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活动感想动科英语的感想

兴趣和成就感是学好英语的内在动力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尽快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并取得大面积全方位的收获,历来是一个艰巨任务,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清楚得认识到:兴趣和成就感是学生学好英语必要的两个内在动力。
  莫晨,广州市真光中学初二学生,英语成绩70分左右(满分100),在班上一直考不到平均分,而且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坏。词汇听写基本保持正确率70%左右,语法知识混乱,平时考试基本靠语感。他很想提高成绩,自身很努力,在初一刚入真光中学就立誓学好英语,可是过了一年,依然在班上排20名前后,刻苦学习就是没有成效,对自己也失去信心,属于蒙头学习不问方法的类型。
  除了学习方法之外,莫晨的考试方法也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例如,听力部分不提前看题目,而是一发下试卷就做填空题,导致听力部分失分严重,阅读部分也是如此,从来都是直接在文中找答案,没有耐心看完全题,因为害怕浪费时间。
  贺莹,广州市铁二中学初三学生,英语成绩30分(满分100),普通班学生,不重视学习,对学习没有任何信心,认为自己完全考不上高中,觉得自己反正考不上,还不如不学,认为补课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学习基础薄弱,语法混乱,不知道什么是形容词,什么是名词,动词时态混乱,许多语法点完全没有概念,一问三不知。词汇量极低,简单的短语如turn on也不认识,摸底考试10个单选题对了1个,许多题目甚至单选都无法读题,做阅读题文章也不看完全靠猜,写作就随便抄几句阅读理解原文。属于底子薄,没目标,没方法的,无心学习的学生。家长为此头痛万分。
  在接到这两个学生之后,我详细得了解了学生以上情况,从专业知识,思想认识和学习习惯三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
  一、因材施教
  我给两位学员做了非常详细的教学计划,具体到每次课讲什么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与大课堂不一样的地方,觉得自己有了明确要学习的东西,有专门的老师为他们耐心规划,让他们找到初步的目标和信心。例如对莫晨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不扎实这一点,我是按照广州初二课本进度,按单元学习,从词汇听写把关,词汇运用与造句,语法讲解,语言点总结和辨析几大块入手,层层夯实。初二重要语法点之一就是被动语态。我在详细讲解各个时态的被动语态同之前,复习了初中课本常见的动词过去式与过去分词,复习主动语态的各个时态,这样既巩固了词汇和以前学到的语法,也为新课的学习打好了良好基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最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被动语态的深刻意义。
  与学生探讨她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问题造成的原因,找到各个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让学生明白原来自己认为不可能进步的地方,也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的,例如对于贺莹的词汇量极低和语法完全不明白的问题,我按语法点为她做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让她突然间体会到原来自己是“有救”的,从实词入手,分名词,数词,代词,从句,非谓语动词等语法点各个击破,举个例子,在讲解名词的过程中,老师一边讲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一边让她从初一初二的书本中,找到尽量多的这种词汇进行分类,进行类比记忆,同时把近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卷名词的考题汇总,让她大量做题,由于一开始分类整理过初一初二的名词,所以她可以看懂很多题目了,做题过程中又能积累词汇。所以她一下子找到了兴趣,看到了希望,一个劲的说,“老师,原来这些题也不难啊,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二、认同和尊重,鼓励和鞭笞
  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得喜爱他们,真心得欣赏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得到认同感和信心,例如莫晨学习非常认真刻苦,这一点我明确的和她讨论过并达成共识:努力学习是搞好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没有自身的努力,再多的外力帮助也是不能起到长久作用,所以只要能够坚持努力,一定会有进步。
  当学生有进步时,要能够及时发现,并表示明确的态度。例如贺莹同学从原来的30分进步到50分时,我告诉她只要你用心去学,就能提高成绩。当她写作不再是抄阅读理解原文而是写出来一段不算流畅的短文时,我赞扬她,有勇气,敢于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当她英语成绩从班上倒数考到全班第2名时,我赞扬她是一个有头脑,懂得为自己未来努力和吃苦的聪明人。同时鞭笞和告诫她,不能盲目自大,要明白自己还有大的进步空间,为什么不考第一名呢?为什么不考到130而只是122呢?
