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r渗碳淬火火冷却速度不够形成什么组织

淬火冷却速度对碳素钢显微组织的影响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淬火冷却速度对碳素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渗碳淬火工件金相组织的控制措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若45钢淬火后硬度不足,如何根据组织分析其原因是淬火温度不足还是冷却速度不够?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仅做参考,个人意见,我也不是很清楚.如果是高线的表面淬火:冷速不够,应该是马氏体层较少,造成自回火之后,马氏体层很薄,中心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而不是我们想要的索氏体组织.温度不够,显然,加热后中心的组织晶粒会相对较粗大.其实温度不足,你可以直接测温,直接将这个可能消除,不用这么麻烦的分析是不是这个原因.如果是工件的淬火,就通过比较晶粒的大小来分辨.硬度不足,也有可能是你测硬度时候遇到了软点造成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钢的热处理.ppt 21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改善钢材性能的主要办法 1.合金化 2.钢的热处理 教学内容: 概述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钢的退火与正火
钢的淬火 与回火 钢的淬透性
钢的表面淬火
钢的化学热处理 概述 2
热处理目的
通过改变工件的组织来改变性能,而不改变其形状。 在机床制造中约60-70%的零件要经过热处理。 在汽车、拖拉机制造业中需热处理的零件达70-80%。 (1)根据加热、冷却方式及钢组织性能变化特点分类 (2)热处理工艺在零件生产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分类 预备热处理—为随后的加工(冷拔、冲压、切削)或进一步热处理作准备的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赋予工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热处理。 某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下料 →锻造→热处理I→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Ⅱ→精加工→热处理Ⅲ→(抛光)→成品 热处理I: 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最佳切削硬度:HB170-230。 热处理Ⅱ:改善零件机械性能热处理。正火、淬火+回火、化学热处理 热处理Ⅲ:消除加工残余应力热处理(去应力退火、时效) 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一、奥氏体形成过程 二、影响奥氏体形成的因素 三、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奥氏体形成过程 A形核长大示意图 第一步 奥氏体晶核形成:
A首先在F与Fe3C相界形核,通过同素异构转变
F →A和Fe3C的溶解来实现 第三步 残余Fe3C溶解:
铁素体的成分、结构更接近于奥氏体,因而先消失。 残余的Fe3C随保温时间延长继续溶解直至消失。
第四步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Fe3C溶解后,其所在部位碳含量仍很高,通过长时间保温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 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并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必须有两个必要而充分条件: 一是温度条件,要在Ac1以上加热; 二是时间条件,要求在Ac1以上温度保持足够时间。
亚(过)共析钢奥氏体(A)形成 二、 影响奥氏体形成的因素
合金元素Alloying element ①碳化物、氮化物
难溶的碳化物:Cr、W、Mo
稳定性高,不易于聚集长大的碳化物会阻碍A晶粒的长大 (可以形成本质细晶粒钢) 三、奥氏体的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 钢的本质晶粒度示意图 (二)??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 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 1、 C曲线 (TTT图)的建立(以共析钢为例)
选取一组共析钢试样加热到稍高于A1温度,使其全部转变成均匀的奥氏体; 然后分别快速投入不同温度的等温槽中,保持不同的时间。 观察共析钢奥氏体在不同等温下组织的变化,记录不同等温下A转变开始与终了的时间。 在以温度—时间为坐标的图面上,把转变开始与终了的时间分别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共析钢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共析碳钢 TTT 曲线建立过程示意图
亚共析钢的TTT曲线
过共析钢的TTT曲线 2、C曲线分析 A1-Ms 间及转变开始线以左的区域为过冷奥氏体区。 转变终了线以右及Mf以下为转变产物区。 两线之间及Ms与Mf之间为转变区。 孕育期: 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距离为孕育期。 孕育期越小,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越小. 孕育期最小处称C 曲线的“鼻尖”。 碳钢鼻尖处的温度为550℃。 在鼻尖以上, 温度较高,扩散容易,相变驱动力小. 在鼻尖以下,温度较低,扩散困难。从而使奥氏体稳定性增加。
C曲线明确表示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产物。 3 影响C曲线的因素 ⑴ 成分的影响
① 含碳量的影响: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最稳定,C曲线最靠右。Ms 与Mf 点随含碳量增加而下降。
与共析钢相比,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C曲线的上部各多一条先共析相的析出线。
合金元素的影响 除Co 外, 凡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都使C 曲线右移。 ⑵
奥氏体化条件的影响
奥氏体化温度提高和保温时间延长,使奥氏体成分均匀、晶粒粗大、未溶碳化物减少,增加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 曲线右移。 使用C 曲线时应注意奥氏体化条件及晶粒度的影响.
二、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与性能 ㈠ 珠光体转变 形成温度为A1-650℃,片层较厚,500倍光镜下可辨,用符号P表示. ⑵ 索氏体 形成温度为600-550℃,片层极薄,电镜下可辨,用符号T 表示。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三种组织无本质区别,只是形态上的粗细之分,因此其界限也是相对的。
珠光体转变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
渗碳体晶核首先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在长大过程中,其两侧奥氏体的含碳量下降,促进了铁素体形核,两者相间 形核并长大, 形成一个 珠光体团。 珠光体转变 珠光体转变 索氏体S 屈氏体T ㈡ 贝氏体转变( Bainite) 形成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渗碳淬火后显微组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