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a毫升1摩尔每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到10毫升2摩尔每升的三氯化铝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3.

l=AgCl+HNO3不是可逆反应,而且氯化银不是溶于酸的物质。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你好,AlO2-偏铝酸根、Al(0H)3 氢氧化铝比较酸性是没有意义的。
在溶液中,Al(0H)3 是难溶白色物质。AlO2-不可以与H+共存,所以两者比较酸...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化验室网站
|&&|&|&&|&&|&|&&|&&|&&| |&&|&&|&&
钙镁磷钾肥统一分析方法
HG 1―1384―81
  本标准适用于以磷矿石、钾长石(或含钾的矿石)和含镁的矿石,经高温熔融、水淬、干燥和磨细所制得的钙镁磷钾肥的质量检验。
1 检验项目
  有效五氧化二磷(P2O5);
  有效氧化钾(K2O);
  水分;
  细度。
2 检验方法
2.1 有效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的测定
2.1.1 磷钼喹啉重量法(仲裁法)
2.1.1.1 试剂和溶液
  钼酸钠(HG 3―1087―77):化学纯;
  硝酸(GB 626―78):化学纯,1∶1溶液;
  柠檬酸(HG 3―1108―81):分析纯;
  喹啉:分析纯(不含还原剂);
  丙酮(GB 686―78):化学纯;
  水杨酸(HG 3―1163―78):分析纯。
  2%柠檬酸溶液的配制:称取20克柠檬酸用水溶解,然后加入水杨酸0.01克,并稀释至1000毫升。
  喹钼柠酮试剂的配制:
  溶液Ⅰ:溶解70克钼酸钠于150毫升水中;溶液Ⅱ:溶解60克柠檬酸于85毫升硝酸和150毫升水的混合液中,冷却;溶液Ⅲ: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加溶液Ⅰ到溶
液Ⅱ中;溶液Ⅳ:溶解5毫升喹啉于35毫升硝酸和100毫升水的混合液中。缓慢地加溶液Ⅳ到溶液Ⅲ中,混合后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加入280毫升丙酮,用水稀释至1升,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2.1.1.2 测定手续
  称取1克试样(称准至0.0002克),置于干燥的250毫升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吸
取100毫升2%柠檬酸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保持萃取溶液温度在25~30℃之
间,振荡30分钟(注),立即用干燥漏斗和二重干燥滤纸过滤于干燥的锥形瓶中(弃去最初部分滤液)作为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待测试液。
  用移液管吸取10~20毫升(15~25毫克P2O5)滤液,移入500毫升三角高型烧瓶中(或300毫升烧杯中),加入10毫升1∶1硝酸溶液,用水稀释至100毫升,预热煮沸,加入35毫升喹钼柠酮试剂,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1分钟,冷却至室温,冷却时转动三角高型烧瓶(或烧杯)3~4次。
  用预先干燥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过滤,先将上层清液滤完,然后用倾泻法洗涤沉淀1~2次(每次用水约25毫升),将沉淀移入坩埚中,再用水继续洗涤,所用洗水共约125~150毫升,将坩埚连同沉淀在180℃下干燥45分钟,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量。
  按照上述手续进行试剂空白试验。
2.1.1.3 计算
  有效五氧化二磷(P2O5)百分含量(X1)按下式计算:
&& &&& X1=〔(G1-G2)×0.03207)/G×(V/100)〕×100
式中:G1──
磷钼酸喹啉沉淀的重量,克;
试剂空白试验所得磷钼酸喹啉沉淀的重量,克;
吸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毫升;
0.03207──
磷钼酸喹啉重量换算为五氧化二磷重量的系数;
试样重量,克。
2.1.1.4 精密度
  允许平行测定误差≤0.15%。
  注:振荡可应用每分钟上下旋转40次的振荡器,也可应用每分钟前后振荡200~240次的振荡器,或采用其他相同效果的方法振荡。
2.1.2 磷钼酸喹啉容量法
2.1.2.1 试剂和溶液
  钼酸钠(HG 3―1087―77):化学纯;
  柠檬酸(HG 3―1108―81):分析纯;
  硝酸(GB 626―78):化学纯,1∶1溶液;
  喹啉:分析纯(不含还原剂);
  丙酮(GB 686―78):化学纯;
  喹钼柠酮试剂的配制:方法同本条重量法;
  百里香酚蓝(HG 3―1223―79):0.1%溶液;
  酚酞(HGB 3039―59):0.1%溶液;
  混合指示液的配制:取3份体积0.1%百里香酚蓝溶液(溶解0.1克百里香酚蓝于2.2毫升0.1N氢氧化钠溶液中,用50%乙醇溶液稀释至100毫升)和2份体积0.1%酚酞溶液(溶解0.1克酚酞于100毫升60%乙醇溶液中)进行混合。
  氢氧化钠(GB 629─77):化学纯;
  苯二甲酸氢钾(GB 1257─77):基准试剂;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在烧瓶中将蒸馏水煮沸20分钟,然后在瓶口装置碱石灰管,冷却后使用。
  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制备:称取50克氢氧化钠,放于100毫升烧杯中,加50毫升水溶解,冷却后移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昼夜,待碳酸钠沉淀下降后,量取26毫升澄清液,移入盛有1000毫升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并装置钠石灰管的试剂瓶中,混匀。然后按下法标定其浓度;称取预先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苯二甲酸氢钾2.5~3.0克(称准至0.0002克),溶于100毫升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即为终点。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1按下式计算:
&& &&& N1=G/0.2042×V
式中:G──
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克;
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毫升;
0.2042──
苯二甲酸氢钾的毫克当量,克。
  盐酸(GB 622―77):化学纯;
  0.25N盐酸标准溶液的制备:量取22毫升盐酸,缓慢倒入预先盛有约500毫升水的1000毫升试剂瓶中,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混匀。然后按下法标定其浓度:准确吸取50毫升盐酸溶液,用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加入2~3滴酚酞指示液,用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即为终点。
  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2按下式计算:
&& &&& N2=N1?V1/V2
式中:N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所取盐酸溶液的体积,毫升。
&2.1.2.2 测定手续
  按照磷钼酸喹啉重量法的测定手续,进行至“冷却至室温……”。然后再按下述手续进行。
  用中等紧密滤纸过滤,先将上层清液滤完,然后以倾泻法洗涤沉淀3~4次,每次用约25毫升水。将沉淀移于滤纸上,再用水洗涤沉淀,至所得滤液(约20毫升)加1滴混合指示液和1滴0.2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呈紫色为止。将沉淀和滤纸移于原烧杯中,先加入100毫升水,再加入过量约8~10毫升的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充分搅拌以溶解沉淀(必要时加热至50℃),加1毫升混合指示液,用0.25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从紫色经灰蓝色转变为黄色即为终点。
  按照上述手续进行空白试验,但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解沉淀,以0.1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2.1.2.3 计算
  有效五氧化二磷(P2O5)百分含量(X1′)按下式计算:
式中:N3──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空白试验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空白试验所用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空白试验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滴定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空白试验用去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0.002730──
每毫克当量五氧化二磷的克数;
试样的重量,克;
吸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毫升。
2.1.2.4 精密度
  允许平行测定误差≤0.15%。
2.2 有效氧化钾(K2O)含量的测定
2.2.1 四苯硼钠重量法(仲裁法)
2.2.1.1 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钠(GB 629─81):分析纯,20%溶液;
  硝酸(GB 626─78):分析纯,1∶1溶液;
  氢氧化铝或三氯化铝:分析纯;
  百里香酚蓝(HG 3─1223─76):0.1%乙醇溶液;
  活性碳:工业品;
  四苯硼钠(HG 3─1164─78):分析纯,1%溶液。
  1%四苯硼钠溶液的配制:称取10克四苯硼钠(称准至0.1克)于500毫升烧杯中,加水约300毫升使之溶解,加入2克氢氧化铝或三氯化铝(溶液如有色需加2克活性碳脱色),搅拌10分钟,用紧密滤纸过滤。滤液在开始时如呈浑浊,再过滤直至清亮为止。全部滤液收集于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2毫升20%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静止48小时,备用。
  0.1%四苯硼钠洗涤溶液的配制:吸取上述100毫升1%四苯硼钠溶液于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2.2.1.2 测定手续
  用移液管吸取25~50毫升试液(约含5毫克K2O)于150毫升烧杯中,加5滴0.1%百里香酚蓝指示液,用1∶1硝酸调至溶液呈黄红色(pH为2.0~2.5),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15毫升1.0%四苯硼钠溶液(加入理论所需量再过量8毫升),继续搅拌1分钟,放置10分钟(不超过30分钟)。
  用预先在120℃干燥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过滤,用0.1%四苯硼钠洗涤溶液,将沉淀移入坩埚中,并洗涤沉淀5次,每次不超过5毫升(使用洗涤溶液总体积不超过50毫升),再用水洗涤沉淀2次,每次2毫升。将坩埚同沉淀置于120±2℃电热烘箱中干燥1.5小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量。
  按照上述手续进行试剂空白试验。
