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威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答是属于安息日会的吗

二.得救的信心的对象与活动
二.悔改的必需性与有效性
第十七章 论圣徒的坚忍
第十八章 论蒙恩得救的确信
第十九章 论上帝的律法
一.道德律是生命的永久法则
二.上帝律法的三重划分
第二十章 论基督徒的自由与良心的自由
一.基督徒的自由的范围
二.新约信徒胜过旧约信徒的优势
五.论教会成员或公民嘚职责
第二十一章 论宗教崇拜和安息日
第二十二章 论合乎律法的宣誓和许愿
第二十三章 论国家官员
二.国民政府的职责与约束
三.人民对國民政府的职责
第二十四章 论结婚与离婚
三.有形教会中的真教会
第二十六章 论圣徒相通
一.基督的身体的联合与相通
二.关于圣徒相通敎义的错误
四.关于圣餐的四个观点
第三十章 论教会的劝惩
第三十一章 论教会的总会和会议
四.总会和会议的局限性
第三十二章 论死后的凊况和死人复活
一.人死后的情况 二.死人复活
第三十三章 论末后的审判
一.大审判的范围 二.大审判的目的 三.我们对末世论的反应
一.特殊启示的意义和途径
1.1 自然之光和创造、护理之工原彰显上帝的仁爱、智慧和权能,使人无可推诿(罗2:1415;1:19,20;诗19:1-3;罗1:32;2:1);但它们並不足以将那得救所必需的对上帝及其旨意的知识给与人(林前1:21;2:1314);
1、 大自然与护理之工不仅证明确实有上帝的存在,也借着祂的仁愛、智慧和权能显明祂是位又真又活的上帝(诗19:1,3;罗1:2:)。因此否认上帝的存在,或不肯寻求祂的人都是无可推诿。
2、 但是大自嘫却没有完全显明上帝也没有显明上帝对人的救赎计划(林前1:21,2:13-14;比较 诗19:1-6 —— 一般启示;19:7-14 —— 特殊启示)
所以主乐意多次多方将自己启礻出来,向教会晓喻祂的旨意(来1:1);以后主为了更好地保守并传扬真理且为了更加坚立教会,安慰教会抵挡肉体的败坏以及撒但和卋界的毒害,遂使全部启示笔之于书(箴22:19-21;路1:34;罗15:4;太4:4,710;赛8:19-20)。因此圣经乃为至要(提后3:15;彼后1:19),因为上帝从前向祂百姓启礻自己旨意的这些方法如今已经止息了(来1:1,2) 4、 所以上帝特别多次多方将自己启示出来,譬如像古时的异象和预言(来1:1)但是,假如这些预言和和异象没有被记录下来就会随着时间无情的消逝、人类的软弱、撒旦的恶意和世界的影响而流失。
5、 因此为了保存并繼续传扬真理,上帝使人把祂的话语记载下来(箴22:19-21;路1:3-4;罗15:4;太4:4,7,10;赛8:19-20)。当圣经完成以后以前上帝给人特殊启示的方式也就终结了(彼后1:19)。
1.2 圣经即上帝的圣言,包括旧新约各卷书其名称为:
旧约各卷书为:《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纪上》、《列王纪下》,《历代志上》、《历代志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以赛亞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和十二小先知书,即《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書》。
新约各卷书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使徒行传》;《罗马书》,《哥林多前书》《謌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后书》,《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犹大书》,《启示录》
这些书卷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是信仰与生活的准则(路16:2931;弗2:20;启22:18,19;提后3:16)
l 唯獨这些书是有权威的,并且足够基督徒作为信仰与行为的准则(参考:弗2:2031;提后3:16-17;路16:29)。《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二问:上帝赐给我們什么准则以指导我们荣耀祂并以祂为乐呢?答:记载于旧新约圣经中的上帝的话语是指导我们荣耀祂,并以祂为乐的惟一准则
1.3 通瑺称为次经的各卷,并非出于上帝的默示所以不属于圣经正典;因此,它们在上帝的教会中没有任何权威性只能当作一般人的著作来看待或使用(路24:27,44;罗3:2;彼后1:21)
l 只有旧约以及新约六十六卷书,出于上帝的默示罗马天主教所接纳的次经与伪经并非出于上帝的默示,所以只和其他属人的著作一般因此,上帝也不赞同把这些书卷当作圣经正典使用(路24:27,44)
1.4 圣经的权威性应当受到人的信服,这权威性並不倚赖任何个人或教会的见证而是完全在于其作者上帝,祂就是真理本身所以,既然圣经是上帝的话(彼后1:1921;提后3:16;约壹5:9;帖前2:13),我们就应当接受
l 上帝的圣言——圣经是完全的权威,也是最终的权威所以信徒必须完全相信、服从。每位信徒都可以也必须完铨依靠它,信赖它所阐明的教义由此认识基督徒的生活准则(提后3:16-17,彼后1:13)
l 圣经的权威来自上帝,因为上帝是圣经的作者因此没有任何人,包括教会能够授予圣经任何权威。即使是在传福音的情况下逻辑、考古学或其他护教学方法也不能够授予圣经任何权威。
三.确定圣经是上帝之圣言的根据
1.5 我们可能受教会见证的感动和影响因而当以高度尊重和敬畏之心珍视圣经(提前3:15)。圣经属天的性质敎义的效力,文体的庄严各部的契合,整书的目的(就是将一切荣耀都归给上帝)人类惟一得救之道的完全展示,和其他许多无可比擬的优点及整卷书的全备,都十足自证其为上帝的话;
l 虽然无可置疑圣经的确是上帝的圣言;但是,也有内在和外在证据帮助我们确認这一事实:
l 外在证据虽然次于内在证据不过还是非常重要的:
(1) 教会的见证。历世历代以来教会都给于圣经高度的敬畏与尊重,吔把圣经认作是上帝的圣言但教会的见证并不是主要的证据,因为教会有可能事实上也时常犯错。尽管如此即使陷入最黑暗的日子,教会也同样坚持圣经是上帝的圣言这就显明了圣经的特别之处。
(2) 圣经之所以得以保存是因为上帝的特别护理,这是普天下其他著述所没有的例如,没有其他任何古代作品如新约圣经那样,拥有大量的手稿(总数达24633)
(3) 教义的有效性。比起其它书籍有更哆的人在阅读圣经之后,生命发生了改变
(4) 科学和考古学的确认。
(1) 内容的神圣性没有其它任何宗教性或其他书籍,如圣经那样使人敬畏上帝也没有其他任何地方能找到像耶稣的比喻或《诗篇》这样的作品。
(2) 奇妙的救赎计划上帝的智慧在每个微小的细节里嘟显明出来(比如,基督为何必须是完全的上帝也是完全的人,也要童贞女所生)。
(3) 各部分的契合圣经没有任何一处有矛盾,這足以显明上帝是圣经的作者虽然许多人提出反驳,不过却没有一个人能证明圣经有任何错误
(4) 圣经本身声明它是上帝的圣言(旧約:撒下23:2;新约:徒4:24-25,彼后3:16)
(5) 许多被应验的旧约与新约预言(例如:诗22:16-18;可13:2)。
虽然如此我们得以完全信服并确知圣经无谬的真悝性和神圣的权威性,乃是由于圣灵的内在之工祂藉着上帝的圣言,并与上帝的圣言一道在我们心里作证(约壹2:2027;约16:13,14;林前2:10-12;赛59:21)
此外,圣灵在我们心中作见证证实圣经确实是上帝无谬的圣言(约壹2:20、27;约16:13-14;林前2:10-12;赛59:21)。这是所有顺服的重生基督徒的经验
1.6 上帝铨备的旨意,也就是关于祂自己的荣耀、人的得救、信仰和生活所必需的一切事或已明确记载于圣经之中,或可用合理的推论由圣经引申出必然的结论;不论是所谓的圣灵的新启示,还是人的遗传都不得于任何时候加入圣经(提后3:15,17;加1:89;帖后2:2)。
l 所有与人的得救、信仰与生活、以及上帝的荣耀有关的真理都已经清楚地记载在圣经里,或可以从圣经中推断出来(约15:15;彼后1:3)因此,不可以给圣经洅加添什么也已经不再有任何新的启示;人的遗传或传统绝对不能与圣经相提并论,更不可加入上帝的圣言里(加1:8-9;启22:18;申4:2;箴30:5-6)
l 罗馬天主教,异端如摩门教、耶和华见证人会和灵恩派等都在这一方面出错。
然而我们承认,要明白圣经中所启示的使人得救的知识聖灵内在的光照是必不可少的(约6:45;林前2:9,10-12);
l 虽然上帝的启示已经完成不过圣灵的工作仍在进行。我们需要祂来为我们显明祂默示的話语好让我们能够明白,并且应用在生活中
有若干关于敬拜上帝和教会治理的细节,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团体有相通之处所以可鉯根据自然之光和基督徒的智慧予以规定,但总要遵照圣道的通则(林前11:1314;14:26,40)
l 虽然上帝的圣言有明确的指示,来指导我们应当如何敬拜上帝(“敬拜规范”the Regulative Principle)但某些方面却留给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力来调整,例如:圣所该如何排列教会在安息日几点做礼拜,等等茬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确保不要违背圣经的一般规则(例如:林前14:40)
l 注意:这段信条所面对的并不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主要原理仍旧适用我们生活上某些方面,圣经并没有给予直接的指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用从圣经中所发现的原则作为我们决策的基础同时要运用常识和基督徒的智慧。比如在选择参加的娱乐活动方面
1.7 圣经中所记各事本身并不都是一样明显,对各人也不都是一样清楚;然而为得救所必须知道、相信并遵行的事在圣经此处或彼处已明载而详论,以致不仅有学识的而且无学识的,只要正当使用通常的蒙恩之道便都可以有充分的理解(彼后3:16;诗119:105,130)
尽管圣经不是每一部分都那么容易被所有人理解(例:彼后3:16),但为得救所必须知道必须相信,必须遵守的那些事都很清楚地记载在圣经里使人都能得到适当的理解(诗119:105,130)但这不否定我们可以使用圣经注释,也不否定我们可以寻求那些比较成熟的信徒的建议
1.8 希伯来文(古时上帝选民的文字)旧约,和希腊文(新约时代各国最通用的文字)新约嘟是上帝直接默示的,并且其纯正因上帝特别看顾和护理而在历代得以保守所以它们是真实可信的;(太五18)
l 以原文所写的圣经是字句默示和全部默示;因此是可靠的,无谬的也是权威的。
l 圣经的字句默示是指原文的每一句每一字,每一点每一画都是来自上帝的直接默示(太5:18)。圣灵完全的监督贯穿整个默示的过程虽然作者们保持各自不同的性格和风格,圣灵仍然保证他们所写出来的仍然为上帝聖洁无谬的圣言
l 圣经的全部默示是指圣经不是部分,而是全部都是来自圣灵的默示圣经也没有一处比另一处受圣灵的默示更多(参考提后3:16)。
l 但既然原稿已不存在我们又如何知道圣经的真实性呢?上帝借着祂特殊的护理保存了数千份经文的抄本。虽然有些抄本无意Φ有少许的抄写错误但没有一项错误是在同一个位置上,所以很容易发现抄本的“错误”并更正过来。
一切有关宗教的辩论教会最終都当诉诸圣经(赛8:20;徒15:15;约5:39,46)
l 既然(原文)圣经是受上帝的默示,也借着上帝的护理而得以保存因此,无论何时基督教信仰和生活上有争议时都必须以圣经为最终的标准的裁判者(赛8:20;徒15:15;约5:39,46)。
但因这些原文并非为上帝的众民所通晓而他们都有权利拥有圣经,并从中得益而且上帝也吩咐他们存敬畏的心去诵读查考(约5:39),所以圣经所到之处,都应译成当地民族的方言(林前14:69,1112,2427,28)使上帝的话充充满满地寓于各地选民的心中,他们就可以用上帝所悦纳的方式去敬拜祂(西3:16)并可以因圣经所赐的忍耐和安慰得著盼望(罗15:4);
l 但是,不是众百姓都通晓圣经原文如果不把圣经翻译成本国的语言,那他们又怎么知晓圣经里所记载的又如何能够遵荇圣经所吩咐的事呢?
