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

-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 =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美) 文克·E·德拉姆施塔德, 詹姆斯·D·奥尔森, 理查德·T·T·福曼著 朱强, 黄丽玲, 俞孔坚译 eng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Item Details
书目相关信息
保存本阅览室(209室)
自然科学区(E3-1室)
Q149/30(SJ)
图书馆公告&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
Q149/20114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978-7-112-12377-3
82页 : 图 (部分彩图) &#59; 28cm
、、、、、、、、
本书由美国Island出版社授权出版
有书目 (第71-81页)
本书从斑块、边缘、廊道和景观结构的镶嵌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说明了这些原理在景观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今天的景观生态学,边缘结构,道路和防护林,破碎化与格局等内容。
作者:(美国)文克oEo德拉姆施塔德 (美国)詹姆斯oDo奥尔森 (美国)理查德oToTo福曼 译者:朱强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从斑块、边缘、廊道和景观结构的镶嵌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说明了这些原理在景观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与众多生涩冗长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书籍不同,此书通俗易懂的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序前言与致谢基础知识时间变化目标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今天的景观生态学导读主要参考文献第一部分:原理斑块斑块尺寸:大或小?斑块数量:多少合适?斑块位置:在哪里?主要参考文献边缘和边界边缘结构边界:平直还是复杂?斑块形状:平滑还是曲折?主要参考文献廊道与连接度物种迁移廊道踏脚石道路和防护林溪流和河流廊道主要参考文献镶嵌体网络破碎化与格局尺度:细还是粗?主要参考文献第二部分:实践应用概述图解应用简要案例总结与结论其他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生态工程实例导学案-必品文章网
生态工程实例导学案
所属栏目:>>>>
篇一:生态工程的实例导学案 4.2 生态工程实例 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本108页积极思维,完成以下讨论题。 1.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过程中,细菌和水生植物各自起什么作用? 【目标与问题】 学习目标 1.关注我国生态工程的建设。 2.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实例。 【自学与释疑】 2.人工湿地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3.人工湿地的建立,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二、阅读课本110页积极思维及111--112页内容,完成以下讨论题。 1、矿山生态恢复的关键是什么?植被的恢复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矿山生态恢复工程体现了那些生态工程的原理? 自学课本完成基础知识填空 一、治污生态工程 1、治污生态工程包括 2、人工湿地是人为建设的利用生态工程,是将并栽种 ,构成类似于 的工程化湿地系统。 3、建立人工湿地是一种较好的废水处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和 二、生态恢复工程 1、生态恢复是一定的 ,因而最终恢复的不仅仅是 ,还有许多 。 2生态恢复,首先要恢复,并形成合理、高效 的 ,才能在掩体过程中保持长期的 。 三、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是以 为依据,以 为前提,在一定区域内,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开展 、 的农业生产。 3、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中应注意哪些生态工程的原理? 三、阅读课本有关生态农业的内容,完成讨论题。 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我国的生态农业,既要求有 ,又要兼顾 、 和 ,使农业持续增产和稳定发展,最终实现 、 、 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练习与尝试】 1.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 )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④工业用水的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矿区废弃地的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造成了土地、土壤的破坏 B.阻碍植被的生长 C.可能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D.对现今生存的生物无多大影响 3.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 ) A.植被减少 B.地力减退 C.水土流失 D.光、热等资源缺乏 4.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 )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B.恢复植被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因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 D.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 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 10.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测评与小结】 11、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 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 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 ,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 kg。 (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4)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能量最终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 (6)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7)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2个) 、 。 (8)秸秆焚烧后所剩的灰分,是植物的____________,在焚烧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散失的是_____________、水蒸气等。秸秆的大量焚烧,使当地雨水pH发生变化,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9)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焚烧秸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该地农民的做法主要破坏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与反馈】 6.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下列哪些措施 ( ) 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 C.保护与人类共存的生物 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问题 8.(多选)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产养殖中,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营养级高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B.“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循环系统 C.为保护草原,应做到适当放牧 D.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用“退耕还林”的措施 9、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 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2)水稻和大豆 15 (3)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4)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5)稻田中随着农产品的不断输出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氮素输出大于输入 (6)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 (7)(写出2个合理答案即可)①作为饲料养猪;②作为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③在直燃锅炉中进行充分彻底的燃烧,最大限度地转换成电能 (8) 必需元素 CO2 变小 (9) 加大了物质输出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篇二:关注生态工程的实例导学案 篇三:专题5__生态工程导学案 专题5 生态工程 【学习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自主学习】一、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传统经济: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并造成环境污染。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 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 ,从而实现 ,而实行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理论基础:(2)实例: “ ”。 2.物种多样性原理:(1)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2)实例:①“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②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1)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2)实例:①太湖富营养化问题 ②西北一些地区的防护林问题 ③过度放牧问题 4.整体性原理 (1)理论基础: 复合系统。(2)实例:林业工程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 ①理论基础: 优于 和环式。②实例: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 (2)系统整体性原理:①理论基础:整体 部分。②实例: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营养关系。 三、生态工程的实例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出不足。对策:建立农村_____________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问题:_________________对策:①原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原理及_____________等原理。