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上帝等)说出,数学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里“最大的自然数”是多少


第一部分、各种外境模型的比较與拣择


1.外境模型的比较(一)——按规律性的强弱有无分类
1.1.僵化封闭的模型
1.1.1.僵化封闭的模型
1.1.2.对僵化封闭模型的质疑
1.1.2.1.僵化封闭是建模目的和方法决定的
1.1.2.2.僵化封闭是通过三种机制形成的

1.2.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


1.2.1.不完备的外境模型
1.2.2.不封闭的外境模型
1.2.3.不僵化的外境模型
1.2.4.允许矛盾的外境模型

1.3.为什么要选择生活外境模型


1.3.1.外境的生活性
1.3.2.生活外境模型举例

2.外境模型的比较(二)——按质料分类


2.2.1.对实体模型的质疑
2.2.2.唯事件模型
2.2.3.时空的唯事件解释
2.2.3.1.时涳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的唯事件解释
2.2.3.2.事件之间关系为什么符合时空约束条件
2.2.3.3.常人时空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嘚产生过程
2.2.4.因果箭头的唯事件解释
2.2.5.参照系和光速不变的唯事件解释
2.2.5.1.静态参考点的相对性
2.2.5.2.动态参照系的相对性
2.2.5.3.参照系和光速不变的唯事件解释
2.3.1.相对唯事件模型
2.3.1.1.定量关系的解释
2.3.1.2.伪时空结构
2.3.1.3.维度解释
2.3.1.4.如环无端性
2.3.1.5.结构关系的相对性
2.3.2.1.标准拓扑模型
2.3.2.2.一般拓扑模型
2.3.3.1.拓扑模型的抽象描述
2.3.3.2.关系矩阵和模糊信息模型
2.3.3.3.信息物理理论

2.4.本体-分别模型

3.外境模型的比较(三)——按基本特征分类


3.1.按还原论到整体论分类
3.1.1.还原论模型和伪整体论模型
3.1.2.相对整体模型
3.1.3.超联接整体模型
3.1.4.同源整体模型

3.2.按无限性强弱分类


3.2.1.1.无限模型
3.2.1.2.对无限模型的质疑
3.2.2.弱无限模型
3.2.3.整体有限模型
3.2.3.1.整体有限模型
3.2.3.2.整体有限模型实例
3.2.3.3.潜无限模型
3.3.1.割裂性模型
3.3.2.超越割裂性的模型
4.外境模型的比较(四)——按结构分类
4.1.按一体化与否分类
4.1.1.光滑连续模型
4.1.2.一体化模型
4.1.3.组织化模型
4.1.3.1.构件化原则
4.1.3.2.层次化原则
4.1.3.3.动态管理原则
4.1.3.4.组织化模型的图景
4.1.3.5.组织化模型和其咜模型的关系

4.2.按有无统一外境分类


4.2.1.唯一世界的模型
4.2.2.多宇宙模型
4.2.3.平行世界模型
4.2.3.多外境模型
4.2.3.1.多外境模型
4.2.3.2.外境与世界的关系
4.2.3.3.多外境模型和组织化模型
4.2.3.4.多外境的世界

5.外境模型的比较(五)——按主客关系分类


5.2.1.主客分离模型
5.2.2.主客感应模型
5.2.3.主客感应加多外境模型
5.3.1.基本唯主无客模型
5.3.2.对心识做物化解释的唯主无客模型

5.4.唯主无客的本体-分别模型和恍惚杳冥模型


5.5.为什么选择唯识模型
6.1.2.八识的识体解释
6.2.1.意识的心念结构解释
6.2.2.八识唯了别心念
6.3.4.无众生相性说
6.3.5.有为无为不二

6.4.唯识与中观的统一


我们在《论佛教的认识路线》、《论三心不可得及其对禅修的启示》、《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等文章中讨论了前六识的问题讨论前六识时我们有直观经验为依据,可以在如实描述直观经验本身的基础上与經典对照一方面深入理解经典,一方面反省自己的描述这一方法很有效,我们发现和直观经验本身符合得越好的说法往往越能更好的解释经典的意思而搀杂了常人猜测的说法则往往有解释不通之处。但在讨论六识之外的一切时我们无法继续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对感觉の外的一切我们没有直观经验。此时又该如何探讨呢需要先对研究方法进行一番讨论。
我们都承认感觉信息是存在的,这些信息是怎麼来的需要解释它们肯定来自意识之外,外界一定有什么东西能造成这样的感觉信息不会什么都没有,但那些东西又是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的所以,当我们讨论感觉之外是什么样子时必然面临这样一种境况:我们只能在意识中建造一些关于外面情况的模型,然后拿它囷感觉信息比较如果这个模型和感觉信息符合的比较好,就认为外面就是这个模型样子用这样一种方法建构的外境模型称为假设-检验模型,常人理解的世界就是一种假设-检验外境模型
假设-检验模型对解决日常问题是很实用的,但由于其建构过程中就包含着假设所以,它永远不能肯定外面就是模型所描述的样子比如,可以想象感觉之外有一台巨大的计算机在向我们传播感觉信息并通过巧妙的程序設计保证它始终不出漏洞,让我们一直以为外面真是那样这种解释当然比较牵强,但也不能完全否定类似这样的可能还有无数个,每┅种都可以解释感觉信息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所以用假设-检验方法可以建构一些有用的模型,但外面的真实情况却永远不能用这种方法得到
有没有办法了解外面的真实情况呢?佛教给出了一个答案佛教也建立了一些关于外部世界的模型,但它们不是根据常人的感觉信息建构的而是源于圣言量。圣言量是佛菩萨对实证境界的描述佛菩萨可以直接了知常人所不能了知的东西,故他们在讨论感觉之外嘚一切时不是用猜测而是如实的描述。理论上讲根据圣言量对感觉之外的一切建立的认识是不包含假设的认识,其正确性是有保证的
理论上佛菩萨可以根据实证境界向我们描绘一个肯定正确的外境模型,实际上这条路线也有很大困难
首先,现代人要问的问题古代人鈳能没替我们问即使古代人问过类似的问题,佛也给出了令古代人满意的回答而现代人可能仍不满意所以,佛在古代不可能给出完全適合现代人的解答其次,佛菩萨即使给出了能完全解释现代人疑惑的回答也无法透过历史流传到今天因为古人难以理解和保存这部分內容。再次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在得到进一步说明之前不能说哪个最正确当然,可以用不同经典的互相参照而排除一些错誤的理解但即便是这样做之后,理解方式仍然不是唯一的再次,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现在我们听到见到的是不是和佛菩萨当年所说嘚一样,已经成了问题而汉语表达的佛教经典又经过翻译,翻译过程中是否有失真也很难说了考虑到这些可能的失真,现代人在理解經典时更应该多考虑几种解读方式因为完全有这种可能,一种不显然、不常见、甚至不完全符合字面意思的解读方式其实恰恰是佛菩萨嘚本意一个本来就不完整的回答,又存在多种可能的理解再经过漫长的流传,信息逐渐丢失信息丢失越多则意思越不明确,而有越來越多的可能解读哪个是真已难以考证。所以想仅凭经典回答现代人的问题是走不通的。
是否可以由现代有实证的人出来回答现代人嘚问题呢原则上是可以的,但修到这种程度的人太少每个时代中不一定存在。而且即使有这样的人,别人又怎么知道他们没走错路他们的说法就是可靠的呢?别人只能根据经典来判断但又是根据哪种解读来判断呢?在搞清楚哪种解读是正确的之前怎么保证这个判斷肯定是正确的呢所以现在即使有人真有这样的实证,别人也很难判断他是否真有实证他的话也无法被当作圣言量。当然有修证的囚的观点是应该重视的,在理解经典时可以给我们提供启发也可以影响每个人的偏好和决定,但不能作为圣言量所以,还得通过解读經典尽量从已有的圣言量中寻找答案
怎样在多种解读中进行抉择呢?圣言量是如实的描述它必然能够完全解释人们的各种经验,也能說明常人对经验的解释为什么能有效所以在各种圣言量的可能解读中,应该选择那些能解释各种经验现象的解读这样的解读应该更符匼佛菩萨的本意。其中需要解释的经验现象不仅包括佛在世时人们所知道的各种现象还包括现代人所知道的各种科学现象。此外还有些特异的经验个别人有过但未得到公认,对经验过的人来说它们是已知现象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不算。对这类现象相信其真实性的人茬分析问题时也要考虑。
经过这样的抉择最后找到的很可能是一个逻辑严谨、解释现象有力、从经典上也可以说得通、但仅就字面意思洏言不是最显然的解读。但各种可能的解读是平等的字面意思显然并不意味着更正确,还是解释力更强的解读更有可能接近佛菩萨的本意当然,这样的解读也不是标准答案它只是在现有认识条件下被认为最好的解读,随着时间推移经验扩展还有可能出现更好的解读呮有等到有公认的大修行人出现,再次向我们直接描述实证境界才有可能达到肯定正确的解读。
自然科学是在常人世界模型的基础上逐漸发展起来的它能解释常人的很多经验,并被广泛的实践证明有效这样一来,只要能提纲契领的的解释科学理论也就解释了一大批经驗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为我们解读佛教经典带来了很大方便。解释一种理论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它作为一个更普遍的理论在一萣条件下的特例小理论是大理论的特例,大理论是小理论的扩展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对常人和科学的世界模型進行适当扩展直到能够和佛教经典契合。总的路线就是一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理解进行适当扩展,同时对佛教经典的解读方式也进行扩展直到找到一种能包容科学理论的解读方式。
另外历史上还有很多非科学的世界模型,如中医有关人的生理病理的理论、道家的理论、易学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当然远不及科学理论精致,但它们都能解释一些超出自然科学范围的现象如中医的辨证方法与西医完全不同,但按这套办法治病确实有疗效道家和易学理论也都经过上千年的检验,能解释一部分现象并能有效指导实践解释了这些理论也能提綱契领的解释一大批现象。所以佛教经典的解读应该扩展到能把它们也包容进去。
人们能直接接触和把握的只是意识中构造的模型甚臸连知觉也是一种模型而不是外部世界本身。一般人常常不自觉地把知觉模型当作外部世界本身这是首先需要避免的。自然科学理论的抽象性使人们不容易把它当作外部世界本身但由于它能很好的解释各种现象并指导人们行为,人们又常常不自觉的以为外面的世界和模型所描述的一样外部世界就是一个象模型所描述的那样的东西。但还有很多现象是科学理论所解释不了的所以外部世界并非和科学理論所描述的一样。模型、象模型一样的东西和真实存在的外部世界是三个不同的东西
现有的模型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外部世界,如果能箌一个能解释各种现象并和经典相符的模型是否能准确反映外部世界呢?对这个问题也存在质疑人们并不怀疑佛菩萨能直接了知真实嘚世界,而是怀疑语言和模型是否能描述佛菩萨的实证也许问题不是出在用什么方法建构模型,而是用模型描述外部世界的大方向就错叻如果是这样,那么寻找佛菩萨根据实证描述的模型还有意义吗这个质疑很有道理,但还不至于说上述努力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常人茬认识世界时总是少不了模型的,就算语言和模型不能完全描述真实的情况也没有办法而在使用模型的前提下,佛教源于实证的描述要優于常人根据经验猜测建立的模型所以以上的研究思路还是有价值的。
如果一切模型都是不可靠的那么能否超越模型直接了解外部世堺的真实情况呢?这已经超出了意识思维的范围只有用智慧来直观一切事物才能做到,属于佛菩萨的实证境界这种实证境界也是无法囸面描述的,能说的是这种境界不是什么只能遮诠不能表诠。还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也是可说的本文仅在安立模型的范围内讨论,超越模型的问题以后讨论
第一部分、各种外境模型的比较与拣择
这一部分中我们先对各种模型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一类的基本特征进荇拣择拣择的标准,第一是是否存在模型不能解释的现象第二是模型本身在逻辑上是否自洽。这两个标准和自然科学理论的检验标准昰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的工作是在尝试对自然科学理论进行扩展经过多步扩展后逐渐接近了佛教唯识学的理论,但唯识学理論也需要进行适当扩展才能包容前面的各种模型并解释各种现象

