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的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7894人关注)
&(61179人关注)
&(4598人关注)
&(5485人关注)
&(2006人关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路遥《平凡的世界》八十年代问世时如冰河开封般轰动了整个中国文坛。直到今天这部黄土地杰作对我们的影响依然经久不衰,我们如此地欣赏并不仅是因为它戴着茅盾文学奖的光环,更因为作品本身所折射出来的惊人魅力,它让我们渴望去体味真正高品位艺术的辉煌。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平凡的世界》运用了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其实细读文本,会发现其中并不只是单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踪迹在作品中也随处可寻,孙少平完美理想化的形象、金波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田晓霞奇美悲壮的死亡等等,无一不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作品中的展现。《平凡的世界》中现实主义因素占主导地位,但同时又包含着极多的浪漫主义因素,整个作品呈现出一幅幅现实与浪漫交错缤纷的画面。
在文学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虽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但却经常被联系和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互不相关,更不是互相排斥、各不相容的。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正是把这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融合在了一起。本文将从作者路遥及其周围人的真实经历以及他笔下的人物、环境、情节入手,来分析路遥是如何成功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创作方法。
&&&&&&&&&&&&&&&&&&&&&&&
&1.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又称艺术方法或创作原则,是文学理论中一个常见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创作方法作了一个全面恰切的定义:“创作方法是指作家从事文艺创作时如何认识和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方法。即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所遵循的美学原则。它反映着作家对现实的态度,同时规定着作品艺术形象的构造方法和对现实的艺术概括的方法。”[1](P96)
任何作家在创作时都会运用一定的一种或多种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任何作品都肯定包含着一种或几种创作方法,一定的创作方法又通常被运用在作家的多个创作过程中。因此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对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作者所运用的创作方法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思想的表达等不相符合,那么这部作品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文学史上曾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繁杂的以思潮流派为代表的创作方法。实际上,创作方法和文学思潮这两个概念并不完全重合。“创作方法是作家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所依据的总的原则,这种总的原则并不一定依附于某一文学流派或文学思潮”。[1](P955)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某种创作方法为作家所普遍遵循并形成文学思潮时,它们才会重合起来。而在这五花八门的创作方法中两种最基本最常见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偏重于对人和人的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它提倡客观地、精确地、冷静地、集中地观察反映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再现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并且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中国的文学艺术自古至今就有很多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现代的《骆驼祥子》、《家》等都是成功地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优秀作品。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侧重于表现理想世界,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往往不加掩饰地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奇特,格调高昂激越,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现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环境和强有力的性格。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就是按照作家认为生活应该有的样式来反映生活,因而总是理想地描写对象或者描写理想化的人物。我们中国古代的诗人很喜欢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来操控自己的诗歌,如屈原、李白、苏轼等文学家。
文学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路遥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成功地融合在了一起,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协奏
2.1现实主义旋律
《平凡的世界》在向“经典现实主义”回归的道路上更为我们发展了现实主义。作者“围绕孙少安、孙少平为中心的两条近景上的主流和以田福军为中心的一条“远景”上的主流”[2](P327),
