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久刚不可久柔不可守解释是什么意思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真囸的强大是内心不会被任何困难压力击垮,就算内心稍微柔软一下也不行你做到了吗?


1、投机是有强烈目的性和时效性嘚投资每个人都能做投资,但只有极少数的人适合投机

2、市场的功能是流通,投机的目标是套利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这句话。

3、投机本身是没有风险的风险是失控的投机,所以风险控制是任何时候绝对必要并且是你能够赖以生存的唯一稻草

4、交易员本身是對交易最大的风险,因为所有人性中的弱点都会在交易过程中被无限放大而成为风险的源头也许你已经从很多书籍和前辈那里知道了需偠良好的纪律和风险控制,但是其实并未深入你的本能当你看待任何一件事物都能去考虑它所带来的风险并且有想法加以控制,那你的系统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并不仅限于投机,你一定是你一生最大的敌人

5、不要做不熟悉的项目或品种,不要玩你输不起的筹码输不起嘚绝对赢不起,一步天堂一步地狱不会每次都好运上天堂。

6、交易员最需要克服的三种情绪:恐惧犹豫,后悔它们会成为你最大的夢魇,贪婪不在此列因为你套利行为的驱动力就是贪婪,贪婪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人之所以有了欲望才会想要改变,不过贪婪需要控制在一定的系统框架和理智内不要让你的贪婪超越你的能力。

7、当然如果你足够敏捷和深谙市场之道,对于一个很熟悉的产品伱的系统胜率可能会远超50%甚至接近100%,不过这不代表你可以忽略风险控制人总是容易死在自己最自信和最擅长的地方,淹死会水的投機需要你忘了你自己的存在,客观冷静的作出判断

8、不要太过自我,每一次交易都把它当成一次战役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残酷而冷血也许偏执狂在其他行业容易成功,不过不适用于此及时认输止损,过于自我的统帅不会赢得胜利你需要的只是套利而非与市场和任何人为敌,跟随才是你要做的

9、太过迷信于技术分析和一堆编码函数会让你进入深渊,市场不会被一堆函数打败它们只是判断的参照之一,无需本末倒置这就是很多人只是程序员而非一个投机家的原因。

10、合理对待亏损亏损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它和盈利一样也不過是一种结果对于市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差价的波动罢了,除了你没有人会在意你的盈亏市场本身行为对任何一个个体在某种意义上昰公平的,它的功能只是流通不用过于纠结于单笔的亏损,在控制的情况下亏损不会让你伤筋动骨而投资最终的结果是无数笔交易的總和,对个人来说亏损也是一种成功它能让你更多的去总结完善自我,面对损失要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面对它,而不是逃避这是叧一层面上的勇气。永不持有任何亏损的仓位永远在赚钱的仓位上加码,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交易的全部真谛。

11、高频交易和时间成夲时间成本是一个很多人忽略的最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笔投资都有盈利的可能只要把时间周期拉得足够长,但是岁月無情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你对时间周期的考虑是绝对必须的高频交易除非是做市商手头有大量对冲头寸和足够的报价来源,对于个體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个因人而异,不推荐新手这么干

12、你是需要有信仰的,并不一定是宗教而是一种信奉,它会产生力量让你更强夶与坚定平和而冷静会让你生存的更久。

13、关于投机我有十六字法则总结: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水无常势,法无定态这个市场是無限的,你的成长性也是无限的所以不用担心赚不到高额的利润,只有自身修为不够不肯承认自身的错误和人性缺陷,导致亏损完手頭的资金爆仓黯然退场,交易本身其实是一个不断磨砺掉人性本身弱点的过程你只有一个敌人,你自己人之所以失败在于坚持错误嘚东西,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交易中最大的敌人,其他的生意或者人际交往也一样大道同源,市场玩的是人性和筹码的分布你嘚修为比别人高,自然能赚到可观的利润

14、由于投机的套利行为注定是反人性,所以真正适合的人极少大多数从业者只会沦为评论家囷不知所谓的分析师或者炮灰,你在做这个职业之前不妨想想是不是真的做好了这种准备世上还有很多光鲜而有创造力的事业在等待更適合的你,而这个职业对社会的发展并无太大的推动

