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解释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对植物的影响大的原因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甜梦文库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网络考纲解读考核内 容 大气受 热过程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 作用的基本原理,并能利用大气热力作用 原理解释实际现象。熟练掌握常见的热力 环流。通过受力分析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原 理,熟练掌握风向的确定方法。 全球气 压带、风带 的分布、移 动规律及其 对气候的影 响。 锋面、 低压、高压 等天气系统 的特点 全球气 候变化对人 类活动的影 响 知道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了解气候 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能提出合理化的适应 对策。 多用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 考 察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理 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熟练掌握季风的 分布、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例分 析大气环流及其影响。掌握主要气候类型 的成因、特点、分布,熟练掌握气候类型 的判断方法。 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 响,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 的影响。熟练掌握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通过天气形势图与区域图结合的形式或 其他材料考察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密切关 注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高频考点。通过变式图考察气压带、风带 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通过各种气候统计图表和 区域图考察气候成因分析、气候类型判断、气 候特征描述、 气候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对人类生 产、生活的影响。季风环流已有几年未在广东 高考中出现,值得注意。 考察大气热力作用过程本身及其在地理 环境中的意义; 考察大气热力作用过程与人类 活动关系, 侧重于人类活动对热力作用过程的 影响;结合天气系统考察等压线图的判读。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第一节 知识清单项目 一 受热过程 、 大气的 内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太阳辐射能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又以 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1 3.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 二 流 三 水平运动 、 、4.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 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5.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6.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7.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它存在于水平面上,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 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8.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9.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 10.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 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平行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 间成一夹角。热力环大气的考点梳理考点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 用 形 式 吸 收 反 射 散 射 臭氧(平流层) 水汽、CO2(对流 层) 云层和较大颗粒 的尘埃 空气分子或微小 尘埃 颗粒较大的尘埃、 雾粒、小水滴 紫外线 红外线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波长较短的 蓝紫色光 各种波长同 样被散射 很少 无选择性,云层 越厚,反射越强 向四面八方散 射,有选择性 无选择性 吸收强,有选择 性,对可见光吸收得 南极臭氧层空 洞,吸收紫外线少 夏季多云的白 天气温不会太高 晴朗的天空呈 蔚蓝色 阴天的天空,呈 灰白色 成分 参与作用的大气 波长段 作用特点 实例(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间及大气透明度(受地形、天气状况等影响)。 2.“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的的同时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一种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层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 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 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部分向下把热量还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的热量,对地面起 到了保温作用。 【例 1】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 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C.雨量充沛 B.CO2 浓度高 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因而白天温度高,太阳辐射强,植物光合作用强。晚上则保温 作用差,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答案】A 考点 2.热力环流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热力差)→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即“两差产生两运动”。2 (如下图)3.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面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下层空气由海洋流 向陆地,形成海风(如下图 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形成陆风 (如下图 b)。(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下图 a)。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 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 b)。(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们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 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注 意城市风不随昼夜而变化)【例 2】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 A.净化、增温 C.增温、增湿 B.净化、增湿 D.减湿、减温 的作用是【解析】观察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②升、④降)可反推近地面的冷热状况。根据水平气流(①和③运动方向)可反推气压 差异。若该图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 b 为城区,a 为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 a 流向城区 b,绿地的作用是对大气起到净 化、增湿、减温的作用。3 【答案】(1)C(2)B考点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 受力状况 只受水平气压 梯度力影响 垂直 风向 由高压到 低压与等压线 风压规律 图示受水平气压梯 度 力 和 地转偏向力 影响风向最终 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 而立,高压在右边, 低压在左边。 南半球 反之水平气压梯度 力、 地转偏向力和摩 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 压线斜交在北半球背风 而立, 高压在右后方 低压在前方。 南半球 反之2.风力的大小 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则水 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不同等压线图上,要根据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单位距离间气压差 大,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风力大小还须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摩擦力大,地面阻力大,风力小;摩擦力愈大,则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愈大,摩擦力 愈小,其交角愈小。 【例 3】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 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 O 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 O 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 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 90°角4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180°角【解析】第(1)题,由于 PM>PN,可推知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是北半球,所以风向相对于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若 是近地面,则偏转为⑥风向。若为高空,则偏转为与等压线平行的⑦风向;第(2)题,已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则可推知风 向与等压线平行,若在北半球则为③风向,若在南半球则为⑦风向;第(3)题,近地面风向受三个力的作用,当摩擦力与地转 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成 180°角)时,则三力合力为零(或三力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风向 不再偏转,而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答案】(1)A (2)C (3)D重难点突破一、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知识归纳】 现象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天蓝蓝,海蓝蓝);阴 沉的天空呈灰白色 日落前、日落后天空 仍然明亮;白天时,房间 里、树荫下仍然明亮 旭日和夕阳、朝霞和 晚霞呈橘红色及诗句“日 出江花红胜火” 交通信号“红灯停, 绿灯行”的科学依据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 晴天低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 天高 人造烟雾的防冻原理 晚秋或寒冬,霜冻出 现在晴朗夜晚及“十雾九 晴” 对流层中,“高处不 胜寒” 平流层中,“高处不 胜暖” 盛夏季节,树荫下更 凉爽 【例 4】我国某边防站(海拔 4900 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 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解析】边防站海拔 4900 米,很容易分析出来地势高热量不足,故(1)题选 A。盖起简易阳光房,提升了局部的气温,但 地温仍然较低,所以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在距地面一定的高度进行蔬菜种植。 