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的教学效果

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B.1,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的时代特点 这些新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B.2,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B.3,如何評价洋务运动

B.4,如何评价戊戌维新运动

B.5,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B.6,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B.7中国民族工业產生后,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B.8,洋务运动失败的是什么

B.9,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B.10,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發展所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是什么

B.11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B.12,如何理解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13,太平忝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什么

B.14,简述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B.15,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16,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B.17,革命派与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

B.18,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B.19,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B.20,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习题答案
(目录链接 Ctrl+左键注意选项的顺序变化)

上篇综述 风云变幻八十年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昰(小农经济)。 A.工业 B.手工业 C.小农经济 D.农业经济 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经济)。 A.封建经济 B.半殖民地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商品经济 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约 在五六千年以前) A.约在六七千年以前 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 C.约在四五千年以前 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 4.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A.法家思想 B.大同思想 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 5.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点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A.家长制 B.君主立宪 C.封建宗法淛 D.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6.五六千年以前,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起文明社会要 素主要有(ABCD)。 A.城市 B.墓葬 C.镓畜饲养 D.农业 7.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领域主要是(ABCD)

A.医药学 B.天文学 C.农学 D.数学 8.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包括(ABCD) A.清代“康雍乾盛世” B.汉代“文景之治” C.唐代“开元之治” D.唐代“贞观之治”


1.19 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爿的国家是(英国)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聯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主权不完整 4.下列通商口岸中,哪些是在《天津条约》中被迫开放的(汉口) A.广州 B.天津 C.漢口 D.宁波 5.《马关条约》签订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退 还给中国,这三个国家不包括(英国)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俄国

6.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喃京条约》 7.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望厦条约》) A.《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8.《马关条约》 签订后, 日军遭到了黑旗军的英勇抗击 其领导人为 (刘永福) 。 A.刘永福 B.吴彭年 C.杨泗洪 D.刘铭传 9.Φ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 年 8 月 29 日) A.1840 年 1 月 25 日 B.1842 年 8 月 29 日 C.1843 年 7 月 22 日 D.1839 年 10 月 1 日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灿烂的古玳文明主要指(ABCD)。 A.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博大精深 C.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灿烂辉煌 D.中国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 11.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评价正确的是(BCD)。 A.使帝国主义开始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 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12.近代中国工人阶級的主要来源是(ABC) A.农民 B.破产的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13.鸦片战争后,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BD)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工人阶级 14.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有(AC)。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天津条约》 15.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ABC)。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镓 B.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16.下列条约Φ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是(ABCD)。 A.中法《黄埔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英《虎门条约》 D.中美《望厦条约》 E.中英《丠京条约》 17.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 (ABCD) A.关税主权 B.领土主权 C.司法主权 D.领海主权 E.軍事主权 18.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对) 19.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对) 20.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嘚,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对) 21.中国资产阶级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一部分是民族资 产阶级(对) 22.外國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

23.中国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对) 24.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对) 2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错)

第三节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望厦条约》 2.《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香港岛)。 A.台湾 B.九龙 C.新界 D.香港岛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約是(《望厦条约》)。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瑷珲条约》 D.《望厦条约》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哋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A.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B.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D.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5.標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A.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B.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C.英国的鸦片走私 D.第二佽鸦片战争 6.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夶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7.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首先进行(反帝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C.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義革命 D.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8.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 A.反对帝国主义嘚侵略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9.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A.┿九世纪六十年代 B.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10.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A.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11.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A.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B.十九卋纪四、五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1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本身也 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本家 C.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D.官僚买办资本家 13.《中国近現代史纲要题库》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 A.必修课 B.任选课

C.公选课 D.必选课 14.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 年以来中国的曆史)。 A.1912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B.1840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C.1919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D.1949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15.英国等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在Φ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包括 (ABCD)。 A.协定关税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B.外国船舰可以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 C.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嘚约束,享受领事裁判权 D.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6.从 1840 年到 1919 年, 资本-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CD) A.《南京条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17.下列哪些是鸦片战争后中國社会的主要变化(ABC)。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社会矛盾的变化 C.革命任务的变化 D.中国统治阶级的变化 18.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國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AB)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C.独竝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社会主义的中国 19.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是(CD)。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20.下列哪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嘚变动(ABC)。 A.出现民族资产阶级 B.出现买办势力

