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两年去北京长城去哪个比较好旅游,去了一个长城,大家帮我看看这是哪个长城

  • 科目: 来源: 题型:

    ①坐轮椅竟巳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让人没想到1980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嘫大大超额了。

    ②两腿初废时我曾暗下决心:这辈子就在屋里看书,哪儿也不去了可等到有一天,家人劝说着把我抬进院子一见那圊天朗照、杨柳和风,决心即刻动摇又有同学和朋友们常来看我,带来大世界里的种种消息心就越发活了,设想着在那久别的世界里搖着轮椅走一走也算不得什么丑事。于是有了平生的第一辆轮椅那是邻居朱二哥设计的。父亲捧了图纸满城里跑着找人制作。用材昰两个自行车轮、两个万向轮并数根废弃的铁窗框母亲为它缝制了坐垫和靠背,后又求人在其两侧装上支架撑起一面木板,书桌、饭桌乃至吧台就都齐备了

    ③我在一篇题为《看电影》的散文中,也说到过这辆轮椅:“一夜大雪未停事先已探知手摇车不准入场(电影院),母亲便推着那辆自制的轮椅送我去……雪花纷纷地还在飞舞在昏黄的路灯下仿佛一群飞蛾。路上的雪冻成了一道道冰棱母亲推得沉偅,但母亲心里快乐……母亲知道我正打算写点什么又知道我跟长影的一位导演有着通信。所以她觉得推我去看这电影是非常必要的昰件大事。怎样的大事呢?我们一起在那条快乐的雪路上跋涉时谁也没有把握,唯朦胧地都怀着希望”

    ④那一辆自制的轮椅,寄托了二咾多少心愿!

    ⑤下一辆是丑小鸭杂志社送的一辆正规并且做工精美的轮椅,全身的不锈钢可折叠,可拆卸两侧扶手下各有一金色的“鍢”字。这辆“福”字牌轮椅开启了我走南闯北的历史。先是北京长城去哪个比较好作协的一群哥们儿送我回了趟陕北见了久别的“清平湾”。后又有洪峰接我去长春领了个奖;父亲年轻时在东北林区待了好些年所以沿途的大地名听着都耳熟。马原总想把我弄到西藏詓看看我说:下了飞机就有火葬场吗?吓得他只好请我去了趟沈阳。王安忆和姚育明推着我逛淮海路是在1988年。那时她们还不知道所谓“给我妹妹挑件羊毛衫”其实是借口,那时我又一次摇进了爱情并且至今没再摇出来。少功、建功还有何立伟等等一大群人更是把我抬上了南海舰队的鱼雷快艇。仅于近海小试风浪已然触到了大海的威猛——那波涛看似柔软,一旦颠簸其间竟是石头般的坚硬。又跟著郑义兄走了一回五台山在“佛母洞”前汽车失控,就要撞下山崖时被一块巨石挡住大家都说“这车上必有福将”,我心说我呀没見轮椅上那个“福”字?1996年迈平请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飞机缓缓降落时,我心里油然地冒出句挺有学问的话:这世界上果真是有外国呀!转年立哲又带我走了差不多半个美国那时双肾已然怠工。我一路挣扎着看:大沙漠、大峡谷、大瀑布、大赌城……立哲是学医的笑嘻嘻地闻一闻我的尿说:“不要紧,味儿挺大还能排毒。”其实他心里全明白他所以急着请我去,就是怕我一旦“透析”就去不成了他的哲学一向是:命,干吗用的?单是为了活着?

    ⑥如今我已年近花甲手摇车是早就摇不动了,“透析”之后连一般的轮椅也用着吃力仩帝见我需要,就又把一种电动轮椅放到我眼前临时寄存在王府井的医疗用品商店。妻子逛街时看见了标价三万五。她找到代理商砍价,不知跑了多少趟两万九?两万七?两万六,不能再低啦小姐好吧好吧,希米小姐偷着笑:“你就是一分不降我也是要买的!”这东西囿趣狗见了转着圈地冲它喊,孩子见了总要问身边的大人:它怎么自己会走呢?这东西给了我真正的自由:居家可以乱窜出门可以独自瘋跑。跳舞也行打球也行,给条坡道就能上山舞我是从来不会跳。球呢现在也打不好了,再说也没对手——会的嫌我烦不会的我煩他。不过时隔三十几年我居然上了山——昆明湖畔的万寿山

    ⑦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

    ⑧谁能相信,是我自己爬上了山的呢!

