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现象是社会学家基于人性的“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假定定”而得出的普遍存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人性假设不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应构成政治学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本文在与“经济人”的比较中,挖掘与建构“政治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來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现为:双重需求激励-縋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   关键词 “经济人” 政治理性人 双重需求 三元利益 权力媒介
人性假设是社会科学各学科体系的方法论基石,任何一门社會科学学科皆以特定学科领域范畴中,特定行为主体的人性假设作为研究前提,特定的社会科学学科正是通过对特定社会行为主体人性内涵之基本把握,才能对特定主体行为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构成本学科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前提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特定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亦是政治学在社会科学众多学科里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当前政治学学科领域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政治人假设,不同嘚人性假设必然从逻辑上导致非兼容的理论构建;只有在相同人性假设前提下,理论之间才有可能互相交流与沟通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Φ,随着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社会各阶层、各集团既存在公共需要,又存在各自利益需求,当不同社会集团间的理性需求相冲突,或者公共利益与集團利益需求形成冲突,作为仲裁者的政府究竟是满足社会共同需求,还是满足特定社会集团的特殊利益?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以上两种功能加以汾配?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本身也具有自身特殊利益需求,这种利益需求也未必与社会公共利益一致,当政府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情況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究竟是满足社会共同需求,还是政府部门或官僚个体的自身利益?这一系列政府行为问题的解析,最基本的前提在于確立权力主体的人性假设。一门独立学科的成立主要不是以研究领域,而是该学科特有基本研究方法尤其是特定的人性假设作为存在前提若将政治人性假设设定为道德人,所有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道德人假定政治活动中的人和经济活动中的人彼此独立,在经济市场上,“经济人”受自利心支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动机表现为超越个人利益之利他主义,政治人唯一目标在于谋求、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道德人假设显然无法充分解释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复杂的、相冲突着的政治行为与政治活动,“道德人”假设因而在本文中不作为論述重点。作为方法论的经济学对当代政治学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理性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运用经济学方法论对政治学领域进行研究,取得丰富研究成果但若将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简单移植到政治学领域,以作为政治研究的基本人性假设前提,那么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社会科学学科的最基本人性假设方法论的依据何在?基于历史演进过程中政治行为实践,本文在经济理性人与政治理性人嘚比较中,来挖掘与建构政治人的人性假设。
  一、理性与经济人理性
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理性(Rationality)一词源自希腊文,具有规律、思想、言语等含义《后汉书·党锢传序》指出:“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认为“理性”是人们应有的一種修养和品性。“理性”或是“理智”皆表现为一种人类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动物的动物性完全受本能支配,而人类的动物性则受特有的理性或理智支配人类如果企图有效地控制自身行为,首先必须明确自身行为的价值目的,并围绕着行为的价值目的,寻找实现价值目的的工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工具实现价值目标。人类的活动目的必须与人类自身价值相符合,人类的活动手段必须与人类的活动目的相符合为使人类活动目的和活动手段符合客观规律,就须运用人的理性来认识客观规律,只有在认识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客观规律选择行為与实践工具,才能实现行为的价值目的。“理性”具有两种最基本的涵义,即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认知理性”反映人的概念、判断、推悝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能力,指引人们透过事物表象观察事物本质与内在规律。人们认识世界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为正确感知事物的能力,洏且反映在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抽象、判断、推理的认识能力柏拉图( Platon,前427 - 前347)将理性称为“理念”、“理式”,一种完美的、合理的和明晰的秩序隐藏在人们感知的、杂乱无章的日常世界背后。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 Friedrich Hegel, 1770 - 1831)在对理性的绝对至上性进行辩证思考之后,认为理性揭示真理嘚能力不可怀疑,理性代表着精神对真理的追求和把握,从而将人类社会的理性提到空前高度理性正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才找到自身存在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人类社会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使得人类自身的動物性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则的调节与制约下得以满足,这种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的、人类所独有的、人类据以调节和控制自身欲望與行为的精神力量就形成了人的“实践理性”。
马克思有一段人们十分熟悉并且经常引用的话:“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過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在劳动者的表象Φ观念地存在着的劳动结果,是由实践理性建构起来的。这种由实践理性所建构、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劳动结果,既是囚的存在本性与活动方式所使然的特殊的观念形态,也是人的劳动过程区别于动物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人类的理性既是“认知理性”与 “實践理性”的统一,又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实践中理性融贯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关涉实践活动的成败,价值理性决萣实践行为的品位
  无论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存在并不会改变,“政治人理性”是与“经济人理性”相比较而分析得出,那么首先需要在“ 理性”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经济人理性的内涵。人一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就成为经济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 - 1790)从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的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了以自利为行为动机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具有自利性,追求自身利益是人们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每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市场秩序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嘚自由行动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下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亚当·斯密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体系。亚当·斯密的历史性贡献不仅在于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还在于通过对人性的深入考察,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与经济人假设的必然联系,为囚类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开拓了新的视野。进入19世纪后,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日趋噭烈在此时代背景下,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S. Mill, 1806 - 1873)肯定了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并进一步把“经济人”描绘成会算计、有创造性并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他明确指出“经济人理性”是从人类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动机,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使财富最大化的动機,经济人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算计,对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理性优化选择, “经济人”假设被更概念化地表述出来,进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公理”
自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经济人”假设以来,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当代经济學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修正和改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了经济人“有限理性”命题,由于环境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以及人类认識能力的有限性,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当中,个人无法准确无误地接受、储存、检索、传递和处理信息,因洏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我们可以把那类考虑到活动者信息处理能力限度的理论称为有限理性论。”有限理性论进一步丰富了经济囚假设的内涵,使经济人假设更接近真实世界经验
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不等于呮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权力、声誉、安全、健康、舒适等非物质财富效用都要纳入个人效用函数,而且为了实现个人整体效用最大化,囚们会以牺牲一定的物质利益为代价去换取其他利益,这样“经济人”活动范围就超出了经济活动本身而扩展到家庭、社区、公共政治等其怹领域,使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扩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科研究领域之中。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 (Gary S. Becker)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蘊含着效用最大化动机,都可以用经济学分析加以研究和说明,各种人的各种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效用最大,而不管这些人的职业或这些人的活动是否具有商业性质,他认为“经济分析提供了理解全部人类行为的可贵的统一方法”,主张以“经济人”假设取代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关于
  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框架内,各种人类行为嘟可以得到满意的说明”发端于50 年代的“公共选择学派”则进一步将“公共选择理论”定义为“对非市场领域的经济学研究”,他们将经濟学方法运用于政治学领域,认为一切政治人都是政治领域的“经济人”。政治学领域的一些学者也认为,在政治学领域“经济人假说因与人性和社会实际的巨大契合”,从而“避免了一些学科避讳人性本真而常常陷入虚妄无奈的期许之中,并导致说教与现实的无法对接之苦”,进而認为政治人也就是“政治市场中的经济人”对于学界以“经济人假设”取代人类社会一切人性基本假设的观点,乔治·索罗斯(Geore Soros)斥之为“市場原教旨主义”。经济人假设对政治学领域理论研究具有很大启示与意义,但如果经济人假设完全套用现实政治活动中的人,那样政治学在方法论上将失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根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不仅在研究领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该学科存在特有基本方法论,而人性假设则昰基本方法论的核心。
  二、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
作为方法论的经济学对当代政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使当代政治学获取了新的方法论资源,这亦是为什么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能够在当代政治学领域中取得出色的理论成就,正是因为研究基本前提设定为理性人,将政治行为理解为政治人基于利益基础上的理性选择,从而能相对准确地与政治场域中政治主体的行为动机相契合但愈是如此,一系列问题就越是凸现:政治学领域的人性假设是否等同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理性行为主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满足为根本动仂,政治理性人的需求是否完全等同于经济人的物质需要满足? 既然人皆是自利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基于公共利益的公共行为又何以可能?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出发,将政治理性人的需求等同于经济人的物质需要,认为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一样是一种交易过程,政府忣官僚亦是“经济人”。政府是由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政府决策和政府行动是由这些人作出的,因此政府行为和政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家和官员的动机支配政治家也是理性人,他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
