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炼化招聘内操室空气质量好么

(1)在研究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气体的温度是不能变化的,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K,可得当气体的温度不变的情况下,P与V是成反比的,但是如果气体的温度发生变化,PV的乘积也就发生了变化,得到的图象也就不是一条图象,所以B正确;当封闭的气体不是同一部分气体时,气体的质量不同,此时得到的PV图象也会是不同的图象,所以A正确;故选AB.(2)A、在活塞上涂上润滑油,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这样是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并不能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所以A错误;B、缓慢的推拉活塞,可以使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一致,从而可以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所以B正确;C、当用手直接握在注射器上时,手的温度可能改变气体的温度,所以不要用手直接握在注射器上,所以C正确;D、只要是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多少不会改变实验的数据,与气体的温度是否会变化无关,所以D错误.故选BC.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弹性橡皮绳中拉力的变化情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把小球举到O点位置静止释放,获得如图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B.t2时刻绳子拉得最长C.在t1与t2之间某时刻小球动能最大D.在t1与t2之间某时刻绳子拉得最长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图所示的P-t图象.已知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为VB=3L,问:①气体由A→B,B→C各作什么变化?②气体在状态C的体积是多少?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用同一个注射器在实验室前后做了两次验证波意耳定律,操作完全正确.(1)根据实验数据却在P-V图上画出了两条不同双曲线,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哪些AB(A)两次实验中空气质量不同(B)两次实验中温度不同(C)其中一次实验时活塞受到的摩擦力太大(D)其中的一次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漏气现象(2)实验中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采取的主要措施比较合理的是下列哪些项BC(A)在活塞上涂上润滑油,保持良好的密封性(B)推拉活塞时要缓慢(C)不要用手直接握在注射器上(D)实验前注射器内要吸入尽量多的空气.
科目:高中物理
(2009?盐城模拟)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1)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了900J的功,同时汽缸向外散热210J,汽缸里空气的内能增加(填“增加“或“减少“)了690J.(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得到的P-T图象.气体状态由A变化至B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将变小(填“变大“或“变小“),这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过程.(3)我国陆地面9.6×1012m2,若地面大气压P0=1.0×105Pa,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0=3.0×10-2kgmol-1,阿伏伽德罗常数N4=6.0×1023mol-1,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总质量&M=9.6×1016kg;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分子总数N=1.9×1042个.(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物理
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7°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象.求:(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滑块下滑到初始位置的速度大小.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当前位置:
--&&行业质量标杆典型经验(1):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推行“一平稳四优化”
行业质量标杆典型经验(1):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推行“一平稳四优化”管理的实践经验
&&& 一、企业概况
镇海炼化的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浙江炼油厂,1983年划归原中国石化总公司。1994年12月,经整体股份制改造在香港联交所以H股上市。根据总部的战略部署,2006年3月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同年9月登记成立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创业39年来,镇海炼化已从最初250万吨/年规模炼厂,逐步发展为国内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炼化一体化企业。目前,拥有23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与吞吐能力4500万吨/年的大码头、储存能力超过350万立方米的大仓储,共同构成了“大炼油、大乙烯、大码头、大仓储”的产业格局,集聚了规模、成本、质量、技术、环保、管理、人才、发展等“八大优势”。2000年以来,原油加工量一直稳居全国之冠;2010年乙烯工程建成投产4年来,累计生产乙烯426.6万吨,盈利116.6亿元,成为国内大乙烯首个运行周期的样板。国际著名的所罗门咨询公司绩效评估报告显示,公司乙烯装置绩效已在国内率先进入全球第一群组;炼油竞争力居亚太地区炼厂第一群组。
近年来,公司坚守“建设世界级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的目标愿景,制订并实施了项目发展、管理变革、人力资源“三位一体”发展规划,以管理和技术“两只轮子”驱动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保持了行业内遥遥领先的盈利能力。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实现利润超50亿元。2012年,在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国内炼化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利润31.6亿元。2013年,更是创造了71.3亿元的国内炼化企业年度利润新纪录。2011、2012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石化“特别贡献奖”,在炼化企业中仅此一家。2012年,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树为企业发展的导向和管理水平的学习标杆。在创造财富价值的同时,公司坚持把安全环保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自觉践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理念,坚决履行国有企业三大责任。继成为首批8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之一后,近年来公司进一步获得了“中华环境友好企业”、“中国节能减排领军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等多项荣誉。
公司认真贯彻质量强企战略,全面落实中国石化“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方针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社会责任,全面强化过程质量管理。1998年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曾获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公司产品出厂合格率连续保持100%,保持重大质量事故零记录。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石化质量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镇海炼化推行全过程制度化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授予“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标杆”。
二、推行“一平稳四优化”管理背景
随着100万吨/年乙烯工程的开车投产,过去一直以炼油为主的镇海炼化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是平稳运行的要求更高。炼化一体化各个环节相关度高,化工生产更没有“回炼”的概念,一旦发生异常就会造成上下游装置联动反应,损失惊人。乙烯装置发生一次非计划停工,开停车直接成本高达3500多万元。因此,平稳运行就是最大的效益。
二是资源配置的要求更高。炼油生产是“馏分”概念,而化工生产则是“分子”概念,炼化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客观上要求从原油到内部各类资源的优化必须从原来的“馏分”层级提升至“分子”层级。
