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对十个全word打字覆盖后面的字可以做什么贡献

十个全覆盖经验交流材料(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十个全覆盖经验交流材料(张)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内蒙古高校党委书记和思政课教师代表观摩考察“十个全覆盖”工程_播报天下_贵阳网
&&&&&&>&&&&&正文
内蒙古高校党委书记和思政课教师代表观摩考察“十个全覆盖”工程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摘要: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9月23日至24日,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教育厅组织区内49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及厅机关部分处室负责同志深入包头市,实地观摩考察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情况,切实感受这项民生工程给农牧区带来的新变化。”  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侯元说:“我们观摩团一行120余人,两天走进54个行政村观摩学习,一路赞叹,一路热烈讨论。
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9月23日至24日,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教育厅组织区内49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及厅机关部分处室负责同志深入包头市,实地观摩考察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情况,切实感受这项民生工程给农牧区带来的新变化。
“瞧,人民剧场!这个好啊!”
“你发现了吗?这一路看到的房子,整体感觉有点儿古香古色的味道,真不错!”
“变了!真的变了!这是个老村子,几年前我来过,土房子、土路,车一进来,尘土飞扬。”
9月23日,观摩团第一站走进土右旗美岱召镇,一下车,大家立刻拿出手机,边拍照边忍不住互相感慨。
据陪同观摩考察的当地干部们介绍,包头市三年计划投资60.5亿元对全市638个嘎查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各旗县区在工程推进中,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取得了各具特色的显著成效。
黄绿色相间的墙体上,点缀着七彩的涂鸦,房子的外形凹凸有致,像极了童话世界里的城堡……走进土右旗沟门镇板申气村,两排颜色鲜亮的房子,在白墙红瓦的村落中格外显眼,这是一所新建的村幼儿园。为了着重破解农村牧区校舍破旧和设点不足的问题,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在教育领域实施“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以实现农牧区孩子就近入学、有入园愿望的适龄幼儿全部入园的目标。板申气村幼儿园就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的项目之一。
“现在村里条件改善了,农田和果园的收入比外出打工还挣得多,而且这家门口就有幼儿园,干嘛还出去打工?”一位村民笑着回答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张海峰老师的询问。张海峰告诉记者,一进村,他就发现这个村有不少年轻人,所以询问他们没有外出打工的原因。“家门口有了好学校,才有可能留住人,尤其是年轻人,有了人,农村继续发展才有希望。”张海峰说。
在九原区打圪坝新村,大家再一次频频举起手机拍下规划整齐的美丽村庄和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各种特色瓜果蔬菜。打圪坝新村是九原区“十个全覆盖”产村融合示范村,同步启动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成立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使农民收入也由原来的“种地卖粮”单向来源,变成了农业自主经营所得、合作社分红所得、合作社打工所得、农家乐经营所得等多项来源。
一路观摩中,大家看到,为了巩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成果,各旗县区、乡镇不单是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还特别注重培育采摘、农家乐、特色种植业等产业发展,让村民不仅住得好,还要生活得好。
“这次观摩,真是开阔了视野,亲眼目睹‘十个全覆盖’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我真切体会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的确确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更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关系的发展工程。”内蒙古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高金祥说。
“过去我们也搞了很多农村的改革、建设、发展,但是基本都是单项推进的,这次我们看到,‘十个全覆盖’工程把经济、社会、民生的各方面都整合起来,整体推进。”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巴音巴图说。
一位思政课教师感慨地说:“这一路看下来,收获太大了!过去我们讲课,给学生讲‘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时候,往往都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通过观摩,我深切感受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最鲜活、最生动、最好的教材。”
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侯元说:“我们观摩团一行120余人,两天走进54个行政村观摩学习,一路赞叹,一路热烈讨论。我们深刻体会到,‘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成立以来最大的综合性民生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强基固本工程。它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牧区的这一关键,针对我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水平低的实际,全面推动农村牧区社会事业提速发展,切实补足民生短板,既还上了历史欠账,又蓄积起农村牧区的发展后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和创新创举。”
在观摩活动的总结会上,侯元要求各高校及时向广大师生准确、生动地宣讲自治区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特别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巨大成效,展现农村牧区的新变化,反映老百姓的切身感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各高校还要结合本校特色专业,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主动向广大农牧民群众传播知识、文化、技能,打造“扶智基地”。要组织广大思政课教师深入农村牧区,实地感受党的政策给农村牧区带来的新变化,与农村牧区结对建设“思政教育基地”。同时,各高校要学习各地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典型经验,转变学术科研作风,组织广大师生走进农村牧区,多开展田野调查,切实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
据了解,下一步,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将进一步扩大教育系统实地观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覆盖面,组织高校校长和教育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开展观摩考察。(记者
责任编辑:
春节,对许多在外的游子来说,无疑是一次与父母双亲团圆 ...超速、应急车道停车、未系安全带和占用应急车道行驶是春 ...大年未过,幽香来袭。色彩艳丽的春剑红花、清雅的阳明素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管理处举办的“黑叶猴宝宝征名活动”得 ...2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省政府近日对贵阳市人...
