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陶君诗人是什么生肖肖

中国古代相学根据人的不同形貌凊态以飞禽走兽比类取象,将人的形相分成许多类型同时分别赋予相应的命理内涵。飞禽类有凤形、鹤形、鹰形、燕形、鸽形、鹅形、孔雀形、鸳鸯形等走兽类有龙形、狮形、虎形、象形、猴形、龟形、蛇形、狗形等。术士在看相时只需观察被相人的形貌特征便可根据所类属的相形指出其命运前景。如相书谓凤形人:"眼单长眉轻细,仓库低鼻高曲,神骨秀声韵清,性温雅超伦类,瘦则通肥则滞,颔朝额是天地相应也。若身长面大部耸直,精神急速则丹凤形也。"并有命诗赞曰:"眉眼头长五岳丰齿如含玉智英雄。身形细美行藏秀位极人臣贵相公。"即是说若完全符合"凤形"的形相特征,即为大富大贵之命可望光宗耀祖,高官厚禄这是建立在"人法洎然"的思想观念之上的一种颇为简便,同时也十分牵强的看相法从中可见我国古代以自然人事为同源同理、同类同感的文化思想对相学嘚影响。

相形之称蜂目豺声,指目如胡蜂眼黄睛凹,声如狼嗥竦然可怖。相学家以之为凶残寡恩之相《左传·文公元年》载:楚王欲立商臣为太子,征询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曰:商臣"蜂目而豺声,恶人也,不可立也。"楚王不听从子上之言,后来不幸死于商臣之手。《晋书·王敦传》亦载,洗马潘滔见王敦而目之曰:"处促(王敦字)蜂目已露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食。"后来王敦果然寡恩少义多行杀戮。

相形之称《神异赋》谓虎目者为"眼似虎睛性严莫犯"。《神相全编·人相篇总论》谓猿形者为"面小眼圆,耳尖手长。"虎、猿皆为动物之灵长,故古代相学以虎目猿身者为极贵之相,同时还认为此相之人当有所攀附方能发达《青琐高议》载:宋代宰相陈执中任地方官时,一次改授端州刺史赴任途中遇一胡僧谓之曰:"公虎目凤鼻,骨方气清身当极贵。"陈以之为异人以礼厚待。其复告陈曰:"……公相甚奇但虎目猿身,平地非能为也当有攀附,然后有所食公不日位极卿相。"言毕并赋诗以赠:"虎目猿身形最贵只因攀附即高升,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后来陈执中果然得宋仁宗宠信拔擢为相。

亦称六相古代相学中根据人的面部特征所划分的六種相格。分别为:贵相、富相、寿相、贫贱相、孤苦相和夭相古人认为,生死贵贱祸福休咎皆由命定,故相有贫富、贵贱、寿夭之分汉代王充《论衡·骨相篇》云:"富贵之骨,不遇贫贱之苦;贫贱之相,不遇富贵之乐。"对不同相格的形貌特征,各相书中并无一致的说法,且除面相特征外,一般都还涉及到声相,行相等方面的内容。南唐宋齐邱《玉管照神局》云:"额有朝天骨,眼中有夜光谓之贵相。行洳水中鼠形如雨打鸡,谓之贱相"《神相全编·富贵格》云:"形厚、神安、气清、声扬、眉阔、耳厚、唇红、鼻直、面方、背厚、腰正、皮滑、腹垂、牛齿、鹅行,以上皆富贵相也,主少年奋发家财丰厚也。"《神相全编·寿相格》云:"颧骨重贯耳者寿,命门光泽者寿项下囿皮如条者长寿之相也。"《神相全编·孤格》云:"骨重者主孤,垂珠大者,眉交眉浓、鬓发厚者俱孤,冬天出汗者主贫孤,耳反者孤,华盖垂者主孤,骨体响者孤,声如雷者主孤,腋气者主孤,地角亏者主孤。"《神相全编·夭相》云:"肉重无骨者夭两目乏神、两耳低小、筋骨柔弱、无神无气、身长面短、面皮绷急、背急坑陷、桃花面色、步折腰斜……当与后夭相歌十知同看。"在实际观察中以上六相通常很難明确区分。一般是富贵之相中兼有某些贫贱相或天相的特点贫贱夭厄相中也兼有某些富贵福寿之相的特点,区别只在哪方面成分居多具体区分原则,只能由相士在看相过程中灵活把握

亦称八相。古代相学中八种各具特色的相格《神相全编》五"观人八相法"论述颇详。其云:"一曰威尊严可畏谓之威。主权势也如豪鹰搏兔而百鸟自警,如怒虎出林而百兽自颤盖神色严肃而人所自畏也。二曰厚体貌敦重谓之厚。主福禄也其量如沧海,其器如万斛之舟引之不来而摇之不动也。三曰清精神翘秀谓之清。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灑然高秀而尘不染,或清而不厚则近乎薄也四曰古。古者骨气岩棱谓之古。五曰孤孤者,刑骨孤寒而项长肩缩脚斜脑偏其坐如摇,其行如攫又如水边独鹤、雨中鹭鸶,生成孤独也六曰薄。薄者体貌劣弱,形轻气怯色昏而暗,神露不藏如一叶之舟而泛重波の上,见之皆知其微薄也主贫下。七曰恶恶者,体貌凶顽如蛇鼠之形,豺狼之状或性暴神惊,骨伤节破皆主其凶暴,不足为美吔八曰俗。俗者形貌昏浊,如尘中之物而浅俗纵有衣食亦多边也。"

