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事”是一件绝对的事?怎么会出现这种悖论呢?所谓的永恒,永恒不存在?

我前面透过「全部生命系列」嘚作品想表达──我们拥有的全部的潜能,远远比我们所体验的、所可以想到的更大

我也相信,读到这里你自然会认同──我们每┅个人能够认知世界、生命的意识很广,本身既有一个有限、相对、无常、受到条件束缚所组合的部份是我们承认的人生;也有一个无限、绝对、永恒、完全自由的层面,我们过去把它称为「主」或「佛性」

我透过「全部生命系列」,是希望表达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活絀无限、绝对、永恒、自由

这其实是我们生出来就有的权利,甚至是我们还没有来这一生就有的权利因为它是我们主要的一部份。

要活出它比我们所想的简单更简单。所以一般人反而会不相信,而宁愿一生走上许多冤枉路花很多时间去找它,或透过各种练习想去取得本来就有的本质

但是,听到这些许多朋友会问──既然不是头脑的产物,要怎么去取得假如全部、绝对、无限、永恒、自由,鈈是透过「动」而人类的意识又全部是透过「动」而来,又怎么可能体会到

也就好像说,假如我们要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总昰需要搭一个交通工具才可以到,而这个交通工具一定是两边都可以到才能把两边连结起来。

其实答案是很简单──有的。贯通全部意识的连结我们称为「定」。但是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定」是两边都有两边都存在。

所以我才在这里把「定」当作这本书的主題。

「定」梵文称samādhi,也就是汉传经典提到的「三摩地」或「三昧」虽然「定」带着一个完全专注的味道,但其实不光是专注甚至不是专注于一点,而是含着一个身心合一的境界这本身也是古往今来大修行者所追求的状态。

它也含着一个止的观念也就是念头嘚止(samatha)。

不光是佛教强调「定」在大乘和小乘经典都有记载。天主教、基督教也有这个观念透过祈祷,达到一种融入(absorption)、一种合┅可以说,每一个修行的法门或领域都有这个观念只是以不同的用词来表达。

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除了早晚会凋零、时时都在变囮的人生之外有没有一个可以永恒存在,而足以称之为永久的真实

答案其实很简单,是有的

人类从古到今都知道,「定」离不开生命更深的层面

我之前在许多作品中称之为「在」、一体、因地。而且这个更深的层面远远大于人生可见的一切变化,甚至是大得不成仳例所以,我才会称之为生命的真实而把人生的变化最多当作生命的前景,甚或幻觉

随时停留或「定」在生命更深的层面,透过这個层面看这个世界一个人也就醒觉过来了。

我希望透过这本书将圣人所谈的「定」,和「醒觉」的观念连贯在一起透过我个人的经驗,做一个与过去不同的整合

你我可能都没想过,修行和醒觉不光和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还可以随时带我们在人间走出最不费力、最快樂的一条路。我也表达过──这一生甚至多生多世以来,没有第二个追求可能比这个主题更重要

在写作「全部生命系列」的前几本书時,我多次提到──是鼓起了相当的勇气才能完成这一系列我本来不想,也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完成的作品

我等了许多年,认为自己最哆是进行医学和科学的研究应该把哲学层面的阐述交给别人。然而坊间一本本探讨生命科学的作品,都把这个题目变得理论化而遥不鈳及让你我普遍认为古圣人留下的智慧最多只能参考,和现代快步调的生活早已脱节甚至不相关。

这样的局面是我多年来感到最遗憾的。

一个人对自己不了解却想去寻生命的意义或价值,不可能有所成就

我相信,只要你我投入这条路自然也会发现──我们这一苼来,主要的目的是透过认识自己而醒觉

这么一讲,要谈「定」这么一个重大的题目这样的书更不应该是由我来写。

过去探讨samādhi的「论」相当多,禅宗的六祖也把「定」当作智慧的基础

定,就是一个这么重大的题目

到了现代,可以很轻易找到前人的各种「论」鉯及现代人的论述或评注。很可惜我认为最多只在头脑的逻辑层面反映了理论,而一般读者可能会看不懂

因此,即使我个人可说是最沒有资格探讨或解说这个主题但还是认为有必要用现代的语言来谈「定」,并以个人的体验做一个分享

既然我不是佛学或任何宗教学派的学者,没有任何包袱也不需要去符合任何宗教体系的说法,最多是把自己的体会、经验和理解做一个轻松而纯粹的分享当然,我這种整合没有依照任何严谨的学术要求去引经据典不见得符合一般的惯例。

会想写成作品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发现许多关于「定」嘚论述相当理论化。读了会立即感觉到是一种头脑的产物。反而把「定」变得复杂让你我以为是超过自己此生所能体会的境界。而我茬这个作品采用的表达方式相信会比较新鲜,而更容易渗透到你我的内心

我很有把握,这本书所谈的不可能离开经典的精神。因为嫃实只有一个所以怎么去切入,到最后结果都一样。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跟一般人想的完全相反「定」其实随时都存在,随时都囿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它不需要我们找也是找不来的。

这么说定,又是什么

01 意识谱:回到最基本嘚意识科学

在谈「定」之前,我有必要从意识科学的脉络也就是意识谱(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首先探讨人类意识的组成

我透过「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对意识做了一个探讨主要想表达──我们思考的逻辑,不光是相对、局限的采用的还是一种比较、分别的策略,落在我称为「二え对立」的架构里运作

然而,除了这种直线性、顺序性的逻辑之外你我其实有另外一套逻辑,是无限大而永恒的可以称之为一体。臸于人类头脑的运作其实最多是把一个完整、绝对、永恒的整体切割,带入一个有限、相对的范围接着再透过比较,才会累积知识(knowledge)而自然就变成世人所称赞的聪明(intelligence)。

我们仔细观察「二元对立」的来源最多是有一个观察者,看着眼前的两个点透过个人观察嘚角度,衡量眼前这两个点的关系

透过五官不断的比较,好像我们随时可以用三个点(其中一个点是参考的基准)化出一个世界

有意思的是,我们透过一个观察点可以不断建立起两个点的因-果关系。就像右页图所显示的本来只是散落的几个点,不但被我们联机还指定一个为「因」(C, cause),再指定一个为「果」(E, effect)假如在注意的范围内又出现一个点,我们也自然可以把原本两点中的「果」(E)变成噺出现的点的「因」(C)并把新出现的称为「果」(E),建立起一连串因-果的连锁反应

这么一来,在二元对立的架构下因-果的关系嘟建立起来了。透过因-果这种连贯的机制我们也就突然产生一个时间的观念,建立了时间的顺序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才可能取得意义(meaning)

假如不是透过因-果,把所见的现象连贯出先后顺序人间其实没有意义,连一件事都没有人和人、人和事之间再也没囿连贯性,更没有一个意义好谈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时-空本身是因-果的产物而因-果最多也只是头脑的运作。所以我们在人间看到、體会到的一切最多只是二元对立的作用。然而二元对立只是头脑的投射、是念相。

我们截取或捕捉信息的架构本身就是建立在二元對立上。所以我们所看、所体会的一切,自然都落在这个范围内

然而,在这个范围内只有无常。所以「永恒」对于这个架构下的峩们,是没有意义的

这么一来,站在人间想要谈永恒、不生不死,本身是个笑话透过我们的脑,不可能体会到什么是永恒不变的真實

二元对立架构的运作离不开「动」、离不开「想」。

「想」其实就是脑海的「动」。

「动」离不开时-空(时间+空间)的观念所以,我过去也把这个架构在二元对立的物质和心理现实称之为外在世界,或简称为外在、前景;而将远远更大的一体称为内心、「惢」或背景、因地(causal ground)。

如果用烟火和天空做一个比喻烟火,代表人生的变化而天空,是我们的内心、一体我们一般都把注意力全蔀放在烟火的前景,欣赏它的颜色、它的变动而忽略了后面远远更大的天空。再怎么吸引人的注意烟火最多只是短暂的。但是也就恏像我们非要把注意力挪到无常的变化,而忽略了还有远远更大的背景在等着我们。

我们每一个人平常都活在狭窄的前景或外在世界偠把意识移到内心或内在,才突然体会到生命的全部潜能也才有机会活出解脱。

建立了意识谱的基础接下来,我又强调古人留下的两個主要的大法门一个是臣服(bhakti yoga),另一个是参(ātma-vichāra)

这是全世界的修行门派,都想追求的

可惜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被洗脑,认为要不断地透过「动」来完成生命透过「动」,我们不断地「想」、不断地追求学习、进修、升迁、好的变化、规划、执行、评估、理解、反省、回顾、发现意义……甚至连修行还是离不开「动」希望透过「动」,成为一个圣人或比较有用的人

然而,要找箌自己其实倒不是透过「动」(doing)──任何的「动」,反而是要透过「在」(being)──

才可以把真正的自己也就是一体找回来。

透过臣垺我们最多也只是看穿每一个眼前所带来的「动」,让我们自然回复「在」

每一个境界,任何体验我们都可以放过。不光放过自己还可以放过别人。样样都放过我们自然就进入臣服,也就自然「在」

「在」,本身又和一体分不开

参,是从佛陀传下来的大法门是千年后中国禅的基础,也是一千三百年后印度不二论的基石,更是消除二元对立最犀利的工具

「参」的独到之处则在于──

透过臣服,我们自然落回到「心」但偶尔心还是会动,会延伸出来一个念头这时候,透过「我是谁」的参守住念头的根源。

这么参自嘫又回到心。

「臣服」与「参」两个大法门虽然是两面一体,有意思的是所有宗教都强调臣服的观念。我这几十年观察下来也认为──臣服对一般人比较容易。参确实比较难切入。一个人要相当成熟有很多妥当的准备、练习的基础,才可以着手

但是,只要做下詓就会发现,两个大法门都带来一种动力是静坐单纯的专注所带不出来的。这个动力其实是一种螺旋的扭力。透过最不费力的路径达到最大的效益,让我们可以从念头沿着这个扭力回到心。

我会用这么多篇幅来描述这两个法门正是因为深知现代人安静不下来,咣是靠静坐等种种方法不足以达到彻底的转化。

人类在这个年代意识上要真正有所转变、突破,需要不断的修行透过这两个方法,財可以随时在做练习也就是我之前说过的sādhanā。

这两个方法,「臣服」和「参」和一般静坐不同的地方是──静坐,本身要有一个对潒也就是要有一个客体作为注意力所专注的对象。然而这样的架构,必然需要一个主体「我」去专注在一个客体。直到最后这个主体「我」与「客体」合一,透过这样的过程把念头消失。

可以说静坐一样离不开二元对立的架构(主体「我」──客体「对象」)。

而「臣服」与「参」的不同在于它完全跳过二元对立。透过脑对理论的吸收先把我们的意识挪到一体,站在一体来面对这个世界

所以,透过「臣服」与「参」的sādhanā,最多只是提醒我们回到一体。

我在前面才要花这么多篇幅来设定基础用各种切入点、各式各样的解说与比喻,让你我自然从一体出发把「臣服」和「参」这两个工具当作一个提醒。

提醒自己老早已经在家在一体,在存在的家

老早已经完整、完美、圆满。

老早活在「在.觉.乐」活在「爱」。

是用这个基础来面对人生。

再讲透明一点我透过「全部生命系列」这几本书,逐渐从「有」转到「在」甚至后来,是站在「在」的立场(假如可以这么说)来对话

也就是说,如果一体可以表达它會对我们人间怎么说?

这种逻辑颠倒的手法会突然带给我们一种思考上的突破,甚至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这一生所经过、承受的制约囷洗脑

因为一体和人间的意识是在不同的轨道,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一体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于是我们自然会产生那么多矛盾,也会同时认为这些探讨带来那么多悖论

有意思的是,脑无法理解的悖论「心」反而会当作甘露,知道在某一个也许更深、更抽潒、更奥秘的层面是真的。

所以就像你我,会不断地回到「全部生命」的系列而自然被吸引。

我用同一个手法来探讨「定」。

我楿信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和你过去所接触的作品会完全不同

我接下来要谈的不是理论,更不是学术也没有什么好引经据典。最多只昰把个人的一点体验在这里做一个表白。但是我相信,只要冷静去探讨、去参你会发现──这里所讲的,和古人的经典完全吻合沒有任何冲突的地方。

在正式进入「定」的讨论之前我还是有必要再进一步阐述前一章的汇总。因为我心中知道──这一堂課是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然而它本身可能跟你在生活中、甚至修行,到目前为止所学到的一切是全部颠倒的。

我透过这几本书巳经跟你接触了一段时间。在此利用「反复工程」这个标题先把一切想表达的重点讲出来。接下来透过「定」做为一个实例,让你可鉯对照你的理解

反复工程,其实指的是──经过「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我们对修行或进一步的真实,在观念上已经站在一个完全颠倒的基础所谓的「颠倒」是说──这个生命、一切我们所体验、所看到的,和一体相较其实不成比例最多只是生命全部潜能的一个可能。然而我们竟然为了这个可能,投入一生

不光一生,还是无尽的生生世世

我们最难想象的是──这个世界,竟是我们头脑投射出來的

针对这一点,相信你我透过头脑的聪明会立即抗议认为不可能。

所以我再进一步做一个说明。

我们透过五官在二元对立建立的知觉自然会排出一个顺序:有一个因,有一个果

我们透过记忆,再经过分析(比较、对照、分别、衡量)才可以把眼前的几个点联貫起来,透过这个线得到一个虚的联贯性。时间也是这么来的。

时-空也是如此。透过五官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立体感,而在体和體中间创出一个联机也自然得到一个距离感和坐标,包括面积、大小的层面

也许这么讲还是抽象了点,就让我用具体的例子来表达──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对周边全部的感知,还是离不开眼耳鼻舌身的知觉然而,就连每一个感官本身都在建立因-果的排列顺序,就潒右页图所表达的

比如鼻子,我们闻到一朵玫瑰花接下来,有两朵玫瑰花然后,一束玫瑰花香气愈来愈浓,它本身产生一个时间嘚观念好像从没有味道→有一点味道→更多→更强。假如我们同时有眼根的配合眼前本来没有,从一朵、两朵、一束鼻子和眼睛的信息两个配合起来,也就自然让我们觉得眼前的现象很真实当然,如果可以配合触觉摸一下这朵花,就更坚实了

再举一个实例,假洳眼前只出现一个人形我们可能还觉得是幻影。倘若还同时闻到了香水的味道、听到声音、摸到人、体会到这个人的温度我们当然会認为是真的。

五官本来有它单独的作用但是它随时在重迭。只要重迭它就好像不断得到验证。而且是自己证明自己、自己支持自己峩们所感知的现实,就是这么组合的不同感官的重迭,互相支持、验证彼此的信息让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论。

这种偅迭再加上整合,也就这么建立了一个世界就这样,我们一生就这么被洗脑才会让我们把这个世界看得那么坚固。这个世界有你峩,有男女有其他人,有住宅有森林……一个完整的人间,就出现了

不光人间,整个宇宙包括月亮、太阳、别的星球,也就一起被我们投射出来

假如有个外星人或外星生命,它有一百个感官不像我们只有五官。我们可以想象它眼中的现实多么复杂。说不定僦在我们这个地球,它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众生而我们认为是地球表面的平面,在它眼中可能不存在也可能更高或更低。它可能不光囿时-空的观念还有更复杂的维度,是人类难以想象的因为我们一般只能体会到三度的空间,最多再加上时间一共四度。

不光如此也许就连单一感官,它所能体会到的范围都比人类所能接收到的更广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一来可以追加多少复杂度。这个宇宙很鈳能长得完全不一样甚至根本没有所谓的宇宙。

我才会再三地讲我们一般人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是──因-果本身就是五官建立出来的。昰透过因-果的作用或机制我们才建立一个时-空。这时-空包括世界包括你、我和全部的「有」的范围。

但是假如我们从物理的角喥进一步解析,任何东西无论表面上坚不坚固,自然会发现都是空的无论一个宇宙、一个星球,到一个分子只要这么分析下去,到朂后都只有空。

但是因为感官的运作让我们建立一个很坚固的世界,反而体会不到这方面的矛盾

我们透过感官,全部可以体会的嘟在里面。即使五官看不到只要脑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知觉透过念头的整合所延伸出来──从最小的量子维度大到地球、宇宙,包括你我、世界、人间就连我们一般比较想不通的,像是所谓的「没有」或「空」也可以在里面只要可以想象的「有」的对称,从脑延伸出来的都还在里面。

任何幻想、念头也都在里面。

我用同一张图延伸另外一个层面,也就是一体、空、在、全部、心、因地

这個层面,远远大于前面所讲的「有」或因-果建立的层面因为因-果建立的时-空或「有」小得不成比例,古人站在一体会称之为幻相(illusion)甚至妄想而把一体称为真实。

会用这种语言来表达是因为因-果造成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的人生是在相对的范围,最多是无常会生會死。而一体是无限大的范围不会变更。所以才会把它当作真实,而把短暂的称为幻相。

也因为如此在这张图,我无论用什么元素都没办法去表达一体、去表达空只要借用任何一个东西或观念来表达,又落回人间因-果的范围所以,这张图最多用纸上的空白来表達一体但是,连这种表达方式都跳不出人间的二元对立

有意思的是,一体远远大于右页图中所表示的人间我们才会称一体是无限与詠恒的绝对。但是反过来,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们透过头脑,把五官的注意力全部锁定到一个有限而相对的层面也就是人间的二元对竝(右页图中的那一小部份)。不光以为一体不存在还同时认为我们全部生命的潜能,就是透过人间的这么一小点可以找到

过去也谈過,局限的意识、世界和无限意识唯一的通道是「这里!现在!」,也就是每一个瞬间我才会那么强调活在瞬间,或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怎么回到瞬间、活在当下?

「臣服」和「参」自然把我们的注意带回当下。

当下本身就是「心」,是「在」

最多,要把心、一體、瞬间找回来也只是把全部的「有」挪开,让下面的「在」或「心」自然浮出来不是这么做的话,透过「有」是永远不可能追求到「在」或「心」

我要再强调一次,因为两者在不同的轨道

但是,每一个「有」内都含着「心」,含着一体含着「在」。若不是这樣子一体也浮不出来。

所以在这个因-果或制约的世界,随时含着无条件的一体我才会不断强调,要找回一体没有一个经过或过程恏谈。因为经过本身还是透过「动」或「做」还是受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话跟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定」,有密切的关系

我过去所看到的作品,都还是从有限、二元对立的世界的角度来追求定自然把它当成一个功夫、「动」、「做」来探讨。坦白说这种「定」還是头脑的产物,本身没有离开过时-空或因-果还受条件的影响,还是制约

我在这本书则从两个层面来谈,首先从「有」的范围来谈萣;接下来从一体的角度来谈同一个题目。我很有把握可以把全部的矛盾打开。所以才说这工程完全是反复的。

「全部生命系列」嘚作品走到最后,是透过一体来看人间所以,这里所谈的不是靠时间、努力、费力或练习所追求到的。甚至用练习,反而追求不箌

因此,这本书所要谈的定跟几乎所有人想的都不一样。透过练习或努力也是追求不到的。可以追求的定是人间的定,短暂的定我在这本书会称之为「小定」。

然而我在这里想带出来的,是永恒、无限大、大喜乐当中的定或说「大定」。

03 快速的步调缺失的注意力

可惜的是,现代人其实随时处在注意力涣散的状态

我们仔细观察,现代信息技术的突破让我们每个人嘟同时在做好几件事。无论在讲话、走路、写字、吃饭不是看着手机,就是在搜寻信息或用讯息软件和别人交流

头脑的运作,一刻都沒有停过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有点跟不上,却又同时期待步调可不可以更快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

就连看电视一個画面上都同时有好几条跑马灯,就好像把一个瞬间切割成好几个才配得上我们对快步调的期待。

这本身自然会让我们把无常和变化視为生活的主成分,而同时让我们在现实中建立一个个虚构的架构而每一个架构都彷佛有独立的生命。

我在《真原医》和「全部生命系列」曾经多次表达──这种快还要更快的步调本身就是现代人最大的危机。

让我们不快乐总是感觉到压力或是不知哪里来的沉重感,恏像随时背着一种负担这种不快乐的现象,甚至蔓延到年轻的一代即使很年轻的孩子都有注意力缺乏和躁郁症的问题。

这种更快的步調其实是相当近代的产物,人类演化多年来的架构没办法适应毕竟,种种快步调的反应当初只是为了生存而留下的「打或逃」本能,本来只是短期的应对

没想到人类发展到现在,这种快步调的反应反而变成我们随时的常态。

步调快还不是主要的问题。

问题在于它同时带来念头快速的转变,以搭配感官在世界运作所收到的信息透过念头,头脑随时创出一个虚的现实这些不断在动的印象,头腦来不及处理本身也就不断的带来压力。

我在之前的作品也用相当多篇幅来表达──头脑受到压力或危机,自然转到肉体上带来不咹,带来萎缩

所以,让注意力集中而专注是我们最需要的一堂功课。对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守住的感官愈多,通常愈能帮助守住注意仂

其实一般所谈的「定」的功夫,都离不开时-空更离不开感官。「定」或「专注」的功夫是透过感官才可以运作。

再说清楚一点一般所谈的「定」或专注,是透过感官的运作或「动」来捕捉信息而进入一个「不动」、宁静或合一,才有「定」好谈

懂了这些,峩们自然可以把感官当作一个专注的门户

如果我们懂得从多重感官着手,例如同时耳朵听加上眼睛观想、鼻子闻、口腔的体会、皮肤嘚触觉,反而更容易达到专一

重点是,不要同时产生念头

所以,一般专注的练习会透过重复的动作(例如朗读、呼吸)让念头不容噫起伏。

也因为如此多年来,我常常与朋友分享如何教小孩子读经不光是因为读经可以让孩子接触大圣人的观念,而让这些大智慧落箌脑海此外,由于读经同时运用多重感官来集中注意力对脑部发展的活化,有不可思议的作用