2月15日,章子怡晒出与汪峰及继女小苹果的牵手照,幸福之...方力申指情人节和邓丽欣烛光晚餐,照例送花,上传的牵手 ...》,自爆上月底又进行第3次的整形手术,只为了让自己的外...何猷君晒对戒 辛龙开心抱着女儿。体重2500公克,是属猴水甁座的心肝宝 ...
据《迈阿密先驱报》报道,火箭和热火正在商讨德怀特-霍华...2016赛季中超即将拉开战幕,新赛季恒大将面临着上港、苏 ...2月8日大年初二,正当国内沉浸在春节假期中时,大洋彼岸 ...北京时间2月15日晚间至16日凌晨,2016年世界斯诺克威尔士...北京时间2月14日晚,2015-16赛季英超联赛第26轮,阿森纳 ...
中医师廖婉绒告诉我们这样做可是拿自己身体开玩笑,主要 ...柔软亲肤质地的柔软弹滑的按摩头帮助眼霜使用和吸收,改 ...高颜值的看秀一家人  在大秀开始前,小七还特意到后台 ...纽约时装周Jeremy Scott秀场,佩雷斯-希尔顿半裸穿粉裤,...2月14日对你们来说是情人节,对编编来说是个返工的好日子...
大数据分析系统作为一个关键性的系统在各个公司迅速崛起,但是这种海量规模的数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挑战。[]
记者昨日从贵州省公安厅交管局获悉,春节7天长假期间,全省各条高速公路共产生交通违法行为29416起。其中,超速违法行为占了 ...[]赤峰市:“十个全覆盖”我乐在其中--记克旗土城子镇太平村康营子组群策群力建设新家园纪实
发布时间: 10:05:00
发布者:赤峰农牧业信息中心江文艳&马超
文章来源: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局 薛艳明
浏览次数:
  摘菜、炖肉、唱歌跳舞、打牌娱乐……老少邻居其乐融融齐聚广场,一餐长廊宴庆祝村子建成活动室和广场,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我在这土里土气的生活了60多年,你看现在我们也不比城里人缺啥了,我们整村的老邻旧居聚在一起庆祝乐呵啊!”老人杨久朋的话没落音,“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事!”在一旁打牌的村民吕富补充道。朴实的农民一边感恩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带来的福惠,一边投入精力和智慧一步步为实践梦想而乐此不疲。
  在过去,提起克旗土城子镇太平村的康营子村民组,人们大都是这样一个印象:村子道路泥泞、房前屋后堆满柴垛,垃圾堆、粪堆到处都是,然而今天的康营子村容整洁,村民齐心,附近的村落人人皆知,而发生这样的改变还要从村子里走出的成功企业家吕辉说起。
  吕辉从小在康营子长大,上学后户口迁出便一直在外地工作生活,成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他,如今因为父亲年纪大了,要回康营子安度晚年,为了照顾父亲,吕辉便放弃了优越生活,陪同父亲回到康营子,原计划回家后修修祖坟、写本书,可是当吕辉看到村子里几个孩子在电线杆子那打球,电线杆顶上绑了一个花筐,花筐是没有底的,他们把篮球投进去,其他的孩子就鼓掌,如此情景让这个善良的企业家彻夜难眠,“我得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让他们在假期有个玩的地方”便产生了为孩子建广场的想法。有了想法后,吕辉争得从村里走出的吕民、吕杰、吕景峰等成功人士支持,纷纷慷慨解囊为村子办了一个活动室,而后又出钱出物为村子修建广场、安装路灯。村子里的大伙一听说要修建广场,这可让全村沸腾了起来,全村的男女老少,上至70岁老人下至7岁的孩子,全都加入到这广场的建设中来,没有工资,没有回报,大家就为了让村子变变样,全村大干起义工来!
