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贫困户搞养殖有补贴吗正在搞养殖 有怎样的扶助

扶贫如何扶志
09:35:00来源:北京青年报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脱贫致富的过程首先是改变人的过程,如果缺少脱贫的内生动力,靠着外界的投入和救济,即使可以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也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开发式扶贫从一开始就着重发展生产,反对扶贫中的“等靠要”思想,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扶志。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在实施精准扶贫中,随着扶贫资源投入的增加和限期完成任务的压力,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升脱贫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扶贫扶志是扶谁的志,“等靠要发生在哪个层面”;其次要设计合理的制度,避免因制度设计不合理而刺激“等靠要”的思想;第三要提供合理的脱贫途径,有针对性的帮扶,才能在发展中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
  对贫困户“等靠要”思想的批评很多。比如批评有些贫困户有劳动能力也不工作,习惯性懒惰;有些贫困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还有一些农民不敢承担风险,不敢从事没有做过的种植和养殖产业;有些农民片面地将扶贫看作政府的责任,有任何困难都找政府;还有的甚至以不脱贫为筹码,与地方政府讨价还价,争取更多的扶贫救济。不过,一些地方政府的“等靠要”的思想似乎更为严重――前些年曾有某县庆祝进入“贫困县”的报道,看似十分荒唐,反映的却是某些地方政府“等靠要”的实情。
  贫困地区脱贫要有内生动力,首先是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不能躺在贫困上等着国家和其他地区帮扶,而要主动找到工作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能消极地等待国家的项目支持,更不能以贫困户素质差、“等靠要”思想严重为理由,消极对待扶贫工作。其次是贫困村要有内生动力,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有能力、办事公正并受到群众拥护的人作为村民的带头人,领导大家共同致富。最后才是如何提高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提升扶贫内生动力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比如过高的扶贫标准和无责任的救济容易导致“等靠要”思想。一些地方为了保证贫困户脱贫,通过多种方式给贫困户提供补贴,这些补贴可能高于一般村民的生活水准,造成新的不公平,这必然导致贫困户产生“等靠要”的思想。为避免在扶贫的名义下产生新的不公平,一些地方采取了有责任的扶贫救济。比如在老龄化严重的地方,采取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策略,低龄老人不仅在照顾高龄老人过程中得到报酬,而且获得社会尊重和社会交往。再比如一些地方设计了公益岗位,使贫困群体通过提供公益劳动获得相应的扶贫支持。随着扶贫力度增加和扶贫标准的提高,要设计合理的制度,避免因为扶贫而产生新的不公平。对于贫困户是如此,对于贫困村和贫困县也同样如此。
  不少人批评贫困户有“等靠要”思想,主要是因为贫困户没有积极参与政府推动的产业扶贫项目。对于一些贫困户的行为也要具体认识,不要一味地指责他们安于现状,因为发展生产需要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一旦某些因素不具备,贫困户可能就会拒绝参加产业扶贫项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
  比如某地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向贫困户发放猪崽,支持贫困户通过养猪增加收入,但是一些贫困户拒绝给猪注射疫苗,猪得病以后也拒绝给猪注射抗生素,这被认为是贫困户过度依靠政府。然而这个故事的背后,却是这些地处深山的贫困户从未有养猪的经历,也不了解疫苗和抗生素是什么。还有一些地方的贫困户曾经在长期的扶贫过程中多次参与产业扶贫项目,但是往往都因为无法把握市场波动而失败。多次失败的经历,使他们不敢参与产业扶贫。这种情况下,需要认真分析贫困户不参与扶贫产业原因――是项目设计不合理,还是贫困户缺少某些关键要素?只有解决具体问题,让贫困户看到产业发展的希望,而且产业发展也适合贫困户,贫困户“等靠要”现象才会大幅度减少。