三是装置优化运行的要求高。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炼油装置的优化空间已经接近极致;由于产品的特性要求,单个化工装置本身优化的空间也不大。但炼化一体化打开了优化的空间,提出了炼油和化工装置运行优化的新课题。
四是公用工程可靠经济运行的要求更高。滚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公用工程系统能否有效集成,实现可靠、低成本经济运行,不仅关系到炼化一体化的优化效果,更关系到其本身能否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一极”。
过去炼油是标杆,现在的炼化一体化也必须是标杆!带着这份责任和追求,镇海炼化潜心谋划生产经营理念和机制创新,推动由“炼油思维”向“炼化思维”转变。从乙烯工程试车开始,镇海炼化决策层提出了“平稳装置操作,优化原料结构,优化装置运行,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公用工程”的“一平稳四优化”要求。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深化与完善,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分子管理”为核心,涵盖了从市场到现场、从决策到执行、从原料到产品、从装置到系统等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一平稳四优化”管理机制,推动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一平稳四优化”管理主要内容
(一) 以平稳为基点的保障机制
平稳是优化前提,是质量的保障。镇海炼化追求装置平稳的观念已经根植于从公司主要领导到基层员工的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日常经营管理和操作调整的自觉追求。
1.以完善的管理体系保平稳
在“三项制度”建设过程中,镇海炼化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职责划分、流程程序和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以业务为中心建立完善了职责清晰、控制有效、流程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例如,公司将产品过程质量和产品调合管理职能由原来的质量技术中心调整至生产处,质量技术中心负责化验分析监控质量,运行部负责按照工艺卡片操作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质量过程管理和质量检验分离,加强质量监督制衡,理顺质量管理职责,强化环节责任。同时,从动力机制着手,优化在线质量仪表管理组织,在质量技术中心成立了质量仪表科,理顺在线仪表管理关系,建立在线仪表维护机制,积极发挥在线质量仪表的监控作用,利用先进的在线仪表取代人工分析,实现产品质量在线实时监控,及时指导装置操作调整,既挖掘了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又提高了过程质量控制水平。与过去相比,现在镇海炼化各装置馏出口的分析频次虽然减少了一半以上,但各产品合格率均实现了稳中有升。
在建设制度的同时,镇海炼化还坚持在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制度,及时启动了“我为制度作诊断”活动,并作为“制度提升长效机制”固化进制度,融合进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持续深入长期开展下去,确保各项制度要求的生命长青。在镇海炼化,勤用制度,及时发现制度问题与缺陷是有奖励的,对采纳的建议奖励200元/条,既使未采纳也给予20元/条。三年来,公司结合内外管理要求的变化,不断优化、完善“三项制度”,综合修订率已接近100%。在镇海炼化内部信息网上,每个月会发布“三项制度”修订情况的公告,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调动、引领广大员工自觉执行、使用、完善制度,使制度“走出纸头、走下墙头”,融入到员工的“心头”、“手头”。
2. 以规范的行为保平稳
人的不规范行为是影响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总部“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统一部署下,镇海炼化提出了“从心出发”的HSE核心文化理念,编制了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建立了全员HSE绩效档案,采用漫画书的形式相继发布实施了《外操工作行为规范》、《内操操工作行为规范》和《班长工作行为规范》,并结合HSE观察活动引导员工相互监督,全面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工艺员在布置作业任务时不是口头的、定性的布置,而是实行文本化的操作指令,对风险度较高的操作变更还要求编制技术方案,标明需要动改之处。实行流程更改确认制度,所有生产流程更改都按照“操作员-班组长-技术员”的顺序进行三级确认,环节上的层层把控,有效地防范了误操作的发生。
