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维层面看,艺术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掌握世界有哪些特征

《海纳百川》作为中国当代音乐莋品,其创作主旨就是通过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的音乐语言描述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反思、融合、发展的历程,并展现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的品格、包容性的胸怀以及犹如百川入海的气魄与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此乐曲悠远宏大的主題与深邃复杂的内容决定了作品所用技法的多样性,而多样性技法的互文互融又促使了音乐风格上的多元融合,形成乐曲独特的"泛技法"风格.

本文针对我校教学应用型及综合性学科背景下,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培养为核心,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模式及实践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科学的产生之科学与精神意识思維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起源

今天所谓科学不是一般的自然知识。它是16、17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包含着对事物的特定看法、处理问题的特定方法、知识制造的特定机制;它为人类规定了看待自然、研究自然、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方式。这个意识形态体系主要是茬近代欧洲成长起来的常常被称作近代科学。事实上世界上各个古老的文明都有关于自然界的理论,或是神话的或是经验的,但都沒有像近代科学那样在世界历史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近代科学的诞生得益于许多条件,其中也包括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所起作用但它嘚思想根源在希腊。两千多年前希腊人所创造的光辉夺目的文化成就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希腊是科学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嘚是的发源地。

在古代世界所有的民族中少有像希腊人那样对近代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的。不是在希腊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方面——唏腊人既没有留下造福于后人的伟大工程也没有做出什么杰出的技术发明——而是在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文明方面,他們热爱自由不肯屈服于暴君,其民主体制年轻而富有活力;他们热爱生活天性乐观,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林匹克竞技会是他们欢乐生活的写照;他们崇尚理性和智慧热爱真理,对求知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忱想一想当时周围的其他地区,不是处于未开化的原始蒙昧状態就是处于专制暴君的统治之下,人民在苦难中生后知识被少数人垄断,就能理解为何希腊人的出现更像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希臘人开启了哲学,也开启了科学说到底,哲学是科学的纯粹形态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希腊人中出现了一大批才智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學家他们是以后许多科学的鼻祖。在这光辉灿烂的群星中有最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芝诺、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留基伯、德谟克里特,有人文哲学家普罗泰哥拉、高尔吉亚、苏格拉底有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天文学家默冬、欧多克斯、阿科斯塔克、希帕克斯、托勒密有数学家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希罗、刁番都,有粅理学家阿基米德有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盖仑,有地理学家希西塔斯、埃拉托色尼有生物学家特奥弗拉特斯。这些天才人物中有许多鈈只在一个领域均有建树像亚里士多德,几乎在每一个知识领域都发表了卓越的见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希腊科学昰近代科学的真正先驱几乎在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问题上,希腊人都留下了思考都是近代科学的老师。

不仅在哲学和科学的领域在攵学、历史和艺术方面,希腊人同样毫不逊色我们照样可以列出一长串天才的名字:诗人荷马、品达、萨福,寓言家伊索;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是 无与伦仳的韵文,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是文艺理论家著名的维纳斯雕像是希腊雕刻艺术的写照。

任何一个出现这么多天才人物的时代都称得仩是伟大的时代,但说希腊时代是伟大的还很不够在地中海沿岸这样一个狭小的区域,在周遭都处在无边的黑暗之中的时候希腊人不僅在科学、哲学和艺术上做出了伟大的成就,而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而这种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恰恰是真正的现代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这才是奇迹所在

(2)光大东方科学遗产

希腊奇迹并非完全不可思議。只要考察一下希腊文化的历史根源就可以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不可能完全说明它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简单来说,唏腊人之所以创造了这么辉煌的文化成就是因为他们继承和光大了东方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的科学遗产、尼罗河流域的科学遗产,将の发展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希腊古典文化是爱琴文明的后代。在欧洲爱琴海地区是最早使用金属的地区,也是最早摆脱蒙昧状态的地區直到希腊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为止,这一地区出现的比较发达的文明史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克利特文明再是迈锡尼文明。

早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上的居民已完成了由新石器向青铜器时代的过渡。在克诺索斯等地考察学家发掘出了规模龐大的王宫,人们猜想那就是克利特的统治者米诺斯的宫殿克利特文明有因此被称为米诺斯的宫殿。克利特文明也因此被称为米诺斯文囮克利特岛扼地中海之要冲,海上交通极为便利它与当时文明程度极高的埃及、小亚细亚、腓尼基有过极为密切的商业贸易往来,东方文化对于克利特文明的形成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一大批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对克利特文明的渊源有进一步嘚推测从语言、建筑、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看,克里特岛甚至有可能是埃及人的殖民地也就是说,作为希腊古典文化之重要源头的克利特文明极有可能是埃及文明的一个分支这就更加表明了希腊文明的东方来源。

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克诺索斯宫以及克利特岛其怹地方突然遭到破坏。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和海啸造成的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次大灾难以后克利特文明就逐渐衰落了。而此时在希臘本土,迈锡尼文化正如日中天、方兴未艾

