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字好看,能帮我围绕美丽写一句话50字吗 你姓黄,却不懂我的心慌。 如果能多样化就尽量多样化

男朋友姓黄,我姓李。麻烦帮忙想我有没有类似于,(他姓黄,我心慌)的句子。拜托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男朋友姓黄,我姓李。麻烦帮忙想我有没有类似于,(他姓黄,我心慌)的句子。拜托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姓黄却讲不出爱你的谎言我姓黄却从未对你说谎我姓黄可我晃动不了你止水般的心境我姓黄却看不穿你的谎言我姓李却离不开孤独的你我姓李 我心里我姓李 却未曾住进你心里
那把我改成他不就好了么
那改了好像读不顺了
好吧不可以那我没办法了
那可以把你改成我吗?
他姓黄却从未对我说谎
他姓黄 想要有人跟他一起等待树叶变黄
他姓黄却因我惊慌失措
你能想到一个能表达爱意的吗
他姓黄却讲不出不爱我的谎言
楼主我尽力了,望采纳!
好的👌谢谢了
他姓黄,我心李
她姓李,我迷离
我姓李,你没理。
我姓李,独爱你
她姓李,我心里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心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7588|回复: 26
【读书】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2•辛亥革命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1.中华有神功
& & 晚清末年,广东佛山出了一位盖世英雄,姓黄,名飞鸿,具有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擅长佛山无影脚。一旦双腿连环踢起,犹如风车急速旋转,虽十条八条壮汉,亦近身不得。他曾为乡人表演武艺,地面上放一块砖,砖上放一块刚磨出来的热气腾腾的豆腐,豆腐上再轻放一块砖,黄飞鸿将掌贴在最上面的砖头上,掌心微微用力,夹在中间的豆腐未见丝毫异常,豆腐下面的那块砖,却已经成为了比豆腐还细腻的粉末。如此功夫,令人咋舌。
& & 顿时武师黄飞鸿之名,不胫而走。有一天,他正在自家院子里,汗流浃背地练功,门外忽然来了一人,西装革履,八字胡须,手拄一根文明棍,头发梳理得锃明发亮,连苍蝇都站不住脚。此人来到黄飞鸿家门外,断喝一声:黄飞鸿,你可知罪?
& & 黄飞鸿抬头一看,却见来人是同乡猪头荣,此人早年被人贩子拐走,卖到了南洋,发财后回来,整日里就是这般假洋鬼子做派。他还有个儿子,在大街口摆摊卖猪肉,人称“猪头荣”,很是想拜黄飞鸿为师学武。只因黄飞鸿还没拿定主意是否开馆授徒,所以还没答应,此时见猪头荣喝问,就收了功夫,问道:猪头荣,我好端端地在家里练功,没招谁没惹谁,你凭什么对我兴师问罪?
& & 听了黄飞鸿的话,就见猪头荣怒发冲冠,大喝一声:黄飞鸿,你难道不知道?现今西夷蛮荒小国,欺凌我上国之疲弱,把我当猪仔卖到南洋不说,还拉帮结伙来我中华,公然仗势凌弱,抢男霸女,早已闹得天怒人怨?
& & 黄飞鸿笑道:猪头荣,你被卖到南洋,是你自己缺心眼,人贩子拿块糖饼一招呼,你就自己跑上船了……这关我什么事?
& & 怎么就不关你的事?猪头荣喝道:姓黄的,你枉学了一身武功,可是却任由洋人欺凌我官民,辱我上国斯文,你羞也不羞?
& & 黄飞鸿道:哪个洋鬼子欺凌我官民了?你叫他来,看我不打他个猪头。
& & 猪头荣哈哈大笑:黄飞鸿,你不过是家里的能耐,炕头上的光棍,那洋人为非作歹,仗势欺人,怎么会到佛山这种地方来?他们在租界、在上海,黄飞鸿,你若有种,就收拾一下家当,与我去上海一趟,教训教训洋人,怎么样?
& & 说到去上海,黄飞鸿还真有点心虚,盖因他天天闭门不出,只知道躲在家里练功,对外边的世界一知半解,在心里也是极羡慕走南闯北的猪头荣,早有心去上海走走。如今听了猪头荣这番话,真的动了心。
& & 于是,半个月后,黄飞鸿果然背着一个小包袱,和猪头荣一道去了上海。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2.沪上大决战
& & 此时上海已成远东乐土、冒险家的乐园,极尽繁华。华丽旗袍下女人的大腿香腻诱人,拉洋车的车夫飞跑不停,东西洋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看得黄飞鸿极是诧异。忽然猪头荣推了他一下:飞鸿快看,那里有个洋人……
& & 黄飞鸿向前一看,前面果然来了一个洋人,金发碧眼,西装礼帽,脸上的黄色汗毛钢针般粗细,叼了支硕大的雪茄,手里还牵着一条大狼狗,就听猪头荣对黄飞鸿道:飞鸿,揍他。
& & 黄飞不解地道:为何要揍他?
& & 猪头荣道:这还用问吗?他抢男霸女啊。
& & 黄飞鸿摇头:可他现在没抢男,也没霸女……
& & 猪头荣大怒:黄飞鸿,你还是不是中国人?汉奸!见到你洋祖宗就怕成了这个模样?要不要上前叫人家一声祖宗啊……猪头荣口中骂着,用力一推,将黄飞鸿推到了洋人面前。
& & 黄飞鸿无奈,只好对那洋人摆开了架势,邀请洋人进招。那洋人惊愕地望着他:你干啥?竟然是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
& & 原来这名洋人来自俄罗斯,叫波提留夫,在中国东北待得久了,学了一口流利的东北话,本国语言倒是说得结结巴巴的。黄飞鸿不知,还以为洋人都是这种说话方式,就拿手向对方一招:在下佛山黄飞鸿,阁下请进招。那洋人诧异地看着他:为啥我要进招?
& & 为啥……我怎么知道为啥?黄飞鸿觉得无趣,低头看洋人牵的狼狗正向他蓄势欲扑,他一记佛山无影脚踢了过去:嗨,恶犬看招!只听砰的一声,那只大狼狗被踢得飞上半天,落下来时恰好砸在了洋人的脑袋上,洋人惊叫一声:小乖,你怎么蹦这么高……扳过狗头一看,只见那狼狗七窍流血,已成了条死狗。
& & 顿时那洋人发出了一声惨绝人寰的大叫:还我小乖的命来,我没招你没惹你,你凭什么踢死我的小乖?难道你们中国人,就这么强横霸道、蛮不讲理吗?
& & 我蛮不讲理?黄飞鸿忍不住笑了起来,洋鬼子,明明是你们抢男霸女……
& & 那洋人上前揪住黄飞鸿:你说我抢男霸女,好啊,你说出来,我抢了哪个男了?霸了哪个女了?
& & 你抢……黄飞鸿知道事情不对了,急忙扭头去找猪头荣,却见猪头荣已经转身,向一条巷子狂奔过去,边跑边喊:飞鸿快跑啊,
巡捕来了……
& & 巡捕?黄飞鸿扭头一看,只见前面果然飞奔过来几个头裹硕大怪缠头的印度巡捕,边跑边吹响警笛。霎时间黄飞鸿慌了神,猛地挣脱了那洋人的撕扯,掉头狂奔起来。
& & 这一掉头狂奔,黄飞鸿再也没停下来过,一口气跑回到佛山,才气喘吁吁地一屁股坐下:缺大德的猪头荣,你坑死我了……
& & 喘息声中,黄飞鸿反思了自己这一次孟浪之举,说:以武会友,只能结怨于人,以后我莫不如……莫不如……他回到家,钻进屋子里倒腾起来,许多个时日过去,他再从屋子里出来,手里端着一杯浅黄色的汁液,说道:……莫不如以茶会友,今日我黄飞鸿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饮料,名字叫凉茶,此茶清热去火,解暑化淤,诸位乡邻,只要你掏钱,都可以买一碗尝尝……
& & 凉茶,系黄飞鸿首创,由此正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 & 有了产品,下一步就是打品牌。打个什么品牌呢?黄飞鸿想了两个晚上,终于想出来个好名字:对了,就叫宝芝林吧。
& & 可是,宝芝林的凉茶刚刚推出之时,销路不畅。都知道黄飞鸿是个武师,武师嘛,卖个大力丸、狗皮膏药什么的,还有人信,可是这凉茶……这玩意儿管不管用啊?人人都持怀疑态度,没人肯买来喝。
& & 见此情形,黄飞鸿急了,就想:产品卖不掉,那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的缘故,如果能找个国家领导人题字的话,产品保准好卖。中国老百姓嘛,啥都不信,就信领导。
& & 可是找哪个领导呢?
& & 就找大臣刚毅了。
& & 黄飞鸿拿定了主意。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3.凉茶品牌专卖店
& & 话说那大臣刚毅,每天都要在神像前焚香祷告,祈求上苍遣孙悟空、猪八戒等神仙下凡,抡起神兵利器,尽逐洋人于海外,还复我天朝上国之威严。
& & 这一天他刚刚在神像前磕了头,早有亲随过来,身后跟着满脸堆笑的黄飞鸿:大人,来了个农民工兄弟,特意进京看望领导,带了点家乡的土特产,想请大人替他题写块牌匾。
& & 题牌匾?刚毅诧异地看着黄飞鸿:你真是来题牌匾的?不是来上访的?
& & 黄飞鸿赔笑道:大人放心好了,我闲着没事上访干什么?是这么回事,我搞出来个发明,叫凉茶,可是没人买,所以想借大人的名头……
& & 刚毅叹息了一声:你这个黄飞鸿蛮有头脑的嘛,居然知道借本官的名头。
说着话走到书案前,拿笔在手:你想让我题什么字啊?
& & 黄飞鸿回答:题写“宝芝林”三个字。
& & 刚毅:为啥要题这三个字?
& & 黄飞鸿:因为我的凉茶专卖店就叫这个名字啊。
& & 刚毅:原来是这样,那就题吧……提笔在手,笔墨狂舞,顷刻间题了三个字,回头叫黄飞鸿:过来看看,这几个字写得怎么样?
& & 黄飞鸿过来一看,顿时就闭上了眼睛:大人,你字写错了,我的专卖店叫宝芝林,大人你给写成宝宝林了……
& & 宝宝林?刚毅诧异地看了看纸面上,顿时乐了:宝宝林也蛮好嘛,不如就叫宝宝林吧,别叫宝芝林了。
& & 黄飞鸿为难地道:大人,宝宝林是不错,可是……可是……大人,你看咱们这么着如何,去翰林院找个翰林来,让他帮王爷题个字,反正我出门就说是大人你题的。
& & 刚毅把脸一沉:黄飞鸿,你啥意思?难道翰林院的翰林,写的字比本官还好?
& & 黄飞鸿赔笑道:那当然不是,可是大人,老百姓不懂得字啊,大人的字写得太好,怕老百姓欣赏不了,阳春白雪,在下里巴人那里照例都是曲高和寡的,还不如找个翰林,写两笔鬼画符,老百姓反倒认账。
& & 刚毅想了想,道:那就依你吧,快去找个翰林来。
& & 没过多久,一个年轻的翰林被叫来了:大人好,吃了没?
& & 刚毅斜眼看着这翰林:你姓什么,会写字吗?
& & 那翰林笑道:小人姓张,字倒是练过20年。
& & 真的练过?刚毅表示怀疑,拿手一指书案:练没练过,一试就知,过去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 & 张翰林走到书案前,拿起笔来:大人,咱们写什么字?
& & 刚毅道:宝宝林。
& & 张翰林:宝宝林?……啥叫宝宝林?
& & 刚毅:你看,我早说了嘛,这三个字没有情调的,黄飞鸿你也真是没文化,怎么想出这么个专卖店名称呢?干脆本官给你改改吧,改叫宝芝林如何?
