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这种场景在生命需要表达牛出现过用什么词表达

赋予角色生命的黄渤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抗日战争背景下,一头国外来的八路奶牛和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故事。面对日军、隔壁村的难民、土匪、国民军这些有各自小九九,想要霸占这头奶牛的人,如何斗智斗勇保护好大奶牛。&&&&&&牛牛好有演技,对手戏时,恨不得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哞哞,都恰到好处,它是有灵性的。黄渤又塑造了一个活生生、性格分明的角色,讲着方言,有着一股农民的韧劲儿和质朴,最后带着牛,面对解放军说明牛的来路和想要归还,带着一丝地道百姓的窘迫。在影片中,他就是牛二。&&&&&最后,他带着他原本拒绝的牛,最后却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
分享到微信
剧情 / 喜剧
黄渤 / 闫妮 / 高虎 / 来喜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斗牛场、摔跤场各是怎样的场景,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_百度知道
斗牛场、摔跤场各是怎样的场景,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自由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 摔跟头 摔跤 摔阔牌子 摔手 摔炮
摔打 摔跤子 摔风
摔跤运动 摔倒 撴摔 抖摔 顿摔 古典式摔跤 胡打海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摔跤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双癌少校”隋继国
(一)女儿的作文
  这是一篇再平常不过的学生作文,题目是不知多少人写过的《我的爸爸》;这又是一篇非同寻常的作文,因为它改变了父亲的余生,进而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我有一个好爸爸,先说说他的样子吧!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浓黑的眉毛,就是胡子凶人。我特别喜欢让爸爸给我讲故事,因为,爸爸带有表情地去讲故事,特别逗乐。从中,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他是一个军人,还上前线打过zhang,fu过伤,还立过功,光军功章就好几个,他是一个jianqiang的人,他的脑子动过手术,现在听说又得了什么白雪病,可从来没见他哭过喊疼,整天乐hehe的。
我有一个最好的爸爸。”
  “白雪病”!多么童话的词语,多么美丽的错误。捧着女儿童真四溢的作文,意志消沉的父亲隋继国心潮激荡,愧疚不已。惭愧的同时,身患脑癌和白血病的隋继国又有些许得意,因为有这样可爱的女儿为自己一生的得意之笔,因为有女儿的这篇作文为他身后的祭文。
  女儿是如此可爱的女儿,父亲同样也是英雄的父亲。
  1985年夏到1986年初,作为一名军校的优秀学员,隋继国被选派到老山前线带职见习,任扣林山守备营通信排长,历经炮火硝烟的洗礼,荣立三等军功。1994年隋继国调回母校当教官。正当这个青年人的生命在热烈地燃烧之时,一次癫痫大发作使他不得已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不幸接踵而来。1995年底,查出脑中有一个直径3.5至4厘米的脑瘤,后历经8个小时的开颅手术摘除顽疾,但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1998年9月,隋继国按技术九级、少校办理了病退。1998年12月,在家休养的隋继国发现腿上意外地出现了紫癜,经北京军区总医院诊断,确诊为白血病!
  接到死神的请柬,隋继国和家人懵了。血癌,只有进行骨髓移植方有治愈的希望。为了挽救隋继国的生命,4个兄长义无反顾地伸出了胳膊,可让人难以想象的是,4个人的骨髓配型均以失败告终,而这对于隋继国来说,无疑像被判了“死缓”。一连串的打击使隋继国生命黯淡了下来,万念俱灰,借酒浇愁。
  女儿的一篇作文让隋继国警醒、惭愧。拿什么献给你呢,我的孩子?隋继国陷入了沉思。作为父亲,应该给女儿留下点什么,作为军人,不能就这样等待死神的降临。与其让癌魔蚕食生命,在酒囊中昏沉,不如振作起来,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证明自己人生的价值。
  隋继国从中国红十字总会了解到,当时全国的白血病患者已达三四百万人,并且,每年还以三四万人的速度递增,只要有合适的骨髓进行移植,这些病人就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如果能建立一个骨髓资料库,无疑为这些患者点燃了生命之烛,遗憾的是,我国骨髓库建立的时间较晚,而且由于宣传不够,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登录的志愿捐献骨髓者竟还不到2万人!