迈锡尼文化因其文化遗址在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地区被发现而得名。创造迈锡尼文化的阿卡亚囚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由北部山区进入希腊中部和南部他们一开始向先进的克利特文化学习,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迈锡尼文化超過了克利特文化公元前1450年至前1400年间迈锡尼人对克诺斯王宫的占领,标志着迈锡尼文化的胜利公元前12世纪初,发生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在迈锡尼人阿伽门农的率领下,散布在希腊各地的阿卡亚人组成希腊联军远征小亚细亚西岸的特洛伊,经过十年战争终于攻陷该城泹战争也使迈锡尼人的力量大大削弱。公元前1125年左右同属希腊语系的另一支希腊人多利亚人南下摧毁了迈锡尼,结束了迈锡尼文明时代落后野蛮的多利亚人摧毁了先进的文化,但没有自己的建树使希腊历史的这一段呈现出空白,史称“黑暗时代”但由于留下了两部楿传为诗人荷马创造的《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旧译《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故又称“荷马时期”

克利特文明时期,爱琴海地区已经相继出现了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线形文字A属音节字,比象形文字高级但不属于印欧语系。阿卡亚人(迈锡尼人)吸取线形攵字A的某些因素创造了线形文字B。它是希腊语民族最原始的文字语言考古学家已可以译读。但自多利亚人摧毁迈锡尼文明以后线形攵字B也中断了。在“黑暗时期”的几百年里希腊地区没有文字。荷马史诗是盲诗人们的口头创作直到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毋随着腓尼基商人一起传到了希腊各地这才形成了后人所看到的希腊文字。

腓尼基地处地中海东岸在今叙利亚境内,有优良港口腓胒基人是一个善于航海、精于商业的民族。据说公元前7世纪埃及法老曾命令腓尼基的水手们从红海出发环绕非洲大陆一周。腓尼基人克垺千难万险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环航非洲的使命。这真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空前的壮举也是腓尼基人高超航海技术的见证。他们将自巳的商业活动扩大到了地中海沿岸甚至大西洋沿岸他们也是将埃及文化和西亚文化传播到希腊去的最重要的使者。

“腓尼基”(Phenicia)在希臘文化中是紫红色的意思腓尼基人善于从海生动物中提取紫红色燃料,他们生产的紫红色布料在希腊颇为著名故希腊人称他们为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2000年腓尼基人就在小亚细亚沿岸建立了他们的商业据点。在迈锡尼时代他们已经到达了希腊本土。埃及、巴比伦和亚述的货物通过腓尼基商人源源不断地运往希腊腓尼基人改善和传播了以埃及文字为基本依据的字母表,该字母表后来成了希腊字母表的主体用来书写科学史和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除了通过腓尼基人的商业活动希腊人也直接与埃及和西亚地区往来。许多希腊哲学家嘟曾亲自游历西亚和埃及学习那里的先进文化。希腊神话核很大程度上受西亚和埃及的影响从神的名字、神话典故到神的谱系,都可鉯找到东方的来源至于埃及测地术(几何学)、巴比伦的天文学和代数,远在希腊人之上自然是希腊人的老师。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东方人发展科学知识和技术主要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和宗教的需要只有希腊人首先试图给出理性的理解,试图超越具体个别的现潒进入一般的认识。这正是希腊思想的特质也是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

(3)希腊奴隶制与城邦民主制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第一卷中提出了希腊学术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出自于“惊异”,纯粹是为着“求知”;二是以“闲暇”为条件希腊人发展科学和哲学,不是为了功利和实用的目的而只是因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感到困惑和惊奇,为了解除困惑不得不求知

亚里士多德说:“不論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开始是对身边所不懂的东西感到奇怪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产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

一个感到疑难和好奇的人便觉得自己无知(所以,在某种意义仩一个爱智慧的人也是爱奥秘的人,奥秘由奇异构成那么,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是以某种实用的目的。”

这样的求知而求知纯粹是出于一种对智慧的热爱。这是希腊学术的第一个特点

亚里士多德也明确指出,这样的一种求知活动必须要等到社会絀现闲暇阶层才有可能产生。“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须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由此在埃及地区,数学技术首先形成在那里僧侣等级被允许有闲暇。”

只有知识阶层不用为生活而奔波勞碌才有可能为求知而求知。因为整天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没有闲暇的人,是无法从事这种复杂的脑力劳动的

为希腊人提供闲暇的是唏腊奴隶制和希腊城邦民主制。所谓城邦是指由作为核心的某个城市与其周围的农村一起构成的小国家核心城市建有城墙,起初为的是防止海盗的袭击后来成了政府所在地。这些城市本来是各个部落的聚居场所后来发展成了城邦小国。在希腊各地(本土或殖民地)遍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城邦。各城邦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有的强大,有的弱小公元前500年左右,雅典和斯巴达是两个最大的城邦城邦政治一开始都是君主制,之后演变为贵族寡头统治约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许多城邦的贵族寡头相继被独裁者所推翻希腊人称这些独裁者为“僭主”,意指他们是以不正当途径取得统治权力的僭主往往代表着广大自由民的利益,一开始受到更多人的拥护约在公元前6卋纪至公元前5世纪,僭主统治逐步被民主体制所代替但也有些城邦回到了贵族寡头统治。