& & 黄飞鸿欲哭无泪:谢大人赐名。
& & 于是张翰林大笔一挥,写下“宝芝林”三个大字,落款写下刚毅的名字,交给黄飞鸿,黄飞鸿喜形于色,拿着题字回佛山卖凉茶去了。这边刚毅也是心花怒放,就问张翰林:小张,你是读书人,写几笔字不算本事,懂国家大事吧?现在蛮夷小鬼子日日欺我上邦,你有什么好法子解决掉他们吗?
& & 张翰林道:大人,这话你可问对人了,小的可天天就琢磨这事。
& & 真的?刚毅不信:你可别骗我,要是你真琢磨过,给我写个条陈来看看。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4.名臣张之洞
& & 几日过后,刚毅从张翰林的条陈中,抄了两条,就去上早朝。见到了慈禧太后,刚毅越
众而出:启奏太后,微臣有本上奏。
& & 慈禧太后诧异地看着他:刚毅,谁都知道你是出了名的缺心眼,你也会有本上奏?别是什么家长里短吧,告诉你,你要是敢在朝堂上弄这事,我饶不了你!
& & 刚毅急了:太后,微臣考虑的都是国家大事,岂有个家长里短的道理?不信太后你看……说罢,把自己的奏章呈了上去。
& & 慈禧太后打开奏章,看了两眼,忽然脸上变色,大喝一声:刚毅,你好大的胆子!
& & 刚毅吓呆了,扑通一声跪倒:太后饶命,饶命啊……
& & 就见慈禧横眉立目:刚毅,你给我老实说,这奏章上的条陈,到底是谁写的?
& & 这个……不干我事啊……刚毅哭得泪人一样:都是我一时不察,被人蒙蔽了,实话告诉太后,这条陈是翰林院的张翰林写的。
& & 慈禧的声音更加阴冷:刚毅,你可知罪?
& & 知……不知……知不知……刚毅已经吓糊涂了,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 & 却听慈禧叹息道:刚毅,不怪我骂你,咱们大清国,国大人多,却反遭西洋蛮夷欺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大清吃饭的人多,
有本事的人少,所以我才经常吩咐你们,要多加留意,发现人才,如今你找到了张翰林这等人才,不说快点向朝廷引荐,加以重用,反而压制他,还偷他的条陈,刚毅啊刚毅,你这样做,对得起国家吗?
& & 原来是这么回事,刚毅松了一口气,禀报道:太后吉祥,虽然这事是我做得不对,不过那张翰林嘛,反正他也跑不了,以后臣会主动和他交流,多多探讨治国良策,再抄几条。
& & 慈禧道:少来,你抄了一次还不够啊?那张翰林叫什么名字?
& & 刚毅歪着脑袋,想了半晌:好像叫什么张之洞。
& & 传旨,慈禧道:让吏部看看,什么地方官员有空缺,让这张之洞去历练历练,以后咱们的大清国啊,很有可能得指望着他替大家干活。
& & 慈禧还真说对了,名臣张之洞,至此横空出世,被吏部派到山西做巡抚,他是晚清时期有名的儒臣,甫一出世就顺风顺水,仕途青云直上,成为了晚清朝廷最为倚重的人。
& & 但理有正反,话有两面,张之洞横空出世,只为强国而来,却奈何爱新觉罗皇族的利益,是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结果是张之洞的苦心经营,不过是在清王朝的棺材上,啪啪啪啪地钉上了四枚大钉子。
& & 从此意义上来说,儒臣张之洞本人,不啻大清帝国的最后掘墓人。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5.帝国的棺材
& & 说张之洞才是帝国的掘墓人,这个论点肯定会有争议。先把争议放下,甭管大清帝国的掘墓人到底是哪个,但有一点:既然有人不辞辛苦地为帝国掘墓,那么肯定,帝国这时候已经装在了棺材里。
& & 那么大清帝国的棺材,又是什么呢?
& & 说起帝国之棺,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清王朝那浑然天成无懈可击精巧备至的军事体制。
& & 说到清王朝的军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游手好闲提着鸟笼子的八旗子弟,但没落的八旗并非清王朝军制的全部。要知道清朝贵族中人才济济,不乏具有大智慧之人,如恭亲王,如荣禄,如铁良……上述之人奔走于海外列洋之间,无日不思效法西洋先进的军事制度以强大清王朝。把八旗子弟描述成清王朝军事体制的全部,不过是对贵族精英的羞辱,并非历史本身。
& & 事实上,晚清之时,清王朝比任何人更早地意识到了八旗军制的没落,所以朝廷负责军事的部门一下子设置了两家,一为陆军部,一为军咨府,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设置三十六镇新军。
& & 要建新军,最重要的是什么?
& & 是军官!
& &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有高素养的军官,绝无可能出现高素养的军队,这是常识。可天地茫茫,四海无涯,上哪儿去找高素养的军官呢?
& & 只能是自己培养。
& & 人才这种东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只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教育出来。
& & 所以晚清时代,为创立新军,先在各省成立了陆军小学,招收高等小学的毕业生,学习三年才能毕业。课程方面,数学要能够解析二次方程,物理要知道牛顿“三大定律”,化学要晓得元素周期表。除此之外,学生每天还要出操两次,光着膀子狂奔几十公里野营拉练。
& & 考入陆军小学的学生,不只是解方程和光膀子狂跑,朝廷有旨,学子是帝国的未来,每个学生的衣食住行,统统由朝廷包了,发衣服,给饭吃,每个月还有不少的零花钱。只不过拿钱的时候,校官会严肃地问你:你丫拿的是谁的钱?你必须要响亮地回答:拿皇上的钱。校官再问:你丫吃的是谁的饭?你必须要响亮地回答:吃皇上的饭。如果你抬杠拧劲不这么回答,那这钱就不给你花,饭也没得吃了。
& & 小学毕业之后,就可以考陆军中学了。
& & 晚清的陆军中学只有四所,一中在直隶清河;二中在西安;三中在武昌;四中则在南京。陆军中学的学制,只有两年,课程却囊括了现在大学的全部教程,学生要学高等代数、解析几何、高等物理和化学。看看这课程,我们就知道晚清时的中学生,水平大致和现在的大学生相当。所以陆军中学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被送入各省的军队中,先当一等兵,六个月后再送回到保定军官学校,等于是回炉重造再读两年大学,然后再送回部队,还是先当大头兵,但最多六个月,就可以当个排长了。
& & 大学本科学历,混在晚清最多不过是个小排长。可知大清帝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远不是一般的高。
& & 清王朝的这种军官培养体制,是全盘西化的结果,是照抄了德国和日本。这样训练出来的军官素养高,科学根基深,军事训练也足够,如果有机会的话,这样一支虎狼之师,未必不可以称雄世界。
& & 但这样一支高素养的军队,培养起来必然会很慢,按说慢也没关系,但要命的是,民智的开放是与帝国利益不兼容的。晚清帝国的体制是家天下,无限江山,尽为爱新觉罗一家之私产;人才济济,皆是爱新觉罗一家之奴仆。而西方现代科学的人文基础,却是民主与自由的理念,大清帝国每培养一个人才,都等于把自己往坟墓里推了一步。
& & 所以帝国为自己打造的这口棺材,就叫民智。
& & 闭塞民智,帝国只能等死。放开民智,帝国就是找死。这就是清帝国的必死之途了,在死亡之路上,没人能够拦得住清帝国。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6.黑锅专业户黎黄陂
& & 民智既开,帝国必死,但最终会死于何人之手,这本来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悬念。但张之洞着急忙慌地跑来,一口气往晚清的军事体制上钉了四枚铁钉,让这个悬念顿时豁然开朗。
& & 张之洞为晚清棺材钉下的第一枚铁钉,是个大活人。
& & 黎元洪。
& & 黎元洪这个名字丝毫也不陌生,他是湖北黄陂人氏,耕读世家,人称“黎黄陂”。他曾经被定位为“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的大坏蛋,但如果黎元洪知道子孙后代这样评价他的话,他一定会哭天抢地大声叫冤,那么他到底冤不冤呢?
& & 西方人有云: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如果搁在黎元洪的脑壳上,是完全符合的。细究黎元洪其人,他善良、忠厚、与人为善、木头木脑,这种性格搁在争权夺利的大民国时代,注定了是个背黑锅的料。
& & 黎元洪背的第一口黑锅,历史上赫赫有名:甲午之锅。
& & 话说黎元洪原本是耕读世家出身,因为朝廷实行新军制,到处设免费学校让穷孩子读书,于是黎元洪入北洋学堂,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了广州水师的“广甲号”上,做了一名小小的把总。按理来说,黎元洪人在广州水师,行将爆发的甲午海战,是日本水师对北洋水师,不应该让黎元洪来背这口黑锅。可偏巧广甲号奉命给北洋送给养,到了地方正赶上海战爆发,于是北洋下令:那谁,那个广甲号,你先别回去了,先来参加海战,等打完了仗再回家吃饭也不迟。
& & 于是黎元洪就稀里糊涂地上了战场,等到两军对垒,双方火力交换的时候,北洋水师将自己的战舰一字排开,让广甲号吸引日本战舰的炮火,当时广甲号的管带吴敬荣就火了,立即吩咐开船走人,这仗,咱们不跟着掺和了。
& & 广甲号不战而走,逃到了大连海域却触了礁。于是管带吴敬荣就命令道:那个谁,把总黎元洪,我命令你守住战船,船在人在,
船亡人亡,本官先上救生艇,到岸上去休息休息再说。
& & 管带吴敬荣走了,留下黎元洪独守孤船。这时候日本人的战舰冲了过来,广甲号上的火力明显不支。于是黎元洪就和部属们商量说:兄弟们啊,是我们报国的时候了,这时候咱们打是打不过了,投降想也不要想,来,大家操家伙把船凿沉吧,无论如何也不能让
广甲号落到日本人的手中。于是大家冒着日军的炮火凿船,然后士兵们纷纷投海自杀。
& & 临跳海前,黎元洪摆了个大Pose,曰:士有蹈海而死,此之谓也。然后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海水中。
& & 捐躯报国,志士蹈海,本来是蛮壮烈的事儿,可不曾想这时候来了一个大浪,将溺昏过去的黎元洪,一直送到了岸上。醒来后正
赶上朝廷追究战败的责任,北洋水师或战死或被俘,只有黎元洪老兄莫名其妙回来了,没办法,那就让黎元洪承担战败的责任好了。
& & 法庭一审判决黎元洪服刑半年。
& & 半年之后,黎元洪蓬头垢面地出了大牢,捂着饿得干瘪的肚皮想:好饿啊,去哪里弄吃的呢?听说两湖总督张之洞素有贤名,招贤纳士,江湖人称“张香帅”,只要你懂英语会开根号会解微积分,到他那里就有饭吃,要不我去张之洞那里碰碰运气?
& & 到了地方,正巧张之洞刚刚从日本买了艘兵轮,船号“楚泰”。张之洞摇摇摆摆,带着手下幕僚登船,亲自验看。众人登船之后,兵轮驶入湖中,正行之际,高天上忽然惊雷大作,兵轮摇摇晃晃,竟然眼看就要沉没,于众人的惊恐呼救声中,忽有一人冲入驾驶台,单手掌舵,操船如走马,就见兵轮于惊涛之中划出一道白线,竟驶出了险域。张之洞大喜之下,细看掌舵那人,原来是甲午败军
之将黎元洪。
& & 当时张之洞一看是黎元洪,心里想:小黎这个孩子不错呀,挺能干的,要不要我替这个孩子找点好玩的事儿干呢?