  我们在精准扶贫中已经产生了很多提升内生动力的经验,这些经验表明,只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脱贫内生动力是可以显著提高的。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扶贫攻坚片区县,全县有重点贫困村4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766人。近年来,秭归县以脱贫目标为向导,以扶贫规划为引领,统筹规划扶贫资金,目前存量贫困村24个,存量贫困人口44742人,全县计划2019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日前,审计署发布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抽查的59个贫困县中,12个县财政资金统筹盘活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导致6226.11万元资金结存1年以上,其中5585.07万元结存2年以上。
9月8日下午,“精准扶贫在三湘”网络主题活动在长沙正式启动,来自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湖南省委网信办、各省市网信办代表,网络名人,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重点新闻网站的编辑记者共计70人,奔赴邵阳、怀化和张家界3市6县(市、区),参观、考察湖南精准扶贫工作。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
扶贫如何扶志
脱贫致富的过程首先是改变人的过程,如果缺少脱贫的内生动力,靠着外界的投入和救济,即使可以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也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开发式扶贫从一开始就着重发展生产,反对扶贫中的“等靠要”思想,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扶志。登录四川在线通行证
新闻24小时排行「蹲点日记」脱贫先锋——蹲点采访龙州县贫困户脱贫见闻「蹲点日记」脱贫先锋——蹲点采访龙州县贫困户脱贫见闻职场你认识我百家号在龙州县广大乡村,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还在贫困线上徘徊,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牵动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心。如今,在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拔穷根、摘穷帽的惠泽下,他们当中一部分人不等不靠,敢闯敢拼,勇于在逆境中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生活,率先甩掉扣在头上的那顶穷帽,为身边的人树起榜样,我们且称他们为脱贫先锋。周权刚:“勤奋的人不会贫困”周权刚正在为新建的羊舍铲沙和泥。 记者 王海波 摄人物简介:下冻镇峡岗村噤布屯村民周权刚,和许多外出务工者一样,上了年纪以后都有“落叶归根”的情怀,因此在外漂泊了十来年后也选择了回乡创业。脱贫故事: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周权刚的养羊基地,他正光着膀子为新建的羊舍铲沙和泥。顺着周权刚指的方向,一个简单的钢架大棚刚盖了顶,地面还没平整,四周的围栏也没有做好。周权刚边忙着手中的活,边向记者说:“这段时间忙哟。原来的羊圈已经容不下那么多只羊了,趁现在天晴加紧把新的羊舍建好。”周权刚(左)和叔叔为受伤的小羊涂药治疗。 记者 王海波 摄近一个月来,每天在太阳下劳作,这位农家汉子的脸被晒脱了薄薄一层皮,脖子和双臂这些没有衣服遮挡的地方显得格外黝黑。“现在刚刚起步,缺资金、少技术,许多活都是自己干。”周权刚介绍,养羊两年来,放羊、打疫苗、治病、护理等具体工作基本都是他和叔叔两个人忙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周权刚两年来生活的写照。从2015年6月养羊至今,周权刚每天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待在基地里。目前,他养殖的山羊从最初的100只,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只,利润在10万元左右。村里人看到了榜样,周权刚也成了屯里的养殖明星。然而,周权刚取得今天的成绩并非一帆风顺。养殖之初,资金是个难题。作为贫困户,小额信贷最多能贷到5万元,好不容易说服叔叔加入,两个人贷回了8万块钱,然而远不足买羊、建羊圈所需的资金,很快周权刚就捉襟见肘。好在又得到政府的几万块补贴,养殖的计划才得以顺利实施。还有一件事情,也让周权刚记忆深刻。2016年10月,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有20多只小羊羔陆续死亡,心急如焚的周权刚每天晚上都悬着心,原来以为是新生的小羊抵抗力弱加上自己没有细心照料造成的。然而,往后的几天里,无论周权刚怎样精心地日查夜看,也都于事无补。后来,周权刚跟合作社里的几个股东商量,向县畜牧水产局汇报了情况。两天后,县里的畜牧专家很热情地义务前来诊断,查明了原因,才杜绝了类似情况的发生。