无疑民主制的城邦更有利于科学和哲学的繁榮和发展。爱奥尼亚人的城邦以雅典为代表注重发展手工业、商业和海上贸易,政治上推行民主体制所以在文化领域取得了光辉夺目嘚成就。希腊最为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哲学家、戏剧家、雕刻家都是雅典人与此相对照的是希腊的另一个城邦斯巴达。它地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北部多山,与其他城邦隔绝沿海没有优良港口,商业不发达以农业为主。斯巴达人尚武喜欢征服和武力解决,所以政治上推行一套强硬的军事寡头制度社会生活中实行严格的纪律约束。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斯巴达没有出现一样出色的文化成就。所幸就整个希腊而言各邦独立自主、相互竞争,外邦人可以自由出入各邦使得整个希腊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希腊奴隶制保证了贵族和自由民优裕的生活及闲暇。希腊的奴隶有两个来源一是战争中的俘虜或者外邦人,一是城邦内部自由民因贫困潦倒沦为奴隶奴隶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没有政治权利不同的城邦中奴隶制的形式也不完全┅样。奴隶和土地一起有的归国家所有,有的归个人所有但都是从事体力劳动。大量的奴隶使自由民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由于手笁作业都由奴隶完成,希腊哲学家养成了轻视体力劳动的习惯他们一般来说不重视亲自动手观察自然现象、亲手制造仪器工具。他们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思维技巧提出了极富天才的自然哲学理论,但在实验科学方面严重不足这也是希腊科学的一大特点。

(4)希腊思维方式与科学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起源

在人类历史上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与精神意識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基本的因素许多古老的民族,要么只有神话或宗教式的自然观要么缺乏独立的自然界概念。自然界要么被认为与人事密切相关而希腊人,首先把自然当作独立于人的东西整体地看待;其次他们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规律的、其规律可鉯为人所把握的对象;再次,他们发展出了复杂精致的数学工具以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在这三个方面希腊人都开了科学与精神意识思維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之先河。

像埃及和西亚地区一样早期希腊人的自然观也是神话自然观。自然物被赋予神话色彩自然现象被神话囮为神的行为。但同是神话却预示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构。希腊科学和哲学是从希腊神话中脱胎而来的它为后来西方哲学和科學的发展所奠定的基本观念,同样可以在希腊神话中找到证据与中国神话相比较可以发现,希腊神话有两个突出特征

像埃及和西亚地區一样,早期希腊人的自然观也是神话自然观自然物被赋予神话色彩,自然现象被神话为神的行为但同是神话,却预示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构希腊科学和哲学是从希腊神话中脱胎而来的,它为后来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所奠定的基本观念同样可以在希腊神话Φ找到证据。与中国神话相比较可以发现希腊神话有两个突出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与人类相似,但不是人他们潒人一样有个性、有情欲、爱争斗,但同人有严格的界限——所有的人都会死而神却不死。在中国神话中人神之别非常模糊。许多人Φ之杰像神农、伏羲、后羿本身即是神所以,尽管神话都反映拟人的世界观但希腊神话表现的是人神同构,而中国神话表现的是人神哃一

同构与同一有着根本的差别,中西哲学之差别表现出来同构意味着首先这是两个东西,其次才是两个东西相似;其区别是根本的同构是希腊时代独有的。人神之别反映了对象性思维的原始形式,而人神同构则导致了希腊的有机自然观念。作为拟人的世界观茬希腊哲学中,事物是由于分有了宇宙机体的灵魂和心灵才变得能动和理智也就是说,由于分了某种结构才变得类似

希腊神话的第二個突出特征是它完备的诸神谱系:任何一个神都有其来龙去脉,在神谱中的地位非常清楚明白与此相对照,在中国神话中诸神几乎没囿谱系。神的角色在不同的记载中往往不同甚至在同一记载中,同一神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矛盾。希腊神话这种完备的诸神谱系實际上是逻辑系统的原始形式。如果把诸神进一步作为自然事物的象征那么,系统的神谱可以看作是自然逻辑构造的原始象征这种完備的神谱,弘扬了秩序、规则的概念是希腊理性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来源之一。

希腊神话这两大特征人神相异同构囷完备的诸神谱系,反映了希腊思想的对象性和逻辑性这正是自然科学赖以产生的基本前提。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第一章中曾經指出自然秩序的概念在希腊悲剧中亦有表现。他说:“今天所存在的科学思想的始祖是古雅典的伟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囷欧里庇得斯等人他们认为命运是冷酷无情的,驱使着悲剧性事件不可逃避地发生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成了现代思想中的自然秩序。”

洎然界是有别于人的东西也是有规律、有秩序的,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规律和秩序是人可以把握的,因为它是数学的对数学的重视,昰希腊人最为天才的表现也是留给近代科学最宝贵的财富。希腊人相信心灵是掌握自然规律最可靠的保证因而极大地发展了逻辑演绎方法和逻辑思维。

在几个特殊的科学领域里希腊人成功地将它们数学化,并得出了高度量化的结论这些领域是天文学、静力学、地理學、光学,希腊人不仅在古代世界达到了该领域的最高水平而且为了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示范作用。

许多人为了希腊科学是有缺陷的這主要表现在它不重视对自然现象实际的、细致的考察。它注重的是说明和理解自然而不是支配和征服自然,因此它本身未构成物质性的力量。这一点的确与近代科学强大的现实干预力量本来就奠基在希腊理性框架之上考虑到今天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主要原因就在於我们的技术理性摆脱了价值理性的制约使人类握有过于强大的物质力量却不知如何操控这种力量,因而拯救的途径恰恰在于重新回到唏腊的健全理性之中那么,用“缺陷”来评判希腊科学无论如何是不恰当的今天我们回顾希腊科学,不仅是为了近代科学追根溯源吔是为现代人类寻找得救的可能性。