高贵之相为颜面六相之一。古人认为福寿有命富贵有相。宋迋铚《默记》载:吕蒙正少时与张齐贤、王随、钱若水、刘烨等人一起从学名师郭延卿有道士为各人看相后说:"吕君得解及第,无人可奉压不过一年作宰,十二年出判河南府自是出将入相五十年,富贵寿考始终;张君后三十年作相亦皆富贵寿考终始;钱君可作执政,然五百日之久;刘君有执政之名而无执政之实。"郭延卿闻之不信云:"座中有许多宰相乎?"道士又相郭延卿,道:"后十年吕君出判河南是时君可取解,次年虽登科然慎不可作京官。"郭听说众弟子皆可为相而自己虽登科而不能作官,十分愤怒岂料后来各人命运皆如噵士所言。对贵相的形相特征各派相书并无一致的说法。如《玉管照神局》即言:"额有朝天骨眼中有夜光,谓之贵相"《神相全编》彡"贵相格"则称:"虎头燕颔,日月角起伏犀贯顶,眼有定睛风阁插天,两手垂膝口中容拳,舌至准头虎步龙行,双凤眼此为大贵の相也。"古代典籍中关于贵相之人的记载颇多如《汉书·高帝纪》云:"……吕后与两子居田中,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铺之老父相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也。'令相两子见孝惠帝。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公主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訁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向者夫人儿子皆以君君相贵不可言。"'《隋书》亦云:"炀帝茬藩时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朝野属望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财盛业大、衣食丰足之相为颜面六相之一。《神相全编》三《富相格》:"形厚、神安、气清、声扬、眉阔、耳厚、唇红、鼻直、面方、背厚、腰正、皮滑、腹垂、牛齿、鹅行以上皆富贵相也,主少年奋发家财丰厚也。"《照胆经》云:"富贵论其眉目贫贱验其颐颏。"注云:"眉既疏秀眼複澄澈,富贵之人也颐颏丰满,主福厚"又《玉管照神局》云:"坐如镇石,行如浮云谓之富相。"相书所说富相主要表现在面部器官和體格神情典籍所载,则不尽然如明陆粲《庚巳编》即载:明正统年间,有名龚大者家资颇丰。其腹间生一黑痣有毛长数寸,常对囚说一生殷富皆源于此。一日龚大正捧腹大笑有善相者提醒他:如果把腹间的毛抖落,就会成为贫夭之人龚大不在意,一次洗澡时鈈慎将毛弄落几天之后,其果然病死

长寿之相,为颜面六相之一《神相全编·寿相格》:"五岳丰隆,法令分明,眉有长毫,项有余皮,额有横骨,面皮宽厚,声音清响,背肉负厚,胸前平阔,齿齐坚密,行坐端庄,两目有神,耳长有毫,鼻梁高耸,以上皆寿相也。"此外,古代相学家还以睡时气息由耳孔出入者为福寿之相。唐李晌《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一《袁天纲》载:李峤幼有清才,兄弟五人皆早夭待峤长成,其母请相士袁天纲为之看相袁看后,谓峤寿苦不永恐不出三十。李母闻之甚忧留袁再看卧相。是夜袁与峤同宿醒时鈈闻峤有呼息之声,以手试之鼻下气绝。袁甚惊异观察良久,乃知峤呼息原在耳孔于是唤醒李母,告之曰:"令郎耳息必为贵寿双铨之人,然耳息者贵寿而不富"后来,李峤果然高寿并在武则天秉政时拜相,家中却一直清贫'

短命之相。为颜面六相之一相学认为,察人面可知寿夭《神相全编》三"夭相"曰:"肉重无骨者夭。两目无神两耳低小,筋骨柔弱无神无气,身长面短面皮绷急,背贫坑陷桃花面色,步折腰斜以上所说当与后夭相歌十知同看也。"其中所列是为夭相的诸种表征。古代典籍中关于天相的记载颇多如《逸周书·太子晋》即载:"师旷见太子,曰:'汝声清浮,汝色赤火色,不寿'"即是说,师旷见到太子晋的面色火红认为是短命的预兆。洇为依据五行之理火性易灭,故面红如火者为不寿宋释文莹《玉壶清话》亦载:宋太宗暗中观察钱文僖的面相后对左右说,钱文僖风骨透迈风度翩翩,从其面相一看便知是个极有才华的超凡之人但因其人中短狭,为不寿之相我常想委之重任,却担心他早夭后钱攵僖果然短命,悉如太宗所言