  用正面,积极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给予学生正能量。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引导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例如,为了提高莫晨的阅读水平,老师会每天安排她做一定量的阅读理解,为求给莫晨树立一些学习的精神楷模,我会专门安排一些名人传记,特别是中国近代现代一些学者的求学或学术研究故事,或者为人处世之道等文章;也会给他讲一些以汉语为母语的学者是经过怎么样的刻苦努力从而学好英语,成为大师的故事。
  三、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随堂笔记,而且是老师口述,学生自行整理,而不是照抄老师的讲义,这样,既可以敦促学生认真听课,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去整理知识,提高记忆效率,巩固学习成果。基本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可以写满A4纸大小的笔记本满满一本,这也是一种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好办法,当贺莹看见自己工整清晰的一大本笔记时,她说“老师,你看我学了这么多东西了,我感觉小学初中这么多年都没有这个学期学得多,你看,满满一本子啊。”那种骄傲和自豪让你完全忘记了一个学期前她自暴自弃的样子。
  规范解题,养成好的做题习惯和考试习惯。不良的解题习惯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考试成绩。例如,莫晨同学,虽然努力,也认真学习,但是她的做题习惯非常不可取,听力部分不提前看题目,而是一发下试卷就做填空题,导致听力部分失分严重。阅读部分也是如此,从来都是直接在文中找答案,没有耐心看完全题,因为害怕浪费时间。经过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严格要求做听力题的步骤:先读题,了解和推测听力文章的大意,再知己知彼地听力作答。其次,规范阅读题解题方法,务必先浏览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再仔细阅读问题,接下来带着问题认真阅读全文并答题,最后检查。通过课堂上严格的解题要求训练,莫晨已经极少因为这个原因丢分了。
  经过一年的学习,贺莹从原来的30分考到现在的122,从原来的自暴自弃到现在的优等生,从对自己的失望和不信任到现在的自我认同。莫晨也在补课一个学期后,从70分前后到现在的93分,从原来的蒙头学习到现在的张弛有度,从原来的以分数为标准到现在真正爱上英语,以那些博学的前辈为榜样。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力,怎样去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不再害怕英语,不再逃避英语,这就需要老师去了解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学习习惯以及思维特点,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所在,以便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从而正确、有效地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培养各自的自控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特别是对于基础弱、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爱心。他们多数人缺乏耐力,自卑而且易自暴自弃,需要教师长期的关注与扶持。教师应因人而异地巧妙地树立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点点滴滴中,逐渐地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真正地搞好学习。
  京翰教育广州大区教研部初中英语 王于来
(责任编辑:杜秋成)
&&&&&&</div
你也许没有参加2014教育年度盛会,但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揭秘网红生活真相……[]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小学典范英语“语感阅读”课题培训活动
&&&&&& 五月的羊城,雨后放晴,阳光炙热。5月23日下午,我校迎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专家赵玉柱老师莅临指导我校中小学典范英语“语感阅读”课题的实验课开展。
&&&&&& ★中小学“语感阅读典范英语”公开课暨北京外国语大学课题组专家报告讲座活动
&&&&&& 经过大半年的实践,特别是高一、高二年级的英语语感阅读课程,对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海珠区的英语教研员以及英语教研组组长及成员老师们,对我校中学“语感阅读”课题开展很感兴趣。藉此海珠区高二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之机,我校王小军老师应邀上了一堂“典范英语语感阅读”的全区研究公开课。与此同时,我校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课题组专家赵玉柱老师莅临我校,对“语感阅读”课题及研究课进行专家指导和专题报告。
&&&&&& 日(星期四)下午14:10,我校中小学“语感阅读典范英语”公开课暨北京外国语大学课题组专家报告讲座活动在罗马校区高中部开展。区高中英语科中心组的高二英语老师,我校小学、初中、高中各学部的英语老师、学部学校领导50多人参加本次课题活动。活动由学校教科研中心钟和军主任主持。
&&&&&& 环节1:典范英语“语感阅读”高中研究课
&&&&&& 王小军老师带领高二(3)班的全体学生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
&&&&&& 《Petey》是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故事,讲述的是机器人因为和主人呆得久了,程序出现了很多的人性化的表现,变得与一般的机器人不一样了。在课堂的引入环节,用视频播放引导学生进入相关话题,然后在进行人物对照之后,播放课文中的录音,让同学们在猜角色的过程进入课堂主要内容,然后抛出问题自然进入课文的复述过程,对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梳理,辅以检查性的问题。之后顺利地到达表演和人物分析环节,以及讨论。
&&&&&& 在表演的部分,学生们以分组表演的形式,展现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环节2:北京外国语大学课题组专家作专题讲座
&&&&&& 公开课之后,北外课题组专家赵玉柱老师对公开课做了精彩的点评。接着赵老师以《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坚持科学实验,引领素质教育》为题,做了一场内容生动、案例丰富的专题讲座。他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课题做了详细介绍。
