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一家六口服毒身亡新闻吃野生蘑菇身亡

杭报集团主办
A11:健康新闻·大视觉
本版主要新闻
技术支持 :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温州“毒蘑菇”事件 一家六口全部死亡
省疾控:毒蘑菇有180多种 辨有无毒性绝不能凭经验
记者 余敏 通讯员 江歆 昨天,有媒体报道,温州“毒蘑菇”事件中最年轻的外孙潘银鹏离世。至此,一家六口全部死亡。 7月2日,温州永嘉潘老伯的儿子等三人,去山上采了大概1公斤的野生蘑菇。当晚,一家人用蘑菇做了汤料放入面条中,6人均食用了一些,当天夜里每个人都上吐下泻,出现中毒症状。从7月7日起,潘老伯夫妇、大儿子以及两个女儿相继不治身亡。 每年的夏秋季节(7-9月)都是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情况显示,自2004年1月-日,全国共有毒蘑菇中毒事件585起,3823人中毒,785人死亡,病死率高达20.53%。 为什么“毒蘑菇”事件频发?群众最容易陷入哪些认识误区?我们请教了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 毒蘑菇有180余种 中毒类型分5种 目前,我国已鉴定,能食用的野生蘑菇只有10余种,而有毒蘑菇(或叫毒蕈)达180多种,其中毒性较大可致人死亡的有10余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等。 毒蘑菇中含有的毒素很多,而且毒素往往交叉存在,一种毒蘑菇中可以含有几种毒素,一种毒素又可能存在于多种蘑菇中,而且这毒素经烹调加工或者晒干都不能消除。 省疾控专家介绍,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以下5种: 胃肠炎型,潜伏期较短,仅30分钟—6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偶有致死。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仅10分钟—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 血液毒型,潜伏期一般为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多脏器损害型,潜伏期10—24 小时,有时长达数日。在初期(1—2日)轻度的胃肠炎表现之后,患者有一假愈期,其间除食欲缺乏和轻微乏力外,似乎已病愈,但实际上正在发生肝损害。大多数病人会接着出现脑、心、肾等内脏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此型病情最为凶险,病死率很高。 光过敏性皮炎型,主要为误食胶陀螺菌(猪嘴蘑)所致,在身体暴露部位,如颜面等出现明显肿胀、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形如猪唇。另外还可有指尖疼痛,指甲根部出血等。 五大辨识蘑菇的误区
辨有无毒性不可凭经验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面对各种各样的蘑菇,如何选择无毒味美的,人们大多依据过往经验,但这是极不可靠的,就连专业人员有时还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所以,绝不能完全依赖于各种“经验”和“土法”。在这儿,我们梳理了常见的民间五大辨识蘑菇的误区: 【误区一】鲜艳蘑菇有毒,普通颜色无毒。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误区二】家畜粪便上的有毒,松树下的无毒。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欢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的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 【误区三】跟银器一起煮,变黑有毒,不变无毒。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颜色也就不会变化,如鹅膏毒素就不会发生颜色变化。 【误区四】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的食用菌,如多汁乳菇(俗称奶浆菌)。 【误区五】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许多含有剧毒的野蘑菇,如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误食毒蘑菇
你应该这样做 省疾控专家提醒,一旦误食野生毒蘑菇,若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催吐,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快催吐。 及时到医院治疗。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携带剩余蘑菇样品,明确何种蘑菇中毒,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医务人员在接诊疑似有毒蘑菇中毒患者时,最好请专业机构对蘑菇标本进行专业鉴定。
[] [] [] []温州一家六口吃毒蘑菇身亡 女婴拒吃面躲过死神- Micro Reading
& 今日要闻
温州一家六口吃毒蘑菇身亡 女婴拒吃面躲过死神
潘统丰手里拿着的尸体鉴别卡上写满了至亲的名字和去世的时间。
  原标题:温州一家六口吃毒蘑菇身亡 女婴拒吃面躲过死神
  一家6口误食了剧毒的蘑菇后,外公外婆、大舅、母亲和小姨5人相继去世后,昨天(7月22日)中午,年仅26岁的潘银鹏因为病情的恶化也停止心跳。父亲潘统丰手里拿着的一张尸体鉴别卡上写满了至亲的名字和去世的时间。昨天(7月22日)中午,他含着悲痛的眼泪在上面加上了儿子的名字。
  10个月婴儿拒食躲过一劫
  7月2日,永嘉桥下镇昆阳社区吴山村的潘老伯一家6口误食了剧毒的白毒鹅膏菌,导致一家6口出现中毒症状。从7月7日起,潘老伯夫妇、大儿子以及两个女儿相继不治身亡。昨天,又传来噩耗—6人中最年轻的外孙潘银鹏最终没能挺过这一关,于昨天中午离世。
  据潘银鹏的父亲潘统丰介绍,事发当天,儿子和大舅子以及小姨子三人去山上采了大概1公斤的野生蘑菇。当晚,潘老伯一家人用蘑菇做了汤料放入面条中,6人均食用了一些,当天夜里每个人都上吐下泄,出现中毒症状。当时潘统丰采10个月大的孙女多多当时也差点食用。“孙女一直由我老婆在带在身边,当晚一家人曾三次夹面条给多多食用,但是平时不挑食的多多不知为何不愿意吃,就算喂到嘴里她也给吐出来。”潘统丰说,孙女为此躲过一劫。
编辑:小微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
友情链接: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房租太贵,他爆改废旧校车,还住进了他们一家六口-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房租太贵,他爆改废旧校车,还住进了他们一家六口
来源:一人一城 更新时间: 10:47:32 责任编辑:李志喜字体:
勇气嘛不就是勇敢踏出去一步的事儿……“去他的房租,我自己造!”那天下课,Edward带着一个厨房用水槽就回来了。出租房里等待他的除了太太Sarah,还有四个孩子包括叼着奶嘴小奶娃。他试探性地对太太说,“亲爱的,我想了一下,我们搬到一辆巴士里去住吧?”再算了下,抛开好点儿的社区租金贵还难租还有租房的各种麻烦事儿。改造一辆房车的费用比租房还有因为租房还要缴的公共事业费用,还便宜了不少!第二天,这爱冒险的一家子撸起袖管开干了!在政府网站的拍卖会上,Edward买下了一辆旧校车。虽然看起来挺破的,但是内部空间不小,改造的空间很大Edward很满意。第一步嘛,就是拆拆拆!把大巴车上原有的座位都卸掉,(别把驾驶室拆了!!)腾出了足够大的空间做轮廓,卸椅子的时候把再利用的金属结构留下来,可以在后续的改造中当支撑结构。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一家六口身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