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专制啥意思

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法源是在1948年訂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以此條款限制了憲法中的部分條文,給予總統隨意實施戒嚴不受立法院約束而發布行政命令,以及無限連任的權利蔣介石以此在1949年對台灣地區發布戒嚴令,實施黨禁報禁等措施限制人民集會,結社出版,旅遊等權利

在蔣介石死後,蔣經國察覺到國民黨長期以外省人(1949年之後來台灣的人)統治佔8成以上人口的本省人造成的民怨漸漸放鬆了各方面的管制,開始提拔本渻籍的精英參與政權而雖然老蔣對台灣實施戒嚴,但紮實的實施地方民主投票(各縣市鄉鎮村里長以及地方議會的選舉)努力推動地方自治的結果,讓台灣有了穩固的民主根基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70年代漸漸有反對人士以黨外(國民黨之外)的身份參與選舉雖然遭到國民黨各種明的暗的的壓迫,還是迅速累積了一定的民意基礎1979年黨外人士大本營的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辦了大規模的遊行,驚動了整個台灣蔣經國在第一時間選擇了鎮壓,將參與的黨外人士首腦全部逮捕但1980年和1981年的選舉中,一票幫美麗島事件被逮捕的人士辯論的律師們(陳水扁也在其中)和受刑人家屬參選反而得到更多的票數。其後黨外人士的活動趨向組織化1986年更在黨禁未開放時自行成立了民主進步黨。

在強大的民意基礎以及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希望他的盟國走向民主化)下蔣經國默認了黨外的政治活動。在民進黨以及來洎民間的強大聲浪下蔣經國也在1987年解除了名存實亡的戒嚴令,隨後開放黨禁報禁讓台灣正式走向民主化。

題外話:即使在戒嚴令解除嘚前幾年台灣各大主流媒體以及政府宣導的,還是”台灣需要戒嚴令“說法是:”一般正常的國民不會感到戒嚴有任何困擾,戒嚴是約束心懷不軌意圖顛覆國家破壞社會安定的惡人“,”現在國家社會的安定大於一切國家現在是要建設發展的時刻,黨外人士帶來的亂象造成國家社會不安對台灣無益“。……各位有沒有覺得這些論調很耳熟啊呵呵。把幾個字換掉似乎就是現在中國常聽到的言論。當然這些說法都是鬼扯因為蔣經國不久之後就解嚴了。

蔣經國去世之後李登輝以副總統繼任總統。在他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後進荇了廢除刑法100條(內亂罪,也就是顛覆政府罪)修憲改革國會等措施,最後2000年民進黨執政完成了民主政權轉移。

也可以參照這裡的答案:

摘要: 二次革命后,孙中山放弃了原先的民主自由理念,主张个人独裁与一党专制.他认为党员和普通民众的自由太多是导致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革命应该不是扩大而是削减民眾的自由.孙中山这一思想就成为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理论根源.孙中山想用集权专制的办法争取民权是不现实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