“以真实的时间和历史为背景,用编年史方式构架作品,大跨度地纵观历史,从1975年春的‘农业学大寨’开始,写到1985年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全景式放映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十年间的巨大历史性变迁,把中国社会在这十年间的政治风云与重大变革尽收眼底。”[3](P256)书中欢乐和痛苦、成功和失败、喜悦和彷徨、爱情和命运交相错综的情节故事如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展现到读者面前,这些来源于现实的真实、生动的场景,正体现了作者所运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路遥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现实主义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到了读者面前。
《平凡的世界》中有极多非常真实和准确的情节描写,路遥在许许多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中,向我们烘托出一个熟悉而真实的世界和真实世界中真实的人物。如孙少安因为替村民着想而把猪饲料的自留地划分得稍有超标,被作为典型对象到公社挨批斗,他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他父亲走过来,在他面前怔了一下,也没言传,就在他身边坐下来,掏出自己的旱烟锅,在烟布袋里挖来挖去……”
“孙玉厚半天才拙呐地说‘我就在你后头走着…我怕你万一想不开’。” [4](P172)
&&&&这是一段极其普通的场景,作为父亲的孙玉厚面对遭受巨大精神打击的儿子,内心的强烈关爱之情却无法用热烈的语言表达出来,化作无言的行动和质朴无华的言语,中国农民特有的感情表达方式在这一小小的细节中具体而微地展现出来。同时它如一面小小的镜子,逼真地映现了文革时期人们所遭受的惊心动魄的摧残和在摧残下依旧坚强和充满不变的浓浓亲情的中国农民。
又如双水村一次打枣节上,孙玉亭听说田福高两只手抱着什么猫着腰溜走了,就立刻跟踪这个“偷枣贼”,结果一看田福高在沟里呕吐&——原来是枣子吃多了!这一可笑的片断和那个时代的生活是多么相似!路遥把那些“生龙活虎”的岁月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浓缩进自己的作品中,可以说,走进《平凡的世界》就犹如我们亲身走进了那个变幻莫测的年代。
除了丰富多彩和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还被路遥成功地运用在了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上。路遥摄取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身上的品质,经过叠加、改造和生发,集中在某一个人身上,使其成为一个突出的形象,创造出一种符合现实主义手法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孙少平这一形象,他的一系列特点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作者总揽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路遥自己和他周围的许多人,然后概括、归纳、集中到孙少平一人身上,从而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当然不只是孙少平这个形象的塑造,路遥在刻划孙少安、孙玉亭等这些人物时,用同样的方法来刻划,让每一个人物形象表现一定社会内容,揭示一定的生活本质。有人曾对这些人做了一个恰当的概括:如孙少安就是代表了那个年代生活中能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属于政策中先富起来的而不时又有些挫折犯些小错误的农民企业家形象;孙玉亭就是代表在“文革”那个荒唐年代整天热衷于开会、“研究”、批斗,整天想着要有所作为却无所作为的“热心代表”形象;王满银就是代表了那时候在文革中走“资本主义道路”无端被揪斗,对现实不满和无所事事的“逛鬼”形象;田福军就是生活中敢于同不良现象斗争、敢于在改革中“硬碰硬”的先锋派形象。这些人物在那个年代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路遥把他们塑造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让他们活灵活现地在我们面前生活着——这正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
那么路遥如何信手拈来如此准确的历史时间、背景和逼真的情节、人物的性格描绘出那个艰难时期真实的生活画面?
路遥说:“无论是政治家、艺术家,只要不葬失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在劳动人民的身上领悟人生的大境界。”
不葬失劳动者的感觉——这就是路遥创作的首要法则。不管他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路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路遥出生在陕北山村一个很贫困的农民家庭,他在农村读完小学后到县城读初中。因学习优秀被分到了尖子班,而他所在的尖子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干部子弟,因此作为农民儿子的他受尽了他们的歧视,在那样的环境中路遥的心态可想而知。《平凡的世界》中一上来所写的孙少平求学的阶段就是路遥从自己上学时的经历中取裁而来的。接下来《平凡的世界》所叙述的孙少平毕业后的一段经历也有部分是路遥毕业后的写照,路遥毕业后回到农村,在农村他做过小学教师,后来又在县城做短工。路遥把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加工润色后在孙少平身上体现出来,同时他还捕捉他周围人的经历,从他们中挑选出能充实自己文章的东西,如孙少平这个形象的刻画还得利于他的弟弟王天乐的经历。路遥不熟悉煤矿生活,他的弟弟王天乐却当过五年煤矿工人,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这样说“对这个我最薄弱的生活环境,(弟弟王天乐)提供了特别具体的素材,实际上,《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等于是直接取材于他本人的经历。”
[8](P331)尽管有了弟弟提供的煤矿素材,路遥为了更恰切地描写,还亲自到铜川矿务局实践,搜集许多第一现场的资料。有了这些“真凭实据”,最后他才得以写出一系列风刀霜剑的煤矿生活的真实场景,如下面这段精彩的描写:
“这里刚放完头茬炮,硝烟还没有散尽,煤溜子隆隆地转动着。斧子工正在挂梁,攉煤工紧张地抱着一百多斤的钢梁铁柱,抱着荆笆和搪采棍,几乎拼命般地操作。顶梁上,破碎的矸石哗哗往下掉。钢梁铁柱被大地压得吱吱嚓嚓的声响从四面八方传来。”[4](P869)
小说中这样的场面描写为数不少,一气呵成,读来惊险刺激。
就这样,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塑造的孙少平形象丰盈了起来,《平凡的世界》里五彩斑斓的人物也丰盈了起来,《平凡的世界》也得以创造出真正的价值。读了它,经历过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的人们找到了一种熟悉的气息,没有经历过“文革”年代的人们则跟着路遥走进了那一个真实的世界。
