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商学院对德鲁克是何种领导方式

德鲁克对了,斯隆错了!--渔人码头-我的栖息港口
&&& 渔人码头,管理、培训、HR、有缘人的栖息港口
这篇文章绝对有得一转,欢迎大家拍砖。
原发网址:&商业价值 官方博客。同时感谢刘戈老师。
刘戈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曾任央视《对话》栏目、《中国财经报道》、《绝对挑战》主编。长年从事电视经济节目策划创作,对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品牌传播、社会心理、就业与人力资源等方面长期关注。
在通用汽车破产的时候,重温德鲁克和斯隆之间的一段往事。从斯隆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通用汽车都没有解决员工与企业的关系问题,通用公司内管理层与工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21世纪,成为化石级的现象。
&&&&1993年,已经83岁的彼得?德鲁克为他的不朽名著《公司的概念》(1946年出版)最后一次写了再版序言。在序言的结尾,德鲁克写下了这段话:我迫切想知道的是,如果不分拆通用汽车,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恶意接管,是否可能使它(或者它的继任者)产生一次成功的转变?&&&&此时此刻,当我们重温这段话的时候,通用汽车正在进入向他的继任者过渡的过程中。尽管作为继任者的新通用汽车将不再是那个美国制造业和美国精神的象征,但全世界还是在期待那个本来在50年前就应该开始的转变。在感叹这个转变来的太迟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感慨为什么德鲁克可以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天不生此人,万古如长夜。&&&&大师唯一没有预料到的细节是通用汽车不是自愿也不是被恶意接管,而是被政府“善意接管”了。一位伟大的“旁观者”和一位卓越的管理者从1946年开始的争论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结局――德鲁克完胜。&&&&1943年底。在欧洲战场,胜负的天平已经明显向盟国倾斜。战时作为兵工厂生产坦克和掷弹器的通用汽车开始考虑战后的企业发展方向。从1923年就开始领导通用汽车的总裁斯隆邀请德鲁克帮助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弄清楚战后的企业该如何管理员工。斯隆相信,德鲁克有这样的思想高度,能够提出合乎未来工业社会要求的管理方案。而此时的德鲁克正在寻找深入的进入企业调查研究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随后,德鲁克和通用汽车的干部员工有了18个月的亲密接触。1946年,《公司的概念》发表。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一位大师受一位大佬之托,呕心沥血的成果却让两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虽然在后来长达几十年的岁月中,两个人都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但这种尊重却没有让他们向对方的看法发生丝毫妥协。&&&&《公司的概念》激怒了斯隆。这倒不是因为德鲁克在书中歪曲了事实、诋毁了通用汽车。而是德鲁克完全没有按照斯隆所希望的那样,在研究了通用汽车之后提出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改造生产管理方式的具体意见。德鲁克对企业的研究兴趣并不在帮助通用汽车做一个有关企业管理和战略的咨询报告,他把自己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作为工业社会代表的大企业如何承担起建设和谐新社会的责任。&&&&而作为一个清教徒,斯隆是一个自由资本主义坚定的信仰者。他不但对德鲁克的研究方向毫无兴趣,更把他给出的结论当成歪理邪说。&&&&不知道斯隆给没给德鲁克咨询费,如果给了,这意味着这钱打了水漂,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罪恶。对德鲁克的愤怒催生了斯隆正本清源的强烈愿望。14年之后,斯隆《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出版。斯隆拿出了他在通用30年职业生涯的所有证据,证明了通用成功的伟大之处。这本书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圣经》。据说看了这本书之后,日本人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大企业的管理。&&&&18个月的亲密接触,没有诞生一段珠联璧合、惺惺相惜的佳话,却催生了两本划时代的伟大著作。&&&&斯隆和德鲁克除了甲方乙方的恩怨,在思想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在德鲁克看来,企业所担负的责任不只是股东的利益,更是其管理层、普通员工以及它所在社区的发展与安宁,只能够承担如此重任的企业才会有未来。而在斯隆的逻辑中,责任与权利是对等的,企业的责任只有也只能是把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的组织起来,企业并不对社会拥有责任。&&&&在德鲁克看来,工业社会是一个雇员社会,企业内部的关系是组织与个人的关系,而不再是劳方和资方的关系。他极力主张企业界应当把员工看做是一种资源而不是成本。员工的工作热情应该建立在他对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自豪感上,而不仅仅是获得薪水。但斯隆以及他后来的继任者甚至工会领袖都不认可德鲁克的思想。他们陷入到劳方和资方永无休止的斗争中不能自拔。&&&&斯隆的著作《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大企业中,真正的决策是怎样做出来的,大企业的领导者如何给自己的职责定位并且合理的分配他们的时间。