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才能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叛逆期心理。

7 月,1 周
我弟弟2002年出生,从小就被我奶奶捧在手心,因为我奶奶重男轻女。弟弟从小脾气暴躁也很犟不管别人和他说什么都不听,出去玩只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玩而且什么都得听他的,估计是因为想当老大。现在长大了奶奶也不惯他了也没管他,现在他内心也比较敏感。而且和他说话爱理不理实在烦了就凶你,之前我换新手机我妈说把旧手机给弟弟玩,导致现在不怎么爱不出门喜欢待在房间玩网络游戏(找个有网络的地方开房间就可以离线玩),今年暑假又跑去我伯伯家了只因我伯伯家有无线网,重要的是我家和伯伯家关系又不好。说了很多次他硬要去,还老是嫌弃我舅妈的大儿子说他怎么怎么滴和他睡觉一定要把别人挤到床边上他才安心(比他小一两三岁)我舅妈对他超好可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往我伯伯家那边去玩。目前只发现他一个优点自控力还不错,每周上学我爸都会给他10块钱生活费,有时没有零钱就多给了但他不会把多给的用掉而是留着。
问答上篇:
问答下篇:
所有回答 :
我来回答 :
有问题?!现在就提问吧》 &
最新问答 :
& &All Rights Reserved. & &
登录壹心理
开始心理测试,收听FM,用心理学改变自己!
使用其它账号登录家长必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叛逆期|心理|教育方式_新浪育儿_新浪网
家长必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
  相信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都知道,自己也曾经经历过叛逆期。知道,在那段时间里的“可怕”。所以,在面对自己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够用最温和的方式来伴随孩子,走过叛逆期。
  当然,可能有部分家长认为,其实,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人家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
  但是,小编想要提醒这些家长,其实所谓的叛逆期,就是因为家长无法真正理解孩子得某些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没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而形成的。今天小编就要告诉各位家长,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们一定要知道。千万不可忽视哦~~
  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两岁左右
  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所以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比如:“睡觉!”“不觉!”“吃饭!”“不饭!”“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有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叛逆了,那可能是因为妈妈在跟孩子交流时,总喜欢命令式的不要怎样,不许怎样,孩子就过早地学会了说“不”。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在他那里就会得到反射。所以改变孩子的关键,还是先改变自己!
  而且孩子虽然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在与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比如当别人抢他玩具时,情急之下他会做出拳打脚踢的动作。一个是因为手脚敏感期,一个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该怎样正确表达意见,慌乱中做出的随心所欲的反应。
  那么父母该如何管教这一时期的孩子呢?
  1、 切记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长似乎很民主,凡事都与孩子用商量的口气,我们去吃饭好不好?我们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这种情况下大都会回答“不好!”接着你又会开始发脾气或者讲道理,那宝宝会更听不进去。
  2、让孩子做选择题。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两个选择!比如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咱们现在出去,还是五分钟后出去?
  当然,有的小孩会给出额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确地告诉他,这不是选择范围内的,然后很严肃地再重复一遍自己的命题。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也不想给家长太多的冲撞,一般此时他会根据你的范围来选择的。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很好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孩子觉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
  3、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气交流。
  比如:不许把玩具到处乱扔!其实你直接说:“宝宝应该把玩具放好!”这句他更乐意接受。
  家长粗暴,孩子就会跟着学习你的粗暴,接着就是无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长要首先改变1%,那宝宝就会改变99%。
  4、给出孩子做准备的时间。
  虽然孩子是以玩为主,但是那也是他的“工作”,不是你粗暴地喊停,他就必须立马停止的,你要给他做出反应的时间。
  比如:出门前尽早提醒,5分钟后我们出门去哦!
  再比如:“快去洗手,吃饭!不要磨磨蹭蹭的!”改为“宝宝,再过五分钟,我们要吃饭了哦!”
  想想哪种方式孩子更乐意接受呢?交流的方式不同,收效自然会不同!
  5、让更多的人参与孩子的成长。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一手带大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妈妈的脾气秉性,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在“斗智斗勇”中取胜。
  如果爸爸能多跟孩子交流,不需要管教,也不需要讲道理,只是陪他玩儿,做给他看,他自然会明白什么是规则,什么是规矩!
  第二个叛逆期:7-9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小大人儿”了,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
  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得跟着变!不然头疼的是你自己,而且孩子还会因为没得到恰当引导,变得更加叛逆,甚至学习成绩也因此下降,最终无法挽回!
  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
  此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非常重要,比如饭前做作业,饭后看二十分钟电视,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有助于帮你更好地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三个叛逆期:12-15岁美好的青春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初步成熟,而心理却未成熟,于是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感,心理变得更加矛盾,甚至烦躁!
  父母如果此时强行管制,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而是要先试着跟孩子做朋友,真正理解他,尊重他,才能正确引导他。
  不妨多给他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另外,他的社交圈虽然我们无法干预,至少可以给予他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比如多带他出去接触接触不同的人,去高校学府感受等等。
  父亲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时更能赢得孩子的内心,比焦虑的母亲沟通起来要简单许多,所以父亲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不同时期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心理变化,所以我们的教养方式不能一成不变。
  做父母,也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无论何时,请记得收起你的家长专制!另外,夫妻恩爱是最好的家长,家庭氛围越是剑拔弩张,孩子就越容易叛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克服焦虑心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