与此同时,镇海炼化坚持严字当头,严格做好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劳动纪律“三大纪律”的检查管理,对违纪员工严格按照制度落实考核处理、绝不姑息,从而形成了严格负责的工作作风。
3. 以实时监控保平稳
一是现场信息实时公开。镇海炼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清晨在公司信息网上发布《生产日报》、《质量日报》,不仅通报各装置的运行情况和馏出口质量情况,还通报生产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公布当日重大作业安排,已经成为干部员工开展一天工作的一项重要“参考”。镇海炼化还开发了生产班组交接班记录电子化平台,实现了生产操作作业信息的实时共享,员工在提前对生产问题进行穿透性查询,从而统一规范班前预检要求,提高了岗位工作交接质量。
二是现场巡检实时到位。镇海炼化全面推行巡检智能化,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靠挂牌、抄表记录的原始巡检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巡检质量,真实有效的现场数据成为平稳生产的“晴雨表”。公司推出并逐步完善了夜班和白班发现不一样、高处和低处发现不一样、巡检点和非巡检点发现不一样、危害程度高低不一样、恶劣天气与正常天气不一样等“五个不一样”的“低头捡黄金”现场隐患排查即时奖励机制,做到“即时发现即时奖励、多发现多奖励、发现重大隐患重奖励”。同时,配套改革了安全先进评比办法,将对安全生产贡献的大小作为评比安全先进的唯一标准。近4年来,发现隐患避免事故逐年递增,累计奖励排查隐患避免事故19021人次,虽然发放的奖金只有230余万元,但却有效地激发干部员工积极查找事故隐患的工作热情,健全了多层次、全方位、全天候的现场隐患排查机制,夯实了装置平稳运行的基础。
三是现场监控实时分析。镇海炼化全面推广了DCS紧急停车辅助系统,并通过OM等平台,把反映装置工艺参数、质量平稳率等重要指标都纳入到统一的监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控,随时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了避免操作室频繁的无效报警造成操作人员意识麻痹,镇海炼化开展了“消灭装置前五位报警”活动,通过在线统计分析各装置的报警情况,采取仪表调整、控制优化等措施,消灭高频次报警,有效减少了各类无效报警,各操作室由过去的“警报不断”转为目前的“悄然无声”。此外,镇海炼化还组织开展“我为上下游平稳作贡献”竞赛,深化装置平稳率考核,加大对非计划停工、切断进料和生产异常考核力度,有效地提升了装置的平稳运行水平。
(二)& 以效益为中心的决策机制
1. 建立了以“效益”为目标的决策形成机制
追求效益最大化是镇海炼化生产经营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不仅渗透到了决策过程的方方面面,而且渗透到了干部员工的精神血液之中。然而,这种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首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是基础。通过“三项制度”建设,镇海炼化生产经营各部门参与决策的职责更加清晰、流程更加顺畅、过程更加高效。其次,班子成员作风民主是关键。在决策过程中,公司领导虚怀若谷、广开言路,从不搞“一言堂”,鼓励部门发表不同意见,以坦荡包容部门人员的不当、帮助部门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从而使每一项决策都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再次,职能部门敢于担当。在班子的带领和鼓励下,职能部门在决策过程中不唯上、不唯权威,敢于大胆发言,甚至敢于据理力争,直至最终意见统一为止。在乙烯开工运行之初,公司综合计划处根据市场效益情况大胆提出将柴油作为乙烯原料,公司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最终,综合计划处以翔实的数据和严密的测算说服了大家,使镇海炼化成为国内广泛应用柴油作为裂解原料的开拓者,在柴油市场淡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 强化了以“财务”为核心的决策导向机制
勤算账、细算账、精算账是镇海炼化的一贯作风。实现炼化一体化转型以后,镇海炼化在传承了“预讨论后测算、生产经营方案修改后测算、生产计划确定后测算、实际发生采购销售后测算、预计生产销售情况后测算、生产销售全部实现后测算”的“六轮测算”基础上,创新运用“分子管理”理念,将“六轮测算”的工作重心转到“对比、监控、分析”上,每年完成月度预算及对比分析材料130稿以上。不仅算小账,将企业内部每一个“分子”的账算得更勤、更细、更精;而且算大账,将账算到了中国石化的全局。2013年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镇海炼化进一步加强了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力度,及时发布产品获利能力排序表,为指导生产经营优化提供导向;同时在“六轮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测算的频次,将“保本点”的测算深入到装置,将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触角深入到了装置的排产、优化方案。