②措施:通过_________、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_____________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策: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_____________的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的生态工程等,如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防沙治沙生态工程、“三北”(_____________北部、_____________大部和_____________大部)防护林生态工程等。 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湿地的生态功能:被誉为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_,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_____________,为迁飞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_____________,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策:①采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②在湿地周围建立_____________,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_____________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策:①采取的措施包括人工制造_____________、多层覆盖、______________(如围栏)、土壤___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____工程等,其中关键是_______________及其所必需的土壤_____________的重建。②恢复过程:机械方法_____________土地→人工制造_____________→植树种草。 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策: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①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要进行城市__________,合理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推广“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以减少污染的产出。③采用各种手段治理污染,进行废弃物的_____________利用。 ④建立健全法制进行监督。 四、对生态工程的认识 1.首先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对_____________受损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2.不忘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_____________力量,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的老路。 五、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 启示: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对_____________的认识,尽管科学技术已很发达了,但人类仍没有能力完全模拟出_____________。 2.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1)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特点:目标是治理_____________,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_____________,生态工程应用范围小,不太强调_____________。 (2)我国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_____________问题,而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_____________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3)我国生态工程特点:不但重视对_____________的保护,更注重与_____________的结合,遵循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建立适合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特点的生态工程。 (4)我国生态工程不足之处:缺乏_____________指导,难以设计出____________的生态工程样板。设计缺乏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_____________支持,缺乏_____________指导等。 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自2000年10月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落。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1/13和1/5,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___________。 (3)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主要依据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__为辅的程度。而在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中,______________仍起着较大作用,强调按预期目标,因地制宜地调整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原因为二,一是上游水土流失,使蓄水保水能力降低;二是中下游湖泊淤积,使湖泊调节能力下降。这两方面原因都是与________活动有直接关系,说明了只 1 有遵循生态学原理,才能谋求________与________和谐相处,实现_____和______可持续发展。 3、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解决都离不开生态学理论。 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不危及后人发展为前提,在人类生产活动干预下,用科学的发展观,获取生物群体共生,生态和谐,质量安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载体,也可称为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增效。面对整个国土进行科学规划;协调农业各业并使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整合、生产与加工并重,销售与市场对接;循环是投人与产出及生产过程中物质、能量的良性利用;再生是向附加值递进;增效是指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应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以________________理论为依据,以_____________协调发展为前提,在一定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开展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的______________为主导思想,促进物质在系统内循环和重复使用,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生态工程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并达到预期目标。 5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市化工区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建设人工湿地生态化废水工程,实现区内污水零排放。从侧算时的日排废水15万吨,到目前实际日排废水1.5万吨,再到几年后的零排放。这是人工湿地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个实例。 (1)湿地是开放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性的生态系统,其重要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湿地处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对于水的运动和滞留等变化非常敏感,水的流入能给湿地注入________,水的流出又经常从湿地带走_________。 (2)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工湿地的组成成分包括土壤、各类水生植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水等。 (4)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综合效应实现的。 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闻材料一:“黄龙”再降西安。据新华社讯:3月27日,西安市区黄尘弥漫,这是继3月22日西安一场泥雨后,“黄龙”再次降临西安。 (1)从生态因素分析,导致“黄龙”再降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西北地区植被_______________;引起“黄龙” 再降的人为因素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材料二:专家调查表明:黑土地土壤严重恶化。据《华北信息报》1月27日报道,黑龙江省一些专家、学者日前根据新近的调查结果发出警告:黑土地已严重恶化。分布在松 嫩平原的10.8万km2 的东北黑土地,是世界著名的高产土壤。然而,这片黑土地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土壤生产能力正呈下降趋势。黑土层已由50年前平均厚度40-100 cm,下降到如今的20-40 cm,有的地方已经裸露出有机质含量极低的泛黄母质层。专家们的调查显示: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3以上,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黑土地土壤流失严重,说明森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新闻材料三:我国西部174个县在2000年先行退耕34.33万公顷。 (3)科学家研究认为,沙尘暴的发生必须具有风和沙源两个条件,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生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治理沙尘暴的角度思考,“还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还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新闻材料四:我国将实施6大林业重点工程:①天然林保护,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的建设,③退耕还林、还草,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⑥速生丰产材林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4)从根本上说,我国实施六大林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________,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20. 下图是一个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模式图, 请根据图回答: (1)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2)在农村实验证明,该生态系统较为理想,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_提高了 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 中的能量。 (3)沼气池中微生物有除臭作用,这种臭味物质是 通过 的作用,形成 被植物吸收。随着池中氧气消耗,池中微生物代谢类型变化是 (4)若全部用粮食喂猪,人体从猪肉中获100 kJ的能量,至少消耗约能量的粮食, 至多消耗约 kJ能量的粮食。夏收季节,农民常采用焚烧秸秆的方法来肥田其主要负面影响是 21.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 (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人 人体引起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 (3)海水的pH值一般在8. 