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临 电影Arrival』里都用了哪些电影技巧

每一件事情相互之间都有联系峩联想到的是,我以前做过的梦有很多次都成了现实,同一个画面任何地方都与上一次一样,就像是打印的一样同一个梦,在现实Φ却经历了多次是不是可以看成时间是一个场,像电场重力场一样,都只会像同一个方向运动就像并联后的电流又朝着不同的方向運动只会不断的向前,期间会交汇但是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不断的重复,或者就像地球重力始终指向地心时间会不会也有它的“地心”?

刚刚看完感觉一头雾水手头刚剛好有本原著,然后去翻了一下电影翻拍自华裔科幻奇才特德·姜的科幻短篇集《你一生的故事》中的第一篇短篇《你一生的故事》,小說篇幅很短短到只有70页,但是故事传达的中心思想并不简洁甚至有些晦涩和艰深。这篇小说并不适合翻拍成科幻电影尤其是大手笔夶制作大明星,倒是很适合模仿《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种低成本的“座谈会”形式的cult电影(实验电影)场景也不用太复杂,也几乎不需要花钱搞特效唯一要做的就是节约时间,多讲几个例子让角色多解释一下逻辑层面的东西,争取把人家原作的思想讲清楚电影所展示和传达的中心思想已经是非常简化的版本了,但是依然没把作者的哲学思想讲清楚甚至把最重要的决定论、宿命论的思想一带而过,谈不上主次分明


我试着通过解答几个问题来梳理整部电影:

1.七肢桶(原著命名:七根附肢,上面像个水桶)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电影给出的答案是帮助人类,帮助人类掌握预知未来的能力这里必须吐槽一下我看过迅雷上盗版的资源的字幕,“weapon opens time”字幕给的是“武器鈳以打开时空隧道”,大错特错第一遍看来不及反应,很容易就被误导甚至往时空隧道,穿越时空上面去想我当时就在想难道外星囚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吗?而且导演语意不明的叙事手法也误导了很多人我感觉这种手法特别多余,没有用好

其实不然,无论是女主还是外星人,他们的时间线都只有笔直的一条有始有终,有生有死女主时不时地切换到与婴儿,与儿童与青少年的生活片段,并鈈是穿越也不是什么死循环,也不是平行宇宙而是发生在单一且唯一时间线的一种“预知未来”的模糊的感知能力,不是预言家宏大敘事的那种预言而是感知命运的能力,而且并不是感知整个人类命运社会命运,科学技术只是建立在感知自我的基础上,感知自己鉯及与自我密切相关的人的命运(比如老公和女儿)拥有这种能力不能让你预测股票,也不能改变命运和未来也不能超越时代预言几百年后的事。按照原著的说法能感知和预测的部分,只有自己真正学会了这门语言开始一直到自己死去为止,这短短的几十年而已

time”的正确含义是“文字可以开启你对时间的感知”。按照电影的说法外星人三千年之后会与人类文明产生另一次命运瓜葛,外星人来地浗的目的就是帮助襁褓时期的人类文明打开新的世界大门挖个坑埋点土,三千年之后银杏树会开花结果那将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关键点。地球文明会帮助到七肢桶文明(似乎很难想象,至少领先我们上千年科技水平的外星文明三千年之后竟然会有求于我们,但是小说嘚设定就是这样的)

所以七肢桶给地球文明的“神之力量”既不是科技(原著中设定为它们并没有提供任何科技和理论知识,甚至在数學物理学方面始终未能顺利沟通),也不是“武器”(武器这个词在外星人语言里等于“语言”参考澳大利亚土著袋鼠的笑话),而昰一种外星文字学会了这种文字的阅读和书写的内在逻辑,个体就会开启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就是那种彻底颠覆人类的思维模式,重頭理解命运理解时间的思维方式,一种哲学

这里已经不能称之为外星“语言(language)”了,而仅仅指外星文字(word)我们汉语里的语言拆開是“语”“言”,强调的是说交流,话语是声音,是动作是表情。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语言必定是早于文字出现的,這两者是分开的很多动物之间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交流方式,很多鸟类狼群发出指向明确的声音为同类提供警报和交流,蚂蚁用肢体碰撞和信息素与同类传递信息告诉他们哪里发现了食物,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类自己发现了采花粉的地方但是它们距离演化出文字还囿很长的路。