1.外境模型的比较(一)——按规律性的强弱有无分类


1.1.僵化封闭的模型
1.1.1.僵化封闭的模型
所谓僵化的模型是说模型按一定规律运行,且这些规律是必然的和固定不变的自然科学的外境模型是典型的僵化模型,现代自然科学认为事物虽然在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就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具有平移不变性包括时间平移不变性和空间平移不变性,总的说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规律都是一样的这样一种模型当然是僵化的。这种僵化性又茬经典物理学中表现得最突出量子力学所描绘的世界引入了波函数和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不那么僵化了但量子力学仍然要遵循必然性的统计规律,本质上仍然是僵化的
与固定规律相联系的是规律的无矛盾性。无矛盾是说在一个命题系统中,一个命题A和它的反命题非A只能有一个是真不能A和非A同时为真。规律如果有矛盾就会出现按这个规律应该是一个结果而按另一个规律又是另一个结果的现象两个规律中肯定有一个不能保证,因而不能保证规律的固定化所以规律还要有无矛盾性。
除了无矛盾外科学家在发展科学模型时还菢着完备性理想。完备性是说一个命题A或者它的本身为真或者它的反命题非A为真,二者必居其一不应该存在哪个为真不确定的现象。僦是说规律支配着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行所有现象都可以用科学规律解释。这一目标在经典物理学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根据哥德尔的萣理,在包含自然数的系统中要用一组有限的公理推出所有真命题同时又满足无矛盾性是不可能的这一定理暗示,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要想找到一组无矛盾的科学规律,按这套规律能推断出宇宙中一切现象是不可能的宇宙中必然会有些现象不受这组规律的支配。量孓力学的模型中已经放弃了完备性的追求它承认有不受任何规律支配的本质上的概率现象。完备性虽然做不到但完备性仍然是人们发展科学理论时的追求,人们希望科学规律能解释更多的现象解释的越细越好。科学理论也确实对广泛的现象做出了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說,科学规律虽然不是绝对完备的但也相当完备了,它的不完备性被缩小到了普朗克常数的量级
科学模型中的规律不仅是固定的、无矛盾的、相当完备的,一般还具有简单性简单性是每个学习过科学理论特别是物理学理论的人所深刻体会到的,但什么是简单性却不容噫说清深入分析下来,似乎简单性可以描述为规律中的可变参数最少化比如一个数列1、2、3,按照最简单的规律描述下一个数应该是4,如果按复杂的规律则可以有无数种答案。复杂的规律用复杂的公式描述公式中自然要有更多的参数。简单规律用简单公式描述可變参数的数量当然少。所以简单性实际上意味着变化的维度减少,不变性增加
科学规律还有对称性,多种对称性配合在一起时就是和諧性物理学上可以证明,任何一种对称性背后都对应了一种不变量当多种对称关系凑到一起形成一种最和谐的状态时,背后的不变量吔最多系统的不变性达到最大化。
总之规律的固定性、规律的简单性、规律的对称性和和谐性等等都可以概括为最大限度的不变性,洎然科学模型就是这样一个达到不变性最大化的模型无矛盾性和完备性则可以保证这一固定和僵化的模型能适应各种需要,无须改变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僵化性和封闭性就这样联系到了一起

1.1.2.对僵化封闭模型的质疑


1.1.2.1.僵化封闭是建模目的和方法決定的
为什么科学模型会是僵化封闭的呢?一般人们认为这是因为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世界本身就是僵化封闭的。但这样理解表面的事实上,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些现象是科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过去存在,至今仍然存在而可以解释的现象也从来不是理论和現象完全吻合,一般都存在一定偏离科学上称之为误差。面对这些没有说清楚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坚持用一套固定的模型来解释呢?深叺分析下去这是由人们建构模型的目的和方式决定的。
为适应环境人需要对外境情况有整体的把握但意识只有有限的感觉通道接收外境信息,由于信息不够只好借助于建构模型外境模型与外境是不同的东西,但人们对它可以有全面的了解如果模型能够和外境一致,那么把握了模型也就间接的把握了外境人们可以借此计划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的行动所以外境模型对人适应环境来说是很有价值的。科学理论是外境模型的发展是借助文字资料建立的精致的外境模型,实验记录等间接经验也是每个人直接经验的延伸虽然它比最原始的知觉外境模型精致得多,但其根本目标和基本建构方法并没有改变
建构模型的根本原因是意识所获得的外境信息不足,通过建构模型虽然能获得较完整的把握但并不能根本改变信息不足的状态,只不过是在充分挖掘利用已有的信息而已怎么实现信息的充分利用的呢?唯一办法就是信息综合把不同时间不同渠道所获得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整体,以弥补单一时刻单一渠道所获得的信息的不足建构模型就是完成信息综合的一种具体方法。信息综合过程中有时一次经验的信息要用在很多地方最极端的情况是高能物理实验,有时全世界呮有一台加速器能达到足够高的能量完成一个实验人们在这台加速器上进行一组实验验证了某一理论。然后人们会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各個领域每一次应用都在间接的使用那几次实验的结果,那些实验的信息被无数次的重复使用
为什么可以这样重复使用呢?科学理论本身没有解释事实上,要把过去时间的信息综合到现在的外境模型中前提条件就是这些信息到现在还有效,也就是外境没有发生变化或鍺外境中的规律没有变化否则这种综合就是不可能的。发掘出来的规律性越多可以用到现在的信息就越多,建构的模型就越精细丰富所以建构模型的办法只能用于所模拟的对象本身确实是按规律运行的情况,如果对象本身一方面有规律一方面没有规律则也只能模拟囿规律的一面。而这样建构的模型当然也是完全按规律运行的可见,方法决定了结果建构模型的方法本身决定了它只能处理有规律的倳物,或事物中有规律的一面得到按规律运行的模型。这样建构的外境模型必然是僵化的外境中超越规律的一面只能排除在模型之外。
封闭性也是建构模型的目的和方法所决定的模型不可能是开放的,因为建构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外境如果模型本身是开放的,那僦又引入了不确定的东西那么模型本身就变得无法把握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当然也可以以某种方式引入不确定性,但只能作为误差處理模型的核心仍然是封闭的、确定的。封闭性再进一步是简化性人们不仅追求用有限的模型描述外境还希望它尽可能简单,这也是意识建构模型时的自然趋势因为意识只有有限的力量,当然会追求用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从经济上考虑,一个不太准确但简单嘚模型常常比一个准确但复杂的模型更有用
科学模型的僵化封闭性根本上是由建构模型的目的和方法决定的,人们所建构的模型就是所能建构的模型另外,其它一些因素也起了辅助作用高等动物也通过建构知觉模型认识环境,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在于使用语言笁具利用语言人们可以对事物做更为细致的分类,从而建构更精确的外境模型更好的模拟外境,同时也更依赖于外境模型但语言也使外境模型更僵化。因为语言中每个词都必须有固定的含义才能用于交流如果词义不固定则一个人说的话别人无法理解。当用固定含义嘚语言描述世界时必须把经验现象进行固化,这就使模型向更僵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语言只是使模型更丰富更精确但它仍然是封闭嘚,因为语言的词汇是有限的有限的语言只能表达有限的事物,对无限的事物语言是无力的所以有语言的模型仍然是一种封闭的模型。
数学是一种精确的语言数学工具的广泛使用是现代科学的突出特征则。数学虽然引入了无限但那仍然是一种用有限的规则展开的无限,没有改变僵化和封闭的性质语言和数学的使用极大的增强了人们构造模型的能力,经过发展现代人终于建构出了高度精确化的外境模型,可以非常精确的模拟外境其表现形式就是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建立了一套非常精致的理论体系它只从少数基础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出发,运用数学演绎就可以成功的解释大部分已知现象似乎已经不必再引入其它任何东西了。于是它宣布只有它能解释嘚现象是存在的,其它都是幻觉或想象以此达到了彻底的封闭性。
可以说从最初用内部模型来把握外境时开始,僵化和封闭就已经出現了已经开始远离真实的外境。语言的使用更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过程最后,随着数学这种高度精确化同时也高度封闭化的语言工具的唍备模型的僵化和封闭进一步发展,并在科学理论上达到极端
实际上外境模型本身存在于人的意识中,人的意识是活的并不遵循如此僵死的规则,当模型在意识中实际运行时并不会严格遵守这样的规则但人们认为这是思维的误差,理想情况应该是严格遵守规则的洏外境就符合这样的理想情况。所以意识是活的意识中的模型本身也是活的,但它所表达的东西则是僵死的

