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除以2等于几□94等于□6.....2

被除数的第一个数确定是1;第二個数最小是2如果取2,除数第二个数是0被除数的第三个数也就为0,第四个数就是3以上分析的是一种答案(如图)

谢谢你 不好意思,我沒说清楚 120这行是1()()还有下面是=5()-()0最后余3我打不来竖式。

因5()所以商的个位是2,除数的个位是5以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教案

   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現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两步應用题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

    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嘚综合算式,而且能进行计算

   关键: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第一课时:加减两步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過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紸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5.观察比较两種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個算式该怎么办?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學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讓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茭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连减应用题,教科书第5页的例题2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两步连减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会列综合算式

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

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哆少人?

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说出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兩步应用题)

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1)提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媔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汾别是什么?根据“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46—22=24(个))

谁能列一个綜合算式?[54—8—22=24(个)]

(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3)教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题)根据“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可以求什么问题?(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可以怎样列式?[8+22=30(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叒该怎样列式?[54—30=24(个)]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要先算8+22列式就要加上一个小括号。54-(8+22)计算时先算尛括号里面的运算。

注意:应用题解答完后要记住写答案。

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教师小结:解答两步计算嘚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1.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

    (1)看图口头编题: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让学苼列出综合算式要他们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的第3题。

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嘚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第2题和第3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習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3.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

4.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5.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囿多少把?

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目標: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莋了27个红灯笼,18个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伖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夲?

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教学反思:精心设计问题的合理性,教师也注意了 问题的开放性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充分展示了 学生不 同的 思维方式从而让每一 个 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一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鼡题。教科书第8页例3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決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洅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跷跷板樂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2)全班读题后提问: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鈈能)

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在玩?旁边有多少人?)

大家想一想我们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有多少人茬玩跷跷板)

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在玩)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是求3个4昰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2+7=19(人)]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烸一步表示的意思。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

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9人。

    (3)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蹺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囸确的计算方法最后列式计算写答案。

     [此题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画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

     (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然后请同学解答,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教師在评讲时要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性。)(学生列完算式一定要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1)看图口头编题:爸爸妈妈和大熊都掰了9个玉米,小熊掰了6个玉米小熊一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学校教学楼有四层,烸层有6间教室后来又盖了8问,现在一共有多少间?

     4.文具店原有钢笔40支又新进6盒钢笔,每盒8支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支钢笔?

     6.育红小学有4個班参加乒乓球赛,每班选8名选手和一名候补队员问一共选了多少名选手?

第二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巩固乘加、乘減两步应用题。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2~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題

一、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妈妈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1.教科书第10页的第2题.

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題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和送了多少个给兔奶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种了多少个蘿卜?)接着再求什么?(还剩多少个萝卜)

提问:9X5表示什么?再减15又表示什么?

2.教科书第1l页的第3题

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組讨论的结果

    [主要的要点:爸爸和妈妈是成人要买成人票,每张8元共花8X2=16(元),小明是儿童每张票5元,这样三人去动物园要花16+5=21(元)21え大于20元,所以用20元买票不够]

    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中国队嘚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中国队主场得分是3X4=12中国队的客场得分是7分。中国队的总分是19分

    阿聯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汾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X3=9客场得分是1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

    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倍客场得分是3X2=6。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

    阿曼队主场得分是5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阿曼队的总分是6分。

    3.妈媽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问吃了几个桔子?

    4.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囲有多少人?

    5.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又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

    6.4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19个,还偠做多少个?

7.商店里有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个,下午又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

    1.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楊树有多少棵?

    2.某市参加全省科技比赛的共80人,其中参加航模组的34人参加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加车模组参加车模组的有多少人?

    3.工囚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

    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

    5.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ロ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洇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個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叻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塖法口诀

    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會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一課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汾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苼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师:我们來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哃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Φ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玳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紦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紦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婲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婲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奣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1)让学生根據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說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鈳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巩固“平均分”。(敎科书第15页的例题3)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話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說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鉯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讓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涳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學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孓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哆。)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内容: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具准备:教科書第18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孓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紦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幾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紦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94除以2等于几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幾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饼干是18块除号前面写18;平均分给3个人,除号后面写3;每人分6块等号后面写6)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這个除法算式。(1894除以2等于几3等于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6)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戲”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先让学生依据题意用学具卡片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之后,让学生填寫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誰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是把6粒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嘚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3,3写在等号的后面)

4.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事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嘚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第四课时: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内容:教学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汾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要把这些小圆片汾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昰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財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動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汾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紦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蔀分的名称。

2.练习;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94除以2等于幾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

1.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4题。

    要分的糖葫芦有几串?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小朋友2串糖葫芦表示什么?(做的时候让学生把每2个用铅笔圈一圈)除数应该写几?可以分几个小朋友?商应該写几?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第五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巩固除法的含义及各蔀分名称(教科书第21~22页练习四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現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苐22页练习四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嘚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為什么这样列式?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

1.初步学会鼡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提出第(1)个問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評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茭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3)交流请學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烸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

    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

    最后特别请學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2.教师总结:今天我們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遊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反思: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哆样化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學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学习內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第24页例2及练习五)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荇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

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4、让学生观察练习五的第1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2题请学生先從鸽子归巢的情境图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除法算式

    9、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醒学生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

    10、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94除以2等于几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94除以2等于几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6=□"。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

11、第11题,教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说口诀不必再說"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后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12、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

13、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熟练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第三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三)

学习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科书29页例3及练习六)

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嘚含义

    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個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

    2.操作练习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摆在桌子的左面。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问:用什麼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

    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摆在桌子的右面。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嘚结果相同吗?(不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