& & 此念一起,黎元洪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后注定了他将辛苦栽培出辛亥革命之果,并莫名其妙地背负上篡夺革命胜利果实之黑锅
& & 这个结局,谁也无法改变。
& & 因为历史在前行。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7.第二枚铁钉
& & 黎元洪的投奔,给张之洞出了个大难题。
& & 如果黎元洪没什么本事,那么这事就太容易了,随便找个端茶倒水的差使,糊弄黎元洪一口饭吃,到时候黎元洪肯定会感恩戴德
,事情就算解决了。
& & 如果黎元洪只是有点小本事,事情也不难,张之洞一直在训练自立军,大小安排黎元洪一个官职,也能糊弄过去。
& & 偏偏黎元洪这厮,虽然性格温厚善良,耕牛一样任劳任怨任人驱使,但是军事素养却非常高。黎元洪是北洋学堂毕业的优等生,而且又曾有过甲午海战的实战经验,经张之洞多方面考验观察,确信黎元洪乃难得的大将之才。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你既然得到了这么一员大将,怎么着也得给他一支军队摆弄摆弄吧?
& & 但问题是,张之洞身边另有一个亲信张彪。张彪这个人能力或许稍微差上那么一点点,但人家政治上可靠,对朝廷忠心耿耿——张彪娶了总督瑞澂的丫环当老婆。新军将士赠了他一个绰号:丫姑爷。这都丫姑爷了,可知张彪对朝廷是不可能再有异心的——这一点,可不是黎元洪比得了的。
& & 一个是难得的将才,一个政治素质过硬,搁在张之洞这里,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事可怎么摆弄呢?
& & 正在犯愁之际,铁良来了。
& & 铁良,江宁将军,是当时满族中杰出的军事人才。此人聪敏好学,曾留学日本,熟知列强诸国情形,支持变法强国——铁良支持变法强国,其原则是要坚持爱新觉罗对大清国的统治,永不改变。正因为有如此清醒的认识,所以精明强干的铁良,已经成为了爱新觉罗统治的希望。
& & 为了强国,铁良终日不停奔波,先后检阅了全国各省的新军,发现湖北张之洞所训练的自立军,其成绩冠于各省之上。铁良大喜,立即写奏章,向朝廷推举表彰张之洞。
& & 正写着,张之洞推门进来了:铁子,练字呢?
& & 练……铁良羞红了脸,拿手把奏章盖上。他的毛笔字在满族中算是超级优秀的了,但没法跟一代大儒张之洞比,担心张之洞笑话他的字太丑,本能地拿手遮住。
& & 但张之洞的心思并不在字上:铁子,你猜一猜,为啥我们湖北的新军,能够在全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 & 因为……铁良正想说还不是你老张忠心为国,夙夜不怠的缘故。但心里又一想,张之洞这时候问此话,定有用意,就问道:这事我也正想问一问你,老张,你有什么好办法,快点说出来,如果有效的话,咱们就全国推广。
& & 张之洞严肃地板起脸来:19世纪,啥玩意儿最贵?人才!
& & 就听张之洞动情地道:铁子啊,要强国,需练兵。要练兵,就需要军事人才。可上哪儿去找军事人才呢?只能是就地取材现培养。我有一个想法,就在湖北创建陆军特别学堂,实行兵学制,谁想参军报效国家,OK,你必须先进学堂做学兵,要学识字,还要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只会开根号还不成,还得会求导会查对数表。总之吧,等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通过答辩之后,才可以进部队当兵。
& & 微积分?学术论文?铁良听得目瞪口呆:就为了当个兵,还得写论文,这未免也太他娘的夸张了点……张大人高见,高见啊高见
……若然我大清的士兵,人人都会写论文,都会求导开根号,这样现代化的军队,必然是天下无敌啊!
& & 那当然,张之洞得意地一摸大胡子:所以呢,为了建立兵学制,也为了强大我们大清的军队,我的意思是得抓紧扩充武昌的第八
镇新军,嗯,就建立个二十一混成协吧,让张彪做第八镇统制,让肥仔黎元洪做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协统吧,你看如何?
& & 你等等……铁良听得头晕:刚才你不是说兵学制,微积分求导开根号写论文吗?现在怎么又弄出来个第二十一混成协……还有,肥仔黎元洪是谁?干吗让他当协统?
& & 张之洞正色道:黎元洪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将才啊,唯有他这样的将才,才会知道兵学制的重要性。所以,若然不请他来做协统的话,兵学制是建立不起来的。
& & 有这种事?铁良彻底听糊涂了。
& & 有!张之洞肯定地道:铁子,别眨巴眼睛了,为了国家,为了圣上,你快点写奏章吧。
& & 我写……铁良低下头来开始写奏章,于是黎元洪所率领的新军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正式宣布建立。
& &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将由这支学生军负责打响。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8.一品夫人定江山
& & 如果说,黎元洪是行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之关键的话,那么吴兆麟就是辛亥革命关键之关键。
& & 如果说,黎元洪以他的军事才干,成功地将一场兵乱转化为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吴兆麟则是以他的军事才能,成功地将一场暴乱转化为兵乱,从而和黎元洪竭力配合,并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 & 说了这么多,可这个吴兆麟究竟是何许人也?
& & 吴兆麟,他是张之洞的兵学制所结出来的丰硕成果,是武汉三镇近两万名学生中的一个,是黎元洪亲传的弟子,又曾拜了日本教官为师,潜心修习参谋学。虽然他只是新军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中的一名中层军官——不过是工程营左队队官而已。但是他的军事才干却在第八镇广为人知,甚至连黄炎培先生都称赞他“素来有些信仰”。
& & 高素质的士兵、高素养的中层军官以及富军事才干的军事将领终于被张之洞凑齐了。而这就意味着:武昌一旦起事,就会有一套成熟而实用的军事体制,在第一时间发挥出其有效的作用。
& & 而这些,将构成行将到来的辛亥革命成功的基本保证。
& & 但只有军事力量还不够,辛亥革命更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政治革命,必须要有一个政治家,以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将一场军事行动转化为社会革命。所以,张之洞他老兄还必须要为未来的时代准备好最富智慧的政治家。
& & 话说江苏武进地方,有一家小小的杂货铺。杂货铺里,有一个年轻的小伙计,这伙计眼神快,腿脚勤,而且为人诚恳忠厚,很受杂货铺老板的信任。有一日,一个客人来店铺买东西,不慎失落了一包银子,被小伙计捡到,这伙计收起包裹,在路上等了大半天,才见到客人满脸焦急地返回。待发现小伙计非但没有吞并他的包裹,反而怕失主找不到银子寻短见,苦候在路上的时候,客人感动之下,连声赞叹小伙计,并把这事告诉了杂货铺老板。
& & 杂货铺老板知道这事后,就把小伙计叫了过来,说道:孩子啊,你心眼善,人又聪明绝顶,当个跑腿的小伙计太可惜了啊。这样吧,我替你出盘缠,你进京赶考去吧。我琢磨着,凭你的善良和聪明,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会拿个状元。
& & 小伙计失笑道:老板啊,我字也认不得几个,诗文也写不出来,让我做八股文章,还真不如杀了我。老板你要是真的愿意帮助我,干脆替我捐个官好了,说到底,考科举中状元,还不是为了当个官吗?
& & 捐官?捐官要花好多钱的哦。老板皱起眉头:你等我打听打听,看看有什么好门路。
& & 不久老板又跑来了,说:咱们杂货铺是小本经营,拿不出捐官的银子来,你看我替你捐个小吏如何?岂不闻,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官,再有本事的官,也得靠吏员来做事,行不行?
& & 小伙计想了想,道:当个小吏也成吧。不信遇到有眼光的官,他会认不出我来。
& & 于是老板替小伙计在广州官衙捐了个县丞,小伙计打起行李卷,就兴冲冲地去赴任了。到后没多久,恰巧张之洞调任两广,对衙署的吏员一考核,就发现了这个小伙计,再有意给他几桩事情去办,小伙计办理得妥妥当当。当时张之洞心想:此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吏,但办事的才干,只怕大清国也难找出几个来,这么能干的人,我得把他留在身边,以后有活就让他替我干。
& & 再后张之洞来到湖北,就把小吏带到了身边,小吏但有进言,张之洞言听计从。起初只是个言听计从,再往后,张之洞干脆当上了甩手掌柜,什么政事也不管了,全听这个小吏吆喝,小吏吩咐他什么,张之洞就做什么。官场之人,多闻此事,于是有句话在官场上不胫而走:
& & 两湖总督张之洞,“一品夫人”赵凤昌。
& & 赵凤昌,就是这个小吏县丞的名字了。虽然他是个大男人,但因他隐于张之洞幕后,对张之洞耳提面命,所以被人戏称为张之洞的“一品夫人”。
&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张之洞所谋所思,尽皆出自于赵凤昌的脑壳;所作所为,尽皆出自于赵凤昌之手。
& & 话说大清帝国,原是有言官的,类似于今天的纪检委,但没有执法权,只是一些专门盯紧了各级领导的官员,发现有什么不正之风,就立即上奏。“一品夫人”赵凤昌事件爆发之后,众言官义愤填膺,纷纷上奏:启奏太后,不得了,我靠,不得了了,张之洞那厮,放着正事不干,和一个叫赵凤昌的服务生好上了。
& & 言官纷纷弹劾,慈禧太后就吩咐老干部两江总督刘坤一,带队来解决张之洞的问题。刘坤一来到之后,细一看赵凤昌替张之洞出的主意干的事,不由得怒发冲冠,恶上心头。
& & 看看赵凤昌干出来的好事,他替张之洞建立了陆军测绘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小学堂、普通中学堂、工业、农业、商业、矿业、铁路、方言、理化、省师范、道师范等学堂,还有武昌路五路小学堂,以及教会所办的博文、文学和文华大学等。敢情赵凤昌这一个小伙计,竟然比大清帝国的整个朝廷都能干,数万名官员两百年干不成的活,让他一个人全给干完了。
& & 这人怎么这么能干?
& & 太不像话了,赵凤昌这么能干,让那些混日子的庸官们,还怎么混啊?他这么个搞法,岂不是断了庸官的生路,剥夺了大家混日子吃饭的神圣权力?