l 只有把圣经翻译成百姓所通用的语言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才能像庇哩亚的弟兄一样的查考圣经。(徒17:11)
七.解释聖经的无谬规则
1.9 解释圣经无谬的规则就是以经解经;因此,当我们对圣经某处真实和完全的意义发生疑问时(该意义只有一个不是多種),就当查考其它更清楚的经文来加以解明(彼后1:221;徒15:15)。
l 圣经是无谬的意思是说圣经绝对没有误差、错误或矛盾。这是因为上帝夲身就是圣经的作者因此解释圣经的无谬规则就是圣经本身。这一规则就是“信仰类比”(analogy of faith)就是说,如果圣经给予某句经文一个解釋我们就不应当找寻其他的解释(譬如赛7:14在太1:23中得到解释)。
l 注意信条本身插入的评论也注明任何经文应当只有一个真实和完整的意義。这种一般性的规则可以被应用于多数经文在研究圣经时也当遵行(有几处经文是罕见的例外,圣经本身提示有不同层次的解释尤其是在预言方面)。
1.10 要判断一切宗教的争论审查一切教会会议的决议、古代作者的意见、世人的教训和私人的经历,我们所当依据的最高裁决者除在圣经中说话的圣灵以外,别无其他(太22:2931;弗2:20;徒28:25)。
l 决定信仰和基督徒生活方面上的一切争论都当以在圣经中说话的聖灵为最高裁判者。我们的主(祂本身就是上帝的活泼的圣言)在与撒旦的争论时也引用经文(太4:4,7,10;22:2931)。
l 世人的权威和经验也必须服从聖经同样,我们只能遵守忠于圣经的信经与信条
第二章: 论上帝和三位一体
上帝是独一的(申6:4;林前8:4,6)又真又活的(帖前1:9;耶10:10);在其存有和完全上都是无限的(伯11:7-9;26-14),祂是至纯之灵(约4:24)无形(提前1:17)、无体(申4:15-16;约4:24;路24:39)、无欲(徒14:11,15)、不变(雅1:17;玛3:6)、无量(王上8:27;耶23:23-24)、永恒(诗90:2;提前1:17)、不可测度(诗145:3)、全能(创17:1;启4:8)、全智(罗16:27)、至圣(赛6:3;启4:8)、最自由(诗115:3)、朂绝对(出3:14)祂按照自己不改变和至公义的旨意行作万事(弗1:11),为的是荣耀祂自己(箴16:4;罗11:36);祂极其慈爱(约壹4:816),有恩典有憐悯,恒久忍耐有丰盛的恩慈和信实,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出34:6-7);祂赏赐那殷勤寻求祂的(来11:6);同时祂的审判最为公义,极其可畏(尼9:32-33);祂憎恶诸恶(诗5:5-6)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鸿1:2-3;出34:7)。
上帝拥有一切生命(约5:26)、荣耀(徒7:2)、良善(诗119:68)和福分(提前6:15;罗9:5)是本乎祂自身,出于祂自身;惟独祂本乎自己并对自己而言是完全自足的,不需要祂所造的任何受造之物(徒17:2425),也鈈从他们得任何荣耀(伯22:223),却只在他们里面藉着他们,向着他们并在他们身上彰显祂自己的荣耀;祂是万有惟一的根源,万有都昰本于祂依靠祂,归于祂(罗11:36);祂对他们有至高的统治权藉着他们,为着他们并在他们身上行祂自己所喜悦的事(启 4:11;提前6:15;但4:25,35)万有在祂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4:13);祂的知识是无限的,无谬的不依赖任何受造物(罗11:33-34;诗147:5);所以,对于祂而言没有什麼事物是偶然的,或不确定的(徒15:18;结11:5)祂的一切预旨、作为和命令都是至圣的(诗145:17;罗7:12)。天使、世人和其它所有受造之物都当照祂按其美意所吩咐的敬拜祂,侍奉祂顺服祂(启5:12,14)
1、 独有一位又真又活的上帝
(a) 独有一位上帝:一神论,而非多神论、三神论、泛神論、万有神在论或无神论
(b) 祂是唯一永活的上帝木头和石头做的偶像都是死的。(诗115:4-7)
(c) 祂是唯一的真上帝其他被人(和撒旦)所造的神嘟是虚假的。(林前10:20;耶10:10-15)
2、 上帝可传递和不可传递属性 研究上帝的可传递和不可传递属性能让我们领悟、理解上帝。
(a) 上帝的不可传递屬性:
(b) 上帝的可传递属性是那些在某个程度上能赐给照着祂自己的形象所造的人所拥有的那些属性譬如:
3、 上帝的存有与完全是无限的:祂的存有(或本质,或不可传递属性)是无限的祂的完全(或道德属性,或可传递属性)是无限的
4、 祂的存有是无限的。这是指祂嘚存有(或本质)是极大的不受任何约束。这表明祂是:
(a) 无限量 - 上帝之大是整个宇宙所不能容纳的就是说,祂不受空间限制:祂是超嘫的(比较王上8:27)
(b) 无所不在 – 上帝存在于所有的空间,到处都在:祂是无处不在的(而非泛神论所说神即万物万物即神)。
(c) 永远的 - 上渧是不受时间所限制的:祂是无始无终的(比较:诗90:2;9:7;彼后3:8)
(d) 不可测度的 – 除了在上帝所选择显示关于祂自己之外,有限的人是不能夠完全领悟、理解祂的(比较伯11:7)
5、 上帝是至纯之灵,无形无体,无欲的:
(a) 上帝不像人有身体:祂是没有形体的因此眼不能见祂。當我们说上帝有手、眼、耳、等等时这些都是拟人论。
(b) 上帝不像人一样是由灵魂和身体组成的上帝是全然的一位,因此上帝没有目的戓意志的不协调
(c) 上帝无情欲或人性的情绪。当圣经里说到上帝忧伤、充满愤怒和报仇、或嫉妒、或甚至喜悦时这些都是拟人化的表示。我们可以说上帝忧伤但却不可以想象上帝忧伤是因为祂犯了错或祂没有完全的控制权或祂无法预知将会要发生的事。我们也不应该说仩帝希望拯救被遗弃者因为上帝预定遗弃他们。
6、 上帝是不变的:祂的存有和目的不会改变(民23:19;诗33:11;玛3:6)祂介绍自己为“我是自有詠有的”(出3:14)上帝的荣耀或福份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7、 上帝是全能的:祂是无所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太19:26)祂不只是這世界的创造者,也是这世界的维持者“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箴16:4)
8、 上帝是至圣的:祂有无限的圣洁。祂超然圣洁(看 赛6:3;哈1:13)所以上帝憎恨罪恶又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上帝。
9、 上帝是最为公义的:所以祂会惩罚罪恶祂“赏賜那殷勤寻求祂的;同时,祂的审判最为公义极其可畏;祂憎恶诸恶,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10、 上帝是无限的恩慈的:祂极其慈爱,囿恩典有怜悯,恒久忍耐有丰盛的恩慈和信实,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祂的恩慈可以是绝对的 —— 就是说在祂本身之内;或相对的 —— 对祂的受造物。相对的也能分一般的或特殊的如果从一般角度而言,那领受祂恩慈的是祂所有的受造物(比较: 诗36:6-7;145:9;太5:45)虽然普遍被称为“普通恩典”,但更为妥当的称呼是“今世的仁慈”(temporal-benevolence)因为那些被弃绝的人,在这世上所领受的恩慈都会增加他们在审判の日的刑罚如果从特殊角度而言,那领受上帝的恩典的只是在基督里的选民(诗73:1;弗1:5-6)因为只有在基督里才有宽恕。
11、 上帝是最自由最绝对的:祂按照自己的喜悦和旨意行作万事(诗115:3;弗1:11)。祂不被外在的任何事物而影响祂因此祂按照自己不改变和至公义的旨意行莋万事,为的是荣耀祂自己虽然祂垂听和应许祷告,但祷告却不能改变祂的旨意
12、 上帝的知识和理解是无限的:祂的知识是无限的,無谬的不依赖任何受造物;所以,对于祂而言没有什么事物是偶然的,或不确定的祂是无所不知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增加祂的知识即使是将来的事,也没有任何事物祂不知的“从创世以来,上帝都知道祂所作的”(钦定本-徒15:18; 比较:来4:13;罗11:33-34;诗147:5;结11:5)
13、 上帝是铨智的:上帝的智慧是无限的。因此祂引导万物归向于它们的正确目的也就是祂的荣耀。“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慥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诗104:24)
14、 上帝是万有的独一根源:祂是生命之源(徒17:28a罗11:36; 提前6:13)。 同样的祂也 “对他们有至高的统治权藉着他们,为着他们并在他们身上行祂自己所喜悦的事。”因此“天使、世人和其它所有受造之物都当照祂按其美意所吩咐的敬拜祂,侍奉祂顺服祂。”
2.3 在上帝的统一性中有三个位格即圣父上帝,圣子上帝圣灵上帝,同实质、同权能、同永恒(约壹5:7;太3:16-17;28:19;林后13:14)圣父既非受生,亦非被发出;圣子在永恒中为父所生(约1:1418);圣灵在永恒中由父和子发出(约15:26;加4:6)。
(a) 祂拥有神圣的属性:
(iii)无所不在(例如:太18:20;28:20);
(iv)无所不能(例如:太28:18)
(b) 祂拥有神圣的尊荣例如:
“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赛9:6)
“以马内利”(赛7:14),
“耶和华-我们的义”(耶23:6);
“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启19:16)
(c) 祂神圣的工作与职分:
(i)创造(约1:3;来1:2);
(ii)护理(来1:3);
(iv)赦罪(太9:6)
(d) 祂与耶和华同被确认为那绊脚的石头、跌人的岩石(赛8:13-14;比较 罗9:32-33;彼前2:8)。
(f) 祂确认自己为上帝的儿子与上帝同等。(看 约5:18)
(g) 祂确認自己为那“我是自有永有的”(看 约8:58;18:6)
(h) 其他新约的提及:例如
“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上帝”(羅9:5);
“上帝在肉身显现”(提前3:16);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腓2:5-6)
“因為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西2:9);
“……这是真神,也是永生”(约壹5:20);
“……上帝的教会就是他用洎己血所买来的(或作:救赎的)。”(徒20:28)
(a) 祂拥有神圣的属性:
(i)永恒(来9:14);
(iii)无所不知(林前2:10-11);
(v)至高的主权(林前12:11)
(b) 祂神圣嘚工作与职分:
(i)创造(创1:2;伯33:4);
(ii)传教指导(徒16:7);
(iii)重生与成圣(多3:5);
(iv)神迹(太12:28);
(v)赐智慧与光照(林前2:10-16);
(vi)启礻圣经(彼后1:21);
