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种植方法怎么养,芍药花种植方法的养殖方法

[转载]芍药花怎么养_芍药花的养殖方法
  芍药花是我国知名的六大名花之一,它的花盘鲜妍硕大,比起雍容华贵的花王牡丹来,芍药花相更是别有一番楚楚动人的妩媚之态。我们知道,芍药花的种植南北皆宜,那么芍药花怎么养呢?太原哪家的花篮漂亮?告诉您可以从芍药花的繁殖与养护两方面来说。
  一:芍药花常用的繁殖方法
  ⑴ 最流行的分株法:根部劈分子株要小心忌乱掰乱砍
  芍药花分株法一般在秋天进行,我们先轻轻挖出芍药花的肉质根,去除根部已经老化或者腐朽的部位,并务必小心地沿着根上的缝隙将根部分三到五个子株,在分株过程中切忌不要粗暴的乱掰乱砍,以免伤根。之后再将这些分株放在阴凉处稍微晾干就可以种在营养土中,种植之前最好先将芍药花的根部在营养泥中蘸一下,以促使养分的吸收。
  ⑵ 最普通的播种法:种子要先在温水中浸泡消毒催芽
  芍药花的播种法不管江南江北一般都在八九月份进行,我们先将芍药种子放入水中清洗,以便去除掉一些不够饱满的种子,然后再把这些芍药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一天,一边消毒一边催芽,之后播入比较肥沃的营养土中即可。以上两种是比较流行或者比较常见的芍药花繁殖法。
  二:芍药花的养护工作
  ⑴ 平土除草:土面保持平整注意经常除草
  我们在种植栽培芍药花的时候经常会在种子播种处或者分株根部堆一个土堆来维持它的平衡,其实这是不科学的,种植芍药花的地面一定要保持平整,不然不利于嫩芽的出土生长。此外在芍药花的生长的季节,要注意经常除草,不然杂草会争夺它的养分,造成杂草疯长而芍药花营养不良。
  ⑵ 水肥管理:芍药花喜肥要适当追肥 但浇水要适量
  芍药花是一种非常喜肥的植物,肥料量需求很大,在幼苗期,花蕾期以及开花期都要为它施加充足的肥料。芍药花幼苗期多供给一些氮磷钾复合肥,让营养吸收得更加均衡一些;花蕾期可以补充一些含磷的速效肥以促使芍药开花;开花期可施一些芽肥为芍药的花芽分化早做准备。冬天可以适当给芍药花施一些浓度不是很高的薄肥。芍药花虽然喜肥,但不耐湿,因此浇水时一定要适量,浇水程度就保持土面半干半湿即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芍药花的开花期一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每浇一次都要浇透,不然会导致花盘又小又黯淡。此外还要做好芍药花的排水工作,以免水多积在根部导致烂根。
  ⑶ 立柱遮荫:为芍药花设立支柱使其姿形挺拔并要遮荫防雨
  我们知道,芍药花的花梗并不十分硬直,有时候会软趴趴的,因此我们需要为它设置一些直立在土中的支柱,支柱可以是单一的一根也可以用竹圈将芍药花围起来,然后将芍药花的花茎轻轻绑到支柱上或者竹圈上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另外夏天的时候阳光会很强烈,而且时不时有暴雨来袭,我们还要注意为芍药花搭建一个凉棚,用来避雨遮阴,据说凉棚还有延长芍药花期的效果。
  ⑷ 修剪摘蕾:枯叶残花要及时剪除必要时也需摘除侧蕾
  芍药花开花之后,可能会出现少量枯叶残花,如果发现的话,需要我们及时剪除,花叶虽残,但仍然会同主花枝争夺营养,而且枯枝容易引发病虫害,一旦发现务必要除去。除此之外,适当的修剪也有益于保持芍药花的形体美。一般来说,芍药花除了主花蕾以外,还会有几个侧蕾,如果想着重让主花盘花开硕大鲜艳的话,在主花枝已经孕蕾的时候就要着手剪去部分侧蕾了。芍药花的养护主要就是以上几方面的工作。
  以上信息由太原花篮订购提供,本店长期供应康乃馨、扶郎、玫瑰、百合及各种叶,还提供鲜花的批发,凡是打进太原姐妹花行热线电话:,前五十名,可获取太原姐妹花行惊喜礼品。如果您想要加盟我们,可以拨打我们的加盟热线,我们真诚欢迎您的加入!
