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论文达到和谐的境界用四个字形容

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境界的重大方略
 来源: 
  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需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为指针,强化党的领导、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逐步恢复我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江河安澜的自然风貌。
  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要用新的理念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用新的视野把握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遇,用新的实践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更大成效,用新的体制保障环境保护事业持续推进,用新的思路指导当前、谋划未来。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用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生态保护监管体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环境影响评价体制、环境执法体制、环境监测预警体制。尤其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对所有污染物,以及点源(矿山等)、面源(农业等)、固定源(工厂等)、移动源(车、船、飞机等)等所有污染源和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大气、土壤等所有污染介质的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管,实现环境污染的全防全控。同时,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生态保护监管体制,对草原、森林、湿地、海洋、河流等所有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外来物种、遗传资源等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所有保护区域进行整合,实施科学有效监管。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红线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划定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遵循生态保护红线由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构成的基本思路,研究编制关于构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的指导意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抓紧推进试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研究提出城市之间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减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丰富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一定意义上说,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正确的环境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应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实行横向生态补偿。
  建立并严格执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并严格实施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包括编制区域和地区自然资产负债表、实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后评估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制度,营造不能、不敢盲目决策的制度环境。强化污染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对排放污染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让违法者付出沉痛代价。[责任编辑:李贝]
  从宝蕴楼到前三殿,从珍品文物到绝世技艺,中华传统文化拉近了两国元首之间的关系,更令这次举世瞩目的外事活动洋溢着东方文化的璀璨光辉。  文艺作品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使命,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起引领作用。
  2016年9月“中国天眼”工程项目的落成与试运行,2017年10月就发现了2颗新脉冲星,也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这不仅是我国最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也彰显我国大国治理的自信与现代化能力的极大提升。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的十九大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光明网版权所有  这是一个关于《道德经》的思想解读帖,斟酌七载,琢磨三年,自成一派,欢迎探讨!  死而不亡者,寿!  最卓绝的思想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它们不会局限于一个时代,一个领域,它们总是会在最恰当的时刻焕发出最耀眼的光辉,为在暗夜里赶路的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道德经》的思想如水,包容世俗,滋养万物。与世不争,无边无际,并对未来持有恰如其分的宽容,其实未来如何,何尝不是“道”的一部分。五千个字毕
竟难以改变潮流,受众也是极少数。而就在这些极少数中,还有着极多数妄想“得道”之辈,可悲可叹可怜可住。《道德经》似乎看到未来,基于世人自以为是地追逐刹那浮华,并在过程中,不断惊扰已沉睡多时的欲望,欲望既衍化,道去矣。  可能人只有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顿悟一些博大的智慧,古往今来,无不如此。如此说来,今人不一定比古人快乐,也不一定比古人智慧。  智慧是什么?境界又是什么?智慧就是思想的熔炉中不断闪现的花火,境界就是智慧的山峰外更高的山峰。某时某刻,偶感于《道德经》所呈现出的深谷大河、长空星辰,得其亿万之一,述著于此。有缘者可由之探索万物规律,思索生命真谛,感悟人生之大境界。  开坛词:  《沁园春?道境》  千古一翁,更无来者,烁烁千言。把是非道尽,天理说穷。德性参透,纪法绝贤。身谐于内,尘浮于外,玄黄宇宙须臾间。道非道,恰天地人和,是名道也。  思来道法自然,悟世界花花一尘残。乃如也空空,无中存有,生灭相继,终极归初。无争婴孩,上善若水,昭示不过三千年。谈笑处,道情理德法,天上人间!
楼主发言:160次 发图: | 更多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每天尽量会发一个境界
  第一讲 自然之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  译文评注:  有一个东西,浑然天成,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听不到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体;  (关乎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看不到不代表没有)  它独自存在,永不改变;  (因其独立,不需借外力,故而不改)  它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因其周行,末力用于首,故而不殆)  进而产生了天地万物。  (运动产生万物)  我不知应该叫它什么,勉强赋予它一个名号,叫做“道”。   (因传播需要而赋予性命名)  道的样子勉强可以形容为:大!  (广大无边,无所不容,不可思议)  大就是不断运行,  (不断运行可称其为大)  不断运行就可无限深远,  (不断运行故无限深远)  无限深远进而循环往复。  (循环往复故大而久远)  综上所述,道大,天时大,地利大,人和大。  (道名为大;天时运行循环往复为大;大地万物生生不息为大;人类繁衍发现知识为大)  宇宙空间之中有四种“大”,人居其一,何故?  因为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法自然。  (人类繁衍因为大地生生不息,大地生生不息因为天时运行往复,天使运行往复因为道的循环往复,道的循环往复就是它本来的样子,是谓自然)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名词解读:  道:宇宙运行之规律。  自然:本来如是,原本如此。  赋予性命名:学术名词,赋予某个文字符号新的含义,用来表示一种特定事物。