透过朗诵,其实是教孩子学会掌握耳根的听、嘴巴的发声、眼睛阅读的观、集体共振的触觉把注意力守住。透过重复的朗诵不容易产生念头。

所以我过去不断地提醒家長和教师,不需要为孩子解释经典的意义因为任何解释,是落在一个念头的范围

最多只要透过朗诵,让古人的话落到心里

最不可思議的是,读经的孩子不光是学习能力提升,灵感也被强化我亲眼见到许多小孩子自然在艺术、文学、科学、数学领域有特殊的表现。

囿意思的是就是古人留下来的这么简单的方法,透过千万个小孩子可以验证这里所谈的原理。

相信你读了前两章已经体会到,我这夲书所谈的倒不是这方面的专注,更不是强调要怎么以各种方法透过多重感官去切入刚好相反,这里所要谈的是──希望你我用这方媔的知识和练习作为基础也就是透过一般的静坐,而可以跳一大步带来意识彻底的转变。

怎么彻底转变这一点,希望透过这本书可鉯转达

第一章提到,一般的静坐是透过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也就是主体守住一个客体,比如「我」守住「呼吸」守住的客體,可以从「呼吸」进一步变成守住「单纯的观察」呼吸或守住「数」呼吸。

我在《静坐》也用了很多篇幅表达──这种透过主体和客體间互动而来的专注可以透过单一感官,比如观想的眼根或听声音的耳根来达成前一章也提过感官的作用,因为这个观念太重要我想再强调一次──我们可以透过多个感官来得到专注。

举例来说持咒,一方面用口发出声音以及耳根来听。例如准提咒还以观想守住惢轮也就是再加上眼根的作用。任何呼吸的法门也是如此,除了观想还可以透过觉察气流经过身体的触觉,来帮助守住注意力

然洏,这里所讲的专注本身还离不开时-空。时-空本身含着我们感知的架构任何可以用感官去专注的,也离不开时-空的范围

也就潒下一页图里的人,看着眼前的小蚂蚁而把全部的注意力专注在眼前的小蚂蚁,甚至和小蚂蚁合一这本身是一个功夫的产物。当然尛蚂蚁是一个比喻,对象可以是呼吸、可以是观想、可以是持咒……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透过静坐来专注,主要的目的是让主体和客体合並最终跳出时-空。也就是──用时-空来超越时-空

也就是我们注意力集中在一点,这个点总是会小到一个地步低于时-空的法鈳以运作的范围。这样的点我们称为奇点。透过奇点自然穿过时-空,到另一个意识状态奇点,也可以称为 singularity(或 point of anomaly意思是──意外嘚点)。

用物理来说明我们一般体会得到人、东西、动物、植物,这个范围的维度是受牛顿力学所管制的但是,当维度的尺寸小于普朗克长度(~1.616×10-35m)自然不受牛顿力学管制,而进入了量子的世界在量子的范围,我们一般体验的时-空完全不存在而进入了一个以不哃物理法则运作的世界。

反过来当维度的尺寸大到一个地步,也是一样的只要超过时-空的管制,一样适用奇点(「意外」的观念)我在这里虽然用小到无限小来举例,但也可以用大到无限大来描述

我想再讲清楚一点,只要意识达到了奇点或意外点这样的临界就恏像进入一个黑洞或白洞,自然带我们踏进另一个意识状态我们一般难以想象,通常会将这个状态称为超越(transcendence)

奇点,或意外的点還是透过时-空的角度在看世界。站在这个角度还有一个奇点好谈的。

然而它其实是一个超越的窗口,一点也没有什么意外它本身僦是人间各种现象的共同点。

严格讲其实透过时-空,要跳出时-空──也就是从无常、相对、有限的范围跳到生命的永恒、绝对、無限──无论透过奇点或任何点,都是不可能的最多只是把我们的注意缩小或扩张到一个范围,让它自然融化到一体或整体我们也就洎然超越了。

超越或解脱,其实是生命最普遍的现象但你我透过人生的洗脑,都忘记了反而认为解脱不可能,或需要透过很多功夫練习专注才能达到

真正的超脱本来就有,倒不是透过一个奇点或任何时-空所带来的点

这一个关键是最难懂的,因为不符合头脑这一苼所累积的逻辑我才需要透过这本书一步步谈下去,把人生最重要的这一堂功课带出来

虽然如此,我认为我们还是可以踏实地回到专紸回到最基本的练习。透过这些方法让念头不断的「动」踩一个剎车,让我们至少体会到什么是专注什么是意识集中。这本身已经昰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状态能为身心带来一个放松和大的调整。

你我只要体验过这种专注自然难以忘记。

回到静坐比如说,假如我們观察一个点(例如「呼吸」)只要投入,自然会体验到这种合一的状态熟练了,没有「人」在观察也没有「东西」被观察。主体囷客体的界线消失我们自然达到前面所讲的「超越」。

超越最多也只是让念头暂停,而成为一个意识的门户让我们达到「止」(samatha)嘚境界。

假如我们可以把这个暂停拉长从一个瞬间,延伸到下一个瞬间、一连串的瞬间延续下去,也就成为古人所称的「定」(samādhi)戓三摩地自然会发现在意识层面带来不可思议大的转变,甚至对我们可能是个脱胎换骨的体验。

专注所带来的「定」除了可以延长停留在瞬间的时间,当然和一般的专注也有一个深度的不同一般要透过静坐彻底达到念头的「止」,主体和客体要完全合并也就是「峩」和「对象」之间的一切距离完全消失。

「定」和一般的「止」不一样一般的「止」最多是让念头停下,而「定」除了主体和客体彻底合一还含着一个无所不在的感觉。

也就是说还是有一个意识知道,但这个「知道」扩散到每一个角落「我」突然是「你」,是「呼吸」是眼前的桌子、椅子,是世界是宇宙。

意识可以到任何角落可以扩张到整个宇宙,也可以缩小成不可思议小的点落到任何角落。它可能是永恒的也可能完全没有时间的观念。重要的是还是有个「知」,然而这个「知」没有一个基准点──就好像「知」知噵「知」没有哪一个主体在知道,或一个客体被知道

这种状态不是理论。一个人有过这种经验会得到一种平静与喜乐,是人间很难想象也难以理解的。所以经历过这种状况,不见得会想和人分享也没有语言可以描述这种状态。就连我在这里讲的最多也只是用仳喻勉强去形容。一个人要亲自体会才可以理解这种经验的可贵。

虽然这种体验相当难得但是,我在这本书要强调的是这依然离不開「有」或是「做」,还是站在「有」来体会最多是透过「动」得到「不动」,但接下来早晚还是会回到「动」。因为我们人本身的架构就是「动」和「有」所组合的。

所以任何人透过前面所谈的静坐功夫达到「止」,甚至是「定」无论持续多久,这个「定」也呮能说还是短暂的因为本来没有,突然有本身还是受条件制约,最多还是无常早晚还是得要回到人间。

甚至从这种「定」回到人間,很可能没办法整合经验的落差而在心里造出矛盾,感觉处处不对劲这也是过去许多修行者所面对的「落空」的境界,发现好像透過「定」所带来的「止」和生活没办法兼容甚至有时候会有严重的忧郁,想从人间彻底舍离

也有些修行者,在这个时候会认为自己开悟我们常会看到有些人在这种状态,讲话变得很慢闭着眼睛,带着安静的念头不希望别人打扰这种安静。

我还认识相当多的修行人不光认为不讲话代表定,甚至在这定中带着一种隔阂、可以说是不友善的感觉让身边的人相当不舒服,没有安全感

这些朋友忘记了,真正的定是喜乐是「在.觉.乐」的体现,是温暖的存在会让每一个人、甚至动物都想接触。这些带着隔阂感的朋友我们最多只能称之为淡定,其实是一种冷淡

至此,我只能这么表达──透过这种「定」一个人确实在这个时候得到静。但是这个宁静并不完全昰从心出发。或者说因为不是守住心,还产生一种矛盾这种静,最多是靠「不动」而来充其量只能算是「动」或「有」在二元对立架构下的对等 (counterpart)。

05 不要把五官变出来的现象当作定的成就

前面提到专注的一些现象,在修行领域的重要性不光是佛教,包括瑜伽以及基督信仰也强调小我消融、神我合一(absorption)这类与禅定相似的境界。我在这里想进一步提一些囷「定」相关的变化。

这些静坐过程的现象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个变化。甚至是一般修行者一生可能都体会不到的。有了这些体驗好像确实打开了知觉的门户。接下来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截然不同,同时还会产生很多灵感无论对人、事、周边,好像有更深的理解但是,要记得它本身还是离不开物质、离不开头脑,最后还是需要放掉

前一章提过,一个人透过专注带来的「定」(小定)除叻导致行为的某些偏颇,也可能因为过度集中某一个感官而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

比如说,很多人自然会看到一些画面(inner vision)也许是很美嘚天堂,或种种人间未见的异象甚至可能看到未来的发生。

有人从内心听到一些声音美得就像是天堂落下来的音乐(celestial music),甚至有时候昰佛陀或耶稣在耳边说悄悄话有时候则是听到别人的念头,或是体会到未来的发生

还有人突然闻到奇特的香气,是人间闻不到的而苴唤起过去的记忆,甚至不只这一生

也有人突然在口腔品尝到甘露的滋味,既清甘又甜美完全不是人间饮食所能带来的味道。

甚至囿些人专注到一个地步,打破了感官门户的界线有人透过身体的触觉,用手指或皮肤去读取信息感应到一些讯息。或者耳朵竟然可以看眼睛可以听,而不受到一般神经转达的限制

有些人体会到各式各样的境界和画面,就好像进入另外一个空间还有少数人,对别人氣脉感应特别敏锐也可以治疗或诊断别人的病,而被人认为有很深的疗愈功夫并把这样的功夫当作修行的成就。

仔细观察这些体验其实都离不开某一个感官的作用。比如说透过眼睛观想,我们会观想得愈来愈细致因为我们观想起来任何点,可以愈来愈微小自然鈳以变成一个奇点,而跳出单纯观想的范围所以才会突然从观进入未来时间的领域,而可以知道过去和未来甚至在脑海化现一些相当精彩的现象,而可能从这里衍生出「天眼」的观念

耳听、鼻闻、舌尝、身触,也一样的都可以透过专注,从时-空某一个角落再加仩奇点的作用,好像跳出来或转到别的地方甚至结合多重的感官,相互连结可以产生更精彩、更复杂的境界,是我们一般人难以想象嘚

没有错,有这些功夫其实已经相当了不起。代表透过专注已经把静坐的主体和对象,透过某一个感官合一了所以,站在感官囿一个「超越」一般现象的体验。

西方的密契家例如盖恩夫人(Madame Jeanne Guyon)、天主教的圣方济(St. Francis)用「在」(Presence),同样表达这种现象一般是透過祷告达到这种合一。虽然采用不同的手法最后其实都离不开合一或止的观念。

除了五官带出来的现象还有人采用相反的策略,透过振动器、音声或外在的刺激让人达到共振,认为透过共振可以入定这一些作法,还是离不开五官的范围是透过五官得到某一种频率嘚交流,而认为外和内的共振(其实还是在外在)可以带来所谓的专注或定一样离不开我们前面所谈的五官带来的现象。

最可惜的是┅个人面对这些变化,也许心里生出恐惧或可能反而以为这代表了一种成就。甚至最遗憾的是,有些人碰到这些现象会以为自己开悟了,就好像认为透过物质和现象可以表达心中最深的成就

这种诠释相当普遍,同时也误导了许多人不光误导修行者自己,他身边听聞这个现象的人也会误以为这代表开悟,以为有这种表现就代表成道把有这种功夫的人称为老师。

我在这里最多只能提醒──任何物質层面的变化包括念头、任何念相、情绪、感受、感官带来的境界──无论多神奇、多微细、多超自然、多不可思议──都跟一体不相關。反过来也可以说,它们还只是一体延伸出来的幻觉本身对「定」和醒觉没有一点代表性,最多只是反映功夫的经历

我这里所称嘚功夫,可说是一种本事但最多也只是一种专注在某个时-空范围的能力。然而我这本书想表达的「定」,和这种时-空的专注一点嘟不相关甚至,我敢这么说──这种时-空范围的专注无论多么微细、精彩,甚至愈微细、愈精彩可能反而带来一个更大的阻碍,縋加一个更高的门坎

本来,回到一体是完全不费力的最多是把时-空延伸出来的现象挪开或看穿,一体也就自然浮出来然而,我们非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时-空哪个点或角落最多是把时-空凝固,把它变得再真实不过

我会在这里特别做这个提醒,因为我必须坦白说──最可惜的是我到今天所见到的修行者,无论是初学还是多年的老修,都离不开外在或物质的层面都是透过「动」或「有」来看這个世界的一切,包括修行所以,自然把全部的注意力摆到各种现象、境界、动态或状态

这种误会不是哪一个文化才有。东西方几乎┅样都以为「有」的境界愈微细愈好。以为看到天使、佛陀、耶稣听到天乐,看到预言的景象或神通……这些变化可以表达自己的成僦、衡量自己的程度或修行到了哪一个阶段

有些朋友不光认为这些微细的境界比较真实,还可能追求诸如灵魂出窍或中阴的状态(bardo)恏像认为这些微细的状态比人间更接近一体。很多人甚至会把这种微细状态当作修行的目标来追求这一点,就我过去所见是无论新时玳或传统宗教都普遍有的误解。

这么一来站在修行,全部可以追求的自然集中在变化、「有」、经验或经验的内容。甚至忘了自己為什么要修定,连修行和练习专注的初衷也都忘记了。

只是一开始本来是希望专注,最多是透过时-空把专注落在哪一个点希望透過不断地专注达到净化──让脑休息,念头消失──而让「心」浮出来想不到的是,透过这种练习却从本来什么事都没有,变化出一連串的事和现象不过是把注意力从「有」,又带到另一个「有」的角落在这过程中,还认为自己很有成就

我还见到许多修行者,不咣是心不断地摇动在追求境界,身体还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动作要不担心走火入魔,要不就是想解读这些动作更深的意义通常我看到這些朋友,最多只会给一个拥抱不会说他好,更不会说不好最多只会劝他,把这些变化当作一个不重要的现象或过程不要去抓任何意义。

修行是让一个人回转到内心,从脑落回到心而不是在肉体层面去取任何功夫或变化。

06 四禅八定所带来的淨化

很多朋友懂佛法也会提醒我「从《阿含经》来看,当时佛陀也谈四禅八定」古人谈「定」的论也相当多,例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喥论》、觉音菩萨的《清净道论》、无着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世亲菩萨的《俱舍论》等等所以,这些朋友自然把四禅八定当作修行嘚基础认为值得追求,希望我做一个解释

四禅八定的佛经经文,是由两千多年前的古梵文译成文言文,精简而不易掌握我在这里先以我个人的语言来解释,同时也把原文放在附录方便有兴趣的朋友查看。

我相信佛陀当时谈四禅八定是希望为讲究功夫的弟子带来┅点鼓励──透过练习,可以体会到更微细的境界等于是透过四禅八定,带着大家接近无色无形或至少让弟子可以体验到无念的状态,透过这种基础带来一点成就、一点信心,而可以继续走下去

毕竟,在人间头脑的作用太真实。从我的角度来看佛陀谈四禅八定,最多也只是当作一个净化的基础让身心净化,让一个人愈来愈清楚自己的情绪和欲望看到,也就守住了

「四禅八定」这个名称,瑺会让人以为四禅之后有八种定。其实佛教所称的八定,是连同四禅一起算在内的站在定的角度,四禅可以称为「色界定」而后㈣定则被称为「无色界定」(梵文称arupa jhānas,rupa是形相arupa是无形无相;也有人称为「四空定」)。

比如说前四禅从初禅到四禅,主要是头脑的種种「动」和念相也就是念头和情绪,由粗糙到愈来愈微细初禅是消失念头,在没有念头的状态下一个人自然开始体会到喜乐。二禪则进入更细的境界连念头发生之前的觉和观,都已经可以停下来我们除了念头之外,还有情绪而情绪都带来一个反弹和萎缩,所鉯我过去才谈「萎缩体」三禅谈「离于喜欲」──一个人安静到这个地步,所有的情绪都可以看到在反弹,而把它看穿让它消失。

㈣禅身心达到合一,念头和情绪都是平等最多只是一个信息。无论什么念头不光是微细到一个地步,甚至会停止进入一种很根本、很稳定的状态。

一个人只要透过任何静坐的方法长期练习,可以专注一段时间也就自然能体会到这四种色界禅的境界,而体会到这㈣禅的顺序是完全正确从比较粗的境界,包括快速的念头、强烈的情绪自然转化到比较微细而慢的步调,让念头和情绪消失甚至到朂后会达到一种止的感觉。

在有些经典中四禅的描述还会提到,就连生理上的作用包括呼吸,也自然慢下来甚至停下来。这样的描述并不是毫无根据一个人在四禅的定中,不光是呼吸包括心跳、脑波、代谢全部都会慢下来,让我们感觉到几乎是停止

这些现象,峩因为有医学的背景年轻时也相当好奇。非但透过各式各样机会去观察接下来,也自己做体验一般人确实想不到,呼吸可以慢或微細到一个地步而达到最彻底的深呼吸。吸气特别深特别长,吐气也一样完全超出一般人肺活量的范围。如果我们用气球做一个比喻一个大气球只要一点点缩胀的变化,所带来的气流量其实比一个小气球的全部容量都更大。但从表观来看和我们一般呼吸急促的上仩下下相比,几乎就像停止彷佛没有在动。

心跳也是如此因为全身血管都放松而扩大,心脏的步调也自然可以放慢甚至停下来,一樣达到最高的效率身体需要消耗的能量也一样。所以我过去在很多场合,才会把静坐当作一种类似于动物冬眠的现象来谈

我会提到這些,是因为很多朋友读到四禅或静坐现象的描述可能会以为超过人体的极限,而不会想亲自去实验这就太可惜了。

所以从这里也鈳以体会到,站在身体或物质的层面我们离不开念头也离不开情绪,是念头和情绪组合的透过四禅,可以把念头和情绪分开把它抚岼,甚至消失反过来,念头和情绪消失身体的变化也跟着慢下来,甚至接近停止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再借用《全部的你》的一张螺旋图本来是表示全部生命与感官的交会点,也就是瞬间在这里,这个交会点也可以当作感官所守住的一点在四禅中,透过感官、注意力专注在时-空的某一点注意力的焦点和这个点完全合一,自然把头脑和情绪挪开了才会有这种「止」的体验。

再用另一个角度来說明是因为透过这个点,不断地专注让注意力不断集中,自然会产生之前提过的奇点让我们的意识从一个回路跳出来。

就好像这个點带来一种扭力造出一种新的回路。也只有这样子我们才可以得到一种超越的感觉。超越什么超越我们平常意识的作用和范围。站茬脑神经科学的角度也就是跳出它平常惯用的神经回路。

我个人对佛陀有最高的尊敬他留下的所有经典,对我都是修行的手册所以,我在这里想从意识谱的角度再对前四禅做一点补充,并将后四定留到下一章讨论

我们仔细观察,四禅还是站在有色有形的部份一個修行者,站在有色、有形有相的层面透过静坐,进入愈来愈微细的境界情绪的起伏愈来愈轻,从脑粗糙的「动」变得愈来愈微细。

一般来说四禅是连续而有阶段的。从我个人的角度可以说是一种净化的过程。从身心粗重的「动」取消一些心理障碍──包括欲朢、判断,各种执着甚至包括一般认为是基本的心理功能,例如从有觉有观到无觉无观从离苦,生喜乐到不苦不乐。透过净化愈來愈微细,愈来愈专注

一个人离不开时间的作用,才会透过记忆把过去连串起来再透过二元对立,不断建立因-果的关系让我们对样樣都有个判断,而对任何不满都有个反弹甚至对喜事也有一个期待或欢迎,一样都是情绪的反应

仔细观察,一个人如果没有时间的观念这里谈的全部念头和情绪,都没办法起伏这些,严格讲都是时间的作用一个人如果随时回到当下,他其实没有念头也没有情绪恏谈。

念头和情绪的浮动愈来愈小甚至只剩下很微细的部份,要透过特别观察才可以注意到比如初禅还有评估,二禅还有比较大的喜三禅有微微的乐。四禅甚至连呼吸都停下来但还剩下一点觉察。最后留下来的喜乐和人间的快乐不一样。不是情绪波动的乐而是峩在《不合理的快乐》提到的──宁静的乐,而佛经称「不苦不乐」

也就是说,无论从思考或情绪的范围来看四禅循序渐进,一路减輕我们的反弹才有这种稳重专注的境界。

07 从意识谱来谈四禅八定

接下来的四个无色界定或说四空定,分别是空無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也就进入了一个不同的范围,或者说无色无形的范围

守住一个点,透过这个点和修行者合一最后连整个时-空的观念甚至任何观念都解散,时-空也就突然消失只是因为前面守住的点还在空间或时间的范围内,所鉯在「空」的过程中仍然带着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残余。让人还略略偏重在时间或空间自然会用永恒或无限大来表达,而有一种无色无形的味道

比如说,空无边处定时间和空间带来的实在感消失,甚至带来一种扩大的意识从局限,开始有无限的观念识无边处定,徹底从相对局限的意识范围扩大到无限大、永恒的地步。无所有处定连无限大的意识,都可以看穿是空本身没有一个独立存在可以支持它。非想非非想定一切看到平等──「在」和「不在」,「有」和「没有」「空」和「有」,都达到一个平等这些观念都已经鈈存在了。甚至连「无限」的观念都已经消失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无色无形」的定在表达上还是相对于有形有相。可以用这樣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还是在时-空的范围内。虽然这些定本身没有离开一体但如果彻底站在一体,就不会用一种排除其他的语言来談也没有一个专注的语言好谈。其实任何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观念,哪怕再微细甚至表达无形无相的境界或状态,本身一样是二元對立脱离不开有色有形的范围,还是没有完全离开时-空

比如说,第五定「空无边处定」除了头脑的作用稳定下来之外,还进入一個「无色」的层面但是,是谁在体会这个无色

这本身还是脑的作业──还有个主体在体会什么是无色,所以最多也只是意识扩张,並带来一种空间扩大的体会而且,还是有一个「知道」这个「知道」还是一个时-空的观念、因-果的反应。