太阳辐射是平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越高臭氧浓度越大,吸收的太阳辐 射热量越多 树荫下,太阳辐射不能直接到达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热量越少 人造烟雾能大量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可增强大地逆辐射,提高地 面温度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快,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 气现象 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目 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得太阳辐射少 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通过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 阳辐射散射作用强,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被散射,透射下来的光线中 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较多,因此旭日和夕阳呈橘红色,投射到云朵及江面上 也使其染成红色 红色光线波长较长,难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作为停止信号更为醒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 使之达到地平 线上或者太阳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 原因 晴天,散射有选择性,波长短的蓝紫色光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阴天, 散射无选择性,可见光被微小尘埃散射5 【答案】(1)A (2)C 二、等压线(面)图的判读 【知识归纳】 1.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 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 如下图中甲、 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 1008 百帕、1007 百帕、1006 百帕、1005 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气压的分布是用 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高面上形成的许 多交线,如甲、乙两图的下部等压线。可以看出,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处,对应 等压线的低值区,即为低气压区。2.等压线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场。可联系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气旋),反 之为高压中心(反气旋)。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减小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高压脊的等压线呈舌 状向外伸出,曲率最大处转折点的连线是脊线,脊线与等压线垂直;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增大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 长区域称为低压槽,低压槽的等压线呈 V 字状向外伸展,V 字型顶端的连线是槽线,槽线与等压线垂直。 (2)判断风力和风向。等压线密集则风力大。确定风向要根据气压高低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 指向低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画出偏向风。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偏转角度 30~45°;高空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直接偏转 90°。 (3)判断天气状况。低压及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高压及高压脊控制,多晴朗天气;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 温暖湿润。 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寒冷干燥。 3.等压面图的判读 (1)气压与高度: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 对规律。 (2)气压与温度: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 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 成低压→等压面上凸。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 (3)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是相对 而言的。因此高空的“高压”其气压值比低空的“低压”还低。 【例 5】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 8 月某日 22 时等温线图。回答⑴~⑶题。6 ⑴O、P 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⑵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 N 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⑶图乙中与 M、P、N 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⑴题,图甲中的 O、P 两点的气温分别是:25℃&TO&26℃,29℃&TP&30℃。两点的温差是 3℃&Δ T&5℃,最大温差 超过 4℃。正确选项是 A。第⑵题,从图甲的等温线分布状况看出,该图表示的是城市热岛现象。解题关键是,要将平面图 转换成立体的热力环流图。P 点位于城区,温度高,气压低;N 点位于郊区,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的风应该从 N 点吹 向 P 点,加上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的影响,风向是东南风。正确选项是 B。第⑶题,图甲中的 P 点由于气温高, 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所以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正确选项是 C。 答案:⑴A;⑵B;⑶C抢分频道 基础限时训练1.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③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A.①② 【答案】B 2.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 A.清晨 【答案】B 3.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的逆辐射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B.中午 C.傍晚 D.夜晚 【解析】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温度越高,大气对流越旺盛,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做这类题要注意:白天应考虑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而夜晚需考虑的是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影响。【解析】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温度升高。限制温室气 体排放,则会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答案】C7 4.关于右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天气 【答案】B 5.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下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岛强度 A.夏季大于冬季 B.午后大于夜晚 C.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D.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某市热岛强度是冬季大于夏季, 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在日出前后最大。 【答案】 C 6.下图是公园(林草地)、操场(裸地)、 分别对应的地点是 A.公园、操场、足球场 B.足球场、操场、公园 C.操场、足球场、公园 D.公园、足球场、操场 【解析】 由于不同下垫面的热容量不一样,导致同样 所以得到的温度曲线是操场(裸地)变化最大,足球场(草坪)次之,公园(林草地)最小。 【答案】B。 7. 下图中甲图、 乙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 6 月 1 日 (晴天) 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 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的太阳辐射照在不 同的下垫面,会产生不同的地面温度。在林草地、裸地和草坪三种下垫面中,裸地的热容量最差,草坪次之,林草地最好。 足球场(草坪)三个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图。①、②、③ 三条曲线 夜晚大于午后,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下可能出现阴雨【解析】由图知,甲处近地面为高气压,乙地为低气压。低压控制(1)6 月 1 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__。 (3) 时, 22 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_, 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_。 (6 时至 18 时) 白天 ,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_, 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察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 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察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对天气的影响,绿洲的热容量大于沙漠,因此温差小。绿洲植被还可以降低风速,增8 加大气湿度等。此题属于信息提取题,答案基本在材料中。 【答案】(1)12.5(11.5 到 13.5 均可) 缓(降低) (5)湿度(降水、气压等) 16(15 到 17 均可) (2)低 小 (3)高 小 低 小 (4)减小(降低) 减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包含:绿洲和戈壁、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示例:“绿洲和戈壁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 8.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高空 C 比 D 的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地面 A 比 B 的气压__________(高或低)。 (2)A 比 B 的温度___________(高或低)。 (3)ABCD 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 如果 A 地是海洋, 地是陆地, B 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 (白天或夜晚) , 吹__________风。 (5)此时高空 C 与 D 之间吹__________风。 【解析】比较高空同一水平面上 C、D 的气压高低,可以选择高空等压面作为参照物。C 低于等压面 o 高于等压面,所以(地 气压高于 D 地。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因此 A 地气压低于 B 地。如果 A 地是海洋石地是陆地,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说 明此时是夜晚。根据题干可知此地为我国东部,风向应该向右偏转,为西北风。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为南风。 【答案】(1)高 低 (2)高 (3)顺 (4)夜晚 西北 (5)南 此时 A 地与 B 地间基础提升训练【2009 江苏省高三联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 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 3℃。回答 1~2 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B.大气的热力运动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解析】此题很容易被误判为验证温室效应,注意题干信息两只玻璃箱的唯一区别是一个放了土,另一个没放土,有土的的 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强。 