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的生肖生期死期

刘三姐文化的生态考查报告(转)_广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6,998贴子:
刘三姐文化的生态考查报告(转)收藏
宜州市位于广西西北部,东与柳城、柳江两县接壤,西邻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同忻城县、都安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罗城仡佬族自治县交界。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建置始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时名定周县。汉以后,县名迭易。三国、西晋名龙刚县,后又先后改为龙定县、龙水县。唐至宋设宜州,建制有六百多年历史。熙宁八年(1075)羁糜怀远军辖羁糜述昆县入版籍,省入龙水县为述昆镇;宣和元年(1119)更名为宜山县。有怀远寨,熙宁八年(1075)羁糜怀远军辖羁糜古阳县入版籍,改置来属;熙宁八年(1075)思立寨来属。1950年设立宜山专区,1958年撤销宜山专区划柳州专区管辖,1965年划归河池专区,日撤宜山县建宜州市。全市辖21个乡镇、203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人口为58.7万人,其中壮族人口39万人,占73.63%,汉族人口占7.39%。自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至1957年的1300多年间,宜山县均为历代州、郡、府、路、司、行政地区的治所。历代不少显要名流或因任职、迁谪,或因考察、羁旅而流离境内,唐代河间王杨庆、汉阳王李倏、左武侯大将军郑元如及吴怀忠均曾任宜州刺史,驻节宜山;宋代宋帝度宗赵基为皇子时,曾任宜州观察使,继为宜州节度使;太师韩佗胄曾任宜州观察使;杨家将之一杨广、武经大夫云拱、诗人张自明都曾为宜州知州。一代名臣、文学家赵朴任宜州通判时为士子讲学,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被谪居宜州期间常为地方人写字、教授诸生。明代徐霞客曾到县旅游考察了30天,在其所著《徐霞客游记》中,对有关县境名胜风物的记载占21页,计2万多字。清代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师进驻县境,民国27年(1938)著名科学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帧率领全校迁驻县内,丰子恺、谈家桢、苏步青、张其昀、胡刚复、马一浮等相继咸集。科举方面,宋、明、清三代,县人经各级科举考试获取录的有进士41名,举人255名、贡生386名。在历史文化深厚的宜州,民间文化同样大放异彩。民间文化在这里与历史文化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刘三姐文化就是最灿烂的代表作。
  刘三姐出生在罗城,后与哥哥从靠近的祥贝河(即现在宜州的龙水山庄一段)顺流而下,漂流到宜山谋生。于是,我们在宜州市博物馆长李楚荣先生和文化局小谢同志的带领下,顺着下枧河岸,首先来到了离刘三姐老家下涧村20公里之外的拉光。这段河是龙江的一个支流,叫祥贝河。   祥贝河位于临江河之上段,北起祥贝拉托村,南至古龙圩码头,全程10公里。我们来到了碧水、翠竹环绕的拉光村。这里水光潋滟,河光山色,优雅迷人。河中间有片百亩翠竹林绿洲岛屿,大水车山庄座落其中。   河道两岸有数只古老、神秘的大水车在水中摇转。这里的大风车,全是用竹子做成的。它靠近一棵古老的樟树做固定的依托,高十多米,半径足够5米。看着风车不紧不慢的从河边的小水道里用它那浅浅的竹筒舀起来,轻盈优雅地举过头顶,倾倒进横穿中心的大竹筒里,然后水就顺着大竹筒进入了环绕整个小村子的小水渠。村子的后边是大片的稻田,水盈盈的,绿油油的,看来都是着水车的功劳。拉光村这样的水车有四部。   拉光村是个宁静的小村落。这里的青年人都在外面打工,剩下的多是一些老年人,他们看护着儿女们生育的孩子们。我们在村口遇到了了一名妇女,儿子在海南打工,娶的是海南的媳妇;女儿在广东打工,嫁给了湖南小伙。她要照看两个孩子,5岁的与3岁的,很累,半年下来,体重轻了16斤。因为这里已经开发为大水车风景区,所以还有个别的青年人在靠摆渡、拿鱼挣钱。他们摆渡用的全是竹排,并且就在岸边串起来。他们拿鱼的方式也很特别,用的是提笼。田地里的活,也全靠在家的老人和妇女们干。   据介绍,由古龙湾往上,车头村后山有一岩,洞景奇幻,岩深处有溪水通至山脚流出。沿岸的拉光村背有一珍珠岩,岩口处地面布满无数天然大小石珠,酷似粒粒珍珠晶莹发光,踏步其上,石珠滚滚滑溜,其妙无比。洞中有数条形象逼真、粗如箩、长数十米的石龙盘蜷,有擎天钟乳巨伞和壮观的水帘瀑布等景观。沿河顺流而下,有一荔枝岩,岩口有数十米高的天然大石拱门立于河边。撑排进岩,岩内有溪流瀑布。沿通天洞往上攀,可循径由后山出洞。由于我们去的时间正逢雨季,山洪暴发,撑排进去,非常危险,就打消了念头。   我们进入了小山村。大约有二十多户人家。除了见到的撑排的小伙子、两个看孩子的老年妇女和两个下田的老人、妇女外,我们还见到了一位篾编的老人。他主要是编蚕茧篓子。这里是两山夹河,河两岸狭长的土地比较肥沃,村民们喜欢养蚕。老人兴致勃勃地示范砍篾子给我们看,并高兴地领我们看他已经编好的成摞的竹篓。   我们还发现,这里的房屋建筑和院落建设,与其他县市壮族村落不一样,都是北方风格的格局。有院墙,有大门口,有大门,有庭院然后才是房屋。房屋的后边,又是后园,种植瓜果、蔬菜,堆放杂物。   而这里的村民都是壮族。“拉光”这个地名就是壮语的音译。我们带着这个疑问,继续沿着河岸的狭窄公路回赶5公里,来到了古龙河段的六妹村。古龙河位于龙江河中段,北起祥贝乡古龙圩,南至下枧河的龙洲岛,古称思吾溪,全程10公里。   据介绍,古龙圩后山有古龙洞,洞口宽7米,高5米,有钟乳一丛酷似古榕挺立。洞内有数个大厅,有一通天洞。全洞长数千米,景观奇幻。沿河撑漂流,河岸有皇冠山、义马柱、古佛朝西、龙女岩、鸳鸯洞、六妹岩等景点。龙女岩一年四季清洌泉水缓缓淌出,洞口宽敞,高15余米,宽20米,泛筏进入10余米处而处,可观泉眼。严冬季节,此泉暖气袭人,常有阵阵雾气逸出,当地村民常到此洗浴。相传古时这里曾有身着洁白纱衣的龙女出现,彩调剧《龙女与汉鹏》的故事传说就由此而来。顺流而下,漂下金波跃鲤坝滩100余米,即可穿入鸳鸯洞,洞深处有天然瀑布,时有游鱼嬉戏。   我们停留在六妹村开在河边的“六妹村饭馆”吃中午饭。吃这么清澈的河中小鱼,肯定味道纯美。小谢告诉我们,这里有一种鱼,叫辣嘴,专门咬鸡鸡,因为男子进水以后,**紧缩,辣嘴以为是水中它最喜欢吃的虫子。所以,男子下水一定要穿短裤游泳,并且必须是厚厚的短裤。为什么叫六妹村呢?在六妹村岸边的山崖上,有一六妹岩,传说岩中原有七仙女,一仙女误中妖计被“牙变奶”(传说中会吃小孩的熊奶)吃掉,只剩六仙女故称六妹。牙变奶后被雷公神在六妹岩南边的山上劈死,尾巴被劈断,至今仍留在六妹岩北边的双驼山千米白壁上。被雷电劈中的山从上到下,一分为二,人称“一线天”。在千米白壁上刻有清代天河知县陈敬诗留下的“泛槎重来”摩岩石刻。   趁着做菜饭的功夫,我来到了后面的六妹村。这是一个三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三边被河水围绕,后面是一座大山,隔河三边也都是群山嵯峨。田地里种植的是桑条、甘蔗、红薯。看来这一带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和桑树。昨天陪我们的就是广西最大的一个甘蔗加工公司——博庆公司的副老总潘文新,很明显,宜州地面上所有种甘蔗的蔗农,都是他们集团的“职工”。   红薯都是起垄、插秧种植的。也就说,他们把红薯当成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他地方多平地种植,割取秧苗做蔬菜,不是当作主要粮食作物。   另外,在田野我们发现,他们也像北方那样,把老人埋在村前的田地里,而不是像壮族其他地区把老人埋葬在山岗、山坳。我问一位田头老人,他们这里有没有二次葬,他说没有,一直就是埋在田地里,堆成圆形的坟丘。   