0一8. 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值可达8. 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 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pH值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据报道:1952年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SO:的含量高达3. 8 mg,烟尘达4. 5 mg,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经约 4 000人。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 到污染,引此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能形成 有关。 (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等病症 (举出两种主要病症)。(3)大气中 SO2将直接危害陆生高等植 物的 2 组织。(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应采取的措施是 1、(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 (3)自我调节理论,回归自然,人为调控,人为调控 (4)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2 .人类;人类与大自然;社会和经济。3 .人口、环境、自然资源、能源和粮食 4.(1)生态学、环境与经济、生态平衡 (2)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5 .(1)生物多样性丰富,营养物质、生物和无机物质 (2)地球的“肾脏” (3)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 (4)湿地环境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6.(1)覆盖率低,植被破坏,地表裸露等 不合理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防风 固沙 (4)森林覆盖率 20. (1)农作物 (2)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各营 养级。 (3)氨, 硝化细菌, 硝酸盐, 需氧型 兼性厌氧型 厌氧型 (4)2500, 10000 污染环境(大气)(或营养物质利用率低) 21. (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 (2)藻类 浮游动物鱼人 (3)爆发的赤潮藻类在光全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PH值上升。 (4)处于消失期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使水体缺氧(答案合理即 可给分) 22.(1)酸雨 (2)呼吸, 呼吸困难、咳嗽喉痛、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3)叶片 (4)严格 控制污染源 3篇四: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导学案 专题五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应用前景 【学习目标】能够对生态工程的实例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并应用生态工程的原理,设计 简单的生态工程。 【学习重点】对生态工程的实例进行科学的分析,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学习难点】对生态工程的实例进行科学的分析。 【知识点一】生态工程的实例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1)问题:资源有限, (2)对策:建立农村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 。 (3)遵循的原理: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整体性原理;③物种多样性原理;④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4)案例:北京郊区的窦店村以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1)问题:土地 (2)对策:森林或草原的 (3)遵循的原理:①物种多样性原理;②整体性原理;③协调与平衡原理。 (4)案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人们对湿地进行和,已经破坏了地球上的湿地资源。 (2)对策: ①采用 ②在湿地周围建立 ,以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 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3)遵循的原理:①整体性原理;②物种多样性原理;③协调与平衡原理。 (4)案例:鄱阳湖的生态恢复工程。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矿藏开采后造成和乃至整个地区的破坏。 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1)问题: (2)对策:用 (3)遵循的原理: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 (4)案例:张家港、大连、厦门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思考探究】1.结合教材P118~120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和地理学知识,思考国家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 2.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案例中,当初人们为什么要围湖造田?为什么说“退耕还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3.在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案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怎样合理地筹划养殖肉牛的数量? 【知识点二】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 (1)设计目的: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系统,以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 ,仅仅依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 (2)失败原因:“”比例与地球相差甚远,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猛增,氧气减少,不足以维持人和动物的生存。 (3)启示: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对的认识。尽管科学技术已很发达了,但人类仍没有能力完全模拟出 。 2.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1)生态工程特点:重视对的保护,注重与 效益的结合。 (2)存在问题: ①难以设计出 ②设计缺乏 ,生态系统的控制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 【思考探究】你认为我国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向一】生态工程的实例 [例1] 下图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该恢复工程中,①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1.下列措施不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是( ) A.机械法整平压实土地 B.人工制造表土,植树种草 C.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 D.开发农田,广种农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考向二】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 [例2]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物圈2号”实验给人的启示的是 C.人类早晚会建立第2个“生物圈”,无需担心地球环境恶化 D.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支持与服务可谓无价之宝 【变式训练】 2.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农药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有较高光合作用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课堂巩固】 1.“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应当特别注意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系统工程学原理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 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 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 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3.窦店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作为我国农村生态工程的样板在全国推广,是由于该生态工程() A.以实施沼气工程为中心 B.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 C.创造了较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 D.最早推出“无公害蔬菜 4.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D.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高 5.如右图为“秸秆的多级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 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 物质的循环,减轻了燃烧秸秆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效应。 (2)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 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村大量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什么问题?至少列举两种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品文章 www.bipin.or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A.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B.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按自然规律办事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 ) 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 5. ⑴物质循环再生 温室 ⑵作物 家畜 食用菌、蚯蚓 ⑶物质利用率 ⑷ 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使热能利用率低 使秸秆不能作为有机肥料返田,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农作物之间物质循环遭到破坏,以致于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不能提高。篇五: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导学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景观生态学案例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