& & 情知赵凤昌能力过强,居然敢以一人之力,砸整个朝廷的饭碗,已经犯了众怒,刘坤一左思右想,决定舍卒保帅,干掉赵凤昌,保护张之洞。遂上奏建议:将赵凤昌废黜,逐出官场,永不许进入朝政——他一个人比整个朝廷都能干,所以决计不能让他再在官场上折腾了。
& & 于是赵凤昌在张之洞的资助下离开武昌,转道上海,居住于上海南阳路10号,其居所号“惜阴堂”,从此摩拳擦掌,打定主意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09.风云啸聚上海滩
& & 离开张之洞的赵凤昌,如同离开水缸跳入大海的鲨鱼,从此无人可制。他到达上海之后,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雄厚政治势力。
& & 据革命元老黄炎培在《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一文中称:
& & ……我在上海有一群政治意识不完全相同而一致倾向于推翻清廷,创立民国的战友。其中教育界为主力,包括新闻界、进步的工商界和地方老辈如马良(马相伯)、张謇(季直)、赵凤昌(竹君)……我们在上海很自然地成立起几个据点来,经常集会……又一处是赵竹君的家惜阴堂,张謇来上海,时时会集在那里。而奔走联络这几个据点的是我……
& & 黄炎培先生的社会地位姑且不论,我们来看看他提到的,与赵凤昌相提并论的几个人物:
& & 马良马相伯:统领北洋的袁世凯的老上司,早年袁世凯赴朝鲜打天下的时候,职称是“帮办”,帮办就是帮着老领导马相伯办点杂事。再后来,马相伯老人腻歪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进入教育界,创办了上海复旦大学。所以在这里,黄炎培将他列为教育口人士。
& & 张謇张季直:他是大清帝国的末代状元郎,早年也曾去过朝鲜闯荡,当时他的身份,是庆军统领吴长庆的幕僚,兼差教导吴长庆的儿子及袁世凯读书。只因为袁世凯读书疲惫,不上心思,张状元一怒之下,进入工商界,回到家乡开办纱厂,成为晚清赫赫有名的大资本家。
& & 不论是马相伯还是张謇,或者是离退休老干部,或者是赫赫有名的状元郎,都是大清国的名流,唯独这个赵凤昌的身份有点尴尬而别扭,往小里说,他不过是杂货铺的小伙计,往大里说,他不过是张之洞的“一品夫人”,而在行文中黄炎培竟然将赵凤昌与马相伯、张謇并列,甚至选择了赵凤昌的家作为集会场所。而这时候黄炎培的身份,不过是“奔走联络这几个据点的是我”——一个跑腿的小伙计而已。
& & 全乱套了,原来的小伙计居然成为了上海滩笑傲风云的人物,黄炎培先生居然给他跑腿。这个赵凤昌,本事大到了怕人的程度。
& & 再来看看黄炎培先生此时的身份:
& & ……那时我任江苏省咨议局常驻议员、上海工巡捐局义董、江苏省教育总会常任干事、苏州江苏地方自治筹办处参议……
& & 黄炎培先生这伙人,在当时有个名堂,叫立宪派。
& & 说起这立宪派来,也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话说大清帝国早年为了爱新觉罗氏的统治,锁国愚民,拖累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临到咸丰年英法联军杀到北京,甲午年北洋水师为日本歼灭,庚子年又来了八国联军,追得慈禧老太太撒丫子狂逃。爱新觉罗氏一点也不傻,眼瞅着天天挨人家列强的暴打,就商议说:不对头啊,以前那么个搞法不对头啊,对头还能天天让人家暴打吗?大家商量商量
,看有什么好法子,强大咱们的大清国,也免得天天叫人家揍。
& & 这么一商议,就商议出来个立宪派。
& & 立宪派主要由比较激进的人士组成,比如说张謇就是江苏的立宪派头子,而湖北的立宪派头子是汤化龙……立宪派甫一登上历史,就抢了革命党人的风头,概因立宪派的政治主张,与孙文的革命党一般无二,都是要求爱新觉罗皇氏无条件出让股权,强大国家。最让革命党人闹心的是:立宪派人士是体制内的,革命党人是体制外的,虽然大家的政治主张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可立宪派人士干了革命党人的活,属于国家立宪范畴,是朝廷允许的。而革命党人干了立宪派人士的活,却属于乱党,是要杀头的。
& & 总之,朝廷许可立宪派人士的话语权,目的就是为了从道义上否定革命党。所以革命党大怒,当朝廷派了五大臣出国考察,为立宪做准备的时候,党人吴樾杀奔而来,一枚炸弹,炸得立宪派人士胆战心惊。
& & 虽然如此,但立宪派人士和革命党人,终究能够在政治上达成谅解。而赵凤昌竟然能够跻身于立宪派人士之中,这表明民主共和由军事行动转变为政治运动的条件,已经成熟。
「好文!打赏鼓励」
第二章 “共和”革命三级跳 01.希望越来越渺茫
& & 革命党犯下了两个严重的政治错误,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功。
& & 没说错吧?不是说革命党犯了错吗,犯错怎么还会促成革命呢?
& & 没错,情况正是这样,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随机的,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革命党同盟会做事,却是有板有眼,按照既定的方针策略行事,而社会发展本身,却是既不方针也不策略,所以一旦革命党不犯错,反倒跟社会发展契合不上。反之,当革命党犯了错误的时候,恰好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随机性,成功的概率因此而获得了大大的提高。
& & 追溯这两个错误的源头,却始自孙中山与黄兴在日本东京际会风云,唇枪舌剑,争逐革命领--袖之席位,最终在日本黑龙会力挺孙中山的情形下,黄兴不得不让步,从此奠定了孙中山无可争议的领--袖-威-望。
& & 孙黄二人同为革-命-领-袖,在发动革命,干掉爱新觉罗一家这件事上,并无分歧。不同的是,黄兴建议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发动会党,号令江湖兄弟起事。而孙文则希望从两广入手。两人有这样的分歧也是正常的,盖因黄兴乃湖南长沙人氏,他首创的第一家革命机构——华兴公司就是在湖南长沙营业,而他所运动的力量就是湖南哥老会。而孙中山是广东人氏,广东一带他人头熟,当地的帮会都是他手下的兄弟,当然要将起事的地点选择在广东了。
「好文!打赏鼓励」
听起来,孙中山的 意见 更中肯一些。两广地 邻边 疆,一旦起事失败,就可以撒腿 逃 往国外。而如果选择在长江流域的话,一旦失手连逃都逃不掉,只能由清兵横切竖砍肆意宰割。
「好文!打赏鼓励」
& & 此后孙 黄二 人分工,孙中山 负责 做&&领 袖,负责筹款,买枪 买炮,黄兴负责 执 行,亲自 带队杀入广 东 广西,打算 拿下一个 省之后,再 统兵 北-伐。奈何数次&&起 事,均遭败绩。但也正如孙 中 山所料,一旦事 败,黄兴总能够飞 也 似地 逃出国 境,保留了革 命 火 种——唯一让黄兴上火的是,有一次他广 西 起事失败后 逃入 越 南,却被正殖 民越南的法 国佬逮住,一口 咬定 他 是日 本人,不 由分 说把 他 给贩 卖到新 加 坡去了。
「好文!打赏鼓励」
第二章 “共和”革命三级跳 03.犯错也有传染性
& & 另一个犯下严重政治错误的人,叫焦达峰。
& & 焦达峰,字鞠荪,浏阳人氏,湖南哥老会的第三任老龙头。头一任是“四脚猪”王秀方,因为参加湖南自立军唐常才的勤王起义,事败被杀。第二任是马福益,与黄兴的华兴公司密谋大举,事败被杀,黄兴则率华兴公司全体同仁逃到了日本,并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而焦达峰统领哥老会众之后,就跑到日本去找组织,到了地方加入了同盟会,从此成为了孙中山的忠实拥护者。他发现孙中山有个化名中山樵,觉得这名字风格不错,也给自己起了个冈头樵的怪名,然后兴致勃勃地等革命成功。
& & 却不料左等右等,等到焦达峰两眼发黑,眼见得一次起事失败又一次起事失败,革命硬是不肯成功。焦达峰等不及了,于是就拉上四川孝友会的老瓢把子张百祥,以及广东的三合会、广西的三点会,诸家兄弟歃血为盟,另成立了一个“共进会”。
& & 焦达峰成立共进会是在1907年的下半年,比黄兴提前三年犯下了“政治错误”,所以当时还没犯错误的黄兴,就急忙赶来阻止。
& & 黄兴质问焦达峰:小焦,你是同盟会成员,却拉山头搞宗派,另立共进会,明摆着是分裂组织,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 & 焦达峰笑曰:老黄你少来吓唬我,你又不是不清楚,同盟会办事太慢,会把人等死的。我们共进会做事,绝对不会像同盟会那样“磨洋工”,你等着瞧好了。
& & 黄兴怒极:小焦,你分裂组织分裂会……如是革命有二统,将谁为正?
& & 焦达峰笑曰:兵未起,何急也?异日公功盛,我们附公;我功盛,公亦当附我。
& & 黄兴:你……小焦……你想气死我啊?
& & 面对焦达峰的公开挑衅,黄兴确实是没办法。要知道,孙文组建的同盟会,虽然成员众多,但有一个重要特点——“人人谈革命,人人不革命。空谈无补者到处皆是,实际去干者百无一二”(见《共进会的源起及其若干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黄兴内心非常希望焦达峰能够接受他的领导,可是焦达峰不乐意,黄兴也没辙。
& & 黄兴不仅没辙,而且从焦达峰分裂同盟会未及三年,黄兴也紧跟着焦达峰犯下了同样的政治错误,显然是搞分裂也有强烈的传染性。
& & 从系统学的法则上来说,革命成功并无特定的规律可以依循,革命领袖更不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活神仙,领袖死盯着认为革命会成功的地方,未必真的会成功,领袖根本不注意的边边角角,也未必就一定不会成功。所以凭空多出来个共进会,又多出来个同盟会中部总部,等于是将革命成功的机会翻了两番。
& & 然而,虽说是革命成功的机会连翻了两番,可是焦达峰和黄兴一样也是湖南人,离武昌还有段距离,按说革命成功的机会甭管翻多少番,只要未能将武昌覆盖上,统统等于白翻。可是千不该万不该,焦达峰甫回长沙,就迫不及待地干了桩大事,结果把他一下子挤兑到了武昌。
& & 这桩事就是长沙抢米大案。
& & 焦达峰在长沙纠集哥老会,并花重金从北方请来了义和团的武学高手,再沿途收罗饥民乞儿,蜂拥到衙署喧闹,并火焚衙署,害得湖南巡抚岑春煊丢官弃职。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这边岑春煊官是丢了,可焦达峰也面临着一个巨额财务亏空——湖南抢米的行动经费,没人给他报销。
& & 估计这笔费用在两万至三万之间,就算是把老龙头焦达峰卖了,他也还不起。
& & 还不起怎么办呢?
& & 焦达峰心想:要不,我到湖北武昌躲债去,捎带脚继续革命……
& & 此念一出,革命的覆盖面终于笼罩住了武昌,革命成功的几率,也迅速跃升。
「好文!打赏鼓励」
第二章 “共和”革命三级跳 02.严重的政 治错误
& & 据冯自由撰《革命逸史》中提到,广州起义失败后,黄兴主张:
& & 以武昌为中枢,湘、粤为后劲,宁、皖、陕、蜀亦同时响应牵制之,大事不难一举而定也……
& & 冯自由,他十几岁就追随了孙中山,是孙中山设置在香港秘密机关的负责人。他这番话的意思有两个:
& & 一、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黄兴高瞻远瞩的政治布局,所以理应归功于革命党。
& & 二、黄兴的这个政治布局,违背了孙中山以两广为革命中心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撇开孙中山闹革命,属于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
& & 事实上,犯下错误的不止是黄兴一个。广州起义的失败,让同盟会终于意识到两广不是那么好摆弄的,既然黄兴说长江流域有戏,那不如大家同去,去长江流域闹闹革命试一试。
& & 这一试,就试出来个同盟会中部总会,宋教仁、谭人凤等老同盟会成员都跑到了上海,把个冯自由独个撇在香港,好不寂寞。
& & 黄兴的这个错误,总算是犯对了路子,武昌这边早由张之洞替大家准备好了最犀利的革命大杀器,孙中山却非要让大家伙儿围着铁桶一样的两广折腾,折腾不出个眉目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 & 然而,同盟会中部总会算是成立了,可这个总会却是在上海,距离武昌明显是远水不解近渴,幸好在此之前同盟会中还有人犯下了同样严重的政治错误,这两个错误,把革命的中心一下子挤到了武昌。
「好文!打赏鼓励」
到了辛亥 年三月,党 人 的耐性终于 耗尽,孙中 山卖掉檀香 山青帮的总堂口,凑足了十&&几万-元钱,集结了同盟会、光复会所有的精 英,再加上广西花县的绿 林道,于是年三月二十九日(农历 )发动 了 广 州起义。& & 这是革命党最大规模的起事,意图十路义师并举,无论如何也要拿下广州,却不料阴差阳错,临至起事,十路人马中只有一路杀将出来,其余九路全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战斗。是时也,黄兴率百余党人,手执炸弹,猛攻广州督署,击杀卫兵管带金振邦,巡抚张鸣岐逃之夭夭,而后清兵水师提督李准派兵赶到。起事失败,同盟会、光复会大半精-英遇害,黄兴断指逃入香港。
& & 事败后,孙中山 自三藩市发来电报,全文如下:
& & 闻事败,各同--志如何?何以善后?
