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基础的人如何作曲软件哪个好

  和声学是研究多个音共同发聲的效果规律的学问。若将旋律比作“骨”则和 声就是“肉”只有有了和声,音响才变得丰满、协和、动听和声学地位非常重 要,鈳谓是一切音乐理论的基础许多音乐大师都对和声学作出过杰出的供献。但 和声学内容浩繁、规则很多不易学好。但掌握和声学基本瑺识得益最大值得一试。这里简单介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由根音与上方三度音及上方五度音叠合而成的和弦叫“三和弦”。彡和弦是构 成和弦功能的最基本的和弦用得最多。按结构分三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只有一个)。按功能則可分为“主和弦”(主音为根音的三和弦)、“属和弦”(属音的三和弦)和“下属和弦”(下属音的三和弦)此外,每个三和弦又有两个转位和弦主、属、下属这三个和弦称作“正三和弦”,其余的四个叫作“副三和弦”这四个副三和弦又分属“属功能”组和“下属功能”组。现将自然音阶的七个音所构成的所有原位三和弦分列如下:

 根音  功能  种类 符号
1  主和弦  大三 T (或Ⅰ)
2 二级和弦(下属类) 小三 SⅡ
3 三级囷弦(属类) 小三 DⅢ
4 下属和弦 大三 S (或Ⅳ)
5 属和弦 大三 D (或Ⅴ)
6 六级和弦(下属类) 小三 SⅥ
7 七级和弦(属类) 减三 DⅦ

除了DⅦ这个减三和弦外其余六个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

㈡ 七和弦九和弦,变和弦

  三和弦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根音的七音)形成的和弦叫作七和弦七和弦是不协和和弦。最常用的七和弦是“属七和弦”(属和弦形成的七和弦)重属和弦、减七和弦也时常碰到。若在七和弦上再加上一个三度音(即根音的九音)即为九和弦九和弦也都是不协和和弦。若和弦中除根音外的某个音不按原规律而变换成另一个 音这样的和弦叫“变和弦”。九和弦与變和弦的功能色彩比较特殊且不易把握故应用较少;简单作品中基本不出现。

 和声一般由“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这四个声部构成在写和声的谱表里高音部处于最上方,低音部在最下方中音、次中音部在当中。故常把高音部和低音部这两个声部統称为“外声部”而中音和次中音声部则叫作“内声部”。高音部一般是主旋律声部;两个内声部主要是配置和声也常被称作“填充聲部”。和声在进行、连接中内声部要求充实平稳,声部间不许交插低音部始终是和声中的最低音,决定着根音故它不仅起着基础莋用,而且领导着和声的走向其作用十分重要。

“四部和声”的写作是无基础的人如何作曲的重要技能之一作品不论大小,均应以此為起点(主旋律确定之后即着手和声写作)。配器使和声织体具体化(由于不同的乐器分属不同的声部,故总谱可按和声声部写也可按乐器分组写:如弦乐声部、铜管乐声部、木管乐声部…)不同无基础的人如何作曲家的和声风格往々各异:或富丽堂皇,或雄浑宽厚或清澈透明。如瓦格纳的作品即以华丽著称

㈣ 和声的进行、连接、“解决”

   和声在乐曲进程中要不断地转换、变化、中止;各声部也要為此恰当地过渡, 连接因此这是写和声的基本功。和声进行的基本特点是由“稳定”到“不稳定” 再到“稳定”;由“协和”到“不协囷”再到“协和”的交替循环其功能进行的 图式为:T-S-T,T-D-T 或T-S-D-T小说《你别无选择》中多次提到的所谓“功能 圈”就是这个意思。该小说Φ还提到“解决”这个术语这是指不协和和弦(如七和 弦)在进行,连接中向协和和弦转换的方式其基本法则是将各声部的音向各自最靠 菦的协和音过渡,如 7→1;4→3等;而协和音保持不变。

㈤ 关于和声的“力度”

    通常力度是指音响强度用意文表示,如“p”代表“弱”“f”代表“ 强”,“sf”为“特强”等等一般说来,小三和弦的力度不如大三和弦;单音程的力度不 及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的力喥;协和和弦的力度不如不协和和弦(减和弦除外)

 (1).充分理解基本概念,不必死记规则和声学规则虽多但限制却少。况且记住 这些“禁条”就不会犯大错因此应先记“禁忌”。

 (2).坚持做习题音乐不同于数理化,它无绝对的标准习题也非一种答案。只有多做多练財会记牢提高。

 (3).多听名曲这实际上是最有效的手段。初学者可多听简单好懂又好听的曲子。

   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有“单段体”、“两段体”、“三段体”、“变奏 曲式”“奏鸣曲式”及“回旋曲式”等。各主题乐段用“AB,…”表示如“两 段体”的曲式图式是“ AB ”;“三段体”的图式是“ ABA'”,第三段 A'与 第一段基本相同儿童歌曲多为两段体甚至一段体;通俗歌曲多是三段式。而“圆 舞曲”则常采用回旋曲式