3. 完善了以“计划”为导向的决策调整机制
镇海炼化在原有的月、旬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周优化机制,并全面细化了日生产计划安排,从而形成了“日平衡、周优化、旬决策、月分析”的生产经营预测、优化、监控、纠偏机制。公司计划处、生产处、经贸处、财务处等主要职能部门,每日召开产销平衡碰头会、每周召开优化会统一思想,每旬的第二天召开逢二会进行决策部署,每月上旬对上个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并分析当月的形势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正是靠着这套常年累月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协同优化机制,镇海炼化每年实施的各类生产经营方案测算超过300次,炼化一体化转型以后每年超过了600次,确保了镇海炼化的每一项生产经营决策既紧密贴合市场,又迅速通达现场,从而达到了“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的效果。
4. 提升了以“调度”为中心的决策执行机制
2008年以来,镇海炼化通过撤消化工部调度、整合质量调度职能,实现了对全部生产过程的一级调度管理。镇海炼化明确,调度不仅要做好生产平衡和对各运行部的协调工作,还要切实担负起全面转型优化决策的责任。建立起了以旬生产计划为中心、以产运销碰头会和生产联合办公会为协调机制、以日平衡为控制手段的生产调度指挥体系,打破了部门之间的“框框”,提高了执行效率。总调度室实行每日早碰头会制度,运行部实行每日16:00由工艺、设备、安全、操作、机、电、仪共同参加的“七位一体”协调会制度,及时传递分解、落实和检查生产任务,形成了通畅、高效的决策执行机制,确保将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迅速下达至生产班组和岗位。
(三)& 以“分子管理”为核心的优化机制
1. 持续推进原料结构优化
一是尊重客观规律,提出并形成了“适度劣质化”的原油资源策略。针对炼化一体化生产对原油性质的适应性要求,镇海炼化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保持原油‘适度劣质化’,在确保本质安全的基础上,更多地向后续加工要效益”的思路。通过运用PIMS、ORION和RSIM软件,优化配置高低硫和轻重原油结构,合理安排三套常减压装置加工方案,Ⅰ套常减压装置主炼高(含)硫原油,Ⅱ套常减压装置主炼低硫高酸原油,Ⅲ套常减压装置主炼高(含)硫原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规模优势;通过积极开拓新油种和认真开展原油后评价工作,镇海炼化在国内率先开炼苏丹达混原油加工之后,又成功开炼了南帕斯等高含硫、易挥发凝析油以及玛雅、拉斯盖瑞原油等多个新油种,并打通蜡油外购进厂流程。
二是勇于探索完善,不断优化“分子管理”路线。一方面,统筹碳一到碳五资源的利用路线,先后改造投用了碳五分离设施,打通了催化、重整、轻烃回收等炼油装置副产的干气、富乙烷气、饱和液化气、轻碳五等原料直供乙烯裂解炉流程(见图1),使低价值的炼厂轻烃资源成为了优质乙烯原料,不仅解决了每年仅100万吨的石脑油缺口问题,用一套炼油撑起了赛科和自身两大百万吨级大乙烯,而且成为了炼化一体化效益的“源泉”。
另一方面,统筹石脑油资源利用路线,按照乙烯、重整和芳烃原料的不同性质要求做好分储分炼,加氢汽油、加氢裂化尾油固定安排作乙烯原料,从直馏石脑油中细分出初顶、常顶一级,并收窄控制馏程作重整原料;合理切割重整汽油,安排碳六进苯抽提装置,碳七进芳烃抽提装置,碳八进PX装置,既提高了产品收率,又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同时,统筹重油资源利用路线,优化完善了高硫高酸渣油加工流程、原油浅拔生产道路沥青流程、DAO气化产氢流程等。
“分子管理”实现了资源利用和产出的最大化。2011年,镇海炼化乙烯装置对石脑油依赖度为50.85%,与全石脑油进料工况相比装置降低能耗约35个单位,原料成本比总部平均水平约低470元/吨,双烯收率达到了49.06%。2012年,镇海炼化结合效益测算,最大限度地利用富乙烷气、催化干气和液化气顶替石脑油进乙烯裂解炉,不仅克服炼油装置停工检修对乙烯装置负荷的影响,而且将乙烯装置对石脑油的依赖度降至40%水平,乙烯高附加值产品收率达到61.8%,累计增效超过1亿元。
2. 持续推进装置运行优化
一是以创新攻关优化装置运行。围绕生产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镇海炼化坚持工艺专家组、创新攻关组“双轮驱动”,每季安排专家组活动课题并通报活动开展情况,“一平稳四优化”创新攻关组紧紧围绕相应课题定期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艺专家组”和“一平稳四优化”创新攻关组为生产“大平稳”运行的智囊团作用。2013年共完成60个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取得效益1.85亿元。组织解决了乙烯裂解急冷油塔压降高、Ⅵ加氢绕管换热器效率下降等热点、难点问题,涌现出了乙烯裂解急冷油塔压降高处理、加氢换热器在线水冲洗等一批技术创新。硫磺装置采用加氢催化剂预硫化尾气再脱硫技术,大幅度减少了装置开工期间的二氧化硫排放;聚烯烃装置采用不掺混技术,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装置能耗;Ⅲ加氢装置采各家所长进行了节能改造,装置能耗降低3千克标油/吨以上;乙烯黄油通过攻关,锁定了处理路线,减少了产量,解决了碱液大量夹带黄油威胁WAO装置安全运行问题。
