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扣上点赞的人越多白头发是不是越扯越多能加点等级??

女孩收入达到多高时可以购买奢侈品?
【零营的回答(161票)】:
我工作第一年,用年终奖金买了念了很久的c牌长钱夹。
我知道我会用同一只钱包很久很久
我也不想用任何人送给我的钱包
我想,十年后十五年后的我能配得上,而且它能配得上我。
然后到那个年龄,被问到取出一只有些旧旧的钱包的时候,我会悠悠的说,这是我工作第一年存钱买的。
【pansz的回答(92票)】:
这个问题嘛 ,纯粹取决于对的定义。
我个人认为,奢侈品具有绝对定义,而不是相对定义。一个穷人有可能倾尽自己财产买一样商品,但这件商品仍然不是奢侈品。虽然对它来说这个行为很奢侈,这并不意味着这件商品就成了奢侈品。有些人可能零花钱买很多奢侈品,他的行为在他的收入来说一点也不奢侈,但这并不能改变这件商品本身是奢侈品的事实。
所以我要强调:穷人能力范围内能够承担的最好的东西往往并不是奢侈品,它们只是比普通商品略高价一些的商品,还根本没有达到奢侈品的门槛,没有资格被叫做奢侈品,它们或许只能算是奢侈品的廉价替代品。
奢侈品是其价格远高于必须水平的商品。如果一定要有个度的话,我觉得大体可以认为是 20 倍价格。
如果大家公认一辆普通的代步车要 10 万,那么 200 万以上的代步车就是奢侈品。
不能说对于普通代步来说 200 万的车有性价比,这样的车肯定不可能有性价比。
若是你只是想买性价比更好的车, 20-80 万很可能是比 200 万车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如果一个普通的挎包要 1000,那么 20000 以上的包,就是奢侈品,你不可能用「奢侈品能用 16 年」来催眠自己说这个奢侈品有性价比,因为女包的价值在于装饰为主而实用为辅,女生应当为每套服饰配不同的包,而不是一个包解决所有情形,当你真能配备 10~20 个 20000+ 价格的奢侈品包的时候,我有理由相信你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如果一个普通的皮鞋要 500,那么 10000 以上的皮鞋就是奢侈品,如果你只想要质量更好一些的产品,
的皮鞋就能满足你的需求,几千元的皮鞋已经足够耐用,所以用「耐用」为理由购买上万元的皮鞋并不是个上得了台面的理由,用「这个档次的产品才能彰显我的身份层次」或许更加合理,当然可能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就是「从我出生以来就是用的这个档次的商品,更低档的商品我在生理上无法接受」,这在我看来也是非常合理的理由。
「格调」一书明确指出:经常有意无意的购买性价比很低的产品,经常花掉可花可不花的钱,是上层人士的明显标志。——我认为,当你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可以买奢侈品了。
至于苹果手机之类的,远远达不到奢侈品的标准!苹果手机仅仅只比普通智能手机贵 2 倍多而已,而如果用车举例子的话,没有人会认为 25万 的车是奢侈品。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题设的问题并不存在。——奢侈品离大多数人很远,当你真的能买得起奢侈品用得起奢侈品的时候,往往你已经不需要再问这个问题。
如果换算一下,或许可以这么认为:当你的收入水平达到平均水平的 20 倍的时候,就是你可以随意购买奢侈品的时候。——这其实并不夸张,知乎应该有一部分人能达到。
【喵喵的回答(85票)】:
当你的收入能稳妥的控制住你的质量时。
想买就买,年轻女孩男孩,好奇爱俏,攒钱买名牌再正常不过的事。
活得easy一点好吗?买个包而已又不是买楼。
日本白领挤着地铁背香奈儿的多了。北京上海也是一样。
也就是穷惯了才会把背什么包和身份地位挂钩,才会扣扣索索地给自己上枷锁。
穿衣打扮都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哪个女人一辈子就为了个经典实用背一个包的?
背坏了挣钱再买,那才是新时代好儿女。
当服饰成为累赘,让你开始思考这许多,就失去光泽了。
【lao3he的回答(81票)】: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攒下的钱够了,买了它并不会让你吃不好,重点是你是真的喜欢它,那么就买吧,与收入无关,与地位无关,只是它符合你的品味,喜好而已。(单纯为了展示逼格就算了)
喜欢一个人都会碰到一些条条框框,尼玛喜欢一件东西还不行么。
————————————————————————————————
再说几句吧,强烈鄙视一些答案里的什么一件奢侈品需要什么相同格调的搭配,我是不明白那么多人点赞,你们不觉得无形给人分了等级了么,什么心态???
(没准其他人认为我这样想是玻璃心,但我自己思考只是觉得大多数人只是看到那些答案,内心这样呼喊:“我草,高逼格,不错,这才叫高贵,这种人才有资格买奢侈品”,只能呵呵了,感觉活得真浮夸。)
换句话说一件所谓奢侈品的产生,其设计师应该从没想过他所设计的产品是要给xxx搭配的吧,或许他更欣慰的是有人能够欣赏他的产品不是么?
人要终要回归生活本身才对吧。
【听音乐会醉的喵君的回答(111票)】:
网络爆红演讲——金语俊:我只要当下的幸福! /v_show/id_XNzM0ODQ3Mzcy.html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个大叔,介个大叔就是金语俊,那个微博上的励志演讲:只要当下的就是介个大叔做的 看不了视频的我给加个图片
======================萌萌哒分割线===================
在我看来好的东西不仅仅是从实用角度上来说可能会更耐用 更重要的是还可能给人打来心理上的自信,这就相当于游戏里面的神器,不仅能砍怪还能加个BUFF 。有错么 ?我就坦诚我有时需要好看有品质的衣服来给自己加点自信的BUFF,很猥琐?很虚荣么?那我就虚荣了肿么地?但是我最讨厌的就是某些因为各种理由不买还站在一旁说风凉话的,指指点点的说着:真是虚荣,就这收入水平还配这包,balabala的好像你不买贵的东西但是别人买就犯了罪一样,还感觉自己特懂事特精明别人都是虚荣就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我真心觉得某些人收入水平无论多高以这样一种心态去看别人的事情真的是比极端虚荣心那种东西还猥琐。
我有时会买对我而言并不便宜的东西,并且无论别人怎么说但我乐意而且开心,一件好东西给我带来更多的正面效应即便需要我节衣缩食一阵子那又怎样? 说不定哪天就死了,活着时候还不得好好享受么?这个就是我买所谓的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东西的标准。
想买就买吧,只要你买了不会后悔它的并且正面效应比你损失的金钱要值得多。
拥有几件自己很好珍惜宝贝的东西蛮好的。
至于别人怎么说,管他们呢,又不花他们家钱。 (?`^??)
