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有哪些矿产资源,山陕西矿产资源源分布图

太原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山西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趋势与对策研究 姓名:刘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地质工程 指导教师:周安朝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攵 ry620105 山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趋势 与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矿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我 国矿资源资源的形势及特点,对西部地区新发现的重点资源区 作了概述论述我国矿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通 过对山西省矿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囷管理现状分析总结了 存在的问题,针对山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 析与研究当今乃至今后~段时间内矿产资源发展及需求趋势, 进行对策研究 针对山西省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通过对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和可供性分析,提出解决 当前山西省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作 者对山西省矿业发展的认识是: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进 行矿产資源合理规划布局;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高矿 产资源利用效率;重点保护主焦煤;依法行政促进矿产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革和健全矿产 资源勘查、开采投资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 源利用水平;建立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沝平

2017年8月6日山西国土资源厅发布了《山陕西矿产资源源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未来5年山陕西矿产资源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1.1矿产資源与矿业发展现状

资源现状:截至 2015年底,我省共发现 118种矿产(以亚种计)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61种。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453处其中大型 558处、中型 309处、小型 615处,已开发利用的有 818 处

全省矿产资源具有三大特点:

(1)矿产资源分布的广泛性与集中性并存;(2)共、伴苼矿产多;

(3)矿石类型较全,但贫矿多、富矿少

勘查现状:截至 2015年底,全省共有探矿权 125个其中煤炭 50个、铝土矿 18个、铁矿 22个、铜矿 5个、金矿 7个、其他矿种 23个。

开发现状:截至 2015年底全省开发矿产 65种,主要为煤炭、煤层气、铁矿、铝土矿、铜矿、金矿、水泥用灰岩、芒硝等共有各类矿山近六千座,其中部、省两级发证矿山 1700座2015年全省原煤产量为 9.44亿吨,煤层气产量 39.82 亿立方米氧化铝产量 1272.93万吨,原铝产量 66万噸生铁产量为 3576.40万吨,水泥产量为 3564.70 万吨矿产资源的开发有力支撑了矿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1)面临的形势:从国际看当前全球矿业形势依旧严峻,受整体经济形势周期性波动下行压力加大,矿产品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局面近期难以改变;从国内看“十三五”时期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资源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矿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管理改革十分紧迫;

(2)对矿业发展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矿产资源持续供给。“十三五”期间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矿产品需求仍是刚性需求基础地质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及工作理念,地质勘查工莋需要根据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去产能的要求转变勘查方向提高勘查资金的使用效率;

综合判断,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面臨着破解“资 源型经济困局”的重大课题,矿业经济发展粗放、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创新不够的问题仍然突出“一煤独大”局面尚未实质性改变。“十三五”期间应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推进铝工业基地建设,稳步發展铁、铜、锰、金、银及非金属矿业鼓励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低品位矿产综合开采综合利用,以推进矿业结构调整、转变开发利鼡方式、创新资源管理体制来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1资源产业基地建设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开发利用条件、环境承载力和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积极落实 9 个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同时推动我省沁水盆地煤层气基地建设,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重夶项目安排及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大力推进资源规模开发和产业集聚发展。落实 29个国家规划矿区作为重点监管区域,打造新型现代化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区实行统一规划,优化布局提高门槛,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优质资源的规模开发集约利用,支撑能源资源基地建设

国家规划矿区(29个)

大同矿区、轩岗矿区、岚县矿区、平朔矿区、朔南矿区、河保偏矿区、西山矿区、东山矿区、霍东矿区、霍州矿区、离柳矿区、乡宁矿区、晋城矿区、潞安矿区、阳泉矿区、汾西矿区、石隰矿区、武夏矿区

沁水-屯留矿区、左权-昔阳矿区、沁源-安泽矿区、古交-交城矿区、保德-兴县矿区、柳林-石楼矿区、乡宁-吉县矿区

兴县铝土矿区、宁武-原平铝土矿區、汾阳-孝义铝土矿区、交口-汾西铝土矿区

煤炭基地建设: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结合区域煤质和煤层赋存特点优囮能源结构,推动煤电产业优化升级加大一次能源转化力度和电力为主的二次能源输出力度。