【答案】1.D 2.B 【浙江省五校 09 届联考】9 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 10 天日平均气温低于 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 读杭州 2008 年 9 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 3~4 题。 日期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天气 风力 15 23℃ 31℃ 多云 弱 16 23℃ 32℃ 晴 弱 17 24℃ 33℃ 晴 弱 18 25℃ 34℃ 晴 弱 19 26℃ 35℃ 晴 弱 20 27℃ 36℃ 晴 弱 21 28℃ 37℃ 晴 弱 22 28℃ 38℃ 晴 弱 23 28℃ 38℃ 晴 弱 24 25℃ 30℃ 阴 较强偏北风3.2008 年 9 月 15~23 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9 4.2008 年 9 月 24 日,杭州地区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C.开始进入秋季 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解析】根据表中数据,日温差逐渐由 8℃增大到 10℃左右,主要是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较差,昼夜温 差大。24 日天气转阴,云层增厚,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答案】3.D 4.B 【2009 年湛江一模】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5~6 题。5.左图中 A 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4 或 1006 B.1006 或 1008 C.1008 或 1010 D.1004 或 1008 6.若据此预报海浪,6 个小时后,浪高明显降低的是 A.北部湾 B.珠江口海域 C.渤海海域 D.台湾海峡 【解析】根据等值线的一般规律,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或相隔一个等值距,故第 5 题选 B。浪高取决于风力的大小, 6 小时候等压线明显变稀疏的只有渤海湾,说明风力减小。 【答案】5.B 6.C 7.读“相同纬度的拉萨和宁波海拔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中夜晚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同纬度地区在同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比较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看两地的大气密度。大气越稀薄,太阳辐 射越强。比较两地气温的高低,主要看近地面空气吸收的能量的多少。拉萨空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少,所以 白天温度比宁波低。 【答案】(1)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 (2)宁波拉萨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近地面空气得到的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都比较 少(3)宁波海拔低,水汽和二氧化碳含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8.【杭州 2009 届第三次月考】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 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2) 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10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 海陆风 数据分析的结论: ―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4)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 【解析】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 (2)如图。 (3) 冬季 冬季风 气湿度, 改善该 (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 城市的空气质量。 (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 1 2.3 2 2.6 3 2.1 4 5.0 5 7.0 6 12.6 7 10.7 8 13.7 9 9.7 10 9.3 11 3.7 12 2.3 年 81.0能力提高训练【2009 广州市调研考试】每一条子午线上月平均最高温度点的连线称为热赤道,读某季节的太平洋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 回答 1~2 题。 1.图中 A 处等温线弯曲的成因 A.所处纬度较低 C.距离大陆较近 B.附近有寒流经过 D.受东南信风影响2.下列古诗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解析】第 1 题:A 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其 低,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第 2 题由图可知热 的景色。 【答案】1.B 2.B 【2008 年海南高考】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 3~4 题。 温度比同纬度地区 赤道偏于赤道北侧,应为夏季,因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获得的热量多。A、B、C、D 四句诗分别描叙的是春夏秋冬四季11 3.推测 P 地属于 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4.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解析】P 地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比周围早,呈环形分布,说明温度高,都市区有热岛效应。解冻起始日期在 3~4 月,说 明是北半球国家。冬季气温低于 0° C,法国大西洋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气温高于 0° C,南部地中海沿岸是亚热带。 只有选美国。 【答案】3.C 4.A 读下图,完成 5~6 题 5.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 轴为时间,Y 轴为气温,则 A.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 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 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 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 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 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6.如果该图 X 轴表示月份,Y 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 A.a 地为平原,b 地为邻近的山地 B.a 地为城市,b 地为附近的农村 C.a 地为温带,b 地为热带 D.a 地为海洋,b 地为内陆 【解析】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冷锋、暖锋和气旋影响 差大于热带。海洋热容量大,吸热慢放热慢,年较差小。 【答案】5.B 6.D 【08 深圳一模】 《齐民要术》中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有霜。此时放火作保保翰患鹧娴娜忌眨俚醚 气,则免于霜矣”。结合下图回答 7~8 题。 7.下列各点可能符合“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是 时为阴天,反 气旋控制时为晴天。同一纬度山地年较差小于平原,a 应为山地。城市因植被较少及热岛效应,年较差大于农村。温带年较8.“放火作薄笔埂氨赜兴钡健懊庥谒钡闹饕 A.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 B.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D.大气散射作用增强【解析】第(1)题图中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乙处位于冷锋过后的区域,气温下降,天气转晴,符“天雨新晴,北风寒彻” 第(2)题 “放火作薄痹黾友涛恚忧苛舜笃娣渥饔茫缘孛姹N拢蝗菀仔纬伤场 【答案】7.B 8.C 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据此回答 9~10 题。 9.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12 A.P3&P2&Pl C.P1&P2&P3 A.地形 C.气压B.P2&P3&P1 D.P1&P3&P2 B.纬度 D.海陆位置10.该季节群岛上降雪集中于 P3 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为日本海沿岸,冬季控制亚洲的天气系统是亚洲高压,据亚洲高压越近气压值越大。P3 沿线 地区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从内陆来,经过日本海被增温加湿,遇地形阻挡形成降雪。 【答案】9.C 10.A 11.【2009 东莞一模】某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该地上空空气柱重量增加或减少的反映。气柱质量增加了,气压就升高, 质量减少了,气压就下降。气压的周期性变化是指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明显的是以日为周期 和以年为周期的波动,分别称为气压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阅读以上资料和图 a、图 b、图 c、图 d,回答问题。 (1)读图 a 和图 b,A、B 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 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 。 ;C、D 两地气压升高的是C D。(2)不同性质的气团,密度往往不同。如果移到某地的气团比原来的气团密度大,气压随之升高。反之该地气压就要降低。 (3)气压的日变化曲线有单峰、双峰和三峰等型式,其中以双峰型最为普遍。其特点是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次高值和 一个最低值、一个次低值。读图 c,一般是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 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 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而有区别, 图 a 某地近地面和高 压日较差逐渐 空等压面示意图 。 在大陆上, 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 季, 最低值出现在 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 ;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气压变化的关系 和 气压变化的关系(早,晚)于气图 2 空气垂直运动和 图b 空气垂直运动 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4)气压的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波动的, 受气温的年变化影响很大, 因而也同纬度、 海陆性质、 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有关。 季, 气压年变化值很大, 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伊尔库茨克。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 S 9 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 雅加达6011′ 月平均 2 hPa 【解析】(1)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 B 高于 A,C、D 都处于高空,C 处有上升气流补充,气压升高,D 处气流 南高320 03′N东京 下沉流走气压降低。(2)冷空气密度大故会使流经地气压升高。(3)据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压出现在 8~10 时左右,一天1 百帕(毫巴 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左右,但气压最低值出现在 15~16)时左右,故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晚一些。三地比较纬度越低气1040莫斯科550 50′N 7月平均北京火奴鲁鲁压日较差越大。(4)气压年变化取决于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上温差大所以气压差也大,夏季温度高,气压低,冬季温度低,010伊尔库茨克北京 火奴鲁鲁 气压高。气压的年较差与温度的年较差成正比,都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逐渐增大。高山区受地形影响夏季盛行上升气流,空气-1 密度变大。