2.2.1.3 计算
  有效氧化钾(K2O)百分含量(X2)按下式计算:
&& &&& X2=〔(G1-G2)×0.1314/G×(V/100)〕×100
式中:G1──
四苯硼钾沉淀的重量,克;
试剂空白试验所得四苯硼钾沉淀的重量,克;
试样的重量,克;
0.1314──
四苯硼钾重量换算为氧化钾重量的系数;
吸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毫升。
2.2.1.4 精密度
  允许平行测定误差≤0.1%。
2.2.2 四苯硼钠季胺盐容量法
  氢氧化钠(GB 629―81):分析纯,20%溶液;
  硝酸(GB 626―78):分析纯,1∶1溶液;
  95%乙醇(GB 679―80);
  甲醛溶液(GB 685―79):分析纯,20%溶液;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GB 1401―78):分析纯,10%溶液;
  达旦黄(HGB 3098―59):分析纯,0.04%乙醇溶液;
  溴酚蓝(HG 3―1224―79):分析纯,0.04%乙醇溶液;
  氯化钾(GB 646―77):优级纯,每毫升含1毫克氧化钾的氯化钾标准溶液。
  氯化钾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的优级纯氯化钾1.5830克(称准至0.0002克),于125毫升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四苯硼钠(HG 3―1164―78):分析纯,1%溶液;
  1%四苯硼钠溶液的配制:方法同2.2.1.1;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析纯,0.5%溶液。
  0.5%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的配制:称取5克(称准至0.1克)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加入少量的乙醇(约50毫升)使其湿润,加950毫升水溶解,混匀备用。
  四苯硼钠溶液与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的体积比(R):准确吸取4毫升1%四苯硼钠溶液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约70毫升,加2毫升20%氢氧化钠溶液和6~8滴达旦黄指示液,用①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滴定②,溶液由黄色变至粉红色为终点。
  体积比(R)按下式计算:
&& &&& R=V1/V2
式中:V1──
吸取四苯硼钠溶液的体积,毫升;
滴定消耗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的体积,毫升。
  四苯硼钠溶液滴定度(F)的标定③:
  用移液管吸取5毫升氯化钾标准溶液于100毫升烧杯中,加20~25毫升2%柠檬酸溶液,加5毫升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溶液,煮沸1分钟,冷却后转移至100毫升容量瓶中,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12~13,再加3毫升20%甲醛溶液④,在不断摇动下,由滴定管加入12毫升⑤1%四苯硼钠溶液(开始时应逐滴加入),用水 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10分钟,用干燥漏斗,干燥滤纸过滤于干燥三角烧瓶中,弃去最初的部分滤液。
  吸取上述50毫升滤液于150毫升三角烧瓶中,加入8~10滴达旦黄指示液,
用0.5%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黄色变至粉红色为终点。
  四苯硼钠溶液对氧化钾的滴定度(F)按下式计算:
&& &&& F=A?B/V-(2×V1?R)
式中:A──
所取氯化钾标准溶液体积,毫升;
每1毫升氯化钾标准溶液所含氧化钾克数,毫克/毫升;
所用四苯硼钠溶液体积,毫升;
滴定消耗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的体积,毫升;
沉淀时所用量瓶的容积与所取滤液容积的比数;
相当于每毫升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的四苯硼钠溶液毫升数。
用溴酚蓝指示剂,溶液终点颜色由紫色变为蓝色。
也可采用氯化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代替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
四苯硼钠溶液滴定度F值标定中,取K2O含量应与实测试样中K2O 含量相近。
对某些试样经不加EDTA、甲醛溶液对比测定结果一致,可不加两种溶液。
四苯硼钠溶液加入量应按所需理论量过量8毫升。
2.2.2.2 测定手续
  用移液管吸取25~50毫升试液(约含5毫克K2O)于100毫升烧杯中,加5毫升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液,煮沸1分钟,冷却后转移至100毫升容量瓶中,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为12~13,加3毫升20%甲醛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由滴定管加入12毫升1%四苯硼钠溶液,开始时应逐滴加入,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并放置10分钟,用干燥漏斗、干燥滤纸过滤于干燥的三角烧瓶中,弃去最初部分滤液。
  吸取上述滤液50毫升于150毫升三角烧瓶中,加入8~10滴达旦黄指示液,用0.5%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黄色变至粉红色为终点。
2.2.2.3 计算
  有效氧化钾(K2O)百分含量(X2)按下式计算:
&& &&& X2=(V-2×V1?R)F/W×(V2/100)×1000
式中:V──
所用四苯硼钠溶液的体积,毫升;
滴定消耗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的体积,毫升;
吸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毫升;
相当于每毫升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的四苯硼钠溶液毫升数;
相当于每1毫升四苯硼钠溶液的氧化钾的毫克数,毫克/毫升;
沉淀时所用量瓶的容积与所取滤液的容积的比数;
试样的重量,克。
2.2.2.4 精密度
  允许平行测定误差≤0.1%。
2.3 水分含量的测定
  用预先于130±2℃干燥至恒重的直径为50毫米,高为30毫米的称量瓶,称取10克试样(称准至0.0002克),放入130±2℃电热干燥烘箱中,干燥20分钟,移入干燥
器内,冷却后,称量。
  水分百分含量(X3)按下式计算:
&& &&& X3=〔(G-G1)/G〕×100
式中:G──
干燥前试样的重量,克;
干燥后试样的重量,克。
2.4 细度的测定
  称取100克试样(称准至0.02克)置于80目(相当于0.175毫米/孔)筛中,筛子放在底盘上,同时用筛盖盖上,用振荡装置(或人工)振动10~15分钟,然后用毛刷刷扫筛子的内部边缘,继续振动2~3分钟,筛子上残留物用毛刷仔细地刷扫在表面皿上,称量之。
  细度(X4,%)按下式计算:
&& &&& X4=〔(G-G1)/G〕×100
式中:G1──
筛子上残留试样的重量,克;
试样的重量,克。
3 检验规则
3.1 钙镁磷钾肥应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每一批出厂的钙镁磷钾肥应附有质量证明书。
3.2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各项规定的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对所收到的钙镁磷钾肥的质量进行核验。
3.3 每批重量不超过100吨。
3.4 取样方法:自每批钙镁磷钾肥总袋数的3%中选取试样,小批时选取袋数不少于10袋。用采样针在袋口由一边斜插入至对边袋深的3/4处取出试样。50公斤袋,每袋所取试样应不少于100克;25公斤袋,每袋所取试样应不少于50克。
3.5 将每批选取的试样合并在一起,仔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公斤的平均试样,分装在二个清洁、干燥并具有磨口塞的广口瓶(或塑料袋)中,瓶上(或袋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等级、批号和取样日期。一瓶(或一袋)送化验室检验,一瓶(或一袋)密封保存二个月,以备仲裁时分析之用。
3.6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仲裁时,仲裁机构可由双方协议选定,仲裁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仲裁分析。
|&&|&&|&&|&&|&&|&&|&
版权所 化验室网站 站长:&&&&&&&&站长:&&&&&&QQ:上海市南汇一中等十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查看本课全部资源&&&
上海市南汇一中等十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常用溶剂物理常数和精制方法
发布人:yang&& 发布时间:日
常用溶剂物理常数和精制方法
一般精制处理
& 工业石油醚1公斤用工业硫酸80毫升充分振摇,放置,分出下层,可根据硫酸层颜色的深浅,酌情振摇二到三次,石油醚用少量稀氢氧化钠洗,再用水洗至中性,无水氯化钙干燥,重蒸,按沸程收集.
一般国外沸程30~70℃称为石油醚Petrolcum ether
50~70℃称Petroleum bonyino 75~120℃ 称Ligroin
工业乙醚用硫酸亚铁或10%亚硫酸氢钠溶液振摇(除去过氯化物和水溶性杂质)1~3次,无水氯化钙干燥,重蒸.
以稀氢氧化钾洗涤,再用水洗2~3次,以无水氯化钙干燥,重蒸.
氯仿不能用金属钠干燥,用容易引起爆炸.
工业用乙酸乙酯用50%碳酸钠洗至2次 ,以无水氯化钙干燥,重蒸.
工业丙酮加0.1%高锰酸钾,摇匀,放1~2天(或回流4小时,至高锰酸钾颜色不褪,以无水硫酸钠干燥,重蒸)
不宜用金属钠,五氧化二磷脱水,不宜用于处理氧化铝.经高锰酸钾处理后,重蒸时务必小心,蒸至小体积即可,不得蒸干.因有时候能产生过氧化物,引起爆炸.
工业酒精加生石灰回流2~4小时,重蒸.
一般重蒸即可,如含有醛酮,可以用高锰酸钾大致测定醛酮含量,加过量的 盐酸羟胺回流4小时后,重蒸.
用氢氧化钾干燥重蒸
[注]本表所列重蒸一般可收集沸点上下2℃的馏出部分20℃,*者为15℃测定。
附录5 共沸混合溶剂
%(重量比)
±0.0525℃
附录4 分离各类成分的溶剂系统和显色剂
化合物类型
脂肪酸及其酯类
乙醚-乙烷-甲醇(25:74:1)
乙醚-乙烷(30:100)
二乙醚-石油醚(5:95)
己烷-苯(65:35)
己烷-苯(5:5)
5%邻铂酸的4%盐酸醇溶液
二乙醚-乙醚(5:95)
石油醚-二乙醚(4:1)
含氧脂肪酸
二乙醚-石油醚(4:1)
异丙醇-氯仿(1.5:98.5)
己烷-乙醚(4:1)
己烷-苯(5:3)
石油醚-苯(5:3)
石油醚-氯仿-醋酸(75:25:0.5)
苯-5%盐酸
5%硫酸和5%醋酸
五氯化锑氯仿溶液
己烷-乙醚(4:1)
己烷-苯(5:3)
石油醚-氯仿-醋酸(75:25:0.5)
50%硫酸三氯化锑氯仿溶液
己烷-醋酸-氯仿(6:2:2)
甲苯-醋酸乙酯(7:3)
1%香英兰醛浓硫酸溶液
内酰胺衍生物
异辛烷-氯仿-乙醇(40:70:10)
50%硫酸…….
吡啶同系物
附录3 常用溶剂性质表
溶剂名称及结构
溶解度(20~25℃)
溶剂在水中
水在溶剂中
正己烷C6H14
四氯化碳CCL4
二硫化碳CS2
乙醚C2H50C2H5
醋酸戊酯CH3COOC5H11
醋酸乙酯CH3COOC2H5
醋酸CH3COOH
9.78(60℃)
1,1-二氯乙烷CH3CHCL2
1,2-二氯乙烷CH2CLCH2CL
叔丁醇(CH3)3COH
正戊醇NC5H11OH
异戊醇(CH3)2CH2CH2OH
仲丁醇CH3CHOHC2H5
正丁醇N-C4H9OH
甲乙酮CH3COC2H5
异丙醇(CH3)2CHOH
正丙醇N-C3H7OH
醋酐(CH3CO)2O
内酰胺衍生物
异辛烷-氯仿-乙醇(40:70:10)
50%硫酸…….