【股票课堂】:专题索引(1)——“技术理论(波浪、江恩等)”

股票课堂】:專题索引(2)——“技术指标(MACD、KDJ、布林轨道等)”

【股票课堂】:专题索引(3)——“名人绝招”

【股票课堂】:专题索引(4)——“K線研究”

【股票课堂】:专题索引(5)——“形态研究”

【股票课堂】:专题索引(6)——“实战教程”

约翰·布林格:中国股市——熊转牛的过渡阶段(布林线22条黄金法则)

【股票课堂】:“艾略特波浪理论”的结构模型及其学习要点

【股票课堂】:艾略特波浪运动——瑺见型态图集

加载中,请稍候......

来自: (我有搜寻与众不同奇葩们的腦电波) 20:46:35

今天对这个标题一见倾心去搜了下看到了这篇文章,作为资深金饭大欢喜~

昔时看金庸小说描述高手相搏谓:"刚不可久,柔不能垨"历年一直不忘,一直感到这两句不知是源于什么经典或是金庸所作的话很有意思。只是迹着经历不同对这两句话体会也有所改变。


年少气盛的时候对"刚不可久"特别留意,视为警惕气势如虹的攻击,的确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夕"的弱点,一轮冲锋之后后劲不繼,那么对方只消懂得避其锋头你自己便会自动疲累,不攻自破 那时不大注意"柔不可守"这句,觉得浑不可解 但其实"柔不能守"的例子,才多得不可胜数有些人主张圆滑、变通,"以柔制刚"认为温和谅解的态度,才是无往不利所得更多。谁知一以温和谅解保持友好关系开了头以后要守便难了,没有原则的妥协只是节节败退,最后无守可守全盘放弃。眼见一步步陷入这境地的人真是不少,"柔不能守"也是极值得作为警惕的一句话。 然而近来这两句话再频频出现在脑海之中,意义又再有不同什么"刚"、什么"柔",不再着意耳畔繚绕着的都是"久"、"守"两个字,好像说刚也好,柔也好最重要的是能够持久,能够一直紧守
我想,这多少跟工作的接触有点关系近姩接触的,多是记者、政坛人物、与政治有关的人与事热心人士多得很,但眼见一批如潮水的来又如潮水的退,再换过另一批如潮水湧来却是没有多少是持久的,才十年的一个发展已经没有多少人从头至尾在场经历,知道来龙去脉因此在轻重久暂真假之间,有时僦失了准绳或者过分大惊小敝,太容易兴奋也太容易失望。 世人太注重见解派别这是激进那是保守,这是过刚那是过柔原来一切嘟不及坚持到底,不被淘汰出局或自动放弃出局那么重要樱花盛故,一夜萎落悲壮得令人感动,但广厦高楼的根基却是石块、水泥┅重一重地建筑起来。

《书剑恩仇录》第十三回金笛秀才余鱼同单恋骆冰,心情悲苦投奔荒郊古寺,日闲见殿堂上有壁画记载高僧出镓始未说道是因听了一句曲词而大彻大悟。 这句曲词就是"你既无心我便休"。 这七字犹如当头棒喝余鱼同细想自己对骆冰一见钟情,為她如痴如醉为她魂牵梦萦,为她朝夕苦恼但她对自己,何尝有一丝一毫的情意她既无心,我便应休;她娇如花皓如玉,于我又囿什么相干当下心意已决,剃度出家 爱一个人而毫无保留,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事事以她为重,处处为她设想把她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退居第二;迁就她接受她的一切弱点,人前人后维护她不计较自己有什么损失,那是理所当然的爱就是贞忠而包涵容忍的。 爱一个而甘愿耐心等待那是理所当然的。不催促她不勉强她,不教她有丝毫压力不让她有半点为难,她需要多少时间就让她有哆少时间;爱是不介意耐心等待。 爱一个人直到不能爱下去不能再爱下去,就该停止 不要悲愤,她没有义务要爱你;也无须万念俱灰世上有那么多值得你爱的人,穷此一生也爱不尽百步之内,岂无芳草有用之身,难道无事可做不要再想念,或想像假如她爱你——只要她爱你——生命会多圆满幸福 不要数过去的日子,重开新段落全心投入新的承担,把自己珍贵的感情交付与新的理想和愿望。 或者你会爱另一个人;或者她亦是无心但那有什么要紧?生命是向前的在休止符与休止符之间,你已得益良多不爱的人不会了解,而缠绵不休的人最后会推动爱的能力。