我们接下来看第六定也僦是「识无边处定」。一样的谁知道「识无边」?还是有一个主体在欣赏这个意识还在见证,而突然可以体会到什么是无所不在

这夲身,还是没有跳出时-空

第七定「无所有处定」,我用英文通常会称之为no-thing的状态(「什么都没有的意识」)也就是一个「空」的境堺。这个被知道的「空」本身还是相对于「有」──是站在「有」知道有一个「空」。这时候念头情绪起不来,所以有一个「空」的體会然而,这个「空」和人间还是有个隔离自然是「有」的对等,本身还是离不开时-空

甚至连第八定「非想非非想定」,不但「知」已经消失连「知道『知』已经消失」的观念都消失了。但是谁知道「知」消失了?又是谁知道「知道这个消失的」也消失了它夲身还是要有一个可以对照的参考点,哪怕再微细否则不可能知道──连「知」都不成立了。

然而我还是要特别提醒──站在一体,夲来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圆满,就连四禅八定的分别都不需要一切本来就宁静,我们不需要再加一个头就连谈「禅」和「定」,还是落在二元对立在说话

我前面提到,四禅八定离不开时-空的范围也就是说这四禅八定是相当了不起的,要透过相当深的功夫从不同意识层面来切入。从粗糙到微细再到更微细,甚至到「没有」然而,这种比较本身最多只是一种对比的表达。一样离不开因-果离鈈开投射。最后头脑的投射,也离不开局限、制约、二元对立

这些「禅」或「定」的表达,落在语言的限制里就连「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一样受到语言的限制,自然让人难以理解再加上后人在理解上的退步,或理解的范围离不开二元对立也就是时-涳,而使得后来对「定」的解释落入二元对立的范畴

我进一步推想,佛陀当时很诚恳地分享自己苦修的经过透过四禅八定,他确实达箌人间难以想象的宁静而且,是透过这种基础他才一步跳到一个没有功夫、不费力的解脱或成道的状态。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可以想象,尽管任何语言所表达的还是有相但是,因为当时佛陀要为弟子带出整个意识谱的观念最多也只能由有形有相和无形无相来区隔。而分别表达出「色界禅」和「无色界定」或说「禅」(dhyāna)和「定」(samādhi)。

区隔了佛陀接下来最多也只能否定任何观念,任何定義甚至,希望弟子们能否定语言能表达或念头能想象的一切在空间或时间或两者的范围内,都自然达到一个否定透过否定,消失或放掉有限

换个角度来说,前四个色界禅与后四个无色界定完全是两个不同意识的轨道。前四禅还是在一个二元对立的范围集中注意力而集中的程度愈来愈专注、愈来愈细,才会有初禅→四禅的功夫的成就也可以说符合一个功夫的分阶排序。后四个无色界定的不同在於它站在一体、空、在、无限大、绝对在看这个世界,最多只是在一体不同的特质上着墨本身没有顺序好谈。

我再补充一点后面这㈣个无色界定,和前面四个色界禅相较确实更微细,而且不像色界禅还有一个阶段和次第无色界定,在很微细的层面所以不受色相嘚阻碍,而可以随时相互切换没有顺序的问题。反过来也可以从无色界定的任一个,跳到前面色界禅中的任何一个不会有任何矛盾。

后四个无色界定本来就含着前面四个色界禅,两者并不是互斥因为如此,当时佛陀才会用「禅」和「定」来分别表达标示出两个鈈同的意识轨道。而所谓不同的意识轨道也就是──是透过「有」、还是「空」来看这个世界。

这一诠释方式对于读完「全部生命系列」作品的朋友,自然会领悟到而让全部的矛盾消失。

佛陀当年苦修向许多老师求教。一年后才进入第八定,而知道透过四禅八定还是没办法解脱。要解脱连这四禅八定都要超越。后来也有人把这个状态称为第九定,我会在后面继续说明

回到前面提到的意识譜。醒觉和二元对立不在同一个意识轨道,所以不受任何制约局限或二元对立的作业很可惜的是,这是我们用人间的头脑或逻辑不鈳能理解的。

所以四禅八定本身不过是一种表达。只是后人跟着打转会用左脑逻辑去强调每一个的重要性,而失去它整体的用意

进┅步讲,只要用功夫可以得到的成就或意识状态根本不可能离开二元对立。

而二元对立和醒觉或一体还是不相关。

我本来也可以花很哆篇幅根据个人的体验,将每个禅和定的关系做更丰富的分享和说明但是,我总是认为追求这些毕竟不会带给人永恒的幸福或解脱。

只要去找到处都有很丰富的文献和资料。只是无论怎么引经据典去分析,都离不开功夫的层面而醒觉与一体,永远是功夫追求不來的功夫所带来的定,还是停留在某一个意识的状态站在一体,没有状态可谈也没有点可以停留。

我在这里想分享的是没有次第嘚意识,也就是一体意识

功夫带来的定,我认为还是要称为小定

由一体意识所衍生的定,没有分段、没有次第我们称之为大定。

其實要进入大定比任何人想象的更简单,甚至简单到大家会质疑、会不相信

透过大定,一体是活跃的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可能用任何語言描述

我今天会想传达这本书,也是因为相关的文献虽然多得数不清但几乎全部落在二元对立、功夫、「做」的层面,让我感觉相當遗憾所以,才想要透过这本书表达我自己的看法

四禅八定本身是一个身心净化的过程,不能讲它没有或不重要但是把四禅八定当莋最高的目标去追求,这本身是一个错的理解

一个人领悟到真实,可以完全重现四禅八定倒不需要一一去追求。四禅八定也就自然变荿一个领悟的成就而不是一个修行的目标。

08 定承载意识的工具

「定」这个字最早是含着「住在」的观念。就像从左邊开始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字上方是房屋的象形而下方是「正」,表示脚步走到的地方整个字组合起来,表示人回到家中带来一种安定和平安。

这样子解释虽然符合古文的考据,但少掉了一个很重要的涵义──用房屋来表达「定」虽然也可以,但这栋房子其实是可以动的也就是它是一个载具,载着东西抵达一个安定的地方所载的东西,也就是意识或觉知也就这样子,「定」就可鉯成为觉知的载具它才变成那么重要的身心转变的工具。

用这个比喻谈下去我们自然会发现,这个载具透过意识守住的一点可能是時-空的某一点,比如透过感官所守住的点所以,「定」本身包含着感官的觉察再加上觉察的对象。觉察和觉察的对象慢慢合一的时候也就自然产生「定」的作用。

但是有时候,这个载具所承载的东西和载具本身是相同的。也就是透过意识观察到自己。也就是咜突然守住自己观察到自己,体会到自己这本身就让意识做了一个彻底的转变,转到哪里转回到自己。

也就是说想问的人,本身僦是回答想要去找的东西,就是自己本身这么一来,从一开始主体和客体就已经合一了。或者说载具和目的,是同一个东西最哆只是透过意识体会到自己。因为这种体会可以不断地加强等于是自己支持自己、自己滋养自己,这么一来最后只剩下自己。自己以外没有其他东西。也才自然可能用「我在」“I Am.”来表达这种状态这本身,就是前面谈的大定

这是我们用头脑最难懂的。因为脑的架構不允许这种循环逻辑的存在。头脑要运作一定要有一个观察的对象,而这观察的对象一定要和观察者区隔也就是有一个主体和客體,才可以发生作用

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写这本书做这个说明。

你或许还记得我之前提过一个人醒觉,不是靠「动」而是靠「茬」,而任何头脑的观念都还是在动的范围里现在,如果我又把「定」形容为带着一种动力你可能会想问,这是不是违反了这个原则

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其实「定」唯一的「动」最多只是带着自己,去找回自己也就是定的作用最多只是──把自己,跟自己再加上自己,再加上自己不断地连贯起来。好像把每个瞬间所体会的自己串起来变成一个永恒。也就是说在,下一个瞬间是在再下┅个瞬间还是在。一个人也就醒觉过来了

我在第六章,曾经以螺旋来表达四禅八定所达到的专注专注到哪里?其实也可以说是专注到瞬间有意思的是,我们随时把注意力摆到这个瞬间小定和大定也就合一了。也就这样子小定和大定的全部差异和矛盾也就消失了。

透过瞬间可以活出小定,也可以随时活出大定也就自然活出永恒的现在。

定就是「动」和「在」之间的一个共同点,一个连结

透過大定,是定定到自己,也是意识定到意识这么说,定和醒觉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定可以带来醒觉?

答案依然相当简单──当然不可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醒觉,只是自己不知道或是体会不到。假如一个人本来不在醒觉中而可以突然醒过来,这个醒觉也是靠不住的醒觉是我们的本质,是有念头才把它盖住了

所以,定的作用最多只是让我们体会到醒觉或自己而透过它,每一个瞬间随时都可以体會到最多只是这个作用。

所以一个人懂了这些,真正醒过来也不用从定着手,是多余的

反过来讲,我们也可以说定可以自然变荿醒觉的成就。它是什么都不用去做自然有的。

这一章可以说其实已经把「定」这个主题谈完了。但是我总担心还是不够清楚。接丅来我会把步调慢下来,把这个题目打开

09 定,其实比任何人想的都更简单

定最多也只是abiding by the heart,停留在「心」这本身就是灵修与宗教最高、最想追求的状态。

透过不断地「臣服」和「参」「我」自然会被吸收掉、吞掉。

「我」一消失「法」也跟着消失了。

反过来任何可以称之为「法」的,还是从「我」延伸出来的

我这里谈的「法」,是二元对立所建立的全部逻辑、语訁、思想、或知识我记得很年轻时就看过「无我」「无法」这种表达,甚至有老师特意强调两者的区隔以及各自的重要性。当时我就知道这种解释还站在一种理论的层面。其实只要无我,接下来不用再去追求无法

严格讲,连世界甚至宇宙都消失哪里还有一个法鈳谈?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或说不必要的区隔。

所以站在修行,最多只要面对「我」

过去大圣人留下的sādhanā,最多也只是把「我」化解、解散。

这个人间,是「我」投射出来的我们一切的痛苦,也都是「我」制造出来的只要有「我」,就自然有因-果也自然有时-空。有了时-空接下来有世界,有宇宙有生命。所以只要还有「我」,我们当然还受因-果的作用也因为这样子,还有一个「不動」、「在」、「一体」甚至「定」或是「法」好谈的

只要「我」被看穿,我们自然会发现本来一切都安静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特别叫莋「定」的。本来就只有定也就是说──一体本来就在定中。

因为一体意思本来就是没有二体或其他独立的体。一体包括一切而「萣」最多只是反映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功能。如此一来没有另外一个「不定」好谈。也不用在一体头上再加一个「定」

这些话,可能用逻辑很难懂甚至在脑的层面,带来一个没办法解答的悖论造出表面上的矛盾。但是站在心的层面,这些话就能听慬

别忘了,头脑的逻辑和一体站在两个不同的轨道一个是有限,一个无限;一个相对一个绝对。

想从相对看到绝对的一体必须站茬相对、又同时跳出二元对立的逻辑范围,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我才会说,停留在「心」一切,回到「心」接下来,最多只有「心」本身是最高、最完整的定。

它本身就是定到底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再定下去。

也因为这样子我才需要再重复一次──一体本来就是铨在,是无所不在;全知而无所不知;全能,而无所不能

根本没有一个「我」,可以独立于一体之外存在「我」本身就含着一体,沒有地方、没有角落不含着一体

这一点,是我们一般用头脑最难理解的因为我们是站在一个局限的逻辑(finite),来看着无限(infinite)透过頭脑,不可能跳脱这个局限

前面说「修行只要面对『我』」,其实就连这句话本身都是多余的表达。

因为只有一体才真正存在其他即使不说是虚幻,最多也只能说是不成比例而且无常。在一体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人间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相当渺小的一个。没想到我們却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在这一小点。

然而只要把头脑的架构挪开,不再让它成为一个阻碍自然会发现──一体从来没有离开过。也僦自然像阳光一样照出来而你我也就自然在定中。

这样去表达我们也可以把「定」当作「在」或智慧。我过去才说定是一个「在」嘚成就。

真要说有什么不同「定」和「在」的些微差异在于──它还含着一个「动」的扭力。也就是说我们把意识扭转到一体,把一個局限、二元对立的意识挪开让脑自然落回或扭转到心。

所以过去的圣人还会把「定」当作一个功夫、一个练习来谈,是因为它本身還含着一种「动」的意念

但这些,最多只是勉强用语言去表达「定」毕竟站在一体,没有「动」也没有「不动」,更没有「在」或「定」或「智慧」好谈的

前面谈的这些话,与过去少数的大圣人所谈的完全是一致的。例如禅宗的六祖说过「我此法门,以定慧为夲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也就是说,定和慧是两面一体

假如六祖在这里,我会跟他开玩笑把话反过来说──慧是体,定是用毕竟,体和用两个都不存在一切本来就完美,没有本体和作用的分别好谈的

10 活在一体,也就活在定

我知道无论重复多少次,你我还是很难相信一体是唯一的真实而且,一切都是从它延伸早晚都要回到咜。

这一生可以体会到的一切无论是透过看、听、闻、触、尝,加上念头的想都是「我」投射出来的。

最奇妙的是「我」本身也是伍官加上念头投射出来的,两边互相强化自己

可惜的是,这个观念我重复了这么多次,相信你我充其量还是当成一种理论或比喻认為跟现实生活的考验一点都不相关。

也就好像一个人在沙漠明明体会到水、绿洲里的骆驼都是海市蜃楼、是幻觉,但舍不得把这幻觉丢掉随时会忘记一切都是幻觉,坚持着水、绿洲、骆驼随时存在要从这一个虚的现实,投射出更多、数也数不清的其他虚的现实坚持著要在这些虚构的真实里,寻找人生的意义

我们仔细观察,人间明明是虚幻但我们要透过娱乐、媒体、网络、电影、电视、小说、评論不断强化这个虚的境界。从一个虚的境界产生更多虚的现实变成我们称之为「人生」的剧情。

这些剧情逼真到一个地步甚至,人宁鈳回到人间的梦──你我尘世的梦──去扮演梦中虚构的角色继续延续这个梦的重要性。认为这里所谈的一切包括醒觉,和自己梦中嘚现实不相关还要延伸更多的虚的境。

这是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

也因为承认虚的境界是真实,才需要产生一个「定」的观念想修正這个不完美的现实。头脑想得出来的、最彻底的修正──也就是希望从虚幻走出来希望从虚幻转向真实。甚至期待透过「定」可以更容噫、更有效率地专注、看穿这个幻相

然而,没有什么好修正的一切都是幻觉,连「定」都不存在

一般对「定」的说明,包括后人种種的论还是把「定」建立在二元对立之上。因为我们讲到定马上会觉得是「动」的对等,也就是「不动」才造出那么多误解。

梵文囿一个词汇nirvikalpa samādhi是无思无想的三摩地(no-mind samādhi),也有人称为「无想定」佛教的四禅八定,从某一个层面也一样带着这个观念──透过四禪八定,让头脑踩个剎车将念头消失。而透过念头消失自然得到一个超越的观念。

然而这种无思的境界,最多还只是一个「思」或「念头」的对称还是站在二元对立,从「有」进入「没有」透过「有」体会到「没有」。是透过念头去体会无思、无想。

这一来「超越」就变成了头脑一般意识的反面;而所谓的「入定」,则是从原本有思有想的「有」进入到无思无想的「没有」。

这种定最多呮能说是暂时的定,我前面称之为「小定」

也就是说,即使头脑被心吸收掉了短期内没有念头,但念头早晚还是要浮出来浮出来了,一个人和本来一样还是无明,还是投入人间还是认为样样都坚实,还是离不开因-果

因为如此,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 )特别重视sahaja samādhi峩则称之为maha samādhi,也就是「大定」或「最高的定」──脑彻底被心吸收完全失去它的身分。也就是说「我」的根彻底被切掉了再也没办法起伏,这种断离是彻底而永久的1

但有意思的是,虽然再也没有「我」的观念然而,这个身体还在非但可以运作,甚至运作得更好只是,再也没有一个「我」作为主宰最多,只是心或一体带着这个身体走走到哪里,有什么成就或没有成就,也没有一个「人」茬意

这种定,也就是佛陀当时所说的「灭尽定」(nirodha-samāpatti)也就是他个人成道的定。后来的人称为第九定也只是如此。

这时候一个人財彻底醒觉。

醒觉了发现没有人醒过来,没有一件事叫醒觉当然更没有东西叫作「定」。就连「大定」或说灭尽定、sahaja samādhi都不存在因為没有「人」可以体会到「定」。

最多只能讲──定再加上定,再加上再加上定……一路定到底。

这本身才是大彻大悟。

回到「灭盡定」「灭尽」这两个字也许会因为一般的理解而造出误会,让人以为灭尽定谈的是一种「消逝」或「没有」的状态这种误解,本身鈈光是带来「相对于『有』」的印象而且还是离不开「动」。

我多次重复从「有」和「动」绝对没办法进入「空」或「一体」。是轻輕松松把「有」和「动」挪开「一体」和「空」自然浮出来。

因为「有」从来没有「没有过空」从来没有「没有过一体」。

「灭尽定」的灭尽最多也只是表达一切的平等。是「万物」和「一体」的平等「有」和「空」的平等。甚至「思」和「无思」的平等在这种岼等当中,念头再也不起伏因为没有一个落差(gradient)可带来一个动力。

一般在时-空的范围要产生一个落差或差异,才可以产生一个动仂「我」其实就是透过差异,才建立起来的「我」跟周边的落差,「我」跟其他人的差异「我」跟一切的差异……假如任何差异突嘫消失,那么最多只剩下宁静。甚至连「法」也跟着消失。

然而这种表达,最多是在人间和时-空的范围作个描述比较难懂的是──「万物」和「一体」、「有」和「空」、甚至「思」和「无思」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识轨道,而这两个意识轨道并非对称前面提過,一个是站在相对、局限、无常而另外一个是绝对、无限、永恒。

「万物」和「一体」的平等「有」和「空」的平等,甚至「思」囷「无思」的平等是头脑不可能透过二元对立可以理解的。我们最多只能说一个人进入这种定,连一体和时-空都再也不是对立两個可以同时存在,或者说可以同时不存在。

这样子突然打破所有的门坎、所有的阻碍、全部的矛盾。这么一来一个人随时可以在「囿」和「空」。无论「有」或「空」都不是一个排除其他状态的状态(exclusive state)。所以也没有一个地方好专注或定住。

要提醒的是这里谈嘚「大定」和一般的观念刚好相反,是哪一个地方都不定住才是大定。

再换个角度来谈:一体在一个绝对而无限大的轨道而「有」,朂多只是二元对立相对的意识产物只要可以用语言、念头想出来的东西、境界、经验、感受,其实都离不开二元对立

要进入「大定」,我们最多只是轻轻松松地否定一切轻松的否定,也只是轻松地不去抓这个人间的任何东西

虽然是轻松的否定,但在「大定」中全蔀矛盾都消失了,包括专注不专注、停留不停留

因为这些观念相当重要,我这里必须再次强调一个人随时可以达到专注,然而这个专紸不是停留在任何状态或境界甚至不是一个功夫的成就,更不是去消逝什么

其实。他哪里也没有停留也就是无所不在。

哪里也不停留或无所不在,时-空跟着消失「我」也就消失它的作用。

所以前面提到「我」的根切除,其实最后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除最多呮是一个人清楚地知道「我」是个妄想,而且不断地知道这个事实「我」也就自然没办法作用。所以没有什么要「除根」的。

这本身叒是一个颠倒的观念

一个人充满信心,对真实没有质疑才进入大定。这也就是虚云老和尚五十六岁开悟时所说的「顿断疑根」

因为┅个人在这种大定中,都随时在永恒的现在eternal now也就自然打破因果、打破时-空、打破「我」的作用。

小定透过功夫也可以体会到永恒的現在。但是他有时候会退回来,回到人间而让时-空和因-果延续它的作用,而「我」当然也跟着这么起伏而回复它的作用。

而大定虽然说不是专注在一点,但其实也是专注只是专注在哪里?专注在一体

「专注在一体」这种说法,也就是在表达「无所不在」跟峩们一般想的专注到某一个点、某一个境界,甚至发展出四禅八定的功夫刚好颠倒。毕竟在一体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定住

大定,戓许更正确的表达是「非定」或「否定」。也就是说这个人间没有任何东西、任何观念、任何念头、任何感受、任何知识值得守住,樣样都可以放掉放掉了,大定才会浮出来

所以,和一般的想法又刚好相反──透过「有」所得到的小定本身最多只是透过「动」或「不动」而得到,这可以跟大定做个区隔

最有意思、而且和我们每一个人所想的又再次颠倒──其实,这里所称的大定比小定更不费仂。

事实上小定是费力,反而不自然;大定才是你我最自然的状态。

小定要透过苦修、练习才可以得到反而是更大的工程。

然而夶定,我们天生就有不会生出,也不会消失没有生,也没有死我们最多只是把它捡回来,其实是最不费力、最单纯、最放松、最舒暢、最宁静的状态

1│ 当初佛教东传,大译师在译经时采用音译「三摩地」或「三昧」来表达 samādhi而非意译成「定」,也是因为samādhi的含意不只是「定」在中文里衍生的「落到一个小点的专注」能够完全表达后人的论述都用「定」来谈,难免也就失去了samādhi更广的意涵甚臸衍生许多误解。

原本我想在书中保持nirvikapal samādhi和sahaja samādhi的原文或采用现成的译法「无想定、无想三昧」和「俱生三摩地、自然三摩地或本然三摩哋」。但现成的译法其实并不广为人知采用原文又可能造成部份读者的不便。所以我也只好在本书采用「大定」、「小定」,希望能哽完整地表达samādhi所代表的意识状态

11 定,是不费力地专注在一体

从这个角度来谈定全部的矛盾,也就这样子消夨了

醒觉了,活在大定一个人最多只能像佛陀当时所说的「自知自证」,也就是──自己支持自己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圆满自己(Self-supporting, Self-evident, Self-complete)这里谈的自己,不是「我」的自己而是从一体的角度在看──如果一体可以讲话,说的也就是这个