  境界引述:  如果把本书看作一次境界的旅程,那这一章无疑就是这次旅程的一扇门,从这儿进去慢慢往里走,自然会看到万千气象和诸多因果。在这儿聊聊,以此来知晓道如何存在并运行,人的境界又是如何能够提升的。  道的存在形式、运行形式和作用形式都是绝对的,因此可“独立不改,周行不殆”。  存在形式:道独立存在,所谓任凭风雨变幻而不变当初模样。道以外,世间一切存在体都依靠外力保证其存在,外力改变,存在体会跟着改变,不容抗拒,是谓因果。因为道不需依靠任何外力,所以它的存在不会因任何事物的改变而变;  运行形式:道循环往复。因为循环,所以能保证独立存在,因为首尾相接,自身的力作用到自身,如此循环,永不衰竭;  作用形式:道无为而作。道本身是一种规律,不具备人类的情感,因此没有目的和私心。无为而作是其作为的基本形态,也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它博大到超脱宇宙,细微到无孔不入。大千世界,宇宙万物,无不按照道的规律在运行。  这些对于人类的启示为:  依靠外力的最终目的和保全方法是脱离外力,自给自足,才能长久,所以要懂得回归,学会全身而退;  物极而反。坏到极致往往内含绝佳机会,好到极致往往隐含致命漏洞;  为人处事,顺势而为。顺应大势,与之共行,方可成势,是谓寄生法则。  道的运行没有开端亦无结尾,跳出了时空和因果。有很多人从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科学极限来对此进行怀疑,我不做评判,因为我也同样怀疑过,这是人的认识所处的一个必须的阶段。目前我们所谓的时空只是人的界定,而人类其实也没有真正完全的认识时空,从科学的角度讲,时空亦是某种规律的界定,这种规律我以为恰是道。  电视剧《天道》里有这样一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主人公丁元英的解读是:被人看作是很神奇的东西其根本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就是本来如此,容不得思议,按照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以此来看,我们不能以科学的眼光去认识道,就像我们不能以青蛙的眼光去认识天空,不能以螳螂的手臂去阻挡车辆。不能用耳朵倾听的声音可能用心可以感受到,不能以眼睛辨识的样貌可能用思想可以领悟到。  对于规律的探索和传承关系到人何以居“域中四大”之一。  毛泽东在《贺新郎》中写到:“人猿相畸别,只几个石头磨过。”这恰是人可以占域中四大之一的关键。人善于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和运用,因此可以产生无限的创造力和可能性。  “大”可以通俗地定义为:无限创造性,无限可能性。之所以无限可能,是因为运动不止。由此我们说到道的循环往复,运动不止,故而可知道是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则可引申为自然,是谓道法自然。  自然者,自然而然也。何为自然而然?儒讲中庸,佛讲自在,实则大同小异,相较而言,“自在”这个词更加直指人心也更易理解,自然而然者,大自在也。何为大自在?就是渴时饮,饥时餐,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本来如是,就是自如。  《道经》讲述规律,表述境界,而自在这个境界就是道的境界,知易而行难。但我们始终要不断追寻,因为探索亦是人之天性,为了无限的可能。
  《境界》之自然之道,赋词如下:  回望彼山高,笑叹疾风烈,莫教童心着旧行,未老心先怯。  寂静走千川,两岸观明灭,动静虚实入自然,远遁方圆界。
  第二讲 无中生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一章》  译文评注:  道可以行走,但不是用脚;  (有迹可循)   道可以命名,但属于赋予性命名。  (本章赋予性命名的典型:道、无、有)  赋予“无”新的含义,表示天地之初,混沌一片;  (无:物质的原子形态,肉眼不可视)  赋予“有”新的含义,表示万物的最初状态。  (有:物质未经人工的天然形态,肉眼可见)  从永恒的“无”里感受道的奥妙;  (心观其妙)  从永恒的“有”里捕捉道的痕迹。  (眼观其徼)  此二者都源于道,但赋予它们的新的含义不同,它们所代表的含义都是玄妙的。  (不可以常心琢磨)  深邃又深邃、玄妙而玄妙,是世间精妙文化的门径。  (境界提升方法论)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名词解读:  名:指赋予性命名。是更好地理解道的重要方法。  无:肉眼不可见的微粒,引申为原子。  有:肉眼可见的物质最初形态。无和有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条件是运动。  玄:黑到极致隐隐可见红色或者青色,象征幽远,深邃,缥缈,难以琢磨。
  境界引述:  这是关于“道”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总结性描述。老子认为道生出“无”和“有”,而“无”和“有”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这就如同概念的诞生,知识的形成。  知识先于人类对于知识的认识而存在,人类现有的一切文明和科技是由探索发现而来,而非人造。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自然的组装工”。文明的进步,其根本在于探索,所以,你看不见不代表没有,你看见的也不一定就是你想的那样。  “名”的出现象征着人类开始记录总结并传播知识,但是“名”并非其所表示的“知识”本身。名只是概念,概念既是人定义的,就无法摆脱关乎人的认识局限。知识的实质在于发展,它是一个庞大的名词,任何知识都非绝对的个体,我们人类如今探索到的一切知识总和不过是冰山一角。于是,探索成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  人类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文明进步的标志就是文字的出现,这意味着人类开始运用概念来表述实质,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名”的出现理清了思维体系和知识脉络,就像数学中解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代入法一样,标号所表示的可能是一个整式或等式,这样的表示作用在于让解题过程清晰明了,不易混淆出错。  由此我不妨将人类科技发展过程推演一番,以便于诸位看官更好地理解:  行为主体(人)
生存需求+行为探索
获得行为材料(有)
利于生存—繁衍—需求更甚
制造行为工具
行为过程经验
行为经验记录并传播
探索需求+思维探索
形成规律  以上推演若能产生一个学科,就叫做人类科技思维探索发展史,并且由此可知任何学科都是经由如此这般产生的。当我们知晓了最初的样子,并且熟悉了之后的发展规律,就可以预见未来将会如何发展,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谓的预见性吧。  事物的形成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当我们自以为一无所有的时候,不必沮丧,更无须自欺,发现仅有的资源,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规律,通过“无”来创造“有”。
  《境界》之无中生有,赋词如下:  门径随心度,玄机入有无。偶得称妙手,大道匿云图。
  @望尘人 无私才能无畏。道法自然、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第三讲 守中之境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六章》  译文评注:  道之空虚,神妙无比,生生不息,没有穷尽,是谓深邃的繁衍之所。  (谷者,象空虚也,而百川来朝,象博大也。引申为“道”;  若“谷”作“穀”解则如下:谷物作而愈多,天神引出万物,皆生生不息者也,就如同深邃的繁衍之所。  谷者,种一而得万,复而得亿,生生不息;神者,人心作万物造化者也。亦引申为“道”)  空虚乃道之门径,是天地万物之根基。它绵绵不绝,若有似无,但却永不枯竭。  (道如同海,何以不绝?空也。其不绝乃万物损有余而补之,故可长生)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名词解读:  谷:引申为空虚之“道”。  牝:繁衍之所。
  境界引述:  言简意深,微妙玄通。  对事物的认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本身,要运用其他相关因素去辅助理解,这是人类探索发现的方法论之一。以本章为例,仅仅从这短短二十五个字上想看点什么出来,是很费劲的。但若与第五章和二十五章内容相关联,则可窥点门道。  第五章讲: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第二十五章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与本章合在一起则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可以为天下母。  观者自去翻译,此不赘述。  王小波《黄金时代》中有一句话:王侯将相皆出于此。  这是对女体的膜拜,以一种混不吝的态度体现其纯粹。所谓王侯将相,平民百姓,走夫贩卒,行商坐贾,文人雅客,绿林贼寇,皆是从母体而来,母体是为牝。牝乃万事万物的根源,玄乃无限深远之意。  玄牝于天地之前,由混沌而生,浑然天成,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到它的样子,寂静而空虚。由此,玄牝可引申为第一章的“无”(无,名天地之始),而“天地根”则可引申为第一章的“有”(有,名万物之母),有无转化的条件为——运动。  “无”直接遵循道的规律运动不息,在运动中不断衍生新的事物。就如同大海中的水一样永不枯竭,这是产生天下万物的玄牝。  海之无穷尽,是因其空虚,因其低下。如此方能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这也就是五章所言“守中”之道。  人之初生,即是相对“守中”之态,接受万物意识、经验以及知识,不断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守中”的时间越久就会越充实,越富有智慧,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标尺。老子说新生婴孩接近道,即同此理。然后,人会无意识地摒弃“守中”之态,创建了自我意识壁垒,“守中”之态也就不再纯粹,虽说还会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维度的辨别,接受知识的速度和量都在锐减。但这也正是道运行的规律,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多听少说,少说多做。人最可贵的是保持一颗学习之心,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限的,境界是无穷的,站在更高处才能一览众山,才能体会那种站在高处的悲欣交集。
  境界之守中之境,赋词如下:  大梦繁华事事休,阴阳觅律入仙楼,仙人未饮金丹子,满腹乾坤一丹炉。
  第四讲 大同之境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三十四章》  译文评注:  大道广泛施行,无高低贵贱之分。  (规律没有情感属性)  万物依赖它生存发展,它一视同仁,从不推却;影响了事物却如同其作用不存在。  (规律属隐性,越大的规律越难被发现)  它养育万物而从不主宰,因其无意主宰,可以称之为“小”;  (小:细微,引申为无影响力)  万物都顺应它的规律,它却不以自己为主宰,可以称之为“大”。  (大:博大,引申为有影响力)  正由于它始终没有大小的概念,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所以才形成真正的“大”!  (万物归焉,太极归无极)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名词解读:  小:细微,渺小,引申为影响力小。  大:博大,宏大,引申为影响力大。