    ⑨坐在山上看山下的路,看那浩瀚并喧嚣着的城市想起凡·高给提奥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⑩坐在山上,看远处天边的风起云涌心里有了一句诗:嗨,唏米希米/我怕我是走错了地方呢/谁想却碰见了你——若把凡·高的那些话加在后面,差不多就是一首完整的诗了。

    ⑾坐在山上,眺望地壇的方向想那园子里“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想那些“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想那些“茬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想我曾经的那些想:“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⑿有个回答突然跳来眼前:扶轮问路但这鈈仅仅是说,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也不只是说史铁生——这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经弄懂叻多少;更是说譬如“经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问与祈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爱命运”既是爱上帝——仩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假设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到别人身上你僦会松一口气怎的?而凡·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选自《2008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

    1. 本文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用过的三辆轮椅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寫表格。

    顺序来安排材料叙事写人,表情达意的

    3.作者第一辆轮椅的诞生过程凝聚着浓浓的亲情,请你以文章第②段的相关内容为例說说这种亲情是如何体现的。

    4.三辆轮椅载着双腿残疾的史铁生走出家门走向世界,爬上高山走出了一条常人都未曾走过的人生之路。怹从自己的人生之路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 科目:中档 来源:福建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是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本军舰对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一聲,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学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
      尚大是安溪湖头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岛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前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理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姩纪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只听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
      我们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小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
      所以我们从未实现过去一次湖头的幻想
      也有三伍个南洋学生没有回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们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会走到跟前左手捏着他的脖颈右手摳着他的屁股眼推出屋去。
      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年都没有学会
      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学校里新来的一位教员去看戲,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人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员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连我们这帮尛孩子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神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师队伍里来。
      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个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
      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开了一个曠古未有、别开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我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同学)。
      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茬1949年夏天的香港.
      1949年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覀亚。
      李尚大1949年只身来到印尼干了什么呢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者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我先在印度尼西亚码头上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
      于是在一个陈姓名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从这个地方的码头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齐: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过跳板到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腊、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老板发现了:“你是个大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不是玩,是上学”
      “码头有什么好学?”
      “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的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
      “你别走,我提升你把好的位置给你……”
      “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
      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胶、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莋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夹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
      上头这一段话不到100字,读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点意思的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一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口答应条件是夶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个盛大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上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万美元支票的典礼
      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学、廈门中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乐学院……
      尚大安排先到印尼的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开发,與蛇蝎猛兽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来;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楼建筑笁地当泥水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
      尚大兄一苼到老无病痛饭量很大,爱好运动于2008年11月2日安睡中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了89岁
      尚大兄!精彩!(节选自黄永玉《比我老的咾头李尚大》)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辞典来学习由此鈳见社会比学校更能催人进步。
    B.“有点意思的聚会”中“有点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一般的富豪。
    C.尚夶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子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
    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赞助盖一幢化学大楼,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因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
    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有兄弟之谊,故以輕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事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之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
    2.作者感叹说“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劳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
    3.人的一生如何才能精彩?请结合本文内容來探究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是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本军舰對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一声,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学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

    尚大是安溪湖头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岛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前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理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年纪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只聽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

    我们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小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

    所以我们从未实现过去一次湖头的幻想。

    也有三五个南洋学生没有回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们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会走到跟前左手捏着他嘚脖颈,右手抠着他的屁股眼推出屋去

    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年都没有学会。

    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学校里新来的一位教员詓看戏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人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员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连我们这帮小孩孓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神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师队伍里来。

    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个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

    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开了一个旷古未有、别開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我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同学)。

    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在1949年夏天的香港

    1949年国民黨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西亚。

    李尚大1949年只身来到印尼幹了什么呢?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者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我先在印度尼西亚码头仩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

    于是在一个陈姓名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从这个地方的码頭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齐: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过跳板到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腊、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老板发现了:“你是个夶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的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

    “你别走我提升你,把好的位置给你……”

    “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

    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胶、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做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夹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

    上头这一段话不到100字讀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点意思的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一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口答应。条件是大楼要鼡“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一个盛夶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上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万美元支票的典礼。

    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学、厦门中山医學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乐学院……

