说:“子游这话讲得对,我刚才 说的那句话,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后来,人们引用“杀鸡焉用牛刀”或“割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来比 喻办小事情,何必花费大力气,也就是不要小题大做。舍我其谁“舍我其谁”,孟轲的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想到齐国施展自己的雄图大志,也很希望齐国君王能像历史上的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有作为。他到齐国后,齐王很高兴,并且任用了他。但孟子 总感到不理想,于是决定离开齐国。但他在离开时,心里又是矛盾着的,很 想齐王能亲自出面来挽留他。后来,尽管齐王也亲自到孟子住处见了面,但 只是寒暄寒暄而已,并没有表示要真正留他。孟子出京城临淄到齐国西南部 的昼地后,住了 3 天才走。途中有人问孟子为什么这样慢腾腾地,孟子说, 我自认为还是太快了呢。我想齐王也许能最终改变态度,把我召回去。齐王 如果用我,何止齐国的老百姓得到太平,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得到太平。 在回归的路上,又有一个名叫充虞的人问孟子,说:“老夫子现在好象很不愉快的样子,从前我听您说过:‘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回答道:“彼一时,此一时嘛。每过 500 年必定有位圣君出现,而 这当中也必定会有命世之才出来。从周朝到现在,已经过去 700 余年了。论 年头,早超过(500 年)了;而以时势的发展来考察之,则现在正该是出圣 君贤臣的时候了。老天爷如果想使天下太平,那么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 谁呢?我有何不愉快的呢?”后来人们将“舍我其谁”作成语用,形容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含贬义。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开始制造殉葬木偶(土偶)的人,“俑”,古代用来陪 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这个成语比喻第一个作某种坏事的人。语出《孟子·梁 惠王上》。  孟子主张治理国家要讲仁义,国君要时时处处考虑老百姓的疾苦,要与 人民同乐,这样人民才拥护他的统治。  孟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到魏国,多次见国君梁惠王,探讨过 许多问题。而关于仁义问题,是谈论最多的了。一次,梁惠王对孟子说,我 对于国家,是费尽了心力,哪里受灾,我都要想出办法,认真对待。孟子在 谈话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当时魏国统治者不管老百姓死活的行为。孟子说,现 在路上有饿死的人,却没有人去打开粮库救济;老百姓饿死了,有人竟然说 这不是他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样说法和用刀子杀人,反而说不  是他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说到这里,孟子提醒梁惠王道:假 如您不把这个问题归罪于年成,那么别的国家老百姓恐怕都会跑到魏国来, 接受您的统治了。谈到这里,梁惠王很感兴趣,忙说:“我很乐意听听您的指教。” 孟子说:“用木棒打死人与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王答道:“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人与用政治迫害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中有肥马,而黎民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无异于率领野兽来吃人呵!野兽自相残杀,人们尚且憎恶 之;做老百姓父母官的,为人民办事,却不免于率兽吃人,这那里算得上是 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非常愤慨地这样说道:‘始作俑者,他要断子绝 孙的呀!’”拾人牙慧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云:‘康伯未得我 牙后慧’”。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 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 内)。殷浩很有学问,他爱好《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  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 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次,殷浩 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 只语,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 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 不应该。”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拾人牙慧”这个成语,比喻抄袭或改头换面地套用别人说过的话或写的文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公元 25 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 赤眉起义军。