  境界引述:  道性之于人性,少了形式,多了坦然。  人类发明了形式来掩饰真实,任何的形式主义都多多少少穿上了一层虚伪的纱衣,明眼人一眼穿破,却也装作不知道,这或许就是为人处世之道了。  人既然为人,就会有人为,大多的人为依照的是人类情感,而非天道规律。  天道运行,没有感情,不存在比较,于是没有公平与否的概念。它的施行让万物得以生存发展,它的能量普及一切事物;它既不会主张,亦不会推辞,只是自然地运行。事物得益于它或失益于它它都并不知晓,更不关心。它无时间无空间地运行,不知起点也没有终点。  道之“小”在其“无欲”,道之“大”在其“有容”。无欲而隐,故小;有容而广,故大。道之广大在于其无限的包容力,没有局限,亦不可衡量。从人性的角度去看,道性拥有无可挑剔的公道。天道的坦荡那是真坦荡,那种坦荡,人道不可能达到,因人有人性,说破天也不过上升到神性,古往今来,屈指可数。  人道所倡导的仁义道德,我相信在人类发展中是有足够分量和意义的,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形式主义和功利性。倡导的根本原因是缺失,而倡导又非教育,非潜移默化,故而不可能让人发自内心地去践行。而真的仁义不需倡导,发乎情止乎度,尽己所能而已。不需歌功颂德,亦无需大肆渲染。仁义道德的隐性传递对人类来说有莫大意义,只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君子们,才不经意间在接近着神性。他们用自然的举动把仁义传递出去,自然会感化一些人,这些人不见得有多少,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当今社会,仁义道德因其缺失,所以格外昂贵,于是公众对仁义道德进行奖赏,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让仁义道德变得不再普通,高贵起来。这似乎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一般人做不到。于是一般人就会这样想,我是一般人,故无需做到。这在天道面前显得如此狭隘和渺小,并且滑稽可笑。  但就是有些人在很严肃地进行着这些活动。以公益为例,公益正在走向行业化,公益行业内的人在利用着普通人的善心成为社会活动家,站在舞台上哗众取宠,口口声声诉说着公益的意义,反反复复高举着他们的善心。我听闻这其中涉及到公益的长远发展,但恐怕此种方式的效果还有待商榷吧?  个人以为,人的公益心不应该这样来树立,善心善行源自天性,顺乎自然,越是这样去费尽心机地宣导,公益原本的味道就越会变。真正有善心的人不会自我标榜,真正有善行的人会敬而远之。公益不一定非得帮到别人,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别给社会造成负担也是一种公益,然而若把对社会的责任感贴上公益的标签的话,那么人的下限会越来越低。再过五十年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想都不敢想。  天道的运行匿于万物又超脱万物,黑白荣辱、贫富贵贱、大小多少等皆融入其中,皆属大同,广泛施行,方入大道。故而,若制度想长远并且运转顺畅实则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管理理论体系,只需做到一点便可如愿,任何制度首先给领导者制定,其次才延续到被领导者,如此便可深入人心,广泛施行,是谓大同。
  境界之大同之境,赋词如下:  枰中万律行为主,驰骋方圆气不休。莫教天元掺欲念,黑白胜负乐筹谋。
  第五讲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四章》  译文:  道无限空虚,故而始终不满,可取用不尽。  (冲(盅):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无悲喜荣辱,循环往复)  它无限深远,是万物产生的源头。  (源头活水方可取用不尽,循环往复方成万物之宗。生而复逝,空空如也,万物化一)  它不断消磨棱角,调和纷扰,应和光芒,混同尘世。  (因其动而异境生,故需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合玄同)  它深邃而缥缈,好像存在,又似乎没有。  (道,大规律也,不可思议)  我不知它从何而生,在传说中的天帝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道生万物,万物育人,人造天帝,道无言)
  重点名词解读:  冲:通“盅”,引申为空虚。
  境界引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此为规律,道也。  这是个人变成狼再吃人的时代,所谓人变成狼,不过是入了窄门,是最先适应环境那部分人。变成狼的这部分人因为适应并熟悉了环境,故而掌握着最佳的生存技巧,他们可由之操纵那些没有完全适应环境的人,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看起来很可怕,但其实再平常不过。因为这是规律,所谓的适者生存。每个时代都会有,只不过这个时代更加赤裸裸。  在适应环境前不要轻易谈生存,否则会死得很惨,并且滑稽。  我们都知道要适应环境的道理,但对于如何适应环境却很迷茫。本章所言,即可解众人之惑。  适应环境第一要素——冲。何也?要放空,这样才能更好的接受众多新信息,容纳更多新规则;要谦卑,这样才会有人愿意告诉你真正的生存技巧,并且你能从心接受;要无悲喜,心态决定一切,相比接受和改变,抱怨和逃避是弱者的必经之路。  总结起来就四句话:得意莫要忘形,失意莫要落魄,贫穷莫要清高,富贵莫要无耻。  适应环境第二要素——挫锐解纷。何也?把个性藏起来,若是藏不住,就磨掉;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利益纠葛,孰是孰非要懂,但要装作不懂。  适应环境第三要素——和光同尘。前面的两个要素都是铺垫,和光同尘才是重点。和环境彻底混同,不分彼此,接受环境中的一切善恶美丑,不断调和自己去适应,学着婴孩的样子重新成长。但有一点,进得去还得出得来,不要走火入魔,作茧自缚。电影《阿凡达》中有类似的片段,观者请自览。  道如此运行,又令其所属者循此迹,可见其深远和缥缈。  若有若无,万物化一。
  境界之和光同尘,赋词如下:  风云成雨势,岁月入江湖。应和千尘变,同归一苇无。
  第六讲 执古御今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十四章》  译文评注:  感觉看到其存在,眼睛却不见实体,是谓“夷”;  感觉听到其存在,耳朵却不闻声音,是谓“希”;  感觉触到其存在,手却摸不着实物,是谓“微”。  (视之不见因其博大,听之不闻因其缥缈,抟之不得因其微妙)  此三者不可完全区分清晰,所以是浑然一体。  (不可探其究竟,可用心悟其妙,偶有得则足矣)  它并不清晰,也不晦暗,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它的样子很难描述,最终回到无形体的状态。  (不知前后故不可名,融于万物故曰无物)  这就是只能用思想领会到的形状,用心感悟到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形而上为规律,规律大而惚恍,以无形御有形)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头。用心感知早已存在的“道”,来处理实实在在的事物,如此便能感知宇宙之初始,这叫做“道”的脉络。  (执古御今是循道之本)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第六讲 执古御今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十四章》  译文评注:  感觉看到其存在,眼睛却不见实体,是谓“夷”;  感觉听到其存在,耳朵却不闻声音,是谓“希”;  感觉触到其存在,手却摸不着实物,是谓“微”。  (视之不见因其博大,听之不闻因其缥缈,抟之不得因其微妙)  此三者不可完全区分清晰,所以是浑然一体。  (不可探其究竟,可用心悟其妙,偶有得则足矣)  它并不清晰,也不晦暗,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它的样子很难描述,最终回到无形体的状态。  (不知前后故不可名,融于万物故曰无物)  这就是只能用思想领会到的形状,用心感悟到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形而上为规律,规律大而惚恍,以无形御有形)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头。用心感知早已存在的“道”,来处理实实在在的事物,如此便能感知宇宙之初始,这叫做“道”的脉络。  (执古御今是循道之本)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第六讲 执古御今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十四章》  译文评注:  感觉看到其存在,眼睛却不见实体,是谓“夷”;  感觉听到其存在,耳朵却不闻声音,是谓“希”;  感觉触到其存在,手却摸不着实物,是谓“微”。  (视之不见因其博大,听之不闻因其缥缈,抟之不得因其微妙)  此三者不可完全区分清晰,所以是浑然一体。  (不可探其究竟,可用心悟其妙,偶有得则足矣)  它并不清晰,也不晦暗,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它的样子很难描述,最终回到无形体的状态。  (不知前后故不可名,融于万物故曰无物)  这就是只能用思想领会到的形状,用心感悟到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形而上为规律,规律大而惚恍,以无形御有形)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头。用心感知早已存在的“道”,来处理实实在在的事物,如此便能感知宇宙之初始,这叫做“道”的脉络。  (执古御今是循道之本)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抱歉,网络不好,发重了。。。
  抱歉,网络不好,发重了。。。
  名词解读:  惚恍:“道”之形象,缥缈之意。  纪:丝缕,引申为脉络。
  名词解读:  惚恍:“道”之形象,缥缈之意。  纪:丝缕,引申为脉络。
  境界引述:  言传而悟之,意会而用之。  道始终是没有清晰形象的,或者说以我现在的境界难以深入浅出地将其形象描绘出来。但有一点必须明确,道是形而上的规律,这就是为何我们有时候似乎感知到了它的存在,却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原因,因其本身非物质,故不具备物质的基本特征。用“惚恍”来形容已经很贴切了,起码让你知道这东西并不真切。  一切对道的深刻探究和推理论证难以得其真义,反而容易陷入泥沼。理解是一个阶段,领会是一个阶段,融会又是一个阶段,世间事往往如此,理解容易,领会难。有人总想着以科学来论证“道”,结果自然没结果,于是他们就说“道”是一种莫须有的东西。其实天地万象,一个人的认识何其渺小,切勿以小知质疑大知,以致无知。  凡是博大的东西总是难以看清它的样子,就如同身在山中而不知山貌。规律也如此,小的规律可以真真切切地通过实验看到,而大的规律环环相扣,因果循环,想象起来都困难,更别说看见。但可知一点,所有现实中看得见的事物,都是由看不见的规律在改变着。所以,遇事不要沉醉于结果,多想想成因可能对成长更有意义。  本站的意外收获可总结为一种无为的学习理念:“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不可致诘。”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社会浮躁的成因在于民心不静,民心不静在于其意念杂乱,目的性太强。读书获取知识,是无意识吸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反而适得其反,难窥真意。在漫无目的阅读过程中偶有所得,便善莫大焉,那一点点的得,犹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数一点点的得便让人的境界渐渐提升,这样的提升让一纸文凭变成废品,那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喜悦,人类最高级需求的满足。那同样也是一种莫大的自在。  故而,有时候放下目的,反而更容易达成。过去称之为古,是谓经验知识,现在称之为今,是谓实际需要,所谓执古御今,意即用经验知识来应时代之特点满足现实需要,这是践道的方式,无可厚非。君子立世,合乎度,悦于知,践于行,悟道循道不求得道。