二是利用先进技术优化装置运行。镇海炼化积极推进装置DCS操作系统的优化工作,深入挖掘DCS功能应用,不断提高装置运行安全性和稳定可靠性;大力推广运用APC先进控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和关键工艺参数的平稳率,提高了产品收率,降低了装置能耗。目前镇海炼化已有14套生产装置应用先控技术,每年创效超过3500万元。同时,不断深化SPYRO、RSIM等模拟软件应用指导生产,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应用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例会,深入总结应用经验,明确努力方向,发挥协同优化效应。如,在利用SPYRO软件优化装置运行方面,首先,镇海炼化对内部所有可能用作乙烯原料的组分进行逐一清理和数据考察,定量测算了每一种原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产品收率分布,并根据市场价格测算出不同原料进裂解炉后的产品总价值,从而确定了不同进料的效益排序(如图2),以此指导乙烯原料优选。
其次,对同一类原料,以液化气为例,镇海炼化可以分析不同来源的液化气的分子组成,在SPYRO软件中分别测算其边际效益及产品收率,从而精确定位最佳进料来源(如图3)。最后,镇海炼化通过模拟特定原料在不同裂解深度下的裂解炉产物,从而可以确定特定裂解炉的炉出口温度、稀释蒸汽比等各项参数,选定最佳操作点,科学指导装置优化操作调整。
目前,镇海炼化已可以利用裂解模拟软件SPYRO软件,随时模拟不同物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生焦和收率分布规律,适时优化裂解深度,选定裂解炉的最佳操作点,确保裂解产品分布最优,吨原料裂解产品价值最高,保证“双烯”收率最大化。
三是推进能源集成优化装置运行。首先,抓好原料直供。目前镇海炼化所有装置基本实现了原料直供,避免了原料先降温再加温所造成的能源浪费。通过蜡油、柴油直供流程的优化完善,镇海炼化的渣油、蜡油、柴油基本实现无水冷却。其次,抓好低温位热的联合利用。通过实施装置间的热联合,打破了装置自成体系的格局,成功破解了炼化企业低温热利用的难题,基本实现了内部低温热的全部资源化利用,极大地降低了能耗物耗,2013年炼油、乙烯综合能耗均连续四年下降,芳烃综合能耗连续三年下降,均创新历史最好纪录。其中炼油综合能耗仅为44.64千克标油/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投用了乙烯低压蒸汽管网至丁二烯装置的新增管线和乙烯高压甲烷至PX管线,年增效1400余万元;乙烯装置优化循环水消耗,日均耗量较2012年降低4124t,降本614万元;Ⅲ加氢装置完成节能改造,累计综合能耗较2012年下降3.23千克标油/吨。
3. 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
一是抓大。以市场指导现场,通过产品效益排序,动态调整四大产品。目前,四大产品在公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发生了显著改变,中间馏分未经深加工作化工原料性产品出厂的现象减少,产品进一步向高附加值产品集中,其中成品油占比由70%降到40%,芳烃产品占比提高了20%,树脂产品占比提高了30%,化纤料占比提高了10%。在保供与效益产生矛盾时,坚决执行总部指令、全力以赴确保成品油供应,坚决维护中国石化高度负责的形象。
二是做优。一方面,引领绿色低碳消费。2009年,镇海炼化实现了国产欧Ⅴ超低硫柴油供应香港“零的突破”;2011年,全面淘汰90号汽油,提高汽油质量等级,生产出高质量标准的沪Ⅳ柴油,使镇海炼化具备了同时生产国标轻柴油、粤国Ⅲ、沪国Ⅳ、欧Ⅴ标准柴油的能力。另一方面,引领高端消费。继成功开发了F1赛道沥青后,近年来又开发出隧桥沥青、高铁沥青、A级50号道路沥青、A级30号道路沥青等多个沥青新品种,年产量突破120万吨,成为中国石化开拓全球沥青市场、铸造世界顶级品牌的重要力量。通过与石科院、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成立产销研合作中心,积极开发化工新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拳头产品。2011年,乙烯开工的第二年,就成功生产了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料F03DB、高熔指抗冲共聚料M30RH等新产品,并且成功打造了DNDA-8320这一国内市场高熔指线型料的标杆牌号。2013年以来,成功开发M40RH车用低VOC抗冲聚丙烯、M50T快速成型聚丙烯及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水平的聚丙烯高熔指纤维料H30S新产品。
三是不放小。镇海炼化坚持抓副产品的结构优化,实现了多乙二醇周边销售、轻重裂解焦油公路出厂和液化燃料气的定向销售。空分装置副产的液氧、液氮、液氩全部投放市场。乙烯空分自运行以来累计销售液氧、液氮、液氩3.45万吨,增收2500万元。建成投用了输送能力达15000Nm3/h的CO2管输出厂设施,使富余的CO2变废为宝成为周边工厂的物料,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又增加了企业效益。