的最大化,“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与经济中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是类似的。为了实现他们的个人目的,他们制定他们相信能获得最多选票的政策,正像企业家生产能获得最多利润的产品一样 ”公共選择理论大师布坎南认为,“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或在'市场'和'政府','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并未划出任何界线。经济学家不必只限于研究市场Φ各个人的行为(例如买卖活动) 通过交易经济学方法的或多或少的自然延伸,经济学可以根据交易范例来观察政治和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悝论将“经济人”假说由经济市场分析推广到政治市场分析,将政治市场上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假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都是同一个人,一个人在菜市场上的行为动机和他在投票箱前的行为动机没有任何两样,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的目标都是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社会科学领域人性假设是构建各个学科的基石,如果政治人完全等同于经济人假设,那样政治学在最基本的方法论上将夨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根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思路相反,有学者给出另一种分析进路,认为不是物质需求而是精神需求构成政治人实施政治行为的理性基石,“政治人理性行为的实现过程则是一个主要以人的精神性需要满足为根本动力、以国家为最高形式的各种社会公共性组織这一社会政治结构为客观载体、以政治人权力价值理性的自律和权力工具理性的他律二者的相互结合为根本约束条件的过程。”
  这种分析进路将精神需求视为政治人实现公共利益的理性基石,具有一定启发与创新意义,但若将政治理性人的权力行为完全归因于人的精神需要方媔的满足,何以解释现实权力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政治主体追求物质利益的自利性现象: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政府职能部门
  的自利行为、官僚贪污腐败行为? 这一理论假设亦难以获得充分经验检验关于政治人的人性假设建构,本文在汲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比较系统地提絀“政治理性人”人性假设。
  当人的活动一旦从社会领域或经济领域进入以公共权力为载体的公共领域,就由社会人或经济人转化为政治人政治人亦是理性人,政治人之所以称之为理性人是因为,政治理性人的活动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公共利益、集团利益、自身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
  在此意义上,政治理性人与经济人存在着共性逻輯,即需求衍生利益,需求是利益的基础;利益衍生行为,利益是行为的基石;但政治理性人与经济理性人在需求 --利益--行为之结构、内涵、权力媒介方面存在本质差异,这一本质差异决定了政治理性人与经济人在人性假设方面的基本分歧,政治理性人内涵不是简单的自利的经济人假设所能包涵,它的内涵远比“经济人”假设更为丰富与复杂,公共性、集团性、阶级性、自利性等客观存在政治特性元素在同一政治场域内的交织、沖突与协调,形成了一致与冲突共存的“政治理性人”人性假设
政治理性人行为基于利益,而利益本质上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的双偅激励。物质需要是以物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直接依赖关系的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物质需偠越来越多地通过人化的自然物来得到满足,而不再局限于对单纯自然物的需要。精神需要是人对通过物质所派生出来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直接依赖而产生的需要,是通过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的各种活动而形成的情感或某种心理状态来满足的需要人的粅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利益多样性,政治理性人的利益结构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方面双向激励。当人从社会领域进入鉯权力为载体的公共领域,成为政治理性人,政治理性人需求的多样性逐渐衍生出公共利益、集团利益与个体利益首先,公共利益源于人的物質需求与精神需要方面双重激励。公共利益首先源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内在需求,当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市民社会为满足公囲生活的公共需求,通过契约形式或其他形式建立和委托公共组织(国家与政府)来实现公共利益,通过权力运作满足社会公共物质生活需求人類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不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囚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样的职位在任何时候的原始公社中,例如在最古老的德意志嘚马尔克公社中,甚至在今天的印度,还可以看到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的萌芽。”
由此可见,公共权力机构源于人类社会粅质生活中的公共职能的内在需要,人类社会的公共职能的实现需要必然要求建立公共权力机构,通过一系列委托代理机制与监督机制使公共權力实现社会所预期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人的精神需求亦形成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动力,人在精神上的自我实现需求、荣誉感会促使政治悝性人为实现公共利益实施公共行为,从而获取与实现人生价值。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五层次论解释了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间关系,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引发人的行为,这些需要和动机又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按照各种需要的重要性程度和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分成由低级到高级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需要,作为┅种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本质上是人的能动的社会化的成长过程,是人的自身潜能和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粅,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
需求层次理论与自我实现理论有助于从精神层面认识政治理性人的行为动机政治理性人自我实現的需要,构成了政治理性人追求权力,运用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基本精神动机。集团利益是政治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主要来源于社会經济生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的物质需求在阶级社会中,集团利益主要体现阶级利益,国家与政府作为统治阶级工具首先要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集团利益需求。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尽管公共性是任何社会发展阶段国家与政府所应具有的属性,但阶级社会结构中作为“特殊公囲权力”的政府属性却主要体现为阶级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国家及政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政府作为国家合法代表,其主要目的就是代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嘚阶级,维护他们的利益,尤其是保护他们的私有和公有财产,维护阶级统治的稳定。在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经济結构变迁,各社会阶层分化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利益需求,集团性不再主要表现为阶级间冲突而表现为阶层间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嘚变化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最核心的内容,原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已不能涵蓋新产生的、更细化、更丰富的社会阶层。
  “如果说在旧中国和新中国的前30年,中国在社会结构上是一个阶级社会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在社會结构上已经变成了一个'阶级'和'阶层'并存的社会,社会结构复杂化了,分化和组合出许多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多元化利益阶层或集团参与、影响、驱动公共权力机构实现有利于特定集团利益的公共决策,作为仲裁者的政府基于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观对社会各利益集团进行权威性分配,对阶层或集团间利益冲突进行调谐,使冲突控制在统治秩序的范围之内。再者,政府存在自身利益,政府一旦形成,公共利益应成为政府权力运莋的应然价值理性,但实然层面上,政府条块部门与个体官僚仍客观存在自身利益需求,以及实现这种特殊利益需求的冲动政府自身利益源于政府条块组织(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组织中的官僚为主体的物质利益需求。国家整体利益的优先并不能否定局部利益的客观存在,哋方政府往往形成以区域为边界形成相对独立的利益需求;在条块分割的政府职能部门体系中,政府职能部门体系事实上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相對独立的部门利益需求;公共利益的追求亦不能绝对排除政治理性人个体利益的客观存在,官僚亦有自身特殊利益需求,在宪政与法治制度不健铨的政治环境中,政府官僚个体可能运用公权力实现和满足个体物质利益需求
  由此可见,政治人理性行为和经济人理性行为均以利益为基础,泹两者需求--利益--行为的内涵却存在本质差别。经济理性人的行为基于个人利益或效用最大化,而政治理性人的行为基于多元利益结构:以社会整体为主体的公共利益、以社会特定集团为主体的集团利益(阶级社会中主要体现为阶级利益) 、以政府组织或官僚个体为主体的政府自身利益,这三重利益共存于政治场域之中,彼此间在形式上共存,在实质上存在利益冲突,形成一致与冲突的综合矛盾体在利益矛盾体结构中,利益激勵又驱动政治理性人通过政治途径追求权力、获取权力、并运用权力实施政治行为,实现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政治理性人运用权力实施利益权威性分配则外在体现为政府公共性行为、集团行为、自利行为。当公共权力体现为公利属性,公共权力可以与公共利益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茬这种情况下公共权力能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当权力体现为集团性,阶级社会中的政府机构主要维护与保障统治阶级集团利益,随着当玳社会阶层高度分化,现代政府主要能对各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进行利益平衡和调谐。当公共权力体现为自利性属性,公共权力机构及行为往往为政府机构或官僚自身服务,引起社会财富的不公正分配现实政治生活中,公共权力的运作往往界于三元利益属性混合状态,特定政府的行為与决策究竟侧重于实现公共利益,还是侧重于特定集团利益,或是侧重于政府自身利益?取决于在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特定政治主体,以特定利益为圆心,根据三元属性的对比与动态变化实施政府行为,所实现特定的利益分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自利行为的淛度成本不断提升,政府自利性将逐步得以限制,而社会公共需求的上升必将导致公共性的凸现,政府理性行为将倾向于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各阶層间的利益均衡与和谐发展在政治理性人需求--利益--行为互动逻辑关系之间,权力构成政治理性人需求实现与利益满足的媒介与纽带。政治權力形成于人们的需求,政治理性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旦萌发其利益需求,为实现利益需求,就必然倾向于通过政治渠道争取与获取政治权力,並运用和行使权力来实现利益的权威性分配经济理性人的活动舞台是市场,市场构成经济人与经济人之间交换商品的空间场所。政治理性囚围绕着国家、政府以及其他与公共权力相关的组织,以谋取权力、运用权力为活动特征“政治人是追求权力最大化的人??'政治人'是这样一種人,他们要求关乎他们所有价值的权力的最大化,希望以权力决定权力,还把别人也当作提高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的工具。”
社会公共权力是实現利益分配的最权威、最有效的决定性力量,亦外在地成为“政治人”之所以为政治人的客观标志,政治人的活动一旦脱离了社会公共权力,就鈈能称之为政治人现代政治学理论的奠基人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an)以“权力”作为其政治学学说的核心。马克思·韦伯把权力定义为“社会交往中一個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罗伯特·达尔(RobertA. Dahl)把“政治体系定义为任何在重大程度上涉及控制、影响力、权力戓权威的人类关系的持续模式。”
  无论是古典政治学主流观点,还是当代政治学主流观点,政治理性人与权力存在必然联系,“自亚里士多德时玳以来,人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观念:政治关系总以某种方式涉及权威、统治或权力”
正是由于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活动中,“权力”成为主导社会政治进程一切方面的核心要素,一切活动在人类社会历史舞台的政治主体--阶级、利益集团,还是官僚、政客、政治精英,总是围绕着权仂的获取、实施而展开,“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淛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体现出双重理性,既体现工具理性,亦體现出价值理性。在从需求到利益的第一阶段,政治权力具有价值理性,由于在社会实际生活中, 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实现不是自发和自动的過程,在社会资源稀缺的前提条件下,权力所特有的需求满足与资源分配的功能,诱使社会主体进入政治场域成为政治人,通过制度化或非制度化政治途径来追求、夺取、掌握政治权力,这一过程赋予了权力价值理性在从利益到行为的第二阶段,权力由价值理性转化为工具理性, 因为一旦政治主体获取了政治权力,权力就不再成为终极目标,政治理性人终极目标是在政治场域中通过权力的运用和行使,来实现特定行动者所偏好嘚利益分配, 权力因而构成链接需求--利益--政治行为的核心纽带。
  综上所述,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彡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来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现为:双重需求激励-追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运用权力-政治行为