小村的房舍建筑一如拉光,都是北方院落式的。坐北朝南,院墙西南边留有大门口,进入大门口是影壁,硬币后面是院落,院落后面是主房,院落东边是杂房、厨房、厕所。住房后面是后园,栽种菜蔬和果树。假如不是家家门口栽种的柚子树,人们真以为到了北方的农村。   院墙也都是用石头建筑,不是其他地方的土坯墙和糯米墙,或者砖墙。而房屋多是土坯。   饭后,我们赶到了第三站,就是下枧河。下枧河源自宜州市城北郊8公里的龙洲岛,下游至三江口与龙江河交汇,全程17公里。这里是宜州打造刘三姐品牌的中心地带,集中了与刘三姐相关的多个景点。顺流而下,沿河两岸,峰峦叠翠,翠竹依依,山歌悠扬,有龙珠山荘、龙洲岛、龙水山荘、下枧山、巾岩、定情树、莫村、马山塘、流河寨、三姐庙景点和三姐传歌台、定情树、望妹石等景观。   遗憾的是,在刘三姐的家乡下枧河村,我们流连了两天,除了我们采访到的耳熟能详的安歇传说故事以外,已经没有了任何有关刘三姐的遗迹。整个上千口人的大村落,由于紧靠市区,变得特别富裕,三层楼房的人家比比皆是,只有几家畏缩在高楼大户之中的破落院落,还表明这里在传统农耕时代的聚族而居的传统:儿子们、孙子们都分住在街道式的大院落里,男人们、女人们在忙着各自的活儿,小孩们、狗们、鸡们、猫们也各得其乐。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前任市委书记很重视刘三姐文化,专门申报了“刘三姐镇”,并且将向力作后的院落拿出来,建设了“刘三姐书院”,并成功申报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宜山旁边,拆除了多所建筑物和民房,建设了刘三姐广场,花费代价雕刻了刘三姐像、刘三姐传说故事壁画群。使这个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晚上游乐、烧烤的热闹场所。而在下枧河这一带沿河区域,专门开辟了一系列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景点。   本来按照原市委刘书记的意思,要在双龙宾馆对面的山上建设大型瀑布的,相关事宜也基本确定下来了,谁知道因为群众上访等其他的变故,他调离了宜州。刘三姐文化的设计者和领导者一走,整个工作就停止了。新的领导有新的工作思路,所以,一两年内刘三姐文化开发利用基本没有大的动作。   刘三姐摔死的山崖,现在已经将《宜山县志》里关于刘三姐的记载刻成摩崖:“刘三大,”中下部位的小洞,据说就是刘三姐扁担插入的地方。本来还有一段残留的扁担,但是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用枪给打烂了。   刘三姐公园,位于城郊刘三姐度假山庄旁,刘三姐塑像、用过的白毛巾、扁担和鲤鱼石点缀于公园林木丛中、山岩石壁上。关于鲤鱼石还有个传说呢,传说刘三姐十八岁时,常和阿牛哥到山上砍柴对歌,甜美的歌声引得彩蝶飞舞,连河中的红鲤鱼也浮上水面静静听。刘三姐非常喜爱红鲤鱼,一天,她到河边挑水,一群红鲤鱼向她游过来,其中有尾脊背负了伤的鲤鱼在她脚过挣扎,刘三姐忙把它捧进水桶,挑回家中精心侍弄,红鲤鱼伤好后又把它放回河中,依依不舍的红鲤鱼摆了三下尾巴便向河底游去。一天黄昏,刘三姐正在山上唱歌,财主莫怀仁派人把刘三姐推下山跌进下枧河。刘三姐的呼救声惊动了阿牛哥,他正想下河救人,忽然看见刘三姐坐在一条大红鲤鱼背上露出水面。阿牛兴奋的跳进河里,爬上鱼背和三姐坐在一起,鲤鱼驮着俩人正要沿着河边往下游去,两个家丁挥起大刀将鲤鱼头尾分离,鱼尾驮着俩人继续向下游去,鱼头咬着两个家丁“轰隆”一声变成了巨石,蹲在河里,望着渐渐远去的刘三姐。后人把这个巨石称为“鲤鱼石”。
二   刘三姐的故事,相传于宜山、罗城、恭城、柳州、融水、容县、岑溪、贵县、桂平、扶绥、平南、梧州等地,也在广东梅县、翁源、兴宁、湖南的永州等地流传。各地传说刘三姐的生长年代、出生地及情节内容不尽一致。在纷纷扬扬的刘三姐的传说故事中,大致分为几个类型:
(一)电影刘三姐的类型
这种类型主要是斗争与爱情的主题:壮族群众刘二刘三姐兄妹,与老渔夫、阿牛、舟妹住在一起亲如一家,过着勤劳幸福的生活。刘三姐和姑娘们喜欢在山上边采茶边唱歌。地主莫怀仁霸占茶山禁止百姓采茶,但乡亲们在刘三姐的鼓舞下拔掉了禁止采茶的牌子。莫怀仁气急败坏,又想禁止百姓唱歌。刘三姐与莫怀仁打赌,只要他在对歌中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请来秀才与刘三姐对歌。百姓纷纷前来观看。刘三姐机敏过人,用山歌战胜了对手,莫怀仁狼狈逃走。但他不甘失败,又出毒计,把刘三姐抢到家中百般威胁,刘三姐坚贞不屈,阿牛勇敢地闯进莫家将刘三姐救走,莫怀仁带领家奴乘船追赶,百姓帮助刘三姐逃走。刘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意。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刘三姐带领乡亲们用歌声进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势力的压迫下,刘三姐被迫离开。但她继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   有的传说结局不同:莫怀仁于是在民间强行禁歌,但始终禁不住。恼羞成怒的莫怀仁阴谋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妇来告诉莫仁怀,说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并领着他去看。当莫怀仁走进洞口时,三姐用拐杖在洞口边一敲,洞口立即关闭起来,把他夹死了。后来三姐和一青年到柳州鱼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最后两人化作一对黄莺飞上了天。   (二)刘三姐的地方史料记载的传说类型
这种类型说刘三姐喜欢对歌与浪漫,但是遭到了社会、家庭的压力和阻挠。   《宜山县志》民国本和新本说,刘三姐从罗城搬到宜山下枧村居住,砍柴为生,极善唱歌。惹得周边青年男子魂不守舍。有陶、李、罗几个秀才闻名前来对歌,不是三姐的对手。其兄怕她对歌滥交朋友败坏了名声,也怕得罪了当地的人惹起麻烦,并且觉得对歌唱歌不务正业,就千方百计的阻拦。一天,他终从河边捡回一块又圆又厚的鹅卵石丢给三姐,说:“三妹,用你的手帕角在石头中间钻个洞,把手帕穿过去!若穿不过去就不准你出去唱歌!”她唱道:“哥发癫,拿块石头给妹穿;软布穿石怎得过?除非凡妹变神仙!”阻拦不住,哥哥就端凳搁门而睡。三姐却半夜俟其兄睡熟,轻手轻脚溜出门。第二天其兄知道了,拿石头让三姐用手板煎软,言煎不软就不准出去。三姐把石头放在手心,下烧红火,把石头煎软了。三姐每天到山上攀葡萄藤与男歌手对歌,其兄气极,发誓要砍断葡萄藤跌死三姐。谁知藤砍断后,摇几摇又接上了。其兄用铜盆隔住断藤,使断藤接不起。三姐从悬崖掉进下枧河,葡萄藤随之落下围成一圆圈,托起三姐顺水飘流下柳州鲤鱼岩。   刘三姐在罗城也有传说:刘三姐是出生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下里乡(现在并到四把镇)蓝殿村,村里的老人代代相传,说那是刘三姐出生之地,有村前一条小河为证,传说中还有刘三姐小时洗衣服踩在河边的脚印呢。这个村到现在为止,60多户人家全部姓刘,人人会唱山歌。所以,关于刘三姐故乡,一直以来,罗城和宜州两个县市在争论不已。   据扶绥志书,刘三姐是新安村姑娘,家穷,与哥哥种田打柴养活母亲。她每天歌不离口,开口成歌,远近男青年都来找她对歌,却唱不赢她。其兄恨她唱歌太多,经常责骂,刁难她。要她插完一大块田的秧,不给她空闲。她却插一蔸秧唱一句歌,歌声引来许多青年同她唱,替她插秧,很快插完。3月的一天,左江上来三只船,上乘桃、李、罗、石四位秀才,见了江边洗衣的刘三姐便唱盘歌,三姐信口答唱,反诘秀才,四位秀才翻遍船上歌书也答不上,三姐代答了,随口讥笑四位秀才。秀才服输,把两船歌书抛下左江。城里一豪绅托媒人携2l两黄金来求婚,其母与兄均答应了,就她本人不愿,指媒唱骂,羞走媒人。其兄再劝不依,恼了骗妹上山砍柴,冷不防将她推下悬崖,被藤萝托住在崖间,唱了3天3夜,其兄复来吓唬不服,挥刀劈断藤条,三姐坠落江中,随藤漂流,沿江歌唱,到邕宁杨美村才沉江而死。   据贵港的资料,三妹行三,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7岁即好笔墨,聪明敏捷,为女神童。