公元 26 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 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这时, 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 月又重新占 领长安。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 12 月引兵东 进。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现在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 军;一面在新安(现在河南渑池东)、宜阳(现在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 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  持了 60 多天。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 会合。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 水。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现在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 得大败。邓禹只带着 24 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爬上回 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 27 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现在河南洛宁西北)被冯异打败,遭到 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 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 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 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 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 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来,人们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比喻在这里失败 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首鼠两端  这句成语见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 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西汉武帝时,王太后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田蚡。他靠着王太后的势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权。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王太后 这座靠山,加之汉武帝当时还年轻,所以他胡作非为,骄横奢侈,营私舞弊, 随意诬陷自己所不快的人。田蚡向窦婴要城南田,窦婴不给,又听说灌夫也 替窦婴抱不平,由此跟灌夫和窦婴结了怨(窦婴和灌夫都是在平定七国之乱 中立了功的大臣)。又因为灌夫掌握着田蚡贪污受贿的事,所以田蚡欲将他 和窦婴置之死地。有一次,田蚡结婚,王太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下了诏书,吩咐诸侯、宗室、大臣们都到丞相府去祝贺。窦婴和灌夫也去了。酒席上,灌夫因 向客人敬酒遭到冷遇,气得破口大骂起来。为此,田蚡拘捕了灌夫。此事闹 到了武帝那里,武帝便召集大臣们来研究。窦婴坚决反对对灌夫治罪,有的 大臣则赞成治罪,有的惧伯田蚡的威势,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御史大夫韩 安国说:“灌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了大功,虽说酒后闹事,但没有死罪。 可丞相说他不对,也有道理,究竟如何处置,请皇上定吧!”  罢朝以后,在皇宫门外,田蚡招呼韩安国坐他的车子,而且很生气地说: “我和你一起对付(窦婴)这个秃老头子,你为何迟疑不决(首鼠两端)?” 后来,田蚡想法害死了窦婴和灌夫。不久,他自己因内心恐惧惊吓而死。 “首鼠两端”,是进一步,退一步,又要顾这头,又要顾那头的意思。《埤雅·释虫》中说:老鼠性多疑,走出洞外时,总是左顾右盼,畏首畏尾, 故称“首鼠两端”,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迟疑不定或动摇不定。死不旋踵  “死不旋踵”原作“死不还踵”。这个成语,原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原文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意思是:  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墨子的学生有 180 人,他们都是不避艰险、奋不 顾身、至死也不会回头的人物。  《后汉书·党锢列传·李膺传》里记载着“死不旋踵”的故事。东汉桓 帝时代,宦官专权,与大官僚集团斗争十分激烈。世家豪族李膺做司隶校尉 时,宦官头子张让的弟弟张朔做野王(现在河南省沁阳县)县令,贪赃枉法, 凶暴残民,甚至杀戮孕妇。