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吧(闽台)课表

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葛燕-学号:(转载1)
中国城市化相关论文综述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但由于地区之间社会经济、文化的差异较大,加之改革开放后采取倾斜发展战略,使得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超常发展。目前,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市群及城市带的发展格局,并出现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势态。近年来,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实际,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包括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区域城市化研究等4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前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 & &一、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
& & &国外学者承认,
198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化作为社会主义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西方经典城市化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这种差异性在1980年代以后依然存在。国内学术界的主流意见也承认中国城市化在世界上的独特性,只不过在1990年以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被用来解释这种差异性,而1990年代及以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则成为解释的切入点。这也与“特色”城市化方针或道路不谋而合。&
& & 1. 中国城市化的整体特征
&1980年代初,中国城市化特征表现为“城镇人口增长较慢;通过计划和行政措施,不断调整城镇人口比例;广大农村地区亦工亦农的人口大量增长”。1990年代,对城市化与经济、社会转型的互动认识更为深入,辜胜阻更进一步提出,“中国城镇化及其基础———工业化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举,城镇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城市构成不协调,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故此,“二元社会结构、地区差异、城市吸纳力不足与农村推力有余、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行、以小集中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农业人口转移方式、实行有计划的宏观控制”等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期的特征。进入21世纪,在继续讨论人口、地域、产业等关注焦点的基础上,可持续理念的深入使学者们关注城市化的生态特征,提出诸如“持续的加速性、极度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发展的相依存性、城镇化与市场化的相伴随性、解决三农问题出路的唯一性、资源保护和破坏的双重性”等中国城市化特征表述。&
& &2. 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
&对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城市化水平测度中“城市”、“城市人口”等概念的质疑和改进。由于城镇建制标准调整,城镇的范围在不断变化。而几次人口普查对“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并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钟水映和胡晓峰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葛永军、阎小培和周一星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年代“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水平之间的偏差呈逐步缩小”,中国城市化应适度发展、目标不可过高;陈彦光和罗静等推算出2005年前后中国城市化速度达到峰值、城市化水平饱和值为80%左右。所以,应该更多地关注城镇化的质量。&
二、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
中国城市化过程&
根据城市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重大历史事件等,研究者们对中国城市化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同意改革开放前后是一个转折点,
1990年代是又一个转折点。建国后,中国城市人口有很大增长,但城市化进程波动较大, 城市化水平提高较慢。1964 -
1980年,中国城镇人口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小城镇没有得到应有发展,但特大城市人口得到了控制。至1988年,人口城市化已进入城市化的早、中期。1978年后近20年的时间内,中国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实现了持续增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大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率大幅度回升;城市适度走向国际化;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形成;城市内部的社会分化在扩大。赵士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是正常的。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朱正举和于文学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尚不具备加速腾飞的基本条件,城市化进程处在一个两难境地。陆大道、姚士谋认为,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原则,出现了“冒进式”城镇化的现象。也有学者针对某一阶段或某一区域进行城市化过程的研究,如黄盛璋对张家港市的研究、何春阳、陈晋等对北京、高向东和吴文钰对上海、林桂兰和左玉辉对厦门城市化过程的研究。&
中国城市化过程影响因素 &
人口增长速度、数量、密度、迁移、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因素、制度、制度创新、城市规划、生态文化因素等是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其中土地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和主导产业选择非常重要,如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等政府行为和3000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和古部风貌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同心圆式环形道路与放射形道路为基本骨架的城市建设格局对上海郊区化扩散方式有重要影响。
& & &三、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
&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在20世纪上半叶初步探讨了中国城市的分布、无锡、重庆、成都、南京、包头等的区位、城市构造、轮廓和功能等。1980年代,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外国理论进行翻译介绍的基础上,相继对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类型、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动因机制、合理模式、个别城市地域结构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990
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这张描绘了大唐公元669年国土范围的地图被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收录在《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里,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到,大唐疆域空前广大,大唐总章二年,这个看似普通的年号却铭刻下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岁月,不过,这个繁荣帝国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人文地理》
闽台祖地 第一集 开漳圣王)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
纪录片检索教学计划表2013级地理科学类专业_图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教学计划表2013级地理科学类专业_图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其它]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合作)
外方学校: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隶属于地理学科,该学科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八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之一,也是河南省省级重点学科。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生态系的很多研究领域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教授多为俄罗斯和国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师资力量雄厚。该系拥有包括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内的七个独立创新实验室,可供本科生学习实践;&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专业从专业设置以来,在学术研究及教学等方面一直稳居俄联邦高校前3名。
联合培养的学生将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考生通过高招考试,达到本科二批录取线,并符合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制定的入学标准。
专业学制为四年。第一、二学年,主修俄语语言、公共基础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四学年,主修专业核心课程。
该专业学生俄语和专业课成绩都达到要求,且在本科学业期满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通过俄方评估,符合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士学位标准的学生,将获得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本科学业期满,成绩符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及学位标准的学生,将获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该专业学生获得的学士学位证书分别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在校生的学位一致。
  中国教育在线为高考生总结归纳了高考理工类热门专业前二十名,下面对二十个理工类专业做了详细介绍...
  女生们注意了,以下介绍的这些专业不一定是你最喜欢的专业,但有可能是最适合你的专业...
重要信息提醒
在北京地区招生的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ABCFGHJLNQSTXYZ
本地区高校排行榜503 Service Unavailable
No server is available to handle this reque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人文地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