&&&&&& 一、提升教育理念,引领素质教育。
&&&&&& 二、采用母语学习材料,保证实验效果。
&&&&&& 三、摒弃传统模式,采用科学方法。
&&&&&& 四、坚持科学实验,取得丰硕成果。
&&&&&& 五、巩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经验。
&&&&&& 报告指出,英语教育是外语教育,是用英语“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英语教学不等于英语教育。掌握拼读规律是英语学习的突破口。而大量阅读英文原版母语学习材料(文学故事和读本)是学好英语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兴趣、培养语感为首要目标,融故事教学、语感阅读教学、整体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于一体。
&&&&&& 为此课题组建议,教师们要转变观念,提升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英语语言教育的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传统的费时低效的教育模式,以课题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采用科学方法,坚持科学操作,以学生为中心,以读为本,以故事为载体,以意义为核心,以培养语感为首要目标,整进整出,听读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以读带动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 讲座过程中穿插展示了课题组在全国各地实验基地学校的丰富案例,让老师们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强了课题实验的信心。
&&&&&& 环节3:《中小学典范英语“语感阅读”的实验研究》学校立项课题
&&&&&& 专家的报告讲座之后,是我校《中小学典范英语“语感阅读”的实验研究》(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课题批准号:GZBDFZKT-2013001)阶段总结及立项颁证仪式活动。
&&&&&& 王小军老师作为课题第一主持人代表课题组进行了课题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围绕“典范英语语感阅读”课题研究,上学期课题组组织开展了多次研究课活动,探索积累了《典范英语》有效的教学方式,切实提升了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
&&&&&& 此外,在学校教科研中心的组织下,课题组开展了校外观摩学习、校内研讨观摩结合的教学研究系列活动,让师生们受益匪浅。上学期高中英语教学取得了全线达标的令人欣慰的成绩,这当中“典范英语语感阅读”课题研究和实验课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赵老师对我校课题的开展情况及课题实际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我校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在座老师进行了互动式的提问解答。
&&&&&& 活动结束前,北外课题组专家赵老师、我校领导杨启华副书记、钟和军主任、唐少生主任等为我校《中小学典范英语“语感阅读”的实验研究》的10位实验课骨干教师颁发了2013年度校级立项课题证书、课题核心成员证书等。研讨活动圆满结束。
&&&&&& 附 “学校教育科研2013年度校级立项课题”的相关信息:
&&&&&& 1、课题名称:中小学典范英语“语感阅读”的实验研究
&&&&&& 2、课题批准号:GZBDFZKT-2013001
&&&&&& 3、课题负责人:
&&&&&& 课题第一主持人:王小军(高中教研组长)——负责全校课题研究推进、管理和指导全面工作,协助做好中小学课题研究活动的整体安排与实施。
&&&&&& 课题第二主持人:周启凤(初中教研组长)——协助课题研究的推进实施,重点抓好初中课题研究活动的实际推进和管理、指导等工作。
&&&&&& 4、课题组成员:高一:蔡明,邓山;高二:王小军,吕洁青,丰云;初一:金俐、黄健瑜、张崴、唐静婷;小学:(待定)
&&&&&& 5、课题管理责任部门:各学部
&&&&&& 6、课题支持指导部门:教科研中心
&&&&&& ★课题由来:我校英语“语感阅读”课题进入成果丰硕的第二实验阶段
&&&&&& 我校在2007年9月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选定为英语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科研理论引领下,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从2007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校组织开展了“中学英语语感阅读”课题的第一阶段研究实践。其中2010年7月,我校高中英语组的《语感阅读法提高中学生英语成绩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荣获阶段性实验报告全国二等奖,课题负责人孙明亮老师荣获“优秀课题实验教师”称号。
&&&&&& 2012年起至今,我校“中学英语语感阅读”课题研究进入第二个阶段。高中部英语教研组长王小军老师担任课题组长主持人,初中部英语教研组长周启凤老师担任课题第二主持人。在学校教科研中心的支持下,整合初中、高中英语教研组的力量,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 2012年秋季,学校引进北京外国语大学课题组的《典范英语》教材,分别在初一年级优质课程班、高一高二年级各班级继续推进“中学英语语感阅读”的课题研究。经过大半年的实验,在王小军老师的带领下,“语感阅读”课题有效推进,成果成效渐现。2013年2月,由此课题实验及教学成效突出,王小军老师荣获2012年度“全国优秀实验教师”称号。
&&&&&& 即将到来的学年第一学期,我校计划在小学五、六年级的优质课程班(初中预备班)引入《典范英语》的教材,从小学阶段推广“语感阅读”。以“《典范英语》语感阅读”课题研究为平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促进英语运用和提升英语素养的目的,由此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业成绩。
&&&&&& 以下是王小军老师校内研究课的活动情景——
&&&&&& 相信随着“《典范英语》语感阅读”课题研究在我校的规范深入开展,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将不断得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进一步增强,由此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读带动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本文照片由高中部刘义青老师提供)
&&&&&&& 课题组相关信息:用英文写一篇学习科技英语的感想_百度知道
用英文写一篇学习科技英语的感想
是科技英语 有点专业小要求 急用!!!