  境界之执古御今,赋词如下:  天机缈缈参文理,古道森森觅利贞。莫顾来途堪去路,清风满袖负精神。
  第七讲 见微知著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二十一章》  译文评注:  大“德”的形象,只是“道”的从属。  (道形而上,德形而下,道是规律,德是规矩)  “道”若物化,只能描述为“恍惚”。  (若隐若现,飘渺深邃,不可捉摸)  在若隐若现中,有“道”的痕迹;在飘飘渺渺中,有“道”的特征;在幽远深邃中,有“无”。  (感道而后循道,循道是为德,以“无”象道,意在感道)  “无”实际存在,因其可印证。从古至今,一直听人描述它,从而清晰地认清万物之本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何以知晓万物之本原?循“道”。  (循道可悟道,悟道可知大道至简、万物归宗,是谓见微知著)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名词解读:  德:道的痕迹。引申为依道行事。  物化:一种修辞,抽象事物的具象化。  象:痕迹。  精:无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甫:事物的本原。
  境界引述:  看得见不代表真实,看不见不代表没有。第二章曾讲过,“无”是“有”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这个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道德经》的修悟方法论。  “道”是规律,如何更全面清晰地认识它?密码就在文中——道之为物。道之为物即为德。以上所述即为悟道的根本,也是全面深刻认清事物本原的重要方法。  世间一切发现和尚未发现的规律总和称之为“道”。“道”具有普遍性和循环性,大到不可思议,小到寂静,无所不包。因其形而上,故不可以眼耳鼻舌身感知到,用意方可,意象、意识、意会。其象惚恍,其核乃本原,是万物的根基,万事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通过一件事物而获悉其他事物的能力,是谓判断力。判断力可不断提升,升至高处,即为境界。境界可不断提升,能升到什么程度,看悟性也看心性。  看不见的力量不断被发现并运用,在未发现之前,想都不敢想。即使发现之后,大多数人也并不知其中的来龙去脉,比如我,现在为止并不知道信号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我知道因为它,手机才不至于成为废品,许多祖母级的人物也不会再误以为手机是神迹。原来千里传音也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假如有一个清朝的人穿越过来,一定被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惊得眼珠子都掉下来。  任何一种事物的背后都站着一群事物,事物之间那些细枝末节的联系我们依然无法想象,而最根本的不过是运动二字,至于如何运动,总会有热心肠的科学家来不厌其烦地解释的。  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在此赘述“境界——无中生有”中所描述的“人类科学发展史”,又名:探索推理分析发现归纳总结史,如下:  我们人类是行为主体,有需求才会有行为,当我们在行为的时候会有一些现成的制造工具的材料,需求加上这些材料再加上探索,开始让我们学会制造工具。而利用工具来进行行为创造和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行为过程印记,无数这样的印记最终形成了经验和知识。而我们总是不断地需求,更大更多的需求,故而会不断地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材料,通过思考和探索,来进行创新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形成了行为过程印记,于是无数个这样的印记最终形成了更高的经验和知识,并且让我们学会了思维探索,而思维探索的印记形成了各种学科的雏形,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思想和规律体系。  所以,“无中生有”这四个字的意义是深远而精妙的,它表达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知识需要传承,这是人类的历史使命,人活着不仅是为了传承血统,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  世间有无数叶子,有人因此看不见泰山,也有人因此看到了整个秋天,因小失大和见微知著只是一线之隔,在哪里晃悠,那要看你根骨。
  境界之见微知著,赋词如下:  叶瑟秋寒近,雨疏气象清。四时无本末,长夜探微明。
  第八讲 融会贯通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道德经·三十二章》  译文评注:  道没有名分,出自天然。  (朴而无名,行胜于言)  其作用虽隐约模糊,但天下规律皆是其衍生品,皆顺应于它。  (规律因其大而必小)  侯王若能顺应并坚守道,万物将自然顺从:阴阳交泰,风调雨顺,人民无需政令而均匀和谐。  (循道可占天时、地利、人和,循德可知天常、地性、人心)  制度开始出现,万物有了名义(人为设定)。  (形式亦在道中)  虽有了名义,但要适可而止。不可因为名义忽略了事实本身。适可而止符合道,制度才可顺畅施行。  (名义是道传播的器具,不是道本身,故应适可而止)  道的作用在天下施行,就像无数河流汇入江海。  (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万物归宗,是谓融会贯通)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名词解读:  朴:素,引申为本真。  名:名号,引申为名词。
  境界引述:  事物的界定有两重标准,本质和名义。本质是事物的存在意义;名义属于传播媒介,其存在便于规律、知识、经验的传播和储存。名义与本质对比,就相当于货币与购买力(价值)的对比。货币使生活便捷,名义亦如此。  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由名来定义,一切可以依靠名来定义的事物都是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难以被大多数人认识的事物是不存在名义的,因为事物本身不具有流通性。越是神秘和博大的东西,越难以被广泛的认识,故而,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你所理解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你看到世界这么大,于是你感叹,世界真大!但或许你只看到冰山一角。永恒的时间,无涯的空间,浩瀚的知识海洋,无穷的未知世界,人的一生相比与此,是何其渺小。生而为人,永远要怀着一个虔诚的心态来接受变化,接受未知,才能更好地成长。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有探索精神,人类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未知的世界,在过程中不断发现知识,验证真理。人人如此,我们的成长不在于岁月的流逝,而在于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累加,和因此而发生的心态蜕变。  本章对于当下社会的重要启示为:  1.一直以来你所信奉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可能只是名义的角度);  2.名义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运行实质,若过分追求名义,则本末倒置,实质会受到威胁;  3.注重事物的形成和演化,不能光看中事物本身,还得推导它形成之前的状态。  做人做事,要知终始,终就是最终目的,始就是你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代表着自我的本质能要什么,而最终的目的则是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和能之间的障碍又有哪些,了解了这些,并且顺应规律,最终会成你所想。这是认清本质的重要性。  遵循名义而活着的人们是为别人活着,只有遵循实质而活着的人才真正能掌握自我的命运,不被他人操控。我们从一出生便要遵循各种各样的形式,在认知力达到可以自我分辨之前,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按照别人给定的路线活着。而当我们有了自我的思想并可以分辨名义和本质的时候,一定要走出来,走出来必定是要经历些波折的,短时期来看不如按照别人给定的生活来得稳定和安全。但是如果你没走出来,你可能就只能永远活在潮流中了,你甚至会迷失,忘记了自己真正的需要,真正的梦想。当这部分人已经沉浸在这种生活里,并且感到安稳和幸福的时候,我真心地祝福他们,因为这太难得了。  名义和本质对于生命来说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是创造命运还是被命运创造。大多数人选择了被命运创造,因为这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在作祟。而那些把自我实现当作最重要的需求的人们往往选择创造命运,做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他们注定会见识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大山大水中去,大风大浪里来,感受到世界的博大和知识的无穷。  任何一个时代,把自我实现当作最重要需求的人都是很少一部分,马斯洛称这部分人为自我实现者,占到人群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实验数据表明,他们比一般人拥有更高尚的情怀,他们更爱人类,更无私。  然而这并非他们拥有多么高的天赋,而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遵循着道的规律,遵循着实质,遵循着自我,遵循着自然,他们只是发现实质和规律的奇妙,并且勇于按照规律而非按照潮流来生活,于是他们获得了更加不凡的生命。  电影《云图》中有一句台词,分享给诸位:  我见过太多的世界,当不好奴隶。
  境界之融会贯通,赋词如下:  有涯醉梦十维渡,无限河山一叶舟。海纳千川通异域,胸藏百世聚同流。