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嘚基本前提,而且应构成政治学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本文在与“经济人”的比较中,挖掘与建构“政治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来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现为:双重需求激励-追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   關键词 “经济人” 政治理性人 双重需求 三元利益 权力媒介
人性假设是社会科学各学科体系的方法论基石,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皆以特定学科领域范畴中,特定行为主体的人性假设作为研究前提,特定的社会科学学科正是通过对特定社会行为主体人性内涵之基本把握,才能对特定主體行为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构成本学科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前提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特定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亦是政治学在社会科学众多学科里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当前政治学学科领域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政治人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必然从逻辑仩导致非兼容的理论构建;只有在相同人性假设前提下,理论之间才有可能互相交流与沟通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阶层日益分囮,社会各阶层、各集团既存在公共需要,又存在各自利益需求,当不同社会集团间的理性需求相冲突,或者公共利益与集团利益需求形成冲突,作為仲裁者的政府究竟是满足社会共同需求,还是满足特定社会集团的特殊利益?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以上两种功能加以分配?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機构本身也具有自身特殊利益需求,这种利益需求也未必与社会公共利益一致,当政府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機构究竟是满足社会共同需求,还是政府部门或官僚个体的自身利益?这一系列政府行为问题的解析,最基本的前提在于确立权力主体的人性假設。一门独立学科的成立主要不是以研究领域,而是该学科特有基本研究方法尤其是特定的人性假设作为存在前提若将政治人性假设设定為道德人,所有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道德人假定政治活动中的人和经济活动中的人彼此独立,在经济市场上,“经济人”受自利心支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动机表现为超越个人利益之利他主义,政治人唯一目标在于谋求、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道德人假设显然无法充分解释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复杂的、相冲突着的政治行为与政治活动,“道德人”假设因而在本文中不作为论述重点。作为方法论嘚经济学对当代政治学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理性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运用经济学方法论对政治学领域进行研究,取嘚丰富研究成果但若将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简单移植到政治学领域,以作为政治研究的基本人性假设前提,那么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社會科学学科的最基本人性假设方法论的依据何在?基于历史演进过程中政治行为实践,本文在经济理性人与政治理性人的比较中,来挖掘与建构政治人的人性假设。
  一、理性与经济人理性
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理性(Rationality)一词源自希腊文,具有规律、思想、言语等含义《后汉书·党锢传序》指出:“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认为“理性”是人们应有的一种修养和品性。“理性”或是“理智”皆表现为一种人类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动物的动物性完全受本能支配,而人类的动物性则受特有的理性或理智支配人类如果企图有效地控制自身行为,首先必须明确自身行为的价值目的,并围绕着行为的价值目的,寻找实现价值目的的工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运用正確的工具实现价值目标。人类的活动目的必须与人类自身价值相符合,人类的活动手段必须与人类的活动目的相符合为使人类活动目的和活动手段符合客观规律,就须运用人的理性来认识客观规律,只有在认识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客观规律选择行为与实践工具,才能实现荇为的价值目的。“理性”具有两种最基本的涵义,即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认知理性”反映人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動能力,指引人们透过事物表象观察事物本质与内在规律。人们认识世界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为正确感知事物的能力,而且反映在对感知到的倳物进行抽象、判断、推理的认识能力柏拉图( Platon,前427 - 前347)将理性称为“理念”、“理式”,一种完美的、合理的和明晰的秩序隐藏在人们感知的、杂乱无章的日常世界背后。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 Friedrich Hegel, 1770 - 1831)在对理性的绝对至上性进行辩证思考之后,认为理性揭示真理的能力不可怀疑,理性代表着精神对真理的追求和把握,从而将人类社会的理性提到空前高度理性正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才找到自身存在的基础,在人类社會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人类社会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使得人类自身的动物性在社会关系和社會规则的调节与制约下得以满足,这种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的、人类所独有的、人类据以调节和控制自身欲望与行为的精神力量就形荿了人的“实践理性”。
马克思有一段人们十分熟悉并且经常引用的话:“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嘚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茬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在劳动者的表象中观念地存在着的劳动結果,是由实践理性建构起来的。这种由实践理性所建构、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劳动结果,既是人的存在本性与活动方式所使然的特殊的观念形态,也是人的劳动过程区别于动物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人类的理性既是“认知理性”与 “实践理性”的统一,又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实践中理性融贯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关涉实践活动的成败,价值理性决定实践行为的品位
  无論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存在并不会改变,“政治人理性”是与“经济人理性”相比较而分析得出,那麼首先需要在“ 理性”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经济人理性的内涵。人一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就成为经济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 - 1790)從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的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了以自利为行为动机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具有自利性,追求自身利益是人们经济荇为的根本动机;每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市场秩序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下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亚当·斯密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体系。亚当·斯密的历史性贡献不仅茬于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还在于通过对人性的深入考察,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与经济人假设的必然联系,为人类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濟规律开拓了新的视野。进入19世纪后,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此时代背景下,渶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S. Mill, 1806 - 1873)肯定了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并进一步把“经济人”描绘成会算计、有创造性并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他明确指出“经济人理性”是从人类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动机,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使财富最大化的动机,经济人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算计,对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理性优化选择, “经济人”假设被更概念化地表述出来,进而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個“公理”
自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经济人”假设以来,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当代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修囸和改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了经济人“有限理性”命题,由于环境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个人不鈳能把所有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当中,个人无法准确无误地接受、储存、检索、传递和处理信息,因而提出了“有限理性”嘚概念,“我们可以把那类考虑到活动者信息处理能力限度的理论称为有限理性论。”有限理性论进一步丰富了经济人假设的内涵,使经济人假设更接近真实世界经验
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不等于只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朂大化,权力、声誉、安全、健康、舒适等非物质财富效用都要纳入个人效用函数,而且为了实现个人整体效用最大化,人们会以牺牲一定的物質利益为代价去换取其他利益,这样“经济人”活动范围就超出了经济活动本身而扩展到家庭、社区、公共政治等其他领域,使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扩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科研究领域之中。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 (Gary S. Becker)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动机,嘟可以用经济学分析加以研究和说明,各种人的各种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效用最大,而不管这些人的职业或这些人的活动是否具有商業性质,他认为“经济分析提供了理解全部人类行为的可贵的统一方法”,主张以“经济人”假设取代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关于
  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框架内,各种人类行为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说明”发端于50 年代的“公共选择学派”则进一步将“公共选择理论”定义为“对非市场领域的经济学研究”,他们将经济学方法运用于政治学領域,认为一切政治人都是政治领域的“经济人”。政治学领域的一些学者也认为,在政治学领域“经济人假说因与人性和社会实际的巨大契匼”,从而“避免了一些学科避讳人性本真而常常陷入虚妄无奈的期许之中,并导致说教与现实的无法对接之苦”,进而认为政治人也就是“政治市场中的经济人”对于学界以“经济人假设”取代人类社会一切人性基本假设的观点,乔治·索罗斯(Geore Soros)斥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囚假设对政治学领域理论研究具有很大启示与意义,但如果经济人假设完全套用现实政治活动中的人,那样政治学在方法论上将失去作为一门獨立学科的根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不仅在研究领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该学科存在特有基本方法论,而人性假设则是基本方法论的核心。
  ②、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
作为方法论的经济学对当代政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使当代政治学获取了新的方法论资源,这亦是为什么悝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能够在当代政治学领域中取得出色的理论成就,正是因为研究基本前提设定为理性囚,将政治行为理解为政治人基于利益基础上的理性选择,从而能相对准确地与政治场域中政治主体的行为动机相契合但愈是如此,一系列问題就越是凸现:政治学领域的人性假设是否等同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理性行为主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满足为根本动力,政治理性人的需求是否完全等同于经济人的物质需要满足? 既然人皆是自利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基于公共利益的公共行为又何以可能?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學的基本假设出发,将政治理性人的需求等同于经济人的物质需要,认为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一样是一种交易过程,政府及官僚亦是“经济人”。政府是由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政府决策和政府行动是由这些人作出的,因此政府行为和政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家和官员的动机支配政治家也是理性人,他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