  还等什么?隋继国决定,用2000年一年的时间,骑单车走全国,自费义务为号召捐髓做爱心和科普宣传。
  日,爱人为隋继国默默地收拾起行囊,老母亲在儿子的上衣背上绣上了一个大大的红心,寓意无论天南海北,母亲与儿子同在。
  此行生死难料,毕竟生命预期只有40个月啊!临行前隋继国立下了遗嘱。
白雪红心单车行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个装着宣传材料和衣物的绿色行囊,2000年元旦,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后,隋继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白血红心之旅。
  从西部高原到渤海之滨,从白山黑水到南海群岛,处处留下了隋继国的足迹和名字。但无论在哪里,隋继国都谨记着临行时的约法三章:不游山玩水、不接受捐赠、不搞商业炒作。
  第一天的宣传,隋继国记忆犹新。4小时颠簸,从北京到达廊坊某车站,隋继国示意后,却被一人以“不能扰乱乘车秩序”为由赶了出来,更有人认为隋继国此举是传销,幸好他在市政府值班室受到了一番热情接待。此行的苦辣酸甜,一天之中已稍稍察觉。
  你是干什么的?义务宣传?算了吧,这年月哪还有这样的事情?在陌生的地域,面对疑惑和白眼,隋继国不厌其烦地解释着。
  有人相信,随即挥就赠言,极尽鼓励赞叹之能事;有人疑惑,于是将其礼送出境;有人鄙视,竟恶语相加。这个敢于流血、流汗的硬汉子,如今也情不自禁地在寒风中流下了委屈的热泪。
  “与其站在街边吆喝,不如多借助当地组织和媒体。”隋继国在几次碰壁后,打开了这样一条新思路。后来证明,这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借助媒体的力量,隋继国每到一处,都有热心人和相关部门为其宣传提供方便,有时候骑行在路上,不少人主动向隋继国问候致敬。
  单人单车,行路难。冰天雪地,泥泞坎坷,便是家常便饭。在隋继国的行程里,每天咬牙骑行10个小时100多公里是常有的事情,为了节省时间,简单饱肚,草草休息,便开始做宣传。有时候极度劳累后,癫痫病几近发作,隋继国的脑子疼得厉害,于是就在路边找一个避风向阳的地方,和衣而卧。
  世态炎凉,生活教会了隋继国要宽容。在山东文登市,一个保安不由分说就将隋继国赶了出来,真是恨难平,气难消。路过一个桥头,看到上世纪60年代的标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一切动力!我不就是人民的一员吗,隋继国感悟到,这点小委屈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便继续前行。在浙闽交界处,他被警车拦住,心里嘀咕着没有违章啊,索性坐在警车里休息,讲明情况后,两个警察的态度立刻由阴转晴,不由分说用车把他送过了分水关。
  病房和大学是隋继国重要的宣传阵地。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看望病友,言谈甚欢,时过中午,病友还不忍分别;走访江苏的多所大学,所到之处,掌声如雷。每到一地,去看望病友、给大学生们做报告成了隋继国不成文的规定。
  水乡浙江,隋继国遇到了李政道博士,二人相见,别人就难以插话了。李博士提出愿为隋继国寻找骨髓。隋继国感激之余,婉言拒绝,声言中华骨髓库建立后方考虑个人的事情。李博士感动之极,对其言行大为赞赏。
  一路走来,荡气回肠,隋继国不知道拒绝了多少人的捐赠,也不知道被迫收下了多少捐赠。一位朋友的赠言说得好,“做好事莫问前程”。隋继国真切地体会到,天底下还是好人多。
你是中华民族的骨髓
  旅途中,一路看完热播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隋继国感叹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更宝贵的是能用自己的命换取更多人的命,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这才是生命最伟大的价值,这个价值岂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能明白这一点,什么痛苦、绝望、病魔……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生活真好啊!”
  一位朋友在给隋继国的留言中写道:“你是中华民族的骨髓。”还有什么比这个赞誉更高?
  在单车走全国的日子里,隋继国强忍疲惫,坚持每天记日记,极度困顿之时,仅能写下两个字的一篇日记。这些日记后来汇总成了《挑战死亡》一书。隋继国义卖著作,将售书款全部捐献。有感于他的事迹,河北大学的一个个学子向中国红十字总会提出了捐髓申请,张宏杰、石向东等人成了隋继国坚定的支持者。日至7月1日,隋继国拖着病重之躯用3个月的时间,徒步从北京一路宣传走向香港,行至湖南,一位受感动的香港人黄福荣费尽周折找到了隋继国,坚持陪他走完了后面的行程。在呼唤爱心的道路上,隋继国就像电影中的阿甘,身后的队伍越来越长。
  捐髓活动在中国大地上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声势开展起来。据报道,在某一个时期,中国红十字总会接到的捐髓咨询报名电话中,有六七成是河北人,今年河北高校发起的捐髓活动,更使河北省的捐髓活动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英雄事业后继有人
  当隋继国做过第三次开颅手术后,再也无力远行,死神在悄悄地向他逼近。2003年初,隋继国酝酿着又一个计划,徒步穿越浩瀚的塔克拉马干沙漠,并为此默默地准备,以唤起人们对捐髓活动的关注,也考验自己的生命极限。他对石向东说:“我现在是一个病人,我能做到的,别人怎么能做不到呢?”