这几句话的涵义,用几本书也表达不完我最多只能说一体本身是圆满、是完整,不允许甚至不需要有任何其他的「体」跟它做一个区隔或隔离

一切都属于它,一切嘟离不开它

也就好像一体圆满到底,没必要有其他的体(包括你、我、人间、一切我们可以想象的)所以,过去很多修行者认为──這个身体跟一体好像是两回事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个大妄想身体本身是一体延伸出来的,「我」还是一体的一部份而不构成一个独竝的存在。

所以才会说,站在一体「我」是不存在的体。不用刻意把它处理掉它本身早晚会消失掉自己。

也就是──一切只有一體。

再一次强调在一体,甚至没有无思无想好谈念头来,念头走没有带来什么矛盾。念头本身不是问题它自然变成最好的一个工具。用过了接下来也可以把它搁着。

佛陀所说的「灭尽定」或后人提到的sahaja samādhi也就是本书提到的大定,还含着另外一个秘密──一个人充分知道人间最坏的状况、最好的状况、各种好好坏坏的状况,都有个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一体,或全部

这个共同点(一体、全部)跟眼前的状况、或状况的内容一点都不相关。

我们的注意力通常全放在瞬间带来的状况──它的变化、条件、高低、好坏、起伏──這些我们称为「意义」,而忽略了生命的架构是一个不动的背景或不动的整体而且,这个整体一点都不受瞬间内容变化的影响是在头腦认得任何知觉或联想到意义之前,就存在的

这一点,本身就是头脑最难理解的

我在第二章提过,头脑可以理解的范围都离不开因-果,也就是说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都专注在人和人、事情和事情、东西和东西、人和事情和东西之间的连贯性我们随时透过发现这连贯性,才可以得到一个理解或从理解推出一个意义。

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理解」或所谓的「意义」本身束缚、绑架了我们,让我们跳不絀来

其实,在任何理解的当中有个绝对的存在,不是用一般的逻辑可以注意到它随时都存在,我过去用「银幕」来比喻

我们的注意力全部关注银幕上的画面,从来没有注意到后头始终不动的银幕画面跟着每个瞬间在走,银幕没有动过

念头生生死死,任何状况来來去去但生命的银幕或背景从来没有动过。没有生出来过也不可能会消失。

要找回「定」或「醒觉」最多也只是把注意力轻轻松松從这些画面挪开,落回生命不动的银幕

这里说「挪开」,也不正确因为挪开还隐含着「动」或「做」。其实连挪开都不需要。

在每┅个画面(人生的情节、故事、遭遇)一体都存在。所以最多只是让一体自然浮出来,而让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体随时和任何现象重迭(superimpose),也就是一直都在

这么一来,所谓的专注最多是自然达到一个平等──前景和背景的平等。前景没有特别重要背景也没有特別重要。前景和背景的区隔其实还是头脑的投射。

这一来我们最多只能说,全部都存在全部也都不存在。

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说醒觉或「定」比什么都简单,比什么都不费力但,只要我们「动」刻意去费力,就又回到银幕上的变化也就自然让注意力失掉重点。

随时找回银幕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它不是透过「发生」、「变化」、「生死」可以找回来的最多只能说──用最不费力的蔀份,我们退或滑回一体落回在心。

遇到人间称为最不好的状况也是如此。见到最好的状况最多还只是如此。重要的是全部答案,宇宙全部的秘密都在自己可以找到,而这个自己──是一体倒不是「我」的自己。

这么一来在最坏的状况下,一个人自然也可以活出「定」在最好的状况下,还是可以活出「定」这种「定」和人间的任何状况,一点都不相关

这种定,才是我心目中的「大定」

在这样的大定中,突然之间也没有任何独立、专一、非此即彼的状态好谈。没有任何东西好谈也就是连一个「否定」或「非否定」嘟不存在。没有一个「法」或「无法」好谈甚至连「我」跟「无我」都是多余的。

任何状态可以谈或想出来的,还是落在二元对立夲身无异于做一个隔离、区别的动作。

这样子谈下去其实连「大定」本身都是一个虚妄。甚至「我」最多是一个可能,是数不尽的可能中的一个可能(我们可以称之为妄想)一样不存在。

所以前面才会说──「我」被化掉或「我」的根被切除,最多只是一个比喻充其量只是表达一个人彻底领悟,只有一体是真的而全部、过去、乃至眼前所看到的「我」都不存在。

是站在一体才会说「我」的念頭,再也起不来了因为在还没有起来前,已经彻底知道「我」是个大妄想最多只是让眼前的身体,完成它自己所含的业力

站在大定,连「心」和「脑」的分别也都消失就是在脑的层面,也可以随时活出心或是反过来讲,在心中整个宇宙,包括你我都同时存在。

就像前面提到银幕的比喻也就是银幕的背景(心)存在,银幕上的画面也存在换个角度,银幕不存在上面的画面也不存在。一切都是平等的,都是安定、平静的没有带来任何矛盾。

这么一来一个人彻底领悟到,万事万物可以从空延伸出来而从万物,每一个嘟可以体会到空

一个人这样子,也就彻底自由了

说到银幕和舞台的比喻,我前面也提过前景和背景是平等的其实,就连这句话也只昰一种比喻站在整体来看,后面不动的银幕是远远大于前面所变化的演出。一个比较好的解释也许就像下一页的图──我们的人生嘚故事,包括任何变化任何人、东西可以体验的,远远小于这个银幕最多是无限多可能中的一个小的可能。

最可笑的是是透过狭窄嘚五官,再加上念头(念头也只是因-果的组合)我们宁可抛开不成比例大的、绝对的一体──无法形容,最多只能称为「在.觉.乐.愛.宁静」──非要选择投入一个狭窄的人间带给自己和别人数不完的痛苦。

找到后面的银幕比任何东西都更简单。因为它在每一个動作、每一个画面随时都存在我们最多只需要──臣服。

最后连银幕的比喻都不正确。其实比银幕更大的,在后面的是空。

12 大定和小定的差异

大定其实含着另外一个关键也就是全部现象的平等(equality of all phenomena)。

这一点我们以头脑很难理解。不光是人和人、事和事、物和物表面上的平等更深的平等其实是同时看穿──无论眼前的是人、事或物,最多还只是信息的传达是五官再加上念头所组合的,最多也只是信息

信息和信息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差别最多是电子的讯号,透过脑的处理扩大并没有绝对的重要性。

前面這几句话对一般人而言,已经超过平常的理解更难懂的是,人类透过头脑会指定不同的意义自然会去定位、排列任何现象。从我们嘚逻辑来说人当然比动物、东西更重要,而所谓的「事」也就是人和人之间透过互动所造出来的所以,我们通常会把眼前的事做一个排列──重要、不重要而由此将我们的注意力绑住,逼我们在事相的层面寻求一个解决

所以,谈到人、事、东西都是平等的这观念夲身就是头脑会去抵抗、反对的。我们甚至会认为这种想法不符合常识

然而,活在大定这却是事实──没有一件事、一个人有绝对的偅要性,样样最多也只是幻想透过这些幻想,最多也只是看到自己──不是「我」的自己而是一体。

可以这么说也就好像是一体看箌一体,一体回到一体一体延伸到一体,最多是一体包括一体

最后,什么都没有动什么都没有发生。

进一步比这个还更难懂的是,这个平等还延伸到「有」和「空」(也就是前一章提到的画面和背景)连「空」和「有」都是平等。

「空」也含着「有」「有」也含着「空」。从「空」延伸出「有」从「有」也延伸出「空」。两者其实是两面一体从来没有分开过。

这些话不是理论一个人在大萣,确实是这样子觉察到一切

一个人,「我」完全消失落在心,或前面所说的「脑」完全被「心」吸收会突然发现──过去的矛盾洎然全部跟着消失。

有时候他从「心」延伸出「动」或「想」,自然会产生脑部的作用但是,这种念头的起伏对他完全不会造成矛盾。一个人在大定中彻底知道头脑的意识和一体意识是两个不同轨道,而两者可以同时存在倒不是非此即彼。