吡啶同系物
附录3 常用溶剂性质表
溶剂名称及结构
溶解度(20~25℃)
溶剂在水中
水在溶剂中
正己烷C6H14
四氯化碳CCL4
二硫化碳CS2
乙醚C2H50C2H5
醋酸戊酯CH3COOC5H11
醋酸乙酯CH3COOC2H5
醋酸CH3COOH
9.78(60℃)
1,1-二氯乙烷CH3CHCL2
1,2-二氯乙烷CH2CLCH2CL
叔丁醇(CH3)3COH
正戊醇NC5H11OH
异戊醇(CH3)2CH2CH2OH
仲丁醇CH3CHOHC2H5
正丁醇N-C4H9OH
甲乙酮CH3COC2H5
异丙醇(CH3)2CHOH
正丙醇N-C3H7OH
醋酐(CH3CO)2O
丙酮CH3COCH3&56℃&20.7&任意混溶乙醇C2H5OH&78℃&24.3&任意混溶甲醇CH3OH&64℃&33.6&任意混溶N,N-二甲基甲酰胺HCON(CH3)2&153℃&37.6&任意混溶乙腈CH3OH&82℃&37.5&任意混溶乙二醇CH2OHCH2OH&197℃&37.7&任意混溶甘油CH2OHCHOHCH2OH&390℃&42.5&任意混溶甲酸HCOOH&101℃&58.5&任意混溶水&100℃&80.4&任意混溶甲酰胺HCOONH2&211℃&101&任意混溶
附录8 用于有机溶剂的中等强度的干燥剂
干燥剂&容量&速率&注CaSO4&1/2H2O&极快(1)&以商品名Drieritt出售,加或不加颜色指示剂;非常有效,干时,指示剂(CoCL2)呈兰色,吸水后变成粉红色(容量CoCL2.6H2O);适用的 温度范围为-50~+86度。某些有机溶剂能使CoCL2沥出或改变颜色(如丙酮,醇类,吡啶等)CaCL2&6H2O&极快(2)&不是很有效;只用于烃或卤代烃(与含氮和含氮化合物形成溶剂化物,络合物,或发生反应)。MgSO4&7H2O&极快(4)&出色的通用干燥剂;非常惰性单可能呈弱酸性(避免用于对酸极敏感的化合物),可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4A分子筛&高&块(30)&非常有效;建议先用普通干燥剂后用此物(见下述有关分子筛的详情)3A分子筛也是出色的干燥剂NaSO4&10H2O&慢(290)&非常温和,非常有效,便宜,高容量;很适于初步干燥,但不可以使溶剂受热.K2CO3&2H2O&快&对于酯腈酮,特别是醇,是良好的干燥剂,不可以用于酸性化合物.NaOH ,KOH&极高&快&高效但只适用于不会使他们溶解的惰性溶液;特别适用于胺.H2SO4&极高&极快&极为有效,但只限于用来干燥饱和烃或芳香烃或卤代烃(硫酸会与烯或其他碱性化合物作用二使之损失)氧化铝或硅胶(SiO2)&极高&极快&特别适用于烃,应该研细;用过后加热(SiO2为300度,Al2O3为500度)就可以重新活化。
*每摩尔干燥剂吸收的水摩尔数(最大量)**相对速率,前五行中夸号内的数字是指苯的相对干燥速率――数字小的表示干燥块;溶剂改变时候,吸水率低的干燥剂的次序会发生变化。&
附录7 萃取水溶液用的溶剂*
&B.P.(℃)&可燃性**&毒性**&注苯&80.1&3&3&易成乳浊液***;很适宜从缓冲液中提取生物碱及酚类2-丁醇&99.5&1&3&高沸点;很适宜从缓冲液中提取水溶性物质正丁醇&118.0&1&3&水饱和后使用,为常用从水中萃取中等极性物质的浓剂.四氯化碳&76.5&0&4&易干燥;很适宜非极性物质氯仿&61.7&0&4&能形成乳浊液 易干燥二乙醚&34.5&4&2&能吸收大量水; 优良的通用溶剂二异丙醚&69&5&2&长期储存后能形成爆炸性过氧化物;很适宜从磷酸盐缓冲的溶液中提取羧酸乙酸乙酯&77.1&3&1&吸附大量水;很适宜极性物质二氯甲烷&40&0&1&会形成乳浊液,易干燥正戊烷&36.1&4&1&烃类易于干燥正己烷&69&4&1&对于极性物质均为不良溶剂正庚烷&98.4&3&1&*本表中大部分数据取自A.J.Gordon and R.A.Ford,The Chemist’s Companion (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72)一书。**4代表毒性最大或最易燃.4&3&2&1;0代表不燃.***用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时会形成乳浊液,即使有可能分离也会变得很困难.溶液呈碱性时,这种乳浊液更易形成;加烯硫酸(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破坏这种乳浊液;将水相用盐饱和(NaCL,Na2SO4等);加几滴醇或醚(尤其当有机层是CHCL3时);将混合物经行离心,这是最成功的方法之一.
&& 附录9 用于有机液体较强的去水剂试剂*&与水形成的化合物&注Na**&NaOH,H2&用于烃和醚的去水很出色;不得用于人和卤代烃CaH2&Ca(OH)2 , H2&最佳去水剂之一;比LiALH4缓慢但效率高相对较安全.用于烃,醚,胺,酯,C4和更高级的 醇(勿用于C1,C2,C3醇),不得用于醛和活泼羧基化合物LiALH4***&LiOH,AL(OH)3,H2&只使用于惰性溶剂[烃基,芳基卤(不能用于烷基卤),醚];能与任何酸性氢和大多数功能团(卤,?基,硝基,等等)反应.使用时要小心;多余者可慢慢加入乙酸乙酯加以破坏.BaO或Cao&Ba(OH)2或Ca(OH)2&慢而有效;主要适用于醇类和醚类,但不易用于对强碱敏感的 化合物P2O5&HPO3,H3PO4,H4P2O7&非常快而且效率高,高度耐酸,建议先预干燥.仅用于惰性化合物(尤其适用于烃,醚,卤代烃,酸,酐)&*最佳的去水剂应是能和水反应且是不可逆的(且不与溶剂溶质反应);他们也是极其危险的,故先经不太好的去水剂(见下)粗略干燥后才准使用这类去水剂,这类去水剂几乎总是在蒸馏溶剂之前或在蒸馏过程中对他经行去水。尽管MgCLO4是一种最有效的干燥剂之一,但不推荐,因为操作时会爆炸[参考下列文献:D.R.Burfield,K.H.Lee,and R.H Smither,J.Org.Chem,42,),以了解干燥剂的效率]**J.T.Baker公司出售一种称为Dri-Na的合金,含Na10%,Pb90%;这种干的,粒状试剂只与空气慢慢反应,但其干燥醚等溶剂的效率和Na相同.参考L.F.Fieser and M.Fieser,Reagents,Vol.2(Wiley,New York,1969),P,385。***另一种危险性较小,但效率相当的干燥剂是Na(CH3OCH2O)2ALH2,称为Vitride(RealcoChemica)Campany出品,可自Eastman Kodak公司购得.
附录1 薄层层析及纸层析常用显色剂配制及显色方法
通用试剂(1)&重络酸钾-硫酸:检查一般有机物.喷洒剂:5克重络酸钾溶于100毫升40%硫酸中.薄层检查:喷洒后加热到150℃至班点出现(2)&荧光素-溴:检查不饱和化合物喷洒剂:0.1克荧光素溶于100毫升乙醇中溴试剂:5%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喷洒后处理:喷洒荧光素溶液后,放置存有溴溶液的缸内,可于紫外线分析灯下检查荧光,荧光素与溴化和成曙红(Eosin)(无萤光),而不饱和化合物则成溴加成物,保留了原有荧光;若点样较多,则呈黄色斑点,底板呈红色.(3)&碘:检查一般有机物.& 方法:a 层析谱放密闭缸内或瓷盘内,缸内预先放有碘结晶少许,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呈棕色斑点。B 层析谱放碘蒸气中5分钟(或喷5%碘的氯仿溶液)取出置空气中待过量的碘蒸气全部挥发后,喷1%淀粉的水溶液,斑点转成蓝色。(4)硫酸:通用喷洒剂:5%的浓硫酸乙醇溶液,或15%浓硫酸正丁醇溶液,或浓硫酸-醋酸(1:1)
喷洒后处理:空气中干燥15分钟,再热至110℃直至出现颜色或荧光。(5)硝酸银-氢氧化铵(Tollen-Zaffaroni)试剂:检查还原性物质。溶液I : 0.1%N硝酸银; 溶液II: 5N氢氧化铵喷洒剂: I和II以1:5混合(临用前混合)喷洒后处理: 105℃加热5~10分钟,至深黑色斑点出现.&(6)磷钼酸或磷钨酸,硅钨酸:检查还原性物质,类脂体,生物碱,甾体喷洒剂: 5~10%磷钼酸或磷钨酸或硅钨酸乙醇溶液喷洒后处理: 120℃加热至斑点出现.沉淀试剂: 1克硅钨酸溶于20毫升水中,加10%盐酸至强碱性.
生物碱& (7)硫酸??=硫酸:检查生物碱及含碘化合物& 喷洒剂: 0.1克硫酸?混悬于4毫升水中,加入1克三氯醋酸,加热至沸,逐滴加入浓硫酸至澄清.& 喷洒后处理: 110℃加热数分钟至斑点出现.& (8)碘化铋钾(Dragendorff)试剂:检查生物碱及其他含氟化合物.溶液I: 0.85克次硝酸铋溶于10毫升冰醋酸40毫升水中溶剂II: 8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制备液I+II,等体积混合.可用于棕色瓶中保存较长时间,一般制备液可作沉淀试剂用.喷洒液: 制备液1毫升与2毫升醋酸,10毫升水混合即得(9).碘化汞钾(Mayer)试剂: 检查生物碱.制备液: 13.55克氯化汞和49.8克碘化钾各溶于20毫升水中,等体积混合并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喷洒液: 制备液加1/10体积的17%盐酸.喷洒后处理: 观察斑点,并于紫外线荧光分析灯下检出.(10) ?酸纳-浓硫酸(Mandelin)试剂:检查生物碱.1%&酸纳的浓硫酸溶液.与多种生物碱呈不同颜色.(11)碘-碘化钾(Wagner)试剂:检查生物碱.1克碘及10克碘化钾,溶于50毫升水中,加热,加2毫升醋酸,再用水稀释至100毫升.可作纸层板显色剂,液可作沉淀试剂.
酚类,鞣质&(12)三氯化铁:检查酚类及??酸.&喷洒剂:1~5%三氯化铁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并加盐酸少许.??酸呈红色斑点,酚类称蓝色或绿色斑点.&(13)铁氰化钾-三氯化钾:检查酚类,芳香胺类及还原性物质.喷洒剂: 1%铁氰化钾水溶液,2%三氯化铁水溶液.临用前等体积混合.喷洒后处理: 喷洒后酚性物质呈蓝色斑点.再喷2N盐酸,能使颜色加深,纸谱可用烯盐酸洗去喷洒液.(14) 4-胺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Emerson反应): 检查酚类.喷洒剂: I . 2%4-氨基安替比林乙醇溶液;&&&&&& II. 8%铁氰化钾水溶液.&或用0.9%4-氨基安替比林和5.4%铁氰化钾水溶液方法: 先喷洒I,再喷洒II,即显色,或再放入密闭缸中,缸内放25%氢氧化铵,即产生橙色至深红色.(15) 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Pauly试剂): 检查酚类,芳香胺类及能偶合的杂环化合物.&喷洒剂: 4.5克对氨基苯磺酸,加热溶于45毫升12N盐酸中,用水稀释至500毫升,取10毫升稀释液用冰冷却,加10毫升冷4.5%亚硝酸钠水溶液,0℃放15分钟(此试剂于0℃可保存3天),用前加等体积1%碳酸钠水溶液.一般重氮化试剂,也可用联苯胺,对硝基苯胺等.(16) 对甲苯磺酸: 检查甾体,黄酮,鞣质.喷洒剂: 20%对甲苯磺酸氯仿溶液.喷洒后处理: 100℃加热数分钟,紫外线分析灯下检查荧光斑点.