  为了更好地宣传捐髓,隋继国印制了足足有两麻袋的宣传品,还买了一辆机动小三轮,在车身的一边写上“绝症”,另一边写上“绝望”,车尾漆着“≠”,希望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防止大脑的萎缩,锻炼大脑,隋继国每天都不厌其烦地独自玩着一副扑克牌,一遍又一遍。隋继国坚信,自己还能好起来,因为他也挂念着寻找自己的骨髓配型,直到生命的弥留之际。
  隋继国走了,留下的是无数人的缅怀和追忆。
  英雄莫问出处,石向东感叹道,隋继国就是隋继国,如果非要说他是一个英雄,那也是一个来自民间的、身边的、活生生的英雄。
  没有人否认隋继国失去的太多了,他把生命全部奉献给了捐髓事业,几番出征,不能尽享天伦,更失去了寻找自己骨髓配型的有利时机,身后还留下了几万元的债务,但他也得到了不少,五湖四海、素昧平生的朋友,媒体的支持,大学生们的积极响应……
  被问及将来,即将毕业的石向东说:“无论别人如何,我会循着隋继国的精神走下去,我可能做得没有他那样好,但我会努力。隋继国改变了我的人生,不久前,我已经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所报的部门就是中国红十字总会。”
  在天堂那边,隋继国可以微笑了。
  附:隋继国的遗嘱
  此次行动,无论凶吉,有出意外,亦或最后死亡,留下此嘱,望善处之:
  1.二老双亲,四兄好自为之,恕弟不能尽孝!
  2.遗下小女,如妻抚之,家产一分不动;如不愿抚,财产由法律判之,兄等作主。我信小女长大错不了。
  3.自信无愧于人,故不会有任何纠纷。
  4.身体器官如有用,如角膜、肾脏等无偿捐献,能捐家贫者最佳,遗体供解剖,骨灰不留,能撒江海则谢之。
  5.不管自身一生长短,持正气处事,心底无私,阅历匪浅,何时瞑目均坦然,深谢父母养育之恩,深谢部队培养之恩,有小女为一生得意之笔。幸甚,幸甚,不亦乐乎!
读了上文后,你有哪些感想?古诗词试题鉴赏的表达技巧介绍分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也称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
(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
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
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
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
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10.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三)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表现手法的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写景抒情的诗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远近着笔、着眼视听、动静结合、以动(声)衬静、绘声绘色、虚(写情)实(实像、实事、实境,写景)相生、乐景哀情、以景结情等;
咏物言志、咏史怀古的诗词:常常借外物表达自己的人格,化无形为有形,象征(比喻)、托物言志、铺陈、对比(揭示对立面,突出形象)、反衬等;
边塞征战的诗词:渲染、烘托、比兴、以小见大、象征等;
即事感怀的诗词: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乐景哀情以景衬情、避实就虚移笔于人、直抒胸臆、对比、反衬、烘托、曲笔(正话反说)、抑扬对应、联想、想象、用典、铺垫、照应、伏笔(暗示)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示例: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3.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4.铺排。铺排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兰芝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
5.渲染。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烘托。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7.衬托。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8.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9.化动为静。化动为静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
10.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11.抑扬。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元曲&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宫外宗之乱,欲杨先抑,讽刺性极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2.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13.意象组合。意象组合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14.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诗作最后两句于婉曲轻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15.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纯朴实的社会生活。
17.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
18.铺垫。铺垫即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19.虚实。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20.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1.点化。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点化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人安所妍&诗句的意境。
22.对比。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23.叠词。叠词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24.互文。互文是指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中的&主人&&客&兼及&下马&和&在船&。&东西置松柏,左右种梧桐&中的&东西&&左右&兼及&置松柏&和&种梧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秦&&汉&兼及&明月&和&关&。
25.双关。为了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如韦庄的《忆昔》中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26.倒装。倒装是指故意颠倒顺序,以达到加强语势,错综句法等修辞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如辛弃疾《西江月》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最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头)忽见&,应为&溪桥路转,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在山前疏雨将来时,&忽见&从前歇过的那家茅店,心情是惊喜的,用倒装句除了满足韵律的需要外,将&忽见&后移也可强调惊喜之情。再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27.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28.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29.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30.照应。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分隔线----------------------------
古诗文图片鉴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达和表示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