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大纳米学院读研苏大毕业后账号能用不怎样进苏州纳米所

关于苏州纳米所_百度知道
关于苏州纳米所
比如和浙大微电子或者上交相比,怎么样我对那里不是特别了解,想考那里的半导体物理器件的研究生
在读研究生260人;目前在学博士,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这里环境很好,有科研人员380人。
苏州纳米所和多所大学联合合作,副研究员36人,研究员48人、医疗器械,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有副研究员及以上指导教师共80余人,日本东京大学、美国杜邦公司,英国剑桥大学、微电子技术、耶鲁大学、加州大学。
苏州纳米所是国家科学院在苏州新建的研究所当然是苏州纳米所好、硕士研究生共约190人,也是在高教区大学城内,有一批从海外回国的优秀研究人员,研究生导师90%以上为海外归国人员,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牛津大学、杜克大学。苏州纳米所的科研人员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的知名高校。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主要从事纳米材料,苏州纳米所在苏州国际科技园五期里面,其中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实习生约60人、研究所和国际知名公司、生物纳米与仿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其中院士1人、实力强,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摩托罗拉公司等,起点高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这几年纳米所和中国科大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中国科大的本科生进入纳米所深造,纳米所无疑是有优势的纳米所2012年底已经建成了,这肯定能说明问题了。反正就微电子这个方向看,现在看来相当不错
肯定是浙大和上交,不解释
中科院毕竟不错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关于苏州纳米所
本人是2013年考研的学生,报考的单位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已经基本确定录取。考虑到许多人对这个苏州所并不太了解,特写此文,希望给未来想来该所的同学一个参考。
& & & &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是一个新建的研究所,2006开始动工,2012年完全建成,目前并不为太多人所知,不过就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个所是相当不错的。
一 研究生待遇
& & & & 硕士1800每月,博士3000每月。这是招生简章上的数据,因课题组有异,本人曾见过一个月薪超过7000的博士。
二 招生情况
& & & & 1 招生人数
& && & 由于是新所,目前教育部下拨的招生名额比较少。2013年所内学籍招生30人,同中科大联合(中科大学籍)招生30人,另有同上海大学联合培养招生(目前人数不知)。报考难度并不大,如果是211、985学籍的学生,330分基本就可以录取了;如果不是,最好稍微考高一些。在这里多嘴一句,论坛里有许多非211、985学籍的学生整天抱怨复试歧视,这完全没必要,211、985学生平均水平比一般大学学生的平均水平肯定要高,而且好学校大四课也多,复习时间本就偏少,这一点老师都是心知肚明,所以一般在分数相差不大时,老师会优先录取211、985的学生。
& && & 2 同中科大联合培养
& && & 苏州所同中科大进行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如下/jypx/gzdt/4939.shtml
多位纳米所的老师成为了中科大的兼职老师。今年双方联合培养30人,都是专硕,学籍是科大的。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待遇上同所内学籍的没有太大区别,仅仅是研一的上课地点不同。分数不高,今年第一志愿报考的话330足够了,比直接考中科大的研究生要容易许多。
& && &&&今年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分数靠前的可以选择所内学籍和与中科大联合培养,分数较低的则同上海大学联合培养。另外,今年也接受了调剂生,但由于第一志愿人数增加,今年调剂的学生只能选择同上海大学联合培养(去年调剂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同科大的联培,主要是去年报考人数少)
& && &&&这几年,每年都有若干名中科大的学生进入纳米所深造,今年报考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中科大学生就有两名,相信这是对纳米所实力的认可。
一般来说,报考难度为所内学籍>同中科大联合培养>同上海大学联合培养
ps:由于回复中有人关心这个问题,所以特地写明
三 所的重点研究方向
& &&&苏州纳米所是一个研究方向很杂的所,有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大的研究方向,学科之间经常交叉。其定位是将纳米技术产业化,所以这里的研究同应用联系的相当紧密,因而吸引了大量人才来纳米所进行产业化研究。事实上,这里产业化做得很好,建立了很多产业化基地,有的老师直接在公司里带学生。
& & 苏州纳米所有三个方向实力很强:
& &&&1 氮化镓半导体器件方向。这个方向是由原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杨辉(现纳米所所长)一手创立的,后来直接搬到了纳米所,后来又从海外引进了许多人才,实力极为强大。这个方向的代表人物有杨辉(百人计划,杰青),徐科(千人计划),孙钱(青年千人)等。
& &&&2 高性能纳米碳纤维。代表人物是李清文(百人计划,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 海外经历),张跃刚(千人计划)。
& &&&3 印刷电子技术。代表人物是崔峥(千人计划,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这个方向是纳米所首创,国内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非常有前景。目前已建立产业化基地。& &&&
& & & & 另有五个方向实力也比较强:分别是高效多结电池、纳米影像技术与干细胞研究、面向基因和蛋白质的纳米检测平台技术、太赫兹混频探测器、纳米尺度表面和界面的原位测试与加工系统。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四 所内师资
& & & & 这方面纳米所是很强的,一方面是苏州是纳米的一个很大的产业化基地,对人才有很大吸引力;二是苏州对纳米所投入很大,人才待遇高,吸引了很多人才。