含氧杂环及蒽醌类*
(17) 三氯化铝: 检查黄酮体.喷洒1%三氯化铝乙醇液于紫外线荧光分析灯下检示,呈黄色荧光(18)碱式醋酸铅: 检查黄酮体.喷洒剂: 饱和碱式醋酸铅(或饱和醋酸铅)水溶液.于紫外线荧光分析灯下检查荧光斑点.(19)醋酸镁: 检查蒽醌甙,甙元及黄酮体喷洒剂: 0.5%醋酸镁甲醇溶液方法: 90℃加热5分钟,呈红色至紫色斑点.(20)氢氧化钾: 检查香豆素,蒽醌甙及甙元喷洒剂: 5~10%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于日光及紫外线荧光分析灯下检示斑点.
(21) 三氯化锑(Carr-Price试剂): 检查甾体,萜类,皂类.喷洒剂: 25克三氯化锑溶于75克氯仿中(亦可以用氯仿或四氯化碳的饱和溶液).喷洒后处理: 100℃加热5分钟,于紫外线荧光分析灯下检示荧光.(22) 五氯化锑: 检查甾体,萜类,皂甙.喷洒剂: 五氯化锑-氯仿或四氯化碳(1:4),用前新鲜配制.喷洒后处理: 120℃加热至斑点出现,并于紫外线荧光分析灯下检示.(23)香兰醛-硫酸: 检查高级醇类,酚类,甾体,萜类,芳香油.喷洒剂: 1克香兰素溶于100毫升浓硫酸,或0.5克香兰醛溶于100毫升硫酸-乙醇(4:1)中.喷洒后处理: 室温或120℃加热观察显色斑点.(24) 4-二甲氨基苯甲醛,醋酸,磷酸(E.P.试剂): 检查? Azulene 及?前体 Proazulene.喷洒剂: 0.25克4-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50毫升醋酸5克85%磷酸和20毫升水的混合液中(棕色瓶中保存数月)& ?:烃室温即成蓝紫色斑点,&前体于80℃加热10分钟出现蓝紫色斑点.& (25) 氯胺T-三氯醋酸: 检查强心甙.& 喷洒剂: I. 3%氯仿T水溶液新鲜制备.&&&&&&&& II. 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能保存数天).& 10毫升I加40毫升II,用前混合.&喷洒后处理: 110℃加热7分钟,紫外线荧光分析灯下检示呈蓝色或黄色荧光.&(26) 亚硝酸基铁氰化钠-氢氧化钠(Legal试剂): 检查不饱和内酯;甲基酮或活性次甲基,常用于强心甙喷洒剂: 1克亚硝基铁氰化钠溶于100毫升2N氢氧化钠-乙醇(1:1)的水溶液.显红色或紫色斑点.&&&&&&&& (27) 3,5-二硝基苯甲酸(Legal试剂): 检查强心甙,α,β-不饱和内酯.喷洒剂: 1克3,5-二硝基苯甲酸溶于50毫升甲醇,加入1N氢氧化钾50毫升.强心甙呈紫红色斑点.&糖类(28) 邻苯二甲基苯胺: 检查还原糖.& 喷洒剂: 0.93克苯氨,1.66克邻苯二甲酸溶于100毫升水饱和的正丁醇中.& 喷洒后处理: 105℃加热10分钟.(29)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检查还原糖及其他还原物质。&溶液I:4%(T.T.C.)甲醇溶液;& 溶液II:1N氢氧化钠。喷洒液:I,II,临用前等体积混合。喷洒后处理:100℃加热5~10分钟,得红色斑点。(30)Keller-Kiliani试剂:检查α-去氧糖,常用于强心甙。试液:100毫升冰醋酸加三氯化铁试液0.5毫升混合均匀.试样1毫克加试液2毫克溶解后,沿试官管壁滴入浓硫酸2毫升,接触面即显棕色,渐变浅绿,蓝色.最后冰醋酸层全部燃呈蓝色.(31) 1,3-二羟基萘-磷酸: 检查糖类.喷洒液: 0.2%1,3-二羟基萘(Naphthoresorcinol)乙醇溶液100毫升,与10毫升85%磷酸混合.
(32) 费林溶液(Fehling): 检查还原糖.溶液I: 69.3克结晶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水中.上述二溶液如不清可滤过.临用前等体积混合.
氨基酸(33) 茚三酮: 检查氨基酸及氨基糖.喷洒剂: 0.3克茚三酮溶于100毫升正丁醇,加入3毫升醋酸;或0.2克茚三酮溶于100毫升乙醇(或丙酮中).喷洒后处理: 110℃加热至斑点出现.(34) 吲哚醌: 检查氨基酸和一些肽.喷洒剂: 0.2%吲哚醌(Isatin)丙酮溶液,含4%醋酸;或用100毫升1%吲哚醌丙酮溶液加10毫升醋酸.喷洒后处理: 100~110℃加热10分钟.(35) 1,2-萘醌-4-硫磺酸(Folin试剂): 检查氨基酸.喷洒剂: 新鲜制备0.02克1,2-萘醌-4-磺酸钠,溶于100毫升5%碳酸钠中.喷洒后处理: 室温放于,不同氨基酸出现不同颜色.
(36) 酸碱指示剂: 检查有机酸.喷洒剂: 0.05%溴酚蓝(或溴甲酚绿,或溴麝香草酚蓝)的乙醇溶液.(37) 氧化还原显色剂: 检查有机酸.喷洒剂: I. 0.075%溴甲酚绿及0.025%溴酚蓝的无水乙醇液.II. 0.5%高锰酸钾及1%碳酸钠.10H2O的蒸馏水液.临用前,取I和II按1:1混合后喷酒.喷酒后处理: 稳定时间为5~10分钟.对不同的有机酸在纸谱上呈现不同颜色.(38) ??? (Acridine): 检查酸.喷洒剂: 0.005%的??乙醇溶剂.紫外线分析灯下呈黄色荧光.(39) 芳香胺-还原糖: 检查酸.喷洒剂: 芳香胺(如苯氨5克)和还原糖(如木质糖5克)溶于50%含水乙醇中.喷洒后处理: 125~130℃加热出现棕色斑点.
实验16& 氧化苦参碱的提取和鉴定
&中药苦参是豆科植物苦参(Sophors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痢病,黄胆和皮肤瘙痒症.近年还发现具有抗肿瘤,升白,抗病毒性肝炎等药理作用,苦参中主要含生物碱,此外还有黄铜类成分.
一, 苦参中主要已知生物碱的结构和性质1.氧化苦参碱(oxymarrine)C12H24N2O2,白色棱晶,易溶于水,甲醇,乙醇,氯仿,不溶于乙醚,苯。溶点:207~208℃(不含结晶水)162~163℃(含一个结晶水)77~78℃(含多个结晶水)结晶水可在145~150℃/0。002mmHg下除去,可于许多金属离子如Fe2+ Cu2+ Cr3+等生成沉淀,[α]??+47.7℃(乙醇).2.苦参碱(matrine)C15H24N2O在轻石油醚中结晶时,由于温度等条件不同,可以得到αβδ三种结晶(溶点分别为76℃ 87℃ 84℃)和一种流体即γ型。通常室温下结晶得到的是α型,易溶于水,甲醇,乙醇,氯仿,溶于苯,在乙醚中溶解度小。[α]??+39.11[乙醇]3.脱氢苦参碱(槐果碱)(sophocarpine)C15H24N2O白色棱晶。溶点80~81℃,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略溶于苯和乙醚,在水中溶解度小。[α]?-29.44(乙醇)4.槐定(sophoridine)C15H24N2O白色棱晶,溶点106~108℃,为苦参碱的一种空间异构体。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苦参生物碱的提取掌握用渗滤法和离子交换法提取生物碱的方法。(2)&掌握沙氏提取器的使用方法。(3)&掌握氧化铝吸附薄层层离法和柱层层离法鉴定和分离生物碱的方法。
三.原理&& 氧化苦参碱为喹诺里西汀类生物碱,叔胺氮氧化合物与酸成盐溶于水与非生物碱分开,提取的生物碱盐的阳离子部分与H+型树脂发生交换生物碱吸附在柱上,吸附有生物碱的树脂,碱化呈游离生物碱,可被氯仿等有机溶剂提取。&& R-SO3-Na+ + H+CL- ――&R-SO3-H+ + NaCL&&&&&&&&&&&&&&&&&&&&&&&&&&& SO3Na + H2O
四. 实验方法.1 酸水提取和离子交换(1)&渗漉法 取苦参碱400克,加入适量0.5%(g/v)的盐酸湿润后放置一小时,装入渗滤液的PH值及生物碱反应,使渗滤液通过离子交换脂柱,待经过树脂柱的滤液生物碱反应或微弱的反应时,停止交换,将树脂倒入烧杯中,酮蒸馏水洗涤几次,滤干,树脂放入搪瓷盘中自然晾干。(2)&浸提法&& 300克??0.5HCL(g/v) 6倍量浸泡48小时,浸出浸液,。。在处理1~2次,2次浸液全体合并。2 总生物碱的洗脱& 将晾干的树脂放入烧杯中,加14%氨水,搅匀,使温度适宜(树脂充分膨胀,但又无过剩的水)约用氨水30~60毫升,静置20分钟后,装入沙氏提取器中,用400毫升95%的乙醇回流洗脱4~5小时(或用氯仿回流提取5~8小时)回收溶剂至干,所得浸膏用70~80毫升氯仿溶解,并转入分液漏斗,充分静置后,弃掉上层油状物,过滤氯酚溶液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回收氯仿至干,残留物用2~3倍量丙酮处理,即析出固体粉末,放置,过滤,得生物碱粗品,丙酮重结晶一次得浅黄色产品。3 苦参生物碱的氧化铝薄层鉴定。样品:氧化苦参碱标准品,粗品,母液溶剂系统:氯仿:甲醇=19:1(二次展开)&&&&&&&&& 石油醚:乙醚:甲醇=9:9:1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改良Dragendorff)4 氧化苦参碱的分离与纯制(1)&取0.2克氧化苦参碱粗品用少量氧化铝搅伴,30克氧化铝(80~120目,I~III)装柱(1*45),先加30毫升氯仿洗脱,再用氯仿和甲醇(99:1)混合溶剂洗脱.