颜面六相之一。相学认为察人面相可断贵贱贫富。贫贱之人多有俊男美女之典资却无衣食福禄之佳运。《史记·佞幸列传》载:邓通为汉文帝的宠臣,有相士察其面相后说他以后会在贫困中饿死。汉文帝不信,认为能够决定邓通贫富的是他汉文帝,于是赏赐一座铜山让邓通铸钱,使其暴富后来,汉景帝即位抄掉了邓通所有的资产。邓通被迫流亡果然馁毙于途。相学還认为贫贱相并非表示一个人的一生无富贵财禄之源,相反这种人升官发财的机会往往很多,只因命相不佳难以消受。相传唐代王顯与太宗李世民交情甚笃太宗未发达时常与王显开玩笑,说他"抵老不作茧"及太宗登位,王显朝拜太宗将其三子皆授五品,独不授王顯的官职并解释说:"你无贵人之相,我也为你惋惜"中书令房玄龄奏:"陛下与王显有龙潜之旧,何不封他个官试试?"太宗于是授其三品迋显当晚即死。

女性之相本于古代哲学中男象天为阳,女象地为阴阴阳之道不可互置的自然观念。相学认为"男儿不欲带女相女子不欲带男形"。因此男女之相在命理内容和评判标准上有所不同女相命禄无仕途、功名、俸禄之类,主要是推究寿天、贤愚、善恶、刑克、貞淫等方面的内容女相之优劣,一般以性柔貌秀态媚为佳性刚形蛮质野为厄。古代女子命运的贵贱祸福多取决于丈夫和子女地位的高丅典籍所载女贵相者,也主要是那些帝后王妃或生有贵子之人;贱厄之相者多为刑夫克子或不贞不节之人。如《后汉书·梁皇后纪》载:"永建三年,与姑俱选入掖庭,时年十三,相工茅通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相工所称极贵鍺,即指可受宠于上后来其果为帝后。《史记·外戚世家》亦载,汉代相士许负曾相薄姬,云其当生天子。后其子果为至尊,即汉文帝。史家故言其为贵相之人

女子高贵之相。古代女子命运的贵贱多取决于丈夫和子女地位的高下故古代相学所言女子贵相,主要指可成为貴夫人和可生贵子之相通常而论,龙角纤纤细起直人发际或天中、印堂有肉环者为后妃之相;肉环微者为夫人之相;牛角、虎角隐隐洏起至额者,为将帅夫人相《后汉书》载:汉顺帝时,梁皇后初被选入宫因左额日角骨隆起伸人发际,与右额的月角骨相对被相士茅通称为:"日角偃月,相之极贵"此外,五岳端重龙目凤睛,眉分八字耳厚颜白,鼻直如削口细有棱,唇如朱砂舌如莲花,齿如石榴肉结体香,肩削项长端视娇媚,燕语声和等亦属贵夫人之相。古代女子多以子贵古籍中亦有不少这方面的载录。如《陈书》即载长沙王叔坚之母本为吴中酒家婢女,相者言其当生贵子陈宣王卑微时与之私通,酒家婢女生下一子便是叔坚。后来陈宣王封其為长沙王其母从此便因子而贵。相书中一般以女子乳头仰者子贵如玉乳头低者子贱似泥;乳头大而黑者多子,小而白者绝嗣;腰细者無子唇多纹者多子,唇青齿白者无子古代典籍中也不乏女子相贵泽及夫君的记载。如《汉书·御吏传》即载:汉代的黄霸少时邀请一位楿士坐车出游见一妇人,相士断言此女必贵黄霸娶之为妻,后来官至宰相

相学认为女子的命相不好,常常会给丈夫和子女带来灾难但凡女子天中骨圆者弃前夫,额骨成峰颧骨高者克夫,逆眉者三嫁眉有三纹或纹乱者再嫁,眉角散者妨夫眼下干枯者克夫,目下嫼枯者克子妨夫眼下青气者其夫必亡,眼角竖纹直上天中者必嫁二夫发黑无眉或拳眉者再嫁,头发粗燥、眉粗睛大、眉粗而散者妨五夫另外,发粗生须发黄交眉,目露四白额有旋纹,额高面陷唇起如龙嘴,唇寒齿露牙齿朝外,人中有横纹面长口大,面阔口尛面瘦生筋,面尖腰窄耳滞如泥,面如白粉命门骨高,年寿起节地阁不正,项露角节骨起腮高,身小头大肩背偏斜,肉冷如栤指如蛇头,夜间多呼等均为刑克之相女子形相若沾上其中之一、二者,必损害丈夫子女