所以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答案】(1)B-2C (2)升高 (3)8~10图3气压的日变化下降 1000 晚1东京 低纬度地区(热带) 减小(4)冬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夏增大夏12.【2009 广州市高三调研考试】从 2006 年开始,每年冬季黑龙江气象台都会加设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潜势预报,共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h图c 气压的日变化 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表示气象条件不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二级表示不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三级表示可能引发一氧化碳 图 d 气压的年变化中毒;四级表示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五级表示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在逆温现象影响下,早晚空气能见度低, 且质量差,不但影响车辆交通状况,而且如果居民燃煤取暖,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 1: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 0.6℃/100 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 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材料 2:部分逆温类型及其成因比较 类型 辐射 逆温 逆温成因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 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辐射逆 温一般日出前达到最厚,日出后逆温就逐渐消失了。 平流 逆温 地形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降温 较慢,于是产生逆温。 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图4 气压的年变化 图d 气压的年变化13 逆温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逆温。 图(1)在几种逆温现象中,明显受地形因素影响的是(2)下图 a--e 表示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其中表示日出前逆温层情况的是(3)在农、林业生产中,在用熏烟的办法防御霜冻时,常选择在傍晚进行,这样释放出的烟雾不会向高空扩散而弥漫在贴近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地面的气层中,保温效果好。借鉴的是 逆温的原理。 (4)黑龙江省冬季出现的逆温主要以 逆温为主。 (5)黑龙江冬季为什么要加设一氧化碳中毒潜势预报?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即时获取信息、整合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3)(4)问答案基本可在材料中找到。 第(5)问要注意结合天气状况分析容易出现逆温的原因。 【答案】(1)地形 (2)c (3)辐射 (4)辐射 (5)①冬季受冷空气影响,云量少,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容易出现逆温现象;②冬季燃煤取暖,CO 排放量多,空气流通 0 0 气温 气温 0 气温 0 气温 0 气温 a b c d e 不畅,容易造成浓度过高引发中毒。第二节 知识清单项目 一、 气 压 带和风带的形 成 内容气压带和风带1. 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 2.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叫赤道低气压带。 3.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聚集,气压升高,大气向两极点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在北纬 30°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南半球同样也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4.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的气流偏转 成东北风,向北的气流偏转成西南风。 5.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北 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东北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 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 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二、 北半球 冬、 夏气压中心6.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高气压中心,冬季陆地降 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低压中心。 7.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 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8.东亚位于亚洲东部,面临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 化比较明显。三、 气压带 和风带对气候 的影响9.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 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0.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气候形成与西风带有很大关系;在副热带 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考点梳理考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2.三圈环流 (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2)形成过程:(见下图)14 (3)地面表现:在地表形成南北对称、高低相间的七个气压和六个风带 (4)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 1 月前后南移,7 月前后北移),移动 幅度 5~10 个纬度。 (5)气候影响: 气压带与风带 气 压 带 带 压带 副热带高 压带 赤道低压 带 风 带 带 中纬西风 带 低纬信风 带 (1)上述“某月”是: A.1 月 C.7 月 B.4 月 D.10 月 极地东风 南北纬 60° ~90° 南北纬 30° ~60° 南北纬 0° ~30° 赤低 副低 副高→ 低纬 副低 副高→ 高纬 高纬→ 干燥 附近 0°附近 因 极高→ 低纬 低纬→ 温湿 高纬→ 干冷 副极地低 附近 南北纬 90° 因 热力原 上升 湿热 极地高压 附近 南北纬 90° 因 动力原 下沉 干热 分布 南北纬 90° 因 动力原 上升 温湿 成因 向 热力原 下沉 气流方 影响 干冷 气候【例 1】【2008 年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月沿 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C.西南风 B.东北风 D.西北风(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C.温和多雨 B.低温少雨 D.炎热干燥【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赤道低气压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 30? N,南半球则主要分 ~40? 布在 20? S,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第(2)题,甲地位于 10? 附近,7 ~30? S 月份,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第(3)题:乙地位于 30? N 之间,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 ~40? 热干燥。 【答案】(1)C (2)A (3)D15 考点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与季风 1.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而海陆具有热力性质差异。 2.分布:3.影响:形成季风环流 (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 最为典型。 (2)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见下图)(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项 目 成因 冬季风 源地 向 东 亚 季 风 南 亚 季 风 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西 伯 利亚、 蒙古 北风 东 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 伯 利亚、 蒙古 北风 西 燥 低 温 干 洋 赤道 附近印度 南风 西 雨 风 质 寒 冷 干 副热 带太平洋 南风 性 夏季风 源地 向 东 润 高 温 多 印度半岛、 我 国西南等地 风 质 温 暖 湿 我国东部、 日 本朝鲜半岛等地 冬 季 风强于夏 季风 夏 季 风强于冬 季风 性 分布地区 冬 夏 季风比较4.总结:【例 2】下面是 2008 年元月 20 日 8 时北半球(大致位于 40° N-60° N,90° E-120° 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分16 析回答: (1)A 地气压名称是 是 。 气。 会 出 现 ,B 地气压名 称(2)此时 C 地吹________风,D 地吹________风。 (3)A 地中心气流作________运动,常出现________天 (4)A 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到 C 地,地面缺乏森林草原, 自然灾害。 (5)ABCD 四地冬春经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因此,对 然灾害最现实的措施 。 于 C 地防御自【解析】由图和题意可知此时亚欧大陆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在北半球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 作用,东部多吹偏南风,西部多吹偏北风;北半球高压区其东部多吹偏北风,西部多吹偏南风。 【答案】(1)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2)偏北风 西北风 (3)下沉 晴朗 (4)沙尘暴 (5)加强植树造林 考点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 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 候。 2.气候成因分析:3.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如下表) 气候类型 热 热带雨 林气候 主要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压 带控制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 南 、 北 纬 100 之间 主要分布区 刚果盆地、马来 群岛、亚马孙平 原 热带草 带 原 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气压带风带 季节移动 热带沙 漠气候 亚 热 带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副热带高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冬、夏季风 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低温少雨 终年高温少雨 终年高温, 分旱雨两 季 南 、 北 纬 10 ~25 东岸 南北 200-300 大 陆内部、西岸 南0 0 0数值特征 最冷月均温 15℃以上;年均 温 26 ℃ 左 右 ; 年 降 雨 量 2000mm 以上 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 750~1000mm赤道低压带和信 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 季南 、 北 纬 10 ~20 之间0 0非、南美、大洋 洲中南半岛、印度 半岛、海南岛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 mm 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 200mm 以下 最冷月均温 0℃以上,年降水 量>1000mm大陆北非、阿拉伯半 岛、澳中西部 亚洲东部、澳大 利亚、南北美洲 东南部北0纬25 ~35大陆东岸17 地中海 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南0北0纬地中海沿岸 六大洲都有最冷月均温 0℃以上,年降水 量 300~1000mm 最冷月均温 0℃以下 年降水 量 500~600mm 最冷月均温 0℃以上, 最热 月均温 20℃以下,年降水量 700~1000mm 最冷月均温 0℃以下,年降水 量 400mm 以下 最热月均温 10 ℃左右,年降 水量 300~600mm 最热月均温 5℃以下 最热月均温在 0℃以下 气温-0.6℃/100m30 ~40大陆西岸 温 温带季 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冬、夏季风 交替控制 温带海 带 洋性气 候 温带大 陆性气 候 亚寒带 大陆性 气候 寒 带 苔原气 候 冰原气 候 高山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 伏大 水热垂直变化显著 纬度高、地势高 全年酷寒,降水少 纬度高 极地大陆(海洋) 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 气团控制 集中夏季 终年严寒,降水少 北半球极地附 近的沿海 南北半球极地 附近内陆 高大的山地、 高原 南极大陆和格 陵兰岛 青藏高原、 南美安第斯山 脉 【例 3】右图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圈”,读图回答(1) (1)图中 a 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C.