1.1.2.2.僵化封闭是通过彡种机制形成的


科学模型的僵化封闭性根本上是由建构模型的目的和方法决定的,而在具体建构过程中又有三种机制直接导致了僵化封闭包括简化、损减和增益。
第一外境可以比知觉模型更丰富。这就好比我们测量一个电子线路黑箱经过测量发现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线蕗可以用一个1欧姆的电阻解释,但实际情况可以比这更复杂比如可以是两个2欧姆电阻并联或两个0.5欧姆电阻串联等等,有无数种可能与此类似,外境也可以比知觉模型复杂得多虽然在给出感觉信息上二者是等价的。在认识更复杂的现象时人们也总是选择最简化的模型,可以说科学研究就是一个不断对外境模型进行化简的过程科学总是追求用更少的基本条件解释更多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带来方便洏且可以增加科学理论的预言能力,以便更有效的改造世界同样的现象用最简化的模型来解释也就意味着必须发现更多的规律性,否则簡化和压缩是不可能的
如果经过简化后的模型仍然可以完全准确的解释我们的感觉,那么模型还是比较可靠的简化过程中所使用的规律也应该是客观存在且完全准确的。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知觉模型以及更高级的认识模型并非完全准确的反映感觉信息,其中既有增益也有损减所以又有下面两种情况。
第二从损减的角度看,最终反映在模型中的都是有规律的东西其它很多微妙的感觉信息被当莋无意义的错觉或燥声信号忽略掉了,而这些正反映了外境活的一面所以,我们的知觉模型其实只解释了一部分感觉信息并把这一部汾信息组织成一幅完整的图景,但由于在这幅图景中已经很完整没有其它事物的位置了,所以人们很放心的把其它感觉信息都当成燥声囷干扰于是形成了僵化和封闭的模型。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这幅图景越来越细越来越完整,人们越来越理所当然忽略其它感觉信息洳果在建构外部世界模型时考虑这些被忽略的信息,则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在常人的模型中根本没有的东西或者不可能形成完全自恰的模型。
第三从增益的角度看,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知觉到的世界其实比我们的感觉丰富得多,即在建构知觉模型时大量的信息其实来自意识内部而不是来自感觉外境模型一旦形成就会自动的把后来感觉信息中没有的信息填补上,以维护模型的连续换言之,外境虽然给出了感觉信息但不够丰富和精确,是我们的知觉把它丰富化和精确化并让我们感到好象一切都是外境提供给我们的。既然外境并没有提供过那么精确和丰富的感觉信息则真实的外境也不一定象知觉模型那样精确和丰富,它可以更模糊一些这些附加上的信息也是造成外境模型僵化和封闭的一个原因。
增益和损减总是同时存在正因为用一些增益的细节填满了外境模型,结果造成模型中无法咹放其它一些东西只好把相关的感觉当作错觉或燥声忽略掉。反之也只有损减掉某些信息才能用增益的信息填补。简化也是损减和增益的原因因为知觉模型的结构简化使得没有空间安放更丰富的东西,造成对某些感觉信息的忽略而忽略的造成的空白又需要填补,于昰出现增益反之,如果没有必要的增益和损减也不能达成模型的简化三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把一个生活外境反映成一个割裂、僵化、葑闭的外境模型并自圆其说地维护着这个模型,让人把怀疑放在一边放心的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而不顾这个模型必然会留下的一些难以解释的东西如宇宙的起源之谜之类。
总之在建构外境模型的过程中,意识通过过滤和增益感觉信息使之符合一套尽可能简化的規律结果就在意识中创造了一个完全按规律运行的模型。常人按照这样一套模型来理解世界即使有时候发现一些特异的迹象也总是用┅些理由解释过去而视而不见。
1.2.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
科学模型的僵化封闭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建构模型的目的和方法所决定、并通过简化、损减和增益等机制而实现的真实的外境不一定是僵化封闭的,完全可以用另一些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来解释经验现象这些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可统称为生活外境模型,也就是有生命的、活的外境这个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与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有些相似,背后的思想也有相通之处都是反对对世界做数学化的、僵化的解释。生活外境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还比较宽细分起来可以有很多层次。下面我们依次描述一系列生活性越来越强的外境模型

1.2.1.不完备的外境模型


在僵化嘚外境模型的诸特征中,最薄弱的是对完备性的追求在一个绝对完备的世界模型中一切都将是注定的,没有任何不确定性其典型代表昰经典物理学。哥德尔定理从理论上证说这样的世界模型是建不出来的量子力学根据实验说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它包含本质上的不确萣性如果承认有模型所解释不了的现象,这个模型就是不完备的
混沌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引入了不确定性,在复杂非线性系统中微小的初始差异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混沌现象本身不是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把混沌现象和量子现象结合起来考虑则量子现象造成微觀的不确定性,又可以经由非线性过程放大为宏观的不确定性这样在宏观世界也会存在本质上的不确定性。可以说现代科学已经承认囿很多现象是科学理论所无法完全解释的,科学理论所提供的世界模型也只能是一个非确定的世界模型了
但人们仍然不愿意接受太多的鈈确定性,希望模型尽可能完备对世界的描述尽可能精细,不确定的范围尽可能小其实,确定性多少又有多大差别呢不确定性就算洅少,它本质上有无限的可能而确定性的部分只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确定性比无限的可能性确定性再多仍然是少。
另外即使是有限嘚确定性其实也没有保证,世界为什么不可能是大部分不确定的只在观察时取得确定值呢?这在逻辑上是完全可能的世界完全可能不潒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已经精确完成的实体,而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它的不确定性比现代科学所承认的要大得多,很多我们现在所相信的確定性在这个模型中也不存在

1.2.2.不封闭的外境模型


僵化模型的诸特征中,另一个容易被质疑的是简单性、对称性和和谐性虽然我們发现很多现象可以用简单和谐的模型来解释,但这只是一种经验归纳由归纳可以得出有启发的猜想,但永远得不出必然的判断所以實际上并没有什么理由说明外境必须是简单和谐的。完全可能外境实际上遵循一种相当复杂的规律或不那么和谐的规律,只是在一定精喥内近似简单和谐而被人们误以为绝对如此,这也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只要允许引入更多规律对已经发现的简单性和和谐性规律完铨可以用一组不那么简单和谐的等效规律替代,原来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的现象都可以用这组等效规律解释所以,封闭性与简单和谐是联系在一起的追求基本原理最大限度化简就会造成简单性,而和谐性往往带来最有效的基本原理化简而简单性和和谐性又反过来使人相信没有必要引入更多的基本原理,一组封闭的规律已经是完美的了而封闭性的好处是人们可以不必考虑无限多种可能性,只要考虑这一組封闭的规律就可以了这样,对封闭性的需求和对简单性、和谐性的没有可靠理由的信念结合在一起造成人们对一套封闭的外境模型嘚牢固执取。
封闭、简单、和谐并没有更多的必然性抛开这些,我们也可以设想开放的、不那么简单和谐的世界模型古代的世界模型往往是这样的,如用绕地球的本轮来解释天文现象就不是简单的而且必须保持开放随时准备增加新的本轮这种开放的模型解释力和预测仂也会下降,从科学理论的判别标准看当然是现代科学更优但开放的模型也不会那么僵化的理解事物,更容易接受不确定性也更容易接受新的可能性在解释新现象时更优。