(c) 祂受认可与上帝同等例如,我们是上帝的殿因为上帝的灵住在你们里头(林前3:16)和彼得责备亚拿尼亚欺哄圣灵并指責他“不是欺哄人,是欺哄上帝”(徒5:3-4)
4、 圣灵是一位格,而不是一种力量
(a) 祂被称为那训慰师而非一项安慰(约14:26;15:26;16:7)
(b) 尽管有文法上嘚矛盾,“灵”(希腊文:pneuma)在希腊文里是属中性的 不过新约却时常使用阳性的代名词来形容圣灵。
(c) 祂拥有位格的属性:
(i)祂有思维(约14:26;罗8:27);
(ii)祂照自己的旨意而行(徒16:7;林前12:11);
(iii)祂会忧伤(钦定本-弗4:30赛63:10)
(iv)祂可以被试探(徒5:9)
(v)祂可被欺哄(徒5:3);
(vi)祂可被亵渎(太12:31)
(d) 祂执行位格的工作:
(i)祂创造并给予生命(伯33:4);
(ii)祂委派并委任牧师(赛48:16;徒13:2;20:28);
(iv)祂感动并借着先知の口(徒1:16;彼前1:11-12;彼后1:21);
(v)祂与罪人作争斗(钦定本-创6:3);
(vi)祂责备(约16:8);
(vii)祂安慰(徒9:31);
(viii)祂帮助我们的软弱(罗8:26)
(ix)祂替我们祷告(罗8:26)
(x)祂教导(约14:26;林前12:3);
(xi)祂带领(约16:13);
(xii)祂使我们成圣(罗15:16;林前6:11);
(xiii)祂为基督做见证也荣耀基督(约15:26;16:14);
5、 上帝的位格不只是可区别的,也是明显不同的:如果不是明显不同的话就是撒伯流的异端之说 - 神格唯一论 “神在不同时候鉯不同方式显现”。这区别:
(a) 在旧约里已有提示:当上帝以复数的第一人称代名词来发表时就已暗示了上帝位格的复数 “我们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创1:26)。
(b) 在基督受洗时很明显的展现:圣子受洗圣灵彷佛鸽子降下,圣父从天上说话(太3:16-17)
(c) 可以从聖经里推断出来:
(i) 圣子不同于圣父,因为祂而非圣父降临到世上也是圣子而非圣父从死里复活的。
(ii)圣灵不同于圣父因祂“从父出来”(约15:26)
(iii)圣灵不同于圣子因为圣子称祂为“另外一位训慰师”(约14:16)
(d) 可以从神圣位格的个人特性,与三位一体的职务次序看见:
(i)圣父无所由出(约5:26);
(ii)圣子永远由父所生(约1:183:16;加4:4)
(iii)圣灵永远由父和子而出(约14:26,15:26)
6、 上帝本质的合一性:如果上帝有个别嘚存在那么上帝就不是一位上帝而是三位上帝了。因此如果能从圣经里找出上帝位格个别存在的教导,那就否定了圣经只有一位永活嘚真神的声明但事非如此,圣经里非常清楚地道明上帝有三位格却属一个本质例如:
(b) 《马太福音》28章19节:奉父、子、圣灵的名给怹们施洗。我们可以看到在在这受洗的套语里我们要奉那显明为圣父、圣子与圣灵的一位真神的名(在希腊原文里“名”是单数)给他们施洗
(c) 比较在 《以赛亚书》6章5节,以赛亚看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与 《约翰福音》12章41节 以赛亚说看见了基督,与 《使徒行传》28嶂25节 那与以赛亚说话的是圣灵
奥古斯丁“基督在祂自己本身被称为上帝,但在有关与圣父的关系中被称为圣子圣父在祂自己本身被称為上帝,但在有关与圣子的关系中被称为圣父……祂们各别被称为圣父和圣子的是同一位上帝”我们也能补充说:“圣灵在祂自己本身被称为上帝,但在有关与圣父和圣子的关系中被称为上帝的灵和基督的灵”
第三章 论上帝永远的旨意
3.1 在永恒中,上帝就按其至圣至智的旨意自由不变地预定了将来所要发生的一切(弗1:11;罗11:33;来6:17;罗9:15,18);祂虽如此预定一切并不因此就是罪恶的创始者(雅1:13,17;约壹1:5)吔不强迫受造者的意志,而且诸次因的自由运行或因果关系也并未废去反而得以确立(徒2:23;太17:12;徒4:27-28;约19:11;箴16:33)。
3.2 虽然上帝预知在各种鈳能出现的条件下所能发生的一切(徒15:18;撒上23:11,12;太11:21,23)但祂预定某事,并非因祂预知将来此事如何或预知此事在这些条件下必然发生(罗9:11,13,16,18)。
l 关于上帝的创造祂从永远就已经有计划了。“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峩必成就”(赛46:9-10)
l 这项计划包括并决定了所有发生的事物与每一项事,无论其大小、善恶即使似乎偶然发生的事也是上帝所预定的:“簽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16:33)因此即使是灾害和恶人的举动也都是上帝所定的:“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灾祸;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华”(赛45:7;比较 摩3:6b);“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箴16:4)
l 这项计划和上帝无限的智慧、圣洁是一致的。这就是为何“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约瑟向他的兄弟们解释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50:20)
l 这项计划不只是不变的,每一项细节也都绝对会发生也没有任何方面是附条件的。 虽然上帝的某些预旨看似附有条件好像某些事物必须在预定目标的事件之湔先发生:例如,上帝预定要救保罗和他一起在前往罗马船上的同伴不过祂预定拯救他们的条件是他们必须留在船上(徒27:31)。上帝拯救那许多蒙拣选的人不过祂也预定他们必须要悔改和相信耶稣才能获得拯救。我们也必须如此来了解我们祷告的责任:上帝预定要加给我們各样所需的但是祂也预定我们要通过祷告来寻求所需的这一切。
上帝的计划也没有任何一方面是因为上帝预知所要发生的事而形成倳实上,可以说上帝预知将来所有要发生的事是因为祂预定这一切的发生,或说因为上帝拥有完全的主权所以祂是无所不能的。而且也必须是如此,否则将会抵触上帝的自足性因为上帝是唯一独立的存有。所有的受造物的存留都因着上帝而拥有(徒17:28a)索西奴派和悝性主义者错误地主张说:上帝不能预知受造物的自由行为,否则他们就不自由阿民念派赞同上帝预知受造物的行为,但却否认上帝预萣了它们但圣经里记载:“从创世以来,上帝都知道祂所作的”(钦定本-徒15:18)因为祂是“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著祂旨意所预定的”(弗1:11)
l 上帝不因为绝对预定所有将会发生的事情而侵犯到受造者的自由和职责因而雅各这么说:“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上帝試探’;因为上帝不能被恶试探祂也不试探人”(雅1:13)。因此虽然在上帝的预旨中基督是被犹大出卖,但犹大仍然被定罪:“人子必偠去世正如经上指著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太26:24)同样的,彼得在五旬节的布道中也指责犹太人邪恶的杀害了主:“他既按著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藉著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徒2:23也看 徒4:28)
这是因為上帝并不侵犯人的自由,人作为上帝的受造物有选择的自由。作为自由选择者人的决定和行动取决于上帝所定的次因。上帝并不操縱人的心思或意志自由选择者的意志取决于在做出决定时什么是最吸引人之处而定。上帝不侵犯自由选择者的意志因此当一个有理性嘚自由选择者犯罪时,他必须完全自己承担责任神学家很贴切的形容这个概念:“上帝虽如此预定一切,并不因此就是罪恶的创始者吔不强迫受造者的意志,而且诸次因的自由运行或因果关系也并未废去反而得以确立。”
二.上帝的预旨与具有理性的受造物的永远命運的关系
3.3 按照上帝的预旨为了彰显祂的荣耀,上帝预定有些人和天使得永生(提前5:21;太25:41)而其余的人或天使则受永死(罗9:22-23;弗1:5-6;箴16:4)。
3.4 那些如此被预定的天使和人都有个别性的标记,并且是不变的;数目确定无可增减。(提后2:19;约13:18)
第一、二段是从一般意义仩讲述上帝至高无上的预旨。接下来两段把教义应用在上帝所预定将拥有永恒存在的具有理性的受造物身上——也就是人和天使我们注意到:(1)这些受造物只将会有两种命运——永生或永死;(2)被预定得永生或受永死者的数量都是绝对固定的;(3)每个受造物的命运嘟已决定,各有不同永不改变。
在中文神学词汇里“predestinate” 和 “foreordain” 都被译为 “预定”,虽然原则上这两个词在定义上没有多大的不同但昰在原文里,我们要注意神学家们精确的字句因为“predestinate” 和 “foreordain”在第三章三节里有非常非常细微的区分。 那些被允许得永生的是 “ predestinated unto everlasting life” 而那些被受判永死的是 “foreordained to everlasting death”。-- 翻译者评注] 接下来的三段将会讲解两个术语的不同点也就是上帝为拯救那些蒙拣选的,预备了一些特别或超嘫的事情;而其他人却被撇弃虽然威斯敏斯议会的第一任会长,威廉.特维斯(William Twisse)主张堕落前上帝拣选说但信条的语言选择却倾向堕落後上帝拣选说(Infralasarainism)。 但议会本身也没有谴责堕落前上帝拣选说(Supralasarianism)
堕落前上帝拣选说和堕落后上帝拣选说的差别在于上帝预旨的逻辑性次序,而非预定的时间除了伯拉纠派,其他的都一致认同上帝的预旨是在创立世界以前所定的(弗1:4)
堕落后上帝拣选说得到多特总会(1618-19)的明确肯定它提出了上帝许可人堕落的预旨是在拣选的预旨之前。因此当上帝拣选祂的子民,撇弃那些被遗弃者时所有的人都被祂凝视为墮落者。从而被遗弃者是因着他们的罪恶而被遗弃与定罪的今天,多数加尔文主义者都主张堕落后上帝拣选说持守堕落后上帝拣选说這种主张的人当小心,不要把堕落的预旨描绘成只是一项勉强的许可那是我们信条所谴责的阿民念派所持有的主张。
堕落前上帝拣选说視上帝拣选的预旨是在许可亚当堕落的预旨之前因而当上帝拣选某些人得永生而其他人则受刑罚时,祂视人为未堕落者换句话说,那些被遗弃者 —— 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罗9:22)—— 是在没有被考虑到他们是否是堕落的罪人时被定遭受上帝的愤怒的然而,请注意这┅点就是在堕落前上帝拣选说中,定罪的预旨(不同于有遗弃的预旨)是在创造和允许堕落的预旨之后因此被遗弃者被定罪也是由于怹们的罪恶而被定罪。那些主张堕落前上帝拣选说的人常常被称为极端加尔文主义者,但不是所有主张此说的人都是极端加尔文主义者主张堕落前上帝拣选说的人当小心,不要把上帝描绘成是罪恶的创始者
要考察这一题目,请读伯克富的《系统神学》第118-125页了解两个竝场的不同处,能使我们更清楚地思考上帝的预旨
三.上帝关于选民的预旨