张朔害怕受到李膺的惩罚,于是畏罪逃到张让家 里,躺在一根空心的屋柱内。李膺知道这个情况后,亲率役卒,冲进张让家 里,砍破屋柱,把张朔捉来杀了。张让向桓帝告状,桓帝召李膺进宫,责问 他为什么不先请示就把张朔处以死刑。李膺回答说:“现在我到任已经 10 天了,怕犯了积压案件的过失,想不到竟得了办案快的罪名。我自知有罪, 死期就在眼前,但我并不惧怕(原文是“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请 宽限 5 天,让我把那些坏蛋惩办完,卸了任再来受刑。”桓帝听了,回头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罪有应得,司隶校尉有什么过错?” “旋踵”是转动脚后跟,即后退的意思,有时也比喻时间很短。后来,人们引用“死不旋踵”这个成语,来比喻不避艰险,即使死也不后退或死在 眼前也不怕。所向无前“所向无前”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王莽末年,岑彭为南阳棘阳县令,因为汉兵攻破城池,他逃奔到前队大夫甄阜那儿。甄阜令岑彭戴罪立功,坚守城池。后因汉兵攻打数月,城中粮尽,岑彭不得已开城投降。 汉将想杀岑彭,大司徒伯升劝解说:岑彭是一郡之长官,坚心为其主守城, 那是忠节。现在他归附我们,是相信正义,应当鼓励。这样,更始帝便封岑 彭为归德侯。后来,他们又归顺了刘秀。待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岑做 了廷尉,行使大将军的职权。从建武元年至 11 年,岑彭多次率部队南征北战, 为东汉王朝屡立战功。光武帝建武 11 年,岑彭和大司马吴汉,辅佐臧宫出征蜀地。因为吴汉善用步兵、不晓水战,因而光武帝任命岑彭全权主持荆门之战。岑彭得令后, 便在军中征求敢攻浮桥的人;并讲明头功有大赏,激励士兵奋战。偏将鲁奇 应募而前,用火烧浮桥。风怒火盛,岑彭当即率军顺风而进,所向无前,使 蜀兵淹死数千人,大获全胜。  “所向无前”,形容气势旺盛,不可阻挡。后又作所向无敌讲,意指力 量很强,所到之处无人可与之对敌。随珠弹雀《庄子·让王篇》有这么一个故事: 鲁侯(或谓即鲁哀公)听说颜阖是个贤明的人,想请他出来为国家出点力,便派人先送一份礼物去。颜阖家里很穷,住在一个破烂的村子里,这一 天正披着件粗麻布旧衣,在那儿喂牛。鲁侯派的人来了,向颜阖问道:“喂, 这儿是颜阖的家吗?”颜阖说:“是的,这是我的家。”那人这才知道他就 是颜阖,便说明来意,把带去的礼物当面交给他。颜阖不受,说:“恐怕你听错了?要是送错,你会获罪的,还是回去问问清楚吧!”那人就这样被打 发走了。可是不一会,又来了,说:“没有错,就是送给您的,无论如何, 求您一定收下!”那人放下礼物就走,颜阖还有什么办法推辞呢。  《庄子》说完了这个故事,接着发表了一段议论,大意是说:颜阖无意 于富贵,富贵送上门来,也并不欢迎,这样的人是难得的。一般的世俗君子, 都宁愿冒着危险、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富贵,岂不悲哉!其实道理很明白: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以“随侯之珠”,去弹“千仞之雀”,人们一定要笑他 是个大傻瓜。为什么呢?因为他所用的珍珠太贵重,而所打的雀子太轻微, 得不偿失啊!那么,生命难道不该比宝珠更要贵重得多吗,为什么轻易以生 命去求富贵呢?  所谓“随侯之珠”,是传说中的宝珠,有这样一段神话:随侯(春秋时 随国国君)曾救治过一条受了伤的大蛇,后来大蛇衔了一颗直径约一寸的夜 明珠来报答他。这颗宝珠因此叫做“随侯之珠”。人们把它作为天下最贵重 的珍珠。人们还把它和“卞和之璧并称为“和璧随珠”,或“随珠和璧”、 “随和之宝”、“随珠赵璧”以形容稀世的珍宝。  用“随侯之珠”作弹丸,去打飞翔于高空的雀子,这是极不上算的。所 以《庄子》说:“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 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比喻所用代价太大而收获太微、得不偿失,后来就叫 “随珠弹雀。”(“随”也可以写作“隋”。春秋时随国在今湖北随县,为 楚国所灭。南北朝时,杨坚受封于随,他把“随”改名为“隋”。后来杨坚 做了皇帝,又以“隋”为国号,即隋朝,他就是隋文帝。从此,“随侯之珠”, 也写作“隋侯之珠”。)“随珠弹雀”,亦作“以珠弹雀”、“明珠弹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见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是西汉的名将,他骁勇善战。自汉文帝、汉景帝至汉武帝,几十年间,凡与匈奴开战的,无一次无李广。他是屡建战功。匈奴人对李广是既特别畏惧而又非常敬佩,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并曾在内部下令能捉住李 广,一定要“生致之”(活捉他),以便重用。可李广在西汉最高统治者那 里,非但始终未得到过重用,而且还曾受过多次打击。对此,李广本人当然 也是很有感慨的,他曾对人说:“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 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即匈奴)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 后人(不在人后),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 固命也?”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大将军卫青率兵抵抗匈奴,年已 60 岁的李广仍要求参战,被任为前将军。但卫青自带精兵直指匈奴单于所居, 而让李广与右将军领兵绕远而缺水草的东道行。途中没有向导、迷失了方向, 未能在指定时间到达。卫青与单于战,单于逃跑掉,卫青怪罪李广。