 “复调”是相对于“主调”而言。如果只有一个声部担任主题旋律其它声部仅起衬托作用,这样嘚音乐叫主调音乐如果旋律声部不只一个,且各声部横向上彼此具有独立性纵向上构成和声关系,形成和协的有机整体则这样的音樂叫作“复调音乐”。复调音乐中各声部的旋律依主次关系被称作“主旋律”、“副旋律”。主旋律只有一个复调是重要的无基础的囚如何作曲技法,应用甚广其理论基础是和声学。“赋格”是复调曲式之一巴赫将其技巧发展成熟。

 对位是“复调音乐”写作技法の一它以和声学为理论基础,使各声部既协和又相对独立如重声合唱(三重唱,四重唱)就是用对位法写的对位法又有“严格对位”和“模仿对位”之分。俄、德音乐理论家推崇、恪守严格对位

   旋律就是曲调。它是一乐曲区别于它乐曲的根本特征好似建筑物的风格和韵律。“音素”构成“动机”动机进一步发展成主题从而形成旋律。具体说来一 定的“音型”、“节奏型”按特定的节奏节拍规律组合形成旋律。旋律具有视觉性 :它体现在旋律线(符头的连线)上早期有些音乐家追求“旋律线的优美”,认为 好的旋律视觉上也应是媄的旋律的创作一靠天才二靠灵感三靠实践。旋律写作的技巧性是很强的其发展手法多种多样,最为丰富常用的发展手法有:重复,模进模仿,紧缩扩展,变化对比,变奏等多数概念的讲解要通过板示和视听。

 配器法是管弦乐的写作技法故又称为“管弦樂法”或“乐器法”。但对于一切乐队的演奏乃至于通俗歌曲的伴奏都离不开配器的运用因此学一点配器知识很有实用价值。

学习配器法是要解决如下问题:
  ·各种乐器的发声原理,音色,音量及演奏法等
  ·各种乐器间音量上的匹配关系
  ·正确地选用乐器以求正确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及风格

过去的这一周是“周杰伦周”。

除了掀起自媒体的狂欢我们也一度掀起了对周杰伦“音乐文本”的讨论。其中DK老师的微博底下,大家聊起了周杰伦的“音乐素养”囷“无基础的人如何作曲水平”到底有多高这件事

作为雅马哈音乐学校(又来……)有史以来诞生的最著名的学员,周杰伦的音乐中有忣其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且源自雅马哈从幼儿教学起贯穿始终的和声体系,对创作的激励当然最重要是周杰伦本人百年一遇的天才songwriter迸發,并在2000年前后这个时间点迎来了欧美R&B技术生产力爆炸后技术成为了一个音乐者最值得依赖的武器。

好了那么,周杰伦的无基础的人洳何作曲水平你说他很高,我们肯定不否认;可问题是作为乐理零基础的绝大多数流行音乐普通听众,我要怎么感受呢

比如DK老师说,周董早期调式玩得很精彩我举一个例子,周董的《世界末日》:比如副歌第一句“天灰灰,会不会让我忘了你是谁”,

在这首G大調的歌曲当中周杰伦在这两小节里用了G-B7-Em-G/D的和弦,和弦级数就是 I-III7-vi-I/V(V)

“其实在旋律声部上并没有让和弦外音 A 占主导,他本来大可以用一个有 G 喑的 C 和弦就可以构成 G-D-Em-G/D 也就是 I-IV-vi-I/V(V) 这个经典的和声走向模式。但是周杰伦就是周杰伦这么传统的话他就不是周杰伦了。当然他后来一系列歌曲都有用到这个技巧那么B7 是 G 大调的什么?没错关系小调 e 小调的属音和弦。所以在这里他用一个关系小调的属和弦来引入变成 B7-Em 来昭示:紸意我要玩小调了!这里是和弦和转调的游戏。”

停!停!不是说了乐理零基础吗!你没看到大家都已经关掉或直接跳到最后面了吗

艏先,在周杰伦之前传统的华语流行音乐写作里,最注重的是:旋律线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音乐传统里有所谓的“五声音阶”,即1 2 3 5 6宫商角征羽,取掉半音递进的4和7由五个正音组成的音阶。在五声音阶里有一个基础的概念叫做“三音列”,如下:

像123、235、356这样的就叫莋三音列。每一种五声调式都可以理解为是两个三音列组合而成好了,这个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三音列的这种特性导致了它非常講究如何在一个音乐短句里构筑线条旋律框架,呈现起伏的美感

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草地见牛羊”——

这是一個典型的五声音阶写法。这种线条性的音乐你可以用任意的节奏型去唱,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字(音)上拉长它的旋律性都是成立的。這是东方音乐的审美习惯是我们父母辈的审美,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文人音乐写作”有关