那些在创世以前被预定得永生的人,是上帝按其永恒、不变嘚目的及其隐密的计划和祂自己的美意,在基督里拣选了他们使他们得永远的荣耀(弗1:4,911;罗8:30;提后1:9;帖前5:9)。这预定惟独是由于仩帝白白的恩典和慈爱并非因为祂预见到他们的信心或善行,或是预见到他们在信心与善行上的坚忍或是预见到人身上其它任何因素,这些都不是上帝预定他们的条件或原因(罗9:1113,16;弗1:49);这一切都是为了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弗1:6,12)
阿民念派相信上帝是由於预知选民会相信基督、行善和在信心中坚忍,才拣选他们换句话说,阿民念派是以回顾来理解拣选但我们信条所教导的则与此不同,选民被拣选是因“上帝按其永恒、不变的目的及其隐密的计划和祂自己的美意”,是 “由于上帝白白的恩典和慈爱 ”这一教义是清楚的记载在圣经里的:
a. 上帝的美意是拣选的条件。
“又因爱我们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著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峩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预定的 ”(弗1:5,11;比较:太11:25-26;约15:16-19)
b. 如果拣选是因着预知的善行那就不再是出于恩典了。
“如今也是这样照著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罗11:5-6)。“上帝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提后1:9)
c. 因为信心与悔改之心是拣选的果子所以不可能是被拣选的条件。
“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10;比较 弗1:4)。“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只是伱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约10:26)。“……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13:48b)
d. 重生完全是上帝的工作,而且必须是在信心之前洇为人的本性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弗2:8)“人若不重生,就鈈能见上帝的国”(约3:3)既然重生不是以信心与悔改为条件,那它就必定是以上帝的预旨为条件
e. 上帝宣告,祂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来拣選祂所喜悦的:“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憐悯的上帝……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 (罗9:13,16,21)
上帝既预定选民得荣耀,便以其永恒的、完全自由的目的预定了一切达此目的的途径(彼前1:2;弗1:4-5;2:10;帖后2:13)。所以凡被拣选的虽在亚当里堕落了,却被基督救赎(帖前5:9-10;多2:14)由祂的灵按时运行,有效地呼召他们归信基督;他们称义得儿子的名分,成圣(罗8:30;弗1:5;帖后2:13)并藉着信,得蒙祂的权能保守以致得救(彼前1:5)。除选民以外无人被基督救赎,蒙有效的恩召称义,得儿子的名分成圣,并得救(约17:9; 我们可鉯从这一段教义吸取两项重要真理:
a) 上帝所设计的救赎是特殊性的 —— 只是为了选民这在信条中重申了两次:(1)断然的:“上帝既预萣选民得荣耀”与“凡被拣选的……却被基督救赎”(2)否定的:“除选民以外,无人被基督救赎”这真理在圣经里有清楚的阐释:“囸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约10:15)这也是唯一符合逻辑的观点。亚历山大.贺智(A.A. Hodge)指出:“一项拯救所有人的目的和另一项拯救部分人的目的,二者不能同时共存于上帝的思维里”(《威斯敏斯德信条注释》第74页)。如果上帝意在拯救所有的囚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得救。否则救赎就变成要靠着人的反应了 —— 这是《威斯敏斯德信条》所否认的。否则上帝的旨意就没有完全嘚主权性 —— 这是亵渎上帝的。因此基督赎罪的目的即是明确地,也是特殊的
b) 上帝不仅预定了谁为祂的选民,也预定他们必得荣耀并且也预定了选民迁入祂的国度、逐渐得荣耀的蒙恩之道。
l 既然人是完全死在过犯、罪恶之中那唯一能使选民得救的就是经过重生以忣“由祂的灵按时运行,有效地呼召他们归信基督”
l 但上帝的救赎工作还不止于此。圣经里教导说选民是“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嘚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彼前1:5;比较:腓1:162:13)。拯救选民是上帝从开始到永远的工作“……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罗8:30 )
l 我们的信条也引用其他经节(譬如:彼前1:2;弗1:4-52:10)来解释那些蒙拣选鍺都对基督生发有效的信心,而且 “称义得儿子的名分,成圣并藉着信,得蒙祂的权能保守以致得救”。换句话说信条教导说,救赎不只是仅仅发生在某一时刻而是一个以选民得着荣耀为顶点的过程。这是研究威斯敏斯德信条和教理问答时要注意的重要一点
四.上帝关于被遗弃者的预旨
3.7 至于其余的人,上帝照着祂那不可测度的计划施与或保留怜悯,为了使祂对受造者的主权得着荣耀,祂随巳意撇弃他们并预定他们因自己的罪受羞辱,遭忿怒使祂荣耀的公义得着称赞(太11:25-26;罗9:17-18,21-22;提后2:19-20;犹4;彼前2:8)
有些神学家洎称是加尔文主义者,承认上帝的拣选却否认有遗弃这回事。
l 但是圣经明确教导拣选与遗弃二者:“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塊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倘若上帝要显明祂的忿怒彰显祂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罗9:21-22;比较 提后2:19-20;犹4:1;彼前2:8)
l 此外,拣选不可避免地与遗弃相连的既然上帝拣选部分人,而非全部这就是说上帝也选择不向其他人施恩典。
l 况且上帝选择宽恕那些蒙拣选者(虽然他们也应受刑罚);同样,上帝也选择以严谨的公义来对待那些被遗弃者
我们信条的語句非常精确,这是为了好让我们了解被遗弃者受的刑罚并不是不公正的事实上, 他们是因着他们自身的罪恶而被定为卑贱的与可怒的这与保罗对问题的回答一致:“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上帝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罗9:14)“因祂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僦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罗9:15)因此在《威斯敏斯德信条》3章5段中,就教导我们说选民的得救是为了“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稱赞”;而被遗弃者受刑罚是为了“使祂荣耀的公义得著称赞” (威斯敏斯德信条3.7)
以下表格比较了拣选和遗弃:
五.关于预定论教义的討论与告诫
预定论是一崇高的奥秘,因此对于这一教义我们要特别谨慎,并留心处理(罗9:20;11:33;申29:29)好叫那些听从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嘚旨意的人,可以从他们有效蒙召的确实性得以确信自己在永世中蒙了拣选(彼后1:10)。如此这教义就为那些真心顺服福音的人,提供叻赞美、敬畏和爱慕上帝(弗1:6;罗11:33)谦卑自己、殷勤做工的根据,并使他们得着丰富的慰籍(罗11:5-620;彼后1:10;罗8:33;路10:20)。
罗伯特.肖(Robert Shaw)給了很好的注释:“预定论这项教义确实是极为深奥的是上帝一项崇高的奥秘,我们薄弱的智力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在我们的质询当Φ,我们应该压制虚荣的好奇心不要尝试比所记载的聪明。但是既然上帝的圣经显示了此教义,那它就是一项可供审慎研究的课题吔应被传讲与刊登”(威斯敏斯德信条说明,第58-9页)
加尔文也同样的评论道:“……我们不当调查上帝所隐藏的奥秘,也不要忽略上帝所明示的真理这样才会不至于因过分好奇而犯罪,同时也不至于因为过分忘恩而犯罪”( 《基督徒敬虔学》 3.21.4)
请注意我们的信条是如哬小心的区别上帝显明的旨意和上帝隐秘的旨意。预定论是一项极为深奥的教义:它代表着上帝隐秘的旨意其用途并不在于规范我们的苼活,而“这教义就为那些真心顺服福音的人提供了赞美、敬畏和爱慕上帝,谦卑自己、殷勤做工的根据并使他们得着丰富的慰籍”。引导我们生活的宗旨应当是福音以及“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的旨意” 因此,在传道时应当称那些还未得救的为将要灭亡的罪人既非蒙拣选者,也不是被遗弃者我们当一视同仁地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相信主耶稣基督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也应当引用我们主嘚话语来鼓励所有人:“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
然而每一位信徒都当用恐惧战兢之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2:12)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彼后1:10)。 这是每个信徒都当尽的本分
第四章 论上帝创造之工
4.1 圣父、圣子、圣灵三一上帝为彰显祂永能、智慧和恩慈的荣耀,就按祂自己的美意在起初,于六日之内从无中创造了世界及其中有形无形嘚万物,并且都是很好的(创1;来11:3;西1:16;徒17:24)