1.2.3.不僵化的外境模型


根据前面讨论所谓僵化性就是规律的平移不变性,包括空间平移不变和時间平移不变如大爆炸理论讨论宇宙创生之初的情形就是在时间平移不变性的前提下讨论的,如果没有这个假设则对遥远的过去根本不鈳能进行任何讨论但时间平移不变性和空间平移不变性是很值得怀疑的,人们会说它们经受过实验检验但充其量只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絀现以来的几百年内、在地球这个小范围内进行过实验检验,在时间和空间上如此小范围内取得的检验为什么可以推广到宇宙创生之初和億万光年之外呢从有限次的经验到一个普遍原理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任何归纳都得不出全称判断所以,平移不变性假设说到底只是一种信念而没有必然的道理。完全可能并不存在平移不变性只是某种力量维持着而暂时保持近似不变,而人们就以为完全不变叻这样一种外境模型完全不是僵化的,而是一种生活外境模型了
如果平移不变性只是一种假设,那么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就不能无条件的使用它而应该尽量不使用或仅仅有限制的使用。这样还能建构外境模型吗可以。比如双眼立体视觉这是根据双眼的感觉信息直接建构的外境模型,所依据的都是当时感觉信息它时它处获得的信息很少,没太依赖平移不变假设这种直接根据经验建构的模型就是苼活外境模型或生活世界模型。事实上人们日常经验中所用的外境模型都不太依赖平移不变性,只有当希望对外境有更细致的描述时才需要使用更多信息才需要借用其它时间和地点获得的知识,才用到平移不变性不过日常外境模型虽然没象科学模型那样利用较远的平迻经验,但还是要用到短时间内的经验比如在一个地方呆上一会,则人们对环境的观察渐渐减少这时关于环境的知觉模型就主要是利鼡前段时间的感觉信息建构,基本延续前刻的那个外境模型即使不在一个环境中呆过长时间,当一个人想把周围环境看清楚时总要盯着看一会为什么不能根据一“瞬目”的信息了解环境呢?还是因为在建构环境模型时要利用盯着看这一段时间的大量信息仍然在利用瞬間的平移不变性。可以这么说象科学模型那样大量大跨度的使用平移不变性很难,但要完全排除平移不变性也不容易
佛教中讲安住当丅,如果把安住当下理解为把注意力安住在当前的心念不思虑过去未来,那么当注意力完全在当前的心念和感觉时自然不可能根据过詓的经验和知识建构复杂的外境模型,甚至连上一刻的感觉信息也无法利用这时可以做到完全不利用平移不变性,完全根据当下信息了解外境这时见到的外境必然与常人所见很不相同。事实上当仅仅根据瞬间的感觉信息了解环境时,我们连固体这样基本的知觉模型都建立不起来甚至我们自己肉身的知觉模型也需要综合一段时间的信息才能建立。所以当完全安住当下时所见所感的世界必然会发生很夶变化。如参禅达到“见山非山见水非水”的境界或许与此有关。这时所见的外境将更粗略、更开放也有更多不可解释的东西同时还會出现一些常人所不能见到的现象。如美国人类学家卡斯塔尼达在调查印地安文化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个印地安老人唐望并成为他的弟子。唐望教给他古代特尔提克人的“知识”特尔提克知识中有一点认为,当人经由训练而获得足够的“速度”时就可以发现一个不同的卋界,如看见世界的连线、世界的裂缝以及隔离这个世界与其它世界的雾墙等等人可以利用世界连线飞行空中,乃至穿越雾墙从这个世堺上消失
即使不使用平移不变性或非常有限的使用平移不变性仍然可以建构外境模型,但由于可利用的经验信息较少模型必然相对粗糙。当需要对外境做更精细的描述和更准确的预测时该怎么办呢只有尽量扩展当前的经验信息,以弥补过去信息的不足中医理论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现代科学主要通过解剖、仪器测量等途径获取人的生理信息建构人体结构模型这样获取的信息比较清晰,但过分依赖岼移不变性中医理论不然,它主要通过人的内在体验获取信息建构理论这样获取的信息比较模糊,但却是最直接的、当下的不那么依赖平移不变性。所以中医的生理学比较模糊粗略,但却是生活化的和人的体验离得更近,更为直接
当扩展的直接经验也有不能解釋的现象时,则只能说暂时无法解释或者需要适当使用平移经验。比如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使用平移不变性,而对比较远的经验则有限淛的使用一般人在把一个实验现象外推到其它事物时觉得很有信心,但对直观经验中有些模糊细微的感觉则怀疑其真实性而从生活世堺的角度考虑,随着离开此时此地越远彼时的经验能否用到现在也越来越可怀疑,到一定程度时可能相信当下模糊细微的感觉比相信遥遠而清晰的经验可平移到现在更合理所以要有限制的使用平移不变性。比如中医理论也不是完全不使用平移不变性,但使用的范围和程度比现代生理学医学小得多中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同意把无生命事物中的现象和生命体中的现象等同看待,也就是说它的平移不变性范围限于生命体而且基本上限于人。
与平移不变性有关的另一个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谓间接经验是通过语言文字介绍的他人的经验。如现代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间接经验基础上实验科学家进行实验并发表实验报告,理论科学家在他人實验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理论完全建立在间接经验基础上。即使是实验科学家自己进行理论研究也是记录仪器的读数,并根据记录文夲建构模型中间仍然隔了仪器和记录两层,也是相当间接的经验记录在文字中的他人在彼时彼处的经验怎么能用到此时此处自己情况呢?显然其前提就是平移不变性如果否定平移不变性,则只能根据直接经验建构外境模型间接经验基本上是不能使用的。
不使用平移鈈变性和间接经验建构外境模型由于可利用的信息少,必然留下很多模型解释不了的现象也就是模型不容易完备。不完备的同时更鈈可能用一组封闭规律解释大量现象,也就是模型不能达到封闭的程度所以这样的理论模型不仅是不僵化的,同时还必然是不完备、不葑闭的
1.2.4.允许矛盾的外境模型
科学理论具有无矛盾性,但无矛盾性只是对科学模型的要求常人外境模型没有那么严格。如双眼立體视觉错配的情况知觉模型中就包含相互矛盾无法解释的现象,但这样的知觉模型仍然可以存在再如,一个人的思想中可以同时存在楿互矛盾的观念一样只要这一矛盾还没有被他意识到,即在他的头脑中还没有演化出一个同时存在的A和非A他就可以一直持着矛盾的观念生活下去。如果有一天矛盾被揭示出来了那到时候再抉择也不迟。但人们一般认为有矛盾的模型不能用于外境把这样的模型用于外境是错误的,外境不会存在矛盾
有矛盾的外境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如果规律都不是绝对的那么不同规律推出矛盾的结论也没关系,有┅个让路就可以了所以,在不僵化的外境模型中是可以存在相互矛盾的规律的
对相互矛盾的规律还可以做一种时机化的处理。就象人們头脑中处理相互矛盾的观念一样如果世界不是在每一瞬间都是完全建成的实在,如果世界经常存在不确定性那么相互矛盾的规律就鈈一定在每一瞬间都要发生冲突,在世界还没有成为完全符合规律的确定状态时有矛盾的规律可以相安无事,只有在部分时候才可能发苼冲突发生冲突时也可以有一个规律不要求世界完全按它的样子确定化。这样就不会直接冲突
另外,为什么一定不可以有冲突呢一個事物为什么不可以即是一个样子符合某一规律,同时又是另一个样子符合另一个规律呢模型仅仅是用来解释经验事实的工具,经验是存在的但模型中用来解释经验的那些东西未必都存在。对同一现象可以用不同模型解释是很正常的模型不同并不意味着必然有一个是錯的。所以有矛盾的生活外境模型也是可以的。对此可以打一个比喻就象有些图形,从某个角度看象一个美女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个老太太,同样的线条可以被理解成不同的事物这些线条就相当于经验,而人看到的事物则相当于根据这些经验构造的模型同样的線条从不同角度可以建构成不同的模型,模型可以是矛盾的但只要都能解释这些经验则都是对的。而且还可以设计这样一种情况图中某些部分必须用一个模型解释,另一部分必须用另一种模型解释两个模型都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线条,但两个模型又是矛盾的比如,中醫和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解释就不完全一样根据前面分析,中医对平移不变性假设抱较大怀疑在建构理论时这方面经验利用较少,洏西医对人的特异感觉的可靠性比较怀疑建构模型时没考虑这方面的信息。两个模型分别注意了不同的经验事实建构的理论当然不同。两个模型又有共同的经验事实对这部分现象的解释自然也不相同。当然如果有一种理论能把中西医所考虑的经验事实都包含在内是朂好的,但这样的理论不一定存在而且即使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也不能说二者中就一定有一个是错的。
佛教认为存在的真实相是不可思议嘚任何模型都不可能完全把握。从这个角度说有矛盾的模型也是完全可能的

1.3.为什么要选择生活外境模型


1.3.1.外境的生活性
在僵囮封闭的外境模型中,很多现象被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当经验中出现这些现象时就会被视为神通和奇迹。其实并非奇迹本身神奇而只昰由于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才使它们显得神奇,就象历史上人们曾以为音障是不可超越的穿越音障被视为奇迹,其实真正的障碍不在天仩而在人的头脑中。生活外境模型不封闭、不僵化、允许有矛盾和不完备很多在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中被视为奇迹的东西在在生活外境模型中都是可能的。所以生活外境模型在解释各种未知现象时比现代科学的封闭僵化模型更优。当然如果各种奇异现象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则对理论模型进行如此的扩展也没有太大必要有些人就是宁愿不承认有这些现象存在也不愿对理论进行必要扩展。所以问题嘚关键是外境本身到底是僵化的外境还是生活的外境,必须用生活外境解释的那些现象到底存在不存在
这个问题可以从理论上和经验上兩方面分析。理论上讲僵化封闭的模型所描述的那样的东西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必然具有某种本质上的不确定性故囿些现象必须用生活外境模型解释是完全可能存在。事实上这些现象也并不少见过去和现在都有很多人都经验过。在人类社会早期乃至茬近代科技出现之前人们的外境模型还没有那么僵化的时候,人们对神异现象更是非常熟悉各个文明都有记载。只是随着科技发展囚们头脑中的外境模型越来越完备、封闭、僵化,人们才对奇异现象越来越难以理解、越来越生疏、越来越视而不见同时这些现象也就樾来越少见。由此可见外境本身并不是僵化封闭的,而是一个生活外境应该用生活外境模型来解释。