12岁后即善歌唱,17岁有邕州白鹤乡少年张伟望来访,乡里筑歌台于西山之侧,两人对歌3日,众人围观忘归。两人登山歌7日,化石成仙。   据柳州的资料,“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柳州鱼峰山和小龙潭,相传是刘三姐传歌和成仙的地方。现山上尚有对歌坪、三姐岩、麻篮石等遗址。相传财主莫海仁以三姐和小牛伤风败俗为罪名,而对他们进行谋害。李小牛被淹死于河中,刘三姐则顺水漂流到柳州,为一个老渔翁所救。刘三姐到柳州后,能歌善唱的名声又很快传开。莫海仁闻讯后,气急败坏,用重金请来了陶、李、罗三位秀才,装了满满的一船歌书,专程到柳州来找刘三姐赛歌,妄想唱倒刘三姐。没想到三位秀才大败而归。于是莫海仁便派打手乘夜深人静,将刘三姐捆绑起来,放入猪笼,淹死在江中。乡亲们知道后,把刘三姐葬在柳江边,并供祭了两条大鲤鱼。正当大家含悲唱悼念歌时,坟墓裂开,只见复活了的刘三姐闪跳出来,骑在一条鲤鱼背上,跃然而起,飞升上天,成了歌仙。而另一条鱼来不及起飞,便成了屹立在柳江边的鱼峰山。   清乾隆版《马平县志》载:“少妇于春时三五为伴,采芳拾翠于山淑水湄,歌唱为乐。少男亦三五为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和,竟日乃已……”。   据《浔州府志》载,刘三姐与忽朗陵白鹤乡少年秀才张伟望登贵县西山,唱的有“入山忽见藤缠树,出山又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亦缠”等。   据《桂林县志》载,刘三姐与白鹤秀才白马郎同游桂林七星岩后分别对唱:“少陪了,日头落岭在西方,天各一方心一个,我俩多情水样长。风吹石动天不动,河里水流石不流。刀切莲藕丝不断,我俩明丢暗不丢。” 在富川,柳家乡淮南宫殿序文中提到,“刘娘谢恩回到富川柳家,在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下山凤地建立淮南庙,与祖籍双石庙的夫君白龙帝君,孩儿郎君小娘、贺州的云溪、恭城的黄太尉、湖南永州的刘三妹、莫仙娘等八位神仙共同庇佑各地臣民。”《富川县志》载:‘刘三姐生于富川之淮溪,尝夜守鱼梁,与白龙交,蛇驱鱼入梁,所得独伙,后生子,俱为龙,会蛮人来侵,三妹剪纸为蜂,散入空际,噬蛮人尽死。三妹卒,邑人以为神,遂祀之。后屡著灵异,有司闻于朝,敕封淮南王。’”这一说法和刘娘庙的建立冲突严重,因为庙中既有刘娘像还有刘三妹像,二者不可能会是同一人。而且当地的民众也没有类似的说法。关于刘娘庙中的刘三妹,一是刘三妹即刘三姐,一是认为刘三妹是湖南永州的刘三妹。而关于广西刘三姐的传说中,也有一说法是湖南的刘三妹就是广西的刘三姐。   同治庚午年间的《江华县志》卷一山川中有记载:“神仙岩在县西南六十里……旁有洞略低……其深处不能到,相传有宋时仙女刘三妹肉身。”在湖南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传说刘三妹生于宋朝,天生一副金嗓子,并且出口成歌。按现在的话说,她既能作词也能作曲,她在三江口一带创作了数千首歌曲。据说,成千上万的瑶民跟着她学唱歌,可见她的影响力之大!刘三妹经常外出传歌,贫苦的瑶族人民得到启发,明白了许多道理。而地主豪绅非常害怕,下令捉拿刘三妹。刘三妹遭到追捕,于是就逃呀逃,官府的人就追呀追。后来,追到了白头山一带(今黑山口镇)时,三妹变成鸟飞走了。而这天正好是二月初一,后来瑶民为了纪念她就把这天定为“赶鸟节”(也叫忌鸟节),每年此时都会来此举行唱歌大会。   据广东《封川县志》中的记载,在封开杏花镇大斑石脚下有座“圣妃宫”是专门纪念刘三姐的,始建于唐宋年间,明嘉靖年间重修,一直到1968年才拆除。所以有学者考证,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仅此一座,在广西是没有的。据村中的13位老人回忆,当时里面有刘三姐、阿牛哥、莫老爷、三龙(僚族首领)等人的塑像,与1960年拍摄的电影《刘三姐》里的主要人物十分相似,而莫姓是从北方迁移到福建,从福建又迁移到广东封开,又从封开迁移到广西去的。此外,还有一个有力的佐证便是封开和广西的山歌中都保留了浓厚的古粤语浊塞音调,两地民歌的韵律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有专家以为根据当时的民族迁移情况来看,广西的山歌很可能是刘三姐等人从封开传过去的。   (三)历史笔记的记载
这种类型作者的好奇和评价比较多。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其后有明孙芳桂《歌仙刘三妹传》、清屈大均《新兴刘三妹》、清王士祯《粤西刘三妹》、清张尔翮《贵县刘三妹歌仙传》、清陆次云《七星岩刘三妹》、清代民歌集《粤风》中唱刘三妹的歌、清钱载《刘三妹词》、清黎耀宗《题罗定刘三妹词》等,多在他们的文集里。   明孙芳桂《歌仙刘三妹传》中说:“歌仙名三妹,系汉刘晨之苗裔,其父尚义流寓贵州水南村。”贵港从唐朝到明朝初期曾叫做“贵州”,西山村即属于贵县水南里。该书又说:“三妹年十二,善为歌;十五歌名益盛;十六来和歌者终日填门;十七,雍州白鹤乡少年张伟望来访,为三日歌。后同登西山,歌至七日,弗闻歌声,两人化石矣。时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6年)乙丑正月。”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16《粤风续九》载,相传唐神龙中,有刘三妹者,居贵县之水南村,善歌,与邕州白鹤秀才登西山高台,对唱了七昼夜,两人皆化为石,但歌声不绝。他们唱的歌是:“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只见风吹花落地,不见风吹花上枝。”(《相思曲》)“思想妹,蝴蝶思想也思花。蝴蝶思花不思草,兄思情妹不思家。”(《蝴蝶思花》)“妹在一岸也无边,弟在一岸也无遥,两岸人烟相对出,独隔青龙水一条。”(《隔水曲》)“妹娇娥,怜兄一个莫怜多。已妹莫学鲤鱼子,那河又过别条河。”(《妹同庚》)“嫩鸭行游塘棚上,姚娥尚细不曾知。天旱蜘蛛结夜网,想晴只在暗中丝。”(《塘上》)“妹相思,妹有心思弟也知。蜘蛛结网三江口,水推不断是真丝。”(《妹相思》) (四)其他民间传说类型这种类型没有经过文人的加工提炼,主体很复杂。例如据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十五岁时聘于林氏,唐开元十年(722年),为抗拒林氏逼婚,与情人张伟望出奔,不知所终。   民间多以为双双成仙而去。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还有传说刘三姐有仙术,能手脚当柴烧,手掌煎软鹅蛋石,会遁形,能成仙的。其中传歌说比较完整:桂西宜山地区传说:宜山下枧河边中枧村,有一姓刘女子,乳名善花,排行第三,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聪明伶俐,喜唱山歌。远近青年与三姐对歌,无能胜者。涧村守米碾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莫村财主莫仁怀,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觅来广东水客三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一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仁怀又污以有伤风化,处处刁难,最后砍断葡萄藤,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飘至柳州,与李示田在柳州鲤鱼峰对歌,连唱三天三夜,飘然逸去。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七天七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   广西贵港、恭城、扶绥等县的刘三姐传说,与宜山传说在情节上大同小异。
龙城,你犯了一个小错误,写太多了, 效果不好的。 