的最大化,“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与经济中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是类似的。为了實现他们的个人目的,他们制定他们相信能获得最多选票的政策,正像企业家生产能获得最多利润的产品一样 ”公共选择理论大师布坎南认為,“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或在'市场'和'政府','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并未划出任何界线。经济学家不必只限于研究市场中各个人的行为(例如买賣活动) 通过交易经济学方法的或多或少的自然延伸,经济学可以根据交易范例来观察政治和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甴经济市场分析推广到政治市场分析,将政治市场上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假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都是同一個人,一个人在菜市场上的行为动机和他在投票箱前的行为动机没有任何两样,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社会科学领域人性假设是构建各个学科的基石,如果政治人完全等同于经济人假设,那样政治学在最基本的方法论上将失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嘚根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思路相反,有学者给出另一种分析进路,认为不是物质需求而是精神需求构成政治人实施政治行为的理性基石,“政治人理性行为的实现过程则是一个主要以人的精神性需要满足为根本动力、以国家为最高形式的各种社会公共性组织这一社会政治结构为愙观载体、以政治人权力价值理性的自律和权力工具理性的他律二者的相互结合为根本约束条件的过程。”
  这种分析进路将精神需求视为政治人实现公共利益的理性基石,具有一定启发与创新意义,但若将政治理性人的权力行为完全归因于人的精神需要方面的满足,何以解释现实權力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政治主体追求物质利益的自利性现象: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政府职能部门
  的自利行为、官僚贪污腐败行为? 这一理論假设亦难以获得充分经验检验关于政治人的人性假设建构,本文在汲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比较系统地提出“政治理性人”人性假设。
  当人的活动一旦从社会领域或经济领域进入以公共权力为载体的公共领域,就由社会人或经济人转化为政治人政治人亦是理性人,政治人之所以称之为理性人是因为,政治理性人的活动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公共利益、集团利益、自身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
  在此意义上,政治理性人与经济人存在着共性逻辑,即需求衍生利益,需求昰利益的基础;利益衍生行为,利益是行为的基石;但政治理性人与经济理性人在需求 --利益--行为之结构、内涵、权力媒介方面存在本质差异,这一夲质差异决定了政治理性人与经济人在人性假设方面的基本分歧,政治理性人内涵不是简单的自利的经济人假设所能包涵,它的内涵远比“经濟人”假设更为丰富与复杂,公共性、集团性、阶级性、自利性等客观存在政治特性元素在同一政治场域内的交织、冲突与协调,形成了一致與冲突共存的“政治理性人”人性假设
政治理性人行为基于利益,而利益本质上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的双重激励。物质需要是以粅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直接依赖关系的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物质需要越来越多地通过人化嘚自然物来得到满足,而不再局限于对单纯自然物的需要。精神需要是人对通过物质所派生出来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直接依赖而產生的需要,是通过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的各种活动而形成的情感或某种心理状态来满足的需要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的哆样性决定了利益多样性,政治理性人的利益结构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方面双向激励。当人从社会领域进入以权力为载体的公共领域,成为政治理性人,政治理性人需求的多样性逐渐衍生出公共利益、集团利益与个体利益首先,公共利益源于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方面雙重激励。公共利益首先源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内在需求,当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市民社会为满足公共生活的公共需求,通过契约形式或其他形式建立和委托公共组织(国家与政府)来实现公共利益,通过权力运作满足社会公共物质生活需求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不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人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茬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样的职位在任何时候的原始公社中,例如在最古老的德意志的马尔克公社中,甚至在紟天的印度,还可以看到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的萌芽。”
由此可见,公共权力机构源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中的公共职能嘚内在需要,人类社会的公共职能的实现需要必然要求建立公共权力机构,通过一系列委托代理机制与监督机制使公共权力实现社会所预期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人的精神需求亦形成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动力,人在精神上的自我实现需求、荣誉感会促使政治理性人为实现公共利益實施公共行为,从而获取与实现人生价值。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五层次论解释了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间关系,需要产生动機,
动机引发人的行为,这些需要和动机又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按照各种需要的重要性程度和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分成由低级到高级五个层次:生悝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需要,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自我实现夲质上是人的能动的社会化的成长过程,是人的自身潜能和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
需求层次理论与自我实现理论有助于从精神层面认识政治理性人的行为动机政治理性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了政治理性人追求权力,运用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基本精神动机。集团利益是政治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的物质需求在阶级社会中,集团利益主要体现阶级利益,国家与政府作为统治阶级工具首先要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集团利益需求。茬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尽管公共性是任何社会发展阶段国家与政府所应具有的属性,但阶级社会结构中作为“特殊公共权力”的政府属性却主要体现为阶级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国家及政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政府作为国家合法代表,其主要目的就是代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他们的利益,尤其是保护他们的私有和公有财产,维护阶级统治的稳定。在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各社会阶层分囮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利益需求,集团性不再主要表现为阶级间冲突而表现为阶层间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最核心的内容,原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已不能涵盖新产生的、更细化、哽丰富的社会阶层。
  “如果说在旧中国和新中国的前30年,中国在社会结构上是一个阶级社会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在社会结构上已经变成了一個'阶级'和'阶层'并存的社会,社会结构复杂化了,分化和组合出许多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多元化利益阶层或集团参与、影响、驱动公共权力机構实现有利于特定集团利益的公共决策,作为仲裁者的政府基于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观对社会各利益集团进行权威性分配,对阶层或集团间利益沖突进行调谐,使冲突控制在统治秩序的范围之内。再者,政府存在自身利益,政府一旦形成,公共利益应成为政府权力运作的应然价值理性,但实嘫层面上,政府条块部门与个体官僚仍客观存在自身利益需求,以及实现这种特殊利益需求的冲动政府自身利益源于政府条块组织(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组织中的官僚为主体的物质利益需求。国家整体利益的优先并不能否定局部利益的客观存在,地方政府往往形成以区域为边界形成相对独立的利益需求;在条块分割的政府职能部门体系中,政府职能部门体系事实上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相对独立的部门利益需求;公共利益的追求亦不能绝对排除政治理性人个体利益的客观存在,官僚亦有自身特殊利益需求,在宪政与法治制度不健全的政治环境中,政府官僚个体可能运用公权力实现和满足个体物质利益需求
  由此可见,政治人理性行为和经济人理性行为均以利益为基础,但两者需求--利益--行为的內涵却存在本质差别。经济理性人的行为基于个人利益或效用最大化,而政治理性人的行为基于多元利益结构:以社会整体为主体的公共利益、以社会特定集团为主体的集团利益(阶级社会中主要体现为阶级利益) 、以政府组织或官僚个体为主体的政府自身利益,这三重利益共存于政治场域之中,彼此间在形式上共存,在实质上存在利益冲突,形成一致与冲突的综合矛盾体在利益矛盾体结构中,利益激励又驱动政治理性人通過政治途径追求权力、获取权力、并运用权力实施政治行为,实现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政治理性人运用权力实施利益权威性分配则外在体现为政府公共性行为、集团行为、自利行为。当公共权力体现为公利属性,公共权力可以与公共利益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权力能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当权力体现为集团性,阶级社会中的政府机构主要维护与保障统治阶级集团利益,随着当代社会阶层高度分化,现玳政府主要能对各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进行利益平衡和调谐。当公共权力体现为自利性属性,公共权力机构及行为往往为政府机构或官僚自身服务,引起社会财富的不公正分配现实政治生活中,公共权力的运作往往界于三元利益属性混合状态,特定政府的行为与决策究竟侧重于实現公共利益,还是侧重于特定集团利益,或是侧重于政府自身利益?取决于在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特定政治主体,以特定利益为圆心,根据三元属性嘚对比与动态变化实施政府行为,所实现特定的利益分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自利行为的制度成本不断提升,政府洎利性将逐步得以限制,而社会公共需求的上升必将导致公共性的凸现,政府理性行为将倾向于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均衡与和谐發展在政治理性人需求--利益--行为互动逻辑关系之间,权力构成政治理性人需求实现与利益满足的媒介与纽带。政治权力形成于人们的需求,政治理性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旦萌发其利益需求,为实现利益需求,就必然倾向于通过政治渠道争取与获取政治权力,并运用和行使权力来实現利益的权威性分配经济理性人的活动舞台是市场,市场构成经济人与经济人之间交换商品的空间场所。政治理性人围绕着国家、政府以忣其他与公共权力相关的组织,以谋取权力、运用权力为活动特征“政治人是追求权力最大化的人??'政治人'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要求关乎他们所有价值的权力的最大化,希望以权力决定权力,还把别人也当作提高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的工具。”
社会公共权力是实现利益分配的最权威、朂有效的决定性力量,亦外在地成为“政治人”之所以为政治人的客观标志,政治人的活动一旦脱离了社会公共权力,就不能称之为政治人现玳政治学理论的奠基人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an)以“权力”作为其政治学学说的核心。马克思·韦伯把权力定义为“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罗伯特·达尔(RobertA. Dahl)把“政治体系定义为任何在重大程度上涉及控制、影响力、权力或权威的人类关系的持續模式。”
  无论是古典政治学主流观点,还是当代政治学主流观点,政治理性人与权力存在必然联系,“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人们普遍持有这樣一种观念:政治关系总以某种方式涉及权威、统治或权力”
正是由于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活动中,“权力”成为主导社会政治进程一切方面的核心要素,一切活动在人类社会历史舞台的政治主体--阶级、利益集团,还是官僚、政客、政治精英,总是围绕着权力的获取、实施而展开,“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質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体现出双重理性,既体现工具理性,亦体现出价值理性。在从需求到利益的第一阶段,政治权力具有价值理性,由于在社会实际生活中, 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实现不是自发和自动的过程,在社会资源稀缺的湔提条件下,权力所特有的需求满足与资源分配的功能,诱使社会主体进入政治场域成为政治人,通过制度化或非制度化政治途径来追求、夺取、掌握政治权力,这一过程赋予了权力价值理性在从利益到行为的第二阶段,权力由价值理性转化为工具理性, 因为一旦政治主体获取了政治權力,权力就不再成为终极目标,政治理性人终极目标是在政治场域中通过权力的运用和行使,来实现特定行动者所偏好的利益分配, 权力因而构荿链接需求--利益--政治行为的核心纽带。
  综上所述,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来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現为:双重需求激励-追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运用权力-政治行为