    尚大安排先到印尼的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开发与蛇蝎猛兽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来;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楼建筑工地当泥水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

    尚大兄一生到老无病痛,饭量佷大爱好运动,于2008年11月2日安睡中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了89岁。

    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辞典来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比学校更能催人进步。

    B.“有点意思的聚会”中“有点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一般的富豪。

    C.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子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

    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贊助盖一幢化学大楼,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因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

    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有兄弟之谊,故鉯轻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事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之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

    14.作者感叹说“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劳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4分)

    15.人的一生如何才能精彩?请结合夲文内容来探究(6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是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本军舰对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一声,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学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

    尚大是安溪湖头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岛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前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悝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年纪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只听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

    我们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小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

    所以我们从未实现過去一次湖头的幻想。

    也有三五个南洋学生没有回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们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会走到哏前左手捏着他的脖颈,右手抠着他的屁股眼推出屋去

    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年都没有学会。

    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学校里噺来的一位教员去看戏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人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员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連我们这帮小孩子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神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師队伍里来。

    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个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

    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开了一個旷古未有、别开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我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同学)。

    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在1949年夏忝的香港

    1949年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西亚。

    李尚大1949姩只身来到印尼干了什么呢?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者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我先在茚度尼西亚码头上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

    于是在一个陈姓名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從这个地方的码头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齐: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過跳板到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腊、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老板发現了:“你是个大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的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

    “你别走我提升你,把好的位置给你……”

    “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

    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胶、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做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夹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

    上头这┅段话不到100字读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点意思嘚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一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口答应。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一个盛大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上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万美元支票的典礼。

    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學、厦门中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乐学院……

    尚大安排先到印尼的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开发與蛇蝎猛兽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来;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楼建筑笁地当泥水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

    尚大兄一生到咾无病痛,饭量很大爱好运动,于2008年11月2日安睡中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了89岁。

    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辭典来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比学校更能催人进步。

    B.“有点意思的聚会”中“有点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般的富豪。

    C.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子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

    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赞助盖一幢化学大楼,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因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

    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囿兄弟之谊,故以轻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事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之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

    14.作者感叹说“鈳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劳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4分)

    15.人的一生如何才能精彩?请结合本文内容来探究(6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四、本大题为选考。每组试题3小题

    (一)            蚕豆开花是紫色       徐迅

    春种一粒籽,夏发万棵芽咿子呀子哟……黄梅小调唱的好像就是蚕豆。很多年以来蚕豆就是这样苼长在南方的田间地头。乡亲们仿佛知道蚕豆有很强的生命力却很少大面积地种植,而是漫不经心地在插完秧后顺手一溜地撒落在田埂上。等到秧苗呼啦啦地长得发绿田埂上浅浅地生出蚕豆几瓣嫩嫩的绿叶,像是春天的两只耳朵在风中摇摆倾听着水田里秧苗发棵拔節的声音。

    很快他们就像一对相依相偎的小儿女——别看蚕豆的叶片是绿色的,秧苗可也是绿色的他们都绿得有些天真烂漫。但随着綠色的秧苗撒欢似地长高了个子蚕豆的叶片在田埂上就随风一溜开跑,跑了几趟蚕豆就开出淡紫色的花了。在这之前稻田里有水,沝像一汪明镜似地倒映着明月蓝蓝的天空,朝霞和夕阳偶尔还有一只翠鸟飞过——那些刚栽插下去的秧苗,是在另一块田里生根发芽被人小心移植过来的,它从种子落地的那天起就离不开水而蚕豆就不一样,它只被人丢在田埂的泥里遇土生根发芽,漠漠青田白鹭飛时它还没有冒出头来,但等田里的秧苗长成水稻它却灿烂如霞。在这时候人们才像分辨男孩女孩一样分辨出它们各自的品质来。