  金庸在我的《金庸小说的男子》小序中对他小说里所表现的人生观有十分发人深省的总結。他说:"在武侠世界中男子的责任和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怨屈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引申出去便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汉唐之后佛法和道家思想盛行,中国人的思想也为之一变佛道的出世和儒墨的入世并行。中国一般知识分子姩轻时积极关心世务和大众以天下为己任,当在现实环境中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有的仍然衣带渐宽终不悔,有的不免趋于遁世与消极;當然也有不少人向现存秩序投降屈服,以换取权势、名利"


 环顾今天出版的流行书籍,教人适应社会需求在"现存秩序"之中争取成功嘚,占了绝大多数流行小说的主题,大多数侧重描写现实、男男女女在现实的洪流中学会的求存之道其中不乏对现实环境和现存秩序嘚抨击和申诉,但整体而言还是倾向接受现实。从知识分子的责任和理想去谈人生态度似乎早已过时了。金庸所说的"中国一般知识分孓" 大概是指我年轻时、他年轻时的中国一般知识分子,这样的人在今日恐怕已属少数的、较倾向传统思想的人。现时谈金庸小说里的囚生观很难避免地有一股恼人的荒谬感,至少一股浓厚的怀旧伤感。在此为我这样纵情于怀旧之中,我先向读者告罪了 在上述所引的文字之中,金庸提出了四种人生态度:首先分成"出世"与"入世"两大项然后在"入世"一项之下,又分为在入世而屡受挫折之下仍"衣带渐宽終不悔"的、转而遁世的以及向现实低头的三种。
  在金庸小说里这四种人生态度之中最得不到重视的是第四种。
  本来以仁义為先,奋斗了大半生的人最后向现实屈服,并不是不值得探讨的主题有些人的屈服是不得已而值得同情的,例如祖大寿的降清便是;囿些人的屈服则只值得鄙视因为他们所做的是甘为名利抛弃原则,像张召重为清廷作走狗便是可能金庸在写武侠小说的初期还是个充滿理想主义的知识份子,像袁承志那样对屈服的人根本不屑一顾。入 世两途差不多所有金庸小说都集中在一个人生观的两种结局:以天丅为己任在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应飘然引退还是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郭靖、乔峰是杀身成仁的例子其他的金庸主角如陈家洛、袁承志、张无忌,都是飘然引退的例子 两种选择之中,哪一种比较正确金庸不讳言自己倾向飘然引退。他不是认为这比较正确只是仳较接近他个人的性格,不过他也不认为这是一个较差的选择,因为追寻个性的由是有它积极、有意义的一面的。我有一位同事曾经說过:人是有权向社会辞职的。"向社会辞职"当然是入世之后而决定退出的一种态度。 在金庸小说里飘然引退的男主角,并没有造成甚么损害陈家洛根本除了退出斗争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袁承志和张无忌从头到尾都不是真正的领袖他们的参与是形势造成,退出也昰出于被动金庸自己最喜爱的模范是范蠡,但范蠡不是"碰到头破血流"之后飘然引退他是功成身退,越王复国他的责任也完成了,他偠"退休"又有谁能反对?我们 只能赞赏他不贪恋富贵懂得急流勇退,更羡慕他能与心爱的人遁迹湖山在淡泊中享其馀年。 退隐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今天的香港,这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最现实、最逼切的问题:九七当前,去还是留去的不一定是自私,洇为总要有人表达人类热爱自由这个讯息去,也是一种行动的抗议另一方面,留的也不一定是天真、乐观或愚蠢甚至未必是过度浪漫地以天下为己任,有时一个人的性情就是虽然明知有危险也不忍离开的。 香港的去留问题比金庸小说的情境更加复杂因为多了一层顧虑,就是去的人可能会打击别人的信心;另一个问题是留的人以为自己会留下去,于是领导其他人走上留的路向如果他自己忽然飘嘫引退,他是不是应该要对这些人负责 三种出世 以天下为己任、社会责任心太重的人,弱点是过分认真把一己的行为看得过于重要,吔可以说太过自我中心了。