李广毫 不畏惧,一人承担责任,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李广回到自己的营地,对其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 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李广死,全军为之痛  哭;老百姓获悉后,知与不知,不分老壮,也皆为流泪。 对李广的为人及其一生的遭遇,司马迁颇动感情地写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 悛悛(同‘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 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 虽小,可以谕大也。”司马迁是说:李广是个非常正直的人,他一生谦恭谨 慎,和普通人一样,他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但是到他死时,天下不管对 他了解还是不了解的人,都为他尽哀,这是为什么呢?这难道不正说明这位 忠实心诚的人要比那些能说会道的士大夫更可信赖吗?所以俗话说:桃树李 树虽然不会向人打招呼,但树下仍然会有人走出路来。这可是很能说明大道 理的啊!  后人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成语,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实在,必然 能感动他人。兔死狗烹  这句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 曰:‘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曾替越国出了不少力;在越国和吴国发生战争,越方军事失利,勾践被俘时,范蠡劝勾践向吴王夫差暂时忍辱投降; 待到时机成熟形势有利时,又替勾践策划兴兵攻吴,结果终于报仇复国。在越国来说,范蠡实在是一个大功臣,本来可以在勾践复国后,安享富贵。但是范蠡没有这样做,他宁愿舍去了富贵荣华,自行引退,过起了隐居 生活。后来,他托人带了一封信给从前的同事大夫文种,劝文种也舍去功名富贵,以免招灾惹祸。信中说道:“飞鸟都射完了,就可以把好弓箭收藏起来 了;打完野兽以后,主人会把猎犬一块宰了来吃。”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了成语“兔死狗烹”,旧时多用以比喻替剥削阶级统治者效劳出力的人,事后被杀掉。现在用以比喻只能共患难,不能 共享乐。兔死狐悲  “兔死狐悲”原作“狐死兔泣”。这个成语,原出自《宋史·李全传》。 后又见于《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四》。  南宋时期,处在金朝统治下的山东农民,纷纷掀起抗金斗争的浪潮。其 中最著名的有杨安儿、李全等领导的几支红袄军。  起义军遭到金军的镇压,杨安儿牺牲。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号四娘子) 率领起义军从益都转移到莒县,继续斗争。后来杨妙真和李全结为夫妻,两 支部队汇合。公元 1218 年,他们投附宋朝,驻扎在楚州(现在江苏省淮安县)。 此后,李全抱有发展个人实力、割据一方的野心,公元 1227 年 4 月被南下的 蒙古军包围,城破投降。  公元 1227 年 2 月,宋朝派太尉夏全领兵进攻楚州,杨妙真派人去争取夏 全,对夏全说:“你不也是从山东率众归附宋朝的吗?如今你却带兵来攻打  我们。打个比方说,狐狸死了,兔子感到悲伤哭泣;如果李全灭亡了,难道 独有你夏全能生存吗(原文是‘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希望 将军和我们团结起来。”夏全同意了。  往后,《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四》里说:“今日油烹蒯彻,正所 谓兔死狐悲。”  后来,人们引用“兔死狐悲”这个成语,来比喻因同类的死亡或失败而 感到悲伤。现在多用于贬义。外强中干  这句成语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 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春秋时,秦国出兵攻打晋国。晋惠公派人出战,驾车的马是郑国出产的 马,大夫庆郑见了,便说:“古时出征是件大事,必须乘骑本国出产的马, 因为生长在本国的马容易理解主人的心意,听人使唤,熟悉道路,所以在战 场上能随人使用。君王现在面临大敌,而乘别国出产的马出战,如果这匹马 遇敌而畏惧,必将不听使唤,它乱动起来,血液循环加速了,它的性格更要 暴躁,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雄赳赳的骏马,其实内心是衰竭的。到时候,你叫 它向前,它却不去;叫后退,它却不听,你到那时必定要后悔的。”晋惠公不听庆郑的劝告,在交战中,那些马果然惊恐而不听使唤,结果做了秦国的俘虏。 “外强中干”这句成语原指马到作战时一紧张外貌虽强,内部气虚力竭,现在常用以形容貌似强大,实质脆弱。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即孟轲,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 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 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 顾的责任。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  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 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 王顾左右而言他——齐宣王望着两旁站立的随从,把话故意扯到别处去了。