三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强行禁歌的事情多次发生。因为在壮族,对歌就是谈情说爱,自由婚嫁。壮族地区青年婚不用媒聘,而是以歌交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意中人。这是与正统道德相背离的。所以,历代当局都觉得这是伤风败俗的,明文禁止。   这样的话,“哥一声来妹一声,好比先生教学生。先生教学要书本,山歌无本句句真。”刘三姐与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承、一个地域主体民族壮族的土著文化以及歌圩习俗密不可分。所以,各地的歌墟都将源头定位为刘三姐传歌。《广东新语》云:“新兴女子有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刘三姐维护了一个民族的自由和浪漫。对歌是壮族、瑶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自由婚姻的主要形式。“高高棉山一朵花,香过福龙到宜山,有心想把花来采,爬山涉水不怕难。”近代刘锡蕃的《岭表纪蛮》中有这样的记述:壮乡“无论男女,皆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主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可见壮族人民把善于唱歌视为聪明才智的一种标志。很明显,在没有文凭和考核量化标准的年代里,这是婚姻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正如学者分析的,因为人们在以追求两性之爱为主要内容的歌唱活动中,以自由活泼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施展自己的才能,以取悦自己所喜爱的异性。传说中刘三姐当年所唱并遗留下来的山歌。   刘三姐体现了民众的择偶标准。边远地区贫苦生存状况下,刘三姐的态度是人们对于择偶的一个社会标准,也是一个社会导向——不重钱财重歌才。刘三姐聪明美丽,勤劳能干,能歌善唱,多少土司、财主、秀才企图与她结亲,刘三姐却直言宣称:“三月茶花朵朵开,三姐爱歌不爱财,哪个唱歌唱胜我,不用花轿我自来。” “三姐生来脾气怪,只爱山歌不爱财”。   刘三姐体现一个民族的、一个地域的民众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乐天知命、安然知足,以歌体现人生价值,抒发心中的快乐或者郁闷。“黄连树下弹琵琶,身在苦中也作乐。咳嗽也当山歌唱,肚痛也要唱山歌。”刘三姐还以山歌为武器,与富有阶层、社会邪恶势力作斗争。有的学者甚至说,山歌就是当时穷人的《国际歌》。   刘三姐是广西区域内各民族的代表,是壮汉等多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象征。自古以来,广西的壮、汉、瑶、侗等民族喜歌善唱,所以,刘三姐既是壮族的,也是汉族的,也是其他少数民族的,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人民文化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结晶。   支持我们这个说法的,不光是我们在前面对于拉光和六妹村考察时的感觉,就是这里的壮族和汉族都已经彼此分不出你我了。我们在考查宜州铁城和千户所遗址与德胜古镇的时候,已经通过军事等方面的考证,证明汉壮民族之间融合的一些渠道和方式了。而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宜山县东洛乡的大量的调查材料里,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宜州是黔桂交通古道的枢纽,周边多瑶族等少数民族,又是历代的难治之区的近邻,所以从唐代起,宜山就是广西西北部一个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迁入这个地区的汉人也是越来越多,民族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彼此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也会取长补短的。   东洛乡靠近下枧河,龙江河穿境而过。这里有37个自然村,居民多是壮族,有1700多户;汉民仅300户左右,聚集在唐代的曹洛县治所大曹村一带。这里壮族的来源,都说是明末清初从别处迁移来的。壮族大姓韦是明神宗万历年间从宜山县街来的;大姓覃也是随着韦家一起迁入的。也有的老人说,他们韦姓原来姓韩,为汉代韩信的后裔,最早住在山东省历城府益都县糯米巷福堂街,与谭、谟二姓的祖先结为兄弟,后因韩信被杀,三姓一同避难前来广西,并各自去本姓的偏旁,成了韦、覃、莫三姓。他们迁移过来的原因,是因为这里人口少,土地多,场合宽敞。汉族也是明末清初迁来的。周姓大概是康熙二十年左右从湖南衡阳来的;罗姓大概是明万历年间从江西来的,原来姓汪,大概是因为入赘当地壮族从了妻姓;大成村的韩姓原来都姓韦,该村地主韩向荣提出,根据传说的故事改成了韩姓,不再讲壮话,讲汉语方言百姓话,也叫土拐话,而其他村子的韦姓仍然讲壮话。   他们迁来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在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和四十六年(1618年),庆远境内发生了两次大瘟疫,接着又是连年饥荒,当地人口亡者十八。人口稀少,田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当政者可能要移民垦荒种植。二是汉族多聚集在唐宋两代的县城,可能是来戍边的民众,或者是官吏、军队头目,或者是商人,留在当地,与当地人结婚,繁衍下来。三是屯田的士兵。宜州既然面对的是山区的难治之民,统治阶级必然加强防范力量,所以在这里设置了很多的卫、所。明初宜州的士兵数是:左所屯六,兵1268名;右所屯一,兵1342名;中所屯四,兵1384名;前所屯一,兵1412名;后所屯一,兵1341名,五处共6747名。此外还设堡46处,募兵1481名。这些编制一直维持到清朝初年。清代则分营哨,分住塘汛。这些兵源,绝大部分是两广以北地区的人。为了补贴生活,立屯养兵,政府按人头给与很多土地、山场,一些士兵就留下来了,所以宜山很多壮族村庄都有一定的共有的峒场,其来历可能于此。   这里的壮民和汉民,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相同性。在这些相同的成分里,往往融合了两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内容。例如东洛乡,最大的共同的庙宇就是三界庙,历代官员来到这里也去进香拜神,壮汉民每年也在这里以村为单位共同举行祭祀活动,而不是以民族为单位。各村都有一些小庙,供奉社王、土主、雷王、花婆,但是从40年以前就已经不再像其他壮族地区那样整个村子或者整个家族一起举行祭祀仪式、吃社肉了,而是各自祭祀。这里的壮族每家都供奉神榜,主神是莫一大王,其次是宜山当地的地方神李令公、白马姑娘、西原太子、梁吴二王,另外就是通神,如观世音、文昌梓潼帝君等。而汉族家庭里供奉的神榜,也是这些神灵。在婚姻方面,宜州解放以前壮族的风俗几乎和汉族的一样,与其他地区壮族风俗不同。如婚姻的决定权在父母手里,结婚必须按照六礼,彩礼、陪嫁都与北方习俗等同。其他婚姻风俗如招赘、纳妾等都相同。另外,对于离婚的妇女,也是社会歧视。壮族与汉族之间的通婚,也早已有之,看作等闲。这里的新娘也不像其他壮族地区走着到婆家,或者不落丈夫家,而是坐轿送嫁,不用十人八人女子陪伴,只有一人送嫁。其他丧葬、衣食住行,两个民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见到的拉光、六妹村以及我们下面要叙述的下枧村房屋院落,与北方地区的农村并无明显的差别。