1.3.2.生活外境模型举例


世界上佷多宗教和文化系统在认识世界时特别重视这类超越常人知觉范围的特异经验如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就被描绘成“生而神灵,弱而能訁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的超人,中医理论就是由这样的超人创立的如果说《黄帝内经》传说色彩太强,那扁鹊应是较真實的历史人物他所著的《难经》也是中医的重要经典。据说扁鹊曾得异人传授服华池之水百日,能透视五脏六腑然后开始行医的。這类根据特异经验所建立的理论所描绘的外境与常人所见有很大不同如中医在解释生理过程和疾病的发病原理时使用的经络和气等如何對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明显不同于常人所见的生理形态。这类理论使用了比常人更丰富的信息源因而可能比常人的知觉模型和在此基础仩产生的科学模型更接近生活外境。也因为如此其理论也更少僵化和封闭,故可称为“生活的模型”其中的典型当然是中医和道家的悝论。
中医和道家理论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从生活外境的角度理解如元气理论,认为有形的、清晰的物质是由无形的、模糊的“气”化生嘚如《列子?天瑞篇》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の始也”再如,《洗髓经》说“万物非万物与我同一气,幻出诸形象辅助生成意”。这些理论并非不可操作的哲学玄想而是可以落实为修行方法并炼成一些特异功能的可操作的理论。由气幻化出形象表现了外境从结构模糊的混沌状态到结构清晰的状态的演化过程洏结构虽然高度清晰化了,其本质和最初完全不清晰的状态并无差别还是气。从生活外境可以有矛盾不完备的角度可以理解这些描写
還有经络和气脉理论,中医按经络理论针灸有疗效但它们难以完全融入科学的世界模型。由于通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只能得到微弱的有关信息极易被忽略,再加上科学模型的封闭性很多人认为它们不存在。但在没有僵化和封闭化的外境模型中则可以理解它们嘚存在或者说他们可以真实的存在于一个生活的外境中,但无法存在于一个僵化的外境模型中
总之,这些理论所描绘的外境不象科学所描绘的那么僵死元气说、气脉说等等所描述的东西都不是精确严密的,而是模糊的、活动的它们还没有被严格的必然性所填满,留囿很多变化的余地是一种没有僵化的外境模型。与现代科学的世界模型相比这些古代理论还比较粗糙,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但即便洳此,这些理论在古代乃至现代仍然成功地指导了中医实践和道家的养生修炼实践从而证明了这类理论的有效性。
这些理论的缺点是元氣等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仍然是实体性的物质这种思想发展下去很容易导致常人和科学所持有的僵化观点。要坚持外境的生活性還应进一步讨论实体化问题
2.外境模型的比较(二)——按质料分类
常人外境模型的基本要素是时间、空间和物质,在此基础上再辗转形成各种复杂模型其特点之一是它最终总要找到一些物质实体,实体内部是不发生变化的变化只发生在外部,仅仅是空间位置的变化古希腊的原子观念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近代人们先是找到了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最小单元,把它命名为原子以后发现原子也存茬内部结构也在变化,于是进一步想象还有更小的单元如电子、夸克等等。总之在物质和运动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下总要想象有一个不變的东西存在。
实体模型与规律的僵化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之所以认为事物是实体,正是因为它有稳定的规律能够用实体来解释。洳果规律是不完备的、可变的甚至是有矛盾的,那么再用实体模型来解释就会遇到困难如物理学中的波粒二象性问题就给实体模型带來了和很大困难。再如中医和道家用气来解释很多现象气虽然还有物质实体的含义,但已经与完全实体化的外境观点不同了
2.2.1.对實体模型的质疑
实体模型在理论上存在内在矛盾,是站不住脚的假设有一个实体是常一不变的,变化只发生在其外部那么我们怎么知噵它的存在呢?要显示其自身的存在它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和周围其它事物发生相互作用而要相互作用它又会哃时发生变化,不可能是常一不变的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物体静静地放在那里没有任何变化其实,我们看到它这件事就意味着有光射箌其上并被反射它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反射过程中改变的决不仅仅是光路该物体本身也必然同时受到影响。只不过物体的变化极为細微缓慢我们觉察不到,于是想象它是不变的其实那种能被看见而自身又没有任何变化的东西是自我矛盾的,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那麼是否可能一个东西在与其它事物相互作用中只改变其它事物而自己不发生任何变化呢?这个假设显然也不合理它把作用分成两类,第┅类是两个普通事物间的相互作用第二类是常一不变者与普通事物相互作用,那么这两类相互作用在普通事物的角度看有没有区别呢洳果没有区别,那么凭什么说作用的另一方是常一不变的呢如果有区别,那么什么样的区别能够让我们知道作用的另一方是常一不变的呢所以,这种情况也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所以,与其它事物相互作用的东西不可能是常一不变的常一不变的东西只有不与其它任何事粅相互作用,永远封闭在其它一切事物之外一个不与其它任何事物相互作用,永远不表现其存在除了想象之外永远不能知道其存在的東西,说它存在或说它不存在都找不到任何证据相比之下说它根本不存在还是更有道理。
综上所述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其存在,我们也是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中知道各种事物的存在的或者说我们是根据在相互作用中所获取的信息认识到其存在的,其存茬本身就是对大量相互作用过程的一种概括剥离掉根据相互作用所赋予它的性质后,如果说还有什么那都是人们凭想象加上去的,没囿任何根据而在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性质也必然在相互作用中变化,不可能常一不变所以常一不变的东西不可能存在。
在经验上实體模型也会遇到解释不了的现象,如量子力学提供了用实体模型难以解释的例子考虑光子由一个光源出发,通过与光源等距的两条平行狹缝射到感光屏上,在屏上呈现出光子的分布在实验中,先分别打开一条狭缝关闭另一条,这时感光屏上的强度分布为光子通过单縫的衍射图样然后将双缝同时打开,这时在屏上得到的是光子通过双缝后形成的干涉图样这个实验反映了光的波动性。
如果在光源处換上一架机枪则子弹通过双缝后的分布等于两个单缝分布的直接相加,这里不发生干涉现象反映了经典粒子的特性。如果在光源处换荿电子枪则结果与光子干涉实验相一至,而与经典粒子的结果不一致
那么是否就可以把电子理解成波呢?按这种解释电子波到达双縫时,形成两个子波这两个子波相互叠加产生干涉花样。但是这样的解释意味着电子在双缝处被分成了两部分,分别通过双缝这显嘫与电子的粒子性相矛盾。同时如果电子是波,那么单电子的衍射条纹应该是分散的分布着但事实上,却是单个的点
那么是否可以紦电子理解成粒子呢?按这种解释电子在双缝处不会分解为两个,而是只从其中一条通过并射到感光屏上形成一个感光点。这虽然解釋了电子的粒子性但也会产生一个矛盾,既然电子只经过一条狭缝那么另一条缝的启闭不应该对电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因此先分別打开一条狭缝得到两种衍射图样,它们的相互叠加应该与同时打开双缝相同不应该出现干涉。同时按粒子观点,电子应该落在屏上哃一个点上而不是呈衍射条纹,这也与实验结果矛盾
所以,用经典的波或粒子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理解上述实验现象都会产生矛盾现在流行的是一种波粒二象性的解释:和微观粒子相联系的波是一种概率波,波函数在空间中某一点的强度与在该点找到粒子的概率成比例按这种理论,当双缝同时打开时电子有可能通过其中任何一条,不会分成两个只打开一条缝时,对电子来说只有一种机会与双缝同时打开是有区别的,应用不同的概率波来描写电子通过双缝后,概率波相干而产生干涉图样亮条纹的地方波的强度大,电孓落在这里的概率也大电子数目多;暗条纹的地方波的强度小,电子落在这里的概率小电子数目少。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经典粒子解釋的一种改进粒子不是按经典力学的规律运动,而是按一种概率的规律运动这种概率用波函数描写。由于这种解释能说明各种实验现潒因而被广泛接受。但也有很多人对它不满意因为波函数只能描述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而不能给出确定的位置如果问电子射到屏幕之前在什么位置,则难以回答:作为粒子它只能在空间中的某一个点但是,如果电子在某一个点上则意味着电子在这一点的概率为1而在其它各点的概率为0,而这与波函数矛盾流行解释对此的回答是,在某一点找到电子的概率和电子在某一点的概率是两回事茬某一点找到电子的概率不是1不等于电子不可以在某一点。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2.2.2.唯事件模型


为了克服实体模型的困难,莋者在《量子力学与唯了别学》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唯事件解释所谓一个事物存在就是说它能与其它事物相互作用,与其它事物的相互作鼡是物质表现其存在的唯一方式脱离相互作用的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安立。把上述思想引申下去则可以说,只有相互作用没有物质所谓物质其实就是对一连串的相互作用进行概括而从中抽取出的一种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借助这种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理解连续的相互作用,具有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上的经济性和实用上的方便性但经过透彻的考察就会发现,從一开始这种脱离开相互作用的物质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就是无法证明的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假设而已,完全没有坚持的必要
囿人会问,相互作用都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了物质哪里还有什么相互作用呢?答曰:这正是需要我们在思想上来一次彻底变革的哋方为什么一定要认为相互作用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呢?相互作用只是一些事件当企图把这些事件串起来解释的时候提出了物质如哬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这样做具有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上的方便性但并没有必须如此的理由,所以没有必要执着于是物质之間产生相互作用完全可以抛弃物质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而把事件作为解释一切现象的基础。用物质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切现象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习惯用事件和事件的相互关系来解释一切现象也是可以的。
量子力学为唯事件解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有三个微观事件,1电子枪的一次发射;2,中间的隔板上没有事件发生;3感光屏的某一点上有一次碰撞。紦三个事件联在一起就勾勒出一个图景电子由电子枪发射,穿过双缝打在感光屏上。为了进一步把三者定量的勾勒在一起就要假定電子遵循一套波函数的规则在活动。其实不仅波函数是不可测量的纯理论构造连这三个事件中间确有一个电子从电子枪运动到感光屏这┅点也是一个纯理论的构造。物理事实仅仅是三次事件而已粒子和波都是理论构造。真正的图景只有一个就是一次次相续的事件。
由於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体系固有的僵化性使得在面对量子现象时,用一种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全面的解释所有现象为不可能于是只能用波和粒子两个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分别解释一部分,用二者合起来近似的凑出一个事件的原貌波和粒子都只是为叻用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思维说明现象而创造出的理论工具,二者都不是真实的存在作为工具,只应该要求它们能满意的说明量孓现象不应该把它们看成实有。量子力学的难以理解都源于将二者看成实有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使用了电子枪隔板,感光屏等如哬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而在彻底的唯事件的观点下,则这些也都是没有的一切宏观事物只是从大量的事件概括综合而成的纯粹假设,并没有实体可得从宏观到微观,一切现象只是刹那刹那的事件实体是没有必要的。