=========================================萌萌哒分割线
另外。。我有些搞不明白,虚荣心在大家看来都很可耻么?大家都真的一点虚荣心都没有么?
(有些小惶恐哒,因为第一次收到两位数的赞(??д?)b,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谢谢大家了,么么哒 ,又重新排了下版重点想表达的话用黑体字标出了,不介意的话再给丢丢赞好不╭( ???) ??)
【切片的回答(49票)】:
小姨癌症去世前几个月跟友人讨论:
“卖两套房子差不多能到手48w,这些钱怎么花?还不如房子放那了。”
人之将逝,我很明白她的心情。肠癌已是吃不到好东西,越发肿大的肚子也无法四处周游,最喜欢穿淘宝58元的系带家居裤,48w怎么花?还不如留给儿子了。
就算活到百岁,我也不愿耄耋之年去环游世界,等到那时真的可以做到吗?
倒不如健康时取悦自己,来年病榻上也够回味了。
整理遗物时看到她在微信的这番话,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赚了,就花了吧。
年头小姨给自己买了4000块的兔毛皮草,去香港扫了十几万抗癌的药物,换了几万的净水器、花洒、洗衣机。
故人已去,贴一段她写的话,也算切题:
“女人在努力的更正造物主的失误,把春天最漂亮的元素都往身上最显眼的位置贴,打扮得花枝招展,还不择手段的把秋天最丰盛的果实往自己兜里放,装出一副丰衣足食的富态。她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把先天的不足后天给补上。这样,这社会就协调了许多…女人也就不枉为女人。”
愿天下的女人都生如夏花,不枉年华。
【之之哟的回答(35票)】:
为什么要纠结于这种问题?
想买就买。
买了后发现自己每天背着LV挤公交吃泡面不敢参加朋友婚礼的时候,自然懂得了自己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包包付出了什么,自然会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值不值得。
有些人月收入50k,一年也舍不得买一个5k的包包;
有些人月收入3k,也愿意省吃俭用一年买一个10k的包包。
你的收入根本不能决定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购买奢侈品。买不买奢侈品,端看你自己觉得自己想要为了奢侈品付出多少。
明白了么?
在中国,奢侈品有时候是一种门面,这很畸形。
我的第一个大牌包包就是为了装点门面买的。因为当时在金融业,年纪又小,别人看不起我。当时咬牙咬得都要碎了。很可怜啊。
现在买不买一个包包,只有一个原因:我看没看上它。
口袋里钱够的话,喜欢就买咯。
反正十几万的也买不起,也没觉得它们设计有多特别(真心话)。我对包包的要求就是别太沉了,耐脏,耐操。
奢侈品的设计和质量,确实还不错。
爱才是奢侈品,我买不起。笑。
【藥師的回答(2590票)】:
当你能真正品味奢侈品的价值时。
喝咖啡吗?我猜你喝咖啡,至少你喝过。16、17世纪,威尼斯商人、荷兰人把咖啡运往欧洲,从此欧洲的上流社会有了“黑色金子”这一饮品。
喝茶吗?我猜你喝茶,至少你喝过。万历年间的欧洲人民也喝到茶叶了,又是万恶的荷兰人民起的头,初入欧洲时价格极其昂贵————被欧洲人民视为皇室专用的“贡品”。随后,英国人民饮茶的习惯从上流社会慢慢转进寻常百姓家。
你看,奢侈品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贡品和日用品之间变换着,看不到一条明显的界限。这条界限让你我无法辨别渴望的物件是奢侈品,还是生活的必需品。
自己不怎么用奢侈品,倒是经常送身边人奢侈品。
去年某人生日时,送了他一对袖扣。某人衣柜里全是法式克夫的衬衫,于是袖扣成了必需品。
某人自己来来回回跑Stefano Ricci看了多次,最后舍不得掏钱跑来勒索我。磨着让我送他生日礼物————实在不耐烦,靠近他生日那几天买了送他。
盒子还没打开,就同我如数家珍的描述Stefano Ricci的工艺、滚轴如何如何,末了拍了几张特写po朋友圈。他这精致男子同我这糙汉子似乎就这么一分一厘拉开差距。有时他会嫌弃自己几万块的定制西服手艺差了,但没数落过我这老友送他的礼物。
“画龙需点睛,你这袖扣一配,我这身suit,才算活起来了。”
想想他真的这么喜欢,买来送他也是值得的。如果是送哪个多金客户,不过是丢在配饰箱里,可能这对某人口中做工精美的袖扣就永无重见天日之时。
后来某人说要做饭,帮哥几个改善伙食,于是厨房改造,冰箱、抽油烟机一并买全。断断续续做了个把月饭后开始抱怨,刀不好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
这句话就和我嘟囔了一个星期。
我明白他意思,后来赶商家做活动,买了套不错的ZWILLING。一大箱子搬去他那时,他刚睡醒。穿着内裤开了门,眼睛一亮,拆箱,一手握磨刀棒,一手持锅,开心的穿着内裤就在大厅里跳了半小时印第安舞。
“嘿~~~~嘿呀~~~~~”
边跳边拿磨刀棒敲下锅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回头问他好不好用,还是老样子,各种如数家珍,砍骨刀的重量如何趁手,中片刀的设计如何如何人性化。还说自己的大厨之路从此开启,明年法国蓝带见。我送的这套厨具他也要空运过去,一个都不能少。