  在这样的一种民族融合的大文化背景下,刘三姐就不可能只属于一个民族的,她属于生活在这快热土上的各民族人民的。她唱山歌所用的语言、音调,不管是桂柳话还是僚语、客家话,也具有各民族交融的性质。   所以,在没有与刘三姐同时代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说唐代的刘三姐是广西人是肯定的,主要活动在宜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说她是壮族或者汉族人,是土著族还是外迁入的客家,还值得商榷。我们现在判别民族的重要标准有语言文化,还有民族认同。从内容上看,这些山歌反映壮民的、生活、劳动、爱情,极具壮族民族特点,应该确定为壮族。然而,我们不知道她是否讲壮话,是否就一定不会讲汉语。在广西,即使是农村,现在很多人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方言。我们在拉光和六妹村,都是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际的,双方都没有感觉到不适应。可以想见唐代当年,也应该有很多的壮族人会说官话、汉话。所以最重要的是民族认同。下面的问题,就有了潜心研究的必要了: 1.许多岭南的民族都有刘三姐的故事和传说。不能否认古时的广东也是越族居住的地方,至少在唐代广东还有越人分布,。越人的历史状况和民族分化很复杂,而广西壮族的族源与发展也很复杂的。之所以历史上称为百越,是说这些地方无数个族群并没由自己确定的称呼和自己的明确的民族意识,宋代都还有狸、獠多个族群之分。所以,在这些地方,有的信奉始祖盘古,有的信奉神农,有的信奉大舜,有的信奉布洛陀。明隆庆三年(1569年),广西汉人张翀在题为《乞处广西地方,并甄别两广人林疏》的上疏中还提到獞人乃从贵州迁入广西西南地区的:“臣本广西人,目击本省之害,州县残破,人民游离,欲呼号阙下以就乡井之危,非一日矣。(中略)臣请言广西之害,广西自秦汉以来,只有土人,土人皆不为盗,为盗者獞也。獞人入粤西(粤西指广西),自国初开始。国初取贵州之地而府卫之,刘南征之兵而屯田之,贵州之夷,势不能敌,其大伙名獞家者,相率二万余徒,徙於广西之西南界。此獞人入粤西之始也。当是时荒山茂林,聊以匿命,岂谓生齿日富,逐盘踞占害,使州县不保,如今日然哉。” 明万历《广西通志》也说:“国初有湖北獞者,由黔中入柳桂,性剽悍,其后党类日滋,浸肆侵剽,村落之间,几无宁宇。”《粤西丛载》说:“湖北獞,原自湖广靖州,由怀远流来,浸没古田境土,与南獞异,弘治年间,来本县,杀逐良猺,并有其土。”嘉靖《广东通志》说,明代从湖南迁入广西、再扩展到广东的史料:“獞,性质粗悍。自耕而食,又谓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后稍入广西古田等县,佃种荒田,聚种稍多,因逼胁田主,占据乡,逐蔓延广东。其初来,尚以听招名色,佃田纳租,与猺人种类不同,时相仇杀,有司及管田之家,颇赖其力,以悍猺人,及后势众,亦与猺人无异。”《永宁州志》记载,“今之里獞,非其土著也。先是柳庆岁大饥,有奸民者,招诸猺(獞),就栗千计,继而种落蕃衍,逐驱屠居民,雄踞其境”,意思就是今天这里的獞人,并非土著。所以有学者得出结论:历史上相当多的獞人,其入桂时期大都集中在明代,反而比汉人晚多了,且还保持着相当多的原始习性,还驱逐、屠杀当地汉民,因此也不可能去杜撰家谱。即使是狸人,也不一定就是原土著族,这里有一个例子。溪洞狸人首领宁氏家族在隋代大业五年(609年)刻下了石碑,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自己祖先是山东临淄人。祖父宁逵在梁代任定州刺史,陈代又任安州刺史,父宁猛力,隋代任“除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安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宋寿县开国侯”。   2.对歌是许多民族包括汉民族的一个很古老的传统,并不为一个所独有;根据明清时代的史料,刘三姐生于唐中宗年间(684-710年)。自幼很聪敏,十二岁通晓经书史书,并吟成歌。这说明她的汉文化造诣很深。至少说明她的家世不是一般土著家世。而陈代“岭南狸、獠世相攻伐”;直到宋代,“其州原有狸獠二种,言语不同,偶月为婚,不知礼节”。不大可能出现十二岁就精通诗书的女孩的。当然,有很多学者以为是这些史料高抬了刘三姐的身份。我们觉得,这是对于历史资料的态度问题。历史资料有很多失真的情况,但是不能因为有些失真,就得出关于刘三姐的史料就一定失真的结论,这显然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3.从收集到的刘三姐传说来看,她各地传歌,歌都是汉语歌,而不是五个字一句的壮歌。现在发现的民间大量的壮族唱本,多为五言的,并且发音多为壮音。她是刘姓,原被称为刘三妹,这也符合壮族对女孩子的称呼;而以“姐”相称,是汉族的特点。   4.唐代没有“壮族”称呼,“撞”最早见于南宋的史料。现在对于壮族族元的说法,大致上有两种:土著说,论者有徐松石、黄藏苏等,极力强调壮族和古代“百越”(特别是“骆越”“西瓯”)的关系,但是,并无任何确切的史料和考古证据表明壮族就是古代岭南土著的后裔。移住说,则在民间有很多移住时期、原居住地、起源等的方面的资料。广西有很多地方有汉人迁移过来,广东客家地区也有刘三姐的传说。有没有第三种说法:土著与移居的交融?壮族的古称“撞”首次出现的时期在南宋,那个时候开始,汉人对南方非汉族的称谓体系进行了全面改订,猺、獞、苗等称谓才突然出现。   5.柳州河池一带的大部分壮族人,直到1953年为止,都是汉族人。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从北方移民过来的汉人。后来经过中央工作组的反复的思想工作,才成为壮族的。现在的“壮族聚居地”,在1953年以前,很多都是汉人聚居地,只是解放后那里的人划成了僮族,那里当然就成了僮族的聚居地了。“僮族”是于1953年左右在几十个族群基础上就组建的。这个“新僮族”和史料上记载的“撞”以及“獞”,无论人口、地理范围等都有很大的区别。广西省西部地区内的十分复杂的族群统统划到了新民族“僮族”旗下。例如,布叶伊、布侬、布纳、布友伊、布土、布东、布岱、布察、布斑、布羌、布砥、布江、布归德、布左州、布安定、布栏以及自称天保人、傣门人、傣德、土人、泰人、陇人等人群都划成了“僮族”。   6.很多“僮族人”的族谱也依然记载着自己祖先是迁来广西的汉人。例如,广西“土人”十大姓,如今成为壮族十大姓的“黄、莫、韦、覃、农、蒙、蓝、赵、罗、梁”姓的族谱就清楚地记载着他们的老祖先是数百乃至上千年前迁入广西的汉族。不能一律说成是为了科举、做官等比附汉人。所有的壮族祖先一齐假冒汉人,实在是一件太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正如有的人凭着基本的感觉反问的那样:狄青活了多少岁?在广西呆了多少年?怎麽会有那么大的本事,在滞留广西期间,居然能让“遍布岭南的僚人”都改族谱,都认自己是汉人,而且狄青死后还不把族谱改回去,不但自己还继续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北方,还告诉子子孙孙自己的祖先来自北方,还要建祠堂,还代代相传到今天,所以,就连由壮人编撰《壮族通史》都不得不承认:至今,在壮族民间,仍有“壮族外来说”,“壮族是汉人土著化”等说法。一些壮族人说自己的家谱是祖先们伪造的,是为了避免民族歧视而不得已才认了个汉人为祖先,可能有这样的很多例子,但是肯定不是事实的全部。有的学者明确指出,现代的人口统计数据不能说明唐代的情况,甚至不能说明确立壮族之前的情况。那幺,那些壮族中,究竟有多少是由汉族改过去的,以及有多少是汉族与僮族通婚后选择了僮族民族成分的,也是个让人感兴趣的问题。   7.刘三姐的传说,大致分布在广东梅县、翁源、兴宁等地,以及广西的梧州、岑溪、贵县、桂平、容县、扶绥、平南、柳州、宜山、罗城、恭城、融水等汉文化浓郁之地。而最富有壮乡特色的百色德保县就没有刘三姐的传说。而且,不但德保县,凡是远离汉族入居较早、汉文化较发达的壮族地区几乎都没有刘三姐传说。有关刘三姐传说的地区,可以连成一片,且除宜山外,其它地区的壮族人口的比例都不高,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汉族聚居地区。如融水还是苗族自治县,其中汉族占47.09%,苗族39%,壮族只有13.91%。其实,宜州是一个很早就有汉人居住,就接受汉文化熏陶的地方。瑶族、苗族也是这样,都是与很早就成为汉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相邻的地方才有刘三姐传说,贵州、云南、湖南等一些远离汉文化地区的苗族、瑶族没有这样的传说。可是这些地区都有对歌,并且据说白色一带是壮族的发源地。   8.刘三姐传说产生的年代,并不是整个岭南都遍布僚人。早在唐朝,广西的少数民族就主要分布在广西西部地区了。这只要看看唐代划分的正州(汉人居多的州)和羁縻州(少数民族居多)的分布位置就一清二楚了。不但桂林,柳州,象州,来宾,邕州(今南宁),梧州,藤州,贺州,浔州(今桂平县),横州(今横县),宾州(今宾阳县)等东中南部地区是正州,就连宜州,环州(今还江县),古州(今三江县),澄州(今上林县),田州(百色的田东县)等西部的一些地区也是正州。桂北地区的一种汉语方言,即平话,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汉族入桂时期。桂北桂南地区的平话的使用者,总共约有300-400万人,是广西现代壮族人数的1/3强。按这个比例往上推,在刘三姐传说产生的年代,光讲平话的汉人,就应该有不少。刘三姐传说的桂平县,《桂平县志》就明确记载“县内明代之前无獞人”。
