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探测太空的引力波和万有引力与万有引力是否相同

原标题:时空的乐章——引力波百年漫谈 (一)

一. 称不上源头的源头

甚至一度致使 LIGO 网站因访客过多而瘫痪。 LIGO 探测到的引力波来自距离我们约 13 亿光年的一对黑洞的合并, 那对黑洞的质量均数十倍于太阳质量, 其中数倍于太阳质量的巨大部分在合并过程中转变成了能量, 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了出来。 这种引力波的最大功率——即单位时间内释放出的能量的最大值——甚至超过了可观测宇宙中所有星星辐射功率的总和, 实在是惊心动魄到了极致, 而它被 LIGO 探测到的扰动幅度却比原子核的线度还小得多, 又实在是细微到了难以想象。

这种壮丽而又精微的现象背后有一连串引人入胜的问题, 比如: 引力波究竟是什么? 什么样的物理过程会发射引力波? LIGO 之前的引力波探测为什么不成功? LIGO 又为什么成功? 我们如何从 LIGO 探测到的比原子核的线度还小得多的扰动中推知出一对黑洞的合并, 甚至还推算出黑洞的质量及合并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则是: 观测引力波的意义何在? 这一领域的前景何在? 在本系列中, 我们将沿着长长的历史足迹, 用文字和数学两种语言, 从理论和观测两个方面, 来讲述引力波的故事, 并对上述问题——以及许许多多其他问题——进行探究。

往历史足迹中看, 引力波的基础是引力理论, 引力理论的源头则在一个几乎称不上源头的地方。

让我们就从那个称不上源头的源头开始讲述引力波的故事吧。

形容一个孩子出生, 乃至形容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 有一个很俗套的词语, 叫做 “呱呱坠地”。 我们撇开 “呱呱” 不论, 且说说 “坠地”: 重物会 “坠地” 是人类最原始的经验之一, 它的幕后推手则是引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引力理论的诞生是真正的 “呱呱坠地”——不只是形容, 而真正是源自对重物 “坠地” 的观察。

在这种观察中, 最著名、 影响最大的论述出自公元前 4 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 在他的《论天》(On the Heavens) 一书中, 亚里斯多德对物体的运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其中针对单一质地的重物的下落运动 (即 “坠地”), 他给出了这样的论述:

金、 铅, 或任何其他有重物体的下落运动的快慢正比于它的大小。

这一论述中下落运动的 “快慢” 指的是——或者说接近于——后世所说的速度还是加速度? 亚里斯多德未作直接说明, 不过从他的其他论述中可推测出那是指速度[注一]。 类似地, 这一论述中重物的 “大小” 指的是后世所说的体积、 质量还是重量? 他也未明说, 不过由于对单一质地的重物来说, 这几者是互成正比的, 故无需区分。 借助这些词义上的澄清, 我们可用现代符号将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表示为:

其中 v 是重物的下落速度, m 是重物的质量。

以时间之早、 知名度之高及影响力之大综合而论, 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称得上是引力理论的源头。 当然, 这一源头与现代引力理论之间横亘了 2,300 多年的岁月, 两者无论从明晰性还是正确性上讲, 都是差得很远的。 事实上, 尽管澄清了词义, 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依然问题多多。 比如一般的重物下落哪怕在近似意义上也不是匀速的, 却被当成了匀速, 这些就不站在后世的高度上细究了[注二]。

但有一点仍值得说明, 那就是我们虽将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视为引力理论的源头, 但在亚里斯多德时代是不存在 “引力” 一词所包含的 “万有引力” (universal gravity) 概念的。 不仅如此, 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甚至连地球引力场这一特例下的引力效应都算不上, 因为对亚里斯多德来说, 重物之所以下落, 乃是因为它们有趋向 “宇宙中心” 的天然运动, 跟地球无关。 在《论天》一书中, 亚里斯多德这样写道:

若将地球移到如今月球的位置上, 地球上的东西将不再落向它, 而是会落向它目前的位置。

这句话清楚地显示出, 亚里斯多德心目中的重物下落并不是落向地球, 而是落向碰巧被地球占据着的当时所谓的 “宇宙中心”, 若将地球移走, 重物是不会被地球吸引走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以现象而论虽是对引力效应的一种描述, 就本意而言, 却跟后世所说的引力理论有着显著区别, 因此我们称这一源头为 “称不上源头的源头”。

虽然用后世的标准来衡量, 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无论从明晰性还是正确性上讲都问题多多, 但在 2,300 多年前, 这样的论述较之普通人的日常观察, 乃至普通哲学家的定性论述仍有一个突出的优点, 那就是涉及了数量关系——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将它视为引力理论的源头。 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历史上, 从定性的观察和论述过渡到数量关系是一种重大进展, 因为数量关系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定量表述的开始, 而且也开启了定量检验的大门[注三]。

不过亚里斯多德本人并没有迈进那扇大门, 因为他注重的乃是自然现象, 对在后世科学中扮演重要作用的实验却颇为轻视, 视之为人为现象。

由于只注重自然现象, 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虽涉及了定量表述, 实际上却连定性观察的基础都很薄弱, 而基本是纯粹思辨的结果。 这也并不奇怪, 因为自然现象——尤其是像重物下落那样偶然发生的自然现象——是不受观察者控制, 从而往往出现在观察者未作准备的情形下, 并且往往是转瞬即逝的, 观察者只能作粗略而片面的观察。 粗略而片面的观察, 加上闭门造车式的纯粹思辨, 用这种重思辨轻实证的手段得出既不明晰也不正确的结论是不足为奇的[注四]。

遗憾的是, 在实证意识薄弱的早期科学中, 从权威的影响中走出来是不容易的, 因此历史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完全摆脱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

物体在水和稀薄空气中下落时, 它们的下落速度必然正比于重量, 因为水和空气不能以同样的程度阻碍它们, 而是更容易在重物面前退让; 另一方面, 真空在任何时候、 任何方向上都不能对任何物体构成阻碍, 而是按其本性持续退让, 由于这个缘故, 任何物体哪怕重量不同, 在真空中都必然以相同的速度下落。

严格讲, 卢克莱修这段文字算不上是对亚里斯多德重物下落理论的直接异议, 而只不过是在认可后者的同时, 在后者所考虑的情形之外提出了真空中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无关的附加观点。 而且就连这附加观点也并非卢克莱修的独创。 事实上, 亚里斯多德自己在《物理学》 (Physics) 一书中就曾提出过同样的观点, 只不过他以这一观点跟自己的重物下落规律相矛盾为由, 得出了真空不能存在的结论, 而不像卢克莱修那样给予了认同。

用现代符号来表示, 被亚里斯多德提出过, 又被卢克莱修所认同的这一真空中的重物下落规律可以写成:

不过这一规律虽在一定程度上往后世的重物下落理论又靠近了一步——因为具备了重物的下落规律与质量无关的重要特征, 却跟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理论一样是纯思辨的, 而且同样是针对速度而非加速度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开始有人从经验乃至实验的角度对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理论提出了直接并且更细致的异议。 比如公元 6 世纪的神学家兼学者菲罗波努斯 (Joannes Philoponus) 在注释亚里斯多德著作时曾经指出:

如果你让一个比另一个重好多倍的两个重物从同样的高度落下, 你会看到运动所需的时间并不依赖于重量之比, 而是相差很小。

菲罗波努斯的这一异议跟晚了 1,000 多年的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对亚里斯多德重物下落理论的质疑是相当接近的, 后者在 1638 年出版的名著《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Dialogues Concerning the Two New Sciences) 中对亚里斯多德是否用实验检验过自己的重物下落规律表示了 “高度怀疑”, 并且以代表伽利略本人的萨耳维亚蒂 (Salviati) 与代表亚里斯多德学说诠释者的辛普里修 (Simplicio) 对话的形式写道[注六]:

亚里斯多德说 “一个从一百肘尺高处下落的一百磅铁球在一个一磅铁球下落一肘尺之前就能落地”。 我说他们将同时落地。 你通过实验发现大的比小的领先两个手指的宽度, 也就是说, 当大的落地时, 小的离它只有两个手指的宽度。 我想你该不会将亚里斯多德的九十九肘尺藏在这两个手指的背后, 或只提我的小误差而对他的大错误默不作声吧。

单纯从对上述结论的陈述上讲, 伽利略的质疑跟菲罗波努斯的异议并无太大分别, 都是既指出了亚里斯多德的错误, 也承认了不同的重物往往不会严格地同时落地 (因为有空气阻力的影响), 从而有基本相同的周详性。 但伽利略的质疑比菲罗波努斯的异议著名得多, 因为伽利略作为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在结论之外所做的 “功课” 要充分得多, 对重物下落的研究也远比前人的系统和深入得多, 不仅指出了亚里斯多德的错误, 而且确立了重物下落的正确规律。

