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精准扶贫 输血与造血户为什么不能输血

精准扶贫 输血与造血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当前,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掉穷帽,必须做到“输血”和“造血”相结合

農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劳动人才紧缺,创业条件差技术资金缺乏,农产品成本高、效益差适应市場能力较弱,增收渠道少加之还有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此种种导致农村“贫血”情况较为严重。面对这样的局面必须先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社会保障等及时“输血”,缓解“病情”解决好“燃眉之急”。

当然“输血”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治疗措施,要根治“贫血”必须要激发身体的“造血”功能。同样要实现脱贫摘帽,光依靠“国家的手来拉干部的手来推”是不够的,必须从激发农村的“造血”功能入手一是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创建一批带领致富党支部、培养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红细胞”在脱贫攻坚中的戰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因地制宜,立足农村自然资源和地方民族特色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跳好“民族舞”,打好“畜牧牌”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三是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打造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通过“领头雁”带动农村脱贫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四是立足扶贫对象,先扶志再扶贫“先治愚再治穷,转变贫困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重塑农民的精神世界,消除“坐等靠”的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的被动状态向“我要脱贫”的强烈愿望转变,率先解决好“思想脫贫”上的问题

要根除“贫病”,救济式”的帮助虽能在短期内见成效但毕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实现精准扶贫 输血与造血,关键還是在于扶贫对象在“输血”的同时,要通过扶思想、扶志气、扶技能等方式强身健体重塑“造血”功能,通过外在“输血”和内在“造血”相结合剔除“贫困细胞”,拔掉“贫根”根治“贫病”。这样农村贫困人口才能如期实现脱贫,脱贫摘帽才指日可待(張彪 作者系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干部)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同步: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妀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 输血与造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