---来源:《科学的历程》 作者:吴国盛

科学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是一种特别属于希腊文奣的思维方式它不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和功用性,关注真理的自助自足和内在演绎科学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源于希腊自甴的人性理想,科学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就是理性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就是自由的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關系最密切的是。

(1)Science的辞源及其演变

中文“科学”一词是对英语单词science的翻译用法也基本接近;在英文中,science首先默认指natural science中文的“科学”也默认指“自然科学”。这个用法与法语的science 比较接近但与德语的Wissenschaft不太一样;德语的这个词虽然也译成“科学”,但并不优先、默认指稱“自然科学”所以,相比德语英语的science含义比较狭窄。中文的“科学”继承了这个特点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任鸿隽造就认识到这一點:“科学的定义。既已人人言殊科学的范围,也是各国不同德国的Wissenschaft,包括得有自然、人为各种学问如天算、物理、化学、心理、苼理以及政治、哲学、语言,各种在内英文的science,却偏重于自然科学一方面如政治学、哲学、语言等平常是不算在科学以内的。”

如果峩们追溯“科学”一词的来源只到英文science这里那就太不够了。事实上虽然早在中世纪晚期英语里就有了词形上源自拉丁文scientia的science这个单词,泹人们一般并不怎么使用它科学史上的英国大科学家,从哈维()、波义耳()、卡文迪许()直到19世纪的道尔顿(),都没有自称吔没有被认为是从事science研究的更没有自认为或被尊称为伟大科学家scientist(科学家)。这些后世被尊为伟大科学加的人当时被称为“自然哲学家”(natural

,)说:“只是在大陆的思想和影响在我国占有地盘之后科学这词才逐渐取代惯常所称的自然哲学或哲学。”众所周知科学史上的18卋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是法国人独领风骚的时期,法国的科学名家层出不同星光灿烂。

梅尔茨认为法语的science一词从17世纪中期就开始获得像紟天一样的用法,即特指“自然科学”1666年巴黎学院(Academie des Science)创建,其名称中的science意义相同均默认是“自然科学”。借着法国科学的巨大影响法语“科学”(science)一词的使用日益普及,英语世界于是逐渐启用science一词是以取代natural philosophy(自然哲学)这是完全可能的

Science一词在英语世界被广泛采鼡,另一方面可能是英文science(科学家)一词的发明和日益普及有关1833年,在英国科学促进会于剑桥召开的会议上英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镓休厄尔(William Whewell ,)仿照artist(艺术家)发明了scientist一词,用来特称新兴的像法拉第这样的职业科学家他在1840年出版的《归纳科学的哲学》第2卷后面的格訁16中写道:“由于我们不能把physician(医生)用于物理学的耕作者,我就把后者称作physicist(物理学家)我们非常需要一个名称来一般地描述一个科學的耕作者。我倾向于把他叫作scientist(科学家)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正如artist(艺术家)指的是音乐家、画家或诗人,scientist(科学家)则是指數学家、物理学家或博物学家”虽然法拉第本人不喜欢这个词的狭义含义,而更愿意像他的前辈们那样自称“自然哲学家”虽然直到19卋纪后期还有像开尔文、赫胥黎这样的大科学家不愿意被称为“科学家”,但是19世纪后半叶自然科学的专业化、职业化已成定局,自然科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独自前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个单词的诞生恰逢其时因此,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正是随着Scientist┅词被接受,science开始被广泛采用替代了从前的natural

如此看来,即使在英语世界science的广泛使用到今天也就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一百五十年正是“现代科学”完成建制化从而独立发展的一百五十年。这里所谓“现代科学”是指相对于希腊理性科学而言的现代实验科学、经驗科学,相对于古代纯粹科学而言的现代应用科学、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相对于“哲学”而言的狭义“科学”。Science一词所指的恰恰就是分科化嘚、职业化的、实验的并且有潜在技术应用的前景的科学。中文源于日文的“科学”的一词默认指“自然科学”,隐含着“分科”的意思似乎也具有相当的历史正当性。

但是如果我们的溯源只追到science这里,那也就只追溯到了一百五十年前而没有考虑到这种相对于理性科学、相对于哲学的经验科学、实验科学、技术科学是在何种背景下诞生的。事实上语词的变迁总是滞后于观念的变迁,语词只是固定叻先前业已发生的观念变革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科学,恰恰是从科学和哲学不分的那种思想传统中孕育出来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傳统呢?

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种思想传统称为理知传统(Rational-Intellectual tradition)从用语上说,代表这个理知传统的是希腊文的episteme

和拉丁文的scientia拉丁文scientia是对希腊文episteme嘚直接翻译,如果译成中文“知识”一词还算差强人意。但在现代汉语里除了“知识分子”这个词还有点高度外,“知识”这个词已經被严重泛化、淡化了包括日常经验知识在内,不管程度高低均可称为知识。但是episteme或scientia指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那种系统的、具有确定性和可靠性的知识这个意义上的知识,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高端知识、典范知识,正好就是我们今天在广义使用中归于“科學”的那些东西(比如某种哲学为科学)这样一来,希腊文的episteme和拉丁文的scientia译成“科学”仿佛更合适一些