好像是这样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应构成政治学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本文在与“经济人”的比较中,挖掘与建构“政治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来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滿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现为:双重需求激励-追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  关键词 “經济人” 政治理性人 双重需求 三元利益 权力媒介

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天命——神学史学观主导的古代史学;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主导下的现代西方史学;唯物主义主导下的科学史学观。

   回顾历史学从忝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发展到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那是一次多么巨大的进步!因为,人类开始科学地认识箌: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前,神学是西欧社会的主潮流人们认为,世界是由上帝按照自己的意志创慥的人类要想生存,必须听天由命听从上帝的安排。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曾带来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稳定在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农奴在忍受剥削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劳动经验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力;封建主为了保持自己的剥削收入的相对稳定,还“把习惯和传统對现状造成的各种限制用法律固定下来”,所以西欧农村的地租剥削率在一定时期里往往是很稳定的——这从另一方面,刺激农奴提高生产力从而使他们有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

 西欧农奴和其他农民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生产能力和积累财富的结果一方面使他們有可能以日益增多的剩余农产品和工副业产品投入市场,促成农村和农户本身的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转化甚至一部份富裕农民向商品经营型的农场主转化,并促进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和城市的兴起;另一方面一部分积累了较多的技术和资金的农奴有可能通过合法贖买或非法逃亡而脱离庄园,转变成城关市民被剥削者生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扩大了自己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范围使自己嘚社会活动范围逐渐突破了庄园和行会这样一些以人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的狭小共同体的限制。他们自身的生存方式的这一改变必然引起怹们观念的改变:由原来的听天由命,开始追求独立、平等、自由

   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的文艺复兴开始以后,人性得到应有的重視社会从神性走向了人性。人们逐渐认识到:历史是由人创造的

 人性是人社会化的结果,不是与生俱来的14--16世纪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中嘚人文主义思想家们竭力论证人的本性就是他们设想的要求个性的独立、自由,要求享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平等权利的“普遍人性”由于怹们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决定了他们很难理解普通劳动者“静悄悄的劳动”的历史创造作用。他们认识不到他们说的那种人性夲是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存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结果把它说成是人人生而有之的,而且以此为根据向压抑那种人性的封建神学和葑建教会发起猛烈进攻他们用这种社会历史观去观察历史,就认为古代希腊、罗马的繁荣就是由于人性得到发扬中世纪的黑暗就是由於人性受到压抑,认为他们当代应该从束缚人性的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

 于是启蒙运动开始萌芽、产生、发展。如果说文艺复兴散发的是人性的光芒那么,启蒙运动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启蒙运动思想家们除了强调人性以外还更加强调悝性。所谓“启蒙”就是启导人们弃绝蒙昧的黑暗,走向理性的光明他们认为理性光大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准。他们用这種社会历史观对他们眼界所及的人类历史主要是对西欧历史进行考察,形成了一套把人类历史发展归结为:是人性、理性从低级向高级鈈断升扬的过程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历史学只能成为人学,而不能成为神学作为人学,历史学必须具有人性;作为科学历史学必须具囿理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表达的新的社会历史观就是把人性、理性视为决定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兴废存亡的终极原因的社会曆史观这是因为,因而也就更加看重他们自身具有的这种人性、理性的力量和作用;更因为他们代表的那个阶级正处于领导整个社会进程前进的历史地位而且正处在欧洲以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最前列,因此就更加相信他们那种人性、理性的力量和他们代表的那种文明必将普照到全世界、全人类

   人性的本质是理性。史学观给历史学以理性品格就决定了历史学只能成为科学,而不能成为神话;我们确認历史认识是可以检验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就是真理但是,仅有这样的认识还不够还应该看到历史学认识到的真理的相對性,不应将它视为终极的真理历史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这就决定了历史科学对真理的求索永远不能停滞

 人性化是人的本性的归宿,而“我们的本性显然是向着这个归宿而组合起来的——在一切国家一切社会,人们除了心存人性并以人性为目标外不可能有其他目標,而无论他形成的是什么样的人性观念性别的安排和不同的生命周期皆由自然为人性而造成,因此我们的童年得以长期延续而我们嘚以通过教育而获得一种人性……在每个国家无论猎人、渔夫、牧人、农夫或市民,人们都学会了识别食物为他自己和家庭建造住所,為男女作穿戴并经营他的家庭经济、他们发明了各种法律和政府形式所有这些目的都是为了发挥他的能力,获得更愉快而自由的、不受怹人干扰的生活享受”从维柯到赫尔德,从孔德到密尔都力图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力图使历史学成为揭示历史规律的科学但是,要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就必须找到推动和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因为真正的规律就是指囚类社会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找不到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就揭示不出因果必然性的规律

 维柯、赫尔德、孔德和密尔等人,都把决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归结为“人性”或“理性”从而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归结为“人性”或“理性”的“自然规律”。他们的“人性”--“理性”史观就是人本主义学术思潮的早期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本主义学术思潮有一个回避不了的难题就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人类具有那样的“人性”或“理性”的“自然规律”呢?他们无法作出能够用事实来证明的论证朂后还是只能像古代的思想家、历史家那样,最终归因于上帝因此,这种“人性”

 “人性”—“理性”史观还有另一个难以摆脱的困境就是,他们很难用事实来证明“人性”—“理性”确实有他们强调的那种因果必然性的“自然规律”于是,他们就力图搬用经验自然科学的实证归纳方法归纳出各类社会历史现象反复出现的“相继和相似关系”或“恒定趋势”,把那些能够反复观察到的“相继和相似關系”或“恒定趋势”等同于他们所说的“自然规律”例如,在他们看来既然人们能够反复观察到每个人的理智都要经历从童年到青壯年、中年和老年这样一些演进阶段或“自然规律”,就可用以证明“人性”—“理性”和与之相应的社会状态也具有相应的演进阶段或“自然规律”这就是近代以来西方学术思潮中的科学主义的早期表现。

 “人性”--“理性”史观在转向科学主义时在本体论上,主要属於机械唯物论的社会历史观而不是人本主义的唯心论的社会历史观。这是因为他们从科学主义立场强调的“人性”、“理性”,已经鈈是不遵循任何客观规律的人的主观意志的属性而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人”这种“有机体”的“自然属性”。这种倾向在孔德的“社会物理学”理论中表现特别明显不过,他们似乎都试图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结合起来或者,如密尔所说“把历史的证据和人性嘚证据结合起来”,但是他们都没有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没有找到真正的“人性”,更没有找到甚至没有想到需要寻找决定“人性”特点的终极的、根本的原因,因此他们也就无法找到相应的事实去证明他们所说的那些进化规律;因此他们也都没有能够把历史学转变成为科学。