其实我都不大明白,做菜我只是个入门汉,以我来看,百来块千来块亦或路边菜市场几十块买的一把刀,并用不出什么区别。
但见他这么开心,也就有了宝马赠英雄的意思,烧的钱也就没那么肉疼了。
认识个西装裁缝,有次聊到裁缝剪,老裁缝开始把自己喜欢的几个裁缝剪牌子一一说来。
我没那么懂,也不知道一把好剪刀和一把差剪刀的差距,更不清楚剪刀好不好裁一块面料时有什么区别,至于什么庄三郎、奖三郎更是傻傻分不清楚。
再半年见他,告诉我他一个出师的徒弟下血本几千块,买了把上得了台面的裁缝剪送他,他捧着剪刀就乐呵了一整天。
不过他的几个小弟子想拿去用几下时,哪怕只是摸摸,也要被他厉声喝退。
“小兔崽子们懂什么好剪刀。”
求观赏,没看出什么所以然,也不知这么一坨钢哪值这个价。想来,这世间每个精雕细琢的物件,总该找到属于它的主人,才是入了正道。
若是着了个同这知乎一般看脸识人的地,被主人拿去恨不得全天下知道PRADA怎么写,LV有格纹,Burberry刺绣标的显摆,未免也凄惨了点————总会让我有种好闺女遇人不淑落入流氓手的感觉。
家里的老头子、老太婆这辈子没出过远门,什么奢侈品都不认识。
去年送了条Burberry的围巾给老太婆。
好不好啊,我问老爹。
切,你妈她懂什么,拿到手就嫌难看,回头上网查完价格半天说不出话。再后来看这小城满大街的大妈围一样的假货,自豪劲就上来了,每天晚上出去跳广场舞都要围着。
过年回去,老太婆对我说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手感、保暖程度都不是那些几百块一条的围巾能比的。
是啊,你儿子去纺织厂参观过,清楚现今号称百分百羊绒的围巾里实际用了多少羊绒。
再一年,老头子冲我要条一样的,二话不说买给他。
老头子老太太不认识什么大牌子,到现在还管Burberry叫八宝力,但我知道送给他们,值。他们会戴上三年,五年,他们不会喜新厌旧,他们知道这是真正的好东西,在东北的冬天里比市面上能买到的大多围巾御寒力更佳。他们早就到了会留心生活中每个细节的年纪,他们没法和你聊茶叶的历史,没法同你聊什么是茶道。但到了他们这把年纪,举手投足间皆是禅茶一味。
他们会每次戴围巾的时候,记得这个在远方的不孝子。
逛三里屯时,不时会从酒吧里冲出几个满身耀眼的年轻女子,大概回家时会随手把一身光鲜甩到床底。有时我会替那些用心在工艺上的手艺人难过,他们认真创造的物件,并不曾被珍惜,他们的一针一线,比不上一个小小的Logo标记。
送女朋友奢侈品,乱七八糟什么都送过。月薪5k时就敢花4k买钱包送她。倒是她后来薪水比我多上几倍,再不用我操心,满世界出差时,走到哪,shopping到哪。
朋友对我说,她都是你惯坏的,变成个物质的女人。总有天你要付出代价。
几年过去了,物欲没多物欲,代价也没付出什么。女朋友倒是开始能理解我为什么愿意花几百块钱买一瓶洗发水,花百来块钱买只牙膏(笔者早产,牙齿、头发天生很糟糕,自己很爱惜,日护用品上从来不节省,或许这些对他人来说是奢侈品的东西,对我来说是必需品)。当我花几千块钱买条牛仔裤时,也再不会嗔怒了。
我想她懂得了奢侈品的价值。
她知道我爱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哪怕一条牛仔裤都能穿上五年,她知道我懂得身边每个物件的价值,珍惜拥有的一切。
她也会如我一般一个包包用上几年————并不是病态的爱护,舍不得换新————而只是珍视自己的每样拥有。
每个人都在必需品、奢侈品之间反复轮回,忘记了每个物件被创造出的本意。工匠们永远希望自己创造的物件被欣赏,无论使用它的是个随手一掷的富家女,或初入职场的月光族。
下次置入奢侈品前,不妨问问自己,懂得品味想拥有的物件的价值吗?还是仅仅认识一块Logo。
先把水烧开,再加进茶叶,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以外,茶一无所有。
[日]千利休
如果你已懂得了奢侈品的价值,把玩间欣赏它的美,清楚工匠们的用心之处,知道需要它不是因为它的Logo,愿意珍惜它,使用时却能忘记它的存在————那么同收入无关,同时机无关————你可以随时把它置入。
-------------------end-------------------
某人从他姐姐那坑到的另一对袖扣某人从他姐姐那坑到的另一对袖扣
【黄主任的回答(38票)】:
这么多答案讲这么多道理,买私人物品东西这个事情有什么道理可以讲的?
喜欢、并且买得起,就买。
我们每天辛勤工作的原因之一,不就是为了能花钱享用那些我们喜欢的美好东西么?
【夏令令的回答(821票)】:
谢谢邀请。昨天就一直看到一些略有问题的答案在TL上晃,今天得一点空来答。
首先引入一个观点:我们进行的每一次消费,都可以视作「购买」一个「标签」,时装消费(包括奢侈品消费)尤为典型。
这个标签可以是别人贴在你身上的,比如「不要小看穿优衣库的,他可能是土豪」,「背小号糖果色路易威登alma的一般是富家少女」,「带着妹子去外滩的餐厅吃饭一定是想共度良宵啊(文雅地说)」……
也有可能是你通过这个消费行为给自己贴上了标签,比如「刚上市就买到6 plus我很人生赢家」,「男朋友给我买这么贵的手袋我在女朋友面前是人生赢家」,「出门只住五星级酒店我真是人生赢家」……
每购买一次标签,就代表着多一次给自己的定位——我在这个时空中的绝对位置,和与他人之间的相对位置:
o 我在社会阶层中处于什么地位?
o 我是否够好?是否值得别人尊敬、羡慕和爱?