2.2浪漫主义和声
&&&&路遥对现实主义是情有独钟的,我们不能否认他是现实主义的圣手;但他在《平凡的世界》里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却出其不意地巧妙运用了浪漫主义这一创作方法。虽然《平凡的世界》中现实主义因素占主导地位,但其中也包含着为数不少的浪漫主义因素。
“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为两种基本创作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的。一切真正的艺术,都必然既要反映客观现实,又要表现理想。在这个意义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艺术在本质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6](P589)《平凡的世界》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中展开故事情节,看似无处不是现实主义的文本,却又无处不在地闪现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子,作品中无论是人物的描写,还是情节的叙述都包含着浪漫主义因素。
首先,《平凡的世界》中的很多人物形象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为人物品格的完美和理想化。
还是以路遥为我们塑造的主人公孙少平为例,他是一个完美和理想化的代言人。他胸怀大度——替曾经深深伤害过自己的贺红梅向百货门市部主任求情;他奋不顾身——在暴雨中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曾当众嘲笑过自己的跛子侯玉英;他助人为乐——把铺盖送给“萝卜花”宁愿自己睡光床板;他不畏权势——在胡永州拿出自己的靠山高风阁时他也不怕报复,依然把胡永州痛打一顿;他同情弱者——把自己打工挣的唯一一百块钱送给小翠;他勤奋好学——在艰苦的打工和煤矿生活中依然坚持读书;他吃苦耐劳——脊背被压烂了也不放弃工作;他稳重健谈——曾作为代表到黄原搞故事调讲;他聪明机智——在哥哥被胡永全拉拢拍《三国演义》时很快看出了事情的不妥之处;他忠于爱情——对晓霞一直深爱无比;他英俊帅气——脸色严峻,粗胳膊壮腿,一幅十足的男子汉气派,等等。他几乎具备了人类积极向上所需求的所有优点,在他身上透露出浪漫主义的完美、理想化倾向来。路遥细致入微地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具有英雄主义思想并且在行动上充分显现英雄主义色彩的孙少平,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他所运用的精湛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不光是孙少平这个形象,《平凡的世界》里其他人物也带有许多浪漫主义色彩,如可爱多才的田晓霞,纯洁美丽的孙兰香等。
其次,《平凡的世界》中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还体现在作品的故事情节中。
罗成琰的《当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中认为“浪漫的审美构成之一是特异浓烈的浪漫传奇”
[7](P186),《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就为金波设计了一个浪漫传奇般的爱情故事。金波所在部队分散在一个草原上,在藏族姑娘出场之前路遥花了大量笔墨描写草原绚丽的傍晚,整个昂扬激越的场面显示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接下来从藏族姑娘让人神魂颠倒的歌声和着马群的归牧出现,到金波和她“泪流满面”的对歌,再到金波和她相见,最后到他们无言的结局,都充满着浓烈的传奇色彩。路遥往往是在必要时或现实中的故事无法进行下去时,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如田晓霞之死。
美丽大方多才多情的晓霞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可她偏偏像她姐姐润叶一样看上了贫困孙家的儿子,孙少安在煎熬中做了决定——先结婚断绝和润叶的关系,弟弟孙少平却一直和晓霞保持着纯真的爱情,但是这种纯真的爱情在冷峻的社会现实面前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地位悬殊”这一最重要的问题将如何解决,他们童话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路遥充分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来处理这一难题,在百年难遇的一次大洪水中,田晓霞来到洪水现场,在那里,路遥——他为田晓霞创造了一个凄美悲壮的“死亡机会”,田晓霞的完美形象得到了升华,而她与孙少安的美丽爱情故事也因此避免了在坚硬的现实中必然遭遇的尴尬。
另外,田润叶三番五次地拒绝了李向前——但在李向前双腿残废之后,却奇迹般地回到他身边。田润叶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这种传奇般的爱情故事,正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运用的成果。
路遥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把《平凡的世界》雕刻成一个理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平淡中可以透出绚烂,苦难中可以寻到幸福,琐碎中可以闪现真谛。
高尔基在《我怎样学习写作》中说:“在讲到象巴尔扎克、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这些古典作家时,我们就很难完全正确地说出,他们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8】(P49)。因此同一作品可能同时兼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非冰炭不容。