  第九讲 天下归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三十七章》  译文评注:  道自然而为之,作用于宇宙万物。  (无为乃道势,游刃有余;无不为乃道性,衣养万物)  侯王若能顺应道,万物将和谐运行。  (道法自然,和谐之本)  运行过程中私念横生,我可以用“天然纯真”使自己安定。  (道者,损有余而补不足,故天下安定)  不重名义的天然纯真,可令人减少杂念,少私寡欲。  (志虑忠纯者必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可进入安和平静的状态,人人如此,则天下自然安定和谐。  (人心不宁,天下不定)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名词解读:  无为:顺势而为,势大而行小,势显而行隐,时人不见,故曰无为。
  境界引述:  无为是经常见到的一个词,我总是能在各个地方看见它,也总是能从各种人的嘴里听到它,大家似乎都明白无为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我基本上没什么可唠叨的,因为它太常见,百度百科又介绍得那么详细,在正式说一些干货之前,我先说个笑话。  有个人开典当铺,有客人拿了一面单皮鼓来当,铺主吆喝道:皮盆子一个,当银五分!有人拿笙来当,铺主吆喝:斑竹酒壶一把,当银三分!有人来当笛子,他又吆喝:丝缉火筒一根,当银一分!  后来有人把擦屁股的帕子拿来当,他吆喝道:虎狸斑汗巾一条,当银二分!小伙计见了说:这东西要它有什么用?铺主答道:若他不来赎,留下来擦擦嘴也好!  这年头,真正识货的人不多,不懂装懂的人不少。  很多人,但凡对《道德经》稍微有点认识的人,都有可能知道无为的真实涵义是顺势而为。无为的核心意义也就在于顺势二字,顺大势而小迹渐隐,何谓小迹?即是人为。  大势相当于一根杠杆,可以将人为力量最大化,呈现出不可思议的结果。  一个朋友当年在百度当差,那时的百度还小,有时候甚至不发工资,以期权代之。迫于生存压力,他选择离开。在北京生活,需要的是钞票不是期权。一个同事劝他不要走,但他去意已决,对这个同事说:公司的前景我看不到,工资也发不了,没办法,只能离开。他的同事说:怎么会看不到前景呢,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空缺很大,而中国未来三年的上网人群将会急速增长,我觉得用不了多久,公司就能壮大起来。我的朋友一意孤行,坚持离开,而后进入了另一家门户网站。短短几年过去,他的那位同事现在已经身家几百万,而他目前还拿着两万的月薪唏嘘不已。用他的话说,那位同事学历没他高,当时的能力也不如他,诸如此类。但他的同事几乎仅仅只是跟着公司走而已,等公司壮大,然后从里面分一杯羹出来,这杯羹可能许多人穷其一生都赶不上。但这就是顺势而为的力量,你不用做什么,只要跟对人,就能得到想要的。  而无为的前提是具备看清大势的眼力,这个眼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知识累加,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是不断扩展眼界的结晶。所以,无为没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并非想象的那么难。  眼力高,在于抛开形式看本质,也就是所谓无名之朴的核心意义。做人做事,注重形式而忽略本质,无疑是给自己的四周竖起围墙,只能看到一小方天地。朴来自天然,是美好的发心和坚定意志,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种品德可以让人耐得住性子,不那么浮躁。  世界充满了假象,这些假象会欺骗大部分人,被骗了的这些人完全出于自愿,因为世界的假象并非出于某个人的意愿,于是被骗了的这些人亦不知道自己被骗,他们只是很本分的按照形式跟着潮流去走,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自己被骗的事实。但他们会觉得累,因为这种生活要过一生。  被骗的永远是贪图小便宜或者太急切想要得到某些东西的人。希望这个现象给某些人一些启示。人生需要学会忍耐和等待,很多东西自然会来。欲望能让人丧失理智,从而不能很好的认清现实。而若坚守无名之朴,天下将变得更加真实,本质会更加清晰,看得清何为大势,然后跟在大势后面作为,想要的都会得到的。
  境界之天下归真,赋词如下:  大鸟乘风起,扶摇入九天。层云残巨迹,逝水匿流言。  朴素寻真义,无为辩雾岚。梦得鹏又顾,负背访仙山。
  《境界》四部,第一部分已经发完,从25日开始发第二部分,欢迎关注。
  第十讲 随遇而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八章》  译文评注:  上善若水。水善,因其乘天辅地滋润万物,无欲无求,从容自然。  (滋润万物,无欲无求,故成上善)  它游走在人们不喜欢待的地方,所以它接近“道”。  (水之态为动,水之性为随,水之益为润)  水善地而居,随地;  (环境适应能力强)  水善渊于心,随渊;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水善仁而与,随仁;  (水性无私)  水善信于言,随信;  (水性坦荡)  水善治而政,随治;  (水性通达)  水善能于事,随能;  (善于发挥所长)  水善时于动,随时。  (韬光养晦,待机而动)  因其从容无欲,亦无成败得失,无悲喜。  (不争以静,无悲无喜)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名词解读:  争:求,引申为动机。
  境界引述:  在中国文化中,水自有其特殊的地位。一则因为其孕育了生命,功绩伟大;再则因为其贴近生活,平易近人;另则因为其默默无声,谦虚低调。最后这个条件很重要,因为同样是好心人,内向的总比外向的更招人喜欢。上述这三点奠定了水在文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位置,虽然这不关水什么事,可是看上去很尊贵,我觉得没必要排斥。  回到本章文字,水之所以上善,是因其具备了人人向往而又无法达到的一种品质或者更恰当地表述为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作随遇而安。  水因其随性而上善,而接近“道”。水性游刃有余,随性从容,这是自然;水往低处流,和地心之引力,借外力而动,这是无为;水可渗透或蒸发,无法阻挡,这是自在。  文中阐述了水的七种特质:  1.适应环境能力极强:天上地下,尘土空气,水无处不在;  2.有容:水合万物,混同俗世而不斥;  3.无私:水乃生命源泉,滋养众生;  4.坦荡:流向四面八方,浩浩荡荡;  5.通达,可聚而成海,可散而成汽;  6.趋易,动静有时,进退无滞;  7.顺势,待机而动,应运而生。  自然自在,无为而作。水无常态,有常性,是应大规律而去小规矩,因其动而外物皆静,故可清明。人生而有探索需要,这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被表述为求知需要,虽然不尽相同,姑且这么引申,毕竟马斯洛比马少华有名气。人类因梦想而伟大,因探索而进步,于是见贤思齐。我认为贤者不一定非得局限于人类,一切给人类积极的启示作用,值得人类去学习的事物都是贤者,比如水。因此,对于某些大师“老子的这章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诉求”一说在下不敢苟同,因其并没有公正地站在褒贬之间,有一丝叉着腰指点江山的意味,于是我觉得于此章而言,是有诉无求,请某些所谓的权威勿要以陈规化思维去分析和看待问题,勿要以任何当下小的规律和现象来曲解大象,因为科技会随着时间越来越进步,但思想可不一定。  无论兵法还是商战,无论为人还是处世,皆可效法水。水是活的,因其无欲,故而无争,人有欲,可凭无欲状作有欲功,厚积薄发,积厚流光,方水到渠成,源远流长。
  境界之随遇而安,赋词如下:  无形亦有行,四海聚闲流,源自高洁客,云开渗不休。
  第十一讲 卓然不群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浯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 《道德经·二十章》  译文评注:
  赞美和斥责,有多大差别?  (毁誉,身外之欲,受制于人,于己无异)  美好和丑恶,有多大差别?  (美丑,人之观感,受制于境,于己无异)  人的本性所畏惧的,似乎不得不畏惧。  (生而求全,固守成规,畏人之所畏)  似乎从远古洪荒以来就这样了,且没有穷尽的样子。  (陈规因其陈而人人趋之,故不尽)  人们熙熙攘攘,如同去赴盛大的宴席,又像在明媚的春天里登高望远。  (亦步亦趋,没入潮流,不知何故,但知如是)  我独自停留,状态难以察觉,如同婴儿变成孩子之前的样子;  (守中之境:独立思考,内心空寂)  我闲散适意,如同没有来途亦无去路;  (浑然不觉,绝世独立)  众人都像是已经很满了甚至多余出来,而我独自空虚,似乎总也装不满。  (思动境阔,心若乾坤,是谓空虚)  我拥有一颗愚人的心,混沌飘渺,简单而又复杂。  人们都表现出似乎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而唯独我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人们都执着于表象,而我却对表象浑然不在意。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广大无边如同大海,自由自在若无止境。  人们都有所依凭,而唯独我像是愚顽笨拙,没有依仗。  我绝世独立,异于众人,因为我亲近了“道”。  (超然独立,不着名相)  括号外为译文;括号内为评注,辅助理解
  名词解读:  未央:将来未来,引申为无限接近。  未孩:婴儿长成孩童之前的绝对童真状态,一般是指三个月前的婴儿。  泊:停留,引申为独立思考。  母:根本,引申为“道”。
  不错  