比如说头脑一动,对┅般人而言好像一体意识消失了;或以为站在一体意识,头脑局限的意识好像就不能作用这种矛盾,还是由「我」投射的脑的作用所慥出来的

<div>
<p>
在二十世纪晚期蒋廷黻还是近玳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失踪者”,1949年之前赫赫有名的历史学家仅仅经过三十年的遮蔽,不仅从大众记忆中消失即便历史学的专业研究者对蒋廷黻的印象也渐渐模糊。沈渭滨先生1999年这样写道:“现在的年轻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荿立前,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49年後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交’闻名于世”
然而时移世易,在沈教授说这番话之后仅十幾年一度被籍籍无名的蒋廷黻梅开二度,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最受追捧的老一代历史学家之一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检索,可知關于蒋廷黻的研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2002年78篇 2003年126篇 2004年157篇 2005年193篇 2006年243篇 2007年247篇 2008年282篇 2009年288篇
论文数量的增长反映中国近代史、中国学术史研究领域对蒋廷黻的重视,而从读书界的情形看“蒋廷黻热”似乎刚刚开始,他的那本仅仅五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被多个出版社不断改换由头一茚再印一会儿自诩“全本”,一会儿自称“未删节”一会儿是“纪念版”,一会儿是“彩图增订”如此繁多的版本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暗示着蒋廷黻作品的引进太过单一他的许多东西并没有像胡适、钱穆那代人那样,系统且全面在大陆再版这是非瑺惋惜的。
最后的童生 正像许多研究者所意识到的那样近代中国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中西交通而引起,假如没有西方人东来没有鸦片貿易,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不会有后来的变化,中国还会在原来的轨道上稳步发展中国人还会享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令西方人羡慕的田園生活,恬静优雅然而,因为西方人的东来中国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对于近代中国的改变究竟应该怎样看这种改变对于中国来说究竟是好还是坏?一百多年来史学家存在各种各样的议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西方人的东来就是殖民就是侵略就是对中国的伤害。然洏也有一部分史学家不这样认为他们从世界史、全球史的视角,从人民本位的立场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甚至根本相反的看法建构了一个唍全不同的解释体系叙事框架。这个解释框架的提出最重要的取决于时代因素是新时代、新世界要求历史学家提出新问题、新解释。蒋廷黻就处于这样千载难逢的历史转折期
蒋廷黻生于1895年,极具象征意义那一年为甲午战后第一年,也是《马关条约》签署的年份假如說近代中国确有一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话,那么这个变局的具体年份不是1840也不是1860,而是1894—1895年
1840年,是近代中国政治史的开端先前几百年的中西问题至此诉诸战争。中国一战而败开放五个口岸,扩大与西方的贸易暂时缓解了几百年不断累积的贸易失衡。但是1840年的战争,以及1842年的《南京条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西之间的矛盾中国并没有意识到西方东来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更不存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于是在五口通商不到二十年,战火再燃英法联军长驱直入,占领京师中国与西方诸国就此达成《北京条约》,进一步擴大开放南部中国自沿海各地至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及北方的天津、张家口、库伦等处均开放为商埠。清政府还就此同意与西方诸国建立近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互换公使。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至关重要的一步洋务运动就此发生,向西方学习构建中国自己的近代工业,迅速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意义重大,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起点然而从大历史视角观察,这场运动依然不能构荿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还不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此时的中国尽管开始了学习西方的步伐也打开了久已封闭的国门,与世堺交往但此时的中国并没有在西方强势压力下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而是很坦然地学习西学之长,且不是像日本那样囫囵吞枣脱亚入歐,全盘西化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人看到后发优势带来的好处,这些好处均是中国只变其末不变其本的结果因而那时的中国人在经济夶幅增长的事实面前,更不愿意像日本那样进行改革因而此时的洋务运动还不能构成重大历史节点。
三十年经济增长毁于一旦1894年一场局部的可控制的战争让中国人猛醒,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只记住仇恨忘记教训。知耻而后勇中国囚迅即踏上维新之路,向日本学习重构一个近代国家,这才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启一个全新的工业化时代由此开始,而工業化必然带来的社会变化、政治变化对于那时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而言,似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蒋廷黻就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来到了這个世界。
蒋廷黻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个农村家庭从他的祖父开始,蒋家在务农的闲暇做点农村社会可以做的小生意,渐渐有了自己的┅间经营铁器的店铺蒋廷黻的祖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人很文弱早年不幸染上了烟瘾。老二即蒋廷黻的二伯父在童年时代曾接受过敎育也曾想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他们蒋家还从来没有一个有功名的人,二伯父虽然致力于此其结果却屡试不中,名落孙山
卋代务农的家庭要想走出一个有功名的人,必须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二伯父自己无望金榜题名,但读书让他开阔了眼界知道知识的重要,使他决心让下一代好好读书希望他的子侄辈能够实现这一代梦寐以求的理想。
蒋廷黻的父亲排行老三根据蒋廷黻的记忆,他的父亲佷有经商才能而且是一位民间领袖。蒋父晚年在当地做过商会会长属于乡绅,为地方精英在家乡享有极高威望,往往为邻居排难解紛蒋父还是一个务实的人,在洋务运动兴起工业化早期,特别是《马关条约》之后国门洞开时期他认为经商是一种很好的正当职业,经商可以致富可以过上富足、快乐的生活,商人不再是传统社会“四民”之末而是社会进步的引领阶级。按照蒋廷黻的说法如果鈈是他二伯父极具主见,他和他的哥哥都会被蒋父安排到自家的店里学徒将来做个生意人。蒋廷黻和他的哥哥后来有机会读书有机会留学美国,主要得益于他的二伯父坚定的意志“希望他的子侄,能够努力读书求取功名”
1901年,中国在经历了义和团战争之后一切都在變是年1月29日,正在“西狩”途中的清廷发布新政诏书重新认同1895年以来的维新意识,重回1898年开启的改革之路“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苼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在全国渐次开展,蒋廷黻这代人的成长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或许因为大环境使然,蒋廷黻二伯父在这一年悄然办了一所私塾将蒋廷黻和他的哥哥蒋嵝,以及一些族人的孩子集中起来并专门聘请了先生。此时尽管朝廷倡导新教育但事实上,在邵阳这样的地方蒋廷黻兄弟的启蒙教育依然是很传统的,主要是念书、习字两件事
自家创办的私塾条件有限,蒋廷黻兄弟在那儿读了一年1902年,就由其二伯父做主转到附近一家条件更好的私塾蒋廷黻的舅舅是这所私塾的先生。舅舅本身虽无功名但他嘚父亲却是一个有功名的人,而且大家公认他很有学问这所私塾有十几个学生,蒋廷黻在这里的学业依然是念书、习字两件事不同的昰,前一年在上一个私塾已经熟读了《三字经》在这儿开始念《四书》以及一些诗文。
蒋廷黻兄弟在这家私塾读了两年二伯父又做主將他们转到第三家私塾。之所以这样频繁转学主要是因为各私塾老师水平差异大致遵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第三家私塾蒋廷黻兄弟开始学习《五经》及《资治通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背诵经书上此外,习字仍然继续新增加的事情,就是作文
旧的私塾教育确实枯燥无味,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科举考试然而,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政治变化太快蒋廷黻经过五年私塾苦读之后,中国嘚科举制度却被废弃蒋廷黻不期然成为科举时代最后的童生——他们没有参加上科举考试,但是他们却系统接受了传统教育这对于他們后来的事业至关重要。幼年习字的童子功让这一代人拥有科举时代文人的儒雅远非后来新教育体制下一般读书人所能达到的程度。死記硬背、囫囵吞枣式地阅读四书五经以及历代重要经典对于这些学子来说固然残忍,但与后来新教育背景下的人才相比他们对古典的熟悉度,为传统社会的最后一批又是新时代新知识人中最具有古典情怀的一批人。与蒋廷黻同时代的蒋梦麟具有相同的经历他在后来荿为很有成就的教育家。蒋梦麟对死记硬背的私塾教育并不完全否定他认为,“在老式私塾里死背古书似乎乏味又愚蠢但是背古书倒吔有背古书的好处。一个人到了成年时常常可以从背的古书里找到立身处事的指南针。在一个安定的社会里一切守旧成风,行为的准則也很少变化因此我觉得我国的老式教学方法似乎已足以应付当时的实际需要”。
新时代与新世界 科举制度是中国文明的一大创造是攵官制度的开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适当的社会流动性保证了社会活力,下层社会通过某种方式躋身上层社会可以让政治统治更稳定
科举制度是一个并不太坏的人才选拔制度,国家并不对基础教育进行人为干预只是通过用人考试表达文化的方向。学在民间因而使中国文明在过去时代一直保持必要的创造力。但是到了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提升了社会苼产能力需求更大的市场,西方势力东来终于将中国引向了变革之路。
从后来的观点看我们当然知道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教育绝对不昰科举,不是蒋廷黻在私塾中熟读的四书五经不是那些儒家的道理。中国学习西方步入近代构建自己的近代工业,理所当然应该像日夲在明治维新初期那样不遗余力创建自己的新教育
然而,当十九世纪晚期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时中国没有这样做。这里面的原因很复雜但是一个明显的倾向是,那时的知识精英、政治精英错误地以为科举制度类似于近代教育制度,所不同仅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因洏从那时开始中国人致力于“改科举”,试图将西方近代学术注入科举考试结果让中国新教育的发生推迟了近半个世纪。1901年的新政┅个重要内容就是新教育,然而由于科举依然为取士的主要路径新教育的推展格外困难。1903年3月张之洞、袁世凯建议朝廷逐年递减科举取士指标,直至最终废除在他们看来,“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國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
袁世凯、张之洞期望逐步减少科举取士的员额让新教育尽快成长起来的想法固然善良,但效果不佳各省学堂仍然困难重重。经费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还是科举未停,天下士林谓朝廷之意并未专重学堂而恰当此时,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在不到十年相继战胜欧亚两个大帝国,事实教训了中国人必须踏踏实实学习日本,必须像日本那样重建包括教育在内嘚一套全新制度渐渐成为朝野共识。1905年8月31日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联衔奏请“立停科举以推广学校”。两天后朝廷批准了这项建議,科举制寿终正寝新教育终于获得迅猛发展。
蒋廷黻的二伯父格外关注子侄辈的教育原本期望他们在科举的路上有所斩获。现在朝廷既然不再组织科举考试了那么让这些子侄在旧式学堂、私塾中读书也就毫无意义了。国家必须改革学子也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形调整自己的方向。鉴于朝廷的新政策1906年春,蒋廷黻二伯父毫不犹疑地将蒋廷黻兄弟送往省城长沙接受新教育
长沙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囮中心,此时的长沙已经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商店陈列着五光十色的外国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趋向于洋化 在长沙,蒋廷黻兄弟僦读的第一所学校为明德小学明德小学分小学与中学两个部分,课程设置与蒋廷黻兄弟在乡下私塾很不一样有国文、数学、修身、图畫、自然、体育,这是全新的教育体制因而蒋廷黻兄弟只能从头开始,重回低年级就读
蒋廷黻兄弟在明德小学只读了一个学期,二伯父就认为这个学校虚有其表英语、数学水平不够好。二伯父认为所谓新教育,就是英语与数学这些知识起源于西方,因而西方人办嘚学校在这方面一定比中国人办得好二伯父已经预感到一个新中国终将诞生,没有英语、数学在新中国将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更不偠说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了。基于这样的认识蒋廷黻兄弟在二伯父的安排下,于1906年秋季开学时转至美国长老会设在湘潭的益智中学开始接受比较西方化的近代科学教育。
在明德小学、益智中学那几年正是中国政局急剧动荡的年份。明德小学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有關联校园里充满着革命气息。革命令人感到迷惑、浪漫、兴奋湖南人的自负、激进,体现在这句名言中:“中国若是德意志湖南定為普鲁士。”蒋廷黻此时年龄虽小但在革命气氛感染下,也清楚地意识到:“所有中国青年都应该努力用功以备将来为国牺牲。”中國必将发生巨变青年应该为巨变做好准备,迎接新世代拥抱新世界。
在益智中学蒋廷黻与外国教师有密切接触,系统接受了近代科學的洗礼五年时间一直有算数、代数、几何、英语、西洋史等课程,从而使蒋廷黻对世界对知识建立了全新的认识,渐渐萌生并坚定叻留学西洋的信念
1911年春天,蒋廷黻不幸染病在患病的几个星期里,益智中学的外国老师林格尔夫人像护士一样照看着他并在夏季陪哃蒋廷黻至牯岭避暑,藉以休养在牯岭,蒋廷黻通过林格尔夫人结识了更多的传教士并最终答应林格尔夫人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
茬牯岭疗养的时候,正是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关键时期蒋廷黻此时年龄不过十六周岁,但受革命风潮的影响相信中国实在需要一场革命,而且相信革命很快就会到来并且一定会成功。林格尔夫人以及其他传教士认为革命很危险往往建设少破坏多,中国应该尽量避免革命减少破坏。
蒋廷黻的预感是对的秋季开学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湖南很快受到直接影响,林格尔夫人担心革命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間因而决定暂时关闭学校,返回美国一段时间
林格尔夫人的思考启发了蒋廷黻,他由此想到了法国和美国革命任何一场革命都是一個漫长阶段,如果蒋廷黻继续留在中国那么他可能会因为这场革命而耗掉七年或者甚至二十五年的时间,静待革命过去再读书基于这樣的分析,蒋廷黻请求林格尔夫人回美国时将他带去读书待革命过后再回中国。
对于蒋廷黻的请求林格尔夫人爽快答应了,他们一起順流而下赶赴上海并在那儿办理护照,准备衣服等待船票。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清政府与南方的革命党以及反叛的新军达成妥协,一場貌似需要数年的革命迅即结束形势突变让林格尔夫人放弃暂时返回美国的计划,而蒋廷黻却义无反顾只身前往大洋彼岸那是一个陌苼的新世界,又是蒋廷黻热切向往的新世界 以史学参与历史创造
一路奔波,一路辛苦蒋廷黻经日本抵达檀香山。1912年2月11日蒋廷黻乘坐嘚轮船抵达旧金山,并从那儿登岸然后通过基督教青年会联系,密苏里派克维尔派克学堂允许蒋廷黻入学 派克学堂是一所半工半读的學校,蒋廷黻在那里一边读书一边做工,做工的收入充膳宿费后来,蒋廷黻也到附近教堂、民间团体演讲多少也有一些收入。演讲嘚内容大部分都是他的家庭、在中国的读书情形
1913年,蒋廷黻获得了湖南省省长奖学金数目可观,每月八十美金有了这笔收入,蒋廷黻资助他哥哥来美国留学1914年秋,蒋廷黻离开派克维尔前往俄亥俄欧柏林学院。
蒋廷黻转学欧柏林学院的时候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發,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战争开始,蒋廷黻对交战双方不偏不倚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同情英法比战争进行到第二个年头,蒋廷黻在欧柏林加入后备军官训练团并热切期待进入美国军事训练营,或西点军校但因为视力不适宜于当兵,蒋廷黻渐渐放弃这一想法继续留在欧柏林学院读书。
此时中国政治也处在急剧变化重组中。“救中国”的念头也一直潜伏在蒋廷黻的意识中时隐时现,怹如饥似渴选修多门自然科学课程接受了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这些训练不是死记硬背教科书的条文、公式、规律而是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训练让蒋廷黻终身受用他后来“从事历史研究时,坚持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凭史料说话;从政后,也极偅视实际观察不少问题表现了独立识见”。
广泛的阅读特别是对欧美文学、历史的阅读,使蒋廷黻的思想认识也在渐渐变化对于未來职业也悄悄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他开始认为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革命似已成功但却正如后来事实所显示的,革命后果慥成军阀割据中国连绵不绝的内战所引起的各项问题深深刺激了蒋廷黻,他渐渐觉得应该从历史上寻找中国问题的出路从历史上说明這些变动背后的深层原因。然而欧柏林学堂的历史课让蒋廷黻相当失望。他觉得欧柏林历史系的课程设置不能有助于他将来在中国从倳政治工作。上课时很枯燥但蒋廷黻私下却读了许多德意志、意大利的历史,对俾斯麦、加富尔、马志尼等人的政治经历、政治思想崇敬、景仰希望将来有一天学成归国能够有机会像这些政治家那样从事现实政治,引领中国的进步创造历史,建设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噺国家
蒋廷黻在欧柏林的四年大学,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始终对于威尔逊总统领导各国反对同盟国,以及同情中国学生蒋廷黻发自內心表示认同,他相信国际正义一定能够战胜邪恶相信中国如果能够很好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就一定会改变先前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坦然步入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政府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宣布参战,并与协约国达成一项协议同意招募十五万劳工前往法国。与此相配合Φ国学生青年会也募集一批志愿者前往法国战地劳工营中鼓励士气,蒋廷黻接受邀约参加了这项工作并于1918年夏横渡大西洋来到法国。
在巴黎和会召开期间蒋廷黻数度赴巴黎,通过各种方式关切中国问题在和会上的进展他对和会将山东权利转让给日本深感震惊,像许多Φ国知识人一样对一向主张全世界人民自决的威尔逊实在不解。
离开法国前青年会召集所有在军中服务的人员开会,讨论法国工作经驗与未来中国工人福利问题讨论的结果,产生了一个集体教育运动这个运动的领导人为晏阳初。晏阳初认为要想提高识字率,就必須极大简化汉字教育家应该找出一千个最习用的字,以便工人可以在三个月学会晏阳初后来回国继续了此项实验,此即后来“平民教育运动”的缘起
1919年6月9日,蒋廷黻与晏阳初等同乘海轮离法赴美继续求学晏阳初返回耶鲁大学,蒋廷黻则进了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謌大是蒋廷黻留学西洋的最后目标,他在国内的时候就曾期望进入这所名校
刚进哥大时,蒋廷黻曾想专攻新闻想成为中国报界大亨,鉯言论左右中国政治但当他真的进入新闻学院读书之后,渐渐感到新闻专业对政治的理解太过表象无法深入。为了左右政治必须懂嘚政治;要想懂得政治,必须专攻政治科学一个学期后,蒋廷黻改修政治但是不久,蒋廷黻又发现政治科学的局限性政治科学所讲嘚政治,是理论的而非实际的他的结论是,要想获得真正的政治知识只有从历史入手。有了这层觉醒蒋廷黻又从专修政治改为专修曆史。
在哥大蒋廷黻的历史观逐渐成形。在这个过程中给蒋廷黻深刻思想影响的教授很多,但影响最大且对蒋廷黻毕生历史观具有决萣意义的无疑首推沙费尔德(William R.
Shepherd)教授沙费尔德在哥大讲授“欧洲发展史”,详细描述了欧洲在十六、十七、十八世纪向外扩张的过程茬这个过程中,西班牙人占领了南美英国人统治印度,十九世纪末欧洲人瓜分非洲这些既成的历史事实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欧洲囚向外扩张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是对还是错利益、政治力量、传教、昔日的英雄主义等,在这些扩张进程中各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欧洲人将自己的文明带到新发展的地区,另一方面欧洲人也从占领地区学到了许多新事物,开始了解欧洲之外的新动物、新植物和新社会这些社会都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有些虽然不如欧洲有些的确很好。因此欧洲人在知识方面能够有机会和欧洲之外的哋区进行比较并能对整个人类生活和物质实体及现象有所了解。如果说欧洲人不向外发展科学的新生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法国的革命哲学如果不是因为欧洲人进入其他社会,也不会发生尽管这些欧洲人新进入的社会有些非常原始,有些相当古老但正是不同文明の间的比较、融合,刺激了新的东西
沙费尔德从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在十六世纪之后向世界的扩张,但他并没有引入当时最时髦的“帝國主义”理论这一点引起了蒋廷黻的好奇心,因为中国是欧洲帝国主义的牺牲品所以在不问欧洲向外扩张究竟对被扩张地区是福是祸の前,蒋廷黻从理智上很难接受沙费尔德的理论稍后,蒋廷黻通过对霍布森(John A.
Hobson)《帝国主义研究》的阅读渐渐明白帝国主义的确切含義,明白“殖民地化”只是“一种力量的发挥此种力量无以名之,你可以称其为‘组织力量’说得更清楚些,它是居住在一个地区的囚们向住在另一个地区的人们发挥这种力量如果两个地区,殖民地区与被殖民地区之间的力量相同就不会发生所谓殖民地化的问题。茬不同的力量间予以调和能解决殖民问题吗彻底消除殖民对人类能产生绝对好处吗?”蒋廷黻的这些追问实际上已有结论那就是:“那些日以继夜终年高喊打倒帝国主义,而不能提高自己生活水准的人我认为他们是自戕,是怯懦易言之,帝国主义或拓殖主义下的牺牲者他们可以改善自己的处境,至少可以用平等或互惠的关系来代替一方统治另一方的关系。”这个看法就是蒋廷黻后来建构中国現代化史叙事模式的理论依据。
在哥大对蒋廷黻学术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另一位教授无疑是他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卡尔顿·海斯(Carlton J. H. Hayes)。海斯教授师承詹姆斯·鲁滨逊(James H. Robinson)鲁滨逊1912年发表他的代表作《新史学》,宣称历史学也需要一场革命这标志着美国“新史学”的诞苼,是现代史学史上一件大事
鲁滨逊在哥大执教二十五年,培养了众多门生遍布美国各大学,形成了名噪一时的“新史学派”在某種意义上说,确实标志着史学上的一场革命根据鲁滨逊的看法,举凡人类全部过去的活动都应包括在“新史学”的范畴中“新史学”所要探讨的,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全部发展过程鲁滨逊格外重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实用价值,以为“历史可以满足我们的幻想可以滿足我们急切的或闲散的好奇心,也可以检验我们的记忆力用布林勃劳克的话说,那就是它能提供一种‘可信的无知’但是历史还有┅件应做的而尚未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我们的同类以及人类的种种问题和前景这是历史最主要的功用,泹一般人们所忽略的恰恰就是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用”鲁滨逊认为,历史学应该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历史也应当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高更重要的地位。
卡尔顿·海斯是鲁滨逊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传人,他与鲁滨逊的其他弟子一起组成了“新史学”的基本阵容“新史學”以实证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格外强调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实际应用价值他们对旧史学给予严厉批评,以为旧史学只是一种狭义的政治史叙事缺少对与政治相关的经济、地理、文化诸要素的综合分析,缺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新史学之新就在于综合,在于鉯达尔文的社会进化论观点去分析综合的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学家必须注意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注意从事综合性多学科研究紸意历史是一个持续的、进化的、发展的过程,注意历史学的功能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记录历史而是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为囚类指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路这个说法虽然有中国传统史学“资治通鉴”、经世致用的意味,但显然又不是司马光以及清代学术的那种學问,而更具有一种现代意味这对蒋廷黻史学思想的形成至关重要。
海斯教授当时在哥大主讲的课程为“欧洲近代政治社会史”这门課程让蒋廷黻明了工业革命发生使社会本身起了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前的社会与工业革命后的社会是截然不同的工业革命前的放任主义茬工业革命后已经全然不适用了。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国家必须干涉。德国的俾斯麦和后来英国的劳合·乔治有关社会的立法,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高明之举。这对蒋廷黻思想形成影响巨大,蒋廷黻后来的现代化史叙事,以及对中国工业化运动的期待,对政治威权主义的推崇,都可以追溯至海斯教授的影响。
“族国主义”也是海斯教授此时一个重要的学术关切所谓“族国主义”,“简单言之凡人民同文哃史同化者可谓为民族;以民族成国者可谓为族国;以为族国应对内对外有至高无上的主权并享受人民至高无上的忠爱,这就是族国主义”用现代学术语言说,所谓“族国主义”其实就是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意思,当然又不尽相同
对于海斯的《族国主义论丛》,蒋廷黻“一读再读”这一方面让蒋廷黻“感到困惑、茫然”,但也感到够“刺激”因而当他后来有机会有时间时,便迅速将这本论集翻譯成中文出版
蒋廷黻没有全部接受海斯对族国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海斯的讨论在许多地方离题太远并不适合于中国。中国是一个半专淛半民主的国家自然,它的下一步应该建立一个民主国家当时的中国,建设民主国家的精神基础已经建立了但在组织架构方面尚有待于完善。蒋廷黻从海斯族国主义讨论中获得的启示是如果中国能够借用民族主义力量重新架构民主组织,让社会架构趋于自然与合理那么中国的民族国家才有可能建构起来。“就中国人说他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国是神圣的,也没有理由认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是爱国的靠他们自己就可以救中国。由于中国人认为他们自己的爱国主义是公正的于是他们就忽略了别人的爱国,忽略了别人也有理由去爱国這是不对的。”
根据蒋廷黻的分析真正的爱国主义并不狭隘,他们一定可因研究其他民族的精神遗产而得到极大的好处“他们越是对其他民族的历史有了解,越能尊重我们自己的历史我们越是对西方哲学有了解,我们就越能推崇、了解中国自己的哲学同样的,如果峩们能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我们就越能重视中国文学。总之欲想建立新中国,中国人就必须吸收全世界的资源精神方面的囷物质方面的。”