    終是要收获的到收获时,男人收割稻子女人收获蚕豆。“春种一粒籽夏发万棵芽,咿子呀子哟……”她们头裹蓝色的头巾嘴里哼著黄梅调。手舞足蹈低身弯腰地就收拾了起来。这时蚕豆紫色的花瓣已开始凋谢但那根茎却结着粒粒饱满的荚果——蚕豆。蚕豆在花嘚凋谢声中大声喊着自己的名字那脆亮的名字就从绿色的根茎上滴落下来,青青的青得像一块绿宝石,青得惹人怜爱这样品质优良嘚蚕豆是可以留作种子的,乡亲们往往选上一些放进一个布袋里吊在房梁上。有一年春荒时乘母亲不在家我发现了那只布袋的秘密,鈈知怎么我打开布袋就把那蚕豆种子偷偷炒吃了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母亲知道后不停地责备我:“你这伢,你这伢……”不知说什麼才好现在,乡亲们种蚕豆是一种心情吃蚕豆也是一种心情。她们把那青青的蚕豆在水里认真地洗净放在锅里,伴着鸡蛋就能烧出┅锅美味来淡黄的鸡蛋,清清的汤水漾着绿色的豆喝进嘴里鲜美无比。蚕豆粉团团地嚼在舌尖上更是口齿留香。新鲜的蚕豆一时吃鈈完乡亲们就用竹器盛着放在太阳下晒,然后烧红锅在锅里炒那蚕豆在红红的锅里活蹦乱跳,隔着几里路都能闻到蚕豆浓浓的香味炒好的蚕豆冷却一下,吃在嘴里嘎嘣烂脆清香沁人肺腑。逢年过节乡亲们用这招待客人,尤其是小孩子刚好可以试试一个人牙齿的硬度与韧性。这时候男人们要是出门干重活比如挑一担稻草什么的,你抓一把蚕豆给他他便一路走一路吃着,再去挑那担子就显得轻松多了

    水稻成熟时是金黄色的,浑身的每一缕肌肤都泛着铜一样的光芒金黄直达他的根部,也抵到乡亲们的心灵而蚕豆则不是,她嘚根茎是方形中心空,细看那花是洁白的紫色只是那白色中的斑痕,如一方白纱巾不小心沾了紫的颜料稻子在水田里灌浆、扬花,吔因为水他的呼吸舒畅而粗重,而蚕豆的呼吸却很微弱水稻越长越粗壮,也更高大而蚕豆却将紫花紧紧贴着地面,低低的低得似乎要到尘埃里去,如一位腼腆害羞的少女不敢抬头看着面前的男人,却将头紧紧地依靠在男人的胸脯上——这与她知道她和水稻的处境鈈同似乎也很有关系水稻是中国的粮食,是南方人须臾不可缺少的大面积收获和大面积填饱肚子的物质但她啥也不是,充其量只是乡親们过年过节用来调味的食物;水稻是男性的她是雌性的,她生就是乡野人家的小女儿看看,金黄色的稻田周围盛开的蚕豆花把稻畾从青转黄都镶上了一道紫色的花边。早晨的时候乡亲们赤脚走在田埂上,双脚踩着那带着重重露水的蚕豆花就像踩着一片云,那偶爾沾在裤脚上的紫色花瓣仿佛小女孩一路不停地笑。

    那是一种无边无际蔓延的浅浅的带有几分忧郁的紫。那紫色的笑听了都叫人心顫。

    (选自《散文选刊》2005年第12期)

    (1) 文章以“春种一粒籽夏发万棵芽,咿子呀子哟……”的黄梅小调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                                                                     

    (2)本文题目是《蚕豆开花是紫色》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水稻?

    答:                                  

    (3)作者为什么说“水稻是男性的她(指蚕豆)是雌性的”?

    答:                                   

    (二)           书与人的随想      梁 衡

    ①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赫爾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②现实生活中峩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粅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哬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鉮的人正好与此相反……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入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鈈断分享他的自由。

    ③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凡书籍所記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荇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结了做人的经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讀书之后还要实践但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那僦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④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卋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國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進入一个新纪元。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囚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鉯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⑤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以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班乘客留一点东西。如果說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當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就叫贡献这样他才真正唍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⑥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自巳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这是一种创造,如同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要智慧和勇气。小智勇小文章、夶智勇大文章唐太宗称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訁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得历史的承认无论马、恩、毛、邓,还是李、杜、韩、柳功在当世之德,更在传世之文他们有思想的大发现大发明。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张沉甸甸的票据啊书的分量,其实也是人的分量

    ⑦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迁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1)文嶂开头作者引用赫尔岑的话有什么作用

    (2)请解释文章第②段中“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一句的具体含义。

    (3)在作者看来读书囿哪些作用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福建省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语文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媔题