  境界引述:  尼采说:更高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要孤独,而是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这句话是对曲高和寡最为形象的描述,但这句话同时也成为了自负高才却一事无成者最大的庇佑。  在古代,类似“曲高和寡”这样的表述还有很多,屈原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来昭示自己的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唐寅以“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来展现自己玩世不恭的孤独;而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也同样在表达着一种卓然。虽然他们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也避免不了孤独,也同样需要朋友。所以说“理解万岁”,所以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大部分人出于安全需要选择跟随潮流,毕竟要错大家一起错,这样才内心平衡。可问题是由此而来的后果得自己独立承担,这个后果就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愿意做什么,如此便会活得很累,假如这样的后果有人真的愿意承担并且乐于承担,那我无话可说,只能祝福他。另外一些人不按照潮流走,得失暂且不论,起码人生一世,他走了他愿意走的路。一旦于此中再悟出点道道,琢磨出点规律,也算是进入了循道者的行列。  分析本章内容,可总结出循道者所具备的三个特点:  其一,循道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信念坚定,知识广博,心胸宽阔;  其二,循道者具有独立调和能力,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思绪清晰,目标明确,欲望恬淡;  其三,循道者具有独立行走能力,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身心闲散,宠辱不惊,不着名相。  信念坚定,意味着不会轻易被潮流所左右,认定一件事,坚定地做下去;  知识广博,意味着见多识广,善于将知识熟练地运用到现实中,从现实中再发现新的规律,做到知行合一;  心胸宽阔,意味着认知达到一定境界,因其境界高故而有足够大的包容心,如此才能海纳百川;  思维清晰,意味着不可轻易被外界扰乱者,思考一件事,能做到心无旁骛;  目标明确,意味着省时省力,因为少走了弯路,所以能更快一步;  欲望恬淡,意味着无所求,无所求则无所依赖,无所依赖才能站得更久;  身心闲散,意味着来去自如,是谓大自在;  宠辱不惊,意味着嬉笑怒骂,内心无挂;  不着名相,意味着观照本心本性,直指根因,山川为舟,天地为家。  当下社会,最不缺的就是随大流者,而成为随大流者也最容易,因为陈规容易传播。而物竞天择,社会最先淘汰的正是随大流者。他们不是不会思考,可能更多的是不愿意思考;他们不是不能独立,可能更多的是他们喜欢跟随。很多时候,随大流者做事并不考虑有何意义,而是看看其他人在没在做,只要大多数人在做,他就会脑袋削尖凑一把热闹。这让他们有安全感,有平衡感,有存在感,有归宿感。因为这是一个大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很容易让人幻想一种大的能量,所谓大靠山,这跟中国的文化属性相关,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一件事物越繁密,其价值越低廉。随大流者似乎成为了社会最低廉的资源,只要你掌握了开采规律,就可以无限制地使用这种可无限再生的资源。  细看细想,不无悲悯。  社会发展太快了,大家停不下来思考就被人流带着流动了。只要能停下来用哪怕一分钟的时间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非得这样,或许社会就不像现在这样浮躁了。所以有了潮流这个词。毋庸置疑的是,潮流一定是人造的,人造唯靠人心。  最后分享一句话给诸位:  尼采说: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所没有直觉和良知。
  境界之卓然不群,赋词如下:  夜携长风一梦空,空梦无人入鬼门,天下怜我无人问,我怜天下问无人。
  第十二讲 超然物外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二十六章》  译文评注:  充裕是自如的基础;  (物欲足而静,静而求自如)  心静是身动的主宰。  (心静而后身动,方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正因如此,君子行走于世间,时刻保持着物质的充裕,即使有了荣耀,仍能身心闲散,超然物外。  (足而无谓,无谓足否,是谓超然)  万乘之主没有办法在失去天下后还依然轻松自如。  失掉充裕的自如就失掉了根本,丧失心静的身动就失掉了主宰。
  名词解读:  重:充裕厚重,引申为物质。  轻:轻松自如,引申为精神。  静:心,引申为精神。  躁:身,引申为肉体。
  境界引述:  管仲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连饭都吃不饱,还讲什么礼义廉耻,轻松自如?人类的一切学问都是从探索如何吃饱饭开始的,在吃饱饭之前,一切都没有饭重要。这是人性最根本的东西,任何人改变不了。于此可衍生三重境界:  第一境超脱生计;第二境超脱自我;第三境物我两忘。  普及一个实用经济学概念,叫做财务自由。所谓财务自由,指的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为你有其他收入。当工作不再是你维持生计的手段,你便自由了,因而你也获得了提升境界的基础。财务自由更专业的表述是当你的非工资收入(又叫做被动收入)大于你的相对固定总支出。这时候你拥有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且不需为生存发愁。  达到财务自由意味着达到了人生的第一重境界,超脱生计;  当超脱生计之后,便有了更多的闲暇去静下心来普观万物、指点江山。于此中,感官得到了完全释放,当看透是是非非活出自在洒脱来,即是达到了精神自由,那也意味着达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超脱自我;  当超脱自我之后,便拥有了大自在,自此任大地尘沙起伏,长空云卷云舒,在这种境界中久了,便达到了人生的第三重境界,物我两忘。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超脱生计。超脱生计有两个条件,其一是控制欲望,使固定支出停留在健康欲望的范围内;其二是提升非工资收入,使它大于固定支出。所以世界上有两种人不为钱发愁,一种是不在乎钱,因为钱多;一种是用不着钱,因为欲望少。但无论如何,请正视本我的欲望,那是天性,不可泯灭,因你我皆非圣人。  财务自由是本章一个根本性概念,是精神自由的基础。财务自由涉及到两个变量,一个是非工资收入,一个是固定支出。这里着重谈一下固定支出。毫无疑问,欲望和支出成正比。所以若想达到财务自由,就必须得合理调控欲望。而一旦某个人获得了合理调控欲望的能力,他的非工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这类似一种“越不需要越不缺少”的状态。而一旦某个人丧失这样的自控力,他的非工资收入也就会很低甚至于没有,那又会陷入一种“越需要越缺少”的状态。  借此引述一个高度辨证法:在物质越不自由的时候,越需要精神来填补,奈何此时的精神比物质还要骨感,而当物质渐渐丰富起来不需要精神再来填充的时候,精神却也丰满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越不需要越足,越需要越不足”。这是复杂的辩证逻辑,涉及到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但是任何时候,物质自由需要精神的配合,精神自由也需要物质的配合。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不光指权利机构,还指精神和思想。脱离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便会轰然倒塌,所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其实际意义是“燕处超然”。物质享受是精神享受的前提,物质自由也是精神自由的前提,否则时刻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担心受累,精神饱满尚属难得,更别提自由。  本章内容着重强调物质的重要性,这是《道经》第一次谈到物质,说明老子是站在凡人的角度去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天道立在人道基础之上,凡不合人道处也难合天道。  物质代表现实,精神代表梦想,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显然,人不能没有梦想,但也不可抛开现实空谈梦想。
  境界之超然物外,赋词如下:  春染荒草绿,夏携暖风疏。秋光熟硕果,冬风筑泥炉。  物盛通高界,无求百事足。人间多妙景,心醉我自无。
  第十三讲 游刃有余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二十七章》  译文评注:  善于行走,没有痕迹;  (行,引申为处事,顺乎自然规律即可不着痕迹)  善于说话,没有瑕疵;  (言,引申为制度,顺乎自然规律即可不留瑕疵)  善于计算,不用工具;  (数,引申为运筹,顺乎自然规律即可抛开工具)  善于关闭,不用门闩;  (闭,引申为自制,顺乎自然规律即可不需约束)  善于打结,不需绳索;  (结,引申为联合,顺乎自然规律即可不需强求)  所以圣人善于立人,所以没有无用之人;圣人善于立物,所以没有无用之物;  (人因其利于人而立,物因其利于用而立)  这叫做腹内蕴藏智慧。  (腹内乾坤,大智大慧)  所以境界高者是境界低者的借鉴和向往;  境界低者是境界高者的资源;  然而不要(人为地)追求他人的境界,也不要(人为地)依赖这种资源。  (见贤思齐则进,蓄意标榜则退,在其位谋其政,顺其自然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即使很有智慧了,却迷迷糊糊,仿佛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最大的奥妙。  (智在行,慧在心)
  名词解读:  圣人:接近道的人。  袭明:内蕴智慧。  师:借鉴。  资:资源。
  境界引述:  所谓无,并不是真正的没有,而是顺应形势,让形势显化,行为隐化,故曰无为。  因此,文中所谓“无辙迹,无瑕谪,不用筹策,无关楗,无绳约”都并非真正的没有,而是有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以魔术为例,人人都知道魔术是假的,魔术师用巧妙的手法(以事物规律为基础)展示出来之后,往往令人震惊。我们并不知道箱子里怎么会突然就冒出一只猴子,但是我们一定知道,这只猴子不是并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只是我们找不到它出现的痕迹而已。也就是说,只要顺势,便可以产生跟魔术一样的效果,来无影去无踪,了无痕迹,亦无瑕疵。  古时帆船借风而行便是顺势的实例,值得注意的是,顺势并非顺人势,而是顺道势。人的本性中有着探索的精神,但是这种精神逐渐被安全需求所淹没了,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安享现在。于是,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往往是大部分人受制于少部分人。所以,要想学会顺势,首先得学会全面看问题,目光不要只停留在眼下,还要放眼于未来。  顺势的意义在于使事物的发展变得自然和简单,这需要转化的思维。  比尔盖茨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把合适的资源放在合适的位置,资源才能称其为资源;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人才才能称其为人才。所以,千里马若不遇伯乐,可能就去拉车了。芸芸众生多为凡夫俗子,一相比较自然有高有低,低可以向高发展,高可以充分利用低,这个过程是运动的过程,高和低不断转化。三十年后,河东河西,有的人被后来的超越了,有的人赶超了前人,所以,前后高低是一个定量,而此间的众生则是变量,这就是转化。从管理上来讲,有效合理地利用转化思想去布局,物能尽其用,人能尽其才,不断优胜劣汰,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率。  转化的意义在于使事物的发展变得顺畅和高效,这需要独立的状态。  过分追求赶超则会迷失,为了高而高,则忽略了高本身具有何种意义;过分地依赖于利用低这种资源也会迷失,为了利用而利用,则忽略了利用本身有何种意义,如何掌握度成为了要点。那么分寸在哪里呢?分寸就是,顺势而为,不要依人性,人性充满了主观,而道则是客观的。这样的状态就是,有了智慧而不要去张扬,智慧在心中,而身在行动中。这就需要独立的状态,不受干扰,懂得回归。  独立的意义在于使事物的发展变得可控和稳定,这需要顺势的法则。  顺势需要转化,转化需要独立,独立又需要顺势,恰好形成一个循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然。  最后分享一句话给诸位:贫穷莫要清高,富贵莫要无耻。  愿君深思。