有了这两次经历,周权刚有了深刻的感悟,搞养殖不掌握技术不行,没有政府的扶持和指导也不行。如今,周权刚的养殖事业逐渐进入轨道,他没有忘记拉一把身边的父老乡亲,自己成立的合作社从原来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26人。“现在国家给的政策那么好,搞养殖给补贴,没住房有补助,缺资金又有贴息贷款,我们这些贫困户真是赶上好时候咯。目前,国家正在搞扶贫,我现在有那么一点能力了,带一带身边的人,也算是为国家的工作出点力吧。”周权刚有些腼腆,也有几许激动。在周权刚的基地前,是一片种满了甘蔗的开阔地。他说,下一步要把这片地租下,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致富。因为他坚信,勤奋的人是不会贫困的,况且现在还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戴洁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每天早上,戴洁振都要到肠粉店忙活一阵子。 记者 王海波 摄人物简介:水口镇共和村村民戴洁振,也是打工返乡的其中一员。如今借着边贸经济的风生水起,戴洁振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里人搞起了边贸运输。脱贫故事:日早上7点半,水口边民互市区内已经排满了前来拉货的小货车,戴洁振的肠粉店就在互市区大门旁,陆续有做边贸的客人前来光顾。打米浆、调配料、蒸肠粉,每天早上6点,戴洁振都要到肠粉店忙活一阵子。8点一过,他的身份就从肠粉店老板变成了驮一边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组织村民拉货,跟老板对接报关等,他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现在互市贸易那么红火,看到身边的人在家门口挣了不少钱,我都回来迟了。”戴洁振所指的“互市”,指的是边境互市贸易。在龙州县,边民在进出口商品贸易中每天可以享受8000元额度的免税政策,这也是边贸扶贫的政策红利。靠边吃边,是戴洁振口中常提到的词。在戴洁振合作社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失地思变搞边贸 携手互助奔小康。”这是他的信念。不搞边贸,村民的生活根本没有保障。随着多年陆续征地,共和村16个自然屯耕地已不足400亩,对于800多户村民而言几近失地。在水口边贸互市区内,几位等待开市的边民在闲聊。 记者 王海波 摄戴洁振告诉记者,现在国家给的兴边富民政策真是暖到我们边民心坎上了。其他的活都不用做,光是通过企业或者私人老板组团进货,边民只要按指纹报关每天就可以拿到15—25元。除此之外,边民平时通过边贸运输,每天平均拉四到五趟货,也可以挣个百来块。“但是毕竟单打独斗没有统一的管理不行,边民个人的信息来源,拉货的渠道比较单一。”因此,戴洁振成立了合作社,组织村里各个屯的边民互助组抱团发展边贸运输。他说,现在政府支持力度大,买三轮车拉货还给每台2500元的补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忙的时候一天五六条柜,大概有一百多吨货物。组织村里的六百多人拉货,那时候电话都接爆了,那一天挣了六千多元。”回忆起去年最忙碌的时候,戴洁振微笑着摆了摆头。2015年合作社成立至今,随着业务慢慢走上正轨,戴洁振也有了更大的计划。尽管目前国家给的政策让边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但他希望得到更多支持,组建自己的车队,建一个属于合作社的货场,方便货物接驳,让社员获利更多。农家胜:“真的感谢这个好时代”陇而屯种养合作社里的大多数成员都是贫困户。他们不仅参与大棚蔬菜的种植,还投入到蔬菜销售中,从而获得提成和分红。记者 王海波 摄人物简介:上金乡勤江村陇而屯村民农家胜,平时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些零工,买菜时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萌发了发展大棚种植的想法,从此踏上了蔬菜种植的致富路。脱贫故事:日上午9点,来到陇而屯农家胜的大棚种植基地,10个白色的大棚在四面环山的苍翠中显得格外醒目。农家胜正在新建的猪舍里忙碌着。“现在搞循环种养,所以正加快猪圈的建设进度。”农家胜所说的循环种养,指的是在养猪的同时,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可以用做大棚种植的肥料,大棚种植的蔬菜也可以给养猪提供绿色食品。提起大棚种植,农家胜说这是一个偶然。2015年在龙州的一个农贸市场买菜时,发现菜特贵,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蔬菜80%都是从外地运来的。他看到了其中商机,自己给龙州市场提供蔬菜不是更好吗?然而,缺资金却是他面临的头等大事。正在农家胜愁云满额之时,小额免息贷款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去年7月,农家胜说服另外3位贫困户,各自从农信社免息贷款5万元,整地、搭棚、购种,并注册了自己的种养合作社。第一批四个大棚如期搭建起来了,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又给了农家胜重重一击。