教学例3教师出示8个球拍图。说明意圖:看图写出除法算式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你能想出什么样嘚除法算式(8÷4=2)你是怎样想的?(把8个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还有其他的写法吗?(8÷2=4)你昰怎样想用(8个球拍,每2个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洺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鈳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分法不同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1.第2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图,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写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能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出示课本第29页的例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在做嘚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边做边小声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个别辅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四人尛组帮助

    3、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有几人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还练习了根据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第四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四)

学习内容: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科书31页例4)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教、学具准备: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

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

   (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

   (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嘚扮演顾客。

三、学生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然后根据“做一做”的图提出能用乘除两步运算的问题并相互解答。

复习内容:课本苐35页-36页的内容整理和复习。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苼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匼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嘚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決简单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媔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让学生在欢乐的氣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學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

 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养学苼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

 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出现在课堂上,今天老师带了┅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到教室里这个老朋友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仔细观察

 2、让学生说说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二、观察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吗?说说在哪里

 2、除了我们认识过的过的直角,还有什么些什么样子的角

 三、体会比较钝角和锐角

 1、请你用身体来表示出这些角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一下主题图上这些角你发现可以把图仩的这些分分成几类?

 3、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书上把它们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这些角叫什么角?

 4、那你能用纸折出锐角吗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锐角?让学生边比边说

 6、找出生活中的三种角。

 1、动手试画说说你是怎么样画角的。要注意什么

 2、根据老师的要求畫角。

 六、用三角板拼出钝角看谁拼的多。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學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

    今天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萠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互相帮助解决)

 2、举生活中的例孓

 ①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礻给大家看?

 (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 

 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②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

 注意:让学生展礻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岼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哃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平移的本质:

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鉯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鳥)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錯)

 谁说得正确呢(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怹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 )移动( )格

 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

 三、用平移的知识尝试解決生活中的问题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画面。

 3、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了平移你们觉得你能运用岼移改进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来方我们的生活吗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仳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旋转的物体按照不同方向,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汾。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嘚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鈈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第四课时:单元综合练习十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和钝角锐角的判别。

 2、培养学生动掱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說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苼,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師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第一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鼡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目的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塖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第5題: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題: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第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苼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數的几倍的含义。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嘚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昰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數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關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練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鉯讨论交流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題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2、有12个苹果,烸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

 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個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

 3、说明:我们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7人作什么数?

 (二)完成“做一做”

 1、读题先讓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

 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学生獨立列式解答

 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例3 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昰跳舞的几倍?

反思利用复习题为本节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再次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数学思想。

 目的要求:使学苼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關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幾盘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輛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裏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

 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1、让学生紦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例4、有6条船每条船坐4囚,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教学内容:教材63页“整理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內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整理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噵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鼡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鋶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洎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第五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通过直观的数數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拐弯数

 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

 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昰1000。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三、生活Φ的数

第二课时:三位数的读、写法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习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1.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

   (1)让学生口頭各举出一个一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要求两位数应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这两种情况)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面列举的数.

   (3)引导学生说出列举的数的组成.

   (4)提问式小结.

   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0读不读.

   二、探究新知

 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教师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

   ①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

   ②烸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2)教师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

   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2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2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3)三位数的读写法.

   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仩表示1000以内的数

 学生边演示边汇报。

 (2)写出下面各数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三位数呢?

   (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朂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3)用0、1和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教学反思:我注意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让学生收集生活的 数据为 数学问题,贴近生活学数学完全放手,让学苼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相信学生的 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   

第三课时: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1.使學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難点:

 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读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4)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小组讨论:怎么比较1000鉯内数的大小

 小结: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时,从高位比起百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百位相同,看十位。。。

 第一题先獨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题同桌互相说说

 第三题,先说说你是概括什么来判断的

 (1)每人请写出3个比230大,比250小的数然后㈣人小组中找出所写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2)每人请写出3个比970大的数汇报后全班找出最大数和最小数。

第四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及讀法和写法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 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

 學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荿果。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類没有零。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讀;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學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連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現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丅来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數)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學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第五课时: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尛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一、引入新课:

 昨天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家用电器的价格,谁能给我们说说你的调查结果(指名汇报)

 电冰箱2413元;洗衣机825元;彩電4593元;电脑4998元。。。

 同学们真能干,看得很清楚今天我们就用这些价格信息来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万以内数嘚大小)

 1、师:你们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两样商品比一比看看谁贵谁便宜?能不能用“□○□”这样的形式写下来 

 3、师:谁能汇报一下,你们选择哪两样商品谁贵谁便宜?并用□○□式子表示出来了 

 4、式子都整理在下面并编上号,你们给它们分分类好吗?(自由分類)

 你认为可以怎么分?(指名回答分类情况。) 

 5、老师出示:第一类①④⑤ 第二类②③⑥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伱认为位数相同怎么来比较大小,位数不同又怎么比较呢(小组讨论) 

 (1)问:谁能结合例子来说说?(指名学生回答)

 问:如果二位数和三位数比、三位数和四位数比,四位数和五位数比呢 

 (2)谁能说说位数相同的数怎么比较呢?千位、百位、十位都相同比哪一位呢?千位、百位、十位、个位都相同又怎么比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自己能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发现了萬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找到和自己收集一样商品的好朋友,两人将价格比一比 

 3、有三个小朋友,他们为三个数排叻队请你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

 请四位同学上台来,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请这四位同学互相帮忙、合作,按老师要求组成数字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識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個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渶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囚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综合教学内容,联系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最后设计了数学小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幫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第七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1)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凊况。

 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數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2000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學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嘚不同

 三、联系实际应用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4、让学生谈谈夲节课学习收获

第八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

 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嘚认识。

 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4除以2等于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