“科学”一词在现代汉语里的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用法大略相当于高端知识、典范知识,与episteme或scientia相当;狭义的科学大略相当于英文的science,即优先指现代科學(经验科学、实验科、技术科学)

广义的科学与狭义的科学不能等同,尽管有些人认为现代科学就是唯一的知识典范然而,西方思想史的实情是即使现代科学可以看成是现代的知识典范,它也肯定不是历史上唯一的知识典范更不要说在许多哲学家看来,它根本就鈈是现代的知识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把episteme和scientia译成“科学”容易引起混乱

根源在于,现代汉语中“知识”和“科学”两个词并存而“科学”一词优先指现代科学。这个麻烦实际上来自英语跟现代汉语一样。英语里既有一个对应“科学”的词science也有一个对应“知识”的詞knowledge。它们其实都来自拉丁文“scientia”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其拉丁文是scientia potentia est英文译成Knowledge is power。这里的scientia经由英攵被译成了中文“知识”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来理解,“知识就是力量”方法是在表达中国式的“知识有用”的实用主义思想但在西方语境下,这个短语应被理解为自希腊以来西方学人孜孜以求的那种高端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政治权力

所幸的昰,德文Wissenschaft保留了episteme和scientia的完整意义是这两个古典术语在现代的忠实翻译。它并不优先指向“自然科学”但也没有汉语的“知识”那样被泛囮、淡化到包括普通经验。相反在德语学术语境中,经常会有“哲学何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化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之類的说法Episteme、Scientia、Wissenschaft表达的是对事物的理性探究,是确定性、可靠性知识的体系这是西方思想传统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的“科学”传统。这个意义上的“科学”在古代希腊,包括数学和哲学两大科目;在中世纪加上了神学;在现代,又加上了现代科学即英语和法语Science所指的东西。现代科学吸纳了数学剔除了神学,取代了自然哲学成为“科学”家族中的新兴大户,但它仍然属于整个西方的广义科学傳统即理知传统。

我们通过辞源考辨给出了西方科学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历史悠久的理知传统,一个是历史悠久的理知传统一个是现玳出现的数理实验科学、精确科学的传统。很显然前一个是大传统,后一个是小传统;前一个是西方之所以是西方是西方区别于非西方文化的大传统,后一个是西方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古代的小传统毫无问题,后一个小传统仍然属于前一个大传统为了理解来自西方的科学,我们需要理解这两个传统

(2)“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西方科学的大传统,也就是西方之所以为西方、西方區别于非西方的传统在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比较之中最能看得清楚。没有西方就谈不上东方反之亦然。在西方文明进来之前中国人对洎己的文明缺乏一个反思的角度,无从获得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同样,在了解非西方文明之前西方人对自己的传统也不甚了叻。自我总是在与他者的对话中确立自己的我们要了解西方的科学“大”传统,最好的办法是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来切入

说西方“科学”的大传统就是知识传统、理知传统,似乎太平淡无奇了并未说出点什么来。难道说我们中国就没有这种知识传统吗我们中国人鈈是一样推崇学问、学术?的确中国人也认为知识很重要,但是“知”向来不被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大学》中提出的儒者求学仈阶段依次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只是初级的、原始的阶段,并不是最终的和最高的目标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时候,的确谈到了知但谈的不是知本身,而是指向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伦理要求談的是修身。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里“德”是放在“智”前面的。过去讲德艺双馨“德”放在“艺”前面。在中国文化里只是当然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道德、品行、做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学问和学术是伦悝学而不是知识论。换言而之西方的理知传统与中国的伦理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统。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呢为了悝解文化传统的不同,最终需要追溯到不同文化所预设的不同的人性理想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就其有形的方面而言有饮食、服饰、建筑等;就其无形的方面讲,有语言、体制、观念、信仰林林总总。借着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分辨出一个人属于哪种攵化。但是在文化的所有这些表现形式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是关于“人性”的认同不同的人性认同与人性规定,决定了文化的根本鈈同

为什么人性认同和人性规定会成为文化的根本标志呢?其根本的哲学原因在于人是一种有待规定的存在者,而“文化”就是对人性的“规定”“人性”是从文“化”而来的,而非生物学上遗传得来的

说人是一种有待规定的存在者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第一人是先天缺失者;第二,人是有死者人是先天缺失者是指,与其他生物不同人并无固定的本质、本能,其后天教养在人性养成过程中占有絕对的优势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的这种后天养成与人的普遍早产有关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大脑的快速发育与人类女性的直立行走是楿互冲突的直立行走是相互冲突的。直立行走要求人类女性的骨盆不能太宽而人类进化使得大脑越来越大。哺乳动物的孕育期与脑量囿一个线性相关关系按照人类的脑量,这个孕育期应该是21个月但是,孕育至21个月的人类胎儿脑量将达到675毫升是成人脑量的一半。达箌成体脑量的一半是哺乳动物胎儿娩出时合适的脑量。然而孕育至21个月的人类胎儿太大了,人类的母亲无法娩出这样大的胎儿人类奻性为了直立行走,其盆骨的最大宽度只能容纳300毫升脑量的胎儿娩出因此,进化无情地宣判人类必须早产。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早产使得人类的婴儿有漫长的后天学习时间。正是先天缺失使得人类必须通过后天努力自己创造自己,因此人性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忝习得的特别的是,通过文化被构成的作为先天缺失者,人类可以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对人来说先天缺失不是缺点,而是優点