  “我寻思我是这营子的,能搬砖就搬一块砖,能提水,提一桶水。”
  村里的孙贵,前年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家里人为了照顾他,从来不让他干重活累活,然而当听到村子里要建广场,他自己拿上铁锹就跑出来,谁也拦不住。将近60岁的老人带病天天出工,一人感动了全组的人。身患胃癌的吕富,做了胃部分切除手术刚刚一年,也毅然参加到劳动中。
  就这样在点滴的影响下,康营子村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在修完广场后大家并没有停止,而是又修建起了花园和花坛,过程中没有钱,大家就自己凑,你他300,硬是靠全村人的努力凑了出几十万,没有施工队,活就自己干,70岁的老人搬不动东西,就坐在水桶旁边帮着大伙放水,前所未有的热情感动着每一个看到和参与的人,康营子人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在劳动的身影中,人们似乎看到了五十年代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没有报酬没有回报,全村人就抱着改变环境的决心大干了起来,而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村子里的文化广场、小花园、花坛、文化墙依次落成,村容村貌彻底变了样。
  村容村貌的改变也使康营子村民的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用吕辉的话说“感恩不是两个简单的字,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我们光说感恩不行,心存感恩的同时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在文化广场旁边有一口300多年历史的老井,康营子几代人吃这口老井的水长大,在广场的建设中已经干枯的老井被人们重新翻建,虽然已经无法使用,但是作为象征着村子的记忆和精神,老井依旧矗立自己奉献终生的地方。
  感恩、奉献在康营子到处都有体现,这种文化影响着康营子的每一个人。在村子建设过程中,党员赵秀琴为了支持村子建设,带头把自己家的房子土地让了出来,建成了今天小花园。像她这样,在康营子就有6户为了村子的发展让出自己家的土地。
  路是制约村发展的瓶颈,如何建设这条路却成为了难题。一个村民小组能够自己凑钱修建广场、花园、花坛在今天已属不易,面对巨额的通村路,康营子的大伙都陷入了迷茫,这让很多人感到刚刚聚集起来的希望,在这条天价的路上又被重新挡住了。就在全村陷入迷茫的时候,土城子镇党委、政府及时了解到困难,在康营子召开现场办公会,来自镇党委、政府的承若让全村人再次绽放了笑脸,康营子的修路计划被列入土城子镇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计划中,多方筹措资金46.5万元修通组水泥路1.55公里,并进行整租绿化规划。
  在修路的过程中,康营子的村民也十分珍惜这次修路的机会,为此村里的村民还特别为修路的施工队开了 “绿灯”。在康营子王素珍家的田地旁,有一个施工队用来搅拌水泥搅拌站,直接影响地旁的农作物。庄稼是农民的心头肉,看着自己辛苦种起来的庄家被污染了,村民们的心理不自在,但是当想到搅拌站是为村子修路建设的,康营子的村民们并没有拦截阻工,甚至没有向施工队讨要损失,只是希望负责搅拌站的施工方能将自己村子的路修好。淳朴的民风也感动了施工队的负责人,施工队承诺一定要将这条路修好,而且有什么事,施工队第一时间往前上,帮着康营子建设。
  如今康营子的路已经修建起来,村里彻底告别了过去的泥泞路,而伴随着路的修通,村里人更大胆的致富计划也在酝酿中,将康营子作为克旗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歇脚点,打造康营子乃至地区的观光农业,发展三产来为康营子的村民增收,这就是村子人自己酝酿的大胆想法,而就在很多人还在笑话村子里的人们异想天开时,更大胆的想法更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村里子里盖起了农具博物馆,准备修建森林公园、建设康营子自己的农业产业链终端,一个个新奇的想法,一个个大胆的创新让所有怀疑的人开始对这个村民小组彻底刮目相看。而如今农具博物馆已现雏形,停车场也完成了平垫,森林公园和小流域治理也开始启动,所有原来不敢想的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康营子的希望,也让我们对这个村子的未来充满憧憬。
  一个国家要有梦想!一个民族要有梦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而康营子人的梦想正在通过自己的双手一个个梦变为现实,从开始的修建广场、到后来公园、花坛,再到后来修了路,建起了停车场,博物馆……,如今全村的人有个共同梦想,那就是康营子发展致富,而我们相信由众多梦想汇聚起来的希望,必然会推动康营子这个村庄,赢得自己的幸福未来!