  境界之游刃有余,赋词如下:  庖刀游刃纵横间,文笔誊竹纸墨前。觅道无非熟弄巧,通神不过客成仙。
  第十四讲 有无相生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译文评注:  三十根辐条成为一个轮子,因为有孔所以得以让车轮转动。  糅合粘土制成器皿,因为器皿中空,所以能够装东西。  建造门和窗,方便人们进出和空气流通,这样房子才能发挥应有的功用。  因此,实体是物品价值,虚空是使用价值。  (有无相生,而成其用)
  境界引述:  本章内容浅显,没什么可说的,先说个故事:  一天,一位在大学里教授禅学的教授来请教南隐禅师,什么是禅。  南隐禅师以茶相待。他将水注入来宾的杯中。杯子满了,南隐禅师好像没有发觉,他继续往杯子里注水。  望着茶水溢出杯来,满桌都是,教授忙着用纸巾拭水,并对南隐禅师说:“杯子满了,茶水已经漫出来了,禅师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停下来。
  “你就像这杯子,”他微笑着说:“你的头脑里装满了你对禅的看法和想法,却来问我。如果你想让我说如何是禅,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   本章所诠释的是高度唯物辩证法:事物一体两面,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我们往往只会重视事物的表面,而不注重其实质,但是任何的问题必须得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才能获得真解,给人最大的启示是:不要片面的看问题。  至于实体和虚空的关系,我认为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实体因虚空存在而存在,相反,虚空因实体存在而存在,实体是事物的价值,而虚空是事物的使用价值。物之为物,因其用也,若无用,则利不生矣。这是互补的。  以男女感情为例,一位女士若想获得一段融洽的恋爱生活,不能条件太好,样样拿得出手,也不能条件太差,样样拿不出手。如果样样拿不出手则是完全“虚空”,若是样样拿得出手则是完全“实体”,前者没有任何实体为依仗,无利;后者没有任何的虚空可以让男士“趁虚而入”,无用。所以这两种女人最后会被剩下。一个女人想要幸福不光得完善自己,还得学会装傻卖萌,适时的给男士一点可乘之机不失为一种“无之以为用”,适时的给男士一点吸引之处不失为一种“有之以为利”。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哲思,并不是现实当中任何事物都适用,我们需要懂得的一点是,事物一体两面,不能进,可以以退为进。
  境界之有无相生:  知之而止谓真失,参悟陈知亦不迟,宇宙延绵堪不尽,知之甚少好人师。
  第十五讲 曲而全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二十二章》  译文评注:  有缺陷才会往更完整去发展,有坎坷才会往更顺畅去发展,有空缺才会往更充盈去发展,有凋敝才会往更创新去发展。  (知不足以进取)  因为需求少,反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更容易得到,而如果需求过多,精力分散,反而容易迷惑。  (聚力则功之至;散力则势必衰)  所以圣人坚守运动转化,以此作为行走天下的原则。  (动而天地合,万物生)  不(执意)去探究,故而能看明白事物的本来;  (身在此山故不全,跳出圈圈而成圆)  不(执意)去夸耀,从而能顺利表明自己的思想;  (争论则无法顺利表明意见)  不(执意)去否定,这就是一种收获;  (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不(执意)去肯定,故而能得到普遍认同,遂长于人。  (全而归之,人心向之)  就是因为不“执意”,顺其自然,故而于天下,就无所谓争与不争,故莫能争之。  古时所说的“曲则全”,难道仅仅只是说说而已吗?若是顺着这样的规律去行事,事物真的会越来越完整。  (不足而全,成全之势)
  第十五讲 曲而全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二十二章》  译文评注:  有缺陷才会往更完整去发展,有坎坷才会往更顺畅去发展,有空缺才会往更充盈去发展,有凋敝才会往更创新去发展。  (知不足以进取)  因为需求少,反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更容易得到,而如果需求过多,精力分散,反而容易迷惑。  (聚力则功之至;散力则势必衰)  所以圣人坚守运动转化,以此作为行走天下的原则。  (动而天地合,万物生)  不(执意)去探究,故而能看明白事物的本来;  (身在此山故不全,跳出圈圈而成圆)  不(执意)去夸耀,从而能顺利表明自己的思想;  (争论则无法顺利表明意见)  不(执意)去否定,这就是一种收获;  (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不(执意)去肯定,故而能得到普遍认同,遂长于人。  (全而归之,人心向之)  就是因为不“执意”,顺其自然,故而于天下,就无所谓争与不争,故莫能争之。  古时所说的“曲则全”,难道仅仅只是说说而已吗?若是顺着这样的规律去行事,事物真的会越来越完整。  (不足而全,成全之势)
  名词解读:  一:运动,引申为转化、发展、运行。  自:自我、固执,引申为偏狭。
  境界引述:  之前,我们谈到过科技地发现和发展过程,此章正是描述了科技探索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发现不足并不断尝试改进。于是,人类的科技文明进程就这样缓缓推进了。  常言道:知足常乐。意指把欲望控制在一个自己能满足的范围内,那么就会得到相对永久的快乐。当然,也有很多人把这个词当作消极的借口,以此作为其不作为不努力的挡箭牌,因其与此章无关,故不作评论。  宋代程颢有语:存天理,去人欲。此言遭受后世人疯狂批判,理由是不尊重人性,实则有点妄言论断。传统文化倡导能力要一直向上,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倡导欲望要一直向下,所谓去人欲,所谓知足,所谓静心。人的成长在各个阶段有所不同,人性也相应地有其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诉求不一样,那么所谓人欲如何去不得?  铺垫到这儿,开始言归正传。  本章所体现的方法论正如一开始所讲,是不断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变得更加完善,这个方法论叫做知不足而足,适用于治学和做人。  在一个领域内,只有不断地去发现不足,才能不断进取。倘若无法发现不足,有了自满情绪,则自筑藩篱,停下成长的脚步,最终会被时间淹没。正如奥林匹克精神一样,是更高更快更远,而非最高最快最远,于是,记录被不断刷新。所以人难得的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但这也仅仅只是一种成长进取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各个方面。  由此,我们谈谈逆境和顺境:  陆游诗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可能诸位都读到过,但其深层含义,可能领会不是那么太深。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一种人生哲理——不缺不尊。  所谓不缺不尊,就是说因为缺此种事物,而使此种事物变得弥足珍贵。要想柳暗花明必须先得山重水复,倘若尽是柳暗花明,那柳暗花明就不是个东西了。从生活规律来看,山重水复似乎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人在经历山重水复的时候,同时也在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观察事物发现规律的能力,是在无意之间提升自身的境界,无论思想上还是能力上。从而才会在面对柳暗花明的时候能有心境去品味,而不是视而不见或者累得停不下来发现这种美好。  故而,人生必须经历的东西有很多,遇上逆境别沮丧,遇上顺境也别狂妄,把握前进的方向,遇匪杀匪,遇佛拜佛,遇水渡过,遇山绕过,是谓顺其自然。  本章内容中所谓的“不自”就是说要顾全,不要固执己见。固执己见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争”字。争就难免会违背规律,做不到顺其自然,古语讲:欲速则不达。佛家讲不可得,何谓不可得?就是争之不可得,不争还有可能得。  而固执己见又与行事果断一线之隔,所以说来说去就是个度的把握,过度就是固执己见,适度就是行事果断。所谓中庸之道,无非就是把握度的哲学,执中守正即为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折中致和,即为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因时制宜,即为顺时顺势,顺风顺水。  仔细想来,这个世界上多数坏的事物都是由好的事物过度之后产生的,比如自负是由自信过度产生,自卑是由自谦过度产生,暴躁是由刚硬过度产生,懦弱是由妥协过度产生。诸位若有兴趣,可细细品,慢慢悟。  本章的全部意义在于曲则全三字。  曲则全,也就是觅不足而足之之意。发现事物的缺陷是为了不断弥补,使之更加完善。一切科技发展都遵循这样的过程。同时,曲则全也是人类提升境界的法门,逆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它是顺境的对立面,换句话说,正因为有逆境,你才会往顺境里发展。所以,逆境让你有了突破和超越自我的机会。否则人生就会像一杯水一样,静待岁月来蒸发。安逸固然好,但是安逸的生活中,缺乏了那种热热闹闹起起落落的生活情趣和本真。  说来说去哲学思想就那么多,知道不代表做到。很多东西都需要靠时间来沉淀,等不起的都会过时,思想和感情都一样。
  境界之曲则全之:  夫子鼓琴弦,沉心入乐魂。一朝参妙韵,百日筑精神。  肃穆思云廓,端庄望马腾。琤然一曲罢,恍悟周文王。
  《道德经》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了解透彻的……
  第十六讲 自得其乐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二十三章》  译文评注:  规律无言,自然而然。  浩荡的狂风不能持续整个早晨,滂沱的暴雨不能持续整天。  (全不可久,道不可得)  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这些呢?是天地的规律。天地的规律尚且不能让狂风暴雨持久,更何况人呢?  (狂风暴雨,意指极限,极限短暂,不可保全)  所以按照“道”去为人处事就相当于在道的境界当中了;  按照“德”去为人处事就相当于在德的境界当中了;  按照“失德”去为人处事就相当于在“失德”的情境当中了。  (灵机一现谓之滴水,滴水穿石谓之厚积,厚积薄发谓之自在)  在“道”的境界当中的人,是因为他乐于追寻“道”;  在“德”的境界当中的人,是因为他乐于追寻“德”;  在“失德”的境界中的人,是因为他乐于追寻“失德”。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敬之人必有独到之处,幸与不幸,全在一心)  “失德”者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其能力无法支撑人生,人们不会轻易信服,甚至有可能导致众叛亲离。  (人不是自己活着,也不是为自己活着,洒脱如庄子,亦在人群中孤独)