2.2.3.时空的唯事件解释


2.2.3.1.时空如何对抽潒的概念进行测量的唯事件解释
不仅物质实体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在唯事件的解释下,时空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也需要重噺审视在牛顿力学中,时空是坚硬的在相对论中,时空是可以伸缩和弯曲的而从唯事件的观点看,柔软的时空观仍然是不究竟的時空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也正如粒子和电子的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一样,是为了解释刹那刹那的事件而引入的一个如何对抽潒的概念进行测量是本来没有而人为加上去的,引入它的意义仅仅在于解释现象的方便事件本身不仅不是物与物的相互作用,而且也鈈在一定时空结构下发生所以,应该放弃时空观而以事件间的关系为基础把时空还原为事件间关系。
从唯事件的角度看时空的本质昰什么呢?赵越尘在《从因果律看时空》一文中讨论了类似的问题时间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有序性其次是顺序间的可测度性,即时间囿先后顺序并且时间长短是可测度可比较的。空间也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广延性,其次是广延的可测度性所谓把时间空间还原为事件囷事件间的关系,就是要从事件和事件间的关系出发找出具有以上特征的结构模式。
我们考虑一些事件ABCD……事件之间具有依次引发的關系,也就是由A产生B由B产生C,等等如果每一事件唯一地由前一事件引生,并唯一地引生后一事件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事件排列成┅个序列,如A→B→C→D→……这个序列是有次序的,这个次序可以给出时间的一个基本要素——有序性但是,仅仅这样的事件次序并不能给出时间的可测度性因为ABCD之间还根本谈不到怎么度量长度。
事件间的关系也可以是非常复杂的上例中从因A演化到果D完全可能通过不圵一条途径,比如可以有并行的另一演化过程A→E→D。这时问题就来了事件E与事件B、C之间,怎么分别前后次序实际上,它们之间不存茬前后次序关系由于E、C是一起作用于D的,但E与C并不是同一事件那么,E于C必然“并存”这样的并存只能是某种“广延”。类同的我們可以说明E与B也必须并存过,同样显示了广延性空间的第一基本要素就这样显现出来。注意我们这里谈并存的时候,并不说E与C“同时”到现在为止谈两个事件的同时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广延的必要不是从“同时”而来而是从“没有确定的前后关系”而来。
可测度性叒是怎么来的假如有些非常相似的事件反复出现,比如A→B→A1→B1→A2→B2……,这里A、A1、A2……是非常相似几乎一样的事件而B、B1、B2……也是非常相似几乎一样的另一类事件,那么我们说这样的A→B系列构成周期,而这种周期可以用来度量其他因果事件的演化过程实际上,人們就是这样度量时间的
那么,这样的度量有“可公度性”吗不一定,比如用心跳周期来度量时间是古人使用的方法之一但这种周期顯然不够稳定。在多种周期中我们可以选择最稳定的一种作为度量标准怎么判断哪一个周期更稳定呢?如果只有两个周期那是无法判断嘚可以以A周期为标准度量B周期,也可以以B周期为标准度量A周期说不清以哪个为标准更好。在有多个周期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了如果囿A、B、C三个周期,比如A是心跳,B是沙漏的漏完C是钟摆的摆动,如果用A为标准度量BC那么会发现BC都是极不稳定的,而且会同时变长或同時变短如果以B为标准度量AC,那么不稳定性将变小而且同步的变长变短会减少。如果用C为标准度量AB则不稳定性更小。所以在三个周期中C是最稳定的,最适合作为度量别的周期的标准同理,更多周期存在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选择找到最稳定的一个。实际上人们就昰这样一步步找到更为稳定的周期作为世界度量标准的。
空间广延性的测度是类似的如上述AED、ABCD两条链里,E与C并无直接关系故而不可能確定相互间的时间顺序。但E、C都与A和D有关系故EC间仍然有联系。所以EC间的广延性测度应该与ED、CD、AE、AB、BC间的时间测度有关应该是ED、CD时间测喥乘以一个系数再相加,或者AE、AB、BC三个时间测度分别乘以一定系数再相加怎么确定这些系数呢?基本原则是“可公度性”不管经由哪個路径,算出来的两点间广延性测度应该一样在只有两条路径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有无数种系数选法但在更复杂的情况下,E与C可能由多个事件共同引起或共同引生多个事件,A和D只是其中的两个比如,EC还共同引生X、Y……于是有了EX和CX路径、EY和CY路径等等,所有这些測度结果都要求一样于是系数就不能那么任意了。同时XY……之间也需要广延测度,它们之间又会有很多路径这些路径的测度结果也需要有一致性。当所有这些一致性要求都被满足后系数的确定规则就不是任意的了。这样就得到了空间测度
在实体模型中,两个事件の间有某个东西在一定时间内越过了一定空间距离直接相关的两个事件间的空间测度系数就是这个东西的运动速度。比如火车从甲站絀发,运动一段时间到达乙站甲乙之间的距离就是从出发到到达的时间乘以火车速度。在唯事件模型中不承认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东西茬运动比如电子枪发射一个电子是一个事件,屏幕上探测到一次碰撞是又一事件两个事件之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一个电子从一点运動到另一点,所以唯事件模型只承认两次事件不承认有电子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没有物体在中间运动的情况下,空间测度的系数就不宜稱为速度但在没有更好的词之前不妨继续借用。
系数除了与速度有关外还要再乘以一定系数,这个系数与空间维度有关在我们这个卋界上,用速度加上三维的空间系数就可以达到广延测度的一致性所以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三维的。可见空间维度、事件的空间关系和速度都与广延性测度有关,是为了保证空间测度的一致性而引进的
空间测度也具有相对性,要使所有路径的测度结果都完全一样也是不鈳能的比如,时间标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时间标准稳定的条件下,其它因素也可能造成结果不稳定故所谓不同路径的空间测度┅致,并不是要求精确相等而是要求误差在一定范围内。由于不可能绝对相等所以,象标准时间周期的选择没有绝对标准一样空间維度、空间关系、速度的选择也没有绝对标准,只有相对标准因为多种速度和空间关系方案虽然都可以达到空间测度的相对一致,但误差肯定有大有小总误差小的方案当然要优于总误差大的方案,而人们要找的空间测度其实是一套能使总误差最小的系数方案下的测度结果
前面借助时间测度讨论空间测度,这主要是因为先说时间再说空间条理比较清楚其实,时间与空间测度是不能分开的不仅在测度涳间时会遇到时间测度问题,在辨别时间周期和测度时间时也不可避免的也会遇到空间测度问题所以,最终不是要分别选择一套能使时間测度误差最小的标准时间周期和一套能使空间测度误差最小的空间维度、空间关系以及速度而是要选择一套能让所有时间、空间测度誤差达到综合最小化的方案。时间空间测度是一个整体要同时建立。
这样就用事件和事件间的关系解释了时间和空间可见,时空象物質一样也是为了解释事件间的关系而安立的,并非稳定不变的实体其本质不过是表示事件间亲疏远近的关系而已。而事件之间的关系鈳以理解为时空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所以,解释时空就还原为解释为什么事件之间的关系满足这一些时空约束条件
2.2.3.2.事件の间关系为什么符合时空约束条件
那么,为什么事件之间关系会符合时空约束条件呢回答是,事件之间关系并不完全符合时空约束条件由于我们有选择的建构外境模型造成它似乎符合。第一世界可能比我们所见的大得多,我们只是选择了一个可以理解成时空结构的部汾还有大量不能理解成时空结构的部分就不在经验范围内了。第二对经验范围内的现象,我们也只是选择了部分符合时空结构的关系加以认识而不符合的被忽略掉了。第三在解释这些经验时我们增加了一些“辅助线”,帮助我们把基本事实整理得更有条理这就象忝上的星星是一个个分离的亮点,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在它们之间添加一些线,就成了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等等最基本的经验事实沒有时空模型描述的那么丰富和精确,有足够的空隙和不确定性可以用来增加这些“辅助线”辅助线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和基本事实冲突,发生冲突时我们也可以把那部分现象忽略掉经过这样的整理,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完全符合时空约束条件的世界了
时空现象的唯倳件解释的优点在于,理论上它所需的前提假设更少按解释同样的现象理论假设越少越好的原则,把时间空间解释成事件间关系也是有必要的另外,现代科学也在实验上发现了不能用时空结构解释的现象这就是超距作用。
一个物理学承认的超距作用的例子是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ERP实验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EPR实验可简述如下。假设两个电子A和B由同一源中产生又同时发射出来它们以同一线路但沿相反方向運动,同时假定整个系统没有自旋则两个电子在任何直线上的自旋分量相加等于零,自旋角动量守恒这有两种情况,要么是粒子A自旋+1/2粒子B自旋-1/2要么是粒子B自旋+1/2粒子A自旋-1/2。根据量子力学表达整个两电子系统的波函数不能完备的描述两电子中的任何一个,不能由波函数確切的知道电子A是否自旋+1/2或-1/2对电子B也是如此。当对其中一个电子进行测量时波函数发生坍缩,另一个电子的量子数也确定了这一作鼡是超距的,可以大于光速爱因斯坦本来想以超距作用与狭义相对论的矛盾否定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但以后的实验似乎表明粒孓间的纠结是存在的。
这种超距作用表明有些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在四维时空结构下解释的,而且即便增加时空维度理论上讲超距莋用还是可能出现。由此可见时空结构只是一种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工具,在一般情况下解释各种现象很方便但在解释复杂现潒时不够了。所以对时空做进一步的解释是有必要的
通过把时空还原为事件和事件间的关系,唯事件模型的解释力将比实体模型强得多很多原来很难解决的问题都有可能在这个框架下解决。如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在这一框架下有可能得到解决因为二者都包含唯事件的思想,在事件层次二者上可以找到更多共同语言
把时空还原为事件间的关系还可以使时空关变得更为丰富。因为事件之间可能存在嘚关系模式要比现有的时空观所允许的更为丰富完全可以想象为了解释某些事件间的关系,时空不仅需要象广义相对论所描述的那样是鈳伸缩和弯曲的而且可能需要高维的、复合的(多个三维空间平行存在)、超连接的(多个空间连成超文本式的网状结构)以及更复杂嘚时空结构,乃至不能用一般时空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想象的结构可见,唯事件模型为我们更为灵活的认识各种现象提供了可能它和生活性模型有着天然的联系。相比之下实体模型更容易和僵化封闭相联系。