与亚里斯多德所推崇的自然现象相比, 实验由于是在观察者有准备乃至精心设计的条件下进行的, 不仅可以得到精密得多的观测结果, 而且还能远远超出自然现象的涵盖范围。 比如在伽利略的时代, 研究重物下落规律的一个很大的困难是地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太大, 重物很快就获得了太大的速度, 加上当时的计时手段很不精密, 使人们难以对下落方式进行精密测定。 而伽利略通过诸如斜面上的滚球那样的实验 “稀释” 了重力, 从而确立了重物下落的正确规律为匀加速运动——当然, 假设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用现代符号来表示, 伽利略所发现的重物下落规律为 (其中 a 为加速度):

伽利略的发现不仅再次确立了重物的下落规律与质量无关的重要特征, 而且将其中的核心物理量由速度改为了加速度。 自那之后, 由于实验科学的崛起, 证据以无法遏制的步伐趋向雄辩, 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很快就被完全摆脱了。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巨大功绩, 1971 年, 美国登月飞船 “阿波罗 15 号” (Apollo 15) 的宇航员斯科特 (David R. Scott) 在月球表面无空气阻力的环境下, 向地球上的亿万电视观众演示了一个铁锤和一片羽毛以相同方式落向月面的情形, 为伽利略的重物下落规律作了极富戏剧性的展示。

不过伽利略对重物下落规律的研究也有一个显著的局限, 那就是只涵盖了运动学——即重物是如何下落的, 而未涉及动力学——即重物为什么会下落, 因为伽利略同样没有万有引力的概念。 不过伽利略的研究虽只涵盖了运动学, 他将核心物理量由速度改为加速度, 却为动力学研究乃至万有引力的发现埋下了伏笔。

万有引力的发现还得再等一个人。

一个 “万有” 的东西照说该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为何 “万有” 引力却屡屡躲过人们的视线呢? 这是因为引力在普通物体之间十分微弱, 从而使经验范围内的引力效应分成了重物下落和天体运动这两个貌似毫无关联的领域。 从这两个领域中洞察出相似性需要第一流的智慧, 而证明这种相似性则需要第一流的数学。

在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1642 年——一位兼具这种智慧和数学的科学巨匠诞生了, 他的名字叫做牛顿 (Isaac Newton)。

二、从牛顿引力到爱因斯坦时空

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a 是物体的加速度[注一]。 这一定律引进了作为 (变速) 运动原因的力的概念, 并将之与运动的加速度定量地联系了起来。

与引进力的概念相匹配地,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具体给出了一种力——而且是有着基础意义的力——的规律, 这种力就是万有引力, 这一规律被称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Newton'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给出了两个间距为 r, 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物体之间的引力 F, 其具体形式为[注二]:

出现在这一公式中的 G 是一个普适常数, 称为牛顿万有引力常数 (Newton's universal gravitational constant)。 当然, 这是以现代符号加以表述的结果,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虽总体上是相当数学化的 (不过所用的数学工具偏于古典几何而非牛顿自创的微积分), 对定律的表述却是文字化的, 因而并未直接提供如 (2.2) 式那样的数学形式。

由上述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2.1) 式和万有引力定律 (2.2) 式可以很容易地推出伽利略所发现的重物下落规律 (1.3) 式, 因为 (2.2) 式表明物体所受的引力正比于它的质量, 而 (2.1) 式告诉我们物体在给定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时, 加速度反比于它的质量。 力正比于质量, 加速度反比于质量, 质量因此而被消去, 从而物体在引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无关。 具体地说, 在没有其他外力的情形下 (除非有特殊需要, 这一条件在下文中将不再提及, 但始终假定为成立), 任何物体在与之相距 r, 质量为 M 的物体的引力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为:

很明显, (2.3) 式右侧给出的正是 (1.3) 式中的常数, 在后世的术语中, 也被称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与之相距 r 处产生的引力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引力场的场强[注三]。 利用牛顿的万有引力概念及后世引进的引力场这一术语, 伽利略发现的重物下落规律可以重新表述为: 物体在引力场中的加速度由物体所在之处引力场的场强所决定, 而与它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无关。 这样,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就不仅涵盖了伽利略所得到的有关重物如何下落的运动学结论, 而且从动力学上解释了重物为什么会下落, 完成了伽利略未能涉及的部分。

关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 后世的物理学家喜欢把表示万有引力定律的 (2.2) 式中的质量称为 “引力质量” (gravitational mass), 以区别于表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 (2.1) 式中的 “惯性质量” (inertial mass)。 更有甚者, “引力质量” 还被进一步区分为产生引力的所谓 “主动引力质量” (active gravitational mass) 和感受引力的所谓 “被动引力质量” (passive gravitational mass)。 这些质量的彼此相等则被视为额外的原理。 这种后世物理学家出于表述其他观念的便利而引进的繁琐性在牛顿的原始表述中是不存在的。 关于引力与质量的关系, 牛顿的原始表述是:

引力普遍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 正比于每个物体的物质的量。

而所谓 “物质的量” (quantity of matter) 则正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篇第一个定义所给出的、 被后世称为 “惯性质量” 的质量, 也是牛顿引进的唯一质量概念。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真正的引力理论, 而且可以说是物理史上第一个称得上辉煌的理论。 天体的运行、 大海的潮汐都近乎完美地遵循着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借助这一定律的威力, 天文学家们甚至像大侦探一样, 依据已知天体的运动推断出了太阳系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存在乃至位置, 谱写了物理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篇章之一[注四]。

但科学并没有在辉煌中沉醉。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虽然辉煌, 它的一个特点却在另一位科学巨匠眼里成了问题, 那位科学巨匠的名字叫做爱因斯坦。

1905 年, 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 (special relativity)。 狭义相对论一问世,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这是因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不含时间, 从而意味着引力的传播是瞬时的。 不幸的是, 狭义相对论却有一个速度上限: 光速 (speed of light)。 瞬时传播的引力跟有速度上限的狭义相对论显然是相互冲突的, 用爱因斯坦本人的话说: “以自然的方式将引力理论与狭义相对论联系起来很快就被发现是不可能的了”[注五]。

the Consequences Drawn From It) 的综述。 在那期间, 他忽然在思考这一问题上取得了后来被他称为 “一生中最快乐的思想” 的概念突破。

这一突破究竟是什么, 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922 年 12 月 14 日, 爱因斯坦在日本京都大学的一次题为 “我是如何创立相对论的” (How I Creat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的演讲中作了回顾:

我坐在伯尔尼专利局的办公室椅上, 一个想法突然闪了出来: 如果一个人自由下落, 他将感受不到自己的重量。 我吃了一惊。 这个简单的思想实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将我引向了引力理论。 我继续自己的思考: 一个下落的人是加速着的, 因此他的感受和判断是在加速参照系中发生的。 我决定将相对论推广到加速参照系。 我觉得这样做将能同时解决引力问题。

沿着这一思想实验的启示, 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等效原理 (equivalence principle), 即引力场中任何一个时空点附近都存在所谓的局域惯性参照系 (locally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 其中的物理规律与不存在引力场时的惯性参照系里的物理规律相同[注六]。 依据这条原理, 爱因斯坦思想实验中自由下落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自己的重量, 是因为他的自由下落使他处于了局域惯性参照系中, 从而引力场仿佛不存在了。

等效原理是一条新原理, 但它的根基是古老的, 深植于被伽利略等人注意到, 并经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所确认的 “物体在引力场中的加速度由物体所在之处引力场的场强所决定, 而与它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无关” 这一规律上。 因为否则的话, 假如组成人体的各种物质在引力场中的加速度因任何性质的差异而各不相同, 则哪怕自由下落也无法 “感受不到自己的重量”, 更遑论其他物理规律与惯性参照系里的物理规律相同了。

等效原理为构建新的引力理论提供了思路, 因为局域惯性参照系里的物理规律既然与不存在引力场时的惯性参照系里的物理规律相同, 那就可以由狭义相对论来描述。 那么引力场中的物理规律是什么呢? 答案就在爱因斯坦那 “一生中最快乐的思想” 里, 也就是 “将相对论推广到加速参照系”。

具体地说, 狭义相对论有一条所谓的 “相对性原理”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它要求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都具有相同形式, 而 “将相对论推广到加速参照系” 则要求物理规律哪怕在非惯性参照系——也就是任意参照系——中也具有相同形式, 这被称为广义相对性原理 (generalized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依据等效原理, 引力场 “有” 和 “无” 的区别——局域地讲——只是参照系的区别, 从而可以通过从局域惯性参照系到一般参照系的坐标变换来体现, 具体的体现方式则由广义协变原理所确定。 这听起来有些抽象, 做起来其实并不复杂, 因为在狭义相对论之后, 基础物理定律已大都表述为了具有洛仑兹协变性 (Lorentz covariance) 的张量方程, 这种方程距离广义协变原理的要求只有一步之遥, 我们要做的只是将局域惯性参照系中洛仑兹协变的张量方程改写为在任意坐标变换下都成立的所谓广义协变的张量方程即可。 这虽偶尔会出现需通过物理分析加以排除的歧义, 一般而言在数学上是轻而易举的, 往往只需依照所谓的 “最小替换法则” (minimal substitution rule), 将狭义相对论中的闵科夫斯基度规 (Minkowski metric) ημν 换成一般度规 gμν, 将普通导数 ?μ 换成协变导数 ?μ 即可。 从这个意义上讲, 广义协变原理对物理规律基本不构成约束 (但作为数学要求则是很强的)。 一旦物理规律被表述为广义协变形式, 引力场的影响——即引力效应——也就被涵盖在内了。