转的是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廷兴的大作。早就被批臭了,
9.《浔州府志》、《贵县志》都记载刘三妹乃汉刘晨之后。还有说刘三妹父亲被流放到浔州,这很值得研究。一个从小就通晓汉文化的女子,一般来说生在书香门第的可能性极大,她父亲被流放到广西,她的名声当然就在当地传开了。据说在上林县壮族聚居区还发现了唐代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的石碑。是当时的“岭南大首领□州都云县令骑都尉四品官”韦敬辨建造的。上面刻着:“维我宗祧,昔居京兆,流派南邑,上望无阶。…颂曰,皇皇前祖,睦□后昆,上祢京兆,奕叶高们,流派南地,盖众无论,遍满诸邑,宗庙家存。其一。世世相习,意也不难,乡土首渠,民众益欢,文武全备……庶男志壮,妙女更极,人皆礼仪,俱闲秽色……咸统区域。” 在唐代,韦姓是中原望族。云当地首领就是祖籍中原、流派到澄州(今广西上林县)的汉人,说明中原文化就已在上林很有影响了。   10.早在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就有很多汉人了。即便是在大量移民的初期,即在短命的秦代,有学者估计迁入岭南的汉人多达80万。两汉末年,由于社会动乱,不少士民为避乱而迁入岭南。就连广西南部的合浦郡一带都有“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的记载。这也是史家认同的史实。虽然说明朝中期以前的人口统计记载桂林附近人口分布是“民三蛮七”,但是,历代王朝进行人口统计的目的是什么呢?又是运用的什么手段?据《后汉书志》23郡国五可知,以前武帝所置的南海郡,汉人有户达71477,人口多达250282;同为武帝所置的苍梧郡,户达111395,人口多达466975;武帝所置的合浦郡,户达23121,人口达86617人;武帝置的九真郡(今属越南),户46513,人口209894;日南郡(秦代的象郡,武帝更名,今属越南),也有户18263,人口100676人。此外,桂阳郡,户135029,人口501403(但所辖各县约有一半在岭北)。共有户338283,人口1365145。这里还不包括郁林郡(秦时为桂林郡,武帝更名,十一城。)以及交趾郡(武帝置,十二城)两郡。若按城平均户数约7688户计算,两郡户数合计为176824,人口713598。因此,在汉代,岭南汉人的总数就高达207万8743人。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不包括越南的两广汉人的户数为835923,按当时宋代户均5.5人计,两广地区共有约460万汉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两广汉人户数为1002366,人口大约为551万。到了嘉定十六年(1223年),单广西路就有户528220,人数为2875510。而桂林就与湖南相连,气候、水土跟中原相近,非常适合农耕民族的汉人,因此自然就会成为进入广西的汉人的首选之地。当然,迁入广东的汉人人数就更多。《中国人口史》估计,同时期的广东汉人户数可能达到了八九十万左右,人数为440-495万左右。两广合计大概在726-783万左右。由《满清文献通考》可知,1776年广西汉人人数为538.2万。如果按照一些记载为“民三蛮七”,那么,这里的“蛮”的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在这种汉蛮杂处的环境下,刘三姐的族属问题就逐渐模糊了。   11.从现在广西的总体人口看,汉族、壮族的比例也基本上相同。刘三姐既然是广西的文化品牌,就说明她是在各民族普遍认可的基础上形成的。过分强调刘三姐的族别,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了。所以,在论坛里很多人都这样说,其实,刘三姐本来就是传说人物,非要强调她是哪个民族的做法实在是徒增些不必要的矛盾。也有人说,大家都很喜欢电影《刘三姐》,可媒体开始宣传她是壮族的,强调她是壮族,大家都很失望。这倒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另一种涵义。我们在考察时候还发现,所谓壮族师公,原来也不尽然。有很多师公是汉族人。有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文化也是各民族的,就以为不是壮族所独有的,现在正在包装“麽师”。其实,师公把做法事统称为“做麽”,仍然无法区分出壮族、汉族特有的“麽”。我们在宜州采访时,陪同我们的两位同志,一位是文化馆的同志,一位是民委的同志,他们都是壮族,说的话叫我们非常钦佩:宜州这个地方,过去是移民的停留点,顶多住上几代便走了,所以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壮汉之间杂处的很多,杂交的文化很多。   12.还要检讨1953年民族划分的有关标准问题。汉人与少数民族长期接触,会用少数民族语言不算什幺,所以不应该用会不会讲少数民族语言来作为民族成分划分的标准。即使在左右江、红水河两岸,有很多不同于中原文化的族群存在,自称布叶伊、布侬、布纳、布友伊、布土、布东、布岱、布察、布斑、布羌、布砥、布江、布归德、布左州、布安定、布栏,都有一个“布”就是壮话“人”的意思,但是, “布土”“布侬”分别指汉语的“土人”、“山林中的人”,是相对晚来者“客人”而言的,不少地方的汉人也是用“土人”自称的。费孝通于1952年关于广西民族识别问题说:“在土人占多数,社会地位较高,又有苗瑶杂居地区,土人不承认自己和苗、瑶同属少数民族,而认为是说僮话的汉人。因之,事实上我们可以认为布越伊是一个民族集团,至于最好用什么名称,还是问题。因为他们所说的话,一般常称作僮话,所以我们在此姑且称为僮族。”从这一方面讲,问题的产生是与1953年前后确立僮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尽管汉人早在秦汉时期就大量移居广西,至今却有一些县的壮族人口多达90%,甚至99.71%。比如汉代,山东青州人黄万定随马援军南下,留家合浦,其后裔世代充当溪洞首领。嘉靖《钦州志?溪峒》云:“青州人黄万定率马援军南下,留家合浦,其后裔世代充当溪峒领袖。”既然是溪洞首领,他的后代当然也被划成了僮族。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本是明代才从广东移民到广西容县,经平南,明末清初移入桂平的客家人,现在也把他划成壮族了。满清时的两广总督陆荣廷为武鸣县人,为了推翻满清统治,曾写了“天心统一终兴汉,国运呼三共祝嵩”的诗句,但现在也成了壮族人,是“壮族的著名历史人物”。唐代龙川县(如今该县人口的95.8%都成了壮族)进士韦昌明就说:“秦徙中县之民(即中原各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凡三十五代矣。”(《全唐文》卷816)那么它们的后代,今天自然成了壮族。