上面这段对话,载《孟子·梁惠王》篇,原文是: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对于别人当面提出的问题,避而不答,装作没有听见,眼睛望着别处, 把话头扯开。形容这类情况,后来就常常引用“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句话, 或者说作“顾左右而言他”。望门投止  这句成语见于《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 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东汉时,山阳高平(今山东兖州一带)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字元节。延 熹八年(公元 165 年),张俭出任山阳东部督邮(官名,代表太守督察县乡, 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一职。当时,有一个专权的宦官侯览是山阳 防东人。侯览家里的人依仗侯览的权势在防东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为此, 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和他的母亲。因为侯览整天在皇帝身边转,这封信没到 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  张俭有个同乡叫朱并,是个奉迎拍马的小人,历来为张俭所不齿。朱并 听说张俭告发了侯览,为了讨好侯览,便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 谋不规。侯览见后,立即下令逮捕张俭。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凶凶,只好匆 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因为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张俭 历来很正直,名声很好,都冒着风险收留他。后来,人们便将“望门投止”引为成语,形容在急迫情况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之处。玩物丧志这句成语见于《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周武王一面分封诸侯,一面派出使臣到边远地区,号召各国臣服周朝。  慑于武王的威名,许多远方国家和部族都先后派人到镐(周都,在今陕 西西安市西),向周王朝称臣纳贡。有一天,来自西方旅国的一位使臣献上 了一只叫獒的大狗。这只狗身高体重,且通人性,见了周武王还俯首行礼。 武王看了,非常高兴,命人收下了这只宝狗,并重赏了使者。  这件事被太保召公奭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退朝以后,他写了一篇《旅 獒》呈给周武王,劝他艰苦奋斗,不要使胜利果实毁于一旦。其中写道:轻 易侮弄别人,会损害自己的德行;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会丧失进取的志 向。武王读了《旅獒》,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奭的劝告是对的, 于是把收到的贡品分赐给诸侯和有功之臣,自己则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国家的 治理和建设。  “玩物丧志”这句成语,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 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尾大不掉这句成语见于《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春秋时,楚国国君楚灵王于公元前 531 年在城地、蔡地、不羹筑城,并打算派弃疾做蔡公。为此,楚王向申无宇征求意见:“你看让弃疾去蔡地怎 么样?”申无宇说:“选择儿子没有像父亲那样合适的,选择臣子没有像国 君那样合适的。郑庄公在栎地筑城西安置了子元,使昭公不能立为国君。齐 桓公在谷地筑城而安置了管仲,到现在齐国还得到利益。臣听说,五种大人 物不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在朝廷;亲近的人不在外边,寄居的人不在里边。 现在弃疾在外边,郑丹在里边,君王恐怕要稍加戒备才好。”楚王说:“国 都有高大的城墙,怎么样?”申无宇回答说:“在郑国的京地、栎地杀了曼 伯,在宋国的萧地、毫地杀了子游,在齐国的渠丘杀了无知,在卫国的蒲地、 戚地赶走了献公。如果从这样看来,就有害于国都。树枝大了一定折断,尾 巴大了就不能摇动,这是君王所知道的。”“尾大不掉”即尾巴太大就不好 摇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和指挥。闻雷失箸  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北方涿县的刘备也趁乱拉起了队伍。由于徐州牧 陶谦等人的推荐,刘备于公元 196 年(建安元年)领兵驻扎徐州、下邳一带。 但不久就被吕布、袁术打败,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知道刘备是一个有胆识 的人,即给他以很高的礼遇。但是,刘备却一直胸怀异志。当时,汉献帝刘 协由于不满曹操专权,将机密诏令藏在衣带中,要车骑将军董承组织力量诛 灭曹操。刘备也是董承联系的对象之一。正当董承等人密谋策划的时候,有一天曹操来到了刘备的住处。两人一边喝酒一边闲谈。曹操突然问刘备:“你说当今天下谁可以称得上英雄?” 刘备故意说:“我看袁绍可以算得上英雄了。”