提问者采纳
Good luck? Yes. Did any science develop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What is the best language to know science? At the moment we use language to know,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hat we stu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nglish? First in Latin mainly for about 1English is scienceWhat does science mean, instead of Chinese. Therefore. How do we know. How did science develop? It means to know,000 years, but mainly in antiquity. Then in English and other Indo-European languages mainly for about 300 years.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developed in Chinese? English, since it is the most used languag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科技英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书面表达 (满分25分)我校学生会呼吁全校师生在日参加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请你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这一活动并发表感想。写作内容:根据下表内容写一篇短文。
地球一小时 (Earth Hour)
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8:30—9:30
熄灯一小时
提高环保意识,应对气候变化
2007年始于悉尼,之后迅速发展。2011年将有90个国家4000个城市10亿人参与
字数:100左右
Earth Hour, an annual international event held on the last Saturday of March, calls on people to turn off their lights from 8:30 to 9:30 pm of the local time. Its purpose is to rais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climate change. Earth Hour first began in Sydney in 2007 and after that, it spread across the world at an amazing speed. This year more than 4,000 cities from 90 countries and some one billion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ll join Earth Hour. Though it is a single mass event, people are contributing their own way to saving our planet and one hour’s dark means a bright future.
不吸烟的007韩松落①在最新的两部“007”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都是不抽烟的,但此前二十部“007”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都以老烟鬼形象出现。那么,詹姆斯·邦德是怎么戒了烟的?②事实上,詹姆斯·邦德的戒烟,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世界对于吸烟态度转换的一个缩影。③烟草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墨西哥的玛雅人神殿壁画上,可以看见吸烟的画面,在美洲的印第安人洞穴遗迹里,有烟草和烟斗的遗物。而1558年,航海水手们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随后传遍欧洲。1612年,英国殖民官员约翰?罗尔夫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并开始做烟草贸易。烟草以一种能够带来愉悦感受的植物的姿态,深入人类生活,有段时间,人们甚至认为,它能够治病和疗伤。④而电影出现后,香烟迅速作为一项带着时尚印记的物件,进入电影之中,和电影展开大半个世纪的纠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里,吸烟是顶时髦的一件事。女演员在电影中施展魅力的手段之一,就是架上一支香烟,将自己半掩在烟雾里;对于男演员,抽烟更是当仁不让的阳刚道具,比如克拉克·盖博如果没有在烟雾中眯起眼睛,他的诙谐圆润,多少也要打个折扣。⑤但此时,对烟草来说,它的麻烦渐渐来了。⑥1954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发表报告,将吸烟与肺癌联系起来,随后,民间组织开始对美国公共健康服务部施加压力。1961年6月,志愿者健康组织美国肺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建议肯尼迪总统设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吸烟与健康问题。1964年,在七千篇论文的基础上,美国卫生部把香烟定为“杀人凶犯”,呼吁“立即采取行动”。而卫生部长本人,也在报告出台前,把香烟换成烟斗,他说:“我越来越相信香烟有害。坦率地说,我没有给美国人民树立一个好榜样。”至此,十六世纪烟草入欧以来,吸烟是否有害健康的争论,总算有了初步结论。⑦不过,吸烟即便有害健康,害的也是自己,仍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气概,旁人似乎也干涉不得。七十年代,转折出现了,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被动吸烟”的概念。1986年,美国卫生部声明,二手烟也会致癌,吸烟者的形象就此跌至谷底。第二年,有关国际组织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后来又改到5月31日,这可是儿童节的前一天啊!用心何其明白。⑧影视剧里的吸烟镜头开始岌岌可危。不断有数据表明,模仿影视剧人物吸烟,是影响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因素,一个基金会的研究结果说明,经常在电影中看见吸烟镜头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会增加三倍。2007年,在烟草公司和烟民与烟控组织明争暗斗二十年后,美国电影协会宣布,他们会根据一部电影中,吸烟镜头是否普遍、是否美化吸烟等原因,决定一部电影是否会被定为“限制级”。迪斯尼随后作出响应,并声称,从此以后,迪斯尼的影片中将不再出现吸烟镜头。⑨这种背景下,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常常成为众矢之的。2006年,电影《晚安,好运》入围第78届奥斯卡,并获得六项提名后,却因为其中的六十七次吸烟镜头受到指责,最后,未能在重要奖项上折桂。连电影演员在电影之外的吸烟,也成为公众讨伐的对象。2009年1月,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弗被媒体拍到“哈利”始终烟不离手的样子,以及报道中对他每天抽烟二十支的描绘,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人们认为,一个以魔幻电影成名的青少年偶像,是不应该这样高调地抽烟的。⑩梁文道说得好,之所以取消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就是要用这种有意的倡导,给人们这样一个印象:吸烟是不正常的。⑾虽然有例外,但对吸烟有害的共识已经形成,大势已经无法挽回,于是,老烟鬼詹姆斯·邦德也不得不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但不抽烟,车上还有禁烟指示牌,而从詹姆斯·邦德的吸烟到不吸烟,隐约折射出将近一个世纪的新禁烟史。(选自2012第10期《青年文摘》有删节)小题1:请逐条概述人们对电影中吸烟镜头的认识变化过程。(3分)小题2:第⑦小节说,有关国际组织将每年“世界无烟日”改到5月31日,“用心何其明白”。请你根据上下文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心。(3分)小题3:第⑨节中所举的两个例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小题4: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小节说,在墨西哥的玛雅人神殿壁画上可看见吸烟的画面,表明从玛雅人开始就进行了烟草的种植和贸易,说明了烟草历史悠久。