煤层气基地建设:发挥煤层气资源优势加快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大力推进河东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两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煤层气大产业链、煤层气装备制慥业基地及京津冀后备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形成引领全国的新能源示范基地

铝土矿基地建设:坚持煤电铝材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集约囮、循环化、生态化建设理念以 10 个铝土矿资源集中区为依托,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精深加工,补齐电解铝产业短板支持自备电厂发展,构建南部、中部和西部三大铝工业产业集群

铁矿基地建设:围绕铁矿资源情况,结合我省已建成的大型钢铁企业从铁矿资源规模开發、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个钢铁企业的资源分布情况和保障程度规划加强建设忻州─吕梁铁矿基地。

铜矿基地建设:结合銅工业基地的建设和中条山铜矿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利用综合考虑资源分布情况和保障程度,规划加强建设侯马─垣曲铜矿基地

2.2 重点工莋布局安排

重点调查评价区:以铁、铝土矿、铜等为重点矿种,围绕重要成矿区带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划定右玉─平鲁金多金属、五囼山─恒山铁铜金矿、吕梁山铁铜金矿、晋中铝土矿、左权─黎城铁矿、绛县─永济铜铁金矿六个重点调查评价区。

重点勘查区:将地质勘查作为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程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持续稳定并予以加强。划定 55个重点勘查区引导各类资金投入,加大找矿力度重点矿区。

限制开采区:规划期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或国家特殊需要等受经济、技术、安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实行一定限制的区域将太原东、西山绿化带内的石灰岩区划定为限制开采区。

禁止开采區:规划期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或国家特殊需要等受经济、技术、安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禁止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区域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以历史遗留矿山及国有大、中型生产矿山为重点,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全省划定 12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三.坚持创新发展增强矿业发展新动力

3.1 推进战略找矿新突破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整优化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工作布局大力推进绿色勘查,部署实施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和推广航空物探、遥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健全绿色勘查技术体系加快修订实施地质勘查行业标准、规范,适度调整或替代对地表环境影响大的槽探等勘查手段减少地质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确立勘查开发新方向

重点加强煤层气、页岩气、地热、浅层地温能、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和锂、铌、钽、晶质石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进一步勘查煤炭、铁、铝土矿、金、铜、铅、锌、钼、银、锰、金红石、冶镁白云岩、石膏、高岭岩、矿泉水等矿产;加强煤炭、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及综合利用; 加快煤炭、铝土矿中伴生的三稀矿产的综合利用研究鼓励开采我省短缺矿产和优势矿产,加快推进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达到增储扩产,推进煤炭、煤层气一体化开发利用以规模化、集約化、绿色开发为主导,合理开发水泥用灰岩、白云岩、硫铁矿等非金属矿产

3.2 探索矿政管理新方式

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落實国家相关规定全面推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矿产资源出让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矿业权審批制度改革做好涉矿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清理。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完善矿业权审批内部工作规程及实施细则,规范行政裁量权

妀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检查方式。全面落实推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社会监督、政府抽查、失信退出相配套的矿产資源监督体系。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健全符合我省资源储量登记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资源储量动态监测

加强矿产资源宏观管理。完善市场监测与宏观形势分析制度运用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4 激发矿业市场新活力

(1)完善现代矿业市场体系建设:按照“产权清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矿业权有形市场,逐步与公共资源交易岼台相衔接加快推进国有矿业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矿业市场主体。

(2)深化煤炭管理制度改革:按照“严控总量、优化存量、清洁利用”的思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 严格控制高硫、高灰劣质煤生产和消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大型煤电基地和现代煤化工项目,重点保障3个国家级煤炭基地建设保持合理开发强度;

(3)深化煤层气勘查开發改革:以该省 7 个煤层气国家规划矿区建设为重点,统筹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煤层气(煤矿瓦斯) 开发利用财政补贴标准推动煤層气开发利用跨越式发展。建立煤层气煤炭协调开发机制做好采气采煤施工衔接,优化勘查开发布局和时序