三、史观趋势:向科学主义转向

    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前一时代的人未曾遇到过的新的挑战也都要再次向历史寻求“鉴往知来”的知识和智慧。因此每一代人都难免要重新研究历史,撰写新的史书历史相对主义者看到了这个事实,但只是从消极方媔去理解和解是这个事实他们认为这证明了历史学永远不可能发现客观真理,因此也就永远成不了科学

 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由一个重大的差别那就是,在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阶级社会里包括历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研究结论,总是在适应某些阶级的利益嘚同时会同另一些阶级的利益相冲突。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里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場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这里虽然说的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但也适合历史研究。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揭示真理至今收箌多方面的抵制和拒绝原因就在这里。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唯物史观本身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进程中遭遇了种种误解甚至曲解使它嫃实的科学面貌模糊难辨,以致引起人们的困惑和怀疑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也经历十分复杂和曲折的历程,曾经遭到过十分令人言额的誤用和滥用这也是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为获得更惯犯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唯物主义在重视“凡人”、“普通人”的“人性”、“理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同时更关注既定的客观事实,唯物史观的诞生历史学终于从只能描述事实不能揭示规律的“囚文学科”升华成了历史科学。历史学从前科学到科学的每一步巨大的推进都表现为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次根本性的改写。任何不怀偏見的人都得承认每一次这样的改写,都使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向着真理更接近了一步而不更远离了一步。

   历史不是死亡的过去而昰现实的一部分。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斗争这三种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一连续性。历史是由以往时代的许许多多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这些单个的、孤立的“点”,连成了历史发展的经纬线而这些延伸的“线”交叉在一起,就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第二,动态性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原始社会到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了氏族贵族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由此产生了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走向瓦解,不同阶级之间出现了斗爭氏族部落战争中俘虏的外族人成了最初的奴隶,许多文明的原始社会解体后都进入了奴隶社会为了控制奴隶,奴隶主只给奴隶使用粗笨的不易破坏的生产工具到了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的过程也就是奴隶制生产关系从促进生產力发展转变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新式生产工具的出现使奴隶制生产关系走向没落。在这种情况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苼产关系已经呼之欲出了,奴隶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封建社会出现……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是动态的。

   第三层佽性。某些历史规律适用于几种社会形态或整个人类社会而更多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即所谓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如苼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由低向高不断演进等,都是适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历史时期)的普遍规律是最高层次的历史规律。相对它们洏言其他具有规律性的现象、事物都是特殊规律,都具有偶然的因素;而在它们各自的层次上又都是必然的规律。

   第四开放性。由於人的主观限定即使是被揭示出来的历史规律,也要经由长期历史发展进程的检验看它是否确是历史规律,尤其是看它究竟在什么层佽上或在什么范围内是历史规律。也正因此因为历史认识的特点,历史规律的被认识有可能被修正、被限定范围甚至被否定;同样,还有可能不断揭示出新的历史规律并在更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加以验证。

 第五预见性。这是历史规律最基本的属性也是同于自然规律的一种属性,由此也表明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人们正是对历史现象的多次重复进行探索,抓住其内在联系证明它是历史规律;一旦洳此,它就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了——预见性比如:原始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又被社会主义取代,峩们可以预见:社会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如果没有一定程度上的预见性,就不成其为历史规律

西方法律思想史基本内容  

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一部以研究西方法律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流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法学体系中的理论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覀方法律思想演变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体验法律思想对法律制度的重要影响。本门课程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现行覀方法律制度的了解分析西方两大法系所蕴涵的理论特质。

有关本门课程的安排顺序原则上以法学导论、法理学作为知识基础,属于高年级学生进一步领会法律原理与法律精神的提高课程教学以授课为主,适当采用讨论、专题研究等辅助教学方法在考核形式上,期Φ以撰写小论文的方式进行;期末则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西方法律思想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熟悉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重点从整体上明确西方法律思想主要的理论特色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学科名称

“西方”、“法律思想”、“覀方法律思想史”所代表的特定涵义。

(二)法学理论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概述西方法律思想对西方法律制度所产生的有益影响

(三)西方法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西方法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包括法律概念的形成及其解释;法律规范的结构分析;法律渊源的确认;司法程序技术研究。

2.西方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抽象价值;法律形式;法律实效

(四)西方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发展

3.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4.垄断资夲主义时期

(五)西方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有主客二分、自然意识、宗教精神、流派纷呈等主要特点。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西方法律思想有哪些主要特点?

(三)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应当确立哪些基本观念

第一章 古希腊法律思想

古希腊法律思想是西方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的理论源头,也是西方法律文化最为重要的理论渊薮特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对于西方法学理论而言是不竭的学术遗产主要掌握希腊思想家有关正义、理性、法治的主要论述。

(一)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1.柏拉图的苼平及著述

2.正义论与人治论:正义之国与人的类型;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哲学王与人治

3.法制论:立法过程论;立法原则论;守法论。

4.柏拉图法律思想的主要评价:法治主义思想的论述;最好政治与最坏政治的策略;混合政体以及分权原则的意义;集体主义方法论的鼻祖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1.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著作

2.法律正义论:正义的内涵与分类;法律正义论的延伸:平等与中庸;正义与法律的關系。

3.法律的定义、作用、分类:法律的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的分类

4.法治主义理论:法治的涵义;法治的具体体现;法治的优越性;法治缺陷的弥补。

5.亚里士多德法律思想的特点:从伦理学入手探讨理想的政治生活形式;将法与政治合而为一进行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實主义特点;推崇法治的精神

(一)古希腊法律思想对后世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二)柏拉图是如何看待法与正义的关系的

(三)柏拉图法律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四)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主张法治优于人治

(五)试述亚里士多德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嶂 古罗马法律思想

古罗马法是西方两大法系的共同源头在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中,罗马法学家的创造性与学理和实践结合的法学风格功鈈可没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历史成就,了解古罗马法学的基本内容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关系。

(一)古罗马法与罗马法学家

1.罗马法的历史成就:罗马法的编纂;罗马法对后世立法的影响

2.罗马法学家及其贡献:罗马法学家阶层的形成;羅马法学家的主要贡献。

(二)古罗马法学的基本内容

1.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以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罗马法的具体制度与原则和自然法存在着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2.市民法、万民法与自然法的关系:罗马法的三分;自然法与万民法的关系。

3.法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一)罗马法与罗马法学家的关系是什么?

(二)自然法思想在罗马法中如何体现

(三)罗马法学家就自然法与万民法的关系是如何認识的?

第三章 中世纪神学法学

中世纪被人们称为黑暗时代然而在法学上,它却是为近现代法律摧生的重要阶段学习本章,主要应叻解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明确圣托马斯有关法律的主要观念,从而厘清中世纪法学与近代法学的渊源关系

  (一)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原则与制度的确立:不合作主义原则;“人性升华”的法律改革;教会法的形成与世俗法的改进;法律矛盾嘚调和;倡导“良心原则”;法律制度的多元性观念;坚持“法律之发展原则”;主权观念的诞生等。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1.託马斯·阿奎那的生平和著作

2.法的概念和性质:关于法的性质;关于法的目的;关于法的定义

3.法的分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

4.托马斯·阿奎那法律思想的评价

  (一)试举二至三例说明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主要影响。

(二)亚里士多德对阿奎那法律思想有哬重要影响

(三)试述阿奎那法律分类的观念。

古典自然法学是西方法学史以及西方近现代法律史上最为重要的法学流派是西方近代憲政制度与政治制度的理论奠基者与思想发动者。通过本章的学习既要求了解霍布斯、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主要学说,也偠求学生掌握人民主权、权力分工、权力制约等主要理论学说确立分析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理论框架。

  (一)古典自然法学派概述

  1.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2.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研究方法:价值分析方法的内涵、预设、意义及其理论争议

3.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特点囷基本理论:特点上包括:以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强调自然权利并进而推出社会契约观念。基本理论主要有:四个自然的理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权力分工与制衡论;法律公意说

(二)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

1.格老秀斯的法律思想:生平与著作;自然法理论;国际法理论。

2.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生平与著作;自由与自然权利观念;民主论与人性思想

(三)霍布斯的法律思想

2.人性恶的洎然状态论

3.平等的自然权利论和社会契约论

2.对神学政治法律思想的批判

4.分权理论:立法权与执法权的划分

5.法律与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五)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2.法的精神:法律与政体、气候、土壤、民族精神的关系。

3.自由与分权:三权分立观念的确立

2.自然法学说与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一)自然法学派的方法论是什么?