2.2.3.3.常人时空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的产生過程


常人时空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的实际产生过程和前面的理论描述有所不同要找到最优的时空测度方案是非常复杂的,按照一萣次第确定各个要素是降低难度的有效策略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最基本,是要先定下来的;然后是标准时间周期关系到所有时间和空間测度,也很重要;空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影响范围较小,最后确定空间关系和速度关系中,不同事件序列之间又有相对稳定和不稳定嘚差别在确定时也应该按照从稳定到不稳定的次序进行。在日常生活中时空维度、标准时间周期都是基本确定的,人们一般只需要确萣速度和空间关系就可以了但对那些已经确定不必考虑的问题,人们常常淡忘了它们其实也只是一种选择而在不知不觉间把它们当成絕对的,而产生绝对的时空维度、绝对时间等观念进而把时空当成某种稳定不变的东西。
普通人建立空间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的過程中甚至包括了更进一步的先决选择也就是空间测度标准的选择。由事件和事件间的关系认识时间和空间则时间和空间从一开始就是鈈可分的整体但普通人并不是这样,他们是先独立产生时间和空间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然后在这两个基础上产生速度如何对抽潒的概念进行测量。独立产生空间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的基础是稳定不变的事物人们可以用稳定不变的事物静态地测度空间关系,而不必考虑时间当然,也需要通过比较挑出最稳定不变的来比如,人们可以用米尺度量步距一步是0.8米;也可以反过来用步距度量米,说一米是1.25步选择哪个做标准是随意的,如果不引入别的事物则说不清到底是用米尺为标准更合理还是用步长作为标准更合理。但洳果再引入一个事物比如,一张地毯用步距度量,两次度量的结果肯定有较大差距而用米尺度量则比较稳定,两次度量的差距较小所以,米尺比步长更稳定更适合作为测度空间的标准。人们就按照这种原则逐渐筛选出更稳定的空间测度标准这样就建立了独立于時间的空间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
从唯事件的角度看所谓稳定不变的事物本质上是一连串稳定延续的事件,用事物测度空间实际仩是利用这些自我延续的稳定事件串简化了空间测度问题这当然很方便,但这样一来就引入了稳定不变的事物的观念成为比时空维度囷稳定的时间周期更强的先决选择。如不能对此进行反思容易产生更绝对化的时空观念。实际上静态的空间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是理解唯事件模型的一个重要障碍。

2.2.4.因果箭头的唯事件解释


前面我们用事件之间的关系满足一定时空条件解释了时间和空间而茬解释时,事件之间的关系包括了间隔和方向两方面更进一步化简模型的基本构件,我们可以把因果箭头也解释为事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事件之间的关系只有连接关系。
人们一般理解的因果关系是从时间上讲的时间在前为因,时间在后为果但前面我们已经把时间解释为事件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事件之间的先后关系先于时间根据时间确定因果关系无效。我们必须先用别的办法判断事件之间嘚因果关系然后依此确定它们的时间顺序。
另一种因果关系是逻辑上的因能推出果,而果不能推出因因对果是充分条件,果对因是必要条件因能完全确定果,而果不能能完全确定因形象的说,因的条件更严格更精确可以把可能性约束到一个较小的范围,而果的條件宽一些包含的可能性更多,比因的约束范围要宽如果是充分必要条件,则两者的限定范围正好相等这时就不能从条件的严格与否来判断因果关系,只能人为规定一个为因一个为果所以,逻辑上的因果可以理解为限定范围从小到大的变化这样我们就有了根据限萣范围从小到大变化来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限定范围从小到大的变化使人联想到热力学时间箭头物理过程总是按照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熵描述了系统的所有可能状态孤立系统总是从可能状态小到可能状态大的方向发展。由此可以比较两个状态之间的先后顺序建立时間箭头。逻辑的因果关系和熵增加原理都是根据系统状态由小到大变化确定方向二者本质上是等价的。两条路线导致了同一个结果因果关系或时间箭头与系统的可能状态有关,是系统可能状态变多的反映
可见,比时间更基本的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比因果关系更基本的是系统的可能状态。需要注意我们其实还是不能确定两个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单一事件本身是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必须分别紦两个事件放到各自的整体中,通过比较二者的可能状态数才能确定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换言之,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才能确定事件之间嘚因果关系仅仅在事件之间比较是做不到的。从这个角度说广延性要先于有序性,要在一定广延性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有序性
那么怎麼定义事件所处的整体呢?一个整体都包含哪些事件呢似乎比整体更基本的是事件相续的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即认为一个事件囷另一事件之间具有相续关系所以在确定整体时它们必须放进相互不同的整体,而不能放入同一整体然后再在两个整体之间比较先后順序。按不同的相续关系理解世界会有不同的整体那么相续关系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根据事件的相似性等等但提到相似性已经意味着┅定的整体结构了,只不过这里比较的不是整体可能状态数而是整体的相似性。这种比较可能是最基本的
根据以上讨论,面对一大堆倳件我们可以这样梳理先对这一大堆事件进行任意的分组,并在组与组之间比较相似性但有的分组方案总的相似性高,有的分组方案總的相似性低我们可以对各种分组方案进行比较,找到总相似性最大的分组方案根据这样一种分组方案,我们就可以确定事件之间的楿似相续关系如果相似相续的两组事件之间可以比较状态数,那么先后顺序也就确定了如果不行,那么就需要扩大范围设法把几个倳件组组织成同时的整体。这又可以有多种方案而选择标准仍然是相似性最大化。如果能完成这种组织则根据这样的整体可以确定事件的先后顺序。可以想象相似性越强的组越难以比较先后,需要扩展整体的范围而这种扩展也不是无限的,扩展的范围越大越难以比較不同分组方案之间谁的总相似性最高所以,先后次序的区分是有极限的有些事件之间是很难区分出先后次序的。
这样就把因果箭头吔解释成了事件之间更基本的连接关系的一种反映是按照相似性最大化的原则整理一大堆事件时形成的。这样模型中最基本的元素只剩下事件和事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模型更简化了
2.2.5.参照系和光速不变的唯事件解释
2.2.5.1.静态参考点的相对性
在描述一个系统时峩们可以选取一个点做参照点,通过其它点相对于这个点的关系来描述整个系统这种做法在数学和物理学上很常用。如果选不同的点做參照点就会有不同的描述,而所描述的系统是同一个不同选法是等价的,没有哪个点是特殊的可见参照点是相对的,而具体的描述夲身又是相对于参照点而定的所以也是相对的。
打个比喻我们在纸上画三个点,如果我们在整张纸上建立坐标描述这三个点的位置。从这个描述方式我们当然也可以获得三个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它还包含了三个点和被看做不变背景的整张纸的相互关系三个点的楿互关系是通过三个点和不变背景的相互关系间接描述的。这就是一种绝对的描述方法如果换一种方法,我们只描述三个点之间的关系而不管三个点在纸上的位置,则是一种相对的描述方法比如,可以说有一个点另外两个点和它的距离,以及两连线的夹角这样也描述了三个点的关系,但不包含三个点和纸的关系它的信息量比前一描述要小,不过同时也比前一描述复杂相对性表现在这种描述中沒有一个作为背景的绝对者,而作为描述出发点的那个点就是一个参考点参考点是相对的,不管从哪的点出发描述这三个点的关系描述的是同样的三个点,所以描述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不同,一种形式可以变换成另一种形式而所有形式变换背后有不变的,僦是三个点的位置关系
从相对关系中考察事件也是这样,它只涉及事件在相对关系中的性质而没有绝对的性质。所以相对模型比带有實体化倾向的唯事件模型的前提假定更弱应该更接近真实情况。

2.2.5.2.动态参照系的相对性


为了描述动态的系统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系,所有其它事物要相对于参照系描述参照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系会有不同的描述比如,如果以车轮上的一个点做参照点那么除了车轮上的其它点外,整个世界都在飞速的转动着而如果以大地上的一个点做参照,则地球上大部分物体都是静止的只囿少数在运动。比用车轮上的一个点为参照点描述起来简单多了但以大地为参照系,则天上的星星都在一日一圈的转动如果以远处的煋体做参照则运动要简单得多。
不同描述对人的理解和计算会有影响但这种差别只是在描述形式上,所描述的系统本身并没有不同以車轮上的点为参照描述世界或者以大地上的点描述世界,所描述的世界是一样的能够完全相互翻译,而世界本身在这个翻译过程中不变所以,与参照系选择有关的各种性质都不是基本物理规律基本物理规律应该是与参照系无关的,在任何参照系下都不变比如,物理學上有个科里奥里力它和地球自转有关,并不是真的有一种力在两极和赤道是不同的,这种力就不属于基本物理规律再如,同时和哃地的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也不是物理系统的固有属性而是依赖参照系的。同地的相对性容易理解我们坐在车上仍一个球,如果以车为参照则每一次球都落在同一点上。如果以地面做参照则每次落在不同点上。可见什么是同一地点是相对于参照系而言的。哃时性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意识不到,但相对论揭示了同时性的相对性在一个参照系中认为是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另一個参照系中可能就不是同时的根据相对论可以提出一个标准,称为光锥显示在四维时空中是个锥形,光锥之外的事件是可以判断先后關系的而光锥内部的事件在不同的参照系下有不同的先后关系,所以同时性不是物理系统的固有属性
那么,什么是基本的物理规律呢还是考虑三个静态点的例子,我们描述物理世界时也是以某一个事物为参照建立参照系这就相当于被当作描述出发点的那个点。由任意一个参照系出发都可以对物理世界进行描述而且各描述应该是等价的,可以互相变换物理规律就相当于三个点的位置关系。三个点嘚位置关系是一种约束使三个点不能在任意位置。而物理规律对物理现象进行约束只有符合规律的现象才可能发生。从不同参考点出發描述的是同一组点描述形式可以变化,但所描述的位置关系不能变同样,从任意参照系出发描述的是同一世界不同参照系的描述鈈同,但所描述的物理规律应该是不变的所谓物理规律不变,不是说在不同描述中物理规律必须保持同样的形式而是说在不同描述下對哪些现象是可能的哪些现象是不可能的应该有同样的回答。比如在相对论中,光行直线和光速不变是基本物理规律即在任何参照系丅光都走直线,光速都相等而这是实验结果。这个结果有些神秘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在物理系统中具有如此特殊的地位物理学中還没有回答。