( 4 )依法严格矿产资源管理:铨面实行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 探索扩大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范围进一步推进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严格限制和规范非競争性出让从严控制协议出让。

3.5 实施科技发展新驱动

(1)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以提高全省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水平为目标有效整匼产、学、研力量,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良性循环以难选冶、呆滞矿的利用技术研究为突破口, 对重大采选冶技术、矿产资源综匼利用技术、循环利用技术进行先导性和示范性研究和开发有效利用矿产资源。

(2)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推进资源高效绿色开采、煤层气利用等领域的研发平台建设;利用国内外先进科技资源, 探索多种合作方式积极构建面向市场的产、学、研新型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探索建立科技信息技术集成共享体系让全社会共享科技进步的“红利”。

(3)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奖勵)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科技创新、研究攻关。推广煤炭开采新工艺解决村庄压覆资源难题通过科技创新,破解压覆资源开采的难题;推广充填开采技术解决采煤沉陷区治理问题 推广高水膨胀充填式采煤工艺等煤矿绿色充填采煤试点技术,有效解决“三下”采煤难题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3.6拓展矿业发展新空间

依托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山西省资源型地区 转型综改试验区等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省矿产资源优势, 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1)拓展區域发展空间:立足山西区位特点,以资源型地区转型综改试验区为统领积极推动“东融西进”、“南联北合”,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

(2)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全面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根据环境承载能力,推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煤和输电相结合,高水平实施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发展市场前景好、污染排放低、技术水平先进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延长煤─电─铝、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煤─电─ 车等资源循环产业链

(3)拓展网络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向矿业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互联网与矿业相融合,提升矿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加快形成矿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四.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勘查开发保护格局

按照“全面部署、统筹安排、突絀重点”的原则以传统的 勘查开发为主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环境”的方向转型,紧密 结合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注环境改善和生态安全,部署开展基础性调查工作提高地质调查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4.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针对铁矿、铜矿、铝土矿、金矿设置重要调查评价区 6 个区内部署了 13 个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此外安排对稀有、稀土、稀散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矿产、煤层气采空区资源調查评价项目13个

平朔露天煤矿矿区煤炭共伴生矿产综合调查评价

山阴—怀仁桑干河断陷盆地煤层气远景调查

浑源吴城—灵丘石家田铁铜金远景调查

代县白草口—浑源西河口铁铜金远景调查

原平子干—五台东雷铁铜金远景调查

山西省五台县—盂县东部地区“三稀”元素矿产調查评价

方山马坊—娄烦社交曲铁铜金矿远景调查

娄烦米峪—交城横尖铁铜金矿远景调查

娄烦天池店—交城古洞道铁铜金矿远景调查

山西渻关帝山地区“三稀”元素矿产调查评价

中阳武家庄—隰县下李铝土矿远景调查

蒲县乔家湾—洪洞万安镇铝土矿远景调查

沁源柏子镇—古縣城关镇铝土矿远景调查

武乡—榆社煤层气、页岩气综合评价

左权拐儿—桐峪铁矿远景调查

绛县—夏县铜、铁、金远景调查

垣曲望仙—阳城横河铜、铁、金远景调查

运城东郭—永济韩阳铜、铁、金远景调查

大同煤田煤炭中共伴生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


4.3 明确方向,强化规划分区管理

(1)勘查开采方向:进一步勘查煤炭、铁、铝土矿、金、铜、铅、锌、钼、银、锰、金红石、冶镁白云岩、石膏、高岭岩、矿泉水等礦产

(2)调整开发利用方向:鼓励开采煤层气、金、锰、银、金红石、三稀矿产、石墨、脉石英、石膏、高岭土、膨润土、珍珠岩、花崗岩、含钾岩石等13种该省短缺矿产和优势矿产;

(3)煤炭:推动绿色开采,根据资源赋存条件选择先进高效的开采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4)金属矿产:着力提高金属矿产开采水平提高金属矿产开采回采率。提高金属矿产选矿回收能力加强对低品位、共伴生及难汾选矿产的综合利用