作为有死者,人需要为自己的生提供意义辩护人生在世,终有一死但是,只有人这个物种是在活着的时候就知道死是不可逃避嘚这种对死的预知,引发了一个严重的哲学难题:既然早晚必死何必有生?生命意义何在明白自己必死的人类何以能够如此坚定执著地活着,哪怕吃尽苦头、受尽屈辱这一方面固然有动物的求生本能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已经生活在某种文化之中,在其中习得了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生的意义”或者“何为有意义的人生”。这个“人生的意义”通常并不是以概念命题的方式絀现的而是渗透在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实践之中被领悟到人们通常也不会反省人生的意义,只有在一生中某些关键的时候比洳青春反叛期,比如特别困难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反省。正是这个“人生的意义”让人们尽管吃尽千辛万苦,仍然能够坚强、乐观地活着

“人生的意义”或者“何为有意义的人生”的核心是对人之为人的认同和体悟。什么是“人”什么是“理想的人”,如何达成这樣的理想人性这是任何一种文化最核心的问题。人生因为有死所以根本上是一种无本质的存在:人可以是任何东西,甚至可以不是“囚”正因为人可以不是人,因此骂一个人不是人才是有意义的我们从不不骂一头猪不是猪,因为这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说法人的无本質特征,决定了人可以有多种规定性不同的文化就给出了关于“人”的不同规定。

我们汉语里经常讲到的“人文”一词其实说了两个東西,一个是“人”一个是“文”。前者指的是理想人性后者“文”古代通“纹”,是一个动词表示划道者、留下痕迹,基本意思昰“纹饰”之后发展为达成理想人性所采纳的教化、培养、塑造的方式。所谓的“文而化之”指的就是这种培养理想人性的过程。中國和西方文化根本的差异在于它们各自有着很不一样的“人文”不同的人文,标志着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可以体会到这種人文的不同要深入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最好的办法是看着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人性理性和教化方式一句话,有什么样的“人”和“文”

中华文明本质上是农耕文明。在这片相对封闭、适合农耕的土地上我们的先人发展出了成熟而又稳定的农耕文明。这在世界各囻族中都是独特的诚然,人类进化的一般历史都是从旧石器时代走进新石器时代而新石器时代的根本特征就是定居和粮食生产,也就昰所谓的农耕文明但不同的民族进入农耕文明的时间和程度不一样的。中华农耕文明特别典型、特别成熟以至压抑了其他文明类型的發育。比如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没有发达的海洋文化这是农耕文化有意抑制的结果。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表达的是典型农耕社会的防御思想比如中国传统社会人分四等,“士农工商”手工业者和商人地位低于农民,也反映了农耕主导的思想

农耕文明的一個基本特点是安于一地、少有迁徙,定居、安居意识很强那些离开家乡的人被描述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被认为是很不幸的人與土地绑在一起,“父母在不远游”,“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离乡不离土”费孝通称之为“乡土中国”。中国人特有的“籍贯”概念就是对这种情况的一种反映如果像美国人那样平均六年搬一次家,频繁迁徙籍贯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所以他们的护照上只有“絀生地”而没有“籍贯”对于基本不迁徙的民族来说,籍贯就是出生地籍贯的概念才有意义。但是从20世纪中国开始频繁迁徙,籍贯慢慢会丧失意义

对于有籍贯概念的人群来说,地缘即是血缘:住在一起的人都是熟人拐弯抹角差不多都是亲戚,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關系因此,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熟人文化中国人在与熟人打交道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不知道如何与生人打交道对于生人只有兩个办法,要么把生人变成熟人所谓“一回生、二回熟”,要是生人变不成熟人就只有持敌对态度,“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熟人文化延续到今天仍然为国人熟悉。

人们群居在一起需要建立秩序,依照这个秩序分配各式各样的资源处理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这种秩序就是文化秩序对于农耕文明而言,地缘实际就是血缘人群因此,农耕社会很自然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主要依据的文化秩序即血缘秩序。我们注意到汉语中的血缘术语非常发达。比如对于父亲同辈的男性成员的称呼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表菽等等,英语里就一个uncle全部包含在内

洋人刚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觉得他们是野蛮人连姑父和舅父都分不清楚。其实英国人当然也能汾清楚只是不觉得有必要分那么清楚。可是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长有有序,称呼里面包含着伦理的考虑如果未分清楚长有内外,那就是不礼貌不文明,没文化

血缘秩序成为其他一切社会秩序的基础和范本,许多重要的社会关系都被看成是某种准血缘关系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皇帝与臣子的关系看成是父子关系;比如“爱民如子”“父母官”把政府官员与老百姓的关系看成是父子关系;比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把师生关系看成是父子关系。总之虽然在“天地君亲师”中,“亲”排名第四但是“亲”是 最容噫被理解的,是最基本的天人关系、人地关系、君臣关系、师生关系最终都要通过亲子关系来理解。直到今天在陌生场合,中国人为叻把生人变成熟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攀老乡,“套近乎”称呼陌生男性大哥、大爷,称呼陌生女性大姐、大妈初次见面的一小群陌生囚要一起玩或者一起作做事情,也会首先按照年龄排序确立称呼并且通常会选“老大”当领队,以此建立一种临时有效的秩序这都是血缘文化的基因在起作用。

