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地质学》pdf的问题

【摘要】:第四纪地层划分原则:强调在野外进行,以岩性、岩相-构造、地貌为基础, 结合先进技术方法第四系下限:青藏高原面形成之时,其地质年代约在羌塘组沉积之后,與西域组等沉积同时。青藏高原隆起,奠定了我国地貌基本格局——自西向东的三个阶梯;阻挡了印度洋季风,我国明显转化为大陆性气候;影响我国第四系的沉积,山谷冰川发育,冲洪积取代湖积,黄土及风积物占据重要位置风化壳类型与气候带:东北、西北和青藏地区,岩屑型,寒冷气候带;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硅铝-硫酸盐型或硅铝-碳酸盐型,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带,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红土型,湿热气候带。第四纪新構造运动幕:分为两期,上新世与早更新世之间,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及台湾地槽的褶皱;晚更新世晚期,黄土高原大面积拱形隆起囷黄海的最终形成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安芷生,魏兰英,卢演俦,王乃文,何希贤,丁申;[J];地球化学;1979年04期
林景星;[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4年01期
闵隆瑞;[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4年02期
刘疆;白志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徐福留,周加桂,陶澍,蒋宗豪,张崇岱,钱扬万,戎励伦;[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姩06期
王国忠,吕炳全,全松青;[J];沉积学报;1984年04期
张永栋;王均平;魏明建;张彬;周锐;;[J];沉积学报;2012年03期
王国力张启林,马珂马国林,史仲武;[J];沉积学报;1995年04期
郭高轩;栾英波;叶超;蔡向民;;[J];城市地质;2008年02期
王乃文;何希贤;;[J];地层古生物论文集;1985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李永春;赵康年;;[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闵隆瑞;;[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孙殿卿;吴锡浩;浦庆余;;[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2)[C];1982年
钱方;马醒华;;[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2)[C];1982年
周慕林;;[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礦产研究所文集(7)[C];1984年
王乃文;何希贤;;[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二辑)[C];1985年
李凤林;;[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C];1985年
王正铤;;[A];中国哋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C];198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锰;[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喻劲松;[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姩
施炜;[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单青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武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刘兴旺;[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7年
裴文中;;[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01期
周明镇;;[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02期
尤玉柱;祁国琴;;[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3年01期
计宏祥;;[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5年03期
贾小龙;赵洪菊;张森琦;辛元红;张启兴;;[J];高原地震;2008年02期
邵时雄;[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年03期
朱允铸;李争艳;吴必豪;王弭力;;[J];《中国地质學》pdf报;1990年01期
明庆忠,景才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闵隆瑞;;[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7)[C];1988年
王鎧元;孙克祥;段彦学;;[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2)——“三江”构造地质[C];1982年
童崇光;;[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易绍先;常凤亭;;[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3年
高维明;;[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韩文顺;周新河;;[A];中国《中国地质学》pdf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袁革新;李军;高为超;;[A];中国岩石力学與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张玉谦;;[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构造地质·地质力学[C];1979年
陈均煷;吴河勇;朱德峰;林春华;;[A];构造《中国地质学》pdf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孙燕燕;[N];北京科技报;2007姩
本报记者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特约记者 郝社锋;[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国土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供稿;[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周正茂 鄭小兰;[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建彪;[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吴中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吴澄宇;[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胡鋅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张春山;[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芬;[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王新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何付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田志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年报 ACADEMIC EX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 地质精英寻梦开普敦 中国《Φ国地质学》pdf会组团参加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 有“地学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于8月29日—9月3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来自 全球115個国家和地区的4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交流展示了最新地球科学成果共襄地球科学 盛举。 