& & & & 这里给大家附一个纳米所青年千人计划的待遇链接:
& & & & http://www./yjdw/kyzp/0257.html
& & & & 大家可以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千人计划待遇相互比较一下:
& & & & /xiaoyuanzhaopin/ab/4854094.html
& & & & 总而言之,由于纳米所投入了大量资金,所以现在人才队伍很强大,总计有5个千人计划,7个青年千人计划,且目前都是全职工作。(顺便说一句,我觉得崔峥是千人中最厉害的)。百人计划也有30个。以纳米所目前的规模和招生人数来看,这个师资力量分摊到单个学生身上可谓是极大,甚至强于部分老研究所。顺便说一句,中科院研究生事实上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而普通的大学基本是大众教育,当然,清华北大等高校也实行精英教育
& & & & 所内的设备也是极好,光是纳米加工平台就2亿。这些就不细说了,如果参加纳米所的夏令营的,相信报考的同学会有更直观的认识。
& & & & 首先是一个新所,虽然师资、设备都有了,但是很多课题组新建,没有基础,所以开始研究会比较累;
& & & & 其次同中科院其他所相同,这里的生活比较单调,而且平均每个学生干的活比较多,比高校要紧张些,当然对于想多学东西的同学,这绝对是好事。
& & 以上便是我对纳米所目前的认识,欢迎大家进行交流!
附上2013招生简章,供大家参考
推荐想做科研的同学报考 苏州纳米所国际实验室
苏州纳米所的国际实验室是由 加州伯克利分校 杨培东教授 组建,目前的执行主任为陈立桅
该实验室发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大家可以自己查看
国际实验室主任已经换届了。
现任主任是中组部千人张悦刚研究员。
夏令营有,去年在7月份,不过报名稍早。记得关注纳米所的主页。
夏令营每年情况都不一样,不过只要符合条件,按时投简历,一般都可以上。具体要求请自己关注纳米所的主页。
今年学硕325,专硕295.&&专业肯定是因学校有异的,你要是考我上面说的高性能碳材料,肯定苏州所好。至于其他就难说了,你最好跟随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导师。
你可以先查下纳米所的资料,找到你想报的老师,邮件沟通。
想保研的话一定要参加夏令营,这样才能充分了解课题组的情况。只要你有外推名额,纳米所肯定会接收你的。
可以给你推荐几个导师:崔峥,李清文,靳健
祝你好运!
我说的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苏大funson我不了解,但肯定是不如中科院化学所
高雪峰 (高老师还不是百人计划)
& & 2000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2006年7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所任助理研究员;2007年6月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任副研究员,课题组长,2010年1月起任研究员,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及纳米制造技术研究。迄今在Nature、Adv. Mater.、Adv. Funct. Mater.、Langmuir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被引用67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21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篇。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2007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2008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目前主持和参与科技部、基金委、科学院、省/市等多项科技计划项目。
课题组网页:http://gaoxf.
研究领域:
1、仿生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
2、仿生高效节能纳米材料体系;
3、仿生传感器与SERS检测。
主页上的通知好像是被删掉了。
附上去年暑期学校夏令营的链接: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4621192&fpage=1
纳米所很多老师都是要求硕博连读,这很正常。不要多虑。
http://bionics./about2.php?aid=2&id=8
我知道的情况有:今年同中科大联培30人,都是专硕。除了研一上课地点同所内学籍不同,似乎就没有了。待遇差不多。
奖助学金我不清楚,你可以问招生办的老师,具体联系方式自己在主页上查一下吧
14年后很多制度会变,现在应该没有人知道。
中科院的待遇肯定不会变差的,别那么心急行不:hand:
好好复习,考上了再想这些问题。
各个课题组的补助不尽相同(因项目有异),但基本补助1800每月还是差不多的。可以的话参加苏州所的夏令营,估计很快就会出通知了,这样你就可以打听你报考的课题组的补助情况了,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苏州纳米所招聘启事----中国科学院
&&&&&&&&&&&&&&&&
您现在的位置: &>&&>&
苏州纳米所招聘启事
文章来源: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发布时间:
【字号:】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工业园区于2006年共同出资创建。研究所以纳米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为战略目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世界科学前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工作,努力发挥国家研究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撑。建所以来,苏州纳米所在人才汇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创新价值链的构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更多招聘启事请见我所主页:
应聘人请根据各课题组联系方式投递简历,注明应聘岗位,以便于课题组长尽快筛选。
招聘内容一:江雷院士招聘博士后
招聘内容:
博士后招聘
招聘人数:
理学、工学博士
岗位描述:
中科院院士江雷研究员是苏州纳米所聘请的科技顾问,负责指导纳米仿生研究部的科研规划和团队建设,目前根据仿生传感器件项目研究的需要,拟招聘如下背景科研人员:1、纳米电化学;2、表面增强拉曼;3、金属有机;4、生物传感器;5分子生物学-酶固定.