& & 这封电报是直接打到香港的秘密机关,但上面却没有收件人姓名。原因是当时的报纸上说黄兴等人全都战死了,孙中山不知道起事之人还有谁活着,如果电报写下人名,偏偏此人又牺牲了,那会勾起 众人心中的伤悲,所以孙中山不敢在电报上写下人名。
& & 革命党既然号称革命,其目的单纯而简单,就是一个武-装暴动,夺取政-权。而广州-起事失败,彻底击碎了 革命党人的梦想——海 外华 人的 捐款是有限的,捐你一次你不成功,捐你两次你不成功……连捐你十次,你还不成功,还会有多少海外 华人继续捐款?而矢志为国不怕牺牲 的志 士数量就更有限,每一次起事,都有贪生怕死的逃走,矢志为国的牺牲,如此这般劣胜优汰,最终敢于赴死的志士越来越少,革命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 & 绝望之际,领--袖 -孙中山转道美国典华城(今译丹佛)打工;而悲愤不已的黄兴,却把他的目光转向了长江流域。
「好文!打赏鼓励」
网络小说。
「好文!打赏鼓励」
(后面的有不良内容我查不出来,就一小段一小段的发来检查,望斑竹理解)
「好文!打赏鼓励」
第一章 掘墓人张之洞 10.“共和”革命三级跳
& & 据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元老周雍能回忆:
& & ……辛亥革命一起,一般人都认为是中山先生的功劳,实际上中山先生奔走革命远在海外,在海外的力量远比国内为大,而在国内的革命思想影响,可能比不上梁启超,由于各方面力量的汇合,终于获致辛亥革命的成果,这是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的我不能不承认的……
& & 辛亥革命时,周雍能老先生才刚刚17岁,是个年轻稚嫩的学生兵,当时他人在江西的南昌,响应了辛亥革命,但是他读到的书,却是梁启超先生编的《新民丛报》等报刊,才产生了民族思想,并终身追随孙中山。他叙述说辛亥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在国内的影响有限,这应该假不了。
& & 但我们知道,梁启超先生是建设型人才,其思想观念是主张建设,读他的书,民族思想会复苏,但定无可能产生暴力革命的念头
,而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之所以率先在武昌打响,就是因为武昌学生们读到的书比较特殊。
& & 话说武昌首义时,有个叫喻育之的12岁小朋友,正在张之洞建立的湖北陆军测绘学堂当学生兵,革命党发现这孩子比较机灵,就跑来劝说他参加革命,于是喻育之在他的《忆在武昌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这样说道:
& & ……我开始看到一些传播革命思想的书刊,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猛回头》、《警世钟》、《湖北学生界》等,从而萌发了排满革命思想……
& & 注意喻育之老先生的叙述,他和周雍能老先生不大一样,周雍能读梁启超萌发的是民族思想,而喻育之这里,萌发的却是“排满”思想。
& & 啥叫“排满思想”呢?
& & 说到这排满思想,也是清王朝自寻死路。我们在前面叙述过,为了强大清国,清王朝在一系列高人的运作之下,建立了学校培养高素养的军官,准备设立三十六镇新军。比如说湖北新军第八镇、南京新军第九镇、福建新军第十镇,都是这一政策的系列产品。
& & 新军将士,清一色高级知识分子,也就不会对皇权观念认同,革命思想必然兴起,所以清王朝一看这情形,心说咋整呢,能不能找个好办法,让这些新军既有高素养,又对皇家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做奴才呢?有了,要不给新军中派一标旗兵过去,看着新军点。
& & 于是朝廷从北方调来了旗兵,驻扎在武昌的楚望台与紫阳路一带,专门负责监视高素养的汉人新军。汉人新军走在路上,迎面来了旗兵,就会被拦下,先啪啪啪几个大耳光,然后喝问道:日你娘个鬼,你吃的是谁的粮?汉人新军必须要立正,以响亮的声音回答道:吃皇上的粮!然后旗兵再啪啪啪几个大耳光,喝问道:你穿的是谁的衣?汉人新军再立正,响亮地回答:穿皇上的衣!然后旗兵再啪啪啪几个耳光:你睡的是谁的女人?汉人新军立正:睡的是皇上的女人……若是回答得慢了,轻者蹲禁闭,重则以革命党之罪杀头。
& & 所以武昌的第八镇新军,恨旗兵恨到了牙根痒痒的程度,这种仇恨,就称之为“排满思想”。
& & 叙述到这里,我们就能够对马上爆发的辛亥革命整体过程,进行一次清晰的梳理了:
& & 武昌新军,其激进者所接受的主要思想是“排满”,排满也是革命,但其主要表现为对旗兵的仇恨,与共和思想还有一定的距离,而完成这一距离的跨越之人,就是张之洞伏下的三步棋。
& & 哪三步棋?
& & 第一步:是先有富战斗力的武昌新军,才有可能将对旗兵的仇恨转化为杀戮行为,这就是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初始意义。
& & 第二步:先是由黎元洪的弟子吴兆麟出来,将一场无以名目的流血暴乱,转化为以排满为目的的兵乱。再有黎元洪出来,将一场排满兵乱,转化为具有正确革命诉求的军事行动。
& & 第三步:由“一品夫人”赵凤昌负责,将一场军事革命转型为社会革命,最终促成共和革命的成功。
& & 看看这“共和”革命的三级跳,我们就会发现,革命党人的具体工作是负责拉开引线,引爆事件,而最终的革命,却是由张之洞设置的军事体制来完成。
& & 现在,张之洞已经为大清帝国掘好了坟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革命党人跑来,用力将清朝推进坟墓里了。
「好文!打赏鼓励」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1.为啥不杀我
& & 话说熊秉坤一到楚望台,就吩咐党人汪长林,带几个人巡视楚望台至通湘门,窥探宪兵营的动静,防止宪兵偷偷地摸上来。暗夜心惊,风寒不定,楚望台上的党人争吵不休,楚望台下却是一片死寂,灯火全无,黑暗之中仿佛藏有千军万马,随时都会突然冲出,将这几十名孤单单的起义军拿下。
& & 惊魂不定之际,汪长林突然看到下面的战壕中,有黑色的影子在慢慢蠕动,当时汪长林骇得魂飞天外,惊声失问道:你是人,还是鬼?
& & 下面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某乃人也。
& & 汪长林如何肯信,当即摇头:骗我,你肯定不是人。
& & 下面回答:不骗你,真的是人。
& & 汪长林更加不信:瞎说,你要真的是人,就出来让我看看。
& & 下面回答:不出来。
& & 汪长林乐了:你看你看,早就说过你不是人的嘛,是人你早就出来了……嗨,你的声音好耳熟啊。
& & 下面的声音:耳熟就对了,我是左队队官吴兆麟啊。
& & 至此汪长林恍然大悟,原来下面蠕动的黑影,真的不是鬼怪。然则队官吴兆麟何以会出现在这里?这话说起来也是一波三折。
& & 新军中的队官,多数年纪比较老成,行事稳重,再加上有家有口,老婆孩子一大堆,不会冒杀头的风险搞革命党,又或是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年轻的部属不要参与革命勾当,所以队官们向来为士兵所痛恨,成为了这次起事首先要革命掉的重点目标。
& & 此番工程营中枪声响起,各队官将佐,唯恐被痛恨自己的部下干掉,无不是翻墙钻床,能逃多远就逃多远。而吴兆麟和排长曹飞龙、黄楚楠三人一向交情不错,这次逃命,老哥仨就发足狂奔,逃到了楚望台西南城墙附近的战壕里,提心吊胆地趴在坑里,不敢乱动。
& & 可这三人逃的地方太别扭,恰好在楚望台的势力范围以内,结果被巡哨汪长林发现了。
& & 当下汪长林吩咐道:吴队官,你出来。
& & 吴兆麟在下面回答:不出来。
& & 汪长林诧异:为啥你不出来?
& & 吴兆麟答:我出来你会杀我。
& & 汪长林更加困惑:我为啥要杀你?
& & 吴兆麟:你为啥不杀我?
& & 汪长林:为啥不杀……吴队官,你多余担心了,我们革命党人今夜起事,不是为了与队官们为难,而是要反清复明,光复汉家河山,吴队官你与我同为汉人同胞,岂有一个自相残杀之理?你出来吧,出来我保你没事。
& & 听了汪长林的话,吴兆麟就跟身边的排长曹飞龙、黄楚楠商量:你们帮我分析,这个小汪说的话,是真还是假?他会不会把咱们骗出去杀掉?
& & 曹、黄二人连连摇头:我琢磨着这事不可能,这个小汪虽然是革命党,可对你老吴向来是非常崇敬的,而且你老吴虽然官衔不大,可是名头在第八镇新军中,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而且咱们和革命党人无冤无仇,他们真的没理由和咱们为难。
& & 吴兆麟就说:要不,咱们出去看看?
& & 曹飞龙、黄楚楠站起身来,拖住吴兆麟:出来吧,都出来吧,我们一起去见小熊……不对,是去见熊总代表,有汪老总(新军称呼士兵,都称之为老总)保护,管保平安无事,是吧汪老总?
& & 汪长林没口子地答应:那是那是。就带着这几个人回到了楚望台。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2.每个人都要服从我
& & 楚望台上的义军,一看到吴兆麟,顿时欢呼起来。
& & 吴兆麟并非是革命党,大家欢呼个什么劲呢?
& & 这里有个原因,军队中的生活,向来是以长官为中心,士兵依附于长官而行事。此番跟随熊秉坤占领楚望台的,全都是普通士兵——前面解释过,军官中也不乏革命党人,只是因为他们不乐意听一个大头兵熊秉坤的吆喝,不肯出来,等于对今夜的行动弃权了。没有了长官,士兵们就失去了主心骨,再加上熊秉坤军事能力明显不足,发布的命令不靠谱,所以人心涣散,个个自危。此时突然见到军中能力最强的吴兆麟,仿佛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 & 看到吴兆麟,熊秉坤心里的“不自在”烟消云散,急忙上前,问道:吴队官,你愿意参加我们的革命吗?
& & 吴兆麟终究是老成之人,当即摇头道:这事,我说了不算。
& & 你啥意思?熊秉坤质问他。
& & 吴兆麟道:老熊,你是当兵之人,我不信你看不出今夜情形之危险。你这边是一盘散沙,全无名目,只要旗兵那边一出动,你们就全都完了。虽然我有办法帮你们摆平旗兵,可有一个前提,你们必须要听我指挥。三军行动,号令如一,军令如山啊。我的意思是说,只你们愿意接受我的指挥还不行,必须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服从我,这样大家才有指望。
& & 熊秉坤搔了搔头,说道:那这样好了,我推举你为今夜的起义总指挥,现在我带你去巡视各个防地,问一问兄弟们的意见。
& & 于是熊秉坤带着吴兆麟巡视各个防地,每到一处,看到党人们欢欣的样子,吴兆麟心中就喜不自胜,故意大声问道:现在熊总代表推举我吴某人为起义总指挥,你们愿不愿意?
& & 士兵们齐声道:愿意!
& & 吴兆麟摇头:只是愿意还不行,你们必须要听从我的号令。
& & 士兵回答:服从吴总指挥号令。
& & 吴兆麟这时候突然变了脸:军令如山,违令者斩,你们知否?
& & 士兵们神色肃然,齐声道:诺!