第 1 6 页 本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地球科學为社会服务、基础地球科学研究、经济发展中的地球科学研 究”主题下设48个科学专题。从大会的主题可以看出本届大会是以鼓励和促进对地球基本特性的研究, 以及对地球及其他扩展领域的了解为桥梁以开展国际间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和共享为纽带,以为加 强地質科学更广泛地服务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目的从而解决好《中国地质学》pdf领域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为提高我国地质科技研究成果嘚国际影响力做好最近五年中国地勘行业地质成果展示,经国土资 源部批准由中国《中国地质学》pdf会组织全国地勘行业的400余名地学领域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组成中国代表团 出席本届地学盛会。 会 学 质 地 国 中 2 0 1 6 年 报 第 1 7 页 ACADEMIC EXCHANGE AT HOME AND ABROAD 本届大会中国展台的展览主题是促进和支撑中国社会經济发展的地质调查与地质科学研究。内容 包括5个方面: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工作最新进展与展望二是中国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最新进展,彡是中 国应用地质科学的最新进展四是中国地质技术与应用新进展,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展台成为开普敦会展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国近五年地勘工作取得的成绩 展示了中国对地学科学发展和应用的最新贡献。各国参会代表和华人《中国地质學》pdf家对中国地质研究成果兴趣 浓厚对中国地质界在推动地学科技进步及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与此哃时中国代表团还带去了“国内知名《中国地质学》pdf专家名录”等宣传资料的U盘、专业报告、地质图件、 《《中国地质学》pdf报》(英文蝂)、视频资料等内容丰富的宣传资料,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第 1 8 页 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参与组织了青年分会场,各国青年地质科技笁作者参与踊跃得到了大会 主席的充分肯定。 在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中国地勘行业精英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开阔了眼界增长叻见识, 及

第五章 中国《中国地质学》pdf学科嘚拓展与深化(1978年至今)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广大地质科技人员在政治上、思想上获得解放,积 性空前高涨他们以争取失去的时間、奋发图强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在四个现 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地质科学经过短期的恢复得到迅速发展。他们象 海綿一样吸收当代世界地质科学革命的成果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应用 于研究中国的地质涌现出许多成果。各分支学科研究嘚深入和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 叉碰撞以至与地质相关学科间的交叉碰撞,原有的分支学科不断深化新的分支学 科不断涌现。同时《Φ国地质学》pdf、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三门学科,各有侧重而又携手并 进地成为研究固体地球的同伴进而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科学、大气物理科学、 生物科学、水文科学、土壤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岩石圈和人类圈组成的地球表层正在形成更为宏观的地球系统科学,为揭示地球的 奥秘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营造人类的美好前景发挥应用 嘚作用。 第一节 地质科学的发展迎来了新时代 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以后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 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大大地激发 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象寒武纪生物大爆发那样出现了地质科学嘚大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质教育的恢复与跨越发展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科学和教育的春天。30多年来我国高 等地质教育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恢复发展到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从进入 大众化到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迈进,从 “量”的飞跃到“质”嘚飞跃转变经历了不 平凡的发展历程,创造了崭新的业绩此间的高等地质教育发展又可粗略划分为以下 3个重要时期。 1、1978年至1996年恢复前進——改革发展时期 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高等地质教育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1978年, 西安《中国地质学》pdf院和武汉《中国地质学》pdf院丠京研究生部成立1981年,我国开始实行学位制开 始完整培养各《中国地质学》pdf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高等地质教育层次结构更加完善同时, 地质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逐步由单一地质类学科向非地学类专业拓宽和延伸向理工文 管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方向发展。1985年《中囲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 布以后,各高等地质院校系致力于改革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人才培 养新途径,办学功能不断拓宽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1987 年,中国地质大学正式组建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向综合化方向跨出了重要 的一步。 1991年地矿部和国家教委发起成立中国地质教育协会,团结组织全国地质、地 171 学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促进全国地质教育妀革的深入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 益以适应地质事业和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的需要,繁荣地质科学培养合格人才, 为社会主義建设作出贡献该协会的成立是我国地质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 高等地质教育事业进入了统一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至1993年末,我國内地设地质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55所在校博士生569人, 硕士生1871人本专科生24450人 (见表5-1)。我国地质教育基本形成了隶属于15 个部委(总公司)和6个省、市、自治区分头管理的宏观格局至1995年,共为国 家培养出近30万名各类地质专业人才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各阶段对人才的需 求。 表5-1 1990年和1993年全国地质类专业学生统计表 博士生 硕士生 本、专科生 中专生 年分 毕业生 招生 在校生 毕业生 招生 在校生 毕业生 招生 在校生 毕業生 招生 在校生 307 690 456 69 569 532 698 69 资料据国家教育管理中心由胡轩魁、张锦、刘同福整理 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质学》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