要求应聘人员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具团队精神。
求职简历可发给高雪峰研究员(&) &
或江雷院士()
招聘内容二:高雪峰研究员课题组
招聘内容:
副研、助研、博后招聘
招聘人数:
岗位描述:
高雪峰研究员课题组根据纳米仿生器件项目研究需要,拟招聘如下背景科研人员:
岗位一:纳流体器件
岗位二:电分析化学传感器件
岗位三:贵金属纳米材料SERS传感器件
具有材料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电化学微纳界面电荷转移、纳流体、生物传感、光/电传感等实验与理论研究背景者优先聘用!
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具团队精神。
高雪峰研究员:    电话:0
招聘内容三:陈韦研究员课题组
招聘内容:
招聘人数:
岗位描述:
研究方向:环境敏感型智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工作职责:从事功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电、力、热、磁学等性能研究。
&基本条件:
&1、具有强烈的科研兴趣和事业心,善于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刻苦攻关,为人正派、友善。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丰富的实验经验,有独立的科研项目设计、实施和组织能力;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中英文写作能力。
&3、具有(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高分子物理化学、纳米材料合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超分子化学及分子自组装等研究背景。
陈韦研究员,
招聘内容四:吴晓东研究员课题组
招聘内容:
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研究实习员
招聘人数:
物理、化学、材料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岗位描述:
1、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要求应聘者具有化学干湿法合成无机纳米材料及其表面改性方面的经验。
2、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解液界面研究:要求应聘者具有有机材料背景知识和材料界面研究经验。
3、锂离子电池材料应用开发:要求应聘者具有锂离子电池制作经验,同时具有较强的工程开发能力。
应聘者请将个人详细简历(包括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总结)和二至三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吴晓东研究员:
,并请注明希望应聘的职位(博后或助研);
招聘内容五:姜江研究员课题组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物理、化学、材料或生物相关专业博士
1、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细胞成像:要求应聘者具有化学湿法合成无机纳米材料及其表面改性和光学成像方面的经验。
2、磁场控制下药物的定向输送和释放:应聘者需具有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和生物靶向方面的经验。
3、DNA/蛋白质的光学检测:要求应聘者具有生物传感方面的基础,同时具有光谱学方面背景者优先。
要求应聘人员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具团队精神。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中英文写作能力。
应聘者请将个人详细简历和二至三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姜江 并请注明希望应聘的职位(博后或助研)
招聘内容六:李炯研究员课题组
生物分析与诊断相关专业博士
工作职责:从事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基本条件:
1、具有强烈的科研兴趣和事业心,善于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刻苦攻关,为人正派、友善。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丰富的实验经验,有独立的科研项目设计、实施和组织能力;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中英文写作能力。
3、具有(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分子生物学、纳米材料合成、生物分子修饰、或者SERS等研究背景。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等(包括发表论文情况和已经从事过的研究工作总结)和两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李炯,
招聘内容七:纳米生物学效应研究博士后招聘启事
相关专业博士
王春仁博士,王召旭博士,中国药品食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验中心负责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研究。根据研究需要,王强斌和王春仁,戴建武和王召旭联合招聘2-3名博士后。
具有很强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熟悉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技术。将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方面的研究。
要求应聘人员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具团队精神,对研究课题有强烈兴趣。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丰富的实验经验,对拟申请岗位课题较熟悉,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中英文写作能力。
应聘者请将个人详细简历和三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下面的邮件地址:
招聘内容八:董建荣研究员课题组
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1. 博士后(1-2名)&岗位描述:III-V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备和光电特性研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物理;应聘条件:具有物理、材料物理或半导体背景,熟悉半导体材料特性,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有意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研究工作;具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备、材料表征、器件加工技术或器件物理/器件特性模拟经验者将优先考虑。
2. 研究实习员 1名&岗位描述:热光伏电池系统设计和制作;应聘条件:应用物理、工程热物理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具有光电/小型热电系统设计、加工经验者将优先考虑。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发表论文情况和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总结)和两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联系人:董建荣&
电话:9E-mail:
招聘内容九:朱毅敏研究员课题组
相关专业博士
朱毅敏课题组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肿瘤的纳米靶向治疗及早期诊断试剂方面的研究,同时进行纳米新型转运载体以及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的相关研究。岗位1、主要是针对纳米材料生物学以及毒理效应方面的研究,招收具有基本生物学背景,有着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操作的经历,曾经进行过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博士毕业生优先;
岗位2、针对靶向多肽筛选的研究,需要两名有着扎实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背景的博士毕业生,对当前药物的研究现状有一定的概念,曾经从事过高通量筛选的人员优先。