认识自我,本来是伴随我们终身的问题。但很遗憾,很多人通过金钱与消费来确定自我评价,来确立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他们也通过金钱与消费去「了解」他人,去确立他人与自己的相对位置。
虽然我个人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不过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奢侈品消费的问题。
1)在一个盛行以上价值观的工作环境中,我倒是赞同女生可以适当放手购买奢侈品,目标是使自己获得「体面」的标签,令工作伙伴或客户认同为「与我们气味接近的人」、「有能力理解我们生活方式的人」。比如这里有朋友说到有姑娘为工作负债消费奢侈品(这位难得在这么年轻就眼明手快,我自问做不到),结果获得很好回报;又比如镜阳秋老师说一块好手表,可以使他在刚工作时获得一些助力。
2)目的明确为了使同侪(Peers)羡慕自己的,可以想想自己有多喜欢这种羡慕带来的快感,再决定自己愿意花多少钱去换。
建议多看时装杂志,购入各大品牌主推的经典款,我们一般称为Icon产品。每个阶段品牌推的产品都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品牌当然希望自己的Icon产品越多越好,这样顾客会买第一个后再回去买其它颜色,比如香奈儿的2.55包和外套,菲拉格慕的蝴蝶结鞋。爱马仕就不用说了,路易威登推范冰冰代言的Alma手袋效果甚好,但是推了很久Sophia Coppola手袋毫无起色(虽然这其实是我最喜欢的手袋)。
为什么建议看Icon产品呢?因为它们的曝光率高,一拿出去谁都知道。如果目标明确是为了获得他人羡慕,买大家不认识的奢侈品,无疑是失败的消费。
3)希望购买到一个标签叫「更好的自己」,这类目的我认为深究起来同2)。
4)想要买一个标签是「我看起来像更高阶级的人」。这个嘛,说得直白些,穷人可能会觉得你是有钱人,因为他们不了解,但有钱人会一眼识破你,原因最高票的匿名用户说得很清楚了:一块表不算什么,其它消费与之配套,才算是正常。
所以如果想借此跻身更高阶层,此路我也不敢说绝对不通,不过颇有危险。如果只想多快好省地让同阶层的人羡慕,这个,很多人倒是都在操作。比如买莫桑钻的,买超A货的,还有私信小广告推荐「真假混背最保险」的。话说,就算是有钱人有时也抗拒不了这种诱惑的,要不然当年怎么会有人拿着假手袋进某奢侈品牌的活动,结果被品牌全球总裁当众指出呵斥呢?
这部分消费我就不多说了。但凡珍惜自己形象和信用的人应该都不大会想去走这条路。只能说拜金这件事是价值观,和你本身有没有钱无关,有钱人也可以爱虚荣,拜金拜得比穷人还厉害的。
5)取悦自己的目的。
这个很正常,因为奢侈品雇着全世界最好的一群设计师,可以自由选择特别的材质——它们真的很好看。
如果真正喜欢,建议多看看境外购买渠道(主要看看你喜欢品牌的官网店,关注折扣),也看看自己真正喜欢的设计师,这会大大降低你的预算。
收入多少可以消费?我觉得这个真没定论。奢侈品价格太宽泛,区域价格也时有不同,我有朋友买过一个喜欢牌子的tote包恰逢英国打折才1000出头,在香港的朋友说她也好喜欢结果进店一看还是正价4千,你说她们收入到多少才该买呢……只能说,花精力获得资讯有助于降低成本。
最后破除一些误解,我看似乎拥趸还挺有一些的:
1)奢侈品更耐用。
和地摊货比当然耐用,和百货店档次的产品比,大部分奢侈品都不够皮实,小部分耐用程度只能算持平。
柔软的napa小羊皮指甲一划一个印;我试过某牌子的钱包一打开就揿扣掉下来(真是华丽的质量问题);豆豆鞋只能开车和走酒店地毯,真穿去逛街那个超薄鞋底会让你脚痛,豆豆也很快磨平。
路易威登的monogram系列确实很耐用,包身的埃及树脂材料据说烧都烧不坏,但是手柄很容易脏,脏了就无药可救只能扔了买新的——真的可以用8年,但前提是你当然不止一个包,而且可能每年只拿出来用那么几次。
耐用性方面基本是误解。唯一的好处是经典款奢侈品因为每年都会留出预算获得足够的广告曝光率,8年后拿出来仍然不落伍——这方面他们总算地道,你花钱买溢价这么高的产品好歹获得了寿与天齐的时髦感。
2)奢侈品「一年用xx次,每次xx元,还是划算的」。
怎么说呢,算术看起来没错。但是一个两千元的手袋也能这么算。或者改成一张三万块的床垫?听起来更有道理。「划算」只是错觉,最终不过是说服自己去购买的一种手段。因为假定一件奢侈品有多少年寿命,每年可以用多少次(往往这个次数会估得不低),其实可能与你真正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另外还会有隐性成本,不用是不知道的,比如奢侈品手袋会需要用去保养,修复磨损的色彩,整修磨破的边角,一次保养,费用不低。
其实这个手段挺熟悉也挺常见于媒体的,因为我自己都写过类似的稿子。有时候我们真的只是写稿子而已。
抱歉这篇就不开评论权限了。请勿转载,包括微博。祝大家消费愉快,明天上班愉快^^
【jaycexou的回答(456票)】:
当你自拍时不会故意把它收在取景器里
【CharleneXie的回答(8888票)】:
到你用得起的时候。
什么叫用得起?以我自己为例。
我妈看我哥戴了块劳力士,觉得不错,又心疼小儿子,说你也是四十岁的人,戴块表才像样子,于是想给我也买一块。
我和我妈说,劳力士玫瑰金,26w港币,我不是买不起,但我戴不起。戴了这么好的表,怎么也得穿高档衬衣,穿5000块的皮鞋吧,那我就不能挤公交车了,而我家只有一辆车,专供家里领导上下班,那么我就需要再买一辆车;买车至少是B级车,最好是奔驰宝马才能配得上这套行头。我公司楼下停车费一天80,算算这多大的成本?你见过开奔驰,穿prada,戴劳力士写代码的程序员么?