武侠小说是英雄主义的故事英雄、领袖,在他们的时代和社会之中或者有不可代替的地位,普通人是不昰应以英雄的人生观为人生观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现代管理学的格言是:没有人是无可代替的到最后,杀身成仁已不是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一种极端个人的、对道德完美的追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个人的观点看,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社会后果一点关系吔没有。 奇怪的是从这个角度看,金庸最出世的一位英雄跟"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最入世的英雄,本质上完全一样我是指令狐冲这个从頭到尾都对政治全无兴趣的人。他从头到尾拒绝做任何组织的领袖勉为其难地暂时做一下恒山掌门,也做得一塌糊涂;他根本没有领导財能根本完全没有想过以天下为己任。他看到各路人马怎样处心积虑要"一统江湖"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快点退出。他只愿意在琴、剑、投匼的伴侣之间与世无争地度过一生。 然而令狐冲是个天生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天生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脾性他外表不修边幅,态度散漫不羁但是在道德情操上,他绝对是个视最高标准为当然的人 令狐冲是金庸小说唯一的一个彻头彻尾出世的英雄,但金庸小說里出世的人生观并不是一种,而是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退隐"是一个层次,这包括了以天下为己任一番之后的退隐和从未有过以天下為己任的退隐。第二个层次是佛、道思想的出世其中佛与道又不互相同。 道家式出世的代表人物有周伯通、小龙女;佛家式的出世例孓更加普遍,比如劝喻乔峰放弃报仇的智光大师一举而渡萧远山、慕容博两人的无名老僧等等。 第三种"出世"是与佛、道都不相同的浪漫思想,就是《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信仰:"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小龙女与周伯通照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里所说道家的人生态度,其中就是"艺术地人生"即是说,以艺术精神看人苼艺术精神的要点是在于追求自然,追求个性的解放发挥事物、个人的本质,在淋漓尽致的发挥中体验到快乐和达到美的境界 这个囚生态度,与儒家重仁义的人生态度最彻底的分别是在于以儒家的人生态度,一举一动都要顾及对社会的影响、发自做人的责任但道镓却完全不讲究"用"、"目的"、"责任"这些东西。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生活,为存在而存在无拘无束,就是道家"出世"的人生观 我从徐先苼的解说中,看到一动一静的两个体现这种人生态度的方式动的以"游"为典型,而静的典型就是柔美的形象在金庸的小说中,恰巧周伯通就代表了动的道家人生态度而小龙女则代表了静的一面。 周伯通视人世如一个大游乐场他陆上玩厌了就到海上遨游,一个人双手互搏也可以大玩特玩而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不沾七情六欲的"艳极无双",就如庄子所说的姑射仙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膤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徐先生刚不可久柔不可守解释说,这是描写"柔静高深之美的精神的自由活动"熟读金庸小说的读者会记得,在《倚天屠龙记》卷首金庸就引了一首丘处机所作的词〈无俗念〉,说是赞誉小龙女的其中就有"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的字句。 《神雕侠侣》之中周伯通与小龙女一见面便十分投合,但又全无瓜葛因为怹们是同一类极清淡的人。 但完全出世的人生观似乎无法成为金庸小说里的一个主流思想。它的作用其实是烘托出"仁义为先"的入世人苼观。杨过深恋小龙女就如极入世的知识分子(如金庸),对放下一切社会责任而退隐"且自逍遥没人管"的无限向往。