太原姐妹花行
联系方式:
加盟热线:
地址:长治路西巷批发市场
主营项目:鲜花的批发、零售、康乃馨、扶郎、玫瑰、百合、各种叶材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蜀ICP备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业务咨询电话: 02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
& & & & & & 扫码查天气 & & & & & &微博二维码&学名:Paenoia albiflora
芍药花英名:Common Peony别名:没骨花、、将离、殿春花科名:芍药,别名离草、、余容、。属毛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一5月。古人评花:牡丹第一,第二,谓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因为它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
形态特征/芍药花
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粉、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  
繁栽要点/芍药花
以分株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间)进行。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耐寒,北方可露地过冬,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长开花。喜向阳,但稍予庇荫,开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
栽培简史/芍药花
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与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
芍药花法。《诗经.郑风》(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隋代已有园艺栽培,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种增多,宋代以栽培最盛,元明时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陈子的《花镜》记载了88个品种。1949年后,各地栽培渐多,品种达200余。欧洲的芍药栽培,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宋代诗人均谱写过生动的、让人回味的咏芍药诗篇。由于芍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各地园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专类的园中园,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适于作切花。室温18摄氏度-28摄氏度条件下,水养可维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时切取,置5摄氏度条件下,可保持30天,成为当今普遍应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药。&
田间管理/芍药花
中耕除草&松土保墒。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亳州常用“劈垄亮根”法,即在种植后第2年5月上旬,将芍株周围的土,轻轻拨开,让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土拥根,可以提高地温,并杀虫灭菌, 芍药花达到增产效果,但晾的时间不宜过长。追肥第2年起每年追肥3次,第1次3月下旬-4月上旬,施淡人粪尿,第2次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500公斤,第3次10-11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1 500-2 00公斤。第3年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750公斤,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 000公斤;11月间施厩肥1 500-2 000公斤。第4年收获前追肥2次,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1 000公斤,加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施肥量再施1次。每次施肥,宜于植株两侧开穴施下。 排灌&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多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摘蕾为了使养分集中供根部生长,每年现蕾时及时将花蕾摘除。
病虫害防治/芍药花
1.病害 叶斑病:常发生在夏季,主要危害叶片。病株叶片早落,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剪除,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 或50%退菌特8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芍药花锈病:危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8月严重。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分,开花后发生。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使叶片脱落,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雨后及时清沟排水,田间通风透光;选无病芍芽作种,并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下种;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1次,连续3-4次。 软腐病: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是种芽期间和芍药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病害。防治方法:种芽贮放要选通风处,使切口干燥,贮放场所先铲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福尔马林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2.虫害 蛴螬和小地老虎,按常规方法防治。
采收及加工/芍药花
1.采收 于栽种后3-4年采收。采收季节,浙江于6月下旬-7月上旬,安徽、等地于8月间,山东于9月间。过迟根内淀粉转化,干燥后质不坚实,质地轻泡。选择晴天,割去茎叶,挖出全根。除留芽头作种外,切下
芍药花芍根,加工药用。一般亩产鲜根700-800公斤。 2.加工 将芍根按大、小分开,在沸水中烫泡5-15分钟,烫时勤翻动,待芍根表皮发白,无生心,有香气时,迅速捞起放入冷水里,随即取出刮去外皮,切齐两端,依粗细分别晒干。也可先刮去外皮后煮,晒干。晒芍是加工的重要环节,如果晒得太猛,则外干内湿表层干裂,易发霉变质,一般早上出晒,中午阴干3小时,下午3点后再出晒,晚上收进堆起并用麻袋或草席覆盖,使芍根内部潮气渗出,次日再出晒,如此反复,直至内外干透为止。煮后,如遇雨不能及时出晒可用硫磺熏(每100公斤芍药,1公斤硫磺)薰后,摊放于通风处,切忌堆置,否则,芍根表面变质发粘。如遇久雨,每天可用火烘1-2小时。如发现芍根表面起滑发霉,应迅速置于清水中洗刷干净,用文火烤干,到有太阳时再晒。
生物学特性/芍药花
芍药花芍药适宜温暖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温14.5℃,7月均温27.8℃,极端最高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芍药是宿根。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 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功效作用/芍药花
药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好。芍药的根仍称为“芍药”,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医药著作里,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杰出的医学家开始把它分为白芍、赤芍两种。它们不同之处在于: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白芍为栽培品,经刮皮、水煮、切片、晒干而成,功效长于补血养阴。其中尤以出产的芍药,品质最佳,称为“杭白芍”。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