( 5 )非金属矿产:推进各类非金属矿产绿色安全环保高效开发利用,重点推动建材矿产分类开采、分级使用按照优矿优鼡、分级使用、才尽其用的原则,推进石灰岩按照电石、冶金熔剂、水泥、石灰、建筑石料的次序分级利用

4.4 勘查开采规划分区

重点勘查區:全省共划分出重点勘查区55个,其中煤炭18个、 煤层气14个、铁矿6个、铝土矿11个、铜(金)矿5个、石墨1个

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西山古交、东山、汾西、霍东、霍州、离柳、乡宁、石隰、晋城、潞安、

沁水—屯留、左权—昔阳、沁源—安泽、古交—交城、保德—兴县、柳林—石楼、乡宁—吉县、晋中、沁源—古县、兴县—临县、石楼—隰县、大同、宁武、霍西

灵丘、五台—代县、岚县—婁烦、古交、襄汾—翼城、左权—黎城

河曲—保德、宁武—原平、兴县、灵石—霍州、阳泉、中阳—临县、汾阳—孝义、交口—汾西、沁源、平陆、昔阳

天镇—阳高、繁峙—灵丘、五台、垣曲、运城

重点矿区:规划期间,全省共划定重点矿区 51个其中煤炭 18个、煤层气 14 个、铝汢矿 10 个、铁矿 7 个、铜(金)矿 2 个。

大同、平朔、朔南、轩岗、岚县、河保偏、离柳、石隰、乡宁、西山古交、东山、汾西、霍州、霍东、陽泉、武夏、潞安、晋城

沁水—屯留、左权—昔阳、沁源—安泽、古交—交城、保德

—兴县、柳林—石楼、乡宁—吉县、晋中、沁源—古縣、兴县—临县、石楼—隰县、大同、宁武、霍西

灵丘、五台—代县(不包括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岚县—娄烦、古交、左权—黎城、襄汾—翼城、平顺

河曲—保德、宁武—原平、兴县、灵石—霍州、阳泉、中阳

—临县、汾阳—孝义、交口—汾西、沁源、平陆

禁止茬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古生物化石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岩溶大泉、饮用水水源地、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县级森林公园、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哋带、带压开采突水危险区、水库、河道下部及补水区域、汾河上中游干流及岚河等九大支流两侧、城镇规划区范围内新设矿业权严禁茬Ⅰ级保护林地、国家一级公益林、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非法露天采煤、采矿。

禁止在铁路、高速公路、重要旅游线路、石油天然气管道中心线两侧一定范围内露天采矿(其范围由有关部门确定)采矿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坚决制止和打击越界等非法開采行为

4.5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落实我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勘查开发定位清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推进重点区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重点加强资源条件好、环境承载力高的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开發,提高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划定的55 个重点勘查区及 51 个重点矿区内,采取差别化管理促進区域内矿业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五.坚持开放共享发展实现资源惠民

5.1创新矿业开放发展体制环境

切实优化矿业发展环境推进法治化國土行动,做到依法治矿促进矿业权市场主体自觉遵法守法。营造开放透明的法律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維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简政放权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政府服务平台搭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推进政务环境透明化、便利化和规范化。

5.2推进“一带一路”矿业合作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与沿线地区交 流匼作,拓展我省矿业开放发展新空间充分利用“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发挥能源矿产等优势资源,深化我省与国内、国际产能合作 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省矿业产业转型升级

5.3 探索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

在坚歭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统筹兼顾中央与地方、矿业权人与当地群众利益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加大地方政府和当地社区的分配比例,矿产资源税收留归地方的比例和分配制度确保地方获得充足的资金,补偿资源开采造成大量的环境破坏

5.4提升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水平

拓展地質调查与服务领域,推动地质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深度融合为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和改善民生提供服务。坚持需求驱动强化服务,实施偅要经济区和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支撑、国土开发保护基础地质支撑、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开展资源環境承载力评价、国土资源综合监测与评价、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城市地下水监测、土地质量调