东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2)题。 北冰洋沿岸 深居内陆,受海 洋影响小 冬冷夏热,降水少 南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北纬 350~550 大陆东岸0 0我国北方、日 本、朝鲜半岛北 部全年受西风带控 制终年温和多雨南北 40 ~60 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南北 美洲西部、澳南 部北0纬 大陆亚欧大陆、北美 大陆内部、南美 东部 亚欧大陆和北 美大陆北部40 ~60 内部北 纬 50 ° ~ 间短促温暖;降水少, 70°(2)图中 b 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C.温和干燥 B.高温多雨 D.温和湿润 应为从副高吹向 西风风向为西北【解析】第(1)题 a 在 30°~60°之间,应为中纬西风带,风向 副极地低气压带。根据图中 a 处风向左偏可知,此图表示南半球, b 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 【答案】(1)B (2)A风。第(2)题,首先需要先判断南北半球,进而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气候类型,最后确定答案。根据图中 b 的经纬度可知重难点突破一、气候类型判断 【知识归纳】 1.气候类型判读方法 步骤 ①判断半球 依据 气温 气温或降水因素变化 6、7、8 月气温高 12、1、2 月气温高 最冷月气温>15℃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低月气温 最高月气温 最冷月均温 0~15℃ 最热月均温>25℃ 最热月均温 10~20℃ 结论 北半球 南半球 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18 最热月均温 20℃以上 最冷月均温<0℃ 最热月均温 10~20℃ 最热月均温<10℃ 年雨型 ③确定气候类型 降水的 季节分配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2.常见的气候统计图表温带季风、温带大陆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极地气候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3.气候分布模式图【例 4】读下图,回答(1)~(2)题。19 (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2)与图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长沙 B.宜昌 C.太原 D.合肥 【解析】甲的可能蒸发量极大,而且季节性极强,但实际蒸发量小,因为降水总量小所致,故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的实 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相当,和降水都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蒸发时间段短促,而总降水量和蒸发量都较小,只能是极地气 候。丙的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相当,和降水都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总降水量和蒸发量都较大,所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丁和丙的情况相似,只是在数量上比丙少,所以是同类的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1)A (2)C 二、主要气候要素等值线图的判读 【知识归纳】 疏密程度及含义 疏密 含义 等 降 疏 水 量 密 线 等 温 疏 线(等 密 物 候 线) 等 太 疏 阳 辐 射线 密 太阳辐射差 高→低值弯曲 太阳辐射强 值小 太阳辐射差 低→高值弯曲 太阳辐射弱 值大 中低周高 弱太阳 纬度(太阳高度角)、日 辐射区 照时间长短、大气透明 中高周低 强太阳 度(云量、海拔高度、阴 辐射区 坡阳坡) 温差小 温差大 弯曲状况及含义 弯曲方向 含义 闭合状况及含义 中周 含义 影响该等值线的因素 【例 5】【2008 年广东高考】年 蒸发量变化速 率指标能够反 映蒸发量的时 间 变 化 。 如 “-40mm/10a” 表 示年蒸发量 10 年间减少了 40 毫米。读下图, 结合相关知识 回答(1)~(2) 题。地区差异小 高→低值弯曲 降水较同纬多 中低周高 少雨区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 地区差异大 低→高值弯曲 降水较同纬少 中高周低 多雨区 雨、山腰较山麓、山顶 多 高→低值弯曲 温度比同纬高 中低周高 低温区 纬度(太阳辐射)、下 低→高值弯曲 温度比同纬低 中高周低 高温区 垫面(海陆、洋流、地 形等)、人类活动20 (1)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C. 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①日照时数 A. ①② ②相对湿度 B. ①③ B. 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 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④气温 C. ③④ ⑤空气污染程度 D. ④⑤(2)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③风速【解析】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变化约为-40mm/10a,呈减小趋势;西北地区的蒸发量变化幅度为 80mm,是我国 蒸发量变化最大的地区;根据图中数据判断,华北地区蒸发量也呈较少的趋势;由图中数据即可判断,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蒸 发量都呈较少的趋势。日照时数越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地表蒸发量越大;风速越大,也能加快地表的蒸发速度;气温 越高,地表蒸发越旺盛。因此①、③、④三项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而相对湿度越大,大气中水汽含量越 大,地表水越不易蒸发;空气污染程度与地表蒸发强弱无直接联系,因此②、⑤两项与地表蒸发量不呈正相关。 【答案】(1)A D (2)B C抢分频道 基础限时训练1.【2008 年广东高考】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 带的分布范围是 A.南北纬 30°附近 B.南北纬 40°附近 C.南北纬 60°附近 D.南北纬 80°附近 【解析】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无风带主要是盛行上升或下沉气流的地区。南北纬 40° 附近受西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南北纬 60° 附近地区主要盛行西风;南北纬 80° 附近地区主要盛行极地东风。 【答案】A 【2008 年广东文科基础】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2~3 题。2.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B.最冷月气温大于 l8℃ D.夏季降水丰富【解析】读图可知,该地气温最冷月的温度大于 18℃,B 项正确;最热月气温小于 28℃,因此气温年较差较小,A 项正确;21 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4―10 月,夏秋季降水丰富,冬春季节降水较少,故 D 项正确,C 项说法错误。 【答案】C 3.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步骤,首先,“以温定带”,即根据最冷月的气温大于 18℃,可知该气候为热带气候类型;其次, “以水定型”,即根据该地降水量可知,降水集中在夏季,即可确定为热带季风气候。故 C 项正确。 【答案】C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 4~6 题。4.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A.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甲 C.沿岸有寒流经过 30° 5.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40° A.气温日较差大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乙D.沿岸有暖流经过B.降水季节变化大C.大陆性显著D.气温年较差小6.甲、乙两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到 A.迎风坡的影响 B.纬度的影响 C.洋流的影响 D.经度的影响 【解析】根据两地的位置可确定甲地属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受秘鲁寒流影响,海洋上来的暖湿空气 逐渐冷却而形成平流雾。乙地处西风带,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终年温和湿润,温差小。 【答案】4.C 5.D 6.C 7.读下面的 “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 ,回答问题。(1)M 图是半球季。 、 。 。 、 、 。(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 M 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 (4)C、D 同为 30? ~40? 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 N【解析】(1)根据大陆东岸吹偏北风,或大陆西岸 30~40°间吹西风,可判断是北半球冬季。(2)甲、乙、丙、丁分别属 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图中的 C、A、B、D。(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 洲都有地中海气候。(4)两地海陆位置不同、大气环流形势不同,因而气候不同。 【答案】⑴北 冬 ⑵C A B D ⑶甲 ⑷C 位于大陆西岸,是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地中海气候,而 D 位于大陆东岸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8.【2008 年江苏高考】图①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②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22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同点 气候特征 不同点气候特征差异产生 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解析】东亚和南亚都属于季风气候,但东亚重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季风成 因、风向、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都有明显的区别,但两地都因为降水集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和干旱灾害。 【答案】(1) 相同点 气候 特征 不同点 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 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长) 受不同季风影响(甲地主要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气候特征差异产生 的主要原因(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基础提升训练【江苏省 09 届高三联考试卷】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 图中阴影 理分布区,据此完成 1~3 题。 1.1 月,图中 A 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关于 B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 C 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 地高温多雨 B.B 地寒冷干燥 C.C 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 1 月份左右 【解析】图中 A、B、C 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三地的季风成因和性质不同。东亚 1 月吹西北风。 