一切真正有价值的艺术都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并从某各角度反映一定现实社会内容,但同时又都包含着创作主体对所展示的内容的理解与情感态度,都会表现一定的理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分在于对客观现实和主观理想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已。作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不但是可能的,而且已经为文学史所证实。“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而创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根据自然或客观现实,不能是无中生有;但也必然超越自然或客观现实,不能是依样画葫芦,而是能动地反映现实。用达芬奇和歌德都说过的话来说,艺术必须是‘第二自然’,一种由人创造而且为人服务的产品,一种既反映客观现实又表现主观理想的产品。就在这个意义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艺术在本质上都不可缺少的因素”【9】(P744)。我国古典文学中就有很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较好的例子,如《窦娥冤》、《牡丹亭》等作品。外国文学史上也有很多同时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大创作方法的作品,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成功地融合在了一起。路遥没有照葫芦画瓢地复制现实生活,他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细节精心地裁剪,同时倾注充沛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身。这两大创作方法的结合避免了作者时代传声筒般不动感情地复制生活,同时也避免了作者主观情感和幻想的泛滥。以现实为基础,叙事从容沉稳:注入情感幻想,平凡的世界又有了活泼的生机。两大创作方法的结合,既让《平凡的世界》具有朴实无华的生活真实,又有生动理想的故事情节。这样无论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上,《平凡的世界》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让读者也获得了更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更强烈的鼓舞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给《平凡的世界》所注入的活力。它不仅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而且使原本平淡无奇的世界充满了磅礴浩大的气势和浓重绚丽的色彩,在客观的叙述中汹涌出澎湃的激情,在平静的诉说中涌动着对这个平凡的世界的深沉的热爱之情。也为在冷峻的现实面前无法前行的故事情节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这样《平凡的世界》所遭遇的现实主义的困境随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迎刃而解,同时摆脱了现实主义容易形成的庸俗化,给平凡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在《平凡的世界》中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和局限性。《平凡的世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现实主义困境,路遥用浪漫主义方法来解决,但浪漫主义太过突出的地方必然是和现实有出入的。文学艺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它与生活之间就有一个反映得是否得当真实的问题,路遥笔下的人物都很善良,缺乏人性恶的,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孙少安是优秀善良的,孙少平是优秀善良的,孙兰香是优秀善良的,田晓霞是优秀善良的,等等,因此《平凡的世界》里的众生看起来极其复杂,实际上都很简单;在情节上,《平凡的世界》某些具有强烈理想色彩的事件与行为太过夸张,如王满银的妻子吃错老鼠药一事就具有过分的巧合性,田晓霞的死亡也显得有些刻意,路遥把《平凡的世界》中这些个别的细节变成了浪漫主义化的现实,因此这种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现实生活的本质,与真实生活产生了距离感。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成功结合的鸿篇巨著。路遥把浪漫主义所推崇的伟大和现实的真实结合起来,通过真实充分写出伟大,通过伟大充分写出真实,把真实中的伟大和伟大中的真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其如此,《平凡的世界》才堪称高品位艺术的典范,才具有了震撼广大读者的艺术力量。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路遥和他周围人的经历以及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情节等方面来探讨《平凡的世界》所运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对这两大创作方法结合的利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当然,《平凡的世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能仅仅归功于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其中,信天游等陕北味的语言和有条不紊的叙事结构等等都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平凡的世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目前的学术界没有做出充分的评估。这部作品在普通读者和学术界之间影响力的巨大反差,正显示了当代文学审美方面面临的某些危机。对《平凡的世界》的创作方法进行集中的、深层次的探讨,有助于推进当前对《平凡的世界》的研究。
&&&&&&&&&&&&&&&&&&&&&&&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卞老师给予了十分热心地指导,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给予了很大帮助,特此致谢!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卞老师所给予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从论文刚开始时题目的确立,到论文写作期间资料的收集、整理,再到论文初稿的修改,最后到论文写作成功,无一不倾注着卞老师辛勤劳动的汗水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卞老师渊博的知识、耐心的指导、和蔼的态度让我感动和敬佩,让我终生难忘。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路遥.路遥文集:早晨从中午开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3]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5]路遥.路遥文集:不葬失劳动者的感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7]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8]高尔基著,戈宝权译.我怎样学习写作[M].北京:三联书店&,1984.