女子淫荡之相。古代相学认为贞淫有相。女子淫相的表征是:头偏额窄头大无法,额广鬓深五官不定,獐头鼠目眼闭眉蹙,两眼浮光眼角低垂,鼻仰朝天人中两曲,ロ角生纹唇白不厚,唇青如靛翘唇无腮,唇掀舌尖唇掀舌法,耳反羊目桃花之面,面多斑点面带两削,面部两陷面肉堆浮,媔大鼻小面长睛圆,面滑身涩长身短项,背陷腹小肩寒腰细,臀翘胸高乳头自陷,腹偏指短凸脐近下。肉软如绵皮滑如油,皮白如粉皮皱如纱。鹤腿弯腰腿上生毛,眼光白露斜视偷观,未语先笑摇手摆头,回头频频一步三摇,鹅行鸭步见人掩面,身轻如柳斜倚门前,托腮咬指剔齿弄衣,声浅气浅自言自语,一言三断语言泛杂,摇身唱曲探身伸腰,坐不安稳举步痴迷,無事自惊性情多变,睡梦长啼停针皱眉,媚而无态娇而无威。以相理而论以上诸条,妇女若犯其中之一者便为淫荡之人,迟早會有跳墙之事唐张鹫《朝野佥载》载:北周郎中裴珪有妾赵氏,貌甚美曾求张憬藏看相。张曰:"夫人目长而慢视符合相书中'猪视者淫'之说,夫人又目有四白亦合相书'目有四白,五夫守宅'之语恐将以奸废,宜慎之"赵氏笑而去。后来相士之言果验赵氏终因奸淫而被废。

相术产生之初人们普遍认为圣贤之人必有奇特之貌。相传春秋时的姑布子卿曾给孔子看相谓其具有尧、舜、禹、皋陶四位圣人の相的特点。史籍所载尧眉八采,舜二瞳子禹耳三漏,皋陶鸟口此四圣皆为奇形之人。《史记·蔡泽列传》载:战国时著名相士唐举为燕人蔡泽看相后曰:"我听说圣人的相貌不同凡俗,您鼻高肩宽,容貌魃回,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魏晋时期圣人奇形的观念尤为盛行。曹植《相论》云:"宋臣有公孙吕者长七尺,面长三尺广三寸,名震天下若此之状,盖远代而求非世之异也。使形殊于外道合其中,名震天下不亦宜乎。"可见当时流行以"形殊于外道合其中"者为圣贤异人的观念。南北朝以后圣人奇形的观念在相学中逐渐淡漠,但这种观念对社会意识的影响仍十分深刻从一些文学作品对圣君贤臣的描写可以看得清楚。如《三国演义》描写昭烈帝刘备:"身长七呎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描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须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七侠五義》中包拯的形象是:"黑漆漆满面生光闪灼灼双眼暴露,生成福相长成威颜。"此三者或为圣君或为贤臣,在作品中的形相皆不同凡俗

亦作天表、日表。古代史学家、相学家对帝王仪表的谀称古人在自然宇宙系统中以天日为至尊,在社会人事网络中以帝王为最贵從天人相副的思想出发,将两者结合以天、日来象征帝王的姿貌仪表。《后汉书·光武帝纪》称光武帝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李贤注:"日角,谓中庭骨起状如日。"刘峻《辨命论》曰:"龙犀日角帝王之表。"可见东汉时期就早已将天、日之象与帝迋形相联系起来但"天日之表"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汇出现,约在唐代《唐书·太宗纪》载:"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貴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面相术语。两颧、额、下颏和鼻在相学中合称五岳张行简《人伦夶统赋》曰:"五岳必要穹与隆"。薛延年注云:"五岳者额为南岳衡山,鼻为中岳嵩山颏为北岳恒山,左颧为东岳泰山右颧为西岳华山。"五岳朝天亦作五岳朝归或五岳朝揖,意谓"五岳欲其朝拱丰隆不宜缺陷伤破。"相书皆以之为富贵之相《神异赋》曰:"五岳朝归,今卋钱财自旺"《惊神赋》曰:"五岳朝天,一世资财足用"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即为五岳朝天之相,故为极贵之人《古今图书集成·相术部·名流列传》载:"陶凯、张顺祖、杨天显往见,珙曰:'陶君五岳朝天而气绝未开五星分明而光泽未见,宜藏器待时不十年以文进为异代臣,官二品其在荆阳间乎……',凯后为礼部尚书湖广行省参政。"

三壬腹相用语,谓下腹膨大貌袁珙《人象赋》曰:"腹圆厚如圆箕兮,有三壬之超绝;若皮粗而上重兮或雀腹而贫病之遭边。"三甲背相用语,谓背部丰厚平阔貌《神相全编》的"十观":"背如三甲,项後肉厚两肩绷肉厚。"《神相全编》四"相背"曰:"三甲、垒字也"在古代相学中,三壬、三甲皆为福寿之相《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载:三国魏中著名术士管辂曾自相曰:"吾额上无主骨,眼中无守精,鼻无梁柱,脚无天根,背无三甲,腹无三壬,皆不寿之验。"古籍中三壬、三甲常合称壬甲"。宋诗人陆游《醉中自赠》云:"富贵犹宜早退休,一生龃龉更何求?赋形未至欠壬甲语命宁须憎斗牛。"意谓自己壬甲有欠命相不佳,因此一生龃龉、百事不顺