不过这一切对于构建广义相对论来说都是外围的东西, 因为漏掉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引力场本身的规律。 其他物理规律都可以通过将局域惯性参照系中的——也就是狭义相对论中的——物理规律改写为广义协变形式而得到, 唯独引力场本身的规律不行, 因为引力在局域惯性参照系中是不存在的。

那么引力场本身的规律该如何得到呢? 刚才提到的 “最小替换法则” 其实已给出了一个重要提示。 因为 “最小替换法则” 意味着引力效应全都体现在了闵科夫斯基度规与一般度规、 普通导数与协变导数的区别上。 而从数学上讲, 这种区别归根到底就在于度规 (因为普通导数与协变导数的区别实质上亦是度规之别)。 既然引力效应归根到底就体现在度规上, 我们可以猜测, 描述引力场的规律可以用度规 gμν 本身所满足的某个张量方程来描述。

爱因斯坦的研究确认了这一点, 这也是他在创立广义相对论过程中付出的最艰辛的努力。

为了看出究竟什么样的张量方程可以描述引力场, 我们考察一下在没有其他外力的情形下物体在引力场中运动。 依据等效原理, 在局域惯性系中, 该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方程为:

其中 τ 是所谓的仿射参数 (affine parameter), 对有质量物体来说通常选为固有时 (proper time)。 依据广义协变原理, 引力场中的物体运动方程乃是上述方程的广义协变形式, 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测地线 (geodesic line) 方程[注七]:

其中的Γμνλ “马甲” 众多, 名称相当混乱, 有时称为克里斯托费尔联络 (Christoffel connection), 有时称为列维-奇维塔联络 (Levi-Civita connection), 有时称为黎曼联络 (Riemannian connection), 有时甚至笼统而不严格地称为联络。 我们姑取其中最著名的人物, 称其为黎曼联络, 它是由度规的导数构成的。 不难证明, 在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情形下, 上式的空间部分可近似为:

由于 dxi/d2t 就是物体的加速度, 因此将 (2.6) 式与 (2.3) 式相比较, 并注意到 (2.3) 的右侧乃是引力场的场强, 我们便可得到一个粗略但富有启发性的对应, 那就是黎曼联络对应于引力场的场强[注八]。 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引力场的场强是引力势的导数, 而黎曼联络则是由度规的导数构成的, 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个粗略但富有启发性的对应, 那就是引力势对应于度规。

有了这些启发性的对应, 描述引力场的方程就呼之欲出了, 因为建立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的引力场方程是所谓的泊松方程 (Poisson's equation):

这里我们略去了牛顿万有引力常数 G。 在本系列中, 这一常数及光速 c 通常将被略去 (相当于采用 c=G=1 的单位制), 只在有特殊需要——比如计算数值——时才会予以恢复 (恢复的方法是量纲分析)。 由于泊松方程 (2.7) 式是关于引力势的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而我们刚才已经注意到了引力势对应于度规, 因此它启示我们寻找一个关于度规的二阶微分方程, 并且关于二阶导数是线性的。 当然, 它还必须是张量方程, 以便满足广义协变原理。 另一方面, 泊松方程的右侧是作为引力源的物质的质量密度, 这启示我们引进在狭义相对论中已被普遍采用的描述物质分布的能量动量张量 Tμν 作为引力场方程的右侧, 在非相对论近似下, 它的一个分量正是质量密度。

将这些启示综合起来, 引力场方程的形式可确定为右侧是能量动量张量 Tμν, 左侧是一个关于度规 gμν 及其导数的二阶张量 (因右侧的能量动量张量是二阶张量, 左侧也必须是二阶张量)。 不仅如此, 左侧的二阶张量还必须只包含度规的不超过二阶的导数, 并且关于二阶导数是线性的。 初看起来, 这样的条件相当宽泛, 但源自广义协变原理的广义协变性极大地限制了方程的形式。 事实上, 在数学上可以证明, 满足上述条件的引力场方程左侧的二阶张量必定具有 αRμν+ βgμνR + γgμν 的形式。 这里 Rμν 是所谓的里奇曲率张量 (Ricci curvature tensor), R 是 Rμν 的缩并, 称为曲率标量 (curvature scalar), α、 β 和 γ 则皆为常数。 更令人满意的是, 引力场方程右侧的能量动量张量 Tμν 还必须满足广义协变形式的能量动量守恒定律 ?μTμν = 0, 这对方程左侧作出了进一步限制, 要求 β = —½α。 将这些结果综合在一起, 并辅以弱场近似下引力场方程等同于泊松方程这一额外要求 (这一要求可用来确定左右两侧的比例系数), 可将引力场方程——也就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方程——最终确定为:

这其中左侧的最后一项——即 Λgμν 项——被称为宇宙学项 (cosmological term), 其中的常数 Λ 被称为宇宙学常数 (cosmological constant)。 宇宙学项从单纯理论推导的角度讲处于一个灰色地带, 因为严格贯彻 “弱场近似下引力场方程等同于泊松方程” 这一要求其实是可以排除这一项的, 但只要宇宙学常数 Λ 足够小, 这一项的存在既不破坏广义协变性, 也不会与经验意义上的泊松方程相矛盾, 因此是可以允许的。 在历史上, 宇宙学项的命运颇有戏剧性, 爱因斯坦最初创立广义相对论时是不包含宇宙学项的, 后来出于寻找一个静态宇宙模型的需要, 他引进了宇宙学项。 等到静态宇宙模型被观测否定之后, 宇宙学项也一度失了宠。 但到了 20 世纪末, 精密的宇宙学观测重新确立了宇宙学项的必要性, 使后者 “王者归来”[注九]。

宇宙学项对于宇宙的长远未来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但对于本系列所涉及的话题却关系不大, 因此除非有特殊需要, 我们将予以略去。 略去了宇宙学项的引力场方程为:

这就是本系列将要采用的基本方程, 也称为爱因斯坦场方程 (当然, 包含宇宙学项的场方程也同样称为爱因斯坦场方程), 是爱因斯坦 1915 年得到的[注十]。 由于整个推导是从局域惯性参照系中满足狭义相对论的物理规律开始延展的, 因此广义相对论确如爱因斯坦所预期的, 自动解决了将他引导到引力理论上来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狭义相对论不相容的问题。 当然, 上面的叙述是高度浓缩和简化了的广义相对论发展史, 且偏于概念发展的逻辑线索而并不严格对应于爱因斯坦的努力。 从单纯历史的角度讲, 广义相对论的发现其实还有很多额外的曲折性, 这里就不细述了[注十一]。

爱因斯坦场方程远比电磁场方程复杂, 因为它是非线性的。 不过这是意料中的结果, 因为跟电磁场本身不带电荷不同, 引力场本身就带有能量动量, 从而本身就能产生引力场[注十二]。 此外, 爱因斯坦场方程还有一个鲜明特点, 那就是右侧有赖于物质, 而左侧只跟时空有关——因为左侧的所有项都是由度规及其导数构成的。 不仅如此, 左侧的里奇张量乃是时空曲率张量 (curvature tensor) 的缩并, 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时空的弯曲。 这种漂亮的几何意义, 外加前面提到过的引力效应——具体地说是引力对物质运动的影响——体现在度规上这一结论, 使美国物理学家惠勒 (John Archibald Wheeler) 用了一句很精炼的话来概述广义相对论的特点, 那就是 “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

在爱因斯坦的这种全新的引力理论中, 传统的牛顿引力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弯曲的时空, 为了纪念爱因斯坦的巨大贡献, 我们称这种时空为爱因斯坦时空。 在爱因斯坦时空中, 纯粹牛顿引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成了爱因斯坦时空中的 “直线” (即测地线) 运动[注十三]。

从亚里斯多德算起, 经过了 2,200 多年; 从伽利略和牛顿算起, 经过了 200 多年, 我们终于迎来了广义相对论与爱因斯坦时空。 从牛顿引力到爱因斯坦时空是科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进展之一。 如今距离那一进展又 100 多年过去了, 在这种全新的引力理论和全新的时空中, 很多新兴研究领域已经发展壮大, 引力波就是那样一个领域。

1、亚里斯多德的很多著作是由授课或听课笔记拼合而成的, 有些甚至是在他去世多年之后才成文的 (因此严格讲, 所谓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其实有一部分乃是署名为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故结构相当松散, 重复累赘、 主题分拆之处比比皆是, 常需相互比照着理解或诠释。 另外要说明的是, 不能将亚里斯多德未对 “快慢” 的含义作直接说明视为他的疏漏, 因为我们这里所做的乃是用后世的概念去套他的论述, 以便于现代读者理解, 在亚里斯多德自己的时代是不存在这些概念的, 从而未作直接说明是很正常的。 对后文的其他类似分析亦当作如是理解。