要求应聘人员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具团队精神,对研究课题有强烈兴趣。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丰富的实验经验,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中英文写作能力。
应聘者请将个人详细简历和三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下面的邮件地址:;
招聘内容十:刘立伟研究员课题组
博士后2名  助研 1名  研究实习员 1名
相关专硕士及以上学历
1.大量、高质量石墨烯(Graphene)、少层石墨烯可控制备(物理、化学、CVD生长等方法);
2.基于石墨烯高频、光电器件研究。石墨烯作为透明导电电极或通道材料的新型高频、光电器件(Solar Cells, LED, OLED, UV or IR Photodetectors)制作和性能研究。
应聘条件:
对石墨烯材料器件科学研究工作有强烈兴趣,工作勤奋、认真负责,具有推动能力,团队意识强,易沟通。具有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或微电子等专业基础。有碳纳米管、石墨烯制备,半导体光电器件,微纳加工等研究背景优先。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发表论文情况和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总结)和两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联系人:刘立伟
电话:4E-mail:
工作人员工资与福利待遇按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国家规定执行;目前研究所博士后月收入约7500元,业绩突出者外加课题绩效和年终奖,出站后可以优先留所工作。
更多详情请登录&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2010年6月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原子层沉积(ALD)高介电栅介质(high-k)材料的研究,获得南京大学潘雪平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合作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一作4篇),申请专利3项。2010年9月-至今,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博士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石墨烯的CVD制备及其在光电器件、晶体管中的应用研究;石墨烯纳米带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学传导性质研究。博士后阶段已经在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上发表一篇文章(Adv. Funct. Mater. 3&3159),并申请专利两项。
2006年7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河南大学联合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0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所做博士后研究生。博士期间获得中科院南京分院伍宜孙奖学金、朱李月华奖学金等,并在Advanced&Materials等重要期刊发表相应研究成果,目前主要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研究。
2008年10月获得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2008年11月&进入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主要从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2011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器件部,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其中作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SCI收录论文7篇。目前研究重点是大规模低成本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的应用。
2003年留学韩国,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韩国韩瑞大学材料工学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碳基光催化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降解性能研究;并于2011年9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做博士后。已在相关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SCI收录论文11篇。目前主要研究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2003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2008年7月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毕业;&2008年7月&在皖西学院任教;2012年5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器件部。主要研究方向是低维半导体系统光电和输运特性的理论研究,已在Appl.Phys.&lett,J.&Phys.:&Condens.&Matter,Solid&State&Communications等刊物发表论文7篇。目前致力于石墨烯纳米带光电特性的理论研究。董军(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_百度百科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男,196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97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在工业界和大学分别工作近九年。
2002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2007年得到“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200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为我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感兴趣的研发领域为智能模拟、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型。工业界和学校的工作经历使其对科学研究的本质问题与核心内容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对于社会的实际需求与研究工作如何结合有深切体会。
在IEEE Intelligent Systems、LNAI、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6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4部,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出版合作编写的书刊5部。
在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领域,针对自动识别与分析效果与临床要求的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关注传统方法不易表征的人体生物特征信号中的形态、模拟医生诊断时思维过程的研究途径。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共同提出与开发了“可佩戴无线ECG监护/诊断仪”,五导联和十二导联的产品已分别得到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沪食药监械(准)字1号,沪食药监械(准)字2号)并进入市场。
艺术创作方面,在书法创作模拟的核心问题,即笔划变形的模拟问题上,他提出基于统计学方法的模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底,《IEEE Intelligent Systems》出版了“AI in China”专辑,共收录6篇文章,其中“The Cre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Emulation of Imagery Thinking”即申请者和其合作者的工作,正如主编所言: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这项科学研究极具中国文化特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大纳米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