当一个民族成为主体民族的时候,特别是在中央政府给予少数民族采取经济扶持、人口不控制、高考录取降低分数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多种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主体民族在这个地区的比例便会迅速攀升。这个现象不光在广西,在西藏、宁夏等各个自治区,是普遍的情况。   13.对于民族语言方面,有的学者指出,有没有这种可能:宋代之前入桂的汉族,虽然人口众多,甚至总人口可能超过了当地土著,但因大都不是集团地、成批地进入广西,因此大多数汉人不得不土著化,他们的语言中就必然参杂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成分。又由于各地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因此就形成了各地的方言,也就有了现在各地的“壮话”。若不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壮话的语法都跟古汉语的一样,绝大部分语音、语调也跟古汉语相似,大部分词汇也跟古汉语、甚至跟现代汉语方言相似或相同的现象了。   14.广东的客家地区流传着刘三姐的故事,和客家人“宁买祖宗田,不买祖宗言”的说法,就肯定刘三姐是客家人呢?这里面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15.汉族本来就是有许多个组群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它的血缘和文化具有民族融和或者多民族杂交的特点。这是历史和现在乃至将来人口流动的共同的一个规律和趋势,不是人为的因素就可以改变的。当然,有的学者说,无论是广府人、东北人、中原人还是其它地方的汉人,都有着自己是炎黄子孙、是汉人这样的共同的民族认同,说的都是同样的汉语,用的都是同样的汉字,文化上也是大同小异,又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也是大同小异。所以完全符合同一民族的标准。这种说法肯定是泛民族主义的观点,就是大民族主义。如果站在中华民族这个角度上讲是对的;如果站在民族标识和历史进程角度说,就抹杀了民族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复杂性。所以,弄清楚刘三姐原型的族属,具有非同一般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   学术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越高,越说明问题探讨的艰难。当然,并不是说无法弄清楚刘三姐原型的族籍。全面占有史料,全面弄清楚刘三姐文化在各地分布情况,从研究民族融合入手,从研究唐代广西的移民情况入手,等等,都是一些有价值的路子。
五   广西很多地区都立有刘三姐的塑像或刘三姐庙。每当有新的壮歌集问世,必先捧一本供在她的像前。有些地方的歌圩,第一项议程是抬着她的像游行。壮族人民尊她为“歌仙。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颂。“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这涉及到歌墟与刘三姐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一是歌圩的起源、形成。有祷祝丰年、唱歌择偶、歌仙刘三姐传歌等说法。显然,祭祀祈祷的和唱歌择偶的说法更古老一些。二是从壮族歌圩主要形式上看。有节日性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至五月,秋季的八、九月间的节日里举行;临场性歌圩,在劳动场所、圩市、婚娶之时歌唱;竞赛性歌圩,包括“放球、还球歌圩”、“庙会赛歌”等。有的歌圩则节日性、纪念性、祭祀性兼而有之。显然,,歌墟的形式丰富多彩,远远不是刘三姐对山歌所能包含的。三是从歌圩活动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歌场交情,即倚歌择配;二是赛歌赏歌,有盘歌、猜歌、对子歌、连故事和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歌圩,圩期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活动等,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采茶戏等文艺演出。歌圩所唱涉及到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社会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几乎无事不歌。山歌还是壮族革命的武器。韦拔群发动农民革命,曾经编唱过许多山歌:“穷人闹革命,雄心要坚定;想起好情景,吃苦也甜心。”成为红七军著名的歌谣。由于政府包装,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山歌的主流和时尚色彩日益明显。壮乡歌手们把对党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自豪地融进他们的歌声里。在靖西县举办的“三月三”歌会上,一位女歌手首先登台:“三月三来百花开,妹和阿哥登歌台;登台不唱情和爱,专唱致富比发财。”随即,一位男歌手应道:“致富政策人人爱,歌声引得画眉来;专业承包哥领先,壮乡红棉处处开。” 各地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歌会。靖西县的“壮乡歌海”,德保县的“壮族民间艺术节”,武鸣县的“灵水之秋”,田东县的“农民音乐大奖赛”……这实际上就是壮族文化的整体的展现,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事象能承载得动的。当然,现在这样的发展路子,已经脱离了纯民间的发展路子,与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品牌建设融合起来了,民间的功能削弱了,原生态生命力也就基本结束了,而创新的生命力开始开始强盛起来。
  刘三姐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因为解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刘三姐文化已经进入一个繁荣的创作期。所以,由于刘三姐原型的模糊,必然导致一些新纷争。关于彩调剧《刘三姐》著作权的问题,就是其中一例。   有关报道说,根据邓昌伶子女提供的有关资料,邓昌伶是罗城仫佬族人,解放前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在宜山县中学任教,于1973年去世。1953年12月,邓昌伶完成了戏剧作品《刘三姐》的创作工作,该作品是以民间广为流传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为素材,描写了刘三姐传歌、对歌、抢亲、成仙等情节,塑造了刘三姐美丽善良、热爱生活、不畏财势的人物形象。剧中还有莫财主、莫管家、刘二、渔翁、侍女、对歌秀才等形象。1957年,邓昌伶将戏本寄给了广西省戏改会,戏改会将剧本转给了柳州彩调团。彩调团收到剧本后,致函邓昌伶,表示其创作的剧本有一定的彩调风格,适合该团演出,决定采用并拟对剧本进行修改,以待排期,征求邓昌伶意见并要求其提供有关刘三姐的创作素材。邓昌伶复函同意改编,并按彩调团要求,将有关《刘三姐》剧本的创作资料寄给了彩调团指定收件人龚邦榕。日,彩调团又致函邓昌伶剧改工作未能如期进行,意将原本寄回邓昌伶。但据其子女邓奕称,邓昌伶一直没能收回原本。尔后彩调团邀请曾昭文协助编写彩调剧《刘三姐》剧本,形成了彩调剧第一方案,署名为集体创作。随后邓凡平、龚邦榕等人成立了“刘三姐整理小组”,对《刘三姐》剧本进行修改和补充。1959年7月,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形成,署名“刘三姐整理小组集体创作”。