2、若一定要细究的话, 则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在一种特定情形下是近似成立的, 那就是将规律中的速度理解为重物在特定流体中下落时的终端速度 (terminal velocity)——也就是重力与流体阻力平衡时的速度。 但即便作这样的理解, 仍需进一步要求重物的下落运动是所谓的低雷诺数 (low Reynolds number) 运动, 因为这时流体的阻力正比于重物的下落速度, 而重力正比于重物的质量, 故两者的平衡意味着终端速度正比于质量。 不过低雷诺数这一条件这对普通物体在空气里从普通高度的下落往往是不成立的。

3、当然, 亚里斯多德的重物下落规律并非那个时代对自然现象的唯一定量表述, 古代的天文观测也具有令人瞩目的定量性, 不过对于日常现象, 定量表述在当时还是不多见的。

4、重思辨轻实证并非亚里斯多德的个人特色, 事实上, 思辨直到 17 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René Descartes) 乃至某些更晚近的哲学家那里, 仍被视为是知识的可靠来源。

5、《物性论》是用所谓 “抑扬六步格” (dactylic hexameter) 的韵律撰写的, 翻译版本众多, 有诗歌型的, 也有非诗歌型的, 这里是从非诗歌型的英文版转译的, 只译含义, 不管韵律。

6、肘尺 (cubit) 是一种粗糙的古代长度单位, 定义为人的前臂长度。 一般认为, 古希腊的肘尺约相当于 0.46 米。

7、确切地说, 为便于跟前文衔接, (2.1) 式采用的是质量不变情形下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牛顿给出的原始形式用现代符号表示为 F = d(mv)/dt, 即力等于动量的变化率, 适用面比 (2.1) 式更广。

8、这里要说明的是: 牛顿对万有引力的研究比《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早了约 20 年就开始了, 其间有过错误和不完善。 与牛顿同时代的学者中有数人也猜到了引力的平方反比规律, 而且从历史的角度讲, 他们与牛顿之间并不愉快的互动对牛顿的研究不无助益。 不过万有引力定律的确立涉及到几个很重要的层面, 比如为了证明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释天体运动, 需在开普勒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之间进行相互推导 (其中用到了牛顿运动定律); 又比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原始适用条件是大小相对于间距可以忽略的物体, 这对天体基本成立, 对地球上的重物下落却并不成立 (因为地球本身显然不满足这一条件), 需额外证明球对称物质分布产生的引力相当于物质全部集中在球心; 而在更一般的物质分布下还需用到微积分手段。 当时能从数学上胜任所有这些的只有牛顿, 因此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归功于牛顿并冠以他的名字是毫不过分的。 另外要补充的是: (2.2) 式给出的只是万有引力的大小, 其方向则由引力的吸引特性所确定, 即每个物体所受来自另一个物体的引力总是指向另一个物体。

9、当然, 无论加速度还是引力场的场强都是有方向的, (2.3) 式给出的只是大小, 其方向则跟引力的方向一样, 指向质量为 M 的物体 (在更一般的物质分布下则大小和方向都要用微积分手段来计算)。 另外要说明的是: 将这些结果具体应用到地球引力场中的重物下落, 除了用到前一注释提到的 “球对称物质分布产生的引力相当于物质全部集中在球心” 这一结果外, 还隐含了物体的大小及下落的高度相对于物体与地心的距离可以忽略这一近似度很高的额外假设。

10、对这一发现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那颗星星不在星图上: 寻找太阳系的疆界》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12 月出版)。

11、值得注意的是, 牛顿本人对自己的万有引力定律也不无疑虑, 因为这一定律所描述的是跨越真空而起作用的所谓 “超距作用” (action at a distance), 在牛顿看来是荒谬的。 虽然牛顿的着眼点是万有引力的 “超距作用” 而非瞬时传播特点, 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并且消解的方法也是共同的, 因此牛顿的疑虑具有令人钦佩的前瞻性。

12、某些广义相对论著作对等效原理进行了细分, 在那样的细分下, 这里所介绍的等效原理被称为 “强等效原理” (strong equivalence principle)。 另外要提醒读者的是, 等效原理其实允许一些微妙的、 并不妨碍广义相对论的例外, 对这一点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 从等效原理到爱因斯坦-嘉当理论, 收录于《因为星星在那里: 科学殿堂的砖与瓦》一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年 6 月出版)。

13、有读者也许会问: 测地线方程可以用前面提到的 “最小替换法则” 得到吗? 答案是肯定的。 事实上, 局域惯性参照系中的运动方程 (2.4) 式可以表示为 uρ?ρuμ = 0 (其中 uμ 是四维速度), 运用 “最小替换法则” 可将之改写为 uρ?ρuμ = 0, 其分量形式正是 (2.5) 式。

14、顺便说一下, 由此可以得到等效原理的一种数学表述, 那就是: 在引力场中任何一个时空点附近都存在特殊的坐标系 (即局域惯性参照系), 其中的度规为闵科夫斯基度规, 而黎曼联络为零 (即引力场为零)。

15、对宇宙学项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 宇宙学常数、 超对称及膜宇宙论。

16、确切地说, 爱因斯坦得到的场方程是 Rμν = —8π(Tμν — ½gμνT), 其中 T 是 Tμν 的缩并, 不过它与我们采用的形式只有约定等方面的差别, 实质上是等价的。

17、对广义相对论的发展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 希尔伯特与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收录于《小楼与大师: 科学殿堂的人和事》一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6 月出版)。

18、不过, 引力场本身的能量动量是广义相对论研究中一个很困难的课题, 对这一课题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从奇点到虫洞: 广义相对论专题选讲》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12 月出版)。

19、引力理论跟时空结构的这种交融在等效原理中其实已可窥见端倪, 因为等效原理表明引力场中任何一个时空点附近都存在局域惯性参照系, 而局域惯性参照系中的物理规律由狭义相对论所描述, 其中的度规是闵科夫斯基度规, 这跟微分几何中每点的邻域内存在局域笛卡尔坐标系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是完全相似的。 两者在数学结构上的相似和交融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万有引力问题目前还存在非常多的未解之谜。它们主要有以下这些:

从牛顿的理论上来说,万有引力应该是存在的。否则这个理论就不成立。但从爱因斯坦的理论上来说,万有引力不存在。可是,如果万有引力不存在的话,用牛顿引力公式计算出来的那个力又是什么?如果万有引力存在的话,这个力的本质是什么?它起源于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3.4.2  万有引力现象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万有引力现象产生的具体物理过程是什么样子?如果是万有引力产生出来的,那万有引力是怎样具体隔空起作用的?如果万有引力不存在,这个现象又怎么可能产生出来?如果是弯曲时空导致的,那么这个弯曲时空的物理存在又是什么?

3.4.3  为什么没人能推导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

如果万有引力是真正存在的力,它就必须要符合F=ma这个基本形式。因为这是对力的基本定义形式。所以说,如果根据某个理论对万有引力公式进行数学推导的话,就必须要满足并经过F=ma这个过程。可是,在建立牛顿引力公式的过程中,根本就没经过这一步。直接就根据两个独立的研究结果建立起了Fm1m2/r2这个关系式。并在这个基础之上把它变成了F=G m1m2/r2这个等式。之后才发现,其中的Gm/r2就是引力加速度g。在引力公式完成之后才发现它具有F=mg这个符合力的基本定义的形式。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无法从理论上反向推导出引力Fmg关系是怎么来的。也不清楚F=maF=mg间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如果要知道引力Fmg的来源,键的是要知道g的来源。可是,g=Gm/r2代表着什么物理意义?在牛顿的引力理论中完全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但是,搞不清楚这个问题,万有引力公式的推导就是不可能的。

3.4.4  顿引力公式中的平方反比定律代表着么物理意义?

从力的定F=ma中可以看出,力与距离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万有引力的大小不但与距离有关,而且还是距离平方反比的关系。距离的平方在物理存在上是一个正方形的平面。而自然世界里绝对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东西。这就让人不能不问:万有引力计算公式中的这个距离的平方所反映的那个物理存在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

3.4.5 顿引力公式中的两个物体质量与引力大小的关系为什么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

从力学理论上对万有引力现象的解释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产生出了万有引力。而根据牛顿的引力理论,两个物体同时向对方施加引力。由于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因此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例如,一个地球和一个苹果相比,地球质量大,它对苹果的引力大,苹果质量小,它对地球的引力小。因此是苹果掉到地上,而不是地球掉到苹果上。这些都好理解。按理来说,苹果与地球之间的那个万有引力应该是苹果对地球施加的引力与地球施加给地球的引力之和。如果用m1 代表苹果质量。g是引力加速度。那么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就是F1=m1g,苹果对地球的引力就是F2=m2g这样,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就应该是

这就是说,两个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加才对。可是,在牛顿的引力公式中却是相乘的关系。而且用引力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是正确的。为什么?

3.4.6  顿引力常数的物理单位反映出的是什么物理意义?