通用曾经一度创造的辉煌让斯隆及其后任者认为,他们似乎已经发现了经营一家巨型企业的真理,只要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进,通用汽车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在德鲁克看来,管理永远不是什么科学而只能是一种实践。人类不可能发明一种在四分之一世纪后依然是合理的制度。他更相信,只有先搞清楚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组织和雇员的关系,并在实践中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通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才能让企业走的更远。&&&&从斯隆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通用汽车都没有解决员工与企业的关系问题,通用公司内管理层与工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21世纪,成为化石级的现象。现在很多人把通用汽车的没落归结为工会的胡搅蛮缠。我要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在通用,这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正如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1983年版的跋中表述的那样――后来的领导人一直试图通过多元化来回避这个问题。更为可悲的是,在此之后,这个鸵鸟战略又坚持20多年。&&&&在斯隆之后的50年,通用汽车再没有为社会贡献出任何新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思想。自信演化成教条,并最终让通用汽车成为落后与保守的代名词。&&&&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又过了4年,通用汽车终于如他所料的那样走到了尽头。德鲁克没有跑赢时间,通用汽车更没有。
腾中就该买通用!&&&&没有人想到会有中国企业加入到通用汽车重组的进程中去。&&&&和通用汽车这样的前辈相比,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处在成长的初期。所以当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企业腾中重工试图收购悍马的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和几年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知名品牌时的一片赞歌完全不同,唱衰之声甚嚣尘上,不仅怀疑它的能力,还怀疑它的动机。&&&&没有充分的资料来让我们来分析腾中重工到底会怎样运行悍马品牌。我只想表达这样一个朴素的观点:通用汽车和美国汽车工业对于保持美国的经济规模和国际地位非常重要。而汽车工业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更重要。&&&&中国人不可能靠做衣服、鞋子和义乌眼花缭乱的小商品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不可能只通过开饭馆、建网站、写软件解决数亿人的就业问题,更不可能通过炒股票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必须建立自己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并凭借这个体量巨大的工业体系承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只有靠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机电制造业才能持续的拉动经济增长和支持技术进步,并最终实现国力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汽车业走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在市场被外国汽车品牌瓜分殆尽的同时,换来的技术始终拿不上台面。我们只分享到了汽车工业带来的一小部分好处。其实我们本可以在建立合资企业的同时,积极地扶持本土民营企业的发展,如果那些跃跃欲试的民营企业制造汽车的冲动没有被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扼杀在摇篮中,在中国,1970年代的丰田或者1990年代的现代应该已经诞生。&&&&亡羊补牢,中国企业又一次的冲动哪怕是源自沽名钓誉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再也耽误不起了。引用通告地址:/tb.asp?id=73119&&
| &标签:&&&&上一篇:下一篇:
&&&&&&&&&&&&&&&&&&&&&&&&&&&&&&&&&&&&&&&&&&&&&&
| &发表评论:
若提交失败,返回后在内容编辑框中按Ctrl+V键即可自动填充刚才的内容!(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0人评价)
下载:1次格式:doc页数:87贡献者:Kenjen上传时间: 17:14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1页
4人评价480页
1人评价169页
7人评价254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六领导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文档简介
&&管​理​P​P​T
大小:621.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斯隆电气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