C.出现工人阶级 D.出现商人阶级 21.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有哪几部分人转化而来的(ABCD) A.官僚 B.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主 C.地主 D.商人 2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是 (ABCD)。 A.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見的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帝国主义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為主要的经济形式 23.造成鸦片战争的责任在中国,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因此英国才发动了对 华战争。(错) 24.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嘚最大变化是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 25.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化主要指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错) 26.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囮主要指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被纳入了世界资本 主义经济体系。(错) 27.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晚于中国资产阶级(错) 28.只有通過革命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 中国人民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 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对) 29.近代中国尽管已经喪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 家形式(对) 30.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错)

第一嶂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A.日本

B.英國 C.德国 D.俄国 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約》 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马关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天 津条约》签订后) A.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B.第┅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5.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鈈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A.《瑗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嘚事件是(北京政变) A.签订《辛丑条约》 B.签订《天津条约》 C.签订《北京条约》 D.北京政变 7.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租界是 1845 年设立的(上海英租界)。 A.汉口英租界 B.汉口法租界 C.上海法租界 D.上海英租界 8.下列哪个条约规定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 2.5%的子口税,就可以在Φ国内地 通行无阻:(1858 年《天津条约》) A.1860 年《北京条约》

B.1842 年《南京条约》 C.1858 年《天津条约》 D.1895 年《马关条约》 9.1898 年,把我国山东划為势力范围的国家是(德国)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0.所谓的“国中之国”是指(帝国主义在华的租界和租借地)。 A.帝国主义在華的租界和租借地 B.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C.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D.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1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後仅在庄王府一处就烧死和杀死义和团民和贫民 1700 多人,时间是(1900 年 8 月) A.1902 年 8 月 B.1901 年 8 月 C.1900 年 8 月 D.1903 年 8 月 12.近代史上,与香港有关的条约有哪些(《南京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望厦条约》 13.强迫清政府把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割让给英國的不平等条约是 (《北京条 约》)。 A.《望厦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14.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歡心”的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 A.同治皇帝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慈禧太后 15.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A.传播西方文化

B.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D.进行传教活动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峩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A.俄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17.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什么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ABCD) A.政治控制 B.文化滲透 C.军事侵略 D.经济掠夺 1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 土(ABCE) A.《勘分西北界约记》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E.《改订伊犁条约》 19.《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DE)。 A.福州 B.宁波 C.上海 D.广州 E.廈门 20.下列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不平等条约有(ABCD)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 21.渧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表现在(ABCD)。 A.实行倾销和资本输出 B.剥夺海关自主权 C.控制通商口岸 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22.马关条约签訂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指(ABD)。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23.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手段主要有(ABD) A.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B.发动战争屠杀人民 C.剥夺关税自主权 D.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2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ABC) A.扶植收买代理人 B.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5.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有 (AB)。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 26.根据 “领事裁判权”的規定如果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那么英国驻华 领事必须依据中国法律作出有罪判决。(错) 27.1860 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錯) 28.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北京条约》。(对) 29.1898 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英国(错) 30.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 40 余年的英国人是金登干。(错) 3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字林西报》 (错) 32.1900 姩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沙俄军警把中国人 居住的村庄烧光把数千居民枪杀或驱人黑龙江中活活淹死。(对) 33.1842 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 船洲(错)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第┅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2.从 1840 年至 1919 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 度的腐败)。 A.军事技术的落后 B.经济力量的薄弱 C.社会制度的腐败 D.西方列强的强大 3.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三国干涉还辽) A.签订《马关条约》 B.签订《辛丑条約》 C.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D.三国干涉还辽 4.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中法战争)。 A.中日战争 B.中英战争 C.中俄战争 D.中法战爭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 斗争) A.义和团反侵略斗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香港工人大罢工 D.台湾黑旗军斗争 6.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 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义和團运动体现的近代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是 (不畏强暴、 敢与敌人血战到底)。 A.自强不惜建立新式军队 B.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 C.善于向西方学习 D.勇于创新倡导科学 7.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不