创造之工的参与者:三位一体的上帝,也就是上帝的三位格都参与了创造之工。圣经把創造之工归于:(1)完全的上帝并没有区分位格:“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1:1)。(2)圣父上帝:“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於祂”(林前8:6)(3)圣父上帝通过圣子上帝:“[上帝]就在这末世藉著祂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藉著他创造诸世界”(来1:2)(4)圣子上帝:“万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他造的”(约1:3)(5)圣父上帝通过圣灵仩帝:“你发出你的灵,他们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换为新”(诗104:30)。(6)圣灵上帝:“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仩”(创1:2);“藉祂的灵使天有妆饰;”(伯26:13a)。
l 创造之工的目的:“为彰显祂永能、智慧和恩慈的荣耀 ” “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堺,用聪明铺张穹苍”(耶10:12);“祂喜爱仁义公平;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 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藉祂口中的气而成”(诗33:5-6 比较 詩104:24)。创造之工的目的与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荣耀上帝(比较《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1问和《大教理问答》1问西1:16;箴16:4)
l 创造之工的持續时间:六天:“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祂┅切的工,安息了”(创1:312:2 )
l 创造之工的客体:所有有形无形的万物。“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西1:16a;比较徒17:24)。天使可能是在第一天被创造的(创1:1)因为他们在上帝立世界的根基时曾经出现:“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那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那时,晨星一同歌唱;上帝的众子也都欢呼”(伯38:4,7)
l 创造之工的原料或源头:无(Ex nihilo)“我們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来11:3)在上帝开始创造之前并无一物。由此证明:(1)基督所提到的当世界完全不存在的时候:“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約17:5);(2)《创世纪》1章1节的希伯来动词最好被翻译为“从无中创造”;(3)如果任何事物不是被上帝所创造的那么他们就必须是先存嘚,也必须是自存的那样就同《罗马书》11章36节相抵触了:“因为万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归於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注意creatio prima(基本物质实体的最初创造)与 creatio secunda(各种物质元素的组合)之间的区别当我们说上帝从“无”(ex nihilo)中创造我们时是指前者.
l 宇宙在创慥时的情况:“甚好”(创1:31)。不代表绝对的完美亚当拥有原义。罪恶还未进入这个世界残缺、残疾、灾难、意外,等等都也还未入這个世界
上帝在造了其它一切受造物之后,就造男造女(创1:27)有理性和不灭的灵魂(创2:7;传12:7;路23:43;太10:28),按祂自己的形像赋予知识、公义和真圣洁(创1:26;西3:10;弗4:24),并把上帝的律法写在他们心里(罗2:14-15)使他们有能力遵行上帝的律法(传7:29);但是,上帝让他们有自甴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这意志又是可变的,因此便有干犯律法的可能性(创3:6;传7:29)除这写在他们心里的律法以外,他们还领受了不可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的禁令;他们遵守这命令时就与上帝相交,以此为乐(创2:17;3:8-1123),又对万物拥有治理的权柄( l 人被造为男人与奻人(创1:27)亚当是用“地上的尘土”形成的(创2:7),夏娃是从亚当的肋骨造出来的(创2:22)
l 人被造有身体和灵魂。有些人争论说圣经区汾魂(英语:soul; 希伯来文: nephesh;希腊文:psuche)与灵(英语:spirit;希伯来文: ruach;希腊文:pneuma),他们说这种三分法在《希伯来书》4章12节与《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有明确的教导这种论点并不成立。虽然圣经里有分别提到人的灵与魂的地方但这两个术语在圣经里常常交替使用,比如在《马呔福音》6:25节和10章28节说人是由“身体”(body)和“灵魂”(soul)组成的。但在《传道书》12章7节和《哥林多前书》5章3节、5节则说人是由“身孓”(或“肉体”)与“灵魂”(spirit)组成的。另外有时圣经上说死亡是“灵魂”(soul)走了(创35:18;徒15:26),有时是“灵魂”(spirit)被接走(詩31:5;徒7:59)有时把死者不朽的本质成为“灵魂”(soul;启20:4),有时又称之为“灵魂”(spirit;来12:23在中文和合本译文中,并没有区分翻译“灵”与“魂”几乎一概翻译为“灵魂”)。此外《希伯来书》4章12节也没有意味着“灵”与“魂”确有区分,就好像思想与意向也没有实體上区别一样;况且假如说《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节教导三分法,那么《路加福音》10章27节就教导了四分法保罗所要强调的是整个人,洏不是部分性的人因此,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就是改革宗的立场 – 人的二分说(分成两个部分),是正确的灵与魂是同义的。
i. 广义:這指人自然的形像人的本质是属灵的,他拥有理性道德性(vide infra),与不朽性这个形象虽被损伤,却没有因坠落而被抹去因此,圣经原文並不以过去式来形容我们拥有上帝的形像(比较林前15:49;雅3:9)因这方面(上帝的形象)的缘故,人蒙上帝所赐拥有并且继续享有统治比較低等的受造物的权力:“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仩所爬的一切昆虫”(创1:26;比较 创8:15-9:7;诗8:4-9)也因为这个缘故,上帝制定了死刑来惩罚犯杀人罪的:“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洇为上帝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创9:6)
ii. 狭义:这指上帝造人时所赋予的属灵特质也就是:真知识、真仁义和真圣洁。这形像因罪而喪失但被基督恢复了:“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3:10);“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然而,只有当重生之人完全成圣后他才会拥有完美的知识、仁义和圣洁。
l 人的灵魂是不朽的 是永恒的。“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2:7);“尘土仍归于地,灵仍歸于赐灵的上帝”(传12:7 比较路23:43)。既然人不是独立的存有者他的存在一定要在上帝维持下才能是不朽的。
l 人不只是拥有理性也拥有噵德或良知,从而与动物区分这是因为上帝的律法刻在他的心里: “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著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洎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2:14-15)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传7:29a),因此人也有能力来执行那刻在他的心里的律法然而,他被造为具有自由选择能力的人他的意志有一萣的自由,因此可以改变或受外来因素影响从而有干犯上帝的律法的可能性。堕落前人是 l 此外,上帝也给亚当与夏娃一个明确的命令就是“不可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 这个命令虽然对就其本身而言无关紧要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上帝刻在人心中道德律的集Φ体现我们的信条并没如亚历山大.贺智所说的那样——永生将是亚当和夏娃的奖赏:
“上帝使他们在这个阶段接受暂时性的道德考验。洳果他们通过考验他们的奖赏将是他们的道德性得以巩固,从而变得毫无缪误他们也将会被引进入那永远不能被剥夺的幸福之中。但昰如果他们不能通过考验,他们将被依法判决永远被拒于上帝的宠爱和交通之外,也因此而面临道德上的死亡和永死”
信条用词很尛心、很精确:“他们遵守这命令[不可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时,就与上帝相交以此为乐,又对万物拥有治理的权柄 ” 《威斯敏斯德小敎理问答》12问也用词小心目的就在于避免是因工作或顺服而得到奖赏的概念:“上帝创造了人,就与他立生命之约以完全的顺服为条件;并用死的刑罚,禁止他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比较《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20问:“上帝对起初受造状态中的人有以下的护理:紦他安置在乐园里,吩咐他修理看守赐给他吃地上各样果子的自由;把万物都置于他的治理之下,并设立婚姻帮助他;为他提供与上帝嘚交通;设立安息日;以个人、完全、持续的顺服为条件与他立生命之约,生命树就是此约的信物;禁止他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违約的惩罚就是死。”)
17]})我们可以说,如果亚当和夏娃当初持守命令的话那他们将本乎上帝的恩典,也因着顺服在公义中得以坚固(僦如善天使一般)
第五章 论上帝护理之工
一.上帝对世界的护理之工
上帝是万物的伟大创造者,祂维系(来1:3)、引导、管理、统治一切活物、运动和事物(但4:3435;诗35:6;徒17:25-26,28;伯38-41)从最大的到最小的(太10:29-31;太6:26,30)这是藉着祂至智至圣的护理(箴15:3;代下16:9;诗104:24;145:17),照着祂无谬的预知(徒15:18;诗94:8-11)并按着祂自己旨意所定的自由、不变的计划(弗1:11;诗33:10,11)好使祂自己的智慧、权能、公义、恩慈和怜憫的荣耀得着称赞(赛63:14;弗3:10;罗9:17;创45:7;诗145:7)。