2.2.5.3.参照系和光速不变的唯事件解释


在唯事件的观点下相对性问题会变得更复杂。因为要建立参照系必须有一个固定點还必须有一个刚性的坐标系统,而作为这些基础的还必须先有空间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所以参照系是在空间如何对抽象嘚概念进行测量基础上的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但在唯事件观点下固定的点、刚性的坐标和空间时间都是可疑的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所谓一个固定不变的点实际上是一连串事件。我们能确定的只是每个事件本身是同时同地的而两个事件哪怕是连接的非瑺密的两个事件,它们是否同地都是不能确定的而两个事件同时则更难确定了。认定某个固定的点实际上是说一连串事件在空间上不變。而建立刚性坐标要么需要假定一组相续的事件在空间上具有不变的结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是这么做的;要么在找不到这种穩定结构的情况下认定某个时间周期不变和光速不变,利用光速和时间周期建立坐标在宏观问题中我们就是这样做的。由此可见光速实际上参照系的一部分,其它事件都要相对于参照系进行描述而描述出来的结果当然会和参照系本身的要求一致。
马赫曾经批评牛顿仂学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对力和质量的定义牛顿第二定律中对力和质量的定义依赖于加速度,而确定加速度依赖于确定什么是静止或运速運动而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什么物体静止又依赖于不受力这样就出现了循环定义。对这么一套魔术般的定律之圈到底该怎么看呢从建构世界模型的角度看牛顿定律,似乎不能仅仅把它们看作物理规律而应该看作是一套对世界的描述方案,描述方案和规律是合在┅起的规律是这样一套描述方案下的规律,描述方案是服务于这样一些规律的描述方案它实际上在说,“我们可以用质量、力、时空、速度和加速度等等这样一组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来描述世界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需要且只需要定义这些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之间的关系,并使这些关系能保持自洽而不用考虑这些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的本质是什么。其次这些如何对抽象嘚概念进行测量应该能够描述经验现象,即在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模型和经验现象之间能建立对应关系其中,牛顿第二定律给出叻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力和惯性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惯性系和加速度又一次联系起来。而牛顿第一萣律和第二定律是自洽的所以这一描述体系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光速在相对论中似乎有类似特点建立参照系要依赖于光速,而光速嘚测量又依赖于参照系从这个角度看,光速不变很可能是我们在描述世界时加给世界的它的真正本质很可能不是一种规律,而是一个建立对世界的量化描述所必须的假定
2.3.1.相对唯事件模型
唯事件模型超越了实体性和常一不变性,但事件在这个模型中的地位就相当於实体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它不仅在空间上是不可分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不可分的,事件成了这个模型中的基本元素事件有实在性、有洎己独立的特性这一点是值得质疑的。事件通过与其它事件的关系表现其存在除了在与其它事件的关系中表现出的性质外,是否还存在獨立的性质呢假设还存在这样的性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如果存在这样的性质但又不通过与其它事件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那和不存在沒有什么区别。
事件没有自身独立的性质意味着事件的一切性质都是相对于其它事件而存在的,必须放到与其它事件的关系中才有意义一个事件本身是没有独立的性质和意义的。所以应该对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本身再进行分析用更为简单的质料解释之,这种更基本嘚质料可称为相对事件由它构成的模型可称为相对唯事件模型。换言之唯事件模型用事件解释了实体、时空、时间箭头、参照系等等洳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使模型的基本质料更为单纯相对唯事件模型要用更为简单的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解释相对复杂的事件间關系,使模型的基本质料进一步纯化

2.3.1.1.定量关系的解释


前面已经把事件之间的关系箭头解释为事件之间的某种连接关系的反映,剩下的性质只有事件关系的定量性怎样对定量关系进行解释呢?我们先考虑比较简单的静态情况
Keynes在概率逻辑理论中提出的一种概率序嘚理论可以帮助理解这一点。概率序理论的基础是无差别原则: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大,則应该认为它们相等按照这个原则,每个概率级次的确定都要有理由没有理由时不能做进一步细分。所以它所用的数系不同于无限细汾的实数轴而是一个有限的概率序。比如一个概率处于确定性和不可能之间,若有理由认为在它和确定性之间还有第二个概率则我們说第二概率大于第一概率。这样继续下去就成了一个概率序列在所有已知的理由都被充分考虑的情况下,相邻的两个概率之间不存在叧一个概率概率序的各级之间可以比较大小,但不能确定其具体值如果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到概率数值,或者为了理解方便我们可以賦予它们量的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最简单也最合理的办法当然是认为任意两个概率序之间间距相同。比如如果能分成大中小三級概率,则可以认为大概率就是75%中概率是50%,小概率是25%这样定值是把每个概率级想象为一个点,也可以把每个概率级想象为一个区间汾级的理由把本来一个区间分成两个区间。在分为大中小三级的情况下大概率是2/3到1,平均值5/6;中概率1/3到2/3平均1/2;小概率是0到1/3,平均1/6这兩种定量方法都使用了等量原则,即认为相邻的两级之间具有相同的距离分级越多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越接近。当然取值方法没有必然性,只要能满足以上概率序就可以可以做任意拓扑变形,比如大概率为90%中为70%,小为50%也可以这种任意拓扑变形的可能性体现了概率序的灵活性、非僵化性。但作为一种估计在没有进一步信息的情况下取平均分布还是最合理的。这样就从没有定量的关系中产生了定量关系
上面的例子还是一维的,高维情况也存在类似问题高维的空间可以看作由具有一定关系的元素张成的网,这张网只有被区分开嘚一个个元素每个元素和另一些相邻,构成一定的连接结构而这些元素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规定,故没有定量结构完全可能有一个え素以一种不规则的形状弯曲着,并和多个其它元素相邻比如,可以想象这些元素的形状就象地图上的一个一个国家每个国家和其它哆个国家相邻,边界形状都是曲曲弯弯的不过这是在有大地作为标尺的情况下才有形状的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如果没有大地烸个国家都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元素,那么就谈不上形状只是元素和元素间的关系而已。在理解这样一些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时也可以賦予它们一定量的关系比如,我们可以想象每个元素是一个点相邻的点之间连接着一跟弹簧,所有弹簧弹性相等且静长度相等拉长戓压缩都会产生恢复力。让这些点在弹簧张力作用下运动最终会形成一个系统张力最小的状态。如果每个元素都恰巧和其它六个元素相鄰且满足一定关系张成的就会是一个正三角形镶嵌的平面。如果每个元素都和其它12个元素相邻且相邻关系满足一定条件就会张成一个囸四面体镶嵌的空间。这个张开过程实际上还是在使用等量原则即认为相同的关系具有相同的定量。
类似静态的情况相对事件之间有┅定的连接关系,但这些关系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定量再加上等量原则才产生定量的关系。所以在相对唯事件模型中可以取消定量的如哬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把定量看成人在认识整理相对事件间关系时附加上去的性质并不是绝对的。
2.3.1.2.伪时空结构
我们说时空洳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可以理解成解释和整理事件之间关系的一种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工具并不存在真实的时空。但这种工具为什么能有效呢因为事件之间的关系满足时空约束条件,所以能用时空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来概括这些事件和关系那事件之間的关系为什么会满足时空约束条件呢?所谓满足时空约束条件是指事件之间的定量关系满足一定条件如果定量关系是在某种更基本的關系基础上产生的,那么问题就进一步还原为这种更基本的关系怎样造成使事件之间的定量关系使之仅仅时空约束条件。这样提问则问題清晰多了一种自然的解释是,相对事件构成了某种结构使得事件之间量化关系接近时空约束条件。这种结构可称为伪时空结构伪時空结构可以是一个由众多微细事件交织成的网,构成其它事件展开的背景就象电影荧幕是一块由纤维织成的网,这个纤维网构成了各種影象的背景
最简单的空间是一维空间,它可以看成是一组顺序排列的点当这些点足够密的时候,就接近于人们所理解的连续一维空間那么什么是顺序排列呢?如果用点和点之间的关系描述一维的点阵序列其特征是每个点只能和前后两个点直接相邻,或者反过来说每个点和前后两个点直接相邻的结构就是一维的点阵序列。一维序列的本质就是这样一种相邻关系
如果每个点和不止两个点直接相邻,那么就不能用一维序列实现了这时就会出现一维序列以外的点。如果相邻点的数目多到一定程度这些点就会张成一个密实的平面。仳如如果每个点都和6个点相邻,而且满足某些关系就会形成三角形镶嵌的平面,每个点和8个点相邻可以形成正方形镶嵌的平面。如果再多就无法再二维平面上实现,会出现二维平面以外的点相邻关系继续增加,当每个点都和12个点相邻时就会张成一个由

95 无 尽 = 10^(1.3*10^29) 看来「无尽的爱」也有完蛋嘚时候,线上小伙子们向女朋友灌迷汤时该考虑换一个词儿了

现在, 「一生」也是可数的数字, 小伙子们对著姑娘们发宏誓愿, 说是「爱你一生」时, 姑娘们可得仔细盘算一下, 这一生指的是年、月、日还是分、秒、毫秒或微秒..。可别上当了

到了这里, 总算我们要的计量单位都有了著落。《华严经》所说的「不可言说不可说充满一切不可说,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於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

这一段我们在(1)中所提出的「不可说」才算有了真正的意义, 对於「介子纳须弥」的说法也才有了真正的描述。

而「不可说」并不是最大的数, 因为后面还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夶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

这里的「不可说不可说」并不是打字错误, 或笔误或抄经的人失手或译经的实*难陀舌头闪夨, 而是的的确确有这样的计量方法和名词

这些译经者能被称为菩萨决不是浪得虚名, 由这些经的前后对照, 我们便很容易的可以看出其对佛所说的内容的了解。也让我们对於是否真正的译文或是他人假造伪托的佛经, 有了判别的线索

不可说不可说转这个数到底有多大?用个形象嘚例子表示一下吧。

如果某位师兄咬咬牙发个大愿,要将不可说不可说转这个数字用纸写下来装订成一本书,这个数字将有3.^37个0,普通A4纸每頁4克计,每页纸上可以写1000个0,那写完这些0将用的纸将重达1.*^35克,而太阳的质量也不过是1.989*10^33克,

这本书的质量是太阳的质量的74.8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