B.第⑤小节说“烟草的麻烦渐渐来了”,“渐渐”一词说明人们对于吸烟态度转换有一个过程,最后才形成共识。
C.第⑥肯尼迪总统设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吸烟与健康问题,在报告出台后把香烟换成烟斗,表明他要给人民树立榜样的决心。
D.第⑦中的“被动吸烟”即吸“二手烟”,是指人们与吸烟者在一起受到的影响,它对健康的危害与主动吸烟同时被人们认识到。
小题5:文章以“不吸烟的007”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一个馒头(16分)①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俭用艰苦度日。②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③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馒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④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蹑手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整个学校,她终于看见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的手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目光。⑤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向我掷来。“咚!”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⑥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生活颇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走几十里路就为送一个馒头?着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⑦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感到馒头上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母亲眼中那慈爱的目光!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叫:“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你的臭馒头?看看你这一身泥,活像戏台上的小丑,真是丢人现眼!”说着,我奋力一抡胳膊,那个尚热的白面馒头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出了学校的围墙。⑧母亲没有说一句话,慈爱的笑容僵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母亲嘴角抖了半晌,却终归没有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她缓缓转过身,一溜一滑地向校外走去。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濛濛烟雨中,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渐渐湿润了我的视线……⑨至今我也不知道,母亲怀揣着馒头是怎样一步一滑走到学校的,当年我无情扔掉的那个馒头到底对母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但我知道在回家的路上,有两条小溪、三道山梁和二十里曲曲弯弯的泥泞山道……
(作者黄斌,有删改)小题1: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小题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2)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小题3:文章②⑧两段都写到了“雨”,结合内容,分别说说两处写“雨”的作用。(4分)小题4:母亲离开了,“我”渐渐湿润了视线,“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请结合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描写“我”心理活动的文字。(不超过80字)(4 分)
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①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②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小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③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④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已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⑤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⑥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矫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⑦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⑧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⑨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⑩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⑾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绎的淋漓尽致。⑿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的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⒀“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小题1:第②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5分)小题2:请按记叙的要素填写下面的内容。(6分)时间: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地点: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人物:鲁尼兹、卢森斯老人及其家属、小城的人们。起因:
小题3:阅读第⑼段,描写鲁尼兹当时的心理活动。(6分)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故事中卢森斯老人的所作所为,充分肯定人们的善意之举,他是一位仁慈良富有爱心的老人。
B.文中第⑾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老人善待善举的行为与爱心产生了巨大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唤醒了人们的本性的仁慈善良。
C.题目的含义是善意都是出自人们善良的内心,即使是由此造成了一些麻烦,我们仍应该对它持褒扬赞美的态度,这样爱心才能延续。
D.最后一段运用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深化主题,高度赞扬了爱心、善意都是真诚和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英语的感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