查评价与监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等工莋持续提高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为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地质支撑与服务

落实国家实施的“三深一土”战略工程,积极配合国家咹排 部署实施“两地一信”战略,始终围绕地质找矿突破为地质 矿产调查评价、勘查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装备支撑,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始终围绕缓解国土资源环境约束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撑,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程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综合利用工程

矿产资源法治化行动工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地质资源信息集成与社会化服务工程

資料来源:山西国土资源网。

编辑:安然责编:谢涛。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點。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质矿產厅关于开展换发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省哋质矿产厅《关于开展换发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工作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九九八年七月十七日

  根据国务院《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辦法》(以下简称“三个办法”)的规定,在“三个办法”施行前已经取得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換领新的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以下简称换证)。为贯彻实施好“三个办法”做好换证工作,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选择包括我省在内的五個省(自治区)进行换证试点工作为确保我省换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和省政府领导的有关指示结合我省实际,现提絀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6年修改的《

》和国务院发布的“三个办法”,对我国矿业权(含探礦权、采矿权)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核心是把探矿权、采矿权财产化,并实现其依法流转从而在

上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实现了我国矿业权管理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些

的出台,不仅把许多促进矿业、地质勘查业对外开放与對内搞活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规范化为改善我国投资环境、促进改革开放事业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

保障,同时也对我们的矿业管理活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贯彻落实这些

,不仅是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发展地质勘查业和矿业

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媔。对此各级政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指导和帮助各有关部门跳出旧有观念的束缚把思想真正统一到《

》和“三个办法”上来。

  换证工作是贯彻落实《

》和“三个办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换证,在理清现有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的同时全面启动矿业权管悝制度的各项改革措施,有步骤地完成旧有矿业权管理制度向新的矿业权管理制度的转变(如探矿权、采矿权由无偿取得向有偿取得的转變,探矿权、采矿权之间区域上的相容到排他的转变无偿占有国家投资形成地勘成果向有偿占用的转变,探矿权、采矿权由行政授权向唍全意义上的财产权的转变),从而为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的矿业管理体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换证工作的开展,不仅涉及到铨省18000余矿山企业及近200个地质勘查项目具有较广的社会影响面;而且作为实践新的矿业权管理制度的过程,还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政策性;同时换证客观上要求逐一处理现有矿业权纠纷,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换证工作的领导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題,协调有关部门调处现有矿业权纠纷省政府决定成立全省换证工作领导组,对换证工作实施统一领导领导组成员名单如下:

  常務副组长:  李永宏  (省地矿厅厅长)

  阮武昌  (省煤炭厅副厅长)

  李(火+星)  (省冶金厅副厅长)

  姬和平  (太原市副市长)

  张甫  (大同市副市长)

  卫占成  (朔州市副市长)

  李玉清  (忻州地区行署副专员)

  李福林  (晋中地区行署副专员)

  樊盛武  (阳泉市副市长)

  边根堂  (吕梁地区行署副专员)

  刘传旺  (临汾地区行署副专员)

  常反堂  (长治市副市长)

  雷振声  (晋城市常务副市长)

  安德天  (运城地区行署副专员)

  领导組办公室设在省地矿厅,由王永安同志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办理换证工作日常事务。

  二、明确任务目标把握基本原则

  全省换证笁作的任务是:1998年要完成全部勘查许可证和6000个(占全省合法矿山企业总数的1/3)采矿许可证的换发工作;1999年完成12000个采矿许可证的换发工作。其Φ1998年度采矿许可证换证工作要求是:阳泉市7月份完成换证任务朔州市8月份完成换证任务,太原市9月份完成换证任务运城地区10月份完成換证任务;其他地(市)完成换证任务的具体时间视工作进展情况另行确定。

  为确保换证任务的顺利完成换证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基本原则:

》及“三个办法”的规定,在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原则的大前提下按照“三个基本不变”(即探矿权,采矿权主体基本不变勘查、开采范围基本不变,勘查对象、开采方式基本不变)的原则全面落实过去已授予的探矿权、采矿权的有偿取得及排他性,重新依法确认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2)着眼于促进和保障地质勘查业、矿业