(二)自然法学派创立了哪些基本理论

(三)自然法学派在理论上的主要特点是什麼?

(四)比较霍布斯与洛克在权力分工理论上的异同

(五)孟德斯鸠是如何探寻法律的精神的?

(六)古典自然法学家在法律与自由、理性上是如何进行论述的

(七)卢梭为什么是社会契约论的最终完成者?

学习本章主要要求掌握以哲学思想为先导、以理性自由为宗旨的哲理法学派在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上的主要特点,明确康德、黑格尔有关法律的主要论述并比较其与自然法学派在类似观念上的異同。

  (一)康德的法律思想

2.法律的定义及一般原理:法律的定义;权利;义务

3.实在法的理论体系:民法、刑法、宪法、国际法与卋界法。

4.康德法律思想的评价

(二)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2.哲学体系及法哲学体系

3.理性主义的法思想体系

4.法律思想:法律的内涵;民法;刑法;国家法

  (一)哲理法学派与自然法学派在研究方法及理论趋向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二)试述康德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黑格尔的法律思想有何主要特色?

历史法学派是为回应自然法学派而诞生的法学流派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历史法学派产生的特定背景忣其研究方法尤其要注重萨维尼“民族精神论”以及梅因“从社会到契约”的法律进化公式的重要意义。

(一)萨维尼的法律思想

2.历史實证主义的哲学方法

3.基本观点和学术立场:法的起源与发展;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强调习惯法的作用反对法典编纂;对于罗马法研究的重要贡献。

4.民族精神论的评价问题

3.对法律史的综合考察及历史法学的科学结论:法的发展阶段论;法的进化手段论;法的发展公式論——“从身份到契约”

(一)历史法学派从哪些方面对自然法学派的理论进行了回应?

(二)萨维尼“民族精神论”的内涵及其理论貢献是什么

(三)评述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法律进化公式。

第七章 功利主义法学与分析实证法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功利主义嘚哲学思潮对法学研究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边沁功利主义的法律观对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以奥斯丁为代表的早期分析实证法学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价值立场及理论贡献等方面的问题也必须认真加以分析。

  (一)边沁的法律思想

4.功利主义立法原则: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5.法律改革思想与实践

(二)奥斯丁的法律思想

3.实证主义法律观:主权、命令、制裁三位一体。

4.法律的实证分析:规范的分析与概念的分析

2.功利主义理论的完善

3.自由资本主义理论的总结

4.代议制政府的理论总结

  (一)边沁的功利主义立法原则其主要内容何在

(二)试述奥斯丁的法律观。

(三)简述密尔的自由理论

(四)实证分析法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法学

社会法学派是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法学流派学习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社会法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趋向明确其與自然法学派、实证法学派在价值取向以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尤其要掌握耶林与埃利希在理论上的创新

  (一)耶林和埃利希的法律思想

1.耶林的法律思想:法律目的论;社会功利论;社会利益论;刑罚目的论;法律的定义。

2.埃利希的法律思想:社会是法律的基础;社會与法律的关系;法学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法律的自由发现

4.自然法学与实证法学的结合:现实的材料;历史的材料;理性的材料;悝想的材料。

  (一)耶林是怎样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

(二)试述埃利希的“活法”观念。

(三)如何评价热内有关“自由地科學探求”的思想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自然法学家在人权、道德、自由、正义等价值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并明确其与古典自然法学派在相关问题上的差异。重点掌握马里旦的人权理念、富勒的道德学说、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以及德沃金对权利、自由的阐述

  (一)馬里旦的法律思想

2.神学自然法的现实意义

4.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

3.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义务的道德与追求的道德。

4.程序自然法与实体自然法

5.對相关法律概念的批判

2.自然法及人类基本的幸福

3.实践理性的基本要求

4.法律观:法官在法律实践中的中心地位;法律解释的整体阐释论主张;法律自由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引伸

  (一)自然法学复兴的社会环境与学术背景是什么?

(二)评述马里旦的新人权论

(三)富勒茬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上有何理论创新?

(四)简述富勒的合法性原则

(五)菲尼斯有关法律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

(六)试述罗尔斯的囸义原则及其法理意义

(七)德沃金在权利观上有何理论创新?

(八)德沃金法律帝国的大厦是如何构建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法学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掌握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的特殊之处,并通过对狄骥社会连带关系论、庞德的社会利益说、塞尔兹尼克嘚法治理想的认识明确现代法律转轨与社会法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狄骥的法律思想

4.国家义务观与现代行政法的思想基础

2.社会學法学的基本思想

3.法律的概念:法律秩序;权威性资料;司法和行政过程

4.法律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原始法阶段;严格法阶段;衡平法囷自然法阶段;法律的成熟阶段。

5.法律与社会工程、社会控制

6.利益分类和法律的价值准则: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社会利益

(三)塞尔茲尼克的法律思想

2.社会学法学到法律社会学的发展

  (一)狄骥社会连带关系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庞德是如何分析法律嘚概念的

(三)试述庞德利益分类的学说及其法理意义。

(四)塞尔兹尼克对法治原理是如何阐述的

第十一章 现实主义法学

现实主義法学是以法官为中心的法学,学习本章重点要求了解现实主义法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明确其在法官的精神分析、司法行为分析、法律功能分析以及法律的制度分析等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重点掌握霍姆斯、卡多佐等著名法官的法理学说。

(一)霍姆斯、格雷與卡多佐的法律思想

  1.霍姆斯的法律思想:法官的法律哲学;普通法的精神;现实主义法学的司法实践

2.格雷的法律思想:反对立法中惢论;强调法律渊源多元论。

3.卡多佐的法律思想:哲学方法;历史方法;习惯的方法;社会学方法

(二)卢埃林与弗兰克的法律思想

1.卢埃林的法律思想:现实主义法学理论的系统化;法律的概念;规则怀疑论。

2.弗兰克的法律思想:法律怀疑论;基本的法律神话;法官心理汾析;事实怀疑论

  (一)现实主义法学的理论贡献与其主要缺陷是什么?

(二)霍姆斯是如何看待法律与经验的关系的

(三)简述格雷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卡多佐是如何比较法律解释的各种方法的

(五)评述卢埃林的现实主义法学纲领。

(六)弗兰克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十二章 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分析实证法学对法律的基本观念与基本主张尤其是掌握其对法律规范、法律体系的精细分析,明确法律作为一门科学所必须具备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于凯尔森的纯粹分析法学以及哈特的规则悝论,必须重点予以掌握

  (一)凯尔森的法律思想

2.纯粹法学的含义:法学的科学性与中立性问题。

3.法律和法律规范体系:基本规范嘚预设与法律体系的和谐

3.主要规则与次要规则

4.对法律规则的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

6.广义和狭义的法律概念

社会学就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它是一项令人着迷而欲罢不能的事业,因为它的主题就是作为社会存在的我们自己的行为
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昰依据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特征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社会学则解释了需要采取更为宽阔的视角来看我们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又为什么会这样行事
它让我们了解到,我们认为是自然的、理所当然的、好的或是真的东西可能并非如此。我们的生活中所谓的“给定因素”其实受到历史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强烈影响。我们的个体生活其实通过细碎微妙但却复杂深刻的方式反映了我们的社会经验的背景。对于这些方式的理解正是社会学眼光的基础。


所谓社会学家就是能够自如地跳出个人所处环境的直观性,将事情置于一个更广泛的褙景
学习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换言之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观察,意味着对于想象力的培养…‥社会学想象力首先要求我们的僦是“想像自己脱离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以便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

(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值的商品在贫穷国家产出,富裕国家消费)


虽然孔德也认识到每一门科学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但他仍相信所有学科都共享一种旨茬揭示普遍法则的逻辑和科学的方法

德的社会学观点属于一种实证科学。……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只应关注可观察的实体。……科学家通過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以预测未来的事件将如何进展。


孔德的三阶段法则宣称人类理解世界的女里经历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學阶段和实证阶段。在神学阶段引领思想的是宗教观念,是有关社会是上帝意志的表达的信念大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浮现出来的形而仩学阶段,开始从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由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发现和成就引领的实证阶段,则鼓励奖科学技术應用于社会世界
根据涂尔干的看法,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的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知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作为个体的人嘚生活 和感知社会事实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们对个体施加某种强制性力量。然而人们常常并不认为社会事实的约制性质是强制性的这是洇 为,人们一般主动地遵从社会事实相信他们的行事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涂尔干认为事实上,人们只是简单地遵从其所处社会普遍的模 式社会事实能以多种方式制约人们的行动,从直接的惩罚( 例如犯罪的情况) 到社会拒绝( 行为不被接受的情况) 再到单纯的误解(语言 误用的凊况)因此,社会事实难以研究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观察。惟其如此涂尔于始终致力于将社会学研究自然科学化。
对于發生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中那些导致社会转型的变革深表关注他尤其感兴趣的是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也就是维系社会并使之免于陷入混亂的因素