起步种的青瓜连续两批颗粒无收,损失了上万元。听到这个消息,龙州县农业局的专家及时来到基地“把脉”,解决了问题。原来,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大棚里的青瓜施肥和浇灌过多,从而引起了病害。原因找到了,在往后的种植过程中,农家胜也慢慢摸到了大棚种植的门道。如今,合作社的成员从原来的4户增加到现在的38户,其中有36户和农家胜一样还是贫困户。去年,大棚的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合作社的成员拿到了第一笔每户2000元的分红。农家胜在种植苦瓜的大棚里检查。 记者 王海波 摄谈到这些成绩,农家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要是没有政府的扶助,单靠自己是不会那么快见到效益的,真的感谢这个好时代!”今年初,农家胜与合作社里的贫困户都拿到了每人6000元政府奖补的产业扶持资金,他们把这批资金全用在基地拉电、搭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农家胜告诉记者,未来几年里他们将再加建40个大棚,打造龙州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让龙州人都能吃上自己家乡种出的蔬菜。(记者 王海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职场你认识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骄傲地活着!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县委书记:有些贫困户被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
来源:综合
作者:财经网
原标题:县委书记:有些贫困户被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
  最近,湖北巴东县委书记撰文,公开谈了很多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有少数贫困户带着 “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 “我掐着你玩”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
  作者 | 陈行甲(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深更半夜写这篇文章,是近期出现的个别现象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在进入正题之前,总觉得不好拿捏,因为这篇文章我想用“教育”这个看上去很严肃的词,来说说我们衣食父母――老百姓。这就像是说自己父母的不是,怎么也开不了口。
  在我们传统的潜意识中,父母就算错了也是对的,以为这就是孝道。但理性一想,这是伪孝。如果父母做不道德或有失颜面的事,当儿女的还默认他去做甚至怂恿他去做,是不配称孝子的。
  比如,有人在我们家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们,父母不晓得感恩,遇上不顺心的事还去找对方的岔,把不顺心归结于对方的帮助,当儿女的正确的做法是劝说父母不要这样。这应该也是一种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儿女,只要是正确的目的,任何人之间都可以产生。正是基于这种思维转换,我觉得写这篇文章会让人内心温暖。父母的伟大里一定有人人都需要的两个字:感恩。因为只有懂得感恩,幸福才会简单,想让父母幸福的儿女一定不会是不孝的儿女。
  巴东某乡有位分散搬迁安置的贫困户,过去房屋很差,在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中,他自己选择了在他老家附近分散安置建房。根据分散建房安置政策,贫困户自己平整地基,政府会按照人平2500元的标准给他平地基的补助(他家4口人,平地基的补助一共是10000元)。
  待他平整好地基之后,政府会花10万元左右的钱,把房子建好送给他,不需要他再花钱。结果,在他自己平地基过程中,因为自己施工不当,导致地基培坎裂了缝,最终平地基的费用超过了10000元。(也就是超过了政府补助额度,超出的一点钱得他自己掏。)
  没想到,他竟然“理直气壮”的到乡政府反复大闹,让政府给他“赔”钱。他的理由是,政府要他脱贫、要他修屋,才会有地基问题出现。
  咱把这事摆到桌面上论一论吧。用我们农村话说,如果这位贫困户稍微知道点好歹,稍微晓得点倒正,都不会闹得这么荒唐。他对党的好政策没有一丁点感恩心理,对政府给他家的大力帮助没有一丁点好歹的鉴别,这怎不叫人痛心?
  ● ● ●
  现在,有少数老百姓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心态: “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 、“我掐着你玩”。这些都是无理取闹的潜台词。
  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脱贫表上还要自己签字呢!