为地面季风的地23 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温 和干燥;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澳大利亚北部 1 月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 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影响,吹东南风。 【答案】1.D 地 点 温℃ 甲 地 乙 地 4.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 之间 C.25°S~30°S 之间 5.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解析】第 4 题,根据甲乙两地平均气温在 25℃以上属于热带,排除 CD。5~10 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排除 AC。第 5 题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 500 千米,乙地年降水量相对甲地少,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应该一致,影响气候不同的因素只有 地形,而地形雨会导致降水量差异显著。 【答案】4.B 5.D 6.【2008? 广东地理】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寒冷,房屋需要保温。 【答案】B 7.【 2009 届广东一模】“我爱我的宁夏美,塞上明珠放光辉;高峡出平湖,大坝多奇伟;千里河套歌甜花香,广阔平原牛 壮羊肥??”,2008 年 9 月 23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50 周年,分析下列图表资料回答: 资料一:图Ⅰ是宁夏附近区域一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和年降雪等日数线图; 资料二:图Ⅱ,宁夏沙坡头经过 50 年不懈的治沙努力,成果卓著,1994 年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 500 佳单位”的光荣称 号。 (1)读资料一,Q 处有一重要的南北走向山脉 (2)Q 处年降雪日数的范围是 (3)读资料二,回答: ① 图中铁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别是 A.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 C.包兰铁路、毛乌素沙漠 (填正确项字母)。 ,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由于该地房屋墙壁很厚,且门窗多达二至三层,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据此可推测为温带的气候,在冬季时,气候 B.15°N~20°N 之间 D.25°N~30°N 之间 27 890 26 77 27 2.D 3.D 11 月-次年 4 月 降 水 (mm) 1650 温℃ 25 平 均 降 (mm) 22 水 【2008 海南高考】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 500 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 4~5 题。 5 月-10 月 平 均,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B.京包铁路、腾格里沙漠 D.兰新铁路、毛乌素沙漠 (填正确项字母)。② 沙坡头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可以削减风速,截留水分 B.方格状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 C.方格状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属于生物固沙 图Ⅰ 图Ⅱ 【解析】本题通过等值线图考察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及相关区域地理知识。首先进行空间定位,确定贺兰山、黄河、包兰 铁路等基本地物。山地可阻挡风沙,山地海拔高、气温易形成降雪。 【答案】(1)贺兰山;该山削弱了西北风的侵袭;阻挡了沙漠的东移;(2)10―15 日;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易形成降雪24 天气;(3)① A;② A。 8.【肇庆市 2009 届期末统测】阅读材料,回答(1)~(4)题。 中央气象台 2008 年 1 月 29 日 8 时发布未来 24 小时强降雪、冻雨地区预报 (1)出现上述天气过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异常,近一段时间以来,西南_______气流和北方_____空气一直持续在 我国_______________一线以南,造成了半个多月之久的低温、雨雪、冻害天气过程。同时,2007 年 8 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 大雪 冻雨 形成的“______________”现象也成为此次灾害性天气的另一大诱因。 (2)雪灾发生后,除了前期做好防寒保暖、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等工作外,随着气温升高,后期大量积雪融化,还应预防 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3)发生在湖南省内的雪灾,可直接影响我国南北向________、_______铁路线、东西向________、_______等铁路线、公路 线的顺利通行,给春运带来极大压力。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赴湖南,考察抗冰救灾工作。 (4)试举例说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雪灾防治和救助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解析】本题的 08 年考察冰冻灾害为背景考察气候异常、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对交通的影响及 3S 技术的运用,除掌握书本 知识外,平时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也很重要。 【答案】(1) 大气环流 (3)京广 暖湿 冷 秦岭-淮河 湘黔 拉尼娜 (2)崩塌、滑坡(泥石流) 焦柳(枝柳) 浙赣 (4)运用 RS 技术,及时动态监测各地积雪融化、道路通行状况;运用 GIS 技术,及时向公众发布各地天气、交通信息,或 进行交通状况的趋势分析, 帮助政府部门决策; 运用 GPS 技术, 对在大雪中受困的车辆、 人员进行准确定位, 及时施救等 (言 之有理即可)能力提高训练【浙江省五校 09 届联考】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解析】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丙气压带的风向两边流走,可判定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风向的偏转方向(向左偏) 可判定在南半球,因此甲风带是东南信风带,乙风带是中纬西风带(西北方)。夏半年,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跨过赤道偏 转成西南风,给南亚地区带来降水。 【答案】1.B 2.B 【高要市 2009 届期末统测】读世界各地温度年较差图,完成 3~4 题。25 3.导致 A 地温度年较差比 B 地小的主要原因是 A.A 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小,B 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大 B.A 地降水年变化小,B 地降水年变化大 C.A 地海拔高,B 地海拔低 D.A 地是海洋性气候,B 地为大陆性气候 4.D 地与 E 地气温年较差比较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D 地大于 E 地,D 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弱 B.D 地大于 E 地,D 地深居内陆,是大陆性气候 C.D 地小于 E 地,D 地海拔高,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 D.D 地小于 E 地,D 地为海洋性气候,E 地为大陆性气候 【解析】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而异。A 地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 地位于西 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者海拔都低,降水变化都小。造成 A 地温度年较差比 B 地小的原因是 A 地纬度低,一年中昼夜 长短几乎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很小,各月热量的收支相差不大,故气温年较差很小。D、E 两地纬度相近,造成 D 地气温年较差小于 E 地的原因是 D 地海拔高,可与周围自由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且海拔高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 【答案】3.A 4.C 【09 届江苏四校联考】右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 5~6 题。 5.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6.当 P 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解析】根据图中所示,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太平洋上是低压,应为冬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印度处于凉季,是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注意印度的最干旱的时候是热季(3~5 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移到北半球,气 温回升快,但雨季尚未来临,所以异常干热。 【答案】5.D 6.A 【2008 年全国高考】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 7~8 题。26 7.导致 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8.导致 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M、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解析】第 7 题 N 地东部海域有日本暖流经过,对沿岸增温、增湿,导致花期提前。第 8 题 P、M、N 位于同一纬度,但 P 地位于内陆的山地丘陵上,其气温低于沿海地区,造成花期滞后。 【答案】7.B 8.A 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 9~10 题。9.下列气候类型在两大洲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10.导致全球气候带分布的最基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 【解析】第 9 题符合条件的只有 A 热带雨林气候。一个为地带性、一个为非地带性成因。第 10 题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 均,从而产生了各纬度的热量差异。 【答案】9.A 10.D 11.【南京市 2009 届期末考试】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27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 ②地 气候类型 ④地特点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是 (3)②地常年盛行 。 风,该地的盛行风是 (填字母) 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6)在上图的右侧画出 1 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 示风向) 【解析】(1)②位于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位于 30°N 附近大陆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五地中②受洋流的影响明 显,①和⑤都位于赤道附近,但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⑤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海拔高,气温不足。(3)②地常年受西风 带影响。(4)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①降水多,地表径流丰富(5)④地受季风影响成为回归荒漠带上的 “绿洲”,注意要回答出季风环流成因及其影响才完整。(6)绘图要注意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要南偏;二是两个风带的 方向无误。 【答案】(1) ②地 气候类型 特 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 地形(3)西南(西) 陆地径流(地表径流) ④地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南北纬 25°-35°大陆东岸 D 表示高压带, 、 等主要环节上。 。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分布规律 (2)② (4)降水30? 0? 30?图, 图的左侧是 海陆热力差异(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 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 (6)如右图。 