曹操摇摇头,说:“我说, 当今天下,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称得上英雄!袁绍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刘 备最怕的就是曹操知道自己的心思。因此,多少天来,他表面上一直装得庸 庸碌碌,常常在菜园子里消磨时间,希望曹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胸无大志的 凡夫俗子。现在,曹操竟当面把自己说成是英雄,他不觉大吃一惊,连手中 的匕箸也吓得掉到了地上。恰巧,这时正好突然响了一个霹雷。刘备乘机掩 饰说:“这声霹雷真响,吓得我把匕箸都失落在地。”刘备知道曹操对自己的看法后,便决心参加董承等人谋划的诛杀曹操的活动。但尚未等到他们动手,已被曹操发觉,董承、王子服、吴子兰等都被 诛杀。只有刘备和在外地的马腾漏网。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引申出“闻雷失箸”这个成语,比喻内心惊慌, 巧为掩饰。后亦比喻一场虚惊。吴市吹箫  这句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 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战国时,楚平王为了霸占太子建的未婚妻,在费无忌的怂恿下,把太子 建调往边境的城父,又要杀害太子建的老师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伍 子胥)。伍子胥为了躲避灾难,毅然逃离了楚国,伍奢、伍尚被楚平王逼死。    伍子胥逃离楚国以后,先是到了宋国,后又到了郑国。后因一同到郑国 避难的太子建想勾结晋国灭掉郑国,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又逃离了郑国想 投奔吴国。在偷偷地混出昭关(在安徽省含山县西北)以后,伍子胥结识了 大力士专诸。在专诸的帮助下,伍子胥来到了吴国的都城。为了引起吴国人 的注意,伍子胥披头散发,穿着破衣服,打扮成一个要饭的模样,手拿着一 根箫在街上要饭。他一会儿吹,一会儿唱,果然引起了吴国人的注意。后来, 吴王僚召见了伍子胥,并拜他为大夫。公元前 515 年,专诸刺死了吴王僚, 公子光做了吴国的国君,改名阖闾,伍子胥仍居要位,掌握着吴国的大权。 公元前 506 年,吴王阖闾率兵攻楚,一举打下了楚都郢。伍子胥怀着杀父杀兄之仇,掘开楚平王的坟墓,亲自鞭尸 300 下。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了“吴市吹箫”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行乞街头。吴牛喘月“吴牛喘月”是形容过分畏惧的一句比喻性成语。 吴牛,指长江以南吴地的水牛。水牛怕热,夏天喜欢泡在水里、歇在荫凉的地方,对中午时分那猛烈的阳光尤其害怕。因此,有的牛甚至晚上看到了月亮,也误以为是太阳,吓得气喘起来。 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晋朝初年,“尚书令”满奋有一次去见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指着靠近北窗口的椅子让他坐下。北窗口立着一扇透明的琉璃屏风,看上去就好象只有一个挡不了风的空框子似的。满奋体弱怕风, 一看北窗口好象没有挡风的东西,便不敢去坐。可是,皇帝让他去坐,他又 不敢不坐,因此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晋武帝知道满奋有怕风的毛病, 见他如此,估计他没有看出屏风上的琉璃,便手指屏风笑了起来。满奋被晋 武帝看穿了心思,并且在皇上面前闹了笑话,便十分尴尬地说:“臣犹吴牛, 见月而喘。”后来,“吴牛喘月”便成为一个成语,比喻某人由于害怕某种事情而经常处于戒备状态,一旦发现类似的东西或虚幻的迹象,便立即心神不定,害 怕异常。胁肩谄笑  “胁肩谄笑”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指逢迎巴结他人时所表露出来 的丑态。胁肩,耸肩;谄笑,讨好他人的媚态。这是公孙丑和老师孟子讨论君子如何培养自己品德的故事。 公孙丑一天问孟子,古代一些士子并不主动去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孟子回答道:古代的人,如果自己不是诸侯的臣子,就不去谒见。历史上曾 发生过这样两件事:魏文侯去看段干木,段干木却跳墙躲起来了;鲁穆公去 看泄柳,泄柳紧关大门坚决不见。他们都做得过分了,要是逼迫要见,还是 可以相见的。阳货想让孔子来见他,又担心这样做失礼。但当时有这样的习 俗:大夫对士子有赏赐,如果此人不在家,不得亲自拜谢,事后必须亲自登 门答谢大夫。因此,阳货便打听那天孔子外出不在家时,给他送去一个火腿。 而孔子,对阳货并无好感,根本不想见他。于是他也采取阳货的办法,打听阳货外出不在家时,到阳货家回谢。当时,如若阳货不搞小动作,先去看孔 子,孔子岂能不见他?曾子说过这样的话:“胁肩谄笑,简直比夏天在菜园 种菜还感到累和难受。”子路也曾说道:“观点不同的人在一起谈话,脸上 还要显露出羞愧的神色,我是难以理解的。”从这里看来,君子究竟如何才 能培养好自己的品德,可以知晓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成语,出自《李义山诗文全集·无题》。 李商隐字义山,是唐朝晚期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位诗人。李商隐 17 岁开始当幕僚,25 岁中进士,但一生仕途坎坷蹇滞,大部 分时间过着寄人篱下的幕僚生活,一直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他年轻时在政 治上是有抱负的。但由于“运与愿违”,因此他写了许多诗来曲折地表达内 心的苦闷。  李商隐所写的一组《无题》诗流传较广,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过不小的 影响。