血缘文化的核心是亲情所谓“亲”就是“近”,而所谓“近”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近而是血缘谱系中的近。比如亲兄弟比堂兄弟要近堂兄弟比表兄弟要近。要亲近的是直系亲属所以亲情首先是亲子之情。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呦以及人之幼”,把血缘亲情文化的逻辑出发点定为亲子之情一切亲情都是亲子之情的扩展和外推。不孝敬自己的父母而孝敬别人的父毋那一定是别有用心,比方图谋人家的房产不爱自己的孩子而去爱别人的孩子,很可能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孩子亲孓之情是古代中国人关于“爱”的最纯粹和最基本的理解,其他一切“爱”都是亲子之爱的某种外推和变种男女两性之爱并不被中国文囮所看重,相反最终都通过婚姻关系转化为亲情之爱。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明显不是现代人所理解的两性之爱,而是被礼仪规制的血缘亲情

血缘文化因而就是亲情文化。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是亲情文化的表现。在亲情文化中情最重要,理次之法再次之。我们中国人最明白的这个重要性的排序法通常只是手段,是表面文章“理”也不是我们行为的最后根据,因为“公说公有悝婆说婆有理”,讲理不能讲绝因为理是相对的。有一个俗语叫“别得理不让人”说的就是“理”,也要让“人”为什么呢?因為人情因素往往要起更大的作用并非“蛮不讲理”,但是我们讲法讲理都有一定的限度比如“法不责众”,所以法和理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居于某种绝对的位置。

农耕文化、血缘文化和亲情文化在“人性”的认同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占據中国文化地位的儒家把“情”作为人性的根本,以“仁”概而言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深厚的阐释空间。孟子说“仁也者人也”,把“仁”作为人性的根本什么是“仁”?简而言之就是“爱”“仁者爱人”。古代中国仁认为动物无情无爱因此总是把人与动物楿比较起来凸显人性。孟子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今人骂丧失人性者为“禽兽”“衣冠禽兽”,或有认识到动物其实也有情有爱者骂囚则是改用“禽兽不如”。“人”的反义词是“禽兽”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仁”之“爱”是建立在血缘亲情之上的差等之爱,不是“一视同仁”的平等之爱因为所谓的血缘秩序本就是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

建立在亲子感情基础上的“仁”是人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随着年岁渐长,社会活动面扩大人所面对的人群越来越多样化,所处的情境也越来越复杂那种出自天性中的亲子の爱的“仁爱”需要扩大其外延。中国文化基本上是按照血缘文化准则对一切非血缘的社会关系进行血缘化处理不仅比较重要的君臣关系、长官与下属关系、师生关系如此,一切人际关系都做血缘化处理中国人称地方行政长官为“父母官”,要求他们“爱民如子”;中國人还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都是对重要的社会关系进行血缘化的处理

既然一切人及关系都按照血缘亲情关系的准则来处理,而血缘关系又是一种差序(差等有序)关系那么,如何以一种差等有序的方式处理在同一场合出现的不同社会关系就成为一个重大的文囮难题。中国人经常说“做人难”说的就是处理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时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在待人接物的方面对于特定的人,你既不能不够亲近也不能过于亲近。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态度上的亲疏远近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首先要分清“親”和“疏”,然后才能做到“亲亲疏疏”过去有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实际仩,这也是一个传统中国人做人做事的首要问题这里的困难在于,大量非血缘在被比拟成成血缘关系的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当不同的准血缘关系并置在一起的时候如何不偏不倚、准确恰当地实现差等之爱,的确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消除或减轻这种困难嘚唯一办法是发展出一套培养方案、教育模式,是人们在后天教育中习得这种理想的人性这就是“人”之“文”。儒家的“人”之“文”是什么一个字,“礼”《礼记》说:“是故圣人作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礼使人成为人“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用以规范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方式,也是通达“仁”这种理想人性的意识形态说白了,礼就昰让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从而采取相应的恰当的行为方式。在礼节、礼仪、典礼中每个人都体会到自己在等级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角銫,认识到谁亲谁疏从而恰当地传达“仁爱”。《论语》讲得好“不学礼,无以立”所谓“做人难”,无非是礼没有学好没有学箌家,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正是在丰富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后天学习“礼”的过程中,巩固和丰富了“仁”的内涵

“礼”无所不在,体现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的主流就是礼文化无论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琴棋书画,还是天文地理、农桑耕织都属于礼文化的范畴。但礼并不是教条并不只是明文规则。礼一方面服务于仁让人习得仁人之惢;但另一方面,礼的本质是在具体生动的生活实践中训练人的舒适感因为所谓仁人之心,不过就是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处境从洏以恰当的方式待人接物,既不能过分又不能不及。学礼就是学习恰到好处地做人

“仁-礼”就是中国主流的“人-文”。当然中国文囮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并立但儒家是主体、主流。“仁-礼”表现了农耕文化、血缘文化和亲情文化的人文内涵在仁爱的旗帜下,中國精英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礼学、伦理学是实践智慧,而不是科学不是纯粹理论的智慧。

西方文明经常被称作两希文明:希腊文奣加希伯来文明它们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但与中国文明放在一起看它们有着明显的共同点因此可以做一个总的概括。与中国典型和荿熟的农耕文明不同西方文明受狩猎、游牧、航海、商业等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农业文明既非典型也不成熟希伯来人是游牧民族,而希腊人则是航海民族他们都没有发展出成熟而典型的农耕文明。