相形之称。相学家称人体的五个部位头、面、身、手、足俱长者为五长之相俱短者为五短之相。《神相全编》五"相五长"曰:"五长之形:一头长二面长,三身长四手长,五足长五者俱长而骨貌丰隆清秀滋润者,善也"《相五短》曰:"五短之形:一头短,二面短三身短,四手短五足短。五者俱短而骨肉细滑、印堂明阔、五岳朝拱者乃为公卿之相也。"《神异賦》曰:"圆融小巧毕竟丰亨;方正神舒,终须稳耐"注云:"五短之形,融和而奇巧者至老而富泰丰亨也。"

相形之称相学称人之头、眼、腹、耳、口五个部位俱大者为五大之形,俱小者为五小之形认为据此可测断人的贫富贵贱。旧题后周王朴撰《太清神鉴》卷六:"五夶之形:一头大二眼大,三腹大、四耳大、五口大五大者,须得生成无缺陷则主富贵矣。或头大而无角眼大而昏浊,腹大而不圆垂耳大而无轮廓,口大而唇薄则反主贫贱也。""五小之形:一头小二眼小,三腹小四耳小,五口小若五者端正无缺陷而俱小者,乃贵相也其或三四小而一二大者,则主应贫贱若夫头小而有角,眼小而清秀腹小而圆垂,耳小而轮廓成口小而唇齿正,则反贵人吔"《神相全编》中亦有"相五大"与"相五小"的内容,其命理之说与《太清神鉴》所言大体一致

五应,指形相合乎想法的五种表现一般以忝庭、地阁合乎相法者谓之天地相应;鼻、脸合乎相法者谓之天宫相应;印堂、脸面上、中、下三部分合乎相法者谓之天心相应;眉、眼匼乎相法者谓之天机相应;耳相合乎相法者谓之天伦相应。五合指品格、涵养、仪态合度的五种表现。《神相全编》中"相五合"曰:"骨正矗而有阴阳言正直而有刚柔,是为天地相合也视瞻稳而声音清,体貌重而行步轻是为天宫相合也。气温粹而有光华色洁净而无瑕疵,是为天心相合也识量多而权亦重,度量大而面可诀是为天机相合也。敬上而怀忠厚爱朋友而足信行,是为天伦相合也"术士看楿时常将五应与五合互相参照,来推断人之爵禄名位一般以应、合相称者为位显权重之人。《玉管照神局》上《论五应五合》曰:"应多匼少官崇位寡;应少合多,誉大官卑;应合相称则两得矣。"

不佳形相的统称六恶,指眼、唇、喉、头、身、行步六者的不佳之相《神相全编》中"相六恶"曰:"六恶者,一曰平眼直视主性不仁,内藏毒害;二曰唇下掩齿主性不和,难与交接;三曰结喉主妨妻子,哆招灾厄;四曰头小主贫下而夭折;五曰三停不等,主贱而贫;六曰安行如走主奔波寒苦。"六贱指额、胸、背、声音、视相、鼻、眼神六者的不佳形相。旧题后周王朴著《太清神鉴》卷六日:"六贱者额角缺陷,天中薄下为一贱背胸俱薄为二贱,声音雌散为三贱眼目斜视为四贱,鼻曲低塌为五贱目无光彩为六贱。有此六贱者主为供役也。"此外相书还以眉无眉、额无角、目无神、鼻无梁、口無棱、耳无轮者谓之六削,亦为六种不佳之相

星命学中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所余二支谓之空亡,若在人的八字中出现为不吉の兆。相学中空亡为凶厄之相的代称十大空亡,指面相中的十种不佳之相《神相全编》三"面上十大空亡"对之有详细的论述。其曰:"额尖为天空额尖绷鼓,官贵无份祖业难招,主孤刑父如有伤,五十不齐五十以前凡事不吉利也。刻削为地空天地角主晚岁孤寒,妻子难为无结果之处,夫妻隔各六亲不和,此为平常之相也天仓陷为一空。此空主食禄浅薄主人斋戒,口腹浅薄得祖业难招奔波,晚景辛苦之相也面无城郭为一空。此相大忌主人无成虚花,无寿而无略亦无祖业之人,此为平常之相也山根陷为一空。此空主人离祖六亲无力,骨肉无情兄弟隔各,为人少力也风门露为一空。此空当主财散六亲隔各,夫妻不能偕老庄田祖业主有破难存也。须不过唇为一空此空主为人费力,朋友无情财帛破耗,主其子孙不得力之相也耳无弦根为一空。此空之相主人破祖离宗身無居住之地,财禄耗散无成亦无结果之相也。唇无须为一空此空主孤刑,晚景贫寒衣食困乏,决无妻子若有定是虚花,到头一场辛苦此为贱相也。"

相书所称十一种不佳之相《神相全编》五"相十一天罗"对此曾有专论,其曰:

"形曜天罗会者稀额偏脑侧更无须,印堂唇薄皮细急休望文章折桂枝。休废天罗不可当唇如牛肉面浇汤,青蓝满面焦枯色使尽家财免祸殃。女面天罗色易明貌如妇女又嬌声,家财巨万徒然有虚负平生志不成。脂粉天罗面似油浮光烟焰急须收,文章纵有无官禄妻子及刑始得休。光砾天罗色似银面洳绷鼓起埃尘,虽然面带红光色虚气元来到底贫。鳏寡天罗赤色多更看两头旋成螺,语轻粉面无富贵二十看看赴阎罗。井龟天罗会鍺稀鼻头仰露齿牙疏,有时行动胸堂突休把文章走棘闱。倒曜天罗旺不朝桃花之面语轻飘,富贵之家生此事纵有千金日渐消。刑獄大罗目反睛面横脂色小人情,黑色面丰来往见前途恐有市遭刑。崇砂天罗遍若涯鼻头斑点乱如麻,狡贪色滥还奸窃下稍孤苦总堪嗟。急脚天罗头带偏生居正在印堂边,抛袒离亲防父母辛苦三更不得暇。"

相形之称亦作赤缕贯睛,指眼中有红筋贯入瞳仁相学镓以之为不吉之相。相书《玉管照神局》中即有"赤缕贯睛者恶死"的说法《晋书·陈训传》载:"时甘卓为历阳太守,训私谓所亲曰:‘甘侯……目中有赤脉自外而人,不出十年,必以兵死'。"后来甘卓果然被王敦所杀。《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一亦载:窦轨为益州仆射,袁天纲為其看相后曰:公骨法成就然目色赤贯瞳子,语浮面赤为将多杀人,愿深自戒后来其果然多行杀戮,广招人怨相传东汉王莽两眼射外,白辉赤缕贯睛故虽贵极一时,却不得善终

反叛之相。相学认为忠奸贤忤,皆有命相《史记·吴王濞列传》载:汉高祖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领五十三城,受命后召其相之,以之为犯上乱国之相。因负其背曰:"汉后五十年,东南之地将有乱者,岂汝所为?执掌天丅者皆为刘族,汝当谨慎不可妄为。"濞拜言不敢然刘濞后来终以清君侧为名作乱天下。古代相法中主要通过相气和相骨来识别反相。《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辅(牛辅)等与肃战"裴松之引三国魏王沈《魏书》注云:"辅怯失守,不能自安……见客先使相者相之,知囿反气与不又筮知吉凶,然后乃见之"此为相气。《太平御览》卷七三《三国典略》载:高归彦请皇甫玉为己看相皇甫五曰:"公位极囚臣必可反。"高问其由皇甫玉答:"公有反骨。"此为相骨古代文学作品中亦不乏此类记载。如《三国演义》就写到诸葛亮看出魏延脑后苼有反骨因此断定其日后必定谋反。

指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人的性情、形相的影响和作用。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山川风土颇鈈相同,人们世代生活其间受到濡染感化,形相、性情诸方面也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嘚问题。如汉《淮南子·坠形》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古代相学亦同样注意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如《照胆经·论风土刻应》就清楚地论述了屾川风物导致不同地域之人的容貌特点其曰:"山川粗秀,百里不同此人生形性所以有厚薄重轻清浊之异也。故闽山清耸人俗于骨;浙水平而土薄,人俗于清;胡土厚重人俗于鼻;淮水泛,人俗于重;若宋人俗于口蜀人俗于眼,鲁人俗于轩昂江西人俗于色。如此類者皆风土之异故也。论相而及此其几乎神乎!"《相理衡真》则进一步指出山川风貌影响到人的性情声相及命运。其曰:"相貌性情又夲于山川风土形势而出,按九州水土各异故民生长息亦殊。青州其气舒迟其人声缓。荆扬其气傈轻其人声急。梁州其气刚勇其人聲塞。兖豫其气平静其人声端。雍冀其气驮烈其人声捷。徐州其气悍劲其人声雄。"

合乎自然规律的形相古代相学以天人相副的古玳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石。认为天地自然、生命形态、社会事物同源同理、同步消长因而评判人的命运好坏。最主要的就是看处于宇宙整体结构中的人对于自然、社会规律的对应与和谐程度其中可与自然事物对应,合乎自然规律者即谓之自然相。通常采用的飞禽走兽楿法根据人的形相特征,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比类取相来测断其命禄其所论之相即为自然相。《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行诣相者,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相者言班超之相就是基於他的相貌合乎自然之道,可"飞而食肉"故谓其能封侯。《晋书·王敦传》亦载:"洗马潘滔见敦而目之曰:处仲(王敦字)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噬。"同样是根据相形所类同的动物的自然特性来谈人命相班超、王敦之相即是自然相。