顿引力常数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常数。不但牛顿理论离不开它,爱因斯坦的理论也离不开它。它的物理单位是m3/kg·s2,或写成N·m2/kg2这个单位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物理意义?很难看出来。但它一定隐藏着某种物理意义在其中。搞清楚它的物理意义是理解万有引力现象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实不仅仅是引力常数,对任何一个物理公式中的任何一个因子都必须要搞清楚它们的物理意义。只有这样的公式才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否则它就仅仅是一个数学和技术上的工具而已。在不清楚物理意义的基础上使用这些数学公式就等于是在盲目操作。得到的都是技术性成果,不可能是理论性成果。这似乎还没引起学界的重视。

3.4.7  万有引力为什么与距离有关。

为所有的作用力都是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因此不涉及到距离的问题。即便是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物体之间有作用力的话也是通过绳子或杆子之类的物体直接接触来传递的。因此力的大小与距离无关。可是,万有引力的大小却与距离有关。这到底是么一回事呢?是力的定义不对,还是人们对万有引力的认识有错?

3.4.8  万有引力与普通的作用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万有引力是一个不符合力的概念的力。万有引力既不需要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没有作用点。连作用面都可以没有。可是,人们在解释万有引力现象的时候一直把它当作普通的作用力对待。例如,认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下落是被万有引力拉动的结果。

把一个不符合作用力定义的力当成作用力来解释物理现象,这样合适吗?只有知道了万有引力与普通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3.4.9  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是什么关系?

物理学里有两个不同质量的概念。一个是惯性质量,另一个是引力质量。目前为止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质量在数值上是完全相等的。但在理论上仍旧是分开的。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有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之分?

3.4.10 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的本质是什么?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建立在弯曲时空的基础上。可是,弯曲时空的物理存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怎样弯曲的?虽然爱因斯坦说它是被巨大质量压弯曲的,质量是如何压弯时空的?是朝那个方向弯曲的?只有搞清楚时空的本质是什么之后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3.4.11 爱因斯坦与牛顿引力理论之间是什么关系?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因为对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计算结果比牛顿引力公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观测值,因此而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并把它当成了比牛顿理论更先进的万有引力理论。可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并没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在真枪实弹计算万有引力的时候,使用的还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而不是爱因斯坦的公式。这说明爱因斯坦和牛顿的引力理论中都有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而且二者之间必定有相关联之处。可是,目前来看人们把这两个理论相互孤立对待。看不出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想要彻底搞清楚万有引力问题,搞清楚这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3.4.12 引力场的本质是什么?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现象的时候,引力这个概念还不存在。当时还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当时对所有物理现象的研究都是以质点的形式进行的。

引力场的概念是在磁场的影响下产生出来的。属于复制品。因为在磁场中有引力线存在,并且人们用磁引力线来解释磁力现象,于是研究万有引力现象的人就照搬磁场对磁力现象的解释,也制造出了一个引力场的概念。

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为了合理解释万有引力现象而想象出来的场。它的本质是什么没人知道。在经典力学理论中,引力场被描述成是由无数引力线构成的场。引力线的方向都是从物体质心向外呈放射状的线,直达无限远。

物理学家用引力场的这个特点来说明为什么万有引力距离质心越远引力越小的原因。也就是用距离质心越远引力线密度越低的理由来说明万有引力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同一个物体在距离质心近的地方接受到的引力线数目多,因此引力就大。距离远,接受到引力线数目少,因此引力就小。这从表面看上去虽然合理,可是经不起分析。如果引力大小是由引力线数目多少决定的话,那么,一个人站立时的重量就会与他平躺时的重量不同。而事实并非如此。

此外,如果万有引力现象是通过引力线产生出来的话,那么这个现象就可以用切断引力线的方式被屏蔽掉。而事实上任何方式都无法屏蔽引力线。由此可见,引力场是由引力线构成的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另一方面,爱因斯坦也有一个引力场。但爱因斯坦的引力场与经典物理学中的引力场不同。它不是由引力线构成的,而是由弯曲的时空形成的。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引力场实际上就是他描述的那个弯曲时空。然而,就像上面说到的那样,弯曲时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引力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还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有一点是不能不承的。既然经典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的理论都涉及到了引力场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不管它是否真实存在,要想彻底解决万有引力问题,就必须要把引力场的本质揭示出来。

3.4.13 为什么引力场的强度计算公式与引力加速度相同?

引力场的本质虽然还不清楚,但它的实用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至少从数学上可以把它的强度定义出来。引力场的强度公式就是:E=GM/r2。我们知道,在牛顿的引力公式中的引力加速度就是GM/r2这与引力场强度一样。为什么?其中必定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3.4.14 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万有引力的问题自从牛顿发现它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存在。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仍没解决。其中的关键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3.4.15 万有引力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虽然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没有万有引力存在,这样就不需要回答它是怎样产生出来的这个问题。可是,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却可以计算出这个万有引力。而且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个计算结果把卫星送入预期轨道的。这说明至少有一个力存在。这个力到底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3.4.16 万有引力是瞬间的相互作用还是需要传递时间?

顿的引力理论认为万有引力现象是瞬时的,不需要传递时间。而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认为万有引力现象是从时空的扭曲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时空的扭曲与光波的传播类似需要传递时间。这种传播被简化成了引力传播。因此,从爱因斯坦的理论上来说,引力不是瞬间的,而是需要传播时间。爱因斯坦认为引力的传递速度与光速相同。 到底万有引力是瞬间的还是传递的?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理论产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否存在一直都在争议之中。关于引力波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引力波像光波一样在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这个观点是用引力波取代引力线。另一种引力波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旋转运动导致它们周围的弯曲时空产生出周期性变化而形成波动。目前官方一些机构声称测到的引力波属于后者。

从事引力波研究的科学家们声称,对引力波的观测十分困难。他们使用目前最灵敏的设备探测来自上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传来的引力波。这种做法的合理性令人质疑。众所周知,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如果探测设备能够从上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上测到引力波的话,那么就一定可以从地球附近的天体甚至实验室内的物体中探测到它。例如,月球对地球潮汐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么明显的引力作用如果是通过引力波产生出来的话,精密仪器是不可能测不到的。

令人不解的是,引力现象随处可见,但为什么科学家们不从身边的物体上去寻找引力波,却偏偏要从亿万光年以外的天体上去寻找。到底引力波存不存在?探测引力波的技术和方法对不对?如果引力波不存在的话,无论再怎么精密的仪器也是测不到的。因此,在探测引力波之前首先要解决有没有引力波的问题才是正确的做法。

3.4.18 万有引力现象是物质属性现象还是相互作用现象?

当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现象之后曾经思考过万有引力是物质属性现象还是相互作用现象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力学现象,而不是属性现象。之后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而这是一个涉及到物质宇宙最基本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它作出回答。

3.4.19 万有引力现象在物理学理论中的位置。

万有引力现象是一个地上和天上都存在的万有现象。实际上,它对了解天上(宇宙)的现象来说比在地上更重要。因为几乎天上的所有现象都与万有引力现象有关。例如,天体的运行规律、目前热门的暗物质、暗能量现象、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加速膨胀等等。甚至光在宇宙中传播也与万有引力现象有关。此外,万有引力问题还涉及到时间、空间、和物质以及物体运动的问题等等。在现代物理学中,万有引力被认为是四种基本作用力之一。但它与其他三种基本力格格不入。为什么?不知道。总之,几乎所有涉及到宇宙尺寸和光速现象的问题都与万有引力现象有瓜葛。由此可见,万有引力现象在物理学理论中的位置举足轻重。也就是说,如果能把万有引力现象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其他很多问题就会随之迎刃而解。

3.4.20 万有性说明了什么?

万有引力现象是一个万有的现象。这是其他任何物理现象所不具备的。有人认为电也是万有现象。因为我可以见到的所以物质都是由带电性的粒子构成,因此就可以认为电性也是万有的。

这就产生出了这样的问题:万有引力现象中的万有性到底说明了什么?它与电性粒子有关吗?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4.21 三百多年来对万有引力现象的研究没有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自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至今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了,但在万有引力理论上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发展。这里说的实质性发展指的是理论上的,不是应用上的。虽然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引力模型,但并没有真正解决万有引力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延续了这么多年都没得到解决。其中必定有其原因。

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从亚里士多德的纯自然哲学的纸上谈兵方式进入到了伽利略的实验观测时代。今天则是一个实证科学的时代。人们用实证方法来建立和检验科学理论。这种方法对检验科学理论是否正确真的有效吗?除了这个方法之外还有没更好的方法?

3.4.23 为什找不到传递引力的介质?

让牛顿感到最荒谬的事情就是万有引力竟然可以不需要任何介质就能相互作用。虽然后来有人把以太之类的东西说成是传递引力的介质。但实验证明宇宙中并不存在以太。又有人用引力线来解释超距作用,其实引力线也属于以太一类的东西实验证明引力线也不存在。证明引力线不存在很简单,只要用引力不可屏蔽的实验就可以证明引力线不存在。如果引力线存在的话,引力就一定可以被屏蔽。

爱因斯坦的理论不需要引力介质,但需要一个构建弯曲时空的介质。其实这个介质也属于以太类。它实际上也不存在。至少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它存在。找不到传递引力的介质是因为引力介质根本就不存在还是因为寻找的方法不对?这关系到万有引力现象是如何产生出来的问题。

3.4.24 天体周围的时空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弯曲?