12.【江苏省启东中学 2009 届高三 12 月月考】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是 B.④――乙 (2)图中 A 气压带的名称是) D.⑦――丙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C.⑥――丁;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渔场,形成原因是(4)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解析】①③④⑤⑥⑦分别是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⑧是北海道渔场; 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地中海和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⑴C 绿硬叶林 ⑵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 ⑶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或答副高与信风、或答副高或信风) ⑷北海道 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亚热带常 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第三节 知识清单项目 一、 锋 与 天 气 内容常见天气系统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 3.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4.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过境时, 天气阴天、下雨、刮风、降温;过境后,天气晴朗。 5.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天气低温晴朗;过境时, 天气产生连续性云雨;过境后,天气转晴。二、低压(气 旋)、高压(反气 旋)和天气6.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 大气水平涡旋,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 区域,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7.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反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 流动,南半球相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 流系统;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29 考点梳理考点 1.锋与天气 冷 概 相 同 点 倾斜方向 气团势力 主 要 区 别 移动方向 锋前锋后 锋面力度 雨区位置 雨区范围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冷气团的移动方向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较大 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 小 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暖气团的移动方向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较小 锋前 中 小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大 势均力敌 来回摆动 念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 来回摆动的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 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 移动的锋气团位置冷气团密度大,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锋面附近气温、气压等差异大,风力大锋图简图 图 示 天气图雨区过境前 天 气 特 征 过境后 过境时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 气现象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 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 降,天气晴朗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温晴朗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 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 的位置, 气温上升、 气压下 降、天气转晴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场春雨一场暖”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贵阳冬半年 “天无三日晴” ,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成持续性降水天气实例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 沙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 寒”【例 1】【2008 年重庆卷】下图是 1 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30 (1)此时控制 A 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 A 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阴影区域的产业生产有何危害? 【解析】(1)根据题设此时为冬季,高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冷气团势力强盛,因此此时控制 A 地的锋面类型 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出现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2)在此季节受冷锋影响,容易出现寒潮等气象灾害,因此可能使农作 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答案】(1)冷锋 (2)寒潮 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成因:①暖空气沿锋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②水平气压梯度 大,风力大;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考点 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气旋(低压) 气流 方向 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 中心 天气 对我国 的影响 上升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 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 的一种形式 反气旋(高压) 下沉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天气晴朗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示意图 (北半球)htt /http:/ //http://ww /http://www./http://www.21cnjy. com/ p:///http://www.//htt p:///http://www./【例 2】【2008 年四川高考】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 (1)~(2)题。31 (1)若 M 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 C.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心辐合旋转为北 动的方向西、北 【解析】(1) 根据 M 点吹东南风,判断该天气系统呈逆时针向中 半球的气旋。 (2)生成于太平洋海域的北半球气旋就是台风,中心移 和西北方向。 【答案】(1)A(2)CM重难点突破一、锋面气旋与天气 【知识归纳】 1.概念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称为锋面气旋。它是由冷暖空气共同组成的具有锋面的气旋,主要活动在中纬度地区,尤其是温 带地区,因而也称为温带气旋。是影响我国的常见天气系统之一,我国全年都受锋面气旋的影响,春秋季更为常见。 2.天气 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水平气流是一个呈逆时针辐合旋转的旋涡,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如图中 A),向 后方伸展一条冷锋(如图中的 B)(气旋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南半球的锋面气旋呈顺时针辐合旋转。锋面气旋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是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这是因为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再加上锋面上更为强烈 的上升气流,水汽急剧冷却凝结,形成强烈天气变化。 锋面气旋的不同部位天气状况不同: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 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如图中的 C)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 3.判读 ①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 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②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③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 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 一样。 ④判断雨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总结:“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 “前暖后冷”――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例 3】下图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1.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1~2 题。32 A.a 地的气压比 b 地低 B.c 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d 地的风力比 e 地小 D.e 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2. a、c、d、e 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a C.d B.e D.c【解析】首先根据图中的数据画出等压线图,找出低压槽,确定锋面性质。第 1 题,a 地的气压比 b 地高,c 地位于气旋东侧, 附近应为有暖锋,d 地的等压线比比 e 地密,风力比 e 地大,风向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在北半球向右偏,故 e 地的风向 为偏北风;第 2 题锋面降水的一般规律是”冷锋后,暖锋前”,a 在冷锋后,c 在暖锋前。 【答案】1.CD 【知识归纳】 1.移动规律: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位置主要是随着夏季风的进退、锋面的移动而移动的。雨带移到哪里,哪里就出现 降雨天气,进入雨季。五月,雨带徘徊于南岭一带,这里成为全国的多雨中心。六月,雨带推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 间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这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直到七月上旬,雨带才继续向北、向西推移, 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区。九月,受冬季风的逼迫,夏季风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雨带也随着南移。十月,夏季风 在大陆上消失,各地雨季先后结束。 2.移动结果: (1)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 ①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 ②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 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上、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 现伏旱。 (2)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 又会出现南涝北旱。 