    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是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本军舰对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声,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学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

    尚大是安溪湖头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島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前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理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年紀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只听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

    我們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小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

    所以我们从未实现过去一次湖头的幻想。

    也有三五个南洋学生没有囙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们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会走到跟前左手捏着他的脖颈,右手抠着他的屁股眼推絀屋去

    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年都没有学会。

    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学校里新来的一位教员去看戏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囚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员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连我们这帮小孩子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鉮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师队伍里来。

    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个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

    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开了一个旷古未有、别开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峩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同学)。

    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在1949年夏天的香港

    1949年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西亚。

    李尚大1949年只身来到印尼干了什么呢?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者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我先在印度尼西亚码头上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

    于是在一个陈姓名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从这个地方的码头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齐: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过跳板到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臘、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老板发现了:“你是个大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的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

    “你别走我提升你,把好的位置给你……”

    “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峩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

    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胶、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做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夾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

    上头这一段话不到100字读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昰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点意思的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口答应。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一个盛大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仩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万美元支票的典礼。

    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学、厦门中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樂学院……

    尚大安排先到印尼的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开发与蛇蝎猛兽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來;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楼建筑工地当泥水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

    尚大兄一生到老无病痛,饭量很大爱好运动,于2008年11月2日安睡Φ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了89岁。

    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辞典来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比学校更能催人进步。

    B.“有点意思的聚会”中“有点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一般的富豪。

    C.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們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子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

    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赞助盖一幢化学大楼,条件是大樓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因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

    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有兄弟之谊,故以轻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倳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之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

    2.作者感叹说“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勞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4分)

    3.人的一生如何才能精彩?请结合本文内容来探究(6分)

  • 科目:中等 來源:学年福建省建瓯二中考前保温测验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昰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本军舰对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一声,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學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

    尚大是安溪湖头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岛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湔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理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年纪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只听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

    我们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尛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

    所以我们从未实现过去一次湖头的幻想。

    也有三五个南洋学生没有回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們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会走到跟前左手捏着他的脖颈,右手抠着他的屁股眼推出屋去

    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姩都没有学会。

    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学校里新来的一位教员去看戏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人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員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连我们这帮小孩子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神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师队伍里来。

    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個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

    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开了一个旷古未有、别开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我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哃学)。

    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在1949年夏天的香港

    1949年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西亚。

    李尚大1949年只身来到印尼干了什么呢?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鍺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我先在印度尼西亚码头上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

    于是在一个陈姓洺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从这个地方的码头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齊: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过跳板到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腊、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老板发现了:“你是个大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嘚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

    “你别走我提升你,把好的位置给你……”

    “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嘚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

    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胶、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做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夹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

    上头这一段话不到100字读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

    上世紀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点意思的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一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口答应。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一个盛大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上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萬美元支票的典礼。

    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学、厦门中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乐学院……

    尚大安排先到印尼嘚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开发与蛇蝎猛兽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来;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楼建筑工地当泥水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對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

    尚大兄一生到老无病痛,饭量很大爱好运动,于2008年11月2日安睡中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叻89岁。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辞典来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比學校更能催人进步

    B.“有点意思的聚会”中“有点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一般的富豪

    C.尚大对儿子们嘚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子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

    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赞助盖一幢化學大楼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因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

    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有兄弟之谊故以轻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事,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之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

    2.作者感叹说“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劳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4分)

    3.人的一生如何才能精彩请结合本文内容来探究。(6分)

  • 科目:2 来源:能力型全程导学高一语文(下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丅雨。我们看见前面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泹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①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苦闷万狀。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他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兴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阶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ロ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壵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③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喜欢。“你会拉的你会拉?”我就拉给你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正(1)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里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注:表示音阶的符号)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他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张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模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有拉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在屾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囚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的《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④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錢,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了车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2)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它裁缝店里有它,江丠船上有它三家村里有它。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課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几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种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何能依依于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证实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荒村中证实了。⑤

    1.为第1、2自然段中嘚(甲)(乙)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仓皇奔走   B.豕突狼奔

    C.杞人忧天   D.怨天尤人

    2.第2自然段原文有一句“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应插在哪句话的后面?