  面对这些现象,当干部的肯定不能与老百姓计较、赌气,因为躬身为民是当干部的本分,为了老百姓的事当干部的也应当受得了气。毕竟,巴东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17万多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等不起、慢不得。
  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上强调,“要和全体老百姓一起算账,要让老百姓认账”。巴东在精准识别阶段,全县屋场、院子会达5000多场次,每次屋场院子会都严格履行了八步走的程序。我们真正地面对了全体老百姓,谁是贫困户谁不是,都是老百姓评出来的,都是大家认了账的。
  但是,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这个时间点上,针对种种不自强、不感恩的现象,我们是不是也该把加强贫困户的主动脱贫意识和老百姓的教育问题摆上议事日程?
  5年来,我对干部的管理一直是声严厉色的;但对老百姓,我没说过重话。时下,一说“教育当官的”好像就是正确的,一说“教育老百姓”好像就怕政治上不正确,其实,这个问题不容避讳。特别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应该要明确地提出来。
  习总书记说过:“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精准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条件,让他们经济上翻身,精神上也要翻身,即“口袋”与“脑袋”同时富起来。这个过程中,政府和老百姓需要同时发力,政府拉一把,自己更要努力。
  绝不能党的政策好就靠国家养着,而且养着养着还觉得浑身上下不舒服,有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碰瓷”。扶贫与脱贫两个词,前者是外因,后者是目的,关键还得靠自身的努力。如果自身都是麻木的,再好的政策、再多的帮助,都可能只会解决燃眉之急――即我们常说的,“扁石头怎么扶得起来?稀泥巴怎么扶得上墙?”
  当然,这不是去责怪老百姓,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群众的教育的缺失。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要响亮的提出来,也要教育民众,引导民众,要自强、要感恩、要知好歹。沐浴在党的惠民政策中,我们更要有“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当官的要有、干部要有,全体老百姓都应当有,人人都要践行。
  正所谓,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淳民风。民风怎么淳?就得靠教育和引导。
  “越穷越光荣”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我们正置身于一个需要自强、需要感恩的时代,因为,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
  ● ● ●
  大道理就不讲多了。最后给乡镇的“头头脑脑”们提个要求――把开会念文件的时间挤一点出来,到群众中去,多开屋场院子会,多给群众交一些政策的底,多跟群众交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乐,吃了苦也让衣食父母们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们扯横皮。
  再就是,群众的教育引导,可不能生硬地说教哦!你们能不能想一些既接地气、老百姓又看得懂的标语刷出去,让老百姓也体会体会你们的苦心?比如:“国家大力扶持,我们晓得好歹,最终脱贫要靠我们自强勤快。”或者说:“党的政策好,自己也要使力搞”之类的?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摒弃“等人送小康”的脱贫心态
  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
  摆脱贫困,首要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最后7000多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个“硬骨头”,当务之急,正是先要除掉“头脑贫困”这个障碍。
  特别是,“等靠要”的观望心态、依赖心理和功利思想,当前还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人穷志短、不思进取。有的贫困户,上级给他建了大棚,他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连换个草帘都指望政府干。一位乡镇干部曾说,每当发一些救灾、救助物品,就会有一些群众相互“攀比”,出现争穷比穷、“躺着当低保户”的现象。
  比如观念落后、被动依赖。
  有贫困县的领导,把争取到“贫困县”帽子当作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戴上“贫困县”帽子,意味着可以多出来几亿元甚至更高的财政转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贫”,只等“救助”,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摘帽?