4.持续推进公用工程优化
从250万吨/年到目前的产业格局,镇海炼化的公用工程系统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存在“孤岛”现象和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镇海炼化将公用工程优化作为整体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抓好分质利用,优化氢气平衡。通过优化调整氢气资源流程,分质分压利用,安排2.0MPa高纯度乙烯氢进歧化、Ⅳ加氢、Ⅴ加氢装置,安排低压低纯度膜氢进航煤加氢、非芳加氢装置,安排7.0MPa高纯度化肥氢和重整PSA氢气供两套加氢裂化装置,停止排放废氢约1200Nm3/h。根据总部退出化肥领域的战略部署,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化肥全供氢改造,供氢能力由7万Nm3/h提升至9万Nm3/h,优化了氢气结构,降低了用氢成本。
二是抓好平衡模拟,优化蒸汽运行。联通炼油与乙烯中压蒸汽管网实现互保互用,乙烯3.5MPa蒸汽供炼油,炼油1.0MPa低压蒸汽供乙烯北区,替代乙烯北区3.5MPa中压蒸汽减温减压使用,停用了炼油长期作热备用的两台中压燃油锅炉,成为系统中唯一没有油锅炉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建立蒸汽运行方式优化模型,合理利用安排蒸汽能级,做到能级合理匹配,基本消灭炼油系统蒸汽减温减压量。
三是完善流程,优化氮气和供风系统。将乙烯富余氮气供向炼油,停运了新空分装置和催化一台空压机,年减少电耗约1280万度;将乙烯区域的低压氮改由高压氮减压提供,停运乙烯空分停运一台低压氮压机,年节约电耗约1480万度。
四、“一平稳四化优”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过不断深化以“分子管理”为核心的“一平稳四优化”机制,镇海炼化实现了炼油、乙烯的相互正向促进,保持了良好的价值创造能力。2013年,镇海炼化加工原油2201万吨,炼油综合能耗完成44.64千克标油/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持续深化“一平稳四优化”工作,在确保安全平稳的前提下,从原料控制、生产工艺可靠性、调合方案可行性、储运过程的质量保证等各个方面、各个过程出发,关注生产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流程,全方位抓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持续保持质量领先水平,在每年的行业抽检、国家抽检中,我公司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2011年至2013年公司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石化2013年度质量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五、几点启示
1. 科学的优化决策机制是效益的源泉
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除了企业领导人应具备宽阔的视野、敏锐的目光外,还应建立一种发挥集体智慧、制度化的决策机制。这种机制应既能快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保证生产经营的源头之优;更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内部运行的适应性调整,保证生产经营的过程之优,从而使各类资源的配置和流向最优。
2.抓好“一平稳”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
对于炼化企业来说,非计划停工或生产异常和波动就会带来巨大损失,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因此,平稳运行不仅本身就是效益,而且还代表生产质量管理的水平。离开平稳运行,产品质量就是空中楼阁。
3. 抓好“四优化”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途径
企业生产经营是从获取资源到合理配置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过程。面对诸多油种,企业需要从采购的经济性、装置的适应性以及市场和总部对企业的要求作出优化;同样,运用资源时,企业必须充分考虑满足产品质量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和自身的条件作出优化配置,动态预测原料和产品质量,推进产品质量升级;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积极组织生产性价比高的新产品,引领市场消费、引领行业发展。
&来源:&&&&编辑:质量安全环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文章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镇海炼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