速度控制在1毫升/分左右,每10毫升收集一份,经薄层检识,将氧化苦参碱的流份合并,回收溶剂至干,用少量丙酮溶解,放置吸晶,得氧化苦参碱纯品,薄层检识后,干燥,侧溶点.(2)&苦参总碱0.1克进行低压柱层析吸附剂:薄层用硅胶15克(已用NH4OH减活)洗脱剂:CHCL3 50毫升,CHCL3-MeOH(98:2)100毫升,(95:5)100毫升,MeOH100毫升流速1毫升/分 10毫升收集一份.&&&&&&&& 5. 氧化苦参碱的还原&&&&&&&& 取氧化苦参碱粗品1.0克,溶于15毫升10%盐酸水溶液中,放入1.0克锌粉,室温放置,不时摇动,放置24小时后过滤,浓度调到PH=9~10,用500毫升乙醚分多次提取.合并乙醚溶液,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回收乙醚淡黄色粘稠体放置于冰箱中,得浅黄色固体,石油醚重结晶后得白色结晶,测熔点.&&&&&&&&& 薄层检识&&&&&&&& 氧化铝干板(120目以上)&&&&&&&& 样品:苦参碱标准品,氧化苦参碱标准品,苦参碱&&&&&&&& 溶剂系统:氯仿:甲醇=8:2&&&&&&&&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溶液&&&&&&&& 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1)&预处理及转型:&&&&&&&&&& 将100克聚苯乙烯磺酸钠型树脂(交联度1~7%粒度范围16~50目)放入烧杯中,用80℃蒸馏水温热使之充分膨胀1小时,后加入2N盐酸300毫升洗,水洗至PH5~7,5%NaOH浸泡1H???????浸泡过夜(注意开始要搅动几次).次日把树脂装入层离柱,并使全部酸液流过树脂柱,用蒸馏水洗至中性至无氯离子反应为止,可用于无生物碱交换.(2)&再生&&&&&&&&&& 将已洗去生物碱的树脂,置渗滤筒中,加2倍的2N盐酸浸泡过夜,次日树脂上面的盐酸慢慢流过树脂,用水洗至中性,然后用5%的氢氧化钠浸泡1~2小时,时常搅伴,倾倒出上层碱液,用馏水洗至中性,在空气中晾干,留作下一次使用. 四. 思考题1.&酸水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分离生物碱的原理.2.&应如何检查& (1)渗滤液中是否含有生物碱?(2)渗滤液中生物碱是否可以被交换在树脂上?&&&&&&&&&&&&& (3)离子交换树脂是否已达到饱和? 3.&氧化铝薄层层析的原理是什么?适用于什么成分的分离鉴定?4.&当用硅胶薄层板层析时应如何操作?五. 参考文献.1.&江苏中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2.&张宁芳: 中草药通讯& . 19773.&中国医科院第五研究室: 放射医学& .19774.&白世泽等: 中草药& 13(4);8.19825.&Shigenobu Okuda : Chem Pharm Bull 13:485.1965&& 实验13& 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芦丁(Rutin)亦称芸香苷(Rstinosid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其中以槐米和荞麦叶的含量较高,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槐花米系豆科植物,Sophora japonica的花蕾,自古作为止血药。槐花米中所含主要成分芸香苷有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作用,临床上主要为防止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药物。此外,芦丁对于放射性伤害所引起的出血症亦有一定作用。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以芦丁为实例学习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甙元和糖部分的鉴定方法。3.&通过?皮素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及应用化学位移确定黄酮类烃基位量的方法。4.&通过?皮素与其五乙酰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测定该化合物的功能团并与标准谱对照。二.槐花米中已知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质:&槐花米中芦丁的含量可高达20%,另含少量的皂苷,皂苷水解后,可得到桦皮醇(Betulin C30H50O2)及槐二醇(Sophoradiol,C30H50O2)。1.&芦丁(芸香苷 Rutin)本品为淡黄色细小针状结晶,C27H36O16。3H2O,MP为177~178℃,无水物MP190℃(不完全),214~215℃发泡分解。芦丁溶于热水(1:200),难溶于冷水(1:8000);溶于热乙醇(1:7),冷乙醇(1:100);热乙醇(1:30)。冷乙醇(1:300),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及石油醚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酸化后又析出。2.?皮素(Quercettin)即云香苷苷元,为黄色结晶,C13H10O7,MP313~314℃,无水溶点316℃。?皮素溶于热乙醇(1:23),冷乙醇(1:300)。可溶于冰醋酸,吡啶,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不溶于石油醚,苯,乙醚,氯仿和水中。3.&皂苷&&&&&&&&&&& 易溶于水,吡啶,能溶于甲醇。经酸水解后得桦皮醇及槐二醇,均溶于苯,乙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甲醇。&&&&&&&&&&&&& 三.自槐花米中提取芦丁:1.&提取方法:方法1 :取槐花米40克(完整),置于100毫升烧杯中,用冷水快速清洗去泥沙等杂质沥干水,加0.4%硼砂水沸熔液400毫升,直火加热微沸,即时侧PH值,当PH数值改变成微酸性时,以石灰乳调至PH8,继续加热微沸30分钟,随时补充水份,同时保持PH8,静置约5~10分钟,倾出上清液,用尼龙布过滤,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滤液,将滤液用盐酸调至PH3左右,再加泥泊金,放置过夜,抽滤用水洗3~4次,空气自然干燥得粗芦丁.方法2:取槐花米20克,置于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乙醇15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稍冷后抽滤,滤渣再加乙醇100毫升回流1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放冷,析出絮状沉淀.过滤,滤液浓缩至50毫升,放置过夜,析出结晶,滤去母液继续浓缩一半,放置又析出结晶.合并结晶,用乙醚30~50毫升分次洗去脂溶性成分(油脂,叶绿素等),再用丙酮10毫升洗涤一次,得粗芦丁.2.&重结晶方法方法一:取粗芦丁2克,加乙醇50~60毫升加热溶解,呈热抽滤,将滤液浓缩至20~30毫升,放置,析出结晶,母液再浓缩一半,又析出结晶。合并结晶再用乙醇重结晶一次。方法二:取粗芦丁2克,加去离子水或蒸馏水400毫升,加热煮沸,趁热煮沸,趁热抽滤(以滑石粉助滤);放置过夜析晶(或放冷析晶)。抽滤。得精制芦丁。思考题:提取芦丁工艺中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药加硼砂水溶液?记录:粗芦丁得率多少?精制芦丁得率多少?溶点?3.&芦丁的水解取芦丁1克,加2%H2SO4 80毫升,小火加热微沸回流30分钟至1小时。开始加热10分钟为澄清溶液,逐渐析出黄色小针状结晶,即?皮素,抽滤取结晶(保留滤液20毫升,以检查其中所含单糖),加50%乙醇(按1克90毫升量)加热回流使?皮素粗晶溶解,趁热抽滤,放置结晶,抽滤得精制品,在减压下110℃干燥可得?皮素无水物。测熔点,进行纸层析法鉴定。思考题:芦丁水解不完全时将产生什么结果?记录:芦丁的水解产物是什么?主要产物得率?溶点?四.芦丁,?皮素,糖及?皮素衍生物的鉴定:1.&纸层析:新华一号层析滤纸样品:自制芦丁,?皮素对照品:芦丁,?皮素展开剂:(1)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或4:1:1)(2)25%醋酸水溶液(3)85%醋酸水溶液
显色: (1)可见光下观察,再在紫外灯下观察&&&&&& (2)经氨气熏后再观察&&&&&& (3)喷三氯化铝试剂后再观察
2.&芦丁和?皮素的聚酰胺薄层鉴定:样品:同纸层析展开剂:乙醇-水(7:3)显色:同纸层析3.&糖的检出――纸层析法取上述滤出?皮素时保留的水解滤液200毫升,加Ba(OH)2细粉(约2.ǚ克)中和至PH7,滤除生成的BaSO4沉淀(可用滑石粉助滤),滤液浓缩至1毫升,供纸层析法点样用.