海斯的“族国主义”深刻启发了蒋廷黻尽管蒋廷黻的理解与海斯的本意存在极大差距,但蒋廷黻后来的学术取经确实茬相当程度上沿着海斯的“族国主义”展开他那部名著《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立论就是中国如何从“中国式”的“中世纪”,或“中古”状态中走出建立自己的“近代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联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勢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满人可比。原来的人类发展可分两个世界一个是東方的亚洲,一个是西方的欧美两个虽然在十九世纪以前曾有过联系,但是那种关系是时有时无的而且是可有可无的。在东方这个世堺里中国是领袖,是老大哥我们以大哥自居,他国连日本在内也承认我们的优越地位。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東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中国能否从自己的“中世纪”走出,端看中国能否在西方的刺激丅重构自己的民族国家这既是海斯教授给蒋廷黻的启示,也是蒋廷黻后来学术建构的理论基础
基于这样的历史认知,蒋廷黻在此后学術生涯中当然不是旧派文人那一套不是以细节考证炫耀博学,他对英国工人运动史的研究对近代中国外交史的奠基,对鸦片战争的重噺解读其背后无不蕴含着中国社会的真实关切,体现了历史学家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政治担当 重构中国历史叙事
十多年留学生涯仿佛一晃就过。1923年二十八岁的蒋廷黻以《劳工与帝国:关于英国工党特别是工党国会议员对于1880年以后英国帝国主义的反应的研究》作为博士论攵,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蒋廷黻的博士论文当年按照哥伦比亚大学的惯例由大学出版社刊行发布。这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却非常应時,因为就在这本书出版的那一年英国工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机会组阁。
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当年蒋廷黻并没有在美国继续逗留,而是隨即返国应天津南开大学之聘,担任历史系教授蒋廷黻抱有宏大学术志向,他决心继续在哥大已经开始的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这是┅片未曾开垦的处女地,而且许多内容还处于正在进行时研究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其开创性意义由此可见蒋廷黻决心利用自己的优势,利用国内的便捷条件将研究重心放在中国外交史料的收集、整理、鉴别、利用上,以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国际学术界的继续研究开拓新的空间,填补外国学者无法或不方便利用中国史料的缺陷。而且蒋廷黻也暗自发誓,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一定能够为还鈈是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史描述出一个大致的学术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某种方便或者是某种范式、方法。据与蒋廷黻同期回国并一同到南开大学教书的李济回忆:“廷黻先生在那个时候可说为中国近代史和外交史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新基础。他怎么建立这新基础嘚呢第一,他认为要做学问必须要从原始资料的研究做起,例如研究外交史他有一句名言,现在差不多大家都晓得的他说,研究Φ国的近代外交史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前,中国的材料是很重要的因为那时中国的外交大概还可以自己做主。但是甲午战争以后国势江河日下,中国的外交无论什么决定、合同,大半自己做不了主都是由外人逼迫而成。因此甲午以后的中国外交史非参考外国相关嘚材料不可。他有了这个基本见解他在清华(我不知道他在南开的时候开始了没有?)就训练学生凡是研究近代史尤其是外交史,无論是哪一个都必须研究了解与中国有关系的国家的历史,比方研究中日关系单看中国材料那还不够,必须要懂日文到日本去留学;偠研究苏俄的关系,必须要懂得俄文要到苏俄去留学。他这一基本观念我觉得非常之要紧,也是很正确的他为近代史研究建立一个具体的可以实行的方法,今天许多历史学家都了解非这样做不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外交史单凭中国的材料,至少是不全的”
收集資料是无止境的,也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惊喜何况近代未远,许多资料都没有得到系统整理因而在收集资料时,往往会发生连锁反应“由甲引出乙,由公开资料引出非公开资料;由官方资料如给皇帝的奏折,引出非官方的资料如朋友间的信函,甚至家信”还在哥夶读书时,蒋廷黻就立志尽量收集编纂这样的资料在他回国就职后,这个目标就日趋明确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因为那时京津地区拥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条件当外界获悉蒋廷黻对清代中晚期历史文献有兴趣时,各方鉴定家、收藏家都来与其联系透过一位朋友介绍,囿人向蒋廷黻展示了未刊的《筹办夷务始末》抄本现在看来,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最重要的文献但在当时并没有很多人知道。这套书包括了中西交往后中国方面发布的每一道皇帝命令、大臣的奏折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重要资料,可惜这位收藏者索价甚高南开大学圖书馆实在买不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或者说天道酬勤。蒋廷黻因为常去故宫博物院看资料无意中在那儿发现了《筹办夷务始末》原本,后经他的建议故宫博物院将这部书影印出版,极大丰富了中国近代史研究可凭借的资料
故宫博物院还有数以吨计的历史文献,大部汾是清代史料也有明代的。北平城里许多大家庭的后人不论是满人,或是汉人他们手中往往也有许多宝贵的手稿。由于这些后人往往是坐吃山空的败家子这些宝贵资料有时非常便宜。
南开六年蒋廷黻在教学、旅行之外,潜心收集中国外交史料渐渐成为这方面的專家,并在史学界崭露头角1929年5月,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邀请蒋廷黻担任历史系主任并授权蒋廷黻参照美国的大学制度对历史系进行全媔改造,注重课程设置注重人才引进,不再延续清华国学院那种旧式研究机构而是参照美国的方式,重组历史系从外部引进一流人財,很快配置起来当时国内大学历史系最顶级的阵容雷海宗主讲中国通史,陈寅恪主讲隋唐史姚从吾、邵循正主讲蒙元史,吴晗主讲奣史萧一山主讲清史,蒋廷黻自己主讲中国近代史及外交史
清华是当时国内最富有的大学,其经费来源一直比较稳定、富足蒋廷黻主持清华历史系,对清华历史系重组、繁荣贡献卓著对他个人来说,则是获得了一个绝佳工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的“中国近代外茭史资料”收集、整理获得了迅速推进1930年底完成了《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两卷本的整理。这部书的动机不在说明外国如何欺压中國不平等条约如何应该废除,蒋廷黻自陈他的动机“全在要历史化中国外交史学术化中国外交史”。蒋廷黻希望读者通过这部资料集能够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作进一步的研究
蒋廷黻的这套《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他个人也在这些新资料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的研究并相继写作发表了一批有关中国近代史、外交史的论文。 接受过现代学术的系统训练又花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收集整理近代中国历史资料,蒋廷黻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兴趣越来越广泛除了外交史,他甚至开始对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变囮发生了兴趣
新资料的阅读、研究,一定会修正先前的观点、固有的看法尤其是近代中国处在急剧变动的时期,北洋取代了清帝国國民党推翻了北洋,政治变动一波接着一波因而对晚清以来的历史,政治上的变化让这段历史近乎不堪蒋廷黻通过对新发现史料的研究,以为过去基于政治立场对晚清以来历史的评估可能并不对,这一时期中国政治领导人不论满汉,可能并非像过去出版物所渲染的那样全是坏得不可救药
按照蒋廷黻的解读,中国是一个士大夫阶级执政的国家数千年来与异族的奋斗逐渐养成了士大夫阶级的爱国心腸,这是根深蒂固的无须我们过虑。特别是自宋代以来士大夫是极端注重气节的,在与外族的交涉中一味抵抗不敢甚至不知言和。朂近的这一百年也不例外无论我们研究这百年初期的外交家如林则徐、琦善、耆英、桂良、花沙纳,或是中期的外交家如奕?、文祥、缯国藩、李鸿章、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或是最近期的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及抗战当时的外交人物,蒋廷黻认为我们不能发现一個人不竭尽心力挣扎又挣扎,而后肯对外人有所退让百年来负外交责任者,若论他们的世界知识诚有可批评的,若论他们的爱国心不但无可疑问,且可引为民族的及士大夫阶级的光荣换言之,蒋廷黻对这些外交家的不满意之处主要的是因为他们面对外交难题时呮是一味遵循宋代以来的士大夫传统,着力抵抗不敢或轻易不敢言和。蒋廷黻指出如果仅靠激昂慷慨的爱国心就能救国,那我们的知識阶级早就把国家救好了绝不至有今日的严重困难。不过士大夫的传统思想多不合于近百年的大变局到了十九世纪,他们仍不承认闭關自守、独自尊大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绝对无法挽回同时,他们对于西洋的知识缺乏使他们不能了解如大胆地向国际生活中去找出路我国能得到新的光荣。所以他们愈信念中国古老的文化他们就愈反动,以致阻塞民族的出路他们不是卖国,他们是误国
对近代初期的外交家,时人和后人最不能谅解的莫过于琦善因为琦善于道光二十年春与英国人签订了《穿鼻条约》,所有批评琦善的人都以此认為这是近代中国一次最大的屈辱因而对琦善无法原谅。 蒋廷黻因为整理近代史料重新梳理了鸦片战争,尤其是琦善的资料他无意为琦善个人辩诬,因为蒋廷黻的研究除了弄清历史事实如果说他还有什么现实想法,那也不外乎为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提供一个可供讨论嘚历史依据
1931年秋,也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蒋廷黻发表《琦善与鸦片战争》长文。这是蒋廷黻第一篇最具学术含量的论文作者根據大量无可争辩的史料颠覆了林则徐的英雄形象,再现了琦善在鸦片战争中的作为和意义蒋廷黻指出,琦善受命前往广东后并没有撤防在军事准备方面无可称赞,也应该无可指责至于在外交方面,琦善的做法不仅毫无过错而且实在是超越时代、超越那时所有人,因為他审时度势看清了中英两国强与弱权衡了利害轻重而做出一个高度理性的选择。
根据蒋廷黻的研究琦善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他对國家未来敢负责明事理。他签订的《穿鼻条约》比《南京条约》在赔款及通商权利上更加有利于中国。在蒋廷黻看来琦善体察中英兩国形势,决定《穿鼻条约》是当时中国所能得到的最优条约一个最重要的反证是,英国政府以为其代表义律上了琦善的当而对义律予鉯革职处分所以,琦善不顾时人怎样骂他造他的谣,也不论朝廷怎样指责他他不顾一切依照自己良心做下去。至于顾全一己的名誉洏牺牲国家的利益老于世故的琦善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在国家危机紧急关头毅然决然不做那种滑头事情,这才算真爱国林则徐是鸦爿战争的英雄,琦善是鸦片战争的政治家做英雄不易,做政治家尤难
蒋廷黻认为,当外交危机发生时当国家处于危难时,不计后果嘚抵抗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而适当的妥协,不失尊严的妥协可以为有力量抵抗赢得时间。然而蒋廷黻这种理性分析,在二十世纪三┿年代初期的中国很难获得知识界的认同。
根据蒋廷黻的分析琦善的理性选择使他个人蒙羞,成为国人痛恨的不抵抗范本或卖国贼嘫而实在说来琦善这个理性举动又使中国错过了至少二十年进步机会,因为按照林则徐的部署和预案不是用琦善取代林则徐,那么中英の间必大战战则必败,败则中国必速和速和不仅可使中国损失大幅减少,而且可使中国的维新提前至少二十年至于林则徐个人,那麼也必然因大战大败而身败名裂所以蒋廷黻推论,清廷罢免林则徐实在是最大限度成全了林则徐一世英名,是林则徐的终身大幸事泹对中国国运来说,林则徐去职实在是大不幸人为拖延了中国政治进步,阻碍了中国走上世界的路
蒋廷黻的观点今天看来并不算什么,历史悖论几乎从来如此但这篇文章在当年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知识界对抵抗、妥协究竟孰利孰弊的争论
作为研究外交史专镓,蒋廷黻当然不会相信外交万能他更相信外交成功一定要有内政作为凭借。他说在近代史上,外交虽然要紧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強弱的根本要素。比如上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外交失败了,所以战争也失败了然而德国因为内政健全,战后尚不出二十年德国又恢复自己的地位了,这就是自力更生
内政是外交的凭借,但外交本身也确实能够在某些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比如袁世凯对日交涉,今人記住的好像只有“二十一条”只有国耻,不知道交涉真相袁世凯成为近代外交家中受到攻击最多的人,这可能与其人品尤其是其晚期策动的洪宪帝制有关。不过如果仅从其外交活动看,袁世凯也有许多可取之处蒋廷黻指出,自从袁世凯协助李鸿章办理高丽案件起到他的生命最后阶段主持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止,袁世凯没有做过为国谋而不忠的事情过去人们最不能满意的是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但是自从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发表后人们开始知道袁世凯在这次交涉中可谓做到了鞠躬尽瘁。如果仔细研究袁世凯應付日本“二十一条”的手批并记得日本当时因欧战关系在远东所处优越地位,我们就不能不感激袁世凯的用心之苦并佩服他的外交天財就连日本人都知道袁世凯是他们不可忽视的劲敌。
蒋廷黻的目的当然不是仅仅为了这些历史人物翻案正如他自己所公开表明的那样,他的近代史研究实际上是要“切实检讨以往的得失作为来日的指南”。根据他的判断“近百年对外的失败,不是由于不爱国而是甴于在内政上现代化的建设之过于零碎、迟缓和不彻底,以及我们知识思想及办公习惯的现代化程度之不足”比如从道光十九年到咸丰┿年,初有中英鸦片战争后有英法联军之役。在那二十年里士大夫是一贯主张抗战的。他们为什么要抗战呢为拒绝签订不平等条约嗎?不是的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因为他们觉得“谁的孩子谁抱走”让夷官按照夷法去管理夷人是最省事的办法。他们不反对协定关稅因为他们认为海关收入无补于大国财政,不值得花费精力去与夷商计较区区税则咸丰末年,他们竟有人提议我们完全不收海关税怹们也不反对租界,因为他们想为夷人特辟居住区可以免得华洋杂处在道光年间,他们所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和香港割让在咸丰年间,怹们所反对的是长江通商、北京驻使我们今日如再读他们的议论,我们一方面仍能为他们的激昂慷慨所感动却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痛哭怹们见解的糊涂。可惜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糊涂的见解,用激昂的文辞发表出来仍有误国的能力。
外交史研究特别是研究成果在现实政治中获得巨大回响激发了蒋廷黻浓厚的研究兴致使他觉得有必要运用一种全新视角、观点回望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他发誓用十年工夫去寫作一部《中国近代史》然而由于时局急剧变化,他的这个理想并没有得以实现1938年春,蒋廷黻在繁忙的政务之余终于有了一个短暂嘚空档。在这个短暂的闲暇时间蒋廷黻居住在临时首都汉口,身边并没有多少图书但他的写作念头却越来越强烈,抑制不住于是他幾乎完全凭着记忆,一鼓作气写完了一部《中国近代史》表达了他对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看法。
蒋廷黻的这部《中国近代史》现在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著尽管只有几万字,但却是蒋廷黻多年思索、阅读的思想、学术结晶当然,蒋廷黻自己谦称是一个观感式的简略的初步報告其实,蒋廷黻的这部“大家小书”真的应了古人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老话,他并非刻意经营的一本小册子却奠定中国近代史一個全新叙事框架
经过大约两个月时间,蒋廷黻这部《中国近代史》大致完成很快交给陶希圣、吴景超、陈之迈等主持的“艺文研究会”,作为“艺文丛书”之一种在同年出版
在《中国近代史》中,蒋廷黻为读者大致描绘了近代中国一个基本走向根据他的研究,近代Φ国原本可以不发生问题中国原本可以在王朝政治、帝制架构中继续存在,只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因为这场革命引发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人类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西方人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扩张并不能完全从恶的层面去悝解,他们除了市场、资源企求外其实也是一个双向互惠互利行动。因此英国工业革命后所谓“后发展国家”除了中国,好像并没有哪几个国家对工业革命成果如此痛恨如此拒绝。
蒋廷黻认为近代中国不管面对多少困难与问题,但走向世界不断拉近中国与世界之間的差距,始终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他指出,中国在过去或许确实有着自己漫长的历史传统但到了近代,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啟蒙运动,中国不是近代世界规则的制定者只是世界一体化过程迟到者,因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是要挑战世界已有规则更不能对这些规则采取非理性主义冲撞,或鲁莽颟顸式摧毁而是应该引导国民尽快接受、尽快适应这些国际规则,尽快让中国和世界一致尽快和其他民族国家一起发展、一起进步。只有一致才能谈得上别致。没有一致就没有别致。
沿着近代中国所走过的道路蒋廷黻在《中国菦代史》中用四章分别描述近代中国救亡图强四个选择,重构了近代中国历史画卷
在第一章《剿夷与抚夷》中,作者分七个节目讲述了Φ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分析为什么中国没有在工业革命、大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的根本原因。作者认为中国那时不感觉有联络外邦的必要,因为在那之前两千年的中国确实在文化上相对优越,那时中国周边确实均为文明程度较中原落后的“蛮夷”到了这个时候,清廷主政者依然发生了一个错觉依然以为西洋来的英国、法国不过就是过去周边那些“蛮夷”的变种,不知道这些新兴工业国家不昰来朝贡而是来通商。
满洲统治者依然想象着像过去那样用广州一口通商糊弄英法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压力以为这些国家还是周边朝贡國那样在政治上有求于中原王朝。殊不知此时早已时移世易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满洲统治者依然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知道工業革命、大航路发现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还假装大度恩准这些异邦在广州一口有序、有节、有限做买卖满洲统治者以为自己佷开明很大度了,假如这些来自遥远地方的夷人还不满足还想节外生枝,那天朝就要剿夷了
那时的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不知道有外茭不知道近代国家关系,只知道“剿夷”与“抚夷”于是,中国错过了马戛尔尼来华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由此引发鸦片贸易;叒因鸦片引发战争。 即便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在五口通商实现后,满洲统治者依然不知道世界变化依然浑浑噩噩度过了二十年,中国由此又白白错过了二十年发展机遇直到第二次被打败,然后才有人认识到时代不同而思改革
蒋廷黻认为,中国在道光、咸丰年间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无法阻止西洋科学和技术势力东来。不过中国很可以在这个被打的过程中转祸为福,只要中国人大膽接受西洋近代文化以中国人力物力和聪明,倘若像日本人那样接受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文明,那么中国不仅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洏且一定会像一千多年前中国遭遇印度佛教文明冲击后的情形,在吸纳西方文明基础上再造中国文明新形态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辉煌,取得极光荣的地位
可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没有这样想这样做。这除了认识见解外蒋廷黻认为可能还与那时中国政治上全面腐败有关聯。所以在第二章蒋廷黻以《洪秀全与曾国藩》为题,重新思索曾国藩、洪秀全两人在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意义”
蒋廷黻指出,洪秀全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王朝。洪秀全的全部意义只在于发难在于发难迫使清廷调整政策,启用曾国藩、咗宗棠、李鸿章等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汉大臣”洪秀全那样的造反者无法引领中国复兴民族,走向现代因为他们没有新知识,也不能成为部下的团结中心所以遇到曾国藩的湘军,洪秀全所领导的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也就烟消云散了
至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漢大臣究竟为什么能够取胜,能够引领中国往前走蒋廷黻认为这些有真知灼见的汉大臣在维护清廷继续作为政治中心的同时,不忘政治革新一方面劝说朝廷接受西洋近代新文化、新思想,另一方面不忘恢复中国固有政治信念、伦理观念糅合中西,重构中国新文明中國从此走上一条向西方学习的路,尽管此后挫折不断问题多多,毕竟引领中国开始了第一步
在曾国藩领导湘军与洪秀全太平军交战时,中国又遇到了一次与英法联军的对峙依然无法战而胜之,只好受尽屈辱后开始一个新历程:向西方学习所以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第三章专讲《自强及其失败》,实际上就是描绘从1860年开始的三十年洋务新政全景
蒋廷黻指出,恭亲王、曾国藩特别是李鸿章等人非瑺不容易,他们认识到十九世纪的中国只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然后才能生存也看到了中国与日本在未来究竟孰强孰弱,就看哪个国家变嘚快他们明白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大声疾呼中国人要加大改革要从改革教育制度,要从培养人才方面入手然而到了最后,洋务新政很难说成功曾、左、李等创造了许多新事业,但到了最后他们所创造的还是半新半旧不中用。换句话说中国到了近代要图存非全盤接受西洋文化不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引领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走了好几步但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在蒋廷黻看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是那个时代难得的清醒者他们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他们最大限度避免与外国人冲突然而整个士大夫阶层似乎并不这样想,他们根本不了解时代危险、国际关系的运用他们只知道破坏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所提倡的洋务新政,只知道从倳内部的党争同时,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政治上的反对者又好多事总是挑逗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倘若清政府听了他们的话那么中国幾无年无日不与外国打仗。
在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顽强坚持下中国总算保有三十年大致和平,即便1884年为了越南前途与法国开战中国依然在李鸿章主导下,尽量避战不伤元气,尽量不错失中国发展机遇然而闹到最后,还是爆发了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三十年增長就像一个巨大的泡沫一样,在一夜之间被戳破
对于李鸿章,蒋廷黻极有好感他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很长时间浑浑噩噩找不箌方向,只是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中国始有少数政治家对十九世纪的新局势有相当认识。其中见解最透彻魄力最大,主政最久的是李鸿嶂李鸿章的救国方案可以分为治本与治标两个部分。治本的方案是努力促进中国西化他觉得中国抵抗西方侵略要靠中国的西化,同时維持中国在东方的传统领袖地位也要靠中国的西化同治初年,当日本维新运动尚在酝酿时李鸿章就大声疾呼,警告国人不可轻视日本他认定中日两国将来国力的比较必决定于两国西化速度的比较。蒋廷黻认为李鸿章的这个论断是最具有政治家眼光的至于李鸿章的治標方法,在蒋廷黻看来主要是主张在中国西化尚未完成时,要努力维持和平结纳友邦。
李鸿章无疑是同治光绪年间庙堂之上的最大政治家不过他也是当时士大夫最喜欢弹劾的政治人物。怎样理解这一历史事实呢蒋廷黻解释道:到了那个时候,大多数士大夫仍不肯承認中国有西化的必要李鸿章建设事业如海军、电信、煤矿、铁路、纺纱厂、招商局、机器厂、兵工厂等,在士大夫眼里皆非根本之图。这些士大夫认定中国固有驭夷方法依然可以继续使用他们且以为道咸年间的失败在人而不在法。所以李鸿章终身绝少同志、帮手他嘚事业推进全靠专制君主的认同、欣赏、支持。
士大夫一面反对李鸿章的治本方案同时却又主张采用强硬的、积极的外交政策。恰好这時候有几个青年文人如张之洞、张佩伦、陈宝琛、邓承修等目空一切,而其文章、学问又实在不差他们执意反对李鸿章,在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每因细故就主战。李鸿章审时度势尽量运用外交力量化解难题,至1884年中法战争不得不爆发时中国在李鸿章的主持下,尽量避免了几次大的冲突
中法越南问题出现后,李鸿章也主张继续运用外交力量进行交涉反对开战。但是朝野内外主战者多朝廷也就呮能徘徊于战和之间。最初表面言和实则暗地助刘永福的黑旗军与法军作战。后无形中变成一面战一面和,终于酿成了正式战争那時文武不分,文人中主战最力者莫过于张佩伦、陈宝琛于是清政府乃派陈宝琛襄办两江军务,派张佩伦守福州马尾船厂事实上,陈宝琛在两江任上毫无建树而张佩伦则当战争爆发后,跑得比谁都快贻笑后人。由此足证文人的高调除了贻误国家大事外别无作用。到叻1885年春战事只好结束,全局失败果不出李鸿章意料
蒋廷黻对中法战争的重新解读并不难被一般知识界所接受,但其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解读则很难获得知识界认同蒋廷黻认为,在光绪初年日本、俄国、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六国都曾试图与高丽发生关系,李鸿章嘚研判是日本和俄国对高丽有领土野心,而其他诸国则只是为了通商与传教基于这种判断,李鸿章主张借用英、法、德、美四国力量對付俄国和日本于是他从光绪六年起就竭力劝说高丽放弃闭关自守的政策而与西方各国签订通商友好条约。在李鸿章劝说下高丽于光緒八年与各国订约,朝鲜半岛均势似乎形成然而李鸿章的高丽政策终归失败,其原因据蒋廷黻分析主要有两个:
第一高丽地瘠民贫,內政不修经济未得开发,致注重通商的国家无大利可图所以到了中日甲午战争不得不爆发时,英、美、法、德都觉得与己利害关系不夶无积极干涉的必要。
第二中国始终不愿改变旧的宗藩观念。高丽对中国的重要全在国防在国防上中国所怕的不是高丽,而是别的渧国主义国家利用高丽为跳板向中国作进一步侵略高丽果能独立自保,中国的国防目的即可达到1884年(光绪十年),德国驻高丽总领事根据这些理由曾向李鸿章建议化高丽为远东的比利时,由列强共同担保其独立和中立这种建议不但清政府不能接受,就是李鸿章也表礻反对因为这个办法不合乎中国在高丽的传统宗主权。以后在袁世凯的积极运作下宗主权几乎变成了统治权。结果美国舆论哗然,反对中国改变高丽现状而高丽内部新派人物也因对中国的失望而有意于联合日本或俄国,朝鲜半岛局势日趋复杂
1894年春,东学党起事ㄖ本遂借口保护日侨向高丽派遣重兵。世界各国均知局势严重中国士大夫的激昂也可想而知。他们主张即时动员力主军事解决。在朝鮮的一些军政要员多年来想倒李而屡屡失败者亦坚决主战以便借对外来对内。李鸿章拿到这个难题竟无法交卷因为以往他假借朝廷威仂迫使各省协济北洋军饷,其理由就是对日备战甚至他过去反对在伊犁、越南等地用兵对付俄国、法国等,也都是为了集中力量保护高麗以免高丽落入日本人手里。现在高丽形势吃紧李鸿章如再不以强硬态度对付日本,他就无法自圆其说也必然丧失自己的诚信。李鴻章处于战和两难之间
恰当此时,俄国公使喀西尼路过天津李鸿章临时抱佛脚向俄国求援,喀西尼也觉得如果让日本阴谋得逞独占高麗将损害俄国利益,于是答应李鸿章请求警告日本撤兵。有了俄国的答应李鸿章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他觉得日本怕俄国有俄国人絀面,日本肯定会撤兵高丽危机就可以旦夕化解。于是他在对日外交上取强硬姿态不肯退让,但他在军事上也不积极准备以防患于鈈测。他期待不战而胜期待列强干预。
喀西尼的答应是不负责任的俄国既定政策是不干预。俄国的真实态度早被日本方面所获知因此日本不仅无意撤兵,反而加紧了向高丽的进攻逼迫李鸿章应战。结果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日本获得了战争胜利,中国则收获了前所未囿的屈辱、失败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此决定了远东地区的政治格局远东的政治领袖终于由中国移交给日本,中国从此开始了从属地位在战前,中国只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压迫从此之后,中国则要面临东西洋夹攻、侵略了所以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不仅是军事的也是外交的和政治的。军事失败的缘由大体上说有这样两层: 一是中国西化水准低于日本这一层的责任主要应该由中国士大夫阶层来承担。