【例 4】 【2008 年江苏高考】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 5~8 个纬度距离处,并 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2.AD 二、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对中国天气的影响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解析】第 1 题:图中可以看出,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 25? 时,时间是 6 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此时正值 N 梅雨季节;或者处于雨带南移的 9、10 月份。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长江三角洲区域吹东南风;台风活跃是在夏秋季节;台 湾海峡应该是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多雨;此时,华北地区位于雨带的北侧,应该是干燥少雨的时期。第 2 题:四句诗句, 表示的季节却有所不同,分别表示春、夏、秋、冬。33 【答案】1.BD 2.BC。抢分频道 基础限时训练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 1~3 题。 1.m 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C.东南风 A.m、n 两地都晴 C.m 地有雨,n 地晴 B.西北风 D.东北风 B.m、n 两地都有雨 D.m 地晴,n 地有雨2.此时,m、n 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 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A.a 图B.b 图C.c 图D.d 图【解析】第 1 题由图中锋面示意图可判断此锋面为暖锋,而此区位于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可判断 m 地风向应为西南风, 即选项 A 正确。第 2 题暖锋降水在锋前,锋后被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图中 m 地处于锋后,n 地在锋前,故 m 地晴, n 地有雨。故 D 选项正确。第 3 题暖锋过锋时往往带来阴雨天气,过境后则 n 地被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 气转晴,故图中 B 选项正确。 【答案】1.A 2.D 3.B 4.右图是某时刻地面气压(百帕) 分布图。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 A.甲地气流下沉 B.丁地出现暴风雪 C.丙地气压梯度力最大 D.乙地是高气压中心 【解析】从图中的数值可以看出,甲地是低气压,气流上升。丙地在 内气压差最小,所以气压梯度力最小。丁地处于华南沿海,不会出现 【答案】B 5.图表示某时期内我国北方某地上空不同 度的变化。可能出现冷空气人侵的两个时段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解析】 由于冷空气入侵, 会带来大风天气。 上空较集中的 SO2 吹散,导致当地上空的 下降。 【答案】B 6.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 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D.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解析】我国东部雨带移到海河流域的时间是每年的 7、8 月, 此时东北、 华北和华 大风会把某地 SO2 浓度急剧 高度 SO2 浓 是 相同的间距 暴风雪。 息是34 南都处于雨季,不仅是东北、华北处于雨季,一般是降雨天气,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高控制,进入伏旱。 【答案】D 7.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 C.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北风,南侧盛行偏南风 D.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 (2)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 a 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 d 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 f 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 g 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 【解析】 (1)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是由南向北,又由北向南,故 A 说法不正确。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短, 雨带停留时间长的地区,汛期长。我国雨带的形成是由北部偏北风和南部偏南风交会而成,雨带的移动是由夏季风的强弱决 定的。(2)根据月份和雨带的位置可知,雨带位于 a 时,华北正值春旱;雨带位于 d 时,黄河流域尚未进入汛期;雨带位于 f 时,我国北方多雨,东南沿海多台风。雨带位于 g 时,雨带南撤至长江流域,多雨。 【答案】(1)CD 8.读右图,回答: (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名称是 化 害为 。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 是 区别。(4)考察的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别。 【答案】(1)冷锋 (2)先出现大风、雨雪,然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降水比大连少,气候的大陆性比大连强 宁的气候,大陆性强。 (3)寒潮 (4)西宁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大连低, 因为海水的热容量大于陆地,所以距海近的大连的气候,海洋性强,远离海洋的西 。 过境后的天气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冷锋系统天气状况,要注意过境时和 。 怎 样 的 变 出现的气象灾 。 (2)此天气系统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时, 西宁的天气发生了 (3)冬春季节受此天气系统的影响,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可能 (2)AC(4)此季节,西宁与大连的气候差异主要有基础提升训练读右图,回答 1~3 题。 1.若该气压系统形成于 3 月初,则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 是 A.暴风雪 C.寒潮 B.沙尘暴 D.暴雨 出现的气象灾害2.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 A.东北部 C.南部 B.东部 D.西北部3.图中如果存在着降水现象,则可能是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①【解析】1.暴雨一般出现在夏季。2.西北部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3.丙地形成冷锋,锋后降35 水;乙形成暖锋,锋前降水 【答案】1.D 2.D 3.A 下图是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 4~5 题: 4.四种天气系统是 A.甲是暖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5.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先降后升, 应为低压 锋过境, 丁曲线表示 【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三个时段。甲曲线表示气压 过境。乙曲线表示气压先升后降,应为高压过境,丙曲线表示气压逐渐上升应为冷 气压逐渐下降应为暖锋过境。过境时天气晴好的只有高压。 【答案】4.C 5.D 6.【2008 年广东高考】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A.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C.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答案】B 7.【2008 年广东高考】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 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 都”之称。分析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 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见下表。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 辐 射 雾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 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 晨。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 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形成条件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2/s); ④大气稳定。 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做题时只要联想到梅雨及其发生地区即可得到答案。平 流 雾(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雾。(1 分)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雾。(1 分)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雾。(1 分)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5 分)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和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将提供的资料和所掌握的地理知识 融合起来,生成自己的知识,就能很容易地解决地理问题。 【答案】(1)辐射 (2)平流 (3)辐射 (4)辐射雾 形成原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 汽充足(空气湿润);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 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8.【2009 广州市调研考试】读图Ⅰ、Ⅱ,回答以下问题。36 (1) 图Ⅰ中 A、 C 三地是我国干旱严重地区, B、 但成灾季节及原因不同。 地干旱多发生在 A B 地多发生在 季,当 B 地发生干旱时,雨带位于图Ⅱ中 处(请填字母)。 (2)图Ⅱ中雨带北移至 E 处时,产生的天气现象及原因是 (3)当图Ⅰ中 C 地发生干旱时,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带位于图Ⅱ中 D 处,所以南方出现干旱 C.天山放牧位于森林带以下的牧场 。季, 成灾的自然原因是 。;B.塔里木河可能出现断流 D.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E.从波斯湾开往科伦坡的轮船逆风逆水,烟囱中冒出的烟飘向东北方向 F.圣地亚哥处于炎热干燥期 (4)图Ⅰ中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解析】此题考察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高考的一个热点考点,需熟练掌握。锋面雨带推移至 F、E、 D 的时候分别是 5 月、6 月和 7、8 月,A、B、C 三地分别容易发生春旱、伏旱和冬旱。 【答案】(1)春,原因:该地春季雨季还没有来临,降水少,且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形成春旱; 夏,D (2)夏初,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在此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形成持续 1 个月左右的阴雨连绵(梅雨)天气。 (3)BCF (4)①地石灰岩 广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②地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短小流急,很快注入海洋,使当 地地表水缺乏。能力提高训练【高要市 2009 届期末统测】读“近赤道地区太阳高度与降水的关 1~2 题。 1.关于纬度 10°地区太阳高度与降水的关系组合正确的是 A.太阳高度最大值前后――雨季 B.太阳高度最大值前后――干季 C.太阳高度最小值前后――雨季 D.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前后――雨季 2.近赤道地区降水的日变化规律是 A.全天降雨 C.午后降雨 B.早上降雨 D.黄昏降雨 次最大值, 由 高度最小, 此 系图” 完成 ,【解析】赤道附近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即太阳高度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漠昼夜温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