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或4:1:1)对照品:葡萄糖,鼠李糖水溶液显色剂:苯氨邻苯二甲酸试剂喷后,105℃烘10分钟,显棕色或棕红色斑点。4.&红外光谱测定:5.&?皮素五甲醚的制备:取?皮素结晶400Mg置于150毫升三颈瓶中,加50毫升无水丙酮,装上电动搅拌器,冷凝管及温度计,加热回流搅拌,每间隔一适当时间加入无水碳酸钾0.2克和硫酸二甲醇0.2毫升,大约1.5小时后加完4克无水碳酸二甲酮,继续加热回流搅拌直至溶液黄色完全消退为止,约需4~5小时,停止加热,取下烧杯,反应液经过滤,沉淀用热丙酮洗涤数次,合并系,滤液,蒸馏回收部分丙酮,留存10~15毫升,放置,渐渐析出无色结晶,表示过?的硫酸二甲酯存在,应加5%NaOH数滴,振摇使硫酸二甲酯水解,此时又可析出一小部分结晶(检查所析出结晶对1%FeCL3的反应,甲基化完全者呈负反应),合并,以乙醇重结晶,得?皮素五甲醚(MP152~153℃).甲基化不完全者时对三氯化铁出呈正反应,主要产品为3,7,3”,4”甲醚,MP161~161.5℃.6.?皮素的降解&取?皮素50Mg,置于50毫升的圆底烧瓶中,加水50毫升,乙醇6毫升,KOH?,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0小时,蒸去乙醇,加水50毫升溶解,用稀盐酸酸化至PH2~3,用乙醚萃取3次,合并乙醚液,回收乙醚,蒸滞小体积供薄层层析点样用。7.?皮素降解产物的薄层层析:硅胶-CMC-Na薄层对照品: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间苯三酚9Phlorogluoinol)。展开剂:氯仿-丙酮-醋酸(8:2:0.5)显色剂:三氯化铁试剂
思考题:(1)&芦丁和?皮素用不同展开剂系统展开层将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2)&芦丁和?皮素聚酰胺薄层将出现什么结果?为什么?(3)&试比较?皮素红外光谱图和五酰基?皮素红外光谱图的差异。
记录:(1)&芦丁和?皮素的纸层析,聚酰胺薄层层析结果。(2)&糖的检出纸层析结果。8.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皮素(一)&原理&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测定黄酮化合物在加入各种电解质或络合剂后吸收峰的位移,根据位移的情况,以判断该化合物烃基的额位置。(二)&试剂配制1.&无水乙醇:用分析纯的甲醇,加入10%CaO,放置24小时后并加热回流1小时,回流时冷凝管顶端应安装CaCL2干燥管,然后蒸馏得无水甲醇。2.&甲醇钠溶液:取0.25克金属钠,剪碎,小心的加入无水甲醇50毫升中,放置24小时后全溶.3.&氢氧化钠溶液:取2.5克无水三氯化铝,加10毫升水溶解.4.&三氯化铝溶液:2.5克无水三氯化铝(呈黄绿色)小心的加入无水甲醇50毫升中,放置24小时后全溶.5.&醋酸钠:用水粉状醋酸钠。6.&硼酸饱和液:将无水硼酸加入适量无水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依照上述方法制备的贮备液可放置6个月。&&&&&&&&&&&&&&&&&&& (三).测定方法:1.&酮烃基位置的测定: 精密称取黄酮样品(?皮素)约1.2mg,用无水甲醇溶解,在稀释至100毫升。(1)&黄酮光谱:取样品溶液约3毫升置于石英杯(1CM)中,在200~300nm波段内进行扫描。重测一次,视光谱的再现性。(2)&氢氧化钠光谱:取样品溶液约3毫升置于石英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3滴立即测定。放置5分钟后,在进行测定。(3)&甲醇钠光谱:取样品溶液约3毫升置于石英杯中,加入甲醇钠溶液5~7滴后,立即测定。放置5分钟后,再进行测定。(4)&三氯化铝光谱:在盛有约3毫升样品溶液的石英杯中,加入三氯化铝溶液6滴,放置1分钟后进行测定。测定后,加入3滴盐酸溶液(浓盐酸:水=1:1),再进行测定。(5)&醋酸钠光谱:取样品溶液约3毫升置于石英杯中,加入过量的无水醋酸钠固体,摇匀;杯底剩有2mm的醋酸钠后,二分内进行测定。&&&&&&&&&&&&&&&&&&& (三)&测定结果:?皮素加位移试剂结界表()
加入试剂&编号&II峰&I峰&位移值&羟基无水甲醇&1&256&371&&NaOH&2&&430&I峰△59&4‘-OHNaOH 5‘&2‘&分解&分解&&3,4‘-OHMeONa&3&&416&I峰△45&3-OHMeONa5&3‘&分解&分解&&3,4‘-OHALCL&4&270&450&I峰△79&3,5及3‘,4‘-OHALCL,/HCL&4‘&265&425&I峰△54&3,4‘-OHNaAc&5&277&387&II峰△21&7-OHNaOAc/H3BO3&6&259&385&I峰△14&3,4‘-OH
&&&&&&&&&&&&&&&&&&&& 克分子吸收系数的测定:根据已测定的黄酮光谱,测量吸收峰的波长和吸收峰前后20nm的波长范围。然后取样品溶液约3毫升,置于1cm的石英杯中,用紫外光谱仪,仔细测量在上述波长范围内的各波长的吸收值,反复测定3次。&&&&&&&&&&&&&&&&&&&& 记录:(1)&位移测定结果(2)&测定克分子吸收系数皂吸收峰前后20nm波长范围内,依次测定波长和吸收值,用方格纸作图,精确的测出吸收峰的波长和吸收值,记录测定结果。
实验三&&& 薄层层析应用
定形点滴反应鉴别天然产物中的化学成分,类别,纯度和异同.薄层板上原位化学反应 一.定性点滴反应& 1.样品(1).氨基酸混合液(2).薄荷油&&&&&& (3).芦丁甲醇溶液(4)甘草次酸乙醇液(5)原儿茶酸乙醇液(6)小檗碱乙醇液& 2.检出试剂(1).三氯化铁1%乙醇溶液(2).三氯化铝1%乙醇溶液(3).茚三酮0.2%乙醇溶液(4).碘化铋钾(见附录I)(5).*香草醛-硫酸& 0.5%硫酸-乙醇(4:1)溶液(6)??酸5%乙醇溶液.3.实验方法.&& 取硅胶CMC-Na薄层板1~2块,用软铅笔按下图划线,构成方格,将各样品先滴加于相应的格子中,再将各试剂分别自空白其5逐点点加试剂,观察并记录反应变化.具腐蚀性试剂也可用空白磁板.&&& &(1)&(2)&(3)&(4)&(5)&(6)&(7)&&空白&&&&&&&&&(1)&&&&&&&&&(2)&&&&&&&&&(3)&&&&&&&&&(4)&&&&&&&&&
&&&&& *香草醛-硫酸为1克香草醛(Vanillin)溶于100毫升浓硫酸,或0.5克香草醛溶于100毫升硫酸-乙醇(4:1)中,喷洒后用电吹风加热至120℃,观察颜色变化.& && 二.鉴别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 1. 单向展层例一.&& (1) 硅胶 CMC-Na 薄层 (载玻片板)&&&&&&&& (2) 样品&& 薄荷油,薄荷脑的0.1%乙醇溶液(3)展开剂&&& ①石油醚②乙酸乙酯③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4)显色剂& 香草醛-硫酸(压板法)点样展层后,稍干,后扣在一块同样大小并涂布一层(不可多加,多了会使斑点扩散)显色剂的玻璃板上,压紧稍后一下,取除玻璃片,使薄层面向上,观察层面向上,观察颜色变化。由结果判断何种展开剂最适合分离薄荷油?
例二.&& (1)硅胶CMC―Na薄层(载玻片板)&&&&&&&& (2)样品四季青提取物原儿茶碱(Protocatechuic Acid)1%乙醇溶液原儿茶碱(Protocatechuic Acid)1%乙醇溶液&&&&&&&& (3)展开剂& ① 石油醚②氯仿③甲醇④氯仿:丙酮(8:2)⑤氯仿:丙酮:甲醇:醋酸(7:2:0.5:0.5)&&&&&&&&& (4) 显色剂& 三氯化铁& 1%乙醇溶液&&&&&&& 由展层结果判断选用何种展开剂为最合适?展开剂⑤中为何药加醋酸。2 双向展层 (1)&硅胶CMC-Na薄层板(8*8cm),不活化。在薄层板距两边各1.5cm交点的地方点样品。(2)&样品??氨基酸(精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的1%水溶液)(3)&展开剂:第I向为正丁醇-醋酸-水(4:1:1)(V/V)第II向为苯酚-水(75:25)(W/W)(苯酚需要蒸后使用)&&&&&&&&&& 第一向展开剂展层后,用热风吹使溶剂挥发,再将样品已展层的一向作起始线,在第II向溶剂中展开。(4)&显色剂:0.2%茚三酮乙醇溶剂,喷洒后,以电吹风见加热(110℃)显色,观察各斑点的颜色变化。最后喷洒2%硫酸》水溶液固色。3.硝酸银-硅胶薄层(1)&硝酸银硅胶悬浮浆的制备(2.5%AgNO3制硅胶薄层):用20克硅胶G和55毫升水中含5g硝酸银(8%)的溶液调制成,阿波常法捕薄层板(4*7cm,约30块)。避光阴干后于105℃活化半小时避光储存备用。(2)&样品:1,龙脑& 2,香橙醇& 3,牛龙牛儿醇(3)&展开剂:10%的硫酸乙醇液&& 二氮甲烷: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45:45:4.5:4.5(4)&显色点:110℃加热三. 薄层板上原位化学反应&& 本法使直接在薄层板上进行的化学反应,又称原位反应薄层。先将样品滴加在薄层板上,然后滴上适当的溶剂展开反应物。有时先在试官内进行反应,而后在薄层板上进行层析检识。根据原化合物的Rf值再联系产物的层析行为,Rf值,可供鉴别一个化合物或者提供鉴定一个化合物有价值的线索。应用这些特殊反应只消耗未知物极微量的样品却提供了有关结构鉴别的信息,操作简便。如氧化,还原,脱水,水解,卤代,酶的催化作用,酯化,硝化,衍生物的制备,混合反应等均可在薄层板上进行。例:1.&酯化反应(1)&取原儿茶酸乙醇溶液,在一薄层板上点两个相同的样点,其中一份样点的原点上,再点加试剂:醋酸-吡啶(3:1),待溶剂挥发后,再重复点加试剂几次,干后,以氯仿-丙酮(8:2)展开。(用点蒸气熏显色,可见其中点加醋酐吡啶试剂的样点已展来在前,而未加试剂的样点仍在起始线)。两者Rf值不同的理由是:?(2)&取原儿茶醛乙醇,在同一薄层上点加两个相同的样点,其中一分样点的原点上,在点加酸酐-吡啶(3:1),待试剂挥散后,在重复点加试剂数次,用氯仿-丙酮(8:2)展层。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可显示加酰化剂前后样品点有什么变化。2.&成盐反应取原儿茶醛乙醇溶液,在同一薄层板的起始线上点加2个相同样点,其中一份样点的原点上,再点加10%碳酸氢钠溶液(另一份不加),以氯仿-丙酮-甲醇(8:2:1)展层,并用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喷雾显色,可见其中点加碳酸氢钠的样点Rf值已有变化,未加碱的样点照常展开。为什么?3.&苯氨反应取原儿茶碱乙醇溶液,在同一薄层上点两个相同的样点,其中一份样点的原点上,在点加2,4二硝基苯肼试剂,给以热风以促使呈腙反应,然后以氯仿-丙酮(8:2)展层,可见出现两个棕红色斑点。在红棕色斑点下,再喷以三氯化铁试剂,又出现紫蓝色斑点。上面的红棕色斑点是原儿茶碱与2,4-二硝基苯肼所形成的胺,下面紫蓝色斑点是剩下的部分未成腙的原儿茶醛。2,4-二硝基苯肼的斑点呈黄色,Rf值最大。由原位反应的结果判断原来化合物的结构上有何集团特征。并绘制出薄层层析图谱。&&&&&&& 4 化合物纯度的检测:(1)&化合物纯度的检查,可采用的方法测溶点,对纯品而言,溶点距1~2℃之间(2)&HPLC法显示一个主降& 按面积归一法,应.&95%(3)&薄层层析法,按药典规定制备薄层点样100μg 展距17cm 未见杂质斑点,操作同上,只是需配制一定浓度的检测液定量点样。
实验四& 纸层析的应用