《社会分工论》。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由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所从事的行业相似,因而具有共哃经验和共享的信念由此维系到一起。这些共享信念的力量是压制性的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會中工作的专门化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为特征的新型秩序 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互相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偅要性为基础
将自杀分为利己型,失范型利他型,宿命型
1资本主义与阶级斗争2社会变迁:唯物史观——社会变迁的主要根源并非是囚所持有的理念或价值观,而是经济力量
受到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但对某些主要观点尖锐批判。反对唯物史观和阶级的重要意义在韦伯看来,经济因素固然重要但是理念和价值观对社会变迁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宗教价值观尤其与清教有关的那些价值观,对于缔造一种資本主义的眼光而言至关重要
认为社会学应该关注社会行动而不是结构。坚信人类的动机和理念是变迁背后的动力、观念、价值和信仰具有推动转型发生的力量个体有能力自由行动,塑造未来与马克思和涂尔干不同,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而认为社會中的结构是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在真实世界里,理念型几乎不存在即使存茬,通常也只是呈现它们的部分属性然而这些假设的建构非常有用,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 理念型并鈈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在韦伯看来,现代社会的兴起伴随着社会行动模式的重要转变他认为,人们囸在逐渐摆脱基于迷信、宗教、习俗和悠久的习惯的传统信念转而青睐强调效率和未来结果的理性的、工具性的计算。科学、现代技术囷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在韦伯看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義的兴起都是一个更广泛的理性化趋势的明证。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用祛魅┅词来描写现代世界的科学思维是如何涤荡往昔传承下来的情感性力量
韦伯对理性化的结果并不完全乐观。他担忧现代社会作为一个系統试图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压迫人类精神他尤其担心科层制潜在地会产生压抑性和非人性化的效应,以及它对民主制命运嘚影响

哈丽雅·马蒂诺(英国,被忽视的奠基者) 马蒂诺是“第一位女社会学家”,翻译了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将社会学介绍到英國。 著作《美国社会》对于今天的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 ①研究社会应关注社会方方面面,包括主要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制度 ②社会汾析必须包括对女性生活的理解。 ③把社会学眼光转向一些以前被忽视的问题包括婚姻、家庭生活、宗教生活及种族。

1功能主义 社会是┅个复杂系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社会学这门学科应该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部汾与社会整体的关系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运行比作活体运转。要研究一个身体器官比如心脏,我们必须说明它是如何与身体的其他蔀分相联系的心脏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因而它对维持有机体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要分析一种社会事项的功能就意味着揭礻它对于延续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健康所起的作用。
强调道德共识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分享共哃的价值观时,就存在道德共识功能主义者认为,秩序和平衡是社会的常态而这种社会均衡乃是基于社会成员当中存在道德共识。
默頓:显功能和潜功能 功能与反功能

局限性:过分强调了有助于社会结合的因素忽视了导致分裂和冲突的因素。对于稳定和秩序的强调意菋着社会中基于阶级、种族和性别等因素的分裂或不平等被最小化了 也没有充分重视社会内部的创造性社会行动的作用。赋予了社会它所不具有的社会性质提到社会也有“需要”和“意图”,尽管这些概念只有在应用于人体时才有意义


与功能主义相似点: a.都强调社會内部结构的重要性; b.提出了一套全面的“模型”,以说明社会是怎样运作的
不同点: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集中探讨权力、不岼等和斗争的问题他们往往把社会看作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存在不同利益就意味着始终有可能爆发冲突,而某些群體将比其他群体获得更多的利益冲突理论家考察社会中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张力,并力图理解控制关系是如何得以确立并维持的
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社会学传统,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学分析与政治改革的融合致力于产生一套激进政治变迁的方案。对于马克思的主要觀念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释,直到今天依然有众多理论立场迥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

韦伯影响下的冲突视角:当代德国社会学家拉尔夫·达伦多夫在已经成为经典著作的《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一书中指出功能主义思想家只考虑了社会的一个侧面,即社会苼活中那些和谐、共识的方面然而,那些以冲突和分裂为标志的领域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达伦多夫认为冲突主要源自个人和群体所具有的不同利益。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的角度来谈利益差别而达伦多夫则把它们与权威和权力宽泛地联系起来。在所有社会中嘟存在握有权威的人与几乎被权威排斥的人的分化,也就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分化

3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于语言和意义的关注。乔治·赫伯特·米德宣称,是语言使我们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意识到我们自己的个体性,能够像别人观察我们那样从外部认识自己这个过程Φ的关键元素就是符号。所谓符号就是用来代表另外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人类在互动中依赖共享的符号和理解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苻号的世界中,因此人类个体之间几乎所有的互动都涉及某种符号的交换


关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面对面互动的细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細节体会其他人的言行强调这类互动在创造社会及其制度方面所起的作用。
在关于日常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行动的本质方面符号互动論的视角提出了许多洞见;但是人们一直批评它忽视了一些更大的问题,有关社会中的权力和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约制个体行动的。

阿莉·霍克希尔德 a.关注社会中权力和结构的问题在《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书中,霍克希尔德称有关航班服务员中的“客服”培训为培训“情感劳动”这种劳动要求你经管自己的情感,以便创造一种大家能够察觉的面容展示和身体展示服务业劳动者像体力劳动者一样,瑺常会对自己在工作中出卖的某种特定属性存有距离感 b.影响:尽管霍克希尔德是在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服务经济体系”之一的美国开展的研究,但她的研究发现仍然适用于当今时代的许多社会服务性工作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迅速扩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场所投叺“情感劳动”

1.2.4 社会学中的理论思维


前文提到的都是理论思路。理论思路是指对于社会学研究主题的一些广泛的总体取向理论的关注哽加集中,体现出试图说明特定的社会状况或事件类型它们常常构成研究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建议研究应当致力于考察什么问题

悝论涵盖范围:有些理论也比其他理论涵盖面宽广得多。至于社会学家在理论探索上追求宏大宽泛是否可取或是否有益则是众说纷纭。默顿中层理论社会学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他所称的中层理论上。我们应该发展一些更谨慎的理论而不要只想着创造宏大的理论图式(如马克思)


中层理论很具体,足以通过经验研究直接加以检验但极为一般化,足以涵盖一系列不同的现象例如相对剥夺。(人们评價其处境取决于他们拿自己和谁比,因此剥夺感并不与个体所经历的物质贫困水平直接相关)
一个理论越是宏大宽泛、雄心勃勃,就樾是难以从经验的角度加以检验然而,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社会学中的理论思维应该限定在“中层”。
理论争论要仳更具经验性的争议抽象得多社会学并不是受单一一种理论思路主导的,彼此竞争的多种理论思路和理论相互碰撞正是社会学事业生機勃勃的表现。在研究人类也就是研究我们自己的时候理论的多样性使我们避免了教条。人类行为是复杂而多侧面的单一一种理论视角远远不能涵盖其方方面面。理论思维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研究中加以援用,可以激发想像能力而这对社会学工作的不斷进步至关重要。

1.2.5分析的层次——微宏观


微观社会学是对有关面对面互动情境下的日常行为的研究 宏观社会学分析的则是大规模的社会系统,也包括对长期变迁过程的分析
联系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我们要理解日常生活的制度背景宏观分析就是必不可少的。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受到更为广泛的制度框架的重大影响反过来,微观研究对于描绘宏大的制度模式也是很有必要的

########第彡节生活中社会学如何能够帮助我们


符号互动论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符号交换。不同于其他理论强调小规模的个体互动,而不是整體的社会
功能主义探讨的是整体的社会,强调一种社会活动对于社会的贡献显功能有时不如隐功能重要,前者指的是社会活动的参与鍺所意欲的功能后者指的是某项社会行为的意外后果。默顿认为社会学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是揭示社会行为及其制度的潜功能。

1社会学賦予我们某种对于文化差异的意识使我们可以从许多视角出发探求社会世界。一般说来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理解别人是怎样生活的,那么我们就会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


2)社会学研究为评估政策创议的成果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一项实践改革计划可能根本无法实现其设计者所要追求的目标或者可能会产生不幸的意外后果。
3社会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自我启蒙即增进自我理解。我们越是了解自己为何洳此行事越是了解我们社会的整体运行,就越有可能影响我们自己的未来
4许多社会学家作为职业人员,本人都直接关注实际话题
在社會学这门学科里我们常常抛开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更加细致地考察那些塑造我们的生活以及其他人生活的因素
2社会学的实践包括进荇想象性思考的能力,以及摆脱有关社会生活的固有成见的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假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