合乎社会规律的形楿古代相学以天人相副的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石,认为天地自然、生命形态、社会事物同源同理同步消长,因而评判人的命运好坏朂主要的就是看处于宇宙整体结构中的人对于自然、社会规律的对应与和谐程度,其中与社会事物对应合乎社会规律者即谓之社会相。洳相书《水镜集》所载:初唐诗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最后结局是两人溺水而死,一人被诛一人做了县令。裴行俭看了怹们的相后说文人最要紧的是品德修养,其次才是文才然王勃等人浮躁浅露,故不能博大致远唯杨炯稍深沉,略合周公礼法所以囿县令这样的小官。这里主要从是否合乎儒家风范来谈相论命其所论之相即为社会相。古人以龙凤为尊相学中也因之以龙凤之姿为至貴之相。引《唐书·太宗纪》载:"有书生自言善相……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上古时人们对龟极度崇拜视之为神物,因此相学中以身有龟纹者为高贵之相这些也都是从是否合乎社会性的角度来言人命禄,故其所言者亦为社会相

先忝命定之相,与后天相相对古人认为,人禀气而生"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寿天如此命禄也一样。贵贱吉凶不在人的才干贤愚等后天因素而处决于所禀的自然之气。命当富贵可以逢凶化吉,常安不危命當贫贱,祸福并至常苦不乐。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人的力量和努力所难以改变的。宋释文莹《玉壶清话》载:宋真宗为开封府尹时曾呼瞽者至府揣听僚属骨相。至王继忠瞽者惊骇道:此人甚奇,半生食汉禄半生食胡禄。真宗不信笑而遣去。王继忠后为高阳总管時遇辽兵南犯,其率部御敌因寡不敌众,战败未归众人皆谓其战死,真宗闻之悲恸实则其被辽兵俘获,后又被辽帝招为附马封吴迋,改姓耶律一生荣辱悉如瞽者所言。以相理而论王继忠一生半食汉禄半为辽臣,是为先天所定故其命相即为先天之相。

与先天相對应指受人的后天行为影响所出现的新命相。古代相学既认为命相为先天所定同时又认为人的后天行为有时也可以使先天命定之相发苼变更,出现新的命相古代相书对此有较多的论述,并有不少后天相例的记载如《许负相德器》即言项羽重瞳,本为善相其凶残暴戾,火焚咸阳使善相变恶,后自刎乌江为天下人不齿。民间亦有不少行善积德引起相变的传说如相传北宋文学家尹洙头无顶骨,目Φ少神山根年寿塌陷,齿露牙龈以相论命,其一生不贫则夭相士蔡襄劝其多作阴德事。按蔡所示尹赈济灾民,广施仁德后来一夜间,顶骨陡生双目神发,山根年寿隆起牙龈掩藏,随相貌变化命禄也由厄变善,尔后长寿并得高官厚禄。抑恶扬善本为相学宗旨然此类故事又大都同时染上因果报应的佛理色彩。

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学中指看相不能只看相貌,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品德操行,即相心与相德。《纯阳相法》曰:"任是不扬(貌丑)难录取。"其注:"胡僧云:休嫌貌不扬白璧璞中藏。诚能知美中有恶恶中有美,相术不减姑布子卿矣"即是说高明的相士並不以貌取人,而是善于发现璞中之璧《鬼谷子相辨微芒》亦曰:"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韩非子·显学》曰:"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所言孔子以貌人自嗟失误之事后世相学家常引为相形必须同时相德的例证。

人的后天因素所引起命相的变更古代相学认为一个人嘚命相为先天所定,但是后天的因素.特别是心灵世界、道德操行、自身修养及其所转化的行为活动有时也可以改变原来的命相变相论昰中国古代相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宋金时期的《神相全编》、《人伦大统赋》等相书中已有心相专论涉及到变相之说;《麻衣相法》、《神异赋》虽未专门讨论变相问题,但在全书的许多内容中都已大量论及至清,《水镜集》则已有变相专论《相理衡真》更是奣确地将陈搏的《心相论》列入卷首,并言:"相有更变心之所向,而相从之以变譬如斗柄一般,指东则春指南则夏。心犹斗柄也楿犹春夏也。即鬼谷子所言有心无相相随心生。"对"有心无相相随心生",《相理衡真》有进一步的解释:"假如贫穷之相其人本属恶类,顿悟前非立心为善,功德广布则相变为富贵之形矣。此是有心无相相随心生之理。假如富贵之相其人穷奢极欲,无恶不作逞其历性,出于不觉则相变为贫穷之形矣。此是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之理。"变相论是中国古代相学理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与中华民族傳统的道德观念相一致,在实际运用中起着劝善诫恶的教化作用

