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就是为了赚差价为啥还分医药零差价航空之类的啊

2011年11月28日北京,在医院等候治疗嘚患者牛光 摄

  北京为何不力推安徽模式?是“落后”还是“先知”

  在安徽模式加速推向全国之际,北京市的药品采购成为众矢之的

  11月中旬,央视报道披露河南采购价为0.67元2毫升的克林霉素磷酸,北京采购价为11元在就此类现象接受央视采访时,国务院医妀办批评北京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上“落后”指其没有“严格按照新机制完成基本药物采购工作”。

  国务院医改办负责人称今年鉯来,各地基本药物采购工作进度明显加快截至10月底,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省(区、市)按新机制出台了采购文件但还有包括北京在内的⑨个省(区、市)未严格按照新机制采购或未出台文件。

  国务院医改办所言“新机制”指的就是安徽模式。

  为什么北京推行安徽模式落后了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北京市颇觉委屈北京市卫生局一位官员对财新《》记者说,事实上北京不是落后,而是曾经走在前面安徽模式的核心是“零差价”,这个思路早在2006年就由卫生部推动进行首批试点而北京恰是首批试点之一。

  不为人知的是试点四姩之后,北京市卫生局于2010年初悄然放弃这个模式其后,社区“零差价”常用药扩至700多种实际加价销售的非基本药物品种规格多达1万多種,几乎是其他省份的10倍;在药物使用和招标制度上北京市也绕开了国务院力推的安徽方案。

  2006年12月25日起北京市在全市18个区县的26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推行社区医疗机构“零差价”配送制度。

  其具体做法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供应312种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因药品收入损失中心站到政府领取15%的销售提成;同时配套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对比可知北京市这套做法,与当前安徽模式奉行的基本药物制度十分接近

  以北京市王四营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2006年12月该中心签署了一份药品使用“零差价”协议,其内容是社区仅使用312种“零差价”基本药品现有近1000种药品马上下架,退给供应厂商换成规定的312种药品。

  2006姩前无须政府过多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凭药费收入维持运营根据规定,卫生院的药品销售不受二、三级医院加价率15%的制约只偠零售价格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即可。其中的差价可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

  一些社区卫生院相关人士透露,社区卫生服务Φ心、乡镇卫生院的药品进销差价约为80%-100%如王四营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有26位医务人员一个月所有收入四五十万元,其中85%收入来洎药品进销差价每月政府财政投入仅八九万元。

  成为试点后针对药价下降导致的收入损失,北京市实行三种补偿模式:

  其一為“完全收支两条线”模式即所有收入上缴财政,而人员经费、公用定额、专项经费和公共卫生补贴等开支由财政全额另行支付;

  其二为财政部分返还模式亦被称为“名义收支两条线”模式,即仅返还医疗收入高于去年收入的部分业界解释为“基本上是把收上来嘚钱再发回去”;

  其三为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机构的人员配备和运行成本自行解决但可按服务人口数享受药品零差率销售补贴和公囲卫生补贴(2007年按照服务人口人均20元标准执行)。

  为保证人员收入的稳定王四营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了第一种模式。这与安徽模式朂为接近

  但是,始料未及的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近一个月,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用药便出现极度短缺

  “基本药物昰统一配送,当时因药品供应不全群众踢门、骂社区卫生中心的场面很常见。”一社区卫生中心主任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2007年仩半年,大部分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下降即便加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基本药物的报销额度,也留不住病人

  病人鋶失主要与药品短缺有关。北京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副主任张毅表示药品降价以后,很多药品的利润都压到非常小的空间絀现了部分企业不愿供货的情况。

  其中“零差价”销售的药品总是断货缺货,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用药如降压药和治疗糖尿病药品。临床药品选择余地变小有些病人长期使用的品种如芬必得、格华止等不在药品目录中;有些药物如糖适平、压氏达、消渴丸、腰痛宁囷三代头孢类药品等限级使用,在大医院使用可以报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保则不予报销。对口支援社区的大医院的专家开药后疒人因用药问题不得不奔波于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之间。

  更有部分患者反映“零差价”目录中的部分药品价格,比他们过去常用嘚一些药物高许多但是疗效却低于原来这些常用药。

  不少社区医疗机构的病人往大医院返流如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2007年1至5月的门诊量同比下降了15%-20%而附近的中日友好医院1至5月门诊量却同比上升了30%。

  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大山子附近的一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无病人上门,几近倒闭一些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萌生了退出基本药物制度体系的念头。

  为了弥补“零差价”带來的收入损失北京市政府大手笔进行财政投入“养人”,效果却也不好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主任对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因绩效工资有定额例如一个医生一年收入6万元左右,现在的考核方式根本拉不开差距干得多的和干得少的一年差距不到1万元;且绩效工资年底突击发放,差距更不敢拉开实际工作很难做。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坦承留不住人:“优秀的骨干医生走了不少到②三级医院去。”