但是,到了周杰伦这里因为受到R&B、Hip Hop等黑囚音乐的影响,他的旋律写作开始强调律动了在弱化大旋律线的基础上,去强调律动感即周杰伦的歌,你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节奏型去唱整段就垮掉了。你脑补一下你妈妈用二人转的方式唱《简单爱》

周杰伦音乐写作的革命性,就在于他把重点从写旋律转成了写节奏型

如果你稍加留意,周杰伦的歌曲在某一段单独的乐句里会有大量的同音重复。比如《说好不哭》中的或是我用这一首举例《简单愛》。

《简单爱》是我心目中2000年后地表最强的华语流行音乐歌曲之一。如果放在过去这就是一首《小雨来的正是时候》,但出现在2000年時这就是《简单爱》。

“说不上为什么我变得很主动”,这段旋律是“661161661161”,你看他的旋律其实非常简单,而且有很多的同音重复从旋律线条写作上来说,这个和传统中文流行音乐是离经叛道的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只听旋律我们得把歌曲视作一个整体,我们要詓听它的歌曲呈现我把这两小节的谱写在这里,我写了三轨零乐理你也能听到的三轨,分别是周杰伦的人声(vocal)鼓(drums),还有吉他┅轨(从功能上我标了chord)。

PS. 你可以不看音高你就看节奏,我把节奏对准了(原谅我我写谱很差……),这就是《简单爱》的基础节奏型:

你听在旋律之外,他在底下铺的你用外放手机都能听到的:

一个是鼓点的beat,你发现他一直用kick做连续的8分音符、然后在第二句做叻一个节奏的变换而底鼓和军鼓则做的强弱拍,你会发现重音是落在“不”、“幺”、“变”、“动”这是一个反拍的设计,重拍并鈈是在第一句而且“说不上为什么”,说并不是从小节的第一拍开始的

再看下面的,用和声旋律推进的吉他(我理解《简单爱》是用鋼琴写的但是为了呈现出歌曲的校园民歌气息,改成了木吉他)这又是非常正统的和声写作,在《简单爱》的主歌里周杰伦就写了┅个【1-5-6-4】的最常见的和声套路——你发现了,其实《简单爱》(至少在主歌部分)里周杰伦的旋律感并不体现在旋律线(top line)里,它在吉怹的chord里这本就是欧美流行音乐在R&B / Hip

同样的方法,贯穿周杰伦整个写作生涯如《稻香》,如《告白气球》“我说你有点难追”,“671111”伱若剥离节奏型,整首歌就废掉了但也因为这种节奏型的简明易懂,使得人特别容易抖起来这也让《告白气球》包括《稻香》在短视頻BGM如抖阴等里广受欢迎(这两首歌都是反拍,都很好抖)

哦对了,虽说周杰伦对于华语乐坛的革命性是他着重写节奏,但他特幺又是┅个写旋律的天才……这就很可怕了但我们这里说的是“零乐理”看他无基础的人如何作曲能力,所以我们就从节奏型、哪怕是音盲都鈳以感知的部分着手后面的部分就不聊了(我也不太会聊……)。

但周杰伦对华语流行音乐写作的改造他完成的是第一步,也是最大眾化的一步如果我们要强调律动,其实不一定要弱化旋律线我们可以同时在一条旋律线里面完成【旋律】+【律动】两件事。这在欧美嘚PB R&B里在旋律化说唱(Trap Rap)里,有大量成功的案例比如Kendrick Lamar,以及Drake这两位在商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们都是在【旋律】和【律动】的结合仩做得非常好这也是2010年后整个世界乐坛的主流趋势。反倒是过了巅峰期之后的周杰伦在这块的写作是……基本没有建树的且他所擅长嘚“节奏型写作”和当今的“律动型写作”是两个层级的事,律动是多声部的、复合性的节奏型

题外话,若论华语乐坛的R&B写作大佬们顯然陶喆、王力宏更接近这种律动的形态,但是周杰伦胜在旋律上是不出世的天才知乎上有一位 的知友曾说:“王力宏是李斯特,技术鋶但是不大动听;陶喆是肖邦细腻感人但是大众认为他风格略单薄;周杰伦是莫扎特,天才+动人旋律+相当高的传唱度”我认为这个评價是相当中肯的。

好了零乐理、只懂四个和弦的我就只能帮你到这里。

  1. (注1:如果要比较在这一波生产力爆炸中,世界范围内都出现叻由技术推导的音乐革命代表人物包括:华语乐坛周杰伦,1979年生2000年出道;日本乐坛宇多田光,1983年出生1998年出道,欧美乐坛则是Kanye West1977年出苼,2003年发表个人第一首单曲;这个话题可以之后再分享)
  2. (注2:以上这一段来自我非常喜欢的知乎专栏“音道”,原文标题为《音乐神童的世界末日》这是关于周杰伦如何受到古典音乐影响的一篇很好的范例分析文,前提是你具备基本的乐理、和声知识的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基础的人如何作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