& & 吴兆麟长舒了一口气:现在,我发布命令。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3.熊十条与吴十条
& & 吴兆麟发布的命令,也是十条。
& & 明摆着,吴兆麟是故意要在大家面前露一手,你大头兵熊秉坤居然敢弄出来个熊十条,我吴兆麟也有个吴十条,大家可以比较来
看,到底是你们的熊十条管用,还是我的吴十条有效果。
& & 吴十条命令如下:
& & 一、前队排长伍正林带前队第一、第二两排,经津水闸向保安门正街搜索前进,攻督署前。
& & 二、右队排长邝名功带右队第一、第二两排,经紫阳桥向王府口搜索前进,攻督署后。
& & 三、马荣带兵一排,向宪兵队东南端进攻,黄楚楠带兵一排,向宪兵队西南端进攻,互取联络,即时将宪兵队扑灭之。
& & 四、周占奎率兵两排,固守楚望台北端阵地。
& & 五、徐少斌、郑廷钧、汪长林、杨金龙带兵两排,由徐少斌指挥,先夺取中和门,策应金兆龙迎接炮队。
& & 六、张伟、任正亮、饶春堂等带兵一小队,由张伟指挥,由中和堂掩护炮队进城。
& & 七、陈有辉带兵一班,往通湘门附近侦察。唐荣斌带兵一班,往中和门附近侦察。
& & 八、楚望台附近交通,着罗炳顺、程定国、杨云开、刘定基、孙元胜等,分途彻底破坏。
& & 九、其余为总预备队,由副总指挥熊秉坤(老熊降格,变为副总指挥了)率领,在楚望台北端待命。
& & 十、今夜口号改为“兴汉”。
& & 革命党兵分十路,武昌城枪声四起。比较一下吴十条和熊十条,就会发现吴兆麟这家伙的军事才干,果然不是盖的,他一反熊秉坤被动挨打的保守部署,采取了主动出击。而且吴十条中,出现了大量军官的名字,这熊十条中也没有。
& & 不是说跟随熊秉坤来楚望台的,都是士兵吗,那么这些军官又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 & 都是跟吴兆麟一块,从沟里钻出来的。
& & 如果说,熊秉坤只是在士兵中略有威望的话,那么,吴兆麟就是个在军官中有极高威望的人。就连士兵都知道吴兆麟的军事才能非同一般,营中的军官们又何尝不知?
& & 实际上,今夜的行动,许多军官是有心参加的,奈何他们既不可能听从熊秉坤的瞎指挥,也知道自己指挥不动熊秉坤。原本大家都认为今夜起事纯粹是瞎胡闹,绝无成功的可能。但吴兆麟一出,让军官们顿时改变了看法。既然吴兆麟肯出来,那么今夜的事情多半会成,那就赶紧跑出来。而且军官们向来佩服吴兆麟,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 & 获得了这么一批极富军事能力的投机分子的参与,革命情形顿时转变,霎时间由弱转强。东方欲晓,已经隐隐透出革命成功之希望。
& & 成功在望,大家都来投机革命,这事或许可以理解。然则吴兆麟本非革命党人,又压根弄不清楚革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那么他又是出于什么原因,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领导革命走向成功呢?
& & 原因说透了,就两个字:
& & 手痒。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4.干掉这个王八蛋
& & 专业人士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一旦遇到能够发挥他们专业能力的时候,就会按捺不住,跃跃欲试,手心发痒且食指大动。
& & 熊秉坤是一个专业型的革命家,一听说革命就激动不已。吴兆麟则是一个专业的军事家,一听说打仗就兴奋得全身颤抖。
& & 当熊秉坤四面奔走,八方联络,投入到革命的激情中时,吴兆麟则是蹲在小书桌旁,捧着军事专著死抠活琢磨。第八镇新军中,人人都知道吴兆麟军事能力强,人人都服气他。可他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强,强到什么程度,这事不仅别人不清楚,就连吴兆麟心里也没个谱。
& & 实际上,吴兆麟徒然身怀绝技,在第八镇新军中却没有得到承认——瞧瞧他那低微的官衔,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队官。他学到手的是屠龙之技,空有一身本事,于和平的时光中却找不到用武之地。
& & 实际上,最让吴兆麟心里上火的,是统制张彪。他和张彪两人恰好构成了第八镇新军的两个极端——他是本领极大,但官职超小,而张彪则是本事超小,官职却是最高。这样一个鲜明的对比,如果说吴兆麟心里没有丝毫感觉的话,那除非他是木头人。
& & 吴兆麟或许对革命没什么感觉,但他对统制张彪的感觉,一定是很强很强。这应当是毫无疑问的。
& & 可是这种强烈的感觉,却只是一种令人难以启齿的羞辱而已。
& & 他素孚人望,有目共睹,都知道他的军事才干,除了老师黎元洪之外,不做第二人之想,官职却小到了连张彪的靴子边都碰不到的地步。
& & 真是太不公平了。
& & 然而这个大清帝国,就是这般的操蛋模样。有才有能的遭到羞辱与压制,没有本事的却青云直上。别说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队官,就连他的老师黎元洪,也只能在张彪面前忍气吞声。
& & 干掉张彪这个王八蛋!
& & 午夜梦回,吴兆麟心中一定是一次次地这样叫喊过。
& & 可叫喊只能压抑在心里,这种积愤越是压抑,就越是强烈,终于强烈到了失去控制。
& & 强烈到了他并非是革命党人,却加入了革命的程度。
& & 他要让统制张彪看一看,我吴兆麟,和你张彪,谁才是真正的军事专家。
& & 干掉张彪!
& & 奶奶的,一定要干掉张彪。
& & 站在楚望台上,居高临下,向武昌城中望去。
& & 吴兆麟的一颗心霎时间沉了下去。
& & 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事实上,他很有可能干不掉张彪,反而被张彪干掉。
& & 不仅是他,就连今夜起事的所有革命党人,都可能会被张彪干掉。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5.命就是这么一个革法
& & 站在楚望台上,吴兆麟所看到的是,现场只有熊秉坤带来的几十名党人,再加上跟随他跑出来的一伙军官,在这里煞有介事地吵吵闹闹,而楚望台下,武昌城中,第八镇新军的各标各营,却黑灯瞎火,悄无声息,不见丝毫动静。
& & 各标营都在假装睡觉,只等天明之后,楚望台上这伙乌合之众,在饥饿与寒冷的袭扰之下,不战而自溃。
& & 纵然是吴兆麟兵分十路,趁夜袭扰武昌城,但只要各标营没有反响,那么他的吴十条,就未必能比熊十条更管用。
& & 吴兆麟知道麻烦了。
& & 为了抢功服众,他甚至画蛇添足地连熊秉坤发布的口号都改过了,把“同心协力”改成了“兴汉”,可响应的只有他们这几个人,兴个屁汉啊。
& & 人数太少,这个汉真的没法兴。
& & 副总指挥熊秉坤!吴兆麟叫道。
& & 熊秉坤挎着枪走了过来。后来回顾这段历史,他自述说:为了发挥全军攻击精神,我本人处于参赞和监视地位。
& & 也就是说,事情走到这一步,往下这个命如何一个革法,他老熊实在是弄不懂,只能交给吴兆麟来革了。而他老熊本人此后的工作,就是负责监督吴兆麟,看他怎么个革法。
& & 就听吴兆麟命令道:现在你带领全体预备队,进入散兵壕内,向城中各标营猛烈开火。
& & 熊秉坤呆了一呆,旋即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 & 对头,命就是这么一个革法。
& & 既然你们不革命,那就革你们的命。
& & 这就是革命的铁血法则。革命没有中间地带,要不和我们一起革命,要不让我们把你的命革了,这大半夜的不说快点出来革命,睡什么觉呢,再不出来革命,就把你们统统干掉。
& & 枪响了,密集的子弹飞向城中兵营,原本是死寂一片的兵营,霎时间全都炸了锅,明灭不定的灯火之中,发出了鬼哭狼嚎的叫声。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6.外边有人打我们
& & 虽然党人们的起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但武昌各标营,各学校之中,更多的人并不知晓。
比如说在武昌陆军第三中学里,仍然是一派和平的景象,晚饭后学生们夹着书本,纷纷跑到教室里占座自习,压根不知道就在这天的夜里,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 & 打开书本,刚刚进入学习状态,教官突然来到,吩咐所有的学生立即回宿舍,提早睡觉,众学生喧闹一番,如小绵羊一样又夹着书本回宿舍了。
& & 刷牙洗脚后,熄灯号响起,众学生脱了衣服,爬到冷硬的床板上,闭上眼睛强迫自己进入了梦乡。正自迷迷糊糊之际,黑暗之中突然枪声大作,众学生衣服也顾不上穿,哇的一声,全都从床上跳了起来。
& & 就听教官在门外吩咐道:躺下,都躺下,睡你们的觉……言未讫,又是一阵枪声,这一次的着弹点明显偏低,有的子弹竟然打在了门窗上。
& & 学生们吓得呆了:教官,教官,有人开枪打我们……
& & 教官温和地道:不要管,只要你们躺在炕上别乱动,别到处乱跑,子弹就打不着你们。
& & 可是学生们害怕啊:教官,外边开枪的人是谁啊,好端端的,他干吗要开枪打我们?
& & 教官道:你们甭管外边的人是谁了,反正你们得小心点,别让人家打到。
& & 话说到这里,枪声再起,子弹的着落点更低了,瞧这架势,外边开枪的人,明显是想找几个学生练练枪法,试试手气。众学生又惊又怕,不敢违抗教官之命爬起来,就躺在炕上拼了命地哇哇惨叫。
& & 整个学校一片惨叫声,犹如被沸水煮着的池塘青蛙。门外的教官大声制止,也不起作用。这时候临时紧急号声突然吹响,明摆着,学校已经被这惨叫声吓坏了。
& & 学生们摸黑爬起来,跌跌撞撞争衣服抢裤子,混乱的场面热闹又刺激。乱过之后,众学生跟在教官屁股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逃到了打靶场。然后教官吩咐大家:你们都蹲下,就蹲在原地,千万不要站起来,只要不站起来,外边的子弹就打不着你们。
& & 可是外边的人为什么要打我们啊?众学生们气愤莫名,说什么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 & 为什么……我哪儿知道为什么?教官语焉不详,就是不肯告诉学生们。
& & 幸好这些学生里,也有许多小革命党人,就趁机向大家传递消息:外边打枪的,就是第八镇的革命党人,今夜他们已经起事了。之所以打我们,是督促我们和他们一道去打,如果我们不出去,估计他们不会跟咱们客气。
消息越传越逼真,越传越有鼻子有眼。不长时间,人人都知道外边打枪的是南湖炮队,如果大家再不起来响应,炮队可就不客气了——实际上,外边打枪的就是熊秉坤等人,南湖炮队始终是沉默不语,但炮队显然比熊秉坤更具威慑效果,这是毫无疑问的。
& & 闻知外边打枪的是炮队,学生们骇得魂飞天外,齐声惨叫起来:教官,教官,我们只是蹲在这里也不管用啊,只要人家一发炮弹打来,大家就全都完了。
& & 教官说:开炮?这不太可能吧?
& & 学生们急了:怎么就不可能?他们已经向我们打了枪,当然也会对我们开炮。
& & 教官:你们不要急,也别吵成这样子。
& & 学生们如何能不急,齐声大叫起来:教官,发子弹给我们吧,凭什么他们冲我们开枪开炮,我们却只能挨打?
& & 教官道:子弹……咱们是学校,没有多少子弹的,你们总应该知道,以前你们打靶射击的时候,也没子弹,是让你们用嘴发出啪啪的声音,假装有子弹。
& & 这时候学生们齐齐高叫道:发子弹,发子弹,发子弹……
& & 教官:真的没子弹可发……
& & 学生:发子弹!发子弹!发子弹……
& & 教官:没有子弹……
& & 学生:发子弹,发子弹,没有子弹也要发……
& & 教官:你看你们这些孩子,没有子弹怎么个发法?
& & 学生:发子弹,发子弹,谁发给我们子弹我们就跟谁干!