公元 842 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李商隐在秘书省当正字(官职名) 时写的一首《无题》诗中有这样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从字面上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凤凰的翅膀,不能一同飞向遥 远的地方;我们只有犀牛角似的心,通过那条极细的白纹,彼此心心相印。 旧说犀牛是一种灵异的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通向头脑,感应灵 敏,故称灵犀。后来,人们引用“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成语,来比喻彼此的心意相通。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又作“成竹在胸”。这个成语,出自宋朝晁补之写的诗和 苏轼写的文章中。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的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又善于画竹子。他画的竹子,形态逼真,很受人们的赞扬。 他曾经在自己的住屋周围,栽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常去观察竹枝和竹叶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姿态,因而对竹子的各种形象有透彻的了解。当他提笔画竹时,心里早已对竹的全貌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所以一下笔就能够很快 地画出各样姿态的、生动逼真的竹子来。他的朋友晁补之曾经写了一首诗来 赞扬他,其中有两句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人们就把它简 化成“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另外,宋朝文学家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里也说:“画竹 必须在胸中先酝酿出成熟完整的竹子的神韵形态,一提起笔来就清楚地看到 他所要画的竹的全貌。”(原文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 乃见其所欲画者。”)于是,人们又从此引申出“成竹在胸”这个成语。  现在,我们引用“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这个成语,来比喻在做事 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全面的考虑。含褒义。羞与为伍  这句成语本作“羞与哙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韩信) 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 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秦末汉初时,由于汉王刘邦能够招贤纳士,广罗人才,所以许多有本领 的谋士、大将纷纷投在他的门下。在这些人才中,韩信是一个突出的人物, 曾被萧何称为“国士无双”的难得之将才。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韩信充分 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为后来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韩信功高势大,引起了不少人的妒嫉,也引起了刘邦的不安。汉朝 建立不久,有人向刘邦报告,说韩信想谋反,刘邦用计逮捕了他,后因查无 实据,才放了他。  韩信虽然被释放并封为淮阴侯,但心中总是闷闷不乐。他始终认为自己 功劳大,本领高,对其他一些大臣和将领都看不上,便经常告病不上朝。他 眼见周勃、樊哙、灌婴等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更是不愿意和他们一块儿 上朝。  有一次,韩信从樊哙的门口经过,樊哙很殷勤地把他请到家里,很客气 地说:“大王肯光临敝舍,臣下我感到十分荣幸。”韩信本来就瞧不起樊哙, 现在见樊哙虚情假义地来这一套,越觉讨嫌,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樊哙 跪着把韩信送走。韩信一出大门,笑了笑说:“我真丢人,这一辈子竟然同 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羞与哙伍”即以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感到羞耻,据此,人们引伸出“羞与为伍”这句成语,表示耻于同自己所轻视的人在一起。雪泥鸿爪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 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 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 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 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 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 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 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 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 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作者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崤山],骑驴至 渑池。)  