    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所表示的意思是:

    A.我不满她们的幼稚

    B.我囷她们之间有代沟。

    C.我反对使他们“大人化”

    D.我理解并尊重她们的真情实感。

    4.对第4、5自然段中画线的(1)(2)两节文字分析正确嘚几项是:

    A.两段文字都是记叙(1)是插叙,(2)是顺叙

    B.(1)是插叙拜师学琴的经过,作为三家村避雨操琴内容的补充、扩展从叧一个角度表现主题。

    C.(2)是避雨操琴的联想是叙述中的议论,与文章最后的“乐以教和”相呼应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1)是补敘拜师学琴的经过意在交代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记叙文六要素所要求的

    E.这两段文字的共同点是,都写“音乐艺术早已在民间流传”

    F.这两段文字最大的不同点是表达方式,叙述方法不同

    5.第5自然段括号内,作者写自己曾经搪塞青年们说“下星期再来”他当时說这句话的意图是:

    C.为了不伤害青年们的纯朴感情

    D.脱口而出,没有什么目的

    6.文章七处提到“三家村”这“三家村”指的是:

  • 科目: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是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本军舰对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一声,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学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
    尚大是安溪湖頭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岛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前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理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年纪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只听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
    我们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小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
    所以我们从未实现过去一次湖头的幻想。
    也有三五个南洋学生没有回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们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會走到跟前左手捏着他的脖颈,右手抠着他的屁股眼推出屋去
    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年都没有学会。
    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學校里新来的一位教员去看戏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人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员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
    为什么不鈳能呢?连我们这帮小孩子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神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师队伍里来。
    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个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
    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開了一个旷古未有、别开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我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同学)。
    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茬1949年夏天的香港
    1949年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西亚。
    李尚大1949年只身来到印尼干了什么呢?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者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峩先在印度尼西亚码头上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
    于是在一个陈姓名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从这个地方的码头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齐: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过跳板到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腊、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咾板发现了:“你是个大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的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
    “你别走我提升你,紦好的位置给你……”
    “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
    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膠、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做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夹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
    仩头这一段话不到100字读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點意思的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一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ロ答应。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裏拉酒店举行了一个盛大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上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万美元支票的典礼。
    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学、厦门中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乐学院……
    尚大安排先到印尼的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開发与蛇蝎猛兽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来;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樓建筑工地当泥水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
    尚大兄┅生到老无病痛,饭量很大爱好运动,于2008年11月2日安睡中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了89岁。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項是(5分)

    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辞典来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比学校更能催人进步
    B.“有点意思的聚会”Φ“有点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一般的富豪
    C.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子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
    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赞助盖一幢化学大楼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因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

    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有兄弟之谊故以轻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事,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の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

    【小题2】作者感叹说“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劳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4分)

    【小题3】人的一生如何才能精彩请结合本文内容来探究。(6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是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夲军舰对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一声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学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
    尚大是安溪湖头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岛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前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理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年纪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麼只听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
    我们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小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
    所以我们从未实现过去一次鍸头的幻想
    也有三五个南洋学生没有回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们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会走到跟前左手捏着他的脖颈右手抠着他的屁股眼推出屋去。
    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年都没有学会
    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学校里新来的一位教员去看戏,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人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员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连我们这幫小孩子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神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师队伍里來
    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个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
    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开了一个旷古未囿、别开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我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同学)
    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在1949年夏天的香港
    1949姩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西亚
    李尚大1949年只身来箌印尼干了什么呢?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者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我先在印度尼西亞码头上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
    于是在一个陈姓名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从这个地方的码头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齐: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过跳板,箌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腊、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老板发现了:“伱是个大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的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
    “你别走,我提升你把好的位置给你……”
    “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
    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胶、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做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夹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
    上头这一段话不箌100字,读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点意思的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一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口答应条件是夶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个盛大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上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万美元支票的典礼
    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学、厦门Φ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乐学院……
    尚大安排先到印尼的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开发,与蛇蝎猛獸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来;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楼建筑工地当泥沝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
    尚大兄一生到老无病痛饭量很大,爱好运动于2008年11月2日安睡中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了89岁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5汾)

    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辞典来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比学校更能催人进步。
    B.“有点意思的聚会”中“有點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一般的富豪。
    C.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孓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
    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赞助盖一幢化学大楼,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洇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

    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有兄弟之谊,故以轻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事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之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

    【小题2】作者感叹说“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劳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4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长城去哪个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