  名词解读:  失:失德,不遵循德,引申为一种状态。
  境界引述:  晚清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三个境界简述为:登高远眺,兢兢业业,悠然自得。是描述人生的不同境界。而本章内容中,亦蕴涵着三个境界,相比王大师的三境界,可能更加严苛,因为它们分别代表着社会上的三个群族。下面将一一阐述,请诸位接通现实去观照。  本章内容中的三境界是:循道之境,循德之境,失德之境。在老子看来,循道、循德和失德主要取决于个人喜好问题,我表示严重同意。  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境界的不同源于思想的不同。而境界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从而主导其行为,于是自然形成三六九等。  德是道的形迹。若要用文字区别“道”和“德”,“道”表述为融会贯通,“德”则表述为按部就班。  所谓失德之境,就是不能按照规律的指引按部就班地行为,这里的规律是指天道规律,不是一少部分人的信条。  网络上有一个视频,叫做《&北京青年&系列纪录片:80后夫妻的北京买房梦》,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的北漂夫妇买房的故事:  丈夫在一家IT公司,妻子开了一家网店,两个人的收入估计也在一万块钱左右,于是他们开始为实现梦想行动起来。两人省吃俭用压缩一切开支取消一切业余需要花钱的消遣,双方父母也都在想办法。最终男女双方的父母东拼西凑凑了六十万,终于凑够钱付了一套总价为140万左右的二手房首付,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将来面对的是每个月还月供的二十年。一开始,我实在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会笑得那么幸福,那么真切,最后我终于明白,所谓人各有志,大概就是这样吧。  对于强者来说,弱者是一种开发不完的资源,但是弱者并不以为意,他们还在不遗余力地想成为弱者。因为他们处在他们的境界中,只能从弱者群体那里找到了归属感。  不必怀疑,他们以成为弱者为乐,虽然他们不自知。你可能觉得这很可悲,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样的人占人类的大多数,看不到事情的真相,被各种表象笼罩,只适合跟着潮流走。但好在他们觉得幸福,这也许就是命运,我真心祝福他们。  失德之境的上面就是循德之境,也就是说能按照规律指引按部就班地实施行为。这个境界中的人,心比身体累,累就累在按部就班四个字上,但好在他们仍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者,所以他们也有他们的幸福。我就不祝福他们了,他们根本看不见。  然后就是循道之境,将规律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真正了无事物发展的根本,看清社会的各种情态,相比物质,他们更在乎精神。他们在寻找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感觉,努力修炼和提升人生境界。我同样也不再祝福他们,因为用不着了。  在《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对于一曲《流浪者之歌》三个不同版本的评述恰合本文所述的三境界。借用里面的话来进行如此总结:循道者心到手到;循德者手到心不到;失德者心手都不到。并且,这是命运为他们涂抹的底色,很难擦掉。即使偶尔达到心手合一,也是发挥超常,这个状态并不持久。  这些境界内的人都非有何目的,在有目的之前,他们就已经是这样了,是谓“乐得之”。这是一种观念,《遥远的救世主》里面表述为文化属性,不以意志为转移,是一种人性规律。一个国家的文化属性又可称之为国民性,国民性和其发展历史、所在地域皆有很大因果联系。  值得聊聊的是,不长久是本章中重要的哲学概念。纵观世间万物,确没有长久者,都在不断运动中改变,这体现了道的根本法则——运动。人应该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去循道,不要妄想持久,从瞬间的获得中可体会长远的快乐。  整部《道经》就是人所能达到的各种境界,这些境界可大可小,因人而异。正因为我们还没达到,所以才称之为境界。人生就是境界攀升的过程,从这个跳到上面那个,从上面那个跳到更上面那个,不断的高,才能看得更远,悟得更透。
  境界之自得其乐,赋词如下:  路坦流潮涌,峰高鸟雀欢。攀得云尽处,惚恍忘江山。
  斟酌七载,琢磨三年,自成一派,支持!
  循道者心到手到;循德者手到心不到;失德者心手都不到。  ---------------------------------------------------  顶顶!
  第十七讲 心如止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治国爱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十章》  译文评注:  承载精神和魂魄坚守运动,能够不违背自然吗?  (如实观照)  意念集中,呼吸自然以致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  (无欲无求)  清洗除掉心灵上的尘垢,能够做到没有瑕疵吗?  (回归自然)  治理国家、爱护人民能做到顺其自然而为吗?  (在其位谋其政,循道义而少政令)  天门的启动和关闭,能做到祥和宁静吗?  (天门:眼耳鼻舌身意)  了解是非善恶,通晓天下知识,能做到如同不知道一样吗?  (行为世范,德以化人)  (任其)自然生长,自然发展,出现却不在意,作为了却不依凭,引领却不主宰,这就是深邃而飘渺的德性!  (不计得失,不着悲喜,不事功过,谓之玄德)
  名词解读:  婴儿:出生至三个月,谓之婴儿期,沉静如水。  玄览:心镜。  天门:意指感官。
  境界引述:  世间多的是想修道成仙的人,奈何怀有目的地修道,一般是成不了仙的,成仙都在无意间。仙这个字很有意思,山人而成,意在告诉大家神仙都活在山上,那就得耐得住寂寞,弃得了功名,也别惦记着花花世界那点风花雪月,卿卿我我。况且如今随便拿出一座山来,上面都是满满的游客,想找这么个清净点的地方还真是困难,所以我挺可怜哪些想成仙的人,连座清净点的山头都找不到,岂不要憋死?所以特意给他们指条明道,不妨退而次之,先修玄德。  玄德,德性之深远也!  深远而必幽寂,浅显而必喧嚣,万物之理。深远因何幽寂?大声不可闻也。  玄德的前面竖起三道门,分别是不计得失,不着悲喜,不事功过。  欲望不断低,无谓得失,故可不计;  情绪不断静,不兴悲喜,故可不着;  心态不断稳,无意功过,故可不事。  而若想跨过这三道门,你的灵魂、心灵、精神、行为以及感官能做到始终沉静如水吗?对此,老子持怀疑态度,所以一直啰啰嗦嗦地反问,老人家不说能也不说不能,真是用心良苦。我可没那么好的耐心,所以明目张胆地告诉大家,这些内容基本没有人能全部做到,这是一个明确的暗示,玄德实在难得,好好做人吧,别想着成仙了。  玄德接近道,世间很多人连德都达不到,何况道?而循道者不在意成与不成,只是不断地接近,芸芸众生亦可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我们的目的不是达到,而是始终走在路上,不断自我完善,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  本章内容认为婴儿是最接近道的人类状态,因为婴儿只有天生欲望。所谓天生欲望,就是受身体支配的原始本能,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要睡。人一旦有了非天生的欲望便会离道越来越远。非天生的欲望是由人心生发的欲望,诸如控制欲、权力欲、贪欲。后天形成的这些欲望背道而驰,所以要节制。而即使是天生的欲望,若一旦放任怂恿也会超出天生的范畴。所以从古至今,不断提到静,就是希望让那些纷纷扰扰的欲望都静下来。  道没有目的,但人有目的,而且目的性很强,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目的。众生在成与败的虚幻里挣扎,在悲与喜的囚笼里纵欲,在得与失的圈套里拼搏,就像无数带着脚镣的人在跳舞。  其实人生一世,洒脱自在最重要,若终其一生都不能自由地思想,洒脱地爱恨,即使名利双收,又复如何?愿君深思。
  境界之心如止水:  无风水自平,云影静江心,想欲寻何处,漪痕入镜中。
  第十八讲 晓畅万物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  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十六章》  译文评注:  努力达到身心空寂的极限,保持清静无欲,且坚守不动。  (清心寡欲)  万物生生不息,我从这万物当中去感悟循环往复的规律。  (读万书,行万路,观万景,融万物,是谓致知格物)  万物纷纷扰扰,最终又回归到它们的最初的状态,是谓根本。  (兴衰交替,生死轮回)  回归到它们最初的状态,称之为静;  (落叶归根,天然之静)  事物静下来,就回复到生命的本原,称之为复命;  (野草不尽,因风而生)  回归生命的本原,是永恒规律,称之为常;  (四季轮回,万物兴替)  能够认识到这些,称之为明。  (云卷云舒、花开花败谓之常态,胸藏万物并作的情怀,谓之明)  不清楚或者放不下,轻举妄动,往往招来灾祸。  (逆天而为、逆势而上,谓之不识时务)  通晓常态方可容纳万物,容纳万物方可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万事周全,万事周全乃天运不息,天运不息乃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乃运动不息。  (容纳万物的胸怀能做到公正,于是看问题办事情就能周全,能符合规律。符合规律就会保持长久,生生不息。)  因为忘记了自我意识,也就无所谓得失与祸福。  (淡然无谓)
  境界引述: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万卷书是为了增长知识,难道那万里路是为了锻炼耐力吗?想必没有人会这么问。显然,这万里路在于一个行字,而行走的意义在于耳闻眼观,是谓知行合一。说到知行合一就不得不提一个奇人,这个奇人叫王守仁,是明代中期的大哲学家。这个人之所以奇,在于他花了七天七夜格一根竹子,虽然没格出什么东西来,人却病倒了,姑且算作收获。这格竹源自《大学》中所谓的“致知在格物”。 当然,他不光只格了竹子,还格过很多其他事物。后人每论及此事,多觉荒唐可笑,除了耗费心神,毫无益处。我以为此事不能一概而论,虽然他在格物的时候没有一下子格出什么神奇的至理或法术,但也正因为他观察了万物,无意间与冥冥之中的天道相融通,为他后来悟得心学奠定了深厚基础。  本章内容所论述的正是普观万物,老子认为普观万物自有其内在奥妙,最起码可为艺术创作打开灵感的大门。  万物皆有灵性,每件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