推荐给朋友
?  []?  []?  []?  []?  []
内蒙古农牧业厅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农牧业厅”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农牧业厅编辑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农牧业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文化内蒙古
内蒙古旅游
草原正能量
影音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十个全覆盖:街巷硬化让村民走上幸福路
  自治区网信办、蒙牛乳业与本报共同启动了“活力内蒙古――‘十个全覆盖’民生日记”大型新闻采访活动。
              9月3日,自治区网信办、蒙牛乳业与本报共同启动了“活力内蒙古――‘十个全覆盖’民生日记”大型新闻采访活动。  为了对自治区正在全面开展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进行宣传报道,本报记者深入基层,写新闻、看民生、道民情,反映“十个全覆盖”的建设进程,以及“8337”发展思路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11月6日,记者走进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实地采访苏布尔嘎镇街巷硬化给村民出行、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柏油路面宽又长  时间:11月6日 星期四 晴  地点:苏布尔嘎镇乌尔掌村一社  听到记者要来采访,乌尔掌村一社居民杜树早早就来到路边等候着。上午10点多,记者一行来到乌尔掌村一社。一条长约千米宽约四五米的柏油路横贯村子东西。路两边还整齐地种了一些景观树,附近分布着小卖部、医务室,一应俱全。  车辆行驶在整洁的柏油路上,整齐的房屋与我们擦肩而过,让记者对这个即将要采访的村子有了更多期待。  在农户杜树眼中,现在和以前的生活环境简直是天上地下。过去,杜树和其他村民出村的唯一一条路是一条砂石路,虽然不像土路那么难走,但是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特别是遇上下雨天,出行时村民都需要挽起裤子才能出村。“以前我们出行都不敢穿好衣服,干干净净地穿出去,在村里转一圈回来,衣服裤子上全是土。雨天的时候,裤子上全是泥巴,村民戏称自己是泥腿子。我家有一辆三轮农用车,一遇上雨雪天气,这辆家里唯一的车就罢工了,因为没法在路上走,路太烂了。”杜树说。  59岁的杜树一边领着记者往他家走,一边自豪地给记者介绍着,“你看这路,同时通行两辆大汽车都没有问题,更别说我们村里人出行了。特别是道牙子用砖头一硬化,那走起路来甭提多带劲了。”  完成街巷硬化近96公里  时间:11月6日 星期四 晴  地点:苏布尔嘎镇乌尔掌村一社  进村走了700多米的路,我们来到了杜树家。杜树告诉记者,从油路到他家以前是一段十几米的土路,这次伊金霍洛旗交通运输局不仅将进村的主干道铺设了柏油路,还给村民房前屋后的巷道也进行了硬化,把大伙儿乐坏了。  看到杜树那高兴的样子,伊金霍洛旗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冯三奇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伊金霍洛旗交通运输局按照鄂尔多斯市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抢抓时间,迅速行动,成立了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领导小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014年,伊金霍洛旗交通运输局计划结合农村公路工程实施街巷硬化25个嘎查村,计划实施75公里,实际完成95.865公里,实际完成投资9972.37万元,受益农牧民达4000余人。整体街巷硬化工程分11个标段施工,截至目前除小部分附属工程外,伊金霍洛旗街巷硬化工程全部完工。  马路通到家门口  时间:11月6日 星期四 晴  地点:苏布尔嘎镇光胜村八社  从乌尔掌村一社出来,记者一行向光胜村八社进发。一条近10米宽的柏油马路直接通到了村民家门口。  侯建国今年47岁,来到光胜村八社已经有7年时间了。7年前,侯建国来的时候,这里的路破烂不堪。但是,就是这样坑坑洼洼的乡村道路却是村民出行的唯一条路,村民盼望着有朝一日,村里修一条宽宽的马路,那就好走了。  “过去的路坑坑洼洼让我们出门都感觉头疼,但是没有选择,更没有办法。从2007年开始道路变成了水泥路。可是一段时间后,水泥路也开始变得不好走了。那时候路上没有路灯,一到天黑路上一片漆黑,没有人敢出来。”侯建国说。  变化发生在今年8月份,仅仅1个多月的时间,一条近10米宽的柏油马路替代了原来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最让村民感到高兴的是,宽阔的道路两旁还安装了照明设备,这让村民晚上出行有了“眼睛”。  “以前道路两旁没有照明设备,一出门黑乎乎,即使夏天我们也不敢出门,啥也看不见,挺吓人的。现在可好了,天黑后外面有路灯照着,亮堂堂,我们还能在马路附近活动活动,和邻居聊聊天。吃完饭有地方休闲,这路修得好,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侯建国高兴地说。  不再尘土飞扬  路顺办事方便了  时间:11月6日 星期四 晴  地点:苏布尔嘎镇光胜村八社  从侯建国家出来,记者一行见到了村主任丁巧花。“对我们家来说,街巷硬化最大的受益者是羊圈里的羊。嘿嘿,这不是跟你们开玩笑,是真的。”说起光胜村的街巷硬化工程,丁巧花语出惊人,让我们一行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丁巧花说出了原因。原来过去家门口的乡村道路坑洼不平不说,上面还覆盖了一层灰尘。只要一有车辆经过,灰尘就会满天飞,这下丁巧花家的羊可就遭了灾,由于羊圈就在路边,灰尘会和饲料混在一起,羊就没有东西吃了。“这样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浪费。