爱因斯坦用弯曲时空解释万有引力现象。他举例说,天体的巨大质量把时空压弯曲的过程就像是重球压在平坦的弹性垫子上。所有介绍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书或媒体都用一个地球压弯网状时空的图来解释。科学博物馆里也用一个漏斗形的装置来解释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这个漏斗的形状是被天体的巨大质量压出来的。从切线方向上滚入这个弯曲时空的小球就会沿着这个弯曲时空的壁做圆周运动。爱因斯坦就是这样解释天体公转运动的。

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虽然可以解释一些万有引力现象,但是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解释却有些困难。自由落体运动是沿着两个物体之间的连心线方向运动。在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里根本就找不到这个连心线。

此外,如果时空是被天体的巨大质量压弯曲的,那么,天体是朝向哪个方向压弯时空的?就地球而言,是从南向北压弯的还是从东向西压弯的?如果这是一个物理存在的话,它就一定是有方向的。而实际上这个方向根本就不存在。这是爱因斯坦理论回答不了的问题。

3.4.25 光的传播与引力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万有引力现象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牛顿发现这个现象之后就预言过:光线经过天体附近的时候会出现弯折。那时牛顿把光看成是一种物质,因此认为光具有粒子性。光弯折的原因是被天体的引力吸引所造成的。

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理论虽然与牛顿不同,但也认为光经过天体附近的时候会发生弯折。当然,爱因斯坦的解释不是光被引力所吸引而发生弯曲的,而是因为光按照天体附近被压弯曲的时空的弯曲情况而发生弯曲的。

除此之外,实验观测结果已经证明,光在引力场中会产生红移现象。总之,种种迹象表明,光与万有引力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个联系反映出来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也许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有着非常重要的物理意义。

3.4.26 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误差是怎么来的?

顿万有引力定律在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上栽了个跟头。它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有明显差距。而使用爱因斯坦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接近。这成为了爱因斯坦理论胜过牛顿理论的强有力证据。可是,用牛顿的方法计算出来的误差到底是怎么来的?从来都没人给出过详细的答案。只是笼统地说牛顿的引力公式计算结果是近似值。爱因斯坦的计算结果才是精确的。真是这样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4.27 万有引力理论与公式之间是什么关系?

任何一个物理学理论都涉及到两个部分。那就是理论的部分和数学计算的部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理论也不例外。这些在前面的介绍中都已经提到过了。现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公式之间是什么关系?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目前通用的做法是用公式的计算结果来证明理论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正确了,就被拿来作为理论正确的证据。不能得到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的计算公式被用来证明其理论也是错的。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在万有引力问题上,这就涉及到万有引力理论与公式之间是什么关系的问题。

3.4.28 爱因斯坦的电梯是不是一个惯性参考系?

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有一个关于电梯的思想实验。这个电梯后来被称为爱因斯坦的电梯爱因斯坦认为,一个处于自由下落状态的电梯内部是一个惯性参考系。因为牛顿的运动定律在这个电梯内全部成立。这成为了爱因斯坦理论的一个主要基础之一。可是,自由下落的电梯一直处于加速运动状态。从这一点上来讲,这个电梯不符合惯性系的条件。到底爱因斯坦的电梯是不是一个惯性参考系?这涉及到爱因斯坦理论基础是否正确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澄清的问题。但目前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3.4.29 么是力?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时间和空间?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

万有引力理论涉及到很多物理学基本概念。可是,目前这些概念的定义十分混乱。例如,力、物质、时间、空间和场等等都是如此。这些都与判断万有引力理论是否正确有直接关系。解决这些概念的问题对调查万有引力真相来说也是一项必须面对的任务。

此外,在经典物理学中,力被定义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就要问:什么样的运动状态的改变算是真正的改变。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经典物理学把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都视为运动状态的改变。针对这种观点,笔者提出的问题是,诸如天体的自转和它们不断改变速度与方向的公转的这种运动状态数十亿年都没变过。这样的运动能否算是运动状态一直处于改变的过程之中呢? 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天体运行,而天体运行又与万有引力现象不可分割,因此在调查万有引力真相的过程中,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4.30 自由落体运动是不是受力运动?

由于万有引力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科学常识,因此一提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如何产生出来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毫不思索地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当然是受到万有引力拉动才运动的。如果没有万有引力一直作用在下落物体上,它怎么可能一直在不停地加速呢?

这种解释在表面上看非常合理。可是,这毕竟是常识而不是科学结论。有些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论证形成的常识是值得怀疑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受力动这个常识就是这样的一个值得怀疑的常识。我们有必要把它提出来严格对待。如果常识是错的,其危害则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

3.4.31 失重在力学上是什么意思。

失重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在地球上空宇宙飞船的太空舱里,在自由下落的电梯里都会出现失重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无法称出重量的现象。

失重现象到底在力学上意味着什么呢?这其实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从力学分析上会得到自相矛盾的结果。例如,在自由下落的电梯里出现的失重现象,从力学上分析的话就是,这个电梯只受到一个万有引力的作用。因为电梯里的物体下落加速度与引力加速度一致,因此失去重量。可是,在太空舱里的失重则与电梯不同。太空舱里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同时作用,一个是万有引力,另一个是离心力。太空舱里的失重被认为是因为万有引力与离心力之间的合力为零所导致的。

这就产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物体只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时候会产生失重现象,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作用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同样的失重现象。这显然不符合力学规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4.32 如果地球与月球之间一直有万有引力产生作用,这个过程的能量消耗怎么解释?

力在物体运动形式中的产生过程是靠能量实现的。如果没有能量的消耗就不会有力存在。在普通情况下,让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不断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加作用力。在这个过程中就一定要消耗能量。

可是,如果说在月球围绕地球转的过程中,地球一直向月球施加万有引力来改变月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的话,那么,地球就必须要为此而消耗巨大的能量。而事实上月球围绕地球转这个运动完全不消耗地球的任何能量。这是为什么?

3.4.33 天上与地上的物体真的遵循相同的自然规律吗?

自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现象之后,人们就一直认为天上与地上的物体遵循着相同的自然规律。可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天上的很多现象在地上是无法找到的。例如,天上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等等。地球上找不到。宇宙深处的天体处于膨胀状态,而地球上没有。甚至科学家连引力波都要从天上找,而不从地上找。这到底是为什么?天上和地上的物体真的遵循相同的自然规律吗?令人怀疑。

3.4.34 万有引力的反作用力是什么?

顿第三运动定律明确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在万有引力现象中首先让人无法定义的是其中的作用力。就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而言,到底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是作用力还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是作用力?只有确定了作用力才能确定反作用力。可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描述,二者施加给对方的都应该是作用力。如果二者都是作用力的话,那么它们之间就不是一个作用力,而是两个。这样的话,计算出来的万有引力大小就应该是现在的2倍。这不符合事实。为什么?

3.4.35 为什么在解释万有引力问题的时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关于万有引力现象的问题迟迟得不到圆满解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基本上全都是凭借想象来解释遇到的问题。因此,在解决万有引力现象的时候,丰富的想象力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如此依赖想象力?其中必有缘由。找出这个答案也许会对找出万有引力真相有所帮助。

3.4.36 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引力常数值才会得到准确的结果?

万有引力常数是物理常数中最难确定的一个常数。为什么这个常数那么难确定?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万有引力理论能够对这个常数的物理意义作出解释。也就是说,还没有关于引力常数的物理学理论。在此前提下,物理学家就只好把它作为一个试验常数对待。用测量的方法来决定这个常数。由于测量精度有限,而且由于不知道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量出来的数值总是有明差。那,用什方法来确定引力常数才能得到准确的果呢?取决于万有引力的真相。只有在真相找出来之后才能知道。

典物理学与代物理学之系和根本区是什

用牛万有引力象是典物理学家的任。用因斯坦的理万有引力象是代物理学家的任。就目前的局而言,典物理学与代物理学之互不相容。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阵营是一个很不正常的象。两个互不兼容的阵营同一个自然象,而且示出各自正确的地方。这说两个阵营肯定有一定的系和根本性的区。它系和区是什是一个与万有引力理息息相问题

3.4.38 有没有什方法可以明万有引力的存在或不存在?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象之前,引力个概念早就已存在了。但并没有人实际任何实验检验是否真的有个力存在。至今止,有万有引力存在结论实际上是一个来自常结论,而不是一个科学结论

实针对万有引力是否存在问题的物理实验非常困。不是物理实验设计设备以及操作上的困,而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非常困。万有引力普通的作用力不同,它的相互吸引是不可的。只能靠推。而个推是否正确是仁者仁,智者智。

例如,针对万有引力象有人做屏蔽实验。在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和地球之使用什方法都无法屏蔽掉象。下落物体毫不受任何屏蔽的影响。针对这样实验结果,一些人认为明了万有引力不存在。而另一些人说这不能明万有引力不存在。因万有引力很可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而无法被屏蔽掉。相信万有引力不存在的人因无法解如果没有万有引力存在的物体会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类问题,因此也就无法服相信引力存在的人。就是从物理实验证实引力是否存在的困所在。其并不是没有物理实验可用,而是无法所有的人对实验结果达成一致的看法。那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明万有引力是否存在呢?