鉴别天然产物中的糖类,氨基酸等极性化学成分常被采用.多缓冲溶液和碱性纸层析法的应用(原理属分配分离)一. 混合单糖的PC& (1). 层析滤纸按纤维长丝方向(纵向)切成适当大小的纸条,在一端2cm处用铅笔划一条线为起始线,在起始线上点样,点样斑点的直径小于0.3cm,点间距1~1.5cm。&(2)样品:2.5%葡萄糖& 鼠李糖混合溶液&(3)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1或4:1:5上层)(4)&显色剂:邻苯二甲酸-苯氨试剂*喷雾后于105℃加热10分钟。呈现桃色或棕色。&&&&&&& 记录:贴PC滤纸条&&&&&&&&&& 葡萄糖Rf:&&&&&&&&&& 鼠李糖Rf:& 二.混合氨基酸的PC-阿胶水解液(1)&层析滤纸5*20cm一张,点样同上。(2)&样品:阿胶酸水解液,猪阿胶酸水解液(3)&展开剂:正丁醇:甲醇:水(15:3:2)(4)&显色剂:0.2%茚三酮乙醇液记录:贴PC滤纸条比较二种阿胶所含氨基酸是否一样
&&&&&&& 三.多缓冲液和碱性纸层析法&&&&&&& (一) 蒽醌衍生物的分离&&&&&&& * 苯氨-邻苯二甲酸试液为苯氨0.93克和邻苯二甲酸1.66克溶于100毫升正丁醇(用水饱和)中。(1)&缓冲滤纸的制备:取新华滤纸(3*12cm)一张,距下端2cm处划一起始线,向上面每隔1.5cm划一平行线按右图在各条带上图布PH缓冲液和碱液,然后将其夹在两片滤纸中吸至半?使润湿指数为1.5倍)备用。(2)&样品:大黄素(Emodin) 大黄素甲醚(Physcion)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大黄酸(Rhein)的氯仿溶液。(3)&点样:每隔2cm点样。(4)&展开剂:氯仿(5)&显色剂:荧光检出(6)&结果:记录图谱,并说明这些化合物的酸度。&[附] PH缓冲液的配置:&PH3:取0.2M磷酸氢二钠溶液4.1ml加0.1M柠檬酸15.89毫升配成。PH5:取0.2M磷酸氢二钠溶液10.30ml加0.1M柠檬酸9.70毫升配成。PH8:取0.2M磷酸氢二钠溶液19.45ml加0.1M柠檬酸0.55毫升配成。PH9.9:取0.1M NaCO3 5ml加0.1M NaHCO3 5毫升配成。
0.2M Na2HPO4 溶液含35.61克/升0.1M柠檬酸溶液含21.01克/升0.1M NaCO3溶液含28.62克/升0.1M NaHCO3溶液含8.40克/升
(二) 叔胺碱的分离:(1)&缓冲滤纸的制备:操作同上,配置五种不同的PH值的缓冲液,PH值分别为6.0,5.4,5.0,4.6,4.0。(2)&样品:粉防己甲素(Tetrandrine) 粉防己乙素(Fangchinoline),轮环藤酚碱(Cyclonoline),粉防己总生物碱乙醇液。(3)&展开剂:氯仿(4)&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5)&结果:记录图谱,并说明这些生物碱的碱度强弱。&[附] PH缓冲液的配制:PH4.0:取0.2M Na2HPO4 溶液7.71毫升加0.1M柠檬酸溶液12.29毫升配成。PH4.6:取0.2M Na2HPO4 溶液9.35毫升加0.1M柠檬酸溶液10.65毫升配成。PH5.0:取0.2M Na2HPO4 溶液10.30毫升加0.1M柠檬酸溶液9.70毫升配成。PH5.4:取0.2M Na2HPO4 溶液11.15毫升加0.1M柠檬酸溶液8.85毫升配成。PH6.0:取0.2M Na2HPO4 溶液12.63毫升加0.1M柠檬酸溶液7.37毫升配成。
实验五 柱层析的应用
常压柱层析在中草药化学成分分离上的应用低压柱层析在中草药化学成分分离上的应用减压柱层析在中草药化学成分分离上的应用干柱柱层析在中草药化学成分分离上的应用
一.常压柱层析:1.四季青中酚性化合物(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的分离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C7H6O4,3,4-二羟基苯甲酸)无色针晶,溶点198~200℃。易溶于水 乙醇 乙醚 丙酮 醋酸乙酯 ,难溶于苯 氯仿。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 C7H6O3 ,3,4-二甲基苯甲醛);植物体内存在量少,不稳定,易氧化,熔点153~154℃
操作步骤:(1)&硅胶(100~160目,活度,Ⅴ级)6克,干法装柱。(2)&样品:5mg加洗脱剂5毫升加热溶解后过滤,用吸管吸取滤液加入柱顶。(3)&洗脱剂:石油醚/醋酸乙酯(4:6)。(先配50毫升,然后再酌量配)。(4)&收集洗脱剂:用小三角并收集每份10毫升(共收集10份)。(5)&检出:取硅胶CMC-Na小板一块如图画小格,用毛细管吸取各分洗脱液分别滴在各小格内,然后用毛细管取检出试剂* 滴在检品处,观察结果,另一格子只滴出试剂进行空白对照。&& 试剂空白&&&&&&&&&&&&&&&样品+试剂&&&&&&&&&&&&&&&试剂空白&&&&&&&&&&&&&&&样品+试剂&&&&&&&&&&&&&&&*按醛的一般检验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肼对原儿茶醛形成肼呈橙色为正反应。当检出洗脱液至无肼的橙色斑点出现时改用氨性硝酸银试剂检出原儿茶酸。当正反应时应使银-氨络离子的溶液中的银离子被原儿茶酸的邻二酚烃基还原成金属银呈黑色斑点反应。可加热促使分解。从反应结果可判断出哪几个流份含有原儿茶醛,哪几份含原儿茶酸,或为空白流份。然后将这些流份分别浓缩后点样进行薄层层析检出,薄层层层析条件:硅胶CMC-Na薄层板。展开剂:& 氯仿:丙酮:甲醇:醋酸=7:2:0.5:0.5,显色剂:25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显色,按展层结果合并相同流份,常压回收洗脱液至小体积,抽松后用乙醇为溶剂重结晶。抽滤得晶体,取少量晶体以少量乙醇溶解后再进行薄层层析,展层,观察是否为单体,就可以测熔点进行初步鉴定。已知或合物可作红外吸收光谱图与标准图谱对照证明。记录各流份的点滴反应,薄层层析的结果(绘出图谱),写出所得单体的熔点数据。以初步判断所得化合物是什么化合物?
2.穿心莲中二萜内酯化化合物(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的分离。。。。。。。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 C20H30O6 穿心莲乙素),无色方形或长方形结晶,熔点230~231度,。。。 味极苦。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吡啶中,微溶于氯仿乙醚 ,难溶于水及油醚。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 C26H40O8 穿心莲丙素 穿心莲新甙)无色柱状结晶,熔点168~169度。。。。。。苦味,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吡啶,微溶于氯仿和水,不溶于乙醚和石油醚.
操作步骤:取中性氧化铝(100~200目,加入8%水振摇均匀使活度呈6级)6克(按样品:吸附剂=1:300量),先加入二氯甲烷,并打开柱下口活塞,湿法装柱.取穿心莲内酯为主的精制品20mg置于蒸发皿内,用刮刀压碎后加0.4ml的甲醇溶解,再加入中性氧化铝半牛角勺(约0.3g)拌匀后再红外灯下干燥,并用刮刀亚成散粒,然后加到柱顶,呈均匀薄层带。将一滤纸片(直径小于层析柱的内径,滤纸片打小孔,平铺在样品层上。首用洗脱剂要保留柱顶)。按梯度洗脱,先以二氯甲烷洗脱,用小三角瓶收集洗脱液,硅胶板上检查内酯成分出现时开始(用毛细血管滴下的洗脱液点在硅胶的薄层板上,用Kedde试剂检出,加热后出现紫色斑点)收集第一流份,每流份收集10ml。继以二氯甲烷:无水乙醇=20:1洗脱,再改为二氯甲烷:无水乙醇=9.6:0.4洗脱,再以甲醇洗脱,最后用50%甲醇洗脱。分别浓缩各馏份至小体积。然后每份点样于硅胶CMC-Na板上,并用对照品(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对照,展开显色条件:硅胶CMC-Na板,氯仿/甲醇(10:1)展开,Kedde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碱性试液)喷雾,加热后显紫红色斑点,从TLC结果检查样品究竟含有几个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记录TLC图谱结果。
说明:柱层析时所用的仪器要干燥:&& 层析柱&& 1支&&&&&&&&&&&&&&& 小三角烧杯&&& 15只&& 吸管&&&& 1支&&&&&&&&&&&&&&& 蒸发皿&&&&&&&& 1只&& 小漏斗&& 1只&&&&&&&&&&&&&&& 量筒&&&&&&&&&& 1只&& 玻棒&&&& 1只&&&&&&&&&&&&&&& 量筒&&&&&&&&&& 1只
二:低压柱层析1.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大黄素的分离大黄素(Emodin),橙黄色长针晶(丙酮)mp。255~257度,能升华。几乎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可溶于Na2CO3& NH4OH 和 NaOH水溶液。溶解度(g/100ml)乙醚0.14,氯仿0.071,苯0.041,四氯化碳0.01(25度)。
大黄酚(Chrysophanol),金黄色六角形片状结晶(丙酮结晶)或针状结晶(乙醇)溶出???mp。196度,能升华。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冷乙醇,易溶于沸乙醇,可溶于苯,氯仿,乙醚,丙酮,冰醋酸,NaOH及热NaCO3溶液,不溶于NaHCO3& Na2CO3水溶液,难溶于石油醚。
大黄素-6-甲醚(Physion),橙黄色针晶。&Mp207度,能升华。溶解性与大黄酚相似,可溶于NaOH水溶液。
操作步骤:(1)&薄层层析用硅胶H10克,湿法装柱。(2)&样品:总蒽醌粗品约5mg,加少量丙酮恰溶解后,在取少量硅胶拌合均匀,在红外线灯下红干,上柱。(3)&洗脱剂:& 石油醚/醋酸乙酯(9:1),(8:2),醋酸乙酯,乙醇。(4)&收集洗脱液:视色带情况,收集每流份的量。(5)&压力:N2& 0.5kg/cm2(6)&浓缩每流份至小体积。(7)&检查:TLC:石油醚/醋酸乙酯(9:1)PC:石油醚以水饱和&&&&&&& &&&&&&&&&& 对照品: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6-甲醚乙醇溶液。&&&&&&&&&& 显色:可见光下显亮黄色斑点。&&&&&&&&&&&&&&&& 紫外分析灯下显亮黄色斑点&&&&&&&&&&&&&&&& 氨熏显红色斑点&&&&&&&&&&&&&&&& 3%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喷后现红色斑点。记录:TLC,PC结果,附图谱,检查每组分样品的纯度。
2.粉防己甲素和粉防己乙素的分离:(1)&粉防己甲素无色针状结晶,mp。217~218度。。+297度(C1,CHCL3)。其盐酸盐MP。263度(较)266度(分解),其苦味酸盐MP。247度,》》+286.7度(CHCL3),碘化二甲酸粉防己甲素(汉肌松,C40H48O6N2.I2)无色鳞片状结晶,mp。258~260度。。。+185度(MeOH)。粉防己甲素不溶于水,石油醚,易溶于乙醇 甲醇 丙酮 氯仿和 苯中,也溶于稀酸水溶液。