我哥他本身就开奔驰,戴劳力士符合他身份,也不突兀。
这就叫用不起。奢侈品都是配套的。
每次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背真品奢侈牌包包,我真觉得她用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很多人从实用角度来考虑奢侈品,自认为不对。什么是奢侈品?奢侈品是脱离了具体使用价值而用来彰显社会地位的物品。比如说,两万元的精工表不是奢侈品,而八十万的百达翡丽是奢侈品。两千块的coach是生活必需品,二十万的birkin是奢侈品。什么几百块的皮带,苹果手机,完全是生活必需品,最多是生活品质提高点。
------------------------------------
混知乎这么久,头一次得赞超过三百,诚惶诚恐。
允我再多说两句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是随资产阶级的上升而出现的。过去欧洲的阶级很明确,贵族vs平民。贵族的标示就是封号。随着资产阶级的出现,原有的阶级划分被打破了,这群新兴阶级急切需要一个标示自己阶级的符号。上流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奢侈品作为社交场所中的道具,传达的意义很明确:我很有钱,我是资产阶级,隐含意义是我在社会中很有地位。
所以说,奢侈品是配套的,这里不仅仅是服饰上的配套,而且是社会地位的配套。过去有说法,商人戴劳力士,医生戴欧米伽,工程师戴IWC。现在明显工程师是戴不起IWC了。
对于背LV挤公交车,我实在不知道往哪个阶级里划分。
说得对,我买得起“物质上的那块表”,但用不起表示无力负担“符号意义上的那块表”所代表的生活。
从小被教育衣着要得体,这里包含两部分意思:首先是搭配得当,其次是符合身份。有个词叫僭越,就是说越级穿戴使用与身份不一致的衣物或物品。现在年轻人崇尚个性,第二条基本可以忽略了,但是有些场景还是要留意。
-----------------------------------
建议题主对于新增问题,另开一个问题,本回答已经被回复玩坏了。
-----------------------------------
看评论里有些人说我啃老,四十岁了年薪还不到五十万,我真的很委屈啊!你们这样是深深地伤害了一个纯真的程序员的心啊!我已经很努力了知道不?
------------------------------------
赞是刷刷刷地上升,要不说谁都有点虚荣心呢?
姑娘们,看在你们给我点赞的份上,不就是个包么,咱们买买买!!!
------------------------------------
点了赞等着领包的姑娘们排好队哈,等我向家里主要负责人申请下资金马上带你们去买!
【陶拾伍的回答(355票)】:
当你不再问出这种问题的时候。
吃糠咽菜买奢侈品没什么错。
背着它挤公车也没有错。
自拍天天show它也没什么错。
人要为自己负责,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去努力得到。
大到一种生活,小到一个包。
不要因为别人闲言碎语就退缩,而前进的动力也不只是为了得到别人赞扬你。
该不该读博士?
该什么时候要孩子?
该不该结婚?
让这些问题都见鬼去吧。
【傅培源的回答(1919票)】:
我想说的和收入关系不太大,但在我看来,比单纯的收入更重要。
(一)25岁以前
16岁我上高一,我开始学会觊觎我妈妈衣帽间里的那些包。我不认得款式,但会看Logo,林林总总什么都有。我说妈妈你有这么多包,送我一个背吧。我妈妈当时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都会记住的话:“女孩子25岁之前不要背名牌包,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是不合适。”
仔细想想,不论我们再怎么打扮自己,25岁以前的女孩始终有一张青春稚嫩的脸。除非你是一个每天都有狗仔跟拍的人,背一个名牌包,无非暗示着三件事:
第一,你有个有钱的爸妈或者你被包养了,反正不是自己赚来的。
第二,同时你爱炫耀。
第三,不过可能是假货。
请问这三件事有哪一件我们希望被贴到自己身上?
如果真的有经济实力,也想享受一下工作以后经济独立,还自己能买奢侈品的小成就感,不妨尝试一些小的物品,例如钱包和皮带,不怎么扎眼,也算是自我奖励到位。
(二) 25岁以后
那天我妈跟我说完那句话的时候,我爸还笑哈哈地补了一句,“你用名牌包,真的看着也像假的,你妈用名牌包,即使是假的别人也觉得是真的。”
我在脑子里幻想了一下这个画面。的确,即使有一天我拿一个假包对调妈妈的真包,她背着出门,也不会有人在脑子里打问号想是不是假货。换句话说,她的年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让她使用奢侈品这件事在外人看来是很正常的。
去年年底,巴黎总部派来一位大区副总裁到公司视察,是一位45岁左右的女士。她来的那天给大家开会,乌泱乌泱屋子里坐满了人。她穿一身套装,远远地站在台上,脚边放着一只深褐色的LV Capucines。面料很挺,跟她的套装也很相配。我当时觉得那个画面美极了,因为一切都合情合理。
所以即使我在25岁以后买了奢侈品,也刻意不会拿到公司来。因为我在公司还是小字辈,我的工资在各位老板和同事的眼里是一眼就能看穿的。背一个与我的收入不相符的包只会让别人觉得奇怪,并不会因此对我的能力有什么认可。
今天夏天, 我和一位Morgan Stanley的投资经理见面,她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只定制版的Lady Dior,黑白相间,大片的Floral设计非常大气。我突然明白了奢侈品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意义的——向你的客户证明你的经济实力,从而证明你的工作能力。但前提是你的工作有这个需要。
有一次我和一个好朋友讨论起女人最好的年纪,可能旁人觉得是20出头,但我们觉得是31、32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女人美丽干练,妩媚而气质,可以恰如其分的驾驭各种你喜欢的品牌。反倒是20出头的小姑娘,用点什么奢侈品都感觉怪怪的,“It doesn't go together”。
直到今天我仍旧只有极少数的奢侈品,只在一些偶尔出席的重要场合“撑门面”用,除此之外机会寥寥。我或许买得起比我现在拥有的更多,但我知道时候没到,我会耐心地等着。
更新回答题主追加的问题。
1. 对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哪些牌子算得上是奢侈品?30岁呢?40岁呢?