的理小质量和低速的情况下是的但在巨大质量和高速的情况下就不了?

代物理学建成之后,人们的一个看法就是:牛只在小质量和低速情况下有效,在巨大质量和高速下失效。到底是牛解。没人合理的解也是一个及到万有引力的问题

3.4.40 万有引力与磁力之是什么关系?

由于万有引力象与象非常相似,因此有很多人试图象来解万有引力象。认为万有引力象是由致的。及到万有引力象与象之问题

到底用象来解万有引力也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引力公式中藏着什的秘密?

引力公式简单,但至今没有任何人能从物理意和物理程上它作出明确的解。我认为个公式中一定藏着什人知的秘密。是什秘密?必露出来。

从上述列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有万有引力一直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尽管人从很多方面都曾试图解决问题,但至今也没成功。就不能不人反思其中的原因是什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笔者发现,解决不了万有引力问题原因是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象的真相不了解。目前人们对万有引力问题的研究犹如盲人摸象。由于不知道大象整体子,因此才会造成争和混乱的局面。同道理,由于人们对万有引力象的真相不了解,因此个人看到的都是局部和表面象。没有触及到万有引力的本。于是就致了争不断和服不了的局面。

在没有了解真相之前,表面象和局部象往往会会和错觉。并且这样会和错觉都是很消除的。唯一可以消除会和错觉的方法就是示真相。

所以,从任何方面最后得出来的结论都是:要想底搞清楚万有引力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先把万有引力的真相示出来。就是笔者调查万有引力真相的原因和机。

万有引力问题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最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非常多的物理学基本问题都与万有引力现象有关。但是,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现象以来至今还没人知道这个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万有引力的本质是什么。虽然牛顿和爱因斯坦都对万有引力现象做出过一些解释,但这些解释都不能彻底解决万有引力问题。这些问题即包括了自然现象产生过程的问题,也包括了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对已有理论和计算公式理解的问题,甚至世界观的问题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万有引力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要调查万有引力真相的原因。

万有引力是怎么产生的?... 万有引力是怎么产生的?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列出了几种解释,楼主看看吧。

空间 引力扭曲空间,也可以说是膨胀使空间扭曲。

牛顿被苹果砸到,换一种说法 牛顿撞到了苹果。

用于宇宙在不断膨胀,可是为什么我们没粘在一起呢?空间,空间存在压力使我们不会粘在一起。

这就是为什么2个物质靠近,还会产生斥力的原因。

在太空加速运动的飞船理你会感到重力。

在坠落的电梯你感觉不到重力。

但是还有一点,我们在宇宙中,而且我们还是人类,我们无法高于人类的思想以令一种形式看我们的这个宇宙。一切都在发现,一切都在探索,永远没有止境。

引力是什么?茫茫宇宙由无数个星系、星体组成,这些天体沿着各自的轨道秩序井然地运转,组成一个和谐的宇宙大家庭,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这些天体组合在一起的呢?人们认为是引力。然而引力的实质是什么呢?

早在1679年,著名科学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认为天体间因有质量而有引力,并且发现了引力对一切物体的作用性质都是相同的。例如,当地球引力把任何一个物体吸引到地面时,其加速度是9.8米/秒’。很显然,牛顿所提出的引力,实际上就是重力。但是引力是如何实现的呢?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万有引力定律不能解答。

引力与电力有相似之处,如二力均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所带力荷(引力是质量,电力是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但二力的比例系数相差悬殊,电力远远大于引力。例如,在氢原子中,原子核与电子间的电吸引力是它们间引力的 1040倍!二力间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差别,如(两物质的)同性电荷间存在相互排斥力,异性电荷间存在吸引力,而万有引力却总是吸引力。

1916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问世,提出了崭新的引力场理论。他认为由引力造成的加速度,可以同由其他力造成的加速度区分开来。这个命题就是爱因斯坦的等价原理,即一个加速系统与一个引力场等效。我们设想,一个人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乘一架升降机上升,上升的加速度为9.8米/秒·平方,由于速度变化产生了阻力,这个人双脚会紧紧压在升降机的底板上,就像升降机停在地球表面上不动一样,但无法说明他所受到的是引力还是惯性。因此,牛顿所说的万有引力,在爱因斯坦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引力,而是时空的一种属性。在这种成曲线的四维时空连续体中,根本不需引力.天体是按自己应有的曲线轨道运行的。

1918年爱因斯坦根据引力场理论预言有引力波存在。他认为高速运动着(加速运动)的物质会辐射引力,引力波就是这种引力的载体,就像光波是电磁力的载体一样。引力波的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同。例如,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就是靠引力波传递引力子而实现相互作用的。因此,引力波存在与否,是广义相对论的又一个关键性验证。引力波非常微弱。据计算,用一根长20米、直径1.6米、重500吨的圆棒,以28转/秒的转速绕中心转动,所产生的引力波功率只有2.2× 10的负29次方瓦;一次17000吨级核爆炸,在距中心10米处的引力波充其量也只有10的负16次方瓦/厘米·平方。因此,引力波在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自然界也应存在引力波,正如电荷的运动会产生电磁波一样,物体的运动也会产生引力波,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这是电力与引力间又一个重要的相似特性。但只有宇宙中具有巨大质量(几倍于太阳质量)的运动天体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引力波。

最早动手检测引力波的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韦伯博士。60年代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引力波检测装置:一根长153厘米、直径61厘米、重约1.3吨的圆柱形铝棒——后人称之为韦伯杆,横搭在由两个铁柱子支着的钢丝上。铝杆质量虽大,钢丝却几乎无丝毫振动。韦伯推测,铝杆若能接收到来自太空的一束强引力波,就会摆动起来,但摆动很可能是很轻微的,他估计摆动幅度可能只有原子核直径(10的负15次方米)那么大,附近卡车开过等引起的地面震动均可能导致韦伯杆产生如此幅度的振动。为确认检测的确实是引力波,他还在 1000公里之外的芝加哥阿岗国家实验室安装了一个类似的仪器。他想,假如有一个引力波扫过整个太阳系的话,则两个仪器都会同时作出同样的反应。1969年6月,他宣布检测到了引力波。但后来科学家用更精确的仪器再也未检测到,现在一般认为,韦伯的实验结果有误。

韦伯检测器工作在室温(27℃左右)环境,由于受分子热运动噪声的限制,最高灵敏度只能达10的负16次方量级,用来检测引力波尚不可能。

1974年美国人泰勒领导的实验小组,用射电望远镜对天空扫描,发现了离地球15000光年的一颗脉冲星发出的脉冲信号,又经过近4年的观测,间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脉冲星是急速旋转的中子星,它是一个内部停止了核燃烧而被压得极端紧密的恒星体。它与另一个中子星一起相互绕转,构成一个双星体系。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这个双星体系应能发射引力波,从而带走一些能量,使双星轨道慢慢缩小,周期慢慢变短。这些变化尽管都很微小,却可以从它们发出的脉冲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精确计算出来。4年的观测表明:双星轨道周期总共减少了万分之四秒。这个结果恰好与爱因斯坦的理论相符。这是人类第一次间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这毕竟是间接证明,还不能由此得出引力波真实存在的结论。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出现了工作在低温条件下的第二代引力波检测器(韦伯检测器为第一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建成了低温引力波天线装置:天线是圆柱形的铝棒,长3米,重4.8吨,工作在液氮温区,灵敏度达5×10的负19次方,能检测出振幅为1.5×10的负16次方厘米即约千分之一原子核半径或者一百万亿分之一头发直径的振动。日本东京大学平川诺平教授的引力波检测工作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众多实验均以频率为千赫量级的高频引力波为检测对象,这是与科学家迄今所知道的最强天体引力波源相对应的。平川则创制了一种共振低频引力检测器(方形或扭摆型天线),明确以蟹状星云中的高速自转脉冲中子星NP0531+21为检测对象,该星自转周期为33毫秒,所发引力波到达地面的强度约为10的负27次方量级。平川的引力波检测器分别设立在东京和筑波科学城,经在低温条件下的长时间积累,灵敏度已达10的负25次方。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前苏联科学家乌恰耶夫又提出了“中微子引力论”。

传统理论认为,中微子不带电荷,无静止质量,它以光速运动,几乎不与物质发生作用,可以顺利穿过地球。但是近年来发现中微子还是有静止质量的,不过其质量极小,约10的负32次方克。科学上发现的中微子实际上有三类:电子类、μ介子类和,介子类。例如,在太阳核聚变反应中辐射的是电子类中微子,它们在到达地球前某个时候就已经变成了μ介子类或,介子类中微子了。如果一类中微子能变成另一类,它们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质量了。有质量就可能对物体造成冲力。乌恰耶夫以“中微子气”代替引力波,认为在充满宇宙间的中微子气中,中微子以亚光速进行着杂乱无章的运动,其中一部分总是要被天体吸收的,结果每一天体都获得一种“脉冲力”,此脉冲力大小等于其吸收的中微子质量与其速度乘积。在日地系统中,地球向日面承受的中微子流比背日面要弱,由此产生的脉冲力恰好抵消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离心力。宇宙间各天体运动都可以如此解释。在这里根本不需要吸引之力。当然,这个理论只是一种探讨,并无实验事实作依据。不过由于中微子在宇宙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乌恰耶夫的说法或许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引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重力,引力波,还是中微子?