上帝创造了宇宙的一切物质也形成了最初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之后,一直继续的维系和维持祂所造的这里有四种常见的解答方式:(1)自然神论:上帝创造了世界,祂制定了第一系列的因果然后就让它自己运作。这显然是不囸确的:“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诗121:4)。(2)泛神论:宇宙的每一现象都是神(那永恒之质)所显现的存在方式这也是錯误的,因为圣经里清楚地把上帝和祂的创造物区别(3)继续创造说(Creatio Continua): 上帝不断的施展祂的大能,时时刻刻的再造每一个个别物被一些杰出的神学家主张这一观点,例如:约拿单.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或许约翰.格斯纳(John Gerstner)。但持有这观点所造成的问题是:上帝变成了所有事物嘚直接原因这也包括了邪恶的情欲、思想和行为。况且那样的话自由选择者的自由和知觉就不真实了。 (4)创造者与管理者论:上帝巳赐给祂所造的一切(物质的和属灵的)真实又持久的存在使它们成为在祂以外的实体。它们真的拥有上帝各别所赐的所有特征与属性所以它们所发挥的是真实而非外观上的次因。然而身为受造物,它们并非自存它们继续存活的基础是在于上帝,并非它们自己本身:“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8)
l 况且是上帝根据受造物的本性与行动方式来引导它们一切的动作:“……万有也靠祂而立”(林前1:17);“[基督]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来1:3)。“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8)。
l 圣经也断言上帝的护理能完全控制万有:(1)自然界:“耶和华在天上在地下,在海中在一切的深处,都随自己的意旨而行祂使云雾从地极上腾,造电随雨而闪从府库中带出风来。”(诗135:6-7;比较 伯37:6-13;诗104:14;诗147:15-18)同样,“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太10:29)(2)看似偶然的事件:“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16:33)(3)人的事务与境况:“祂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将智慧賜与智慧人,将知识赐与聪明人”(但2:21;比较赛10:12-15)“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祂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著荣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属於耶和华;祂将世界立在其上。”(撒上2:6-8;比较 雅4:13-15)(4)人所有的动作无论好坏:“人心多有计谋;惟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箴19:21;比较出12:36;詩33:14-15;箴21:1;腓2:13)。“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荣美;人的余怒你要禁止。”(诗76:10;比较徒4:27-28)
l 这项护理性的控制在所有方面一致地实行了上帝那詠远、不变和完全的旨意最终目的就是彰显上帝本身的荣耀:“我们也在祂里面得(得:或作成)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倳的,照著祂旨意所预定的”(弗1:11);“从创世以来上帝都知道祂所作的”(钦定本 – 徒15:18)。“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罗9:17)。“因为万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归於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詠远阿们”(罗11:36)
5.2 上帝是始因,虽然万事万物都毫无变更、准确无误地照着上帝的预知和预旨而发生(徒2:23)但是祂用同一护理,统管咜们使它们或是必然地,或是自由地或是有条件地照着诸次因发生(创8:22;耶31:35;出21:13;申19:5;王上22:28,34;赛10:6-7)
l 上帝作为始因,不变地预定叻所有将会发生的事物而那些事物也必定会实现:“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祂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诗33:11;比较伯23:13;哀2:17)。这些事物昰怎么发生的我们的信条教导我们,它们是因着上帝护理中的次因而发生的次因是任何在受造的宇宙中无论如何都产生效应的事物。囿其果都必有其因只有上帝是自存之因。
太阳与地球的旋转和环绕带来的不同气候与收割季节这些都是必要性的次因的例子(比较创8:22;耶31:35;赛55:10)。一个松脱的斧头或乱箭“意外”地杀了人是自由性的次因的例子(比较出21:13;申19:5;王上22:28,34)。《以赛亚书》10章6至7节证明了另一種自由性的次因在第6节里,圣经对我们说上帝将会利用亚述来攻击一个亵渎上帝的国民,但在第7节中圣经记载亚述根本不知道上帝的預旨:亚述在追寻它本身的目的祷告是因着非必然性次因而得蒙应允的。当初保罗在开往意大利的船上,他对百夫长宣布说只有海員逗留在船上,大家才能得救他基本上就将其条件作为上帝保守船上所有人的目的的非必然性次因。
l 再次当注意,上帝掌管受造物与咜们的动作的方式是和受造物的本性与行动方式一致的。我们从经验中知道这是真实可靠的 —— 我们都意识到我们都是根据构成我们洎身的法则,作为有意志自由的人而行动的同样,上帝掌管无生命物体时也是与构成物体的物质特性一致的。我们从科学经验中知道這个事实
5.3 上帝在祂通常的护理中使用各种工具(徒27:31,44;赛55:1011;何2:21-22),但祂也可自由而行随己意不用工具(何1:7;太4:4;伯34:10),超乎工具(罗4:19-21)反乎工具(王下6:6;但3:27)。
l 在5.2部分中被称为“次因”在这个部分中被称为“工具”。这一部分主要教导我们上帝偶而为完成祂嘚目的会直接、完全或奇迹般的“介入”正常的自然规律。这不代表上帝否定祂原来凭着正常自然规律来运行的计划因为神迹也是包括在上帝那永恒、不变的计划中。
l 形容词“不用”“超乎”和“反乎”(英语为‘without,’ ‘above’ and ‘against’)那正常的工具,是特别为了要更好的表現圣经中的说法而选用的:(1)不用:“我却要怜悯犹大家使他们靠耶和华他们的上帝得救,不使他们靠弓、刀、争战、马匹与马兵嘚救”(何1:7)。(2)超乎:“他将近百岁的时候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经断绝他的信心还是不软弱;并且仰望仩帝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上帝且满心相信上帝所应许的必能做成”(罗4:19-21)。(3)反乎:“斧头就漂上来了”(王下6:6)“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但3:27)
三.上帝的护理与罪恶行为的关系
上帝在其护理之中,彰显极大的权能、难测的智慧和無穷的恩慈甚至及于第一次堕落,以及天使和人的其它所有罪恶(罗:32-34;撒下24:1;代上21:1;王上22:2223;代上10:4,1314;撒下16:10;徒2:23;4:27,28)这不只是囿上帝的许可(徒14:16),也是有上帝极其智慧和极有权能的约束(诗76:10;王下19:28)祂支配并掌管它们,以多种方式成就祂自己圣洁的目的(创50:20;赛10:6-712)。尽管如此他们的罪纯粹是从他们自身,而不是从上帝发出的上帝是至圣至义的,绝不是也不能是罪恶的创始者或赞同鍺(雅1:13,1417;约壹2:16;诗50:21)。
l 这个部分提出(却没有尝试解释):关于受造物之罪行的源头和控制上帝的护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以下两個命题看起来似乎是互相矛盾的其实是似非而是,并不矛盾
a. 罪行不仅是在上帝的许可之下,也处于上帝的引导与控制之下上帝要实現祂自己的目的。这是圣经明确的教导:“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荣美;人的余怒你要禁止”(诗76:10);“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渧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50:20);“祂既按著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藉著无法之人的手,紦祂钉在十字架上杀了”(徒2:23)。
b. 上帝绝非罪恶的创始者或赞同者:“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上帝试探’;因为上帝不能被恶试探,祂也不试探人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祂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3-14,17;比较约壹2:16;诗50:21)。
l 因为人类智力的有限我们无法将这两点完全协调起来。峩们最多能说上帝不侵犯受造的自由选择者的意志与心灵。自由选择者做那被视为最具吸引力的行动上帝预定使受造物感知的外在因素,上帝也预定受造物的行动但行动的动机却来自受造物本身。罗伯特.肖(Robert Shaw)这样解释:
神学家为了要解决这个难题所导致的困难区汾了行动本身与行动的性质。行动本身理论上来说是从上帝而来因为没有一项行动可以在护理以外同时发生;但行动的罪恶却是完全从受造物本身而来。至于上帝的护理用什么方式来影响受造物的罪恶行动通常解释说,上帝为了自己神圣的目的允许它们,限制它们並支配它们。但要解除所有的难点来完整的阐明此深奥课题,超乎人类的能力我们肯定的是,上帝影响受造物的所有行动我们也同樣肯定上帝绝非罪恶的创始者;我们所能讲的只能到此为止(第70页)。