(比如有些人把MK/COACH牌归为奢侈,有些把B,C,D,P,L 归为奢侈.)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论怎么答,都会被黑。如果说以自己的经济条件为主,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附赠一个我自己觉得还算实在的原则吧,很多人都说刚入门奢侈品建议买经典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与此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因为不一定每个经典款都适合自己。所以每次我从想买到决定下手,都会拖上挺长一段时间,保证自己真的喜欢,且真的合适,再下手买。这样买完以后不会一阵子就不喜欢了,还肉疼。
2. 是应该多存钱,还是应该及时享乐?
这道题又是一道怎么答都会被拍死的题。我尽力。
不论是存钱还是享乐,都不能太极端。我们谁也不喜欢把日子过得抠抠缩缩的,一点娱乐项目都没有,每天像苦行僧一样地生活就为了攒钱。相反,如果你花钱大手大脚,一点控制都没有,月光族一年当到尾,也很不健康。
那具体花多少、攒多少,我自己使用的方法是在收入和支出之间设立百分比,再用Excel表格记录做记录和追踪。百分比是比较适用于收入有浮动的情况,如果赚得多了自己还有奖励,这样有动力。如果你能严格控制执行这个百分比,那么你的存款和享乐指数都会同时上涨。Excel表格建立初期可能需要摸索一下,看怎么样最适合自己。但如果你的模板做好了,公式也都建立好,每周末只需要填几个数进去就好了。
3. 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与年轻刚工作的女孩?
第一,计划你的花销。
我们平常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东花一点西花一点,每笔数额都不大,然后一查信用卡/钱包就慌了,我的钱呢…钱呢…
关于计划花销,你可以计划自己平常所有的支出,也可以专门计划买化妆品、衣服鞋包的花销。今年年中的时候我做了一个统计,把自己上半年买衣服鞋包和化妆品的数额,根据品牌和分类做了记录,然后我就震惊了,我TM到底在干嘛……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规律,其实你常买的牌子就那几个,常用的东西基本就那一些,如果能够有计划的实行,就可以避免很多冲动消费,买回来过两天就不喜欢的情况。
第二,如果你打算开始投资,从头学起,专注在一个领域。
很多人一提到投资,都直接联想到把钱分散,什么股票基金房产统统来,然后运气好了会涨价,运气不好就赔钱。
凭运气的,不叫投资,叫赌博。在你不了解股市,股票为什么会涨会跌,不了解基金,基金的原理怎么运作的,不了解房地产市场,这一个区域的规划以及大的经济环境,这跟你拿着钱去Vegas有什么去区别。
巴菲特老爷爷说得好,“许多人盲目投资,从某方面来说等于是通宵玩牌,但却从未曾看清楚自己手中的牌”,“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谬论是错误的,投资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基于此,你的投资策略应该是建立在长期的学习基础之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于一个小的领域开始从头学起,积累知识到一定程度之后,从小额开始投资,逐渐的学习市场规律和经济走势,慢慢上路以后再逐渐增长额度。小额具体是多小?你可以承担输掉一半本金。
最后多写一句,女人的财商和经济独立的能力,是决定我们生活质量和生活底气的重要前提。
【漂大神的回答(26票)】:
我是大学的时候开始想要一只奢侈品的包包。这个欲望很强烈,强烈到我愿意去做一份很辛苦的兼职。然后我做了这份兼职,虽然没做多久就辞掉了,而且赚来的钱不够一只奢侈品包包的零头。但我想要这只奢侈品包的欲望仍然存在,而且很强烈。所以我觉得二手也可以,一只历久弥新的品牌包,甚至比全新的更吸引我。我认识了一个在奢侈品文化比我们早十年二十年的日本定居的姐姐,我从她那里买了第一个lv的钱包。我记得拿到手的时候的那种感觉,好像其实也就是那样,跟所有新买的钱包带给我的感觉一样。反而是跟这位来自日本的姐姐的关系越来越好,我们聊到很多,关于非奢侈品的话题。她发给了我她在拉斯维加斯的照片,照片里的天蓝得有股甜味。那时候我从她那里买到的fendi的手提包被扣在了海关等我去取。
那只lv我在学校里不常用,同宿舍的姑娘也有一个,不过你能一眼分辨出来那是夜市上十块钱一个的版本。跟我一样,那姑娘的lv常年放在宿舍的抽屉里,不过里面装着每个月的生活费和几张四级考试的准考证。反倒是那个fendi的包,因为通身漆黑,只有手提袋上的金属钉打了fendi的钢印,我常常用,背着吃路边的烤串毫无违和感。同样地,我背着这个包坐火车去了美国大使馆面签,下午三个小时排队,我看周围人的包包看到厌烦。
去美国的时候我背着在中国买的coach,这个草绿色的coach除了颜色亮眼以外,全身只有一个logo,而我依然觉得在学校里背过分扎眼。虽然人们说coach不是奢侈品了,但是我上学的城市才开第一个coach店,全皮的折扣款两千起。去比佛力山庄的时候我们在lv的门口下车,沿着罗迪欧大道一路走过数不清的奢侈品店。我隔着窗户望了望摆满最新款的橱窗,有长辈托我问问一个牌子的表,给了一个上限,我问了问那个牌子的店员,人笑着摇了摇头。同去的人在半个小时内刷了很多牌子,我当时什么也没想到要买,下意识地觉得只有看的份。
后来我去实习,最常背的是一只zara的黑色大包,装得下我最后要换上的高跟鞋,也装得下我偶尔没来得及吃的早餐,更多的是我平常的工作笔记和一些我后悔上学的时候没来得及读的书。我还是会看每年的时装周,看我最喜欢的牌子和我以前没注意到的牌子,看微信里加的意大利代购经常更新的状态。偶尔想要买一只最新看到的,但是觉得麻烦就会不了了之。
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想买一只奢侈品包,当你想买的时候,基本上和你的收入无关。它可以具备各种意义,也可以什么意义都没有。即使不能买最新的,你可以去买基本款,折扣款,二手的,价格在这里,只是证明它是奢侈品的存在。我不说奢侈品背后的文化,当你愿意了解的时候,你可以了解,也有可能你买它只是因为它属于这个牌子;我不说奢侈品的设计和工艺,当你买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它的价格或者是某个人背了好看;我不说奢侈品的象征含义,当你买了之后你的生活也许改变也许不改变。无论是奢侈品或是别的,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就会估量我要花多大的本钱去实现,这是一种体验,最后,还是会回到它作为物的基本属性上来。
【晶莹莹Crystal的回答(291票)】:
当你用它,看到的人不会问你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时候。
【菠菜的回答(756票)】:
如果这钱是你通过合法途径赚来的,如果你没有要养病的父母,几年内也不准备买房子,那就买。
买了你才知道值当不值当,买了你才知道什么东西你会小心爱护真喜欢,什么东西你买回来就是付钱一时爽而已。
乘年轻,没负担,能用自己赚来的钱让自己明白选择是怎么回事而不是一直活在人云亦云的偏执里的事有什么不好做的。
这年头,谁没有被营销洗过脑的时候,运气好,你买个几年门道就有了,运气不好,白花点钱。但不花这些钱就幸福了吗?真的吗?年轻的轻狂难道不是钱花光了赚回来吗?难道钱拿了养男人和孩子吗?买了包养不起他们了晚三年生孩子多大的事啊?