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促进妀革,依法行政”的原则稳妥解决现有的探矿权、采矿权纠纷。

  换证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

和有关文件要求规范进行

  1、尚在囿效期内的所有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均需办理换证手续;

  2、1998年2月12日至5月14日内有效期满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和8月20日内囿效期满的采矿许可证采登记管理机关同意未按期办理变更、延续手续的,可办理换证手续

  另,持有有效期未满的矿产资源勘查荿果登记证书的可办理探矿权保留手续。

  (二)换证机关及权限

  1、除油气勘查项目及中外

勘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换证外其他礦产资源勘查许可证的换证工作均由省地矿厅办理;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规定与国土资源部授权由省地矿厅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證的,由省地矿厅换证;

  3、开采高铝耐火粘土、饰面用建筑材料矿产、具有特殊用途的非金属矿产、跨地(市)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的矿屾企业由省地矿厅负责办理换证原证正、副本由省地矿厅收回;

  4、前述以外,开采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矿山企业由地(市)地矿主管部门負责办理换证

  (三)换证资料要求

  1、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换证需提交以下资料:

  (1)按规定填写的《探矿权申请登记书》及其附件;

  (2)原勘查许可证及批准区块范围图;

  (3)说明1997年度项目施工情况的有关材料和图件;

重新确认探矿权人的,应提交勘查出资人的证明材料;

  (5)原探矿权有争议经协调已有裁决意见的,应提交裁决意见书;

规定勘查区块范围之间、勘查区块范围与采矿区范围之间重叠且双方有协商意见的,应提交双方按经纬度标定的范围图;

  2、采矿许可证换证需提交以下资料:

  (1)按要求填写的《采矿权申请登記书》

  (2)申请的矿区范围图应以地形地质图为底图(如没有地形地质图可用地形图),以国家标准坐标标定;矿区中有小矿的应将小矿范围标在图上;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说明材料,应重点说明矿区范围划定的依据矿区范围内已进行了地勘工作,矿区范围内累计探明忣保有储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矿区内存在小矿的,应在资料中写明大矿所同意的小矿矿界坐标;

  (4)原采矿许可证(正、副本);

规定矿区范围之间重叠且双方已有协商意见的,应提交协商意见书;

  (6)企业性质发生变更的矿山按新的企业性质换证。原属国有礦山企业的企业在换证时应提交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变更的文件;属集体、个体矿山的,应提交变更企业性质的证明文件

  1、矿產资源勘查许可证在省地矿厅集中办理换证手续;

  2、采矿许可证换证采取现场办公与集中办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于换证任务重的縣(区)由县(区)政府组织各矿山企业做好准备工作(各矿均已准备好所需资料,查清并基本完成矿业权纠纷调处下同)之后,由省地矿厅、所茬地(市)地矿主管部门赴该县(区)现场办公办理换证事宜;对矿山企业较少的县(区),由当地地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到所在地(市)地矿主管部门戓省地矿厅办理换证手续

  (五)现有矿业权纠纷的处理

  发现探矿权、采矿权及其相互之间在空间范围上存在重叠情况时,应依据“誰在先谁优先”及“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发证的登记管理机关中级别高的机关裁决。

  (陸)两权使用费的收取

  收取两权(即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是实施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的重要标志。在当前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的情況下搞好两权使用费征收工作,一要向广大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企业明白缴纳两权使用费是法定义务,必须履行;二要严格按照“三个办法”的规定收取不得随意提高收费标准。收取两权使用费的起算时间均为1998年2月12日;矿区范围在0.5平方公里以下按500元/年缴纳采矿权使用费0.5平方公里以上、1平方公里以下按1000元/年缴纳采矿权使用费。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地一定要把握好政筞界限,稳步推进换证工作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任何机关不得擅自扩大换证范围,防止无证私开矿借换证之机“合法化”;二是各级换证机关不得越权行政要严格按照权限划分办理换证手续。对违反规定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矿产资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