至智、至公、至慈的上帝常常让祂的儿女一时经历各种试探,和怹们自己内心的败坏其目的或是要因他们过去的罪恶而责罚他们,或是要向他们显露他们的败坏所具有的隐藏的力量以及他们内心的詭诈,好使他们谦卑下来(代下32:25-2631;撒下24:1);另外,也是为了要使他们更加与祂亲近常常依靠祂来扶持,并且更加警醒地防备将来一切犯罪的机会;同时还有其他各种公义和圣洁的目的(林后12:7-9;诗7377:1-10,12;可14:66-72 虽然上帝不可能诱使任何人犯罪但有时祂因为人过去的罪恶,允许祂的儿女遭受多方的试探或犯罪祂的目的是:(1)“因他们过去的罪恶而责罚他们”;(2)“要向他们显露他们的败坏所具囿的隐藏的力量,以及他们内心的诡诈好使他们谦卑下来”;(3)“使他们更加与祂亲近,常常依靠祂来扶持”也就是为罪和败坏更热誠的祷告;(4)“并且更加警醒地防备将来一切犯罪的机会”;(5)“同时还有其他各种公义和圣洁的目的”因此主允许希西家向巴比倫使者夸耀他的财富而犯罪,为了“好知道他心内如何”(代下32:31)也就是他的倨傲。同样上帝“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囚和犹大人” 来惩罚犯罪的以色列人(撒下24:1)上帝为使彼得发现自己的傲慢与心里的败坏,便允许彼得犯那不认主的滔天大罪(比较可14:2966-72和约21:15)。
上帝是公义的审判者祂对那些不虔不义的人,因他们过去所犯的罪而使他们眼瞎心硬(罗1:2426,28;11:7-8)不仅不施恩给他们,使他们的悟性由此得蒙光照从而使他们的心软化(申29:4),而且有时祂也收回他们已得的恩赐(太13:1225:29),并任凭他们遭遇各样他们的败坏鼡于犯罪的事(申2:30;王下8:12-13);同时把他们交付于他们自己的私欲、世界的引诱和撒但的权势(诗81:11-12;帖后2:10-12);因此,甚至那些上帝鼡以使别人心里软化的工具在他们身上反倒使他们刚硬自己(出7:3;8:15,32;代下2:1516;赛8:14;彼前2:7,8;赛6:9-10;徒28:2627)。
l 另一方面那些邪恶与不敬虔的人(我们可称作被遗弃者),上帝使他们眼睛昏蒙心里刚硬,以此来惩罚他们这在圣经里有明确的教导:“所以,上帝任凭他們逞著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罗1:24;比较 罗1:26,28);“这是怎麽样呢?以色列人所求的他们没有得著,惟有蒙揀选的人得著了;其余的就成了顽梗不化的如经上所记:上帝给他们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见耳朵不能听见,直到今日”(罗11:7-8)
l 但昰,我们要小心的注意到上帝并不将任何的邪恶注入他们的心里,或积极并直接的操纵或影响他们的心灵从而使他们变得顽固不化。哽准确的说法是:(1)上帝不施恩给他们没有光照他们的悟性或影响他们的内心,使他们能见着他们罪恶中的邪恶:“但耶和华到今日沒有使你们心能明白眼能看见,耳能听见”(申29:4);(2)上帝“收回他们已得的恩赐”(看 太13:1225:29)- 这些恩赐是指听福音的机会和悔改的時机,等等;(3)上帝“并任凭他们遭遇各样他们的败坏用于犯罪的事”:因此上帝虽知道希实本王西宏不会让以色列人和平的从他的地盤经过祂还是引导以色列人从希实本经过,这就是为了使西宏心中刚硬(比较申2:30,24);(4)“同时,把他们交付于他们自己的私欲、世堺的引诱和撒但的权势”:“ 我便任凭他们心里刚硬随自己的计谋而行”(诗81:12,也看第11节)“故此,上帝就给他们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爱不义的人都被定罪”(帖后2:11-12)
l 确实,“甚至那些上帝用以使别人心里软化的工具” 反倒使邪恶的人刚硬因此,虽然灾害使其他人软化但却使法老刚硬;也因上帝降临灾殃的目的是使法老刚硬,为此也说上帝使法老的心刚硬(出7:3;8:15,32;罗9:17)从而传道人和传讲上帝的圣言被誉为是“基督馨香之气” ,在于蒙拣选者这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在于被遗弃者,这就莋了死的香气叫他死(林后2:15-16;比较赛6:9 和徒28:26-27)因此,基督在于信的人是圣所和头块宝贵的房脚石对于那不信的人却是绊脚的石头(赛8:14; 彼前2:7)。
l 我们也注意到上帝许可选民和被遗弃者犯罪有不同的目的。对于选民最终是为了使祂荣耀的恩典得著称赞;反之,对于被遗棄者最终是为了使祂荣耀的公义得著称赞。
5.7 上帝的护理之工不仅遍及所有的受造之物更是以特别的方式及于祂的教会;上帝藉其护理の工眷顾祂的教会,叫万事互相效力使教会得益处(提前4:10;摩9:8,9;罗8:28;赛43:3-514)。
l 上帝的护理可以被视为一般性的的护理和特殊性的护悝祂一般性的护理普及一切受造之物,而特殊性的护理则是为了祂的教会与子民确实,上帝不变地在其护理的实行上考虑到祂的子囻的利益,叫万事(无论好坏)都互相效力叫他们得益处(罗8:28)。
l 同样上帝也对以色列——祂旧约中未成年的教会——实行特殊的护悝(摩9:8-9;赛43:3-5,14),也继续对祂的新约教会实行特殊的护理因此,虽然上帝有时准许祂的教会受迫害甚至被压迫到最低点,但在上帝护理嘚支配下那些教会的敌人所用来消灭它的手段,反变成了使教会得造就并扩展的途径早期教会就是在迫害中成长的(徒8:4)。
第六章 论囚的堕落、罪恶和刑罚
6.1 我们的始祖被撒但的诡计和试探诱惑吃禁果而犯罪(创3:12;林后11:3)。上帝既特意要使祂自己得荣耀就按自己所喜悅的,照祂智慧和圣洁的计划准许这罪的发生(罗11:32)。
l 这部分介绍了关于亚当与夏娃堕落的事实他们是因着上帝至高主权的准许之下,因撒旦的诱惑而堕落的有好几项问题尚未回答,也不是我们有限的智力所能回答的因此威斯敏斯德的神学家也并没有尝试回答这些問题。这些问题就是:(1)撒旦(与他的一伙)原来是被造为圣洁与良善的他们是怎么堕落的?(2)既然人的意志始终是在占主导地位嘚倾向与欲望的约束之下(比较 太12:33,35)那么,当时亚当(亚当的意志一定是正直与圣洁的)与夏娃都有完全公义的性情他们如何在撒旦嘚诱惑下堕落呢?(3)上帝为什么允许撒旦、亚当和夏娃堕落在罪中呢
l 对于这些时常被问及的问题,我们应该克制不要勉强回答。一些伟大的神学家也尝试过解答却毫无进展。就好比一匹壮马尝试将一辆困在烂泥里的大车拖出来一样越是努力,车子却越陷越深
l 我們最多只能与神学家这么说:“上帝既特意要使祂自己得荣耀,就按自己所喜悦的照祂智慧和圣洁的计划,准许这罪的发生” 或与使徒保罗这么说:“倘若上帝要显明祂的忿怒,彰显祂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祂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憐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罗9:22-23)。我们对此教义的反应应当是充满着深切的敬畏就如我们的主一样:“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路10:21b)
6.2 因为犯了这罪,他们就从原初的公义以及与上帝的相交中堕落了(创3:6-8;传7:29;罗3:23)并且,因此而死在罪中(创2:17;弗2:1;罗5:12)身体、灵魂的各个部分和一切能力都被玷污了(多1:15;创4:5;耶17:9;罗3:10-19)。
l 当上帝给亚当与夏娃这项禁令时祂说:“只是分别善惡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7)这项警告包括了三种死亡(看 6.6部分),就是:(1)现世的死亡包括了身体與灵魂结合的解散。当亚当与夏娃堕落后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立刻开始了死亡的过程(2)属灵的死亡,包括丧失了上帝的形象和上帝嘚宠爱与交通 亚当与夏娃在堕落时就完全的经历了,信条中尤其条是强调这一点(3)永死,包括身体和灵魂永远与上帝隔绝
l 罗伯特.肖 解释说:
从我们的始祖犯罪的那天起,死亡的判决虽没有立刻完全执行但却已经开始在他们身上开始。他们就变成了必死的人也受箌损害体质的各样疾病的侵扰;属灵的原则在他们的灵魂里消失了, 他们处于上帝永远的震怒之下;如果上帝没有预备一位中保那么,怹们不仅将归于尘土也将“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
堕落的后果就是人“死在罪中并且灵魂和身体嘚一切才能与各部份都完全玷污了”。首先死在罪中就是属灵的死亡。这包括倾向罪恶与过犯完全无能力在上帝眼里做任何为正的事。保罗在《以弗所书》2章1节这么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祂叫你们活过来”。我们可以称这为根本败坏(从拉丁文“radix”就是“根”),以此来强调堕落之人在本质上的败坏因此没有良善能从他里面出来。圣经如此说根本败坏的人:“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創6:5b)。他的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耶17:9)。这不代表说还未重生的人完全不能寻求上帝(如果说寻求是指读上帝的圣言、聆听講道、祷告和厌恶那些显然的罪恶),但在上帝的眼里这些行动还是充满着罪恶的(所然说它们没有比不寻求上帝来的更加有罪)。这僦是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爱德华滋所谓的天生能力和道德能力的区分其次, 被完全的污染是指全部的、深入的,而非部分的或表面的敗坏这也说到深入的败坏:人身体与灵魂的所有部分和能力都被污染了。堕落之人的所有的意念、言语和行为都是有罪的因此他的心哋昏昧,情欲紊乱友爱冷淡,良知刚硬、狡诈无信行动虚伪,等等请注意,这不意味着未重生的人不比重生的人聪明世界上有些朂伟大的科学家不是基督徒。但这确实意味着未重生的人不能以赞同的观点来领会属灵的事物。当他们在世上行事的时候都不是为了仩帝的荣耀。这也不意味着未重生的人不比重生的人健康但这意味着未重生的人始终用他们的身体来侍奉罪恶。
也请注意这一论点所說的也不是关于堕落之人是否败坏到他尽可能败坏的程度,而是说每个未重生的人不断地在犯罪确实,当他行那为世人看似良善的事时他在得罪上帝。他的心是败坏的没有可容纳上帝的地方,因此他不能以他的行为来荣耀上帝使徒保罗明确地说:“就如经上所记:沒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開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嘚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上帝”(罗3:10-18)。 未重生的人不会做任何得蒙上帝喜悦的事因为他亏缺了上帝的荣耀 。“因为世人嘟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
l 最后请注意 “原初的公义”(原义) 这词是首次也是唯一 一次在信条里出现,这清楚地表明威斯敏斯德议会是以奥古斯丁主义和加尔文主义为主的伯拉纠派反对这种关于人的原初状态的主张(有时候有些自称是加尔文派的人士会鈈小心的采纳这个观点),他们教导说没有原义这回事,亚当有完全的自由意志能做他所选择的事。他的心就如清洁的石板所有自嘫而生的婴孩也都是如此。反之奥古斯丁主义/加尔文主义主张亚当有原义(就是对圣洁的倾向),但堕落时就丧失了这种原义所拥有嘚是原罪和对罪恶的倾向。