许多人都觉得好东西会越用越奢侈,其实只要不是毒品,那么有瘾的东西还是很少的。。。而且任何东西都需要学费,自己花钱买经历和道理,天经地义,伸手党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价值观。
不过为了自己好,当然买东西不要占别人便宜,得来太容易,也是伸手党,而且会妨碍你判断值当不值当。自己喜欢的东西吃糠咽菜地买,买了别藏着,好好用,好好保养,不喜欢的东西就搁着回头随便处理了当买个教训。。。这种判断都自己来,自己走的路没有弯路,男人和人生鸡汤包括我自己说的听听笑笑就好。
赚钱认真,花钱硬气,这也是人生一福嘛。
【黄蕾丝的回答(54票)】:
补充一句,全楼最赞的答案在闻佳的回答里~
我觉得,女孩子如果是真的爱这类消费,在生活能满足基本需要后,就可以用盈余来买奢侈品了。有人觉得省吃俭用半年买个lv在家看着很爽,也是个人爱好,没有比存钱去旅行差。
但是,真的省吃俭用买个名牌包以后,请考虑以下问题:
天天挤公车地铁,大热天也不舍得打车,你的名牌包寿命?
服饰除了淘宝爆款就是大众品牌的货,买了包后还得为了配上包买衣服,不然气场啊打扮啊根本配不上…
跟你同龄正在为车子房子奋斗的同龄好男孩,看到你7万块的手表,恐怕就不敢追你了。什么,你其实不是虚荣心,说真的,连你自己…也不信吧?
最要命的一条是,买了包就月光,买了包就没钱读书,买了包就没钱去旅行,买了包就没钱存起来以备更大的发展用,买了包就只能希望男朋友养了,买了包就没钱孝敬爸爸妈妈…在我看来,每一条都比买个名牌重要多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你也看出来我是个反对无故消费奢侈品的人。我也会买一点好东西装身,因为工作有装点门面的时候,但一般的姑娘,我看不懂有多少买奢侈品的需要。既然没有需要的东西,就没必要乱买了,钱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用处多着呢。
至于说什么要活得有质感提升生活质量的话就算了吧。先做到经济独立,收入能轻易买个奢侈品并不影响吃饭生活美容社交学习投资以后再买也不迟。那时候就不需要问这些问题。
供着一个包当宝贝,不算多高品质的生活。普通姑娘,买个三四千的包,二千块的大衣也就差不多了。当然,有钱的姑娘当天天供着包是兴趣爱好不在我们讨论的行列。
最后,目测知乎上大部分是来自普通家庭的普通收入年轻女孩,大家再等等吧。
【祁nana的回答(77票)】:
对于买不买奢侈品,什么时候可以买,我觉得,你要是觉得买了能够开心,在没有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可以买。女人最美丽最年轻的日子就那十几年。虽然不需要用名牌来点缀,但是要是你开心,又有能力,为什么不可以?