现在柏油路修好了,即使过车也没有了灰尘,我们家的羊能吃几顿好饭了。”丁巧花调侃道。  路顺办事方便了  时间:11月6日 星期四 晴  地点:苏布尔嘎镇合同庙村二社  一条柏油马路对村民们有多么重要,合同庙村的700多户村民最有发言权。  11月6日,二社村民郭长财走在新修的柏油马路上喜上眉梢。郭长财今年63岁,在他的记忆里,尘土、坑洼、泥泞是这条土路的代名词。  “这是我们村去镇上办事的必经之路,遇上下雨天,路是最难走的,9.8公里的路坐车要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地方。那时村民们去镇上办事,用一个字表述就是‘难’。自从今年10月初,政府把这条路修成一条柏油路后,路好走了,心情好了,最主要的是我们合同庙村42个社700多户村民去镇政府办事快捷多了。”郭长财说。  农牧民将告别泥土路  时间:11月6日 星期四 晴  地点:苏布尔嘎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鄂尔多斯市计划投资50800万元(自治区投资6858万元,市、旗级配套43942万元),硬化街巷547.1公里。街巷硬化将重点围绕旗府所在地42个苏木乡镇周边村、撤乡并镇所在村、人口集中的村委会所在地、沿河地区及其他人口集中区域逐步实施。  随着通村公路的建成和农村街巷硬化的全覆盖,鄂尔多斯市农牧民将彻底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12345678910
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管内蒙古网络文化协会主办
Copyright&&
活力内蒙古网络媒体联盟 [蒙ICP备号-1]内蒙古赤峰市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十个全覆盖&生活富起来
汪&波&徐永升
&&&&来源:&&&&
&&&&&&字号
用上自来水,通了柏油路;窗明几净、村容整洁、农民增收……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大力推进“水、电、路、视、房;文、教、卫、保、商”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农牧民受益,让新农村更美。“十个全覆盖”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在体制机制上保障长效推进?又有哪些瓶颈和难点亟待突破?记者展开了调查。
全覆盖覆盖啥
涵盖10项社会保障工程,村村有亮点、镇镇有特色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三十家子村,干净整洁的公路街巷、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让人眼前一亮,而广场东侧灰墙红瓦、木格花窗的民俗博物展室更是引人注目……
三十家子村是内蒙古赤峰市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所谓“十个全覆盖”,即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村村通广播电视通信、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方言,即“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村村通电、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10项社会保障工程。而“水、电、路、视、房;文、教、卫、保、商”,则是赤峰农牧民对“十个全覆盖”工程最通俗的概括。
在“十个全覆盖”实施过程中,赤峰市挖掘每个嘎查村的民居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让美丽乡村的建设村村有亮点、镇镇有特色。同时,为了保证工程进度,赤峰市整合多方资源集中发力,在农村牧区打响了一场人居环境整治的战役。
“走路不绕弯,两脚不沾泥!”在喀喇沁旗土城子村,在街上遛弯的农民尚喜民满脸喜色。目前,村里已累计投资1700万元,硬化街巷路里程达到55公里,全村户户都通了水泥路。“去年,就因为路好走了,村里有100多户买了小汽车!”老尚介绍,过去路不好走,村民种的药材运不出、不好卖;现在修上水泥路,生产生活都方便了,药材也好卖了。
三分地的小院,60平方米的新房,林西县十吐乡苏泗汰村农民王军只花了1万元就喜迁新居。去年,村里把生态移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投入1500多万元,新建房屋125户,发展温室大棚46栋,新建羊舍10800平方米。“现在农民有房住、有活干了,有的种菜,有的养羊,还有的到光伏发电厂打工,人均年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让王军感到变化最大的是,村里的几个光棍汉都娶上了媳妇,原来几个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回迁到了村里。据介绍,到2016年,赤峰市将有3.1万户农牧民告别危房搬进新居,有39.16万人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放心水。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赤峰市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的任务目标是,投资140亿元,用3年时间完成2165个嘎查村和国有农牧场分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惠及350万农牧民。2015年,计划投资61.5亿元在1207个嘎查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目前完成投资59.3亿元,占计划的96.4%。
全覆盖咋落地
统筹规划,巧汇资金,干部成为“自家人”
赤峰市是内蒙古的人口大市,“十个全覆盖”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盘棋上该如何布局谋篇?