(2)&粉防己乙素 :&& 所拥溶剂不同,结晶熔点不同。吡啶-甲醇中结晶,mp.121~122度;丙酮中结晶,六面体粒状结晶 mp134~136度;甲醇中结晶,细棒状体mp.177~179度;乙醇中结晶,细棒状,mp.241~242度。。+275度(C&&& 0 .57 ,CHCL3)。其苦味酸盐& mp。186度& ,。。。溴化二甲基粉防己乙素(汉松敏,C39H46O6N2Br2)无色针状结晶相似,极性较粉防己甲素稍高,故在苯中的溶解度小于甲素,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甲素,借此可以相互分离。
& 操作步骤:(1)&薄层层析用的硅胶H20克,先用少量氨水饱和,湿法上柱。(2)&样品:粉防己生物碱的粗品10mg,加适量CHCL3溶解,然后用少量硅胶拌合均匀,在红外线灯下烘干,上柱。(3)&洗脱剂:氯仿/甲醇(9:1),(8:2),(7:3),(6:4)―――――》甲醇。(4)&检出试剂:碘化铋钾试剂(5)&收集:每流份10ml量(6)&压力:N2& 0.5kg/cm2(7)&浓缩每流份至小体积(8)&检查:硅胶CMC-Na展开剂--氯仿/乙醇(10:1)或(10:0.7),氨气饱和氯仿/丙酮/甲醇(4:5:1),氨水饱和。显色剂――改良Drogendorff试剂对照品――粉防己甲素乙醇液&&&&&&&&& 粉防己乙素乙醇液(9)&记录:TLC结果,附图谱,检出每组分样品的纯度。
三.减压柱层析(VLC)(Vacuum Liguid Chromatography)&& C20二萜生物碱 hetisine 和 hetisinone 的分离操作步骤:(1)&VLC柱(15ml量垂熔漏斗)(2)&中性氧化铝5克(3)&样品:hetisine 16mg , hetisinone 16mg(4)&洗脱剂:甲苯/甲醇3~5%,甲苯/甲醇6~8%(5)&检查:TLC , mp,IR碘熏显色Hetisine& mp。 254~258度&&&&&&&& 丙酮/甲醇中重结晶Hetisinone mp.267~269度&&&&&&&& 丙酮中重结晶&&&&&&&&&& 四.干柱层析法从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 中分离五味子酯丁五味子酯丁(Schisantherin D)
操作步骤:(1)&层析用酸性氧化铝(120~200目,3~6级)240克,装于直径2.5cm*40cm的聚乙烯薄层膜柱中。(2)&样品1.4克溶于10毫升苯/醋酸乙酯(6:1)中,溶液加样。(3)&苯/醋酸乙酯(6:1)展层至柱顶。(4)&按TLC的Rf值推算带位置,也可以将一个展带再分成头,中,尾三段。用刀片切成段。(5)&各段分别置于适当的层析柱内,以醋酸乙酯洗脱,分别浓缩。(6)&TLC检查纯度酸性氧化铝板 (3~?级)苯/醋酸乙酯(6:1)碘蒸气显色
实验六& 离心薄层层析的应用
大黄素-6-甲醚& 大黄酚的分离丹参色素的分离:一.利用离心薄层层析法分离大黄酚,大黄素-6-甲醚大黄酚 大黄素-6-甲醚二化合物极性相近,相互分离较为困难,有人曾采用磷酸钙柱层析,以石油醚展来,下层黄色带洗脱后以甲醇重结晶可得大黄酚,上层黄色带洗脱后以甲醇重结晶可得大黄素-6-甲醚。但较费时,使用洗脱剂量大。本实验利用LBC-3型离心薄层层析仪快速分离大黄酚和大黄素-6-甲醚。操作步骤:(1)&常规方法于转子上涂以1mm厚的硅胶G-CMC-Na(25~30g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的硅胶G加入80~100ml0.4%CMC-Na水溶液,在乳钵中调匀辗磨成浆糊状)制备而成,阴干(约24小时)于70~90度的烘箱中活化2H,然后用1mm的刮板器修整转子备用。(2)&将制备好的转子装于LBC-3型离子薄层层析仪上,装样前,薄层转子先用洗脱剂预洗使洗脱剂达到饱和并除去硅胶中的杂质。(3)&取大黄酚 大黄素-6-甲醚的混合物15mg溶于1ml氯仿中,用2ml的注射器吸取0.5ml直接进样(先启动转子),使样品在转子内形成窄带。(4)&用石油醚(或环己烷):醋酸乙酯(25:1)洗脱(可借助于流量计控制)以1.5ml/min的流速送入,每收集2~4ml为一流份,以硅胶TLC检测每一流份。合并相同,回收,纯化,以TLC和mp检查纯度?计算回收率?(5)&检测条件:TLC:石油醚(30~60度):醋酸乙酯(9:1)PC:石油醚以水饱和显色方法:& 可见光下显黄色斑点紫外线下显亮黄色斑点氨熏,显红色。3%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喷后现红色二.丹参色素的分离丹参色素多为橙色,红色至棕红色的化合物,少数为为黄色。这些化合物极性相似,采用一般的柱层析方法较难分离得到单体。本实验采用离心层层析的技术进行分离
&。。。。。。。。&操作步骤:(1)&硅胶CMC-Na离心薄层板(1mm厚)、(2)&总丹参醌混合物20毫克溶于2毫升氯仿,用注射器进样,使在转子内源形成均匀窄带图。(3)&洗脱剂:环己烷/醋酸乙酯(99:1)(98:2)(97:3)。。。。。1.5ml/min(4)&收集:按色带情况收集洗脱液。(5)&检查:TLC硅胶G-CMC-Na板展开剂:石油醚/醋酸乙酯(9:1)可见光下观察色斑。(6)&记录:TLC结果。
实验十一& 掌叶防己碱的提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汀(Palmatine),硫酸延胡索乙素又称消旋四氢巴马汀硫酸盐(dl-telrahydropalmatine sulphate).延胡索乙素(Coryadalis B)为镇痛安定药,用于缓解胃肠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疼痛,临产阵痛,头痛,失眠等。用延胡索乙素为主要药物制成的药物制剂有“元胡止痛片”等。13-甲基巴马汀(13-methylpalmatine),又称去氢紫?碱(dehydrocorydaline),或去氢延胡索甲素,临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和胃溃疡等症。用其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制剂有“可达灵片”等。中药延胡索(元胡,Corydalis yanhusuo W.T Wang)的块根属??牡丹科紫堇属植物,其主要镇痛有效成分为去氢紫堇碱,氮其含量很少,为扩大药物资源,可用某些植物含其脱氢化合物巴马汀较多的特点,将其中的巴马汀提取后,再经氢化反应,制备延胡索乙素,或经化学结构的改造,将巴马汀转化为13-甲基巴马汀,以供临床应用。再中国华南一带的防己科天仙藤(Fibraurea recisa Paerre)的根茎即为一种巴马汀含量较多的植物。黄藤层例入《本草纲目》,现代民间作为清热消炎药,常用于治疗外伤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热痢及黄豆等。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季铵生物碱的特性及其一种提取方法。2.熟悉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和方法3.掌握制备生物碱结晶性盐的方法和精制4.掌握四氢巴马汀的制备方法。&&&&&&& 5.熟悉巴马汀转化为13-甲基巴马汀的过程,认识生物碱结构改造的重要性。&& 二.黄藤中已知成分的理化性质:黄藤根茎及根中所含成分主要为巴马汀,还含少量药根碱 伪非洲防己碱 黄藤素甲 黄藤素乙 内酯及甾醇。又谓再根茎 根及树皮含小檗碱。1.掌叶防己碱(巴马汀,Palmatine)本品是季铵原小檗碱型生物碱,溶于水 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 乙醚 苯等溶剂。掌叶防己碱盐酸盐即氯化巴马汀(Palmatine Chloride)C21H22O4N.I.2H2O为橙黄色针状结晶。UV 。。。。。。。。。。。。。。。。。。。。。。。。。。。。。。。。2.药根碱(雅脱碱,Jatrorhizine)本品是具酚羟基季铵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其理化性质与巴马汀相似,但较容易溶于柯性碱液中,其盐酸盐再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巴马汀大,可皆此性质分离。药根碱盐酸盐为铜色针状结晶,mp.204~206度,其苦味酸盐为呈黄色柱状结晶,mp.217~220度(dec.),其分子式为C20H20O4N。3.小檗碱(黄连素,Berberine)本品是季铵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其游离碱为黄色长针结晶,C20H18O4N.OH.5 1/2H2O,mp.145度,在100度干燥,失去结晶水而转成棕黄色,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乙醇(1:100),较易溶于热水,热乙醇,热甲醇,微溶于丙酮,氯仿,苯,几乎不溶于石油醚中,小檗碱与氯仿 丙酮 苯均能形成加合物。小檗碱盐酸盐C20H18O4N.CL.H2O,mp.205度(dec),微溶于冷水,较易溶于沸水,其硝酸盐及氢碘酸盐,极难溶于水(冷水约为1:2000)。小檗碱的中性硫酸盐,磷酸盐,醋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小檗碱的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 盐酸小檗碱&& 1:500&& 硫酸小檗碱&& 1:30(酸性盐1:100)&& 枸橼酸小檗碱 1:125&& 磷酸小檗碱&& 1:154.伪非洲防己胺碱(Pseudocolumbamine)本品为具酸羟基的季铵伪原小檗碱型生物碱,额能溶于水,乙醇 甲醇 ,不溶于乙醚 苯等溶剂。其C20H20O4N.CL.2H2O呈黄色短针晶,mp.&300度(del)
5.四氢巴马汀(Telrahydropalmatine)元胡索乙素为消旋四氢巴马汀,是叔胺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其游离碱C21H25O4N,mp.146~148度,不溶于水,能溶于热乙醇(在冷乙醇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氯仿苯 乙醚中。元胡索乙素的酸性硫酸盐为无色针状结晶,mp. 245~246度,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在热水中较大,其中性硫酸盐为长柱状结晶,mp.220度,在水中溶解度较酸性硫酸盐为长柱状结晶,mp.270度,在水中溶解度较酸性硫酸盐为大,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左旋四氢巴马汀即为颅痛定(Rotundine)mp.141~142度。。。。。。。。。。。。。。。。6.各种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的紫外谱图特征如下所示:
&三.巴马汀提取及延胡索乙素制备的方法巴马汀为季铵生物碱,溶于水和极性大的有机溶剂(如甲醇 乙醇),所以可用甲醇,乙醇或水进行分离。巴马汀是有机碱,尽管它带正电荷,但和水的
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
Copyright @ All Rights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化学学科&& Tel:029- &
E-mail:zmzhu@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摩尔每升氢氧化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