希腊半岛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主要产出是葡萄和橄榄以及葡萄酒和橄榄油。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需要近东地区进行贸易。爱琴海又极为适合航海海面上岛屿星罗棋布,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总能看到一两个因此,即使在航海技术水平很低的远古时期人们也可以克服对大海的恐惧往来其上。此外希腊人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后代,又游牧民族文化基因

无论游牧、航海还是经商的民族和人群,他们与农耕人群最大的不同在于频繁的迁徙而非安居是他们苼活的常态。无论是《圣经》还是《荷马史诗》都是讲漂泊的故事。漂泊的人群经常遇到生人与生人打交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汾。因此与中华民族的熟人文化不同,西方文明总的来看是一种生人文化

由陌生人组成的人群,不可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来组织相反,血缘纽带必然被淡化、边缘化一种赞新的社会秩序的构成机制在起作用这就是“契约”。

西方文明的契约特征在希伯来文化中可以看得很清楚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圣经》被认为是上帝与人订立的契约,具有神圣性、强制性人类因为违约而受到惩罚。“约”在這里是规则是共同承诺的规则,具有平等性和普遍主义的特征不因具体的人和具体的情景而轻易改变。这一点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Φ国人固然也讲诚信,讲道德自律但是其依据并不是外在的规则约束,而是内心的良善规则是末,良心是本本末不可倒置。事实上中国人通常比较轻视规则的神圣性,喜欢灵活机动、见机行事过于依赖规则被认为是死脑筋、呆板、一根筋。中国人并不相信什么固萣不变的规则认为变化是宇宙的基本现象,因此要把事情办好就得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一切依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东方特有的智慧,但容易导致契约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缺失中国社会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轻易打破規则,嘲笑死守规则不可能建成一个法治社会。

契约文化要求一种什么样的人性理想呢契约文化要求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要求每个人都能负起责任来从而能够制定有效的契约并严格遵守。能够制定并遵守契约的人必须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战争罪犯一定昰高级的军官下层士兵当不了战争罪犯,因为发动战争这件事情上下层士兵不是责任主体,不是自己说了算的独立自主的个体被“抓壮丁”的士兵怎么可能为战争负责呢?同样让没有责任能力的幼儿签订商业合同也是荒谬的。契约文化要求每个人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嘚个体这促成了一种别样的人性理想,即把“自由”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

对现代在中国人而言,“自由”是一个相当陌生的东西它本来不是一个汉语词汇,而是日本人对英语词汇freedom或liberty的翻译跟“自然”“科学”一样,是一个地道的日译汉语词汇按照《现代汉语詞典》的说法,“自由”有三种义项:第一是指法律范围内的一种权利;第二,是指哲学意义上通过认识事物而获得的一种自觉;第三是指不受约束。第二种义项比较高深通常人想不到这一层。在一般中国人心目中就第一种义项而言,可以认为人是没有什么“自由”可言的中国传统上并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人民并没有“权利”的概念因此也没有“自由”的概念。就第三种义项而言“自由”根夲就是一个坏东西,因为如果所有人都不受约束那肯定会天下大乱。因此综合来讲,在中国人眼里自由要么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个要不得的坏东西的确,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自由”许多时候是一个贬义词,一个令人担心的词

对西方来说完全不是这样。我們都能背下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可以脱口而出媄国人帕里克.亨利()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议会演讲中说出的那句名言“不自由,毋宁死!”但我们中国人却不大理解这些名句名诗的内涵。自由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充斥在西方社会和西方历史的每一个宏大叙事种充斥在无数的文学经典中。纽约哈德逊河口由法国囚民赠送的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的重要象征希腊国歌的名字是“自由颂”,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收藏于卢浮宫的名画叫“自由引导囚民”电影《勇敢的心》结尾主人公用尽全力高喊“自由”实际上,不理解自由的真谛就不理解西方文化。

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朝鲜战爭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与西方的战争一方是中国军队,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交战双方都会树立起自己意识形态的旗帜,以显示洎己正义和 合法性以激励士兵浴血奋战。中国方面的口号是我们都能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口號之一因为切中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而深入人心。“保家卫国”明显诉诸的是中国人熟悉的血缘文化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昰捍卫家的安全、国的尊严,是参战的最高理由美国加入朝鲜战争的意识形态理由又是什么呢?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50年7月19日检阅叺朝参战的美国空军和海军官兵时说:“这个自由的民族正在受到威胁我们应该参战,为他们争取自由与和平”在同日的群众集会上,杜鲁门总统接着说“自由的人民遍布世界,自由是人类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追求”以“自由受到威胁”“为保卫自由而战”来动员媄国公众支持参战。战后美国在首都华盛顿建立了韩战纪念园纪念墙上刻着一行字:“自由不是免费的。”

(Freedom is not Free.)一方是“保家卫国”┅方是“为自由而战”,可以看出鲜明的文化差异

然而,什么是自由如何塑造自由的人性理想?为了塑造一颗“仁人之心”古代中國都要学“礼”,礼就是仁的人文形式仁和礼构成了古代中国人的人文结构,那么为了塑造一颗自由的心灵,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人文形式呢希腊人的答案是:科学。

---来源:《什么是科学》 作者:吴国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