  又如思路闭塞、方法单一。一些干部缺乏深入调研,找不到病因,开不出方子。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或只会用老办法,或不顾实际抄别人的经验。芦笋价高,就要求大家都种芦笋,一哄而上“烂市”了,再改种山药,结果种什么赔什么,农民挣不到钱,不仅无法脱贫,还失了信心。
  ● ● ●
  贫穷不可怕,怕的正是这种思想和思路的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解决好了精神面貌,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才可能化短处为长处,变劣势为优势,让“至贫”能致富。
  反之,如果扶贫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就算花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也不能持久,甚至还会陷入“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的恶性循环。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
  对政府来说,不仅要走出“扶贫等于救济慈善”的误区,还要支持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不仅要帮贫困群众解近忧,还要为他们想长远。如此,才能彻底改变那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状态。
  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好的政策和制度,不只是解贫困群众一时之困,还要让他们看到凭自己的努力站稳脚跟的希望。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牢牢记住这一点,拿出滴水穿石的斗志和韧劲,找到精准扶贫的路径,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杨晨虹)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我县农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我县农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我县农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日至6月30日,安县政协组织部份政协委员由政协副主席XXX带队分成三个组深入乡镇、村组,就我县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情况表明,近年来各乡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的部署,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业实用科技推广应用步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总农户141505户、422610人。2005年底,全县农村人平纯收入1000元以下低收入贫困户有2949户,占总农户2.1%,贫困人口6643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6%。贫困人口经济总量占农业人口经济总量的0.41%。  (一)贫困人口收入构成情况: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为&&& 673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占58%,养殖业收入占24%,林业收入占4%,务工收入占10%,其它收入占4%。  (二)贫困人口文化程度构成情况:贫困人口中大学、大专文化占0.07%,高中、初中文化占1.97%,小学、初识字占49.46%,文盲率为48.5%。全县人均受教育为6.57年,贫困人口人均受教育为2.92年。  (三)贫困人口年龄构成情况:农业人口平均年龄为35.6岁,贫困人口平均年龄为54岁。  (四)贫困户致贫原因分类:我县有贫困户2949户、6643人,其中:缺劳力贫困1135户,2306人;灾害造成贫困57户,150人;自然生存条件差贫困331户,833人;缺乏增收项目贫困240户,620人;就学造成贫困138户,398人;因病致贫968户,2149人;其它原因贫困85户,186人。  二、农村主要致贫原因  (一)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  缺劳力的贫困人口是扶贫工作的难点。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和社会保险,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我县现有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比重为34%,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容易返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进行救助。  (二)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  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债台高筑。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  我县占三分之一的农户地处山区,其中有12.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经济的发展,对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环境中的贫困户采取常规扶贫措施,往往会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环境而效果较差。  (四)缺资金,缺项目  缺资金、缺项目的贫困农户的经济状况一般都处在脱贫的临界线上,对此类贫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容易见成效,针对这类贫困户,应从提供增收项目,提供资金、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五)劳动力文化素质差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48.5%,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2.92年,大大低于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六)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  有的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超过贫困线就不远,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就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  (七)供养子女读书  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他们占贫困人口的5.9%,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  通过扶贫措施难以摆脱贫困的农户,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他们所占比例也相当大,为60%。其次是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资源缺乏,生存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的贫困人口,他们想脱贫因受自然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财力不足,扶贫资金缺口大  县乡两级财政比较困难,绝大部份乡镇是贫困财政,由于财力不足,扶贫资金投入甚微,甚至根本没有投入,使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份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机关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反正他们吃不完、用不完。  (四)两年脱贫时间紧、任务重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存在于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旧的贫困户消除了,新的贫困户又会产生,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的动态反映。因此,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各级政府长期的基本任务之一,扶贫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扶贫攻坚不是两叁年内就能消除贫困,要准备打持久战。