苏轼的这首诗,对于人生抱着消极的态度,是错误的。由于这首诗,便 产生了“雪泥鸿爪”这句成语。人们用它来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元人戴 良有诗道:“世事已成鸿印泥。”有时人们也把留作纪念的题赠诗文,称为 “雪泥鸿爪”。一蟹不如一蟹  这句成语见于清·翟灏《通俗编》引宋·无名氏《圣宋掇遗》:“陶谷 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以其嗜蟹,自蝤蛑(一种海螃蟹)至蟛蚏(一种小 螃蟹),凡罗列十余种。谷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  宋代时,有一个叫陶谷的人,字秀实。此人有一种嗜好——爱吃螃蟹。 有一次,陶谷奉朝廷派遣出使吴越(五代时十国之一,在今浙江、江苏西南 和福建东北部一带),吴越国的忠懿王设宴招待他。因为陶谷喜欢吃螃蟹, 所以忠懿王命人在宴席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螃蟹,从大到小,一共摆了十几 种。陶谷见状,笑着说:“这可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一蟹不如一蟹” 原意是说螃蟹一只不如一只。后来,人们将其引为成语,常用来比喻一个不 如一个,越来越差。一薰一莸  春秋时,晋献公有好几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娶自贾国,没有生子女; 另一个妻子,本是他父亲的妾,名叫齐姜,太子申生便是她生的,还生了个 女儿,嫁给秦穆公当了夫人;另外,他又娶了戎国的两个姑娘:大的姓狐, 生下公子重耳;小的姓允,生下公子夷吾。后来晋国攻打骊戎,骊戎国君为 了求和,把女儿献给了晋献公,这就是骊姬,骊姬生下了公子奚齐;骊姬的 妹妹作为陪嫁,一同嫁给了晋献公,生下了公子卓子。这样,晋献公公开合法的妻子就至少有这么 6 个。晋献公的家庭,却并不因此而幸福,相反,这些姬妾们,为了争宠,为了都想当正式夫人,都希 望自己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以便获得国君的继承权,她们经常勾心斗角, 互相嫉妒,乱成一团。骊姬是最得晋献公宠爱的,她花言巧语,要求晋献公立她为夫人;还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造谣中伤,说别的公子都不好,只有奚齐最可靠, 要求立奚齐为太子。据《左传·僖公四年》载,晋献公听信了骊姬的花言巧 语,果然打算立她为夫人,便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先请卜人来占卜一下, 问:立骊姬为夫人将是凶是吉?这卜人不是骊姬一派的,占卜的结论是“不 吉”。晋献公很不高兴,再问筮者,叫他也算一卦,筮者算的卦却是“吉”。 晋献公高兴了,笑道:“按筮,不按卜。”卜人不同意,说:“筮不如卜, 应当按卜。况且我还卜得了这么几句:  ‘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就是说:专宠的 结果必然导致变乱,而且将会夺去您的肥羊(指君位);所谓一薰一莸,就 是一香一臭,也就是一正一邪,要是让邪气上升了,那么,十年之内还不一 定能消除得了它的恶果。)所以,您千万不要按筮者算的卦办事!”  可是晋献公到底还是立了骊姬为夫人。后来更进一步听信骊姬,逼死申 生,逼走重耳、夷吾,闹得个乱七八糟。    上述故事中说到的“一薰一莸”,后来成为一句成语,比喻一善一恶。 晋代学者杜预,对《左传》是有专门研究的,据他说:“薰,是一种香草; 莸,是一种臭草。香草代表善,臭草象征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句成语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 年》:“原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春秋时,有一年冬天,晋国有个梗阳人到官府告状,梗阳大夫魏戊无法 判决,便把案子上报给了相国魏献子。这时,诉讼的一方把一些歌女和乐器 送给魏献子,魏献子打算收下来。魏戊对阎没和女宽说:“主人以不受贿赂 闻名于诸侯,如果收下梗阳人的女乐,就没有比这再大的贿赂了,您二位一 定要劝谏”。阎没和女宽答应了。  退朝以后,阎没和女宽等候在庭院里。开饭的时候,魏献子让他们吃饭。 等到摆上饭菜,这俩人却连连叹气。饭罢,魏献子请他们坐下,说:“我听 我伯父说过:‘吃饭的时候忘记忧愁’,您二位在摆上饭菜的时候三次叹气, 这是为什么?”阎没和女宽异口同声地说:“有人把酒赐给我们两个小人, 昨天没有吃晚饭,刚见到饭菜时,恐怕不够吃,所以叹气。菜上了一半,我 们就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魏献子兼中军元帅)让我们吃饭,饭菜会不 够吗?’因此再次叹气。等到饭菜上齐了,愿意把小人的肚子作为君子的内 心,刚刚满足就行了。”魏献子听了,觉得阎没和女宽是用这些话来劝自己 不要受贿,就辞谢了梗阳人的贿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成语,是从“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演化来的。常用来指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小人:指道德 品质不好的人;度:推测;君子:旧指品行高尚的人。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