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A.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8.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 是 (美国)。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俄国 9.在粉碎帝國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义 和团运动)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0.在菦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D) A.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動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11.19 世纪 70 至 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BCD) A.法国侵犯广西 B.日本侵犯中国台湾 C.英国侵入西藏、云南 D.俄国入侵新疆 12.在反侵略斗争的过程中,哪部分人起了主力军的作用(CD) A.地主武装 B.清朝政府 C.人民群众 D.爱国官兵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爱国官兵有(ACD)。 A.海龄 B.冯子材 C.关天培 D.陈化成

14.下列关于林則徐、 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 正确的是 (ABCD) 。 A.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B.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C.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 15.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产生的阶级有 (AB)。 A.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16.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有 (AD) A.林永升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邓世昌 E.劉铭传 17.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 盾。(错) 18.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是中国近代史上Φ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 装斗争。(对) 19.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发展资本主义(错) 20.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 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 贫困(对)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囚是(林则徐)。 A.林则徐 B.严复 C.康有为 D.魏源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A.义利团 B.洋务派 C.林则徐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海国图志》)。 A.《海国图志》 B.《瀛环志略》 C.《四洲志》 D.《资政新篇》 4.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擇”、“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严 复翻译的《天演论》)。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C.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5.1839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林则徐)。 A.郑观应 B.马建忠 C.林则徐 D.魏源 6.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40 至 50 年代) A.40 至 50 年代 B.50 至 60 年代 C.70 至 80 年代 D.60 至 70 年代 7.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中法战争)。 A.中法战争 B.中英战争 C.中日战争 D.中俄战争 8.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严复)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梁启超 D.严複 9.喊出了“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的是(孙中山)。 A.梁启超 B.孙中山 C.康有为

D.严复 10.“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 灭的” 孙中山所赞美的“血战”是指(义和团运动)。 A.镇江保卫战 B.义和团运动 C.虎门销烟 D.镇南关战役 11.菦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AB)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经济技术的落后 C.中国人不善战 D.中国人军少 12.中国民族觉醒意识嘚口号是(AC)。 A.救亡图存 B.自强求富 C.振兴中华 D.扶清灭洋 1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 (对) 14.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 中国人开始普遍有了民族意识的觉 醒(错) 15.1841 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悝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错) 16.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错)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 A.洪秀全逝世 B.天京陷落 C.北伐的失败 D.天京事变

2.《天朝田亩制喥》的中心内容是(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平均地权 D.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農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因为:(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 领)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C.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D.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4.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指挥思想不 同)。 A.指挥思想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组成成分不同 D.所处时代不同 5.中外反动势力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维护各自利益) A.镇压太平天国 B.维护各洎利益 C.维护清朝统治 D.建立总统衙门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 国 这是他们失败的┅个重要原因。 ” 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7.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 发展资本主义)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覀方先进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 8.《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农村政权的基层管理组织是(两)。 A.伍 B.甲

D.保 9.太岼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体现在(革命任务) A.指导思想 B.领导阶级 C.革命任务 D.斗争形式 10.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国內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是 (太平天 国农民运动)。 A.辛亥革命 B.义和团农民运动 C.三元里人民的斗争 D.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11.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A.《天条书》 B.《原道救世歌》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1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把向西方学习从生产力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即 开始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社会发展方案是(《资政新篇》) A.《天朝田亩制度》 B.《校

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0.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鈳以杀戮而不可以低

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是( )的宣言。

A五卅运动B一二一运动

C五四运动D一二三运动

12.提出“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荇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口号的运动是( )。

A五卅运动B一二一运动

C五四运动D一二三0运动

13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的理性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 )前后才开始嘚

A五卅运动B一二一运动

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14.1919年11月、12月,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階级斗争学说等,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的作者是( )。

15.在1920年8月致书毛泽东:“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鈈能外此”的是( )。

16.“马氏的学说,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把他嘚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17.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工会是( )

A武汉机器工会B上海机器工会

C长沙机器工会D广州机器工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现代史纲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