这次调研中乡镇普遍反映县上下达两年内完成的脱贫任务,时间紧,任务艰巨,大部份贫困户突击性地脱了贫,由于返贫防御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因灾因病容易返贫。  (五)在宣传报导上没有把握好重点,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对扶贫攻坚的宣传报导,应重点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制度,采取的具体措施;重点宣传贫困户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借助外力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发展家庭经济,寻找到脱贫致富路子的典型事例。过多地宣传各级党员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第一,给党员干部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一般干部收入低,见干部为贫困户捐钱捐物,自己借钱也得捐。县城搬迁,被迫到新县城购房,干部职工经济十分拮据,党员干部的收入水平和家庭负担情况差异大,大多数干部不堪重负,县、乡镇干部反映十分强烈。第二,容易滋长贫困户的依赖和攀比心理。如县上一名捐资3000元为安昌镇双福1组贫困户邓从贵建房,该村3组叶正友认为自己的房子比邓从贵的房子还烂些,也要求为其建房。  四、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长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  一是要建立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有绝对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份是无劳动能力的人口,通过扶贫开发很难脱贫,只有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势 在必行。二是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将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贫困户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给予医疗救助。三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辍学救助机制,切实解决贫困适龄儿童的辍学问题,保障贫困户子女受教育权利,杜绝少年新文盲的产生。我们建议:(1)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2)免收在城镇务工的贫困农民工子女借读费;(3)在筹集的扶贫发展基金中拿出部份资金资助辍学的贫困生复学,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四是要尽快建立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在为当地和家庭创造财富的同时,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并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贫困人口的增加。  (二)改革农村信贷体制,建立扶贫信贷制度  当前农村贫困农户的资金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放贷难同时存在。而对于有劳动力缺资金的贫困户来说,在找准了项目又能获得小额度的贷款就如鱼得水,有可能尽快摆脱贫困。如宝林镇依托镇信用社,对部分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帮助贫困户解决因发展种养殖业而无资金的问题。由贫困户主动申请,镇政府、信用社根据申请发展项目进行评判把关,村组督促实施,发放每户贫困户贷款金额在1000元至2500元之间。今年全镇已针对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56300元,共扶持了25户贫困户。  (三)建立扶贫政策机制,解决扶贫专用资金 一是建议县委、人大、政府在审定财政分配时,从财政总盘子中划出适当份额作为全县扶贫基金使用,建立扶贫发展基金专户,帮助重点贫困人口脱贫。二是每年从预算外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扶贫发展基金专户,作为扶贫资金使用。三是实行非农经济返哺农业经济的办法,可按非农企业营业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四)开展科技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如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等。建立扶贫培训基地,狠抓劳务输出培训,加大智力扶贫力度,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和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通过培训基地源源不断地将他们推荐到省内外企业务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通过狠抓技术扶贫、劳务扶贫,使贫困人口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管理能力普遍增强,经济效益普遍增加,进一步培养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  (五)推进项目产业扶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林、果为主的特色农业。如现在各乡镇正在抓紧发展的水稻制种、蚕桑、水产养殖、蛋鸡、肉牛、奶牛、肉羊、肉兔养殖、优质水果、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基地等形式,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乡镇除抓紧实施县上规划的扶贫新村、村通公路、卫生院改革以及“五改三建”等项目外,还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新的项目,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六)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开发内动力  发挥宣传舆论正确导向作用,有深度、有质量地宣传种植业、养殖业技术,宣传城乡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宣传有理想、有志气、奋发有为发展经济而脱贫的典型事例,为扶贫攻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乡镇、村基层政府在加强对贫困人口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帮助他们分析贫困原因,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立、勇于战胜困难、勤劳治贫、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的信心。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利用政策的优惠性努力寻求发展家庭经济,脱离贫困的路子。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造成老人贫困的应加强法律和道德教育,令其限期改正,不应把责任推向政府和社会。扶贫应先扶志,在贫困人口中大力倡导人穷志不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的精神,不能坐地等穷或依靠外援,应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内动力,使他们自觉地投身到扶贫攻坚的活动中去,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发展生产,发展经济。  (七)扶贫攻坚应突出重点,分类化解。现有扶贫对象按其经济发展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发展型、维持型、萎缩型。重点扶持发展型,积极帮扶维持型,救助萎缩型。发展型贫困户,经济发展条件基本具备,只差一点启动力或外部要素,通过扶持很有发展前景,收入可以赶超当地平均水平。维持型贫困户,发展经济内外部制约因素较多,通过改善基本条件,经济基本上可以启动,经济收入基本上可以达到或接近当地平均水平。萎缩型贫困户,一般为老弱病(绝症)、残、疯、傻等年龄老化、丧失劳动力人员,发展经济先天不足,后天无法补救,通过扶持脱贫基本无望,建议将其剥离扶贫范围,纳入社会低保,以社会救济帮助其生存,实行自然淘汰。  此外,在干部联系贫困户工作中,应该明确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想办法,提供信息、技术,协调各种关系,有条件的可从资金、物资上给予适当扶助。不要搞成法定的供养关系,承包到底。贫困户脱贫,内因起决定作用,重要的是通过主观努力,借助外力来实现这一目标。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户养殖托管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