& & 这时候学校里的革命党人李抱冰站了出来: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你们要是信得过我李抱冰的话,我保证你们人人都有子弹。只要你们各队派代表跟我出去,找外边的革命党接洽,答应和他们一起干,他们肯定会发子弹给我们,也就不会向咱们开炮了。
& & 霎时间学生们全都兴奋了起来,齐声嚷道:谁给我们发子弹,我们就跟谁干,教官,教官呢,教官哪里去了?
& & 原来教官眼见形势失控,都趁黑悄悄溜走了。失去管束的学生们亢奋无比,便在操场上推举了李抱冰为总领队,派了一名代表出去,找革命党联络。告诉革命党说陆军第三中学的学生愿意跟着革命党干,千万不要拿炮轰我们。& &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7.血腥大杀戮
& & 楚望台上一阵枪响,给湖北送来了革命。原本是被各标营长官看管得死死的党人们,全都趁此机会冲了出来,星夜赶往楚望台,与熊秉坤会合。
& & 黑夜中一团团,一簇簇,一队队,全都是摸黑往楚望台方向赶路的革命党。
& & 先来的是第三十标的一百多名兄弟,紧接着,革命党中最具人望的蔡济民,也带着一百多人赶来了——此后的革命党人,将把今夜革命成功的因由,归于蔡济民本人在场,但实际上,革命家蔡老兄,是被吴兆麟乱枪打出来的。
& & 测绘学堂的学生,也来了一百多人。
& & 起义军的人数,成百成百地直线上升。
& & 吴兆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从现在起,起义才算是进入了正式阶段,而这就意味着:
& & 残酷的杀戮与流血。
& & 武昌城中,各学校都派出代表,去楚望台上领取子弹。
& & 要尽杀旗兵,首先必须攻下督署,那里是第三十标旗兵的大本营。就在吴兆麟排兵布将的时候,山下一个坏消息传来:
& & 右路军邝名功、蔡济民合攻督署失利,已经退回津水闸布防待命。
& & 听到这个消息,吴兆麟怒不可遏,立即下令:邝名功阵前失机,按律当斩。
& & 取其头颅来见。
& & 吴兆麟终究是个明白人,邝名功、蔡济民双双失利,他只下令杀军官邝名功,却不敢杀党人蔡济民,说到底,革命党真的不好惹啊。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8.暗夜黑枪糊涂仗
& & 事实上,武昌首义之夜战,吴兆麟不仅不敢杀蔡济民,连邝名功最终也“经同人缓颊得免”,意思是说,三军将士一起替邝名功求情,所以吴兆麟也就就坡下驴,权且寄邝名功的头颅在他的脖子上。说到底,吴兆麟也不是跟老邝有什么血海深仇,非要杀他不可,只不过兵行如火,律令如山,战事进展到这一步,每个人做事都已经由不得自己。
& & 而邝名功、蔡济民攻打督署失利,也是事出有因,低估了督署的防范之严密。当时邝名功、蔡济民率众攻取督署后院,而督署为了自身的安全,早已调了兵力,埋伏于都司巷。邝名功、蔡济民二人不知,仍然是按了原来的部署,先派几名兵士在前面侦察前进,大队人马尾随其后,不提防转过都司巷,就遭受到了前方猛烈的机关枪扫射。
& & 在当时,机关枪是比火炮更吓人的武器,机关枪扫射起来,子弹密集如雨不说,还不像火炮那样运作不灵便。再加上夜黑无法视物,前方机关枪一突突,邝名功蔡济民二人,根本就无法前进一步。
& & 不能前进,那就后退好了。
& & 可临战这种事,一旦不能前进,往往是连后退都不可得。邝名功和蔡济民只顾后退,心神错乱,竟然失察于防范。两支小部队堪堪退到恤孤巷时,巷中突然枪声大起,弹雨横飞,当场将两支小部队切断,不知道有多少人当场战死,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平安逃回,就连设伏于恤孤巷的敌人是谁,都没有弄清楚过。
& & 总之,暗夜黑枪,打的就是糊涂仗。
& & 眼见得两军失利,吴兆麟不慌不忙,下达了一道吓人的命令:
& & 火攻!
& & 烧街!
& & 此令一下,霎时间从王府口到都司巷,从水陆街进大龙巷至小菜场,从保安门正街至望山门正街到东辕门,三路同时火起。熊熊的烈焰,将个可怜巴巴的督署衙门笼罩在黑烟之中。
& & 三路熊熊大火,向着督署席卷而来,当时总督瑞澂惊呆了,心说这革命党人也太凶了,你打不过就快点投降嘛,投降了还不误明天早晨开饭,你说大半夜的你放什么火呢,还让不让人家消停了?
& & 就是不让你消停!
& & 此时起义军这边,又来了强援,吴兆麟摩拳擦掌,发誓一定要拿下督署。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09.横竖只是听个响
& & 熊秉坤的脑子里,有一个严重的炮队情结。
& & 因为按照共进会与文学社最早发布的作战计划,是由南湖炮队首先发难,然后四面开炮,八面开花,督促各标营响应。可没想到南湖炮队始终是悄无声息,逼得熊秉坤他老人家赤膊上阵,以痰盂马桶大阵杀出兵营,率先赶到了楚望台。但南湖炮队始终未响炮,这事让熊秉坤耿耿于怀。
& & 所以熊秉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党人金兆龙,带人出城去接应南湖炮队。
& & 话说金兆龙率人来到了城门下,发现城门紧闭,一只长一尺、重达三斤的巨大铁锁,将城门牢牢地封住。再看四周,守城的兵士却一个也无,全都是不想卷入这场没名目的战火之中,早已逃之夭夭了。
& & 于是金兆龙用双手扣住大锁,用力往怀中一带,就听哗啦啦一声,那坚逾金石的大铁锁,竟然让金兆龙扯成了几块,这怪事连金兆龙自己都吓了一跳。
& & 城门开了,金兆龙率众出城。却不想统制张彪军事能力虽差,但人家好歹当了多年的领导,而且他又知道党人起事的全部计划,早就料定起事者会出城联络南湖炮队,所以早早地打电话,通知第三十二标标统孙国安,命他事先派人在路上堵截。
& & 孙国安接到电话之后,一个立正,报告首长,保证完成任务。撂下电话后,一琢磨,这大半夜的,兄弟们都已经睡下了,派谁去呢?派谁去谁有意见。有了,就派队官楚英去好了。
& & 难道楚英就没有意见了吗?
& & 他不能有意见,因为他是旗人,人家革命党反清兴汉,要杀的就是旗人。所以这事派楚英最合适不过的了。
& & 于是大半夜的,楚英只好揉着惺忪睡眼,带着两队兄弟于要道上布置,可是他心中也上火啊。你说这大半夜的,不说上炕睡觉,却跑到这荒山野岭来堵革命党。凭什么别人都躺在舒服的被窝里呼呼大睡,让我来遭这罪啊?噢,就因为我是旗人?我是旗人怎么了?这武昌城里的旗人又不止我一个,凭什么让我来啊?
& & 再说这革命党精神头也大,半夜里不睡觉还要革命,敢情是部队里过的日子太舒服了……正想着,前方金兆龙的小分队已经出现,双方喊话:喂,干啥的?你是干啥的?管我是干啥的,你先说你是干啥的?你不说你是干啥的,我就不说我是干啥的……短促的喊话过后,双方就交上了火。打了一会儿,士兵报告:报告队官,咱们打不过人家。
& & 为啥打不过?楚英心里上火,就问道。
& & 士兵回答:咱们人多,他们人少,真的打不过……
& & 咱们人多还打不过他们人少的?质疑了一句,楚英终于醒过神来了:是打不过,是真的打不过。自己这边虽然人多,但每人只不过几粒子弹,而人家那边虽然人少,子弹却是非常充足……敢情这革命党是扛着军械库赶夜路吗?
& & 打不过怎么办?为国捐躯?
& & 少扯淡,既然打不过,那就回去睡觉。上面的命令是吩咐他们拦截歹人,可没说来的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人家那么多的子弹,绝不是自己能够惹得起的,快点回去吧,等明天交差,就说……就说自己已经将匪徒击溃,然后才收兵回去休息的。
& & 于是楚英不再理睬金兆龙,率自己的小队回营睡觉去了。金兆龙这边,则是意气风发继续前进。
& & 行至南湖阅兵亭,遭遇到马队的巡哨。这支马队,当然也是张彪派来的,担心只有一路人马,阻挡不住党人,所以张彪这边又安排了一路。
& & 双方喊话:别闹了,大半夜的你闹什么闹,快点回营睡觉……然后是激烈交火。金兆龙这边发挥子弹充足的优势,拼命射击个不停,马队兄弟们没有子弹,只能是悻悻退走。
& & 抵达炮队第八标后门。
& & 金兆龙开枪,喝令炮队兄弟们速速开门,开炮革命。炮标的党人借机闹将起来,长官们无计可施,也像其他各标一样,翻墙钻厕躲了起来。由是炮标被革命党控制,迎接金兆龙入内,胜利会师之后,商量行动方案。
& & 金兆龙传达熊秉坤的意见,炮标兄弟要快快拖着大炮奔楚望台,上山,居高临下将炮口对准武昌城,则大事定矣。
& & 可是炮标兄弟却连连摇头,那大炮,都是熟钢生铁铸成,好重好重,死沉死沉,白天行军马拉人拖,尚且走不了几步,这大半夜
的……难,太难办到了。
& & 金兆龙大急,把熊秉坤的话重复出来:……城内同志盼炮队进城,如大旱之望云霓……
&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炮标兄弟若不能将大炮拖上山,俯瞰武昌城,只怕众家兄弟就全都完蛋了。
& & 有这么严重吗?
& & 比这更严重!义军兄弟密集楚望台,是孤注一掷,舍家撇业,没有后勤,没有后援。也就是说,起事的兄弟缺乏足够的后劲,如果今夜不能彻底地控制局面,等到明天早晨水米断绝,义军就会不战自溃。
& & 所以炮标兄弟一定要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拖炮入城。
& & 炮标的兄弟们商议过后,决定先弄两门轻便小炮,由金兆龙等护送入城,横竖大家只是要听个炮响,这事还不难办。
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 10.天黑时解决问题
& & 楚望台上,炮声响起,霎时间时局大变。
& & 熊秉坤描述当时的情形,说:即武昌完全独立亦由此隆隆之炮声有以促成之也……
& & 炮声将武昌诸军推入到了一个别无选择的路口,若是哪个标营没有人出来响应,必然是炮标攻击的重点目标,大半夜的,谁乐意让人家拿炮轰?
& & 由是第二十九标第三营的人跑来了,第三十标第二营、第三营的人全都跑来了,黎元洪所属的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炮、工、辎各营队纷纷赶到。吴兆麟大喜,先命令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的炮、工、辎各营占领蛇山阵地,与楚望台互成犄角。复令南湖炮标的人速速返回,将所有的火炮全部拖来。大炮这玩意儿,真是太管用了。
& & 接下来的任务,是先攻下督署,后尽杀旗兵。
& & 吴兆麟说:今夜如不将敌击溃,一待天明,吾辈必为所虏也。
& & 吴兆麟的话,意思非常明白:别看现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可实际上大家都是怕你拿炮打他,所以跑来凑个热闹,等到天明,革命队伍就会迅速分化,楚望台上的义军,到时候只怕会有九成反水,将那不足一成的革命党逮住。
& & 所以一定要在天亮前解决问题。
& & 怎么个解决法呢?