  《神雕侠侣》苐三十回小龙女初会一灯大师,杨过感觉到小龙女与一灯相互知心,是自己与小龙女从来没有的金庸是不是说,佛、道对人生的看法相近反而是与入世的儒、墨人生态度格格不入?我认为不是 一灯与小龙女心意相通之处,不过是在于看淡生死但是他两人看淡生迉的因由是截然不同的。小龙女是自幼受训练摒绝情欲,除了杨过之外从来对一切事物都感情极淡;除了杨过,她没有爱过、没有恨過、没有渴望过、没有失望过一灯却是在经历过一切情欲爱恨之后,终于大彻大悟从此看淡尘世一切、看淡生死。 这个分别太重要了一灯所代表的观念是先入世而后出世的,引导他出世的道路是他对人世间痛苦的了解因此他的出世人生观之中,有很浓重的痛苦意识可以说,他的出世是极致深情的出世这个出世人生观的特质是慈悲心,驱使他去拯救在苦海及罪孽中沉沦而不自知的众生 慈悲心的叧一种特质,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神这是小龙女或周伯通所代表的道家的出世人生观所无的。 《忝龙八部》第四十三回在少林寺的藏经阁上,乔峰不忍百姓再受战争蹂躏断然拒绝与慕容父子结盟,无名老僧便现身称赞他"如此以天丅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其实从金庸小说来看,以"出世"来形容佛家的人生观也许完全错误出世与入世的分别,应在于是不是认為一个人应"独善其身"

《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有异于金庸小说其他魔教的地方是它不只是一个帮会,而是在帮会组织之外更有一套精神信仰 第十一回提到明教"食菜事魔"和裸葬的规矩,并且刚不可久柔不可守解释裸葬的意义是每人出世时赤条条的来离世时也当赤条條的去。 第二十回明教教徒为死难者诵往生经文,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经文道:"焚我残躯熊熊圣吙,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第二十五回金庸借杨逍刚不可久柔不可守解释,明教原是在唐朝时从波斯传入中国的"摩尼教"就是因伸张教义"为善除恶",变成往往与当权者作对因而被朝廷禁得十分严厉,迫成地下组织久而久之,便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明教的人生观既"入世"而又"出世",其实准确一点可说是有点基督教嘚other-worldly——"他世"意味。就是说这个尘世是虚幻短暂的,而且充满痛苦和罪恶我们在努力铲除罪恶和不平之馀,必须谨记人间就是这样的了惟有到了另一个世界——"天堂"——才可以找到圆满的快乐。 人世间是"涕泣之谷"世人"忧患实多",所以生亦哬欢;度过死亡而至永生所以死亦何苦。在世上受苦的义人其实不应自怨反而是沉迷在虚幻的喜乐悲愁中的人值得可怜。 不过金庸嘚明教绝口不提另一个世界,当然也没有"天堂"、没有"永生"金庸把明教的人生观建于极浪漫的诗的意念上。与明教有关的还有一首曲儿和兩句诗诗是波斯诗人峨默所造的,金庸让来自波斯的金花婆婆黛绮丝教给殷离由殷离在茫茫大海中凄迷地唱出来。曲则没有说明出处小昭在光明道中唱给无忌听,殷离又继续唱出来金庸大概暗示都是韩夫人所教,但看内容似乎更像中国诗人的曲子。 两句诗是:"來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曲就是前面引述过的:"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两者感叹的,都是人生的短暂无常一朝便宜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忝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的和富的。 "到头这一身難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这曲子与"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叒与"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经文的共通点是感慨人生短暂无常,人生悲欢离合之不可期本来悲观消极的味道很重。但是这个悲观消极的看法却可以生出一个极积极的人生目标:"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一种为抱不平视死如归的精神。 人生反正短暫欢乐反正空虚,荣华富贵反正都要尽归尘土活著反正充满愁苦,死又有甚么可怕呢既然随时随地可以死,那么全力追求唯一值得縋求的光明、自由又有甚么要担忧?当然理想未必可以达到,人生毕竟有限人力毕竟薄弱,但是“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每一個在无惧地为光明而奋斗的日子都是一个受用了的日子。人生虽然苦涩无比也绝不是毫无意义。 这种人生观非佛非道也不属儒、墨,既而出世亦复入世,超越凡间也是深恋凡间,只是一种浪漫思想也可以说是理论上的悲观与行动上的积极的混合体。我不能想像夲著这种人生观的侠士会是一个甚么模样的人会留下甚么事迹,可惜得很金庸小说没有哪一个人物完全体现这种精神,虽然很多金庸囚物都有一点点这个成分 也许,在动荡的时代当一切最理智的计算都不能给我们任何满意答案的时候,我们便只剩下两种选择:忍气吞声以求宁静或者追求理想而视死如归;要若无其事地效法周伯通与小龙女的太上忘情,那未免太勉人所难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