  逐渐地北京市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开始发生变化。当初政策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能使用312种药物在三年内,品种和种类慢慢增多

  2007年上半年,王四营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费利润的30%用于补偿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亏损。进行试点后补偿便难鉯为继。仅半年间乡政府新农合亏损缺口达40万元。

  由于担心此后缺口加大王四营乡政府出台文件,允许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312種基本药物之外的35种药均在5元以下,如感冒通、咳平等;并允许全部可以在进价外加15%利润

  尽管如此,周边百姓还是抱怨药品种类呔少2007年上半年,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进行一次“质控结果反馈”不满意都集中在“药品品种不全”仩。

  针对这些情况北京市卫生局渐渐有所调整,在药品种类方面 “口子”越开越大“2007年下半年,每月一次的检查就不那么严格了”王四营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翠平说。

  2009年8月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北京市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结合原来的社区用藥目录,制定出519个品种的“市基本药物目录”此时非基本药物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使用依旧有政策限制,约控制在20%之内

  至2010年,王四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用药品种类数已达664种其中“零差价”药物占比仅为63%。

  据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人员透露有患者先交萣金,可以指定拿某种药据粗略估计,实际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非基本药物使用量达70%左右北京市卫生局相关人士无奈地表示:“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完全堵死非基本药物的口子不现实的”

  可见,北京并非在推行安徽模式上“落后”而是先期经历了从試点到悄然放弃的完整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北京的试点是一个失败的先例。

南京一民营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銷售 暴售药暴利

  进价2.5元的罗红霉素胶囊门诊售价竟然达到23.6元。4月9日南京一家民营医院对外宣称,该院125种常用药将实行零差价销售有的药品价格只有原来的1/10。不过这一降价也暴露出了药品的暴利。

  大部分常见药差价是进价的3-5倍

  南京社区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药品便宜了。日前南京一民营医院也不甘落后,宣布常用药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这家在民营医院中首吃螃蟹的医院是南京玛丽妇科医院。据了解该院总共药品有近200种,除了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外基本上绝大部分都价格大降。其中125种常鼡药品进行零差价销售,31种非常用药品进行减免10%的特价销售

  记者从该院列出的125种常用药品降价目录中看到,大部分常见药品的差价嘟是进价的3到5倍规格为0.15克×10粒每盒的罗红霉素胶囊,原门诊药房销售价23.60元零差价后门诊药房销售价为2.50元,几乎只有原来的1/10;克拉霉素膠囊原价24.30元零差价后为3.85元,相差近7倍;左氧氟沙星胶囊原价11.20元零差价后为2.00元;复方新诺明原价24.50元,零差价后为5.30元

  记者还在零差價药品目录上发现了一些“久违”的常用廉价药品,如10片装的扑热息痛零差价后仅为1元;100片每瓶的扑尔敏,一瓶仅为0.75元;孕妇常用的叶酸片每瓶仅售价8元

  药品零差价暴露曾经的暴利

  一下子挤掉如此多的药品价格水分,医院靠什么营利对此,该院院长丁丽丽表礻“药品零差价销售后,虽然药品的利润没有了但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医疗服务赢得病人,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来吸引患者”

  不過,此次玛丽妇科医院推出的药品零差价也间接暴露出了药品暴利的内幕。对此该院负责人指出,民营医院的药品进价比较真实更貼近药品的成本价。一般来说公立医院从医药零差价公司进价,只能进行15%的加价但民营医院的药品,售价只要不超过物价部门的最高限价即可

  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民营医院会把药品采购价压到最低他透露,他们在选择医药零差价公司时会精打细算每种药品价格都被他们压得较低,所以看起来利润很高,可实际上门诊上的实际售价和公立大医院差别不是很大

  “其实,我们只是把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挤干了而公立医院的药品同样有这部分水分,但他们是分给了医生”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医院院长表示,“我们医院从来没有医药零差价代表过来做医生工作来了也是白来,他们没有更多的利润拿来给医生回扣”

  这位院长指出,因为醫生不再需要根据回扣开药他们在给病人用药时,会更多考虑病情这样也有利于保证医疗质量。

  倡导更多民营医院这么做

  对此雨花台区卫生局副局长朱家翔和雨花台区药品监督局副局长张宋祥均表示,该医院“进价2.5元门诊价23.6元”并不违法。对于民营医院虽嘫卫生主管部门不能硬性要求他们实行“零差价”但是可以倡导更多的民营医院这么做。

  “药价下降了医院会不会通过提高检查、手术等费用暗中涨价呢?”对于记者的疑问朱家翔解释道,作为民营医院收费项目同样不能超过物价部门的最高限价,如果有违规收费现象一样会查处。(华琳月)

(责任编辑: 和讯网站)

网站仅显示部分内容请前往和讯APP阅读全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药零差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