& & 吴兆麟第二次发布命令:
一、& & & & 熊秉坤带后队全队,经津水闸、保安门正街攻督署前,伍正林带前队全队协助熊秉坤沿保安门城墙向望山门前进,唯须派兵一棚为两线中间联络。
& & 二、黄楚楠带左队全队,经王府口小都司巷攻督署后,以姚金镛带二十九标第三营右队在后跟进为黄楚楠之预备队。
& & 三、陈国桢拨过山炮两门,在保安门城上布置放列,向督署开炮射击。
& & 四、曹飞龙带右队士兵一排,掩护保安门炮队。
& & 五、方兴以测绘学生百余名为总预备队,并巩固楚望台及军械所防务。
& & 比较吴兆麟发布的两道命令,后面这一道,参与行动的组织单位,明显扩增了,由第一道命令上的“小队”扩张到了现在的全队,单只是预备队人数就已经超过了发布第一道命令时的全部人数。吴兆麟这边,颇有点财大气粗的意思。
& & 这一道命令,带来了直接性后果:
& & 后果就是总督瑞澂招架不住吴兆麟接二连三地狂攻猛打,生气了,就说:咱们全家人都过来,过来过来,那什么,跟你们说个事,外边这些不懂事的毛孩子开枪放炮,吵吵闹闹,太烦人了,咱们不跟他们计较,收拾一下家里的金银细软,咱们全家到海圻号兵舰上去。
& & 这时候楚望台上的炮火,向着督署没头没脑地狂轰,督署外边是喊杀连天的党人,从各个不同方向发起进攻,最要命的是还有三路烧街的大火,烈焰熊熊地向督署席卷而来。总督瑞澂淡定自若,吩咐卫队凿开后墙,带着家人并亲信铁忠、果青阿逃之夭夭了。
& & 惨烈的战斗中,忽然有一个人来到了楚望台,却是第二十混成协协统黎元洪的勤务兵,叫柳国祥,他对吴兆麟说了句:黎统领命令,决早五时到楚望台。说完这句话,柳国祥扭头就走。这情形引起了熊秉坤的疑心,当即将柳国祥逮住,详细审问。
& & 熊秉坤喝问柳国祥:黎元洪要来,是来投降我们革命军,还是要带兵来和我们作战?
& & 柳国祥摇头:黎元统就让我来传达这道命令,别的事我不清楚。
& & 熊秉坤道:那你马上回去,问清楚了再回来告诉我们。
& & 柳国祥走了,但吴兆麟的军事权力,也受到了限制。他现在只能指挥动工程营第八营,也就是熊秉坤本人的部队,其余的部队,却全都自行其是,各自为战——实际上是都躲在一边观战,不管谁赢,他们最后都会跟谁走。
& & 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统制张彪带着一支军队斜刺里杀出。
& & 张彪,他总算是来了。
「好文!打赏鼓励」
第二章 “共和”革命三级跳 06.新政府横空出世
& & 在居正和杨玉如赴上海之后,武昌的共进会与文学社,继续召开秘密会议,仍然是商议新政府人选的问题。
& & 新政府人选的问题太重要了,现在不把政府班子成员确定出来,怕就怕被别人抢了先。现在确定领导班子人选,还有一桩便利之
处,那就是几个重要的当事人都不在——居正和杨玉如在上海,蒋翊武被朝廷派到了岳阳驻扎。人少了,矛盾就少,容易快速制订出方案。
& & 未来新政府人选,很快就出阁了:
& & 总理:刘公——他是大财主,革命的大股东,而且连大都督都辞了,补偿他个总理,未尝不可。
& & 军事总指挥:蒋翊武——蒋翊武虽然缺席,但刘复基代表他发言,夺得了这一重要席位。
& & 参谋长:孙武。
& & 下设各部,分别是:
& & 军务部正长孙武,副长蒋翊武。
& & 参议部正长蔡济民,副长高尚志、徐达明。
& & 内务部正长杨时杰,副长杨玉如——看看,人不在场,才给了个副长。
& & 外交部正长宋教仁,副长居正——这两人也不在场,全给塞外交部去了。
& & 理财部正长李作栋,副长张振武——张振武虽然只是个小学教师,但却一定要争这个理财的职位。皆因他除了妻子之外,还有六个美貌的外室,这些女人都是要花钱的,所以张振武占领了理财部。
& & 调查部正长邓玉麟,副长彭楚藩、刘复基。
& & 交通部正长丁立中;副长王炳楚。
& & 除诸部外,下设参谋12名,分别是:张廷辅、徐万年、杜武库、王宪章、吴醒汉、唐牺支、李济臣、黄元吉、王文锦、杨载雄、张斗枢、宋镇华。
& & 下设秘书5名,分别是:谢石钦、邢伯谦、苏成章、蔡大辅、费榘。
& & 军械一名熊秉坤;司刑一名潘善伯;司勋一名牟鸿勋;司书三名黄元斌、袁汉南、罗秉襄;会计两名梅宝玑、赵学诗(梅宝玑,赵学诗两人都是年龄不过十几岁的小朋友,连小朋友都成为了政府高官,这个政府实在是有点太年轻);庶务四名刘玉堂、钟雨亭、李白贞、刘燮卿。
& & 还余下好多人,没地方安排,怎么办呢?
& & 弄个政治筹备员吧,算一大筐,把各门各派的兄弟全都装进去。于是,这个政治筹备员的名单,立即壮观起来:
& & 刘公、孙武、居正、李亚东、胡瑛、李长龄、詹大悲、刘复基、邢伯谦、牟鸿勋、查光佛……
& & 会议最后议项,由孙武做总结报告。
& & 孙武说:新政府的各位领导们,大家好。现在大家虽然都已经是领导了,可你们这个领导,要想走马上任,非得等到革命起事占领武昌之后才可以办公,如果现在就着急忙慌上任,那脑壳可就有点危险。所以呢,现在大家都是领导,也还都不是领导,都得挽起袖子来干活,懂裁缝的缝制军旗;懂金石的篆刻印玺;有才华的抓紧写告军政各界书、告社会各界书、告世界各国书……总之,除了工作,再有一个就是保密,“九尺绫罗七尺刀,八月十五杀鞑子”,我们起事的时间就定在八月十五,重复一遍,生死攸关,涉及掉脑壳的事情,大家万万不可泄密。
第二章 “共和”革命三级跳 07.铁血十八星
& & 新政府人选确定之后,大财主刘公让三个武昌中等工业学校的学生到他的寓所来。
& & 这三名学生分别是陈磊、赵师梅、赵学诗。
& & 陈磊,是革命烈士陈潭秋的弟弟;赵师梅,此后他将是中国最早的教授之一;而赵学诗则是赵师梅的亲弟弟。当时这三名学生都只是十几岁,属于跑腿的“小夫子”。等三人来到之后,刘公开口道:
& & 陈磊,你是机械系的学生,赵师梅和赵学诗,你们俩是电机系的,在学校里你们能弄到绘图仪器,而且你们都会绘图,正好派上了用场。这不,咱们马上就要革命了,革命就得有革命的旗帜,这旗帜就由你们来完成
& & 此旗号十八星,为红底黑九星,此象征着铁血,表示咱们革命是一定要流血的,一定要使用武力。黑九星的内外角,共有18枚金黄色的圆星,代表着关内18个行省。这面旗就交给你们三人缝制,所以你们一定要找家可靠的裁缝店,秘密缝制20面,起事的时候用。
& & 刘公只顾在这里吩咐,却不知道他又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
& & 什么错误呢?
& & 刘公只是沉浸在创造历史的兴奋之中,哪里晓得早在多年前,孙中山就因为国旗一事和黄兴吵成一团。当时孙中山力主青天白日之旗,黄兴却坚持要用井字旗,并认为井田乃“社会主义”之象征,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当然应该使用井田之帜。
& & 孙中山讥笑黄兴的井田之帜“不美术”,就是不好看、太丑的意思,还指责说黄兴的这玩意儿太复古,不新潮。可是黄兴坚持,
孙中山终于翻了面皮,掷旗于地,厉声吼道:我在南洋,千百万同胞托命于这面旗,如果你黄兴想废除这面旗,就先得过我这一关!
& & 为了一面旗,孙中山竟然翻了脸,让黄兴说不出来地没情绪。为了避免革命分裂,黄兴只好委屈自己,做了让步。但心里太过于委屈,所以黄兴写信给胡汉民,信中说:
& & 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先生何必须执著第一次起义之旗?然余今为党与大局,已勉强从先生意耳。
& & 孙中山为了一面旗不惜与黄兴翻脸,而共进会偏偏要扔开青天白日,另设新帜,摆明了是在实现焦达峰始创共进会时,对黄兴所说的那句话——异日公功盛,我们附公;我功盛,公亦当附我——共进会是打算和同盟会较量较量,看看是谁最先取得革命的成功。
& & 陈磊、赵师梅及赵学诗三名年轻学生,不晓得这里边的弯弯道道,跟在大财主刘公屁股后面,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话说这三人领命之后,先回到学校,偷偷地利用绘图装置将图纸绘好,然后找了草湖桥一家裁缝店,这家裁缝老板胆大,这种活也敢接。活虽然是接了,可是白天的时候不敢缝制,生恐被旗兵逮到,满门抄斩,所以只能是等到晚上打烊之后,夜深人静时偷偷地缝制。
& & 裁缝店老板的工作效率极高,很快就缝制了18面旗,还差2面。陈磊三人就将这18面旗取出来,送到了小朝街85号起义军总部。
& & 旗送去之后,却不料10月9日,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将这18面战旗暴露出来,并彻底断绝了这次起义的全部希望。
第二章 “共和”革命三级跳 08.星云四散大逃亡
& & 俄租界宝善里14号,是共进会的秘密机关,党人聚集在这里,紧张忙碌地装制炸弹。共进会的会首孙武在现场指挥,正忙碌着,大财主刘公的弟弟刘同,吸着根香烟进来了,凑近一枚炸弹掸了掸烟灰,说:这玩意儿到底管不管用啊?一言未止,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刘公的弟弟血肉模糊,孙武也被炸得七荤八素,满脸是血。
& & 当下众人慌了神,急忙上前架起孙武,出门去看医生,下了楼就听警笛狂响,一伙俄国巡捕冲了过来:刚才的,是什么响?
& & 孙武急忙用条毛巾遮住淌血不止的脸,应答了一句:不晓得,听动静好像就在附近,要不你们去找找看?
& & 俄国巡捕绕过孙武,冲入了宝善里14号,孙武趁机逃到医院治病,而这边俄巡捕却将宝善里14号的相关文件、书信、共进会会员的名单统统抄走了,然后通知现任督抚瑞澂。
瑞澂打开名册一看,顿时乐了:哈哈哈哈,这扯不扯,这乱党成员,居然个个都是在册的新军,官也有兵也有,还有上学的学生,你说这些学生不好好上学,搅和这杀头的营生干什么呢?统统给我拿下。
& & 一边的亲信铁忠吓坏了:大帅不可,万万不可,这乱党成员,既然都是在册的新军,他们手中有枪有炮,若处置不当,只恐激出事来,莫不如息事宁人,假装就没这回事得了。
& & 瑞澂冷笑:你息事宁人,乱党就不暴乱了吗?就不杀人放火了吗?醒醒吧,斗争是残酷无情的,掩耳盗铃于事无补,不显霹雳手段,不存菩萨心肠,只有除恶务尽,将乱党统统捉起来,才能够换得天下太平。
& & 督抚命令下达,关闭武昌城门,禁止出入。旗兵将按乱党名册,逐一捉拿,同时将武昌新军的子弹全部收掉。连子弹都没了,看你们还怎么起事?
& & 霎时间武昌城中,党人四散而逃,逃得最快的是缝制铁血十八星旗帜的裁缝店铺小老板。此人逃得干净利索,直到中华民国成立,也没人找到他的下落。
第二章 “共和”革命三级跳 09.捕探临门
& & 共进会秘密机关被查抄,此事被党人邢伯谦得知,他立即飞奔到小朝街85号。这里是文学社的秘密据点,已有湖南岳阳返回的文学会大魁首蒋翊武和刘复基,正在激烈的争吵之中。
& & 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飘字写一句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