二是中国此时军政体制腐败这一点,李鸿章应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根据蒋廷黻的分析,中国外茭失败的根由也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第一像战和这等军国大事,无论如何也不能仅凭一个公使的谈话就贸然决定不仅公使的谈话不能算数,即便是外交部长的谈话也不能当真必定要有正式文件,经双方全权代表正式签字并经元首批准方有相当把握尽管依然不是绝对紦握。而李鸿章过于轻信喀西尼谈话铸成了大错。这也表明李鸿章外交上的幼稚俄国政府根据其整体利益决定不采纳喀西尼的建议,李鸿章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幼稚的外交导致了重大失败。
第二假使当时中国驻俄、驻日公使深知所在国真实情形,又假使他们知无鈈言而言又无不尽再假使李鸿章和其他主政者对外交官的报告加以相当考虑、信任,那么中国在甲午之役期间的外交或许能够兼顾利害囷力量蒋廷黻指出,政策的发动当然根据国家利害但是政策的贯彻要靠国家力量。个人负重若超过其力之所能必致害身外交企图,縱使是正当的倘超过国力,必致误国所以外交必须知己知彼。这种工作唯独健全的外交机构始能负荷。中国政治家素重用人而不知運用机关李鸿章当然也不例外。当然前面所说的三种假设也不存在,当时中国驻外使臣对所在国国情所知有限所知者又因种种顾虑洏不能尽言,所言者政府未必能信比如驻日公使馆几年来关于日本宪政与日本国内秩序的一系列报告,其实只是没有宪政经验的中国人悝解不明白宪政要旨。对驻在国真实情形不明或不敢如实报告,是晚清体制的必然其结果就是李鸿章因偏信喀西尼而采取外交积极、军事消极的误国政策。
蒋廷黻还指出当时李鸿章虽不济事,但其见解、思路仍超人一等至于一般士大夫,他们除了发表不着边际的高调外别无可取。甲午以前的小风波李的才能足以度过,在甲午及甲午以后的大风浪中李鸿章实在不能掌舵了。愈到后来他愈不濟事。在作战中他多方求援,但西洋各国均借词搪塞这不是李鸿章的过错,因为当时中国的国力实不足以左右任何西洋国家的政策外国虽不援中国于未败之先,却又援中国于既败订约之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本是不怀好意的,以后瓜分的祸根就种于此蒋廷黻強调,中国对“友邦”所谓“友谊”不可太凭一时情感、幻想不能一厢情愿、自我想象。我们愈研究国际关系愈知道国与国是寡情的,是现实的外交上既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都是利害关系。
按照蒋廷黻的分析后人能够责备李鸿章的是他甲午之後的联俄政策。沙皇俄国假借援助中国的美名行分割中国的实际政治。最初修中东铁路因而引起以后严重的东北问题,一直演变到九┅八甚至到七七事变中东铁路是李鸿章联俄的代价。戊戌年春俄国又假助中国的名义,强迫中国许它修筑南满铁路和租借大连旅顺這两个海口就是俄、德、法三国于甲午战后帮助中国用两千万两银子向日本赎回的。三国的援助若清算一下,仅使中国白白抛弃了两千萬两银子也就罢了这还不够。1900年俄国趁义和团战争混乱局势派兵侵占东北。在辛丑北京交涉时俄国又假借帮助中国收复平津的美名,强迫中国向它割让东北一切权利当时英、美、日三国竭力支持刘坤一、张之洞抗俄,而李鸿章则坚持与俄国订约蒋廷黻说,李鸿章苼命最后岁月的荒唐简直不敢想象幸而条约未签之前李就去世了,不然真不知后来的情形还会怎样发展
李鸿章去世后,中国外交路线發生重大变化1902年,英日同盟成立对付俄国当时中国舆论倾向于加入这个同盟,留学日本的学生甚至发起成立义勇军准备协助日本与俄国作战。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中国政府虽然表面上宣布中立,实际上对日本表示出相当同情地方势力如张作霖甚至还以实力去帮助日本莋战。由此可见当时中国人的倾向蒋廷黻就此指出,李鸿章的联俄政策不但失败了而且简直是引狼入室。李在辛丑前想联俄制日后來的人乃反其道而行之,反过来想联日制俄李鸿章的成绩固然不好,其后果也不堪问但后来者的成绩亦更不值得夸耀,与李鸿章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日俄战争之后中日两国在南满开始摩擦。由此又可证明所谓外交也者在自己的国力发展未到相当程度时,是鈈可靠的无论是联东以制西,或是联西以制东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小心时代价要远高于当初所要避免的损失。
蒋廷黻分析民国外茭时指出民国以来,中国外交方案并无根本变动与前不同的就是在内乱时期,党派的竞争免不了要借外以制内大概说来,在朝的党因所需外助少,故对外所愿付出的代价低;反之在野的党,因所需的外助多故对外所愿付出的代价高。同时还有一个方面值得注意即政府因负实际的政治责任,说话行事比较谨慎;反对政府的人因不负实际责任可以随便给政府出难题,对社会唱高调因之,一般囚民很容易发生误会以为官僚不努力、太消极,甚至于不爱国反之,反对政府的人因言论激昂好像是特别爱国特别有作为。国际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不但在中国,就是在教育普及、新闻事业十分发达的国家如英美一般人民关于外交问题也容易为野心家的宣传所麻醉。所以在这些国家后来就有不少公私组织,专门研究国际问题以图舆论健全化、外交超党化。而这种组织在中国却一直不能成立十汾遗憾。
总结到抗战爆发时先前百年外交蒋廷黻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中国近百年对外失败不是由于中国人不爱国 第二,中国的失败甴于外交者尚属次要由于内争者实为主要。内争的致命伤即现代化的建设过于零碎、迟缓和不彻底
第三,就外交本身而论中国的失敗一部分应归咎于士大夫的虚骄,其他部分应归咎于外交机构的不健全若再进一步的研究,这两种弊病都要归根于中国人的知识、思想忣办公习惯的现代化程度严重不足我们不能不承认,蒋廷黻的分析、结论有相当道理确乎为智者之言。 割舍不掉的政治情怀 蒋廷黻在清华园读书、教书、写书优雅愉快。
清华坐落在北平西山脚下是个消闲静养的好地方。从校园骑驴很快就可以到颐和园、玉泉山、香屾八大处九、十月间,差不多每天都是风和日丽蒋廷黻几乎每天下午都带着孩子到这几个地方去游玩。
除了孩子、家庭蒋廷黻对学苼尽心尽力,他并不鼓励学生读历史因为他深知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出路。另一方面虽然清华历史系一直没有很多学生,但蔣廷黻为此却很高兴因为少数优秀青年在他鼓励下,研究中国学者一向忽略的问题终于成为各自领域中顶级专家。
读书、教书之外蔣廷黻那时在清华在北平还有很多朋友。他在清华的邻居有叶企荪、陈岱孙、金岳霖、张奚若、钱端升、萨本栋、周培源等在北平城里,有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陶孟和、任鸿隽以及任夫人陈衡哲等他们差不多都是留美归来的朋友,有许多共同兴趣、爱好特别是语言。他们时常聚餐讨论学术尤其是一些公共话题。
这一代留学生与詹天佑那一代纯技术领域的很不同詹天佑那一代以技术报國,致力于科学、实业而这一代一方面看到了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他们所学也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领域这一玳差不多都有一个从科学技术转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心路历程,不论是留学美国的胡适、蒋梦麟还是留学日本的郭沫若、鲁迅,他们不约洏同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局限意识到中国社会的真进步需要一场观念革命。所以这一代留学生总有割舍不掉的政治情怀只要有机会,囿需要他们总会就公共话题表达看法。
二十世纪中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世纪初的政治改革,辛亥前后的政治剧变二○年代的革命、建设、工业化,三○年代的民族危机在在引起知识人“忍不住的关怀”。蒋廷黻也就在这个时期从“议政”渐渐走向“从政”,臸1935年底正式辞去在清华大学的教职,接受蒋介石的任命入阁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处长,他的后半生就在官场中度过纵横捭阖,折冲樽俎为民国时期享有世界声誉的外交家之一,与早期的顾维钧、颜惠庆等不相上下现代中国成就了一个大外交家,但也确实影響了蒋廷黻在学术上的继续发挥
自1923年留学归来入职南开,至1935年离开清华蒋廷黻在学界工作了十二年。此后蒋廷黻在从政之余对文化敎育特别关心,尤其是与现代化有关的文化教育事业但在官场磨炼久了,据朋友观察蒋廷黻的性格也在变化,他似乎不像教书时代的昂扬了不像从前那么喜欢聊天了。他已经收敛起来了自1935年底算起,至1965年从“驻美大使”任内退休蒋廷黻在官场、外交界打拼了三十姩,是其在文化教育领域工作时限的两倍还要多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蒋廷黻确实想过重回学术界“念念不忘中国需要一部正确完整的曆史”,渴望重回学术生涯继续自己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写出藏诸名山传之久远的史学名著,奠定自己在中国学术史上不朽的地位泹是天不假年,他没有来得及重回学术就罹患绝症遽归道山。
在蒋廷黻去世当年2月他的老友李济去华盛顿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蒋廷黻知道后函约李济开会期间入住他的官邸“双橡园”。这一次他们谈了不少次数,大半是有关蒋廷黻的过去或其退休计划相当庞杂,囿时也涉及个人人生观问题有一次,他们两人闲谈李济问:“廷黻,照你看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满足多还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滿足多?”蒋廷黻没有直接回答李济的提问而是反问李济:“济之,现代的人是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李济后来解释说:“我觉得这是他的外交辞令我想他很难答我的问题,他两边说都不太好因为他两边都有贡献,他对学术历史有贡献而在事業上更有成就。所以他不愿意说大概是这个意思。这是我的推测实际上,我想无论怎么样,就现在的读书人来说像廷黻先生能在學术上有他的基本贡献,我说的基本贡献是指观念上的贡献而又在事业上有他辉煌的成就,像他这样的人恐怕找不到很多。”
胡适留學归来曾发誓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后来商务印书馆试图引他入伙他也因为学问断然拒绝。直至国难当头胡适方才接受國家征召,出任驻美大使再后来依然义无反顾重回学术。胡适显然深受“三不朽”的影响相信立言大于立功,要做司马迁要以学术傳之千秋万代。
蒋廷黻没有胡适那样的计算他相信生命的自然流畅,他觉得自己不仅可以教书、做学问研究历史,而且可以议政也鈳以从政,一切听从自然不勉强。
“九一八”之后民族危机确实在一步一步加深,中日冲突的危机越来越严重此时,蒋廷黻与清华、北大教授时常议论战与和的问题毕竟是研究外交史的人,蒋廷黻在众人一致主战的时候依然孤独强调“和”的意义。蒋廷黻认为僦中日两国而言,中国弱、日本强不过是暂时现象日本有装备精良的陆海空军,有训练有素的士兵和有效率的官员军队后面,日本有朂爱国、最勤奋、最简朴、最守纪律的国民但是尽管日本有这些优点,蒋廷黻依然不认为日本会对中国构成永久性的威胁他相信时间對中国有利。因此在“九一八”之后,蒋廷黻的主要想法就是要为中国争取时间没有强国的基本根据地,任何人都不能建立、保持一個伟大帝国
基于这样的认识,蒋廷黻不认为“九一八”是要向中国全面进攻的开始更不是要灭亡中国的起点,“九一八”只是一个地方性事件因而他赞成顾维钧将锦州附近划为中立区,隔开中日军队的建议以为如此可以缓解,至少不会激化中日紧张局势
蒋廷黻曾將这层意思向北大、清华、燕京大学的师生讲过,但很少获得赞同燕大教授陆志韦甚至在蒋廷黻演讲后当场起立反对,提议燕大师生通電全国反对设立中立区。司徒雷登校长将提案付诸表决台下一片手海,蒋廷黻内心格外沮丧自认是在与战争狂热者进行一场并无胜算的作战。
全国学生一致要求抗战主战情绪发展的逻辑很简单:日本占领中国领土,中国必须抵抗即使是战败、战死都在所不惜。失哋是可耻的不战而失地更是永远洗刷不掉的耻辱。所有反对中央政府的政客、军人毫无例外一致要求立即对日作战。这种现象引起蒋廷黻的深思他认为爱国并不是反对中央政府者的专利,狂热的战争鼓吹可能掩藏着并不高尚的私欲为了中国的长远利益,蒋廷黻公开洏诚意地主张维持和平提议创办一个周刊讨论知识人在国难时期所能尽的责任。
蒋廷黻的提议获得丁文江等人赞同在丁文江筹划下,《独立评论》在1932年春天出刊为《独立评论》撰稿的均为知识界名人,他们的专业眼光、犀利言辞引来了读者广泛共鸣蒋廷黻是《独立評论》主要作者之一,他后来发现许多人是从《独立评论》认识他的而不是那些他花费多年心血写成的历史著作。
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被外族入侵甚至不止一次被征服,因而中国人面对外族入侵如严复五四时期所预感的那样,中国人至少从宋代开始只能言战,不能訁和否则就是奸细,就是投降传统士大夫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即便对世界有相当了解的林则徐面对不可战不必战也无法战的英國,也无法建议朝廷缓和局势用谈判而不是用战争解决争端。当最后琦善不得不出此和策时依然被视为卖国,视为罪人所以在近代Φ国很长一段历史上,但凡遇到外族只有喊打喊杀一条路,如道光年间的禁烟咸丰年间的英法联军,同光年间的中法越南战争光绪姩间的伊犁问题、甲午之战,以及义和团战争对于这些中外冲突,中国士大夫无不慷慨陈词主张一战,主和者噤若寒蝉大胆反对如許景澄、袁昶等,均付出生命代价历史主义观察,《独立评论》诸公“都是近代史上第一次不畏讥评敢说实话的‘现代士大夫’真能為社会立正论,为政府作诤友他们有学问、有见解、有气魄,实开士大夫诚实论政之风气”因而赢得知识界相当一部分理性主义者欢迎。
至于蒋介石注意蒋廷黻据说也是因为他在《独立评论》以及天津《大公报》上的言论。毕竟蒋廷黻几乎是毫无保留地支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一再宣传仓促地对日作战必将失败,现代化的战争需要长期准备然后全国总动员。这些理性声音自然容易被蒋介石所注意
在《独立评论》时代,蒋廷黻还说过:“近几十年的内乱文人要负大部分的责任。我们应该积极的拥护中央中央有错,峩们设法纠正不能纠正的话,我们还是拥护中央因为它是中央。我以为中国有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纵使它不满人望,比有三四個各自为政的好即使这三四个小朝廷好像都是励精图治的。我更以为中国要有好政府必须由一个政府始许多人说政府不好不能统一,峩说政权不统一政府不能好。”蒋廷黻还说:“民众对于内战和内争的态度如同对国际战争一样,总是表同情于小者弱者实在中央政府大概说来要比地方政府高明,并且中央的缺点既基于事实,不是换了当局者就能免除的”这种为中央政府理性辩护的声音,相信蔣介石不会反对
《独立评论》时代,是蒋廷黻政论的辉煌期他基于历史背景的许多看法发人深省,助人思考比如这样几段话,如果鈈是研究历史的很难这样说:
中国近二十年来没有一个差强人意的政府,也没有一个恶贯满盈的政府极好极坏的政府都只在地方实现過,没在中央实现过因为中央就是有意作好,它没有能力来全作好;中央就有意作恶它也没有能力来作极恶。这二十年从袁世凯到蔣介石,各种党派各种人物,都当过政大致都是如此。照我个人看起来就是北洋军阀如袁、段、吴、张,都是想做好的但是无了鈈得的成绩可言。因为他们的力量都付在对付政敌上去了在对付政敌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牺牲建设来养军不得不只顾成败,不择手段问题不是人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在这个环境里,无论是谁都做不出大好事来中国基本的形式是:政权不统一,政府不得好
蒋廷黻那些人无保留地支持“攘外必先安内”,支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些言论并没有刻意迎合什么,但无疑与蒋介石的思考、主张暗自契合无心插柳的蒋廷黻无意中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1933年夏蒋介石通过钱昌照、吴鼎昌邀请蒋廷黻去牯岭谈话。钱昌照昰蒋介石的亲信吴鼎昌为《大公报》发行人,也是蒋介石的密友拥有相当影响力。
回国十年蒋廷黻并没有与官场打过交道。他的兴趣只是教书、写书他的价值追求,是做“小注人物”而不是做“标题人物”,“他这话的意思是说学历史的人必须做切实透彻的研究,使后来的学者遇到你所研究的范围需引用你的研究结果,在附注上列入你的姓名书名至于成为报章上的标题人物,乃是余事”蔣廷黻喜欢清华的工作,而且想写一本近百年中国史以此奠定自己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永久地位,所以他那时并没有想着弃学从政
与蒋廷黻一同被邀请谈话的还有南开大学经济学家何廉,他是留美归来的耶鲁博士他们两人在牯岭停留了一周,与蒋介石会晤好几次谈话觸及中日关系、可能的战争,以及中国的统一、政府的效率等重大问题蒋廷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蒋介石的思考哃年(1933)秋,蒋廷黻又应邀到南京与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汪精卫晤谈一次
转过年,1934年初蒋介石在南昌行营电召蒋廷黻前往谈话。这一佽他们主要谈了中日关系、苏联外交,以及当时全国热烈讨论的宪法草案又过了几个月,蒋廷黻应邀又到牯岭与蒋介石谈话因为蒋廷黻预定暑假前往欧洲、苏联查阅历史档案,因而蒋介石在谈话中希望蒋廷黻利用这次机会探测中苏两国合作的可能性并委托蒋廷黻为怹的私人代表,答应给予必要的外交协助
在苏联,蒋廷黻与美苏两国外交官分别有密切接触对于推动中苏两国重建进一步友好关系探清了症结。蒋介石对蒋廷黻的工作成效甚表嘉许这是蒋廷黻离开清华踏上仕途的直接因素。
离开苏联蒋廷黻又游历了法、德、英等国,1935年9月回到清华稍后,蒋介石约他去南京谈话11月,蒋廷黻被任命为行政院政务处处长次长级,与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同级协助行政院长蒋介石处理政务。蒋廷黻由此脱离清华离开了教育,也离开了历史研究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1935年12月21日蒋廷黻从南京写信给一位跟随他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外国留学生,介绍了自己初到行政院的工作流露出自己的兴奋、自负与苦恼: 你也许对我的工作的调动感到驚讶。当我离开北平到达南京之际我还没有想到要调动工作。但是当我发现授予我的职务十分重要担任它可以做很多事情,于是我接受了这就是法国人称之为chef de cabinet
politique(内阁政务处首席顾问),在内阁会议上占有席位工作是庞杂的,有的是例行公事有的是异常紧急。担任秘书长职务的地质学家翁博士(翁文灏)和我在那位担任行政院院长的将军手下,充任了政治方面的两个监察人
就生活而论,我更加囍欢当教授当我回想起与充当教师有关的悠闲的生活、书籍和著作之际,有时我不禁潸然泪下这里从早到晚工作繁忙。很多不体谅别囚的人说话从来不肯简明扼要,浪费了我的时间找差事的人简直要使我发疯了。一天早上七点钟有一个家伙闯进我的房间,叫喊着說:“可把你找到了我有二十年没见到你了。”他原来是我小学里的同学本省同乡,本国和留美的同学南开、清华和北大来的学生,都认为我得给他们差事干但是我所管辖的政务处早已人满为患。假如裁汰一半我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我的上司反对不分青红皂白解雇公仆他希望给所有黾勉从事的公仆以职务的保证。这一点他甚至比美国历届总统更加新派。
初任政务处长正是中日战前最吃紧的時期。中国政府对日是战还是和,是政权合法性的一个关键全面抵抗,几乎是全国一致的呼吁也是几乎所有反对蒋介石,反对政府仂量的联合集结在一起的惟一理由只有蒋介石等少数人清楚当时中国问题所在,也只有蒋廷黻等少数人支持蒋介石反对在没有充分准備,没有必胜把握时匆忙开战主张通过外交手段,通过国际局势转换最大限度为国家赢得备战的时间当然,蒋廷黻主张的和平是“光榮的和平”并提出在争取过来的和平时期,应该展开大规模的铁路修筑大力发展工业,改良农业既增强国力,又稳定军心民心然洏这些计划在那时遭到普遍反对,中日全面冲突进入战争不可避免。
选派蒋廷黻出任驻苏大使是蒋介石的主意。蒋介石之所以这样选擇主要是因为蒋廷黻前次去苏联旅行归来提交的中苏重建紧密关系的报告。现在中日战争阴云密布,中国朝野各界都期待联合苏联对付日本这是蒋廷黻出使苏联的大背景。
而蒋廷黻并不这样认为他在出使前写给蒋介石的秘密报告中强调,中苏结盟的可能性并不大蘇联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与中国并肩对付日本,苏联最危险的地方在欧洲因而此行最重要的不是争取中苏结盟,而是争取构建一个包括Φ苏两国在内的“反日联盟”
蒋廷黻并没有有效推动中苏关系更紧密,反而因西安事变与苏联方面生了一些芥蒂;抗战爆发中国方面凅然希望获得苏联支持,甚至期待苏联参战对于这种一厢情愿的分析,蒋廷黻并不认同他的判断是,假如日本不对苏联发动攻击苏聯绝对不会对日作战,苏联最需要防守的是西线蒋廷黻的判断基于他在苏联的体验、体会,理性分析但是这个分析显然不合乎中国外茭当局的分析、期待,因而蒋廷黻在莫斯科任职年余即奉调回国,回任行政院政务处处长
如果说蒋廷黻接受蒋介石邀请出任行政院政務处处长属于士为知己者死,属于现代知识人割舍不掉的政治情怀的话那么蒋廷黻受命出使苏联更属于用其所长,是其可以大展身手的┅个机会这个机会过去也就过去了,当蒋廷黻出使归来实际上意味着他的机会已经消失,假如他此时像后来的胡适出使归来重回教育重回学术,也一定可以重塑学术上的辉煌可以给历史留下不朽的巨著。可惜的是蒋廷黻没有经得住官场诱惑,也没有重回学术的勇氣与信心:“孔(祥熙)院长的诚意使我无法峻拒他说蒋委员长都请我作政务处长,他若不请岂不是不礼貌他又说:因为我接受了委員长的任命,如果不接受他的邀请就是‘不赏脸’他的说词,令我无法拒绝”1938年5月,蒋廷黻重返行政院政务处再作冯妇
在政务处第②个任期,蒋廷黻一度出任行政院秘书长并兼发言人,还曾受命去各地视察也曾负责过中央预算的编制,这些工作当然都很重要但仔细想想并非蒋廷黻的长项,他在精力最旺盛的壮年将生命耗在公文处理上,而不是自己最熟悉的专业上从学术史的视角重新想想,總觉得文人从政如果不能用其所长可能就是得不偿失。
蒋廷黻在政府的功能逐渐变为最没有特色的事务官大材小用。好在随着太平洋戰争爆发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趋紧蒋廷黻重回特殊外交领域,抗战胜利前后参与“联匼国善后救济总署”在中国的筹备工作并出任首任署长。1947年被任命为驻联合国常任代表联合国的多边外交使蒋廷黻的才干获得充分发揮,他“担任我国出席安全理事会的常任代表以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凭他渊博的学识发扬我国大同世界的精神,维护国际正义对弱尛民族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殖民地如越南、印尼等国,为他们仗义执言赢得联合国内外的一致赞扬”。这也是蒋廷黻发扬他的政治抱负最恏的一个时期
1961年,蒋廷黻转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65年5月任内退休,移居纽约原本计划移居台北,重返学术续写中国近代史。遗憾的是五个月后,因癌症病逝
许多研究者注意到蒋廷黻不仅是研治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开山大师”,“又是在外交上创造历史的风云囚物”其历史地位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顾维钧,“九一八”事变后的颜惠庆等相类似具有不可替换的重要作用,固然属于现代中国鈈可多得的外交人才但是生不逢时,历史没有让蒋廷黻的才能获得顾维钧、颜惠庆那一代外交家类似机会蒋廷黻在1949年之后继续服务于偏安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确实也为这个“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的存在贡献了心智但是如果从大历史的视角进行考察,蒋廷黻的這些努力实际上都属于无用功他在1949年提出的“控苏案”,反对苏联提出的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新指派的代表表面上看蒋廷黻的提案获得了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直至1971年方才获得其实,这并不是蒋廷黻外交斡旋的结果而是战后国际格局尤其是美苏两大国博弈的结果。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蒋廷黻后半生执着于政治固然体现了自己的职业操守,也昰对蒋介石知遇之恩的回报但如果从大历史层面看,蒋廷黻后来的行政、外交事务并不是“非他莫属”,缺他不可实际上是知其不鈳为而为之,缺少急流勇退重回学术的勇气是浪费生命,同样是一种“愚忠”了解两蒋关系内幕的蒲薛凤后来回忆说:“廷黻之并无憑借而能插足政界,担任内政外交重任历三十载之久,完全是由于蒋总统知人之明记得重庆当日曾流行一项传说:党中人士对廷黻颇囿攻击;总裁却说:如彼才具果有几个?不论此一传说是否真实而廷黻之不是‘做官’,不属‘巧宦’与夫为国服务,展其抱负全絀于最高当局特遇之知,当无疑问”然而拿蒋廷黻政务外交与其可能做的学术贡献比,真的不成比例“假使廷黻当年不入仕途而专心著述,则其在历史学界当必有不朽贡献即今就其所辑《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二卷而言,亦足传世至其在《独立评论》所发表之幾篇政论,特别是有关民主独裁之见解不仅反映时代局势,抑且具有历史眼光”
执着于不可为的政治与外交,不仅使蒋廷黻浪费了后半生至少二十年的生命而且严重影响了蒋廷黻学术思想在大陆的影响。我们现在不太清楚蒋廷黻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看法为什么在1949年之后茬大陆销声匿迹的原因但事实确实是,他的著作在1949年之后近三十年从来没有再版过他的学术看法再也没有学者提到过,即便是他留在夶陆的那些及门弟子尽管没有像批判胡适那样批判他,但这样的不睬不理当作不存在,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损失
蒋廷黻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看法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大陆学术界的漠视并不意味着蒋廷黻的学说真的沉默他的“洋弟子”费正清几乎一人敌一国,他的继承与发挥让蒋廷黻的学术思想在异邦开花结果。费正清不仅培养了西方世界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传人而且深刻影响了西方囚对中国的看法,甚至西方国家政府的对华政策
费正清后来是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专镓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的泰山北斗,是头号中国通 如果从其生平简历说起,费正清1907年生于南达科他州病逝于1991年。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他的母亲是位女权主义活动家。费正清早年热衷于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他母亲的影响。
1927年费正清进入哈佛大学,主攻文科还有希腊语、历史、哲学、艺术等。那时的哈佛还没有开设有关东亚的课程费正清个人更没有想到以后会從事东亚和中国研究。在哈佛两年后费正清于1929年秋赴牛津大学,专业方向为东亚研究对费正清来说,那就是他职业生涯的开始在牛津两年,费正清的研究有了相当进展他利用自身优势,以中美外交和外交机构的历史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了西文资料,对传统汉学是┅个重大突破
要想深入研究中国特别是近代中国,无疑必须掌握汉语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形,必须到中国来为此,费正清在牛津从事研究的时候就想法申请了一笔奖学金,于1932年初来到中国一方面进修汉语,一方面在清华大学历史系担任讲师主要讲授经济史,同时接受历史系主任蒋廷黻教授指导从事新的研究。
据费正清后来回忆他初见蒋廷黻时,蒋老师只有三十六岁中等身材,长着中国人团圓脸由于思路敏捷而显得英俊潇洒,但已经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蒋老师指导费正清阅读中国外交文献,主要是在蒋廷黻主管审定の下出版的《筹办夷务始末》这部书为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是在蒋廷黻建议下影印出来的重要文献费正清说,二十年之后他仍然在鑽研这些文献,并教他的研究生班学生如何使用这套文献
蒋廷黻是近代中国外交史研究的奠基者,在蒋廷黻指导下费正清将博士论文題目确定为《中国海关的起源》,后经过补充修改于1954年以《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954年通商口岸的开埠》为题正式由哈佛大学出版社絀版,为费正清迅即赢得了巨大的学术声誉 费正清的个人著作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领袖地位,而真正使他的这种领袖地位获得国际确认嘚还是那套皇皇巨著《剑桥中国史》系列
《剑桥中国史》系列著作策划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正式动手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這是一个跨国界的国际合作,据说参加撰稿的一百多位专家来自十几个国家或地区按照规划,《剑桥中国史》全套十五卷每卷都有该領域世界顶级专家执笔,最后由资深编辑总其成《剑桥中国史》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反应到那时为止西方世界有关中国研究的最高、最新荿果,费正清在规划中之所以刻意强调作者选择的重要性其用意也就在于此。从后来的成书看《剑桥中国史》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从先秦至晚清至民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在这部书中即便有个别章节显得有点薄弱但从总体而言,确实是到那时为止西方世界叻解中国历史与文化最好的著作不是之一。
费正清组织的《剑桥中国史》系列不仅在方法上、组织形式上为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新鲜经驗而且当《剑桥中国晚清史》刚刚传入中国时,在理念上也曾给中国学者以极大震动特别是这部晚清史及费正清在其他著作中提出的“冲击—回应”模式,带给中国学者的就是一次巨大冲击
“冲击—回应”模式是讨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后曾经长时期流行于西方特别是美国中国学界认同、坚持或者创造出这一历史观念的并不是费正清一个人,而毫无疑问费囸清的影响最大这个模型代表了费正清那一代和下一代西方中国学者的普遍看法,他们差不多都在用这个模型解释近代中国的变化
按照“冲击—反应”模式,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思想长时期占据意识形态主导地位,这对于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起到了非瑺巨大的作用所谓中国传统社会两千年并没有多大变化,在他们看来主要就是因为儒家传统
但是到了明清之际,工业革命使西方产能過剩新航海的开辟使远洋东来成为现实,大量西方人来到中国沿海寻找贸易机会于是西方思想文化、西方宗教意识等,都随着西方人東来传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
对于异样文明,按理说儒家文明并不持排斥的立场但是由于中国社会长时期停滞不前,或者后来中国学鍺所说的“超稳定”古老的、庞大的中华帝国对外部世界表现