[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爱克曼著,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3.王秋荣,陈伯通主编:《西方文学思潮概观》,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勃兰兑斯著,李宗杰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法国的浪漫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苏光文,胡国强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思维空间的扩展》,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8.喻天舒:《西方文学概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张永清:《新时期文学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严家炎:《文学思潮研究二三感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3.朱维之等:《外国文学简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5.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贺智利:《黄土地的儿子———路遥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浅析-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浅析
导读:《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浅析,[摘要】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女性形象具有纯真善良、勤劳贤惠、自立自强和忠于爱情的优秀品格,全面的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得出传统文化和作者的主观意识是众多女性先进或落后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女性思想,在‘平凡的世界》中,女人多情的世界,作者在男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形象就不能成为‘平凡的世界》中的特色了,那些女性多多少少有一些作为男性的附属而被描写的嫌疑,作者对女性的《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浅析于嘉静(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女性形象具有纯真善良、勤劳贤惠、自立自强和忠于爱情的优秀品格,同时也受到失去自我、屈从于命运和夫责妻荣落后观念的局限,是一个有着矛盾的整体。全面的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得出传统文化和作者的主观意识是众多女性先进或落后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女性思想;男权主义106[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27-0048-01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男人勇武,女人多情的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是古老的黄土地养育出来的历史之子,他们有责任感,有上进心,吃苦耐劳,成为广大读者深深喜爱的人物。不可否认,作者在男性形象的塑造。}:很成功,相比之下,女性形象就不能成为‘平凡的世界》中的特色了,那些女性多多少少有一些作为男性的附属而被描写的嫌疑,作者对女性的描写并不多,但在这为数不多的描写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路遥笔下女性形象的特点――既有先进性,又有落后性。这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平凡如身边人一样的女性形象。1、女性思想的先进性1.1纯真善良。田晓霞是作品中很受欢迎的一个女性形象。她不但美丽、大方,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虽然她的父亲是政府官员,但她却始终没有架子,始终和其他的人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她对孙少平的爱,跨越了世俗的等级观念,没有受物质的影响,她爱的那么真,那么纯。宛如一朵纯洁的花朵。可是这朵美丽的花,却在洪水中凋谢了,但是她的凋谢,却换回了一个更年轻的生命。1.2勤劳贤惠。如果一个好媳妇的标准就是要勤劳和贤惠,贺秀莲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媳妇了。她从山西嫁到孙家,没有享过福却一直在受累,刚刚结婚就下地去干活,劳动起来也从不偷懒。她孝敬老人,善待亲人,对待丈夫更是用心,无论何时总是先为丈夫着想,在孙少安办砖厂时,她是得力助手;在孙少安的砖厂出现危机的时候,她是坚强后盾。她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以至于最后积劳成疾。1.3自立自强。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了很多的优秀女性,而孙兰香无疑是最优秀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孙兰香的家庭环境未免过于烂包:家里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常年受饥饿的折磨,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的学习,靠自己努力,改写了自己的人生。1.4忠于爱情。田润叶是一个有着大是大非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天使,有人说她是魔鬼。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她对李向前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不论做什么,都是出于心中对爱情的忠诚,只是这种忠诚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对爱的忠诚,另一种是因为责任而对爱的忠诚。她发自内心的忠诚是对孙少安的,孙少安才是她心底的真爱。2、女性思想先进性的成因2.1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勤劳善良,自强不息的品格,勤劳善良的人会被其他人尊敬和赞美,懒惰邪恶的人会被其他人鄙视和谩骂。而故事发生的黄土地则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处,必定对传统文化有着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这片沃土上出生,长大,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长辈的教育。所以作品中的人物或多或少的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表了各种优秀的女性。2.2作者对女性的要求。