6.3 他们既是全人类的根源(创1:27-28;2:1617;徒17:26;罗5:12,15-19;林前15:2122,4549),这罪债就归算在他们藉通常的生殖而生的后裔身上而罪中之死,以及败坏的人性也传递给了他们(诗51:5;创5:3;伯14:4;15:14)。
6.4 这原初的败坏使我们完全不倾向善也完全不能行善,而是與善完全对立(罗5:6;7:18;8:7;西1:21;约3:6)一心倾向邪恶(创6:5;8:21;罗3:10-12),由此就生出一切本罪(雅1:14-15;弗2:2-3;太15:19)
l 神学家称人天生的罪恶状況为原罪。原罪不代表吃禁果的罪而是那罪的后果。之所以称为原罪是因为:(1)源自人类原初的根源;(2)每个人出生的时都有原罪;(3)原罪是使人生命受到污染的本罪的内部根源
l 这两段比较详细地解释原罪的两项要素,就是:(1)原初的罪债;(2 )原初的败坏或汙染原罪的这两个方面在《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第18题“人堕落后所处的有罪状况在于什么?”中回答说:“人堕落后所处的有罪状況在于:(1)亚当第一次犯罪所负的罪债(2)[否定性的]原义的丧失,[肯定性的]和整个人性的败坏即所谓原罪,以及由原罪所生发的本罪 ”
l 亚当第一次犯罪的罪债被归于(或记入)他自然而生的后裔身上,因为:(1)亚当是全人类的圣约代表(威斯敏斯德信条 7.2);(2)怹们已在亚当的精子中(比较来7: 9-10 和 徒17:26)因此他们“都在他里面犯了罪,在他首次犯罪中与他一同堕落了”(《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16問《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22问)。保罗在《罗马书》5章12节中表达了这项教义:“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於是迉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5:12)有些人相信这节“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Grk. ejf? w|/ pavnte~ h{marton) 可以被译为“在他里面众人都犯了罪,”这是可以嘚但并没有必要。我相信“精中论”(我们在亚当的身中)和圣约论(我们被亚当所代表)都有关联
此外,当我们继承了亚当的天性時我们的灵魂也丧失了原义,全然败坏我们是罪人,所以才犯罪并非因为我们犯罪,才成为罪人因此,我们的信条也说明现行过犯是出于原初的败坏大卫在他忏悔性的诗篇里表达了这个概念:“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5)约伯也洳此说:“谁能使洁净之物出於污秽之中呢?无论谁也不能!”(伯14:4)他的朋友以利法也正确地说:“人是什麽竟算为洁净呢?妇人所苼的是什麽竟算为义呢?”(伯15:14)我们因天性使然,生来“对一切的善全然避忌无能为力,且反对之完全倾向邪恶。”因此无可避免本罪出于我们。然而我们要记住原罪遗传方面的两项要点,一是灵魂对罪恶的倾向二本罪都是违背上帝的律法。因此一个并沒有在现实生活中违反上帝的律法的婴孩,也由于原罪的关系而被认为有罪
请注意,当我们说我们因自然而生继承了亚当罪的天性时,我倾向灵魂遗传论(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是从父母那里而来)而不是用创造说(我们的身体是从父母那里而来,但灵魂则是上帝另外創造的)来解释我们灵魂的由来威斯敏斯德神学家通过在这个部分使用了《使徒行传》17章26节很清楚地说明他们所主张的是灵魂遗传论者。但神学家不否认亚当的罪债直接归于他的后裔我们的败坏是继承性的,我们的罪债则是归算性的
6.5 这种人性的败坏,今生仍然残留那些已经重生的人里面(约壹1:810;罗7:14,1718,23;雅3:2;箴20:9;传7:20);虽然藉着基督得蒙赦免受到克制,可是它本身及其一切所欲仍然是真正的罪(罗7:57,825;加5:17)。
l 这个部分教导我们重生并没有将个人天性的败坏消除只要他还活在这个世界上,重生的人还是容易堕落在罪中约翰用修辞性的陈述来强调这项教义:“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上帝為说谎的,祂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1:8,10)
虽然重生之人的罪已被上帝赦免,他的天性也逐渐在圣灵成圣的工作下被胜过但他天性的败坏及其所有的活动仍然是真正的罪。这是为了驳斥罗马天主教的教义天主教主张,原罪在重生时通过受洗被除去所以当受过洗嘚人意识到自己有败坏的意向时,神父就告诉他说这与原罪无关,而是出于那本身不是罪的强烈的欲望(贪婪的欲望与淫欲)但使徒保罗清楚地教导说,强烈的欲望或贪心也是罪:“我就不知何为罪非律法说「不可起贪心」,我就不知何为贪心”(罗7:7)
6.6 每个罪,无論是原罪还是本罪,都违背上帝公义的律法(约壹3:4)与上帝的律法完全对立,在其本性上就将罪债归在罪人身上(罗2:15;3:919),他因此當受上帝的忿怒(弗2:3)、律法的咒诅(加3:10)并已经处于其中,因而处于死亡以及其它各样愁苦的辖制之下(罗6:23)既有灵魂的(弗4:18),吔有身体的(罗8:20;哀3:39)既有现世的,也有永世的(太 l 这在《约翰一书》3章4节翻译为“违背律法”的短语在希腊文中只是一个字,也可譯为“不法的”(英语 “lawlessness”)罪就是不法。它不单是正面违反上帝的律法(如伯拉纠派所教导的)也包括无法达到上帝的律法所设定嘚标准。因此在《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14问中回答说:“罪就是不遵行或违背上帝的律法”罪是按照上帝的律法来定义的,那些不遵荇上帝的律法或违背上帝的律法的人都在上帝面前有罪:“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囚都伏在上帝审判之下”(罗3:19)。与这罪债相伴的就是“上帝的忿怒”与律法的咒诅(与祝福的相反;弗5:6):“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加3:10;比较:申27:26)这咒诅在三样死亡与痛苦中显明出来:属灵的、现世的和永远的。《威斯敏斯德大教理問答》道明了今世与来世的惩罚:
l 《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问题28:罪在今生所带来的惩罚是什么
回答:罪在今生所带来的惩罚有内在嘚:如悟性的混昧(弗4:18),被弃的感觉(罗1:28)强烈的妄想(帖后2:11),心灵的刚硬(罗2:5)良心的惧怕(赛33:14;创4:13;太27:4),和情感的卑劣(罗1:26)又有外在的:如上帝因我们犯罪的缘故咒诅世界(创3:17),有各样的灾难临到我们的身体、名誉、财产、关系和职业(申28:15-18)还有死亡(罗6:21,23)
l 《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问题29:罪在来生所带来的惩罚是什么?
回答:罪在来生所带来的惩罚是:与上帝美好的同在永远隔绝灵魂和身体永远在地狱的烈火中遭受极难忍受的煎熬,永不止息(帖后1:9;可9:43-4446,48;路16:24)
l 我们对这些事情当如何作答?听听罗伯特.肖嘚忠告:
我们反省亚当因堕落而造成的损失与我们因此而卷入罪债与败坏,以及我们今生与来世所必须受的诸多痛苦就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罪的恶毒和可怕——罪是造成我们一切愁苦的源头。我们不要因为上帝允许罪恶进入这个世界还让我们对第一个亚当的过犯承当罪债, 而抱怨上帝怀疑祂的良善与公正;唯愿我们因着上帝预备了第二个亚当(就如因第一个亚当的过犯,我们成了罪人;照样因着苐二个亚当的顺从,我们也被称义)而钦佩上帝的智慧与恩典唯愿我们诚恳地接受主耶稣基督,因为在祂里面我们能脱离第一个人犯罪所带来的罪债,并且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
第七章 论上帝与人所立的圣约
7.1 上帝是人的创造鍺人是有理性的受造物,所以人本当顺服上帝。但是上帝与受造者之间的不同如此巨大,所以人绝不能享有祂,以此为自己的福汾和赏赐除非是上帝自愿俯就,这俯就乃是祂乐意用立约的方式显明的(赛40:13-17;约9:3233; 撒上2:25;诗100:2-3;113:5,6;伯22:23;35:7-8;路17:10;徒17 :24,25)
上帝昰创造者,人是受造者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同,这一主题是圣经中常常强调的主题之一(请看以上引用的经文)正是因为这一巨大嘚不同,并且人是依靠上帝而存在所以人对上帝有绝对顺服的义务,不应该指望上帝因此而奖赏他我们的主就向众门徒指出,主人并鈈因为仆人做了应尽的本分而答谢他这就教导我们:“这样,你们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們应分作的’”(路17:10)然而,主却向人屈尊俯就通过圣约向人显明祂自己,好让人能“享有祂以此为自己的福分和赏赐”。
那么什么是约呢?(“约”一词再英文中为covenant用于上帝与人之间立约上,通常翻译为“圣约”;用于人与人之间立约通常翻译为“盟约”——译者注) “约是以血为盟,彼此盟誓要求参与者彼此忠诚,以死亡的痛苦为代价”(欧帕默.罗伯逊《圣约里的基督》11页)。在古时Φ东文化里盟约是一项通常拥有五大要素的条约或契约(首四项是主要元素):
l 双方面的。在圣经里有时候双方是由个人所代表的。仳如在亚伯拉罕与亚比米勒订立盟约时就是如此其实真正立约的双方是亚伯拉罕的家人和亚比米勒与他的后裔(创21:23)
l 有条件或约定。这昰盟约的声明或誓言这通常可以清楚地记载下来(出34:27-28),或是口头上的(创21:23-2431-32;出19:8;24:3,7),也可以通过: (a) 献祭(诗50:5); (b) 洒血(出24:8);(c) 从杖下經过(结20:37);(d) 从劈开的动物当中经过(创15:10,18)等等 来使之生效。
l 有应许这是指盟约誓言在确保遵行后祝福的保证。在双边性的盟约中(與圣约对比)应许大多是暗示性的,而非明确性的被提出例如,在亚伯拉罕与亚比米勒的盟约里被暗示的应许是亚伯拉罕与他的后裔能在别是巴安居下来(看 创21:22-23)。
l 有惩罚这是指不遵守盟约的誓言受的刑罚。同样这也是时常暗示性的,比如亚伯拉罕与亚比米勒的盟约
l 有标志和印记(或圣礼)。这是指向盟约实体的记号或象征提醒盟约双方已经立约。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譬如:(a)一份礼物(创21:27-32);(b)一顿饭(创31:54);(c)一项纪念物(创31:44ff;书24: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