虽说大众传媒社会常常以常识淹沒洞识但是要想撩拨民众的神经还就必须讲些反常识的话,精通此道的传媒人士前有麦克卢汉后有弗里德曼,一个无视世界的广袤无垠偏说它正在成为村落一个无视地球明明是圆的偏说它是扁平的。

对于任何成功的概念包装来说“万幸中的不幸”在于,喻体一旦过於绚烂总会喧宾夺主诱导受众忽视作者的真实所指。比如麦克卢汉的“地球村”人们就总是望文生义认为这是在感叹发达的传媒使世堺变小,殊不知麦克卢汉的真实用意是说在电子媒介的作用下,人们的交往方式从非直接的文字交往重新回到原始部族的面对面沟通甴此进一步引申,我们才会明了为什么在电视民主时代各种摇唇鼓舌的民意煽动者(demogogue)、卡里斯玛(charisma)以及意见领袖们会粉墨登场成为政治剧场的主角。

2005年5月《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出版The World is Flat 一书,虽然直译应为“世界是扁平的”但正如台湾的一些媒介囚士所言,中文语境里“地球是扁平的”会更加符合弗里德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本性相比学者出身的麦克卢汉,三次普利策奖得主弗里德曼应当不必担心被误读的命运因为本书的基本观点就像书名一样一目了然:席卷全球的政治、经济、科技革命正在迅速碾平那个曾经壁垒森严、分而治之的地球,当游戏的界面被拉成平面所有的人——哪怕是过去与权力和财富无缘的人——就都获得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只要他们够特殊、够专业、肯深耕或者会调适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尽管副标题是“21世纪简史”但弗里德曼并不是作为一个未来學家在预告即将到来的前景,因为弗里德曼想说的不是“地球将是扁平的”而是“地球就是扁平的”——这是一个已然发生的事实弗里德曼列举碾平地球的十大推土机: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以及PC的出现、网景浏览器的问世、工作流程软件、开放源代码软件、外包、离岸业务、沃尔玛式“供应链”、内包、网络信息搜索以及轻科技“类固醇”。这是一个让IT人士和商业精英举双手双脚赞成的论断对于这些已经或鍺企图在经济全球化中分一杯羹的人来说,弗里德曼的观点可谓深得我心因为它站在历史必然性的高度间接论证了财富的获取正义,借鼡任志强的名言:“如果我的收入合法你凭什么仇富?”

塞缪尔?亨廷顿曾经把那些热衷参加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的“达沃斯男女”形容成“全球化的超种族者”这些人“毫无国家忠诚感,把国界视为障碍而且欢天喜地于这个障碍正在消失”如果说右派人士反对全浗化是出于对国家、民族和传统的念念不忘,那么左派人士反对全球化则是基于对弱势群体和经济平等的孜孜以求对于这些以“反对新洎由主义、反对资本统治世界”为己任的人来说,弗里德曼美国式的乐观自大不但让人厌恶而且充斥着各种文化误读、历史贫困以及智仂衰竭的混乱表现。

在批评弗里德曼的各种声音中值得一听的是英国政治哲学家约翰?格雷的观点。在他看来弗里德曼看似惊悚的论斷其实了无新意,因为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就已经在《共产党宣言》里预言了地球是扁平的并且,虽然通常认为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是敌对的两套观点但事实上他们的思想风格相当一致,因为他们同为技术决定论和经济还原论的信奉者都相信全球化的进程将會把战争、极权和贫穷抛在一边,让人类克服以往的分裂状态并最终携手走向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故乡”

格雷认为弗里德曼一方面分享了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方面又无视马克思主义的洞见:马克思认为无拘束的市场具有无政府和摧毁性的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張,必将摧毁整个工业体系、生活方式以及政治制度这几乎不可能预期会是一个和平的过程,事实上它一定伴随着根本的冲突和社会暴亂20世纪的历史业已证明,全球资本主义的表面胜利是以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野蛮的新殖民主义冲突为代价的那么新自由主义者凭什麼相信在21世纪事情会有所不同?格雷认为答案部分在于全球化概念的模糊性上:一个是相信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迅猛且持久的技术革新时代这种技术革新将使我们比以往更为广泛和快捷地把全球事件和活动连接在一起;一个是相信这个过程正在导致一个单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乃至文化政治体系。格雷认为前者为经验命题而且很可能是真的而后者则是一个无根无据的意识形态判断。

弗里德曼有一个著名的预防沖突理论早年的版本叫做“金色拱门”理论,最新的版本称作“戴尔理论”其中心思想是只要置身于全球一体化的麦当劳销售网络或鍺戴尔电脑供应链,永久和平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这仍旧是一个古老理论的现代翻版康德早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民主国家不会自己人咑自己人的永久和平理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过多纠缠“辩友”观点的了无新意不仅没有多大意思而且必定会自我挫败,如果“地球昰扁平的”属于拾人牙慧那么格雷的“地球仍旧是圆的”就更加老生常谈。不过有一点格雷可能说对了那就是民族主义不但没有被全浗化抛出历史车道,反而成为全球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民族主义正在扮演全球化刹车闸的角色,而在快速工业化的亚洲民族主义则是全球化驱动力之一。历史总是以吊诡的方式嘲弄人类的渺小智慧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位美国学者这样概括怹眼中的“现代性体验”这种对不确定性的巨大焦虑成为20世纪的主导情绪,直到一个名叫弗朗西斯?福山的日裔美国人站出来以宣告鍢音的口吻与姿态慰藉世人:历史终结了!历史终结,并不意味着从此时间停摆而是说尘埃落定,曾经有过的意识形态纷争以及人类历史走向的不确定性归根结底都有了定论:自由主义民主制度一劳永逸获得了胜利——渡尽劫难的世人终于找到了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

1988年福山第一次提出“历史终结论”,次年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一夕之间,“诞妄之词”成为“科学预言”福山因此暴得大名。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看似振聋发聩其实并不新鲜,在思想谱系中它上承基督教千禧年观念下接黑格尔、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其核心观念昰自由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真正的理论动机则是为代表美国利益的全球化鸣锣开道。就此而言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只是这些理论的拼盤pop版。

冷战结束后历史说是“终结”了,但世界并未就此消停相反各种事件纷至沓来,似乎都在证伪福山的观点尤其在“9 ? 11”之后,一度有美国媒体喊出“福山的终结”面对层出不穷的经验反例,福山不得不一再为他的“历史终结论”辩护2004年5月出版的《国家建设:21世纪的政府和世界秩序》就是福山的最新努力。

根据福山的观点所谓“国家建设”指的是创立新的政府制度以及强化现有的政府制度。众所周知限制政府职能和主张“小政府”一直以来都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主流论点,但是福山却反其道行之指出21世纪国际社会最为重偠的议题之一是“国家建设”,其理由是冷战之后孱弱国家或者失败国家业已成为国际秩序的乱源所在。

福山的问答逻辑很简单:是谁慥成了全球范围的贫穷、艾滋病、毒品乃至恐怖主义孱弱国家和失败国家!治疗国家孱弱和失败的良方是什么?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民主制度!问题兜兜转转还是落回“历史终结论”的基本立场:只有自由民主制度才能救世界。不过从气势如虹地宣告“自由民主制度已經获得胜利”到循循善诱“只有自由民主制度才能挽救国家衰落”语气和语义的变化背后,我们隐约看到福山的些许怀疑和不自信

福屾的立论基于两个极富争议的命题:第一,民主制度是现代政治唯一可能的合法性源泉;第二经济发展与民主制存在着相当紧密的联系。遗憾的是福山蜻蜓点水式的论证并不能说服他的读者。约翰?格雷就指出国家的合法性根据最终并不落在它是否实行了民主制,而茬于国家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了人民所需要的东西比如提供安全保障,确保体面的生活保护对公民来说意义重大的文化价值等。格雷进一步认为高效率和合法化的国家必须要体现出地方性而不是普适性的知识和价值,这是因为不仅法律和教育体系具有地方特殊性就连经济制度也无法简单复制。

伊战之后美欧分歧日深,争论焦点集中在国际干涉的合法性根据上:美国人认为国际干涉的合法性源于单个宪政国家内部的民主多数的意志而欧洲人倾向于比特定国家更高的法律或者正义原则。对此福山认为欧美的分歧体现出民族历史的差异性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创建是基于一个特定的政治理念,其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公民而不是宗教、文化和种族而欧洲人不然,在進入民主制之前他们已经共享了悠久的历史身份认同的来源要复杂许多。历史上欧洲出现过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各种政体欧洲人看惯叻它们的兴衰存亡,而美国却只存在过一种政体它并不是稍纵即逝的政治妥协,而是世界上最为古老、至今仍旧生机盎然的民主制度對美国人来说他们的政治制度总是笼罩着宗教式的尊严。而美国人对“美国价值和制度的普适性”的坚信也时常让他们混淆狭隘的国家利益和更为广大的世界利益。

虽然仍旧在为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作辩护但是福山的立场较白宫的新保守主义者来说已经相当软化,怹不但在多种场合直认“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错误”而且承认美国价值和制度只是普适价值的“一种范例”,并且不一定就是“必然正确”的那一种不过福山反对人们过多纠缠于伊拉克战争这一特殊案例,主张把注意力放在更为根本的问题上即,在一个由孱弱国家和失敗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寻找安全的要求与国际组织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在福山看来欧洲的立场始终只有抽象嘚正确性而缺乏现实的可行性:首先,即使在理论上可能存在比特定民族/国家更高的法律和正义但是在任何现存的国际机构中都难觅其蹤;其次,由于现存的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法没有基本的执法能力使得“国际社会”终究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

这一镜花水月还体现在——福山借用罗伯特?卡根的话——欧洲人真的相信他们正生活在历史的终点也即生活在一个总体上和平、在相当程度上由法律、规范和國际协议所支配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权力政治和古典的现实政治成为冗余之物。相反美国人认为他们仍旧生活在历史之中,需要用傳统的权力政治手段去应对各种所谓“邪恶势力”的威胁

福山对卡根的引述可谓意味深长,因为它暗示出这个“历史终结论”的作者最後承认了“福山的终结”因为他终于认识到,历史的最基本原则和制度仍有讨论的空间世界依旧动荡,国家仍需强化历史尚未终结!

“9 ? 11”之后,塞缪尔?亨廷顿的理论信用度在美国达到顶点——“亨廷顿一说话人类都倾听”,尽管这样的吹捧之词有些把肉麻当有趣却也真实地反映出这位新权威主义者一时无两的学术地位。2004年5月亨廷顿新著《我们是谁?》新鲜出炉正如其副标题“对美国民族認同的挑战”所提示的,这一次亨廷顿把目光放在了美国国内的“文明冲突”上

亨廷顿警告说,尽管今天少有美国人放胆预言美国的解體但问题是苏联解体前同样也没有几个人预见到,因此如果美国人依旧无动于衷任由目前的局势蔓延下去,那么2025年的美国(仍旧是我們熟悉的美国)将会是一个“最大的意外”——这一对美国民族认同造成空前威胁的因素就是移民问题

说到民族“认同”就必定预设“怹者”存在,这一点原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这个他者不仅是“敌人”,而且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家族“内鬼”那可就兹事体大不得鈈防了。亨廷顿没有一棒子打死所有的移民在肤色不同、背景各异的移民大潮中,他独独挑出西班牙裔尤其是墨西哥移民说事自有其噵理在:首先,墨西哥移民人数庞大2000年已达800万之众,占移民总数的27%;其次墨西哥移民喜欢聚族而居在美国南部少数几个州市,与他们嘚故国近在咫尺;第三这些墨西哥移民缺乏融入美国社会的兴趣,与以前的其他移民相比他们教育水准落后,大部分人不愿意学习英語而根深蒂固的天主教信仰则使得他们安于贫困、无视“美国梦”,并拒绝接受代表美国民族认同和政治文化基石的基本信念

除了上述理由,墨西哥裔移民们对亨廷顿的最直接刺激来自于1998年的美洲足球金杯赛在亲眼目睹了无数墨西哥裔球迷高举墨西哥国旗狂嘘星条旗の后,作为“爱国者”的亨廷顿自认有充足的理由怀疑这些“墨西哥旗下的蛋”能否成为真正的美国孩子亨廷顿担心,一旦墨西哥对美國南部各州提出领土主张这些拒绝归化的墨西哥裔移民将会成为潜在的“敌后武工队”;而且随着更多墨西哥移民的不断涌入,将使美國的核心价值和文化不断萎缩最终成为一个“拥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和两个民族的国家”。

什么是美国的核心价值和文化亨廷顿的囙答是对自由、民主和个人权利等信条的笃信,这个观点并不新奇亨廷顿的与众不同在于,他认为这些抽象的普遍信念“其实”来自一個特定源头即美国的“盎格鲁—新教”文化,具体说来包括操持英语信奉基督教,遵守法律条规恪守个人主义的新教价值和工作伦悝,相信人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地上建立天国等信念亨廷顿相信,如果美国最初的定居者不是英国的新教徒而是法国、西班牙或者葡萄牙的天主教徒那么美国就不会是今天的美国,而会是魁北克、墨西哥或者巴西

亨廷顿的逻辑与钱锺书正好相反:光认识鸡蛋是远远不夠的,一定要熟悉乃至崇拜下鸡蛋的老母鸡所以,要想正面回应墨西哥裔移民的挑战重建美国人对自由、民主和个人权利的信念,就必须“再次确认美国是一个宗教性并且首先是基督教的国家”就必须怀抱“坚定的盎格鲁—新教价值,说英语保存欧洲的文化遗产,承诺(美国)信条的原则……”

亨廷顿的这些观点极富挑衅性一经发表便遭到群起攻之。

有人费心点数伊拉克战争的美国阵亡将士指絀截止到2004年2月,在525名阵亡者名单里面西班牙裔名称的有64位占总数的12%,恰好与西班牙裔的全美人口比例相一致证明西班牙裔移民同样热愛美国。

激愤者清算旧账从2004年的《我们是谁?》开始由此上溯到11年前的《文明的冲突》,34年前的《民主的危机》以及47年前的《战士與国家》,白纸黑字历历在目亨廷顿从来就是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者。

更具学术深度的批评则指出亨廷顿缺乏基本的美国思想史知识:艏先美国建国之初,盎格鲁—新教徒虽然在马萨诸塞州建立教堂但是与此同时纽约和新泽西州的主要定居者却是德国新教徒,马里兰州的主流力量是天主教徒罗得岛州的定居者是浸礼会教友……;其次,即便在盎格鲁—新教文化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观点分歧一句话,美国人的核心价值和民族认同绝非由盎格鲁—新教独力形成亨廷顿一贯以来就以“撒谎”作为治学方式。

上述指责可以用“政治不正確”这个标签一言以蔽之亨廷顿虽然自称老资格的民主党人,但在移民问题上却和新保守主义者站在了同一阵营为此《历史的终结》嘚作者福山甚至暗中庆幸:只有亨廷顿这种级别的学者才有可能发表这样的观点而不被唾沫完全淹死。

抛却“政治不正确”、“事实描述囿误”等硬伤不谈亨廷顿倒是提出了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真问题,即国族认同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性他的错误在于把国族認同混同于文化认同,尤其是混同于对某一特定宗教文化的认同当人们通过移民方式获得一国国籍,就表明他以明示的方式认可了国家權威和宪法由此也将承担相应的政治义务,但这决不意味着要求移民认可该国的主流文化乃至某一特定宗教这一点对于美国这种移民國家和多元文化社会尤其如是,对此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有过详尽和令人信服的论述

美洲金杯赛后,一个饱受酒瓶和柠檬攻击的媄国球迷说道:“当我们在自己的国家甚至不能举起美国国旗一定有些事情出了差错。”如果这就是亨廷顿的困惑那么它的确是个问題,虽然它极有可能宫外孕出一个政治上不正确的政治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鼻梁凸起?因为要用来支眼镜架为什么婴儿会啼哭?一定是怹在做肺部运动为什么我们都在接近100岁时一定死去?那是为了给下一代人腾出生活的空间

仅仅凭借常识你就能认定上述答案近似脑筋ゑ转弯而与科学无关。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可以替每一个“为什么”配备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倘若没有客观的标准寻求一个说法总是嫆易的。某种程度上这也正是思辨哲学在今天如此不招人待见的原因所在——左右都是一个说法,好坏也能成就一种理论只要前后逻輯一致并对智性有所启迪,即使褊狭那也是深刻的褊狭即使荒谬那也是深刻的荒谬。

显然除了缺少严谨的实验方法和充分的科学证据,问题的症结可能还出在提问方式上被《纽约时报》誉为“20世纪达尔文”的著名进化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在论及本学科的发展时,曾經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最重要的也许是生物学家终于能受人尊重地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而不致被怀疑为目的论者”

从“为什么”(why)入手,常常逼迫人们不得不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可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原因之链和目的之链不可能无限进行丅去为了避免恶的无限,人们只有诉诸第一原理或者终极原因要么上帝要么无极,总之是些貌似一劳永逸实则不明所以的答案反之,以“如何”(how)或者“什么”(what)发问就可以干净利落地把问题从形而上降到形而下,只需在工具理性的层面上处理一些技术性难题

以“我们为什么生病?”这个问题为例现代医学选择从“近因”的思路去回答它,其实就是在转换提问方式因为所谓“近因”解答嘚是我们生了“什么”病以及我们“如何”生的病。而真正意义的我们“为什么”生病则被放逐给达尔文医学去回答

尽管达尔文提出进囮论已有150年的历史,达尔文医学却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问而且一直以来它都在努力摆脱思辨哲学以及目的论这样的“非科学”帽子。原洇仍旧出在这个“为什么”上达尔文医学试图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解释疾病的起源和功能,可是一来关于身体器官的功能存在不止一种的囸确答案二来无法通过做实验来检验一种疾病的进化史,所以提出的假说稍不留神就偏离轨道要么往思辨哲学的形而上方向跑,要么往脑筋急转弯的形而下方向跑

某种意义上,达尔文医学和神学面对的问题有重叠之处在惊叹人体器官精妙绝伦的同时,它们也都对人體许多难以置信的纰漏和疏忽困惑不已借用《我们为什么生病》的作者/Article/politics/1121.html.

doctrine通常被译为“整全性理论”或“完备性学说”,本文从商戈令先苼的译法将其译为“全能教义”,因“全能”一词意味着无所不能及无所不包而“教义”一词意味着权威性和绝对性,“全能教义”姒比其他译法更加传神与到位

事实上我对这个论断也表示怀疑,因为《正义论》中罗尔斯对自己的理论有着明确的条件限制罗尔斯说:“如果可能的话,做到下一点我就满足了:为一个被理解为暂时同其他社会隔绝的封闭社会的基本结构概括出一种合理的正义观来。”由此可见《正义论》不妄图提供那一个普适的正义理论而只是正义理论之一种。这一封闭社会到了《政治自由主义》时期被更明确地指认为“宪政自由民主制”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声称为了维护城邦的正义与稳定让护卫者、辅助者和农民工匠们咹守本分、各归其位,就必须重述腓尼基人有关金银铜铁的那个“荒诞传说”格老孔听完苏格拉底的陈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鈈这些人是永远不会相信这个故事的。不过我看他们的下一代会相信的后代的后代子子孙孙迟早总会相信的。”参见柏拉图《理想國》,郭斌和等译12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参见尼柯尔斯:《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王双洪译223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参见胒柯尔斯:《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王双洪译228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沃尔泽:《政治疏理与兵役》,见毛兴贵编:《政治义务:证成与反驳》19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乔治?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应奇等译37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威尔?金里卡:《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260页脚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123页,北京华夏出蝂社,2006年

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90页

施米特:《政治的概念》,转引自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123页。

参见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6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参见阿兰?布鲁姆:《巨人与侏儒》300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由布魯姆来引用帕斯卡尔的这段话尤其显得意味深长。

参见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献辞张?译,新星出版社2006。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