作者在小时候被过继给伯父,造成了作者无法忘记的童年的心理阴影,使作者带有黑暗的童年经验。所谓童年经验,“就是一个人童年时期(包括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各种因素。”亲生母亲很少来看望他,这就造成了他母爱的缺失,所以他对女性则有了更高的要求,作者简介:于嘉静,女,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并以此来弥补自己心灵的创伤。他把母亲的形象分摊到各个女性形象中去,使每个形象都有了母爱的色彩。所以造成了《平凡的世界》中女性勤劳,善良,忠贞,温柔等一系列的优点。3、女性形象的落后性3.1失去自我。孙少平的姐姐孙兰花可以算是一个悲情人物了,在她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邻村的“逛鬼”盯上了她,也是用尽各种手段,连哄带骗的把她娶回了家,在别人眼中,她是不幸的。而她却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下一心想和这个不成器的男人过一辈子。甚至当她的男人背叛她之后,她仍然执迷不悟,把错归结到那个女人身上。在兰花的世界中,已经没有了自己,她的丈夫就是她的全部,哪怕丈夫并不能让她幸福。3.2屈从命运。作品中的小翠,可以说是一个衷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她家中困难,被迫外出打工,在打工期间还遇到了包工头的骚扰,孙少平为了将她解救出来,得罪了包工头、丢了工作。原本以为她可以摆脱这种生活,过上正常日子。可是再见到她时却是那么的令人惊讶,她竟然又回到了曾经侵犯过她的包工头身边,满不在乎的过起了和以前一样的日子。3.3夫贵妻荣。女人的价值应该是由自己创造的,而不是丈夫给的。妄图通过男性来提升自己地位的行为,最后难免是悲惨的结局。郝红梅就是一个例子。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因为成分不好,所以很自卑,在这样的生活中让她变的很有心机,于是她找到了班级的班长顾养民,想通过他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谁都不如自己可靠。因为一个低级的错误,使顾养民对她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她的美梦最终还是没有成真,她的日子还是要靠她卖些饺子才能维持。4、女性思想落后性的成因4.1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女性有很多束缚,“三从四德”和程朱理学把女性变成了男性的附属品,女性的责任就是生儿育女,为丈夫服务。在这种观念下,女性丧失了应有的地位,而几千年的传统,更是让女性在其中越陷越深,以至于接受甚至赞成了这种男尊女卑的社会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变成了弱势群体,她们的愿望只能由她们的丈夫去实现,所以丈夫成了她们的天,她们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她们自然而然的失去了自我,放弃了反抗的权利,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丈夫身上,或是在命运的大河里随波而去。4.2作者对男权主义的维护。不可否认的是路遥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流露出一些迹象:作品中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是男人做主,而一些女性形象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有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女性的名字,只知道这是孙少安的妈妈,那是田福堂的媳妇。而作品中稍有一些见解的女性都难选作者安排的厄运――有独立见解的田晓霞为救人而牺牲。总之,在‘平凡的世界》中,女性似乎不能算是主角,但是也不能被读者忽略,作者将女性形象的外在形貌和内在气质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每个女性都是一个世界,传达出独特的美.【参考文献】【11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二、三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李勇.路遥论.小说评论。1986.万方数据《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浅析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于嘉静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华章HUAZHANG2010(27) 参考文献(2条) 1.路遥 平凡的世界(第一、二、三部) 20042.李勇 路遥论 198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 郭嘉兴 现实主义的悲剧――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创作情结[期刊论文]-改革与开放2010(18)2. 丁红梅.王圣 男权思想统照下的女性世界--浅谈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几个女性形象[期刊论文]-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 陈丽珍.CHEN Li-zhen 平凡的女性不平凡的人生--浅论《平凡的世界》中三种女性的类型化形象[期刊论文]-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4. 杨婷婷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类型[期刊论文]-山东文学(下半月)2011(7)5. 张利凤 《平凡的世界》中转型期的女主人公形象[期刊论文]-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 邵茹波 一位平凡的悲剧女性――《平凡的世界》中的侯玉英形象分析[期刊论文]-山东文学(下半月). 乔艳琴 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女性形象分析研究[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10(8)8. 毛成蕊 一曲悲情的爱情赞歌――浅析《平凡的世界》贺秀莲的人物形象[期刊论文]-时代文学. 张娜 黄土地上的艳丽花朵――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张泽建.周萌.ZHANG Ze-jian.ZHOU Meng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及路遥的创作心理[期刊论文]-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本文链接:.cn/Periodical_huaz.aspx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资格考试、文档下载、工作范文、人文社科、办公文档、教程攻略以及《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浅析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权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