现在,科学家又在改进检测器或创制新的检测器,以求检测到引力波。例如,美国计划分别在东西两岸建立臂长为3.2公里的激光检测器,经多次反射,总光程可达100公里,其灵敏度估计可达10的负21次方。前苏联科学家提出,引力既然能使空间弯曲,引力波将使空间弯曲程度发生改变,由是,电磁场就会因其存在空间的改变而改变,只要检测到这种改变,就算检测到了电磁波。我国科学家提出,引力波会使物质的超流态发生改变。罗马尼亚学者则提出,引力波将使约瑟夫森结电流受到影响。这些效应均可用来检测引力波。

正是质量造成了空间的弯曲,而运动是沿着弯曲的空间进行的,这使得人们“以为”是在受某种引力支配着。实际上不是引力,而是弯曲的空间。这就是“引力”产生的原理。

爱因斯坦认为万有引力是物质的存在使时空发生弯曲所致。时空弯曲的理论很独特,也很令人费解,物质的存在如何使时空发生弯曲?又如何产生引力?万有引力来自哪里,怎样相互作用?成了自然之谜。

三百年来,有那么多人探索万有引力,而今的结论竟是这么简单——万有引力就是质子与电子间电磁力的外延。为什么别人就没有想到?

百年来肯定有不少学者首先就想到过这个原由,肯定提出过假说,但是提出这个新假说与学界奉行的电子云理论、自由电子理论相悖,而无数次被迅速地否定了。

百年来,学界认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是杂乱无章的电子云,而新假说是原子核吸引了电子,还有库仑力外延,所有原子核的电磁力都延伸在外,吸引原子以外的电子。那岂不成了不可收拾的电子争夺战!

百年来,学界认为金属内弥漫着自由电子,而新假说认为万有引力是原子核吸引了电子后还有库仑力外延。这种力构成了地球的重力,吸引住了地球上的山川、河海、大象和人,那么对自由电子的吸引更是轻而易举。事实上臆想中的自由电子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制约,于是新假说就被就地否决了。

抛弃了核外电子无规律的电子云理论,抛弃了金属内弥漫着自由电子的理论,注意到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动,认识到核外电子都是在一定的能级轨道规律运转。再来看万有引力,它就这么简单!

万有引力的存在也辅证了核外电子是规律有序的:万有引力吸引着万亿吨的山川、海洋、高楼、大坝。那么,吸引散漫轻小的电子云、吸引自由杂乱的自由电子应该是轻而易举,然而事实是万有引力对于如此轻小的电子没有明显的作为,证明原子外的电子是各有归属的,不是散漫、自由的。那些电子云理论、自由电子理论是应该抛弃的。

大道至简,大自然总是用最简法则构成自身。在探索了物质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转之后,再来看万有引力,发现万有引力的本源非常简单:就是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库仑力,就是原子核(质子)与电子间电磁力的外延。

大家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才有这电子饶核高速旋转。

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不会到了原子的边缘嘎然而止,质子对电子的引力是没有边界的,远远地超出了原子、超出了物体之外,谁也没有理由把这种无限的作用限制在一个原子范围内。那种把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孤立在一个原子之内,认为原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对外没有交流是形而上学的。

所有原子核的电磁力都延伸在外,所有的质子引力都向外延伸,为什么没有形成电子争夺战?这是因为相邻原子的外电子相距较远,引力大打折扣。再者,每个原子的核外电子都是在一定的能级轨道规律运转,都有各自的归属,是十分稳定的,核心多吸引来了电子也没有其轨道,原子也留它不住。

虽然外延的引力没有夺得相邻的电子,但是质子的这种引力是实实在在的,是没有边界的。单个原子核的外延引力是微不足道,可万亿亿个原子核的外延引力却是天体运行的纤绳,是重力之母。

目前有两种主流理论(但没听说过什么地应力)

1.引力波,任何有质量的物质均会对外辐射引力波,就象热物体辐射红外线一样,引力波能传达引力,就象红外线传达热一样

2.中微子,中微子以亚光速在宇宙各角落进行着杂乱无章的运动,其中一部分总是要被天体吸收的,结果每一天体都获得一种“脉冲力”(中微子具有质量)。在日地系统中,地球向日面承受的中微子流比背日面要弱(因为这中间的中微子要被太阳和地球两者吸收,故两个天体在连线方向上吸收的中微子要比其他方向的少),由此产生的脉冲力在地-日连线方向上也小些,故地-日会有种向彼此运动的趋势,既我们所说的引力

参考资料:爱因斯坦理论和前苏联科学家乌恰耶夫理论

现在还没有很准确的理论解释万有引力是怎么产生的。牛顿只是发现客观存在这样一个力,并根据观察得到的数据推算出这个力所遵循的公式。有的理论推测认为万有引力是由引力场传递,引力场由物体的质量产生。但是人们还没有从实验或实践中验证出引力场的存在。

后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是因为巨大的质量会扭曲空间,物体在扭曲的空间中做直线运动,看起来就像是做曲线运动一样。这种扭曲空间的效应就产生了引力的效果。当然这种解释就更不是我们能理解的了。但是却已经在很多天文观测中得到了验证。

另外,万有引力和分子力,原子内的粒子之间的力完全不同。目前人们把所有的力分为四大类: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分子力从本质上来说是种电磁力,原子内的粒子之间的力是强相互作用力。和万有引力是不同的。

爱因斯坦在晚年的时候曾经试图将所有的这四大类力用一种理论统一起来,这就是统一场理论,但是没有成功。

自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这个理论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引力来自物体的本身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引力是两物体各自消耗宇宙能量的同时,两物体之间产生了弱能量区,从而产生了引力。

弱能量区是怎样产生的呢?前面我们提到过正能子撞击愿子核时,这一颗正能子寿命结束,所以说整个内宇宙的所有物质都在消耗内宇宙的能量。

高密度的正能子在穿过一个物体时,必然要消耗一部分正能子。那么正能子在穿入一物体的密度,就高于穿出密度。那么穿出面就形成了弱能量区。

我们举一个这样的例子,我们拿一块有色玻璃放在太阳光下,那么玻璃下的光线强度就没有玻璃上面大。下面相比而言就形成了弱光区。为什么呢?因为一部光线被有色玻璃消耗了,那么正能子在穿过一物体时也是这个道理。一部分正能子被原子核消耗了,穿出这一物体时的正能子就没有穿入时多,这就在穿出面形成了弱能量区。因为正能子来自四面八方,所以在物体的任何一面都有弱能量区,弱能量区就是引力区。

如果你还看不懂,我来举个这样的例子,比如:甲、乙两个人面对面站立。从甲人的背面穿进100亿颗正能子(假设100亿颗正能子的冲击力等于100牛顿)那么穿出甲人的身体时只有90亿颗正能子,也就是说甲人从这个方向来的正能子,消耗了10亿颗,那么剩下90亿颗正能子从正面冲击乙人,而乙人还有100亿颗正能子从他背面冲击,也就是说有一个100牛顿的力从背面向进推乙,而乙的正面有90牛顿的力向后推乙,那么这两力相减,乙就有向甲10牛顿的力,同样道理,甲也有向乙10牛顿的力(假设甲、乙两个体重相等)这10牛顿的力就是引力,这就是我要解说的万有引力现象。

对于yue行者的正能自我感到很信服。

在这里我想说下我在电视里看到的一种说法(不知道对不对仅供大家拓宽下思路)。

电视里的那个人说宇宙实际上是11维的,而在11维空间中我们的宇宙是一个类似于不规则波浪形薄膜还有其他类似的各种形状的薄膜存在与我们的宇宙相交(其内部物力法则不尽相同)其中有许多因素相互影响,比如说万有引力类似于电磁力但比电磁力弱许多就是因为是其他薄膜中某种类似于电磁场的事物对我们世界的影响作用.

引力是基本相互作用之一,不能纳入现有电磁相互作用或者规范相互作用理论,是迄今为止不能纳入统一理论的唯一作用(弦理论似乎很有希望)。在广义相对论中将之解释为物体质量对空间的作用。

单纯解释的话,就解释为物质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不能理解的是“旋转运动”的起源而不是“运动”的起源。万有引力能产生

运动,但产生不了整体的转动,所以产生不了地球自转和公转。

这个问题在他的时代里是无法得到解决的,因为在他的时代,人们只知道能直接看见的机械运动,

不知道除了机械运动以外,运动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而那些形式的运动并不都是能直接看见的。

有质量的成对物体+一定的距离,即产生万有引力,是物体间固有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引力波和万有引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