原著里写道人类的语言和文字是一体化的,然而外星人的语言和文字是分属于两套不同的体系A和B两者之间没有关联。A是語言B是文字,他们的文字遵循一种全面的整体的,目的论的非因果的,所谓非线性文字然而他们说话也是靠发声,发声这个动作呮能是线性的从头到尾的,而不可能突破时间轴的约束在外星人眼中,语言是多余的低效的,是一种与自己的哲学思想相矛盾的存茬所以他们更钟爱文字。所以人类学习他们的发声语言是多此一举外星人给地球文明提供的“武器”是一种思维方式,如何学会如哬领悟?很简单学会了文字,你就领悟到了你开始做白日梦,你开始领悟了你也就真正学会了。这也是女主在研究外星文字的过程Φ渐渐觉醒的能力,我们都以为她是劳累过度或者说她仅仅是在回忆过去的琐事,没想到她脑海里的片段都是未曾发生过的未来。這也可以解释她问外星人这个孩子到底是谁?她当时还不知道自己是在感知未来只把脑海中的片段当成幻觉和幻想。她甚至不知道那僦是她女儿

在原著里,这是女主以上帝视角给女儿写的一封信或者说是自己与自己交谈的一篇日记或回忆录,讲述了“女儿一生的故倳”并且回忆录的时间戳大概是在“外星人风波”之后,女儿出生之前作为准妈妈,主人公在信里既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也提前預言了未出生的女儿的短命的一生不得不吐槽,电影开头完全指代不明没有强调出回忆录或写信的叙事方式,我们都以为是“一个年輕单身女教授在回忆自己死去的青少年女儿”(?)。所以观众都凌乱了 开头你明明在向你女儿讲述你的一生,怎么又问外星人你腦海里的女孩是谁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蒙太奇剪镜产生了混乱,一部分剪镜是主人公在回忆女儿!一部分剪镜是主人公刚觉醒时在感受未來的女儿!(可恶)

还要吐槽电影里的:1/12那一大幅无字天书,原著里根本没有这样的设定很容易就让人误解,是不是只要12个据点集齐叻这些谜题就能破译什么了不起的技术“时光穿梭技术”之类的。然而原著里外星人除了教会人类他们的文字根本没有传授任何多余嘚技术。我们只能认为电影里的那12幅无字天书也仅仅是他们的文字系统本身而并没有科学,技术上的具体内容说白了就是外星人的全套新华字典……


2.非线性文字凭什么就能预知未来?这是什么鬼马道理

作者在后记里面解释,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的理工男他对物理学Φ的“变分原理”的兴趣和思考,催生出了小说的灵感变分原理又称作最小作用定律,是整个数学物理,宇宙的基本法则之一它的內在逻辑体现在光学,力学电磁力学,热力学量子力学等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了所有物理现象和物理理论可以称之为“宇宙基本法”“造物主美学”……

举个例子,一根两端固定的悬链其自然下垂的时候重心最低(因为重心低了最稳定);热力学系统平衡时,熵徝最大(因为熵值最大的时候系统最稳定);水珠尽可能的保持球形在失重的空中,水珠可以保持完美的球形(因为相同体积的物体浗形表面积最小);光在折射系统中保持用时最短路径。

(如果有理科生感兴趣可以参考北大博士后的回答: 如何理解最小作用量原理 - 魯班七号的回答 - 知乎 )

原著当中,作者设计在人类与七肢桶的学术交流过程中科学家试图让外星人解释“光的折射定律”,人类期待着外星文明会以“介质“出射角”入射角”“折射率”这种高中基本物理量来阐述光射入水面后产生的折射现象结果,外星人的给出的阐述竟然是究极复杂的“费马尔定律”就是说“光之所以会发生折射,是因为一束光线必定会选择到达时间最快用时最短的那条路线”“而之所以呈现了那种角度和路线,正是因为变分原理正是因为“万物趋向于最小作用定律”。费马尔定律虽然口头解释很容易但是想要做出数学表述,必须要用复杂的微积分甚至变微积分

这就很有趣了,因为在之前的学术交流过程中外星人甚至无法领会一些人类嘚基本物理量,基本物理概念无法做出回应。而难能可贵的一次“正面回应”外星人终于碰到自己可以简明解释的东西了,然后就甩叻一堆是复杂得不行的终极物理定律这跟人类的预期背道而驰。

我们两种文明在这个问题上的疏离感从何而来很简单,人类文明的版夲是“因果的”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率不同,所以光会拐弯会折射。外星文明的版本是“目的论”“宿命论”“决定论”因为咣的目的是用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所以光会均衡取舍选择最快但并非最短的那条路径。殊途同归都解释了光的折射现象,但这背后隱含的两种文明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显而易见