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时候,想买就自然而然的去买。如果真要那么纠结,那你还没有到可以购买的阶段。那就不仅是奢侈品了,简直就成了负担。
当然,存多少钱,那多少钱去投资,完全要看你个人。如果你想买贵的东西,就不能得到用这些省下来的钱做投资的收益。人生总是充满了舍取,适当为重。
很快你会结婚,会有小孩,以后再也不会像这样有时间给自己投资。人真正能因为外表来虚荣的日子太短了,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没有去满足这个欲望,等以后有条件了那种失望是补不回来的。
前提是,这些并不是你生活的主要。
我见过因为想要名牌包、名牌车、名牌表差点把老公或男朋友逼疯的人。他们把这些看的比学习、工作,完善自己,甚至是感情更重要。这种人是极好满足的,但也是世俗的。如果这是你的追求,那么也无所谓,你的一生其实是会很简单的,因为你想要的用钱就能买到,而且从你的提问看出你是准备依靠自己来满足这种要求的。
如果是你自己赚的钱,怎么用别人都无权干涉,买得起就买,高兴就买。就这么简单。
大学毕业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一半给父母,一半自己去买了一个LV。这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个LV品牌的物品。因为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而且之后也极少把这个包拿出来用。
当时这样做,其实有一点像是给自己的一个仪式“我长大了,能赚钱了,我好厉害”。现在看看,觉得好好笑,也挺傻的。
当时的我,会把东西归化成一般商品和奢饰品。也并没有对那些品牌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却从周围的人身上看到了对品牌的追求,好奇了。
读过我在“穷养女儿有什么优点”那个答案的朋友们应该记得,我父母一直对我是实行穷养教育的。从小到大生活用品都是最基本的,完全谈不上奢侈品。所以,那次购买也是间接的暗示我已摆脱父母的养育。
那个包放在家里,并没后让我更开心,更满足,更幸福。只是多了一个包而已,多了一个可以搭配衣服的零件。
的真正快乐,其实不在于为了买什么东西而买,应该是因为喜欢/需要这个东西才去买。也不应该去追求因为买了这些东西,所能给你的虚荣、优越感。
后来慢慢越来越了解自己,有自己的一套打扮方式,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更能衬托自己,才开始适当的制备画龙点睛的你所谓的奢侈品。一般很少买超出自己月薪的物品。不过,那个时候我已经达到不管拿什么包,别人都会以为是名牌的阶段了。更有一段日子,用过几个不到一百人民币,但是做工精细的包,被周围朋友大赞。有人更是放弃名牌包包不买,只用我推荐的性比价高的产品。她男朋友估计要把我供起来了。
如果可以和年轻些的自己对话,我一定会告诉她,那些外在的东西永远不会像它们看起来那么重要。它们带给你的自信,快乐和满足才是比较重要的。而自信,快乐和满足,如果不需要这些外在品来支撑,则会更真实,更长久。
一位朋友的“奢侈品”是红酒。她和老公有专门带密码锁的常温储藏室。是澳洲一个什么红酒协会的会员(好像挺高大上的,不过我不懂)。会飞到一些国际酒节去品酒。嗜酒如命正是说她。
一位朋友的“奢侈品”是摩托车。她不买房不投资,不买包包首饰,只在车上砸钱。
现在我的“奢侈品”是各种各样的画具,本子,钢笔。人生的重点改变了,所相应的需求也会改变。
【镜阳秋的回答(55票)】:
这种比较个人的事情恐怕别人是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的,但是只要确实规划好了自己的必须消费需求和储蓄之后,能够使用多少资源获取奢侈品应当会比较明晰了。
个人非常赞同的看法,用于获得生产工具的投入或者在能够为个人生活带来较多便利、有助于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的物品上投入较多资源的行为,已经不能完全算是奢侈品消费了,对于这类物品或服务还是尽量获取吧。
奢侈品消费没有什么应当不应当,也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这不过是我们生命中无数的体验之一,哪怕并不一定都能够带给我们满足感、愉悦感,但是至少体验过了、知道了,这也是很好的。
人类的世界太虚伪、做作,我们消费什么物品、过怎样的生活常常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不得不或者必须是迎合他人的意见:
(1)在我18岁的时候父亲想把他给自己买的第一块手表送给我,只是一枚“欧米伽星座系列”罢了,但那时我既有无知的清高也不懂人情世故,毫不留情地拒绝了,父亲倒并未说什么。后来在上学期间以及收到第一份工作的录用通知时,父亲几次想让我戴上它我还是不愿意,最后他鄙夷地对我说:“你太年轻了,这个社会的人都是世俗的,你不明白。而且别看它不算什么但你别以为你现在这样就能驾驭得了它!”
后来我是主动向他要了那块表,同事、领导与客户对我的态度与先前有些微妙的差别,尽管大家之前处得关系本就不错或表面还过得去、尽管我的能力与为人也并不会因为戴上一只表而有什么改变。
此外,确实如父亲所说我开始时无法驾驭它,不否认这世上有生来淡然、通达的人,但我自己在未曾接触过虚荣与欲望时其实真得对自己和他人什么也不晓得、把自己想象得刚强但内里没有多少填充物的幼稚的人而已。
(2)长辈A君曾给我讲过他经历的事,一位曾任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长的老友出差去A君的城市,于是A君高兴地亲驾私家车去机场接他,因这两人都好酒所以十余年间无数次见面都是出租车或商务车接送。就是这一次这位老友看到A君开着不错的车子,于是露出了微妙且得意的笑容-既是对A君是他朋友身份的再次认同,也是一种对与他同行下属的炫耀。
所以为了个人的便利,奢侈品什么的有时就算不喜欢也还是要有的,就算你是低调、无所谓的人有时必须要让自己看起来世俗一些、便显得有所谓一些。
再者,只有经历过我们才知道把握分寸与取舍,有时也能帮助我们认清自己。
我爱人每日上班必带物品是钱包、便签本、墨水笔、家门钥匙和车钥匙、u盘、便携补妆包以及一部手机(有时还需要一部ipad)。曾经她一度用“铂金包”、“罗马包”装它们,但后来还是用帆布购物袋,无它,重量太轻、物品好收取而已。“铂金包”和“罗马包”不是不好,但它们本就不是为平常的上班族设计的-经常开合锁扣很烦人而且死重又大。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有些物品或服务不是自己买得起就可以使用的-它们必须配套一定水平的其他东西,于是我还是追求、享受确实是完全适合自己的东西吧。
当美好的体验享受到了,便知道何时、何处是度了。就像我知道我最爱的东西是酒、我爱人最喜的是旅游、我们又同好体验各种食物,所以其他的消费如车子、衣服、鞋履、首饰、电子产品无所谓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再对它们有什么欲望,这样活得就自我、舒服、专注了。
但是如果未曾体验过,又何尝了解呢?
都是可以属于你人生经验一部份的东西,虽然某种程度上并非必要,但多一种了解、体验也不错啊,所以力所能及时就去获取吧,别算得太精细了,当然这在之前必须把最基本、最迫切的算好。况且趁着自己年轻时还能接受许多不同、非常的东西。
能获取他人好感的东西管它是不是奢侈品,在能力所及下最好都要有一些;凡是让他人反感或感到不知所措的东西,就别要了,除非我们能够不看人的脸色独自生存。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程是不是越多越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