柳州彩调团演出《刘三姐》剧后,邓昌伶发现该剧主要剧情秀才带歌书对歌、中秋之夜、莫财主派家丁抢亲、侍女助三姐出逃、三姐得道成仙等剧情并非民间传说、史志有载,系在自己作品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故就该剧原著署名权问题与彩调团及“刘三姐整理小组”成员交涉。“刘三姐整理小组”及彩调团认为没有剽窃他的作品,不存在署名权问题,并将“刘三姐整理小组”更名为“刘三姐创作组”,《刘三姐》第一方案署名也由“集体创作”改为“曾昭文编剧”。为此,邓昌伶曾不止一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请求保护原著作品的署名权。1963年9月,自治区文化局调查后认定:邓昌伶的《刘三姐》剧本与彩调剧《刘三姐》在唱腔、剧情处理、人物刻画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不存在抄袭。邓昌伶大失所望。日,邓昌伶先生的四位子女向自治区版权局提交了《关于确认戏剧〈刘三姐〉原剧本创编人邓昌伶著作权的请求报告》,要求确认其父享有彩调剧《刘三姐》的原著署名权。区版权局认为此事1963年该事已由当时的著作权主管部门作了处理,历史已有定论,不再受理,如有争议,可到法院起诉。邓昌伶的四位子女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剧团方面提供的资料则说,1959年1月,柳州市委有关部门召开传统剧目工作座谈会,征求向国庆10周年献礼剧目的题材。在会上,众多老艺人纷纷出谋献策,介绍了本市民间传说和民间史料,最后根据大家对史料的介绍,决定着手整理创作《刘三姐》、《蓝山翠》和《李文茂》等三部剧本,并分别由柳州市彩调团、桂剧团和粤剧团排演。彩调剧《刘三姐》由柳州市第二文化馆曾昭文执笔创作,首次排演便非同凡响,贺敬之等名家看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使故事更为完美,市委决定抽调曾昭文、邓凡平、牛秀、龚邦榕、黄勇刹成立“刘三姐创作组”,对该剧进一步整理、加工。五人创作的第二稿并没被通过,于是创作组兵分两路,深入到桂西、桂北采风,收集当地老艺人讲述的“刘三姐”各种各样的传说。同年7月,8月,包玉堂也被抽调到创作组,参与该剧的继续修改工作,第三稿《刘三姐》终于出炉。剧中的刘三姐是一个“用山歌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用山歌捍卫自己的爱情和生活”的形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该稿公开发表后,全区掀起了一阵“三姐”热,全区各地争相排演,为了参加全区的《刘三姐》大会演,做到“精益求精”,创作组又对剧本进行了进一步加工。并于1960年4月以第三和第五两个稿本同时参加了全区的《刘三姐》大会演。一直到1963年上半年,第七稿《刘三姐》正式存档,六人组成的创作组的工作才宣告结束。1978年1月,六位创作人员又改写出第八稿。1992年1月,作者再次深入基层采风,修改出了第九稿。以上彩调剧《刘三姐》第一、三、五、八、九方案已编入1996年出版的《刘三姐丛书》之三的《刘三姐剧本集》里。彩调剧《刘三姐》是第一个公开发表及公开演出的关于“刘三姐”传说的剧本。蜚声中外的电影《刘三姐》也是参考柳州同名彩调剧改编而来的。   三位被告邓凡平、龚邦榕、包玉堂,年龄最大的已84岁,最小的也有72岁了,本该在家颐养天年的他们,现在也在为自己讨“说法”。包玉堂表示,当年他们曾为《刘三姐》一剧四处采风,访问过近百位民歌手,搜集了一万多首民歌,记载了各种各样的有关传说,参阅过1956年5月第9期《新观察》杂志上肖甘牛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刘三姐》、1957年第111期《广西妇女》报上刊登的肖泽昌搜集的民间故事《刘三姐与鲤鱼岩》和1925年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第83号上刊登的柳州人刘策奇搜集整理的民间传说故事《刘三姐》等有关刘三姐的文字资料,无论是曾昭文创编的彩调剧《刘三姐》第一方案,还是以后集体创作完成的几个方案,在创作过程中都没有使用过邓昌伶的《刘三姐》剧本,与其创作的剧本毫无关系。他们认为:两个《刘三姐》剧本中了除了刘三姐、刘二、莫几字相同外,其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形象、情节结构以及艺术风格、台词、唱词毫无相同之处。邓昌伶的《刘三姐》剧本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的是两种婚姻的斗争。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刘三姐、刘二、二嫂、周立、马珍、舟子、村老、姐妹四人、庄家五人、家丁八人、玉莲、侍女四人、退休御史莫云、知府、陆既、差官、仙女等。剧本分为田野景、河堤景、村舍景、庭院景、山林景五幕。最终结局是天上圣母娘娘派数位仙女下凡来到林中,将逃婚的刘三姐接到天上“共享清修”去了。   而彩调剧《刘三姐》主要表现的是三姐用山歌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用山歌捍卫自己的爱情和生活,其表现的是两个阶级、两种文化的斗争。剧中主要人物有刘三姐、刘二、李小牛、兰芬、亚木、冬妹、天福、亚祥、老渔翁、冬生、莫怀仁、莫进财、陶秀才、李秀才、罗秀才、黄媒婆、差头、差役等。此外,包玉堂称,在编写《刘三姐剧本集》收录邓昌伶的《刘三姐》剧本时,事先已征得邓仪同意,并由原告提供一个邓昌伶《刘三姐》剧本复印件,该复印本在编入丛书前与广西区档案馆保存的邓昌伶《刘三姐》剧本是完全一致的。邓凡平等人并没删除其剧本任何内容;在其剧本上冠以“神话剧”是根据邓昌伶本意和文字恢复的真面目,不存在歪曲的情形,也没侵犯邓昌伶《刘三姐》剧本的完整性。因此,几位被告认为,原告在起诉状上称被告未经同意对邓昌伶剧本进行了篡改和歪曲,侵犯了其作品的完整权,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真相而毫无根据的。   这个问题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呢?第一,我们对于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普查、挖掘、整理很不主动,特别是有关政府部门。第二,地方的学者,就是那些“土秀才”们,对于地方文化情有独钟,他们不为名利、不顾经济困难,千方百计地想将一方文化展现给世人,我们应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给他们一定的机会,信息上加以沟通,理论上加以培训,方法上加以指导,经济上加以扶助,对地方文化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搜集和整理。第三,理论工作者在与地方文人的合作上,要处理好一些利益关系。第四,按照文化部、区委有关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任务,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牵头成立有关主题的学会,整合全区民间文化的研究力量,系统地开展一些工作,不要散兵游勇,以便解决既面临资料的缺憾和相互观点的抵牾,又没有考察和出版经费的困难,也容易出成果、出大成果。   宜州市一直是研究刘三姐的主要集散地。宜州市的历届领导都很重视刘三姐的研究,多次举行过全国、区内刘三姐文化研讨会以及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每次都有姐文化的社会背景,考察和研究刘三姐传歌的实际活动状况,探讨刘三姐文化的社会影响及如何做大做强刘三姐文化品牌等。相信随着这些研讨的深入,一些关键问题会浮出水面,刘三姐的文化品牌也会越来越明丽的。
20年前的ps游戏全新复刻驾临pc端
好长……要是有摘要就好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三姐打一生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