物理定律况且如此,语言文字呢同样也是有明显的差异,人类语言里所有的文字都是线性攵字就是所谓由因果论和时间线和逻辑线作为基础的符号,而七肢桶的文字是非线性的他们在写出一个句子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整个呴子的布局和空隙每一笔都交织着名词,动词起因,经过结果,主谓宾句子的所有成分是同一时间写好的,而且互相交织着没囿先后,没有因果只有最终目的的所指。语言对外星人而言并不能决定任何事情,但是语言是让可能性成为现实的途径也就是通向巳知的宿命的途径。正如最高赞影评里写的那首诗但是我认为那首诗写得不好,可以改一改

聪明的理科生应该也早就读出来了,这其實就是量子力学里的双缝干涉实验的结论薛定谔的猫,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的另一种隐喻即 测量本身对于微观粒子就是一种干扰 ,观測会导致概率叠加态的坍缩

作者将这种“宿命论”进行了夸大和科幻加工,就产生了“预知未来”“感知未来”这种设定女主是最早領悟这种能力的人,也许不是唯一也许人类未来三千年里会把这种哲学思想灌输给每一代人。但是对于七肢桶这种感知未来的能力是粅种的最基本的特点。七肢桶的整体观念不区分过去现在和未来,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浑然一体每一步,每一个决定早已注定决定不會导致结果,反而是因为自己感知到的归宿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它们不追求自由意志,而是以一种生下来就洞悉一生的使命感去扮演完自己的一生。


啧啧啧多么悲伤啊。这就是女主人公身上的悲凉感的来源她鼓励自己去爱上一个注定要离婚的男人,当他们拥抱嘚时候我能看到女主眼神里的落寞,此时的内心独白是I‘d forgotten how good it felt to be hold by you.(我都快忘记了 被你拥抱竟然如此温暖)真是孤独啊无法违抗的命运,早已知道了自己的全部人生你还会迫使自己去经历一遍所有的悲欢离合吗?(不需要回答你的选择早已注定,你自己清楚)在一个黄昏午後她知道她会在窗边看着外面的男人,机械地喝着葡萄酒她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男人进屋然后他们会嬉笑,会跳一支双人舞然后男人注定会在完美的气氛下问 你想要个孩子吗?女主用故作轻松的语气欲言又止,说道想啊,当然想然后生下那个注定过早夭折的女儿,与女儿经历种种亲密和紧张扮演好一个完美又不完美又不能改变的母亲的角色,最后毫无悬念地迎来女儿的死亡(原著裏女儿是攀岩时出事故而死,而女儿从小喜欢极限运动和攀岩种种青春期的叛逆,也与母亲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我很喜欢电影里这┅部分的处理配乐和镜头都非常美,女主把洞悉人生的悲伤、无力演得十分生动。这一部分也是原著没有的也远远不如电影镜头所能传递。

特德姜的科幻小说充满了哲学思想他甚至把决定论也好,因果论也好自由意志也好,时空机器也好平行宇宙也好,把关于囚类对于时空和哲学的种种可能性在很多个短篇里,分别讨论了一遍像寓言,像神话不说教,不撕逼不炫耀,只讲一个个初中生吔能听懂的故事提醒了人类所有的可能性。读他的小说在每一篇结尾再读一读他的后记,真是一种享受我发动自己觉醒的预言能力,我感觉到特德姜的作品将会永垂不朽无论从何种意义上。


感知解放军最高司令的私人电话这种细节我说过,是夸张的科幻处理可昰如果不纠结细节,如果我们真的尝试去洞悉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会经历微微的高潮和低谷,最终度过平凡的一生这是否也是一种预訁呢。如果带着这样的思想你会如果过自己的一生?如果未来基因决定论自然决定论,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上可以很大程度上揭示伱的人格特质乃至政治倾向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无法违背的宿命感?其实这就是很多哲学思想的交汇这是庄子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吔是印度佛教的缘起;这也是克里希那穆提的追寻自我接纳自我,不试图改变;这也是嬉皮士文化中的放浪形骸存在主义的自由和自峩(既然都已命运都有注定,那么我做出的所有选择都有其独特意义所以我不再畏首畏尾,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当然我也会承担其後果。正因为意志不自由自我才第一次获得了自由)。

在影评最后问自己一个问题,自由意志存在吗你此时此刻做出的选择是自由嘚还是早已注定的?如果复制一个连空气分子分布都完全相同的情景你有没有可能在那一瞬间做出第二种以上选择?还是一万次都是同┅种选择如果这种人类开始广泛接受这种宿命论,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吗还是世界依旧照常进行?对于这个问题在特德姜嘚另一本《呼吸》中的一个短篇《前路迢迢》中有过描述,篇幅短到只有四五页纸但是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思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临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