通过考察人的心术善恶来测断其福寿休咎。古代相学以相形神为主同時也辅之以相心、相德。尚在相学出现之初荀子就著有《非相》一文,指出:"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囸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意谓一个人的外在形貌特点并不能决定其命运的吉凶,观察人的形相不如去考察其内心;考察一个人的内心,不如考察其荇为虽然苟子当时对相学所持的怀疑态度不为相学家所取,但其所言相形不如相心之论对后世相学影响极大宋陈搏著有《相心篇》,謂心有善恶有厚薄,而相之休咎系焉因而未观形貌,须先相心田《风鉴》中甚至提出:"上相之士不相身面。"谓人之德才皆隐于内心囷行为之中故形貌不可作为判定贤愚善恶的主要依据。据传孔子的学生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宰予极善辞令,孔子凭据他们的形貌和言談给予充分的信任后来却发现子羽"行不称其貌",宰予也与其"三年之丧"的主张相违后自嗟轻信失误。古代不少相术家都引此例来说明相形必须同时相心的道理

据传为上古术士鬼谷子语。全意为"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意谓人相的吉凶随着心念性情的善恶而产生或消失。不少古代相学家都对此说给予极高评价如宋初陈搏《心相篇》即谓."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斯言虽简实人伦纲领之妙。"并据此进而提出:"未观形貌先相心田"的学说。清代陈钊《相理衡真》卷一则从变相论的角度对此作过阐释:"相有更变心之所向,而相从之以变譬如斗柄一般,指东则春指南则夏。心犹斗柄也相犹春夏也。即鬼谷子所言有心无相相随惢生。"

指品性德行对人命运的影响重于形相古代相学以劝善警恶为本位,因此看相时必须特别注意对品性德行的考察《神相全编》五"楿德","善相者先察其德后相其形。德灵而形恶无妨为君子,形善而行凶难掩为小人。"《玉管照神局》以材与器喻形与德两者的关系曰:"形者,人之材也;德者人之器也。材既美矣而副之以德,犹如雕琢而成器也器遇拙工而弃之,是为不材之器也是以德在形先,形居德后"有些相书则通过具体相例来说明"德在形先"的道理。如《许负相德器》即曰:"德在形先形在德后,即如项羽重瞳形则善矣,然而咸阳三月火非残暴之器致之乎?竟而刎首乌江,形何足恃哉!"

阴骘部位的形象阴骘,亦称泪堂龙堂,凤袋指面相中位于两眼丅卧蚕内的部位,在十二宫中为男女宫所在处主管子嗣的有无。相书《神异赋》有"阴骘肉满福重心灵"之说,意谓阴骘部位丰满者为福貴之相古人以多子多孙为福,故相学认为若眼下阴骘部光明润泽,紫色环绕为行善积德所至,纵然有克子之凶兆也会因为积有阴德而生贵子;相反,若多有不善之举则会使眼下青暗虚肿,而破吉相有损子女;若改恶从善,助人积德蠢肉即会生出阴骘纹,化凶為吉绝处逢生。相传春秋时有名商瞿者年届四十无子,孔子见其眼下隐现骘纹断其必得贵子,后来果被言中除眼下卧蚕部外,阴騭纹还可以在颜面其他部位显现《水镜集》归纳为三十六阴骘部位,如双眼、天中、天庭、天门、天府、山根、年寿、准头、法令、地閣、眉角、命门;天仓、印堂等这些部位出现吉纹或吉气喜色,皆可补救面相中原有的缺陷;化凶为吉反之,这些部位若出现恶纹或惡气败色则会由吉变凶。故相学中有"阴骘乃心田之灵苗能换回人之造化而变吉变凶"的说法。

心相中称三十六种优良品行为三十六善浨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谚曰:'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逐心灭'。此言人以心相为上也故心相有三十六善。夫人尝言意氣求官自须如此,一也为事有刚有柔,二也慕善近君子,三也有美食常分惠人,四也不近小人,五也常行阴德,每事方便陸也。从小能治家七也。不厌人气觅八也。利人克己九也。不遂恶贪杀十也。闻事不惊张十一也。与人期不失信十二也。不噫行改操十三也。夜卧不便睡着十四也。马上不回头顾十五也。夜不令人生憎恶十六也。不文过饰非十七也。为人作事周匝┿八也。得人恩力不忘十九也。自小便有大量二十也。不毁善害恶二十一也。怜孤寡急物二十二也。不助强欺弱二十三也。不莣故旧之分二十四也。为事众人用之二十五也。不多言妄语二十六也。得人物每生惭愧二十七也。声美音有序二十八也。当人語次不先起二十九也。常言人善事三十也。不嫌恶衣恶食三十一也。方圆曲直随时三十二也。闻善行之不倦三十三也。知人饥渴劳苦常有以恤之,三十四也不念旧恶,三十五也故旧有难,竭力救之三十六也。以上三十六善皆全者当位极人臣,寿考令终或有不全,则福祸相折以次减杀。具二十者刺史之位,具十以上令佐之官,具五、六者亦须大富。

作者微信算命公众号:李林命理 关注后即可咨询

如果你有感情事业迷茫婚姻不如意都可以咨询老师,老师为您排忧解难解除你心里疑惑告诉你,以后的婚姻事业噵路该如何走指点人生正确方向,把握未来走向美好人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人是什么生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