据介绍,赤峰市先后制定了城乡统筹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十个全覆盖”工程规划,把全市的2165个嘎查村分为三类,491个重点村、1304个保留村和370个准备撤并村。同时,赤峰还专门下拨69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每个旗县区统筹制定的收缩转移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规划。
有了好的规划,可是钱从哪里来?赤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赤峰已整合了财政一事一议、扶贫开发、生态移民、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政府拿一点、银行贷一点、企业垫一点、群众出一点,多方汇聚成了资金的合力。目前,除了上级的补助资金外,市和旗县区财政已投入资金21.6亿元,整合专项资金14亿元。
吕辉是从克什克腾旗走出的一名企业家,他和同乡们募集资金30多万元,带领乡亲们整治村里的环境。前一段时间,村子里的文化广场、运动场、水泥路全部竣工,他和村民们还摆起了庆祝的长廊宴。如今,赤峰市用于“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企业捐助和群众自筹资金已超过29亿元,吕辉、李校臣、张长宏等一大批企业家都投身到了家乡建设的大潮中。
“看那个当官的,架子老大,咱挨不上,也不想搭理他。”“这位干部平易近人,我们就愿意跟他说点心里话。”――很多老百姓评价官员时常这样说。
自“十个全覆盖”推进以来,为了真正摸清群众需求,基层干部们怀揣一张张民生实事清单,坐在炕头和群众谈心,蹲在田间了解群众诉求,说群众想听的话,做群众盼做的事,从高高在上的“当官的”变成了群众眼中的“自家人”。
同时,为了发挥干部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的推动作用,赤峰市积极落实自治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的部署。据了解,赤峰共抽调2917名干部,成立12个由市、县、乡三级组成的联合工作推进组和153个工作队,让基层干部成为全市乡村建设的引领者。
未来咋发展
实现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做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离不开有力的产业支撑,在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关键是做大做强林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赤峰市委书记王程熙表示,在“十个全覆盖”未来的推进过程中,将着力在产业的布局上因地制宜,针对全市农村牧区的地理特点,积极构建适合山区、平川丘陵区、牧区、城郊区四个地理类型的产业支撑。
“现在的村路都是水泥路,大货车进出方便,外地客商都愿意到咱们这儿来。”9月16日下午4点多,在林西县七合堂村老村部院内,九佛山野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村主任姜洪海正指挥人们往卡车上装“123”小苹果。与此同时,远在480里之外的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人们同样在果园里忙碌着。
据了解,七合堂村位于大兴安岭余脉腹地,在两山夹一沟中,马鞍山村则位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交汇地带,两个村的平均海拔都接近1000米,75%以上的耕地坡度超过25度。近年来,两个村发挥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到去年末,七合堂村已发展果树6300亩,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而马鞍山村山葡萄种植则发展到3000亩,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500元。
在当地,像七合堂、马鞍山这样处于深山长沟中,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而实现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条件同步改善的村镇还有许多:地处平原,目前已成为全国北沙参和桔梗重要主产地之一的喀旗土城子村;地处牧区,依托畜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的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勿苏嘎查村;还有位于城郊,大力发展花卉市场等市民相关产业的红山区大三家村……
“‘十个全覆盖’不可千村一面,产业发展更需因地制宜。”赤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继续根据各村的特点、需求,“定制”更为精细、有针对性的规划,让各个村子越来越美,也越来越富,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二者之间可持续的良性互动,也让群众享受到更实惠和更全面的公共服务。
(责编:刘泽、曾晓强)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际贡献覆盖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