芍药花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在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补血和营,兼以安胎。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配——守中有动,血畅气化。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对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均,来潮不畅者,能鼓舞气化,调整月事。如经期量多,则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药配——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临床上,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八月扎、郁金、乌拉草、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应手。 此外,临床妇科还用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术治疗肝、脾二脏失职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芍药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可以说,妇女一生的用药常见芍药,芍药真不愧为女科之花,妇女之良友。
功效及泡法/芍药花
芍药花的作用及功效: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可以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衰老。养血柔肝,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功能。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
芍药花容颜润泽。 注意事项: 芍药花的注意事项: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适宜搭配: 芍药花适合单泡,适宜搭配绿茶。 泡法喝法: 的泡法及喝法:一茶匙干燥的花瓣,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花言茶语: 芍药花象征惜别 害羞 忸怩。
历史记载/芍药花
芍药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考证长安地区就有栽培。盛产芍药的地区常随朝代的变更而变迁,后是,极盛于宋。《勺药谱·序》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即扬州)芍药,为埒”。《本草》载:“芍
芍药花药……处处有之,扬州为上”。周文华《汝南圃史》称述“扬州之芍药冠天下”。陈淏子《花镜》中也认为“芍药推广陵者为天下最”。 以来有关勺约的著作中都十分推祟扬州芍药,但是就在宋代,种植芍药之盛也不限于扬州。刘颁《芍药谱·序》里写道:“自广陵南至姑苏,北入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 到了明朝,芍药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毫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数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可见当时种植之盛。
参考资料/芍药花
/tea-kn/infro.asp?nid=171/shzt/hhtj/359.shtml的功效 /fenlei/huacha/64133.html
芍药花茶 /article-880.html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西北植物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6次
参与编辑人数:20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40:32
贡献光荣榜花卉名片春季花
别名:将离、婪尾春、没骨花
原产地:中国北部、西伯利亚及朝鲜、日本等地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4-5月,盛花期5月中旬。
日照:喜强光,但在疏阴下也能小长并开花良好。
温度:耐寒力强,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可以在露地越冬,其耐热力较差,炎热的夏天停止生长。
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低洼盐碱地不宜栽植。
水分:喜湿润,但怕水涝。
本花关键字:芍药的养殖方法 芍药怎么种 芍药图片 芍药怎么养 芍药图片大全
芍药的习性是喜肥、喜阴、喜温、耐旱、耐阴、耐寒,所以在栽植前,要有充足的腐熟肥、厩肥和骨粉作基肥。宜栽培于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壤土中,并以中性土或微碱性土为佳。
浇水和施肥常常结合进行,花前1个月和花后半个月各浇1次水,现蕾后施1次速效性磷肥,可使花开得大而色艳。每次浇水施肥后,要及时松土。盆栽芍药忌积水。
浇水和施肥常常结合进行,花前1个月和花后半个月各浇1次水,现蕾后施1次速效性磷肥,可使花开得大而色艳。每次浇水施肥后,要及时松土。盆栽芍药忌积水。
温度、光照
平日环境宜温和凉爽,春秋可多见太阳,夏天忌烈日曝晒,放置于半阴半阳处。芍药花期较短,一般为8-10天,天气凉爽或置遮阴处,花期可延续半个月。花谢之后,及时剪去花梗,不使结籽,以免消耗养分。秋冬之际,可施1次追肥,以利来年开花。
芍药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根腐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等。
褐斑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时,叶面上先出现淡黄绿色小点,逐步形成圆形小褐斑。可用0.5%等量式波尔多溶液或65%代森锌粉剂800倍液喷洒防治。根腐病主要是由排水不良引起。发病后,根部腐烂发黑,地上部分因此生长不好。可用60度的白酒搽洗根部后重新栽植。发现红蜘蛛和蚜虫等害虫,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剂2000倍液和40%氧化乐果乳剂3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分别进行喷防治。
芍药开花前除主蕾外,其下还有侧蕾3-4个。为使芍药花朵硕大而美丽,在侧蕾出现后应及时疏去,以便使养分集中于主蕾,达到预期的目的。疏蕾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疏营宜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以便伤口能很快愈合,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二是选用锋利剪刀细心操作,疏蓄时不要将花营旁的叶片剪伤或剪掉,以便让植株生产更多的光合产物,满足开花的需要;三是疏蕾一般分两次进行。第1次要在主蕾直径约为1厘米时进行,这时先将主蕾和离主蕾最近的1个侧蕾留下,主蕾愈外受伤害时,可利用此侧营开花。第2次要在主蕾直径约为2厘米时进行,如此时主蕾未受损伤,除留下主蕾外,再把全部侧蕾疏去。对于开花时易倒伏的品种,在疏蕾的同时应及时设立支柱。
芍药通常采用分株法繁殖,也可采用播种法。分株时间必须在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旬,即农历白露前后,此时分株,可使根系在入冬前有一段恢复生长的时间,产生新根而有利于翌年生长。注意不要在春季分株,我国花农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的谚语。分株时先将根丛掘起,抖掉泥土,阴干稍软时,以3-4个芽分为1株。为了促使新根萌发,可将肉质根保留15厘米长进行短截。分株后要尽快栽植。般每3-5年分栽1次。
芍药播种繁殖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种,播种愈迟发芽率愈低,也可短期沙藏保湿,促进种胚后熟。播种后当年秋季只生根,翌年春暖后新芽出土。芍药播种苗发育良好的,4-5年可开花。
的相关文章
别名:万寿竹、金边富贵竹、银边富贵竹、开运竹、富贵塔、竹塔、塔竹、仙达龙血树 别名:美洲蜘蛛兰 别名:李春花、丽春花、赛牡丹、小种罂粟花、苞米罂粟、蝴蝶满园春 别名:草茉莉、胭脂花、夜娇娇、夜晚花、洗澡花、状元红、官粉花、潮来花 别名:宝草、银波锦
花卉图片大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芍药养殖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